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预算控制的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26 11:38:55

预算控制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电视剧 预算 控制

在电视剧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后,电视剧的生产经营活动越发显示出其市场特性。因此,如何运用预算这一手段来合理地预测电视剧的成本,准确进行成本核算,有效的对制作成本加以控制和管理,是电视剧拍摄经费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从电视剧拍摄成本的形成入手,把预算控制与成本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预算控制纳入成本管理之中,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电视剧生产所遇到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技术性方法也迫切需要制片人在实践中去探索和运用。

从财务内控角度来讲,预算控制就是在相应规章制度建立的基础上,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流程,加强预算立项、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管理作为电视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内容,在建章立制上,必须依照国家的财经法规、预算原则和方式方法。单就电视剧制作成本的预算控制管理而言,必须针对电视剧的制作特点及其成本属性和宣传工作的特殊性,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与电视剧预算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从成本角度来讲,在电视剧生产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费用。因此,在宣传管理上,必须建立电视剧选题、策划、立项等方面的报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电视剧制作工作流程,建立客观公正的电视剧质量评审体系。制片人必须熟悉各类电视剧的制作流程和各项支出的市场行情标准,从电视剧制作的源头入手,了解电视剧的基本情况;从建章立制的角度,建立与电视剧预算控制相配套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电视剧制作的各个环节,为电视剧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财务建章立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电视剧制作成本的预算控制而言,财务上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下五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1.建立科学的定额管理制度

定额是控制和监督剧组各部门经费消耗的主要手段。电视剧制作成本的定额具体包括稿费定额、各部门预算费用定额、设备(车辆)收费定额、质量考核标准和其他费用开支定额等等。科学的定额制度是电视剧预算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

2.制定严格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

由于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电视剧经费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上,必须明确其日常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制定合理的费用开支标准。比如伙食费标准、住宿费标准、稿费标准、劳务费标准、审片费标准、接待费标准等。这些费用开支标准应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结合电视剧制作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3.建立严格规范的财务审批权限

财务审批权限是剧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中最核心的纲领性文件,它是规范财务行为、处理财务关系、明确财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电视剧的预算管理作为电视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电视剧经费预算的审批和成本费用的审核报销上必须遵从于财务审批权限的规定。

4.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

成本核算是“管算结合、算为管用”的有效手段,是综合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制定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确立成本核算,明晰成本核算项目,规范费用归集,严格费用分摊,及时准确地核算电视剧的总成本和部门成本,为电视剧成本预算的考核与奖惩提供可靠的依据。

5.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考核机制

电视剧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难点就是确保预算执行符合预算计划的要求,使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控制在预定的范围之内。要达到这一目标,光靠制片人和财务部门的工作是不行的。只有建立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约束机制和预算考核机制,才能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电视剧成本预算控制的几个必要环节

对电视剧制作成本进行预算控制,必须按照预算控制的一般要求,从预算的环节着手,对电视剧制作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加以规范和管理。

1.立项是预算控制的源头

电视剧拍摄必须要事前申报选题,通常经过反复策划、多方论证,再经过一定程序审批同意后,才能立项,然后电视剧制作部门着手编制制作经费预算,再投入制作。因此,电视剧的制作要从立项开始就介入预算控制。

2.预算编制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成本预算编制是预算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同电视剧制作需求相结合的首要环节,是预算计划职能的最初体现。事实上,成本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电视剧的正常制作和成本费用的控制成效。成本预算编制方法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法或零基预算法等。

3.预算审批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预算审批是预算控制的关键性环节,它包括预算审核和预算批准这两个层面上的工作,二者各有侧重。预算审核是公司领导和制片人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侧重于从财务政策和费用开支合理性上加以审核和把握。而预算批准是各级领导在财务预算审核的基础上,按照财务审批权限的规定履行预算管理职责的必经程序,是预算控制职能的主要集中体现。

在实际工作中,当预算管理人员接到了部门申报的电视剧经费预算后,首先,必须尽快地熟悉电视剧的基本情况,了解电视剧的制作方式和生产流程,摸清和掌握预算构成情况;其次,再根据财务预算管理规章制度的规定,按照各类定员定额标准和费用开支标准,从财务政策和专业的角度,对预算中的每一个项目加以审查和核实,对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和判断,及时全面地提出预算的初审意见或建议。在此基础上,再按照制作公司财务审批权限的规定额度逐级报批。

4.预算执行力度体现了对成本费用的约束水平

预算的执行过程实质上是电视剧制作成本的形成过程,是预算约束成本费用水平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必须针对电视剧的制作特点,对不同性质的成本费用,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来加以规范和管理。具体的管理办法、措施有以下三点:

(1)建立长篇电视剧专项资金按月申报制度

长篇电视剧相对于短篇电视剧而言,它的电视剧形态、制作周期、制作方式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特点决定了长篇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一直是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要求电视剧拍摄部门按月申报临时电视剧经费预算的使用情况,其目的在于突出预算的计划职能,让财会部门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合理安排资金,让领导从宏观上把控电视剧预算经费执行情况。

(2)建立财务委派制度

实行财务委派的目的,就是将财务工作延伸到部门,将财务管理深入到各项工作之中,以加强财务的监督力度,增强财务的服务意识。

财务委派对电视剧制作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电视剧部门实行财务委派,重点对电视剧部门的日常发生的成本费用加以控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算分析与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对预算额度较大的电视剧,由财务部门委派人员进驻电视剧组,对预算执行进行实地监控,具体负责预算借款、单据审核、费用报销、收支结算和参与合同洽谈、签订,负责预算执行的对比分析,完成预算和决算评价分析报告。实行财务委派制度是规范预算执行、加强成本管理的有效办法和措施。

(3)对电视制作所需的置景等大额成本支出项目实行议标制度。

通常情况下,置景费是特定形态的电视剧的成本费用。这部分费用一般数额较大,在其经费预算和制作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另外,置景费大都是一次性消耗,重复利用率较低。在操作上,过去往往由电视剧美术部门或制作部门单方面进行,很少让财务部门介入参与,缺乏公开透明度。为了改变这一操作方式,要求剧组的相关部门在其预算额度内提出置景的具体要求,由美术部门创意设计、制作方案,再由制片人召集导演部门、美术部门、制片部门、财务部门等集体议标会审,确定经费额度,然后由制片部门实施监督。同时,还要求电视剧制片部门加强置景材料的回收利用,以降低成本,节支增效。

5.预算分析与考核是奖惩和改进的基础和手段

作为事后控制的预算分析与考核,是指在电视剧成本核算提供的实际成本的基础上,与其预算进行对比,分析、查找预算超支或结余原因,总结、评价预算执行情况,对照事前签订的制片人责任协议书并据此进行奖惩的过程。

通过预算分析与考核,可以综合反映电视剧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提示预算结余或超支原因,为调整电视剧预算和进行奖惩提供依据;通过预算分析与考核,可以发现预算执行和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挖掘支出增效的潜力;通过预算分析与考核,还有利于激励制片人改进工作,提高电视剧制作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在实际工作中,预算分析与考核是财务部门履行预算管理职能的一项常规工作。一般情况下,要求按月对部门、各门类经费预算进行对比分析。

对长篇电视剧经费预算的分析考核,以电视剧制作周期为考核期限按电视剧进行考核与奖惩。值得一提的是,对预算的奖惩,不能单一地凭借预算结余或超支的数额实施“节奖超罚”,还必须与电视剧的质量、收视份额、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责权利三配套、质量投入双挂钩”的制片人预算考核奖惩机制,以适应电视剧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甫、吴丰军.电视制片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于丽.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3]俞剑红.中国电影企业运营模式研究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第2篇

【关键词】 医院; 经费; 预算; 管理; 控制

对军队医院经费预算管理实施控制,需要借助科学先进的控制方法作保证。建立军队医院经费预算管理控制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TOPSIS分析预测军队人员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量

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的意思是“与理想方案相似性的顺序选优技术”,它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中用到的一种决策技术,曾在工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中得到应用。TOPSIS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然后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由于对原始数据进行同趋势和归一化处理,消除了不同指标对量纲的影响,排序结果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能定量反映不同评价单元的优劣程度,直观、可靠。TOPSIS法可用于医疗机构整体评价,医疗质量控制、效益评价、卫生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多个领域。

军队医院经费预算管理控制,首先要求编制一个符合人员实力的经费预算。对于军队医院来说,编制经费预算就要求测量出军队人员的服务需求与利用量。军队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量是军队人员健康状况的实际反映,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军队人员对卫生服务需要量、利用量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是合理组织卫生服务,解决卫生服务供需矛盾,提高军队卫生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常用的、有效的方法与手段。TOPSIS法一经引进和应用,即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很快地得到推广和实际应用,获得较高的评价。

TOPSIS法除对同一时间点的样本资料进行横断面综合评价外,还可应用于不同时间点、不同类别军队人员(干部、士官义务兵)、不同战区或同一战区内各单位之间等军队人员和社会人员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量的综合评价。该方法对样本资料无特殊要求,使用灵活简便,对原始数据信息利用较充分,其结果能够精确地反映出评价对象间的差距,适用于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实施定期评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对军队卫生服务的综合评价方面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通过运用TOPSIS法可以实现军队医院对于官兵和社会的医疗需求分析,实现经费预算的依据科学合理,为军队医院经费预算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对接

预算管理需要以一定的会计信息为基础。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传统的会计组织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军队医院管理的需要。因此,作为医院管理不可分割的会计核算系统必须与先进的科技手段相结合,建立符合医院管理要求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

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新构建并在重构的会计核算基础上建立现代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会计信息化核算系统。简单理解军队医院会计信息化核算,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传统的应用工作是单纯模拟手工记账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主要在业务核算、账务处理方面发挥作用,被动地适应于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在现阶段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所提倡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是要求把会计信息化构建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之上,以其为基础和出发点,建立完善的会计与医院、会计与社会有机联系的会计核算系统,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在军队医院中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同时,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应用需要和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帮助下,医院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充分分析军队医院的医疗需求,资源的约束状况以及医院资源的利用现状。这样能够把军队医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的认识和考虑,为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以及控制和调整提供真实、可靠、科学合理的信息支持。

三、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合理的编制预算方法

医院财务预算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进行编制。在编制预算时,主要用零基预算,具体到个别经费项目,再根据情况适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整个医院的年度预算时,必须按照总部要求采用零基预算编制,医院的所有部门都要参与到编制预算中来,根据每个部门的不同业务特征、工作任务、收支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次年的工作目标和实施细则,从而重新确定预算基数。这样编制形成的预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一切按变化后的情况重新考虑,可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同时要注意的是,作为军队医院,它不同于军队行政单位以领报经费为主编制预算,而是以下年预计实现的收入为基础编制预算,并且军队医院的收入和支出也有其独特性,如:医疗收入的稳定增长性,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的比例性,管理费用支出的固定性等等。这些因素使得医院预算编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编制方法,如固定预算、增量预算、滚动预算以及特种决策预算等方法,以达到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对于业务支出中的人员费用及公用支出中的水电消耗等,一般属于固定费用或数额比较稳定的经费项目,就可以适用固定预算;对于药品收入费用和支出的药品费,一般属于适用于与业务量有关的经费项目,就可以适用弹性预算;对于医院淡旺季的收支预算和投资预算,就应该适用滚动预算,这样能够从动态的角度把握住医院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使预算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而医院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投入的成本费用和可能实现的收入,属于难以预测其变动趋势的经费项目,就适用概率预算,估计其发生各种变化的概率,根据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其期望值。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展示[J].会计研究,2000,(5):2-8.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预结算, 问题, 控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o determine the settle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project investment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and means, is subject to tender,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the basis of the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he tender, is also in early and lat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assessment basi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settlement,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作为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重要手段的预决算,在日常的工程项目招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考核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迅猛,在这样的形势下,为适应目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应统一预结算的编制办法和标准,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科学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建立一个高效的建筑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日趋紧迫。为此,论文将重点谈谈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与采取措施。

1工程预结算定义

工程预结算是工程项目施工重要的财会工作之一,旨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耗费定额、成本定额以及单位估价表等费用标准,根据设计文件的施工图纸来预先计算和估计工程所需的全部投资额。工程预算工作是对施工诸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将整个工程项目所需实物消耗量及其货币价值进行综合,收集整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实现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是项目施工的目标,建筑产品生产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的特征,作为控制建筑产品建设成本的工程预算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度也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手段,因此,做好工程预结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

2.1由于当前我国对预结算编制误差的奖罚管理的不完善,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预结算编制和审核所产生的误差无有效的约束机制,加上施工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思想动机不纯,观念的错误,这是造成施工单位对工程量高估冒算的主要原因。有人嘲笑说:工程预结算不是建设单位算计建设单位,而是施工单位算计建设单位,由此多算糊算的报表,随处可见。建设单位如审查不到位,施工单位就谋取非法之财,因此将工程量抛高计算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2.2有的工程地理环境复杂,地质勘探不准确,设计深度达不到相应水平,使得施工中设计变更多,现场签证和技术核定多,加之竣工资料做得较差,致使施工单位在编制结算时,易出现工程量的重复计算或漏算。

2.3施工单位在编制结算时,常将定额项目中已包括了的工作内容重复计算。如配电箱的安装,其工作内容已包括了接线、开箱、检查、安装等工序的工作内容,所以套用此项定额时就不能再套接线端子接线。又如风机的安装定额中已包括电动机和减震器的安装,使用此定额号时就不能再套电动机和减震器的安装子目。还有一些安装调试,按规范要求应做,而实际却没做,施工单位也给编入结算。

2.4定额项目的错套。施工单位在套定额时往往就高不就低,低价分项套高价定额子目,如荧光灯的安装,定额子目分为组装型和成套型,组装型的定额基价比成套型的定额基价高2/3,施工单位在套此定额时往往都是按组装型套的。

2.5材料价格管理混乱。近年来建筑材料市场化,繁荣了建筑材料市场,但也带来了市场管理的混乱和建筑材料价格涨浮的失控现象。现行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中材料费几乎占工程60%~70%。材料费在工程造价构成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控制材料价格对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材料的供应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业主供应(甲供);另一部分由施工单位自购,由业主确认。甲供材料除三大材料的价格在一定时期是统一的外,其余材料价格均是业主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划价的,这就出现了同一型号、规格的材料价格相差甚远的现象,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以高价调拨单代替低价调拨单进行结算。施工单位自购的材料部分往往采取一个工号完工后,用报价单的形式向业主报价,业主统一签字认可,这就让施工单位漫天要价、开假发票、高价发票谋取暴利有空子可钻。

3控制建筑工程预结算问题的对策

3.1建筑工程预算完善措施

3.11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体系。针对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过程中的借用问题,我们在编制项目预算的时候,可以考虑根据建筑工程的地域分布和类型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预算编制定额体系。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地域差异和实际施工水平,按照定额进行灵活调整,即在工程预算基础定额基础上,根据工程的施工难易程度,设置难易系数,寻求工程预算公平公正,而且也要对技术发展和工艺进步所带来的定额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不断进行补充,确保工程造价始终处于合理的范围。

3.12提高工程造价计算方法的准确度。如前所述,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常常会因为计算方法的失误,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实际价格因为市场需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而和工程预算价格不符合,最终造成工程造价失控。针对这种状况,一方面尽可能增加预算的材料种类,减少材料费。另外一方面,需要编制人员利用行业协会或者管理部门的作用,积极地开展询价工作,更广泛地搜集材料的市场价格信息,针对不同的时间和区域,材料价格变动的周期性信息,制定出建筑工程调价系数。

3.13准确计算施工期的人员数量。由于建安投资和临时房屋建筑工程投资之间很难通过一个简单公式就把二者联系起来,因此,在进行施工项目预算编制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按照实际施工状况去计算施工期的人员数量,然后计算临时性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室外的工程量,最后再以相应的定额标准计算出较为准确的工程造价,从而避免由于公式的错误而导致的工程预算计算误差。

3.2建筑工程结算完善措施

针对建筑工程在结算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3.21对于建筑工程结算中存在的高套定额的现象,我们要根据不同特点,实施分类审核的方法。审核人员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的规则,而且也要掌握施工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熟悉竣工图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3.22严格控制结算,避免重复计算。对于一些建筑工程在结算中重复计算的问题,最为根本的控制方法就是要严格控制决算中的计算方法。例如,首先要加强审核人员的工程量计算技能,并且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并且也要项目主管部门有严格的隐蔽工程现场签到和记录制度,达到有证可查。

3.23工程预结算人员要深入工地现场,及时掌握工程动态,准确地了解工程变更信息,按时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及变更工程的签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结算质量。

3.3制定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

3.31工程预结算的质量高与低,关键因素还是人。人才激励措施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状态。通过阶段性的工作绩效来鞭策预结算人员的热情,与此同时积极拓展预结算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机会。

3.32同时建立切实有效地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不良行为。通过激励机制规范预结算人员的责任心,防止商业贿赂和跳槽行为时常发生。

4结束语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预决算编制质量较低,工程造价偏高失控,工程投资控制不科学等问题。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建立一个高效的适应市场竞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日益重要。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缩短预算与结算的差距,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更好地节约建筑工程成本,从而建立起一个高效的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尹小飞.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问题和控制方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5).

2.罗亚明.谈谈建筑工程的预决算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0).

3.张艳茹.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与采取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

第4篇

一、包括预算授权控制,预算审核控制,预算调整控制三种类型。

1、预算授权控制,预算授权不是对处理某项业务的完全授权,是有条件授权,按预算额度限制。被授权人在经济交往中可行使的权利,只能在预算范围内行使有效;

2、预算审核控制,竣工决算资料内容较多大概有以下这些内容,招,投标文件,施工单位编制的决算书,建设施工合同,图纸会审纪要及相关的会议纪要,竣工图,隐蔽记录,测量抄测记录,工程量收方记录,现场签证单,设计变更等;

3、预算调整控制,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改变原预算安排的行为。预算管理部门在进行预算调整时,所要遵循的法律程序与预算编制程序基本相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关键词:工业企业;控制和管理;资金预决算

一、资金预算控制和管理概述

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依据原始的生产经营数据与长期战略规划的具体需要,综合企业运营现状,对企业资金进行分配与估量。其不仅是对企业其他预算项目的机械整理和汇总,而是作为统筹规划和平衡企业资金收支的管理活动,实时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资金现状,确保企业实现对资金的合理考核、实时监控和事前预估。从常见的预算管理流程来看,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预算执行、预算编制、预算考核与分析这三个阶段;从管理内容来看,其主要包括资金分配、资金流出、资会流入等方面.从项目的运营过程来看,其主要包括营运资金管理、资金的投资方案、资金筹集方案等方面。

二、工业企业在资金预算管理方面的弊端

(一)没有科学的资金预算的编制机制

资金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最初阶段,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工业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职能部门开展资金预算编制时,会习惯性地将其作为经营预算的组成部分,进而将其并入其他预算项目实施合并编制,现行的资金预算编制手段过于精简,仅仅简单地汇总整理了资金预算的诸多需求项目,不能够充分发挥资金预算编制的指导性特征。从编制流程来看,多数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在实施资金预算编制时,主要根据最近几年的资金使用状况,往往不会主动、参考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议,没有系统性地考虑企业长远战略规划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会导致制定的预算指标体系缺乏充分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并且编制预算的方法主要以传统的简单财务核算为主,基本上不考虑运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现代化的编制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资金预算编制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资金预算的执行不彻底

资金预算执行过程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和监督各个预算项目资金收支现状。目前,不少工业企业难以贯彻执行事先制定的资金预算规划,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工业企业往往缺乏科学的资金预算编制,这就导致预算编制难以契合实际的资金需求状况,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通常会受资金预算的阻碍和制约,进而会需要调整现行的企业资金预算,如果需要的资金难以及时追加和落实,就会延长项目周期,进而促使项目的亏损和失败。而另一方面,工业企业的管理层通常不会关注资金预算的控制、调整工作。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编制时,在每个季度需要依据相关规定检查资金实际使用情况,编制实时的资金使用报告表并上交给企业管理层,而管理层通常不会详细地对比分析资金的实际使用现状与已有的预算规划,也就难以准确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和解决其中的问题。企业管理层缺乏资金预算管理和控制观念导致其忽略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自行调整企业的资金预算,最终,就造成事先制定的资金预算规划没有权威性,并且诸多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规章制度都成了表面摆设,其通常会依据现实的资金需求和管理层的主观意愿而朝令夕改,严重削弱了资金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力度。

(三)资金预算的考核分析不健全

大部分工业企业没有将资金预算的考核绩效纳入企业年度工作绩效的考核内容,造成资金预算难以实现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约束。不少企业资金预算的核算工作通常以对预算指标实际完成情况的机械汇总,而在期末财务部再对比企业总体的资金使用情况资料与期初制定的资金预算规划表,核算出诸多预算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其还会在公司年度大会上宣读,但是企业通常会忽略实施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企业员工难以真正关注和落实资金预算工作。

三、工业企业健全资金预算管理体制的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预算编制流程

从资金预算周期来看,编制资金预算是一个动态的周期循环过程,是企业职能部门互相沟通合作的过程。企业财务部首先要分析资金预算编制的历史数据资料,并综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开展当期资金预算的编制工作。与此同时,其财务部门还必须将编制的资金预算与企业的利润预算、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进行细致对比联系,实现资金预算规划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在明确初步的预算指标后,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财务部门的预算负责人需要进行精诚合作,对预算方案进行不断地讨论、修订;之后,一方面要向企业管理层上交资金预算的初步方案,同时汇总诸多预算执行机构的建议,编制部门预算报告并上交到企业管理层进行决议和修订,经过长期的讨论、分析和改进,进而加强最终预算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且由于最终预算方案综合了预算.执行部门的建议,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落实预算方案的主动性。与此同时,企业还必须科学分解资金预算方案,在明确总体的资金预算方案后,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做到:依据总预算方案编制部门自身的资金预算规划,依据企业资金预算年度方案,编制相应的月度和季度预算方案,系统地分析原材料价格变动、销售额的完成度、产品价格变动等诸多因素对于资金使用状况的具体影响,强化资金预算方案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由于资金规划的不合理而产生的短缺现象,降低企业总体的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预算方案的执行力度

1.构建多层次的预算部门

工业企业应当将资金预算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依据企业需求,构建多层次、多级别的预算部门。从隶属关系上看,企业的预算部门应当隶属于财务部,但其必须可以自成体系,这就需要在财务部单独创建独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在部门内部也配置预算管理机构,由部门内部的负责人管理。在编制预算时,企业预算部门首先应当明确预算目标,然后各部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依据自身现状,综合自身的年度计划,深入研究本部门全部的资金预算计划,然后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并且列明进行修改的具体原因以及修改的氛围幅度,最后经部门负责人同意以后向企业预算部门提出修改意见,企业预算部门经过汇总和整理相关意见以后上交到公司办公会进行议讨和决议,加强预算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预算指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执行预算阶段,企业和部门的预算机构都需要深入分析对比资金使用现状与预定的预算方案的区别,然后编制预算执行现状的月度和季度分析报告,找出预算执行流程当中的诸多弊端、弊端存在的合理程度、异常弊端发生的原因等,通过创建多级别、多层次的预算管理机构,强化财务部门与企业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合作沟通,辅助企业管理层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现状、预算的执行情况,加强对资金使用现状的动态实时监控。

2.构建合理的预算审批程序

在编制资金预算时,大多数工业企业没有综合未来销售和价格等因素变动的影响,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因素不断变动的影响,必定需要追加或是调整原始的资金预算方案。因此,工业企业必须构建合理的预算审批程序。要想调整预算,其首先应当去预算执行部门进行书面申请,经过部门负责人同意以后进行重新申报和审批,在经过企业管理层决议通过以后才实施执行工作。确保资金预算方案拥有一定的弹性是有必要的,但过分关注预算的弹性和灵活性就会导致预算工作丧失指导功能。因此,企业应当为可能变动的资金预算项目设定科学的变动幅度,高于该幅度时,则进行重新分析,严格审核该项目的可操作性。

3.创建资金预算管理的责任制

在创建多层次的预算管理体系后,部门预算机构和部门负责人作为预算管理的主要责任方,部门预算机构再进一步将预算责任层层分解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资金预算责任的分解要严格遵循可控性原则,部门管理者要对该部门的预算状况负主要责任,相应的预算机构则应当全程监控对预算资金执行情况。

四、结论

在实际的生产运营过程当中,工业企业应该不断强化对资金预决算的管理与控制,并且依据企业实际的发展需要及具体市场行情来制定相应的财务规划,实现其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琳.构筑集团企业资金结算与集中控制的新系统―中国石化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结算与集中控制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2.王君彩.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J].扬州大学报,2008(10).

3.杨慧雨.对国内大型集团推进资金集中管理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8(05).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汇总,良好的工程预算不仅能够从经济方面实现对施工单位施工行为的指导,还能够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材料选择方面有所约束,最大限度的杜绝了施工浪费情况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各种客观因素的出现为工程预算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带来了影响,因此做好对工程预算工作行为的管理刻不容缓。

一、工程概预算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其实和工程造价是相同的涵义,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工程概预算以整体建筑项目为前提而展开的,是由建筑工程总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工程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分项综合单价等构成的价格计划体系,概预算编制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据资料表明,占工程建设整体费用1%的设计费,却产生了超出75%的价格影响度,所以一定要加强概预算工作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使编和管有机结合,是合理科学的降低投资,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直接的方法。

二、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图预算和概算承包都是属于粗放型,为了使全程施工项目处于动态管理范围内,需细化施工预算和概算,从而达到工程动态管理的目的,有效的途径就是由项目预算人员编制出分部的工程预算。在编制分部工程预算时要同时满足项目成本管理和项目施工需求两个条件,根据甲方所提供的施工图纸,做出详细的施工工料费分析和施工图预算编制。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要根据合同规定结算方式和检修计划安排施工内容做出施工图预算,并将其分解为各分部的分项工程。在施工中如果施工方案和工程量发生了变化,对施工图预算做出及时的编制补充,使工程施工和预算保持在同步进行。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应根据施工图预算,将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等费用的详细内容,分解到相关的部门,由各部门根据工程计划安排和预算费用制定出详细周密的费用支出明细,并优化方案,实现对各项费用开支的压缩,来降低成本。对于当地物价管理部门所颁布的预算价格、季度月份的预算价格、相关文件等有详细的了解,这样所编制出的预算文件才是满足地方规定的。

对于工程施工合同要详细的研究,实现施工合同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配备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人员负责合同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合同管理无人管理、无人承担的现象发生。规范合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项目合同的规章管理制度、审签程序制度、考核制度、统计归档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使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对于施工图中设计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进行分类整理,并编制预算上报给甲方,由甲方批转后方可使用。这样经过甲方批准后,在日后结算时可避免出现分歧意见。

三、工程预算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1、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工程预算的管理和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来说,通常需要较大的财务支出,当然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会是不必要的支出,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资源弃置和浪费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工程预算和控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工程预算和控制就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对生产要素成本的控制,也就是我们要加强对相关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控制,生产要素指劳动力、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任何项目施工,不重视生产要素的科学组织和管理,不可能获得成功。因此,对生产要素成本控制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生产要素的使用计划,须以工程预算中的劳、材、机统计数量为基础;其次,施工过程中物资和机械设备管理,尤其对劳务队物资、设备供应控制,离不开工程预算,否则会造成施工材料或机械设备超额供应,形成隐性超付款,增加工程成本。另外,在项目施工中的资金计划和管理,也须以工程预算为依据。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和人力资源一定要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按照这一规划标准来开展各项工作,把核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第二,对技术管理成本实行有效控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现场的布置,节约开支。与此同时还需要依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合理化的建议活动,尽可能扩大成本预算和控制的范围和深度。第三,进度成本预算和控制。进度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进度控制主要包括进度计划、计划执行、进度统计、进度跟踪、计划调整几个环节,所以一定要做好进度的规划和控制。对组织施工方案实行有效地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技术纲领,它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施工组织设计属于总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不同的单位工程未加以细分,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调整、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特殊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从中优化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费用成本低、方便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

2、进一步的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

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来说,这一体系建设是指具体承担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的主体。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创建时,主要职责在于如何设计工程预算组织体系以及运行机制。我们知道,工程预算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对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预算管理体系,以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工程预算流程来进行预算分析和预算管理。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工程预算管理的目标体系。对于工程的预算管理来说,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目标的管理,所以一定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目的以及相关的任务转化为有效的目标。进而通过目标的分解和管理来指导职工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此,我们的工程预算就要积极的履行职责,把预算的要求进行细化,这样一来,也就更加有利于其预算目标的实现,进而促进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3、做好工程预算的监督和考核。

对于施工阶段的工程预算控制和管理来说,我们除了进行科学化的预算之外,还需要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考核,这对于预算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例如: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除了相关的材料供应,与此同时还会出现对机械设备的供应和补充,这对于施工阶段的管理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支出,所以为了保证施工企业在此方面的工程预算控制,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所需的各项设备进行科学的调查,对其所需的数量、所需的价位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估,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就引进和采购大批的设备。在这方面,一定要按需求进行供应,同时进行科学的预算,通过总结和分析,从而确定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这些较为基础性的工作,我们也就能够保证工程预算工作的科学和有效,进而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进行工程预算管理和造价的编制还需要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对其效果做出有效的考核,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只有这样,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实现企业资产的科学化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同其自身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相关从业人员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勇于尝试、大胆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陈志中.分析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作的瓶颈及其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4).

第7篇

关键词:港口工程;概预算;编制;控制;方法

近年来,我国港口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水运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水运工程中,投资的金额越来越大,这对相关设计人员与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概预算编制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与施工时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港口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质量,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要降低造价,加强成本控制。下面笔者对影响概预算编制的因素以及控制概预算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影响概预算编制编制的因素

1.1设计图纸与资料

在编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应熟悉与了解设计图纸与资料,这可以有效的了解港口工程结构特点以及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因为不了解图纸上的工程数量,而且没有达到图纸上的编制要求,从而降低了概预算的准确性。

1.2工程量的计算

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对概预算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这极大的考验了编制人员的技能水平,有的工作人员没有掌握基础的知识,而且对金属结构。水电给排水等相关学科并不了解,无法有效地核对工程量,还出现了盲目抄袭的现象。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还要选择适合的机械,并有一定现场施工的经验,很多编制人员都没有达到这些要求。

1.3外业信息调查

外业信息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调查的内容包括工料机的价格、设备材料的费用、规格、性能等,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向厂家询问。做好外业信息调查工作,可以制定出编制原则以及计算公式,从而确定运输方式以及距离,如果调查的信息不准,会影响编制质量。在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查时,不单包括材料的原价,还需要加上场外运输损耗率以及材料保管的费率。调查人员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这也是编制的前提。在运输建筑物资时,一定要确定好运输的方式与路径,否则会对材料造成一定损耗,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确定电价时,应采用就近的原则,考虑自发电或者工业用电,从而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电费,降低建设的成本。

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

2.1价格工程法

价值工程法(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又称为价值分析(ValueAnalysis,简称VA),价值工程是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是目前在工程造价编制中引进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应用,它能够合理的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同时研究成本低,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方法。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运用集体智慧和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进行工程分析,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产品现有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侧重于设计阶段开展工作,力争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践产品的必要功能。

表达式为:v=F/c

其中:V一价值系数;F一功能系数;C一成本系数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的步骤通常为: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方案评价。

2.2限额设计法

限额设计法在港口工程概预算编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对投资进行合理的估算,从而确定出施工设计方案,根据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作出决策。在各专业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限额不被突破。

限额设计的目标为合理的限额。如果限额设计的目标不合理,即目标值过高会导致投资浪费,或目标值过低会导致目标值被突破,限额设计无法完成。采用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领域控制投资支出、有效使用建设资金的有效手段,并不是盲目地节约,而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精心设计,在保证质量、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案优化设计,节约工程投资。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照限额设计目标,选择合理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还需要分析限额的合理性,一旦发现限额存在不合理因素,应该立即对投资进行分解,修改或者调整限额设计的目标值。

(1)限额设计的过程分为:目标分解与计划、目标实施、目标实施检查、信息反馈。它是一个从粗到细、逐步落实的过程。

(2)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投资分配。设计单位在设计之前应该先进行方案设计,将投资分解到各个专业,通常完整的港口工程项目一般可分解为多个专业:码头工程、装卸机械工程、供电照明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保护工程、暖通工程、房建工程等,然后再分配到各单位工程中。

(3)限额设计控制概预算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横向控制与纵向控制。横向控制是指对设计单位及内部各专业、科室及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施奖惩,从而保证概预算质量。纵向控制是指从前往后进行控制。

限额设计的流程图如下图1。

图1 限额设计的流程图

2.3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设计又称为定型设计或通用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组成部分。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缩短工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并且由于采用标准构件,可以在预制厂采用定型工艺,组织成批均衡生产,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整个建设的工期。

标准化设计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工程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参数匹配、效益分析进行最优化的设计方案设计,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措施。使用时必须了解标准图的使用范围、设计依据、选用条件、材料及施工要求等,同时还要弄清标准图规格尺寸的表示方法。标准化设计是经过反复多次实践加以检验和补充完善的,所以能够很好地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充分考虑施工生产、使用维修的要求,满足经济优质的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概预算编制的因素很多,这项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也有着较大的难度,其对编制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必须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了解影响概预算编制质量的因素,还要合理应用控制方法,从而避免在建设与施工中出现资金与资源大量流失。只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才能提高港口工程建设的效益,笔者根据自身经验,介绍了几个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造价的方法,希望对建设单位设计人员提供一定帮助,使其更好的做到对预算的合理控制。

参考文献

[1] 梁丽谏. 浅论港口与航道工程造价管理[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2(08)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会场单元)[J]. 水运工程. 2011(12)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预算;原因;方法

建筑工程造价时常会因为施工阶段不可预知的因素而发生改变,致使超预算时常出现,如果控制不严格,整个预算体系都会失控,整个工程投入效益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基于此,所有参与建筑工程是化工的企业,都非常关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问题,尤其是建设单位,通常都会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该事项。

一、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材料价格不固定以及使用浪费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造价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所占比重比较大。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受到市场机制调节,因此价格时常波动,无法确定。工程造价预算时,预算人员通常是参考近几年的材料价格,选取一个估计值。如果工程建设期间,建筑材料价格超过了估计值,就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再加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因为施工不合理或者中途变更施工方案,致使大量的施工材料浪费,这就增加了施工材料用量,材料成本也由此增加,进而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2、预算编制体系自身存在着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且牵涉的范围很广,尽管在工程建设开始时,工程预算编制方案已经考虑到了材料价格、市场风险等因素,并且对这些因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预测,同时预留了相应的余地。但依然无法保证准确无误,这是因为预算编制体系自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很多不合理因素,比如编制方法选用不合理等,如果不能解决预算编制方案不合理的问题,超预算的问题会一直存在。

3、送审材料不够完整、不够真实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时,需要以送审材料为依据,但是如果送审材料不够完整,而且有些材料还不能保证真实,工程结算必然会受到影响。结算审核失去了有力依据,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超预算的问题。送审材料包含很多,比如合同、预算材料、图纸会审记录等。这些材料缺一不可,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而结算人员又无法追根溯源,所以出现了超预算。

4、工程在计划外发生变更

建筑工程预算开始于建筑设计阶段,这就使得预算方案无法对施工阶段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施工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必须进行工程变更,预算方案就会发生改动,甚至全部都要改动。一旦项目变更,原有的预防方案就不能使用,而极有可能出现超预算的情况。

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

1、造价管理人员要严格依照预算方案来进行管理,杜绝人为干预而产生超预算情况。投资单位要制定有关条例,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按照预算方案来进行管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出现人为变更设计方案的情况,如果必须要变更,也要经过多方会审,待到会审结束后,各方专家都认为有必要变更方案,才可以变更,即不允许随意变更,影响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2、严把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2.1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预算是在设计的基础上编制的,设计和审核都是按照工程造价的比例提取报酬。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按可行性研究上的要求进行设计,力求做到技术上先进,功能上满足需要,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而要做到这点,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采用设计招投标,综合评定设计方案优劣。开展限额设计以有效控制造价:要自觉地把价值工程运用到具体的设计中去,开展限额设计,在工程设计发包中采用招投标方式。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被突破。

2.2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提高全员经济意识:成本控制决不单纯是工程核算人员、财务人员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项目部的事,而是全体建设参加者的共同任务。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材料使用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中,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支出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约60―70%),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名目繁多、价格不等,再加上工程项目一般周期都比较长,设备与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必须对各种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实时掌握市场动态。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控制中,人工成本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大多数施工单位急待解决施工现场民工管理问题,施工工地在施工过程中部不同程度的存在民工不服从调配、偷懒或窝工等情况。

2.3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如果把握得不好,也会全盘皆输,功亏一篑。及时办好工程竣工决算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签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避免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单位在竣工结算书中多算,建设单位互相扯皮和互相推诿的发生。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严格把好价款审核这最后一关。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程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以使每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支付。

3、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工程施工建设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了解设计、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工艺、工程基本结构、投资控制等相关的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义足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经常要深入工程第一线,从事资料收集(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等)工作,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必须尽力避免,投资单位要找到可能影响工程超预算的原因,而后再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方法,尽可能的保证预算编制有效,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真正的发挥预算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江. 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的几点措施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5)

[2] 张亚平.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优化机制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 2015(04)

[3] 徐永兴. 工程造价与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分析[J]. 建设科技. 2015(21)

第9篇

一是,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帮助公司制定经营方针,实现发展规划。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方案是建立在经营策略、发展计划之上的,根据公司的长期规划目标,明确每个年度、季度的财务预算目标和内容,并交由各个部门严格执行,明确每个执行部门的工作职责、管理权限,建立负责人机制,加强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财务预算管控促使部门之间主动配合,节约经济成本,提升公司经营收益额。

二是,财务预算管理能够提高公司资金利用率,同时监督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活动。节约经营成本是财务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事先对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行政管理工作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列明预算清单,实现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管和控制,估算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利润收入,提升公司对现金流、资金周转的控制效果,避免对有限资金的过度浪费,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与隐患。

二、当前我国公司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公司要想实现经营发展目标,财务预算工作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只有重视并树立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公司才能够将发展计划与现实生产活动结合起来,节约经营成本,确保经营收益。

一是,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在实际实施中,许多企业集团跟踪预算执行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控制程度没有标准化等。许多商业团体的跟踪预算执行数据基于每月的基础,但是,正常的标准是要对实时数据进行跟踪。因为问题一旦产生,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就会带来严重后果。在每年的年末,企业都会对各个子公司的预算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缺乏符合实际的预算调整情况和预算调整方案的规范。但是,这种调整不是基于任何系统,违反了刚性预算的原则,预算一旦发出,原则上不可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使用,只能采取相应措施来消化不利因素,进而促进预算目标完成。

二是,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项目编制不合理。大多数公司通过对初始问题和调节的方式来实现预算控制,但该方法也不是很科学合理的。首先,该方法很容易导致子公司不平衡的预算目标设定。从而导致经批准的预算目标跟一些子公司的实力以及市场状况不匹配,对于设置预算目标较低的分公司来说,轻松的完成目标,进而影响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而对于一些高目标的子公司就很可能出现因为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出现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实现企业整体预算目标;一般来讲,企业把每一个子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能力和单位利润乘以所获得的总利润作为年度预算标准下发给全资子公司。不过,该计算方法得出的利润并不是年终考核中使用的全部净利润,而只是每个子公司的主营业务的利润。因此,该计算方法做法还是不科学的。其后果,使每个分子完成了各项预算目标的难度不同,加大经营者薪酬激励之间的差距,破坏预算的原则,造成不公平现象。

三是,财务预算管理计划的执行效果有待提高。在这实际管理中,多?瞪桃低湃狈?具体的执行和实施,预算年度结束时,企业将评估子公司的预算内容,测试结果则作为绩效的重要参考标准。但是经过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在年末评估时,对所有子公司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就会出现缺乏公平性的现象,对于一些缺乏资源的子公司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反之则非常有利,进而导致公司出现各种情绪,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三、优化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一是,从现实情况出发,科学编制公司的财务预算。只有确保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才能够按步骤实现公司的策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同时财务预算管理应当从公司的现实经济水平、生产情况出发,避免脱离实际的预算编制。财务预算编制目标的确定,应当切合实际,并且满足公司发展需求,有利于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公司的劳动力生产率,有利于技术创新与科技研发,有利于维护公司的经济利益,同时保护公司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二是,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公司领导决策人员的带领与关注。只有公司领导者和管理者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才有利于财务预算管控工作在公司内部的推广与有效执行,并将财务预算管控工作融入公司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组织管理等全部活动的方方面面。

三是,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适度调整。举例说明,当母公司下属子公司在一个财政年度中,有财务预算计划之外的经营项目,可以将具体情况、数据上报给母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由母公司的财务预算管控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复。如果该申请项目,切实可行,则可以由母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部门通过审核,增加子公司的预算额度。

四是,财务预算管控工作应当重视数据收集,建立审核、批准程序。举例说明,子公司如果有超出财务预算范围的经营项目需要提出申请,那么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首先主动收集申请预算的相关数据与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后,递交给子公司的决策人、领导者,由子公司负责人进行初步审查,审查通过后递交给母公司的决策团队、董事会,召开正式的财务审批会议,集体讨论后,予以审批通过。

五是,财务预算管控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协调与促进。为了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效果,公司的领导者、决策者首先应当从思想上重视预算管控,学习并掌握财务预算管控的理论知识与管理方法,并将其与公司的现实生产需求、经济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公司现实水准的预算管控策略。在此基础上,加强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构建,利用行政管理手段,辅助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执行,制定严格、明确的绩效评估与考核人事管理机制,保护公司员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