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08 05:32:35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第1篇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或根本的策略应该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调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支持和指导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

二、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是百年机遇,不可放过,但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要面向未来、着眼现阶段,作好分阶段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

应建立各种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重大决策应在有关专家多角度、多层次评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投入较大、影响深远的课题。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定性的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

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重视对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新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研究制定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论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尽快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所要求的。

(二)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1)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2)通过制订企业向学校资助经费可抵税收的政策,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和各种设施;

(3)通过教育附加、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同时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继续自筹经费,投入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4)考虑确立教育部门购置教育资源的价格优惠政策;

(5)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与中小学共建。

其次,切实保证硬件、软件、培训和管理维护的合理投入比例,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再次,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

3.硬件问题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机制与科学的质量标准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它能否被教师和学生接受是使用新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与科学的标准。

中小学教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下,由学科内容专家、学科教学教师、教育技术专家、教学媒体专家、软件编程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府行为,形成相应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修改、评审、生产、推广、出版发行的工作系统。

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开发标准和纲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软件规范标准,加强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评审。所有软件均应有配套的使用说明或手册。

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相应教学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软件不是课堂教师的电子替代物。

(2)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当务之急是中央和地方应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分区协作。采用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开发软件(由国家教委提出软件产品的详细指标及要求,让企业投标制作,版权归国家教委所有)以增强软件开发能力,克服开发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软件开发必须重视前瞻性、适应性、交换性,以实现资源共享。

(3)在软件开发上提供特殊政策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属于特殊商品,既要面向教育市场,又要实行特殊政策,在一定时期以文字教材的收益补贴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应有重点投入,或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吸收社会资金编制中小学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通过确立对教育行业优惠的市场机制,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流通。通过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评选、软件竞争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对编制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应视为“著书立说”,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进行改造和编译,提供给中小学使用。引进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软件制作的经验和技术。

5.培训问题

任何一种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现代化干部教师队伍,是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

(1)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要在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中开设教育技术课程和计算机等信息文化课程,培养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培训必须形成制度,经常地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校长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与新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为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行政支持。

(3)要重视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稳定的、拥有更多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和媒体专家的电教教师队伍,适应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4)对学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学科教师是应用新信息的主力军。对学科教师要实行全员培训,除了关心他们技能的提高外,还应注意他们态度的转变,利用一切机会阐明新信息技术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改进教学过程的教育结果,要尽可能联系课程、联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到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勉强性常常是设备使用中实际困难的反映;要注意消除教师对媒体会代替他们或降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的担心;要注意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的心理。

(5)重视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列为必修课,为学校输出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

(6)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尤其要加强教与学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7)建立分级培训体制采用分级培训体制,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培训系统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除调动中央和地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外,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

(8)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要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规范、吸引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培训,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和干部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考、远距离教育等形式进修第二学位或获取证书。

6.管理体制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要将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纳入中小学“双基”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类推进,督导检查,促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尽快改变视听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分而治之、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已带来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不利。因此,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与设计使用,才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协调发展。

(2)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的发展和卫星电视教育的成败,对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教委应尽快与广播电视部门协商,制定一个教育电视台管理条例,促进教育电视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对于教育电视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国家应在立法上加以考虑。

(3)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合理设计和编排节目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和节目内容、形式的合理设计和编排。卫星电视教育的主要落脚点是中小学及家庭、社会,卫星电视教育节目播出的主要对象和客观评价者之一是中小学,优化节目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因此,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与中小学教学配套的小版块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办好“开放性课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和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教、两翼齐飞的态势。

教育电视要为中小学提供与学科教学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总体上要做到与中小学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或略超前,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将有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教育电视资源的效益。

(4)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要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教育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反馈网络,定期开展节目收视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调整播出计划和修改教学节目。

(三)普及和提高基于视听技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积极试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一策略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当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正常经费等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一般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在这些学校中应大力提倡应用新信息技术。在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在这些学校应首先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利用已有的新信息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既能在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迅速有效地发展,又能对较为落后地区与学校进行辐射与扶持。

有条件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目标和模式,分步推进。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必须仍然重视以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确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校,要重视和扶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影响和带动一般。

我国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对这些学校来说,首先的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应用新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可以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获得教学资料和教育信息,建立县乡教学资源中心,开展教研与教师培训,进行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学校和班级进行以常规媒体应用为主的实验,取得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2.多类型、多层次布局

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可按照如下四种类型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点有些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经济力量有限,教育方式和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放在年级和学科上,在一些宜于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又需重点保证的学科与内容上,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与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班级体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适应班级授课制,把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基点放在班级,在每个教室里装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给教师提供相应的软件和教材,方便教师使用。也可以在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一室或多室配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多数学科教学在专业教室进行。适应这种情况,学校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点放在学科,在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具与学具外,根据学科需要装备特定的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和教学软件。

(4)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的试验为中心,将基于视听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基于卫星通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等多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组合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在少数办学条件有根本改善的中小学,在新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校园网,形成包括广播电视、录像、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设施等各种应用形式在内的网络系统,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留有接口同国内外联网。

3.建立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调媒体的优化组合利用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第2篇

电子技术基础课作为理工院校电类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其由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组合形成。对后面课程的学习必须将这门课学好。相比于传统的的院校学科,这门课相关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这使得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将学生的数字视野拓展开来,在教学中网络则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毕竟在信息量方面,网络有着无可比例的优势。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以说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优势所在,这几年高校的扩张使得学校的实验设施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这可以通过课后对实验进行分组进行与在课堂中运用计算机仿真进行讲课进行改善。而且高校改革压缩了教学的时间,这使得学校必须将课堂效率进行提升,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素养方面,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信息接收以及适应能力,因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基于电子技术进行开展的。所以,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结合更加的容易。

2.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原则

丰富多彩是整合课程最突出的优点,因而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借鉴,通过联系二者的结合点,用系统的手段将教学系统中的学生、老师、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做到协调的一致性,从而将各种因素的优势发挥出来。课程整合的成功在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教堂教学与管理、教师备课、师生关系等等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与对成功经验的借鉴,整合二者的原则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遵守:第一,对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二者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依旧是课程本身,这是无可争议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个体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而被改变,必须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进行强化。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要以任务为主体,不能做到随意的更改。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的特殊性使得天然联系的二者的优势被削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来说,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可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导致改革教学模式而废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就是服务教学,目标就是将教学目的达到,不可做到本末倒置。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传统的教学优势要进行保持,这是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进行整合所需要遵守的。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过程中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肯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老师的作用不可能由多媒体技术来代替,而且在整合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反而更高,老师不仅要在授课能力方面过硬,还有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二者还要有效地结合起来。当然,在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意识必须明确,同时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做到充分的发挥。在整合过程中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与环境进行适应的时候老师要起到帮助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寻找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整个课程整合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寻求帮助。就像老师在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仅仅出题目,余下的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的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3.结语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第3篇

新课程观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便要我学为我要学。但是,就实际状况来看,因为我们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抽象思维和动脑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导致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只是抽象地听教师讲一些问题,可能无法真正地消化和吸收,这就需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调整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来设计我们的教学流程,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就能够更直观地、多角度地向学生呈现所学知识,这样就会大大地降低知识的难度。同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图片、动画、甚至是视频的方式来向学生呈现所学知识,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也是较为好奇的模式,因此学生就很容易被吸引到教学情境中来,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其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供直观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来看,小学生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给学生传递知识时应尽量地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信息技术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特可以多种途径的向学生呈现所学,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和视野,促进学生学习。

三、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课业负担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并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对知识记得快,记忆时间较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低年级学生对枯燥的口算、计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教师发挥幻灯、投影、录音、电脑等的作用,设计新颖题型,把练习的内容赋予其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摆脱出来,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课内完成了足够的练习,课外就可以愉快地玩耍,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应在良好氛围下,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符号,形象,信息技术,动态整合

 

[[1]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作为教育手段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深层的本质体现就是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建立在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的基础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应处理好形象直观与抽象概括、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方式、知识的容量与学生的承受能力三个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发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研究,确定其基本原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参考。它不仅影响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的内容与方向,而且影响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应用与成效。

本研究立足于学习心理学、课程论与多媒体技术等多学科视野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理进行初步探讨,从教学手段的不断演变来分析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亮点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经过几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的研究。

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师的整合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理想目标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无担忧地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愈是进入深层,遇到的瓶颈问题就愈加突出,理论研究与实践差距太大,仍然存在着许多误区和问题,比如:整合中只注重形式和流程而轻视教学成效;整合的出发点脱离课程教学这一宗旨而为了运用技术进行整合;。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缺乏基本原理的研究和自身理论的探讨,因此本文从教学手段的发展来逐步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理,阐明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理论基础。

2、语词符号与形象动态整合的基本原理

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支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为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就没有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平台。

2.1 几个概念的解释

2.1.1 语词符号

Saussure 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词由“能指(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 ”构成; 所谓“能指”就是词的语音形式, 而“所指”则是一个概念。词的语音所代表的事物以某种方式通过心理上的联想(association)与概念实体相联系。语词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在所用符号中,语言符号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语言中有大大小小的单位,例如句子、词、语素、音位等。音位不是符号,因为没有和某种意义相结合。语言中最小的符号是语素。人们自然地感觉到的语言中的单位是词而不是语素。词在说话时能够自由地卸下装上。如果说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符号,那么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使用的符号。句子是符号和符号组装的成品,是符号的序列,不再是单个的符号。

2.1.2形象

《辞海》中对“形象”的解释:“①形状相貌。《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宁少而丧母,不识形象。②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喝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图画。”(《辞海》,1979年版,P1862)

实际上,“形象”是感性材料,包括事物的形状、体积、颜色、声音和气味等等具体形象,是以表象的形式存在的。它带有直观性和鲜明性。人的记忆都是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开始的,即形象记忆。儿童出生六个月左右就会表现出形象记忆,如认知母亲和辨识熟人的面貌,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人有了形象记忆,复杂的心理活动才有可能进行。

2.1.3 动态整合

这里所说的“动态整合”主要指生动形象化的、多感官的各种刺激,而且所传递的信息是不断动态变化的。

2.2 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的特点

2.2.1 多感知性。通过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可以同时提供给学生多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提供资源丰富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2.2.2 形象性。论文参考。论文参考。利用特殊手段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形象概括,简化不必要的因素;还可以再现现实现象的各个细节,如感觉不到是真实环境还是虚拟世界。

2.2.3 技术性。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的,需要技术的表现。

2.2.4 动态性。既然是动态整合当然是动态变化的组合,而且整个宇宙空间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符合一般的客观世界。

以计算机为核心,对数据、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技术,以较高处理声音和图像信号的能力,高质量的显示图形、视频和音频信号的能力以及高级的交互能力而见长。它无论提供的任意感知都是形象化的动态图像或者动态心理图式。

2.3语词符号与形象动态整合的基本原则

2.3.1 语词符号与形象直观

语词符号与形象直观的整合要有限度,不能为了形象直观而直观;语词符号与形象直观的整合要符合现实现象;语词符号与形象直观要符合科学规范。

2.3.2 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方式

人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是人获得和理解新知识的基础框架,也是人进行联想、推理和思维活动的基础。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要相适应;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要配合;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要互相补充。

2.3.3 知识的容量与学生的承受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数字化环境的知识容量特别巨大,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课堂45分钟)使学生全部掌握、吸收消化。知识的容量要符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知识的容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3、运用语词符号与形象动态整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要创造这种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运用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为平台,为更好的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较高的学习动机。能够及时地获取信息和长久地保持记忆、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和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可以采用下列策略:

3.1 建立丰富的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等。如果在授课中把这些可以用影像或动画表现的事物在课堂上用多媒体的技术表现出来,将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学科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学科基本技能,发展学科思维能力。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实现数字化教学,我们首先要创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学科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结合实际,自制课件;开发网络课件,利用网络教学;利用因特网收集终秀作品,建立优秀作品文件库,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做好学习支助服务

学生不是天生就会自主学习的,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信息资源的选择能力都需要在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接触的到的信息也会有多有少,所以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如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学习进程中学术和资源等方面的困难,以适当的方式和补充材料的形式进行解决。

3.3 凸现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利用信息技术要有所侧重,信息技术虽然很先进,但是不是每门课程、每个知识点都要真实呈现出来,要适当的侧重于所教内容,可以有所取舍的接近现实现象。

3.4 指导学生适应信息技术环境、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学习。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协作学习

3.5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实践活动的主动性。

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竞赛等活动形式,完成教学目标;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整合之初,(缺乏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和基本的整合理论,将技术尝试整合到教学中,用技术帮助教学经验发挥作用,并不断积累经验。随着经验的增加,教师能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可能结合学科内容的特点将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比较充分地展现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的探索,逐步实现深层次的整合,在以后的操作实践中会不断有新的收获,对我们的实践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且充分突出教育作为创造性劳动的魅力,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活动,教师不再是古井不波的职业,学生真正有望成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F. de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3] 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 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伊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 刘利民,官忠明.概念的心里特性及其语词符号启动[J].四川大学学报,2003.NO.6.

[7] 何克抗. 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

[8]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GIS专业,信息技术,信息类课程,课程设置

 

1.信息技术对GIS专业人员的重要性

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快速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GIS界也不例外,从最早的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到今天的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在融人信息技术以后,已由古老的地图,沙盘时代跨人到了今天的电子GIS时代。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学科交叉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学科基础;从技术层面看,本质上说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信息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从理论支持来看,空间信息表达、3S集成技术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相应在教学层面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然要对信息类课程提出较高的要求[1]。

2.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

信息类课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一些专业中信息类课程仅是一种技术性、辅助性课程,信息类课程本身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产生、发展与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其体系结构与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水平与学生培养质量[2]。

2.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前沿问题如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信息系统、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等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和开发型地理信息系统人才方面 ,信息能力与应用水平同样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 面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前沿的人才 ,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关键之一[3]。

如今,计算机图形字,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渗透到地理信息系统,3S集成,测绘技术的各个方面免费论文。而目前GIS专业信息类课程教学却与GIS新技术的发展显得极不适应。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势必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素质。

信息技术在GIS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我国GIS教育界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重视。国内各GIS院校GIS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有《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这门基础课,其它课程均为选修课或考查课(非主要课程),教材内容也落后于现状的需要,如选用的教材内容肤浅、陈旧、课时少。有些专业课程,比如《空间数据库技术》及《GPS原理》都要求有信息类课程的基础,但课本里只是泛泛带过,学生并没有信息前导类课程的学习[4]。

3.GIS专业学生信息类课程的特点

针对GIS技术类专业对信息类课程的需求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摘要涵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以及电子的定位导航等课程在内的一个广泛的信息课程体系。

1)GIS专业学生通常与诸如信号,图像,方程,表格等实体打交道比较多。为了能够对GIS类的学生有所帮助,信息基础课程须教会他们如何表示这些工作中会用到的数据,以及如何操作这些数据,对学生不太会感兴趣的诸如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用例。

2)GIS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能够熟练运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信息化工具,而非自身的兴趣所在,更非其职业追求的目标。他们通常对信息技术已有所接触,能够在家里轻松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一些图像编辑,多媒体合成等简单操作。在课堂上学的枯燥的原理和繁琐编程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错觉。

3)课程中引用的例子应尽量与专业相关,使学生都可直觉接受的。特别是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例子信息技术,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4)GIS专业学生在信息类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他们不太可能系统地学习这些课程。由于GIS的相对复杂性。GIS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有关信息类知识外,他们对其他有关GIS的专业知识,GIS相关的体系的知识也要有相应的掌握和理解。

5)用于GIS科学的软件包很多,要选择一些对其未来工作中接触机率大的。目前GIS商用工具软件有数十种之多,其应用和功能各有侧重,如果让学生完全掌握如此多种的软件实属困难。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采用一些主流的应用软件进行教授。

4.信息类课程的设置方案高校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识素养和能力与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通识素养和能力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例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等。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能灵活自如地把信息技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实践证明,许多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成就的人是非信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跨学科的人才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和培养。

国内外很多高校为GIS专业开设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三种:1导论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系统基础)。2原理课程(电子技术、导航原理、数据库原理)免费论文。3应用课程(GIS软件应用、GIS 软件应用)。在研究GIS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时应当充分围绕这两个层次素质与能力。为此提出“1+3+X”(1门基础课+3门限选课+X门任选课)的分层课程设置方案。  其中,1门基础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通识课,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适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信息课程有一个概述上的了解和认识。在1门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导航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通信原理”中选择三门作为专业限选课。这些课程在已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是对一些GIS高年级课程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把握有关GIS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将各种技术、方法更好的应用和融合。

为了达到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学校可以在学分制下采用的是多模块、多层次的进阶式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的基础各异,学校还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实际应用需要选修实用技能课程。为此,我们可还设置了一系列信息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结合GIS专业的实际的情况,适当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导航软件应用”、“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GIS模拟软件应用”、“数学建模软件”、“GIS计算软件应用”中选择X门作为专业任选课。这些选修课可以在学生已经有的限选课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更好、更有效率的学习GIS专业知识,把握有关技巧,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有得于提高学习效率,加快知识层次的升华。

5.结束语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学校定位、学生来源、专业特点、师资结构等。我们对课程设置所做的工作和将要进行的改革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受益。同时我们要充分试识到GIS在引入信息技术后所呈现出新的特点,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以适成GIS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巧云,陈伟清.高工专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体系的探讨[J].地矿测绘 2000,(1):47248.

[2]盛业华,郭达志,杜培军,等.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通报,2000,(6):40242.

[3]盛业华,杜培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4]郑贵洲,吴信才.对面向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思考[A].教育部21世纪高校GI发展战略研会论文集[C].武汉:[s.n.],2001.3602363.

[5]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8.

[6]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

[7]梅雄.钟成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简介[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与避碰论文集[C],2006.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第6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的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 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 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 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 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第7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aroundthe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throughthe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withthe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问题,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 高职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策略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

一、高职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繁多且较为分散,理论知识部分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系统组成、信息处理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操作部分有WORD,EXCEL,POWERPOINT,FRONGPAGE,IE及电子邮件等。

2.对于高职校的同学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其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这点不同于本身所学的专业课,专业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三年学习过程,但该课程的学习时间,短的一个学期,长的只有一个学年。

3.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开设一定的基础课还是必要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到底讲授多少内容为合适?各部分的内容需不需要精简?

基于以上考虑,《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难度比较大。我们对于高职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在教学方法、教材、考核等方面要有所改进。

二、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由于不再具有升学压力,因此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对不足,对于信息学科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懈怠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成效不足。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及教学针对性有待提高等。

造成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方面有待改进。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班主任外,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外基本没有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投入不够:首先,在学习简单的基础时,他们往往眼高手低。而在学习较难的操作时,往往因基础没打牢而影响操作。其次,在其学习方法上,多数的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懂得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学习主动性不高。(2)所教知识的特点。在高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教学内容抽象,学生实践操作时间不足。在对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调查中,认为“计算机太抽象”的占50%,是影响学生学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第一位因素。在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的原因调查中,认为“计算机课程理论太抽象,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的占30%。第二,教学内容与中学重复。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说有些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而有的学生又没掌握好中学学习的内容。第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不足。在高职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不明确”的占35%。在调查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的原因时,认为“学了也无用处”的占30%。“在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调查中,65%的学生选择上网、聊QQ、打游戏。(3)执教的方法不具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受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在高职信息技术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一味的讲述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教信息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以“演练―操作―示范”为主,同时将信息技术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分开进行,这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无法将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因无法运用理论或不会正确操作而出现问题,从而进一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课堂纪律也成为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多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多以“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等为主,不仅影响了课堂质量,还耽误了今后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

三、与信息技术相关概念的解释

1.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1)现代信息技术是与传统信息技术相对而言的。强调与以印刷技术为代表的传统信息技术的区别;(2)专指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强调与一般电子媒体(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等)的区别。

2.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也有两种并不完全相同的理解:(1)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为目标的教育;(2)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两种理解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为目标;后者则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我同意第一种理解。信息动手能力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包括信息意识、知识、道德的培养。

以上是对信息技术教育几个重要概念的简略的介绍。目前,人们对上述名词、术语的使用不够规范,颇为混乱。在不少场合,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或网络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都当做同义语、等同的概念在使用,它们的名称虽不同,但内涵基本一样,所做的事情基本一样,我们能否由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成立一个学术名词审议会或组织一次有关学术名词的全国讨论,力求在这个方面达成共识。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1.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五化”、“三性”。五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过程智能化;三性:开放性。信息技术教育能够不被时间、空间所限制,使教育向所有需要和愿意学习的人开放并实现资源共享。灵活性。信息教育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框框。在电子课本和网上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发散性的、板块的,可以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学生学什么,何时学,何地学,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它是一个因人施教的系统,满足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传统的课堂教学好比乘公共汽车,它有固定的上车站点、行驶踟线、开车时间;把网络教学好比“打的”(乘出租汽车),它的出发点、路线和目的地都是个人化的,由乘客自己决定。互动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能实现人和机之间的双向沟通、人和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

2.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的教育。信息能力(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评价、生成能力)是当今社会生存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它直接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毫无疑问,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以及文化环境都将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对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系统的使用,为个别化学习和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探讨高职校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特点,是多媒体教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黑板讲授法,教师是主讲的教学模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不过由在黑板上讲授改成了在计算机上演示讲授。用计算机演示方法进行教学,它的课堂容量远远多于黑板讲授法的课堂容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能体现出来,学生的感受就是教师在满堂灌输,他们对所教的容无法及时接受和消化,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初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上的调整: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重新整合,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由易到难,由实践到理论。先从英文打字、汉字输入等最基本的操作入手,然后逐步学习有关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操作及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并在中间穿插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2.教学方法上的更新: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加强上机练习,每堂上机课均设计难度适当和足够数量的上机操作题,并尽可能地涵盖当次课的知识点,同时布置一些灵活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遇到新问题时,学生会自己去查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教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其余的内容略讲,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强化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3.教学模式改革:因材施教。尽管中学有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由于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这就造成学生起点的差距。同时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针对全校所有系科的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理工类、文史类、经济类、外语类等,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上机实践环节。教学对象的层次差异较大,因而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讲课时除讲授基本知识并适当拓宽范围外,还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其掌握最基本知识就可以了。

4.“计算机一级”考试和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相结合。学校要求学生在学完《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后,必须参加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虽然《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与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目的不仅仅要通过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应采用以应用为教学宗旨的教学模式,并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5.建立一个好的考核机制。成功的考核方案能给学生一个公正评价,从而发挥考核的制约、激励、评价功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实行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案。要将理论和操作并重,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新课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主人翁的学习意识,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一定的收获,进而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上好。

参考文献:

[1]陶建平,刘书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第9篇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 信息素养 大学生

一、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知识已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也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之一。信息素养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信息素养逐步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信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之一[1]。然而,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面临本专业学习时依然难以适应信息快速发展的问题。一方面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竭尽全力地培养学生的高级信息化技术,另一方面却是一些学院痛感学生的信息素质不高。旺盛而迅速变化的特定专业需求和计算机学校教育的人才供给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理论性、实践性最强的学科之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信息化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论深度和应用水平会在他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仍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使毕业生能够具有更强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本专业和适合社会的需求,对每一位从事信息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探索了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今后本专业学习和工作需求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许多院校都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进行了要求,因此,本文对如何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环节等进行了探讨。

二、国外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标准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 年提出的,当时他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此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大学制定出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国外的研究成果比较多,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提出的学生信息素养九大标准:第一, 能快速和高效地获取信息;第二, 能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第三, 能精确地、创造性地利用信息;第四, 能探求与个人有关的信息;第五, 能欣赏信息并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第六, 能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更好;第七, 能认识到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第八, 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第九, 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造信息。

三、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索

可以看到,国外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但这也正是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如何接近和达到这样的目标,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需要认真探索的。

国内存在的问题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以计算机文化知识、操作系统、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基本理论为基础。对理论知识和程序开发具体应用虽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内,但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的还是很少,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1)学生信息意识淡薄,不善于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并付诸实践;(2)实践机会少,导致信息技术能力偏低;(3)对信息的依赖性强, 尤其是网络信息, 采取“拿来主义”。学生常反映:在学习时,学的东西不知做什么用,到应用时用的东西不知去哪里找。各专业学院也很难将这些学生立即投入到实际的学习研究之中。

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使毕业生能够具有更强的信息素质,以适应和适合社会的需求,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学校来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全面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政府和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本文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意识,制定合适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学校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对大学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如此。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要求人们快速发现并掌握有用的知识,如果过分着重于基础理论的教育、书本知识的教学,很难处理和解决现实生活和实际学习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加强学生对信息素养的认知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后,迅速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

目前,国内院校基本上没有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给出参考标准,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中就很难保证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质量。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说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因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制定出适合我校教育的信息素养能力的标准,使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质量和具体实施有坚强的保证。

2.加强师资队伍的信息素质建设, 加大课程内容改革,突出创新思维。

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正孕育着教育的深刻变革。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以教师的信息素养为基础,现代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理论的学习。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就是知识面广,内容更新快,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前瞻性的目光和超前的思想,才能及时从中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理念,更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教师授课为主变为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任务驱动、交互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个人主页、博客等模式的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

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以往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喜欢直接讲解计算机技术的各种成果,忽略了这些成果的创新历程,这样使得学生没有自主分析和独立思考信息的过程,也使得我们错失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意识的时机。因此,在信息素养培养的教学中,可以重点突出计算机科技进步创新的具体历程,通过成功创新的实例,培养学生对创新能力的意识。只有有意识地运用基本原理,才能使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取得最后学习研究上的成功。

3.形成信息素养教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覆盖面非常广,很容易在校园里面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因此,注重校园文化在学生信息素养中的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院可以经常举办专家讲座和培训,推出学术交流会,介绍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及一些最新软硬件的使用,引导学生对新技术发展的关注与评价。同时,利用计算机学院的优势,组织学校范围的网页与软件设计比赛,参与我院校机器人足球的竞赛和电子竞技等各种赛事,让学生关注社会最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积极深入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功者,从而也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潜移默化。

4.充分发挥考试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导向作用。

学生是信息活动的主体,采用行之有效的考试手段不仅可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激励和指引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侧重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并熟练运用计算机来有效地解决学习和今后工作中实际问题,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更加突出强调了要顺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也应做到对二者的兼顾,具体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改革体现出来。

通过不断探索和改革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现学生考试最终成绩由校内成绩和等考成绩两部分构成:

(1)校内成绩采用笔试、机试、平时成绩按照6:3:1 相结合的考试形式。通过笔试的形式使学生将所学计算机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机试中利用已经建好的题库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不局限于理论点的基础上,而能融会贯通,并给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创新的思维提供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时成绩是平时考核学生的到课情况与课堂表现的主要方面。校内考试成绩占学生最终成绩的80%。

(2)等级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参加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分数,分为三个级别,即0(不通过)、15分(及格)和20分(优秀)。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校内成绩×80%+等考成绩。

应该说,这种考核方式既考核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课后实践、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考核对教学的检验功能与导向作用,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不断深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结语

本人从事了近十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深感到在新形势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信息素养要求的迫切性和毕业学生对工作的不适应性。本人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和尝试如何使学生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和毕业生与社会需求更好接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把计算机基础课程看做是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突破口,同时,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课程,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也将为计算机基础课程今后改革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J].人民教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