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科学规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23 17:45:00

社会科学规划

社会科学规划第1篇

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 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国家文化力量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战略地位,把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十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回顾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同志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中共中央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对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明显加强,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功底扎实、锐意进取的学科带头人。“十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为“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突出表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还不强,有深度的重大成果还不多,还不能很好地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理论大家和优秀中青年理论人才特别是基础理论人才还比较缺乏;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

“十一五”时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推出更多理论成果,推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深入研究一系列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重大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目标而奋斗,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认真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认真研究回答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创“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多数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旗帜和灵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和成果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上,把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持崇高的学术追求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动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鼓励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坚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用发展的眼光和改革的精神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努力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确立研究课题,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独特的发展规律,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要在坚持正确理论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自由讨论,鼓励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切磋和争鸣,提倡同志式的、充分说理的批评与反批评,提倡学术流派和学术风格的多样化。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联系实际是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途径。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升华真知灼见,创造精品力作。

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深化和拓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贯通古今的历史深度,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从人类历史的走向中去拓宽研究空间。要瞄准学术发展前沿,跟踪学术研究动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在思想理论体系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要创造能够充分表达这个思想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逻辑结构,以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在研究我们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深刻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形成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的珍贵财富。在“十一五”时期,深入研究、科学阐释我们党的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研究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深入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阐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研究阐释按照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同协调发展的关系。要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推出有深度、有价值、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帮助人们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哲学社会科学只有研究回答好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发展。要把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回答时代课题的作用。要特别注意紧紧围绕实现“十一五”时期宏伟目标,研究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回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问题。要研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研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研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要研究回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要研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研究在全社会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研究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研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三是要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围绕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能搞私有化,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等问题,把道理说清楚、说充分,澄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善于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汲取智慧,善于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要把理论研究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推动重大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十一五”时期,要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工程、龙头工程,持续深入进行下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把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把多出成果与多出人才结合起来,把发挥专家学者作用与动员全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把深入研究与宣传普及结合起来。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立足当代中国的实践,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准确而又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阐发。要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要抓紧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在学科建设上,要逐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一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二级学科,以分领域研究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体系。在教材建设上,要推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史学、法学、文学、新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重点学科教材,推出覆盖哲学社会科学主干课程的150种左右的重点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基础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支撑,基础研究扎实才能提升应用研究的能力,才能奠定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搞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还有利于提升民族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有利于塑造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力扶持有重大创新意义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项目。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建立若干大型哲学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要重视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人才,增强基础研究学科对人才的吸引力,创造条件吸引人们安心于基础研究、乐于从事基础研究。

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不竭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时期,要为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打好基础。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不断打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视野。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代、继承前人,着力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汲取思想元素,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创能力、推动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有较强对策研究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立足学术前沿、注重前瞻研究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营造鼓励理论创新的社会氛围和体制环境,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进一步扩大哲学社会科学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把我国的优秀成果更多地推向世界,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在组织实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需求,要把组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放在突出位置。在“十一五”时期,要推进《中华大典》编纂工程、《清史》编纂工程、《儒藏》编纂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程等,并重点扶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组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要适应国家战略需求,体现国家发展目标。对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研究的组织管理,要打破学科和单位界限,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综合研究体系,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着力推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人才是一个国家、一项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呼唤着一支宏大的理论队伍,呼唤着一批高素质的理论人才,呼唤着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在“十一五”时期,要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工作。中央和各省(区、市)都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举办培训班,用五年时间完成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骨干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导向正确、功底扎实、结构合理、勇于奉献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要着力加强对拔尖人才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着力加强对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各学科各专业的领军人物;着力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有志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后备人才。

在提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水平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现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和水平,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必须努力提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要强化精品意识,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的评审原则,改革项目评审制度和评审方式,完善项目成果评价机制,严把立项“入口关”和结项“出口关”,进一步提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质量,确保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创新成果。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加大成果宣传力度,拓宽成果推荐渠道,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促进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研究成果更充分地运用于党和政府决策、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运用于学科建设和发展。要把宣传优秀成果与宣传优秀人才结合起来,扩大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影响。要建立健全基金管理机制,科学确定研究项目和资助强度,既保证科研的需要又不造成浪费;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让专家学者参与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四、“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保障措施

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为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机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要尊重、信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引导他们经常关注和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并及时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阵地的引导和管理。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要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制和现代科研体制,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要奖励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优秀研究成果。依法保护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产权。

营造良好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和环境。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开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要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要认真实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充分发挥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珍惜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创造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关心、爱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潜心研究、多出成果创造良好条件。要把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汇集人才,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形象。

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十一五”时期,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每年都有增加。要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状况、学科建设和研究任务的需要,合理确定科研规模、结构和资助额度。在以国家支持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形成多元化的科研经费融资渠道。

社会科学规划第2篇

目前,我们国家许多经济理论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学习外国经验较多,与国内实际情况结合得不够好,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理论显得有些过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消费资本化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模式的一个挑战,它把消费看成是一种资本,注入到再生产和再经营过程中,使被动消费变为主动消费,这对于化解企业的资本短缺、增加对企业的推动力量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是一种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后来出现知识资本,现在再加上消费资本共同推动经济发展,这对于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尽快缩短我国同西方国家经济差距,推动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意义都很重大。因此,它是一种理论创新,对于完善市场经济理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大众的权利和利益会越来越受关注。消费资本化理论提出消费者是资本的所有者,并高度重视大众消费,把消费者的利益同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对全面实现小康、稳定社会秩序、构造和谐社会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鉴于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同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重大作用,我认为应该向国家建议,把这一理论纳入《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争取国家的支持,拨给科研经费,组织人员专门进行研究,能够形成一个学派或理论体系。比如:美国财政政策目前采用的是供应学派理论。我们国家也应该有适合自己国情、为经济发展服务、相应的理论学派,来引导和支持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这个理论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运用之外,还应在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方面推广。

我们国家近年来引用了许多外国理论,其实,我们自身创造的理论也应该走出去。我最近刚在美国一所大学做了演讲。我认为:消费资本化理论应该翻译成英文,在美国的大学或国内报刊杂志的海外版上发表,向全世界宣传这个理论。我们中央党校有一本《理论动态》,可以以《动态》名义,组织专家召开一个消费资本化理论研讨会,将该理论做进一步深化,把大家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评价和建议汇总起来,形成一个理论小册子,出一期专集,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推动这个理论的研究,建设和完善这个理论。

另外,消费资本化理论本身是一个理论创新,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细化和完善,可以与一些大企业合作搞一些案例,这对完善消费资本化理论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关注消费资本化理论,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这个理论的建设者和提出者,从而使消费资本化理论得以充实、修正、完善、深化和发展,使消费资本化理论作为中国提出的经济理论,为人类进步和繁荣作出贡献。

陈高桐经济学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校刊部主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理论前沿》、《理论动态》总编辑,全国哲学社会规划委员会委员

社会科学规划第3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重要使命。今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我县始终按照中央提出的五句话20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尚、建立新机制为主题,以2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30个整治村为重点,围绕“村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班子强”的要求,科学领导,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科学谋划,确立新思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实施科学领导,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思路。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农民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因地制宜与典型示范,富民惠民与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了《望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科学的建设思路。一是明确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2006年至2008年抓试点、闯路子,2009年至2010年建机制、促发展;第二步:再用5年时间抓完善、上水平,到2015年把全县农村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到一年启动,三年突破,五年变样,十年巨变。二是确立“六新”的建设目标。即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塑造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村级班子焕发新活力,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达到“六有”,即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科学规划、人人有创业技能、户户有致富门路、家家有文明公约、处处有和谐环境。三是开展两个不同层面的示范。第一个层面是今年启动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主要在交通干线、城镇周围、旅游景点周边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布点;第二个层面是搞好30个整治村,主要以偏远落后的村为重点。四是确定了示范村“三整三改一分离”(整修村组公路、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电、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村“四清四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清污水,改水、改厕、改灶、改猪圈)的建设内容。

二、突出重点,迈出新步伐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既是一项利民富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础工程。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掌握科学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把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做大。每年力争引进过千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过亿元的2个,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10个。二是把优势产业做强。发展特种水产养殖15万亩,扩张板块规模,做活百里水产走廊文章;将分散的农家乐升级为具有水乡文化的观光旅游线路,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品牌。三是把传统产业做亮。发展大户养殖,扩大生态养殖小区,年生猪出栏达120万头;发展生态优质稻种植20万亩,实现“部级优质稻生产基础县”目标;发展千亩以上连片蔬菜种植基地10个,万亩蔬菜种植板块2个,打造无公害放心菜品牌。同时,财政投资100万元,重点扶持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态优美的山丘型自然村落;水乡文化,田园风光的平湖型农民新村;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区型居民小区。二是从基础入手,找准切入点。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以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建设为突破口,政府每年每村安排20万元办点经费,采用村民理事会管理与农民自主建设的模式,用五年时间基本达标。

3、突出发展劳务经济。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今年除上级投入外,县政府投资300万元,对通过培训并已安置就业的农民工每人补助500元,属特困家庭的每人补助1000元,计划年内培训6000人,安置5000人。二是创新办学模式,畅通输出渠道。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培训模式,整合县农广校、县职业中专及社会办学机构教育资源,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校企联合、委托培训的形式,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精心打造劳务品牌。形成农民培训、劳务输出、回乡创业、跟踪服务一条龙的长效机制。

4、突出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划分乡镇事业站所职能,积极推进乡镇文化站所改革试点工作,综合设置机构,精减人员编制。二是组建三大公司:即水利建设投资公司、公路建设投资公司、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通过市场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加速资本运营,拓宽筹资渠道,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土地流转中心,继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四是设立财政偿债基金,健全县乡偿债机制,落实化解村级债务试点工作,推进县、乡、村消赤减债工作。

5、突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一是抓村干培训。一方面,组织示范村支部书记到市里培训,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拓视野、长见识,当好火车头;另一方面,组织第一书记、书记到县里培训,到兄弟县市参观学习,取人之长,学以致用。二是抓骨干培训,以村为单位,由县新农村办组织党员骨干在本村培训,到县内典型村参观学习,转变观念,激发热情。三是抓农民培训,由县新农村办牵头,县农科教办组织有关单位骨干下村,举行新农村知识讲座、法律知识宣讲、实用技术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6、突出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一是解决“四难”问题。硬化所有的示范村通村公路,修好通组公路路基,解决“行路难”问题;鼓励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大病救助,解决“就医难”问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助学工程,解决“上学难”问题;对受训农民实行直补,并安置就业,解决“就业难”问题;二是搞好扶贫帮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5%的农村人口进低保,“一对一帮扶”工程,确保农村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三是实行县级领导接待日制度,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三、强化措施,构建新机制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实践,是一个探索积累的过程。对此,我们只有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构,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创新投入机制。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我们提出了“六个一点”:吃透文件精神、用足用活政策,上面争取一点;预算后再追加一点;部门参加示范村现场办公会支持一点;采用“双赢”式建设模式融资筹措一点;鼓励创业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建设捐一点;发动农民筹资筹劳出一点等多种方式,全县共筹措资金6.88亿元,实行项目运作,统筹安排,集约投放。

2、创新领导机制。采用“一线工作法”,创新领导机制。一是“书记工程”制度,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领导、政府负责;二是“三级联点”制度,县级领导联点,县直单位办点,乡镇干部驻点;三是“第一书记”制度,从机关选派20个优秀青年干部到示范村任第一书记,增强班子战斗力;四是“一对一帮扶”制度,全县副科以上干部均联系一个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五是成立“新农村办”,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协调、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3、创新激励机制。为了有力、有效、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县委、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关于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办法》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奖励办法》,各乡(镇)、村相应制定了有关《实施办法》,特别是7个都市区乡镇和20个示范村力度更大。县委、政府明确规定:凡捐资万元以上,上光荣册;10万元以上的由县委政府授予“支持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者”称号,实现了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建设。

社会科学规划第4篇

一、科学谋划,确立新思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实施科学领导,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思路。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农民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因地制宜与典型示范,富民惠民与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了《望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科学的建设思路。一是明确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2006年至2008年抓试点、闯路子,2009年至2010年建机制、促发展;第二步:再用5年时间抓完善、上水平,到2015年把全县农村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到一年启动,三年突破,五年变样,十年巨变。二是确立“六新”的建设目标。即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塑造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村级班子焕发新活力,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达到“六有”,即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科学规划、人人有创业技能、户户有致富门路、家家有文明公约、处处有和谐环境。三是开展两个不同层面的示范。第一个层面是今年启动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主要在交通干线、城镇周围、旅游景点周边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布点;第二个层面是搞好30个整治村,主要以偏远落后的村为重点。四是确定了示范村“三整三改一分离”(整修村组公路、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电、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村“四清四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清污水,改水、改厕、改灶、改猪圈)的建设内容。

二、突出重点,迈出新步伐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既是一项利民富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础工程。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掌握科学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把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做大。每年力争引进过千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过亿元的2个,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10个。二是把优势产业做强。发展特种水产养殖15万亩,扩张板块规模,做活百里水产走廊文章;将分散的农家乐升级为具有水乡文化的观光旅游线路,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品牌。三是把传统产业做亮。发展大户养殖,扩大生态养殖小区,年生猪出栏达120万头;发展生态优质稻种植20万亩,实现“部级优质稻生产基础县”目标;发展千亩以上连片蔬菜种植基地10个,万亩蔬菜种植板块2个,打造无公害放心菜品牌。同时,财政投资100万元,重点扶持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态优美的山丘型自然村落;水乡文化,田园风光的平湖型农民新村;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区型居民小区。二是从基础入手,找准切入点。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以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建设为突破口,政府每年每村安排20万元办点经费,采用村民理事会管理与农民自主建设的模式,用五年时间基本达标。

3、突出发展劳务经济。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今年除上级投入外,县政府投资300万元,对通过培训并已安置就业的农民工每人补助500元,属特困家庭的每人补助1000元,计划年内培训6000人,安置5000人。二是创新办学模式,畅通输出渠道。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培训模式,整合县农广校、县职业中专及社会办学机构教育资源,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校企联合、委托培训的形式,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精心打造劳务品牌。形成农民培训、劳务输出、回乡创业、跟踪服务一条龙的长效机制。

4、突出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划分乡镇事业站所职能,积极推进乡镇文化站所改革试点工作,综合设置机构,精减人员编制。二是组建三大公司:即水利建设投资公司、公路建设投资公司、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通过市场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加速资本运营,拓宽筹资渠道,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土地流转中心,继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四是设立财政偿债基金,健全县乡偿债机制,落实化解村级债务试点工作,推进县、乡、村消赤减债工作。

5、突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一是抓村干培训。一方面,组织示范村支部书记到市里培训,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拓视野、长见识,当好火车头;另一方面,组织第一书记、书记到县里培训,到兄弟县市参观学习,取人之长,学以致用。二是抓骨干培训,以村为单位,由县新农村办组织党员骨干在本村培训,到县内典型村参观学习,转变观念,激发热情。三是抓农民培训,由县新农村办牵头,县农科教办组织有关单位骨干下村,举行新农村知识讲座、法律知识宣讲、实用技术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6、突出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一是解决“四难”问题。硬化所有的示范村通村公路,修好通组公路路基,解决“行路难”问题;鼓励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大病救助,解决“就医难”问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助学工程,解决“上学难”问题;对受训农民实行直补,并安置就业,解决“就业难”问题;二是搞好扶贫帮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5%的农村人口进低保,“一对一帮扶”工程,确保农村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三是实行县级领导接待日制度,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三、强化措施,构建新机制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实践,是一个探索积累的过程。对此,我们只有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构,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创新投入机制。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我们提出了“六个一点”:吃透文件精神、用足用活政策,上面争取一点;预算后再追加一点;部门参加示范村现场办公会支持一点;采用“双赢”式建设模式融资筹措一点;鼓励创业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建设捐一点;发动农民筹资筹劳出一点等多种方式,全县共筹措资金6.88亿元,实行项目运作,统筹安排,集约投放。

2、创新领导机制。采用“一线工作法”,创新领导机制。一是“书记工程”制度,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领导、政府负责;二是“三级联点”制度,县级领导联点,县直单位办点,乡镇干部驻点;三是“第一书记”制度,从机关选派20个优秀青年干部到示范村任第一书记,增强班子战斗力;四是“一对一帮扶”制度,全县副科以上干部均联系一个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五是成立“新农村办”,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协调、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3、创新激励机制。为了有力、有效、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县委、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关于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办法》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奖励办法》,各乡(镇)、村相应制定了有关《实施办法》,特别是7个都市区乡镇和20个示范村力度更大。县委、政府明确规定:凡捐资万元以上,上光荣册;10万元以上的由县委政府授予“支持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者”称号,实现了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建设。

社会科学规划第5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0-02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指导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被分离出来,并被设置为新的“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这被认为是“我国国情所地,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随着这一宏观形势的变化,原来以培养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为主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必然需要重新建构才能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相适应,才能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规划学的内涵

1.城乡规划学是对城乡统筹问题的认同与回应。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出路则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据相关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7.5%,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2.2:35.0,农业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数20%。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看,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条件。因此,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思想的有效实施。

2.城乡规划学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统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一直都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的主体,将城市看作为一个放大的建筑物,一直过分地强调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和审美意识。1960年后,欧美城市机体的高度复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规划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以致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等其他学科理论和交叉思想不断来调整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如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任致远研究员提出“城市科学”等。纵观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到芒福德倡导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正如尼格尔・泰勒所言: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方法变革和规划重心的转移,在不断地批判与反省中,城市规划早已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空间设计,而走向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道路[3]。

3.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到现代的城乡规划学,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研究范围的扩展问题,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统筹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不是工程技术应用面的扩展问题,而是涉及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安排、空间管制以及相互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与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

二、现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1952年开始设立城市规划专业至今,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是作为建筑学之中的“工学”门类来进行构建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4]。因此,相对于新的城乡规划学,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重视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始终强调“城市是扩大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2)重视规划技术手段和工具运用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政策理解、法律运用、沟通协商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的课程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训练或实践缺乏。(3)缺乏乡村自然、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由于学科发展长期以来都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为对象,不仅导致乡村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培养也局限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目前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就是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人才培养定位。以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构筑而成的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巨型系统,是在各自不同或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建设的龙头,无疑是要致力于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致力于城乡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因此,城乡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承担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宋绍杭等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态势,要求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要承担起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城乡社会服务与物质形态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制等重要工作[5]。

2.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人才定位,参照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划分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课程等三大类。其中,理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地理学、景观生态学、资源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环境和系统论等;文科类课程包括城乡住房社会学、土地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行政管理体与法规等;工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与交通、建筑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社区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上三大类课程体系中,理科类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文科类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工科类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从而达到培养城乡规划综合型、创新型、社会型人才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60年,新的城乡规划学站在了时代的起点,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和共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关于广泛征求《增设“城市规划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意见的涵[EB/OL].

http://省略.cn/news/shownews.asp?id=232

[2]杨俊宴.城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万民,等.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

社会科学规划第6篇

【关键字】: 城市规划;社会功能 ; 社会地位 ; 社会意识形态 ;城市规划学科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urban planning func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ologies explores the social status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 disciplines, and urban planning to make a brief explanation.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social function; social status; social ideology; urban planning disciplin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受到很大冲击,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越发显现出了其重要性。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社会地位以及对当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

所谓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是指城市规划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经典作对此有过各种各样的阐述,约翰-弗里德曼(J oh nFriedmann.1987)在他的《公共领域的规划》一书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①。理查德・克罗斯特曼(Richard Klosierman.1985)在”规划正悖论’(Arguments for and againsi Planning) -文中对于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作了更为精辟的概述,他认为规划具有四项重大社会功能(l)为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决策提供所必需的信息;(2)倡导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3)尽可能弥补市场行为的负面影响i(4)关注公共与私人行为的分布效果,努力弥补基本物品分布上的不公平。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基于传统的哲学思想,服务于整个古代宗法礼制社会。在描绘宇宙模式上,中国以“天圆地方"观念占主导地位。天是由东南西北四根柱子支持的,四维(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还有四根大绳子固定。大地由大九州、小九州组成(天由九天组成)。九州的概念,实则四极四维(即八方)加上中州而成。八方则与八卦相应,九州则与井田制有关。明堂九官制度与周王城的模式同出一辙,大大影响了几千年宫室与城市规划布局。,中国古代建筑与城市的原型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结构,它的宇宙模式原型则是天圆地方。然而这样的布局却在从意识形态的方面有助于古代帝王的专制统治。中国哲学观中的天人合一,引伸为宇宙秩序和人世秩序的相类,血缘家族伦理与小农家长制观念也是“天帝’’和“天子"等级与中央集权制的基础。国之本在家,以孝治天下。而家的空间原型是四合院,四合院的模式在形式上表现为群体与院落、封闭与平面展开}在内容上体现了长幼、尊卑的严格区分,成为封建礼制的基石之一。宫殿也是四合院的翻版,城市也不过是四合院的变体和扩大、延伸。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建筑与城市的原型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结构。它划分了森严的等级。区分了社会各阶层的高低贵贱。以物质形态表现了宗法礼制并服务于它。

2、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

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同时又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关系。首先,社会功能取决于社会地位,其次,社会功能反过来又决定了它的社会地位。理论上讲,当这两者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时,最有利于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城市规划的地位过低,不利于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城市规划社会功能发挥不好,就会影响社会对于城市规划的认可程度,影响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因此,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关系到城市规划这个行业的发展及其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

当前,这两者的关系正处于种变化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这个关系,方面取决于社会对于城市规划的期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规划行业自己的作为。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个不容乐观的结论,即,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但是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却存在着明升暗降的情况。

社会各界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但是,城市规划所起到的作用似乎并没有与此成比例地增加,相反,在不少情况下城市规划被曲解,或者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脱离其作为公共政策的属性,成为一种技术工具。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1综合协调职能未能充分发挥。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中,城市的总体利益不得不过多地迁就些局部利益。

2.2于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安排面临近期利益的巨大挑战。近期建设规划本应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手段,但是不少城市的近期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规定的长远目标经常存在较大的矛盾,更为普遍的现象是,为了实现招高引资的目标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政府在决策时难免采取牺牲规划原则的做法,城市规划在大的市场力面前甚至没有得到起码的尊重.

由此可见,地位的提高并没有带来社会功能的强化,在当前的形势下,主要的问题不是提高城市规划的地位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已有的较高的社会地位上发挥应有的更大作用,城市规划社会地位的高低,不能只满足于规划有事情可以干和忙得很,关键还要看它的客观效果如何,看它是否能够对于城市发展真正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对于城市建设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与协调作用。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不仅有助于阐述社会功能与社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有助于规划师调整思路和心态,正视现实,客观地面对社会需求,脚踏实地地分析自身学科的不足,改进工作,强化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巩固和提高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

3、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技术合理”是它的核心内涵,这本身很难讲有什么不对之处,但这里有一个关于科学的理解的问题。

从学科的角度分析,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学科性质,而学科的性质又决定了城市规划工作的状况,也就是它所能够扮演的社会角色。于是,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这里,我们必须划清三个层次的界线 :城市规划的职能范围和城市规划的影响范围。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和城市规划专业人员自身从来没有对于这两个界线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仅有的一点研究集中在所谓城市规划科学性的讨论上。而由于对学科属性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必然导致这种关于科学性的研究难以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展开,不同的专家对此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甚至出现大相庭径的局面。

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规划从来就不只是一门技术科学,政策性传统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科学,城市规划不仅具有技术性,区域性,艺术性、综合性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它最基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政策性,正是它的政策属性才决定了它有别于一般的工程科学,才决定了城市规划不是一般的产品设计或生产,而是政府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由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对此形成清醒的认识,片面地强调城市规划的技术属性,忽视了城市规划的政策属性,使得我们对于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的理解上也存在偏低的倾向,这是影响城市规划发挥社会职能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今天,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假如我们还秉持着传统的观念,自然就无法探讨强化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问题。

4、结束语:

由此看来,城市规划的思维模式既有人文学科的理论思维特点,又有工程设计的工程思维。或者说,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属于理论思维,而城市规划工作中的技术性创造则是典型的工程思维。这就意味着城市规划要实现科学化,或者说要形成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就必须超越工程思维,必须突破形象的、具体的方案,而走向抽象的、阐述基本价值观的逻辑体系,这就是政治或哲学的范畴。所以,仅就城市规划的科学化问题而言,远不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学科发展大方向的问题。吴良镛院士的观点也许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他认为.城市规划从早先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到一门独立的单一学科,是一个飞跃,进而发展到跨学科、多学科和交叉学科也是一个飞跃,而更大的飞跃也许在于

下一步跨入无学科的境界”。

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规划第7篇

一、关于制定本次规划的背景

这次即将制定的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新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及加入WTO后的第一个科技规划,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要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规划。制定本次规划,是关系中国新世纪现代化事业的重大事件,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背景。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确定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我们坚信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当然,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着人口增长、产品结构、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对经济增长越来越强的约束,中国不可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历史上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为此,中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切,要求中国人民在未来15—20年内,加快发展科学和技术,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和制约因素,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自1992年中国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国家科技活动结构和方式,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是如此广泛,科学技术活动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国有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民间的科学技术活动十分活跃,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许多私营、民营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正在逐步成为R&D的主要力量,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正在形成。因此,新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十分迅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将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这将引发人类社会新的变革,也将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科学和技术的突破,将不断给人类发展的前景带来曙光,然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技术预见难度加大,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如何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是一种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紧紧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四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人才、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科技发展中的竞争与合作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面对的所有科学和技术问题。任何一个国家,谋划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必然要考虑全球化趋势,根据本国的能力、优势和需求,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定位。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正在全方位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为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述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制定新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同时对规划的制定提出了时代要求和主要战略方向。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先后制定和实施了7个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确定了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今天,制定和实施新时期的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本次规划工作的主要思路

本次规划的时限是从2006年—2020年。制定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全球化趋势,既能满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国政府对制定本次科技发展规划十分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总理亲自挂帅,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规划工作。总理对制定规划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主攻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如何制定好规划提出了重要工作原则。作为规划领导小组的副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主抓规划工作,先后对规划工作的方案设计、规划战略研究的部署等做了指导,对规划和战略研究的质量提出了要求。

遵照总理的指示精神和陈至立国务委员的要求,为做好本次规划,我们在具体开展规划工作中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制定和实施国家科发展规划,是政府行为,因此,制定规划必须有明确的国家目标。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为更长远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本次规划的主要目标。因此,本次规划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从总体上解决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布局和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体系,发挥其对科技发展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突出战略重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能够投入科技发展的资源必然是有限的,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必然是有重点选择的。因此,科技规划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能力,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全局,牢牢抓住科技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关键问题,避免面面俱到,做到精心选择、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作用,也有科学技术自身推动的作用。因此,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仅要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强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要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论角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既要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也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发展方向进行把握,以发挥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从而使科学和技术发展在近、中、远期都能最大程度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有效增强知识和技术的战略储备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第四,强化制度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规划,应该在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设计新的科技体制,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要重点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发挥国家科技政策和宏观科技管理制度的引导、规划和激励作用,发挥市场经济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科技发展之中。特别重视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创造,充分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重视加强科技产业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

第五,体现区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很大。规划要针对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加强有区域特色的创新系的建设,使科技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依靠科技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六,注重开放环境。要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规划的制定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要面向世界,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要面向国际开放。

第七,鼓励公众参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对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关注,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各种各样、越来越多的广泛要求。促进公众理解科技与开展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或缺。为保证本次规划真正体现中国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个规划工作过程,将面向广大公众开放,促进公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并积极参与进来,使得规划制定成为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

三、关于本次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战略问题

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确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性工作,因此,我们把战略研究放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制定规划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依靠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对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系统而深入的战略研究。编制规划将以战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战略研究重点研究九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公共健康、生态环境等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科技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新的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确立未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第二,研究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迫切需求,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和趋势,筛选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提出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

第三,研究确定影响中国科技发展全局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提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以及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重点学科布局方案。

第四,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促进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的区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

第五,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框架,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第六,研究提出开发中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和提高社会公众科技素养的总体思路,提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

第七,研究如何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以及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八,研究如何加强科技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出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部署。

第九,研究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提出立法和重大政策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战略问题的深入究,确定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凝炼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及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条件等等。目前我们正处于战略研究工作阶段。

举办这次国际论坛,是中国政府将本次规划置于全球开放环境下的一项措施,为我们借鉴和学习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规划和管理经验创造机会,也为国际科技界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展望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参加这次论坛的有来自法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知名科技战略专家,或享誉世界的知名科学家,或政府科技政要。

各位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突出的成就。希望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各位来宾能够围绕本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畅所欲言,坦诚交流,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希望各位针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重大领域的选择,以及本次规划的制定,不吝指教,出谋划策。

社会科学规划第8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发展规划 目标定位 特色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发展规划指学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学校内外环境变化,对学校未来进行预测、谋划及设计方案,并加以有效实施的过程。“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是每所高校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地方高校更应该重视研究和制订自身发展规划。本文就地方高校如何制订发展规划作简要探讨。

一、明确高校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

制订高校发展规划包括三个部分和四个方面内容。三个部分: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发展规划。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决定着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与校园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要服从于同时又影响着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校园发展规划要围绕和配合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但又影响和制约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四个方面内容:学校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发展要素和保障系统。现状分析是对自身进行梳理,明确自己在全国高校中所处的位置;发展目标指学校要办成什么性质和类型以及什么层次和水平的高校;发展要素是规划主体部分,即学校选择要重点发展的若干项目及领域;保障系统是指为服务发展目标和发展要素而需要提供的人、财、物等资源及政策支持。

二、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发展规划的核心

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定位问题。地方高校究竟如何定位?办多科性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办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学校特色和优势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在制订规划之时必须明确。

1.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分工更加明确,“精英教育”任务落在研究型高校的肩上。地方高校则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培养的是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对其要求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生产实际的联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高校要正确看待自己所处地位,承认学校低层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办学低层次不等于办学水平低,低层次学校如果能高质量地达到自己的培养目标,办学就是高水平。

2.社会服务面向的定位

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和使命。高校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得到社会认可,因此制订发展规划要能够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适用人才,努力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地方高校应用知识为社会服务,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提升高校文化品位,全方位服务社会,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3.办学特色的定位

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其中心是学科与专业优势,关键是要据此形成强势品牌,通过优势学科创造出学校的品牌效应。办学特色的定位是高校通过对自己内外部可利用、可支配的各类资源要素及其优劣势的分析与判断,选择和提炼具有独特品牌意义的竞争优势。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办出特色。针对学校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对学校优势与劣势进行判断,重视自身学科建设,不能丢掉原有特色,要把特色学科做大做强。

4.服务区域的定位

区域化是我国地方高校办学的优势所在。地方高校一般都位于中等及其以上城市,其中以地市级所在地为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为这些高校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地方高校应立足于服务区域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办学定位。不断从社会获得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成为一定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力量。

三、制订发展规划要体现地方高校的个性

在激烈竞争中,地方高校取胜的关键是特色,制订规划过程中要突出特色发展。立足自身实际,博采众长,整合学科资源,形成别具一格的办学理念、注重质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优势凸显的学科专业体系。

1.办学理念要鲜明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文化、价值、理想、目标的集中体现,有鲜明、先进、正确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并通过制订规划来体现办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来落实办学理念,才能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既来自于学校的传统文化,也来自于学校校长的教育思想。

2.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特色一方面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作为地方高校,有能力培养一部分精英人才,但应侧重于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表现在办学质量上,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办学质量更是地方高校生存的法宝,地方高校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通过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来提升学校的特色。

3.构建特色学科专业体系

地方高校想办出特色,就要构建特色学科体系。特色是对传统优势学科继承与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特点,考虑学校现有学科基础,按照有利于保持、发展现有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有利于增强办学活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原则,提升与创新传统学科,整合学科资源,打造学科品牌,形成新的优势特色,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规划要体现特色发展的思想,突出“特色发展”这灵魂,走特色强校之路。丢掉了特色而趋同一般化,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失去了与同行竞争的优势。在规划中必须保持特色,培育特色,在综合实力的对比中显现自己的优势。

总之,地方高校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及学校实际,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思考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科学规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当然,在制订发展规划的同时,也要确保发展规划执行的力度和监控,使规划真正落实,实现学校在短期内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孝彬.高等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周济.谋划发展规划未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3,(2):5-11.

[3]黄成林,等.新形势下高校制订发展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4]田建国.用科学发展观思考高校发展战略[N2].中国教育报,2006-2-13.

[5]张树广.关于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社会科学规划第9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城市设计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scientific, mainly on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field and many unsatisfactory place and of the proposed proposition, is planning work faces a challeng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et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rban planning scientific analysis give detail, make planning work can be more reasonable accord with the actual requirement, to realize scientific ideas and city planning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Scientific. Urba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针对城市发展规划带来了更高更全面的具体要求。城市规划科学化,是新时代要求下体现出来的具体形式,展现出了城市规划中与时俱进的精神,新时代中的新规划城市规划诚然已经成为了主旋律,这样对城市规划工作者也迎来全新的挑战。

一、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内涵

(一)城市规划的科学属性

有部分观点认为城市规划并不是科学,将城市规划看成是一种工作,是一个政策体系,有些观点认为城市规划并不是科学,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工作,是一个政策体系,是宏观调控的工具或者是一种艺术。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科学含义有以下三个方是其他学科不具备:①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城市规划的蓝图是最终要付诸实施的,直接指导实践运用于实践并且要经实践的检验,城市规划本身要具备很强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②城市规划是一门社会属性很强的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城市规划是社会各方利益冲突的聚焦点,规划做好了可以协调各方利益,解决社会矛盾,若考虑不足就会引发矛盾;③城市规划是一门政治属性很强的科学。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城市规划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是宏观调控实现大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具备政府考虑和安排城市长远发展的这一职能。

(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内涵

城市规划科学化是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许多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着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而提出的。城市规划科学化是要使城市规划在编制、审批和监督等工作中的主观认识及其活动符合客观实际和科学合理。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定义也并非绝对的。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预见性的城市规划也需要不断发展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变化着的实际情况。例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修编,总规实施几年后要进行评估,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制度也要随城市经济发展而适时修改和完善,这些都体现了城市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

城市规划科学性的理论本质是在某时间段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目标预设与过程执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实质是要引人一种科学精神,即求真、理性、务实、批判的人文精神。规划师通过专业技术,识别和协调涉及空间利用的不同利益集团需求。规划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艺术,规划的科学化也是以科学精神进行协调的过程。

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必要性

(一)规划编制的质量制约规划水平的提高

目前,总规一般做得偏深偏细,难以适应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控规的问题是:①规划的指标确定往往缺乏科学的依据,没有很充分的城市设计研究作为基础,不少是凭经验确定,随意性较大;②控规编制过程中对于土地权属关系及边界调研不深不细,地块划分随便,在实施时缺乏可操作性;③规划地块性质确定得过于绝对,刚性过强而弹性不足,缺乏开发时所需要的合理灵活性。所有这些问题造成了规划修改与调整过于频繁,给人以城市规划不够严谨和随意性大的印象。

(二)城市设计的质量影响城市空间环境的品质

在空间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城市设计品质偏低的问题,其中主要存在粗放性和放任性。理想简单的城市规划通常都存在忽视具体现实条件。从宏观角度讲,对于科学性的规划结构都缺少深入的研究,总体规划布局差强人意;针对微观角度而言,规划设计多属于粗糙不够细致,没有重要性的细节太多,程序太过于繁琐,这样对于环境品质就大大的有所降低。

(三)城市规划管理的水平决定着规划实施的效率和公平

规划管理是实现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的重要保障,规划管理有如下进一步改进的方面:①规划管理在目前依法行政和管理环节较为复杂的现状下,要减少环节和简化审批的科学机制,以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社会成本,建立良好的服务型政府形象;②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中应对日趋复杂的社会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协调,建立起公示、听证等公众参与的利益协调的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规划的社会公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③建立和完善城市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机制,彻底根治违法建设,还城市以良好的生存环境。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实现途径与实践探索

(一)牢固树立发展的观点

全面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首先要时刻谨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具体有两点:其一是规划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规划工作要紧密围绕发展大局来开展,而不能过分强调规划不顾实际的理想化;其二是由于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发展、政策形势需变化,城市规划要主动调整、完善、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城市规划科学化的严谨态度。

(二)针对现实勇于自我否定

城市规划要以客观实际作为基础,在规划工作中要不断的汲取新时代和背景给予的新条件,规划工作人员要敢于否定自我,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面对现实和矛盾,规划工作不能脱离实际。自我否定并不是将之前的工作完全的进行,这种否定程度是建立在以前和现代相关条件改变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于以前规划工作共尚且没有考虑到的方面和细节,有针对性的进行重新整理,对于以前的规划工作进行及时的校正的更新。

(三)勇于突破大胆创新

在现实社会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过去的规划设计和编制理论以及标准规范都无法在适应今天的规划发展需求,现代社会索面的新情况需要在原先的规划基础上进一步的革新,所以,我们的规划工作人员需要具有敢于突破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突破传统进行大胆创新,针对传统基础进行行之有效的创新追求全面适应新规划新发展的依据,这是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关键要求。

(四)大力加强规划研究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要有全面详细的了解,要做好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规划研究,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做好规划工作,其主要研究课题需要:①结合城市发展定位,时事政策和当地重要方针纲领;②要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城市规划管理经验,规划理念和规划思路;③要结合实际工作,在提高理论高度的同时注重可操作性。

(五)高度重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更新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不断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全面要求规划人员具有先进的专业规划知识,其中包括:①从规划的狭义角度讲,现代社会新理论和新理念以及新经验层出不穷,每天都有着新的变化,所以工作人员就需要适时的更新和充实;②由于规划本身的综合性和内涵的广泛性,需要规划工作者广泛充实的多学科的广博知识;③在学习时要善于开动脑筋,不能够照搬照旧,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牢固的知识体系中要做到灵活变通,不可一层不变的模仿。

【总结】:城市规划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在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必须要具有求真务实和理性批判的人文主义精神,将规划工作更好的做到符合实际科学,在今后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中,规划工作人员必须要保持先进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马武定. 城市规划本质的回归[J]. 城市规划学刊.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