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乡土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12 03:13:34

乡土文化论文

乡土文化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论述温州园林中乡土文化元素的应用,如城市传承历史的园林框架,内涵丰富的园林场所要素,以及底蕴深厚的建筑符号方面等,试图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以求在温州园林得到更好的应用和体现。

浙江温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永昌堡”为代表的人文遗存敦实沉稳,历经数百年风雨而弥坚,建造精美,体现了温州悠久的传统建筑文明。温州山川秀美,溪水习习,历来就是钟灵毓秀之地。以“楠溪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吸收了江南山水的清新秀美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蕴涵着浓厚的江浙文明,讲究小桥流水、山回路转的文化意境。

一、得天独厚、传承历史的园林山水背景

温州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条件,以瓯江为主要的水空间轴,南、西、北为绵绵群山,环抱城市平原。东边为东海出海口又是百岛之乡的洞头列岛,瓯海江之中又有灵昆、七都、江心屿。城市中及郊区则是河网密布,又有一些小山头镶嵌其中。景观框架:

两圈:由山体围合形成内外两圈。

外圈:以城市周边远山包括瓯北罗浮群山、景山、吹台山、大罗山等,元宝型平原形态,形成城市的园林山水背景。

内圈:围绕老城区的郭公山、松台山、积谷山、中山公园、华盖山、海坛山等形成内圈,围合温州古城,是城市的历史文化极核,也是整个城区的园林公园框架。

两轴:由水体构成纵横双轴。

横轴为瓯江。它是温州的母亲河,是构成温州城市大山水的主轴线和景观通廊。轴中包含了(江心屿、七都岛、灵昆岛)三颗明珠。江心屿风光秀靓,古迹众多。这里是温州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的凝聚点,是温州的象征。纵轴是温瑞塘河。它是城市南北走向的生态轴。连贯温瑞平原,其支流密布延伸至城市内部各处,是构成城市内部山水园林的最主要场所。

一片:三水网,是温州水乡风貌的突出反映,是城市山水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点:杨府山是城区中部最高最大的山,是主城区中部的地标和景观控制点。

二、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园林场所要素

所谓的城市文脉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元素。它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及价值取向。文化是一个城市园林发展和形成特色的基础。城市园林的建设不仅要利用自然的山水环境条件,还要把山水诗和山水画这些诗情画意的文化内涵融于城市空间环境中。

(一)温州典型的山水园林空间的场所要素。古榕、小桥、河流、凉亭、远山,是温州典型的山水园林空间的场所要素,是“温州山水画面中的景物。”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既要保护传统的历史文脉和山水城市空间特征,又要力求把蕴涵其中的乡土文化元素应用其中,使温州园林更具地方特色,更具生命力。

(二)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生活空间。温州平原是水网地带,传统的村落基本上沿河布局,而且分布较散,许多村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创造了一些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生活空间,我们的园林建设应吸收其精华,使城市的园林山水空间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

(三)手法独特、别具一格的传统人文水景。“水”的意象来自于温州当地发达的山水文化。作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近水人家”、“九曲十八弯”……,传统的水系构成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山水当中,还体现在人文景观当中。村落、城市当中的水道不仅是生活用水的来源、交通运输重要的通道,还是文人墨客反复咏唱的题材,这种亲水的居住生活方式经积淀到当地居民的文化基因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昌堡”的护城河系统就是人文水景的典型代表。永嘉芙蓉村的水系处理手法尤为独特,其按“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星”指道路交汇处方形平台,“斗”指水渠交汇处方形水池。道路、水系都是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的,其规划布局隐喻村寨可纳天上之星宿望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如繁星。另一方面突出“利为战”的目的,其星可作战时指挥台,其斗贮水以利战时防火攻以水克火。主街中部南侧凿一内湖水色清冽。村内引溪水沿寨墙、道路沟通各“斗”形成流动水系清流涓涓,迁回于宅边、道旁既可供村民洗涤、防火,又可调整小气候。

三、古意浓郁、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符号

(一)楠溪江的耕读文化和民居建筑。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及其乡土建筑是中国乡土建筑文化中最为突出、最为综合的代表。乡土建筑的存在方式是村落。每个楠溪江村落大体可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圈,村民的杜会生活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楠溪江村落建村古老,有建于晚唐的,如茗番村、下圈村,建于五代的有枫林、苍坡等,大量的是两宋时期所建。楠溪江建筑类型相当丰富,几乎包括了商品经济发展前农村里可能有的全部建筑类型。尤其是以文化建筑,如书院、读书楼、文昌阁、文庙和一些起教化作用的牌坊和亭阁为典型。自隋到宋,特别是至南宋末年,宋室偏安江左,大量衣冠南渡,使楠溪江文化达到高崎。楠溪江以村落建筑为代表的文化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楠溪江的村落建筑虽然经历了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泰顺廊桥的古蕴遗风和精巧结构。泰顺被誉为“千桥之乡”、“浙南桥梁博物馆”,桥梁数量达958座,石碇步248条,结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堤梁式桥(即碇步)、木拱桥、木平桥、石拱桥、石平桥等。据《泰顺交通志》记载,到1987年底,全县现存桥累共计958座,总长16829延长米,其中解放前修建476座,7923延长米。包括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在内的明清廊桥30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木拱桥以较短的木材,通过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

四、结束语

21世纪的园林设计思潮不应该只是符合使用机能的需求,要力避大量制造普同性东西,更应在针对设计对象使用者的特殊性及个别性上多加著墨。今天的园林更加注重对作品本质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求,以特定的形式体现出对历史文脉和环境的关注。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但对历史的狭隘的理解却常常成为创作的羁绊。对历史的尊重不是沉湎于对昔日形式的怀念,而是创建一种符合当今时代的形式。园林人必须清楚,从设计对象所处的文脉中进行设计解析和创作,透过文化历史符号系统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同时还要尽量摆脱已往的符号形式与结构,用新的技术、材料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进行再诠释,发展那些有承接价值的传统文化。这样温州园林将更有乡土气息,有文化之根的作品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东.温州山水城市空间初探.现代城市研究,2001.1.

[2]彭慧锋.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华中建筑,2000.

[3]何光华.贝聿铭的建筑思想及创作手法[J].中外建筑,1998,(6):44.

[4]杨裕富.设计的文化基础[M].台北:亚太书局,1998.

[5]戈悟觉.《瓯越文化丛书》.作家出版社,1998.

乡土文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中职语文;渗透研究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48-02中职语文教学要真正走入生活,而乡土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风貌和民俗风情,都应该进入学生语文学习视野。从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角度来讲,乡土资源的开发能够有效弥补语文教材的不足,在很大意义上延伸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1.乡土文化及其相关概述

中国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全国各民族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其中包含两层含义:积极的延承是在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的同时,要按照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而全方位的延承侧重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同时包含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和精神内涵。对于多民族地区,还要重视某些宗教及家族文化因素在乡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其旺盛的生命力、感召力成为维系各民族同胞世代延续和谐共生、善待苍生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心灵托付。

2.乡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增强归属感。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教育都越来越注重德育教育。乡土文化通俗意义上来源于乡村,这里的乡村并不是具体的地域概念,而是说当地的生活习俗、民族风貌、地理风情所形成的综合文化状态展现。它是每个人的思想和生活的交汇点。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积极的人文素养比单纯具有某一项技能而道德状况不佳更有意义。但语文教材上的内容通常选取的是固定的知识点,相对生活来说,教材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完全立足于课本教学容易让学生脱离文化与日常生活实践的密切关联,对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没有任何好处。所以,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让两个世界充分融合。其中最具有直接效果的就是切身投入乡土资源的挖掘,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实现抽象事物到形象理解的意义构建,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学习民族、民俗文化的积极性,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家乡归属感和凝聚力,引导学生参与乡土文化的历史传承,引导学生为建设家乡而奋发学习。

2.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综合素质。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某项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培育机构。办学理念就决定了职业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技术能力,于是在课程设置上就对专业课程从师资到学时都实施了全方位的倾斜。对于语文这样的常规学科,难免受到忽视。但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在选择聘用员工时,不再把技能作为唯一衡量指标,而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综合水平。然而当下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大部分属于分科模式,该模式重点强调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忽视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不利于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人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为立足点,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充分了解地方文化、历史、人文和民俗等乡土文化常识,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实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更好的适应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德育需求。

2.3有利于弥补语文教材的不足。乡土文化通常以当地民俗、文化为核心,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内容固定却相对单一,更加强调从理论层面,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理解文章的能力。但是乡土文化却包含了课本之外很多的文化和历史知识。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区域,对于本地学生来说,了解当地民俗文化,能更好的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发展历史,培养对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信心。对于外地学生来说,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当地历史名人,通过榜样人物来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乡土文化和中职语文教材的整合、渗透和对接,能够共同促进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对统编教材的一种有效弥补。

3.乡土文化和中职语文教学实现资源整合的实现途径

3.1在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资源。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乡土文化,从历史开始,能激发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好奇心。了解当地的乡土历史,对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有强大的内化作用。例如,在教学中讲到古代历史人物的内容时,可以同步开展"讲述家乡历史英雄人物事迹"的课堂教学趣味活动,实现语文教材和乡土历史人物的融合。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中职语文教学和德育教学的对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语文德育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德育水平,还能将乡土历史作为教学素材,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或者开展"语文和乡土历史"的探究式学习,也是实现语文教材和乡土资源的有效整合方式。因此,在实际职业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要将开发乡土历史资源作为和学生合作共同探究历史学习的长期性课题,努力构建乡土化探究学习体系,深入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价值,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乡土文化论文第3篇

⑴在音乐教学中,学校的办学思想要和教师的教学思想相统一,教师应该将所教授的课程与音乐学科的全部体系相融合;应该避免盲目的向其他院校看齐,也不可偏重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⑵教师要坚持加强多专多能和面向社会的宗旨,在学生特长的教学指导思想上多下功夫;⑶教师要开拓视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多组织学生对当地中小学课堂教学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倾听音乐教师授课,参观实地教学场所,了解现场教学状况以及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都具备怎样的音乐知识,另外,教师还应教导学生多和大自然接触,学习我国的传统民间音乐,开拓自身视野的同时,丰富音乐专业知识。总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及本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多参加实践锻炼。

(二)融合乡土音乐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种音乐教材中均包含着优秀的民族经典音乐作品,但是多数的乡土音乐作品却未被编进教材。因而,在高校音乐艺术课程教学中,应该多运用乡土音乐教材,让学生学习乡土音乐,了解家乡、爱家乡,在开拓他们视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尊重教材及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将乡土音乐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热情和兴趣。

(三)突出音乐学科的主体性

当前,艺术领域中包含着戏剧、舞蹈、音乐等丰富的艺术形式,但是艺术教学的课时较少、教学方式单调及各学科的不相互往来却与之形成了现实矛盾,因而有必要强调学科综合性。不过,要将音乐学科作为学科综合性的主体,将音乐作为教学的主线,运用实际的一些音乐材料将其他艺术门类学科联系在一起。总之,学科综合只能作为音乐学习的途径,不能置于音乐理解和学习之上。

(四)传承优秀音乐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外国音乐作品涌入我国,这也预示着音乐多元化时代已经到来。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对待这些外来音乐文化,从中吸取有益成分,去除不利于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成分,将国内外优秀的音乐艺术融合到高等院校音乐文化领域当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方音乐艺术。改变音乐课堂仅唱歌、仅听音乐等单一的教学形式,多元组合和排列音乐知识理论、表演技能、欣赏、唱歌等课程设置,以激发在校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获得比较好的课堂效果;⑵为了使高等院校音乐艺术课程改革更好的进行,应将各种评价方式相互结合,例如互评、自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并逐步形成音乐教育鉴赏及音乐教育批评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模式。

(五)结语

乡土文化论文第4篇

相对于外地或异域景观、城市景观、高雅景观,通常将乡土景观称为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和寻常景观。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有传统乡土景观和“新乡土”景观之分。传统乡土景观一方面表现为土生土长的自然景观,是乡村田野风光、民间村落、道路、河流水系、树林等所构成的农业文化现象的复合体;一方面表现为反映文化体系特征和地理特质的文化景观,是当地人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包括民居、寺庙、祠堂、石佛、图腾、历史典故以及洗衣场所、水井、水车、晒谷场等生活风景在内的地域综合体。“新乡土”景观指形态与文化的本土化和乡土化,是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或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新乡土”景观概念,是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是一种衔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纽带和联系。

2中原经济区的乡土景观元素和造景符号的挖掘

人类学家L.A.怀特曾经说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种族的每一个成员从他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便生存于一定的气候、地形、动植物群地带的自然环境之中;同时也要进入一个由一定的信仰、习俗、工具、艺术表达形式等所组成的文化环境。”此话表明了乡土文化是某区域内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乡土人文环境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只有对能够代表地域特色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挖掘,才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

2.1自然环境元素的发掘

乡土自然景观是乡土景观物质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乡土生活生产景观以及乡土精神文化景观的形成。下面将中原经济区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为天、地、木、水四部分进行挖掘与提炼,进而分析中原经济区乡土自然景观的气候、地形地貌、植物及水环境特征。

2.1.1天———自然要素之气候

不同于植物、建筑、乡土材料等其他景观要素,气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在乡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划分南北气候的“秦岭—淮河”带穿过河南南部地区。线以北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线以南约占全省面积的30%,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由此可见差异性显著的气候,造成农作物品种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景观。线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因此在豫中、豫北的农村便随处可见房前屋后黄橙橙的玉米和碾子。而线以南种植水稻为多,所以就形成了一系列围绕水稻产生的乡土景观。除此以外,人们还会采取一些措施去适应气候,营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比如,豫西冬季寒冷干燥,以西北风为主,夏季炎热多雨,以东南风为主,因此在对建筑周围绿化时,在建筑的西北角多种植物以挡冬季的西北寒风,南侧适当种植以局部遮阳防晒,东南侧留有空隙以便通风与采光之需。总而言之,虽然气候的不可移植性使我们无法直接利用,但我们可以利用气候对乡土景观要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造景,正如印度建筑师柯里亚所说,让“形式服从气候”。

2.1.2地———自然要素之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即指地球表面所呈现出的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地理形态。河南境内有平原、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不同的地貌本身形成了各异的乡土景观外貌和空间格局,不同的地貌还影响到乡土民居建筑的类型、外观以及内部结构。整体来说,河南以平原为主,民居则多为合院式建筑,布局一般比较规整,院落大多为一进或多进,也有带侧院的,形成多重院落;豫北西邻陡峭的太行山南段东麓和王屋山南麓,依山就势,形成台阶式院落;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豫西部分又以窑洞式民居建筑独具特色。此外,乡土建筑是人们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生活的产物,当地的自然材料不同,居民建筑的形式也各异。比如,豫北山地聚落式乡土建筑,均就地取材,形成了明显地域特征的三个片区,即:济源山地地区以生土材料为基材的夯土墙坡屋顶民居片区;焦作修武山地地区夯土墙平屋顶民居片区;安阳林州山地地区石板岩式坡屋顶民居片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土还是可降解的生态建筑材料。还有,不同地貌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水田、梯田就是不同地貌的产物。

2.1.3木———自然要素之乡土植物

河南省内植物资源丰富,使用乡土树种,不仅符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能够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乡土植物表达地域特征效果的认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乡土植物的广泛合理的运用本身就是乡土景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以中原地区的郑州市为例,列举其城市中常用的乡土植物。

2.1.4水———自然要素之水

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整体上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田间水渠四通八达。豫西的黄土高原、豫北部分太行山地由于缺水,在家家院落里有取水的水井和储水的水缸,或者用来收集雨水的水窖。由此可见,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影响着乡土景观的外形特征和空间格局。对于水元素的提取丰富多彩,山间清泉、林间小溪、村口古井、水边湿地、田间洼地、河流堤岸等都可以成为以“水”元素为主题的乡土景观的临摹母本。

2.2人文环境元素的挖掘

从人文大环境来看,包括历史、名人、典故传说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乡村聚落、乡土民居、乡土生活小品、民间传统工艺等方面的物质文化要素;也包括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地方方言、性格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中原地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具有中原地域性的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提取、模仿、再生、创新,并应用在环境的营造中,无形中展现了中原经济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本着能够从乡土文化中提取造景要素的思路,本文将中原地域的文化归纳为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戏曲文化。

3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型城镇环境中的表达与营造

由上文已知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乡土景观元素的丰富性,这些源自于当地乡土生活,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符号和元素,其表达手法和营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和不拘一格的。在乡土景观营造过程中,通常将提取出的乡土元素通过陈列与集聚、引借与提炼、夸张与变异、融合与创新等手法,结合现代景观造景的特点,以建筑装饰、植物造景、雕塑小品、硬质铺装和实物展示等形式表达出来。在新型城镇环境中与人们生活朝夕相伴的主要有居住区、街道、公园、城市河流等绿地,不论哪种绿地形式,要做到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与心理认知的乡土文化,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基础和目标,即结合本土文化特征,营造出唤起乡风乡情的情景图式或记忆片断,追求一种“保留自然质朴的乡村风貌,营造物种生态和文化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以下试着从乡土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系统化地提出几点方法或注意事项:(1)最小限度地改变自然土地,营造顺应自然规律的景观;(2)灵活运用地域的历史性和时间的沉淀性,营造具有年代记忆的景观;(3)人性化空间尺度,设计有亲切感的人性化空间;(4)营造能够感受广阔感和深远感的场景;(5)以绿色和土为主体的柔和风景;(6)以当地材料为主体;(7)能够体验大地的丰收;(8)设置交流场所;(9)使用乡土树种,种植方式尽可能多样化;(10)丰富的水和植物使多样的生物可以生息。

4结论

乡土文化论文第5篇

摘要:中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乡土文化其符号内容庞杂繁复,尤其是她的故事性和先进性这两个符号内容,更是对现代中国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土文化的故事性是乡土文化发展的灵魂;乡土文化的先进性对于赣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乡土文化;故事性;先进性;于都甑笊舞;赣南采茶戏

中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乡土文化其符号内容庞杂繁复,尤其是她的故事性和先进性这两个符号内容,更是对现代中国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地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07万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赣州95%以上的人是客家人,他们大多保留了浓郁的客家习俗,客家民居、客家饮食、客家服饰、客家山歌、客家生产习俗等乡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多是反映赣南农村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故事气息,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于赣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传承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 乡土文化的故事性是乡土文化发展的灵魂

赣州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从历史渊源出发,既有古代南方百越族的文化足迹,又有中原儒家思想的不息命脉;有辛弃疾、文天祥、杨廷麟等爱国志士蜿蜒而来的爱国图强思想,有在近代演绎为影响现代中国的红色文化摇篮;有富有移民色彩的客家文化在赣州孕育生成,内化为当今赣州907万民众的心灵依托和生存支点。这些散布于赣州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寄予了赣州乡土文化色调,使得赣州文化绚丽多姿,并显示出其鲜明的文化个性。

在赣州市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九座屋场有一个他们所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叫做甑笊舞。俗称“划龙船”,也叫“敬神”。 此舞每年正月初六由各屋场的头人商议演出顺序,定下“坐案”屋场,并由最先演出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演出时用一幅大彩画做背景,张挂在祠堂里。甑笊舞人数不少于二十七人,主角有艄公、艄婆、灶背王三人,次角有舞通天方旗、舞狮毛狗、划浆者各一人,舞小三角旗四至六人,其余皆为敲甑笊者,演员全为男性,艄婆也由男演员反串。伴奏乐器有大鼓、大锣、大头钹各一件,三人敲奏。主要道具“甑笊”,一当划浆,二当“闹笊”,驱赶害人之禽兽;三是甑笊敲击,节奏鲜明,加强了气氛,便于更多人参加,秩序井然。舞者,身穿彩服,据角色不同扎头巾或戴帽。甑笊舞不显单调有变化,桩低,身子挺直,步子迈开,双手甑笊敲击强烈,甩动幅度大,配上激昂的号子声,其动作极为粗犷,古拙,粗中见细,错落有致,体现了龙舟竞赛你追我赶的热烈场面,也形象地表现了驱鬼压邪企盼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项珍贵的客家文化遗产,是赣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赣南采茶曲调清新、朗朗上口、雅俗共赏,表演形式亦庄亦谐、载歌载舞、火爆热烈,乡土气息特别浓厚,深得客家“老表”的喜爱。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原有100多个,其中一部分已经失传,现保留的传统剧目有90多个。如:《九龙山摘茶》、《唐二试妻》、《卖杂货》等等。这些剧目,多为喜剧,反映了赣南广大劳动群众(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等)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片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百看不厌,久演不衰。

从于都甑笊舞和赣南采茶戏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诞生都是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具有浓郁的故事性,而正因为有了这些故事才为赣南采茶戏和于都甑笊舞注入了灵魂,使她们为群众所接纳,并沿袭至今。

二、 乡土文化的先进性对于赣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以于都甑笊舞为例,因为该舞蹈需要同时有多人参加,无形之中增进了乡亲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凝聚力,增添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与此同时,因为这个舞蹈的灵魂来源于屈原和岳飞,这无形之中也在群众中注入了伟大的爱国精神,而这种精神随着舞蹈的沿袭和发展逐渐在群众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赣南采茶戏更是如此,作为在赣州这块肥沃的乡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一朵乡土文化奇葩,无论是用在文学教材建设,还是思想品德教材建设,都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价值。

赣南采茶戏红色经典歌舞剧《山歌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赣南中央苏区的动人故事:主人公贞秀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山歌大王,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然而,在封建礼教的逼迫下,她违心地离开了自己的恋人明生而与义兄满仓成婚。一场三角情爱在新文化与旧观念的矛盾中冲突,在革命的血与火中碰撞,最后,三个人都选择了献身革命而慷慨赴死,谱写了一曲客家人民对革命理想和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及对崇高道德情操的赞歌。

2009年9月21日,第十一届(2007-2009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结果揭晓,赣州市重点打造的赣南采茶现代戏《快乐标兵》获得“优秀作品奖”。《快乐标兵》是继《山歌情》之后,赣南采茶戏在全国舞台上重现辉煌。《快乐标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艺术性和轻松的欣赏性。它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具有时代气息的佳作之一。它是一部以赣南采茶、兴国山歌为音乐脉律;以赣南客家风情和中国当代意识为人文架构;以阳光温暖、乐观健康为基调;以轻喜剧形式为编创风格的采茶现代戏。它取材于赣州最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刻反映了赣南农村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记录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关心关心革命老区脐橙销售的真实而感人的事件。它注重扬长避短,发挥剧种自身优势,立足本地农村,突出地域特色,打造原生态品牌,传承文化遗产,使采茶戏艺术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1年,为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赣州市倾力打造了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八子参军》艺术特色定位准确,通过赣南采茶戏加歌舞的表演形式,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艺术地再现了真实的历史故事,地方特色和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的精华贯穿始终。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众多的“采茶迷”们热切盼望更多地看到自己喜爱的乡土艺术,赣州市文化部门紧紧围绕“挖掘民间文化蕴藏,弘扬优秀客家文化,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这一主题,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和民间力量的作用,挖掘、整理赣南采茶戏剧目,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采茶戏剧目制成音像制品。2004年以来,已挖掘整理出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近150余部(个),已拍摄发行120余部(个),光盘300万张。产品不仅销往本市的18县(市、区)和本省的吉安、抚州等市,还远销粤、闽两省的客家聚居地区以及海外客属乡亲,使得一大批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重新焕发光彩,也使得赣南采茶戏的传承重现生机。为使赣南采茶戏进一步由专业走向大众,由表演走向健身,赣州市文化部门将传统的赣南采茶戏创编成“赣南采茶健身舞”,制作成光碟在广大群众中进行推广。借助2004年第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赣州举办的东风,赣州市文化部门还适时推出了由国家一级演员龙红演唱的赣南采茶戏经典曲版、唱腔《赣韵龙吟》CD光碟,并向世客会组委会赠送了2700盒,进一步扩大了赣南采茶戏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如今,赣南采茶戏已经成为赣州一张精致的文化名片,在对外宣传和交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利在文化经典香火不断,代代相传,于民族,是精神和灵魂的延续。

参考文献:

[1]赣州:选准连接点 盘活优质文化资源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钟华奇

乡土文化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乡土文化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教育 高职高专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 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 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乡土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和孝镇;村落地名;来源;乡土文化

一、和孝镇的基本概况

和孝镇属于河南省汝南县下辖的一个古镇,“它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约36公里,东临梁祝镇,南靠大王庄乡,西与常兴乡相邻,北与官庄乡接壤。东西宽7公里,南北长11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1]和孝镇下辖16个村委会:和孝村、新集村、大庙村、薛岗村、陈屯村、邱井村、梁岗村、林阁村、黄寨村、王楼村、后马村、林楼村、郭庄村、黄屯村、吕屯村、小田村等,由122个自然村、214个村民小组组成。

二、和孝镇的地名来源

和孝镇作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区域经济、文化、公共服务中心。关于和孝的名称来源,笔者曾询问了一些村里的老人和文史爱好者。韦明山,男,77岁,和孝镇和孝村第六小组村民。据韦明山老人回忆:和孝,原名和店,由于当地人口音“和店”便读成了huo店。关于和店的名字来源,这位老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咱们当地生有一种鱼,称为火头鱼,俗语称“huo dou”,传说南头的湖里曾有一只huo dou精,由于当地人惹怒了这只huo dou精,它便吐出一把火烧了和店,所以称为“火店”,也就是“和店”。其实所谓的火头鱼只是当地人的叫法,这种鱼被称为黑鱼,是乌鳢的俗称,河南一带叫火头鱼。黑鱼也被称为“孝鱼”,这是因为鱼妈妈每次生鱼宝宝的时候,都会失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鱼妈妈不能觅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母子天性鱼宝宝自己争相游进鱼妈妈的嘴里,直到鱼妈妈复明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所剩无几了。传说,鱼妈妈会绕着他们住的地方一圈一圈地游似乎是在祭奠,所以后来人们称黑鱼为孝鱼。“万事和为贵,百善孝为先”。家乡人注重孝道犹如这孝鱼一般,一般家里面有老人去世,祭奠仪式隆重而庄严。虽然没有找到有案可稽的文史资料可以证明“和孝”的名称来源与这种火头鱼有关,但这种鱼十几年前在和孝镇地区的确随处可见,大人小孩都喜欢在河里捉鱼。由于最近几年的环境恶化,河流污染,这种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关于和孝地名的来源,我们家乡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传说。据家乡文史爱好者程新耀解释:“和孝村在明朝时期就有了,它本来的名称是:‘火烧店’,以前这个地方还不是村庄,只有几家卖茶的店面,有一年失火,将这几个店面都烧光了。随着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便将此地称为‘火烧店’。人们通常省略最后的一个字,(由于当地人口音便将‘烧’读成第四声),久而久之,火烧就变成了和孝。”。

探究和孝镇地名传说,我们从中获取了多种地名成因,形成了丰富的地名文化。

三、和孝镇村落地名命名特点

现代地名学将地名结构分为地名通名和地名专名两大部分。“地名分类是地名学理论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地名分类方法。不同的地名分类法又产生不同的地名分类系统。以地名通名分类可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自然地名中又可以分为山名、河名、湖名、海名、高原名、平原名、盆地名、沙漠名等等。人文地名中,也可进一步分为聚落名、道路名、桥梁名、行政区域名、文物古迹名等。如果以地名专名分类,则可分为姓氏地名、地物地名、意愿地名、数量地名、颜色地名、人物地名、军事地名、方位地名等等。”[2]

按照地名的通名分类,和孝镇属于人文地名中的聚落地名,也属于乡级行政区划单位。通过表1展示的和孝镇所有村落名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常见的村落地名通字,例如:镇、集、屯、寨、楼、阁、庄、园、坡、沟、塘、岗、洼等。

“镇”、“集”是唐后期伴随着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发展而来的。“屯”意为“包起来”、“卷起来”,随着屯田制发展,逐渐演变为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从现在的许多口语地名中我们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寨子的存在,比如和孝村的四周曾经围起了一圈土墙,称为寨墙,土墙里面为村民居住地,称为寨里,土墙外面的耕地称为寨外。楼:古代指筑成的狭而曲的土台,现指自然村落名称。“镇”、“集”、“屯”、“楼”等都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有关,属于人文类地名专用字。而“沟”、“塘”、“岗”、“坡”地名用字都是因地形地貌特征而得名,属于自然类的地名用字。和孝镇全乡地势西高东低,岗洼较多,属岗坡地,从地名中可以得知自然村的地势地貌情况。

按照地名专名分类,通过分析表1我们可以得出和孝镇122个自然村落地名,有以下5种类型:宗族姓氏类、地貌特征类、地物标志类、传说故事类、复合型。

宗族姓氏类: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宗族姓氏类的地名占大多数,116个的村庄都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聚集而来。这一类的地名都以村落的主要姓氏为名,例如:赖屯,全村人都姓赖。任化庄,全村主要由任姓和化姓组成。

地貌特征类:这类地名都是以当地的地形特征来命名的,例如程洼、赵坡。洼指地势较低,坡指地势偏高。这也正体现了和孝镇岗洼较多的地貌特征。

地物标志类:这类地名都是因当地特殊的建筑或有标志性的地物而来,具有地方特色。例如:邱寺,因寺庙得名。据《颜真卿志》记载:贞元元年(785年)正月五日,颜真卿被李希烈胁裹移囚到蔡州,关押在龙兴寺中。颜真卿的尽节地龙兴寺到底在哪儿?许多考证,历来说法不一。2005年春,在和孝镇邱井村邱寺自然村检查维修一座桥梁时发现两块清代光绪年间的石碑,这两块石碑的发现为我们考证颜真卿的尽节地――蔡州龙兴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两块石碑分别是《重修苏庄桥记事碑》和《重修龙兴寺记事碑》。《重修龙兴寺记事碑》是一块残碑,碑文部分字迹还能辨认,碑头刻“万古流芳”,碑文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清初重修龙兴寺碑记。

传说故事类:这类地名都因当地传说故事而来。比如:和孝村。(本文第二部分已有介绍)

复合型:这类地名主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复合。例如:高庄,是典型的复合型地名,高庄全村人除了两家之外都姓王,本应是典型的宗族姓氏类地名,应该称为“王庄”,但是据村里人回忆:“有一年发大水,周围的村庄都淹了只有高庄地形高免受一灾,所以地名就改称为高庄。”再比如赖大庙,它既是宗族姓氏类地名,也是地物标志类地名。

通过对和孝镇122个自然村地名归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村落地名通用字中庄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村落地名专名中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

四、乡土文化

村落地名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不仅展现了地名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揭示了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与乡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土壤,而且呈现一个地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犹如一个人的名字传递着家族的血脉一样,地名承载着地方独特的乡土文化。通过对和孝镇地名的分析可以得知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该地区宗族文化传统深厚。

1、宗族文化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源。村落家族成员被固定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中获取生存资料,从播种到收获,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稳定性、世代累居等特点。“宗族统治是我国古村落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包括两层关系:宗族成员天然处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中,它是村落形成的最基本人际关系要素,组成了血缘群体;由一族人习惯地居住在相对封闭的一块地域,构成地缘关系,形成地缘群体。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构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使村落与城镇、村落与村落之间产生明显差别。”[3]

和孝镇地处平原,四季分明,水源充足适合农业发展,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继承了祖辈相沿已久的礼俗来维持村落秩序。这些礼俗习惯、文化传统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时节、耕种、宗教、习俗、语言、人际关系等等。在和孝镇宗族姓氏类的自然村落中,全村都是一个姓,但有的村落中,由于“上门女婿”(虽为上门女婿,孩子仍随父姓)、要饭逃难定居于此等因素,各自然村的村长仍由大姓氏担任,一般由村里面权势威望较高的长辈或财产多、弟兄多的大族长辈担任,这就形成所谓的人治社会。它在维护村落世代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比如:训斥村里不孝的儿孙们、劝和邻里之间的争吵、以传统道德解决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某些道德事件等。比如:一家老人如果只有两个女儿而没有男孩的话,那么两个女儿出嫁后就会保留一个女儿的耕地,确保老人家可以老有所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某些消极观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随着血缘关系的重要性降低,人们将财产视为自己的和非自己的,将村里的大小事件视为该管的和不该插手的,许多村落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建立于个体层面上。比如农民们最关注的私宅问题、耕地问题等等,这些所谓村落里的“家长”也在谋取自己的私利,一些世代形成的价值观念正在被利益这个恶魔慢慢的侵吞。

2、方言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这就是指方言,和孝镇更不例外。和孝镇属于河南,自然说的话可以称为河南话。但河南话只是地理文化概念,在《河南方言与中原文化》一书中,作者将河南话分为四个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和孝镇虽然在地理上属于南区,具有地域特色,这也体现在地名的发音上。当地人经常将h和f混读,比如“刮风”通常读为刮hong,把“放学”说成“晃学”,此外当地人发he的音为huo,所以和孝变读成了“火孝”。并且当地人不分平舌翘舌都读为平舌,比如赖柏树(shu)变读成了赖柏su并且发音为轻声。在和孝镇村落中“庄”的出现率极高,通常当地人将zhuang读成zhua或zhuo。读成zhua的时候发音为上声,比如毛庄读成毛zhuǎ。读成zhuo的时候发音为轻声,比如周庄读成周zhuo。方言是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彰显了地域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和社会现象。语言就是家乡的名片,也是一个地方的标识。你张开嘴,发出音的同时也将你的归属地向人们展示了出来。

近年来打工热潮吸引了和孝镇许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直到现在大部分50岁以下的农民基本都在农闲时外出务工,只在播种、收获时节和春节时回乡几天。村庄里留守的也只有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甚至于出现了村里“老了人”(指老人去世)都找不到可以抬棺下葬的青壮年,人抬棺下葬的习俗逐渐演变为用车代替。由于长期在外务工,他们逐渐成为农村里的“城市人”。留恋于城镇的繁华和便捷的交通,农村已成为他们回不去的故乡。故乡在他们的观念里逐渐淡化,过去挣钱只想着在村里盖一座漂亮的楼房,而如今打工赚钱在城镇买房,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随着大部分青年人脱离农村,这些村落也在慢慢消失,村落地名也随之成为历史,蕴含其中的乡土文化也逐渐谈化,这正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五、结语

村落地名具有独特鲜明的地方性。本文简述了和孝镇的概况和区划沿革,走访调查探究了和孝镇的地名来源,通过分析和孝镇自然村名的命名特点,我们发现农村地名中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其宗族色彩浓厚;地貌特征类地名排列第二,说明其地貌特征明显。通过对和孝镇自然村地名的分析,揭示和孝镇地名中蕴含的宗族文化、方言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在快速追求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和继承农村地名文化,有效开发地名文化资源。农村地名不应沦落仅仅用于定位的工具,我们应该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开发挖掘农村地名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大力弘扬农村地名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海建,付建月,贺曙辉,王二玲,王怀若.汝南县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2] 尹均科.浅谈区域地名研究[J].中国历史论丛,2003.18(第三辑).

[3] 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乡土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乡土文化;有机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本乡本土的人文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文化的有机整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有意识地将乡土文化引入作文教学中。

一、探寻“历史渊源”,接受文化熏陶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乡土文化作文资源素材库,积累关于本乡本土的生活素材和历史文化素材,如用专门的素材本(或电子文档)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家乡的见闻感受,收集历史文化知识、民俗传说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社会和家乡的历史、现实与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同时,注重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对家乡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行探究和挖掘,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途径收集到相关资料。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学生俨然一个个小历史学家、小考古队员、小记者去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从而对家乡生发出更深厚的感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找好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契合点,充分考虑作文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兼顾到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指导的需要,把地方文化和作文课程同步链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和人文的熏染。如品九龙茶、观看东江瀑布时,可以同步链接自然类习作,让学生描绘家乡的青山秀水;欣赏地道的采茶戏,聆听采茶歌时,可以介绍相关的民情风俗,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等。

二、点击“风景名胜”,陶冶自然性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想尽办法充分利用家乡不可多得的资源,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感悟力,开阔其创作思维。

为了让学生拥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对生活有更真实的体悟,教师可以组织“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带领学生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品读历史古迹的韵味,从中得到感悟和启迪,以此开阔学生的创作视野,激活学生的创作思路,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提笔行文时,就能够文思如泉涌,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理解和情感。因为有了真情实感,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小作者的笔下,会更具灵性,更加生动。

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积累古往今来的诗篇佳作,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历代文人,如古代的文化名人等在家乡生活或游历时写下的名篇佳作,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撷取有价值的内容,借鉴其写作方法,在赏读中将自己心目中的家乡与诗词中的家乡相比较,领会诗作的优美意境,品味优美的语言,借鉴精妙的手法,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三、研究“丰富物产”,激发朴素乡情

乡土文化论文第9篇

一、我市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基本情况

自20__年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市三县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得到了落实。到20__年,三县全面完成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三县46个乡(镇)共设46个国土资源所,其中有8个副科级国土资源所,三县国土资源所共有365个编制,现有在职人员363名,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人、财、物、事由县局垂直管理。

二、我市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为加强耕地保护,加快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20__年,省国土厅专门下达了《关于对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通知》,计划用三年时间,对符合要求的基层国土资源所实行奖励。在此推动下,我市三县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改善环境,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两年来,有43个国土资源所通过了省厅的验收,获得了奖励。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土资源所办公面积达400平米以上,交通工具、专用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辖区14个乡(镇)街道由于种种原因,除肥西县划转的烟墩、南岗两个所外,其他12个乡(镇)、街道仍未进行体制改革。

三、我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工作总体上是有成绩的,能贯彻执行国土法律法规,领导和人民群众基本是满意的。但是,不可否认,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体制有缺陷。目前三县大都采用“按乡设所、县局直接垂直管理”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却凸显出明显的缺陷,一些乡国土资源所人员少,经费不足,靠乡镇补贴,同时就要接受乡镇政府分配的其他工作,如抓计划生育、包村等等,经常无法完成本职任务;也有部分国土资源所“三权”上收县局后,乡镇政府在对待国土资源所的人员使用上存在一定思想顾虑,有的还通过设立的工业集聚区内部机构替代乡镇国土资源所的部分职能,导致国土资源所的业务开展不顺,国土资源所出现空转现象。

(二)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国土资源所组成人员部分由乡村干部过渡安置、关系户照顾性安排、复转军人政策性安置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的分配等 ,整体业务素质偏低,一半以上的人员未进行过专门业务培训,尽管有70%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但绝大多数是党校等非专业对口的在职教育。

(三)工作经费缺少。这也是造成一些基层国土资源所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办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些地方农村土地违法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由于经费不够,一部分国土资源所从未开展过土地宣传活动,与乡镇、村干部的关系无从协调。严重分散了保护耕地的精力。在群众的印象中有些国土资源所就是一个收费部门,破坏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形象。

(四)队伍建设不如意,监察执法力度不够。一是制度不健全。部分国土资源所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基础档案资料,政务公开也没有到位,导致工作不规范,处于被动随意应付状态。二是业务培训不够。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只接受过一些针对某项具体业务的专项培训。三是人员思想保守,眼界不开阔。相当多的基层国土资源所连国土资源报刊都看不到,根本谈不上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工作方式简单,思路单一。

四、对策与建议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健康有序进行,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因地制宜,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探索“体制创新、适当集中、强化职能、优化配置”的路子,对原按乡设所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整合人员及资产,按照区域,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方便群众、利于管理”的原则设置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以县城为中心,根据地理、交通、经济、人口、区划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跨乡镇设置中心所,管辖若干个乡镇。每个乡镇由中心所派驻特派员,各村可采取聘用国土资源监察员和信息员。

(二)完善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我市三县基层国土资源所体改工作刚刚结束,由

于机构、人员调整幅度较大,国土资源所在工作和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应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以依法行政、文明服务、队伍建设等为切入点,着力抓好国土资源所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下大力气创牌子,树形象。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行为和工作目标。制定公示制度、巡查制度、窗口申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内部会审等制度。在每个所设立政务公开栏,将各项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上墙公开,实行阳光行政、公开办事机制。完善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和农宅审批档案。县局要将国土资源所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考核优秀的国土资源所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考核成绩不佳的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整顿和提高。对有条件的国土资源所率先实行电子政务,与县局局域网联网,实现网上信息共享。 (三)塑造形象,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是要严把入口关。缺编的按照“凡进必考”原则公开招考,新录用人员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二是要选好领导。按照品德好、能力强、会干事的要求,通过异地交流、竞争上岗等办法,切实选准、配齐、配强国土资源所长;三是要常抓培训。做到对工作人员每三年轮训一遍,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自学等形式,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应鼓励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函授等在职教育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四是严格奖惩。设立激励机制,每年对各国土资源所进行综合评定,要公开透明地进行评比,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积极性。

(四)提高服务质量,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

积极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活动,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为目标,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设立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国土资源所管理权限内一站式服务制、时效承诺制等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增进广大群众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创建“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在群众中树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的新形象。

(五)争取支持,为国土资源所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