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学的优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2 17:14:36

经济学的优势

经济学的优势第1篇

关键词:茶叶贸易;比较优势;经济学分析;措施

中国的茶叶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与众不同的特色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从古代的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一不喜欢茶叶,茶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的国饮。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茶叶的投资逐步增多,并形成了如今的茶叶市场。当前,中国茶叶市场的各项体系区域完善,并因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与丰富的种类而成为不可替代的商品。提升茶叶市场投资是为了扩大优势,进一步促进茶叶流通,从而带动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学角度,挖掘茶叶市场投资的比较优势,达到一系列目的,是提升茶叶市场投资优势及扩大茶产品销量、建立名优品牌的有效手段。

1基于茶叶市场投资比教优势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1.1信息不对称

首先,要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在交易中,由于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就会产生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掌握较多信息的一方会处于优势,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处于劣势。信息掌握得越多,在交易中越有优势。而处于不利方的人将会因信息不对称而更加不利,在茶叶市场中,存在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优势多的一方,向优势少的一方释放信息,或通过政策的干预,方可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

1.2茶叶厂商的议价能力

增加茶叶厂商的议价能力,是源于其对茶叶品牌的把控。作为商品的生产商,首先,厂商承担着茶叶品牌的建立和质量的把控责任。其次,厂商通过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深入了解茶叶市场现状,并进行深刻的市场调研,认真分析,制定生产策略,控制生产成本。厂商的议价能力关系到茶叶商品的价格,如果欠缺这种能力,整个茶叶市场价格体系可能会出现失控的状态。厂商议价能力提升取决于多个方面,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形成垄断的市场将通过与厂商协商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买方的实际情况决定厂商的议价能力。

1.3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提升

对于茶叶商品而言,在市场中迅速提升知名度的最好方式就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并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的消费者是茶叶可以畅销市场、树立品牌的决定因素,厂商要牢牢把握这一要素,想方设法使消费者对茶产品产生购买欲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及时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是关键。

2形成茶叶市场投资比较优势

2.1注重茶叶产品信息的和宣传

茶叶作为一种商品,与其他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但是,由于茶叶种类繁多,却鲜有大品牌,因此,在茶叶的信息和宣传等方面就需要认真思考,从而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中,尽管中国的茶叶出口整体呈上涨态势,但由于欧盟加大了对中国茶叶的检测力度,导致茶叶价格不断下降。在经济学视角下,茶叶信息与品牌塑造相辅相成,消费者正是通过完善的茶叶信息才会进一步了解产品与品牌。我国不乏茶叶产区,这些产区多风景宜人,将茶叶信息不断完善,对于茶区而言,无疑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茶产品宣传带动茶区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消费者加深对茶叶品牌的印象。茶叶品牌的缺失使得茶叶市场必须要重视茶叶的信息和宣传,茶业也要不断加大这一力度,尽快形成茶叶投资市场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

2.2茶叶厂商议价能力的提升

提升厂商的议价能力,一方面取决于产品的品牌,另一方面是基于茶叶厂商自身的品牌号召力,而且后者是形成品牌的基石,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提升厂商品牌号召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提升厂商的实力,适当借助外部力量,实现厂商在这一区域内的辨识度。因此,茶叶厂商可通过“抱团”的方式达成利益共享,也就是提升了议价能力。对于中国多数茶叶厂商而言,零散、规模小、投资力度有限是硬伤,因此,这种抱团式的利益共享则成为现阶段中小型厂商提升议价能力的最直接手段。

2.3尝试灵活多变的营销组合

这里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是指能够真正对茶产品进行消费的终端消费者。一般情况下,中间商可得到一定的利益,但对于茶叶生产商而言,此种销售模式存在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提高厂商的效益,厂商可以借助区域旅游项目与消费者开展互动,通过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吸纳更多终端消费者。

3整合优势中的难点问题

以经济学为角度的茶叶投资市场比较优势分析在实行的过程中,会遭遇种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症下药,方可具备正确的方向。

3.1茶产品信息与宣传的时间界定

茶产品的信息和宣传并不是随时宣传或即可,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周期性。以茶叶产区为例,风景宜人的茶叶产区通常可作为旅游胜地,但旅游也分淡季和旺季,这与茶叶产品的信息息息相关。茶叶与传统的节日关系不大,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旅游产业息息相关,在旺季的时候茶叶信息,进行品牌宣传,不仅可以使更多游客了解茶产品和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还能够使更多人对茶叶产品和品牌充满兴趣。此外,针对茶叶的信息可以创造时机,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3.2茶叶旅游市场的定位关于茶叶的旅游市场开发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首先,茶叶所在的产区往往景色秀丽,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其次,将茶叶产品与旅游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模式,因此,旅游市场的定位问题十分关键。一旦定位出现偏差,或者不合时宜,从旅游产业到茶产业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巨大的损失。简而言之,旅游市场的定位需要能够足够支撑茶叶的营销和推广。

3.3维系茶商之间的利益平衡

茶叶厂商选择抱团共享利益后,其后续问题主要就是利益之间如何平衡。在进行茶叶销售和推广的过程中,往往现实因素会直接压倒设想的条件,仍然会有一部分人为了谋求最大利益而互相挤压,从昔日的同盟者变成互相拆台的商业敌人。对于茶商而言,如何维系利益平衡,确保每一方都能得到既得的利益,预防拆台的情况,这需要茶商认真思考。利益平衡源于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需要时间的考验,一方面需要使各方认识到利益的来之不易。3.4茶叶营销组合的设计在茶叶营销中,需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销售,方可获取最大利益。获得利益的前提是捕捉到目标消费者,这些消费者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组合吸引足够的注意力。因此,在众多人群中,茶叶应如何脱颖而出,为更多人所记住,是需要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以最具代表性的茶文化来讲,通过茶文化与旅游产业形成营销组合,就是一种良好的组合方式。通过茶文化传承本地文化精髓,其所产生的文化效应,将激发更多的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构建措施

4.1从范围经济中着手实施

关于茶叶投资市场的开发,当结合旅游资源时,需遵从范围经济的原则。具体来讲,可通过当地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出与当地茶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旅游项目。这些旅游项目要各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如纯参观游览项目,实际体验项目,回归田园的农家乐,茶艺表演,品茶论茶等等。项目要从不同角度全方位体现茶文化和茶产品特色,以旅行的方式贯穿其中,成为一个个生动别致的项目,体现范围经济的效应。

4.2综合决定茶叶信息时间

在茶产品信息宣传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时下宣传的时间节点。可与茶叶产区的风俗习惯和节日主题相结合选择时间,或者根据茶叶市场中最热门的商业洽谈会选择最佳时点。最终的决策,还要预计游客光临的大概数量而进行最终敲定。

4.3行会出面平衡利益

茶商之间的利益问题需要由第三方出面解决,最好的人选就是当地茶叶生产协会。与政府不同的是,作为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在茶业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为当地的茶商树立典范,规范其言行。通过行会出面平衡茶商之间的利益,通过共有的品牌发挥自身优势,不同茶商的产品就会呈现出差异化。在利益面前,各方就会根据自身优势,平衡利弊,形成真正的战略合作关系。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经济学角度提升茶叶市场投资比较优势,进行进一步的构建,需要通过茶叶产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结合茶叶产品进行销售。大力挖掘茶叶市场的比较优势,结合茶文化的精髓和当地宝贵资源,寻找推动茶叶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以此与各界人士共勉,共同推动我国茶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洲.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战略转变[J].兰州学刊,2007(4):62-64.

[2]谢庆.广东省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钻石理论模型的分析[J].南方农村,2013(10):13-19.

[3]闫逢柱,张文兵.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6):80-85.

[4]万青,闫逢柱.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资源科学,2006(4):118-124.

[5]陈坚.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0(3):34-42.

[6]张红旗,圣涛.我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4-38.

经济学的优势第2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远程教育;应用策略

政治经济学是电大学校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是开展其他经济类学科学习的基础。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这一学科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动态性,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师生激情较低,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等现象;内容陈旧,难以实现新解和突破;政治经济学时效性低等。面对这一现状,必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借助远程教育,激活政治经济学课堂,提升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效果。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结合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三个显著的问题:1.教、学激情较低。政治经济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对教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非常低。但是在当前的政治经济教学中,常常导致师生准分离状态。同时,面对高度抽象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理解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低,严重制约了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在当前政治经济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其解读不够,或者没有深入研究,以至于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只能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开展教学。如此一来,不仅导致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陈旧,无法与当前的政治经济生活进行深入地结合,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3.教学方法传统,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当前政治经济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口头说道、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在这一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使得课堂变得沉闷无趣,促使学生逐渐产生厌烦的心理,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1]。

二、政治经济学远程教学模式的优势

以往,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依托线下教学手段开展的,但是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形式下的学习需求。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开展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努力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借助远程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远程教育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线上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相对,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给学生构建了一个更加灵活、多样、便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限制、空间限制等,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在远程教育模式下,可结合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最大限度整合教学资源,使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努力构建一个远程教育系统,更好地开展政治经济学教学[2]。

三、政治经济学远程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时候,应将人的要素与技术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基石,紧紧围绕这一学科的特点,给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远程教育模式,借助远程教育的价值,推动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

(一)建立开放的教育云平台在政治经济学的远程教育模式下,教育云平台是这一项系统的基础平台,承载了与该学科相关的教育资源、教学活动、信息交流通、交流反馈等信息,同时这一教育平台上,还对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数据进行了存储。这一平台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将学校、机构、个人所提供的教育资源联系到一起,并结合教育图谱,对其进行了分级、分类管理等。如此一来,就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就可以从海量的学习资源中,将高质量的优势教学资源挑选出来,并推荐给学生。在这一平台的“教育社区”中,主要为交流互动模块。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政治经济学中相关的知识进行分类、发布,待到学生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查看,并结合查看的结果,或者其中存在的问题等,与学生之间开展深度的交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同时,在这一平台上,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分享,也可以借助这一模块,针对学习中面临的重难点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另外,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学生可通过平台中共享的数据资源,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或者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等。

(二)构建差异化的教学体系在构建政治经济学远程教育体系的时候,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等,建立一个差异化的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在构建远程教育体系之前,应充分借助问卷调查、以往学习成绩等,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需求等,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等,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在借助远程教育开展政治经济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自主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内容进行学习,使得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显著提升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三)开展远程交流活动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网络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电大是成人教育的学校,开展网络教育更有利于发挥电大的教育功能,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在远程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过程中,依托信息技术,教学视频可以存储和下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随时随地进行讲课视频的观看。同时,远程教育也应该开放论坛,建立学习群,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线进行指导和解决,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与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电大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教育的自主化,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增加远程教育的实效性。

(四)利用大数据进行教育决策在政治经济学的远程教育模式下,受到这一现代化教学特点的制约,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进而保障远程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大数据的管理技术,对教学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据此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精准地教育决策。具体来说,教师可借助教育云平台,对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主题进行跟踪,进而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知识水平等,并据此相学生推荐相关的教育资源,辅助学生开展学习[3]。

经济学的优势第3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竞争优势;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5-0067-02

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价值链”概念基础上提出“供应链”以来,跨国公司始终是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的前沿实践者。SCM的实质是使供应链节点上的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能力,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客户价值。跨国公司的自有优势使其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以下从经济学视角分析跨国公司SCM的竞争优势。

一、跨国公司SCM的合作博弈

在企业的传统贸易关系中,企业之间单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理往往并没有实现最好的利益结果,陷入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例如,制造商为了自身利益极力压低中间产品的进货价格,利润空间的缩小迫使供应商使用性能较差的低价原材料,结果导致最终产品市场需求下降;经销商不愿与制造商分担广告费用,却享受到了广告所带来的利益,在广告费用开支过大的情况下,制造商被迫削减广告,导致经销商销售数量减少;经销商拖欠制造商货款,影响制造商正常的生产进度,不能及时向经销商供货,进而影响最终产品利润的实现。

而在跨国公司的SCM实践中,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博弈具有重复博弈的性质,在这种博弈情况下,由于采用针锋相对策略,即参与者在第一个回合选择合作策略,此后则选择与对方在前一个回合所选择的策略相同的策略,对方未来不合作的威胁具有可信的威胁性质,从而影响各参与者采取合作行动,不合作行为被合作行为所取代。另外,跨国公司SCM的有效信息沟通有助于其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各参与方就对彼此有利的行为过程或策略组合达成有约束力的承诺,实现合作博弈,在一次博弈结束时再重新分配所得支付的总和,以协调到对各个参与方都

有较好福利性质的均衡点。

二、跨国公司SCM的正和博弈

以跨国公司为核心所组建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具有垄断竞争的性质,高于其他竞争者供应链的平均效率,以此为前提来分析其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正和博弈的实现。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

在图1a中,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前,最终产品的制造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为Q0,此时由需求曲线D,同时也是平均收益曲线 AR所决定的价格为P0,平均成本曲线AC与平均收益曲线AR相切于E0点,因此不存在超额利润。

在图1b中,实施供应链管理后,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合作带来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使得生产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AC线下移,边际成本线MC也相应移动,由 MR=MC 所确定的新的均衡产量为Q1,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1,与实施供应链管理前相比,Q1>Q0,P1

三、跨国公司SCM的帕累托改进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供应链管理前,设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条的某上游企业 A与下游企业 B总体收益水平效用曲线Ⅰ,Ⅰ上的每一点代表所获收益在上下游企业间的不同分配方案。设 R点为实际执行的分配方案,则A收益为OM,B收益为ON。

实施供应链管理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A和B的总体获益水平得以提高,效用曲线为II,此时,使A获益水平不下降的分配方案在T点及其以上,使B获益水平不下降的分配方案在S点及其以下。因此,曲线II上的ST段为实施供应链管理帕累托改进的闭区间,位于此区间段里的任何一个分配方案都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其A的最高获益水平可以提高至OU,而B的最高获益水平则可以提高至OW。

对于由 n 个节点企业构成的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管理的帕累托改进可以采用数学表达式来进行量化描述:

其中Π为实施供应链管理后的总体获益水平, wi为实施供应链管理后第i个企业的获益水平,xi为实施供应链管理前的第i个企业的获益水平。

由以上分析可知,跨国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这对于跨国公司自身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的其他经济体而言,有助于优化行为决策,对提高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刚.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评述[J].经济评论,2006,(1).

经济学的优势第4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 发展剖析 演进路径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绝对比较优势。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 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照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 进行专业化生产, 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最终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这种交易活动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 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 绝对优势既可以是自然形成的, 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 每个国家都具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 进行专业化生产后其生产成本较低, 彼此交换产品对参与交换的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相对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商品, 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 通过国际贸易,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贸易各国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就是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思想。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比较优势既存在于绝对优势的最大优势里, 也存在于绝对劣势的最小劣势中。以相对比较优势为基础, 世界各国进行产品贸易将使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获益。

(三)要素禀赋学说。

20世纪上半叶,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世界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必要条件, 因此,赫克歇尔-俄林学说被称为要素禀赋学说。由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和补充。

(四)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产生问题上提出了与传统理论迥异的观点, 他们认 为, 各国并不一定因为本国的资源禀赋而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本国的历史、某个偶发事件和过去政策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国际贸易是由规模报酬递增所驱动的。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的原因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而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

(五)新兴古典学派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首次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它真正统一考察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做出了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理论解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分工前没有优势或劣势, 但由于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在投入不变时,其产量大于分工前,这就是内生分工优势理论的思想。

二、从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浅析经济学动态演进路径

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 经济学理论的沿革和发展有着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存在着理论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对假设条件进行修正和改进。

不同学派的比较优势理论之间, 观点和假设存在着很多差异, 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但深入分析这些理论的观点和假设, 能明显看出其间的传承印记。亚当斯密认为财富增加依赖于劳动分工,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增加财富, 国际贸易的产生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大卫·李嘉图则在国家之间生产函数不同、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假设下,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其后,赫克歇尔、俄林进一步在分析中加入资本要素,得出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了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引发了国际贸易。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 迫于在理论与现实之间保持一致性的压力, 细化和推进假设条件的设置是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新理论和新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

亚当斯密从绝对技术差异和分工优势角度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从技术相对差异上分析了相对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则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差异入手, 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将导致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差别。之后, 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等人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角度切入, 提出新贸易理论。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则将流行的交易费用概念引入比较优势分析, 着重研究了内生分工优势。回顾比较优势理论前后的发展历程可知, 新学派的理论都是对旧学派理论的完善, 是引入新理论和新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的过程, 学者们相继提出了新的比较优势源泉或影响因素, 使得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从分工前扩展到分工后、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交换、消费领域的各个环节中, 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三)在实践检验中发现问题推进理论体系的改革。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过程中, 对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的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学界较大的反响, 这种争论反过来促使了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每一理论的成立和成熟都需要经历实践的考验, 亦有众多经济学家活跃在对著名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检验当中。实践检验的结果若与理论预测一致则说明该理论可以成立, 而一旦理论与实践检验出现差别则新的研究宣告开始。

(四)理论沿着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方向推进。

人们在对比较优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考察中, 关注的焦点已从先天性的资源禀赋等因素逐步转向分工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创新、人力资本配置等后天性因素, 已从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动态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延续了众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动态轨迹,这也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这一研究动向为理论研究者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保持动态的研究意识和思维将有利于推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启示

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从中我们可以找出经济理论动态演进的几条一般规律。所以我们在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时,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

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得以建立的前提, 是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假设条件如何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研究深度和论证的可信度, 甚至可以决定理论的发展前景。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 若能在假设条件设置上有所突破, 则很可能揭开新理论的面纱。面对已有的经济学理论, 研究者们可思考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否具有足够的抽象性和简洁性, 足以研究到复杂现象的本质。同时, 更要考虑该组假设条件是否存在继续深化、细化的可能性, 从而推进研究的准确性和理论论证的严密性, 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

(二)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

论证体系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经济学理论的科学价值最终取决于该理论论证体系是否严密, 论证内容是否严谨。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 可尝试在论证体系上寻求突破。研究者可思考, 该理论的论证内容是否存在继续深挖的空间, 可更换角度从新视角分析老问题。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并不是一件简易的事情, 这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创新的思维模式, 然而, 一旦在论证体系上有新的进展, 则可能是突破性的、历史性的。

(三)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是经济学理论论证的重要环节。实证研究是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可靠方式,利用最新的理论、技术以及越来越简便实用的计量软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 从检验的结果中辨别理论真伪, 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但同时, 研究者们也应保持适度, 切忌滥用、迷信实证研究, 陷入实践检验的沼泽中。

(四)从动态化的视角深化理论研究。

动态化体现在推进研究时, 从假设条件、论证体系、实践检验等方面全面立体的改进, 同时也体现在从动态的视角上, 采用动态的分析方法深化理论研究。研究者可以用动态演进的视角分析现有理论, 思考该理论是否沿袭了从静态分析到比较静态, 再到动态分析的方向发展。同时, 还可考察现有理论在整个动态演进过程中的位置, 判断是否存在继续动态化发展的可能。只要找准了理论所处的现实阶段, 从动态化的视角分析问题, 研究者就能找到理论的前进方向, 开拓理论新视野。

经济学的优势第5篇

关键字:区域经济,高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知识产生、传授、传播和创新的基地,功能不断扩展,也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代社会,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功能正在不断地完善,已经与社会密不可分,尤其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融为一体,互为补充,逐渐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

大学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和辐射源。许多重大科学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大都产生于高校。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有70%源于高校。高校以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科技成果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在这些领域拥有的巨大优势是区域实现快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动力。

而地方区域拥有物质、服务等领域强大的资源,为大学提供科技创新的环境,必备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和能够激发大学创新能力的各种机制,这些对大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高水平的大学无不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着良性的互动,没有哪所优秀的大学是脱离于区域发展的。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也会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和困难需要高校帮助解决,因此两者需要合作。地方企业在发展中为大学提供了科研课题和资金支持,大学的科研成果借助于企业进行产业化,从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同时,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平台和就业的基地。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地方社会智力的开发与地方社会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是提升地方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地方高等教育。高校不仅承担着教育和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而目自身积蓄了大量人才。高校一般都活跃在学术领域前沿,校际、省际之及国际之间的交流活动相对较多,这就决定了它们拥有广泛的信息源,以信息作导向,就能更好地指导教学、科研并由此辐射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本文以驻保高校和保定经济发展为例,分析大学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保定市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1千多万,辖3区、18县、4个县级市,是冀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保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世界冠军的摇篮”、“戏剧之乡”、“中国民间音乐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雕刻之乡”之称。这里曾是燕文化、三国文化、明清文化、抗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慷慨悲歌、正道直行的荆轲精神和桃园结义的忠义文化,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蠡暴动、二师、雁翎队、地道战的英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保定市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等6所本科院校,4所专科院校,9所民办高等院校,其中招收本科以上的驻保高校就有5所,2006年在校大学生增加到15万人,学士学位以上毕业生每年达3万余人。每年毕业的各类专业人员涉及电力、机械、工程、农业、医疗、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是保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全市有科研机构160余所,分属于各大高校与社会科研院所,各类科技人才45万余人,是高科技发展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立足保定市情,深入分析驻保高校服务保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现问题、提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建议

一、驻保高校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河北大学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河北大学是河北省惟一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哲学社会科学、旅游等学科具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的科研优势。2000年,河北大学提出“融入保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方针,努力将高校科技、教育、文化全方位融合到当地经济建设中,在实践中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与保定市政府共同推进保定市文化产业建设。

根据这一办学方针及社会需求,2006年12月21日,河北大学积极与保定市共同签署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努力整合学校的人文、艺术、工艺美术、影视艺术、新闻传播、计算机技术等人才和设施资源,打造跨学科型支撑平台,创新体制和机制,以适应推动产学研发展的要求;利用在国内外高等院校中的影响力,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入驻动漫产业园区。2008年,河北大学与保定市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以产业演绎文化,以文化提升产业,推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进程,实现政府“保定制造、保定文化”双轮驱动文化发展方略。保定市市委曾建议要和河北大学建立合作机制,把莲池书院研究会成立起来,对这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研究、论证、包装、推广,力争打出品牌效应,使之成为保定的文化亮点。目前,河北大学亿万泰动漫游戏产学研实训基地、“新一代动漫产业孵化中心”、河北大学亿万泰韩国福乐影像株式会社“亚洲影像IT文化观光都市”合作项目等已如期启动,校地合作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2)为保定市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007年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与保定市迎宾西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转诊协议详细规定了附属医院在若干条件下必须提供的各类便捷服务,最大限度的照顾了小区居民的健康要求,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大医院优质医疗技术资源主动下移体现了河北大学为民服务、为地方服务的开放理念,是对救死扶伤的最好诠释,意味着河北大学将承担起为保定市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专家服务的重大责任,也意味着保定市面对普通百姓的医疗措施向质量方向倾斜,救助措施更加科学、优质。

2.华北电力大学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部企共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6年10月16日,华北电力大学与保定市政府达成共同建设“中国电谷”的战略合作协议。华北电力大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力支持保定市政府打造国家能源基地的建设大局:在人才支撑方向上,设置市场需求专业,培养市场需要人才,建立电谷人才培训基地,筹建亚洲风能培训中心;在技术支撑方向上,加强新能源技术开发,发展电子与电力自动化设备和高效节能设备产业,研发电力产品、试验检测平台;在市场支撑方向上,利用国内外资源,积极合理地引进投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高科技企业孵化效率。

3.河北农业大学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河北农业大学是我国建校较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是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建校以来,为当地和国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开创“太行山道路”,服务保定市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河北农业大学紧紧抓住省科委“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这一历史机遇,建设性的提出“太行山道路”服务口号,由此拉开了服务保定市经济社会的序幕。为响应新农村建设号召,河北农业大学专门成立了农村发展学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力图通过此种方式把教育资源利用到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管理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上。

(2)与保定市政府共建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

河北农业大学与保定市政府共同建立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全力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一方面,与北京、天津的发展定位相比,保定市的基础优势在农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也是农业;另一方面,保定市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伊利、汇源、康师傅等一批产业化龙头项目先后落户或开工建设,所以必须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依托,发挥其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地方在管理、组织上的优势,为地方发展服务。

二、驻保高校对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驻保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保定地方经济增长

基础建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建过程中原材料的就便采购和建筑工人的就近聘用,而这些无疑都会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院校相继建设了新校区。根据层级效应理论,相应地将对保定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产生投入倍数的经济增长。随着大学新区的建成,与之相关的文化、餐饮、娱乐设施也陆续投资兴建,华北电力大学新校区、河北大学新校区、河北农业大学新校区的周边开设了许多配套商铺,促进了就业,拉动了经济。

2.驻保高校学生消费成为保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调查显示,2002年国内在校大学生年消费支出最高的达到18500元人民币,而年消费最低的也有2100元。国内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年均消费额至少在5000元以上。仅以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等三所驻保高校为例,其在校生规模达到十万人,对保定地区经济产值达到5亿元人民币,若再考虑各个不同部门的产出系数,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更大。驻保高校举办、承办各类学术会议、考试等活动也给保定带来直接的社会影响。以上述三所学校为代表的驻保高校所举办、承办的各类学术会议、考试等活动每年都会为保定带来了可观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考量会议与考试的成本、效益时,一个基本思路就是需求规模越大、规格越高的会议和考试的规模经济效应也最明显。对会议和考试成本、效益的计算,最重要的是不能忽略会议和考试本身所具备的重大社会价值。而且参会人员、考生、学生的直接、间接消费也是极为可观的,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因素。

3.驻保高校是保定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近几年来,驻保3所高校每年都有数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落户保定的不乏其人,2006年仅河北大学一校在保定市正式签约就业就有500余人;而驻保高校的优秀师资队伍不但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可靠保证,还是保定当地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开发、技术转化等“四技”服务活动的智囊团。据保定市政府统计,以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为代表的驻保高等院校与众多市属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研发体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保定市拥有这几所高校,有力提升了保定市的知名度,提升了招商引资的层次,可以引导保定地区产业的投资方向,为本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三、高校服务于保定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驻保高校大学群在保定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国内大部分大学群的情况类似,在他们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中并不协调,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高校相对封闭,企业自身改造力度不足。

驻保高校的情况与国内大部分高等学校一样,长期封闭造成以下弊端:一是不熟悉企业的生产技术状况及市场需求,不能灵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工程技术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和企业在协作的实施阶段方法与目标不同。选题上高校追求学术意义,企业则希望拿出具体东西;落实课题计划时,高校希望能和教学计划结合起来,时间安排上循序渐进,有一定的连续性,而企业则希望完成课题计划,有突击性。三是高校由于本身研制条件和实验装置限制,提供的技术往往是不完善的,缺乏生产工艺试验和必要的工程设计,不能将技术直接应用于企业。

2:大学群服务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深度不足。

驻保高校在服务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过程中,战略意识有待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与对保定技术经济建设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中型企业的协作、联系的广度远不如与中小企业;开发、生产、咨询、顾问等低层次的协作所占的比例较大;初级、单项、松散的协作要多于高级、紧密、综合多学科的工程技术联合攻关,高等教育未能发挥主力军或制导性的作用。

3:保定企业技术素质差、技术人员老化、技术结构不合理的局面还有待解决。

经过几年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虽然保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素质有所增强,但从总体来看,保定企业技术素质差的局面尚未完全改变。特别是近几年,科学技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知识老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保定企业的科技人员相对稳定,在工作中往往注重对现有技术与产品的理解与服务,面对知识经济社会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往往应接不暇,这也从一个重要方面制约了保定高等教育与地方技术经济建设的融合。

四、对大学群与区域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研究驻保高校服务于保定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许多成功的做法,对大学群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发展模式和建议:

1:大学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其含义并不仅仅指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的“摇篮”而培养人才。此外还有着三种意思:一是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某种特殊人才的需要,而专门开设一些专业和学科,为其培养这种所需人才,这正如专业性大学所做的;二是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快速就业,充分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对学生进行上岗前的支持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运用现代科研、生产工具,使其可直接进入各类工作岗位,三是广泛开展满足所在区域人口知识更新需要的中长期培训,为政府官员、律师、工程师、会计、教师、医生、商人、技术员等各种职业的人开设学习班、专题讲座,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当地劳动者的技能和文化素质十分重要。

2大学与企业合作科研。大学里科研人员多,人才济济,但是也往往面临科研经费不足、课题重复、课题主管不切实际等一些问题,造成人才不能尽其用。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如果能从企业界拿来一些课题,既可以弥补课题、科研经费的不足,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点实事。而企业,在科研力量、以及科研设备等方面不如高等院校,也需要高等院校为其解决一些实际应用的课题,并为其培养一些科研力量。因此,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科研,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需要的,可以说是“天作之和”。

3大学开办校办产业。开办校办产业是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创办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科技产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等。

4大学的成果和技术转让。在没有资金和开拓市场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是促进科研成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关键是高等院校能紧跟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开创出一些科技含量高、有投资价值的项目。

5企业应重视高校科技力量,采取紧密合作措施。区域管理部门及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把高校作为振兴企业的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紧密合作办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通过科技振兴企业。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师资及科研力量强,还有一支由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力量,以及拥有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因此,企业界的各级领导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推动企业和高校的密切合作,强化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大中型企业在进行重大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决策时,要主动邀请高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以使高校明确企业的科技难题关键所在,及时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企业振兴靠科学技术,而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关键是高水平的人才。企业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讲学或当顾问,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使各种在职人员有继续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跨上高校讲台,参加高校学术活动,合作研究、共同培养研究生。还要积极支持协助高校在企业建立教学、科研基地,以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

五、结语

地方高校注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学科建设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协调好基础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关系,运用高水平的应用研究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惟此才能充分显示其在地方存在的价值。地方高校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其成长是很难有十足的动力的;一个城市没有几所著名的大学,城市的底蕴必然是缺失的。大学因一个城市的发展而发展,随城市的崛起而崛起;城市也因大学的存在而荣耀,也因大学的存在而更具品味。对一个区域来说,是同样的道理。大学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共存共荣共兴的,只有良性的互动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可能使彼此获得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与我们大学完善自己、服务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优势第6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比较优势

1.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

1.1欠发达地区工业存在的比较优势

欠发达是一个相对概念,从经济性上看,是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从相对性上看,是相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而言;从动态性上看,是随着自身发展和比较对象变化而变化的;从规模性上看,具有范围要求,区域性出现。如何寻找并合理利用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使其转化为欠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对于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甚至赶超是十分重要的。欠发达地区工业秉承欠发达地区整体比较优势,同时各省又保持了自己的特点,把握好欠发达地区工业的比较优势,营造利于比较优势发挥的氛围,可以大大促进工业发展,并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赶超提供强劲动力。

从整体来看,欠发达地区工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比较优势:①资源禀赋优势。我国欠发达地区一般地处中西部,资源矿产丰富,如煤矿、金银矿及有色金属矿藏等,储量非常可观;生态资源方面,自然环境优越,动植物及景观优势较为突出。②持续增长优势。基于波特发展理论,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要素或投资推动阶段,而东部发达地区则相对处于创新推动阶段。这种态势虽然会给欠发达地区带来某些利益损失,但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加快赶超速度,并有利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作关系从“争利”到“依赖”再到“共赢”的转变。③政策支持优势。为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国家频频出台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及一系列优惠措施,刺激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1.2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实现机制

1.2.1比较优势的实现要求

2.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具体手段

通过上述理论模型的论述我们发现,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下,可以很好的解释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那么,现实中要实现比较优势,就要促使现实条件不断向理论假设条件趋近,构建不断完善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并配合相应的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运用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选择性政策,特别是省级财政补贴,带有更明显的非均衡性。对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品进行补贴,该产品的优势会进一步增强,因为补贴达到一定程度,会直接影响该商品的微观价格,同时吸引生产要素向本产品集中,进一步推动比较优势。如果补贴给比较劣势产品,产品微观价格也会随着补贴程度的提高而降低,从而使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现实中这样程度的补贴不太现实,所以,应着力补贴比较优势产品,加速优势产业发展,并发挥相应的带动作用。

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创新可以增强产业绝对竞争力。技术进步与创新可以大大推动比较优势的动态循环,从根本上提高比较优势的强度,增强比较优势的实现能力。

市场扭曲的正确应对。产品市场的价格体系是俄林提出的相互依存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在此市场中出现了价格扭曲,这会反作用于要素市场,影响要素市场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到要素的趋向,影响专业化分工,最终成为比较优势发挥的障碍。欠发达地区工业要致力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必须先具备一个优秀的市场环境。

3.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1“资源诅咒”的延续

资源丰富的地区或者国家往往不具备竞争优势,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资源诅咒”。这一理论是经济学家奥蒂于1993年提出的,意指赋予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他通过研究发现,1960年到1990年资源贫乏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资源丰富的国家高2倍到3倍,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表现反而最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首先,自然资源的短期资源收入过度吸收了社会资源,从而使资源所在地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当地工业化政策失败,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较低,资源收入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表现出不稳定性,便利投资风险增加,降低了地区经济增长率;再次,资源租金的存在往往伴随着寻租和腐败,伴随着政治权力利益集团的产生,弱化了国家制度质量,从而使经济增长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最后,资源开采处于经济结构的底端,其增长对技术水平和劳动力水平的需求较低,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挤出效应,使经济增长缺少必要的资本、技术及人才积累,阻碍了经济增长。欠发达地区往往喜欢倚仗资源优势,放松了制度遵从,轻视其他产品的发展,缺乏前进动力④。而工业企业会放松企业创新,人才积累及长远发展规划,没有充分意识到资源优势亦是一把“双刃剑”,这回导致“资源优势”的延续。

3.2高新技术产业的盲目上马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太相同,传统工业化道路要求实现国民经济的机械化、电气化,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更偏重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二者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前文谈到,推动技术创新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发挥,在此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和企业就有动机盲目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的上马,而对这些产业是否适合当地经济状况⑤,能否真正形成技术突破,能否带动产业发展,能否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考虑不甚全面。盲目发展,得不偿失。(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注解

①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14页.

②亚蒂什·N·巴格瓦蒂.高级国际贸易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③贝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2-25.

⑤赵忠璇.发展优势产业,实现贵州经济跨越性发展.贵阳学院学报,2007(1)

参考文献:

[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14页.

[2]亚蒂什·N·巴格瓦蒂.高级国际贸易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3]贝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经济学的优势第7篇

【关键词】区域;优势产业;区域经济;产业集聚

1.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

不同的经济理论视角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界定。目前国内关于区域优势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考虑区内资源要素现状,确定优势产业;二是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钻石模型对区域产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结合产业市场竞争力表现,确定区域优势产业。我们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的理论基础。

1.1 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1)区域的界定

在我国,行政区域内通常拥有功能结构完整的经济系统,但经济系统是开放的,行政区界不能阻隔不同经济系统的对接开放,因此按不同层次的划分,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有所区别。本文中的区域主要是指行政区域,而非经济区域。

(2)区域产业系统的发展目标

区域产业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同时充分发挥不同区域产业系统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系统的发展[1]。

(3)区域间关系的假定

在一国经济体系中,微观、中观、宏观的纵向关系是引导、服从关系,高层次系统拥有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所进行的产业规划、功能定位更具宏观指导性和综合统筹性,因此低层次产业系统的发展应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以符合更高层次系统发展方向和定位为制定本区域系统产业政策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区域经济子系统既有各自的地区利益,也有共同的宏观目标和国家宏观协调机制,因此它们应加强合作,合理进行产业分工以获取经济福利最大化,但不同区域的同一产业所面对的市场是同一的,互为竞争对手,各自的发展都意味着对资源要素的竞争性占有、利用、对公共产品的排他性利用,因此它们还存在竞争关系。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尽量发挥互补性,使区域合作大于竞争,从而谋求整体福利最大化。因此不同区域产业的发展关系应该是互补性合作大于竞争。

1.2 区域优势产业定义

区域优势产业内含相对性和动态性,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维度下,它是变化的[2]。区域优势产业应考虑一国背景下区际间的合作与竞争,它的发展不只是单纯地有利于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更应是在促成区际产业互补效应充分体现的前提下而实现的区域优势的发挥。因此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发展除应体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向外,还应体现国家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功能定位的战略意图。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基础在于优势的发挥,因此需要注重对区域内优势资源要素的利用,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使它快速发展以推动区域经济和区际间协作的发展,进而使区域内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区域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现有的比较优势未必是持久的,因此只有依托区域内比较优势,通过形成并发挥竞争优势,才能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使优势本身具备一定的自组织和自发展机制,保证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分析,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指:以区域的功能定位为基本立足点,依托区域内所拥有的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下,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面向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市场,在产业价值链条中某环节或多个环节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产业绩效高、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的产业或产业群[3]。

1.3 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区域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客体对象,有着它的一般属性,通过分析它的基本属性有助于我们把握其本质。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1)系统性

从系统经济学的观点看,区域优势产业系统有其完整的功能特征,经济元和经济联系特征明显,优势资源、产品、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系统。区域优势产业既是相对的高级系统,拥有众多企业厂商、消费者群体、商会等子系统;它又是相对的低级系统,在它的外部存在众多平行性系统、高层次系统。因此区域优势产业具有系统性属性。

(2)相对性

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系统既是认识主体也是认识客体,既包括对外部经济世界的认识,也包括指向自身的认识;区域经济系统的认识不仅包括同层次之间,也包括不同层次之间的。因此不同区域经济系统的认识主体、资源位、比较的特征时空尺度、自身的知识、信息、偏好和对未来的预期都是不同的,决定区域优势产业的界定有着相对性。

(3)动态性

区域优势产业的基础是优势资源要素,在短期内它是难以变化的,但长期来看则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区域优势产业需要随着资源要素禀赋条件和产业配置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也是动态过程,区域优势产业可能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4)综合性

区域优势产业是综合性优势共同作用的系统,仅具有单一的优势不可能形成优势产业,资源、技术、产品上的优势应是基础性的构成。几种优势并非简单的叠加,应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机制把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种单一优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把优势进一步放大和扩张,从而整合成产业的优势。结合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和基本属性分析,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主要具有六个特点。

①弱可模仿性。优势产业既是众多优势资源共同作用的产物,也是对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平台;它具有较强的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可模仿性弱。

②时空性。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或时间纬度)有着不同的优势产业,不同的区域层次(或空间维度)也有不同的优势产业选择。

③发展性。优势产业拥有优势资源或较好的经营管理体制,需求市场较稳定;由于收入弹性高等因素作用,发展空间也较大,从而产业的增长率较高。

④创新性。优势产业的优势都将体现于产品,因此它的重要表现特征在于拥有受市场欢迎的创新产品。此外优势产业还体现于形成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等企业创新机制,保障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

⑤产业关联性。区域优势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较好,关联产业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循环,优势产业对它的前后向产业及辅助产业具有一定的拉动或推动作用,它有可能发展为区域内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⑥差异性。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优势产业,彼此互补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际间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避免区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最终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我国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我国产业集聚变化情况

我国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2002年)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本文的产业集聚研究对象为第二产业B门类采掘业、C门类制造业和D门类电力、热气、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文对产业集聚的统计数据均来自于相关年份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统计对象为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我们把研究时段定为1999-2003年(缺1998年数据)。我们以工业总产值作为各地区各产业经济规模大小的衡量值,产业集聚度的衡量采用空间基尼指数和E-G指数1988-2003年各指数的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1999-2003年,Gini指数下降的有8个行业,E-G指数下降的有3个行业,这3个行业也在Gini指数下降的8个行业之中。指数下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采掘与加工行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如烟草制品业,但总体来说,下降幅度不大,一些行业的下降程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集聚程度在持续提升。采掘业及资源密集型加工业一直在我国产业集聚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其集聚程度有下降的趋势,但这一趋势还不明显,而高科技产业和一些规模经济性较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一直在提高,且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2.2 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地区分布

产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在各地区形成专业化优势产业不断强化的态势,如浙江的“原发型”专业化产业区和广东主要依托外资形成的“嵌入型”专业化产业区,都形成了以产业集聚为主导形态的区域经济格局,并出现许多产品销量位居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的专业化产业区。我们用区位商来衡量我国地区优势产业的现实状况[4]。从理论上讲,如果某产业的LQ(区位商值)>1,则该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取LQ≥1.5。对某地区优势产业的衡量,不能仅仅看其产值或资产规模的大小,还应考虑到就业规模大小,否则,该产业只具有“飞地式”经济特征,对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的贡献有限,难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我们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计算出各地区的区位商值及其相对应的优势产业,见表2。

2.3 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分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采矿业、一部分资源加工业以及一部分轻工业行业,如食品、饮料制造业。因此,从相对优势的角度看,内陆地区的产业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从而使各地区经济有朝着专业化分工格局发展的态势,这也从区域分工指数、产业集聚指数中得到反映。我国区域分工指数、产业集聚指数整体上升,说明地区之间的分工水平在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发展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虽然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目前仍较为普遍,但这不能从整体上阻挡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大量的文献已证明了这一事实。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劳动分工水平有所提升产业集聚态势得到增强,相对优势产业在各地基本上出现[5]。但是,内陆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基本上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

3.简要结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从就地取材开始,根据当地的资源而逐渐形成产业集群,非常符合系统性和动态性的两个属性。如何促进发达地区成熟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以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丽琴.论珲春市优势产业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孔庆峰.论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及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32-40.

[5]水.产业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经济学的优势第8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逻辑

一、关于比较优势理论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始于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匪姑埽ˋdamSmith)的绝对优势论。亚当匪姑苋衔?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4年后,大卫防罴瓮迹―avidRicardo)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认为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

但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解释一国为什么在出口特定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如果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大于另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那么该经济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经济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最终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从此比较优势论成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人们把它写进了教科书。现实中,除了历史原因外,近300年来,中外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都极力赞成和倡导这一理论,几乎形成常识。

20世纪50年代俄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的进出口商品要素(资本和劳力)结构对比分析,结果令他大吃一惊:美国出口商品中含有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而进口品中却含有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这与要素禀赋理论所持有的观点恰恰相反。后来,里昂惕夫又用1951年美国贸易商品结构的数据再次作了计算,结果仍然相似。其他学者也进行了这种验证,证明了里昂惕夫之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关于新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动摇了整个国际经济学界。加上战后国际贸易出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如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等等。这些现象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陆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等,其中新贸易理论又被人们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集大成者。

新贸易理论主要的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R.Krugman)。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建立模型时附加了很多不符合实际的假设,就是这些假设才导致了其对新的贸易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如果改变其中的某个假定,就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所谓“新贸易理论”就是在改变了上述某些假设后形成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两个与以往理论不同的理论假设上:(1)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但一旦将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学家们就必须面对市场结构的问题。在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以前,国际经济学界对此无法突破。20世纪70年代后,产业组织理论蓬勃发展,从而为贸易理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的分析提供了工具。

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前提上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使用国家之间在自然环境、技术、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由于贸易能改善双方的资源配置状况并使双方的国民福利得以提高,因此,自由贸易是最佳的政策选择。但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市场本身的运行处于一种“次优”的境界,这种次优的境界并不能保证潜在的收益一定能实现,适当的政府干预或许有可能改进市场的运行结果。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谋求规模经济的额外收益,并借此掠夺他人的市场和工业利润。实施这一措施,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福利。这里贸易政策通过影响本国厂商及其竞争对于决策行为而产生转移经济租和扩大本国市场份额的效果,政府政策起到了许多寡头竞争模型中战略性行动——如投资于超额生产能力或研究和发展——相同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战略性贸易政策”。

新贸易理论虽然是作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反叛者”的面目出现的,但仔细地研究会发现,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发展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下的2×2×2模型不过是新贸易理论J×N×M模型的一个特例。即使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新贸易理论指出,只要做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将规模经济和垄断产生的垄断利润,看成是“企业家才能”这种虚拟要素的报酬(这种假设不尽合理),那么贸易商品所体现的要素净含量仍反映了国家间的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也就是说,是新贸易理论兼容了传统贸易的正确结论,并有新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说,是将传统贸易理论的相对要素禀赋原理修正为相对要素禀赋的规模经济优势原理。

其次,没有否定比较利益原则。新贸易理论指出,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来源不仅取决于国家大小和国家经济规模大小,而且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产业的干预情况。在这一点上,新贸易理论强调了人的行为的重要性,这和当前的主流经济学是相通的。换句话说,新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是广义的比较优势。

再次,在最基本的分析方式上,继承了自李嘉图以来这个系列学说的特点,就是把作为国际市场上比较于其他国家的竞争条件视为既定的条件,通过发挥这个优势来取得增值价值的贸易利益,新贸易理论的产品的异质性和需求偏好相似,是从需求方面反映了产业内不同交换在比较利益的实现条件,而在供给上产生比较利益的是规模经济优势。

所以,也有人将比较优势的学说分为: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是“劳动耗费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以俄林(BertilOhlin)为代表的“资源秉赋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规模经济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上述理论虽说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有了革命的发展,但他们只是对现实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解释,而且又有各自的特殊假设,所以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如新贸易理论指出规模经济是企业获取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但什么国家的公司会获取这些优势?在哪些产业?该理论认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历史因素、偶发事件和过去政策的产物,这种解释无法令人满意。面对这些问题,实践呼唤着更具统一性和说明性的理论的出现。

三、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波特(MichaelPorter)出版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三本书,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波特的理论都是从企业的角度去考察竞争优势如何培育和塑造的。他认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迄今为止,我还不曾看到哪个国家不拥有强大的公司却能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因此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是从本国内部寻求影响优势或者说导致某国出现某种规模经济的原因。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思想体现在波特的“钻石图”中。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要素,高级要素是指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练劳动者等。波特认为,在国际竞争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国要取得竞争优势,其高级要素比基本要素更为重要。

2.国内需求。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也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3.相关支撑产业。相关支撑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波特认为,这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波特认为外部环境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息息相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更新产品、提高效率,才能取得持久、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还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5.政府的作用。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作用是影响上述前四个方面的因素。政府对这四个要素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波特指出,一国政府所起的作用,虽然属于辅助要素,但对国家整个竞争优势的形成,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二战后西方经济的复苏,就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容纳力,而日本政府及时采取的产业结构、组织及技术政策,对于日本各时期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及时转换,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机遇。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其别重要的是:发明活动、技术上的突破、世界金融市场和汇率的变化、世界或地区需求的高涨、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战争等。由于这些偶然事件的发生,为那些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国家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

另外,波特将一国优势产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生产要素推动阶段。产业主要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一种表达,体现了新旧理论的继承性;第二阶段是投资推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产业价值链的延续主要来源于资本要素,持续的资本投入可以大量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并提高人员素质;第三阶段是创新推动阶段,竞争优势的持续需要产业中整个价值链的创新,特别是要依靠企业将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努力;第四阶段可称为财富推动阶段。产业主要靠吃老本维持,创新的意愿及能力均下降,面临着丧失竞争优势的危险。这就提示人们,要居安思危,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来提高价值链的增值水平,防止被淘汰的厄运。

四、贸易理论的逻辑

在众多的贸易理论中,有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将众多的流派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结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现有的诸多国际贸易学说看上去杂乱无章、茫无头绪,甚至相互冲突,但如果我们以波特的竞争优势概念作为线索,以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框架,就可以将它们全都纳入其中,建立一个逻辑严密、脉络清楚的统一的国际贸易理论新体系。

首先比较优势概念和竞争优势概念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李嘉图的年代,经济规模很小,几乎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对于当时的经济学家来说也确实意识不到规模经济及不完全竞争,所以当时的比较优势也就理所当然地能够自然转变为竞争优势。换句话说,古典时代的比较优势是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是原始状态的竞争优势。另外,根据波特的观点,一国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要素推动阶段,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在生产要素上拥有优势。这种表述,与传统比较优势学说的表述是一致的,表明比较优势蕴含于竞争优势之中。我们可以把比较优势学说看成是竞争优势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初步展开、竞争优势概念的初步阐述。同样的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没有脱离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

在近代,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由于内部规模经济必然会导致不完全竞争,所以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引入了国际贸易,论述了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规模经济及垄断优势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另一个原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古典时代的竞争优势就是比较优势,但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规模经济及差异化的产品才是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形成竞争优势的两大法宝。同时波特还回答了企业规模经济的源泉,认为相关产业的聚集和国内需求的旺盛将有助于形成外部和企业规模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比较成本优势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如某一国家劳动力比较丰富和便宜,外国企业可以借助资本流动到该国投资设厂加以利用、获取利润并汇回母国。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区位优势。谁可以利用?是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呢?这就要看哪个国家有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一个国家资本实力雄厚或者技术、管理上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其利用国外比较优势获利的能力就越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企业往往是依靠其竞争优势,借助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整合,因此竞争优势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基础,一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并减少本国资源被别国企业整合(张二震,马野青2003)。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基于比较优势的古典学说看成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原始组成部分,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初步展开,是竞争优势概念的初步阐述。把新贸易理论看成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和深入探讨,把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看成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完善。所以我们就可以说,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都可以统一在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之中。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6).

[2]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评论,2002,(2).

[3]孙晓刚.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看东亚模式[J].世界经济研究,2001,(3).

[4]鲍晓华.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财贸经济,2001,(4).

[5]张二震.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到全球竞争政策.经济学动态,1999,(7).

经济学的优势第9篇

关键词:后发优势;间接作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03-03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

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