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改革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0 10:51:27

农村改革发展

第1篇

――垫湖村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表明,实现农业增效,必须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用产业化提升农业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大包干”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强化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但这种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垫湖村针对这一现状,从变革农业生产方式人手,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由“大包干”向“大合作”的转变,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合作共建,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为改变生产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的状况,垫湖村100多户群众自发成立了“垫湖养猪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生产,对生猪养殖进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增强了市场适应能力,养殖户生产经营收益显著提高。取得成功经验后,该村成立了“泗洪县垫湖农产品生产合作社”,把合作范围从单纯的生猪养殖扩大到种植业、养殖业的方方面面,全村80%以上群众成为社员,从根本上突破了农户小生产瓶颈制约,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生产。二是品牌共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了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垫湖村努力推进农业品牌化经营,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增强市场竞争力,“抱团”闯市场。目前,该村已获得“垫湖仙米”、“垫湖地道草鸡蛋”和“垫湖紫心山芋”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并作为宿迁市特色农产品参加上海农展会,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品牌化经营使垫湖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苏南及浙江、上海等地成功进入大型超市。三是技术共享,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合作社的成立,使得引进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成为可能。2006年,该村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引入野生水稻改良当地的“上塘贡米”,并进行“稻鸭共作”试验,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130多亩“稻鸭共作”试点已经成功,2008年扩大到5000亩。通过与省农科院的合作,垫湖村推动了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普及和新品种的推广,加速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垫湖村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表明,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工业化致富农民

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农村工业化水平低。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农民逐渐脱离土地的过程。近年来,垫湖村突破“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工哺农”的发展路子,促进广大农民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经济的合作与竞争。一是推进招商引资,探索壮大集体经济之路。垫湖村发挥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定做、来件装配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借助外力发展本村的工业经济。同时,整合政策性资金,采取集资入股等形式,建设标准化厂房,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形成了“乡镇得税金、村里得租金、群众得薪金、老板省资金”的发展新模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加强村企合作,探索工业化提升农业之路。泗洪县委、县政府为发挥工业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在县内工业企业中开展了“村企合作”活动。垫湖村牢牢把握这一机遇,与合作企业――麦华公司联手做好农产品深加工的文章,通过精深加工的“垫湖仙米”品质优良,市场售价达到每公斤36元,仅此一项带动全村人均增收近千元,实现了工业对农业的有效提升。三是培育新型农民,探索促进农民增收之路。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让更多的农民跳出农门,进城务工或自主创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根本途径。垫湖村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机遇。对全村50周岁以下男劳动力、40周岁以下女劳动力,以及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进行职业技能或创业培训,全村共有1000多名群众进厂务工,55户群众自主创业,从事非农产业。

――垫湖村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表明,加快农村发展,必须坚持走城乡一体化道路,用城镇化带动农村

第2篇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大一统”框架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导、政策性与合作制补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广泛参与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农村信贷资金从国家计划供应到按市场原则优化配置,信贷规模逐步转向总量的指导性控制并根据风险指标实施市场化调节,支农资金按照客户需求和市场信贷条件实施商业化配置,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显着改善。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从简单的“存贷汇”到全方位拓展,形成了以农村小额贷款、本外币结算、银行卡等品种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以及贷款上柜台、ATM、网上银行等较为便捷的服务方式,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明显提高。四是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从各个机构的分散运行到系统性整合完善,农村地区信用创建成效明显,覆盖全国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先进支付手段逐步向农村延伸,“三农”金融支付日趋便捷。五是农村金融监管从一般财政性管理到专业化的外部监管,新的监管理念和持续监管思路深入人心,农村金融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分类监管和差别监管措施充分运用,农村金融监管有效性明显提升。

经过30年的艰难探索和持续努力,农村金融已由最初的动员储蓄、提供结算便利,逐步发展成为配置“三农”资源、调节农村经济、分散农业风险、打造诚信环境的重要行业。截至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12.4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9.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23.4%。截至2008年9月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8%,其中农户贷款1.6万亿元,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34.6%,受惠农户3亿多,为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3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有这样几条基本经验特别宝贵。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全党全国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改革发展农村金融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也是我们制定和落实农村金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点。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体制、机制、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农村金融的机构布局、功能定位、产品服务等各个关键环节,只有主动适应这个阶段性的历史要求,政策措施才更具现实操作性,农村金融体系才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主导方向。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活力与效率。随着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成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坚持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市场化建设,促进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的各项重要功能和作用。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30年,本质上就是不断创新与进步的30年。与时俱进的探索创新,也极大加快了其自身改革发展进程。面对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必须以更坚定的信心和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在防范风险基础上,持续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很不平衡。这既需要我们在宏观层面上作出符合“三农”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制度安排,更需要兼顾微观层面的差异,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和引导围绕“三农”贷款可得性、服务便利性和财务可持续性,探索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多种改革模式和科学的发展方式。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注重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农业的特殊性和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带来“三农”金融服务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客观上与金融的商业化运作存在一定矛盾。必须充分借鉴各国在这个领域的普遍做法和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加快构建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有效激发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的内在积极性,确保农村信贷投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持续改善。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防范金融风险。农村金融的机构数量种类多,性质差异大,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都比较突出,是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要始终把风险防范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风险为本的理念,切实强化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金融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深刻变革的关键阶段,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加剧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形成较大冲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工作,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农村金融发展道路,具有更加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大力推进城乡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实现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协调发展。在政策性金融方面,按照专业化农业政策银行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全面承担起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微利甚至无收益“三农”项目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显着扩大政策性信贷投放规模;加快建立政策性保险制度和省级机构体系,完善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连接机制。在商业性金融方面,抓紧推进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规范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在合作金融方面,鼓励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允许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面向社员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坚持特色化发展,适应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快构建规制科学、竞争适度、运行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在农村信贷市场方面,在适当时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鼓励商业性金融业务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引导开展金融服务的自主创新、错位竞争与业务合作,提高农村信贷市场活力与合力。在农村保险市场方面,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发展涉农保险业务。在农村资本市场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逐年增加中央国债运用于“三农”的比重,支持政策性银行发行支农金融债券,完善农产品期货品种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快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创新的内在积极性,促进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三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适应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需要,加快构建农村担保、征信、支付清算、教育培训等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继续大力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价制度,加快建设全面覆盖农村信贷领域的全国信贷登记系统,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在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农用土地和农村宅基地抵押的有效方式,支持各类资本设立农村担保机构,大力培育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建立农村不动产抵押登记和交易制度。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的辐射范围,完善支付结算品种,拓宽支付服务渠道。在农村金融队伍建设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方面,全面实施农村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快建立科学的农村金融高管人员评价考核、选拔任用和流动机制;尽快将金融基础知识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广泛宣传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第3篇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废除,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切实巩固了新时期工农联盟;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加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总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二0二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00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遵循以下重大原则。

——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加大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全面稳定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形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二)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并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三)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建设项目,逐步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加强投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要支持增粮增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改善其他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护办法,充实主要农产品储备,优化农产品进出口和吞吐调节机制,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四)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坚持农业银行为农服务的方向,强化职能、落实责任,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业务范围。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县(市)社法人地位稳定,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强监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

(五)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六)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密切人大代表同农民的联系。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二0一二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实践,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涉农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强化涉农执法监督和司法保护。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社会组织,完善社会自治功能。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基层财力,逐步解决一些行政村运转困难问题,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各地区都要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强化扶持政策,落实储备任务,分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集中投入、整体开发,今年起组织实施。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加快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积极性。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逐步取消主产区资金配套。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加强产粮大县建设,确保区域内粮田面积不减少、粮食自给水平不下降。坚持放开市场,积极搞活流通,完善产销衔接。提高全社会节粮意识,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节粮措施。加强粮食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改善全球粮食供给作出贡献。

(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发展油料生产,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棉花、糖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发展林业产业,繁荣山区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强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集中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水源工程建设,力争二0二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二0一0年底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支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按照现代化水平高、覆盖范围广的要求,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

(五)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减免运销环节收费,长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惩治坑农害农行为。

(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完善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工程,推进退牧还草,发展灌溉草场,恢复草原生态植被。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快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物种和种质资源,防范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入侵。多渠道筹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逐步提高补偿标准。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七)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按照鼓励出口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适度进口结构性短缺产品的原则,完善农产品进出口战略规划和调控机制,加强国际市场研究和信息服务。强化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监管,提高出口优势产品附加值和质量安全水平。引导外商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健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建立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统筹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贸易秩序。

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重视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加强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农民健身活动。

(二)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在研究生招录和教师选聘时优先。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

(三)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完善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妇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推进优生优育,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农村老龄服务。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促进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发展农村邮政服务。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机制,提高综合利用效能。

(六)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军队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反贫困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七)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我国农村自然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抗灾力量弱,必须切实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地震监测预警,提高监测水平,完善处置预案,加强专业力量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加强防洪排涝抗旱设施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提高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设施抗灾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筑质量,落实安全标准和责任。全力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农村恢复重建工作,加大投入,对口支援,发动群众,加快受灾农户住房重建,搞好农业生产设施重建,尽早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修复并不断改善。

(八)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做好农村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农村广大干部要进村入户做好下访工作,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政法工作,推进农村警务建设,实行群防群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坚决取缔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一)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加强对农村改革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省市县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注重选好配强县乡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坚持和完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作为考核地方特别是县(市)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发挥派、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选举办法,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领导和支持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乡镇企业工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加强农民工中党的工作。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抓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两年内覆盖全部行政村。

(三)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帮助工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广泛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增强他们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两年内实现全国乡村网络基本覆盖。

(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证党员按照规定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组织农村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创先争优等活动。关心爱护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第4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推动农村发展改革稳定再上新台阶,现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这一中心,组织实施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不断强化农业基础,着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在改善民生中不断增进农民福祉,为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2.目标任务。根据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工作任务,到20**年,基本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亩产值达到1.3万元;城乡差别显著缩小,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城乡社会保障实现并轨,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亩产值达到1.65万元;城乡差别基本消除,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城乡现代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均等化。

二、加快农村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整合资源实施“一带、两区、十基地”发展战略。以**公路为纽带,依托西北部花卉苗木种植大镇为产业基础,全力打造国家级园艺种植示范区和全国绿化苗木重点交易市场。高标准建设古镇现代农业园区、**市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全力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聚集化、品牌化经营。重点扶持**镇特色小水果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现代化基地,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从20**年起,将分散在各领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补贴、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资金等扶持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整合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断增加资金规模,市、镇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市信息化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重点建设农业基础资源信息数据库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平台。培养和引进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鼓励国家、省级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与园区、基地、企业开展农业科技项目合作。加快培育和推广农业新特色品种,不断提高传统特色农产品种养水平。开发和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引导更多农户机械化作业。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引导农民提升科学种田和养殖水平。

5.提升农业服务水平。用好用足农产品市场建设和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绿博会”、“食洽会”等农产品交易集散平台建设。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抓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探索建立总部+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组织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鼓励农户和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专业合作,引导同类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6.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多途径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参与农业资源开发,增加农业开发经营收入;引导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入股等方式参与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等建设,增加固定资产经营收入;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参与“三旧”改造,增加土地经营收入。积极改进扶持方式,巩固扶贫成果,不断增强经济后进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到20**年,力争全市行政村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

7.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山、水、园、林、路的管理。推进农路“硬底化”工程,到20**年,完成1000公里“硬底化”主干农路,构建直通田头的高标准农田路网。推进大面积连片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年,实现10.5万亩耕地通路桥。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到20**年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积3.2万亩和整治中低产田2.1万亩。推进鱼塘综合整治工程,到20**年,建成现代渔业示范基地1万亩。加快农村危桥改造,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开展第二轮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着力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规范农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快实施绿化**大地工程,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积极推动“绿道网”**段规划建设,提升城乡绿化净化美化水平。

三、深化农村改革

8.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市、镇(区)、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系统,完善土地流转合同及登记备案档案管理制度,落实经营主体资格审查机制,建立农村土地纠纷调处网络,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倡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的形式集中流转土地,采取多种流转形式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9.推进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确保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按章运作。推动条件成熟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资产经营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依法独立承担责任,构建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村级统一核算改革,确保2年内基本完成村级统一核算改革任务,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运作。鼓励条件成熟的镇区加快推进“村改居”工作,大力扶持“村改居”新社区的各项事业建设,将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纳入城镇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农村人”向“城市人”、农村意识向城市意识转变,引导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10.加快城镇规划建设。全面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强化规划建设、产业布局统筹力度,全力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市域全覆盖。大力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推动农村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以推动农民集中居住为重要切入点,探索通过减免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报建费、房产证办证费等政府规费,以及实施市、镇两级财政补贴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等系列措施,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结合推广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宅基地换房上楼居住,盘活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力争到20**年,各镇区建成1个以上的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

11.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组织、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鼓励有条件的镇区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认真落实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为农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的激励机制,设立支农贷款风险补偿金,完善风险补偿及担保制度,对涉农贷款定向给予补贴。探索推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农民宅基地的抵押试点工作。推进农户信用等级制度建设,加快开展“信用村(居)”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组建农业风险管理互助社,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归集与分散的服务平台。完善农产品种养保险和农房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四、维护农村稳定

12.扶持农民创业就业。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增加非农收入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向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予以倾斜,着力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全面实施青年创业工程,建立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农村青年自主创业。扩大社区就业基地,探索设立农业工作坊,推广设立大嫂工作坊,推动农村困难群体就地就业。建立花卉苗木、水产养殖、水果种植等若干个高效农业示范培训基地,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园区化规模经营。落实各级财政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户在农业现代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1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稳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加快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到20**年,构建起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完善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调整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参保人缴费年限相挂钩的待遇调节机制,逐步提高医疗保险水平。

14.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完善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扩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到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人公平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探索与省内高校合作开展农民学历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镇区开展农民普及高中以上学历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及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推进农村老年活动中心、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阅览室等文化体育设施全覆盖。完善农村公共交通网络,提供畅通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15.推进农村平安建设。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向镇村延伸。建立健全公正、高效、透明、文明的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深化镇区综治维稳中心和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效率。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营造良好的农村治安环境。深入推进警务、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法律调解服务、消防、安全生产、视频和技术防范、禁毒和康复工程等七大工作进社区。加强农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和农业投入品、流通环节、市场准入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抽查制度,健全动物防疫及产品质量监控平台。开展区域合作,建立一批市外农产品专供生产基地,确保市民“菜篮子”安全。

五、健全保障机制

16.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不断完善农村工作制度,提高农村工作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农村发展改革稳定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力度,形成促进农村发展改革稳定的工作合力。

17.激发农村基层活力。积极探索实施强镇扩权,通过直接放权或委托等方式,依法下放行政许可权和行政执法权,扩大镇级政府行政事务管理和处置权限。创新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健全市对镇区的实绩考核奖励机制,探索建立有差异的实绩考核制度,完善农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实绩考核奖励体系,充分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社区)领导班子,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服务农村发展改革稳定的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创新农民教育形式,深化农民教育内涵,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民的综合素质。

18.增强镇区财政实力。调整理顺市、镇两级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新机制,调动镇区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构建激励型税收分成新制度,从20**年起一定2年,各镇区国税、地税市级税收当年增量部分按市、镇4∶6比例进行分成;对**镇、**镇、**镇、**镇、**镇等5个经济欠发达镇实施“一级财政”、“专项资金补贴”、“债务固化”等扶持政策。具体实施细则由市财政部门研究制定。

第5篇

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其希望都寄于教育,而教育的振兴,又有待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仍在于农村。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64%,部分边远省区农村人口甚至占总人口的80%左右。所以说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论文百事通同时,大力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从而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这一地位,使各项改革得以不断深化。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心、支持下,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以及“普六”、“普九”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均有所提高。“两基”工作稳步推进,青壮年文盲率大幅度下降,基本扫除了青壮年丈盲。农村职、成教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初步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并开始按新体制运行,这必将促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创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更新局面。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教育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主观方面:素质教育的高要求与教育改革滞后,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专职教师严重缺乏,素质不适应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教育思想落后,教育观念陈腐,教育方法老化,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内容过时,这一切都亟待更新。师资力量亟待加强和合理配置,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否则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就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而难以落到实处。譬如,有的学校终年不闻歌声,即便偶尔听到一点点歌声,也是“南腔北调”难以为听,究其原因是该校根本就没有音乐专职教师,而其它教师又都是所谓的“专科”教师,对音乐简直是一窍不通。而有的学校却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其它教师也不懂体育,固此就连广播操也不会做,即便硬安排一位老师来教,那动作也是今人不敢恭维,老师的示范动作尚且做不规范,又怎能希望学生做得规范呢?诸如此类,由于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严重影响教育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

客观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山区、半山区范围较广,学校较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文化滞后,严重制约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现行对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与素质教育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

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我们的教育方针也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然而现行对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却不够健全,不尽合理,致使当今农村教育出现了一些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从而严重制约了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可以说对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之所在,是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而这一制度的改革又是举步艰难的。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大统考,再到水平测试,以及现在对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每进必考”或“每晋必考”,似乎人们都无法摆脱“考试”的束缚,难以离开“考试”这一“法宝”。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考学生,但归根结底实质上是考“老师”,尽管如今的水平测试比起过去的大统考有了一定的改进,评价方法也由过去的单看平均分,发展到现在的从“三率”(优秀率、合格率、差生率)综合考查,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因为现在考核评价一个老师的业绩仍然还是看你所教的学生的年终考试成绩。其它的东西,诸如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地区差异、个人成长进步情况等等都被置之度外。

即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教学方法,只要考得高分便是好老师、好方法。随着竞争机制的引进,学生的考分不仅决定学生的命运,更主要的是决定教师的奖惩,甚至决定教师的命运,这样过去的“一张试卷定终身”,便演化为现在的学生的“分数”决定教师的命运过去曾流传“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于是乎,素质教育喊得振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把教育方针写在墙上,挂在嘴上,落在地上,大家围绕考试指挥棒转,你考什么,我就主教什么。上面三令五申给学生减负。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却拼命给学生加重作业负担,有的学生就连不睡觉也无法完成作业,老师仍然采用时间加汗水,“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千方百计到处搜集资料,大搞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当作“两脚书柜”、“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

严重摧残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人指责老师不应该这样做,老师却哀叹道:“我也不想这样做,只是迫于无奈而已,因为人家要我的命,我不这样做又该怎么办呢?”更有甚者,是由封建社会的“科场舞弊”演变为当今花样繁多的考试作弊“竞赛”,以及想方设法排斥后进生等等。

总之,在大喊素质教育之时,应试教育却不断升温,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真不敢相信仿佛5O年代“放卫星”似的学生成绩,更不敢相信那成绩册上精确到百分位的一个个数据,居然会有那么大的神通,竟然能区分出一个个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各有所长的教师的优劣来。由此可见,现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亟待改革。

既然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怎样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呢?

第一,务必坚持教育创新、与时俱进,切实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狠抓教育教学科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和更新教学手段,更新教材内容,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大城镇新录用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的力度,鼓励高、中级人才下乡支教。积极搞好现有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狠抓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在职教师培训制度化、法制化,确保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务必大力搞好农村经济丈化建设,切实改善育人环境,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必备的前提,要深化“投入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投入,建立并逐步完善,基础教育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切实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新晨

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6篇

一、总体目标

全面加强以农村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别,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完善教育投入机制,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构建教育投入保障新机制,提高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财力保障,进一步调动县区、乡镇两级办学积极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稳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四)坚持充分发挥教育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三、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以县(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县区、乡镇两级政府责任明确、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区为主的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县区政府负责制定县区农村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制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案,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湖政发〔2005〕42号)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政策性津贴、补贴,改善教师福利及中小学离退休教师福利;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舍建设及维修经费,改善办学条件;领导和管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落实农村中小学助学制度,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对乡镇政府有关教育工作和农村中小学进行督导评估。

乡镇政府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学前儿童入园,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认真抓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新建、扩建中小学建设的选址和征地拆迁工作;负责成校、幼儿园的建设发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实施义务教育的水平。

(二)完善“以县(区)为主”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1.加强教育财政保障力度,依法保障教育经费。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市级财政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增强区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今后,政府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及边远乡镇的义务教育发展。县区政府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主体,县区级财政要更多地承担起责任。农村中小学公办教师工资(地方津贴、三保一金、福利奖金)、公用经费、师资培训经费、校舍建设维修和学校设备购置经费全部统一纳入县区级财政预算,随着财力的增加,努力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逐步缩小城乡教师待遇与办学条件的差距。依法足额征收教育附加,并全额用于教育事业。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后,农村公办中小学的收费收入及其他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由县区统一制订并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可以不受乡镇、村地域限制,实行邻村跨乡镇办学。各乡镇要在建设规划中安排好学校建设用地,进一步消除农村薄弱学校,缩小城乡差别。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后,乡镇级初中和中心小学资产,由县区统一处置,村校资产由乡镇负责处置,由此所得的收益继续用于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

3.进一步完善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政策,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完善家庭困难学生助学教育券制度,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子女,列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人,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家庭经济确有困难和其他因突发事件造成贫困的学生,纳入县区财政补助范围。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贯彻落实好由流入地政府负责和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按照聋哑教育以市为主、弱智教育以县区为主的原则,整合和优化特殊教育资源,重视对残疾儿童少年的早期干预,把学前教育和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助学活动。

(三)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力度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按照教育发展均衡优质的要求,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细化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将中小学网点调整与小城镇建设、行政村撤并、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创建教育现代化示范乡镇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学设施与装备的标准化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和教育信息化水平。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农村发展实际和农村教育发展需要,深化农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对农村新课程实验学校的指导,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新课程教改培训和农村骨干教师、校长的培训。

3.扎实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奖励力度,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校长和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提高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4.进一步深化学校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职工与学校实行“劳动聘用、岗位聘任”工作,不断完善教师竞争、流动、待聘等有序流动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教师交流制度,鼓励和引导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认真落实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深入开展“百校结对、千师支教”活动,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要规范学校用工制度,严格控制临时用工和压缩非教学人员。

5.积极探索职成教办学模式。要贴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整合职成教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实施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要认真抓好“燎原计划”项目实施,充分发挥乡镇化技术学校的培训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培养各类人才作出贡献。

(四)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监督、考核机制

进一步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以后,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部门预算。县区应建立教育经费支付(核算)中心,实行农村公办学校全部进入“教育支付(核算)中心”集体核算,以利于对教育经费的有效监督和合理使用。要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强化审计监督,努力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将教育工作作为县区、乡镇政府的任期目标和岗位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完善办学水平评估制度,对学校进行综合考评督导。

四、工作要求

第7篇

“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的实现。当前“三农”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不够,特别是农村发展不够。而发展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从农村资金的供求情况看,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资金供求缺口很大,矛盾十分突出,必须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近年来,在金融领域一直强调要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也出台了一些信贷支农政策,信贷支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三农”资金欠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情况,国内理论界和银行部门对信贷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对当前我国的信贷支农的困难和挑战并未出作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运用农村金融等理论,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借鉴、汲取国内外农业和农村信贷体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贷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的信贷供求、信贷风险、信贷市场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构建完善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体系的见解,并相应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包括提出问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农村金融基础理论及其借鉴作用。主要是为研究我国信贷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找到理论上的依据。重点梳理了有关农村金融方面的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农村金融理论及其发展历程,对农村金融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一些可以运用到我国农村信贷发展和改革中的个人判断,如实行“金融约束”政策、供给主导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相结合、借鉴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政策建议、政府适当介入等等,企望借鉴这些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和适用部分,以起到指引我国农村信贷体系建设的作用。

第三章,国外农村信贷的经验与启示。对国外农业和农村信贷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多数国家都相继形成各具特色、与本国实际相联系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有较为完善的农村或农业信贷组织体系,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对国外农业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的经验,我们不应该完全照搬,也不能全部否定。本章通过对国外农村信贷的比较,得到了要加强并完善农业和农村金融立法、农村金融改革不能单纯追求商业化、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要合理引导农村民间借贷行为等经验与启示。

第四章,中国农村信贷的绩效与问题。回顾了我国农村信贷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支农绩效,分析了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国从建国以来,农村信贷体系一直处于发展和改革中,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农村信贷体系在自身曲折发展过程中,促进和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本章的实证分析表明,加快农村信贷体系改革,改善农村信贷机构发展状况,增加农业和农村信贷,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本章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供求缺口大,农村信贷存在垄断行为,资金外流严重,贷款风险大等等。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存在许多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农村信贷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缺乏贷款风险分散机制,缺乏风险转移机制等。因此,对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指责信贷机构本身,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对症下药。

第五章,中国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重点考察不同需求主体的信贷需求,分析供求缺口,为构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体系奠定基础。我国信贷需求的多样性与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既有结构上的矛盾,也有数量上的缺口。本章着重分析需求主体各自的信贷需求,由于我国当前传统和现代生产方式同时存在,信贷需求的多样性显得尤为明显。在我国农村中,既有农户和中小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又有大型龙头企业的信贷需求;既有商业性信贷需求,又有政策性信贷需求;既有生产性信贷需求,又有非生产性信贷需求;既有短期信贷需求,又有中长期信贷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对信贷的需求有相当部分是无效的,这与农村信贷需求的特点密切相关。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信贷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和合作信贷为主体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本章在对信贷需求和供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信贷供求的缺口,并指出农村信贷市场上存在“劣户驱逐良户”的现象,分析认为引入担保和引入利率补贴等措施可以减小或消除供求缺口。

第六章,中国农村信贷风险分析。本章将农村信贷风险分析的基础建立在深入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风险上,即建立在对农业和农村客户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不论是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他们都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经营的是特殊商品——信贷资金,而贷款的本质是要求还本付息的,因此,信贷机构具有“嫌贫爱富”的特性,一般又是风险厌恶者。农村信贷机构的信贷供给对象主要是“三农”客户,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风险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村信贷风险的大小。农业具有弱质性,农村企业发展起点低,竞争力弱,风险大,与农业密切相关,处于竞争的劣势。这就决定着农村信贷风险既有一般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也有自己的特殊风险。农村信贷机构面临较高的系统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

第七章,构建完善的中国农村信贷体系。根据前六章的分析和结论,提出了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完善的农村信贷体系的构想,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了构建农村信贷体系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框架,指出构建我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贷体系,要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行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鼓励发展农村商业信贷业务,规范合作信贷业务,建立风险分散和转移制度,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对当前的农村信贷体系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建立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合作信贷和正常民间借贷相结合的农村信贷体系。不断强化政策性信贷职能,鼓励商业信贷,规范合作信贷,引导农村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使农村信贷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与“三农”的需求相适应。必须对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合作信贷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建立财政政策补偿信贷,信贷扶植农村经济的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从而,使农村信贷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得到强化,真正担当起为“三农”提供信贷支持的重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三农”贷款难的压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八章,相关问题研究。构建一个完善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贷体系,需要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首先,社会其他组织,特别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努力创造和改善信用社及其它涉农信贷组织的经营环境,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信贷组织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为信贷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保障,减轻信贷机构的风险压力,培育好的经营环境,形成保险、信贷、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第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以增强农业和农村对抗风险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信贷支农提供合适的、强壮的载体,增加农村信贷机构提供信贷支持的动力。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提出“两个循环”的见解。一是农业资金使用成本高,而农业的比较效益低,经营风险高,容易形成“高风险-高收益-高利率-高成本-高风险”的恶性循环。二是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农业保险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使农村信贷组织增加信贷投入,减小信贷供求缺口,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降低农业资金融通成本,从而形成农业保险作保障、信贷支持作动力的格局,形成“保险转移风险-信贷加大投入-农业不断发展-风险承受能力增强-保险增加收入”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提出“劣户驱逐良户”的见解。农村信贷客户大多数分散、规模小,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村信贷机构很难辨别“良户”和“劣户”,有可能出现“劣户”充斥农村信贷市场,“良户”因贷款利率高而不容易得到贷款的现象。

3.农村信贷资金数据统计更全面。在分析农村信贷资金时,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有关农业和农村的一切贷款都统计在内,克服了以往只考察农业贷款或乡镇企业贷款数据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4.提出多样化需求需要多样化信贷服务的观点。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性,在空间上也呈现较强的差异性,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西南北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农户间差异很大,不同企业间差异很大,对信贷资金也表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不同需求,需要多样化的信贷服务。

5.提出构建我国农村信贷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构建目标是将我国农村信贷体系构建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竞争适度、发展持续、产权明晰和监管有效的农村信贷体系;构建我国农村信贷体系要坚持有效性、渐进性、多元化、政策扶持和进退有序五项原则。

第8篇

一、目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落后。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长期以来,受历史积淀、传统教育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村人口习惯于用封闭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教育、思考教育,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不能从长远的眼光来发展教育。一些农村学校的领导满足于外部扶持,懒于在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投入方面下功夫;大多数农村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束缚比较重,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阻力比较大,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的难度比较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不能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有的人“要我学也不学”,甚至不愿意让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者的素质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很大。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农村的公办教师人心思动,民办教师边工作边务农;由于缺乏提高进修的机会,农村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远远低于城市,有的农村学校甚至存在着初中毕业教小学、高中毕业教初中的现象,这些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这么说,师资数量不足、水平低下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我国土地辽阔,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别、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导致农村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而基础教育采取分级办学与分级管理的方式,又导致了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非常缺乏,实验课开设率很低。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农村学校规模小,布点比较分散,校本学生人数少,师生比例不合理,办学的规模效益很低,又反过来加剧了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4.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削弱了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5.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城市教育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管理方法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办农村教育,把农村教育办成了主要面向大中专升学的基地,而忽视了大批中、小学生毕业后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需求。农村教育不能体现农村的特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联不大,学校与当地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联系不密切,于是出现了初、高中毕业生回乡后“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走出校门,回到农门,致富无门”的奇怪现象。

6.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农村教育步履艰难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比义务教育更加可怜,在大多数农村尚未形成雏形。与基础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虽然我们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等措施,但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长此以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薄弱,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而且必然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我国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教育理当培养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相适应的一代新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都迫切要求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世界新科技革命兴起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也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深刻指出“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到8亿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是走城镇化道路,实现这种转变,必须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最直接的力量,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主渠道,应在农村建设中发挥最大功能。因此,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技兴农方针、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全面素质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④“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④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并逐渐成为人流、物流的中心,必然要求教育部门给予强大的智力支持,也必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自我意识、环境意识、开放意识、求知意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审时度势,通过调整教育结构、采取教育培训或其他疏导政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实现有序流动。而且,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育,必须保持物质文明和人的精神素质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这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各种形式的持续不断的教育。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3.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人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摆脱经济贫困,首先必须改变教育落后的现状。社会主义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就要真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广大农民子女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一方面可以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更多的受教育机会,逐渐实现教育公平;另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利于体现社会公正。

三、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措施

1.实行“三教统筹”,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o《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就要在普及并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高中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并完善以基础教育为纽带的“三教统筹”式的农村教育体系。实行“三教统筹”必须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必须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必须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实践场地和教师等,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发挥其整体效果。“三教”是农村教育的主题,实行“三教统筹”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落实“三教统筹”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农村学习化社区和终身教育体系。

2.实行农科教结合,创建农村教育特色。陶行知先生认为,要改造乡村教育,就要实现“教育与农业携手,与科学机关充分联络。”农村教育只有使农科教相结合,实行优势互补,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前景。农科教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理论基础,打破了教育、科技、经济原有的比较封闭的状态,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以新的秩序运行,正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各级农村领导干部要树立农科教相结合的意识,要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时,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农村的实际情况,突出农村特色;在农村初中和高中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要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村学校课程的需要,大力加强农村学校实验场所、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社会各界要树立智力扶贫与科技扶贫的观念,只有激发农村潜在的求知欲和依靠科技致富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扶贫的真正目的。

3.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增强经费保障能力。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以来,义务教育由以乡为主转到“以县为主”的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从以农民为主负担转到以政府为主承担,基本上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问题,同时危房改造步伐也在加快,但是巩固完善的任务很艰巨。要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教育投入的责任,针对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新办法,努力理顺农村教育投入的体制问题。要建立规范的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国家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同时,要“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度”②,一方面政府提高助学金,另一方面动员广大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4.合理定位农村教育功能,确立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o“研究农村教育功能的问题,要转变长期形成的就教育论教育的传统观点。从农村全局出发思考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探讨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关系中的规律,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③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农村教育至少应承担两大功能:一方面要为农村青少年、儿童打好文化知识基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满足升学之需,即为上一级教育机构输送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面向农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需求的实用人才,并发挥其公共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等: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农村教育的规划和具体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二是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可以白天为师生服务,晚上为村民服务;三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实践课程结合农村实际,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又增强学生适应当地生活和社会需求的能力;四是建立良好的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可以对农民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五要开设与农村经济密切关联的专业,并做好相应的技术培训。

5.加强农村教育科研工作。我国农村教育的普及程度、发展水平和规模,必将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格外关注农村教育。一方面,农村教育科研要立足予农村实际,为解决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提供服务。不同地域的农村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农村教育本身涉及到很多问题,比较复杂,教育科学研究既要注重解决农村教育中的普遍性问题,也要针对个别问题、特殊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理论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要深入了解农村、熟悉农村,从农村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育科研的项目和具体方法。另一方面,应逐步培养农村教育管理人员和农村教师的科研素养。他们对农村教育中的问题有直接体验和深刻认识,在解决方法上也会更多地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

6.推进人事改革,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既是决定农村教育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一大弱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固然有办学设施的差距、经费投入的差距,但更重要的差距是教师水平和质量的差距。当前我们必须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其生机和活力。首先,要公开竞聘农村教育管理干部和农村学校校长。通过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方式,逐渐形成学历较高、能力较强的专家型领导干部队伍。其次,实行全员聘任和教师资格准人制度。这一点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均有要求,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这样既可以严格编制管理,也可以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次,改革利益分配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将教师的工作与收入挂钩,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内在工作动力。与此同时,要建立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采取有效措施来吸引教师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任教。要加强培训,逐渐形成教师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经济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点问题,土地政策由最初的国有制变成农有农用,土地制度随着社会的变迁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如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是满足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所应做出的选择。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土地的产权问题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核心。在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下,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逐渐跨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实事求是的促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村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大多数农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也不断地降低,使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焕发了活力。

二、我国土地制度存在缺陷,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土地的产权不明确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产权属于乡集体、村集体和村民小组。但其实这些法律概念都十分模糊,从具体情况来看,土地的权利依旧掌握在政府的手中,一些基层的政府在没有征得农民同意的情况下私自进行土地流转,动用受众权利进行“暗箱操作”,出现大量的违规用地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基层政府是土地的管理者,的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农民的利益。通常,农民只有30年的土地使用权,因此,无法将其进行交易和继承,当出现一些问题时,还很有可能被国家收回承包权,这种情况下,农民处在一个土地经营非常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许多乡镇企业的农村用地价格低廉,导致人们的观念出现偏差,人们会认为在农村进行土地的利用成本很低,在这种观念的误导之下,就会出现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二)没有健全的土地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的集体土地管理环节非常的薄弱,由于相关法规对于土地流转的规定非常抽象,导致相关部门无法对土地的流转做出有效的管理。当一些农村集体土地出现纠纷时,也无法采用法律依据对其进行处理。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土地流转,也很容易出现操作不正确的现象,一旦农民与农民之间土地流转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扯皮现象,人们无法妥善处理。同时,对于土地的流转缺乏专业的定价,在土地流转时,转出方漫天要价,而转入方则想尽一切办法压低价格。农村土地的用途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随意将土地进行开发,用作许多的非农业的用途,打乱了流转市场的秩序。还有一部分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劳作,也不愿意将土地承包出去,导致出现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和闲置现象。长久的发展下去,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过强的土地社保功能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承包土地对于许多农民来说,不仅能够保障自身的基本生存,还具有一定的社保功能。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了维护农村的社会的稳定,农村的土地按农户的人口数来分配,无论土地大小,每个人都可以分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一项政策还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样的政策也导致农民不愿意轻易离开自己的土地,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大部分的农民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土地。现如今,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的价值在逐渐攀升,许多农民看准了这一社会现状,更加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土地,因为一旦离开,就很有可能失去很大的利益,免征农业税的政策也是农民不愿轻易离开土地的原因之一。由此不难看出,如今我国的农村土地社保功能很强,这对推广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来说十分不利,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没有形成规模的农业经济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用地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却也将土地经营推到了一个小规模分散的现状。这样的分散经营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阻碍了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步伐。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增强,我国无法形成合适的农业经营规模,农业生产的成本无法降低,导致农产品的产出率无法提高。农村也需要将富余的劳动力都转移出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保证二、三线产业的稳定发展,将农业进行职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的效果,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改进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将土地所有权交给国家,将土地承包权交给农民

将土地所有权交给国家,将土地承包权交给农民,这是一种符合现有土地管理体制的产权体系,这种体系非常有利于土地的统一管理,并且能够减少当前的土地管理成本。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保制度非常脆弱,而农村土地的社保制度又相对较强,所以,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是非常必要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并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我国农村当前的土地承包权界定非常含糊,因此,要从法律法规上明确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注定这样的法规后,除了政府征地外,其它机构或个人想要获得土地就必须按照市场上的操作流程和规则来进行。法律也应当严格规定政府征地的范围,严禁出现滥用征地的现象,当政府部门出现一些腐败现象时,就会导致土地的征用混乱。上述的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在土地流转中出现的兼并现象,也能够抑制没有土地的农民失业现象,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并且可以不断地促进农业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而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完善农村土地市场运营机制

不断地完善农村土地市场运营机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农业发展缓慢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土地管理的法律体系。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将土地承包权的有偿出让和流转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土地流转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为农民取得最佳利益制造一个健康的法律环境。其次,要健全商品化的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因为目前,我国的土地分级制度和评估环节还处在一个初期起步阶段,这样的现状对于将农村土地进行市场化的流转和出让非常不利。因此,需要尽快建立起土地定价的体系,以便能够顺利进行土地定级和评估的工作。最后,要不断加强建设土地市场中介。目前,我国的土地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缺乏金融机构的支持,因此,我国的农村土地很容易出现纠纷,土地流转的频率缓慢等现象。在这种现状下,要不断加快建立土地交易的中介组织。具体地说,就是让国家将一级市场进行垄断,将二、三级市场开放,让农村土地进行公平公开的竞价交易。具体的实施流程要在国家和政府的监督和调控之下进行。同时,各级相关部门要遵循公众的意愿,将土地流转的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和,积极进行土地开发的招商引资。目前,农村存在许多无人耕种和管理的土地,集体经济这时应当出面将这些土地进行储备,做好预先流转的工作。在进行土地的储备和流转工作时,还需要较强土地的监管力度,创建一支专业的土地监管队伍,大力打击非法进行土地交易的行为,保证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健全农村的社保体系

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制度过强,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却相对较弱,这样的现状导致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工作困难重重。土地社保制度的强大让大部分农民认为,自己的承包土地就是自己的福利保障,除非有更好的条件,否则不愿意轻易放弃,即使目前许多的农户都发展了第二副业,但依旧将土地作为最后的基础保障。所以,要顺利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将必须健全农村的社保体系,将社保作为农民的基础保障,同时还要建立社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各个地区也要根据自身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当地现状的农村社保体系,将不具备经营条件的农户主动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出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土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要根据当代国情,制定出符合时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逐渐缩小城乡差距。

作者:高春华 单位: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