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安全与健康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15 15:16:16

安全与健康论文

安全与健康论文第1篇

从理论角度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心理认知偏差,且若受到某些特殊诱因的影响,此类心理认知偏差定会引起个人行为失范或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便很大程度上由林森浩的心理问题及诱导因素所致。可见,若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且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定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起系列不良的行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具体表现为:

(1)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即某些学生的个人心理较为阴暗,一遇到事情便往坏处想,且生活及学习中也不善与人交往;某些学生性格孤僻且自闭,对待问题的心态较为消极,如此情况皆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2)家庭环境因素,即某些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长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较重,因此不愿与人交往或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状况。

(3)学校环境因素。知识教育过程,学校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或在处理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会激发学生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节笔者试图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乎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方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但心里不健康,则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见,学校方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优化,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条件。

2加强文化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由大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所致,因此大学教育过程,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个性培养及潜质开发。换而言之,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潜质的开发尚待加强,具体从下列方面进行把握:

(1).传统的教育知识论仅把教育过程看作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此直接忽略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及人的道德的培养。此外,应试教育仅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及纯粹客体,且获取的目标结果具有某种狭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过程。

(2).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功利化与工具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教育的重点应为适应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兼顾到超越性教育。

3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

即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了解生命的本质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环境充斥着更多的压力及竞争,因此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兼顾到对学生生命与心灵的教育,由此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及培养更强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4整合资源及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安全与健康论文第2篇

1.1中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乏及其存在的问题

1.2.1中学体育教育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中学学校体育没有与时俱进,很多的体育教师没能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教育生涯的价值,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体育课堂习惯性用“军事化”口令教学,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1.2.2“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忽视“生活资源”。体育课程受到国家竞技体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体育内容过于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的操练,忽视体育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命存在”,造成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脱节与滞后现象。

1.2.3学校体育应转变机械传授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整个教学过程对体育课的三大部分限制过死,教师的讲解、示范成为最主要的传授方法。

1.2中学体育教学要渗透整合生命意识

在教育中需要完成对学生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人。体育与健康标准强调学生应具有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力,具备基本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在选择和编制体育课程内容时,突显了时代性和生活实效性,只有融入学生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生命教育。

2.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整合模式路径

2.1体育教学目标之中要适时渗透生命教育理念

体育课程应从个体的发展需求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新课标强调,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构建生命教育的体育课程理念不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需要树立“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

2.2体育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应植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激活学生经验,体育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健康的发展,让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有益于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为避免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与滞后,在具体选择教材时,应考虑选择娱乐、休闲并存,趣味性强且有意义的教材,有益于终身体育价值实现的教材;能够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教材;现代社会生活中新兴的运动项目等应综合考虑。

2.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生命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育教学要根据目标,针对教师、学生、内容等具体状况,设计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基本结构、方法和手段。课堂上,教师应突显主体教育观,营造乐学氛围、活跃的教学气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切实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的寻找适合学生主体,以促进生命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方法。

2.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安全与健康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经常面临一些问题。从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所面临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问题出发,在论述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策略。

伴随着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社会化成长的过程中面临了多方面的现实问题。

一、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问题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来说,仅仅依赖于职校学生入职前的岗位培训是不够的。从职业学校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培养职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工作力度不够。学生存在着对设备与工具认识片面,对法律规定及管理制度知道较少的情况,同时对其自身所面临的作业环境了解不够,甚至没有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从社会化成长来看,所面临的主要是学习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对与此时的工作学习环境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流程知道得极少,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不足,在实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失误,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与技术领域的需求这两个要素为基础的教育,这两个要素要求应对学生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二、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影响因素

从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学生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客观因素。从学生自身的因素来看,由于职校学生是作为不同于大学生和高中生的特殊群体存在的,其学习的目的也主要是以就业为核心。因而其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学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现实需求,从学生受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培训。其次,从学校的因素来看,职业学校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职业学校硬件与软件设施的不同,包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水平的不同,都会对职业学校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此以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所涉及的内容也呈复杂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这些变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包括法律规定及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转变等都会对职业学校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策略

1.提高职业学校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职业学校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重视程度。将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贯穿在职业学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参加工作的全过程中,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具有较强的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2.优化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途径。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组织相应的演练或者演习,从而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明确地知晓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综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如,学校安排学生进行危险源辨识方面的培训。

3.拓宽学生参加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实践

职业学校在学生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应不断拓宽学生实践机会的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更好地理解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内容。比如,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到某化工厂参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企业如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进而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所涉及的运行控制与绩效测量和监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总之,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过程,职业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邬维娜,卢惠娟,王君俏,等.国内外护理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现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56-57.

安全与健康论文第4篇

金秋十月,来自国内外的400多位嘉宾集聚北京,交流各自国家、

地区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管理经验。2002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为中国放眼看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又提供了一个窗口。代表们提交的论文或从不同角度的发言,充分显示了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在世界上日益深入人心。论坛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传递的安全管理经验和安全理念,使国内的代表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国内一些代表的发言和论文,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以及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成就和进步。两天的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论坛掀起的涟漪,将会持续很久。

职业安全健康成为世界潮流

此次论坛上,国外代表谈论的核心内容是职业安全健康。例如,《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战略》《欧洲职业安全健康立法和管理》《美国矿山安全健康体系》等论文,分别介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生命和身心健康的关注。

英国健康与安全局局长蒂莫西?沃克从各个角度论述了“设定健康与安全目标的价值”。据他介绍,英国每年处理事故的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面对这样大的经济损失,英国开始要求企业设定健康与安全目标。英国安全管理部门向全国的350个工业领袖发信,请他们设定安全目标。政府强调,安全工作不是负担。由于英国从业人员更多的是死于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因此,英国的安全工作重在预防。因为设定了安全目标,英国饮料、食品工业的事故率大幅度下降,纸板行业也把事故率降低了30%。沃克认为,设定目标,能够创建一种达到目的的感觉,能帮助监管者以更加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考虑工作。

澳大利亚联邦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委员会首席执行官罗宾?斯图尔德?克朗普顿说,澳大利亚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过去20年来在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澳大利亚在安全方面与发达国家一样好。如今,国家安全监管人员、工人和雇主都有了更加积极的预防事故的态度。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委员会制定了9个领域的安全目标,如对死亡、疾病和伤害等的要求是,在10年内死亡率下降20%、工伤率下降20%。他说,国家对此有4个衡量指标:一是企业经理和工人对职业健康知识了解的程度;二是看工人操作技能是否提高;三是政府是否制定了相关计划并付诸实施;四是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看职业安全健康水平是否在提高。

芬兰建起了职业健康安全服务网络,只要工人被雇用,就可以得到政府的、私人的、整合的三种保健服务模式。芬兰经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常见职业危害造成的是呼吸、肌肉和听力方面的问题,因此,1998年他们对全国的职业健康战略进行了修改,确定了三个重点领域。行动原则首先是要加强工作场所的管理,尤其是要促进老工人的健康。

阿尔及利亚则对电池厂作业工人有肾脏机能障碍和其他职业危害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国外代表的发言使我们看到,他们的做法虽不尽相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这就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更加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职业安全健康提出的要求是:生命的质量,不仅仅是活着,而是要健康地生活。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认为,有相当的职工在工作时没有发生工伤或工亡事故,但是,有些人在退休后患某种疾病与过去长期从事的工作有关,因此,这些疾病也应该是事故。

让法规起引导制约作用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今年,我国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并将在11月1日正式施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立法晚了许多。论坛上,许多国家的安全立法工作对我们颇有启迪。

世界主要产煤国之一的波兰,有国家劳工监督局、国家最高矿山局等部级的管理机构。波兰的采矿史可追溯到16世纪,那时该国有18个矿区。二战后,波兰的采矿业进入黄金时期。上个世纪70年代后,矿业产品逐步被其他产品所代替。目前,该国有12个采矿区域,有517名包括专家在内的工作人员,对506个采矿点进行监督。去年,他们对该国采矿业进行了17000多次检查,使很多不合标准的大型煤矿被关闭。该国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发现危险源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为了对事故做到提前预知,安全管理人员要有书面报告,详细描述危险源的地点、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出现危险时的处理方法。这些书面报告要交给上一级的安全管理部门。上世纪90年代初,波兰出台了国家《开采法》,扼制了采矿业中的事故频发势头。1994年以来,该国加强了对开采安全和环境的检查。波兰制定的有关矿山法规与欧盟相一致,管理者的工作要得到书面允许,并要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

著名的德国鲁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卡尔?施大哲说,对从事煤炭生产的工人来说,存在很多危险。德国在工业发展的早期,职工健康就得到了高度重视,1839年德国推出了职业安全健康法规,1884年出台了《事故保险法》,同时也出台了事故联合责任制,责任制是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支柱。在德国,职业安全健康是在一个项目开发之初就要考虑进来的;职业安全健康在项目设计流程中要给予考虑,是工作环境设计的一部分;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组织受到人们的尊重,职业安全健康的设施必须符合未来的要求。施大哲介绍,鲁尔集团的管理人员认为,职业安全健康是生产的前提,职业安全健康是人文基础,职业安全健康能带来欢乐,因此成本再高也不为过。

职业安全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到高度重视,他们的立法不仅多而且可操作性强。目前,欧盟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指令就有20个。例如芬兰,该国在今年初开始实施《职业保健法》,后又颁布了《职业安全法》,并将在2003年1月1日起施行。芬兰的职业安全战略重点是预防,其目的是更好地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为做好职业安全健康监督工作,芬兰把全国分成11个职业安全监督检查区,共有450名专家参与检查工作,其中370人工作在具体场所,每年的预算是2000多万欧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安全生产来说也是这样,健全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美国劳工部矿山安全健康局自1910年成立以来,在矿山安全与健康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矿山开采的死亡人数从每年的3000多人降至不到100人。目前,美国所有的矿山业都得到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健康法》的保障。

新加坡为了确保船厂工人的安全生产,1994年6月1日颁布了每一家造船厂都必须遵守的《安全管理条例》。2000年10月,《条例》又在其他三个工业行业实施。由于采取这项措施,新加坡造船业事故发生率从1993年的每百万工时的12.5下降到2000年的3.8。

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

论坛上几乎所有宣读论文的代表,几乎都谈到管理,都认为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同时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安全管理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各大企业都有很多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

日本是能源生产小国,但在1949年就对煤矿安全采取了强制性措施,建立了煤炭安全研究中心和矿井安全协会,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同时建立了良好的预防措施,培养职工的团结互助精神。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家庭超过了1000万户,事故也增加了。严峻的安全形势使日本政府寻找对策。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其中包括立法、开发应用安全燃烧炉、向消费者提供安全措施的信息等等。现在,事故率降低了60%。他们认为,仅仅通过安全设施不可能做得非常完美,同时,事故的增加与社会老龄化有关。

美国今年曾发生了一起煤矿水灾事故,由于美国煤矿安全有很好的管理基础,事故发生后很快查明了工人被困的位置,并采取了有效的压风排水方法,最终成功救出了9名被困工人。美国劳工部矿山安全健康局助理部长大卫?劳瑞斯基在论坛上借助幻灯演示的救护经过,引起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

澳门酒店业、饮食业发达。2000年,这两个行业的工作意外事故占了全澳门意外事故的21.2%。今年以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暨就

业局对81家酒店、酒楼、餐厅等进行了职业安全与健康巡视,向他们提出了1195项改善建议。两个月后,该局技术人员又进行了跟踪寻访,结果,完成建议项目的酒店达89%。澳门劳工暨就业局已草拟了新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总规章,以保障所有受雇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任何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有企业都要进行成本核算。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将工伤的治疗、赔偿、误工等统统打入成本,账算得十分精细。这种算账的方法把企业主的利益与职业安全健康紧紧地连在一起。因为,职业安全健康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业主的责任。一旦出了事故,受到伤害的不仅是受害者,业主同样受到损失。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了职业安全健康保险机制。

安全培训为企业服务

安全培训教育,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高度重视。他们培训的目的性很强,注重为企业服务。

芬兰是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其中95%的企业雇用工人不到250人,占全国劳动力的60%。因此,芬兰特别重视在中小企业开展培训工作。10%的小企业常常会在成立后的3年内破产,这些企业缺乏信息来源,管理风险大。为此,芬兰为中小企业建立了安全管理网络,调研中小企业的风险,并以此为内容来培训中小企业主。芬兰政府曾把有关小企业安全风险领域的信息传达给1200个中小企业,告诉他们,哪些是个人和业务风险,让中小企业主知道自己的风险是什么。

香港特别行政区职业安全健康局,清醒地认识到了来自职业安全健康培训的挑战,在香港引进了终生学习的概念,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学习的氛围。他们要求,培训应有高质量,甚至明确提出培训要使用VCD等会产生良好效果的技术手段。据介绍,他们还将和一些第三产业的有关机构合作,发展一些特定行业的教育培训。

一些国家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选择,来自于对事故的精确统计和分析。与我国不同的是,一些国家的事故和工伤统计工作是由保险公司承担的。而国家的劳工管理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门则根据有关数据的分析来制订或修正培训计划。

安全与健康论文第5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移民到了新西兰,以往来新西兰只是休假、玩玩,现在要长期住在这里了,我该干点什么呢?在国内干了那么多年的职业安全健康,要想在新西兰也干这个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了解这里的法律法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另外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具。想来想去决定再去大学学习,通过学习了解他们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怎样做的。

新西兰职业安全健康课程

就这样我开始了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的学习历程。我学习的是一个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专业是职业安全健康。我选择了两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必修课一门是预防事故,另一门是预防职业伤害,选修课我就选了英语学术写作。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就给出了一道讨论题:你认为什么是一份好工作?我当时想这和事故预防有什么关系呢?好多同学都参与了讨论,把自己的理解和经历都发到了群里面,我看了之后才明白,原来事故预防不仅是测算重大危险源有多大,也不仅是火灾爆炸,它更隐含着人的尊严。

1985年,瑞典金属工业工会为工人提出了一份好工作和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应具备的9条原则:一是工作要有稳定性保障,这是先决条件;二是收入公平;三是有话语权;四是每个雇员应成为团队的成员,相互合作;五是不同岗位的工作都应有技能增长的机会;六是每个员工有权利参加培训教育;七是工作时间的安排应满足工人休息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八是工作中应人人平等;九是工作环境应安全,免于职业病或事故伤害。

我看了这段后内心有些凄凉和悲哀,从开始学这门课时观念上的不适应,到一步一步理解明白,基本上花了一个学年的时间,慢慢地懂得了事故预防重要的是观念、管理和文化,而不仅仅是安全工程。

事故预防这门课共有两次作业,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但拿到学分必须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都要通过。第二次作业是事故致因理论模型分析。新西兰事故赔偿机构(ACC)的赔偿机制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称为无过错赔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受伤了,都会赔偿。ACC也会在网站上发出预防事故的方法和指导,以及事故分析模型,事故分析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指有没有把安全融入到生产中,管理中有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即便是制定采购计划时也要考虑有没有安全预算等。他们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定,多少人以上的企业就应该成立安全健康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要定期开会,讨论企业有关安全健康的问题。安全健康委员会是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部分,由企业老板和相关管理层组成。安全文化最根本的内涵是人的思想认识,观念的形成和管理的执行。

企业安全文化

新西兰恒天然有限公司是新西兰最大的一家奶制品公司,最辛苦的工作就是开着长长的大罐车全国各地送牛奶,当然,这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工作。2016年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出了2次大罐车侧翻路边的事故。于是当事人、安全管理人员、工会几个部门一起研讨事故成因和对策措施,司机们觉得事发当天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好,而且之前没有睡好觉。

研讨之后,针对司机疲劳驾驶的情况,公司发起了帮助员工转变对公司安全文化看法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鼓励司机敢于告诉他的领导没有睡好觉或身体状态不好,不能开长途车,这样公司可以重新安排其他人代替。公司认为尊重工人的意愿,把他们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样是展现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在这个活动中,公司组织所有司机共同培训有关怎样处理身体状况与工作的关系,不仅如此,还把温馨提示和详情解释编制成小册子,分发给每个司机,不仅给司机看,还要求给家人看,让整个家庭参与预防事故,同时也是让家属融入企业的安全文化。他们不仅仅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改进企业安全文化,也引入一种软件系统,把这个软件安装在车上监测司机行为动作,通过行为动作反应他们的身体状况,然后提示他们休息的时间。还有通过询问司机一些问题,将答案输入到软件系统中,然后进行数据分析,依据分析结论修改他们的轮班、长途短途等安排。

新西兰的医疗体系

新西兰是全民免费医疗体系,这样每年政府要花一大笔钱用于公费医疗。政府为了减少这笔开支, 就要从职业健康的角度更多的减少职业伤害。他们在分析职业伤害时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一个机构的安全文化、管理,然后是制度体系的建立,甚至是这项工作安排的是否合理,比如是否在狭窄有限空间作业,如果有,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有,气温的高低都是作为危险有害因素来考虑。哪些工作方式可能会引起雇员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这些都会导致职业危害的发生。每年作为课题研究深入到基层的社区医院调查,哪些病例与工作相关,病人是做什么工作的,是否由于从事该职业引起的疾病。

在新西兰有资格公费医疗的人是公民和具有居住资格的移民人群。首先在所居住的城市注册,一个城市有几个社区医院,可以选择不同的社区医院,每个社区医院挂号费不同,还要看大夫给你看多长时间,半小时或20分钟作为一个收费单元,有的20分钟收45或50新元,但拿药不管多少都是一个品种5新元。社区医院认为有必要送你到医院去,他们会与医院联系,给你约好时间。如果认为没必要去医院,那么你是没有资格自己去医院看病的,除非是急诊的情况。在医院一切免费,甚至不用花挂号费。所以新西兰的社区医院应该是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层机构。从基层单位收集发病率和发病因后,再回过头来从职业健康角度预防。

新西兰职业健康10年规划

2016年,新西兰政府WorkSafe NZ(WorkSafe NZ,相当于我们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职业健康10年规划。据2016年数据统计,与职业病相关每年约有600到900人死亡,至2016年,职业病新案例总数约为3万人,如噪声引发的失聪和肺病等病例。政府每年要花20.4亿新元(合约100亿2 000万人民币)用于职业病造成的死亡、治疗、康复费用,间接劳动力损失约人均每年120万新元(约合600万人民币),如工人患职业病后不能工作的间接损失。

这样,政府制定了改进职业危害状况10年规划,所有企业、工人、安全健康管理人员、工会组织、安全健康专业人员以及社会各界都要参与到职业危害预防工作中,共同努力实现规划所制定的目标:一是提高风险和伤害意识,鼓励企业高、中庸芾砣嗽焙凸と诵同合作改进健康风险管理水平;二是政府、社会团体及各行业相互支持,以更大的努力开拓职业健康发展;三是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实施职业危害源头控制;四是提高中介机构和人员职业健康服务质量;五是以新技术支持职业健康工作的开展;六是提供有效和高质量的职业危害作业指导和培训教育;七是有针对性的对职业病数据采样、分析和研究成因,然后制定对策措施;八是通过对职业健康预防方式方法的实际应用,补充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九是到2026年,争取实现个位数字职业病案例。

学习体会

通过在新西兰的学习,我体会最深的是,他们将重点放到人的因素而不是技术上。安全工程只是职业安全健康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学习的课程还包括机构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社会流行病学、人机工程学。他们的职业安全健康学习涵盖的知识更广泛,更侧重人的因素。在新西兰,职业安全健康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管理方面的培训都要把职业安全健康纳入其中。

安全与健康论文第6篇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长沙410205;2.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小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我国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并未引起重视。生命安全教育认识滞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缺失、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等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角度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都是可行的,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常态化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渗透 生命安全教育 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07—03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编号:XYS4S07。

作者简介:1.钟小燕(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理论。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实施生命教育,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开设了有关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将生命与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 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而且事故发生也减少了。

生命安全教育在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呈现,大部分都是将生命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 而且事故发生率也减少了。

目前, 我国的生命教育主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中进行理论宣传,作为特殊的教育活动尚未真正开始。生命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了人们的安全意识[1],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2]。

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 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

我国0~14 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 在各种死亡原因中,意外死亡已占第1 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1.3%。我国每年大概有10 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给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哀悼死者缺乏自救能力,也反映出学校和社会的生命安全教育的严重缺失。安全事故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是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6 年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 号)》,要求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2]。

目前我国生命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学术界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概念尚未达成统一,相关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

1.2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传统文化教育根植于课本和教材,重视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给教育者留下了不少弊端, 师生思维放不开、缺乏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勇气而习惯于循规蹈矩[3],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受到限制。

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表现为:缺乏处理事情的判断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传统教育中,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每年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生命安全案例,使教育工作者陷入了困惑、尴尬与无奈。

许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往往只是通过一些报道, 一些知识竞赛,甚至用相关安全装置代替。有些学校的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没有相应的实践操作,更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得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当学生真正面临危险时还是不知所措,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1.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

目前,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生命安全教育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式:第一,热身准备活动,防止学生受伤;第二,教学过程中强调运动损伤的相关内容;第三,教学中对学生的保护帮助;第四,器械的安全使用方法的讲解及注意事项;第五,利用课堂对安全、健康知识的宣传和讲解。

依托“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方式很难保护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仅仅依靠空荡荡的讲座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 运动安全,缺乏体育卫生,体育急救等,使保护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没有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1.4 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

当前,小学生的生命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心理系统发展均不完善;个人认知水平低,缺乏对风险预判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生命安全事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传授生存的安全常识,使学生掌握生命发展的基本技术、技能,在实践练习中体会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小学生积极的生命意识,学会珍爱生命、享受生命。

2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2.1 教学目的统一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4]。由于课程的身体练习特征,以及大量的课外活动为载体。

因此,除了体育与健身课程本身具有的健身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还能有效地提高自救能力, 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身伤害。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生命安全的意识,掌握增强体质的有效锻炼方法和意外发生时救助的技能, 并能够具备应对危险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都是以体育运动为主体,最终实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生命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6]。

生命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使学生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建立对生活和人生价值观。通过急救技能和避险能力的学习、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两者的教学目的具有统一性。

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安全、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 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提升生命的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和体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加以营养、健康、疾病预防、避险和其他健康教育等辅助教学。同时,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的升华, 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3 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

据相关报道,2014 年岁末, 上海外滩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36 死47 伤的严重后果, 此次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后的应对措施都表明了国人在应对突发事故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的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健身休闲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运动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运动损伤、运动猝死事件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的健康发展。如何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促进身体的健康是发展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安全自救、自护的技能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生命意识和能力。

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常态化策略

3.1 教育部门要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制定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的相关教材, 这样体育教师就可以有章可循,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才可以更好的实践。相信这一举措能为体育教师安全教育的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教育部门要构造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分享一些好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供其他教师参考,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为新老师能够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探讨有创意、有创新的教学内容方法。

3.2 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生命与安全的知识和素养,加强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结合生活开发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融入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生命安全知识。

其次,生命安全教育应依托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对体育教师进行“生命。生存安全”系列课程培训,如:“生命教育”、“如何识别危险”、“如何保护自己”等课程的培训,丰富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把“生命、生存”理论放在培训课程中,改变以往培训对运动技术和知识的“再翻抄”,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打造成以“生命第一”为取向,以培养生命、安全、健康为目标,实现生命教育的广度、渗透生存能力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赵萌,王焱森.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教学的常态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gov.cn/ziliao/flfg/2006-07/12/content_333420.htm.

安全与健康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国内职业安全、职业健康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政府、企业、员工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1引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与is09000和iso 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iso正式成员国,1995年参加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组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特别工作小组,2001年11月12日批准了gb/t28001- 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科学技术、管理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对于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不断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先后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就业促进法》等多部保护职工安全健康工作的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人,尤其是高危行业的安全投人。这些措施对于改善安全设施、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2008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比上年下降10.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12人,下降24.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82人,下降7.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182人,下降20.4%。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万起,造成7.3万人死亡,30.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4.3人,减少0.8人。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如下:

    (1)一些地方和企业,思想上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这就很难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小企业,这种意识的树立还很不够,同时受资金投人等各方面的制约,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到位。

    (2)职工对职业安全健康认识不够,尤其是那些在苦、累、脏、差环境下工作的职工,不了解什么是职业健康,企业也不对他们进行告知,有些职工得了职业病还不知道是怎么得的。

    (3)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有着很大的立法空间。目前,虽然我国有许多涉及到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一般夹杂在其他法律如《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等里面,在职业危害防治上,我国只有一部法律—《职业病防治法》。但从我国目前职业危害的现状来看,只有一部法律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和《职业病防治法》相配套的规章和标准的制定已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时刻。

3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举措

3.1提高安全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

    文化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安全健康文化是人们从事安全健康活动的安全健康价值观、行为标准和物态的总和,是尊重人的生命安全,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人的价值理念。树立社会安全健康文化理念,提高人的安全健康素质,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安全健康风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从员工、企业、社会三层次,形成全系统、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健康文化氛围、舆论氛围,引导和启发全社会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安全健康。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从国家层面,加快劳动安全健康方面专业法规的立法工作,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健全各领域相关的法规、技术规程、标准,依法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健康管理行为,做好职业危害申报制度、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制度、职业卫生安全的许可证制度的建设工作,把安全生产和健康管理工作纳人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

    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科技方面的投人。通过加大科技投人来推进科技创新,从而运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改善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健康面貌,从而使我国的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健康工作能够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

3.3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根据目标管理原则,从企业法人、董事长等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普通员工,层层制定、分解目标,逐级落实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健康管理考核标准。根据国家、部委、行业制定的《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因企制宜,制定公司考核标准。

    规定员工安全健康行为规范,《安全健康管理手册》,明确总要求、目标、职责等,为安全生产健康管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章可循。

    建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事故汇报、分析、处理、调查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中。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意识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安全生产、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法律,提高自身意识,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人企业管理中,积极营造企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重视教育培训工作,为培训的组织、管理、资源等提供支持,确保安全生产与健康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安全与健康论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TV8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绪论

我国堤防年代久远,系逐年修建和加高培厚而成,非为按照现代建造技术按照标准设计和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内含诸多隐患。因此,我国堤防需要研究的问题较多。上世纪90年代的几次大洪水以来,我国在堤防方面的科技投入加大,在堤防的抢险、加固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的成果和经验,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但是,在堤防的日常维护、险情预报方面,相比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技术还比较落后。

1998年洪水后,堤防安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07年1月,水利部专门成立了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在借鉴其他工程领域健康诊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堤防工程健康诊断思想,并积极开展堤防工程健康诊断理论和方法研究。

堤防工程健康诊断是利用原型诊断、实体模型和数值模型诊断来获取堤防或单位堤段的基础诊断资料,通过对各种定性或定量基础诊断资料的分析处理,研究建立健康诊断多层次指标评价体系,以此来综合诊断单位堤段中已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严重程度,并以既定指数、等级或概率值等来定量和定性描述堤防工程的健康状况,为堤防工程管理和防汛抢险动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堤防工程健康专项诊断技术、堤防病害分析诊断和堤防健康综合诊断理论与方法三大方面。

2 堤防工程健康专项诊断技术

2.1 原型诊断

目前,堤防工程健康专项诊断技术多以堤防安全监测、堤防隐患探测及堤防安全检测等技术手段为主,另外还包括人工巡视检查法等。

有关堤防监测、探测和检测方面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现在国内开展得比较多[1]。在堤防监测方面,重点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堤基渗透压力和渗漏量监测、堤身浸润线和沉降监测、穿堤建筑物与基础及堤身接触面的渗漏渗压监测、建筑物与堤身结合部位的不均匀沉降监测、建筑物变形监测等;在堤防隐患探测方面,许多比较先进的隐患探测新技术被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包括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SD-1瞬变电磁仪、MIR-IC直流数字电测仪、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探测系统、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聚束直流电阻率法以及地质雷达等;而堤防安全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堤防工程在特殊气候、异常水情或运行状况严重异常时可能存在的缺陷、隐患和险情,来判断堤防工程的短期健康状况。堤防安全检测主要是采用探地雷达、电阻率成像仪、电磁剖面仪、多波束声纳以及水下钻孔电视摄像系统等仪器设备来进行渗流场、温度场以及位移场的安全检测。

2.2 实体模型诊断

在堤防工程施工、正常运行以及防汛等时期,原型诊断技术在提防工程健康诊断中积累的大量资料是对堤防工程健康状况的真实反映。但实际上,积累的大量健康诊断图谱资料因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测点数量及空间分布的制约,只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堤防健康状况的变化,缺乏诊断图谱资料与堤防实际状况的对比研究,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降低了图谱资料的可信度和实用性。实体模型正好弥补了原型诊断的不足[2],通过对堤防原型的模拟试验,可以为堤防健康诊断提供大量详细的模拟观测资料和对比资料。

2.3数值模型诊断

通过实体模型获取的堤防观测资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型诊断的不足,但由于受模型试验手段、比尺关系、复杂地质条件模拟以及试验经费等方面的制约,实体模型仅能为一些典型堤防段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因此,开展堤防数值模型分析十分必要。数值模型分析是堤防健康诊断的前提,其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健康诊断结果。

3 堤防病害分析诊断

堤防病害是堤防工程本身存在的隐患和汛期堤防发生险情的统称。其中隐患病害主要指埋藏于堤身及堤基内的动物洞穴、腐朽树洞、决口的老口门以及堤身裂缝等;险情病害主要指堤防遭遇洪水期间出现的渗水、管涌、漏洞、崩岸、漫溢等。

堤防病害诊断是研究堤身、堤基、穿堤建筑物、水闸工程及护岸工程病害的发生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技术[3]。其主要任务是运用专项诊断技术研究堤防病害的成因、机理及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并研究各种病害的鉴别方法,从而为从根本上防治堤防病害、保障堤防运行和管理安全提供理论基础。

4 堤防工程健康综合诊断理论和方法

堤防工程健康综合诊断系统是一个多项目、多层次的递阶分析系统,其内容包括综合诊断结构体系、健康评价标准设计、诊断指标度量方法和综合诊断方法四个方面。

4.1 健康综合诊断结构体系

堤防工程健康综合诊断结构体系,其诊断指标包括底层诊断指标和多层中间诊断指标。堤防工程的整体健康状况由堤身、堤基、穿堤建筑物、水闸工程及护岸工程的健康状况来综合反映,而各部分的健康状况又可利用健康专项诊断技术中的几种或全部进行诊断,因此诊断指标的拟定主要是从堤防病害分析诊断以及堤防安全监测、检测和探测项目的拟定角度来综合考虑的。

4.2健康评价标准

诊断指标是堤防工程健康综合诊断递阶分析系统的基石,要对堤防工程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还必须对所拟定的诊断指标特性的优劣状况做出适当评价[4]。亦即将堤防工程健康状况划分为若干个可度量的健康等级,并确定各健康等级的含义。目前,许多研究学者倾向于将各层诊断项目的健康状况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健康、亚健康、病变、危情四级。健康指堤防工程的实际工况和各种功能达到了现行规程、规范、标准和设计的要求,只需正常的维修养护即可保证其安全运行;亚健康指各项监测数据及其变化规律处于正常状态,在设计洪水位下,按照常规的运行方式和维护条件可以保证堤防工程安全;病变指堤防工程的功能和实际工况不能完全满足现行的规程、规范、标准和设计的要求,可能影响堤防工程的正常使用,在汛期险情数量较多,需要进行安全巡查,确定对策;危情则指按现行规程、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堤防工程存在危及安全的严重缺陷,汛期运行中出现重大险情的数量多。

对堤防健康进行综合诊断,其相应等级的健康评价标准除了定性描述外,还需进行定量描述,研究拟利用某些相关集合理论和函数,给出堤防健康状况的级别和各指标对健康状况影响程度的量化描述,即建立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健康评价标准。

4.3 健康综合诊断指标度量方法

指标的度量方法和赋权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度量方法包括数值计算、模糊统计法、专家调查法和区间平均法等,赋权方法则包括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乘积标度法等。吴中如院士[5]在混凝土坝健康综合诊断结构体系指标的度量方法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值得借鉴。

4.4 健康综合诊断方法

堤防工程健康综合诊断的难点在于如何运用递归运算方法将多个诊断指标的健康值综合为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的健康值。在混凝土坝的健康综合诊断方法研究中,吴中如院士[5]主要利用物元变换和可拓集合理论,进行逐层量化递归运算,给出混凝土坝整体健康的类别归属和性能值,从而对大坝健康进行分析诊断。但对堤防的健康综合诊断方法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堤防工程健康诊断涉及的因素众多,问题复杂,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许多研究开发工作要做。

5 结论及建议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常常存在重建轻管现象,特别是堤防工程,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还是以人工巡查为主,而这些堤防对人民生命财产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国堤防诊断技术和评判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下一步应该尽快借助混凝土坝等评价指标建立适合堤防健康评价体系,为我国堤防安全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1] 冷元宝,任建东,王锐,赵圣立,朱文仲. 堤防隐患探测与监测技术展望[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 2004,(01).

[2]周小文,包伟力,吴昌瑜,刘莉莉. 堤防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 , 2001,(11).

[3] 金介明, 江征风. 大坝堤防安全监测报警模拟系统设计[J]. 中国水运(理论版) , 2008,(01).

安全与健康论文第9篇

在全校范围内为本科生开设公选课环境与健康,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环境现状、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和环境与健康教育的有关信息,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如何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促进健康。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环境危机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识别和抵制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有损环境的行为,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和自觉的参与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同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因此,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具有保护和传播环境安全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是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关系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由于授课对象多为非生物和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相对有限,而这些内容又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很多本科生对本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拟定教学内容。

经过连续5年10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环境与健康概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微量元素与健康,环境污染与健康及环境安全;第二章为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介绍水体污染源、污染物及水体污染的危害,水质标准和饮用水卫生;第三章为大气污染与健康,生活中常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标准;第四章为物理污染与健康,介绍当前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第五章为农药污染与健康,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农药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农药污染的防治和污染食物的处理;第六章为食品安全与健康,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各种食品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第七章为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内装修中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第八章为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主要介绍生物入侵的危害与对策、生物技术与安全。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全球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综合性、科普性、趣味性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适合作为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公选课来开设。2008年开课至今,已经连续授课共计19个班(100人/班),选课学生达1900人,涉及范围涵盖全校大多数专业(除医学和生物学)的本科生,学生评价很好,是颇受本科生喜爱的一门全校性公选课。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

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公选课每周只安排一次,间隔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学生记忆信息的遗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息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重点内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重新编辑制作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影碟,如在讲授物理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有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光污染等;在讲授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关于水俣病的视频;在讲授食品安全与健康一章时,放映著名营养学专家关于饮食与健康的讲座视频。这些视频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5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效地提高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严格制定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课堂考勤、讨论、作业、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考勤、讨论、作业占总成绩的40%,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其论文撰写的能力。应用网络工具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建立本课程的公共邮箱,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包括未选修的)受益,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更为方便、快捷和顺畅。

开课5年的教学效果比较见表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成绩由2008年的80.50分上升到2012年的92.80分;学生期末考核平均成绩也逐年升高,由2008年的76.20分上升到2012年的86.90分;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选修此课后认为收获很大的学生所占百分率逐年上升,2012年达到86.80%。说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