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葡萄酒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10 00:32:06

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酒文化论文第1篇

【摘要】云南是优秀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也是旅游、文化大省,本文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从论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最具备产业融合发展时代特征的战略性产业入手,分析了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提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探索创新等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葡萄与葡萄酒;旅游;文化;融合;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1.011

近年来,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旅游文化产业也充满活力、方兴未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那么,有着朝阳产业称号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起着龙头作用的旅游文化产业能否融合发展?二者怎样融合发展?下面,笔者以云南省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以求教于同仁。

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产业特征分析

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一个高度复合的产业,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业(也被称之为第四产业)关联度高,与四大产业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开始破题。2015年6月,在第二届中国葡萄酒论坛上,中国酿酒大师、山东滨州医学院刘树琪教授首次提出“葡萄酒+”,来论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问题[1]。

笔者认为,“葡萄酒+”实质上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向其关联产业融合、延伸。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向其它产业渗透力大、融合速度快、延伸能力强,极易形成葡萄酒旅游、葡萄酒养生健康、葡萄酒体验休闲等新的产业业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成本低、效率高,而融合出来的新产业具有高成长、高效益、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之特征。因此,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本身不仅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也是绿色、生态、高效和成长性极好的产业,这是它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基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延伸到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以不同的演进方式,形成富有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新业态,最终将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直接促进行业变革升级,激活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构架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

其实,所谓的“葡萄酒+” 即是指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融合。它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更进一步分析,这种融合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工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基础,依托与多个紧密关联产业之间的融合,形成相互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和互补关系的新型产业形态。当然,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还可以将“葡萄酒+”理解为在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产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关联度高、融合能力强、具备高成长、高效益、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才能成为融合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完全具备这些特征,其他关联产业可以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间的融合,引发新业态的形成和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所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完全能够成为融合某个关联产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看,“葡萄酒+”不仅反映了葡萄酒业与众多产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联性,而且反映了葡萄酒业与众多产业之间融合的可能性,既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基础,又拓宽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和空间。从实践上来看,实施“葡萄酒+”战略,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基础和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就能够优化市场结构、促进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复合产业,实现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葡萄酒+”的这些特征和作用,也决定了葡萄与葡萄酒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战略性产业。

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最适宜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间能否融合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是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关系紧密,高度关联,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葡萄酒、旅游都是人类历史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葡萄酒、旅游离不开文化,更进一步说,文化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葡萄酒、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把葡萄酒和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必须有载体,例如葡萄酒、旅游等其他能够物化承载的东西。刘云山同志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上指出,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时刻都在触摸着文化的脉搏、感知着文化的神韵、汲取着文化的营养[2]。这是对葡萄酒文化、旅游文化则是最好 的诠释。

自古以来,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相生相伴,形成了葡萄酒旅游和葡萄酒文化。有史记载 ,人类最早发现葡萄酒是在山野中结伴游玩时 发现的,漫山遍野的野葡萄藤下散发出芬芳的酒香,这就发现了最早的自然发酵的葡萄酒。后来就有了葡萄酒文化。看来,葡萄酒文化的传播者是葡萄酒旅游者,葡萄酒旅游的根本动因就是文化需求,葡萄酒旅游的核心资源在于文化资源。通过葡萄酒文化来促进交流沟通、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是旅行者出行的最大动机。从目前情况来看,葡萄酒旅游过程实际上是葡萄酒文化的体验和享受过程。葡萄酒旅游拥有文化底蕴和内涵,就会魅力无穷,一旦失去,就会索然无味。一言以蔽之,葡萄酒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品位、综合性的葡萄酒文化体验活动。

从国内外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来看,现代葡萄酒旅游的第一资源一定是葡萄酒文化资源,旅游的最基础要素在于独特的文化魅力、文化品格和文化环境。一个葡萄酒产区要实现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一定离不开葡萄酒、旅游、文化这三大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独特的元素来支撑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就云南旅游来看,云岭高原上的高山大川孕育了云南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高原水城丽江、风花雪月”的大理,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香格里拉”― 中甸的神奇,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江狭水凶的虎跳峡……云南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绝无仅有,弥足珍贵。近年来,云南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多元化综合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已经吹响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进军的号角。因此,地处大西南的云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独一无二,为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

从云南葡萄与葡萄酒来看,在这神秘的云岭高原,培育了我国海拔最高的特色葡萄产区-大香格里拉,产生了中国的ROSEHONY(玫瑰蜜),俗称“云南红”,云南自然成为中国葡萄酒的摇篮。目前,云南已经把葡萄酒产业作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产业重点扶持,云南葡萄酒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葡萄园和酒庄建设已有相当的规模和品牌优势。这是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就云南文化底蕴来看,“彩云南现”给神秘的云岭高原增添了不少的文化底蕴。云南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地理地貌、历史变迁、民族分布都很特殊,尤其是多样的民族文化让人们感觉到云南的神奇瑰丽。神秘的云岭高原孕育着多元化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强大的文化合力,推动着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

综上所述,文化底蕴深厚的云南已经具备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作为一个边疆、山区、多民族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推动云南经济的跨越发展,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施“葡萄酒+”战略,推动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在众多可以作为产业融合依托的产业中,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是产业融合的最好的基础产业,这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认可。在国外,美国纳帕、法国波尔多等国外产区,因葡萄酒而形成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这一复合业态超常规发展是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3],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数以亿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的葡萄酒产区参观葡萄园与酒庄美景,品位鉴赏体验葡萄酒文化,为当地带来了很多的财富和人气。

在国内,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火如荼。近年来,国内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伴随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到葡萄酒产区去旅游体验葡萄酒文化蔚然成风,葡萄酒旅游文化活动呈现出井喷增长的态势。今年以来,作为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大力实施“葡萄酒+”战略,推动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局面,实现了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目的。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仅烟台蓬莱葡萄酒庄旅游人数达到上万人次。截至目前,2015年蓬莱葡萄酒文化旅游突破10多万人次。今年来烟台进行葡萄酒旅游的海内外游客将超过千万人次,旅游收入将达百亿元[3]。烟台的实践证明了葡萄酒产业融合旅游文化产业的巨大魅力。国内的葡萄酒企业张裕公司、君顶酒庄、云南红酒业公司等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来客和不菲的综合收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内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说明葡萄酒同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可挖。因此,葡萄酒产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要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而旅游文化产业的腾飞同样要融合于葡萄酒产业之中,达到互补互促的效果。

我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开发葡萄酒旅游文化市场的,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刚露端倪。在国外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早已开展,比如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葡萄酒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成熟的旅游模式[4]。葡萄酒原产地欧洲联盟主席卡尔巴斯特表示,葡萄酒旅游繁荣的秘诀之一,就是要重视其背后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他说:“葡萄酒是很多国家、城市历史长河的一部分,而每个城市的历史都是不同的,所以中国应当发掘自己独特的葡萄酒历史和文化[5]。”

文化是葡萄酒的灵魂,更是葡萄酒旅游的依托。国外许多著名产区的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以法国的波尔多等地为例,当地在推广美酒的同时,会把一些看似关联度不高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例如在旅途中融入酒的历史、品牌等知识介绍[5]。这样的旅游规划叫做“配套服务”,而这一点正是我国在葡萄酒旅游上的短板。葡萄酒旅游文化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品牌故事、独特的资源及配套服务。品牌故事包括一款酒名字的来历,独特的资源是指每个酒庄背后独一无二的故事,例如不同的葡萄品种和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制作工艺等,旨在调动消费者的兴趣。与旧世界葡萄酒国家差异最大的旅游要素在于我国的“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

正是品牌、独特的资源、配套服务这些独特的元素促使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之间产生了诸多的必然联系,让其融合更为顺畅、高效。可以说,没有美酒就没有一种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旅游者似乎离不开葡萄酒与文化,而葡萄酒和文化也似乎离不开旅游者,没有旅游者的青睐体验,再好的葡萄酒也难以成为美酒,再丰厚的葡萄酒文化也无法张扬。旅游者之所以对葡萄美酒情有独钟,并不仅仅在于葡萄酒本身的风味,更在于葡萄酒的文化魅力。正是由于旅游者对葡萄酒文化内涵的高度追求,才使旅游与葡萄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文化才是旅游与葡萄酒结合在一起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不仅是最完美的结合方式,也是业态创新的最好途径。

三、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葡萄酒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这一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体验和享受。“葡萄酒+旅游+文化”之所以成为葡萄酒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就在于此。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葡萄酒+旅游+文化”这篇大文章,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洋为中用

向国外葡萄酒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学习融合发展的经验,洋为中用。只有善于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才能少走弯路,加快融合进程。目前,在国外葡萄酒业发达的国家,葡萄酒旅游业搞得相当出色,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国外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方面比较成功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已经涵盖了旅游活动的重要部分,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葡萄酒业和整个社区以及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收益。据澳大利亚制酒业联合会预测,每年通过旅游文化活动和酒窖直销给酒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在4至5亿澳元之间。以维多利亚一个州为例子,该州葡萄酒旅游的每年总收入就达1.85亿澳元,其中大约0.7亿澳元来自酒窖直销[6]。

再比如法国、意大利、美国、南非、摩尔多瓦等国。这些葡萄酒生产国为了扩大本国葡萄酒在世界上的影响,并且提高本国葡萄酒产品市场占有比例以及销售量,就把旅游文化业与葡萄酒业两者很好地融合起来,以葡萄酒业丰富和提升旅游文化业的内涵和吸引力,用旅游文化业来带动和促进葡萄酒业的稳步发展。当然,国外在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上,特别注重葡萄酒环境创新、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新的旅游文化业态培育以及整体规划等等。国外的一些经验表明,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一定要做好葡萄酒旅游文化环境创新、葡萄酒旅游文化产品开发、 新的旅游文化业态培育、推广好葡萄酒旅游文化。对于我国发展葡萄酒产业文化有得天独厚条件的云南来说,要很好地学习借鉴,做好葡萄酒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施“葡萄酒+”,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打造葡萄酒旅游文化形态,彰显葡萄酒旅游文化的魅力和风采,才能真正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古为今用

在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上,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古代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资源,可以很好的古为今用,使我们的葡萄酒旅游业文化发展的更加完善。云南具有悠久灿烂历史,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资源,如,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灿烂文明,具有以包容和谐为最大特征的云南农耕文化,如能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旅游和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即实施“葡萄酒+旅游+农耕文化”战略,把云南高原的葡萄酒庄变为融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文化休闲体验及旅游于一身的复合体,让它们尽情发挥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特色,让来云南的旅游者在遍布葡萄园的山野与彰显古今中外特点的各种各样的酒庄建筑之间徜徉,在葡萄园采摘葡萄与酿造美酒中体验,在葡萄美酒与琴棋诗书画之侧鉴赏,尽情畅享彩云之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休闲情趣[6],那么,结合古老的云南农耕文化,让葡萄酒旅游与云南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即通过实施“葡萄酒+旅游+农耕文化”战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古为今用”的目标,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此外,云南是开埠较早的省份,开埠文化历史悠久,要紧紧抓住这些厚重的开埠文化史实,实施“葡萄酒+旅游+开埠文化”战略,充分将开埠文化与旅游及百年葡萄酒历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建设云南红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历史风情街、历史建筑遗存和各种文艺形式、传媒,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把葡萄酒与旅游及开埠文化深度融合,让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葡萄酒、旅游相辉映,张扬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丰厚底蕴,显示葡萄酒的文化张力,大大提升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品质,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三)探索创新

由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发展在国内还是发展中的新事物,在发展中还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亟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葡萄酒文化的推广、葡萄酒业的健康发展,葡萄酒旅游文化业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并将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收入增长点,甚至是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所以,我们必须充满自信,必须结合国情、省情,运用“葡萄酒+”,必须自我探索、摸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之路。

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决不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运用“葡萄酒+”,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以自我探索为主,结合国情、省情以及产区实际,摸索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省情、符合产区特色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运作模式,并精心培育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品。换言之,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以葡萄种植和葡萄酒消费为基础,以葡萄酒文化体验为主题,以酒庄为依托,融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节 事旅游、会展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6]。当然,具体产品的开发应当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形成类型多样、多层次的产品体系。近年来,云南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七大葡萄产区之一,云南的多个子产区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弥勒产区种植的特有葡萄品种“玫瑰蜜”、“云中舞”,迪庆高原产区的有机葡萄园及赤霞珠干红、冰红酒,楚雄的早熟鲜食葡萄等。因此,必须结合云南葡萄酒产区的这些实际,创新思路,自我探索。如结合“玫瑰蜜”文化,即十八世纪中叶,年轻的法兰西传教士来到云南,在香格里拉的茨中坝子,种下了第一株来自法国的古老酿酒葡萄,于是有了云南红。1904年来云南南部修筑滇越铁路的法国人在铁路沿线车站院落里栽培了许多酒葡萄,成为云南高原最早的“玫瑰蜜”酿酒葡萄园;围绕这些文化历史,可以编撰一些葡萄酒的故事、小说、电影、电视剧等,还可以围绕这些历史整理出版一些经典性书籍,编撰云南葡萄酒史志,使之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结合云南多民族(26个)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的特点,开发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节典、婚恋、丧葬、礼仪、生育、图腾、语言、宗教、文字、禁忌、审美,把这些个性鲜明的文化链与葡萄酒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把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与葡萄酒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既增加了云南葡萄酒旅游的文化内涵,又能够围绕这些开辟新的葡萄酒旅游文化景点(产品),从而给旅游文化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业的大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把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产业融合的基础,高度融合旅游、文化产业,就一定能够推动云南的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云南葡萄酒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从而形成以葡萄酒产业为基础、旅游为龙头、文化为支撑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新格局,整体上带动云南各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目前,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云南葡萄酒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才刚刚破题,产业融合的经验不足,融合进程中困难不少,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乘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东风,更好地实践运用“葡萄酒+”理念,大力推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就能够促进旅游文化大发展,促进葡萄酒业快发展,实现云南“旅游文化q强省之梦”的共同梦想。

参考文献

[1]韩永奇,刘世松.开创中国葡萄酒的美好未来――2015中国葡萄酒论坛综述[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5(4):60-66.

[2]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N].光明日报,2010 -03-21(1).

[3]刘树琪.葡萄酒产业密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8-90.

[4]韩永奇.张天良之经营智慧[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56-62.

[5]李鹊.葡萄酒旅游重在文化中外配套服务差异大.[N].国际在线,2014-08-01(2).

[6]韩永奇,刘世松.2015年我国葡萄酒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平台[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6):45-48.

Study 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Wine Industry and TourismIndustry around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

HAN Yongqi

(College of Viticulture & Enology,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264003, China)

葡萄酒文化论文第2篇

如今,在某些场合问询部分消费者,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两者间最大区别是什么,大多数人首先都会提到价位与文化,其次就是不同的感受。

就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而言,品牌认知度和渠道控制是对市场占有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点上国产葡萄酒在很大程度上就占了天时、地利,还有个信息不对称的“便宜”。国产葡萄酒在渠道、品牌和资金的投入等方面优势,使得其在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而对于进口葡萄酒,据笔者了解,虽然国外各产区/酒庄看到中国市场充满机会,但对中国市场环境并不完全熟悉、透彻,而且都保持过于“谨慎”的乐观态度,并希望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以共同分担风险(众所周知的即使做为国际巨头法国卡斯特在中国发展之路正是如此),所以并不会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品牌宣传及营销推广,而他们的国内商对进口葡萄酒的普遍心态也是靠固有渠道低调推销,而不愿意冒险投入更多资金进行配合。反而是那些已经在中国打下一定基础的进口商开始抛开经销商,缩短渠道高调自营通路和终端,声势浩大、惹人关注。

虽然正欲登陆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品牌已经排起长队,将进一步刺激国内葡萄酒市场。但对于其中一些进口葡萄酒来说,所谓的品牌等优势在本土化前是虚无的。进口葡萄酒们赖以自豪的文化及品质、价值说,在华的推广活动多半成了文化与产品历史的回顾式的“自娱自乐”。其实,对于中国这么一个新兴葡萄酒消费国家,消费者对葡萄酒质量的鉴别水平普遍不高,普及和提升葡萄酒文化的认识仍需时日,只有懂葡萄酒的国人多了,进口葡萄酒的品质、文化等优势才能凸现。

笔者近期与几位台湾葡萄酒专家沟通谈道:在之前的台湾也是专卖店大开,而现在已是七七八八的凋零,剩下的只是一些靠诚信存活,专业且能提供好品质葡萄酒的酒商;还有一种是只赚取很薄利润、做众多品系,走大卖场大流通方式生存着。而且大家都认为葡萄酒营销是要讲技巧的。对于葡萄酒,无论你讲自己的葡萄酒品质如何好,但是消费者未必买帐。进口葡萄酒的模式很简单,就是有个定位。但如果没有把中国的文化与之交汇结合在一起,就很难在中国推行。在国内,无论面对怎样一个消费者,如果在介绍葡萄酒的时候,也向其讲述葡萄酒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并引出众人皆知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之佳句。相信他们听了就会很有兴趣,就会了解并不是国外的月亮就圆,国内和国外都有同样的“东西”,没有好坏,关键是要亮出各自的特点。

谈到区域文化适用性,台湾资深葡萄酒专家钟正道先生谈道,不一样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例如北京人喜欢有文化和内涵的东西,所以会用头脑来喝酒;上海人爱面子、眼见为凭而追逐品牌,所以上海人是用眼睛来喝酒;而广州人懂得吃喝,他们知道好坏要通过尝试来了解,你给他牌子也好文化也罢都没用,他注重自己的感受,所以广州人是用嘴巴来喝酒。所以,你得关注和满足差异化的需要。另外目前国内消费者,无论对国内还是国外葡萄酒的挑选仍是价格为主,其消费力是伴随社会整体经济增一起提升,但除了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逐渐认识外,主要还是涉及到品牌的传播和影响力、领袖群体引领消费潮流、以及市场氛围的营造层面。

放下身段 匍匐前行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家乐福等一些卖场里会出现令人尴尬的现象:一方面所陈列销售的进口葡萄酒可谓琳琅满目,可供的选择很多;而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并不会去挑选和购买,原因很简单——就是国内消费者对众进口葡萄酒的价值、文化、品质不懂!不了解!即而去购买口碑多、广告多的国产葡萄酒,其实大家对于国产葡萄酒也并非很了解,不过是市场上已有了这种消费国产酒的氛围。退一步说,买瓶几十块钱的国产葡萄酒不好喝,总比买错瓶数百元的进口葡萄酒更划算。再则,这些终端场所的销售人员专业度仍不够,还多半停留在以含糊浅薄的国家/地区概念或葡萄酒抗痒化美容为卖点进行兜售,忽略了葡萄酒真正魅力所在,就是文化与品质的特点。如果销售人员自身都不深度了解每支酒的历史背景与适用度(适合什么场合,搭配什么食物),又何谈向消费者们推荐适合其需要的酒品?

那么再说道说道专业的终端场所,专卖店是多数进口葡萄酒商会选择的终端,因为它的“专”字。可正因为这个“专”字,让很多普通级消费者“望而却步”。普通的消费者一进入到葡萄酒专卖店里,豪华的装饰环境、眼花缭乱的酒品,陌生的款款酒名,专业却显得很无知的推售服务……一股拘束的无形压力和距离感使之无所事从,甚至落荒而逃。

有些开设葡萄酒专卖店的朋友对笔者说:我要保持葡萄酒的高雅和专业、我只求小众、我不希望旺场……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而且对于葡萄酒市场的发展,笔者也认为专业化将是发展的趋势,但笔者更注重的是这个“趋势”运行的过程。现在对于葡萄酒,有些人会买回家饮用,有些人会选择在场所消费,如果说什么是好的终端业态模式,那么首先是“终端”要放下身段,尽可能接近消费者传播葡萄酒文化,要讲得有道理,要有耐性和专业,而且要针对消费者的特色。

上面有谈到,葡萄酒市场的培养与发展是个进阶式过程,对于消费者也是一样。就葡萄酒走向是大众化还是专业化的问题,笔者已经撰文论述过。其实,无论是大众化还是专业化,两者并不矛盾,只是处于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要求。可能首先是最大接触面的问题——在葡萄酒推广的初期是需要有更多人的接触到和参与,形成良好氛围。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可能重要的倒不是论战于进口葡萄酒和国产葡萄酒的优劣高下,而是尽量争取足够多的新消费者加入到喝葡萄酒的群体当中来,当认知积累达到一定平台的时候,一部分消费者自然有向上更高的需求,然后趋向专业化、小众化发展。和金字塔一样,葡萄酒发展需要一个坚实广阔的基面,然后逐步往上递进。

葡萄酒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 葡萄文化 中西交流 发展 影响

一、引语

我国是种植葡萄①较早的地区之一,葡萄文化在中国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葡萄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果品,其色香味俱佳,并含有丰富的营养,有很高的保健价值。葡萄是现今普通常见的水果,而葡萄酒也是人们生活中很熟悉的一种酒。在对早期中西交流这门课程作业选题的时候,我认为葡萄必然有其特殊历史交流地位和人文价值,一方面是其见证早期中西交流,另一方面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即葡萄文化的历史价值。我通过阅读材料,从葡萄的引入到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水果的发展简单地作了一些梳理总结,并简单阐述葡萄文化渗入中国文化及其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葡萄是地中海东岸和小亚、中亚地区最早经过人工培植的植物之一。随着葡萄的广泛种植,酿造葡萄酒的技术也被那里的人民最先掌握。我国开始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是从中亚细亚经新疆传入内地的,这在汉文历史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古代西方各族劳动人民辛勤栽培的葡萄,以及葡萄酿酒技术传入我国,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

二、葡萄何时引入

对于葡萄的引入时间,史学家们做了许多的考证,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先秦开始引入西域,秦代引入中原地区;二是西汉张骞通西域②后开始传入。我比较认同,较多人也认同的是第一种说法。胡澍《葡萄引种内地时间考》一文对此作了严密的考证,我认为其考证有理有据,论证严密,所以葡萄是在秦代引入内地,汉武帝开西域,从大宛引进葡萄良种,广为栽种。

中国古代史籍中也曾提到中国本土生长的葡萄。李时珍记载葡萄生长在陇西、五原、敦煌和黑龙江地区也都生长葡萄,他认为葡萄在汉朝以前就已经有了。但是这些葡萄是野生③的。根据《蒙泉杂言》卷113中对此的记载得出结论:从大宛来的那种葡萄与中国本土的葡萄确是不同。

三、广泛认识葡萄

上文说到,早在先秦时代葡萄已传入西域,秦代内地与西域已经交流频繁,于是葡萄开始传入内地。但是据史料记载最早却到《史记・大宛列传》:“(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宿极望。”但是,在胡澍《葡萄引种内地时间考》一文中我们可知,从秦至汉景帝,人们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葡萄的价值。葡萄只是作为皇宫后院的点缀品被王公贵族们欣赏。因此,其影响甚微,以至于文人诗赋中仅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稍有露头。到了汉武帝开西域后,葡萄才广泛栽种。《史记・大宛列传》载当时不仅“离宫别馆旁尽种葡陶”,而且扩展到“肥饶地”,葡萄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佳果。

四、葡萄文化渗入中国文化及其发展

1.葡萄的引入同时带来的葡萄酒推动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葡萄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在地中海周围地区。公元前11―前9世纪的腓尼基各城邦就以本地产的葡萄酒换回黎巴嫩的雪松、塞浦路斯的铜、非洲的黄金和象牙、巴比伦的青铜器皿。而中国自西汉广泛栽种葡萄后,引进葡萄同时还招来了酿酒艺人。从汉武帝时起,中国开始有了葡萄酒。据司马彪《续汉书》记载,在三国时代,中国西北地区开始酿造一些葡萄酒。大约在东汉末,中原地区可能已有自酿葡萄酒了。《太平御览》卷927引《续汉书》云:“扶风孟他以葡萄酒一斛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刺史。”孟他送张让的葡萄酒不外乎两个来源:中原自产的,即随着葡萄酒的传入,葡萄酿酒术也随之东来,被中原人民所掌握;或是来自西域。在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下,把葡萄酒千里迢迢从西域运到长安,定是十分艰辛万苦,价格昂贵的。那也只能是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了。

葡萄酿酒业繁荣发展时期是唐代。《册府元龟》卷970载:“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于苑中,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八色,芳辛酷烈,味兼堤盎。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这是史书第一次明确记载内地用西域兄弟民族的方法酿造葡萄酒。看来,马乳葡萄及其酿酒术的传入是和侯君集有密切关系。马乳葡萄粒大饱满,肉质坚脆,味极甜美,是鲜食的佳品,酿酒的好原料。所以,侯君集把它们都带回了长安。唐太宗不单是把马乳葡萄栽培在御苑里,还亲自过问了用马乳葡萄酿酒一事,并用酿成的酒赏赐群臣。这件事对唐代葡萄和葡萄酒的发展无疑是有影响的。

2.葡萄的引进除了推进葡萄酒的酿造,也发展了古代农业栽培技术等。

在长时期的种植实践中,内地劳动人民在葡萄的栽培技术和加工技能等方面不断提高,历史上的许多农学家对此都曾作过科学的总结。北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贾思舞在《齐民要术》中就系统地总结了葡萄栽培法、摘葡萄法、凉葡萄干法和贮存葡萄的方法等。这些科学的总结,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内地和西域经济交流的结果。元代的《农桑衣食撮要》、明代的《农政全书》、《便民图纂》等农书中对此有详尽的论述。

3.葡萄酒文化繁荣给文人骚客带来创作的新灵感,葡萄大量进入诗文中。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诗人词人都喜欢饮酒,酒后创作更有一番滋味。葡萄酒繁荣发展的唐代,亦是伟大诗人层出不穷的时代。当时,长安西市及城东之曲江一带已有胡姬侍酒之肆。店中除卖酒外,还有擅长歌舞、“貌如花”的胡姬做陪。著名诗人王绩④、张祜、李白等都喜欢这些外国酒家。⑤许多文人学士相聚在一起,也往往是边饮葡萄酒边议论经史。⑥葡萄和葡萄酒还是文学家写诗作赋的一种题材。如王绩在《过酒家》诗中有“葡萄带曲红”,所说的“酒家”当是指卖酒的人家。王翰在著名的《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白也写道:“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

4.葡萄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题材。

葡萄传入内地后,不仅被用于鲜食、酿酒,其美丽生动的形态还是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画工们把它画在画面上,工匠们把它铸在铜镜上,纺织工把葡萄纹织在锦缎上。汉代出现的海兽葡萄纹铜镜就是用海兽和葡萄作装饰图案的,到了唐代这种铜镜已很流行。敦煌唐代洞窟里的壁画也往往以葡萄纹为边饰。以葡萄为纹饰在西亚流行较早,到七八世纪也成了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编织纹样。吐鲁番唐代墓葬里出土的锦、绢、罗等丝织品中,有不少就是以葡萄作图案的。

葡萄文化与我国传统雕塑等民间工艺的融合,反映了葡萄文化深入民间和人心。古往今来,人们视葡萄为吉祥、美满和幸福,因此无论石雕、玉雕和工艺品,有不少作品都采用葡萄图案和纹饰。这些作品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

5.葡萄文化也体现在民风民俗上。

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乞巧节的传说都与葡萄有关。人们赞美牛郎织女纯真的爱情,戏称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据说在夜阑更静的七夕之夜,姑娘们只要悄悄地跑到古井边或者葡萄架下屏息凝神静听,若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泣涕声,就是得了巧。⑦

五、结语

1.葡萄在先秦传入西域,秦代与西域交流较频繁,于是传入了内地。但是当时只是达官贵人的奢侈品,很多人都不了解葡萄的价值。直到汉武帝通西域,从大宛引入良种葡萄才广泛栽种。

2.葡萄引进的同时也带来了酿酒师,于是葡萄酒技术丰富了我国的酿酒业。同时,由于长期种植葡萄,对葡萄的栽培技术和加工技能等都有广泛研究,也有很大的造诣。

3.葡萄的引进在文化层面的影响主要在诗词、艺术品上体现。葡萄酒伴随着许多文人的创作过程,而葡萄本身也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

4.葡萄文化丰富了我国文化史,见证了古代中西交流,其价值是非常大的。因为作为中西交流的媒介,它带来了其他文化领域的交流,如工艺品、丝织品、葡萄酒、栽培加工技术等。

注释:

①“葡萄”是后来才统一的名称,在《史记》中记载“蒲陶”,《汉书》中“蒲桃”.

②“西域”所指的地区有狭、广两种含义。狭义指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即昆仑山以北、敦煌以西、帕米尔以东的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广义泛指自玉门关以西通过狭义的西域所能达到的地区,包括亚洲的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的东部和非洲的北部。本文所论西域,是广义范围(含今新疆).

③石云涛《早期中西交流史稿》第九章《两汉来自西域的物质文明》中提到:中国内地本也有野生葡萄,有20多种,俗称山葡萄、刺葡萄、野葡萄.

④王绩,585―644年,初唐诗人和酿酒家.

⑤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5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⑥《太平御览》卷927引《梁四公记》,河北教育出版社.

⑦来自互联网:张掖设施葡萄网《初探葡萄文化》.

参考文献:

[1]石云涛.早期中西交流史稿.

[2]苏振兴.论古代中西交流中的葡萄文化.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Vol6,(2).

[3]张玉忠.葡萄及葡萄酒的东传.

[4]胡澍.葡萄引种内地时间考.新疆社会科学,1986,(5).

葡萄酒文化论文第4篇

每当喝酒时,我的手就不由自主拿出一支香烟,点燃,一口酒一口烟,三瓶酒一包烟,五瓶酒两包烟,最后总是搞不明白自己是抽晕了还是喝醉了。

导师每日两包高卢牌香烟,那是很不招人喜欢的一种味道,个人感觉很像臭烘烘的阿尔巴尼亚香烟。总说品酒的人不抽烟,烟味会损伤人对香气的感受和味觉,有没有道理?理论上是对的,抽烟的人会对酒香气中出现的烟草香、烟气香等几种香气不太敏感,但是事实上,品酒感觉是个人经验式的积累,也许初期因为抽烟不能明显感受到原有的烟类香气,可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出来的。补充一句,导师是法国1980年侍酒师冠军,前法国侍酒师协会第一任主席,品酒世界的大师之一。

总是羡慕抽烟喝酒两样嗜好只占一样的人,抽烟的不喝酒者――众人皆醉我独醒,开车回家不犯愁。喝酒的不抽烟者――抽烟抽死的多,喝酒喝死的少,喝酒比抽烟安全。又抽又喝者,例如我,实在是不健康生活的表率,需要深刻反省改正。综合看来,抽烟是很不好的嗜好。早戒最好,少抽也行。酒呢,“穿肠毒药”,没办法,学酒之人不喝酒,怪哉怪哉,还是喝吧。

小酌与求醉

都说喝葡萄酒好,对身体健康好,个人认为应该加个条件限定,在酒精饮料里,饮用葡萄酒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葡萄酒也是酒,沾酒精的东西就会伤肝伤肾,最健康的方式就是不喝酒,白开水最好。曾经见过一位中医告诉一名患者,晚上睡觉前喝两杯葡萄酒,有安神助眠的作用。个人不知道这位医生的建议是源自科学式的理论,还是经验式的理论,但是我只知道酒精是刺激人体中枢神经的,给人以兴奋作用,大家喝些酒都会开心快乐兴奋,这睡觉前喝两杯葡萄酒能睡好么?当然,喝多了喝醉了就会好睡觉了,因为过量酒精又会抑制神经兴奋,但是这么喝完,睡醒之后难受不难受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其次,葡萄酒是酸性的,长期睡前饮用会引起中医所说的“腐气”,说白了就是酸长期在深夜刺激肠胃,引起慢性浅表性溃疡,甚至慢性糜烂性溃疡,所以这睡前饮用葡萄酒是安神的“药”之说不足为信。

真正意义上的合理饮用葡萄酒是要有界限的,大量的法国的医学研究表明,在饮用葡萄酒对身体健康有益的主要方向上,每天男不超过250毫升,女不超过150毫升干红葡萄酒是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在每天午餐、晚餐时各饮用一杯干红葡萄酒,对人体是很有益的,特别是对心血管病患者,血脂高、血管硬化者,在长期研究观察后发现,平均每人每日200毫升的干红葡萄酒饮用后,长则6个月,短则2个月,参加试验者的日平均血脂度都有明显下降。这就是“法国悖论”的由来,在一个人均脂肪摄入量超过我国5倍以上的国家,心血管发病率却只有我国的1/5-1/9,不得不说这人均每年53升葡萄酒饮用量功不可没。

至于有人说葡萄酒这么好,每天多喝点也没事,这个说法也要改改。葡萄酒本身是存在酒精的,喝多了也会醉酒,醉酒自然伤身。不喝醉,但是如果超量,则会受到另外一种折磨:来自葡萄酒的硫化物所带来的痛苦。众所周知,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要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硫(SO2),从而对酒起到杀菌、抗氧化、稳定酒色等多种效用。适量饮用,摄取的硫化物会随着人体的代谢排出,但是超量,硫化物就会在人体缓慢积存,总量逐渐增大,这时就导致人体一些病症的出现。就我目前按个人感受所知,超量的硫化物会导致人体慢性过敏性神经皮炎,诱发性皮囊炎,慢性面部特征性溃烂皮炎等等皮肤类疾病,还有不正常的白发增长、脱发等等硫化物中毒表现,这也是法国卫生部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关于葡萄酒生产人群职业病的研究。开个玩笑,如果见到一个人,说他是酿酒的或者喝葡萄酒偏多的人,那就看看他面部有没有红肿,头上有没有很多和年龄不相符的白发或脱发,这个鉴别真伪的方法格外有效。本人最近接受药物排硫的治疗,归其原因,本人年平均饮用葡萄酒超过500升,硫化物超标甚多,以上很多毛病本人都有切身体会。

如何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水平,这就要借助一些喝酒的技巧。一群朋友一起喝酒,如果只喝葡萄酒,本人颇有独孤求醉之感,但是如果这里边夹杂着香槟和起泡酒,我个人感觉很多人的酒量就要打个折扣。二氧化碳刺激肠胃,增加渗透压,并且使肠胃酸度升高,这些都会使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量增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掺酒喝容易醉人的道理。所以,喝葡萄酒或烈酒后尽量不要再喝啤酒或碳酸饮料,不然酒量再好,也抗不住。

葡萄酒文化

与白酒文化

不知几时起,葡萄酒文化被很多人开始挂在嘴边,这个国家的葡萄酒文化,那个国家的葡萄酒文化,这国内所指的葡萄酒文化是个啥?

很多国人喜欢向葡萄酒里加冰加可乐后再饮用,葡萄酒文化传播者们立刻批判这是亵渎人家的葡萄酒文化。如果外国人向五粮液、二锅头里加冰加可乐加果汁,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批判人家亵渎我们的白酒文化呢?

有人说,葡萄酒要一杯杯细细品饮,一瓶一瓶地连着喝也是不懂葡萄酒文化。曾经和很多世界著名酿酒师、品酒师一起私下豪饮过,每瓶第一杯是品,剩下的也就很快喝了。三两人十几瓶是常事,大家的口头禅就是:葡萄酒对我是饮料。每每最后,威士忌、白兰地一杯杯接连下肚,晃晃悠悠的回家,看来大家都很不懂葡萄酒文化。国内一款卖几十元的法国葡萄酒,有人能写得天花乱坠,一杯杯品饮下来,让人感觉到此酒只应天上有。那家酒厂我去过,每天装瓶60万瓶,同样的那款酒出口到美国只要85美分,在法国很多家庭是买来烧菜用的。

不知很多外国酒商何时开始使用葡萄酒文化这个词作为在国内推荐与销售时的重点。每每在酒展酒会时介绍自家的酒时总是说自家的酒历史多么多么悠久,家人多么多么恩爱,这样才能酿出好酒,这是家族所信奉的葡萄酒文化。完事后私底下立刻跑到酒吧、夜总会请美女喝酒。这种葡萄酒文化不要也罢。

葡萄酒文化论文第5篇

2010年1月29日上午,第四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北京新闻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局长刘作章、烟台市市长张江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刘员等出席会,为第四届展会的举办提前擂鼓。

烟台市市长张江汀首先了第四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相关新闻,他介绍说:“自2007年开始,我们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葡萄酒节。前三届国际葡萄酒节,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客商参会,参展总人数达20多万人次,进一步加深了烟台与海内外城市在葡萄酒及更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将于2010年9月23日至9月30日在烟台举办。”

张江汀介绍,烟台是中国最大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葡萄酒工业化酿造的发祥地。长期以来,烟台坚持把葡萄酒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21万亩,葡萄酒及相关企业150多家,葡萄酒年产量25万吨,占山东省葡萄酒产量的80%,占全国总产量的1/3,形成了规模化、链条化、国际化发展格局。1987年,烟台被国际葡萄・葡萄酒局命名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成为亚洲至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1989年中国政府在烟台设立了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02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对“烟台葡萄酒”实行原产地保护。

随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会上致辞,他说:“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已经成为海内外葡萄酒领域的知名节会,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经贸活动。这一活动的举办为国际间在葡萄与葡萄酒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弘扬葡萄酒文化、做大做强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亚洲博鳌论坛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山东省和烟台市办好国际葡萄酒节。”

葡萄酒文化论文第6篇

“半部《论语》治天下”,尽管原是一句牢骚话,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相信这是在解释《论语》的作用,因此也就流传至今。读书人没有不知道《论语》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经典语句都是耳熟能详。

中国是个有着灿烂文化的国度,有着无数经典的古典文籍,其中以《论语》自宋代以后影响最为广泛和久远。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在对待学习、道德修身以及交友等等方面对中华民族起了重大作用,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虽说《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出于各种目的被主流意识形态化、经典化,从而被注解得晦涩难懂、深奥渺远,更有甚者把《论语》对象化、知识化、烦琐化,使之变成了纯粹的书本知识和学理教条,也因此把《论语》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命力,远离了芸芸大众的生活。所以,它已经起不到化解现实困惑的作用,更谈不上作为具体而有效的谋求生存发展的精神武器。

近年来,《论语》以新形象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唱主角的就是从央视的“百家讲坛”中成名的于丹教授。她抓住了当前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其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既引经据典,却又深入浅出,让观众在轻松中感受到人生真义,她把孔夫子与当代人的生存际遇相衔接,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处世哲理,融解在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当代世俗的生活故事之中,通俗、平易、率真,可以与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上口,清晰地回答了人们生活中所碰到的、甚至让他们碰过壁的种种问题,似乎是在穿越千年时空与圣人之间进行对话。于是,“于丹解读”成了更多人对《论语》的新看法,社会上有了各种各样版本的“于丹语录”。

透过于丹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却低估了民众对于精神理想的追求,相对荒芜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于丹以其轻松、睿智的语调,为大众解说《论语》,一本《于丹〈论语〉心得》的热销,激发了空前的国学热潮,彰显了传统文化经典回归群众的迫切性。

帕克与葡萄酒

作为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媒介(编者注:葡萄酒被誉为物质化的精神产品,先前在本专栏有讨论)――葡萄酒在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类似《论语》的困惑。一方面,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宣传:为了健康、为了时尚、为了品质生活,在酒精饮料中应当多选择葡萄酒;另一方面,在解读“葡萄酒”的时候,却又过于神圣化、神秘化,令初接触者摸不着头脑。透过于丹现象,使我想到了在葡萄酒领域颇受争议却在消费者中又拥有广泛影响的美国葡萄酒品评家――帕克先生(Robert M. Parker, Jr.)。

帕克1947年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毕业于马里兰大学,主修历史,其后又学习了法律专业,专注于葡萄酒事业之前当过11年律师。始于偶然,帕克开始对葡萄酒感兴趣,那是1967年在法国与斯特拉斯堡(著名葡萄酒产区阿尔萨斯的首府)大学的女友(现在的夫人)圣诞度假之时。

之后,帕克苦于很难找到足够的关于葡萄酒产品质量介绍的信息,他开始考虑创办一个“独立的消费者指南”。显而易见,已经在律师行业立住脚的他,开辟一个全新的陌生领域工作,压力是巨大的。他的杂志《Wine Advocate》在创办第一年定购量仅有不到600份,在他不懈努力下,今天已经在全球37个国家超过5万份的定购。出版自己杂志的同时,帕克也为多个相关杂志撰写专栏,他的报告成为很多酒商和爱好者卖酒、买酒的参考标准。今天,不管喜欢与反对,帕克在葡萄酒界的影响力已经到了一个不容漠视的程度,酒商对他又爱又恨。有酒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帕克评分低于90分的酒他卖不掉,而帕克给超过90分的酒他拿不到。也有人作专题研究,发现拍卖市场上好酒的增值率受到年份、酒庄的声望、产量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帕克给的分数。帕克对于葡萄酒的更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因此获得法国、意大利等政府的多项荣誉。

帕克不是第一个写葡萄酒评论的人,但是却鲜有人比他的影响力大。不是因为帕克伟大,成就帕克的是历史,在他开始撰写葡萄酒评论之时,正是美国葡萄酒市场开始上升,大量消费者如同帕克本人一样开始关注葡萄酒。不容置疑,美国人的消费能力是巨大的,但是美国人习惯于以直观的、标准化的思维认识世界,对于欧洲当时存在的描述性葡萄酒评论摸不着头脑,他们对于100分制数字的接受能力远胜过复杂、描述性甚至大量比喻的含蓄文字。那时,美国的葡萄酒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了解,可能不比今天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者高到哪里去,如同今天的我们――消费者有消费葡萄酒的愿望和能力,希望喝到好的葡萄酒,但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又不允许他们慢条斯理地去学习那复杂的产地、品种以及年份等等的信息,期望有直观的评价结果能够帮助选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帕克构建的100分评价体系深入美国消费者人心,快速、广泛地传播开来,这样的结果对于那些需要海外消费者支持的葡萄酒厂尤为重要。

帕克为葡萄酒评论创建的100分制,把葡萄酒的丰富口感层次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双位数数字,使葡萄酒少了一份神秘。另外作为崇尚现存与平等价值观的美国人,帕克去掉了葡萄酒品评中过多地讲究“传统、品位、格调、历史”的描述,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轻松、快速了解葡萄酒的方式。

在帕克的评价体系中,90分以上的葡萄酒通常受到广泛追捧,而一分之差的89分葡萄酒,命运就会有天壤之别,89分的葡萄酒真的就比90分的葡萄酒质量差很多吗?这正是开篇中提到帕克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指出:据研究,人的味觉不能够分辨百分之一的差异,因此100分中一两分的差别意义不大;再者,品种不同的两样事物(比如:苹果与梨)的分值又怎么进行比较呢?100分制有它的局限性,但不能因为它的局限性而否认它的重要意义。

葡萄酒的评论与《论语》的解读何其相似!

葡萄酒100分制的评价体系,不就如同于丹《论语》心得吗?直观化、简单化是为了更多的受众,不排斥文字细致地描述评价葡萄酒体系,或者说于丹解读《论语》与引经据典的研究也不矛盾,受众不同,方式自然不同。我不是于丹的“粉丝”,更不是帕克的追随者,但是我坚信,一花独放不是春,于丹与帕克应当不会有独霸领域的想法或者能力,那些“博士们”也就没有必要为《于丹心得》中几点争议性的解释而对她发难。同样,葡萄酒领域,也希望评论家们抱有一颗平常心,允许多种的评价方式存在才对。

李德美

葡萄酒文化论文第7篇

近几年“葡萄酒”在各种媒体中、在人们的话题中、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由于葡萄酒“时尚”、“健康”、“味道丰富”而获得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饮用葡萄酒并渴望了解葡萄酒,但是由于信息的残缺、商业宣传的需要以及文化语言差异(尽管有科考资料显示,葡萄酒在中国生产的历史有2000年之久,但是,尚未形成系统的葡萄酒文化,现在人们不遗余力宣传的葡萄酒文化,其实是舶来文化)等等原因,对于葡萄酒的认识,存在一些主动或被动造就的错误。

误会1:红酒 ≠ 葡萄酒

在日常生活中,当谈论到葡萄酒时,人们更多地使用“红酒”替代了“葡萄酒”。假如按照颜色对葡萄酒进行分类,葡萄酒可以被区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形成“红酒”代替“葡萄酒”的说法并不是因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可以被忽略,在所有的葡萄酒产品中,红葡萄酒大约占六成,而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大约占四成。造成“红酒”替代了“葡萄酒”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国人钟情于红色,红色往往与喜庆、好运相关联;其次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红葡萄酒具有更大的炒作空间,商家的过度炒作,使中国目前市场中红葡萄酒占据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当谈论葡萄酒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红酒”不能等同于“葡萄酒”,事实上,中国消费者反而更应当关注“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因为它们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误会2:“干”葡萄酒的内涵

“干红”、“干白”也是人们谈论葡萄酒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术语,对于初次接触葡萄酒的人很难理解其内涵。所谓“干”型的葡萄酒是指“每升含糖量不大于4克”的葡萄酒,这种葡萄酒在品尝的时候,明显不具有甜味。“干”葡萄酒的称谓,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证明葡萄酒是舶来的产品:“干”葡萄酒是译自英语的“Dry Wine”,“Dry”本意就有“不甜”的意思,假如将“Dry Wine”译作“不甜葡萄酒”,想必就容易理解了。

当然,我们仍然需要继续称“Dry Wine”为“干葡萄酒”,除了因为“干葡萄酒”已经获得了法律地位,也因为从业者已经习以为常了。

误会3:标有A.O.C.(或D.O.C.)的葡萄酒 ≠ 高质量葡萄酒

稍有点葡萄酒常识的人都知道,法国葡萄酒中有的酒标上标有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le)字样,这是一个“限制使用原产地命名的法律体系”,法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总结自己上千年葡萄酒生产历史,把不同的地区影响葡萄酒特性的因素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进行规范,之后,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也效仿这一法律,形成了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DOC体系。但是,当前很多商业宣传中,把标注有“A.O.C.(或D.O.C.)”当作“高质量葡萄酒”推介给消费者,造成了消费者面对上千欧元一瓶和10欧元一瓶同一个A.O.C.的葡萄酒实在无法理解A.O.C.所要传递的信息了。

A.O.C.体系保证的是“葡萄酒的特点与传统”,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标有A.O.C.的葡萄酒就是高质量的葡萄酒”。

误会4:葡萄酒的年份并非越老越好

在宣传葡萄酒文化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画面:“主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布满蛛网的酒窖内,取出一瓶老年份(也可能正好是参观者出生那个年份)的葡萄酒……”一个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撩拨得所有消费者对陈年老酒充满神往, “老酒”在市场中也就获得了更多的追捧,甚至一度出现某个获得市场认知的“年份”酒永远也销售不完的怪现象。

葡萄酒不都是越老越好,从量上来说,大部分葡萄酒不具有多年陈放的潜质,超过八成的葡萄酒都是适合在生产后几年内饮用的,这样的葡萄酒存放十几年之后,可能仅有文物价值了。将新酒标注成为老酒是另外一回事。

误会5:具有橡木味的葡萄酒 ≠ 高质量葡萄酒

葡萄酒的历史中,人们选用了橡木作为生产储运葡萄酒的容器,而经过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也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风味――“橡木味”。在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橡木桶的成本显而易见是相对昂贵的,因此,在市场中,具有橡木味特征的葡萄酒往往价格不菲。

橡木桶陈酿葡萄酒,一方面可以增加酒的风味――因为橡木中也拥有一些香气物质;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葡萄酒的口感――橡木具有透气性,微量的氧气透入酒中能够促进葡萄酒中的单宁物质的柔化,另外,橡木桶中的部分单宁也能参与到这个变化过程。但是,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具有这样的培养潜质,换言之,不是所有的葡萄酒经过橡木桶陈酿之后都能提升葡萄酒的品质。

近年来,在葡萄酒的世界里,与追求橡木味道观点背道而驰,有酿酒师酿造以彰显天然果味为主导的葡萄酒,并且在酒标上显著地标明:“未经橡木桶陈酿”,这种风格的葡萄酒也有它忠实的追捧者。

误会6:葡萄酒的味道 ≠ 酸 + 涩

在品尝中法庄园的葡萄酒时,经常有人疑惑地问:“你的酒不酸啊!”或者“不够涩啊!”以此作为例证,首先没有贬低发问人的想法,只是为了说明:在市场中,有人在误导消费者,把自己手中“酸、涩”的葡萄酒宣传成为“葡萄酒的特点”。

采用成熟完好的葡萄、合理的酿造工艺获得的葡萄酒应当是协调而平衡的,“过酸、过涩、过甜”都不是干型葡萄酒的基本特点。

误会7:甜葡萄酒 ≠ 带甜味的葡萄酒

甜葡萄酒不等于带有甜味的葡萄酒。甜葡萄酒就是含糖量大于50克每升的葡萄酒,而且这部分糖必须是来自葡萄果实――也就是说或者对于酿酒工艺,或者对于葡萄的质量有相当高的要求。所以甜葡萄酒,有时被喻为“液体黄金”,可见其珍贵。中国人喜食甜食,甜型的葡萄酒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但是,令许多消费者困惑的是,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中,甜葡萄酒被等同于“带有甜味的葡萄酒”,许多甜葡萄酒是通过添加外源糖分获得的甜味。

真正的甜葡萄酒由于含有足够的有机酸,甜而不腻。生产中通过葡萄晚采收、结冰、灰霉菌侵染或者向正在发酵的醪液中添加葡萄酒白兰地终止发酵等等的方法,使葡萄酒中残留大于50克每升的含糖量。可见,“甜葡萄酒”的生产要比干型葡萄酒难度更大,因此,甜葡萄酒价格也就不菲。

误会8 :酒瓶内出现沉淀 ≠ 变质

葡萄酒经过存放之后,瓶内往往会出现一些沉淀,消费者以此可能会怀疑酒的质量有变。葡萄酒是采用100%的新鲜葡萄酿制而成,葡萄中天然含有的色素、酒石酸盐等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出现沉淀析出,这种变化是正常的,不必为之担忧。相反,假如瓶内出现絮状或者丝状沉淀物就要当心了。

误会9:通过颜色变化鉴别葡萄酒的真伪不总是正确

在消费市场中,人们对假货深恶而痛绝,在“央视3・15”节目中,曾经有个“专家”为大家演示鉴别真假葡萄酒的方法:将两杯葡萄酒中添加碱面,颜色由红变兰的断定为真的葡萄酒,而颜色不发生变化的为假葡萄酒。但是,这个鉴别方法不总是正确的。

上述鉴别方法的科学依据是:葡萄酒中天然色素呈色性随着酒酸碱度的变化而变化。假如造假酒所用的色素物质也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么,上述推论是不是就不成立了?在生产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色素物质,有很多种具有这样的特性。

误会10:葡萄酒配餐,不总是“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

谈到葡萄酒文化,就少不了讨论葡萄酒配餐,因为绝大部分的葡萄酒是在进餐的情况下被消费的。葡萄酒与菜肴的合理搭配,可以相互增色,因此,葡萄酒配餐是葡萄酒推广中永恒的话题。因此就有人总结“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这样的论断。

其实,葡萄酒配餐的深奥,远不是这样的一句话能够涵盖的。由于酒的年份、产地、酿造方法等等的差异,以及同样食材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造成的菜肴口味变化,为葡萄酒配餐平添了无穷乐趣,有时候陈年存放的老熟的红葡萄酒也可以搭配鱼等传统意义上的白肉。假如非要用一句话精练出葡萄酒配餐的原则,倒不如选择“味道相近,质地相似”。

葡萄酒博大精深,就像读不完的书,只要你有兴趣发掘,肯定就有新的收获。

葡萄酒文化论文第8篇

也许正是因为它的赫赫有名,在许多人的设想里,波尔多的葡萄酒犹如天上的明珠,可望而不可及。而事实上,波尔多生产的,既有身价不菲的顶级琼浆,也有隶属名门但价格却并不昂贵的葡萄酒。

2008年4月28日,由法国波尔多行业协会(CIVB)委托,法国食品协会携手中国大陆各地经销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随时随意波尔多”品酒会上所提供的91款葡萄酒,是由11位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高等院校从事葡萄酒研究的教授、行业内的资深人士、知名的葡萄酒评论家,以及专业媒体的记者组成的评审团对全中国的酒类进口商提供的250款酒进行盲品。评委根据70-120元,120-200元,200元以上三个价格范围,选出了91款能代表波尔多的优秀的葡萄酒。这91款精选葡萄酒包括7款甜白葡萄酒,13款干白葡萄酒和71款干红葡萄酒,它们皆来自波尔多法定产区,单瓶零售店价格在人民币70元至250元之间,葡萄酒年份为2000年至2006年。

Thomas Jullaien认为,扩大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关键是要逐渐转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分享葡萄酒,让葡萄酒文化深入到更多家庭中。“随时随意波尔多”所要推广的就是“只要手边有杯子,就可以喝到波尔多葡萄酒”的波尔多文化。

在中国市场推广波尔多葡萄酒,除去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商业潜力,作为波尔多葡萄酒推广商本身,是否存有其他憧憬?

除去商业价值,我想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中法文化间的交流。2007年,波尔多被评为世界遗产保护城市。浓重的波尔多文化不仅吸引着法国本土的投资商,也吸引了中国团队和其他国家的团队,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国团队购买城堡在波尔多酿酒。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民对波尔多的认知度也是很高的。在另外一个层次上,波尔多葡萄酒出口中国,波尔多当地的酿酒师会到中国来,这些专业人士会帮助中国葡萄酒厂商打造品牌,为什么不呢?

关于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你怎样看待文化差异带来的口感差异?

文化确实会对口感产生影响,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和法国是非常相象的两个国家,它们的人民都是热情好客的,也是喜欢呼朋引伴的,更是喜欢在兴高采烈之际喝上一杯的。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崇尚酒文化的国家。中国的白酒、黄酒早已闻名于世界。中国葡萄酒的工业化生产,虽然起步较晚,并且葡萄酒的人均拥有量目前不足世界人均消费量(3.32 L)的1/10,但其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我相信在未来10年内,中国葡萄酒的产销量将会成倍增长。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的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沿革、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极为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饮食风格和传统,随着葡萄酒文化的迅速普及,葡萄酒消费者对葡萄酒产品必然会形成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针对中国人民的饮食特征,法国的食品专家也正积极地致力于波尔多葡萄酒与中餐的搭配研究,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会爱上波尔多葡萄酒。

“随时随意波尔多”所邀请的11位品酒师都是中国人,这种目的性非常明显的做法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喜好吗?如果是,这次活动所推荐的91款葡萄酒是否能够完美地诠释波尔多文化?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讲,他们通过这91款波尔多葡萄酒感受到的是波尔多文化的精髓吗?

波尔多葡萄酒尊重每个人的味蕾,而且,波尔多葡萄酒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这次“随时随意波尔多”所邀请的11位品酒师之所以都是中国人,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中国人民选择自己喜欢的波尔多。每一款波尔多都承载着浓厚的波尔多文化,每一款波尔多都是波尔多文化的表达方式,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款酒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波尔多文化的表达方式。

对中国波尔多葡萄酒消费者在品尝波尔多时的姿态和心态,你有什么建议?

就我所看到的情况,在中国,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品尝一杯美味的波尔多葡萄酒,现在的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更多是被用在一些商业聚会上,在那样的聚会上,大家都是来去匆匆,而且很少有人的心是真正在酒上;还有一部分人喝波尔多葡萄酒纯粹就是出于一种炫富心态。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无论如何,我首先要感谢大家对波尔多葡萄酒的认可,但是,作为一个在葡萄酒国家出生和成长的人,我还是希望朋友们日后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或情境下品尝到波尔多葡萄酒,请留出一点时间给你手中的酒,因为这样的好味道是法国人民劳动的结晶,留出一点时间,不仅是享受真正的好味道,更是对劳动者的付出的尊重。

葡萄酒文化论文第9篇

本刊2010年第10期曾刊登过董树国先生关于葡萄酒的20个观点,本文为作者补充后观点,共34个,编者做了分类。本刊刊登本文在于传达信息,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

关于国产酒

前三十年中国看世界,后三十年世界看中国。尤其在葡萄酒行业,从2011年起,中国开始要治理世界(中国市场中哪个国家的葡萄酒销售好,那个国家的葡萄酒产业就不会再存在生产过剩的现象)。中国葡萄酒市场只要再用15年时间对全球葡萄酒业就可以指指点点了。

中国未来葡萄酒市场将呈“集团式、集约式、集群式”发展。是中国坚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球葡萄酒业带来了狂躁、欣喜和希望。是忽然崛起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拯救了危局中的葡萄酒世界。葡萄酒市场竞争中,“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终归逃脱不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的“优胜劣汰”规律。

在备受全球瞩目的中国葡萄酒市场中,想操控或占有一席之地者无以计数,你要拼的是酒质、性价比;是品牌、人才、渠道、服务;但更是实力和雄才大略。

目前,中国葡萄酒产业基础差、机械化程度低,加之生产材料和人工价格上升等诸多因素,中国葡萄酒的生产成本并不比一些主要产酒国的低,那么,当民族产品连价格上都没有竞争优势的时候,中国葡萄酒企业这么多年培育的市场,将会被廉价的进口酒“殖民”。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不乏优秀的葡萄酒产区,这点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了,每个产区都有认真做酒的葡萄酒企业,也不乏优秀的葡萄酒产品。你认为没有是因为你的脚步还没抵达,或者说孤陋寡闻。相信终将有一天会改变你崇外的心理,喝出一声惊讶来。

要想与国外庄园酒较量,首先要在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地方去企业种植;如果还继续从农民手里收购葡萄且不控制产量的话,中国的葡萄酒将何去何从?当亩产高达2000公斤甚至以上,我想知道其含糖量能上的去吗?在葡萄酒文化传承断裂,葡萄树尚青葱年少的时候,不抓紧修补自己的基础,玩概念会害死人的。

中国酿酒葡萄树龄短,管理较差,亩产葡萄酿造的葡萄酒量超美国近150%,凸显葡萄酒整体品质偏低,亟待提高。国内产品品类有多元化趋势。在葡萄酒从可选消费品向快速消费品转变的过程中,非即饮渠道(商超、直销(包括团购))的地位大幅提升。

中国葡萄酒市场中有80%左右份额的中高端领域被国外葡萄酒占领着。此时,国产葡萄酒若能要求进步,必然在保障素质的同时,向高品质方向努力,守住低端并追求金字塔中上端,以期证明自己的素质改变;而国外葡萄酒应该适当拿出精力向中低端市场进发,因为潜在消费人群就在那里,尤其进入中国内地的二三线城市,规模实现量的突破。

国产葡萄酒一直在为国外葡萄酒做开发消费者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广告吹的山响,不懂葡萄酒的人开始进入盲从阶段,而一旦消费者有所成熟,他们就毫不客气地丢弃国产酒,开始尝试国外葡萄酒,加之国外葡萄酒文化的教育、培训与推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产酒就是在为国外葡萄酒输送消费者。国产葡萄酒是该有一次冷静的觉醒了(这里不是指的所有国产葡萄酒)。

中国国产葡萄酒绝大部分目前发展遭遇的主要瓶颈:一是心态不正;二是急功近利;三是概念炒作;四是没认真做酒;五是胡乱标注;六是瞎种葡萄;七是价格混乱;八是表里不一;九是无品牌意识;十是缺乏消费意识。

任何一种葡萄酒形式的投资,只要是对葡萄酒业欣欣向荣发展有益我们都应该支持,除了酒质,难道能带动一方农民种植收入和旅游业兴盛以及倡导了葡萄酒健康品位生活就不算贡献吗?我们不能狭隘的或者只把葡萄酒当做饮品,而不把其看做一种产业的时候,是悲哀的。追求品质没错,但不要要求所有企业都齐步走。

任何葡萄酒企业如果没有自种或自控葡萄园,而是以“公司+农户”或“公司+集体”的形式种植葡萄树,都很难酿造出顶级的葡萄酒,必须要解决的是“质量和产量”的明显矛盾,这点即使当地政府出面协调解决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如此说来,未来中国国产葡萄酒谁家的品质如何,首先要看其是否存在自控葡萄园,然后我们再去涉及诸如心态、树龄、设备、技术、储藏等综合评价。

关于葡萄酒投资收藏

窖藏潜质,形成一支葡萄酒可以储藏时间的长短,也决定一支葡萄酒窖藏后的品质是否会提升。随着葡萄品种、年份、产地、酿造工艺、物流条件等因素的不同,窖藏潜质也不尽相同。

葡萄酒投资分两种:一种是投资饮料葡萄酒;二是投资高端庄园葡萄酒。葡萄酒适合百姓投资,但不是十几亿人都可以,它是有条件的。

要把握好珍藏葡萄酒的两个最佳时间,一是适饮期;二是最佳拍卖期。

冰酒和贵腐酒都拥有很高的品质,适合品鉴,但不太具备收藏价值。

关于葡萄酒 葡萄酒究竟是什么?葡萄酒是一艘“贼船”, 一旦上来就下不去了,今天喝了好酒,明天只想尝试更好的,尝试不同的,随之,差的酒就再也不想喝了。要么不爱它,要爱上就要准备条件。所有这艘“船”上的人,不但喜新,有时候还恋旧;在一直追求中,不断攀登,也不断挑剔,如一列梯子,它的尽头在远飞的云中。

葡萄酒自身是没故事的,必须有人来赋予故事,把葡萄酒描述得再好,那也是看谁人在描述。人很重要――男人和女人,别把葡萄酒搞得那么神秘,它只是一种媒介,一种道具。除了独饮之外,在适合的场合,与适合的人,喝了适合的酒,仅此而已。

葡萄酒的生命有两种:一是葡萄酒自身的生命周期;二是普及大众化的程度。别把葡萄酒人为地搞得那么神秘,貌似高处不胜寒。它就是可供人喝的或者把玩的饮品(当然也包括了一些人作为盈利或赔钱的工具)。

葡萄酒本身分两种:一种是即饮葡萄酒;另一种是非即饮葡萄酒。易拉罐就是即饮“饮料型葡萄酒”,不能因为喜欢高脚杯品非即饮葡萄酒,就排斥了易拉罐。只是场合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酒质不同、品位的族群不同。

葡萄酒的品质与葡萄品种、栽培技术、葡萄产地的气候、土壤状况、葡萄成熟度、酿酒工艺、酿酒设备、酿酒理念和贮存消费方式有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葡萄酒的质量也决定于消费者的水平或素质。

葡萄酒由于所谓的新旧两个世界,其实已经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葡萄酒市场的未来,应该是要逐渐消除新世界和旧世界的说法,以文化教育作为提高需求量的方案,共同赢取未来。

关于葡萄酒营销

一切模仿、高仿、贴牌、打球,甚至彻底造假的行为,都只能糊弄那些对葡萄酒一知半解的人。好的葡萄酒有千种成分,常规检查的都有三百多种之多,怎么可以完整的复制?即使在华丽的外表下以次充好,终归心存忐忑:葡萄酒在打开之前,要学会察颜观色;在打开之后,时间会令其败露无疑。打击造假者的最好办法,就是你要比他更懂酒。

葡萄酒的招商大都借助展会、媒体、品鉴会、论坛,以及其他形式的促销活动开展,在酒质相等的情况下,拼的不只是品牌知名度和性价比,还有诸如优惠政策、企业文化、货源保证、各种体系的完善、宣传力度、企业实力等。随着葡萄酒知识与文化的普及,消费者已经不再盲从于广告而日趋理性消费,分销商更是权衡比对小心尝试。这就要求我们的总进口商和生产企业,找准定位,认真做真酒,你若忽悠市场,最终你将被市场所忽悠。

葡萄酒销售最终将是文化融入营销,并强调以培训教育为主,让消费者融入其中,产生认同感,培育忠诚度。 创造品牌、文化、营销、教育、仓储等新型葡萄酒文化产业链,从而与各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运营体系,在资金实力和人才实力之上去构建大兵团作战。

葡萄酒因为“攀亲附贵”鼓吹排名和获过什么奖项,别人就信以为真了吗?世界上有几个葡萄酒赛事没有作弊的?如果真有,那种真的得奖酒是根本不愁销路的,还需要你拿到中国来卖力推销吗?有心做酒的爱酒的不要盲从于这些,也不要听任编造的华丽传说或动人故事。感性品酒,理性分析,多去发现。

葡萄酒营销主要采用七种模式:一种是渠道模式,发现、创造和营销通往终端的各种渠道; 二种是体验模式,通常以酒会、聚餐或参展的形式,让商或消费者直接体验,聆听讲说;三种是故事营销,以历史传承的、甚至编造一个故事或传说,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元素,津津乐道,让消费者耳熟能详;四种是旅游模式,以实地考察或酒庄旅游为诱饵,对葡萄园或车间游览增加商或消费者的信心;五种是数据库模式,给商或消费者建立档案,以邮件群发或有针对性的发放资料;六种是网购模式,直接网上开店,普遍撒网;七种是广告模式,借助媒体硬性或软性舆论导向。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主要理由为: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降税开门;其次国产葡萄酒不争气放出巨大空间;三国人充当进口酒的调研员和打工者;四与“狼”共舞,商家卖力进口,倾力销售;五政府搭台;六国人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口感倾向;七文化教育骤增;八酒种选择面大;九懂得“侵略”之道;十崇洋作怪。

关于葡萄酒 品鉴

品试葡萄酒是最具个性化的一件事儿,世界上没有一支完全相同的酒。所以,需要天天学习品酒,天天学习相关葡萄酒的文化知识,即使如此,永远都不要说自己很懂酒,否则有时候可能会令自己很尴尬。你可以把认为比别人知道多的东西与大家分享,但不要高高在上。

对于可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世界上至今还没有统计出来一个准确的数字。即使同一品种,由于土壤、气候、年份、酿酒师、技术、储藏、运输、温度、品试环境以及文化等诸多不同而不同,葡萄酒也因此而极具多样性、变化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对一款葡萄酒(或其品牌)是不能仅凭喝过他们的酒就“盖棺定论”的,这里面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除了它具有的“多样性”、“变化性”“复杂性”、“不稳定性”和“自然属性”外,还有人为的储存、运输以及品酒环境导致的差异性。必要时亲自到葡萄园和企业去走走,用多一点的时间和耐心去做其系列酒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拷问其葡萄品种赖以生存的土壤、气候、葡萄树龄、酿造技术和企业文化等得出与其酒质相般配的信息数值,所谓专业态度下的发言权没有合理想象,只有事实。

葡萄酒品尝是最具个性化也最具争论性的,也许你们会有交叉有共鸣有同感,但请允许有别样的感觉和感受存在,不要暗自说别人不懂酒,其实你自己距离懂酒亦相差甚远,因为一个人的味蕾和知识,永远也追赶不上葡萄酒的不稳定性、变化性和多样性。学会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