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13 16:14:34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1篇

关键词:幼儿;传统节日教育;价;路径

当前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受到西方节日的冲击,蕴含于西方节日的西方文化正在不断渗透,人们对于洋节的追捧热情迅速高涨,甚至大大超过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熟悉程度,这对儿童的言行也产生了日益明显的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其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需要传统文化的润泽。寻找幼儿传统节日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不但有利于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文化的恶意渗透,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民族精神的热爱与内化吸收,从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幼儿园关注是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关

键因素

首先,幼儿园应精心组织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节庆活动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可以以节庆活动为载体,针对幼儿特点组织重要传统节庆活动,以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意愿。在组织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园应该组织教师从适应幼儿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出发,通过耐心讲解、情景再现、参与互动等方式,让幼儿参入其中亲身体验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习俗。同时,为了达到预期活动效果,幼儿园还要重视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应立足幼儿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不断创造新鲜多样的节庆活动形式,从而达到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吸引力。幼儿园可以充分挖掘幼儿教师多才多艺的优势和依靠现代技术手段,组织开发一些美观可爱、富有趣味的手工节庆产品,创作一些朗朗上口、简短易记的节庆用语,制作一些安全、卫生、健康的节日特色食品。这样既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热情,又为幼儿增添节日趣味。其次,幼儿园应注意日常的熏陶渗透教育。日常熏陶渗透教育主要是指在幼儿园正常教学活动之外进行隐性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目的在于在通过这种隐性的熏陶渗透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和体验。幼儿正处于学习关键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形成期,他们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但专注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对其开展的教育应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幼儿园的文化环境对幼儿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渗透作用。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强调儿童教育过程中示范和环境的教育作用,他指出“无论给儿童什么教训,无论每天给他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监护人的行动榜样。”[1]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的确,环境是会说话的智者、是隐形的课程,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教室、户外活动场地、整体布局等形成的文化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长期的和间接的。幼儿园通过用心创设的环境,让幼儿浸染于布置着传统节日文化艺术教育内容的物质环境中,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艺术教育内容的内化与吸收。

二、社会支持是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有力保障

首先,幼儿传统节日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教育部等部门先后下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关于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应该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之中。国家大政方针为幼儿传统节日德育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国家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号召开展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开发研究工作,组织相关力量认真梳理传统节日中的民风民俗,深入分析传统节日在当代幼儿教育中意义和措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其次,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导向作用。大众传媒在当前社会中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和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其影响日益扩大。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体已成为包括儿童在内的当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于幼儿富有好奇心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对幼儿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的宣传导向作用。媒体要把儿童作为传统节日宣传的重要受众,精心制作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广告和节目,在节日期间还可以针对性地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趣味性节目、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传统节日。电视媒体要发挥善于节庆策划的优势,精心组织节庆文艺晚会,在少儿频道安排播出适合儿童观看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动漫作品,丰富节日荧屏,打造节日宣传教育平台。总之,大众传媒做好积极营造尊重、热爱和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和舆论宣传工作,对于幼儿传统节日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导向意义。

三、家庭参与是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文化价值实现的必要支撑

教育是一个应该囊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在内的完整体系。“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同样需要父母和社区的支持与协助。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萌芽期,其语言、行为、情感特征等都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父母若能在这一时期与教师一同给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和丰富的学习环境,将使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得以正常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幼儿园乃至社会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强化与延续,是幼儿传统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参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尤其要注意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方法的选择。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是其最初的模仿甚至崇拜对象,儿童的许多语言、行为、习惯可说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父母的模仿而获得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家庭参与是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儿童爱模仿的特性凸显了家长在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的优势,家长可以充分发挥其言传身教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家长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庭参与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过程中,如果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不能认识到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要性,对传统节庆文化教育价值的认识的肤浅甚至片面,那么家庭参与可能流于形式甚至起到反面效果。因此,做好家庭参与工作就要求幼儿家长首先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学习熟悉节日风俗和内涵,提高自身的节日文化素养。

此外,家长在准备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还应特别注意摸索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家长与幼儿朝夕相处,应该是最熟悉幼儿的人,可以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性格特点,用适合自己孩子的语言方式系统地或选择性地向幼儿讲授传统节日的来源、节庆用具、节日用语、节日精神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基于幼儿时期的专注力记忆力特点,家长应反复地进行这样的言传身教,适时适度的开展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的实现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2篇

【摘 要】 本文阐述分析了优秀传

>> 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 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共青团组织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对书法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探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高校思政教育运用传统文化的对策研究 现代学徒制视阈下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生的思政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价值实现的途经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 谈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纪宝成.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N].光明日报,2011-5-6(7).

[3]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 汪琴.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江西.南昌大学学报,2012.13-14.

[5] 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11.

【参考文献】

[1] 张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3.03(下).

[2] 朱艳红等.地方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管子学刊,2014.04.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3-0109-04

一、引言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科学知识、意志品质、综合能力、行为理念、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组合而成的一种内在的、稳定的特质,是一个人外在的言谈举止和内在的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个人的气度内涵。人文素质是现代人精神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研究生作为社会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而且要有求善、求美的人文素养,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质的结合体。可以说,人文素质对研究生而言是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研究生人文素质的高低,是影响研究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更多关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群体人文素质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当前不少研究生举止不文明、公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关系淡漠、沟通能力欠缺等,甚至有的研究生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伴随着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提升当代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加强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研究生的知识、情感和意识层面等全面健康地发展,其实质就是引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它着眼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其包含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以及陶冶情操等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信仰等予以挖掘、整理,运用于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中,将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因此,高校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其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不管是太平盛世还是动乱纷争之时,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涌现了大批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 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孟子到提出“成天下之大事”的荀子,从爱国诗人屈原、陆游到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都是体现这种精神的光辉典范。

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是中华民族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力量。培养克己奉公、忠心爱国之才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主体价值观之一。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创造多种渠道,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国家建设事业中,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发奋学习、刻苦钻研。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研究生以“中庸、和谐”思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把中庸看作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思想给中国古代各阶级人们的思想、言行、人生态度等都打上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主导原则。中庸思想强调中和、稳妥,反对片面性,反对走极端,所以它有助于人们形成团结融合、和谐宽松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1]13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还主张用“和谐、仁爱”的处世原则来调节人际关系,即对人应持同情宽厚的仁爱之心,包括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和关心。孔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都体现了和谐的重要性。

“仁爱、中庸、和谐”思想被认为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最高智慧和准则,这对研究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部分研究生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意识欠缺,思想偏激,不能较好地融入宿舍、班级、科研团队等环境中,而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因此,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储备力量,除了应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外,还应具备和他人协同合作的能力。因此,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谐”思想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会引导研究生建立友好、融洽的伙伴关系,进而促进他们相互间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研究生“修身、自律”的道德素养。传统儒家一直信奉“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提倡修身为本,强调道德践履,这其中的“慎独”和“自省”便是“修身”的基本方法。所谓慎独,就是要求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自觉地去恪守道德准则,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和前后一致。自省,就是人们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向贤者学习美德,除恶存善。

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修身”强调主体自觉和自律,把“你应如何”的外在要求转化为“我要怎样”的内在律令。[2]它认为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通过内心自我反省、进而形成对道德的认同、然后再由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实践这样一个过程。这种道德养成的路径对当前研究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研究生专业知识和科研的教育上,没有足够重视研究生的德育教育,以至于现在部分研究生缺的不是智慧,而是对良好道德修养的坚守,甚至有些研究生没有把超群的智慧用在回报社会、报效国家上,而是用在了损人利己甚至违法犯罪上。因此,高校应加强研究生的“修身”教育,让他们获得道德上的辨别能力,这将使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变得事半功倍。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研究生树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意义的重视和理解,认为人完全可以靠自身的善性和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反映了古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孔子为了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不畏艰难周游列国,虽然历经磨难,但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子也认为“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只有意志坚定、坚忍不拔的人,才算是真正有志气的人。中国古人所崇敬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都充分展现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3]

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研究生一直处在学校这样一个压力、 竞争力都相对较小的温室中,缺乏社会锤炼,他们普遍存在意志品质不强、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在困难面前,自暴自弃者有之,轻生者亦有之。因此,引导研究生树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将有助于激发他们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斗志,使他们能积极应对学习和科研中的难点,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挫折不放弃。

第五,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兼容并包、博采众长” 的学术胸怀。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它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的气派和包容性。它拥有强大的融合力和同化力,强调不同思想文化的渗透与吸收,体现着“和而不同”的整合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初始阶段,就呈现出了多元文化兼容并包、共荣共生的景象,齐鲁、巴蜀、吴越、岭南等多元文化在华夏大地上各放异彩、交相融合。到了唐朝,国力强盛,但对于异域文化也表现出博采众长的恢弘气度。正是多元文化的交融、整合,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获取创新的活力,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化和超越。[4]

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理念,能够培养研究生优秀的学术品质,使他们具有扎实、宽厚的知识功底,同时这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因此,研究生应以“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态度,在学好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学习和研究中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逐步塑造自己广阔的胸襟;积极吸收各方精华为己所用,奠定扎实的知识功底。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最终学有所成。

第六,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研究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诚”与“信”的德性。《说文解字》曰:“信,诚也。”意思是诚信不欺为信。《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人无信誉就没有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庸》中提到“不诚无物”,“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1]9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对研究生学术诚信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孔子看来,对学习必须具备一种求真、求实的严谨治学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培养诚实品格、诚信道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自我改造、自我修炼过程。[5]当前不少研究生急功近利,抄袭数据、剽窃他人成果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应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理念,不断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学术诚信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诚实做人,踏实做学问,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

三、把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第一,完善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育是对研究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直接、最迅捷的手段。因此,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纳入其中,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系统地向研究生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目前,不少高校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少,甚至没有开设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从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巨大作用,大力营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让研究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有计划地举办或组织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和论坛等。

第二,发挥教师队伍的引导作用。苏轼说:“诗文有传,学者有师。”教师是文化和思想的重要传播者,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其作用非常关键,因此,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必须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要有一批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深厚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还能够用其理念和思想推进本学科的研究,达到对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教师应该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教育方式,根据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高校还应打造一支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目前,众多高校都建立起了研究生辅导员制度,辅导员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立一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把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到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对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培养研究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当前环境下,“授之以鱼”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时展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的是教给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决策的能力,即“授之以渔”。由于学制时间短等方面的限制,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只能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不能根据学生各自的需求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延伸,因此,应探索多种路径,积极培养研究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期坚持,自然就能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提高他们人文素质的思想营养。中科院杨叔子教授培养出了众多的优秀研究生,在谈到教育经验时他指出,他所带的学生都必须要背诵《论语》、《道德经》 等名篇,否则就不能进行论文答辩。这一方式,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去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知识结构,从而促使自身良好道德情操的养成。

第四,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师生的思想品质。校园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通过校园文化可以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训是“惟真惟实”,它体现了该校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体现了该校不断进取、德才并重的思想;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凝聚了该校立校兴学的宗旨及培养目标。这些都充分体现和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另外,将中国历史上的名言警句或名人雕像运用于校园中的建筑和文化标志中,创造一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情的校园环境,也可以起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达到陶冶师生情操的目的。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理想信念;价值实现

DOI:10.15938/ki.iper.2017.01.01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1-0088-05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是人在所处的现实世界对不确定的理想世界进行的一种确定性追求,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想信念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16号文件),确立了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的要求。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近年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任务和新要求,虽然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及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引起各界关注和重视。

一、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解读

理念是事物现象的理性表达及合理存在的集中体现,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占据着最高层、最本质的地位。围绕传统文化与理想信念的本质意蕴进行追问,有助于理性解答提出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念的存在性、合理性及科学性等基本前提。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源自社会关系及社会生活方式,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念的产生即是由时代背景要求催化而生。

1.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实质即是人化,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品本身,我们这里所提及的文化主要是从狭义层面理解,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如政治思想、道德及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文化属于社会历史范畴,通过历史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呈现,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飨吕吹拿褡逦幕。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封建制度的土壤,通过以“文治”和“教化”提升人生修养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塑就了中华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和谐统一及重义轻利等,在中华民族各个历史阶段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概念是由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并解读,但传统文化中事实蕴含着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己慎独的道德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教化思想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在修养论与教育论中关于主体性道德理想的阐述尤为兴盛。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缩影,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非常重视自我内在修养的反省与自觉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个体内心向往则“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达到“为仁由己,而由人哉”(《论语・颜渊》)的道德精神境界。儒家经典《大学》对人生修养提出了“三纲”和“八目”的准则体系,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自主自律的道德修己是为人立世之根本,是人精神世界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价值。孔子认为人应具备“知、仁、勇”三达德,孟子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四基德,而这些道德境界就需要通过“内省”和“慎独”等修己的方法来实现,既要经常自我反思“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也要在个人独处时也能够按照道德规范“克己复礼”,做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慎独”境界。虽然,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一些道德规范具有封建文化色彩,但仍存在着亘古不变为人奉行的民族文化精髓,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及勤俭廉正等美德,特别是重视个体在道德教化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修己慎独理想,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大同的社会理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和礼教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形成了整体主义至上的价值取向。关于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关系的论辩从未停止,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的精神,强调“克己”以“奉公”,孟子提出“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中国人历来以“大同社会”为理想追求,其基本精神即是“天下为公”,其中“公”不仅是指人们建立起来的自由、平等、友爱的社会关系,还体现在个体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大同社会”的社会理想,个体首先要自觉成为有德之人,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追求个体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要有甘于为集体奉献的担当意识。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理想。先义后利的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内容。“见利思义”是儒家思想义利观的核心,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为道德境界的衡量标准,君子应“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孟子和荀子沿承了孔子的观点,进一步提出“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思想,强调了在义利关系中义处于根本地位,是最高的价值归宿。虽然,传统义利观存在着先义后利的思想倾向,但对人性引发的人欲追求也有较为理性的阐释。人性决定了人具有趋利避害、追名逐禄的欲望,尽管圣贤也难以避免,但面对个体私欲应该遵守理性道义,心存浩然正气,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个人的私欲。后期,先义后利的思想逐渐被升华为舍生取义的国家、民族大义精神,孟子有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传统义利观与当今主流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将二者相结合、相渗透,能够从文化认同的深层次角度加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接受效果,抵御外来社会思潮带来的物质与私欲的影响冲击。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消极和积极双重影响,要将传统文化科学融入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辩证的借鉴西方文化成果,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2.理想信念的本质解读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理想信念”作为复合性概念是伴随改革开放而产生,由于各阶段的历史任务不同,“理想信念”先后经历了“理想、信念”、“信念理想”以及“理想信念”等概念演变。1996年,“理想信念”作为政治术语正式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并在各项精神中逐步明确其历史地位及作用。有学者认为“理想信念”具有特定的复合内涵,特指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及对其的信仰和追求。作一种精神现象,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形成,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其内在本质,进而结合时空境遇掌握其科学内涵,这是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

(1)理想信念的哲学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主体,创造了“属人的世界”。孙正聿认为人类的生活、历史和发展所创造的“属人世界”包含着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意义世界和现代生活,构成了人的精神家园。理想信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精神家园的核心。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既要“有意识”的生存于“自然世界”之中,又要生活于自身创造的“文化世界”之中,并渴望追求更“有意义”的生存目标,即历史与个人发展相融合的“意义世界”。人的精神世界将文化世界与意义世界紧密衔接,人的思维形式具有“至上”导向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能动的经历着从对象表象想象思想智力智慧的飞跃,实现人思想和实践在层次上的超越。同时,人的认识过程也是一种辩证运动,在复杂多向的思维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方向决定了人的主流思想。人生存在生活世界之中,既要“自在”、“自为”的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满足作为自然人的生产生活目标,也要通过创造性的历史活动,追求作为社会人的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目标。人们在认识活动的飞跃中,实现对已知的常识、科学及哲学的思想前提批判和超越,并通过思想上的革新创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理想信念产生的动力源泉,亦是推进人类生活变成理想现实的自觉性历史活动。

(2)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代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信念必然要受到社会生活和人的主体影响。理想信念在不同时空和主w下,其会体现出不尽相同的内涵和特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交往信息化等时代背景,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物本位、人本位及器本位(“器”是具化的表象,倾向于工具理性)等取向影响。在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如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务实性与功利性并存以及模糊性与矛盾性并存等复合性特点,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大学生主体的理想信念体系是一个复杂多层的系统,“从层次上划分,包括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时序上划分,包括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对象上划分,包括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内容上划分,包括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及生活理想等。”概言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为核心,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审视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人在生存发展活动中形成的主客体间某种特定关系,是人们开展对象性活动过程中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价值关系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受客体作用,客体为主体所用,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主客体生存与发展相一致,进而获得价值。从价值论的角度审视,将大学生和传统文化分别视为价值关系中主体和客体,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1.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动力价值

传统文化实质是历史沿承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宝贵的民族精神资源,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来也将发挥重要影响。中华民族精神如坚韧自强的主体精神、崇尚和谐的大同理想以及顾全整体的价值取向等特质,使中华人民在任何社会历史时期都怀揣坚定的民族自信。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信息技术瞬息万变、多元文化纷至激荡,以及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生存压力,无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首先任务是要建立起理论自信,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具有整合价值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重要转化资源。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只有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获得生命力和影响力。理想信念教育内在的层次性结构决定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复杂的内容体系。在教育内容上既要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支撑,也要借鉴古今中外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借鉴,如果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作用。在文化与理论的交融过程中,势必发生矛盾与冲突,如何使外来文化适应、融入本土文化是关键所在。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母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汤因比曾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而传统文化整合外来文化和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现代化转向的过程,只有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内容和中国化的外来文化内容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具有引导价值

“90后”大学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理想呈现出矛盾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只有“对他们的较低层次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及较高层次的政治理想、共同理想进行调适”,引导他们正确应对个体生存压力和外界影响因素,引导他们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二者间的矛盾关系,归根究底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地位冲突。任何民族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这也决定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个人与社会、局部与整体利益关系处理的深刻论述,注重以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至上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强调个人合理利益的实现,这对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理想关系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成长奋斗目标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旨归。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根据大学生主体特点和实际需要,融入“潜移默化”的传统教化理念,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顺应大学生个体内在规律,解决理想信念教育主渠道、主阵地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瓶颈问题,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三、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

传统文化要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有针对性的解决和改进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瓶颈问题,可以主要从融入的内容、方式和接受效度方面进行讨论和探索。

1.融入内容:主导价值理论与人文主题思想相结合

近年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比重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逐年增加,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主要侧重点为主导价值理论。2005年“两课”改革方案贯彻以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有不同侧面的体现,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法制、历史、国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这些内容向大学生传递了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理想信念不会自觉产生和形成,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主导价值理论内容的传授。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加强调节各阶段理想目标和辨识复杂社会环境因素的能力。虽然,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多分散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内容之中,但其取得的教育效果仍是不可置否的。当然,系统传授的理论教育内容仍存在着“不上”即缺少学术理论支撑体系、“不下”即脱离大学生实际需要、“不通”即理论对实践缺少针对性以及“不专”即缺少专门化课程设置及教材等主要问题。

2.融入方式:显性阵地灌输与隐性途径感染相结合

“隐性”与“显性”相对应,指潜在、隐蔽、不被明确感知,这里“隐性途径”概念的提出源自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的“隐性课程”理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然而,随着教育环境和对象日益复杂化,显性主渠道、主阵地的灌输式教育逐渐出现滞后局面,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对弱化。党和国家在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主渠道教育主导地位的同时,也提倡创新方式方法,重视实践育人功能,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从哲学角度来看,在人认识的辩证过程中,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达成一致时,前者会促进后者的发展,相反则会起到反作用。理想因素往往被显性感知,而非理性因素则是隐性感知。在古今中外的德育思想史中,对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体现在对“生活即德育”理想境界的追求,外界环境及实践活动对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传递的是高度概括的理性知识,而通过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文化乃至网络生活等途径传递的是实践体悟的感性知识。传统文化要有效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既要注重依托主渠道、主阵地开展传统文化灌输教育,让大学生系统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知识,也要促使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形成合力,强化利用交叉学科渗透、校园文化熏陶、网络氛围营造等途径,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渗透合力,“潜移默化”的将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

3.融入效度:主体认知传授与对象认同接受相结合

在《辞海》中,“传授”一词被解释为“教给别人知识、技艺、经验等”,“接受”一词被解释为“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从教育的视角理解,二者侧重的意义角度不同,前者是指教育者单向的知识传递行为,后者是指教育对象对知识获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关于“接受”理论的研究源于解释学本文理解论,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就引起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学者们纷纷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进行探索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张耀灿、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收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收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这些研究成果为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效度反馈上仍侧重于“传授”层面,对大学生主体接受程度关注欠缺。传统文化要有效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不仅要以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授效度为标准,更要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对其的接受程度。遵循一般接受运行机理模型规律,可以将大学生视为接受主体、教育者视为传授主体、传统文化内容视为接受客体、传授的途郊霸靥迨游接受介体、外部环境与氛围视为接受环体,这五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机制。推进接受机制的科学运行,有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思想认同,并做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切实实现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深远价值。

参考文献

[1]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

[2]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86 .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4] 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57-60.

[5]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2).

[6]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7] [英]阿・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294.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5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历史悠久,并且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和性格,进而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精神生活领域,成为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因为受到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随着西方文化观念在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传播蔓延,慢慢被人们所忽略,这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新焕发光彩,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健康完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周易大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又是人们精神的修养境界。

二是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中国传统观念中非常强调“内圣外王”,认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是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对以农业传统为主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和持续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而且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的融合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到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致可以将这种精神概括为以下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

一是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与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

二是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现。

三是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孔子曰“逝者如斯夫”,道家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充分反映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作为主体的人需要把握这种发展变化,自强不息,努力进取。

四是注重道德、宗法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人们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修炼,强调道德规范在调节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下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宗法观念对于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在主流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正是这样,才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国民品格。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起到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因此,从根本上说,人类所受的教育,也就是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如果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提高其有效性,这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现实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精神”为当代大学生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正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实用主义的短视倾向,过度地关注个人利益,对集体和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内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教育学生“科学思考、科学定位、科学目标、科学奋斗”,立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本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求实”是一种态度和作风,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拥有求实精神的人,做什么事都力求成功,最后也必然成功。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求实”就是大学的精神所在,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中坚力量,“求实”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精神素养。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就是要建立在大学生对学科发展深入了解、对自己优势的准确把握上,而不能什么热搞什么,纯粹地追风,盲目地跟着感觉走。也就是说,大学生要能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随大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一旦认准了方向,就要全力以赴,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不投机取巧,使自己的任何一个结论都要经得起实验的、理论的推敲和检验。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把这种民族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使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具有整个民族的这种精神品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昂扬振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精神,对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宗法的精神”,重视道德感化,强调道德践履、以“和”为贵,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当前一段时间人们的道德状况和社会的道德风气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实践证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不仅仅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还要加强法制建设,更要加强道德建设。要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良心,一方面要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靠道德修养,要靠每一个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在这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合理内核,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同时,这种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如何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甚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倡导以“和”为内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过激和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增强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总而言之,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联系国情,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在现实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时代精神充分运用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袁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8,(09):197-199.

[2]汪洪.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2006,(06):72-74.

[3]黄劲刚.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2008,(04):48-50.

[4]曲洪志.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06):114-116.

[5]王金剑.浅析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06):89-90.

[6]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2003,(07):34-35.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6篇

这使我想起了2004年7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协调员尤嘎・尤基莱特先生以个人名义来杭州考察时的情景。他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资深的世界遗产专家,他曾先后三次来过中国,为武夷山、苏州园林、明清皇家陵寝三个备选的遗产地撰写正式推荐报告,均获高票通过。他在杭州仔细考察了西湖的方方面面后说:“来杭州之前,我并不看好西湖申遗的优势,因为我的祖国芬兰,有一百八十多个风景优美的湖泊。考察以后,我觉得西湖很有特点,不是一般的风景优美,而是体现了人、自然、文化三者完美的结合。很好,我支持它申遗。”

我以为,他对西湖的肯定正是看到了西湖最本质的东西。他是在用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解读西湖。就是把西湖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之下来看待其价值,而不是抽象地来感受西湖的湖光山色、风花雪月这样一些自然形态的东西。这种对西湖的理性认识,恰恰是我们自己非常缺乏的。许多年来,我们对西湖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前人窠曰之中,只谈掌故、只谈意境,或只谈新的景点,反正是就事论事。缺乏有深度的、完整而系统的理论阐述,没有触及西湖的内涵和核心价值这样的根本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西湖遗产价值的阐述,而且使西湖的建设和发展缺乏明确的理论导向。

那么,西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以为,不能就西湖论西湖,不能只讲西湖本身的历史和沿革,而要把西湖放进中国历史和文化演进的历史长卷里,用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视角,才能揭开西湖之美的神秘面纱,才能还原西湖的经典价值。

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西湖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特殊的存在形态:以山水物质世界为依托,以儒家审美导向为基础,创造出来的一个美的范例。在这里,自然美和人文美相伴相依,互相烘托,互为表里。它的自然美,折射出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人文、建筑等诸多文化理念、文化现象,它的人文美,则渗透着许多自然的、物候的意象。它深深地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西湖经过人为的加工、整理、改造,定型以后呈现出来的总体格局和景观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是一种特定意识形态的结晶,是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方式的产物。成为一个既是实体世界又有人的主观创造的系统工程,这样一个系统完全可以称之为文化,或是一种文化模式。

西湖的山水是自然生成的,自然属性非常清楚,但是,一个面积不大的泻湖能维系到今天不被湮塞,完全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说:“隋唐以后的西湖,就是一个人工湖。”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根据他们的审美理想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经过中国文化的长期浸润,它的文化属性已经超过了它的自然属性。这个从自然物态向一种文化生态演进的过程从没有在哪个历史朝代的终结中停步,而是保持着历史的连贯性。所以,西湖实际上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了,我称之为“西湖文化”。

西湖文化的形成始于大诗人白居易,他是从文学和美学的角度来认识西湖的第人,在他手上,西湖开始具备了作为一种文化所需要的各种表征。两百年后的苏轼,则是特别着意对西湖文化意蕴的提炼和对西湖文化性格的开掘,他对西湖美学特征的发掘,奠定了西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们对西湖的营造不是停留在治理上,而是开创了一个文化西湖。西湖能够邂逅白居易、苏轼这样有深厚儒家政治理想和审美理念的父母官,是它的幸运。之后一代代的杭州地方行政长官,把白、苏的治理作为一种模式,把西湖的建设和保护当作一种自觉的文化行为来看待。他们也许并未意识到他们在创造一种文化,但文化观念上的高度连贯性,审美体认上的高度同一性,体现了中国文化内在的力量。当然,西湖也在不断变化,但它的品位,它的内核和灵魂,至今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应该说,是文化的力量创造了西湖的美。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就当前大学生精神面貌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教育,阐述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与灵魂,以及大学生对其继承和发扬的深远意义,进一步探索研究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效途径。

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与灵魂,大学生对其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精神面貌状况及其原由的分析

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在创造和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精神家园失落的痛苦,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精神面貌普遍存在自我中心、急功近利、理想缺失、信仰模糊、对未来充满疑虑,对社会和生活缺乏热情,生命活力难以彰显。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缺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造精神的缺失。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以物化成果评价人,轻过程评价;二是在长期有受教育过程中重理轻文,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三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错误。高职院校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应运产生的,是为生产一线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因此有人狭隘地认为,高职教育是“技术教育”。人文教育有高职院校被严惩淡化。殊不知,知识与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而这一点必须要借助人文教育来实现,因此它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是提高、体验和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缺乏人文精神,仅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也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找到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统一,促进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价值

第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比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培育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大学》篇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现实意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奋发向上、修身养心、变化气质,以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如“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大众精神;“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克勤克俭”的勤劳简朴精神:“和而不同”的尚中贵和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诚实守信”的诚信品质等,对于塑造大学生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弘扬优秀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第二,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高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爱国助益具体表现为一种国家民族危难时深沉的忧患意识,一种以中华民族的兴盛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一种为中华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奉献精神,一种作为中华儿女所具有的民族气节与民族自尊。”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整体—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感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范仲淹的“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充分体现千年来中华儿女爱国、忧国、忧民责任感的名句早已被广泛传诵,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更是代代相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整个中华民族经受得起任何狂风恶浪的袭击,能够始终昂首向前、奋勇前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加强对高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第三,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信用意识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诚实守信的品质作为君子重要的道德标准而无处不在。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古代贤哲的言论中,信用占有很高的地位。儒家经典《中庸》中对“诚”是这样论述的:“诚者,天下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而《论语》对“信”的阐述是:“人而无信,不知其也”。甚至把一个人的诚信看得同生命一样重要。“自古兼有死,民无信不立”。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为信”。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当今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诚信危机,部分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诚信缺失的现象。

诚信的缺失。1)当代大学校园,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呈现出四大特点:作弊队伍庞大,作弊心态坦然,作弊手段层出不穷,甚至“职业”比比皆是。2)贷款信用危机。助学贷款出台以后,很多学生从中尝到了甜头,可还款却成了问题。“北京市工行从1999年开始发放贫困生贷款,从2001年12月20日开始,有1250名毕业的学生进入还款期,但迄今仍有119人未还钱,占近10%";“重庆市最早两批贷款期限已到,却分别有20%. 30%的学生未如期还贷,其中90多人没有适当理由,有恶意逃债倾向”。如此等等,都表明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3)恶意拖欠学费。目前高校中大学生欠费问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据悉,二年级后,不按时缴还助学贷款利息和本金的学生越来越多,大约20-30%,毕业班成了欠费追缴工作的老大难。4)制造虚假履历,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日趋滋长,入党、评优、竟选学生干部等方面的动机不纯,虚荣心严重。

三、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第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设立道德修养与“孝”文化,现代法律思想一与古代法家思想等专题;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设立马克思主义与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设立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元素、奥运精神与中华人文精神等专题,采取互动式授课方式,既拓宽了课程内容,又活泼了课堂气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在高层次上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力度。在教学方法方面,不断创新,创建丰富多彩的教育情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画、音乐、表演等手段,将优秀文化直接诉诸学生的感觉,在加浑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8篇

一、高校要加强课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教学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中,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逻辑哲学、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以及传统的知行观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实践观;也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去处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人文课程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 选修课,将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问题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主动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风格都可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学生们无论走到校园的哪个角落,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二是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内涵深厚,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高校发掘传统节日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将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三是发挥校园媒体正面舆论作用,可以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三、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因此,高校应着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断更新思想,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信服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给大学生以人格示范引领。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但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要挑选出一批教师精英,要求他们从学术的角度分析、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四、高校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开辟优秀传统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9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83-02

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直接影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命运。正所谓“赢得青年,赢得未来。”高校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为此,高校应当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赋予其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作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基础。

一、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初次提出、深入阐释到全面部署,是我们党立足社会建设实践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本土与国外的撞击,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在下降,缺乏文化自信。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1]。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科学价值观的引导。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正确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信仰危机、价值迷失、心态失衡、道德滑坡等价值观偏离的现象[2]。与此同时,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它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由于网络文化的杂乱性、隐匿性、盲目性、非控制性特征,使得不同性质、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思潮极力利用网络传播途径和网络文化形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3]。大学生对于网上信息不加以批判性地接受,是导致价值观出现偏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在互联网时代的无所作为,必将会失去虚拟世界制高点。因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和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措施。

(二)有利于在各种意识形态的交锋中赢得主动

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西方国家一直没有停止过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不断涌现,上演着一场争夺青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的范围还有市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淡薄,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都影响着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战场,高校应该坚决巩固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能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处于主动、积极的位置,掌握抵制敌对势力的有力武器,赢得意识形态斗争的最终胜利。

(三)有利于发挥高校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能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大职能。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践行需要有知识、有觉悟的人去传承,“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大学生理应担此重任。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和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义重于利的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中人道主义和民本主义传统都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来教育学生,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自觉的贯彻行为。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据《辞海》解释,“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对于一个人的“三观”而言,价值观是最重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要通过价值观最终体现出来,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总和。钱穆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4]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天人合一,以史为鉴,以天为则。”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皆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没有断裂,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载体,是当今中国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抽象的表述,当以具体的形式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论价值,赋予其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实现中国化,才能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它就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传统。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其精髓,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些要素,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本身就具备了中国文化特色。

2.中国传统文化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内化为中国人民的内在信念,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含义与民族精神具有统一性。

3.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的相通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一些思想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和为贵、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修身养性、慎独等思想,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5]。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视角,培养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路径

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牢牢树立立德树人的宗旨,转变以往“重专业、轻德育;重能力、轻素质”的观念,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职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引领,立足实际,构建基本价值的各种制度与体制、政策与措施,形成以文化人、教书育人、实践育人和环境育人多维度、立体式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路径。

(一)以通识教育为平台,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框架体系,逐步形成覆盖宽广、内涵丰富、相互补充、层级递进的课程群,实现以文化人

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补充的具有层次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多门类通识教育课程框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引领,突出其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和用,工科院校学生要求必选;此外,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提升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与结合,实现教书育人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现象,运用丰富的理论源泉,充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此外,尝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空间,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网络交流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党情、国情、社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

(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大实践观”的引领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实践育人

可以结合学生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三下乡”、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形式,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积极、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以校园环境为阵地,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中实现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价值传统、人文环境与育人功效的集中体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高校积极普及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定期举办关于高层次的学术报告,倡导学生自主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社团,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宣传展览等,营造与创建和谐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实现以优秀文化和精神财富鼓舞学生,以典型事迹和英模人物激励学生,以高雅的人文氛围塑造学生,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配合,需要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各高校都要不断探索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真正将核心价值观转变成他们的内心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1-26.

[2]孙涵.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3(10).

[3]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