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14 11:41:52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第1篇

【关键词】 新型农民培训 需求 影响因素 公共产品理论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农村现有2.4亿农户、8亿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灵魂。目前,在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政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新型农民培训是直接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农民培训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多层次的农民需求。本文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阐述政府应该重视农民培训,并发展与多层次农民培训需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农民培训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

在公共经济学理论中,准公共产品是指不完全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消费者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不像公共产品那样边际成本为零。如教育、公路、医疗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一般地,人们把教育,尤其是非义务教育称为“准公共产品”,因为非义务教育虽然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但是,教育具有巨大的外部性或社会效益,一个人受教育,其他人和社会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益。物品的属性不同导致提供者有所差异,私人物品一般由市场提供,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只能是政府,准公共物品由市场提供的同时,还需要政府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新型农民培训作为非义务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产品属性也是准公共物品,而新农民培训与普通农民培训的区别在于,新农民培训的目的是培育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民和与城镇化进程相匹配的农民工。新型农民培训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农民培训不能完全由私人市场来筹资,政府的筹资或经营是必要的;同时,由于农民培训需求的多层次特点,决定了培训内容和形式必须多样化,因此,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以新型农民的需求为决策依据,全面了解农民不同层面的培训需求,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二、影响新型农民培训的原因分析

现实中农民参与新型农民培训的积极性较高,但实际参与率低。农民实际参与率低本质是由新型农民培训无法满足参与者需求,导致此现状有来自政府、培训机构以及农民自身的因素。

1、政府层面。农民培训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新型农民培训法律或者法规,虽然有关规定体现在一些法律、法规之中,但很不全面,造成在全国范围内无相应部门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协调、规划,难以保障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实施,特别是缺乏与培训配套的就业与维权的政策,农民培训的效果更加大打折扣。

政府宣传缺位使农民难以了解培训信息。当前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达37.91万家,实有入社农户2900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1.6%。农村相对落后的宣传环境导致培训信息不通畅,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对培训项目不了解。当前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很多,但政府部门还是以“直线式”上传下达,文件精神一般传达到村委会或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当前专业合作社一般能够结合自身农业技术要求认真落实,因而社内农民相对而言培训比较规范,而村委会则往往漫不经心,落实起来仅仅是“凑人数”。这导致很多农民难以了解到培训信息,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知道政府有哪些适合自己、对自己有用的培训项目,因此出现了“柠檬市场”。

2、培训机构层面。现阶段农民培训内容普遍存在“填鸭式”和“普教化”的现象,农民培训没有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农民受教育水平和农民的工作时间进行调查来拟定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多,缺少针对性,形式单一,培训时间不恰当,大大挫伤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如大多数的农户反映种植业培训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黄瓜、西瓜、西红柿等农作物知识,在三至五天的时间内根本无法掌握、消化,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农民培训的主体大致分为有地从事农业的农民,有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失地从事农业的农民,失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以及失地失业的农民,由于其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时间、内容和形式需求侧重点也不一样,“一刀切”的农民培训内容难以吸引农民参加,更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新型农民培训的师资与农民的需求有脱节。我国农民培训缺乏真正了解农村基层情况的教师,也缺少适合农村特点的教学手段。由于从事农民培训的教师既缺乏实践经验,又不了解农村实际,因而在培训中灌输理论知识比较多,讲授实用技术较少;培训的理论性太强,实用性偏低,可操作性较差,语言过于书面化,农民无法理解并快速吸收;培训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把握农村和农民多元化的需求,不能紧密联系农村基层的实际,不适应农民发展需要,与农民的现实需要不相吻合,因此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

3、农民层面。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比较收益低,致使农村大量青壮年高学历者长年在外务工,导致“留守”农民中,一是兼业者众多,出于“耽误时间”、“影响收入”等方面机会成本的考虑,农民普遍缺乏参与培训的实际行动,组织农民培训难。二是务农农民中老年多、妇女多、文化低。如2010年安徽省农委针调研中588名农民中纯务农人数有195人,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且文盲半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弱,培训质量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三是部分农民的观念落后,对农民培训存在误解,认为农民培训是浪费时间。

三、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新型农民培训的供给主体是政府和培训机构,需求主体是农民。新型农民培训,单从需求上看,农民对新型农民培训的需求大,并期望短期连续性、种类较多、费用较低、实用、授课形式多样且最好由大中专院校提供的农民培训。但是现实是新型农民培训项目较少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项目监管不到位以及培训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民培训与农民需求有脱节,培训效果差。在此背景下,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1、完善制度建设。政府应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完善新型农民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制定相关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和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为完善农民培训制度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也要健全农民培训的经费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软硬件制度。其次各地政府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农民培训的职责,并根据自身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农民就业和维权等配套政策,以提高农民参与新型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同时也保障农民的就业生存权利。如杭州制定出台了《杭州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管王里实施细则(试行)》,2011年落实农培资金800万元和人才专项资金200万元。全年培训农民12.8万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64万人、转移就业培训3.71万人、务工农民培训4.44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7万人。农民转移就业2.38万人,转移就业率64%,并首次举办农业技能高级工技能鉴定培训班2期,100余人参加培训,考试合格率、获证率达到95%以上,开展农村“双证制”教育培训,2.6万人参加培训,新型农民成为生产主力军。最后各级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相应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农村基层组织相结合建立起合作培训基地,切实做好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培训需要的相应经费投入,减轻农民培训费用。

2、创新培训模式。政府应发挥典型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政府、培训机构要根据各地特点与农民需求,推行多样化培养模式。一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培养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采取“公司+培训班+学员”培训。在龙头企业设置培训班,既明确农业龙头企业对学员的技术培训义务,包括物化技术的供给,又通过技术纽带使企业与学员的合作关系得到维系和巩固。三是进行示范基地培训。每个学员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生产基地,将学到的先进种养技术组装到基地中去,并通过自己创办的产业基地开展技术示范,向周边农户辐射,促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3、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机构要根据农民的需求设置不同形式的农民培训课程,创新农民培训形式,增强对农民培训的吸引力。首先培训机构从农民培训需求设置培训课程,从事农业生产的中老年人迫切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给他们指点种植、养殖技术;准备外出的青年农民希望通过培训来学到一技之长,以便获得一份相对稳定、收入丰厚的就业岗位;而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则希望通过培训实现其理想。其次培训机构要从农民的文化程度设定培训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形式,如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可以使用田间实践示范,或者观看视频等形式,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可以使用课件以及书本等形式,如杭州的新型农民培训制作课件10个,包括农业、林业、水利等现代农业知识,编印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实用教材小册子5000册,涉及水果、粮油、蔬菜、茶叶、食用菌、蚕桑等,编印种养植业模式图2000张及农村科普知识图书资料等。最后培训机构要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设置培训课程的上课时间,并做好宣传,做到农民培训让农民指导,并且适应农民的工作生活习惯,以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土地出让与地方政府债务研究”(12CJL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于土地出让视角的政府间竞争研究”(11YJC6301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鸿: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培育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

[2] 张亮、张润清、张岩峰、赵邦宏: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分析——基于河北省农民培训问卷的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 丁丽军、赵莎莎、钱建中、奚照寿、郝福星: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现状分析——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

[4] 李斌、李玉峰、童红兵:宿州市农民创业培训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5] 莫鸣: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建议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农民的各项要求也在提高,同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共同来完成。在整个工作中,必须找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添措施,努力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突破。

1长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

近年来,全县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严格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通过两年的努力,共举办新型职业培训12期,在农村农业各领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68人,使之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促进劳动者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

2长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实际在家人员主要是老、妇、幼,有一定文化素质、相对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选择外出务工挣钱,不愿意选择在家从事风险高、效益低、劳动强度大的农业生产,达不到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求同一个培训对象不能在3a内重复参加培训,哪怕是不同科目不同类别的培训,否则在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平台无法录入,导致农民参与培训和掌握技能的单一性。对新型职业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大,申报难度大,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所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名额和经费由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统一下达和配给,地方政府投入能力有限,导致培训的面不广,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除了理论知识以外,也很注重现场教学和实际操作,因此种植业培训时间基本选择在生产季节,这样可以让学员更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但学员又不愿意在这期间参加培训,因为正是生产上需要管理和劳动力的时候,一旦离开会给自己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组织培训有难度。

3长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建议

3.1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选拔机制

确定高学历回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进行先培训先引导,形成领军队伍,引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有意识的引导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管理技能的人员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3.2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县农业局、农广校以及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统筹协调好与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的合作,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县内培训与外出考察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产业培训相配套的方式,对纳入培训计划的人员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选择部分优秀新型职业农民到农业高校和先进产业基地实地学习培训,提升培养质量。

3.3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

“联合辐射”。即联合农业、畜牧、林业等涉农部门建立互通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县内规模农业产业基地,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校村互建”即培训机构与产业集中发展村联合成立生产实训基地,带动学员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中心依托”即成立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以培训基地、示范基地为中心平台,将培训内容制作成电子教育课程,实现新型职业农民跨时间、跨地域培育。“跟踪问效”即开展后期跟踪走访,检验学习效果,及时跟进技术指导,搜集合理化建议意见,总结存在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薄弱环节,完善培育方式方法。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建设培训基地,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在上级下达的培训资金基础上地方政府配套一定的产业发展资金,列入财政专项和农业发展基金项目,并逐年增长。

3.4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

对新型职业农民从事规模种养产业,且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采取“先缴后补、减免补助”的方式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资金。对高校毕业生新办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牧场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对积极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一定标准的补贴,以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普洱市土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山区占全市土地面积98.3%。总人口26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00多万人;少数民族150万人,占总人口的60%,社会经济及文化教育非常落后,属边疆欠发达贫困地区。

(二)少数民族较多、文化素质低

全市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等24个常居少数民族,其文化根基差、传统观念落后,部分少小民族没有文字,其中有多个少数民族,虽然国家长期以来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培养和农业技术培训,但是其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仍然未能达到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

(三)传统观念重、文化经济滞后

大多数农民长期居住在边疆地区或边远山区,山高路远、交通通讯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收入来源少,农民的文化素质、学生就学率较低,农民文盲率占比较高,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非常不利。

(四)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教师队伍缺乏

由于边疆、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办学条件较差,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和教师不足,基础教育水平较低,延伸影响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教育;另外县乡科技培训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新型农民的培养能力有限。

(五)农民渴望提高科技文化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生产难以解决农民的经济收入,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农民必须掌握相应的生产经营技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获取高效稳定的经济收入。因此,广大农民渴望得到相应的专业化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创收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

结合普洱实际,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来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

(一)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和方案

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政策导向和要求,研究制定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研制培训方法及培训内容,针对性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使每位农民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逐步将当地农民培养成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

(二)完善体系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水平

1. 完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级为中心、县级为基础、乡级技术指导的培训体系,完善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和农业远程卫星服务站建设,形成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全覆盖,加大电视、网络科技文化教学培训覆盖面。市、县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培训主体,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指导,充分调动各级培训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农民培训;积极争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现代影像、图片、信息网络及远程培训设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训能力。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是新型农民培训的基础,各级培训机构要配备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整合科研院校教师和技术部门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培养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关键。

3. 改进教学及培训方法。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拓展学员思维空间,培养学员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学员思维能力的开拓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和农民素质教育等内容来编写培训教材。教学采取图文教学、远程教学、现场示范教学等方式,教师既要能传授科学知识又要能指导实际生产,贴近农民、了解农村、熟悉农业,丰富实践经验,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这样,农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型农民人才。

(三)研究农村资源现状、引导农民创新产业发展

调查分析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业资源状况和生产条件,围绕普洱市土地广阔、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切合自身发展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培训工作要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的内容,让农民逐步掌握相关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向标准化适度规模发展,使每一个地方都逐渐形成适宜当地的优势产业,每户农户都有效益良好的生产项目,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增加农民稳定的经济来源,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四)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

根据普洱市少数民族多、农民结构复杂、文化层次不均、传统观念重等情况,要有选择、有分别、有层次地设计制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一是要转变农民的文化传统观、传统生产方式,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和现代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首先进行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理论培训,让农民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操作、讲解,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教学,并组织农民到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在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增加其感性认识,转变其传统观念,让农民真正学到有用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

二是对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农民,根据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文化基础较差分成两个层次,分班培训,按文化程度高低不同设置专业技术培训内容,基础较差的农民要进行相应的文化教育培训,使培训切合农民自身素质提高。

三是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低、汉语语言沟通困难、理解和接受能力差的情况,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简明易懂、深入浅出、易于掌握接受,使有文化基础的农民尽快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使文化基础差的农民提高其文化素质、学到和掌握相应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

(五)抓住C遇、发展农村经济建设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54-02

一、新型农民强调的重点在“新”上面,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让农民能够成为新时期的主人,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去[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来说迫切需要大量素质高的新型农民,这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当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假如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没有新型农民的参加,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就比较论难。也就是说,新农村和新型农民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然是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体。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是人们依靠本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并且控制了人与自然之间有关物质交换的一个过程[2]。在物质交换的过程之中,劳动者本身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更强调质量,尤其是劳动者的智力,这将直接影响生产力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对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就目前的体制来说,绝大多数的从事农业工作的劳动者其依靠的生产技术仍然是体力与长期从事农业的生产经验,可以说是较为典型的农民[3]。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劳动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快,农业发展的关键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不但要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强调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等都需要劳动者尤其是农民的生产素质不断提高,所以可以这样说,提高从事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是最关键的。

温总理曾经指出,将农民素质切实加以提高,才有利于推动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建设。[4]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靠高素质的农民,他们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能够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真正提升农业的发展潜力,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能得到根本改变,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向前迈进。

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方面的培训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农民科技方面的素质是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相当大,所以说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能否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当中,主要取决于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水平的高低。今天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已经与以前只是说到的种地有很大区别,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立体产业,主要包括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贸易等,这种综合性的立体产业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支撑和引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懂得生产技术,还要学会农业方面的生产经营。

目前我国的农村当中具有实际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不足。农民接受教育的时间段是比较短的,并且一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居多,还有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就很少,而正式接受农业的相关职业教育的则少之又少。还存在这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农村之中年轻的劳动力和文化程度稍微高点的基本都选择了到城市打工,从事农业方面的则主要是妇女与年龄较大的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具备传统经验的农民,是不具备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劳动者素质的,很显然也不能够适应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依靠这样的力量去进行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还是有很大困难的[5]。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是能够促进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民科技文化素养不高,不仅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也能够对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以制约。由于农民本身科技素质不高,不但影响了农民在经济方面的收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劳作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产生影响。对农民加强科技知识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已经列入农业部需要处理的实事[6]。可是要将数量庞大的农民培养成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任重道远。所以现在很有必要加大对农民实施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将人口负担努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这能够提高农业科学技术上的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积极推动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民实施科技培训现状

自从改革开开放后,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已经加大力度对农民实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并且始终坚持“三面向”的原则,面向农民,面向农村和面向农业,坚持农业的科学技术教育的方向,逐渐向多个层次、多个形式发展,并注意推广大批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培养大批的农民方面的技术骨干,已经形成了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网络,进一步将农民的素质提高,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作出很重要的贡献。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固然取得了成绩,但和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技术现代化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7]。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对科技知识培训的认识还不怎么到位。某些地方与部门给农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知识培训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并没有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也没有实行有效调控;用人单位在招录农民工时,也只是重视使用,并没有将培训提到日程上来,没有投入人力开发成本。

第二,农民科技经费的投入量并不足,在进行预算安排时并没有设立专项培训资金。

第三,没有对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的有限资源整合利用好,相关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法律保障也不健全,农民科学技术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农民培训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在对农民实行分类培训的时候,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教材、资金、场地等方面,没有对资源进行统一安排,不能进行合理利用,某些内容的实用和针对性还不强。

第五,组织农民培训还比较困难。很多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中绝大部分的适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当地城里参加工作,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是属于中老年人,其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并且他们本身认为参加不参加培训的意义并不大,这给培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相关措施

加强政府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领导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要在以后的15年内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其基本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也是实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各级政府中的相关领导要切实抓起来。对农民加强科学知识技术的培训,各级政府的响应领导要真正担当起责任来。

第一,思路一定要理清,重点也要明确。各级领导要具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摆在一个与农业、农村工作相对等的重要位置上来。

第二,加强领导,协调安排。注意按照“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宏观调控,统一协调,相互配合,使得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能成为各级政府行为。

第三,注意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利用好已经存在的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探索好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协作的新道路,制定利于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的相关规定,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运行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效组织农民开展科学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注意加强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体系建设,尤其发挥电脑远程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作用。

第四,注意加强相关培训经费投入,能够使得培训工作顺利展开。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机制的建立,能够对农民开展有效培训。对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要注意再加大投入,建立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投入机制。采取中央财政投资,各级地方政府投资,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不足的相关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善于将农民科学知识技术培训中的经费纳入到本地方的财政预算体制中,并且要确保相关的配套资金能落实到位。并且相关政府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到专款专用,使得资金效益能够得到最大发挥。

第五,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培训的条件,提高培训能力。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农村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有关培训的工程中去,并在农村实行实用人才专门培训工程,并且加大实施力度。

第六,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农民科技培训的目标能够实现。各级政府有关的政绩考核要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率、就业率等指标纳入其中,也作为选拔后备干部的相关条件,将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之中,依据“职责有分工、师资有标准、培训有计划、结业有证书、学员有档案”培训标准,开展目标方面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培训任务胜利完成。

作者单位:日照市农广校

参考文献:

[1]赖存理,张耀东.浙江劳动就业发展的十大趋势[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18-23.

[2]仲良华,宣云.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67-69.

[3]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福建省农村职业教育调研报告[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198-203.

[4]朱燕芳,李晓霞.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的有效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58-60.

[5]郭怨舟.学陶师陶.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23-24.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训模式;转型

当前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而作为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在实施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党的惠民政策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和市场教育培训,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才需要。传统的培训方式要适当进行转型,探索从技能到创业培训的转型,从人力资源开发到人力资本培育的转型,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培养造就复合型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1 理论教育向实践操作的转型

在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由于农民知识层次、学习时间、记忆能力的限制,需要将理论知识培训向实践操作的转型,或将理论知识简单化、趣味化,通俗化,便于学习掌握。一是将课堂从教室向田间地头的转型。要求培训机构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必须、够用”的原则,建设多种教学实习基地,多开展实践性教学。把理性知识和技术要点在试验、示范操作中讲授,让农民在实践中学习,在示范中掌握,在操作中提高,把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让群众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二是将粉笔+黑板形式的课堂讲授向多媒体教学的转型。培训机构要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和知识更新,熟练掌握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力。在教育培训中,将需要讲授的知识制作成教学课件,运用影像视听设备教学,理论知识与影像结合,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把农民的听觉、视觉和大脑的记忆能力有效地调动起来,达到最佳的教育培训效果。

2 全民培训向培养乡土专家的转型

培训机构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将农民培训由全民培训向培养乡土专家转型。一是把农民培训向乡土人才转型。拥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或有基地、或有龙头、或有市场,各有各的发展能力,只要给予其必要技能提升,就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培训机构对乡土人才进行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发挥他们的导向和辐射作用,使其成为开阔农民视野、推动农村经济市场化建设的"驱动器"。二是把农民培训向农村科技带头人或科技特派员转型。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各地政府不断地向农村派送农业技术员或科技特派员驻村包点,培训机构要加强对农村中的特派技术人员和科技带头人教育培训,对他们进行“充电”和知识更新 ,发挥他们“二传手”作用,让他们成为农民素质提升的"孵化器"。三是把农民培训向乡镇和农村中的会计员、计生员等职业技能型人员转型。通过对这些技术员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成为科技培训的二传手,或由他们帮助农民选择品种、技术、项目和市场,成为农村中破解政策法规和科技难题的“解码器”。四是农民培训向龙头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员转型。培训机构要对龙头企业科技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生产经营,提升农民市场意识,让龙头企业科技和管理人员成为引领市场动向的“心脏起搏器”。五是农民培训向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转型。党员干部在农村是农民群众的领头雁和标杆。培训机构要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科技培训,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科技、市场、环保、大局和创新等意识的专家型人才,让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群众科技提升的“调节器”,带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改善民生、带动民富、提升民智、突出民本、赢得民心。

3 技能培训向素质和能力提升转型

农民培训过程中,要从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向换脑、增智、理念更新和能力提升上转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一是要从生存型向创业型转变。当前国家特别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党的惠民政策为农民素质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民培训已要从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上做文章。教育培训领域也要向种养加、产供销并重转变,向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条拓展转变;向集约技术转变;向一、二、三产业全面覆盖转变;由农民向经理、老板转变,从生存型向创业型转变。二是从技能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近年来,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种田水平和素质能力,注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家园建设等工程项目,加大人才培养,使农民掌握了实用技术和致富技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但是,现在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智能型人才,所以人才培养要向职业技能教育转型,从技能学习向素质和能力提升转型,教育培训过程中,除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还要进行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科技创新、品牌建设、领导用人科学、生态安全、企业文化等有关知识培训,将农民向市民,从民工向职工或“蓝领”转变,将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变为人力资本开发。

4 培训机构向服务组织的转型

培训机构向服务组织转型的形式有:一是送科技文化下乡服务队。农民培训机构除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外,还要有学识渊博、爱岗敬业和奉献农业教育的教师。利用先进的师资和农村各种培训场所,组成送科技下乡服务队,开展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二是创办教学实习、示范基地。实践教育好于课堂说教和纸上谈兵,教学基地试验实习改变黑板上搞科研加工、教室里搞种粮养畜的局面。发挥教学基地实验、示范作用,让基地成为农民教育培训大课堂。三是成立和发展科教兴农服务组织。可以由培训机构牵头,让有能力的教师为主,毕业或在校学生加入组成专业协会或服务组织,让农民自愿加入,进行公益性、有偿。这样培训机构、服务组织和会员(农民)以服务为中心,上下联动,取长补短,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具有培训有师资,试验有基地,实习有场所,市场有信息,服务有信誉。四是建立职业介绍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站。培训机构在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模式,实施“双证”教育,给农民外出就业发放“绿卡”,提供就业和创业保障。五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服务平台进行知识传播和信息。提高教师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开设服务栏目,对农民群众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服务。

农民培训的有效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各部门的密切合作,有效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农民培训有效转型;只有培训模式的有效转型,才能更加高效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适应时展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现武装、转移、减少和富裕农民。

参考文献:

[1]《构建培育新型农民平台,服务新农村建设》.于慎兴.《农村远教》.2007(3).

[2]《浅谈新农村建设亟待培育新型农民》.于慎兴.《农村远教》.2008(6).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第6篇

【关键词】学习型新农村建设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农村就是通过加强农民之间相互学习,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由于目前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停滞和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创建学习型农村对于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改造传统农业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型农村的基本特征

坚持有组织的学习是学习型农村建设的一个基本标志。学习型农村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有一个载体来推动和支撑,有完善的学习设施和充足的学习内容,这是形成学习型农村的有力手段。学习型农村的建设不仅仅让农民单纯的学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方法,懂得利用知识的价值,把学习作为一种生存状态,能够通过学习接收、了解新知识、新观念, 并自觉地改造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学习型农村的建设基础条件是农民的平均文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在农民的文化程度达到一定要求之前,不能说学习型农村已经建立起来了,而只是在建设之中。

二、学习型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习平台不优

目前,农村农民培训的“主阵地”是有先进技术的农民。相当一部分农村有先进技术的农民力量缺乏,骨干农民后备储备不足,教学知识陈旧,教育质量不高。同时,由于农村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教育设备落后;农民的进修机会过少,知识更新难以跟上形势,教学也难出效益。

2.学习实效不强

新形势下,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对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是,目前部分乡镇极少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即使有集中培训,一般仍以理论学习为主,培训模式陈旧单一,培训内容不够规范,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操作性的少;农民培训基本上仍是“灌输式”,教需分离现象较严重,培训实效不明显。特别是部分乡镇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农民培训工作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平时把精力集中在抓经济上,而轻视抓农民学习教育,有的以工作忙、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等种种理由应付培训工作;选调学习的总是几位“常驻大使”,有的甚至不能如期选派农民参加培训,致使有的农民特别是一些渴求学习的农民多年来一直未参加培训。

3.学习热情不高

当前,一些乡镇培训管理普遍存在培训、考核使用结合不到位问题,出现“学与不学一个样”、“学习与提拔脱钩”等现象,致使广大农民参训热情不高。一些参训农民“身在曹营心在汉”,千方百计找借口请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长时间“脱学”;一些参训农民“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把精力放在钻研和运用理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上,而忽视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三、学习型农村建设的改进措施

1.建设农民学习阵地,加大农民培训投入力度

乡镇亟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断改善农民培训的基础条件,打造先进的培训平台,切实提升培训水平。利用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购置群众所需的各类实用技术、文化服务图书及音像制品,建立“求知超市”或“农村书屋”,为农民朋友提供图书借阅、技能培训、导学导读、信息交流等服务。

2.组建村民学习小组,提高农民学习实效性

根据村民的不同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和实际需要,分类组建各类学习小组,开展各种不同内容的学习活动。组织种养殖户,建立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小组;组织老年群众,建立健康养生学习小组;组织青年农民,建立思想道德、科普知识、创业就业学习小组;组织农村妇女,建立文艺表演、手工技能学习小组。对中央出台的重大农村政策、党的科学理论、村规民约及本村的实际工作,要分期分批,组织两委干部进行“讲学”活动,既可提高村级干部自身的理论素质,也能够拉近村两委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3.举办各类活动,提高农民学习热情

利用重大节日和农村集市,举办“书香传递到农家”和“科技集市”等活动。加强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宣传、演示及咨询服务等。组织开展“三农”读物乡村行活动,党支部、村委会向农民送书,专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荐书。组织有实践经验的农业专家、致富能人和科技人员与农民结对帮扶,进一步拓宽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渠道。激发农民学习的热情。

4.强化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学习,培养农民创新精神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农村发展的矛盾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在受到国外一些新的先进的农业模式的冲击下,如何提高我国农民的市场竞争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力推进学习型农村的创建,抓好农民培训,提高全体农民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学习型农村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农村生产的需要,通过强化农民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农民的创造技能。把创造学习培训与学习型农村的创建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农民勇于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促进农民文化技术的全面提高。

5.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民信息化知识水平

新世纪农业进入了有传统的农业模式向新型农业模式转变的新时期,充分吸收当今世界先进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对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开发部署是我国农业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农民队伍信息化知识水平,强化农民内部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科技治村和可持续发展农村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通过创建学习型农村,加快农民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努力提高农民队伍对信息化建设的适应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技术人员在农业模式转变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罗磊.建设学习型农村党组织浅析[J].新农村,2011(5).

[2]临猗.创建学习型农村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5).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微课;培育模式;三分融合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7-0052-04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各级政府与各高等院校都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并采用集中面授、田间指导、基地示范、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也积极采用远程广播、网络教育等新型传输手段开展农民教育培训[1-3]。这些有益的实践为农民学习农业生产知识,获取市场信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教育培训模式受时空局限,有效覆盖不足、传播速度慢并且缺乏视觉直接感观,给农民带来的培训获得感有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要,新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创新迫在眉睫[4-5]。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正深度渗透农业科技领域,现代教育手段与方式逐步引入新兴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农民教育一种新模式、新趋势。马池珠等(2016)探讨引入Moodle平台提升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取得了积极成果[6];郭小粉等(2015)基于智能手机设计新型农民教育平台,并提供多种媒体形式的教育培训[7];胡建平(2014)依托ZLMS平台设计了农民混合培训模式,对提升农民参与培训积极性以及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具有显著作用等[8]。受以上学者启发,笔者针对农民学习的时间碎片化、需求多元化、目的务实化的特点,尝试利用微课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等优势,将微课资源整合成体系以图克服农民教育培训中时间与地点局限,成本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这将对推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满足农民对多样农业科技知识需求,最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8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试点工作,颇具成效。但同时在培育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局限,职业意识不强,参训热情不足,思维成定式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历史潮流的发展中,几经更迭,古语“士农工商”体现了农业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地位,农业大国也是中国的一大标志,因此,农民培育是现代化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但是,现在大部分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思想在农民心中也已经根深蒂固,“不培训也能干活”的想法大有人在,缺乏变革精神与竞争意识。农民是生活在农村、收入低、素质差的群体,是贫穷的身份和称呼,而不是可致富、有尊严、有保障的职业。这种思维定式观念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参训热情不足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二)培训师资匮乏,配套政策滞后,落地实施混乱,工学成禁锢

目前培训的教师大部分从农业院校、农业系统临时抽调,缺少专职专业的农业培训教师,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同时培训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拨付,资金到位缓慢,需要由培训主办单位自己垫付教师经费或是学员自己垫付。部分民办培训单位为了追求效益对培训教师的资格缺乏制约,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国家战略级政策,全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虽然目标一致,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涉及部门太多。配套政策相对滞后,致使各地的培育工作缺少统筹安排,职责分散,资源分散,评价标准不一,加上农民工学矛盾突出,导致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落地实施混乱。

(三)项目缺乏创新,内容过于理论,时间安排紧促,学用成困境

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细分,分工进一步细化。新领域新产业新要求需要由新项目新形式来支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满足培训中农民的时间冲突问题。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安排过于理论化,偏向于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的培训与提高,却忽略了农民自身实际需要与内部素质相分离的状况,导致新型农民培育的实际效果不佳。同时,农民的多样化需求也无法满足,培训时间主要以集中培训为主,培训内容缺乏连贯性、实用性、时效性,理论多、实践少,学用困境也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推进缓慢。

二、运用微课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义深远、目标明确,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路径探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资源,针对问题创新培育方式。随着移动学习、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等各种形式的网络学习方式的兴起,微课成为学习中一种有效载体。利用微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教育形式的创新,而且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具有新颖性,提升农民认知水平,打破思维定式

微课教学形式主要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辅助动画、音频、文本、讲义等作为教学工具。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新兴教学方式,微课在教育界迅速走红并得到应用。运用微课来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教学形式新颖,并且既能够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平台、新课堂、新农业的认识和理解,又能够从文化、科技、道德、法律等方面全方位的提高农民素质,加速国家素质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打破一定要进学堂学习的传统思维定式。推动农民自主学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农村发展。

(二)教学时间具有伸缩性,激发农民学习热情,冲破工学禁锢

微课教学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之内,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的核心仍是课程,包涵教案、课件、习题、评价等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传统课程以45分钟课堂为主,网络课程大都在30-45分钟。农民学习基础差、精力有限、学习进度慢,微课教学时间的伸缩性,不仅很好的契合了农民学习精力集中时间,可以解决传统培训模式的时空限制,同时微课制作简单、人人可参与又可以补充现代化教育的不足与空白,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而且一般微课程涵盖知识点单一,符合农民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微课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会因学习而耽误了农活,冲破了工学禁锢。

(三)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直面农民问题需求,突破学用困境

微课教学内容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围绕单一知识点展开,教学环节充实,理论与实践并重、技能与职能齐进。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内容灵活,能够随时随地制作、更新、上传,并且可以全民参与。在农民学习的过程中直面农民的问题需求,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微课可以长期保留,能够现学现用,突破学用困境。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微课体系建设

(一)建设原则

运用微课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作为一种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的新兴教学方式,若微课资源知识点孤立不成体系,内容之间缺少衔接,将导致微课教学难以覆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全过程。微课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成本浪费。因此,运用微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构建合理实用的微课体系,结合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要求与微课的特点进行体系的建设,满足以下五个原则:

1.适农性原则:教学内容要符合农民的学习能力,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2.全面性原则: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目标是培育出高素质、高技能、高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体现培育过程的全面性与连贯性。

3.系统性原则:体系设计紧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将培育内容进行分层分类分段设计,达到三分融合的系统性设计。

4.动态性原则:体系具有动态性与拓展性,在时空上、内容上能够进行动态实时更新。满足农民多样性的分工需求,不断的完善体系。

5.标准性原则:微课设计与制作要具有示范性与标准性。在教学设计、时长、内容、视频音频格式、字幕等方面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来设计制作。

(二)微课体系构建

为了让农民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有必要将庞大的微课群建设成一个完整的培育体系[9-10]。按照适农性、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与标准性的原则,依据国家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要求,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微课体系的层次与目标相对应[11-12]。如图1所示。

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按照培育分层,专题分类,知识点分段的系统设计思想进行建设。由一系列的知识点分段构成一个专题,又由一系列的专题分类构成一个培育层,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整个体系就像图书馆的架子一样,第一层是文化素质基础教育微课,专题可分类为:文化、科技、道德、法律、心理、身体等。第二层是专业技能提升教育微课,专题分类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专题等。第三层是职业价值体现教育微课,专题分为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同时在专题分类中将同一专题的各个知识点分段衔接。运用微课体系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使培育目标更明确、知识结构更完整、资源整合更充分,有利于使散乱无章的微课向有序化、模块化、专业化发展。

(三)微课体系资源的运用:以棉花生产为例

运用微课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微课体系资源的建设要围绕实际教学来构建。以现代棉花生产为例,运用微课资源体系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体应包括:前期调研、资源建设、培训教学、效果评价四个阶段。

1.前期调研。前期调研主要目的是根据农民棉花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培育方案,将培育对象细分化、培育目标明确化、培训内容具体化。如棉农培育重点对象是面向从事棉花生产经营的专业大户、扩大承包棉花生产经营的承包户、有志从事棉花生产务农创业的农民工等。棉农培育内容是具备高产、高效、安全、优质的生产技能,能从事棉花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具体包括:棉花生产技术、棉花质量安全技术、农场经营管理素质等。

2.资源建设。资源建设重点解决棉花生产系列微课程的知识完整性与内容实践性。棉花生产属于:专业技能提升层――生产经营型――棉花生产类。现代棉花生产经营技能知识点可以概括为:棉花经营计划与准备、棉花良种繁育、棉花育苗和苗床管理、棉花整地与栽插、棉花大田生长期管理、棉花收获与贮藏、棉花效益分析与增收增效七个片段。每一个知识点分段都要制作一个微课程。譬如棉花生产整地与栽插微课的制作,设计制作标准可以参照全国多媒体微课程制作标准来进行。内容涉及垄作规格与施肥技术;栽插密度与栽插方法;地膜覆盖技术;地下害虫与杂草防治。知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时长约为15分钟,可以让农民了解当地整地的质量标准,掌握垄作高产的技术,掌握抗旱栽插方法,掌握地膜覆盖技术,掌握应对害虫与杂草的防治措施等。棉花生产在培育微课体系中的定位如表1所示。

3.培训教学。培训教学主要是运用微课资源体系进行职业棉农的教育培训,让农民自己通过互联网平台观看微课视频,同时依托农村农业信息化平台的远程呼叫、双向视频等功能实现培训讲师与农民学员的面对面交流,解决农民学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4.效果评价。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估微课体系资源对培育对象的实际结果评估。根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要求,采用简单方便、真实有效的考核方式,综合运用棉花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生产水平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棉花生产培育对象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达到国家认定的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四、运用微课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一)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程平台建设

如何将微课运用到我国的教育中还处在摸索学习阶段,目前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大都是为了参加比赛。运用微课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首先要从整体设计微课网络平台。建设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的综合型学习平台,从素质目标、技能目标、学历目标等多维度学习环境来建设操作简单、层次清晰的网络平台。同时要能够实现导航、个人学习记录、信息推送、资料下载、师生互动、学员交流等功能。

(二)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程资源开发

微课资源建设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顶层设计,要成体系成规模。微课本身知识碎片化,要改变微课资源离散化、单独化的现状。要按照整门课程或者完整专题的方向去创建与设计微课资源,要将课程内容化零为整,成模块、成专题、成层次。注重知识结构的构建,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图、体系图等方式使知识点既能相互独立又能有机联系成章节。使农民学习更具计划性和系统性,能够完成课程或主题知识的自主组建。

(三)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程推广应用

运用微课程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善于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推广宣传,以智能手机、移动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以媒体、网络等现代化媒介为载体,以微课设计制作为契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微课网络平台与手机智能平台。同时要借助媒体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程的设计制作,推动高校教师与社会力量的加入,使微课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大众课程。

参考文献:

[1]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3):1-4.

[2]张胜军,李翠珍.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中心治理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6(9):57-59,63.

[3]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70-73.

[4]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07-112.

[5]沈红梅,霍有光,张国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1):65-69.

[6]马池珠,王宏,秦路.基于Moodle平台的农民远程培训模式的实验验证及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16(3):50-56.

[7]郭小粉,李磊,李敏.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新型农民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湖北农业科学,2015(7):1734-1738.

[8]胡建平.基于微课的新型农民混合培训模式研究与设计[J].高等农业教育,2014(9):124-127.

[9]李沛智.基于知识网络的个性化微课教学系统建模[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10]赵竞,郭磊,鞠盈盈.套餐式设计类专业微课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6):53-56.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第8篇

关键词: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7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陕西省作为农业部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西安市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城市,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1年以来,陕西省农业厅经过调研、试点,先后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考评试行办法》3个规范性文件。截至2014年底陕西省已认定了高级职业农民84名、市级认定了中级职业农民55名,区县认定了初级职业农民3696人。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2014年西安市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唯一机构,在培育工作实践中,以在校二、三年级涉农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培育引导他们实现创业梦想,积极探索新生代型职业农民“3+1”培育模式,力争为本地区培育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先进知识与技术,能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使“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成为一种职业。

1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与特点

1.1 概念

职业农民就是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一定资金收入能力的农业劳动者,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农业产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代耕手、机防手、动物防疫员等)和新生代型(农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四类。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主要指有志于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农业劳动者。

1.2 特点

作为西安市2014年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唯一机构,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100名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任务。培育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摸底分析工作,可以看出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具有其自身特点:

1.2.1 受教育程度较高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普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践能力不强。

1.2.2 职业期望高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在就业时不单纯看中薪资,而更加重视职业发展性。

1.2.3 把工作环境等放在了首选地位

在行业选择上,新生代型职业农民不再满足于枯燥、单调的生产线工作,他们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利于引导创业。

2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发展现状

2.1.1 培育模式比较单一

目前,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这一模式是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模式,内容相对枯燥,组织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员的积极性。新生代型职业农民自身就是在校二、三年级涉农专业学生,他们在校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因而重点要放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以及发展的潜力方面。

2.1.2 学员重视不够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学员来参加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训,往往只看重领取职业农民证书,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思想上对职业农民认识还不到位,一部分学员不愿参与长期培训、更不情愿参加考核考试。没有意识到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以及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2.1.3 渴望干出一番事业,但在具体表现仍显迷茫

在调查中,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大多数想干出一番事业,实习自己创业的理想,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仅仅顾及到在金钱等物质生活方面。但是在实际行动方面显得很不足,特别是对如何创业,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选择更好的途径为地区经济服务表现得很迷茫。

2.1.4 政府扶持政策较少

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新近开展的一项工作,目前着重的是培育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政府出台的有关职业农民优惠扶持政策较少且受益范围窄。就西安市而言,今年主要是针对中、高级职业农民实施了创业贷款贴息补助这一政策,而且补助力度不大。

2.2原因分析

2.2.1 对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宣传力度不够

大多数媒体重点宣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缺乏营造关心、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与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社会氛围,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培育工作深入推进,引导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参加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2.2.2 培训方式不够灵活

主要是切合实际培训的教材不多,教学手段陈旧单一,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通过调查,大部分学员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希望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脱贫致富。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想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创办自己的企业,他们想创业,但不知道怎样去创业,不知道干什么项目合适,犹豫不定。还有一部分学员希望面授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喜欢参加专家教授面授与生产能手联手的培训形式。因此作为培训机构,要采取灵活的手段,将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引入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当中。

2.2.3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自身原因

从培育对象基本情况来看,他们都属于农科大、中专学历,在受教育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文化底蕴和自身素质还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在培育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法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将他们的思想向指导农民改善生活和改善生态方面拓展转变。

3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3+1”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按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培养理念,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中,按照《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纲》的要求,结合示范型院校建设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新生代型职业农民“3+1”培育模式,即在培育的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技能、创业能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完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环节,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重在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认定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和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或创业培训合格证“双证书”。

3.1 固定课堂、空中课堂完成理论教学工作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是在校涉农专业大学生,属于中级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纲》明确指出,中级职业农民培育年限为2a,完成教学900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2,相应学分90分。在培育过程中,我们根据蔬菜生产专业的需要,公共基础课统一订购省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教材,利用固定课堂重点集中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农业创业、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知识,培养培育对象的农业生产经营素质;对于专业必修课程,根据专业培育方向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相应专业课程讲义,制作教学课件,利用“空中课堂”播放,让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足不出户进行快捷地课堂实时交互,完成理论教学工作,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3.2 田间课堂、网络课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田间课堂”不同于集中授课培训,贴近农时、贴近实践,是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实践技能培训活动,组织学员在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场所参加生产实践活动,通过教师讲解、现场示范、实习操作,掌握关键环节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程。在田间课堂,通过分组使学员形成了团队意识;学员提问教师现场解惑,使学员掌握解决田间生产问题的技巧。

“网络课堂”形式灵活,目前已在多种培训主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在专家、教授、企业带头人和学员之间建立QQ群、微信群和手机短信交流平台,解决学员在学习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两种培训形式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点菜式”培训形式,非常适用于专业技能实训、岗位实践、实验实习、专业见识等类型的实训必修课程培训。把实践技能培训搬到室外,把授课老师请到田间,实行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培训对象和内容上非常“精准”,针对学员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学员在一起讨论学习,相互间可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出更高产的管理技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中起到了“教、引、传、帮、带”的作用,学员接受起来快、效果好,受到了普遍欢迎。

3.3 创业能力训练培养职业方向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经过两年的培育后即步入社会,如何引导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能力拓展方面引入创业能力训练,培养职业方向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西安市创(就)业培训机构,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对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开展扎实的创业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者,发展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拓宽创业致富渠道。在培训的过程中重点培训学员的创业意识和观念,明确他们的创业方向,树立创业信心。根据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从创业理论培训出发,逐步进行创业模拟实践,组织学员到有关创业实践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学习,形成《创业计划书》,最后经培训合格后取得《陕西省创业培训合格证》,学员在实施创业项目时,可以享受免费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创业补贴、小额贷款等后续服务。

3.4 职业资格鉴定评价从业技能

目前,国家农业部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不断强调要搞好顶层设计,建立以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为主的准入制度。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社会责任重大的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职业与专业资格。《西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鼓励职业农民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申报农民技术职称,凡修满学分且得到指导教师评价合格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由当地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操作为主、理论为辅”的形式,进行专业技能考试考核,通过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按照以上要求,我们在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作用,对培育对象开展规范性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方法等相关内容和岗位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进行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颁发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作为评价其从业技能和聘用上岗的资格凭证。

4 结束语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主导、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相关工作,但最核心的内容还是教育培训。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这个复杂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建立一个稳定的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探索出一套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培育模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邱家荣,王云峰.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与内涵[J].云南农业,2013(01):18.

[2] 刘付兵,高淑桃.引导新生代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35-37.

[3] 张新民,秦春红.“农民荒”与新生代农民培育[J].职教论坛,2012(25):78-80.

新型农民培训论文第9篇

关键词:农业高校;新型农民培育;模式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新型农民培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农业高校,尤其是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型农民培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农业高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既能提高培育效率,还能丰富新型农民培育理论体系。

1农业高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模式概述

根据农业高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参与型和间接参与型两种。(1)直接参与型是指农业高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为“未来农民”和现有农民提供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全程实践技术指导与问题解决等服务,以全面提高新型农民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直接为“未来农民”提供高等学历教育,以及为有不同层级、不同方面培训需求的农民提供时间长短不一的非学历教育。在这两种新型农民培育实践中,又出现了具体的新型农民培育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农民培育模式、安徽农业大学的“高校+政府+企业”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实验班培育模式[1]、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平台、三阶段、产学研推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模式[2],以及在多地实践并取得成功的“农业高校+示范基地+农户”模式、“农业高校+致富能人+农户”模式和“农业高校+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户”模式等。直接参与型学历教育一般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和专项计划考试录取获得生源,其规模大小与专项计划数量以及社会对农业类专业的认可度密切相关。如安徽农业大学的青年农场主实验班以及2019年在各农业类高校开始招生的“现代农业特岗班”,都是为尽快补齐农业基层科技与管理人才短板而开展的新型农民学历提升专项行动。各农业类高校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获得数量不一的专项招生指标和相关农业类专业新生。直接参与型非学历培训主要由具体负责新型农民培育的机构、组织按照事先制定的规程,委托各农业高校全权负责。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农业类高校是主体,培训机构主要负责提供培训场所,对培训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评价,而不参与培训内容的遴选。(2)间接参与型是指农业高校不直接参与具体的农民培育活动,而是以各种直接面向农业、农村基层的学习机构、媒体、平台等为载体,为农业农村基层学习机构提供师资,为农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技术等,解答农民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生产经营问题,对农民进行全方位指导和引导,以不断提高新型农民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培育模式。例如“农业高校+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农户”“农业高校+传媒+农户”等具体模式[3]。

2农业高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现状

尽管在新型农民培育中,农业高校有相对稳定的师资及培育场所,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2.1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不到位

由于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农业类专业学生数量一直相对较少。尽管连续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但农业人才短缺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为了尽快解决农业人才短缺问题,国家启动了“基层农技特岗”计划。农业高校要深刻全面地反思和总结农业类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农业类专业学生“敬农爱农安农”职业品质教育,努力提高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2.2理论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强

农业高校拥有理论素养相对较高的教师队伍,但其专业理论多呈现出明显的学科特色。在培育新型农民时,尽管教师已尽量结合实际,但依然倾向于传授理论知识,使得很多受培训人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这个问题在发展中的地区农业高职新型农民培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影响了新型农民培育效率的提升。2.3实践操作难以满足受训者的多样化需求与讲授理论知识相比,实践操作在新型农民培育中更受欢迎。目前在我国新型农民培育实践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受训者实践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而培训老师的示范时间和一对一指导时间有限。二是受训者从事的农业生产、感兴趣的领域以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而培训老师的专业特长和知识领域有限。三是受训者的问题多是生产实践中的难题,而老师只能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2.4培育方式单一

受培训条件和时间等因素制约,当前农业高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训多以“多媒体课件+教师现场讲解”的方式进行,实践培训则以“教师现场示范+一对一指导”为主。这样的培训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培训现场不能回放。如果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没有弄明白,就不能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培训老师没有足够时间解决受训者在培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受训者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差,长此以往,受训者的培训效率与积极性都会降低。

3农业高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的改进措施

农业高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存在各种问题。从宏观方面看,是由于没有构建全方位、科学规范的支持保障制度体系,缺乏应有的、系统科学的统筹规划。从微观方面看,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度不够,缺乏量足质优的师资队伍,培训的教材也没有及时更新。只有针对存在的问题精准施策,系统推进改革,才能不断提升新型农民培育成效。

3.1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不少推动新型农民培育的政策和制度,但支持和保障新型农民培育高效开展的法律和制度体系还未建立。通过对现有新型农民培育法律和制度进行梳理可知,我国应从新型农民培育经费投入及具体使用、重要地位及作用、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考评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补齐法律制度短板,使新型农民培育有章可循,消除农业高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实践中的制度障碍。

3.2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育体系

要总结试点地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遍适用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试推行版)。各省、市、县(区)要根据体系构建地方性新型农民培育体系,并在试推行中及时总结、修正、完善,最终形成适合本地区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在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必须组织相关专家对培育体系中的培育层次及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考评以及资源信息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科学论证,严格把关。必须基于当地新型农民的实际情况划分培育层次,并与当地农业中长期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培育质量考评必须坚持“既了解情况又促进提高”的原则,做细做实,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尽早解决,充分发挥质量考评体系的导向、诊断、激励及评定等综合效应。培育资源信息平台应集新型农民培育的学习交流平台、信息获取平台、自我价值展示平台于一体,打造成新型农民培育体系中重要的信息平台,整合全国的新型农民培育资源,实现经验共享。

3.3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决定新型农民培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必须长远规划、扎实推进。在建立师资队伍时,应坚持当地统筹原则,在整合当地农业理论、实践及综合类人才基础上,分阶段、分层次制定中长期新型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同时引进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短缺的中高端人才,加强对已有人才的培训,推进农业院校与本地企业的深度融合。确保院校新型农民培育教师对当地农民以及农业发展趋势有综合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区域新型农民培育成效。另外,要提高新型农民培育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使师资队伍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