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8 15:55:18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1篇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5例病人作为急救组,年龄16岁~46岁,平均31.5岁;入院时血压低于80/50mmHg(1mmHg=0.133kPa)38例,血压低于90/60mmHg79例,血压低于100/65mmHg68例;入院后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175例,宫颈妊娠3例,腹腔妊娠与卵巢妊娠各2例,宫角妊娠3例。急救时间10min~60min(28.59min±5.87min)。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年龄17岁~45岁,平均31.3岁;入院时血压低于80/50mmHg31例,血压低于90/60mmHg69例,血压低于100/65mmHg63例;入院后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155例,宫颈妊娠2例,腹腔妊娠与卵巢妊娠2例,宫角妊娠2例。急救时间27min~75min(43.17min±7.21min)。两组病人在年龄、血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病人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急救组在病人就诊后立即实施急救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①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异位妊娠的相关知识及急救护理措施,让人人知晓,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定期点评成功案例,加强应急能力。

②准确分预诊:分诊护士详细询问病史,收集病人的相关资料。凡有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三者之一的育龄期妇女都要高度怀疑异位妊娠,视病情的轻重缓急,护送或用平车推送至抢救室。

③医护配合,尽早明确诊断:抢救室护士进一步询问病史,医护配合收集病人的相关资料,对未婚妇女要注意问话技巧,保护病人隐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配合医务人员讲实话;有病人误将不规则阴道出血视为月经、流产;腹痛视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甚至胆囊炎等,因此要协助医生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相关检查包括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血HCG、B超、阴道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等。对于小便量少者应及早行导尿和膀胱灌注术,为留取尿标本、B超检查争取时间,以便尽快确诊,尽早手术治疗。据报道,在急诊室HCG-尿检是决定病人状况2260的第一步。因此,急救护士应配合医生,采取措施尽早做出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

④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抢救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面色、皮肤温度、尿量、腹痛、阴道流血及生命体征等的变化情况,并做好抢救记录。

⑤准确及时地实施异位妊娠预见性急救护理及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凡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微快速、血压降低腹痛加剧要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让病人平卧、保暖、吸氧,氧流量5L/min~6L/min,取休克中凹位,抬高头部10°~20°,抬高下肢20°~30°,让病人卧床休息,不随意搬运病人及按压其腹部,保证周围环境安静有序;快速有效建立2条或3条静脉通道(选用12号~16号静脉留置针),多选上肢静脉争取时间,增加血容量。据报道,皮肤颜色苍白可作为判断异位妊娠破裂的指标,血压下降是异位妊娠破裂发生危象的指标之一。快速输液过程中要参照血压、脉搏的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⑥做好心理护理:病人会感到死亡的威胁,对能否顺利度过手术期心存恐惧,护士可举手术成功的实例,做好安抚和疏导工作,和家属一道为其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

⑦对异位妊娠破裂者应尽早手术尽早手术是提高急性宫外孕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急救护士应争分夺秒、快速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备血、留置导尿、抽取血液标本及急查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医护人员携急救用品用平车护送病人至手术室:向手术室护士详细交代病情、用药情况、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急救措施。

⑧安全护送病人至手术室运送前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医护人员携急救药品、物品用平车护送病人至手术室,向手术室护士详细交代病情、用药情况、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急救措施,双方在急诊转运单上签名。

1.2.2评价指标

①两组急救时间比较:急救时间是指从病人到急诊室就诊至急诊手术这段时间;

②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急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异位妊娠并休克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急诊收治的危重腹部创伤手术病人100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2±12.8)岁;实验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8.5±12.6)岁。术前诊断:两组闭合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32例、34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18例、16例;入院处休克状态分别为18例、19例;合并胸部外伤分别为8例、6例,合并骨折分别为12例、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主要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部实施干预性护理。护理干预措施根据目前有关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护理管理、护理体会和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2.3.4]来制定,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入下。

1.2.1知识和技能的培训:⑴手术室全体护士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组织下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如腹部的解剖,易损伤的部位,损伤后出现的病理生理特点,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各种急救药品的作用、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熟悉腹部手术全过程、以便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及物品,配合医生手术和急救。根据以往的手术和抢救经验,制定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抢救配合程序。⑵对腹部损伤手术使用的特殊器械定期护理、保养,妥善保管,处于备用状态。了解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原理,熟悉使用方法,熟练配合要点。⑶针对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手术风险的特点[5],根据病情及时评估病人的风险,制定相关风险的控制措施,学会跟病人及家属沟通技巧,争取病人和家属对手术的理解、支持。

1.2.2 人员准备: 接急诊科或病房电话通知后, 问清病人病情、年龄、性别,立即通知麻醉师,启动手术绿色通道。值班的两名护士立即做好分工,高年资的护士马上安排手术间,开启空气净化设备和空调,准备好手术及抢救所需用物。夜间立即呼加班人员10 m in内到位; 另一名低年资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负责与急诊科护士交接手术患者,将手术准备时间缩短到最少。

1.2.3建立静脉通道: 以娴熟的操作迅速建立最少两路的静脉通道, 保证抢救药物进入体内的有效途径,协助麻醉医生快速完成气管插管, 立即打开急救所用的物品。

1.2.4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新老护士搭配,老护士临床经验丰富、判断准确、动作敏捷,各项抢救措施落实到位,老护士带着新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会忙而不乱, 能做到急、快、稳、准。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由spss13.0软件包统计完成,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 检验。

3结果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后,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休克发生率降低,2h内手术率和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5。

4讨论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3篇

连州市人民医院,广东清远 513400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手术室标本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方法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医院,有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小儿外科、创伤外科、骨科、眼科、妇产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手术室为综合性,近年来,我院对手术室标本采取了综合性的管理措施,统计2010、2011、2012、2013年标本变质、登记错误、标本丢失、交叉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我院于2011年开始实施全面的手术室标本管理措施,标本变质、登记错误、标本丢失、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的降低,2011、2012年与2013年标本变质、登记错误、标本丢失、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与2010年相比,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手术室标本,需要严格管理,落实责任制度,实施全面性的管理措施。

[

关键词 ] 手术室标本;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171-02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也是判别患者疾病的主要标准,从这一层面而言,手术标本的管理已经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手术标本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诊断以及病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手术标本保存失败或者丢失,那么就难以确定患者疾病的性质,这就直接影响着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如果标本的登记发生错误,那么危险性就更高,这会导致部分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别是对于一些恶性肿瘤等患者而言,如果难以对患者的原发病灶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就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1]。

因此,对手术室标本进行安全、妥善的管理,不仅能够为患者的病理诊断提供材料支持,也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标本管理检查结果决定着病变的性质,关乎着患者的治疗方法与预后,为了保证检查和治疗的效果,必须要建立好完善的手术室标本管理措施,为了保证手术室标本管理的安全性,近年来,我院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医院,有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小儿外科、创伤外科、骨科、眼科、妇产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手术室为综合性,护理人员250余名,年手术量约为6000~7000台。

2 手术室标本管理方法

2.1 完善管理制度

2.1.1 设置专门的存放室,防止乱放乱丢 我院设置了专门的手术标本存放柜, 有福尔马林固定液、标本登记册,标本登记册中有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日期、标本数量、标本名称、标本号码、送检日期、送检时间、送检人、接受人、登记人,所有手术室标本均进行逐一登记,由专人负责送检[2]。

2.1.2 使用统一标本袋,标示明确 对于手术室标本,我院设计了不同规格、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标本袋,标本袋方便密封与开启,袋上有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标本部位、手术者、手术日期,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则将切除的标本交给巡回护士,巡回护士进行详细的核对,将标本放置于标本袋中,同时填写好标签内容,将标本袋袋口密封。在手术完成后,洗手护士将各个标本袋汇集,密封袋口,将其送至标本间,防止标本的丢失与混淆。

2.1.3 严格实施责任制度,严防差错 当天2点,由专门负责人员按照标本登记本的登记内容与手术通知单进行详细的核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将其送至病理科,并与标本接收人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接收人签字确认,严格落实责任制度,进行层层把关,防止差错的出现[3]。

2.2 对标本进行科学的管理

2.2.1 保证标本完整性 为了准确判断出患者的疾病,必须要保证细胞内成分与细胞形态的完整性,在送检标本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挤、压、捏、搓等动作。

2.2.2 按照送检,防止标本变性 收集的标本不能在手术室中放置过长的时间,因此,于每天下午2点半统一收集标本送至病理科,对于夜间急诊以及拖台手术,将其标本使用10%的甲醛溶液保存,放置于冰箱中保存,于次日8点统一送至病理科。对于体积较小的标本,切取成功后先将其放置入生理盐水进行浸没,防止标本干燥脱水,对结果产生不良影响[4]。

2.2.3 防止标本的丢失 在手术完成后,如果医师需要拿出标本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在拿出与拿回时要主动的进行询问,并进行及时的检查与督促,防止标本的丢失。

2.2.4 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对于传染性标本,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梅毒阳性标本,应该在标本袋标签中详细的标示,提示病理科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2.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χ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我院于2011年开始实施全面的手术室标本管理措施,标本变质、登记错误、标本丢失、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的降低,2011、2012年与2013年标本变质、登记错误、标本丢失、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与2010年相比,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2011、2012年与2013年标本变质、登记错误、标本丢失、交叉感染事件(见表1)。

表1 2010、2011、2012与2013标本变质、登记错误、标本丢失、交叉感染事件发生情况

4 讨论

手术标本对于患者的诊断以及疾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标本出现保存不放或者丢失的情况,那么病理检查将会失去确定患者疾病的机会,如果病理标本发生混淆,也会对病理室对标本的正确评价产生严重的感染,这就会影响医师对于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也会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旦术后出现病理标本丢失以及保存不当的情况,不仅会对患者的利益产生严重的损害,也会给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带来法律纠纷,因此,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要意识到标本管理与保存的重要意义,严格的执行管理制度,落实好管理制度,保证手术室标本的安全,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5]。

近年来,我院对手术室标本采取了全方位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好每一个环节,落实责任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2011年开始实施全面的手术室标本管理措施后,标本变质、登记错误、标本丢失、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的降低,2011、2012与2013标本变质、登记错误、标本丢失、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与2010年相比,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对于手术室标本,需要严格管理,落实责任制度,实施全面性的管理措施。

[

参考文献]

[1] 沈彩霞,郭燕.肿瘤医院手术室标本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及措施[J]. 首届国际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中),2005,5(1):103-104.

[2] 王巧玲.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J].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手术室护理管理研讨班暨三届四次手术室专业学术交流会资料,2012,9(1):187-188.

[3] 郭军.手术室标本的安全管理及送检程序[J].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2010,4(23):221-222.

[4] 周颜,黄丽华,周怡.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护理研究 ,2009,6(30):56-57.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手术室共配置有12名护理人员,年龄20岁~42岁,平均年龄(22.4±1.4)岁;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3名,护士2名;本科以上学历6名,大专学历4名,中专学历2名。

1.2PDCA循环法

1.2.1计划阶段(Plan)分析现状

重点分析急诊手术室护士长和医院护理部门质控小组的质量控制报告,由此得知,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急诊手术室物品摆放混乱,急诊手术室管理不科学,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合不默契,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等。原因分析:①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并没有相关标准规定,从而造成管理标准不一,管理混乱。②激励机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有的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工作积极性差。③器械准备不齐、器械使用不娴熟、护士配合度差等是手术医生不满意的原因。④没有及时学习和掌握新业务知识和新技术。⑤很少组织开展急诊仪器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系统培训活动。制订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为了提高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应该将急诊手术室有关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对手术室配合、器械管理、护士素质、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急救配合的管理、手术室的管理等方面,结合临床实际,制订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操作要求和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的质量考核标准,同时科学评价考核结果。建立手术室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为中心,设立手术室管理质量小组,安排1名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的护师职称以上人员为组长,分区域负责。

1.2.2实施阶段(Do)

按照上一个阶段对急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调查结果,集合急诊手术质量考核标准规定,要求科室重点改进以下工作:①护士素质。引导护理人员积极改变护理观念,提高护理责任心。针对急诊手术室特征,组织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护理技能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职业操守和专业技术规定》制订护理人员考评表格,对护理人员各项操作进行科学考核,在质量分析会和晨会上公布成绩,对工作出色的护士进行奖励和表扬,从而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工作。②手术室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室物品按照规定摆放、第一时间进行补充。③器械物资管理。急诊手术室各贵重、精密的仪器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确保使用前后的有效性。一般器械物资按照规定进行检查、摆放、保养、消毒和补充。如果仪器出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④手术配合管理。定期组织学习手术室专业操作技能知识。手术通知单出来后,巡回护理人员应该迅速探视患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罗列和准备患者手术需要的各种物资器械,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告知手术医生,并积极配合。洗手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手术步骤和解剖生理学知识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如果需要进行大型手术、疑难手术、新手术必须组织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讨论研究。按照规定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巡回护理人员、洗手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护理质量标准进行工作。⑤急救配合管理。根据急诊手术室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急救配合机制,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各种急救技术。配齐机动人员,急救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⑥消毒隔离的管理。严格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手术室的物表、空气、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医疗废物的管理、术后终末处置、工作人员的手以及无菌器械包的管理等工作,引导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实施。

1.2.3检查阶段(check)

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按照急诊手术室有关质量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阶段性、重点性、经常性检查,把检查结果如实记载在质量控制评价表上,护士长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每月底组织开展质量控制会议,总结、评价、分析全月的护理质量。通过PDCA循环管理,急诊手术护理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化、专业化,其管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得知,精密仪器的使用、新理论知识新技术的更新、医生患者满意度、患者安全舒适度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1.2.4处理(Action)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总结归纳所获得的信息,做好记录,并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在全院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公布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指出问题、肯定成绩,使得急诊手术室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并根据问题制订了下一步质量控制措施,进入下一个循环。

1.3评价指标

在应用PDCA管理法后,质量控制小组对急诊手术室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环境管理10分、消毒隔离15分、人文关怀20分、护理质量监控20分、护理安全20分、护理文件管理15分。同时我院自制手术室配合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随机调查我院40名手术医生,6名麻醉师,共46名。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5篇

关键词:护理路径;急性脑卒中;临床价值

脑卒中疾病为急诊科室患者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为高效救治患者,减少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发生,我院开始从2012年3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急救治疗,护理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经120急救车运送救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为44~86岁,平均年龄为(65±1.1)岁,脑出血25例,脑梗死55例,GCS评分为2~14分,平均为8.2分;2011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经120急救陈运送救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为23~83岁,平均年龄为(53±1.2)岁,脑出血27例,脑梗死53例,GCS评分为3~15分,平均为9.2分。所选取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MRI和CT检查诊断确诊。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将患者送入到医院后,给予其脑卒中疾病的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路径护理,具体措施为:

1.2.1首先制定科学、方便的护理路径 从急诊科室受到120例提供患者的信息开始,直至急诊救治结束。首先注意分析大量的循征资料,形成接诊前、接诊、评估病情、急诊护理、术前护理、护送的具有护理路径。在患者到达急诊科室1h内完成患者病情的评估,给予患者实施急诊救治,做出明确诊断,并做出准确的决定。

1.2.2有必要加强培训相关培训 为成功救治脑卒中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应建立一套快捷、连贯、同一时间内多科重叠救治模式,并对后勤、财务、信息系统、药剂、医技、麻醉科、介入科、神经、财务以及后勤等多科室部门进行集中培训管理。因此医院有必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职责,若有必要可组织进行模拟训练,规范具体的救治操作。

1.2.3做好充分的接诊准备 接诊前,有必要对准备好接诊车,做好急救的监护以及相应的药械。告知相关科室人员做好待命工作,在患者送入到急诊科室前10min,再次联系接诊人员,提前到急诊地点等待患者的到来。

1.2.4快速接诊 患者到达急诊科室15min,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先对患者进行急救,之后挂号,给予患者必要的用药治疗诊查后在进行缴费。

1.2.5与医生进行配合,做好病情的评估以及及时的救治护理 到达急诊科室15min后,于抢救科室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呼吸道、颅内高压情况、言语、肢体活动等,医护人员有必要做好相应的配合,实施急救措施治疗,之后护送患者进行必要的相关检查。

1.2.6与医生进行配合进行必要的救治护理 患者到达急诊科室20min,医护人员携带相关的监测、急救药械箱以及各种记录单,与医生一同护送患者接受相关检查,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发展,便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应急救治措施。重点检查患者的心电图、CT、MRI、血液化验等,并将检验后各项指标送入到检验科室。在检查期间,应注意有必要与专科医生保持密切联系,若有必要需进行现场或网络会诊,根据检查结果做出相应的判断,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征求意见,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1.2.7术前护理 患者到达急诊科室30min。观察有手术指征患者,应在医嘱要求下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护理准备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备皮、置尿管、插胃管,做好术前用药、皮试、抽血医嘱等,有必要提前告知介入室或手术室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医护人员以及医生将患者送入到手术室接受专科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接诊到确诊救治时间、确诊到接受治疗时间、致残率以及死亡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7.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情况,见表1。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接诊到确诊救治时间、确诊到治疗时间、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少于对照组,P

3讨论

急性脑卒中多是指病变在直接、间接作用下而出现丘脑下部损害而导致的,可将其用于判断重度脑卒中的程度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1]。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脑卒中为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危重脑血管疾病,是人类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因此,早期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致残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2]。从护理学角度分析,提出一条科学、快捷的急诊护理路径,对于成功救治患者相当重要,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临床护理路径是指科室的医护人员以及相关科室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的科学的医疗抢救程度。该护理模式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据一定的时间,制定最为适合的临床诊疗计划[3,4]。脑卒中急诊护理路径是坚持以循征医学为指导,在一系列科学论证基础下,制定一套连贯、多角度、多方面的标准化救护模式,既充分考虑到救治流程的标准化以及救治的时间性,同时应注意考虑到科室的协同性,有利于早期诊断以及干预治疗,在最佳时间内做出有效治疗的治疗[5]。本次研究中,在120 接诊条件下,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接诊确诊救治时间、确诊到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救治,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为成功救治患者提供充足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可有效减少死亡率以及致残率。

参考文献:

[1]黄丽燕,杨红叶.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2,34(7):940-941.

[2]王岑立,康志浩,陈利斌.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7(7):1614-1616.

[3]罗珲.急性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7):52-53.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6篇

二、由经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可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三、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时间、记录时间、发病节气、病史陈述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并结合中医问诊,记录目前情况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

五)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

1.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2.婚育史、月经史: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女性患者记录经带胎产史。

3.家族史: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

六)中医望、闻、切诊应当记录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

七)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八)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九)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及检查号。

十)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应当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

十一)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住入同一医疗机构时书写的记录。要求及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主诉是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现病史中要求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经过进行小结,第二十条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

四、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出院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

五、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死亡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

六、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证候演变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病例特点: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应当在对病史、四诊情况、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

2.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诊断依据包括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根据病例特点。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3.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中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等。

二)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经治医师书写。但应有经治医师签名。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时间,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等。

五)交(接)班记录是指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之际。交班医师和接班医师分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的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交(接)班记录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交班注意事项或接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六)转科记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和转入记录。转出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科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出或转入日期,转出、转入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或转入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七)阶段小结是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由经治医师每月所作病情及诊疗情况总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八)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九)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治疗性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记录。应当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内容包括操作名称、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结果及患者一般情况。术后注意事项及是否向患者说明,操作医师签名。

十)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会诊记录应另页书写。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常规会诊意见记录应当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10分钟内到场,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会诊记录内容包括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申请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

十一)术前小结是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并记录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等。

十二)术前讨论记录是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所作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讨论日期、记录者的签名等。

十三)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是指在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对患者拟施麻醉进行风险评估的记录。麻醉术前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简要病史、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麻醉适应证及麻醉中需注意的问题、术前麻醉医嘱、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

十四)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的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术前特殊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日期、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及各项操作开始及结束时间、麻醉期间用药名称、方式及剂量、麻醉期间特殊或突况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签名等。麻醉记录应当另页书写。

十五)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有手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等。

十六)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是指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共同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输血的病人还应对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应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核对、确认并签字。

十七)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

十八)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十九)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是指麻醉实施后。由麻醉医师对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访视的记录。麻醉术后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术后医嘱、否拔除气管插管等,如有特殊情况应详细记录,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

二十)出院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应当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中医调护、医师签名等。

二十一)死亡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入院日期、死亡时间、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等。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二十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记录者的签名等。

二十三)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重(病危)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七、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手术的相关情况,手术同意书是指手术前。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手术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经治医师和术者签名等。

八、患者基础疾病及可能对麻醉产生影响的特殊情况,麻醉中拟行的有创操作和监测,麻醉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麻醉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麻醉同意书是指麻醉前,麻醉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麻醉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麻醉意见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术前诊断、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

九、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输血的相关情况,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是指输血前。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输血的医学文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诊断、输血指征、拟输血成份、输血前有关检查结果、输血风险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

十、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是指在实施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检查、治疗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特殊检查、特殊治疗项目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

十一、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病危(重)通知书是指因患者病情危、重时。并由患方签名的医疗文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目前诊断及病情危重情况,患方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一式两份,一份交患方保存,另一份归病历中保存。

十二、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等。

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7篇

关键词 门诊手术室 院内感染 预防 管理

1 门诊手术室存在感染的因素

1.1 空气传播 如空气中的灰尘、飞沫、细菌。

1.2 接触传播

1.2.1 直接传播 术者手套破裂,手的细菌直接接触伤口,直接接触污染的液体。

1.2.2 间接传播 污染的物品,如器械、敷料。

1.2.3 术前备皮消毒不彻底,消毒液浓度不足不合要求,入室人员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自身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

2 门诊手术感染率情况统计

自2002年~2006年5年间,共施行门诊手术2403例,感染率见表1。

3 预防措施

3.1 手术室的清洁 保持手术室清洁的和无菌环境,是预防和杜绝手术感染的主要措施。手术室的清洁工作应定期严格执行,以尽可能减少空气及物品上的细菌。流通空气是简便有效的空气清洁方法。如室外空气清洁无尘,应定期开放门窗,经过通风换气使空气内细菌数量得以减少。手术间应在手术毕后使室内外空气对流,保持手术空气清洁,每日手术后应进行清洁扫除,每周进行彻底清扫,包括刷洗地面、墙壁、手术台、桌柜等。

3.2 手术室的清毒 我院门诊手术室就在门诊大楼的三楼,严格分区,有2个手术间,一个手术间在限制区,用来做一些简单的门诊无菌手术;一个手术间在半限制区,用来做一些简单的普通手术。2个手术间空气均为循环风紫外线清毒器消毒手术间,,时间为每天一小时。(该消毒器是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移动式C波段紫外线空气清毒机)此清毒器快速、可靠、消毒前湿洒地面效果更好。每天手术间地面常规用“84”消毒液湿拖3次,湿抹地面三次,空气每日用0.5%84液喷雾3次,本手术间已取消甲醛周末薰蒸(因甲酸对人体刺激性大,易致癌),一般用乳酸,过氧乙酸每周末轮流薰蒸,一般乳酸用量为100立方米用80%溶液12毫升(加水至20毫升)薰蒸后密闭4~6h,过

氧乙酸用量为每1立方米用20%溶液0.75ml加热薰蒸,密闭2h。每月监测消毒液效果均符合要求,手术间空气定期做培养,以检测洁净度,细菌数在109~198cfu/m3之间,无超标。

3.3 手术室的器械物品管理 手术室的器械直接与手术病人的皮肤,粘膜,组织器官接触,器械无菌程序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危,常备的不同类别的器械均应高压灭菌,包括缝针、刀片、剪刀等。特殊要求手术都于术前1天预约后准备。对浸泡用的消毒液,每周测试1次并达到要求,一个月物品轮流采样送培养均符合要不,每日无菌物品灭菌率100%。

3.4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管理 对入室人员加强管理及培训,以减速少细菌传播机会,对参加手术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衣裤,口罩及帽子,拖鞋。对手皮肤有创伤,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严禁入内,严格了洗手制度,做到了用物一人一套一消毒,一切用物用过后均按清毒―清洁―灭菌程序,如感染手术及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按另行规定处理。工作人员每月咽试子培养阴性,每半年的体检合乎要求。无菌物品专柜存放,标签清晰,指示卡及指示股带变色无缺失,无菌日期使用前认真检查。持物钳用干桶,每4小时更换一次,手术人员严格按无菌要求开包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单,正确缝合。我院门诊手术室除按正规操作缝合伤口前后用酒精消毒伤口外还加用一次络合碘,经证实效果好。此外,我院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轮流去外地学习进修,以不断接收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3.5 建立术前术后档案 对于门诊手术病人,本院建立了一个术前术后档案。内容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术前诊断、术后诊断、病人康复情况、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用药情况、手术医生姓名、联系方式等等。通过对此档案的建立,对于每个病人伤口生长状况,用药状况了如指掌,掌握了大量统计学资料,提高了本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8篇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具体护理措施,全面促进患者预后的身心康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186例,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急诊手术患者中,除37例全身麻醉患者之外,其余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均接受了系统的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以平稳的心态度过手术期,术后恢复效果也较为理想。结论:对于急诊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对于手术成功率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急诊;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在急诊手术中,患者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慌、畏惧、忧郁等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将对患者的内分泌、神经及循环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干扰麻醉效果,对于患者预后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深入了解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进而才能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186例,男性99例,女性87例;年龄3-86岁,平均(35.4±1.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3h,平均(1.1±0.2)h。本组病例中,急性阑尾炎68例,腹外伤42例,急性胰腺炎30例,消化道穿孔25例,急性胆囊炎15例,肠梗阻6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心理护理措施 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病情重、发展快、手术时间紧迫等特点,而在术前普遍缺乏足够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手术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本组病例的术前焦虑程度分析中,患者在术前的心理状态以烦躁、焦虑及恐惧为主,为做好接受手术的必要心理准备,因此,本院护士用较短的时间向患者简要介绍了手术的方法、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并且向患者说明进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同时,当患者病情较为紧急的情况下,护士利用手术准备阶段的时间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谈,以安抚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情绪,自觉接受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急救工作。

1.2.2 术中心理护理措施: 由于手术室的环境较为特殊,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护士应向患者进行手术室相关仪器、设备及主治医师基本情况的介绍,以减轻患者对于手术室气氛的敏感情绪[1]。护士在急诊手术的进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各种因素引发的不良刺激,保证各项操作的稳、轻、准、熟。在对患者使用约束带辅助手术治疗时,护士应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和误解。

1.2.3 术后心理护理措施: 在急诊手术患者术后3-5d,护士应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心理反应与相关需求进行细致、耐心的护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实际心理需求。在患者术后,护士应主动进入病房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在术后是否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便及时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在急诊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护士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特别是要关注患者在术后常见的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按照医嘱合理进食、及早进行恢复性锻炼,以利于患者在术后早日康复。

2 结果

本组急诊手术患者中,除37例全身麻醉患者之外,其余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均接受了系统的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以平稳的心态度过手术期,术后恢复效果也较为理想。

3 护理体会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心理护理作为一项新型的护理项目,其以现代医学研究中的科学理论为基础,旨在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偏激行为和不良心理状态的作用。对急诊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要保证护理措施贯穿于术前、术中、术后的全过程,因此,急诊手术室护士必须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知识层次,在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时,要保证仪表端庄、操作娴熟、动作温柔、言语亲切,其目的是在全面展现自身修养和学识的基础上,协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安全感[2]。

在本组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中,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急诊手术患者普遍面临生命安全的威胁,或者躯体遭受伤残,因而心理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的状态,特别是在患者进入手术室时,脱离了亲人、朋友的关怀与照顾,面临陌生的手术室环境,患者自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2)焦虑、担心的心理状态,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普遍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这是一种正常的机体防御反应,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对于急诊手术的原理和流程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对于治疗效果的预期则较为强烈,所以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患者极有可能产生焦虑、担心的不良心理状态;3)急诊手术患者的常表现出情绪休克的状态,常见于车祸、摔伤、急性工伤等致残者,由于在受伤过程中患者处于难以接受现实的无欲状态,所以在急诊手术治疗中表现出现表情淡漠的状态,对于周围的刺激则不言语、无反应、无主诉。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知识认识程度的加深,在接受急诊手术治疗时,患者普遍能够理解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手术效果的影响,因而多数患者乐于配合护士开展的心理护理工作[3]。而作为护理人员则必须牢牢抓住患者的这一心理特点,适时加强对于患者的心理疏导,引导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急诊室救治工作。另外,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改善护患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意丹,李晓凡.国内急诊手术焦虑的研究进展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7):119-120.

[2] 何忠杰,孟海车,林洪运,等.城市创伤的急诊救治――附719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2,14(2):113-114.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9篇

根据我科实际情况,现将影响我科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如下:

一、专科宣传方面

原因分析:

目前科室搬迁后整体宣传不到位,宣传投入严重不足,宣传手段单一,对宣传不重视。

针施对性措:

1、突出专病治疗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宣传。

2、在全市主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自媒体等现代网络优势进行专病科普知识教育等。

3、加大对科室在宣传方面的资金投入,强化科室从业人员的自我宣传意识。

二、人员队伍建设方面

目前状况:

1、中医人才链出现断裂,人才储备断档。

2、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短缺。

3、现科室医师人数不能满足临床病人需求量,中医类别执业人员相对较少。

原因分析:由于过去中医院医疗体制及科室自身原因,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受到西医治疗的影响,中医出现了以老中医为主,青年中医无法摒弃西医,基本治疗还是以西医为主。

采取措施:

1、制定计划并按照中医专科建设指南要求实施聘用、招录中医人才,补充人才链的断缺。

2、加大中医继续再教育培训学习力度,让西医类别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中医理论和诊治疾病的方法。

3、大力引进专科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满足科室建设发展和临床需求。

三、突出中医药特色方面

目前状况:临床诊疗手段西医偏重,中医主药应用较少。

原因分析:因重西轻中的思想,再者西医对于病情起效

快,科室又是手术科室,西医医师对中医病历书写、中医辨证论治存在一定困难,中医从业人员不坚持以中医理论和方法来诊治病人,急功近利,从而导致了现在中医药发展滞后的现状。

采取措施:加大中医中药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按照中医诊疗规范来进行日常诊疗工作。提高中医特色诊疗活动在薪酬中的分配比重,强化中医中药在临床应用的检查。对在诊疗工作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改进。

四、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应用方面

目前状况:三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落实还不到位,日常诊疗工作中不能充分和中医治疗规范相结合

原因分析:虽然我科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已经建立,但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很好的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仍没有很好的落实,忽略了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际应用。

采取措施:科室将重点加强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及优化, 督促诊疗方案在实际诊疗工作的应用,并持续改进。

五.中药制剂方面

目前状况:我科中药制剂种类较少,中药制剂特色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缺乏在中医药制剂方面的开发和创新

原因分析:由于科室各方面发展原因,好多好的方剂及经验用药没有很好的整理,几十年间未能提炼优化创新,没有好的中医药制剂留存。

采取措施:科室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及资料整理,加强中医药制剂的研发,以满足临床需要。

六、中医护理方面

目前状况:中医护理基础差,中医护理从业人员缺乏,中医护理操作和适宜技术的临床运用有待加强。

原因分析:我科中医护理人员基础较为薄,中医护理人才不足,中医护理知识缺乏,大部分护理人员未能接受系统的中医护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

采取措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