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流体力学起源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21 14:53:28

流体力学起源

流体力学起源第1篇

[关键词] 资源流动;产业积聚;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27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58-05

相同或相似资源朝某一地区的有序流动能够促进该地区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该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资源流动与产业竞争力两者是正向循环、互为促进的关系,资源持续流入某种产业,会使该产业竞争力大于其它资源流入少的产业;收益率高的产业又能更多地吸引资源的流入。

一、资源流动

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多种要素,如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政府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等,这些要素按照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性要素和非流动性要素。其中,流动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及企业家素质等;非流动性要素包括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政府等。流动性要素是产业发展中的投入性要素,本文的资源流动就是指这些流动性要素的自由流动。

引起资源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化引起资源流动;也有区域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如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政府、固定资产等的优劣程度引起资源流动;还有资源本身对利润的追逐决定其会流向高利润的产业。

资源流动具有以下特性:

1. 资源积聚与扩散。资源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吻合,区域经济发展会经历初步发展阶段,逐渐成熟阶段及后成熟阶段,相应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依次体现分散、集中、回流扩散、分散的阶段性特征。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流动的集聚性特征,即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某个区域在产业结构、政府政策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吸引某些资源在该地区集聚,形成地区产业集群和集聚效应,并吸引更多的资源流入。随着更多资源的流入,该地区要素的边际收益呈现递减趋势,当要素在该地区的收益低于其他地区时,要素就会流出该地区,从而呈现出要素扩散流动的特征。

2. 资源流动的趋利性。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是希缺的,价格体系的存在有助于分配希缺资源,资源在一地按照相应价格被利用。若要引起资源的流动,则意味着资源流动目的地比资源的原产地有更高的价格。从要素的拥有者来考察,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将其投向何方,是以经济利益作为取向的。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差异,各地投入产出的总体水平是不相同的,因而不同地区之间要素的收益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另一方面,在同一地区,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收益率也是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会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

3. 资源流动的就近原则,即向最近的区域流动。距离越近,信息传播也就越完备、越迅速,资源流动越便利,成本也越低。资源在流动过程中会选择最佳的目标区域,这一选择过程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资源转移的成本。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距离越大,转移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最终收益。二是信息传递的影响。一般说来,两地的距离越远,信息就越难以在它们之间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也会存在缺陷。由于要素的流动是在信息的引导下进行的,信息不畅将对要素拥有者的要素转移选择造成限制性影响。因此,资源在选择流动目标区域时,会遵循就近原则,流向近距离的区域。

4. 资源流动组合的结构合理化规律。生产要素必须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它们的效能。首先,生产要素的组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必须匹配。在数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生产中去,不存在某一种要素短缺的“瓶颈”,这样才能形成最大的生产能力;在质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是相互配合的。其次,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要素结构不断合理化的过程,否则,就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资源流动与产业积聚

生产性要素的固定性要素为流动性要素提供了潜在收益,流动性要素只有与固定性要素配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正常的生产,因此,固定性要素现状的好坏决定了流动性要素流入的动力强度。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还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要素带来的最大潜在收益,这种潜在收益的大小则是由该地区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人才技术积累、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累积叠加后所形成的区域整体素质决定的,流动性要素持续地流入某个地区,会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流动性要素持续地流入某一产业,会增强该产业的竞争力。

资源持续向某一产业流动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效应:集聚和扩散效应。因为资源流动具有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性、集聚性特征,引起资源流入的产业能为流入资源的所有者带来更大的收益,该产业的收益率高于资源流出的产业。比如从大的产业分类标准中,资源从第一产业流入到第二产业,或从第二产业流入到第三产业;从更小范围看,资源从传统产业流向高技术产业。在产业发展形成的初期阶段,由于该产业成长性好,甚至有一些政府政策支持等原因,吸引了资源的流入。随着资源的持续流入,该产业的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一过程中该产业对流动性要求的集聚将起主导作用。但随着资源的过度流入,资源会出现产业内投资规模过度而导致的收益率降低,或者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对该产业的需求量减少都会出现资源从该产业流出的情况。这时,资源流动中的扩散将就起主导作用,该产业的产业竞争力也会逐渐降低。

资源流动趋势从时间上与产业的生命周期相吻合。在产业的成长期,由于产业的收益率高,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引起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该产业。如20世纪早期的钢铁、汽车行业,20世纪末90年代初的IT产业等。由于产业资源的增加,组织结构日益合理,产业竞争力会不断增强。在进入到产业成熟期即末期,产业收益率日渐减少,资源的逐利本性会促使其流出本产业。产业进入到衰退期后,会引起资源的大量流出,产业丧失竞争力,有些传统产业在进入衰退期后,由新技术发明或创新,会引起资源的重新流入,如纺织行业在进入衰退期后,由于新的印染技术、新的设计、流行款式的出现,又吸引了新的资源的流入。

在一个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国家里,政府政策转变有时会主导资源的流动,这些国家如赶超型国家德国、日本,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以及有着儒教文化背景的东亚国家,当国家为达到目标而支持一产业发展时,会出台一系列支持、优惠政策,进入该产业的资源会得到高于其它产业的收益,会引起资源向该产业的聚集,该产业的竞争力也会逐渐增强。如很多国家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引起资金、人才等资源的大量流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政策支持在资源流动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国家从长期发展出发,不支持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时,会引起该产业资源的流出,产业竞争力不断削弱,如发达国家高度污染的化工产业的资源逐步流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同产业。

资源流动能够改变地区的资源禀赋,大量资源因追逐利润流向某一产业会形成资源群或产业集群。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产业竞争力来自生产成本和效率的差异。大卫・李嘉图则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即使某个国家的产业不是有绝对优势,但通过与其它国家的相对比较优势,也可以参与国家竞争,具有一定的产业竞争力。前两种理论共有的一个假设是资源不能自由流动,因此产业竞争力都来源于固定性要素。埃利・赫克歇尔与贝蒂尔・俄林分别阐述资源禀赋学说,进一步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始注重生产投入要素的资源禀赋衡量和比较。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塞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引入创新概念,构建出动态与不断进化的竞争力论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罗伯特・索洛通过研究1909~1949年美国经济发展,强调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产业竞争的五因素模型和国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普拉海拉德和海默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都淡化了固定性要素对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作用,可以看出,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逐渐脱离了不可转移的资源群,从不可转移的自然资源转向可以转移的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流动性要素。工业经济发展的早期,交通运输并不发达,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当地的资源基础条件,因此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区域的产业发展快,与其它区域同类产业相比更有竞争优势。这种情况出现在不可转移自然资源禀赋丰富地区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替代技术的出现以及原有自然资源逐渐衰竭,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竞争力减弱,流动性要素成为支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资金、技术之类流动性要素成为决定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金融机构的诞生和各类科研院所的出现,原来稀缺的资金、技术已经不能构成产业发展的瓶颈,而可流动的人力资本上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某一产业发展势头好、平均回报率高,人力资源就会更多地流向这一产业,这一产业的发展就会更快。因此,资源对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经历了一个从固定性资源到流动性资源的转变和流动性资源中从资金技术到人力资源的转变过程。相应地,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也经历了一个从自然资源性产业到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到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换。

三、产业积聚与产业竞争力

企业向一定区域集聚形成产业,资源向一定区域的集聚形成相应的资源群,产业与资源群相互作用,资源持续流入某一产业,并在该主导产业的引导下向与该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转移。资源流入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导致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反过来又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一)产业集群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区域范围内大量处于同一产业链或相近产业链企业的存在,有利于企业降低创新成本,利用区位优势利于知识的流动。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地讲,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 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大量从事相同产品或相近产品的企业聚集在区域范围内,使得相互学习和交流成为可能,特别是企业各类人员的跳槽,会带动知识和技术在同类企业的流动。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2. 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访问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能够较快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交流,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ies),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3. 集群的存在便于知识和技术的自由流动。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经济时代,产业已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产业集群内由于同类企业较多,竞争压力激励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迫使员工相互攀比,不断学习;企业间邻近,带来了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学习、竞争的区域环境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集群内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在集群区内各专业细分的企业很快会协同创新,相互支持,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事实也已经证明,产业集群内知识和技术的扩散要明显快于非集群化的企业。

4. 产业集群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的进入壁垒。集群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创新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使集群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增长和规模扩张。在产业集群形成后,不仅吸引来的企业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因为集群内长期形成的产业链体系,促使企业在集群内“落地生根”,除非整个产业链出现转移,企业才会考虑迁移到其他地区。由于企业的大量存在,企业退出时的沉淀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二)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增强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集群加剧了内部竞争,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等,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集群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群里面,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有利于资源共享,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同一产业内或产业链上企业的积聚,随着分工的细化,有利于降低支撑体系的成本并形成规模效应。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这种区域品牌是由企业共同的生产区位产生的,一旦形成之后,就可以为区内的所有企业所享受。因此,区域品牌同样具有外部效应。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在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都是创新体系的主体,因此,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企业间合作的基础是优生优育而不是契约,集群的发展正好符合了这样的要求,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便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群内的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其合作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力大于单个企业力量的简单总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有效地合作,因为他们不一定能搜寻到合作伙伴,即使搜寻到了,也要进行一番严格的考证。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合作却有独特的优势。现论预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参考文献]

[1]成升魁,甄霖.资源流动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决策应用[J].资源科学,2007,(3).

[2]李群,赵蒿正.资源流动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财贸经济,2005,(6).

[3]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2007,(3).

[5]M・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喻卫斌.资源跨组织流动和企业边界的变化[J].经济学家,2007,(2).

[7]耿帅.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共享性资源观[J].经济地理,2006,(6).

[8]付喜娥.浅议城市中心功能的离散及新功能的产生[J].建筑学报,2006,(1).

流体力学起源第2篇

关键词:鼻锥 气动噪声 数值计算

中图分类号:P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025-03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theory of fluid dynamics is combined with the acoustic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n the numerical caclculation of aerodynamic noise for different snose cones models in high speed airflow field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compare results of the noise sound pressure level(SPL) of these three models we found that the aerodynamic noise of the nose cone that with a ellipsoid head is lower than the one with a hemispherical head, and the ellipsoid nose cone has lower flow-induced SPL than those two commercial nose cone models at relative high air flow velocities at most frequencies.

Key Words:Nose cone;Aerodynamic noise;Numerical calculation

在声学风洞中进行气动声学实验时,气流产生的噪声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当气流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传声器的自噪声会很大,甚至会掩盖测量的目标信号,使得声学测试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验的风速[1]。因此,需要在传声器前端装配降噪装置,这种降噪装置就是鼻锥。鼻锥可以将由湍流对传声器的边界层的碰撞造成的传声器薄膜的压力扰动降到最低[2]。有关资料显示,鼻锥表面的流速越大,产生的脉动幅度就越大,各个频率上的噪声声压级也会越大[3]。因此,对高速气流场中鼻锥表面的气釉肷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该文采取流场分析软件Fluent与声学仿真计算软件Virtual.Lab联合仿真的方法,基于流体力学分析理论和边界元声场分析理论对高速气流场中鼻锥表面的气动噪声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3种不同形状的鼻锥模型的气动噪声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些影响鼻锥表面气动噪声的因素,对鼻锥的设计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1 基本研究方法

1.1 N-S方程

在流体力学中,对流体做以下假设。第一,流体被视为是连续的介质;第二,涉及的流场全部是可微的。基于上述假设可以得到流体的基本控制方程N-S方程的数学描述

其中,ρ是流体密度;x是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变量;u是流体在x方向上对应的速度矢量;μ是流体粘度;p是流场中的压力;f是作用在流体上的体积力。

1.2 气动声学声源理论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Lighthill通过严格的流体运动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将N-S方程改写成波动方程的形式,得到反映自由空间中流场声波动和流场参数之间关系的Lighthill波动方程[4]。莱特希尔基本方程如方程(2)所示。

1955年,Curve对lighthill方程进一步发展,得出了考虑固壁因素的Curve方程[5],如方程(3)所示。

式中,第一项代表由体积源产生的声信号;第二项代表物体表面作用在流体上非定常定力引起的声信号;第三项代表由于物体体积位移引起体积脉动产生的声信号。

1969年,福茨-威廉姆和霍金斯在科尔方程的基础上,将科尔的结果扩展到运动固体边界,提出了Ffowes Williams-Hawkings方程[6](FW-H方程),如方程(4)所示。

其中,方程右边第一项是Lighthill声源项,是四极子声源;第二项表示由于表面脉动压力引起的声源项,为偶极子声源;第三项表示由于表面加速度引起的声源即流移分布声源,是单极子声源。

对于鼻锥表面的气动噪声而言,单极子声源和四极子声源可以忽略,这是因为:

(1)单极子声源的强度与鼻锥表面的水平方向速度有关,由于鼻锥表面为刚性的,所以水平方向速度接近零,可以忽略单极子声源。

(2)四极子生源的强度和偶极子声源的强度之比与马赫数的平方成正比,我们考虑的情况为低马赫数(低于0.3Ma),因此,四极子声源也可以忽略。

2 鼻锥几何模型的建立

该文在建模软件Pro\E中对3种鼻锥模型进行建模,在建模过程中保留了鼻锥的结构特性,其中锥体总长为100 mm,锥体直径为40 mm,如图1所示。(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鼻锥)

3 仿真结果比较

该文对3种不同形状的鼻锥分别在50 m/s和100 m/s的流场中进行了仿真,并且对它们在不同流速下的气动噪声进行了对比。

鼻锥模型(以3#鼻锥为例)在50 m/s的气流场中的气动噪声分布云图如图2所示。

从噪声分布云图可以看出,鼻锥的主要气动噪声集中在鼻锥的前端迎风处,在安装传声器的尾端部分,气动噪声大大降低,因此,在传声器上装配鼻锥会达到降低气动噪声的目的。

因为该文关心的是尾部装配传声器位置附近的气动噪声声压级,因此选择尾部的某个点作为接收点,3#鼻锥接收点在50 m/s和100 m/s流场中气动噪声的声压频率曲线如图3所示。

从气动噪声声压级在各个频率上的分布可以看出,鼻锥表面的气动噪声属于宽频谱,没有明显的主频率,但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并且随着频率的增加,声压级下降,在低频区下降的较快,在1 000 Hz以上衰减幅度较小。

图4是1#鼻锥和2#鼻锥在50 m/s流场中接收点处气动噪声声压值的相互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各个频率上头部为椭球型(2#)鼻锥的噪声值比头部为半球型(1#)鼻锥的噪声值低,最大差值可达30 dB,因此2#鼻锥的降噪性能要优于1#鼻锥。

图5是2#鼻锥和3#鼻锥在50 m/s流场中接收点处气动噪声声压值的相互比较,由图5可以看出,在各个频率上头部长度占总长度比例较大(3#)的鼻锥的噪声值比头部长度占总长度比例比较小(2#)鼻锥的噪声值低,最大差值可达27 dB。

4 结语

该文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从基础声源理论出发,并且与流体动力学方法结合,对三种不同形状的鼻锥模型在不同速度中的流场中的气动噪声进行了数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鼻锥在高速气流场中的气动噪声主要集中在中低频,随着频率的增加,噪声声压级下降,并且在低频下降的比较快。通过对3种鼻锥模型的对比可以看出,椭球状的鼻锥的降噪效果优于半球状的鼻锥,并且头部长度占总长的比例越大,降噪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 钟芳源,陆桂林.气动声学测量和分析技术[A].叶片机械风机和压气机气动声学译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21-30.

[2] Richard S.Fields Jr.Jin Tso Paul T.Soderman,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avity flow oscillations and tones of an in-flow microphone[J].Aeroacoustics,2006,5(2):173-191.

[3] 乔渭阳.航空发动机气由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5:240-250.

[4] Lighthill M J.On Sound Generated Aerodynamically[J].Part 1:General Theory,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952(211):564-587.

流体力学起源第3篇

1.1本科院校高等教育与物流人才培养

1.1.1学校的空间分布目前,云南省共有本科院校17所,12所分布在昆明,分别是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警官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和昆明学院;其他5所分布在大理(大理学院)、红河(红河学院)、玉溪(玉溪师范学院)、曲靖(曲靖师范学院)和楚雄(楚雄师范学院)。从本科院校的空间分布来看,分布相对集中,即70.6%的学校集中在昆明,滇东、滇南和滇西各有一所。应该指出,教学资源的过度集中,一方面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空间聚集,产生规模效应,有利于昆明及周边区域物流人才资源的补充,从而促进当地区域发展经济。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发展,影响到云南其他州市的教育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全面开发,特别是处于以远离昆明为核心滇中区域的大部分州市。

1.1.2学校的物流人才教育在这17所高校中,有5所本科院校设立了物流专业,分别是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红河学院和昆明学院。从比例来看,设立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占全省本科院校的29.4%,应该说这个比例相对较低。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最早是在2006年,比较而言,作为物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这5所高校中,云南财经大学于2006年最先招收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其他学校在2006年后陆续开始招生。而对于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的院校很少,目前云南还没有物流专业的博士授权点,云南财经大学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主要培养物流工程方向的工程硕士。在专业设置方面,在云南省5所招收物流专业的院校中,仅有昆明理工大学开设了硕士和本科的物流工程专业,其余各院校均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研究表明,一方面,云南本科院校的物流专业设置十分单一,主要是物流工程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显然,这不能全面支撑云南省迅速发展的现代物流;另一方面,物流专业的开设只有5所学校,总量上偏少,因而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数量就少,无法向市场提供充足的物流人才,加之专业办学起步较晚,这与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形成较大反差。从物流人才的培养数量来看,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本科院校中尚没有毕业生,相关的硕士研究生有10余人,其专业主要是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博士研究生还没有。换句话说,云南本科院校对于高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也意味着云南本科院校在承担着云南省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任重而道远,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高职高专类高等教育与物流人才培养

1.2.1高职高专学校的空间分布高职高专类学校共有44所,30所分布在昆明,曲靖、保山、丽江各有2所,楚雄、临沧、德宏、西双版纳、玉溪、昭通、文山和普洱各有有1所。总体上,此类学校的分布也凸显出过于集中的空间格局,即68.2%的学校集中在昆明,曲靖、保山、丽江各有2所,其他区域没有分布。教学资源的过度集中,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高专的空间聚集,产生规模效应,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但同时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发展,影响到云南其他州市的教育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全面系统的开发。

1.2.2高职高专学校的物流人才教育在这44所高校中,有8所院校设立了物流专业,分别是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从比例来看,此类学校占到高职高专学校总数的18.2%,这个比例显然比本科院校的低,结合前面的分析,研究认为,这除了本身物流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外,还受到国家在较短时期忽略职业教育的影响。从专业设置方面,在云南省8所招收物流专业的高职高专学校中,仅有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专科层次的物流工程专业,其余各院校均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必须指出的是,对于物流经济专业的设置在云南高校中是缺失的。从物流人才的培养数量来看,到目前为止,云南省高职高专学校中已经有了毕业生,但是数量不足200人,并且其专业不是真正的物流,而是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保管等专业。换句话说,云南高职高专学校对于中低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已经起步,但是取得的成效尚不明显,这也意味着云南高职高专学校在云南省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教育空间。

1.3普通中专学校教育与物流人才培养

1.3.1普通中专学校的空间分布在85所普通中专学校中,42所分布在昆明,曲靖有6所,楚雄有5所,红河、昭通、文山和普洱各有4所,大理、临沧、德宏和玉溪各有3所,迪庆、怒江、保山和丽江各有1所。从云南普通中专学校的分布格局来看,有49.4%的集中在昆明,滇中、滇东和滇南的学校分布较多,而滇西和滇西北的学校分布很少,迪庆、怒江、保山和丽江各有1所。而普通中专学校是培养基层的管理、操作人才,对于云南各州市人才培养,特别是滇西和滇西北十分重要。云南省普通中专学校的空间分布,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同时也容易导致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发展,影响到云南物流人才资源的全面、系统的开发。

1.3.2普通中专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在这85所普通中专学校中,目前已经有些学校设立了物流的相关方向,真正的专业设置尚处于申报阶段。从比例来看,占到普通中专学校总数的11.8%。这个比例显然比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低。

2学校教育在物流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分析

2.1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协调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以及“桥头堡”发展战略的有序实施,云南省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对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就随之变化,即表现出对物流高、中、低等系列人才的需求不同。事实上,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在云南省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缺乏前瞻性,总是将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在民办学校中更加突出。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物流相关专业的人才能够很快培养出来,但是真正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岗位要求的人却不多,原因在于学校教育有一定的盲从性,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2.2缺乏完善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第一,物流专业在云南省刚刚建立,缺乏物流教育理论、缺少经验必然导致物流教育体系的不健全。目前在物流教育方面,云南省更注重对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物流经济作为另一个发展方向,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物流经济作为物流专业的必要组成部分,对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能在宏观上把握物流业的整体供求与资源状况,很可能导致物流管理不够科学,以及物流工程学科中关注的技术含量因为没有充足的资源支持而无法实现,因此在欠缺物流经济合理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云南省物流专业的本科教育体系无法完善。第二,物流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许多学校在开设物流专业时,存在盲目性,仅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缺乏建立物流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简单的将传统物流专业转化为现代物流专业,将过去的传统物流教师队伍迅速转变为现代物流教师团队。第三,办学理念保守落后,学科本位的思想严重,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中专学校的物流人才教育更显乏力,各阶段的物流人才培养良莠不齐。总体上,云南物流人才教育体系不健全,亟待完善一套具有高、中、初级层次人才的教育体系。

2.3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云南省自2004年开办物流管理专业以来,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但各高校在持续扩招的同时,物流专业教师队伍却无法满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方面,物流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涉及到管理、经济、工程、计算机、地理等学科交叉。但目前从事物流教学的老师大多来自于经济、计算机、管理或其他与物流相关的单一专业,对于物流的专业知识还处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理论储备较为薄弱。另一方面,物流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专业,任职于不同企业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去实践所学的知识,因此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老师才能将物流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功底差的物流专业学生,但目前,在云南省物流专业的师资队伍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于一身的优秀教师数量十分有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一起的教师队伍尚未建立起来,物流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因此,研究认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影响高素质人才培养一个重要环节,一支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物流师资队伍亟待建设。

2.4物流课程设计和教学缺乏特色在梳理物流课程设置时发现,云南各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大同小异,没有突出云南的区位特色和资源特色。第一,在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全省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国际物流专业,仅有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新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而在实施“桥头堡”国家战略的机遇背景下,培养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云南物流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二,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期,云南省与中部、东部地区合作交流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急需相关的物流人才。第三,云南省复杂的地形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云南物流的特色所在。

2.5物流课程设计缺乏实践性一方面,物流专业作为一门偏重实际应用和操作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更多地注重实践,而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过多的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教学内容枯燥,结果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显吃力,动手能力较差,没有真正的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与企业缺乏合作,理论教学难以与企业实践结合,使得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融入到物流的实际运作中,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急切需求。

3结语与思考

3.1把物流人才培养做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物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格外迫切,不仅是一般物流专业人才,更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专家。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云南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云南省物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期阶段,应该清楚,学校教育在物流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在“桥头堡”国家战略背景下,要把物流人才的培养做为一个系统工程项目来抓,从学校教育方面制定物流人力资源的培养计划,通过不断完善各项措施,建立多边合作、渠道畅通、手段先进、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的机制,努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物流人才培养合作平台。

3.2加大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物流人才教育投入。应设立省、州(市)、县(市、区)物流人才教育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与财政收入同步或超前增长。物流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物流高层次人才和农村物流实用人才培训、紧缺物流人才引进、边疆民族地区物流人才振兴和杰出人才奖励、重要物流人才工程的实施,从而解决云南省当前物流人才紧缺的现实问题。

流体力学起源第4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能更直接和方便地设置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把形象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动听的乐曲呈现出来,学生从所呈现的画面和乐曲中,直接地享受到多媒体资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从而产生热情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多媒体提供的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对于知识的记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与学的工具,运用多媒体是老师教学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于语文学习之中,可以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课堂学习的浓厚兴趣。其实,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完全有能力自己创设情境。

二、丰富教学指导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利于丰富课堂形式,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何运用多媒体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做好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值得探究的。如,在训练学生“听”时,可以选取教材中的精美散文,古诗词诵读等有声范例,指导学生“听”的训练,指导他们如何掌握停顿,学会断句,如何把握朗读的节奏,体会语气,把握阅读时的感情;充分把听和读结合起来,学生听了范例朗读,可以自己试着读,更加切近地体会“读”。还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朗读材料,按照要求朗读。通过多读,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把“听”到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从赏析的角度“说”出其特点;训练学生“写”时,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作品,提供给学生赏析。找出适宜学生写作的美文、范文,引导学生品析,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运用于写作,进行“写”的训练。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少的就是直观、生动的教学和训练素材。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把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来,优化整合各种资源,丰富了教师教学的指导方法。

三、精炼教学授课流程

语文课堂教学中,完整而精炼的教学流程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设计简单、规范、明晰的课堂流程,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利用多媒体就是一条捷径。

利用多媒体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能直观地把生字、词语投放出来,便于学生识记;语文教学离不开背景知识、作者、课文内容的介绍。在介绍这些内容时,可以运用文字的、图片的、声音的、动画的、文字声音图片结合等形式投放给学生,便于学生直观的、全面地掌握知识。这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和知识密度,而且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乐于参与,思维集中而活跃,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在探究课文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可简化繁琐的分析,教师根据提纲,抓住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对文章的理解。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教师归纳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把要说的话配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鲜活而生动的图画予以展示,学生印象深刻,达到较好的巩固效果。精炼的教学流程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更新沟通交流方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实现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在教学中的统一,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便是最好的途径。

流体力学起源第5篇

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整流器时代

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2、逆变器时代

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3、变频器时代

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向高频化发展,为用电设备的高效节材节能,实现小型轻量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二、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1、一般工业

工业中大量应用各种交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有良好的调速性能,给其供电的可控整流电源或直流斩波电源都是电力电子装置。近年来,由于电力电子变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交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可与直流电机相媲美,交流调速技术大量应用并占据主导地位。大至数千kW的各种轧钢机,小到几百W的数控机床的伺服电机,以及矿山牵引等场合都广泛采用电力电子交直流调速技术。一些对调速性能要求不高的大型鼓风机等近年来也采用了变频装置,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还有些不调速的电机为了避免起动时的电流冲击而采用了软起动装置,这种软起动装置也是电力电子装置。电化学工业大量使用直流电源,电解铝、电解食盐水等都需要大容量整流电源。电镀装置也需要整流电源。电力电子技术还大量用于冶金工业中的高频、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淬火电源及直流电弧炉电源等场合。

2、交通运输

电气化铁道中广泛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机车中的直流机车中采用整流装置,交流机车采用变频装置。直流斩波器也广泛用于铁道车辆。在未来的磁悬浮列车中,电力电子技术更是一项关键技术。除牵引电机传动外,车辆中的各种辅助电源也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电动汽车的电机靠电力电子装置进行电力变换和驱动控制,其蓄电池的充电也离不开电力电子装置。一台高级汽车中需要许多控制电机,它们也要靠变频器和斩波器驱动并控制。飞机、船舶需要很多不同要求的电源,因此航空和航海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如果把电梯也算做交通运输,那么它也需要电力电子技术。以前的电梯大都采用直流调速系统,而近年来交流变频调速已成为主流。 3、电力系统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据估计,发达国家在用户最终使用的电能中,有60%以上的电能至少经过一次以上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处理。电力系统在通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电力电子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离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就是不可想象的。直流输电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时有很大的优势,其送电端的整流阀和受电端的逆变阀都采用晶闸管变流装置。近年发展起来的柔性交流输电(FACTS)也是依靠电力电子装置才得以实现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对电力系统有重要的意义。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都是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近年来出现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等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具有更为优越的无功功率和谐波补偿的性能。在配电网系统,电力电子装置还可用于防止电网瞬时停电、瞬时电压跌落、闪变等,以进行电能质量控制,改善供电质量。

在变电所中,给操作系统提供可靠的交直流操作电源,给蓄电池充电等都需要电力电子装置。

4、电子装置用电源

各种电子装置一般都需要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源供电。通信设备中的程控交换机所用的直流电源以前用晶闸管整流电源,现在已改为采用全控型器件的高频开关电源。大型计算机所需的工作电源、微型计算机内部的电源现在也都采用高频开关电源。在各种电子装置中,以前大量采用线性稳压电源供电,由于高频开关电源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现在已逐渐取代了线性电源。因为各种信息技术装置都需要电力电子装置提供电源,所以可以说信息电子技术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

5、家用电器

照明在家用电器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由于电力电子照明电源体积小、发光效率高、可节省大量能源,通常被称为“节能灯”,它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和日光灯。变频空调器是家用电器中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典型例子。电视机、音响设备、家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电源部分也都需要电力电子技术。此外,有些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电器也应用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广泛用于家用电器使得它和我们的生活变得十分贴近。

6、其他

流体力学起源第6篇

一、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

(一)欠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划

物流企业在制定本公司的发展规划时,往往忽视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管理,没有将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这是当前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完全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企业相关人员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往往都缺乏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缺乏创新意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十分的被动。所以即使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涉及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往往会偏离企业预定的发展目标,不能够为企业的整体健康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无法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相结合。

(二)人力资源管理还不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用人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物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力资源安排不合理的情况,这就直接造成许多个体的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和充分的体现,出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这一问题时极其不利于物流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的。只有对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安排,才有可能充分的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最大可能的创造财富。

(三)人力资源本身产生了质的变化

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已经为各行各业带来了许多的新变化,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偏重于对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集体智慧的管理,以期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大的利润。正式由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知识性和个人能力已经取得了质的变化,那么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当然也就不能够以传统的管理方式来面对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科技以及信息化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当然也要求要有质的飞跃,要有创新力。

(四)人力资源的获取难度加大,竞争激烈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所能选择的职业面也在不断变宽广,选择性变得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物流企业如何发挥自己的企业优势,留住新时期的高质素人才是当前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为企业留住了人才,那么以后针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才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目标

新时期下,为了迎接经济发展的新挑战,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变化,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然要有自己的新目标。新时期,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目标则是打造一支优秀极具创新能力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队伍,进一步充分促进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尽可能的激发出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推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在当前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或多或少遗存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子。只是仅仅局限于对于人才的选用上,而没有从战略性角度,用战略性眼光来看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要想推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物流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只有首先受到重视,才有可能真正取得效果。只有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物流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中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技术、管理职能等方面实现创新,使得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具体管理工作能够服务于物流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帮助物流企业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如果管理工作脱离了“人”本身,那么一切的管理工作都将偏离预定目标,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强调把“人”作为企业的管理中心和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源,根据个体的能力、兴趣、特长和心理状况等各项情况,来综合考虑和科学安排每个人最合适的工作,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个体的成长价值需求,并且通过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地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物流企业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充分地调动企业人力资源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与时俱进,学习更新最新的管理方法

在信息化的时代,不管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法都会很快产生变化,物流企业只有注重自身的学习提高,才有可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应变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与时俱进,就是通过学习提升组织和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物流企业识别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维护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说,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应以学习型组织的打造作为创新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桂学文.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3):198-199.

[2]李会太.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思想[J].企业管理,2007(3):90-91.

流体力学起源第7篇

[关键词]全球化;物流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10-04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尽管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不难看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本国经济、金融政策,力求以最快速度恢复经济的全面发展。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经济寻找合作伙伴,使得世界范围内各种合作组织不断凸显,如欧盟经济合作范围的扩大,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在这样的全球化区域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既要利用好国内市场,更要利用好国际市场,将国内外资源有效地在中国市场配置。对于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国来说,寻求更好的物流产业合作与交流十分有必要,只有对物流业人才资源全面开发,才能有效适应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

1 我国物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含义

1.1 解决人才紧缺困扰

在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12 类紧缺人才之一。据统计,未来几年的物流师缺口仍很大,是我国最大的紧俏职业之一。目前从事物流业的人员中还有大部分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而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物流人才的职业化进程与市场需求差距甚远。虽然市场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无论是在学历教育方面,还是在培训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很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既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

1.2 促进物流经济发展

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积极鼓励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开展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现代物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现代物流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并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制度,规范对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主体的管理。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对引进的物流中高级技术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符合我国以及各区域有关引进人才政策规定的,给予相关待遇。因此,系统地对我国物流业人才资源开发研究对促进国家物流经济发展十分必要。

1.3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物流业正成为各行业、各地区乃至国家创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并开始履行市场开放承诺,现代物流业将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引入了新的管理观念和高科技信息化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套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发展物流对于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处于目前的物流发展中,物流人才十分紧缺,所以,通过物流业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能够解决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人才紧缺问题,从而为国家现代物流发展奠定智力基础,进而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1.4 丰富我国人力资源理论

我们认为,物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整合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一个包括高校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教育、企业岗位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互相结合、多种层次、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对我国物流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将对人力资源理论作出新的补充,同时又是对人力资源理论的实践性的响应。

2 借鉴国外物流人才开发的经验

2.1 国外高校职业教育物流人才培训现状

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物流业发展很快,促使了对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北美、欧洲、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1997年时,提供物流高等教育的有180多所高校,2002年增加到250多所高校。开设物流课程的大学主要都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其中美国占了50%,德国为24%,英国和加拿大为3%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教育随着物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

美国是世界上物流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其高校物流教育是基于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到目前为止,美国建立了包括研究生、本科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其中部分高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学位教育,构建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德国科隆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商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流通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都是开设物流本科专业的著名院校。

2.2 国外物流课程的设置

在国外物流课程的设置中,主要包括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大方面。商学院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以及相关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如统计学、运筹学、仿真技术、财务管理以及法律与商业之间的交叉学科;土木工程系开设的物流课程包括:港口规划与管理、运输系统分析、智能交通与车辆系统、运输管理与政策、道路网络管理系统、交通流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等。工业工程系开设的课程包括运营规划与控制、工业物流、库存系统等。

另外,国外物流人才的培训工作、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也很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培训机构和认证体系。特别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培训目标明确,因此其产生的效果较为明显。

2.3 发达国家物流人才资源开发特征

物流业发达的国家普遍认为,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为此,发达国家的物流教育和职业培训非常发达,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首先是在物流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全面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其次是在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最后是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许多国家认为,对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人才的最重要的方式。

3 我国物流业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分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曾经肯定地说过:“现代物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形式不容乐观。而我国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便是:懂得现代物流理念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3.1 目前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现状

(1)物流人才数量大幅增长。目前,我国物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08年中国的物流业增加值已占整个 GDP的 6.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物流人才数量大幅增长,各类企业中物流的从业人员总数在1000万人以上。

(2)物流人才市场缺口较大。物流人才被国家列为12类稀缺人才,可到交通运输、现代商贸(连锁、超市、配送、特许经营等)、邮政、速递、国际贸易、港口、机场、物流园区、商检、海关、信息产业、制造企业、国际货物等各个领域、行业、部门工作。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

(3)物流人才专业化水平不高。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群体数量具有较大规模,但是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大专以上学历的物流从业人员占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约为20%,而其中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更少。

(4)我国物流人才供需不对称。第一,物流人才绝对短缺。目前,中国的许多高校与职业院校都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但单从数量上也难满足物流企业的需求,何况既懂得物流管理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2007年10月,国内某著名物流企业开出100万元年薪的条件聘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结果应聘者寥寥无几,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制约着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物流战略问题。第二,物流人员相对过剩。与物流人才绝对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企业(原物流企业)物流平庸人员繁多,许多企业将富余人员安置到自己的物流企业或部门。由于企业的物流人才短缺,又没有合适的物流人才引进,只好用普通员工代替物流人才从事相关物流工作,使得物流经营水平低下、效益不高,难以发挥物流的增值功能。这样,不但影响着物流企业或部门的运作,而且也阻碍了企业的战略发展,更难以适应企业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有效地分流企业的多余人员,重树物流人才的地位,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当务之急。

3.2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教育现状分析

(1)我国物流人才教育现状的特征分析。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一个包括高校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教育、企业岗位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互相结合、多种层次、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物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自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物资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算起,物流专业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不足10年。此前,我国高校中虽设立了部分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但都属于传统物流范畴,直到2001年,根据我国《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办物流专业,物流这一学科才正式走入我国的高等院校,与现代物流相适应的本科生物流教育体系才逐步形成。我国高校物流人才教育概括起来共有如下特点:①国内高校职业教育物流人才教育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发展过程;②国内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教育体系;③高校职业教育物流专业对人才培养偏重理论研究;④国内高校职业教育物流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⑤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内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但是物流人才培养体制尚未成熟,无法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2)我国高校物流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由于物流专业在我国刚刚建立,缺乏物流教育理论、缺少经验必然导致物流教育体系的不健全。目前在物流教育方面,我国更注重对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物流经济作为另一个发展方向,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另外,物流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许多学校在开设物流专业时,存在盲目性,仅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缺乏建立物流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简单的将传统物流专业转化为现代物流专业,使得物流专业在本科生阶段的教育良莠不齐。第二,市场需求与学校人才适应能力错位。物流专业的发展在我国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缺乏前瞻性和实践性,总是将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高等院校受资金及场所的局限,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物流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岗位实践与实际上岗应用能力不足,往往需要一个过渡期来适应刚刚发展起来又更新很快的新行业,社会认可和评价尚不充分,造成市场需求不能满足,使得毕业生就业评价不太高。第三,课程设计重理论而轻实践。物流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但更加注重实践性。一方面,学校教育要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物流理论,同时还要加大对实践操作的训练,由于许多学校没有良好的实训基地以及相应的实践设备,学校教育流于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活动。这样就导致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不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于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考虑教学成本以及教学程序时,往往重视教学低成本和简单教学程序,所以减少与企业的合作,以避免教学复杂化,所以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训练减少。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因缺乏实践能力而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第四,学校教师队伍和专业建设滞后。物流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是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地理学、物流学、工程学等许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专业。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对物流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滞后,许多学校是在申报物流专业时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来确定教学团队,因此,从事物流教学的老师大多来自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或其他与物流相关的单一专业。“物流”真正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专业建设方面也存在相对的滞后,作为物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所以学校对于物流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专业建设尚处于起步期,并且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专业建设尚处于不断摸索中,势必影响学校物流人才培养。

3.3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训中面临的问题

(1)培训机构种类繁多。由于物流人才市场供需的不对称性,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及时和适当地给以供给,于是形式各异的物流职业系列培训和短期培训发展迅猛。通过短期培训,颁发物流师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也催生了培训机构的急功近利,使得通过培训获证的学员缺乏物流管理知识、工作能力不强。目前有三种类型的物流培训:一是经过系统培训考试,对合格者由某一行政部门、行业协会或者事业机构颁发某种类型的岗位资格证书;二是由一些大学的物流研究和教学机构开设系列培训课程,经过结业考试,然后颁发结业证书;三是由一些咨询机构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大学聘请专家学者就一些物流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名为培训,实为研讨。

(2)培训效果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物流培训市场主要存在两大不规范现象:一是体系繁多,不同的政府部门有不同的物流培训体系,而实际培训内容又大相径庭,教材不统一,师资不规范,误人子弟。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开设这类专业时间不长、教学设备不完善,绝对大多数学校没有物流实验室,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层次上,培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有效地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物流培训”的概念虽在业界炒得火热,但是,培训与实际严重脱节。

(3)企业的技能培训浅尝辄止。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经常停留在技能层面或专家讲座,出现投入少、见效快的短期效应,虽然可以缓解燃眉之急,但并非企业物流发展的长远之计。这些再就业人员只能靠参加企业或社会培训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在就业人员培训和物流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社团组织、培训机构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培训课程和认证资格,为满足企业发展和向当代物流转型提供了急需的人才,然而,培训出的物流师与实际岗位脱节,凸显了物流职业教育面临的尴尬局面。

4 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物流人才资源开发

物流人才是物流经济发展的关键,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关系物流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国物流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人才素质不高、物流经济发展滞后、后续人才匮乏等系列问题。因此,解决人才问题必须进一步开拓创新,对物流人才的发展与培养需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4.1 强化物流人才规划的经济服务功能

物流人才要认清当前国内外物流经济形势,结合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现状,以便更好地为物流经济发展服务,以物流经济发展的成效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紧紧围绕物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社会发展的主题,确保物流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结构和布局,与我国物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4.2 强调物流人才规划的需求导向

立足于新形势下我国物流经济形势转变的特征,探究其对物流人才的作用和影响,明确对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进而分析物流人才的需求特征,并预测其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物流人才队伍结构、能力建设,确定物流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方向和重点。

4.3 突出物流人才规划的能力本位

坚持以物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树立先进的、标准的、严格的教育培训理念,以提高物流人才的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依托高等学校的教学优势,抓紧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肩负实现跨越式率先发展重任的高素质物流专业技术人才。要突出培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4 明确物流人才发展的结构目标

物流人力资本的提升,既有量的规定和质的要求,又有结构和布局的合理。诸如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等结构功能的优化升级,对于提高物流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形成良好的企业团队合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

4.5 全面把握物流人才的系统开发

建设一支高素质物流人才梯队,必须运用系统性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注重长效性的同时,把提高人才素质、增强人才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结合人才的能力本位运用多种途径和办法,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促进物流人才的系统开发,建立健全物流专业人才教育体系、职业培训体系以及职后培训教育。

4.6 凸显物流人才规划的绩效评价

坚持把物流人才效能的发挥情况作为评判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突出人力资源开发的综合效应。对物流各层次的人才和不同岗位进行分类指导,建立良好、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让人人都得到公平的待遇,从而有效提升人才的工作和管理能力。

4.7 强化物流人才规划的创新机制

在建立经济服务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面大胆尝试,创新物流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配置机制、分配机制、保障机制。围绕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规范人才市场秩序,消除体制,突出用人单位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人才流向与流量,实现人才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魏际刚,杨瑞东,张志敏.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6):20-22.

[2]李欣. 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对比[J].中外物流,2007(18):93-94.

[3]王又军.构建多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3):72-73.

[4]张淑艳. 物流人才需求趋势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5):95-96.

[5]何晓林. 物流人才供需不对称性探析[J].物流科技,2008(10):120-124.

流体力学起源第8篇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传统的行政性、事务性的人事管理,虽然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中广为借鉴和应用,然而在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和事业单位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战略性、专业化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差距,造成了资源配置的非社会化,导致某些事业单位发生了人力资源流失的现象。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主要构成,受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作用,可以不受人为管制而自由流动,人才流失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各时期,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存在。政策导向、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环境以及个体需求等外部因素促使了流失现象的形成。核心人力资源流失将会给单位带来一系列损失,如人才成本、人才重置成本等,此外还有一些间接损失。单位还必须认识到在强大的市场吸引力面前,很难保证核心员工不流失。在人才流失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流失所带来的损失。

二、人才流失是正常现象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还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管理层要处理好与工作人员的关系,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刻意拉近和工作人员的距离,从内心里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我们应如何界定单位的核心人力资源呢?即哪些人是单位的核心人力资源。我们通常将工作人员分为二类,一类是推动单位发展的人,另一类是被单位发展推动的人。能够推动公司发展的人,是单位的关键人才、核心人力资源。无论企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情况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只有当人员流动超过一定比例(一般认为不超过15%)或是内部少数关键人才的离开使得单位的运作与发展受到影响、利益受损时才被视为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形。人才流失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对外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当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后,总体流失情况将因资源再配置作用而逐渐趋于缓解。人才流失是一种相对的流失,有流失就有流入。

三、核心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分析

人才流失是内在规律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导向、经济环境、工作环境以及个体需求等外部因素促使了流失现象的形成。下面,就从内在规律和外部因素这两个方面来阐述核心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

(一)核心人力资源流失的内在规律

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主要构成,受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作用,可以不受人为管制而自由流动,人才流失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各时期,各企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受政府管制,其配置权掌握在政府的调控范围内,因而也就基本不存在人才流失问题。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优势人才向优势地区、优势行业的优势企事业流动,与其总体资源优势相匹配,因此,必然就导致暂时处于劣势的单位出现人才流失。在我国所经历过的人才大比例向国外流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向大城市流动、以及向三资企业流动等事实已经充分说明了市场化资源配置所产生的人才流动的巨大内在推动作用。但当经济、政策环境发生改变等情形出现时,市场调节规律将再次发挥作用,人才流动程度得以缓解,甚至出现人才回流,“人往高处走”是人性使然。

(二)核心人力资源流失外部因素

核心人力资源流失除了其内在规律作用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单位环境以及人的需求等各种不同诱因使得人才流失成为现实。

1.政治环境因素

在特定国家或特定时期,政治决定经济,经济体制转轨的前提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环境的因素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受此影响,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三次较为严重的人才外流,第一次是在1978年“拨乱反正”的改革开放初期,禁锢多年的人的行为和思想得到初步解放,国外大量人才奔赴国外,形成了第一次的外流高峰;第二次是在“六•四”事件后,大量优秀人才迫于国内政治环境而“流亡”海外,两次事件使得38万留学人才至今仍有25万人才沉淀未归。另外,受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的影响,人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得到解放,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掀起了一股经商下海的狂潮,并形成了国内人才群起向东部发达地区、大城市流动,国有单位人才向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流动、自主创业从而形成中西部地区及小城市企业人才严重流失的现实。

2.经济环境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的差异导致人力资源由落后的市场化程度向活跃并具生命力的方向集中,表现为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流动。从我国的情况看,尽管市场化已出具发展,GDP也保持连续高速增长势头,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的经济条件仍然有较大差距,使得中国与国外的人力资源流动出现持续的“逆差”,2004年2月16日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度留学情况统计结果指出:从1978~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7.28万人,回国人员只占24.7%。但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逐步好转,“逆差”比例正逐步缩小,2003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01万人,比2002年增长12.3%,表明今年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好转人才回流现象开始出现。另外,由于中国存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均衡状态,也即尽管处在同一大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下,不同地区之间的小宏观经济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样也导致了市场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持续“顺差”,仅甘肃省133家科研单位近5年共调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86人,调入3054人,33户国有企事业单位近5年共外流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120人,其中不乏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的专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这些外流的人才,大多数流向了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个别省份人才流出甚至是人才流入的两倍以上。但随着落后地区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发达地区资源的过度膨胀、竞争加剧、成本升高等因素,落后地区的人才流失现象也正逐步走向缓和,大城市和中小城市间的人才流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3.行业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人才流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同一行业下人才向优势单位流失;另一方面是同一大行业下各相关子行业间的人才流失。跨大行业间的人才流失现象却不明显。从流失程度上看,公用服务事业行业由于行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流失程度最低,而知识密集型高风险的科技行业和金融行业的环境变化频繁,是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四、结语

流体力学起源第9篇

【关键词】 知识管理;医学院校;护理技能培训;现状;对策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何建设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面临的共同话题。对于任何组织或是个人,能否对自身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决定着竞争环境中是否占有优势的关键。[1]“医学专业技能”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核心技能,如何进行医学技能知识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知识资源的积累与创新,有效服务教学、实践、就业。在信息化教育迅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利用好知识管理,将是组织发展的制高点,也是一切管理活动的焦点。

一、知识管理与医学护理学生专业技能培训

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学领域,自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以后,知识管理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知识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中心,采用一定的技术,指导组织对知识进行整合、共享和创新的系统方法。[2]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其更加注重人际之间的知识共享、交流和协作等过程,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3]在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视知识为最重要的资源,力求做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作出最恰当的决策。[4]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技能”的建设提供了一套管理的理念和思路。

2、医学护理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与知识管理

对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等医学院校来说,知识就是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护理技能培训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很多护理技能是通过长时间的操作而积累成的,属于教师本身的隐性知识,也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如何在教学、培训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这些护理技能,便成了教学的难点。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是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高等医学院校在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如果能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挖掘出更多的隐形知识,通过共享、使用、创新,形成学校的知识资源,提升知识的价值。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知识管理对高等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

二、医学护理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现状

1、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技能培训中教师知识资源管理现状

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技能培训的教师拥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在对学生进行的技能培训中,核心的知识、技能(主要指隐性知识,如经验、技巧等知识)是通过他们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甚至是手把手的方式进行,这些知识、技能是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没有记载的。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 教师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导致他的知识只能为他自己所用,根本就谈不上资源共享。也因为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这些隐性知识、技能不但得不到创新,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的流失,这对学校来说是一大损失,长此以往还会减弱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技能培训中学生知识资源管理现状

(1)大量知识技能以隐性方式存在,造成学习资源的严重浪费。医学生护理技能培训知识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隐性护理技能的培训,也称为隐性资源的浪费。一方面表现在学生个体的浪费,学生缺乏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认识,无法悉知自身的隐性技能,在交流中不能顺利的表述本该值得别人学习或借鉴的技能;第二,没有形成反思、总结的习惯,导致个体中许多宝贵的隐性知识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又被遗忘,没有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利用率大大降低;第三,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分散性,缺乏统一的共享平台,很多个体隐性知识资源相对孤立,未能被合理的整合、共享,致使部分学生“渴死在丰富的资源群体中”,造成严重的浪费。

(2)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共享程度低,阻碍新知识的创造。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共享程度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来说造成很大的阻碍,不利于进一步发展。知识共享是一个群体之间共同分享个体独有知识的过程,使个体独有知识从个体向群提转变。[5]其中,此处指的的知识共享,是指在医护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隐性知识技能的相互分享,个体隐性知识群体化,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体积累知识的同时自身能量的释放。一方面,存储在学生个体内部的隐性知识与个体的生活、个性特征等有关,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被他人感知,继而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基于个体利益考虑,故意隐藏自己的知识,在交流中不愿意进行共享,导致知识不能再群体之间顺利分享,等等原因阻碍新知识的创造。

(3)知识资源随着学生个体的流动,会造成固有知识资源的流失。知识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而且新价值是来源于不断的实践,没有具体使用,其价值就会贬值,更严重者会流失。高校是学生短暂停留的知识园地,在这里学生经过学习、实践,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会随着学生个体的差异,随机的形成并集中在不同学生身上,由于缺乏系统的加工,没有得到有机的整合,导致这些积累起的技能、经验随着学生毕业的流动而弱化、流失。这些弱化、流失的的知识资源是经过个体学习、总结加工后整合出来的宝贵资源,由于学习时间的有限性,新知识、技能初步形成,学生就面临着毕业,导致有效的知识资源很难交流、共享、保存,造成知识资源流失严重。

三、知识管理带来的启示

1、构建学校知识库,加强教师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的共享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建设。教师是学校有力的资源保障。教师个体之间存储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学校要勇于挖掘、开发校本资源。政策上,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共享自身资源,技术上,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发学校总的知识库,收集教师教学、科研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教师协同探究提供平台技术保障。通过动态积累,逐步挖掘,建立起校本知识库的长效机制,在知识共享,相互促进的同时,也逐步形成学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应用相关知识管理工具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1)建立实践社团,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技能知识来源于理论,高于理论,是理论升华的产品,可以直接进行实践。在护理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就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实践团队。组建以“共享知识、互帮互助”为原则的大学生实践团队,在团队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使相互之间彼此信任,到达个体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团队组建初期,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团队的目的是“共享知识、互帮互助”,通过个体彼此间知识的交流获得新的知识。以宿舍为单位建设,就是一种很好的团队式。医学专业技能来源于理论相关知识,但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实践、强化,最终理解后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以宿舍为单位的实践团队,为医学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无压力、无障碍的宿舍环境中,学生可以相互彼此之间互相操作、交流、共同成长。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之间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实现新知识的创新,让现有知识的价值得到提升。

(2)建立知识地图,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布鲁克斯提出了知识地图的概念,为知识管理的应用提供看新的方法。知识地图是一个向导,显示知识的种类、程度、拥有者及其具置、知识之间的关系等,但是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知识的集合,这是知识地图不同于以往信息工具的最突出的一点。[6]医学专业技能的培训既注重理论的梳理、理解,更讲究实践的操作。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范围内,学生很难完成大量技能的“精通”学习,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弥补学习的不足,是各位医学生共同面临的话题。在此只是地图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案。利做好的用知识地图,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共享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让学习者找到疑难知识的源头,通过彼此的交流,加强自身知识的获取,消除医学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无从求助的焦虑感。在知识地图指引的交流中,发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更加有利于学生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另一方面,知识地图的指引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在遇到疑难知识的时候,通过知识地图可以快速寻找到知识信息,最终寻找到帮助的源头。无数知识资源汇集在知识地图中,为初学者、遇到问题者提供帮助,很好的解决了求助无门、知识岁人员流动而流失等教学难题。

四、结束语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已成为各行业成长的关键,也是各行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及高度。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学术理论、知识、技能的发源地,也是促进知识创新和创造性医学人才培养的管理机构,因此高等医学院校有必要进行知识管理,强化医护技能培训,以此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2] 杨兴波. 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06.71-74.

[3][4] 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J].电化教育研究,2001.9.23-26.

[5] 张方全.学习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6] 廖开际,李志宏,刘勇.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