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08 21:51:28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质量管理体系; 对策

1 引 言

近年来,高校承担了一大批国防预研、军品协作配套、军口973等重大科研任务,涵盖了军工科研的众多领域和若干计划,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凝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对于加快我国新军事变革,推动国防科技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国防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根据《中国人民装备条例》第143条规定“质量体系评定不合格的单位不能承担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任务”,新颁布的《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和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其承担的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和维修任务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确保武器装备质量符合要求”;第46条规定“未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不得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维修任务”。因此,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参与国防科研的必备条件。同时,高校科研管理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培养科研人员特别是年青科研工作者扎实的科研基本功和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还能够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从而实现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对科研成果产出的保障[1]。

因此,包括军队院校在内的许多高校,为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先后建立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按照GB/T19000族标准(等同采用ISO 9000族标准)或GJB9001标准,结合实际制定了学校科研工作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一整套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加强了科研项目管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针对科研项目和科技管理工作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但是由于目前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依据的是源于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因此,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高校自然会暴露出自身的不适应之处:高校学科众多,承担科研任务的范围广泛,科研布局较分散,试制的产品属多品种小批量,相对于企业单一而集中的科研生产任务而言,高校在质量管理上的难度会成倍地增加。由此,高校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对科研项目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2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工作环节存在“两张皮”现象较为严重[2],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校不同于企业。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2.1 高校与企业的任务方向不同

企业在科研生产中任务单一,一般仅在某一具体的科研方向有产品研发和生产,而高校一般有多个学科,在多个科研方向上有着不同的科研任务。因是由于高校科研生产的专业领域跨度相对较大、种类多,研制过程差别很大,而且一些产品的研制任务不连续,设计和开发过程变更频繁,研制任务时间紧,从而导致质量管理环节多、难度较大,尤其是在没有吃透标准的情况下,生搬硬套标准,造成执行困难。往往出现科研过程中做过的做得很好的工作没有放入标准的环节中,而为了标准的某个环节无谓地准备诸多额外的工作。

2.2 高校与企业的中心任务不同

企业单纯为了生产赢利而运营,追求的是产值和利益的最大化,而高校肩负教学、科研双重任务,重在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一方面高校在科研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资源有教学与科研双重用途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高校又是以教学为主,其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并不是为科研及产品开发而设置的,这就决定了质量体系中所规定的相关职能部门和质量职责只是组织的一部分工作,甚至可能会有名无实,这在不同程度上必然影响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3 高校与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

一直以来高校的科研管理采用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各个课题组的管理模式主要取决于课题组组长,通常是一个课题组一个管理模式,课题组科研水平也基本取决于课题组组长,人为因素对科研的影响过大,导致采取科研质量管理过程中受到习惯性的阻碍较大。企业一般采取整体集中管理,管理模式相对单一。

2.4 高校与企业的生产数量不同

企业无论大小,大部分都进行批量生产,而高校主要进行科研创新活动为主,不可能进行批量科研生产,正是由于产品批量上不去,质量管理的效益不明显,使得科研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某些科研过程(如外购和外协控制、合格供方审核等)违反正常程序,使研制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3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对策

针对高校与企业的不同特点,依据高校实际,在充分理解标准精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质量管理的先进思想和方法[3],在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较好地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进一步促进高校的科研生产。

3.1 设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建立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由于高校的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并重,科技人员以及设备和工作场所等都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在人力资源、设备配备、机构设置等方面高校与任务相对单一的生产企业或科研机构有很大区别。高校科研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能照搬企业或研究机构的组织机构模式,也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设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的工作实际来进行。

但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学校科研质量管理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能有效地发挥质量管理的效率。同时在原组织机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具体部门实施质量管理的相关责任,把对质量体系的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人力设备、环境等资源管理,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确认、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持续改进等各项管理职能都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从管理职能上能够按照质量体系的分工各负其责。重点对军工及其背景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对科研项目研制全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最后通过质量管理办公室的牵头,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质量管理文件以及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中体现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这些手段,学校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深入,质量管理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2 广泛培养质量管理骨干,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高校不同于企业和专职研究机构,教学与科研并举,因此不可能投入大量人力专职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广泛培养既懂科研又懂质量管理的骨干是完全可能的。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几年的摸索,结合学校实际,本着“来自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4],每年在各个课题组遴选一些责任心强、认真细致的年轻科研骨干作为该课题的质量主管,通过对这些质量主管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集中培训,一方面质量主管充分了解了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清楚质量管理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又是科研骨干,对课题的研制情况能较好把握,通过这些质量主管以点带面,达到课题组乃至全校科研人员都能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中来,并不断摸索科学工作创造过程中的管理规律,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创造环境,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预计目标和效果。总之,做好科研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需要既熟悉科研业务、又精通质量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3 重点借鉴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实施科研项目分类质量管理

GB/T 19000族标准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其提出的要求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通用性。国军标GJB9001以等同采用国标为基础,增加了军品的特殊要求。标准是个通用的体系,给不同科研产品提供了过程管理的理念和准则,但是不同科研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是不同的,侧重点也很不一样,所以,应对高校承担的基础研究、预研、应用研究、产品研制和型号小批量生产等项目,实施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质量管理要求[5],比如:对实物产品的工程研制类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管理,重点跟踪监控,严格设计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管理,以实现对产品的质量保证,同时只要产品受控,规则越简单越好;对任务书变化频繁、研制时间非常紧的一般项目或者小型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简化手续,控制关键,做到简化过程又能保证质量;对应用基础类研究项目可参照质量体系进行管理,坚持质量管理中的应有节点,可重点对文档化要求且适当简略。总之,高校科研管理在引进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借鉴质量管理的部分概念和做法,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工作习惯,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大学科技创新。

3.4 优化重组资源,局部实现科研生产过程集中管控

由于高校的所有资源都是教学科研两用,同时高校的科研生产的专业领域跨度大、种类多,研制过程差别也大,科研生产中只有少量小批量的生产,即使是实物产品形式的工程研制项目,大多也只是进行样机生产或新产品试制,很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多方管理。为较好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资源管理”对人员、基础设施、科研设备、工作环境等做出的相关规定,对批生产任务和产品试制、样机生产的项目,尽可能将科研资源专用、通用,进行集中管控。例如,依托学校的实习训练基地或校办工厂,将生产和试制的现场由原来的不固定的实验室固定到车间,质量管理办公室可以重点对该区域进行重点控制;对生产用的仪器设备严格按体系要求进行管理,比如测量设备,严格按周期实施计量检定;对采购,也可以依托学校的集中采购中心进行采购管理,这样在对合格供方的评价、控制上就不会出现先采购原材料,再为了评价供方而评价供方的本末倒置现象。

4 结束语

目前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科研质量管理监控体制还处于摸索阶段,并不是十分成熟,特别是一些问题的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一旦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不仅仅是对现行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优化而且将会是一种突破,将对进一步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高校科研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中遇到的问题,研究高校科研生产活动的特点,充分采纳质量管理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采用例外的、系统的、问题逐步解决的思维方式,深入运行质量体系,让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高校特色充分接轨,真正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 汪金龙. 论述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J]. 改革与开放,2009(22).

[2] 张志生,张冰. 浅析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J]. 科技管理研究,2010(4).

[3] 张喜爱,张书晔,曾庆平,等. 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09(7).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科研工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仍需注意到,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这使得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强科研工作、促进校企合作将成为必然选择,其不仅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解决校企人才供给的矛盾,还对高职院校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形成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搞好校企合作最关键的是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让学校和企业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共赢,高职院校既可以资本为纽带,同企业共建盒子公司,又可以技术为纽带,同企业共同研发产品,只有将合作拓展到学习、科研、就业等多种层面,校企合作才是牢固的。本文以加强科研、促进校企合作为视角,从多方面探讨加强校企合作的路径。

一、科研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其在社会上的声誉和认可度,尤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科研活动,更是有益于校企合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具体来讲,科研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科研工作是校企合作的良好切入点。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学校虽然有强烈的校企合作意象,但难以找到参与热情较高的企业,校企合作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迈出实践性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不能从校企合作当中获得利益。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充分发挥学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协助企业寻找利于生产经营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促进企业产品及技术更新换代,以科研为切入点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

(二)通过科研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取得利润,作为最活跃的经济体,企业自始至终的使命都是探索提高生产效率、攫取更大利润,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首先考量的是经济原则和效益原则。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同样要确定参与校企合作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存在很多顾虑,不能自始至终完全投入到合作中,学校不能在短期内带来合作成果,校企合作的关系一直都很脆弱,真正能够形成良性运作的校企合作还很少,企业与学校之间始终缺乏长效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组织教师、行业专家、高级技工进行学术交流,召开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校企合作的好处,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建立学校与企业稳定、和谐的发展关系。

(三)科研工作能够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校企合作应当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双向共赢的。学校与企业要想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长久合作,就必须互惠互利,寻找双方利益的契合点。通过科研合作,高职院校能够将科研成果带到企业生产一线,企业也能将生产经验带到课堂当中,产业发展真正同专业建设相联结,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还有益于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帮助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

高职院校经费有限,缺少必要的科研仪器设备,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开展高投入、高科技等大型科技项目的开发与研究。科研条件方面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科研模式,而不能简单套用普通高等院校的科研模式。高职院校要立足自身办学特点与发展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领域,利用自身在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应用研究。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始搞科研,但研究过程同外界独立,这导致研究成果、科研立项同企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很多研究课题还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加之,科研条件、科研水平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很难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真正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具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对科研的分析定位不准确,因此,重新明确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对顺利开展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结合点应定位于“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将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起来,重视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中的推进作用。在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通过科研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经营中出现的难题,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努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将科研作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动力。高职院校还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将生产中得来的经验应用到课题研究中,利用高职院校的条件优势将经验与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并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将从企业中得来的最前沿的技术、技能、技巧融入课堂教学或教材内容中,增加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为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可以说,将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融入校企合作当中,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让学生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为企业带来了学术气息,有利于企业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二)高职科研服务功能的着眼点应定位于行业、产业生产一线。高职院校办学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应当是面向行业、产业生产第一线的。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小企I生产实际找课题、找项目,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尽一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认清自身在科研方面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高等院校没有涉及的、不愿搞的科研领域下手,将科研能力较强同时又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做出成果,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侧重点

(一)科研要立足于企业需要。高职院校要深入了解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院校专业特色深入一线,主动寻找科研课题,突出投入产出好、见效快的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在为企业服务中搞科研、在技术实践中搞科研,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地位,促进产学研良性循环的形成。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对市场有一定了解,协同企业做好市场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找研发课题,不能局限于政府招标项目。

(二)突出重点,形成学科优势。高职院校加强科研的根本原则是突出专业重点、形成学科优势。具体来讲,高职院校一是要面向周边地区,立足区域发展,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及本校发展目标开展科研工作;二是要集中力量开展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不能四面出击,分散研究力量,要集中自身专业优势大力扶持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专业,尽快形成科研特色。

(三)大力推进合作科研。当今世界是知识密集、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单独依靠某一力量很难完成科技攻关,合作研究、合作实验变得日益重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并不占有优势,其在科研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如果仅依靠自身力量开展科研工作,难免出现选题范围窄小、科研成果肤浅等问题,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科研品牌的创建。因此,高职院校要打造合作站,走出校门,同企业合作、同其他院校合作、同科研院所合作、同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合作,集思广益,吸取对方优势,发挥自身长处,搞好科研工作。同时,还要以中小型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联合企业自身做好项目攻关,搞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

(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要转化成企业的实际利润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高职院校科研可少量涉及理论性研究,但不能以理论研究为主,要以“短、平、快”的、能够为企业尽快带来效益的科研项目为主。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政府出台的科研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同企业分工合作,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高职院校不能独立经营公司,但可以参股企业,以知识和技术的形式出资,鼓励有经营能力的教师承包部分科研项目,还要参与企业专利转让、产品分成等工作,同企业合作进行市场运作。

(五)组建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高职院校要加快引进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相关制度,落实科研工作目标责任制,以校领导牵头,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校实际为出发点,制订贴合实际的科研计划;适当增加科研队伍编制,根据教师特长对工作进行分配,在理论教学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可多承担教学任务,有科研特长及一线工作能力的教师多参与校企合作及科研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上得了课堂,下得了一线”的观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运作;从社会上聘请一些高级专家、学者、行业带头人、一线优秀技工等人才进行讲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提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度,对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有明确定位,立足地方实际与学科特色,找到科研工作的重点,积极同企业开展生产、研发、经营等多方面合作,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惠民.产学研结合在高职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6(6).

[2]雷建龙.高职科研工作的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5).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第3篇

一、学科建设

农产品加工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自身特点突出、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是以研究农产品属性和食品工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工程技术及装备的实现问题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农学、医学、材料与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产品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加工过程、贮运与保鲜及其生物学基础等,形成了农产品原料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学、食品加工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品质学等分支学科。不同时期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农业院校纷纷建立了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或食品科学系或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专业,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又发展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其中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农学院(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所农业院校以及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淮海工学院等。9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很多高校相继增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几年来已有47所部属或省属院校增设了该专业。

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由原食品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等专业合并组成,专业覆盖面涉及工、农、贸等几大领域,而且沿用至今。从学科发展性质来看,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是一门连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使学科结构划分更科学,学科交叉更明显。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国家中心与专业分中心)、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部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目前,由农业部组建的有关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究平台有由科技教育司组建并管理的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和由农产品加工局组建并管理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1.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2011年,农业部以满足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产业导向、整合共享、合力攻关”的建设思想,在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并充分考虑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产业为主线,兼顾区域布局,建立以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实验站为补充的三级学科群。

按照上述设计思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已建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6个部级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若干个农产品加工实验站,形成以行业为主线、区域为辅助的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体系。

(1)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以应用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为主,兼顾基础和公益性研究,主攻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大宗农产品(粮油、果蔬、肉品、乳品)加工与保鲜、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农产品加工品质与过程控制机理、农产品物流保鲜的生物学机理、危害物及其防控机制等科学问题,发展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持续支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建设单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围绕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为主,主攻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面临的创新工作,突破制约特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保鲜、功能食品等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推动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和二次开发工作,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为某一特定行业(区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建设单位:以现有的6家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设6个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果蔬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畜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水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产品贮藏保鲜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功能食品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着手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分4批共认定了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261个专业分中心(269个依托单位),并成立了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食用菌加工、肉蛋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茶叶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装备9个专业委员会。两百多家专业分中心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东部地区135个、中部地区58个、西部地区50个、东北地区26个,分别占总数的50%、22%、18%和10%。从领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7个技术领域,其中粮油加工领域68个,果蔬加工领域59个,畜产品加工领域52个,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38个,生物质燃料加工领域3个,农产品加工装备领域15个,水产品加工领域34个。从依托单位的性质看:主要分布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骨干龙头企业,其中科研单位57个,大专院校29个,企业183个,分别占总数的21%、11%和68%。

2012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实现了“建平台”向“用平台”的方向转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完善了“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规划,组织争取14个项目列入国家计划,总经费超过2.3亿元,100多家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以“产学研用”相结合方式参与课题研发。在12个重点研发单位开始启动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和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国家投资达到6000多万元。组建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了农产品加工研发9个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指导,组织开展了系列科企技术对接活动和农产品贮藏、干燥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活动,数百家企业的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提升,运行机制更加顺畅。

此外,由科技部组建的研究平台有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

由国家发改委组建的研究平台有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米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加工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及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三、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约有5万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组建了一支多学科的农产品加工专业科研队伍,包括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传统食品工业化、保鲜与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装备等。同时,扶植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加工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使之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我国高层次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建设、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快速成长,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子计划,计划从2011年至2020年,分2批选拔培养300名中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在全国建立300个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立一支学科专业布局合理、整体素质能力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队伍。

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总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衔接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藏发展前沿,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四、科技投入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科研项目、基本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科研项目投入

科研项目的资助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方面。“十五”期间,科技部启动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专项,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给予重大专项资助,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余科技的快速发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置9个食品领域项目,108个课题,总投入经费超过6亿元。国家863计划也加大了对食品学科的资助力度,“十一五”期间资助额度超过1亿元。“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入库农产品加工项目222个,截至2012年,出库项目包括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共10个项目、85个课题,经费总投入约8亿元。

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也逐年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支持力度。2009年,“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和“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4491方元。2011~2012年资助了“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和“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3435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食品学科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立项逐年增多,2007~2009年,与食品科学研究领域有关的申请项目数分别为461、604和823项,资助项目数分别为67、114和141。2009年,基金委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主要资助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自2010年起开始受理和评审食品科学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年申请项目l386项,各类资助合计270项,总资助经费达8000万元。2012年,资助食品科学领域面上项目164项、青年项目181项、地区项目52项,资助经费总额19877万元。

2.基本建设投入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专业分中心建设项目》,从2007年开始,连续5年对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内研发中心基本建设给予补助,累计投入6220万元,用于购置应用开发、中试和检测等仪器设备,初步为研发体系的建设搭建了农产品加工中试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技术平台,整体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项目的资助,各研发中心研发工作硬件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各自领域内的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断研制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开展农产品加工前沿技术、重大共性技术及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提供了条件支撑。

五、重大项目

几年来,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

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围绕农业部门的职责、任务以及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2007年起实施。其中,“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是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第一个行业科研专项,于2009年开始资助。截止到2012年,已经实施的农产品加工领域的行业科研专项有“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等4个项目。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以解决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

2.科技部863与科技支撑项目

科技部从“十五”开始设立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通过“项目入库出库”的方式确定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共支持“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产品、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示范、功能食品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与产品、果蔬食品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加工科技工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关键技术与产品、区域特产资源生态高值利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鲜活农产品安全低物流技术与配套装备”等8个科技支撑项目,以及“食品生物危害精准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研制”等2个863项目。

3.国家自然基金委杰青项目

自2009年国家基金委在生命科学部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以来,逐年加大支持力度,除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的支持数量和经费大幅增加之外,开始设立重点项目和杰青项目。2010年杰青项目“乳酸菌及乳品发酵剂基础研究”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主持,2011年杰青项目“食品微生物功能发掘与利用的基础研究”由江南大学陈卫教授主持,2012年杰青项目“食品科学”由天津科技大学王硕教授主持。

六、标准制订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第4篇

关键词:核电技术;核电科研生产项目;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0-0129-03

中国政府正在按照“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核电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核电机组运行是一个安全要求高、质量控制严的项目,因而,在核电工程建设和核电机组运行期间,需要许多科研单位提供高效、安全和质量控制严格的技术支持。作为核电技术支持单位之一,我所承担了许多核电工程建设和核电运行技术支持的项目。因此,只有加强对核电科研生产项目的科学管理,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核电技术服务产品和服务。

1 核电科研生产项目的特点

核电技术支持单位的科研项目有其自身的特性:

1.1 项目的不确定性

核电科研生产项目在立项阶段需明确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指标、进度计划和绩效考核要求等,但在项目的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常需要及时调整立项内容,如根据核电发展趋势及客户要求变更工作内容或经费要求等,使项目的质量、进度和经费都受到影响。

1.2 项目内容复杂

核电科研生产项目根据经费来源不同一般分为国拨资金项目、合同项目、本单位自立项目等三大类,而项目产出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有各种报告类、研究类和应用系统类等。因而在项目过程中接口多、需求广,造成项目工作内容复杂,不利于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1.3 项目质量要求高

核电技术支持单位主要为我国核安全政府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和核电厂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产品和服务。因此,对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否则将影响对所服务的在建核电工程和运行核电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核电科研生产项目管理实践

核电科研生产项目在项目管理活动中,采用了PDCA循环模式实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见图1),以确保高质量按进度地完成项目工作内容,并有效地控制科研项目的成本。

下面将从核电科研生产项目管理的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和项目总结等五个标准过程来详述各阶段的管理实践和要求。

2.1 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阶段最重要的是初步确定项目负责人,并根据项目类别的不同及客户的要求,由项目负责人编制立项申请报告,确定项目国内外概况及发展趋势、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工作内容和技术指标、技术方案(路线)和研究计划、已具备的研究工作基础、所需条件(主要设备、材料和经费)、交付成果和知识产权、最终目标,以及进度和人力资源需求等,经专家审核通过后,由决策部门批准立项。

2.2 项目计划

在核电科研生产管理中,科研生产计划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执行时间、主要工作内容、技术指标、约束性指标(包括质量目标、业绩目标、安全环保要求、风险管理等)、项目负责人、预计任务量和预算经费等。

项目负责人在制定项目计划时,通常采用编制《项目策划书》的形式来分解、确定各项目的范围计划、进度计划、资源计划、风险应对计划、质量计划和沟通计划等,经专家审查确定后,所批准的《项目策划书》可指导项目的执行和过程质量控制,形成项目的基准性指导文件。

核电科研生产的《项目策划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2.1 项目概述:主要包括项目来源、项目负责人、合同要求、交付期、产品交付指标、项目支付点、项目适用标准和规范等。

2.2.2 项目分计划:通过任务分解,绘制WBS图等,确定项目的详细范围计划、进度计划、成本计划、资源计划、沟通计划和采购计划等。

2.2.3 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和职责权限:主要明确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组织机构及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定项目开发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等。

2.2.4 项目约束性要求:主要提出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目标及测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等)、保密保卫及国家安全、安全环保、风险管理(包括典型风险识别、风险控制措施等)、节能减排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约束性条件和要求。

2.2.5 项目知识产权:明确项目最终成果的知识产权要求等。

2.2.6 技术路线和阶段划分及进度:明确项目的工作流程、细化任务分解的工作内容(包括设计的输入和输出等)、最终产品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2.2.7 过程质量计划:划分项目的工作阶段和步骤、选择项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W控制点、R报告点、H停工待检点)等。

2.3 项目实施

核电科研技术支持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此阶段主要是调动资源,执行项目计划,其主要流程如下:

2.3.1 组建项目组。项目负责人在组建项目组时,重点是寻找较合适的科研人员承担项目的主要工作,这些人员需了解本项目的核电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所开发的产品能达到项目的最终目标要求。

2.3.2 召开开工会。开工会标志项目实施工作的正式开始。项目负责人根据核电科研生产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开工会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背景、主要工作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案、人员安排、项目进度和节点、重难点、可能存在(需解决)的问题、工作目标和思路和需寻求的外部支持等。

2.3.3 开展工作。所有项目干系人根据工作计划和开工会纪要开展工作,以达到项目合同(技术协议等)和科研生产计划的工作目标。期间,项目负责人给予适当的协调和指导。同时,项目组按照质量管理程序的要求编制项目的技术、管理及采购申请等相关文件,并保存每项工作记录,如客户意见、会议通知纪要、来往邮件及答复意

见等。

2.4 项目控制

项目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跟踪项目的执行,识别和评估项目偏差,提出采取的纠正行动措施,保证项目计划的执行,以达到项目的目标。核电科研生产项目的跟踪对象主要包括项目的范围、进度、质量和资源。

对项目偏差的识别和分析工作主要是明确项目当前工作所处的进度节点,确定当前工作状态与项目工作计划的偏差(超前或滞后),查找产生偏差的原因和确定发展趋势,采取变更管理,并客观地将分析结果提供给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干系人。

因此,为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核电科研生产项目管理中,需重点监控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并以适度检查的方式跟踪项目执行情况。

2.4.1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的更新,核电技术支持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在项目质量控制中融入了科学的管理方法,以促进质量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项目重要节点控制:在《项目策划书》的“过程质量计划”中,将项目划分阶段,定义各阶段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并设置质量控制监督工程师(以下简称“QC工程师”)岗位,负责选择和设置重要工作任务的控制点,对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含评审、验收、交付等活动)进行过程质量监督和控制管理。

(2)设计和开发质量控制:为确保核电科研生产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质量,除采用编校审批的设计和开发校审控制外,还对项目中的重要设计和开发活动采用审查会的形式,由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提交给参加审查会的专家进行审查,项目组对专家的审查意见进行处置反馈后,所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才可提交客户审查和应用。

(3)师带徒以确保项目质量:在项目实施阶段,对于新项目、新人承担的项目或有一定难度的项目,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干系人召开项目开工会,以确保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4)定期质量检查:质量部门实行半月项目检查、半年度和年度项目质量内部审查,并分析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由项目QC工程师制定纠正行动计划,并监督落实。

2.4.2 进度控制。核电科研生产项目的管理建立了全过程的跟踪反馈监督检查机制,对每个项目的进度采用项目负责人、QC工程师、部门管理层的多层次、多时段的管控,以使项目能按照《项目策划书》要求的节点按时

完成。

(1)项目负责人:编制月度、年中、年终项目进展报告,并提出进度偏差原因和解决措施。

(2)QC工程师:对项目的质量控制点进行监控,每月提醒到期项目的执行情况,监控和评估项目进度偏差。

(3)部门管理层:通过周例会、月度会、年中项目检查会、年终项目审查会等对项目的进度进行检查和监督,当出现严重滞后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项目延期交付。

2.4.3 成本控制。核电科研生产项目实行项目的全成本核算,以加强项目产值、利润和成本的控制。项目执行过程中所有费用均按照年度预算进行支出,项目负责人直接控制成本的支出,QC工程师负责监控项目的现金流、采购价格等,部门管理层对项目成本进行审核,这种全方位的全成本核算方式不仅控制了支出,节约了成本,而且与项目组成员的收入直接挂钩,使所有人员都成为项目成本的控制者。

2.5 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包括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完结,也包括项目管理工作的结束。

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完结主要是按照合同和《项目策划书》的要求,完成所有的工作,形成完整的产品,并进行产品的验收和交付。

项目管理工作的结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5.1 编制项目总结报告: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工作内容及重要节点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项目质量目标和约束性要求进行测评、对下一步项目和其他项目提出经验反馈建议等。

2.5.2 项目文件存档:对项目中的工作文件、项目审查文件、各种记录等进行整理、归档,并统一保存到档

案室。

3 结语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第5篇

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产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调动起“产、学、研、用”四方的积极性,是目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因此,深入探索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教育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以及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行业形势、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快速扩大的趋势,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做好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是一个需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福建农林大学充分发挥区域及学科优势,结合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以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初步形成了适宜的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合理地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课程体系设置必须围绕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这个主题,精简和优化课程设置,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及时更新,避免研究生学习本科化;不断改革教学内容,适当开设前沿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及时反映最新科学研究及实践应用的前沿问题,将一些食品加工案例与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及时引入课堂教学。通过课程学习使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广泛的适应能力。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强化学术活动、教学实践、产业实践等实践教育,加强工程实践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2.加强与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建设研究生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平台

我校注重吸纳优质社会资源,积极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产业开发、社会服务等工作有效结合,组建产学研用合作攻关团队,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同时,开放科技创新平台,接受企业的委托开发、技术咨询和科研测试等业务。通过不断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这样既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又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3.教师到生产企业挂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学校立足学科特点,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序开展教师服务生产企业的系列活动,扩大在本学科与行业内的影响力。鼓励教师到企业考察交流,了解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开展相关的科技服务社会工作。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科技交流、科普宣传和科研成果对接等活动,为科研成果转化和新项目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通过到企业挂点,深入企业了解行业现状,进行需求调研,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明确科研方向,也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水平。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采取传、帮、带形式,由资深教师推荐青年教师到1-2家企业挂点。通过校企合作,重点研究企业提出的生产中遇到的急需解决技术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课题,共同立项研究,形成科研项目从生成、研发到对接、实施的良性循环。

4.推行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研究生双导师制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与我校建立起合作关系的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中聘请专家、学者或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和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合作导师,建立健全研究生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根据课题需要选派博、硕士研究生到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或企业完成论文阶段的实验,开展相关科研与学术交流,可以使研究生及时了解行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增强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研创造性。鼓励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授课与共同培养,有效发挥各学科、各专业的综合优势,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视野,推进不同学科之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内部也实行双导师制,发挥资深教师对青年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此外,在职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可结合工作实际,邀请本单位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士担任第二导师,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5.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产业实践

坚持研究生培养工作与参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依托科研课题攻关和产业实践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科研训练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吸引研究生进入科技创新平台学习和开展科研实践训练,让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开发和产业实践,开拓视野,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强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科研和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把研究生培养与完成企业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助于科研项目的开展。此外,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校企合作建立的基地进行产业实践,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对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订单式”培养,即与企业合作,实行双导师制,按照企业要求培养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

6.拓展研究生教育,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深造和培训

机会依托学科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为企业高级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食品药品监督系统、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等行业相关人员提供深造和培训机会。通过为行业监管人员和企业生产技术人员深造进修提供平台,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同时可获得最直接的相关科研信息,拓展研究领域和合作空间,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适当加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比例,构建起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适应地方行业发展需要、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培养体系。

三、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新机制

通过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推动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进一步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产业实践有机地链接,以人才培养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学校与多家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及企业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了研究生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地方经济建设,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新机制。

1.发挥区域及学科优势,为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培养

奠定基础《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置于突出地位。我校食品学科围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地方食品产业需求,构建一种以闽台合作为平台,以基础理论与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以产业推进的“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为重点,注重两岸交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特色发展模式。我校食品学科为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现拥有福建省唯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国内少数具有培养工学、农学、医学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在省内该领域居领先地位。食品学科所依托的食品工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福建大中型食品企业云集,凸显独特的食品工业特点,我校长期以来与大中型食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科研成果积累使学校能够快速对接企业技术需求,有效服务企业,为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食品学科在繁荣食品工业、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2.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历炼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当前较多教师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即重教学科研、轻实践应用,学校鼓励教师在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产业实践和进修深造,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历炼。要求教师须有6个月以上到生产第一线(科研推广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工厂、企业等)参加与从事专业方向一致或相近的技术和生产工作经历,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到校外开展联合科研项目攻关。同时,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采取分批分年度将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送到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研修,使更多的研究生导师具有海外留学和学术交流经历,以增强学科发展后劲,确保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已有近一半的本学科专任教师有境外访学研修的经历。为做好研究生教学工作,需要有一支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同时又有企业或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洞悉本学科发展的动向,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与实践技能。专业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合作历炼,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更好地转变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在业务水平上得到较大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教师的科研成果逐渐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3.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科技服务企业能力

我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与产业实践运用的有效结合,树立人才培养、科研为企业生产服务的观念,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围绕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带动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水平的发展。鼓励教师与生产企业开展横向合作与交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先导开展合作研究,多方位与企业合作申报课题,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我校依托“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科技项目对接平台,组织开展校企合作,从而推动了科技创新供需对接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获对接资助项目数连续十多年位居同级单位之首,成效显著。我校先后与40多家大中型食品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并重点建立了3家博士后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合作办学,有效促进了校企双方产学研用结合。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有效促进研究生培养,教师长期活跃在科研开发一线,充分发挥食品学科在地方行业龙头地位的优势,突出体现“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培养”的特色。

4.产学研用结合培养,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有效促进研究生就业

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使研究生在理论素养、动手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注重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热情,研究生就业后就能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能很快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生产力。通过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研究生就业;通过促进研究生就业,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实施与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紧密联系,反馈了用人信息,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更有利于向企事业单位推荐研究生。将研究生教育与就业分配及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与企业单位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研、服务社会实践,研究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企业对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比较熟悉,这就为研究生就业双向选择提供了有利条件。产学研用结合,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的协作,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使研究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5.产学研用合作共赢,推进学科发展

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显著增强高校自身的科研实力,科研成果对接实施和有效转化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科建设;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竞争优势。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在科研开发、人员素质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均得到提升,使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学校成立“海峡创业育成中心”,借鉴台湾高校创业育成的经验,积极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业育成等提供媒介和管理平台服务。自2003年以来,通过“6•18”和农、林、渔、茶四大博览会等平台,食品学科有100多项成果与企业实现对接,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为地方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利用“学”、“研”方面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解决技术难题。企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或新产品的研发上市为企业取得了良好效益,企业则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条件,校企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密切合作,达到“互惠共赢”。有的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以奖学金、助学金、捐建科研楼等方式捐资助学,这些实质性合作有效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也为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提供重要平台,学校在扶持企业发展中实现合作共羸。

四、结束语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第6篇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日趋开放、充满竞争的发展环境,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自主创新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过去数十年间,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后发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地位日趋突出,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政府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随着信息和人才流动的加快,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大,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更为显著。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强,面向未来,各省区都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科学技术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

今后15年,是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实施科技先导,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二、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方针

我省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用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15年,我省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针是: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

合作创新就是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对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成力量进行攻关;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互动为主线,促进创新体系各要素在全省的有效整合。

加强转化就是强调科技工作的重点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心要放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上,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强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重点突破就是在把握当今国内外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后发效应,从我省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全局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进行攻关,力争实现突破。

引领跨越就是要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意识,依靠科技的优先发展,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农业、社会科技进步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遵照“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指导方针,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突出政府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加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历史性跨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强战略研究和宏观调控,统筹近、中、远期目标,确定科技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加强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确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重心地位,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

围绕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跨越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和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加强集成,持续投入,重点攻关,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加强开放合作,提高创新能力树立开放意识,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合作创新;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技术和人才集聚的形成,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体现以人为本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体制,完善机制,优化环境,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推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三)发展目标

未来15年,我省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创新型社会,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和科研机构建设得到较大发展,科技基础条件日益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科技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综合实力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6-2010年):初步建立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公众的科学素质有所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得到较快发展;科技投入明显增长;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与共享机制基本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军民两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并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成果转化率、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在西部地区位次有所提升。

主要指标:科技投入持续增长,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0.15元,万人研究与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3.7;建成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2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8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0-40个企业技术中心;专利申请量保持15%的年均增长率,专利授权量保持15%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100项左右,其中发明专利占30%左右,科技论文数量年均增长3%,引用率有明显提高;初步实现我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点企业等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机率达6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十五”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5%,数量达到4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力争达到19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

第二阶段(2011-2020年):构建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人才队伍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形成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基础条件平台;建立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工业、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较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公众科学素质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综合实力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指标: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5%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万人研究与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6.0;力争建成10-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5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左右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建成15个左右较为完备的“研究-开发-产业化”创新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十五”基础上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8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率,2020年达到100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三、战略部署

为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方针和实现科技发展目标,科学技术工作将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部署: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集成攻关

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是我省未来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要围绕科技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技术集聚和人才集聚及其良好的互动关系,奠定集成创新的基础。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民族药业、特色优势产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技术攻关,实现产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强制造业中信息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的集成攻关,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加快煤、磷、铝等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的多学科攻关,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相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的集成研发及应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及增值率。

针对人口健康、公共卫生及安全、环境等领域的科技需求,特别是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特色优势农林产品生产及安全、重大疾病及地方病防治技术等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约束问题进行攻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强软科学尤其是管理科学的研究,为科技、经济发展和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决策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经济发展重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省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重点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加快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需求,面向广大农村,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加强主要农作物和畜禽优良新品种的培育和示范推广,注重农业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提高特色农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技术水平,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烟酒、能源矿产、原材料、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产业,加快先进技术、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再创新,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

(三)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高新技术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基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应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我省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现有基础,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中药现代化等领域,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缩小与国内外的差距,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加快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支持企业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技术领域、产业领域的交叉集成,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发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的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积极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四)保持重点学科领域持续发展,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科技积累是自主创新的基础。要围绕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持续投入,增强学科的持续发展,形成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的互动,推进学科优势向产业技术优势的转化,为重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重点学科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加快知识产权的创造,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增加技术储备,保持重点学科领域的持续发展。

优化学科布局,加快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平台和团队的建设,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推进“科研-开发-产业化”创新链的形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科技工作的载体,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兴产业,科学布局,以资源整合为主,优化配置,强化共享,加快建立具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打破现有体制障碍,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运用增量盘活存量,促进共享机制的形成,把建立科技共享平台放到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机构改革,壮大民营科技企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及转移体系;加快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有效服务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社会化、网络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管理,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凝聚和使用科技人才,加强科研人才团队建设;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落实技术要素等参与分配的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真正形成有利于合作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氛围。

四、重点领域及重大专项

(一)重点领域

立足省情和发展需求,未来15年,我省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是:

1.农林水利业

开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集成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主要畜禽水产品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强有机、优质、无公害农业产业化组装技术研究,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集成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围绕生态林、商品林和经济林的保护与开发,加强科技攻关;加强工程性缺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切实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

2.能源

开展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加强煤炭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及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加快发变电与送变电先进技术的引进使用及集成,加强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等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材料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已有基础,加强铝、钛、镁、硅等的高纯材料和合金材料、无机超微细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磷、煤、植物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及应用技术开发,推动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4.烟酒及特色食品

加强对名烟、名酒重大工艺创新的科技攻关,解决名烟、名酒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其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加强特色生态农林产品和特色食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技术研发,为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5.民族药业

有效利用药用资源,加强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民族药产品的重大工艺创新及新药研发,推动全省中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6.信息产业

加快信息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积极发展高密度大容量信息存储、新型电子元器件设计制造、新一代数字视频和通讯等技术,提高全省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

7.先进制造业

加强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零部件和成套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研发,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全省装备制造业竞争能力。

8.现代服务业

加快高新技术在服务业的推广应用,针对服务业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高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全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9.资源与环境

开展优势矿产资源及水资源的勘探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生物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有效利用;加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矿山生态修复、重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环境监测和发展循环经济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0.交通、建筑与城镇化

加强交通工程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运输管理、交通安全保障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展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新型建筑结构、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材料应用、节能省地型建筑设计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加强城镇化科学规划,推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11.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

围绕人口健康、重大疾病及地方病防控、食品安全、气候及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煤矿重大突发灾害事故预测预警与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开展研发,解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问题。

(二)重大专项

重大专项的具体实施遵循“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逐项启动,并根据需求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种植技术

采用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若干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等新品种,并加快其规模化制种技术的攻关;加强农、林、草、果等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中低产田良综合技术的研究应用;研发推广节水、节地、节肥等相结合的高效灌溉新技术、新产品;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主要畜禽水产品种繁育及配套养殖技术

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繁育技术的改进,繁育具有优良性状和品质的猪、牛、羊等主要畜禽品种和特色珍稀水产品种,加快相关配套养殖技术及重大疫病防控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促进畜禽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3.特色农产品生产及食品安全

开展马铃薯、辣椒、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深加工及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加强食品污染预防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保障特色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及安全,提升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市场竞争力。

4.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

加强煤炭无地质、环境、生态破坏的绿色开采技术研究,开展煤层气赋存、涌出规律及强化抽放技术的引进、集成,提高矿井煤层气抽放率和抽放量;开发生物质能源,对小油桐、芭蕉芋、马铃薯等具有地方优势的生物质能源植物进行新品种选育,重点开展其提取、转化工艺及工业化生产技术研发;围绕原材料生产、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降耗技术的集成研发;开展高寿命、高比能新型电池制备技术及产品研发。

5.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

重点解决铝、钛、镁、稀土等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冶炼及成型加工技术,解决镓、铝、钛等金属的提纯技术,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

6.聚合物材料及制品

重点解决无卤阻燃技术、微孔发泡技术、超微细粉体改性聚合物技术及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发系列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品。

7.电子功能材料

以材料的复配协同技术、无铅化技术为突破口,重点研发和制备导电绝缘浆料、特种电池材料、多晶硅等电子功能材料。

8.名烟名酒产品

开展酿酒有机原料和优质烟草的育种与栽培、名酒生物发酵和烟叶醇化发酵工艺创新、名优酒香气成分及功能性成分形成机理及作用机理、卷烟烟气和酒糟、烟草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增强名酒、名烟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9.新药及民族药

重视民族药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强药用植物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药用动植物功效成分的筛选、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和药效确证等方面的研发,制定规范的原材料、产品质量标准,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民族药产品。

10.新型电子元器件及信息存储产品

加强芯片制造、多芯片多层组件设计制造、低温共烧陶瓷(LTCC)、焊粘接等技术和相关电子材料的研发,开发高频化、微型化、无铅化、低功耗、复合化和多功能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对高密度信息存储、信息存储控制及磁记录系统可靠稳定性等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形成新型存储系列产品。

11.关键零部件及成套装备

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相关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重点开展智能控制与集成、数字化制造、模块化和网络化设计制造等技术的攻关,加强制造业中的关键材料及其精密制造与加工技术和清洁生产相关技术的研发,提高汽车零部件、油田测控开采装备等基础零部件和成套装备的研发水平及市场竞争力。

12.(略)

13.资源勘探及综合利用

重点开展复杂矿体采矿技术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低品位矿采选冶和矿石伴生有用元素提取的关键技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量,开展优势资源的地物化遥快速高效勘察及矿床定位预测技术研究,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综合利用率。

14.精细磷化工新产品

以材料的电渗析法、结晶法等净化精制技术和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制备及应用技术为突破口,重点研发和制备电子级磷酸、磷系阻燃剂、高纯三氯氧磷等精细磷化工产品,推动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形成。

15.煤化工新产品

加强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及其改性材料、煤气化羰基合成、煤液化等关键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开发煤化工新产品。

16.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

针对不同喀斯特生态类型区的石漠化,加快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的集成攻关和推广应用,开展生态林草等经营管理技术、商品林草等培育技术的研究,形成生态保护与应用开发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建立生态系统功能动态综合监测评价体系,推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经济区的试验示范。

17.地方性氟砷中毒的防治

加强地方性氟砷中毒流行因素研究,重点研究氟砷中毒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

18.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科技自身发展需求,建设研发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学数据、信息与科技文献资料共享平台、公共科技共享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公共科技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医药、农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政策调控和资金引导,突破条块分割障碍,对科技条件资源进行重组和系统优化,推动全省科研设施的共建;制定科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引导和调控政策措施,促进科技设施、科学数据文献、大型科学仪器的共享,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投入,加强考评,增强公益类科研院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的服务能力和意识;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集聚、知识传播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促进科学知识、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加强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和成果应用转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快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与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加快和完善农村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农业专家大院等的作用和功能,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建立科技服务“三农”的新体制、新机制;发挥政府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快建立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二)加大科技投入,创造科技发展的良好条件

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和《贵州省科学技术资金投入管理条例》,确保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各级财政每年安排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原科技三项费)占同级财政年度预算经常性支出的比例为:省级财政2%以上,州(市、地)级财政1%以上,县(市、区)财政0.5%以上;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减少交叉重复,新增的科技投入集中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按渠道不变的原则,鼓励和要求在现有其它财政投入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成果转化及科技人才团队建设;调整计划体系结构,改革计划管理方式,设立科技重大专项,围绕重点,集中投入、持续投入,增加财政对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集成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科学普及、基层科技工作等方面的投入。

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资金投入,使其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导力量;加快建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降低风险投资机构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科技成果贷款担保机制,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进一步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的支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使资本市场成为科技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三)加强合作创新,有效整合和利用科技资源

在财政科技投入中划出相应资金,用于促进省内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种科研计划对产学研联合申报的跨学科领域、跨行业、跨区域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和重点支持,促进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及互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吸引国内外科技力量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推动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成果转化孵化器等产业、技术、人才集聚和发展载体的建设,搭建资源整合、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平台。

依托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和科技人员参与贵州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承接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加强省院、省校科技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引进著名大学、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等在我省设立科研分支机构或与有关单位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基地。

(四)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人才激励、竞争合作的有效机制。围绕我省经济、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继续实施各类优秀人才计划,加快建设创新人才团队。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攻关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加快引进、凝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面向基层需求,培养、集聚一大批从事科学普及、成果推广转化的科技工作者;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引进一批国内外科技人员到我省创新创业;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凝聚和形成一支适应我省科技事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竞争和流动的机制及环境,引导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调整科技奖励导向和重点,制定鼓励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技术要素等参与收益和分配的相关政策,维护科技人员合法权益,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五)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强化政府在科技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在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明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科技进步的领导职责,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企业领导干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科技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

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测工作,加快科技发展和改革中相关政策的研究,注重科技政策和产业、金融等政策的协调,加快制定和落实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解决政策缺项,推进科技发展及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管理工作,改革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实现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调整计划体系结构,突出重点,减少重复交叉,积极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诚信、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培育、完善、规范科技中介市场,扩大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空间;加强科技评估,建立科学的科技投入评价及考核机制,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第7篇

【关键词】科技情报;科研生产;作用

【中图分类号】G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059-01

根据科研生产全过程的特点要提高科技情报的前期管理,需要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情报的内容都要有详细的核实,特别是涉及到的一些有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情报,要进行科技情报的搜集与管理,力争在科技情报的处理将这些问题都解决好,免得到时出现因对科研生产全过程的管理[1]。以下将对科技情报融入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的作用及建议进行阐述。

1 科技情报的主要形式

科技情报的来源具有非文献形式和文献形式两种:

非文献信息形式,通常指非记录性信息,如口头传播的信息、实物传播的信息等。其特点是传播信息直接、简便、迅速、及时,但由于这些信息不能按原样加以存贮和保管,故一般不把它专门列为信息管理的对象。

文献信息形式,系指通过文献而获得信息的来源。文献乃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信息的一种载体,或称其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信息。科学文献是科学的社会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科技信息交流体系的最重要成分之一。科学文献也是科学存在的表现形式,没有科学文献就不可能有科学。

这两种形式的科技情报,都有各自应用的范围和价值,针对不同科研项目或者科研项目不同生产阶段都需要科技情报的融入,并且是有效率地融入,有价值的融入[2]。在进行科技情报搜集和管理的过程中,要有严谨的治学和科研精神,要求科技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一丝不苟地将本职工作做好,相关部门要让情报资料共享,时刻保持科技情报的流动性和动态性。

2 科技情报在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中的作用

2.1 使用价值

所谓科技情报的使用价值,就是在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中,科技情报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由于情报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因此科研部门要建立数据库系统,对情报的搜集工作要做到分门别类,一旦科技情报被传递起来就显示出来是动态的,科技工作者在对科技情报进行搜集和利用时,由于具有使用价值,才会被应用,如果没有价值,就只会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工作起到作用。从整体上看只要科技情报都具有使用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不同科研项目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对于科研项目的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在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中,科技情报都一直融入其中。

2.2 具有针对性

科技情报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知识理论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解决一些科技问题及科研生产,从而获得一些新知识体系。科技情报是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科技情报融入到科研生产全过程中是当前科技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问题[3]。

在提供情报时,科研生产全过程要将科技情报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时,注重科研新产品的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技术难度时,通过科技情报可以提供迎刃而解的技术资料,而不是没有目的性地去搜集无关的资料,在科研项目中不能应有,就失去了其应用的价值,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

2.3 具有速度性

在科研生产全过程中,科技情报是走在前面的,通过科技情报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将最新和最有价值的资料应用到科研生产,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科技情报是动态的,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速度。并且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能够与科研课题完全相关的资料很少。科研产品本身就是在众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的结果就是新的科技情报。

3 科技情报融入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的建议

3.1 注重科技情报的全局性

由于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是一个周期相对比较长的过程管理,有的科研项目会长达需要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一批批的新科技情报会涌现出来,这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也要实时的更新与发展,每个阶段需要的科技情报的信息资料都是有层次,这就要求注重科技情报的全局性,要朝着科研和生产的方向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把握科技情报的最新动态,实时地科研项目进行更新,力争让科研项目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创新。

3.2 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对于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科研项目生产过程中,要与科技情报结合在一起,这些科技情报的前期工作需要科技人员有专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需要相关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对自己的科研项目有明确的情报资料,根据科技情报的特点,对科技情报进行适当的调整已满足的要求,要加强与科研工作者的沟通,力争在把相关的科技情报能够融入更加清楚,这样在科研的结果中可以清晰的表现出来。

3.3 加强科技情报的有效管理

针对不同阶段的科技情报要注重使用后的整理,对已经使用过的科技情报要进行整理,为日后科研项目的实验和验收工作,要保持科技情报的机密性,这些科技情报有的是内部资料,需要科研工作者要注重知识理论的保密工作,这样对科研项目的专利有直接的联系。在对科技情报进行管理时,要时刻保持科技情报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都要保持有条不紊,不能随意将科技情报进行处理,要严谨地将科技情报与科研需要对应起来[4]。

结论

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文献的出版等情报信息都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论从用户出发,还是考虑馆藏要求,都应体现出情报信息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色。对于不同科研项目或者科研项目的不同阶段都需要科技情报的融入,只有这样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才更能体现科研自身的特点,要充分发挥科技情报在科研生产全过程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琪,肖建国. 信息时代基层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思索[J].科技传播,2011(10):86-87.

[2] 赵睿涛,孙宇军,赵伯桥. 构建新时期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体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02):132-133.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第8篇

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扩大。据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提供的信息显示:2002年底,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约为50万人;而到2009年底,在校研究生人数快速增加到130万,在短短的7年间,增加1.6倍[1]。导师质量总体不高。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迅速扩大了导师的数量,其中部分导师的科研能力、科研经验、学术素养等均显不足,对研究生的指导也相对较弱[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相对迅速扩大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教育投入明显不够,多数研究生除了面对日渐提高的生活费用外,还要支付高额的学费,这往往使多数研究生力不从心,无法专注课题的深入研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落后。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内容陈旧且深度不够,没有体现专、精、深和前沿性。科研条件欠缺。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外文电子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数据库的建立较为落后,多数导师与学生均局限在国内文献的检索与参考,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少,对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知之有限。研究生质量下降。主要体现在创新性能力欠缺、工程实践能力不足[3]。多数导师完全依赖研究生来完成企业项目,研究生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项目的完成上,而不是深入系统地研究,导致学术能力难以提升。

二、国外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点

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的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4]:管理规范,要求严格,宽进严出。研究生教学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先进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确保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此外,各大学都设有不同比率的淘汰率,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要大大少于入学人数。注重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几个研究方向内,由研究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对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具体的要求。例如,美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课程学习为主的阶段;二是以科研活动为主的阶段。在第二阶段,研究生直接参与研究项目,并最终以达到一定进展为指标来完成学业。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及其优缺点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把教育、科研和生产三种行为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或科研院所与企业各部门合作的优势,把研究生培养作为中心任务,科研活动和生产活动为研究生培养服务,但同时又保持科研和生产活动独立性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把产学研结合提升到了国家创新战略的高度,并在政策面上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5]。罗列了近年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支持的以企业为申报主体的主要科技项目。近年来,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6]:(1)项目承包型:企业提供资金,高校或研究生导师承包科研项目。(2)基地合作型:由校企共同建立联合研究机构,研究生在基地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3)人才委托培养型。针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帮助企业培养专门人才。(4)经济实体型。在该类经济实体中,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技术,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和经营。(5)企业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型。引进企业人才到大学或科研院所兼任研究生导师,可实现研究生培养资源的共享,扩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点主要体现为[7]:(1)既解决部分导师的科研条件,又加强企业的技术力量。(2)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让学生置于学校和社会生产实践两种教育环境下,增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提高专业技能与创新精神。(3)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也是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然而,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8]:(1)企业、导师与研究生三者的目的性不一致。企业通常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技术难点,导师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科研任务,而研究生常常希望尽快完成学业,因而大大降低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效果。(2)知识产权纠纷频出。由于法令法规导向不科学,企业、高校、导师对知识产权的归属要求不合理,在合作时发生纷争,大大影响了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进程,阻碍了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3)高校与企业管理体制衔接不畅。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既是在校研究生,也是合作企业的任务编组成员。但部分研究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达不到联合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目的。

四、产学研合作培养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新实践

我们针对化学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就如何培养化学工程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探索,把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审慎甄选合作伙伴。产学研合作必须把培养研究生放在中心位置。苏州立新制药是苏州市唯一专门从事研发与生产化学原料药的企业,由于该企业对研发和人才培养都很重视,因此,我们选择它作为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合作伙伴。(2)研究生与企业双向选择。我们选择企业认可的、对企业感兴趣的研究生,参与合作课题的研究工作。这样既可解决企业人才贮备问题,又能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3)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定期对研究生的科研进展、学习环境、所遇困难等进行讨论与解决。(4)优势互补的任务编组。企业中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青年技术人员,与研究生一起编为项目组,发挥双方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5)制定合理的助研金评定标准。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了解程度、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和具体的实践成果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并予以奖励。(6)走出去、请进来。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及青年技术人员在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或邀请专家给他们短期培训,对研究生扩充知识面,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大有裨益。(7)严抓论文质量关。定期让研究生们互相探讨各自论文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使论到有创新、有内容、有条理、有规范。例如,我们在执行产学研合作《超纯艾地苯醌制备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氯吡格雷晶型控制研究》等项目时,互补效益非常明显。江南大学在开发工业色谱和药物结晶等产品精制技术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立新制药在药物化学合成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双方的优势互补,使得我们能很快地了解到产品杂质来源,并找到合适的精制技术与工艺。同时,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和青年技术人员,在文献综合、工作总结、学术报告等方面的技能也得到较大的提高。尤其重要的是,研究生在上述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掌握了研发工作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项目申报书与专利的编写技能,提高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第9篇

关键词: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的申请、审批、采购、运输、储备、使用等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阻止和控制的过程。对生产所需物资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达到企业盈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仓储管理等几个重要管理部分。物资管理信息化是为了进一步理顺物资管理流程,提高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物资管理水平。

1.加强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是中国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实现军事装备现代化的总要求,必须发展先进的武器装备。所以,军队科研单位的发展是国家提高军事实力、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物资管理对于军工科研工作的正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物资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各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军工科研生产单位原有的物资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军工科研生产单位通过物资信息化管理,加强物资的计划、采购、仓储等各环节的动态管理,对各种科研生产信息进行详细的汇总与分析,可以及早地发现和改正军工科研生产物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军工科研生产物资信息化管理,对军工科研生产物资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统计工作,实现军工物资信息资源的共享,让军工物资信息按照物资流程进行科学流动,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军工科研生产物资的采购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还可以实现军工科研生产物资的收发、验收、运输、仓储等过程的数据共享。军工物资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实时动态共享,决策者了解线管部门的实际生产情况,可以帮助决策者对于军工科研生产工作的科学决策。传统物资管理方式的物资信息汇总过程,需要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传递来实现军工科研物资信息的流通。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大量的时间,而且对于信息的传递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但是,物资管理实现信息化,各种物资管理信息处理结果可以及时在计算机网络上显现出来,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时间,还保障物资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2.军工科研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流程分析

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物资管理根据精益管理的总体形势,结合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日常工作实际,在军工科研生产物资领域导入“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物资精益管理理念,深化军工物资精益化管理,规范军工物资管理流程,以落实责任为主,管理上到岗到位制,抓好军工物资全过程管控,极大地提升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工作效率。

2.1物资计划管理信息化

军工物资计划是按照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的科研生产任务进行编制的。对于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来讲主要是要确定军工科研生产项目,根据项目确定物资采购地点、物资采购数量、物资采购周期等情况,以此保障军工科研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物资管理人员根据科研生产项目的相关信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整理,按照要求将一种数据形式转换成另一种数据形式。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快速准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物资计划管理做出科学合理的依据。

2.2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

物资采购管理通常是指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根据各部门科研生产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对于科研生产物资的采购,要对各类物资进行综合分析与考量,特别是要健全军工物资的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完善质量管理专项建设。加大对军工物资驻厂监造管控,落实重件物资集中驻厂监造工作,保障军工物资质量管理从源头入手。继续加强与质量检测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加大对重点军工物资品种抽查力度,对问题供应商及时处理,把好军工物资入库质量检验关。

2.3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

军工科研生产单位要严对库房面积消减,对于军工物资做到帐、卡、物的一致性。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务实高效、分步实施”的科学原则,整合军工科研生产单位库存资源,按照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要求进行合理布局,规范库容库貌及仓库存储区、功能区的分区定置化管理,提高军工物资收发存等业务的同步性和及时性,保证帐、卡、物一致性。规范物资的流程业务,实行专人专线专库管理。对军工物资的验收入库、在库存放、调拨、出库、退库、补仓、库存盘点、物资报废等业务环节要实时登记,实行仓储物资信息化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物资出入库管理,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通过在物资系统上完善流程,实时更新物资出入库情况,线下清点发放、回收、签字确认的方式。为确保物资仓储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物资出入库制度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标准,做到“先入库、后提报”,防止形成物资积压和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的现象,同时也要完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按计划对废旧物资及时回收,设专人专库进行管理,并及时登记入账,杜绝发生未按流程私自处理的现象。

3.结束语

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以履行国防任务为使命,而物资管理是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管理的重要一环,所以军工科研生产单位要推进物资信息化管理,规范有效管理物资链。在学习培训ERP系统、物资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同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物资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不断提高数据挖掘能力及物资信息化管理、辅助决策水平,有力支撑精益管理要求。通过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松.军工科研单位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思考与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