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05 19:03:09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维护;分析

社会中各行各业在利用计算机工作时,工作目标的实现均需要依赖相应的软件,而计算机软件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因此,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来说,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等均与其密切相关,实施管理及维护工作时,还应结合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内容、特点等展开,以提升管理及维护效果。

1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

1.1明确管理内容

第一,技术人员的管理,在进行软件开发工作时,其基础作用的为技术人员,只有软件开发相关的技术人员全部具备时,开发工作方可有效开展,管理技术人员时,应对每名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出明确,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发挥团队协作效果;第二,团队管理,在团队力量面前,个人力量微不足道,管理计算机软件工程时,团队管理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管理人员应采取恰当的方法聚拢技术人员,引导其将聪明才智、精力等用于软件开发,发挥团队效应,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为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化、与时俱进的培训,持续的提升技术人员的软件开发能力[1];第三,用户管理,企业之所以进行软件开发,主要的目的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用户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十分关键,管理人员应加强与用户之间的联系,了解用户的需求,以提升用户满意度。

1.2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制定管理措施时,可行性是必须要保证的,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来说,关键在于建立完整的体系。构建管理体系时,应广泛的收集各个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各技术人员自觉的遵守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效果[2]。首先,构建科学的人才体系,面向社会招聘专业的、高素质的软件开发技术人员,促使软件开发团队的不断壮大,同时,明确的划分各个岗位的职责,合理分工,发挥合作的作用。其次,构建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比如管理制度、奖惩制度、考评制度等,以制度约束工作人员,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及工作效果。最后,构建培训体系,组织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定期参与培训,培训内容除了专业技术外,还应包含知识、责任等多个方面,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计算机管理软件时,还可以依托相应的基础建立计算机软件管理平台,该平台在管理计算机软件过程中,以数据统计及实际数据分析为基础,经过汇总之后,形成完整信息,并依据信息开展管理工作。同时,所建设的管理平台还能够对软件开发工作进行管理。

2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维护

2.1工具模块化、设计语言合理化

在计算机软件使用过程中,维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在开发期间,即应保证软件具备可维护性,保证软件开发质量的同时,尽量的将软件开发成本降低。模块化所具备的特点比较多,比如一个模块在进行变化时,只需更改此模块即可,并不会影响到其他相关模块。计算机软件工程工具实现模块化之后,可降低程序测量及测试的难度,而且可较为容易的发现序列错误,并及时的做出改正,提升软件运行的安全性。设计语言是软件开发时所需使用的,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可将维护工作的可行性提升,通常来说,程序语言包含三种,一种为低级语言,比如机器语言,理解难度比较大,一种为高级语言,与低级语言相比,理解及维护的难度降低,第三种为第四代语言,此种语言中,编译程序及解释程序提供后,即可实现算法。

2.2构建科学的维护对策

维护对策的制定是维护工作顺利开展,提升维护质量的保证,维护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电脑使用过程中,软件、更新补丁等会不断的下载到电脑中,与此同时,病毒也可能被下载到计算机中,从而影响计算机的安全性,使用计算机时,应安装杀毒软件,定期进行杀毒工作,同时,杀毒软件也需定期更新;第二,计算机系统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增加系统中的冗余文件,再加上软件删除时的残留文件等,导致系统空间被大量占据,此时,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会变慢,也影响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通常,间隔3个月时即可进行一次系统重装,安装时,可快速格式化,并自动创建系统文件,即formatc:/q/u/s。慢格每6个月进行1次,以将磁盘上的文件信息彻底清除。Fdisk重新分区每年进行一次,将磁盘上的错误彻底修复;第三,用户应用计算机过程中,产生新的需求时即需要下载相应的软件,安装软件过程中,c盘为禁止安装位置,因为一旦安装进c盘后,即使软件卸载,但残余文件仍然会留在c盘中,占据c盘储存空间,增加计算机的运行负荷,通常,安装软件时,应选择c盘意外的磁盘。

2.3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计算机软件工程维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维护计划的制定也十分重要,通过维护计划的制定,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维护工作,提升维护效果。在制定维护计划时,预测、规避风险的对策,维护、检查软件功能的措施等均为计划中所包含的内容。测试计算机软件时,采用现代化的方法,提前预测问题,积极预防,最大限度的减少问题的发生可能,提升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

3结语

鉴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及维护工作的重要性,管理及维护人员应依据具体的软件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科学的管理及维护措施,保证计算机软件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而促进计算机运用领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第2篇

一、系统计划:它包括系统定义及分析、可行性研究和实施计划报告的编写。1、系统定义是制定软件计划的第一步,它应决定所开发软件的总目标,其任务包括首先是确定所开发软件的总体要求和适用范围,描述所开发软件与外界接口的关系;其次是确定所需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对开发的进度和成本作初步估计;第三是分析系统的可行性是否确定所开发软件与原软件的兼容性或其它关系;最后是确定所开发软件的性能与其内部复杂性之间的折中关系。2、可行性研究它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及社会可行性方面。技术可行性是研究应弄清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对参加开发工作的人员应有哪些技术方面的要求。硬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的需要,估计的进度是否恰当以及对用户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是否合理等等;经济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以最小的开发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软件产品;社会可行性研究则是指所开发的软件项目是否涉及到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这样的软件产品投入运行后,对生产、管理或经营体制带来有什么社会影响。3、实施计划报告的编写是开发进度、人员投入计划、人员的组织及其资源的利用作个计划报告提纲。

二、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任务在于完全地弄清用户对软件系统的确切需求,它具有三大特点:准确性和一致性;清晰性和没有二义性;直观、易读和易于修改。比如,你首先要知道做这个项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测试案例中应该输入什么数据等等,为了清楚地知道这些需求,你经常要和客户、项目经理交流等。需求分析的步骤:1、通过对现实环境的调查研究,获得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2、去掉具体模型中的非本质因素,抽象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3、分析当前系统与目标的差别,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4、对目标系统进行完善和补充,并写出完整的需求说明;5、对需求说明进行复审,直到确认文档齐全,并且符合用户的全部需求为止。

三、系统设计:主要分成两步即概要设计(总体设计或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阶段应着重解决实现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如何把被开发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并决定模块的接口,模块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详细设计则是要决定每个模块内部的具体算法。经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阶段评审,其目的在于使设计发生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的解决。实际上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就是将软件分解成模块,该模块是指能实现某个功能的数据和程序说明、可执行程序的程序单元。

四、系统编码:系统编码即编程序是软件开发的最终目标,是产生能在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其目的是使用选定的程序设计语言,把模块的过程性描述翻译为用该语言书定的源程序。实质上,软件=程序+文档。编码的目的是产生程序,其余阶段是产生文档。软件编码是指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程序,写成以某一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能充分了解软件开发语言、工具特性和编程风格,有助于开发工具的选择以及保证软件产品的开发质量。

五、系统测试:包括测试的方法与技术和测试步骤。测试在软件生命期中占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测试阶段占的时间、花费的人力和成本占软件开发的比重很大,而且它直接影响着软件的质量。程序中许多细微的地方要求绝对正确无误,不能半点马虎。软件开发工作在测试以前已经历了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等许多阶段,每一个人的思维不可能绝对周密,而不可能不出现差错,更不用说,在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中,系统内各部分之间、各种数据之间、各种人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而目前可采用的开发方法都不能完全避免发生差错。1、测试的方法与技术主要是机器测试与人工测试和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机器测试是在设定的测试数据上执行被测程序的过程,又称为动态测试。人工测试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为了节约计算机机时采取的权宜措施。它是机器测试的准备,也是程序测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白盒法和黑盒法主要依据是软件的功能或软件行为描述,发现软件的接口、功能和结构错误。其中接口错误包括内部、外部借口、资源管理、集成化以及系统错误。2、测试步骤。分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综合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四部分组成。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包括软件与硬件)的测试,可与系统的安装和验收结合进行。测试的目的是让你知道,什么时候算是完成了,这样可以及时知道你是否真的完成。

测试是软件开发时期最繁重的任务,也是保证软件可靠性最主要的手段,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的错误,而不是证明程序没有错误,软件的测试通常分散在3个阶段进行。编码阶段完成单元测试,包括静态分析与动态测试。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第3篇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1范围

本标准为那些对软件或基于软件的产品的开发负有职责的管理者提供软件文档的管理指南。本标准的目的在于协助管理者在他们的机构中产生有效的文档。

本标准涉及策略、标准、规程、资源和计划,管理者必须关注这些内容,以便有效地管理软件文档。

本标准期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软件,从简单的程序到复杂的软件系统。并期望覆盖各种类型的软件文档,作用于软件生存期的各个阶段。

不论项目的大小,软件文档管理的原则是一致的。对于小项目,可以不采用本标准中规定的有关细节。管理者可剪裁这些内容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

本标准是针对文档编制管理而提出的,不涉及软件文档的内容和编排。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本文章原创网站为文秘站网-],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__57-1995软件工程术语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其他定义见GB/T__57。

3.1文档document

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它具有永久性并可以由人或机器阅读。通常仅用于描述人工可读的内容。例如,技术文件、设计文件、版本说明文件。

3.2文档(集);文档编制documentation

一个或多个相关文档的集合。

3.3文档计划documentationplan

一个描述文档编制工作方法的管理用文档。该计划主要描述要编制什么类型的文档,这些文档的内容是什么,何时编写,由谁编写,如何编写,以及什么是影响期望结果的可用资源和外界因素。

3.4文档等级levelofdocumentation

对所需文档的一个说明,它指出文档的范围、内容、格式及质量,可以根据项目、费用、预期用途、作用范围或其他因素选择文档等级。

3.5软件产品softwareproduct

软件开发过程的结果,并推出供用户使用的软件实体。

4软件文档的作用

a)管理依据;

b)任务之间联系的凭证;

c)质量保证;

d)培训与参考;

e)软件维护支持;

f)历史档案。

4.1管理依据

在软件开过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了解开发进度、存在的问题和预期目标。每一阶段计划安排的定期报告提供了项目的可见性。定期报告还提醒各级管理者注意该部门对项目承担的责任以及该部门效率的重要性。开发文档规定若干个检查点和进[本文章原创网站为文秘站网-]度表,使管理者可以评定项目的进度,如果开发文档有遗漏,不完善,或内容陈旧,则管理者将失去跟踪和控制项目的重要依据。

4.2任务之间联系的凭证

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通常被划分成若干个任务,并由不同的小组去完成。学科方面的专家建立项目,分析员阐述系统需求,设计员为程序员制定总体设计,程序员编制详细的程序代码,质量保证专家和审查员评价整个系统性能和功能的完整性,负责维护的程序员改进各种操作或增强某些功能。

这些人员需要的互相联系是通过文档资料的复制、分发和引用而实现的,因而,任务之间的联系是文档的一个重要功能。大多数系统开发方法为任务的联系规定了一些正式文档。分析员向设计员提供正式需求规格说明,设计员向程序员提供正式设计规格说明,等等。

4.3质量保证

那些负责软件质量保证和评估系统性能的人员需要程序规格说明、测试和评估计划、测试该系统用的各种质量标准以及关于期望系统完成什么功能和系统怎样实现这些功能的清晰说明;必须制订测试计划和测试规程,并报告测试结果;他们还必须说明和评估完全、控制、计算、检验例行程序及其他控制技术。这些文档的提供可满足质量保证人员和审查人员上述工作的需要。

4.4培训与参考

软件文档的另一个功能是使系统管理员、操作员、用户、管理者和其他有关人员了解系统如何工作,以及为了达到他们的各自的目的,如何使用系统。

4.5软件维护支持

维护人员需要软件系统的详细说明以帮助他们熟悉系统,找出并修正错误,改进系统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或适应系统环境的变化。

4.6历史档案

软件文档可用作未来项目的一种资源。通常文档记载系统的开发历史,可使有关系统结构的基本思想为以后的项目利用。系统开发人员通过审阅以前的系统以查明什么部分已试验过了,什么部分运行得很好,什么部分因某种原因难以运行而被排除。良好的系统文档有助于把程序移植和转移到各种新的系统环境中。

5管理者的作用

管理者严格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和编制组完成文档编制,并且在策略、标准、规程、资源分配和编制计划方面给予支持。

a)管理者对文档工作的责任。管理者要认识到正式或非正式文档都是重要的,还要认识到文档工作必须包括文档计划、编写、修改、形成、分发和维护等各个方面。

b)管理者对文档工作的支持。管理者应为编写文档的人员提供指导和实际鼓励,并使各种资源有效地用于文档开发。

c)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1)建立编制、登记、出版系统文档和软件文档的各种策略;

2)把文档计划作为整个开发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3)建立确定文档质量、测试质量和评审质量的各种方法的规程;

4)为文档的各个方面确定和准备各种标准和指南;

5)积极支持文档工作以形成在开发工作中自觉编制文档的团队风气;

6)不断检查已建立起来的过程,以保证符合策略和各种规程并遵守有关标准和指南。

通常,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开发前应决定如下事项:

要求哪些类型的文档;

提供多少种文档;

文档包含的内容;

达到何种级别的质量水平;

何时产生何种文档;

如何保存、维护文档以及如何进行通信。

如果一个软件合同是有效的,应要求文档满足所接受的标准,并规定所提供的文档类型、每种文档的质量水平以及评审和通过的规程。

6制订文档编制策略

文档策略是由上级(资深)管理者新任务并支持的,对下级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提供指导。策略规定主要的方向不

是做什么或如何做的详细说明。一般说来,文档编制策略陈述要明确,并通告到每个人且理解它,进而使策略被他们贯彻实施。

支持有效文档策略的基本条件:

a)文档需要覆盖整个软件生存期

在项目早期几个阶段就要求有文档,而且在贯穿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是可用的和可维护的。在开发完成后,文档应满足软件的使用、维护、增强、转换或传输。

b)文档应是可管理的

指导和控制文档的获得维护,管理者和发行专家应准备文档产品、进度、可靠性、资源,质量保证和评审规程的详细计划大纲。

c)文档应适合于它的读者

读者可能是管理者、分析员、无计算机经验的专业人员、维护人员、文书人员等。根据任务的执行,他们要求不同的材料表示和不同的详细程度。针对不同的读者,发行专家应负责设计不同类型的文档。

d)文档效应应贯穿到软件的整个开发过程中

在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文档的作用和限制,即文档应指导全部开发过程。

e)文档标准应被标识和使用

应尽可能地采纳现行的标准,若没有合适的现行标准,必要时应研制适用的标准或指南。

f)应规定支持工具

工具有助于开发和维护软件产品,包括文档。因此尽可能地使用工具是经济的、可行的。

附录A中的检查表为制定策略条款或评估现有策略条款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提供帮助。

7制订文档编制标准和指南

在一个机构内部,应采用一些标准和指南:

——软件生存期模型;

——文档类型和相互关系;

——文档质量。

这些标准和指南决定如何实现文档任务,将提供一些准则以评价机构内所产生的软件文档的完整性、可用性和适合性。

尽可能地采用现行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若现行的标准不适用,机构应制订自己的标准。

7.1选择软件生存期模型

现有的一些软件生存期模型,对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词汇,从软件文档的观点来看,采用哪种模型都无关紧要,只要阶段和相应的文档是清晰定义的、已计划的,并且对于任何具体软件项目是能遵循的。因此,管理者应选择一个软件生存期模型并保证该模型在他们机构内是适用的。

管理者将会发现所进行的阶段和相应任务的定义有助于监控软件项目的进展。相应于特定阶段生成的文档可用作该阶段的评审、通过和完成的检验点,而这种检验应在下一阶段开始前进行。

7.2规定文档类型和内容

下面给出软件文档主要类型的大纲,这个大纲不是详尽的或最后的,但适合作为主要类型软件文档的检验表。而管理者应规定何时定义他们的标准文档类型。

软件文档归入如下三种类别:

a)开发文档——描述开发过程本身;

b)产品文档——描述开发过程的产物;

c)管理文档——记录项目管理的信息。

7.2.1开发文档

开发文档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保证软件质量的一类文档,开发文档也包括软件的详细技术描述(程序逻辑、程序间相互关系、数据格式和存储等)。

开发文档起到如下五种作用:

a)它们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包含的所有阶段之间的通信工具,它们记录生成软件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的详细规定和说明;

b)它们描述开发小组的职责。通过规定软件、主题事项、文档编制、质量保证人员以及包含在开发过程中任何其他事项的角色来定义做直截了当、如何做和何时做;

c)它们用作检验点而允许管理者评定开发进度。如果开发文档丢失、不完整或过时,管理者将失去跟踪和控制软件项目的一个重要工具;

d)它们形成了维护人员所要求的基本的软件支持文档。而这些支持文档可作为产品文档的一部分;

e)它们记录软件开发的历史。

基本的开发文档是:

——可行性研究和项目任务书;

——需求规格说明;

——功能规格说明;

——设计规格说明,包括程序和数据规格说明;

——开发计划;

——软件集成和测试计划;

——质量保证计划、标准、进度;

安全和测试信息。

7.2.2产品文档

产品文档规定关于软件产品的使用、维护、增强、转换和传输的信息。

产品的文档起到如下三种作用:

a)为使用和运行软件产品的任何人规定培训和参考信息;

b)使得那些未参加开发本软件的程序员维护它;

c)促进软件产品的市场流通或提高可接受性。

产品文档用于下列类型的读者:

——用户——他们利用软件输入数据、检索信息和解决问题;

——运行者——他们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软件;

——维护人员——他们维护、增强或变更软件。

产品文档包括如下内容:

——用于管理者的指南和资料,他们监督软件的使用;

——宣传资料通告软件产品的可用性并详细说明它的功能、运行环境等;

——一般信息对任何有兴趣的人描述软件产品。

基本的产品文档包括:

——培训手册;

——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

——软件支持手册;

——产品手册和信息广告。

7.2.3管理文档

这种文档建立在项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诸如:

——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进度和进度变更的记录;

——软件变更情况的记录;

——相对于开发的判定记录;

——职责定义。

这种文档从管理的角度规定涉及软件生存的信息。

相关文档的详细规定和编写格式见GB8567。

7.3确定文档的质量等级

仅仅依据规章、传统的做法或合同的要求去制作文档是不够的。管理者还必须确定文档的质量要求以及如何达到和保证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的确定取决于可得到的资源、项目的大小和风险,可以对该产品的每个文档的格式及详细程度作出明确的规定。

每个文档的质量必须在文档计划期间就有明确的规定。文档的质量可以按文档的形式和列出的要坟划分为四级。

最低限度文档(1级文档)1级文档适合开发工作量低于一个人月的开发者自用程序。该文档应包含程序清单、开发记录、测试数据和程序简介。

内部文档(2级文档)2级文档可用于在精心研究后被认为似乎没有与其他用户共享资源的专用程序。除1级文档提供的信息外,2级文档还包括程序清单内足够的注释以帮助用户安装和使用程序。

工作文档(3级文档)3级文档适合于由同一单位内若干人联合开发的程序,或可被其他单位使用的程序。

正式文档(4级文档)4级文档适合那些要正式发行供普遍使用的软件产品。关键性程序或具有重复管理应用性质(如工资计算)的程序需要4级文档。4级文档遵守GB8567的有关规定。

质量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即要包含文档的结构,也要包含文档的内容。文档内容可以根据正确性、完整性和明确性来判断。而文档结构由各个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总体安排的简单性来测定。要达到这四个质量等级,需要的投入和资源逐级增加,质量保证机构必须处于适当的行政地位以保证达到期望的质量等级。

8文档编制计划

文档计划可以是整个项目计划的一部分或是一个独立的文档。应该编写文档计划并把它分发给全体开发组成员,作为文档重要性的具体依据和管理部门文档工作责任的备忘录。

对于小的、非正式的项目,文档计划可能只有一页纸;对于较大的项目,文档计划可能是一个

综合性的正式文档,这样的文档计划应遵循各项严格的标准及正规的评审和批准过程。编制计划的工作应及早开始,对计划的评审应贯穿项目的全过程。如同任何别的计划一样,文档计划指出未来的各项活动,当需要修改时必须加以修改。导致对计划作适当修改的常规评审应作为该项目工作的一部分,所有与该计划有关的人员都应得到文档计划。

文档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a)列出应编制文档的目录;

b)提示编制文档应参考的标准;

c)指定文档管理员;

d)提供编制文档所需要的条件,落实文档编写人员、所需经费以及编制工具等;

e)明确保证文档质量的方法,为了确保文档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评审、鉴定等等;

f)绘制进度表,以图表形式列出在软件生存期各阶段应产生的文档、编制人员、编制日期、完成日期、评审日期等。

附录B中的检查表为制定一个文档计划或评估现有文档计划的完整性提供帮助。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第4篇

本岗位目前主要有两项主要工作内容:

其一,总公司办公楼计算机、打印机及其他办公机具维护管理,其二,全公司网络维护工作。

现对前期工作作如下总结和计划:

一、计算机及其网络维护管理方面的工作

工作内容:此项工作主要包括公司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维修、管理,并保证公司计算机及相关网络产品的正常工作,公司计算机上软件的安装及维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防治机器及整个网络被病毒攻击,及公司内办公资源共享设置等。

完成情况:本年度此项工作的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计算机的定期更换,新增配置和维护情况

公司计算机硬件整个年度总体来讲,因是定期更新机器所以出现问题频率较少,每台机器除了日常的简单故障维护之外,硬件方面很少出问题。

(二)、计算机系统及软件维护

公司计算机由于机器较多,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 主要的计算机故障有: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等,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有一些属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其他软件问题主要包括杀毒软件的安装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

(三)、公司计算机病毒的维护与防范情况

目前网络计算机病毒较多,传播途径也较为广泛,可以通过浏览网页、下载程序、邮件传播,为了做好防范措施,公司每台机器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定期自动升级,对发现病毒的机器及时的进行处理。半年来,公司机器中毒情况较为严重的现象是机器杀毒软件被病毒攻击,防火墙无法配置,最后处理方法是每台机器断网进行杀毒,经过查杀病毒得到及时控制,病毒通过优盘及局域网传播,查杀后对所有杀毒软件行进升级,并保证后期正常使用。另外一种病毒中毒现象是exe文件被感染,运行速度缓慢,共享文件夹自动复制病毒文件,此种病毒经过晚上下班期间,对整个网络进行中断,后来每台机器查毒进行处理,才全面得到控制。并恢复网络的正常使用,保证日常工作的进展。后期病毒防范方面一定要加强职工的防范认识,经常升级杀毒软件,并对机器进行定期杀毒。

年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公司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管理情况较为混乱,这其中有部分属职责尚未明确方面的问题,另外,早期的计算机管理方面比较混乱,后来对公司所有计算机都进行了详细的配置登记,并把每台机器责任到人,对机器的选型也进行了一定的控制,从而对设备管理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2、公司目前软件使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职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网络管理规划中存在部分问题。

来年工作计划:

本岗位作为公司一个服务性岗位,来年工作重点可从两方面进行:

1、开发维护好内部网,现今内部网已基本完善,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进一步维护和更好的利用。主要是在后期一定要做好维护优化工作,随时更新优化瓶颈效应,让更多的职工利用内部网资源来方便高效的工作。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软件;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11.5

企业资产管理(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是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总称,主要面向资产密集型的企业,它是由计算机管理系统(CMMS,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发展而来,从研究企业资产的整个使用周期入手,融入现代管理技能和科学知识,按照定期检修、缺陷管理、改进技术、故障停机检修等多种维护策略,帮助企业实现对高价值的资产进行保养、维护等信息管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资产管理软件在企业中得到应用并逐渐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EAM系统也不断向前发展,在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 企业资产管理软件的概述

1.1 资产管理的原理和流程。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集成系统,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运行平台,由多个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并且每个模块之间联系非常密切。EAM系统是个闭环系统,从维护设备的角度来看,系统一般可以分成规划维护计划、维护处理、分析维修三个层次。规划维护计划就是依据资产设备的基础数据和维修记录来制定维修目标和维护计划;维护处理就是按照计划来实施资产管理和维修,收集并记录各类维修历史数据;分析维修就是把维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维修计划。通过这样的封闭循环使设备维修计划越来越符合实际,减少非计划性的检修,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减少资产的管理成本。

EAM是一种信息管理系统,不是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也不是专家维护系统,它真正的价值在于给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管理人员通过这些信息来做出正确的管理策略,指导自己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1.2 EAM系统的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EAM系统在设备维护和企业资产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企业开始使用简单的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来记录设备的技术参数、设备缺陷及维护过程,简称为设备的台账管理,这就是EAM系统的雏形。

(2)从七十年代开始,基于关系型的数据库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在原有的台账管理中加入了工单管理,利用工单对设备进行维护,此外,系统还新增了采购管理、维修人员派遣管理、备件备品库存管理等功能。该系统被人们称作CAMMS(Computer Aid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CMMS(Computerized Maintenace Management System)或MRO(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CMMS系统是EAM系统的前身,它将工作重点放在设备的维修上,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设备的维护管理、备件的采购和备件库存管理等等。

(3)八十年代初期,企业为了加强对资产的管理,提高设备资产的可靠性和完好性,减低管理成本和维修成本,推出了企业资产管理(EAM)软件。它不仅包含了CMMS系统的全部功能,还融合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设备管理理论,如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ce)和RCM(Reliability-Centered Management),大大提高了企业对设备的管理效率,实现了了对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管理。EAM系统是信息技术和设备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许多ERP厂家开始将具备EAM功能的模块加入到ERP核心模块中去,弥补了完整企业管理解决方案中的一些不足,实现了对简单设备的管理要求,但与专业EAM厂商的产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4)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EAM系统的开发越来越重视,EAM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EAM系统将企业设备层紧密集成在一起,直观呈现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智能触发维修决策给管理人员,大大提高了企业资产设备的管理效率。

随着企业资产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强,在资产密集行业中,对EAM的关注度仅次于ERP,企业利用EPR系统控制资产管理成本,提高产能效率。从概念上来分析,ERP几乎包含了企业组织的全部计算机管理功能,从文献资料来看,美国ERP模块的应用率为:销售分销75%,生产计划88%,物料管理89%,物资采购86.8%,财务会计91.4%,而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料管理及项目管理对ERP的应用率大多不足50%。企业用户通常依据单项优势原则,以EAM模块为主,混合多家厂商最好的功能模块,通过集成平台工具构建管理系统。

2 设备检修方式的发展

EAM系统的发展和设备检修方式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从手工坊、机械化、自动化再到集成化的发展过程,设备检修方式也不断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从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到十九世纪,一般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即当设备出现失效或故障时实行的非计划话维修。

(2)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般采用预防维修,即通过定期检修和计划检修两种方式,对设备进行点检和早期维修。定期维修以设备的日常点检为基础的,通过点检时发现的缺陷编制维修计划,对设备故障进行排除,恢复设备正常功能。计划维修是一种强制性维修方式,根据设备结构、复杂系数和修理周期来制定维修手段,即按计划来对设备进行维修。

(3)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维修方式多样化,包括事后维修(BM),预防维修(PM),维修(MP)和改进维修(CM)。维修人员要充分考虑经济方面的原因选取合适的维修方式。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越来越先进,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开始对设备寿命周期做评价,产生了维修工程学、设备综合工程学等学科,维修组织越来越集中,全员开始参与设备维修。

(4)近代维修方式主要以状态维修和预知维修的方式进行,即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预测和判断来制定维修决策。这种维修方式以各种先进技术和理论为基础,并且有监测诊断的科学技术手段做支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设备管理也向着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操作人员开始参与检修工作。

3 EAM产品和应用

当前,世界上大约有三百多家CMMS或EAM软件生产商,据相关部门分析,到2020年,全球EAM软件市场可以达到35亿,年增长率为4.3%,据《计世资讯》估计,未来几年里,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需求将略高于ERP等传统管理软件。到2015年,中国企业资产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将增加到15亿左右。下面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其EAM软件产品。

3.1 Invensys公司和其产品。Invensys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企业资产管理方案提供商之一,有这二十多年的行业经验,其先进的管理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数千家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积极推动者企业资产管理向着实时化、专业化和人工智能化发展。

Avantis解决方案是Invensys公司的拳头产品,包括Avantis. Dss决策支持、Avantis. CM状态监测管理和Avantis. PRO企业资产管理等系统。该方案可靠性、集成度高,其开发性的集中标准和预测性的维护手段能很好的为现代企业服务。它提供从工厂底层设备的状态监测、工业控制系统设备运行数据到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全线解决方案。

3.2 MRO公司及其产品。据世界资讯报告介绍,MRO公司旗下的MAXIMO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在多次评比测试中,MAXIMO的综合指标也名列前茅,它是一种基于多种行业各种维修环境下开发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MAXIMO是一种遵循全面生产维护的、实现企业资产管理一元化的优秀资产管理系统,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能够迅速调出设备运行记录,对故障进行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分析;第二,它能实现与财务系统的集成,支持会计处理的维修台账;第三,该系统融合了最新的Java技术,能构建多层次系统结构,在用户层可以使用JSP技术进行HTML浏览,在集成层,可以通过XML标准实现应用系统的连接通讯。

4 企业资产管理软件的未来发展方向

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在发展,企业管理水平在提高,EAM软性的技术和功能也会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综合分析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EAM软件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4.1 软件系统向Web化发展。随着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跨平台的Web架构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企业资产管理软件向Web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Web化的企业资产管理软件将更好的为现代化企业服务,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资产跨地域、跨国家、跨部分的管理,通过网络查询相关数据、报表信息等等。这将极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4.2 维修决策的合理化。维修模块是EAM软件系统的核心模块,对资产密集型的企业来说,维修业务也是其核心业务,维修模块的性能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当前许多EAM软件系统只才有了预知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方式,这还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EAM软件应集合多种维修方式于一体,维修决策要进一步向科学化、智能化发展:

(1)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理念,充分利用日常检测数据和点检数据,此阿勇更加有效的检测手段和预测技术,科学的制定维修决策,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降低检修成本。

(2)科学合理的选择维修方式,充分考虑设备的重要性、生产寿命、可控性和可维护性,形成一条集故障检修、定期检查、状态检修为一体的维修管理制度。

(3)将信息融合技术融入到EAM软件系统中,进一步提高维修决策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4.3 应用模块的集成化。当前的EAM系统仍然存在着信息孤岛等问题,企业的信息系统应该朝数据信息和管理业务集成化发展,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以此提高不同系统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EAM软件也应该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使其与企业ERP系统、OA系统、物资系统、生产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以及现场监测系统等实现高度应用集成,也将大大优化企业的管理结构,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5 结言

总而言之,EAM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大大促进了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提高了企业资产的管理水平,优化了资产结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资产管理软件的性能和功能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邓万强.ERP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2]赵斌.SAP EAM在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0,7.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应用软件 开发 维护

1多媒体软件开发的过程

1.1多媒体项目的框架策划

软件的开发首先需要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即确定软件所需表达的范围,需求分析包括用户分析、内容分析、技术分析、成本分析。然后,建立多媒体项目的内容规划,其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内容大纲、软件风格、项目功能。接着,进行多媒体项目的管理规划。完成这项内容的开发队伍有项目管理人员、脚本编写人员、信息技术处理人员等。最后,进行多媒体项目的进程规划。

1.2多媒体脚本编写和改编

多媒体脚本编写和改编的首先步骤为脚本内容结构的规划。然后,为了让脚本的内容符合规范的标准,需要建立脚本编写的稿纸形式,设计者需要严格按照稿纸内容进行脚本编写。由于一部分脚本编写人员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不熟悉,所以需要进行脚本改编。改编的首要工作是对脚本进行分类,仔细注明内容是属于哪个范畴,并进行详细标明。改编的第二个工作是进行软件屏幕的设计处理,随时提供软件制作的各个控制流程。

1.3媒体素材准备

媒体素材可以分成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等,不同的开发平台和使用环境具有不同的文字格式。例如:声音媒体有WAV、MIDI格式,图像文件有BMP、JPEG格式等等。为表示不同格式的区别,文件需要设计不同的扩展名。文字素材的准备需要尽量采用Windows平台的文字处理软件,选择文字素材文件格式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多媒体软件能否识别该格式。声音素材的准备应该尽可能为AIFF、PCM、MP3、WAV等格式,若不是以上格式,在调入程序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必须进行声音格式的转换。图像素材的准备具有五种基本形式,包括:软件创作、扫描仪、相机拍摄、数字仪器输入、画面捕捉。

2应用软件的维护

软件维护是投入使用之后,保证用户在承诺的时间段内正常且高效的运行,这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但是我们发现软件的维护费用在整个开发费用中有很高的比例,而且在逐年增加,到90年代后己经达到了75%左右,所以降低软件维护费用是降低整个开发过程成本的重要环节

软件维护有很多种类,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种:一是改正性维护,即改正开发时的疏漏和潜伏的漏洞或者错误,大约占总维护的19%;二是适应性维护,就是对当前数据进行革新以满足实际变化的需要,大约占22%;三是完善性维护,即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对应用软件进行完善和优化,大约占56%;四是预防性维护,即为了软件的未来提前做出适当的修改,约占1%;最后是其他维护,这部分所占的比例少,可针对某些突发事件,约为2%,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影响因素。而影响软件维护的因素有:团队素质;客户需求的调整;文档同步;维护成本等。面对如此多的诱导因素,我们要抓住主要因素进行有规律的改进和提局。

在进行应用软件维护时,我们要按步骤有序的进行,以免产生遗漏。首先我们要确保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正常运行,这是一个基础,如果系统软件没有正常运行,那么建立在它之上的应用软件也就不能正常运行。然后我们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出现的是什么问题,根据不同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切勿盲目进行修改,比如是用户对于应用软件提出了优化的要求和建议,就是属于完善性维护,我们就应该按照完善性维护的方法进行改进(修改软件需求说明,修改软件设计,然后进行重新编码和审核,最终调试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程序)。应用软件在开发时,编制齐全的文档,严格进行软件的测试和审核,这样可以改善应用软件的可维护性,减低维护费用。在进行软件维护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于维护的管理,尤其是配置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应用软件进行跟踪和控制,要对维护工作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维护工作。

3软件产品的规范化与保护

软件产品的维持与保护是软件产品生存周期中最后一步。它的核心使命是整修应用的软件产品的系统,使处于研发阶段出现错误和在检测时产生的不足和缺陷得到修改,提高软件产品的适应性,能随着外界的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还能增强软件产品系统的功能以及更好的完善它的性能。软件维持与保护标准规制软件维护工作要接受严格的管理,以防造成其他错误;尽可能的去避免对修改的不良影响的因素,在修改之前要对其进行整体的考究,权衡利弊;修改软件也要在严格的控制管理条件下有目的和有步骤地进行,在修改完之后还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然后填写包含问题种类、修改的状态和情况等内容的软件修改报告。在实际应用时,客户或维修人员需要以软件产品系统中的产生的不足为依据填写一份“软件问题报告”,然后把该报告交给软件维护管理的专业人员,另外,维护人员仍需填写一份“软件修改报告”并将其上交到维护管理人员;“软件修改报告”需要经过维护管理人员的严格评析后给予其优先级;维护人员对维护需求进行实际评析并对其修改需要的时间和资金做出大概的预算;在经过严密的修改过后再一次检测其程序;对全部的相关文件进行合理改正;把已修改的消息告知客户然后把版本交付于客户;对其进行评析。最后,应交付的文件基本包括关于软件的不足报告和改正报告等。

4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软件的开发模式对于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需要进行特别研究。传统的多媒体软件开发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新时代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一般包括项目框架的制定、脚本的编写和修改、媒体素材的准备、计算机后期合成、项目最终产品化等过程,需要对每一个过程进行严格规定。本文首先介绍软件开发的建模方法,建立开发的基础模式,然后分别介绍软件开发的每一个过程,希望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范中平.计算机软件的深度开发应用[J].才智,2012,(12)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 系统维护与管理 策略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成为了现代社会当中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能够帮助人们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为各项生活生产活动带来便利。但是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保障计算机有序平稳的运行,避免由于计算机故障而造成工作生活混乱。本文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展开了探讨。

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与管理策略

1.1 建立一个良好的硬件系统运行环境

要想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平稳地运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为计算机硬件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首先,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外部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空气流畅,周围的空间干净整洁,避免大量粉尘的出现危害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安全,减少计算机的适应寿命。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维护,保持机房环境的整洁干净,做好防火防潮工作,保障机房内空气温度、湿度适中。同时计算机工作人员还要在日常工作中主义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设备老化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的电源线之间的联系,避免由于突然断电造成计算机硬件损坏,从而保障计算机硬件的安全稳定运行。

1.2 定期检查维护,保障硬件安全稳定运行

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维护除了要保障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外部环境稳定安全之外,还要对基本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计算机硬件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故障的关键点并排除故障,进而增加计算机硬件系统是使用寿命。尤其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更要做好基本的硬件维护管理工作。比如对于显示器的维护要定期做好清洁工作,尽量不要用酒精进行擦拭,而要采用显示器专用清洗液清洗屏幕,防止涂层被腐蚀而降低使用寿命,同时显示器不要放置在太阳直射的位置,防止出现变色。对于硬盘的维护也需要提起注意,它是计算机重要的硬件存储设备,因此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搬动而对硬盘造成损坏;同时在使用移动设备和电脑连接时要规范操作,防止操作不当对硬盘造成损坏。

1.3 重点加强对CPU与内存的维护管理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CPU和内存是核心部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重点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大部分工作都需要CPU的参与,如果维护和使用不当造成CPU温度过高就会造成电脑运行速度下降,影响工作效率。因此,这就需要维护人员在计算机日常使用过程中解决CPU散热问题,为CPU的高效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防止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计算机内存条作为硬件系统的核心部件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氧化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维护人员也要做好定期维护工作,去除氧化部分或及时更换新的内存条来保障计算机的稳定安全运行。

2 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与管理策略

2.1 利用Ghost软件及时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

计算机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系统数据丢失,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需要计算机维护人员做好软件系统的数据备份工作。Ghost软件是一种常用的软件系统备份维护工具,它能够将硬盘中的某一个分区或是整个硬盘当成对象进行操作,能够对硬盘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完整的复制存储,从而有效避免数据丢失带来的损失。另外,如果有需要,该软件还可以实现将文件恢复到相应的硬盘或分区当中,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在对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备份维护时,要重点对文档系统进行备份,这是计算机软件系统运行的核心和关键,做好文档系统的备份工作能够极大的减少软件系统故障造成的损失。

2.2 及时发现并排除软件系统故障

计算机软件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操作不当、遭受外界攻击等而出现故障,尤其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遭受病毒、黑客等非法入侵的概率增加,这就需要计算机维护人员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软件系统故障,保障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针对病毒入侵故障,维护人员就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的方式来解决,做到定期清理垃圾,检测病毒,从而防止病毒入侵,保障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软件系统故障,需要计算机维护人员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更新,安装性能较好的防火墙,帮助修复系统安全漏洞,及时升级电脑的补丁。另外,还要做好软件测试工作,避免不安全软件对计算机软件系统造成侵害。

2.3 做好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工作

在计算机日常使用过程中,维护人员要做好定期维护和更新计划,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及时发现并排除系统故障,帮助用户提高计算机是使用效率。比如帮助用户做好计算机硬盘的分区选择,合理规划应用软件的使用效率,做好软件工具的分类规划,尽量减少用户在使用电脑的过程可能出现的软件混乱和错误;还要做好软件的检查更新工作,选择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进行安装,进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样也能减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辉.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管理探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21:99-100.

[2]王新博.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管理创新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03:199-200.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多媒体课件;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004-02

作者简介:王忠华(1963-),男,武汉大学教务部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教育技术。

0引言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促进教学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开发种类丰富、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课件资源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各类学校都建设了大量多媒体教室,要充分发挥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作用,还需具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资源。现阶段多媒体课件资源开发大多以教师为主,以项目申请方式进行,制作的课件资源大多限于教师本人使用。显然,这种模式下制作的课件资源数量有限,课件功能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且容易导致资源重复建设问题。本文旨在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对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进行指导,从学校层面形成一个多媒体课件资源开发体系,以求更好更快地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

1软件工程方法

由于软件开发要求具有较多的定制性需要,因此其一直落后于硬件技术的发展。为克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复、低效、质量等问题,许多软件专家借鉴工程设计建设领域中的原理与方法,按照工程化的方法组织软件开发。实践证明,工程领域中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是有效的,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适用的软件工程方法。

软件工程方法自提出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其思想和方法逐渐成熟并工具化,也就是开发出不同的用于软件工程方法的工具软件。软件工程方法主要分为面向“过程”的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面向“过程”的方法使用最为成熟,应用也最为广泛。面向“过程”的方法是一种结构化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软件生命周期理论。软件生命周期理论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具体如下:① 制定软件开发计划:该阶段要确定软件系统的总目标和功能需求,分析软件开发任务的可行性和风险估计,拟定项目开发实施计划;② 需求分析:该阶段对软件的功能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详细定义,包括对用户的分析、对数据的分析,编写形成软件需求分析文档;③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阶段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总体设计阶段要把已确定的各项需求转换成具体的软件模块和相互结构关系,对每个模块功能进行具体定义;详细设计阶段则要对每个模块的功能接口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最后编写软件设计文档;④ 程序编写:也就是要把软件设计文档用具体程序设计语言编码为计算机程序代码;⑤ 软件测试:依软件功能要求分别进行各模块测试和软件组装测试;⑥ 运行和维护:在软件使用过程中进行适当维护[1]。

把以上各阶段工程活动组合进行软件开发和维护就形成了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常用的有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等。瀑布模型规定了各项软件工程活动自上而下、相互连接的顺序过程,每一阶段都要在前面工作得到评审确认后,才能继续下一阶段工作。演化模型的主要特征是产生一个称作“原型”的试验型产品,它可以用于分析一些不很明晰的软件需求,也可逐渐完善这个“原型”而成为最终产品。

2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计算机软件,所以软件工程方法对多媒体课件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参照软件工程方法的课件开发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

(1)计划阶段。计划阶段应明确开发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教学课件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学习,必须明确该课件如何用于教学过程,具体地,也就是明确学习者在学习中的性质和地位,即课件是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基本教材还是辅助或补充教材以及与其它教材的相互关系;还有,必须明确学习者的学习模式,是作为教师辅助课堂教学,还是作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是作为知识学习还是作为技能培训;另外,课件使用除计算机外,是否还有其它要求。计划阶段必须在各种候选方案中研究明确课件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制定具体开发计划、人员安排、成本预算和预期效益等。

(2)分析、设计与制作。课件需求是教师提出的,所以需求分析必须以教师为中心。

对于教师明确教学和制作要求的情况,可选用瀑布模型进行课件开发。教师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分析表现形式要求并按脚本要求填写脚本卡片,由具体制作人员按要求设计制作。这种流水线型工程化制作模式可并行展开,提高开发效率。

对于教师不是很明确具体要求的情况,可选用“原型”化方法。根据教师提出的部分要求快速开发出一个试验型的课件“原型”,它是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反映了最终系统的重要特性。教师应用原型亲身体验并受到启发,做出进一步要求,开发者对原型加以改进得到新的原型版本,乃至得到最终课件。“原型”化开发方法可灵活运用到课件开发的局部模块,也可结合到部分开发阶段进行。

(3)测试、评价与维护。按照需求分析对课件的要求和总体设计对各个模块的要求,分别对多媒体课件进行模块测试和组装测试,课件满足要求并运行稳定后即进入运行使用阶段。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应用中,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根据新的要求进行课件的改正性、适应性和完善性维护。

3重要启示

(1)模块化。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模块化,课件开发同样要注重模块化,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各个模块,使得各个模块之间低耦合,模块内部高内聚,这样有助于控制问题的复杂性,便于维护和模块重用[3]。近年来,国内教育技术界提倡的“积件”思想,其本质就是软件模块化。所谓“积件”,就是开发设计人员根据教师的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做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教师本人或者课件开发人员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把单独的“积件”进行组合形成辅助教学的课件产品[4]。模块化对多媒体课件开发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2)软件复用。软件复用是软件工程的指导思想,通过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有效降低软件开发成本。软件复用,就是利用某些现有的软件系统元素、模块,进行简单改造加工用于新的软件系统开发。软件复用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是指它不仅仅是重复利用一个软件模块对象,而是所有软件工程过程中出现的元素都可以进行复用,包括软件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文档、设计规格文档、程序代码、数据结构、用户界面、文档风格等等,也就是不但可以复用程序模块,也可以复用设计思路。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从项目计划一开始就要考虑复用别的课件系统,制作过程中也要尽量考虑到模块的可复用性。

(3)文档编制。软件本身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因此文档也是软件产品。软件文档在软件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大,完善的软件文档是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发软件的重要依据。从软件生命周期中,我们知道每一阶段都是在对上一阶段形成的文档审核基础上展开的,也就是说上一阶段的软件文档作为该阶段工作的总结成果,只有通过了审核,才能实施下一阶段开发计划。同时,上一阶段的软件文档也是下一阶段软件开发过程的依据,出现问题可以追根朔源、有据可查。在实际软件开发工作中,由于认识问题、或者工作量考虑,对软件文档的编制普遍存在不规范或者干脆不编写的现象,这给软件开发质量和后期维护带来许多隐患,对于课件开发,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由于现阶段大多课件的程序控制不是很复杂,主要以媒体素材为主要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课件的后期维护和二次开发工作很少,导致文档编制的作用容易被忽视。但是课件真正用于教学,不可能不进行二次维护或开发。没有相应的完整的编写良好、风格统一的文档,进行二次开发是很困难的。

按照产生和使用的范围,软件文档大致分为3类:① 开发文档:这类文档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作为软件开发人员前一阶段工作成果的体现和后一阶段工作的依据,包括项目开发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软件需求文档、总体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等;② 管理文档:这类文档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由软件开发人员制定,提交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或工作报告,包括项目开发计划、开发进度报告、项目开发总结等;③ 用户文档:这是软件开发人员为使用户了解软件的使用、操作和维护提供的资料,包括用户手册、操作手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维护修改建议等。一个完备的课件,这些文档都是必不可少的。

(4)软件项目管理。任何工程项目都存在一个组织管理问题,管理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包括人员、进度、成本、质量等。软件工程方法一般重点研究软件开发过程,对软件项目管理问题则稍有提及,但软件项目管理对软件工程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型软件开发项目中可能还无所谓,但对于需要一个团队进行协作开发的大型软件项目,如果没有软件工程管理安排和设计,是无法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顺利实施的。对于多媒体课件开发,无论项目大小,实施软件管理都是有益无害的。

软件项目的管理工作涉及整个软件生存期,包括成本管理、人员管理、资源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的对象包括进度、质量、成本估算、经费安排、组织人员、资源配置等。严格的项目管理对保证软件的质量和预期效益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郑人杰,殷人昆.实用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田建立,付辉,刘申晓. 基于软件工程的CAI课件设计方法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

软件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第9篇

1.1阶段划分

软件的生命周期主要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三部分组成。对于软件的各个不同阶段,尽可能地将软件的开发设计工作划分为具体的任务,并且使任务之间的关联性降低,尽可能地相互独立,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利于软件开发工作的组织管理,简化其工作流程。

1.2软件定义时期

对软件进行定义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软件开发工作的总目标和该软件工程的可行性,分析软件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及采取何种手段实现该功能,并对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成本和资源进行初步的估算,设计出工程的进度表。该阶段的工作主要由系统分析员完成,其主要工作有:

(1)问题描述和可行性分析。

进行此阶段分析时,主要由软件系统的需求方和软件开发方相互协商,明确软件系统的目标及可行性。问题描述主要是明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定位,将问题的困难程度、性质、规模及目标等内容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描述,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对软件需求方的使用者进行走访,对问题的理解进行扼要的描述,并将写好的报告反馈给用户,查看问题的描述是否准确,统一双方的意见,直至达到最终的协议。对于可行性的分析,当前对于该定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其主要目的是描述该系统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合适的技术能够解决此问题。在该阶段的可行性相对比较简短,只是从总体上进行分析,并不涉及具体的问题。

(2)分析需求。

明确软件系统可行之后,就需要对软件的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即:为了达到使用者的要求,软件系统必须能够做什么和具备哪些具体的功能。另外,用户当进行软件操作时,必须有个清晰的认识,利用该软件系统要达到哪个具体的目标。开发人员和使用者必须进行详细的、准确的沟通,利用数据模型、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及算法设计出整个软件系统的逻辑模型。在该阶段,必须让用户参加,并给出具体的意见。

1.3软件开发时期

对于软件的开发,主要由计划、设计、编码和测试四部分组成,计划和设计是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是系统实现。软件的开发由计划开始,完善的计划可以为软件的开发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是在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给出问题的每一个步骤,是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完整描述;系统设计完成后,开始进行编码操作,即对问题的具体实现,在编码中,要符合编写规范的要求,保证程序的易读易维护;没有一个软件是一次编写成功的,需要反复的测试才行,当前的测试从小到大,分别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每次测试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以后软件的维护打好基础。

1.4软件维护时期

如果说前面的步骤是软件的实现过程,那么软件的维护时期就是软件的使用过程,软件的维护时期最长,由于软件随着使用环境的不断变化,软件的功能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无法正常使用,为了延长软件的使用寿命,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处理。对于软件的维护活动主要分为4类,分别是:改正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根据维护的情况不同,每个维护都要有详细的报告,通过报告来进行制定维护计划、修改软件设计、代码修改和测试等一系列的过程。

2测试自动化

开发人员设计好程序之后,无法直接投入使用,需要对代码进行测试,而软件测试是一个非常烦琐的过程。据统计,软件工程人员无法及时交付软件的主要原因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对软件进行完整的测试和修订。21世纪,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软件投入市场越早,就越有可能提前掌握先机,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传统的软件测试方法无疑已经无法适应当前IT行业的发展,自动化测试软件可以使测试流水化,使得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对软件进行测试,现在,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选择测试自动化。

2.1测试自动化的定义

当前,对于测试自动化的定义比较多,但总结起来为:能够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针对软件测试,在预设条件下运行系统或应用程序,评估运行结果,预先条件应包括正常条件和异常条件。从而达到减轻手工测试的劳动量,节省测试时间的目的。测试自动化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非常大的使用价值,例如在进行脚本测试时,可以产生许多重复调用的代码,在进行压力测试时,可重用很多次该脚本。如果利用手工测试方式进行压力测试,那么可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有时有些软件的缺陷还不能及时地发现,测试自动化保证了软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2测试自动化的生命周期

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工具也是一种软件,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主要分为需求分析、计划、设计、实现、集成、维护和终结等过程。对于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对测试的用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测试用例的可行性,考察用例是否可以重复利用,对测试有何价值;在计划阶段,设计测试的进度和生成相关的文档;设计主要是描述自动化测试的模块,而描述是对这些模块的实现;对写好的软件模块进行集成,生成相应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测试包;最后对软件的测试自动化工具进行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束自动化测试生命周期。

3测试自动化软件的实现

3.1需求分析阶段

在该阶段,测试工程师和手机终端使用者要一起参加需求分析的讨论,分析测试的环境和过程,测试不同的环境下手机的使用情况。在进行手机通信测试的需求分析里,假定使用300个测试用例,分析其自动化测试的流程,形成书面的需求规格说明文档,并进行专门的评审,对测试用例进行审查。

3.2计划阶段

主要完成计划进度表的建立。例如整个手机终端测试需要五周时间完成,计划和设计需要半周,开发和执行需要三周,测试需要一周半。在规划测试计划时,在对每一次进行操作进行相关文档的说明,其中文档的完成工作也需要在计划时间以内,建立和维护一个测试环境文档是非常重要的。

3.3设计阶段

对于手机通信系统来说,软件的升级不会带着新的错误,即功能是不变的,由于测试的脚本具有共用性,模块化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命名规则,以免发生混淆,使得模块发生混乱。

3.4实现和集成阶段

实现主要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码,最终完成软件,每次代码更改运行要记录初始状态和运行后状态,及时进行备份。对软件进行集成分块测试,将生成的测试包提交给组装集成测试人员,对其进行评审和验证,详细记录其结果。

3.5维护和终结阶段

软件自动化测试生成后,要根据使用环境和用户的不同进行维护处理,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问题跟踪工具来完成。随着新技术的来临,软件会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要求,就要对其进行终结,重新研发新的测试软件。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