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5 15:53:51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第1篇

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县安民之大事。建省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状况已经凸显。突出表现在:工程性、区域性缺水严重,特别是沿海地区缺水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面临较大压力;灌区工程薄弱,渠道渗漏严重,末级渠系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艰巨,水利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小型病险水库众多,抗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除险加固工作繁重;水资源节约、保护以及水土流失、水污染防治的压力越来越大,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任务艰巨。这些突出问题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

(二)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乐东长远可持续发展大计;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因此,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把水利工作摆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牢牢把握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省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省委五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把水利作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全力推动水利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今后3至5年,要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民生优先、促进发展的总原则,以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核心,着力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水环境与生态保护三大体系。规划建设一批防洪工程,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型水源工程,基本解决工程性、区域性缺水问题;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改善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提高用水效益;规划建设一批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小型病除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提高水利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三)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二要坚持统筹兼顾。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水利协调发展。三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五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三、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工程性、区域性缺水问题。充分利用我县水系分布特点,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布局,续建、新建一批中小型水源工程,基本解决我县工程性缺水和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用水需求。跟踪推进大隆水库灌区乐东支渠、大广坝二期工程(陀兴引水渠)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县水利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条件。今年重点跟踪推进大广坝二期工程(陀兴引水渠)工程建设。

(二)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着力提高江河、水库、堤防防洪标准。巩固中、小㈠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2012年底前全部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14座小㈠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启动53座小㈡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争取2015年底前全部完成;同步完成长茅水库(大型)的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昌化江、大安河等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排涝标准。推进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的中小河流及河段治理,基本完成望楼河下游河口段防洪工程和乐中河、白沙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任务。今年重点建设抱套、南万、三益、蚂蝗塘等4宗小㈠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大安河防洪整治工程。

(三)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防汛防风抗旱应急能力。继续建设和完善“三防”指挥系统,争取3至5年基本建成包括3D综合防洪电子沙盘、水库和主要江河水雨情监测、“三防”数据中心、防汛防台风预警、视频会商系统延伸到镇、水库和重点江河防洪防风部位视频监控及防汛决策支持等系统,使我县“三防”指挥系统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快推进全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继续完善“三防”各类预案,建立健全和规范镇、行政村“三防”组织体系,提高基层“三防”工作管理和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能力。

(四)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提高全县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国家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渠道防渗硬化、田洋综合整治、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长茅灌区等25宗大中小型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积极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5年新增和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4万亩,新增防渗渠道278.5公里,年新增节水能力0.96亿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以上。今年重点建设长茅西干渠防渗加固工程和千家镇、长茅灌区2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

(五)加快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持“统筹城乡、区域供水”,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城乡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方式,以中心水厂辐射农村,让农民群众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十二五时期,要实施完成县城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九所新区自来水配套管网工程和31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任务,全面解决1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85%,实现全县农村饮水基本安全。今年重点建设县城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九所新区自来水配套管网工程和9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六)继续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政策措施,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的保护。强化水资源论证,加强取水许可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用水量5年降低30%,昌化江乐东县城段、石门水库、望楼河利国段、三曲沟水库(地表水源)和莺歌海镇(地下水源)5个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制,继续实行重点工程、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行政领导任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责任管理;建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切实解决水利项目规划立项、资金安排、土地征用、建设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计划落实机制,明确年度建设任务,严格按照水利项目建设规划、计划和时限要求,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水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合理安排水利建设计划和资金。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土地确权、办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水污染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水环境安全。要加大力度宣传县情水情,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加大对水利的投入。力争今后5年全社会年平均投入比去年高出一倍。要增加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下决心改变水利前期工作滞后状况。在原有基础上,逐年增加县财政专项水利资金,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落实水利普查工作经费。足额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采用专用帐户管理,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按照国家规定,足额征收水利建设基金。严格按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

加大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据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和项目性质,对准公益性的水利建设项目,可采取项目法人承贷、财政贴息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合理确定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筹资筹劳限定标准内,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全面推行“一事一议”,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第2篇

同志们:

这次全市国防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全国国防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市国防教育工作,研究部署20__年工作任务。刚才,__警备区司令员颜小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麦步初同志代表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作了国防教育工作回顾、部署了20__年工作任务,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沈鸿同志传达了全国国防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我市国防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__警备区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突出赞颂辉煌成就、建设强大国防的主题,齐抓共管的合力进一步强化,重点突出、全民参与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爱国拥军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为我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我市国防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如何抓好今年我市国防教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全国国防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正确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国防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全国国防教育工作会议于去年11月12日至13日在京召开,党和国家、军队领导同志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矛盾发展的新变化,透视了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新趋势,深入思考和研究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国无防不立,基础在教育。抓好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之基、民族复兴之策、社会和谐之举,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防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国防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加强国防教育工作,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国际环境于我有利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各国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发生冲突与战争的诱因增多,我国与周边国家领土、领海争端依然复杂多变,维护国家统一的形势依然严峻;敌对势力不甘心看到中国发展强大,对中国在战略上围堵、安全上威胁、发展上牵制、统一上阻挠、上干扰、责任上施压、形象上丑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组织的破坏活动始终没有终止,__、、、东突、民运、×××等组织加紧串通勾连,与西方敌对势力遥相呼应,我国的安全与发展面临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建立强大国防、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能有丝毫懈怠;加强国防教育、培养全民国防意识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__地处沿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又是对事斗争准备的第一线,地缘位置特殊,战略意义重大,加强国防教育更是形势所迫、任务所需。我们一定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国防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认清国际环境的错综复杂性,认清战争的危险性,认清我国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克服麻痹思想,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建设现代化国防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加强国防教育工作,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和谐发展、实现富国强军的必然要求。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国防观念淡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必须通过扎实深入的国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思想;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积极性,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三)加强国防教育工作,是适应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斗争形势和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举措。国防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防意识为主的全民性教育,其核心集中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充分、清醒地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一是西方敌对势力把价值观和制度模式输出作为核心内容,把炒作热点敏感问题作为基本手法,把渗透基层、争夺群众作为重要方式,把培植的代言人作为重要依靠力量,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渗透攻击的新突破口,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作为渗透的重要渠道,给我防范意识形态渗透带来严峻挑战。__毗邻港澳,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主要汇聚地之一,意识形态工作更为重要。二是当前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虽已取得重大胜利,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复杂深远,经济发展还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来,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凸显期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短期 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叠加,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迫切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迫切需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防意识为主的全民性教育,切实发挥国防教育在凝神聚气、固本强基方面的强大功能,激发人们的爱国之心、强国之志,夯实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扎实推进我市国防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20__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是我市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的关键之年,是办好__会和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我市国防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重要一年。按照全国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的部署,20__年我市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紧贴形势任务,突出教育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国防教育工作新局面,不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增强全市人民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建设和巩固强大国防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为我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围绕大局、突出主题,增强我市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确定今年将以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为战略目标,全力抓好两大中心任务,一是全力办好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这件大事,二是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国防教育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将做好这两大中心任务的宣传教育融入今年国防教育的全过程。按照这个思路,今年,我市将突出富国强军,共筑长城国防教育主题,重点搞好一个讲堂、一次活动、两场竞赛、三期培训。一是开办__国防讲堂。邀请国家、军队专家学者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基层和农村开展讲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世情国情省情市情,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国防观;二是举办城市建设与国防教育征文和研讨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国防教育相互协调推动专题征文和研讨论坛,营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浓厚氛围,凝聚迎接(来源:文秘站 )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强大合力,形成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协调推进的广泛共识;三是融进迎接亚运会元素,组织开展__市第五届国防教育杯射击大赛和第二届__市中学生国防知识竞赛;四是组织开办市委党校局处级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研修班、全市国防教育干部学习培训班和市国防教育讲师团国防教育五进讲授备课班。另外,要抓紧成立__市少年军校总校,组织好少年军校野外生存训练等一系列活动。

(二)突出重点、抓好普及,落实国防教育五进要求。党政领导干部担负着参与领导和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重要责任。要把领导干部作为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坚持抓经常重实效,建机制保长效,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履行国防职责的意识和能力。以中组部、总政治部编写的《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基本教材,利用党校培训、党委议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等时机,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形势报告和组织过军事日、参加军事演练等形式,加强党政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结合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领导干部国防理论学习的内容贯穿其中,使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理论学习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要坚持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采取有效举措,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学校国防教育的措施办法,采取学生军训、课堂教学和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国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培训。扎实抓好基干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强化职能和使命意识,培育战斗精神,激发建设和保卫国防的热情。总结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的经验做法,探索国防教育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建设和业务培训等有效途径,增强企业员工的国防观念。结合征兵宣传、双拥共建以及重大纪念活动,加强城乡居民国防教育,推动国防教育进入千家万户。

(三)拓宽渠道、创新手段,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坚持把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法律规范与自觉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要积极挖掘军地各方面资源,搞好军地共教,实现资源互补、成果共享,拓宽国防教育渠道;积极开发运用多功能教学软件系统,提高教学科技含量,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搞好教训结合、学练结合、演练结合,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注重依托红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宣传革命传统和国防知识;认真组织好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开展读书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专题展览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国防教育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高度重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普及国防知识,广泛宣传和推广关心国防好领导、支持国防好单位、情系国防好家庭好公民 ,在全社会掀起争当四好热潮,营造人人参与国防建设的浓厚氛围。

(四)打牢基础、完善制度,增强我市国防教育科学发展的后劲。要着眼国防教育的长远发展和规范运行,进一步做好打基础、管根本的工作,为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有力保障。一是完善政策法规。研究制订《__市全民国防教育实施办法》、《__市全民国防教育规划》等地方性法规和制度,健全完善《__市国防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加强我市国防教育基地的管理,推动国防教育基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抓好基础建设。运用高新科学技术,开发高科技、多功能国防教育平台,建立规范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演习一体化的指挥网络系统,建立完善快速、敏捷、灵活、高效的国防动员网络体系,提高国防教育基地的科技含量;市国防教育中心要加快推进军事主题公园建设,尽快论证、上马。三是抓好理论研究工作。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一批理论性强、实践价值高的研究成果。完成《国家主要领导人论国防建设知识读本》的编撰,编辑出版城市建设与国防教育征文和研讨活动的成果,组织完成《__市国防教育教材》的修订工作。四是抓好国防教育讲师团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三、加强领导,改进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国防教育工作新局面

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年我市的国防教育既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也面对许多困难与挑战。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工作,形成党委统揽、党政军民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合力,不断提高做好我市国防教育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对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国防教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作为国防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研究解决问题;分管领导要量化细化工作任务,具体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国防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国防教育工作的良性机制,把国防教育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

(二)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抓好国防教育工作的能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和科学把握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创造新经验,确保国防教育工作常抓常新。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新动态,掌握国防建设新思想新要求,自觉培养观察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建立国防教育工作的信息网络,形成立体式宣传教育网络和信息反馈体系。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第3篇

第二条水利建设基金是用于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由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组成。中央水利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江大河重点工程的维护和建设。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城市防洪及中小河流、湖泊的治理、维护和建设。跨流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水利建设工程和跨国河流、国界河流我方重点防护工程的治理费用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

第三条中央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

(一)从中央有关部门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3%。应提取水利建设基金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项目包括:车辆购置附加费、港口建设费、铁路建设基金、市话初装费、邮电附加、中央分成的电力建设基金。

(二)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可用于水利建设基金的资金。

第四条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

(一)从地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3%。应提取水利建设基金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项目包括:养路费、公路建设基金、车辆通行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地方交通及公安部门的驾驶员培训费、地方分成的电力建设基金、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业管理费、征地管理费、市政设施配套费。

(二)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要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建设。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包括:*市,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

(三)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征收的用于水利工程和防洪设施建设的各项基金(资金、附加、收费),统一纳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第五条中央水利建设基金的划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计委、水利部另行制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划转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照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划转办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六条水利建设基金首先要用于现有的水利工程建设,具体使用范围:

(一)中央水利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大江大河重点治理工程维护和建设;大江大河防汛抗洪设施维护和水毁工程修复;大江大河的清淤除障及流域内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全国性防汛抗旱通讯和信息系统维护和建设;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局性水利工程。

(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地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方中小河流、湖泊的治理;地方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设施建设;地方水利工程维护;其他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水利工程项目。

第七条水利建设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29号)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列收列支。每年年初分别由中央和省级水利部门根据水利建设规划,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年度基金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资金。其中,用于现有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水利建设基金,要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水利建设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可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八条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水利建设基金的收支核算和日常管理制度;计划部门要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年终,中央和地方水利部门应按财政隶属关系,分别编制水利建设基金收支决算报表;属于基本建设的支出,还应按规定编制基本建设财务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九条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任意提高水利建设基金和征收标准,不得扩大使用范围,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各级财政、计划、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建设基金的监督检查,违者要严肃处理。

第十条本办法自*年1月1日起实行,到2010年12月31日止。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第4篇

第二条水利建设基金是用于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由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组成。中央水利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江大河重点工程的维护和建设。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城市防洪及中小河流、湖泊的治理、维护和建设。跨流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水利建设工程和跨国河流、国界河流我方重点防护工程的治理费用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

第三条中央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

(一)从中央有关部门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3%。应提取水利建设基金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项目包括:车辆购置附加费、港口建设费、铁路建设基金、市话初装费、邮电附加、中央分成的电力建设基金。

(二)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可用于水利建设基金的资金。

第四条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

(一)从地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取提3%。应提取水利建设基金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项目包括:养路费、公路建设基金、车辆通行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地方交通及公安部门的驾驶员培训费、地方分成的电力建设基金、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业管理费、征地管理费、市政设施配套费。

(二)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要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建设。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盘锦、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郑州、开封、济南、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蚌埠、上海、南京、武汉、黄石、荆州、南昌、九江、长沙、岳阳、成都、广州、南宁、梧州、柳州市,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

(三)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征收的用于水利工程和防洪设施建设的各项基金(资金、附加、收费),统一纳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第五条中央水利建设基金的划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计委、水利部另行制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划转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照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划转办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六条水利建设基金首先要用于现有的水利工程建设,具体使用范围:

(一)中央水利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大江大河重点治理工程维护和建设;大江大河防汛抗洪设施维护和水毁工程修复;大江大河的清淤除障及流域内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全国性防汛抗旱通讯和信息系统维护和建设;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局性水利工程。

(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地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方中小河流、湖泊的合理;地方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设施建设;地方水利工程维护;其他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水利工程项目。

第七条水利建设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列收列支。每年年初分别由中央和省级水利部门根据水利建设规划,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年度基金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资金。其中,用于现有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水利建设基金,要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水利建设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可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八条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水利建设基金的收支核算和日常管理制度;计划部门要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年终,中央和地方水利部门应按财政隶属关系,分别编制水利建设基金收支决算报表;属于基本建设的支出,还应按规定编制基本建设财务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九条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任意提高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标准,不得扩大使用范围,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各级财政、计划、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建设基金的监督检查,违者要严肃处理。

第十条本办法自1997年1月1日起实行到2010年12月31日止。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科学、合理、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遵循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平安哈尔滨”的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线,以建立健全全市综合防灾救援体系和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动力,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主要目标

(一)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二)建立重大火灾隐患预防和整改机制,城乡防火条件明显改善,重大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整改,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

(三)建立健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社会公共消防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公安消防部队和地方专职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四)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出发点,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

(五)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高,消防宣传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工作普遍开展,消防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

(六)城镇消防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公共消防设施“欠账”全部还清并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七)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市情的消防制度,全面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保障能力,全社会抗御火灾整体能力明显提高。

(八)公安消防部队经费保障有效落实,消防站各项建设达到国家标准,消防特勤力量训练和作战体系基本形成。

(九)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达到国家标准,整体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基本任务

(一)加强消防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将消防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消防安全责任监督考评办法,对下级政府及本级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考评,落实奖惩措施,实行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对本行政区域内经常发生火灾事故特别是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火灾事故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进行处理。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的综合、协调和指导职能,落实各成员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定期分析本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加强消防监督检查,努力消除火灾隐患。

2.建立健全政府有关部门消防安全责任制。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和建设等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消防队(站)、消防装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维护、城镇消防规划编制以及公安消防部门消防业务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各级建设和城市规划等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消防部门组织编制城镇消防规划,并依法监督实施。各级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确保城镇消防规划确定的消防队(站)和其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用地。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对新建小区、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应征求公安消防部门意见,并保证与消防规划要求相一致。各级建设、城管部门和通信公司应当加强对消防供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管理。各级教育、科技、劳动保障、安全监管和司法等部门应当将消防法规、消防知识教育纳入教育、科普、培训和普法规划。

3.建立和完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各单位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黑龙江省消防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黑龙江省商场、宾馆、公共娱乐场所、餐饮场所、加油站等5项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工商、文化和卫生等部门在审批公众聚集、娱乐场所时,应当审查其相应消防行政许可文件,对未取得消防行政许可的,应函告同级公安消防部门;对未按时整改火灾隐患的应依法吊销其相关证照。建设、城市规划和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加强建筑消防安全设计、审核、验收工作,从源头上防止产生火灾隐患。

4.探索建立消防安全市场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单位消防安全信用体系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动行业、系统建立消防安全自律机制。引导建立消防设施检测、火灾痕迹物证鉴定、火灾损失评估、消防技术咨询等消防中介组织,实行消防中介资质管理制度、消防职业资格制度和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成立消防产品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制订《哈尔滨市消防中介组织管理规定》和《哈尔滨市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强化保险手段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作用,运用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整改火灾隐患和杜绝消防违法违章行为。营业性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企业应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未参加保险的,不得准予行政许可。保险人要在承保前对有关保险标的进行消防安全评估,在承保后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根据消防安全状况确定和调整保险费率或解除保险合同。

(二)强化消防综合治理,全力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1.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消除火灾隐患。以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粮库、木材加工企业、易燃易爆单位和易燃建筑密集区等为重点,持续开展消防安全治理。配合城市改造规划,优先规划改造城镇易燃建筑密集区,暂时不能改造的应当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年7月底前,各区、县(市)应当全面建立起重大火灾隐患举报、公示、挂牌督办、整改和责任追究机制,对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在整改周期内整改率要达到100%,限期内仍不能整改的坚决责令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

2.严厉打击各类消防违法行为。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和查封、行政拘留等强制措施,及时制止和惩治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对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及时提请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依法严厉打击建筑消防设施工程施工领域中的违法行为,保证建筑消防设施工程施工质量。*年年底前,全市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坚决杜绝新的未经消防审核、消防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违法投入使用。各级公安消防、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消防产品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行为。*年年底前,全市消防产品市场监督抽检合格率要达到80%以上,*年年底前要达到95%以上。

3.严肃查处火灾事故。公安消防部门要成立火灾调查专家委员会,聘请电气、化工、汽车、刑侦和法制等专业人员参与火灾调查,提高火灾事故的查清率和结案率。发生的火灾事故必须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查处;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等法律、法规,追究火灾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4.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要求,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农村消防工作建设标准》,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和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建设活动,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和农村消防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农村火灾防范体系。全面推行“七(十)户联防”,*年年底前全市参与联防的农户要达到总户数的80%以上,*年年底前力争达到100%。在制订城镇总体规划、乡村建设规划时,同步编制消防规划。结合村容村貌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和能源建设等工作,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5.强化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社区消防建设标准》,建立和完善火灾防范机制,各街道办事处要设立防火安全组织机构,居民委员会要在各住宅区设专(兼)职防火员,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人员采取有效看护措施。充分利用社区及各单位的保安力量,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志愿者和义务消防监督人员数要达到社区总人数的1%以上。*年年底前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到位率要达到80%以上,*年年底前力争达到100%。

6.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各级教育部门要将消防知识纳入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年年底前,各地区要制订幼儿园、学校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计划,安排教育课时,保证消防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各大专院校要普遍成立师生消防宣传组织或义务消防组织。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消防公益宣传,提高消防知识普及率。春、冬季防火期和重要节假日,各类新闻媒体要设立专栏,加大消防宣传频次。各单位、场所要加强对职工、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和消防控制室人员要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三)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抵御火灾能力

1.编制和完善城镇消防专项规划。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抓好城市和城镇消防规划的制订、修订工作,并将消防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对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城镇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不得批准。各区、县(市)应确保城镇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工作与城镇总体规划、城镇开发建设同步推进。*年底前8区10县(市)的消防专项规划编制、鉴定和审批工作要全部完成。新建城区、开发区和工业区等在编制总体规划时要同步做好《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做到一步到位。农村的消防规划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抓好消防水源、消防道路、消防安全布局等规划建设。

2.加快消防站建设。要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将消防站建设纳入城市(镇)总体建设规划,使消防站建设辐射至乡镇和农村地区,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消防救援格局,建立道路交通和城市建筑综合消防救援网络体系。按照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期间,全市力争增设消防站6个,其中普通消防站5个、特勤消防站1个,在道里区新建爱建特勤消防站和空港普通消防站,在道外区新建天恒普通消防站、改建化工普通消防站,在南岗区新建农科普通消防站,在香坊区新建通乡普通消防站。

3.加强消防水源建设。消防供水设施的设置应与城镇开发、老城区改造、新建工业园区和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城市附近的公路,应当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沿公路各类建筑的增多按照市政道路同步建设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鼓励农村地区建设消火栓。消火栓不足的要充分利用江河湖泊修建消防取水口。消防给水管道陈旧造成水量、压力不足的,供排水部门应结合管道的扩建、改建或更新,满足消防供水要求。城市建设部门应修建公共消防蓄水池、水井等消防设施,城管部门应积极采用技术措施改造下水道作为消防应急用水;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也要积极修建本单位消防蓄水池、水井等储水设施。“*五”期间,全市要新增消防水源159处、维修改造水源137处,在香坊区新建设水源29处,在南岗区新建31处,道里区新建32处,松北区新建10处,道外区新建44处,平房区新建4处,阿城区新建4处,呼兰区新建5处。

(四)加强消防装备建设,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

1.加强消防车辆建设。根据我市产业结构和火灾特点,按三大功能区域有侧重地落实配置消防车辆。一是在道外区和香坊区形成一个以扑救化工事故为主的消防装备体系,重点配备重型泡沫车、高喷车、泡沫干粉联用车、防化洗消车和抢险救援车。二是在道里区和南岗区形成一个以扑救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救人为主的消防装备体系,重点配备举高消防车、照明排烟车和抢险救援车;三是在道里区形成一个扑救企业、大型仓库为主的消防装备体系,重点配备重型水罐车、高喷车和照明排烟车。*年年底前,全市所有大(中)队的消防车辆要在数量上达到《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的最低配备要求。“*五”期间,全市要新增消防车辆76台,其种车辆24台、消防艇2艘。

2.加强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建设。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消防员个人基本防护和特种防护装备建设。*年年底前,各地区消防员个人基本防护装备配备率要达到100%,特种防火装备率达到85%以上;*年年底前,消防员特种防护装备率达到90%以上;*年年底前,消防员特种防护装备配备率达到95%以上;*年以后,要根据灭火和抢险救援实际需要更新换代装备,满足灭火救援实际需求。

3.加强消防通信建设。继续坚持“科技强警”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灭火救援和部队管理远程监控。*年年底前,实现消防部队办公自动化,开通视频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年年底前,全市消防部门和消防通讯指挥车要具备现场实时图像传输功能并与省消防指挥中心联网;开通GPS卫星定位系统,所有消防指挥车和战斗车辆全部配备定位终端。*年年底前,在各地区公安机关350兆无线集群通讯系统基础上,完成全市消防部队火场350兆无线集群通讯系统建设。

(五)加强消防力量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灭火救援体系

1.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增加消防现役编制,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要求,招收300名合同制消防队员,解决公安现役警力不足问题。制订出台《哈尔滨市专职消防队管理规定》,巩固现有企业专职消防队和农村专职消防队。采取适当方式保留或整合在经济转轨、企业剥离办社会过程中剥离出来的消防力量。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所有单位和社区均应建立义务消防队或义务消防组织。拓展农村消防力量发展空间,争取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不断增长。*年年底前,全市重点乡镇要建立农村专职消防队。*年年底前,全市普遍建立以建制镇专(兼)职消防队为中心,乡村群众义务消防队为补充的农村消防队伍。

2.加强消防特勤队伍建设。加强消防特勤人员、车辆器材、场地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的抢险救灾作用。全市所有标准型普通消防中队和县(市)消防大队要组建抢险救援班。*年年底前,全市所有特勤消防中队和普通消防中队抢险救援班的车辆、特勤装备配备要达到国家标准。*年年底前,全市消防特勤队覆盖率要达到100%,具备应对各种特殊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

(六)加大消防经费投入,保障消防工作可持续发展

1.严格落实消防业务经费保障规定。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业务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和《武警黑龙江省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年年底前,消防业务费测算指标落实到位率全部达标。加大消防部队后勤保障经费投入,落实从优待警措施,改善官兵生活条件,提高官兵福利待遇,保证消防部队的高度稳定。

2.确保城市建设维护费消防经费投入比例。各级政府要对城市建设维护费消防经费投入实行计划单列,按照大城市不低于6%、中等城市不低于8%、小城市(县)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消防设施建设状况逐年提高投入比例。

3.拓宽社会消防资金供给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64亿元,用于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成立消防基金会,接受社会各界资助和捐赠,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投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七)从严治警,提高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过硬的消防队伍。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和谐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把握消防部队领导班子建设规律,不断创新领导班子建设的制度和方法,努力实现领导班子建设的制度化、知识化、科学化。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加强典型培养与交流,抓好基层,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不断提高部队防、灭火工作水平。

2.开展岗位练兵,提高部队整体素质。建立消防部队全员岗位练兵长效机制,严格实施岗位资格制度,强化在职培训。*年年底前,实现消防部队岗位练兵网络化。开展部队远程教育培训和网上岗位练兵,加强官兵基本功训练,增强部队管理能力,提高消防执法水平。坚持从实战出发,进一步改进业务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及时调整灭火作战预案,做到应用性训练与实战相结合,切实提高消防队伍应对各类火灾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消防行业良好形象。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和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做到监督与服务并举。根据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切实发挥公安消防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提倡和开展树消防部队新风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鼓舞部队士气,构建和谐消防部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将包括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切实增强“政府抓消防、政府建消防”的法制意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切实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为消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二)落实目标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确定消防事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落实。要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及时研究规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论证、评估,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第6篇

一、总体思路

(一)建设目标

聚焦肺炎疫情暴露的发热门诊收治能力、可转换传染病区收治能力、可转换ICU收治能力、实验室能力、传染病检测能力、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急救能力等“七个能力”不足和重大疫情救治、应急医疗物资、应急医疗资源启用预案等“三个保障”短板,立足防治急需,着眼长远发展,调整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提高平战结合能力,强化中西医结合,集中力量补齐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短板弱项,用2-3年时间构建基本完善我县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救治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力屏障。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底线思维。立足严峻复杂局面,防患未然、常备不懈,按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设标准,积极谋划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

二是坚持合理布局。着眼疫情防控需求,结合我县脱贫攻坚任务,统筹医疗资源配置,加快补齐县域医疗卫生短板。

三是坚持中西医并重。着眼我县经济社会和卫生健康发展实际,加快县中医院中医药服务及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切实改善中医药疫情防控救治基础条件,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应急工作机制。

四是坚持平战结合。既满足“战时”快速反应、集中救治和物资保障需要,又充分考虑“平时”职责任务和运行成本,推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

五是坚持防治协同。推动疾控机构、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整合协同,促进区域医疗资源梯次配置、开放共享,实现预防和医疗协同发展。

二、建设任务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国家《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和《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及相关建设标准,强化“七个能力”、完善“三个保障”、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全面推进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

(一)强化“七个能力”

1.发热门诊收治能力建设。

任务目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需设置发热门诊,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要求,具备为发热病人及时开展传染病检查复查的能力,确保应设尽设、全部达标,筑牢传染病患者收治的第一道关口和重大疫情预警监测关键哨点。

建设内容:一是根据《发热门诊设置和管理规范》,改善发热门诊条件,确保可以与其他区域物理隔离,设有直接对外的出入口,尽可能留有足够的室外场地,为快速扩建提供便利条件。二是配备符合规范标准的检验、影像、急救、核酸检测设备,建设集接诊、化验、影像、观察等功能于一体的发热门诊。三是按照传染病医疗流程和安全等级要求,落实“三区两通道”设计要求,合理布局诊室、留观室、候诊区,扩大等候间距,配齐筛查所需的设施设备。四是加强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哨点建设,强化与本级疾控机构和医院发热门诊的联动衔接,提高疫情监测和处置能力。

建设任务:实施县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组合类医疗专项工程、县医院诊断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县中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确保如期完工。

完成时限:2020年年底前。

2.可转换传染病区收治能力建设。

任务目标:落实“三区两通道”设计要求,加强传染病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升级,扩大传染病集中收治容量,全县设置传染病床位不低于20张。县中医院占有一定比例病床。

建设内容:一是坚持“可转换”原则,优化医院建设布局,确定相对独立的区域、建筑、病区、房间,合理配置门急诊、检验、检查、手术、重症监护、住院等医疗功能,提前设计预留好“三区两通道”区域。二是在隔离设施、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方面做两手考虑,既要考虑平时承担常规医疗服务的需要,降低运行成本,又要考虑到疫情期间独立运行、封闭管理的要求,确保设施便于改造、设备便于进出、人员便于调换。

建设任务:一是县医院谋划包装传染病楼建设,推动项目尽快实施。二是加快推进县中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实施。

完成时限:2021年年底前。

3.可转换重症监护病区(ICU)收治能力建设。

任务目标:县级公立医院按照编制床位的2%-5%设置ICU病床,取下限,县人民医院按照300张床位计算需设置6张ICU病床;县中医院按照130张床位计算需设置3张ICU病床。并配置呼吸机等医疗设备。

建设内容:一是加强重症监护病区(ICU)建设,按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床旁监护系统、呼吸机、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相关设备。二是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区设置一定数量负压病房和负压手术室,或预留出可紧急进行负压改造的条件。

建设任务: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实施重症监护病区(ICU)建设。

完成时限:2022年年底前完成。

4.实验室能力建设。

任务目标: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标建设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实验室,具备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因素和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

建设内容: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和《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查缺补漏、填平补齐,建设功能完备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备配置,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鼓励县中医院建设P2实验室,健全完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支撑平台。

建设任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购置检验检测所需设备,提升快速检测能力。推动县中医院建设P2实验室。

完成时限:2020年年底前完成。

5.传染病检测能力建设。

任务目标:县人民医院作为传染病定点医院具备已知传染病的常规检测能力。

建设内容:一是县人民医院配备聚合酶链式反应仪(PCR)等检测设备,建立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二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满足突发疫情时的检测能力需要。

建设任务:一是加快实施县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组合类医疗专项工程,确保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完善县医院检验检测能力。二是根据疫情发展需要,采取政府委托、市场化运行方式,购买第三方企业(机构)开展PCR检测服务。

完成时限:2020年年底前完成。

6.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建设。

任务目标:总体上,现有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要扩容50%,进一步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国家将出台具体指导意见)。

建设内容:一是参照《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确保医院配套建设医疗废弃物和污水处置设施,并与医院其他建设内容要同步完成。二是完善全县各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转运体制,采取委托、市场化运行方式,购买第三方企业(机构)开展医疗废弃物处置服务。三是科学谋划,适时实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建设任务: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和污水处置设施建设。

完成时限:2022年年底前完成。

7.急救能力建设。

任务目标:将急救能力建设作为本地“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加强急救体系统筹谋划,推进急救能力建设。

建设内容:一是加强急救设施配置,设立统一的急救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依托各类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急救站点,完善120急救网络,提升呼叫满足率、缩短响应时间。针对重大疫情,足额配备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二是加强急救队伍建设,依托县人民医院,组建传染病、呼吸、重症医学、院前急救等专业医学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协调和联合作战能力,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县中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承担紧急救治任务。加强中医院急诊科建设,设置布局合理的医疗区和支持区,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急救器械及药品,满足日常急救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需要。将中医院纳入全县急救医院网络,确保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无缝衔接。

主要任务:实施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应急能力建设,购置负压救护车和负压担架等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建立统一的急救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

完成时限:2022年年底前完成。

(二)完善“三个保障”

8.重大疫情救治保障。

任务目标:完善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并在省域内其他地方发生疫情时,第一时间发挥快速支援和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的作用。

完成时限:2022年年底前。

9.应急医疗物资保障。

任务目标:统筹做好疫情发生时医疗机构所需的防护物资、重点药品等应急物资储备。

主要任务:一是做好各级各类防护物资、重点药品、救治设备的储备,充实实物储备品种规模。二是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物资储备,确保医疗机构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医用口罩、隔离衣、眼罩等防护用品,原则上满足不少于10日用量。

完成时限:2021年年底前完成。

10.应急医疗资源启用预案保障。

任务目标:一是以投入换机制,建立普通医疗机构转化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的预案,真正起到“平战结合”的作用。二是结合人口分布情况,选择1-2处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作为应急状态时转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方舱医院或后备救济救灾场所。三是借鉴方舱医院和人防工程改造经验,推进体育场馆等公用设施两用改造,在相关设施新建或改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应急需求,完善场地设置、通风系统、后勤保障设计,预留管道、信息等接口和改造空间,具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

主要任务:一是全面梳理县域内各类医院以及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可以转化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方舱医院情况,形成一个应急医疗设施分布图、一张启用次序清单表。二是建立详细可行的应急医疗资源启用预案。

完成时限:2021年年底前。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任务目标:统筹做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形成县域内医疗救治、中医药服务和疫情防控合力。

建设内容:落实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主体责任,按照国家要求和标准,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传染病防控相适应的基础设施,配备相关医疗设备。根据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将维修改造和更新替换所需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

主要任务:推动实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救治能力建设。

完成时限:2020年年底前。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建立由县卫生健康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业务科室、医疗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工作专班,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目标。二是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反应速度。三是抓好防治力量区域统筹,加快建立中西医高效协同、优势互补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四是强化医疗机构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加强实验室和聚合酶链式反应仪(PCR)等大型仪器平台相关环境、试剂等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二)加强项目储备

一是按照区域卫生规划以及国家和省有关建设标准,立足地方工作实际,按照“平战结合”原则,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重点围绕“七个能力”、“三个保障”任务目标要求,着眼当前和长远,加大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坚决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疫情防控救治第一线,确保储备项目符合防控救治能力建设要求。二是严格按照国家医疗机构有关建设标准以及中央管理要求,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严格按照人员编制和床位编制核定业务用房面积,确保项目符合实际、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满足公共卫生达标建设要求。严禁借机盲目上马与疫情防控工作无关的项目。

(三)加快项目实施

聚焦我县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短板,推进实施县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组合类医疗专项工程、县医院诊断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县中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确保如期完工。

(四)严格项目管理

一是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规模、内容和建设年限加快推进实施,确保项目早日建成使用。二是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程序,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三是认真履行监管主体职责,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保障相关资金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和截留现象发生。

(五)多方筹措资金

一是建设所需资金由中央预算内投资、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筹措安排。各级资金安排重点支持疫情防控救治急需、各项条件成熟、能够在短期内建成投入使用的项目。二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三是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入库和资金争取工作。四是加强与本级发改部门和省级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衔接,积极争取省级各项资金支持。五是强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造血功能,尽最大努力自力更生,将自有资金更多用在疫情防控和救治上。

(六)加大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应急卫生救治队伍管理与培训,加强与国家、省市疾控机构联系,积极邀请高水平救护专家、检测专家开展医疗检测人员培训锻炼,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二是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信息共享机制。三是加大人员招聘力度,加快补齐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检测人员缺口。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第7篇

    《规划》描绘了水利发展的蓝图,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了使读者了解《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对《规划》出台的意义、落实重点和水利建设发展带来的影响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本刊将对《规划》亮点进行梳理,全面深入地进行解读。

    一、水利建设四大任务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四项: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战略处处长张旺介绍,这四项任务是针对几个水利发展较为滞后的领域而制定的。一是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灌排方式较为落后;二是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滞后;三是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四是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部分地区水生态环境恶化。

    近期,江南、华南强降水造成42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凸显我国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仍较为薄弱。因此,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大力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隐患,建立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县级及以下基层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完成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难度比较大。重点和难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难度大、任务重。我国将在洪水易发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建成2058个县级及以下基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对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防洪任务较重、洪灾损失较大、保护对象比较重要的173条大江大河主要支流进行集中治理,这些领域基础都非常薄弱。第二,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历史欠账多,短期内难以彻底扭转农田水利落后的局面。第三,我国经济社会仍在快速发展时期,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恶化趋势难以在短期内扭转。

    尽管以上任务的难度较大,但我国明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把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的情况下,完成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仍是有充分保障的。

    农田水利建设将提速

    针对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灌排方式较为落后、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历史欠账多的现状,《规划》提出,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强化农业节水。

    《规划》将“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一系列发展目标及重点工程。据统计,在6000多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中,2011年我国农业用水达到3790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农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用水大户。今年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规模,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重,加强大中型灌区和末级渠系改造升级。重点安排农村饮水安全等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等重点水源和水资源配置、治淮骨干等重要防洪工程以及其他关系全局的重要水利工程,并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

    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当前,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滞后,洪水易发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等领域基础都非常薄弱,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难度大、任务重。为此,《规划》提出,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段红东认为,《规划》中“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章的重点,就是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力争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尽快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水利支撑与保障体系。

    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要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针对近年来严重洪涝灾害暴露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蓄滞洪区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不断完善我国防洪减灾体系。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对流域和区域防洪影响较大,应进行系统治理,提高整体防洪能力。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数量众多,系统治理投资巨大。“十二五”时期,选择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5000多条河流的重点河段进行治理。

    二是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在继续巩固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面广量大的41118座小(Ⅱ)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三是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建设。近期重点是加快淮河行蓄洪区、长江和海河重要蓄滞洪区建设。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外迁。

    四是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尽快在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建成2058个县级行政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

    加强水源工程和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

    鉴于我国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情况,《规划》提出,加强水资源配置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含国有农场、林场)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水源可靠性论证和工程卫生学评价,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强化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严格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让农民喝上洁净水、放心水。

    “要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就必须加强水源工程和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度的科学的水网连通体系。”段红东强调,在保障供水安全方面,应针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配能力。抓紧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对于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积极推进水库建设。对于西北等资源性缺水地区,合理建设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不断完善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着力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依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一重大水利问题。到2015年,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和旱灾易发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

    目前,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城乡水源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尤其是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且长期得不到解决。水资源配置体系还不健全,不能满足水资源统筹调配需求,水安全保障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城乡供水应急备用水源严重缺乏、保障程度不高,特别是应对连续干旱和特重干旱的能力很低。

    段红东表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要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的前提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尽快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资源调配格局。二是建设一批重点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抓好江河湖库连通,支撑国家重点区域发展,统筹解决区域工程性、资源性缺水问题,保障城乡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重点水源和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提高西南等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和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调蓄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应对特大干旱、连续干旱和供水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部分地区水生态环境恶化。《规划》提出,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护与河湖生态修复,优化和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有序发展小水电,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

    二、水利改革和管理

    《规划》指出,水利改革管理有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创新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强依法治水管水,三是推进水利科技创新。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第8篇

近年来,我市消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消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但也存在发展滞后、力量薄弱、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执勤备战和灭火抢险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市级各部门、武警*市消防支队要站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高度,正确分析我市消防队伍建设和消防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加快我市消防力量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要求,准确把握消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消防力量建设,为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明确发展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的目标和任务

各级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消防力量建设的意见》(川办发〔20*〕31号)精神,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求大力加强消防力量建设。到2010年形成以现役消防力量为主体,以政府专职消防队为重点,以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群众义务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保安消防队、联防消防队为基础,基本覆盖城镇社区和工矿企业、辐射农村和旅游景区的城乡消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一)落实“三站”建设任务。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消防力量建设的意见》(川办发〔20*〕31号)精神,在2010年前我市要完成3个消防队站建设任务。其中,20*年完成雁江城区、简阳市养马镇专职消防站的选址征地工作,于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完成安岳县龙台镇专职消防站的选址征地工作,于2010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各级政府专职消防队要有基本执勤用房、训练场地、通讯设备,人员和器材装备应达到执勤备战基本要求。

(二)加快特勤消防装备建设。市发改、财政、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协调,将我市利用法国政府贷款购买消防特勤装备项目落实好。

(三)加快公安消防装备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消防的投入,要按规划逐年解决我市公安消防部队装备器材不足和训练、装备设施陈旧老化问题。雁江、简阳要按照国家标准配齐消防中队的常规装备,增添部分特勤装备。

(四)加强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安岳、乐至县人民政府要将专职消防队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积极改善专职消防队的战斗、生活和训练条件,确保器材、装备足额到位。*机车有限公司专职消防队要参照相关标准执行。年内,安岳、乐至政府专职消防队要完成火场三级组网建设。

(五)加强农村消防力量建设。一是要强化镇乡政府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各镇乡要成立相应的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并报当地公安消防大队备案。各级消防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对本辖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评估,及时研究解决本地突出的消防问题,在冬季、收获季节和火灾多发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形成消防安全工作有人管、火灾隐患有人查、发生火灾有人救的农村消防工作格局。二是镇乡人民政府要大力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力争在2010年内,建立起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地方专职、镇乡企业自办及村办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形成以国家、省级重点镇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建制镇专职消防队为中心,镇乡、村其他消防力量为补充的农村消防队伍网络,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

(六)加强镇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公安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遵循“安全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科学制定小城镇消防规划。在设有城镇生活供水管网的镇乡,要在集镇安装室外消火栓,无室外消火栓的镇乡要修建消防水池及消防车取水码头,确保消防用水。要加强镇乡政府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的装备建设,每队配备2台手抬机动泵、4支水枪、400米水带及灭火器和火钩等破拆工具,以满足灭火救援的需要。要动员有条件的农村大院修建1—2个蓄水能力不小于20m3的水池,以潜水泵等为灭火取水设施,以及时、有效地扑救初期火灾。

三、加大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的保障力度

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涉及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一)合理规划。凡涉及“三站”建设任务,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土地管理、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时合理安排消防站建设用地。对规划确定的消防用地,不得擅自改变。

(二)搞好立项。各地要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纳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城市消防抢险救援指挥中心、消防站、消防装备建设、训练设施等重点消防项目的立项工作,积极督促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搞好专职消防队建设。投资主管部门要按照规范及技术标注将消防站、消防车辆、装备、训练场地、建筑消防设施等建设经费纳入工程概算,把更新改造和增添消防基础设施纳入大中型项目投资审查范围,积极改善企事业单位消防基础设施条件。

(三)落实经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规定保障本地、部门消防力量建设所需经费,应由财政部门保障的经费按有关规定纳入财政预算,并结合本地财力尽可能提高支出标准。要优先安排消防车辆、装备器材建设等专项资金,对执行重大临时任务所产生的装备物资消耗应酌情予以补助。要合理使用城市建设维护管理资金,加大专项经费支持力度,用于公共消防设施的维护。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和公共消防设施的投入。

(四)强化责任。各级部门要严格实行消防工作问责制,严格考核奖惩。对工作措施不落实、人员不到位、装备和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不力造成恶性火灾事故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

(五)优化用人环境。对于政府专职消防队人员、消防聘用文职人员,用工单位应与之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明确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协议终止解决的条件和违约责任等内容;工资参照当地有关行业工资标准执行,其他补助、补贴按当地同工龄阶段的行业职工待遇确定,但支付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按规定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执勤队员因执行灭火抢险救援任务受伤、致残或牺牲,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医疗、工伤待遇。符合条件的应申报烈士、荣誉称号。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第9篇

一、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服务官兵,促进警营内外和谐,是实现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我们公安消防部队,就要做到为群众服务和为官兵服务。消防部队作为维护公共安全的纪律部队,担负着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的重要职责,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就是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始终做到服务人民。

一是要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利益第一,切实贯彻灭火救援“五个第一时间”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二是要在监督执法中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程序,强化内部监督,切实解决执法不严、不力、不廉和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三是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工作,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是确保官兵为民服务的基础和保证。在当前消防警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加巨的今天,我们__消防支队从20__年开始,陆续引入合同制消防员、消防文职雇员充实到执法、执勤的辅助岗位,这就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体现。那么这支队伍怎么用、如何管,怎么将非现役人员与现役官兵融合,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这就是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实践。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士后和非现役人员至上的指导思想,教育关心爱护他们,解决好他们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要充分尊重广大基层官兵和非现役人员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和非现役人员,把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与官兵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大力培养战斗精神,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内部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建设,深入开展尊干爱兵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部队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教育广大官兵正确认识军人的义务和权益,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大力发扬爱国奉献精神,自觉为人民为部队多做贡献。重视官兵人身安全,维护官兵合法权益,促进官兵身心健康,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条件,努力解决官兵实际困难,落实基层官兵福利,支持官兵学习成才,丰富官兵文化生活,确保广大官兵思想稳定、身心健康、爱岗敬业、士气高昂,确保各项消防安全保卫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科学研判形势,统筹兼顾,是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讲的是发展模式问题,落实到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中,就要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全局意识,既要置身消防看消防,更要跳出消防看消防,善于把消防工作置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谋划,放在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进程中来思考,提升到促进社会和谐的更高层次上来追求。在制定工作规划,谋求发展举措时,必须着眼全局,放眼未来,兼顾各方,统筹部署,坚持围绕全局抓局部,着眼长远抓当前,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强化协调意识,正确处理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内外关系,做到相互促进,整体推进。

三是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既要用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谋划长远工作,着力在解决制约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下功夫,更要以务实的精神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把基层做强,基础做大,基本功练扎实,使各项工作措施和工作效果经得起官兵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为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铺好路搭起台。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强调的是手段和途径。要实现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好“六个关系”。

一是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消防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稳定,所以,必须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对我们__来讲,当务之急是解决滞后的问题,消灭历史欠帐,消除历史形成的隐患,然后逐步实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是统筹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消防工作既具有较强的法规性、政策性和专业技术性,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没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没有专门机关的管理,消防工作就会放任自流,就不能

有大的发展,火灾就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消防工作就失去了基础,就提高不了全社会抵御火灾能力。因此,在大力加强公安消防部队这支主力军建设,提高其执法水平和战斗力,又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大力发展各种形式消防队伍,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走社会路线发展基层消防队伍上,我们__要在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上下功夫,走乡镇安全监管中心之路,健全基层消防安全监管网络和救援体系;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三、坚持防火灭火中心任务,强化部队建设,是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要求我们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结合起来。在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积极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人们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在做好传统火灾扑救上,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从可持续发展观上纵观全局,水上火灾扑救和高速公路救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单从水上消防来看,我们__市目前拥有449个内河港口码头单位,码头总延长58余公里,泊位数达到1100余个,最大靠泊能力为1000吨级,年货物吞吐量已达1.35亿吨,其总量仅次于南京港和苏州港。目前__港的货物吞吐量已居国内内河港口第三的位置。近几年来多次发生船舶事故,偶尔还有大的火灾发生。

从公路交通运输工具火灾和事故救援来看,__境内有杭宁高速公路、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和杭长高速公路,辖区内高速公路的灭火救援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高速公路全线是全封闭的,且没有设置应急消防水源,因此灭火救援时的供水主要依靠消防车的自备水。而且由于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少、分隔行驶以及全封闭性的特点,一旦有事故发生,其他车辆继续驶入就难以掉头、分流和疏散,从而造成高速公路堵塞,导致交通中断,救援装备和人员难以接近事故现场,人员车辆疏散极其困难。所以,我们要把同传统和非传统的火灾作斗争、减少火灾危害的关口前移,加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及时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但是,消防工作的客观规律也表明,完全避免发生火灾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火灾形势逾发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在千方百计搞好火灾预防的同时,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长期以来,我们消防安全保卫重点、消防监督力量、灭火救援力量主要分布于城市。然而,随着当前__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消防工作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必须转变过去只为试点,只求经验的做法,要向全市所有乡村延伸,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消防工作思路,认真总结提高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消防工作经验和方法,全面加强农村消防工作软硬件建设,提升城乡抗御火灾的能力。

公安消防部队担负着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任务,这是中心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但中心工作的顺利实施又必须以队伍建设为基本前提和保障,所以我们必须要统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实践证明,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队伍建设抓不好,业务工作同样无法抓好。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队伍建设置于全面性、根本性、基础性地位,坚持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以队伍建设的成效促进业务工作的开展,以业务工作的成效检验队伍建设的成果,真正实现火灾形势和部队管理“两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