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审计动因理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9 11:17: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审计动因理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审计动因理论

第1篇

摘要: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探究审计动因,将从根源上认识审计本质、审计假设等审计理论问题,从而有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因此,分析现代审计动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在评价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审计动因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对现代审计动因作进一步探究,以期对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审计动因;体系构建;产权动因

1引言

审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出现的。审计因何而产生,缘何而发展,是审计理论中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即审计动因问题。动因是引起事物发生的根本性条件,正是这一条件的存在才导致了事物的产生,而这一条件能够持续存在才能保证事物的继续生存。一旦条件不再存在,事物也就随之消亡,如果条件发生变化,事物也随之发生变化。审计动因就是指引发审计的推动力或者驱动审计发展的因素。对审计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审计的本质,揭示审计的发展规律,结合现实状况对未来审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针对审计产生的动因,审计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解释,目前较为流行的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包括委托-理论、信息论、保险论、冲突论等。

2现有的审计动因理论及其评述

2.1委托-理论

委托-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人),根据其他人的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合理效用的的追求者,但他们各自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而为了降低成本又能维持这种关系就需要监督,审计就是一种监督方式。因此,委托-理论主要观点是:审计的产生是社会力量选择的结果,是委托人和人的共同需求。审计的本质在于推动委托人和人的利益最大化。第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许多公司尽管法规并未要求却自愿接受审计这一问题,然而,若审计是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共同需求,则审计报告在审计前后就不该有太大差别。但对美国1975-1988年度接受审计的1562家公司的调查表明,独立审计人员经常发现公司高报资产和收益。这不禁令人提出质疑,管理人员真的都自愿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审查自己的报告吗?第二,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来解释审计起源的,在现实当中,市场或多或少都受到政府管制,审计并非根据市场的需求而是法律的规定提供鉴证服务的,因此理论的解释与现实并不完全一致。

2.2信息论

信息论认为,之所以存在审计,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审计财务信息可以潜在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并使市场更具效率。审计的本质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提高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正确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和可能性。信息论也不足以说明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和本质。实际上,审计并不会减少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的不对称由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本身的披露来解决,审计不会增加新的会计信息,只是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审计也会增加新的经济信息,但这种信息并不是会计信息,这种信息的价值在于以审计报告意见这种简约的形式提供了会计信息是否可信的凭证信号,引导着社会的资源配置。因此,从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真正原因。

2.3保险论

在保险论里,审计费用被视为财务信息的使用人为了防止信息提供者舞弊而支付的分担风险的保险费用,审计费用的发生纯粹是贯彻风险分享的原则。保险论认为审计是降低风险的活动,即审计是一个把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的过程。审计的本质在于分担风险;审计被看成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所有者愿意支付额外审计费用的原因在于审计人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造成的损失做出了赔偿的承诺,可减轻投资者的压力。在审计动因保险观下,审计风险被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这为政府、审计人、经营者划分各自的权责提供了理论依据。

保险论虽然可以较好地解释目前审计风险越来越高的现象,但它同样存在缺陷:无法解释风险和责任并不完全由注册会计师承担的事实;无法解释潜在投资者对审计后信息的利用并未支付“保险费”,却成为“受益人”这一现象;同样无法解释法定审计的问题;无法解释保险市场存在的“逆向选择”本应使审计不复存在,但审计活动却仍在发展这一事实;保险论无法合理解释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

2.4冲突论

冲突论认为,第一,会计报表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他们之间存在实际或潜在的利害冲突。因此,会计报表使用者期望外部独立专家对会计报表实施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并发表意见,以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不受利害冲突的影响;第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利害冲突。比如,公司股东可能期望得到丰厚的现金股利,而债权人则更倾向于不发放股息。为使会计报表为每一个预期使用者所信赖,会计报表必须保持中立,即不能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而使他方受益。基于这一考虑,也要求有独立于利害关系各方的审计人员对财务资料予以签证,以维护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利害冲突论认为,审计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存在利害冲突这个事实,会计报表存在不实报道的可能性,这是社会需要审计的最基本原因。

因此,冲突论很好地解释了审计独立性的问题,而独立性正是审计最本质的属性。但冲突论同样也不能很充分地解释审计的产生。因为审计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办法。也就是说、审计的产生可以说是因为存在利害冲突,但存在利害冲突却不一定产生审计。

3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体系

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更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应当结合审计理论结构,运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加以剖析。为此,在对现代审计动因进行考察时有必要建立一定的客观标准。

3.1由动因理论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以及审计发展的推动力

审计动因理论应该不仅仅能解释某一种类型、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还应该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审计及其满足任何群体对审计需求的发展动因。

3.2由动因理论应能导出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的目的

审计动因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通过审计动因理论的确立应能导出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审计社会作用的发展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一种合理的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地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

3.3由动因理论能解释对审计动因进行管制的合理性

无论从横向来看当今国际上审计业务,还是纵向来看审计的发展历史,审计一直是一个法定的工作。各国政府都对各种类型的审计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监管。审计导因理论应该能够解释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为什么行业自身发展要受到外部制约。

3.4由动因理论能够解释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最本质的属性,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对审计的独立性这一根本特性作出合理解释,并应该能够解释审计活动中谁需要独立、为什么需要独立、独立于谁和如何独立等相关问题。

4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现代审计动因考察——产权动因论

4.1产权动因论的基本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通过研究制度问题来解释经济现象,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反映不同主体对某一财产的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实质是围绕财产而建立和发生的一种排他性的经济关系。完整的产权包括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及派生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不同权利相互形成不同的关系,即产权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便形成不同的关系。作为理性经济人,每个产权主体都在谋求自身最大利益,这难免发生冲突。为了避免冲突,各个产权主体会签订契约来明确各自的产权利益。

纵观世界审计的产生,诱发审计的条件是经济资源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将自己的经济资源交予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管理者承担经济资源保值和增值的责任,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所有者不直接参与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了了解经营管理的现状和结果,特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第三者(审计者)对管理者进行审计,以便解除管理者的受托责任。两权分离引发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审计的需求。没有两权分离,就没有审计的产生。受托责任产生于一定的产权结构,审计受托的对象是各产权主体。审计是受产权主体之托而存在的。若非产权主体的托付,就不存在审计鉴证、评价职能意义上的受托责任。同时,审计又要对产权主体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没有对产权主体的监督和审查,就不存在审计的生存基础。因而可见,审计师对信息的审计实际上带有界定和维护投资的产权的性质。

4.2产权动因论的逻辑与价值

独立审计的委托人之所以要聘请审计师证实人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说到底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不受人的侵害。“产权动因论”能很好地解释独立审计产生、发展的动因和作用,能更好地指导独立审计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改进。产权动因论旨在通过研究审计产生的基础直至最终出现的过程来分析审计产生的动因,而不限于某一个角度或某一个层面。较之其他理论,笔者认为,产权动因论具有如下优越性:

(1)能更全面地解释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契约关系各方产权利益普遍存在差异性,在委托关系存在的条件下,潜在或既有的利害冲突使得审计产生并普遍存在,并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形式,如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等。

(2)可以更好地解释审计独立性的本质。不同的产权主体处在不同的地位,审计的作用就在于对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进行界定,对不同的产权主体的相互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因而委托受托关系存在于审计人员与多元产权主体之间而非单元产权主体之间,对委托产权主体没有依附关系。也就是说协调契约各方的利害冲突,需要协调者处在与当事人均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立场上,协调方式是独立、公正的。

(3)将产权理论引入审计领域可拓展审计的发展空间,给审计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产权理论既认可物质资本产权,又认可人力资本产权,并将产权博弈引入审计领域,认为审计领域的目的在于实现各相关产权主体的一种均衡状态,即纳什均衡。将审计界定为维护各产权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利益,为日后审计的发展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完善,逐渐淡化了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但并没有淡化相互之间的产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投资者产权的形式由原始产权演变为股权和债权,产权利益的方式由原来的红利方式转化为证券市场上的资本利得方式,而公司财务报表的传递的信息与公司的证券的市场价格成正相关性,仍牵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尽管委托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受托责任关系淡化,审计履行的仍是维护产权的责任。

5结语

由于契约关系各方产权利益普遍存在差异,在委托-关系存在的条件下,潜在或既有的产权冲突使得审计产生并普遍存在,并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审计产生又是产权动因推动的结果,这要求审计要协调契约各方产权利益的差异性,以提高产权交易的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王善平.人性、产权与独立审计管理制度安排[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秀烨.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审计导因[].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5)

3王李霞.从经济学角度看审计的发展[J].财会月刊(综合),2005(6)

4费娟英.关于独立审计产生的社会学思考——基于信任变迁的角度[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2)

第2篇

一、加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传播能力

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对世界的影响力就越大。世界各地媒体机构特别是国际一流传媒集团纷纷把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想方设法积极应对国际传媒格局调整,在组织架构、技术支撑、产品形态、传播载体、网络布局、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大改革发展力度,力图进一步壮大实力,继续保持和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重点媒体传播能力建设,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打造一批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一流媒体。要创新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大力加强海外阵地建设和本土化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全球、更加健全的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为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奠定基础。要着力改进加强国际报道和对外报道,突出中国视角,主动设置议题,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深入国际重要新闻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开展独家报道和深度报道,针对海外关注热点、焦点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报道,进一步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切实增强对外传播实效,使中国的文字、图片、图像、声音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要积极拓展与国际媒体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面向海外开展工作的能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

二、着力创新和完善文化业态,增强新闻机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文化业态创新是媒体适应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和受众细分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有效应对激烈竞争,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随着传媒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单一文化形态正在向多媒体产品形态和全媒体传播业态拓展,世界传媒领域内不同形态媒介间相互融合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积极创新业态并向全媒体形态拓展,已成为国际传媒业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比如,新闻集团近年来大力拓展新媒体业态,投资创办视频网站,开发全球首份专门针对iPad(苹果平板电脑)用户的电子报纸《日报》等,其业务已基本覆盖所有媒体领域,形成实力强大的产业群,构建了庞大的“传媒帝国”。近些年来,新华社积极顺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着力创新文化业态,初步构建了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网络业务、金融信息业务、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为一体的全媒体业务形态。总体而言,我国传媒业仍存在文化业态融合度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多元化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顺应多媒体生产、传播、经营融合趋势,加大高新传媒科技应用力度,改造传统文化业态,培育和发展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型文化业态,加快推进传统业态和新型业态融合,着力增强各业态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调整生产和传播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集聚领域内的各种要素,构建以多媒体产品为基础的强大产业集群,形成传播方式更多样、扩散速度更快捷、影响范围更广泛的全媒体业态,不断提升我国传媒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三、大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传播辐射力、影响力

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是新闻宣传领域更好应对传媒科技新发展、舆论引导新要求、受众需求新变化的有效途径。当前,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直接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电子报刊等一批新的媒体形态、媒介终端和信息传播平台,使得新闻信息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主体更加多元、渠道更加多样、速度更加快捷、范围更加广泛,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渠道更加复杂多元,单一传播媒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受众需求,仅仅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难以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各种传播媒介“各自为战”的传播方式已经滞后于时展。因此,我们要统筹各类传播资源,加快各种媒体形态融合,形成传播合力,力求取得最大传播效果。要积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统筹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有效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资源,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努力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技术先进、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领域生机和活力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国新闻宣传领域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完成转企改制并成立了股份制公司,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出版社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人民日报》、《求是》等党报党刊实现采编经营两分开,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顺利推进,媒体间跨地域、跨媒介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新闻宣传领域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新闻宣传领域改革创新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束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我们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力争新闻宣传领域体制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积极稳妥推进新闻网站、非时政类报刊社等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尽快建设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依法运营的市场主体。要深化新闻宣传单位内部改革,创新适应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的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快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等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绩效评估考核,不断增强运行效率和发展活力,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流传媒机构和集团。

第3篇

审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出现的。审计因何而产生,缘何而发展,是审计理论中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即审计动因问题。动因是引起事物发生的根本性条件,正是这一条件的存在才导致了事物的产生,而这一条件能够持续存在才能保证事物的继续生存。一旦条件不再存在,事物也就随之消亡,如果条件发生变化,事物也随之发生变化。审计动因就是指引发审计的推动力或者驱动审计发展的因素。对审计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审计的本质,揭示审计的发展规律,结合现实状况对未来审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针对审计产生的动因,审计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解释,目前较为流行的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包括委托-理论、信息论、保险论、冲突论等。

2现有的审计动因理论及其评述

2.1委托-理论

委托-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人),根据其他人的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合理效用的的追求者,但他们各自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而为了降低成本又能维持这种关系就需要监督,审计就是一种监督方式。因此,委托-理论主要观点是:审计的产生是社会力量选择的结果,是委托人和人的共同需求。审计的本质在于推动委托人和人的利益最大化。第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许多公司尽管法规并未要求却自愿接受审计这一问题,然而,若审计是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共同需求,则审计报告在审计前后就不该有太大差别。但对美国1975-1988年度接受审计的1562家公司的调查表明,独立审计人员经常发现公司高报资产和收益。这不禁令人提出质疑,管理人员真的都自愿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审查自己的报告吗?第二,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来解释审计起源的,在现实当中,市场或多或少都受到政府管制,审计并非根据市场的需求而是法律的规定提供鉴证服务的,因此理论的解释与现实并不完全一致。

2.2信息论

信息论认为,之所以存在审计,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审计财务信息可以潜在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并使市场更具效率。审计的本质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提高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正确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和可能性。信息论也不足以说明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和本质。实际上,审计并不会减少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的不对称由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本身的披露来解决,审计不会增加新的会计信息,只是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审计也会增加新的经济信息,但这种信息并不是会计信息,这种信息的价值在于以审计报告意见这种简约的形式提供了会计信息是否可信的凭证信号,引导着社会的资源配置。因此,从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真正原因。

2.3保险论

在保险论里,审计费用被视为财务信息的使用人为了防止信息提供者舞弊而支付的分担风险的保险费用,审计费用的发生纯粹是贯彻风险分享的原则。保险论认为审计是降低风险的活动,即审计是一个把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的过程。审计的本质在于分担风险;审计被看成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所有者愿意支付额外审计费用的原因在于审计人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造成的损失做出了赔偿的承诺,可减轻投资者的压力。在审计动因保险观下,审计风险被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这为政府、审计人、经营者划分各自的权责提供了理论依据。

保险论虽然可以较好地解释目前审计风险越来越高的现象,但它同样存在缺陷:无法解释风险和责任并不完全由注册会计师承担的事实;无法解释潜在投资者对审计后信息的利用并未支付“保险费”,却成为“受益人”这一现象;同样无法解释法定审计的问题;无法解释保险市场存在的“逆向选择”本应使审计不复存在,但审计活动却仍在发展这一事实;保险论无法合理解释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

2.4冲突论

冲突论认为,第一,会计报表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他们之间存在实际或潜在的利害冲突。因此,会计报表使用者期望外部独立专家对会计报表实施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并发表意见,以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不受利害冲突的影响;第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利害冲突。比如,公司股东可能期望得到丰厚的现金股利,而债权人则更倾向于不发放股息。为使会计报表为每一个预期使用者所信赖,会计报表必须保持中立,即不能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而使他方受益。基于这一考虑,也要求有独立于利害关系各方的审计人员对财务资料予以签证,以维护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利害冲突论认为,审计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存在利害冲突这个事实,会计报表存在不实报道的可能性,这是社会需要审计的最基本原因。

因此,冲突论很好地解释了审计独立性的问题,而独立性正是审计最本质的属性。但冲突论同样也不能很充分地解释审计的产生。因为审计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办法。也就是说、审计的产生可以说是因为存在利害冲突,但存在利害冲突却不一定产生审计。

3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体系

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更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应当结合审计理论结构,运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加以剖析。为此,在对现代审计动因进行考察时有必要建立一定的客观标准。

3.1由动因理论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以及审计发展的推动力

审计动因理论应该不仅仅能解释某一种类型、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还应该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审计及其满足任何群体对审计需求的发展动因。

3.2由动因理论应能导出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的目的

审计动因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通过审计动因理论的确立应能导出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审计社会作用的发展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一种合理的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地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

3.3由动因理论能解释对审计动因进行管制的合理性

无论从横向来看当今国际上审计业务,还是纵向来看审计的发展历史,审计一直是一个法定的工作。各国政府都对各种类型的审计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监管。审计导因理论应该能够解释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为什么行业自身发展要受到外部制约。

3.4由动因理论能够解释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最本质的属性,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对审计的独立性这一根本特性作出合理解释,并应该能够解释审计活动中谁需要独立、为什么需要独立、独立于谁和如何独立等相关问题。

4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现代审计动因考察——产权动因论

4.1产权动因论的基本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通过研究制度问题来解释经济现象,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反映不同主体对某一财产的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实质是围绕财产而建立和发生的一种排他性的经济关系。完整的产权包括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及派生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不同权利相互形成不同的关系,即产权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便形成不同的关系。作为理性经济人,每个产权主体都在谋求自身最大利益,这难免发生冲突。为了避免冲突,各个产权主体会签订契约来明确各自的产权利益。

纵观世界审计的产生,诱发审计的条件是经济资源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将自己的经济资源交予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管理者承担经济资源保值和增值的责任,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所有者不直接参与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了了解经营管理的现状和结果,特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第三者(审计者)对管理者进行审计,以便解除管理者的受托责任。两权分离引发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审计的需求。没有两权分离,就没有审计的产生。受托责任产生于一定的产权结构,审计受托的对象是各产权主体。审计是受产权主体之托而存在的。若非产权主体的托付,就不存在审计鉴证、评价职能意义上的受托责任。同时,审计又要对产权主体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没有对产权主体的监督和审查,就不存在审计的生存基础。因而可见,审计师对信息的审计实际上带有界定和维护投资的产权的性质。

4.2产权动因论的逻辑与价值

独立审计的委托人之所以要聘请审计师证实人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说到底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不受人的侵害。“产权动因论”能很好地解释独立审计产生、发展的动因和作用,能更好地指导独立审计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改进。产权动因论旨在通过研究审计产生的基础直至最终出现的过程来分析审计产生的动因,而不限于某一个角度或某一个层面。较之其他理论,笔者认为,产权动因论具有如下优越性:

(1)能更全面地解释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契约关系各方产权利益普遍存在差异性,在委托关系存在的条件下,潜在或既有的利害冲突使得审计产生并普遍存在,并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形式,如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等。

(2)可以更好地解释审计独立性的本质。不同的产权主体处在不同的地位,审计的作用就在于对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进行界定,对不同的产权主体的相互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因而委托受托关系存在于审计人员与多元产权主体之间而非单元产权主体之间,对委托产权主体没有依附关系。也就是说协调契约各方的利害冲突,需要协调者处在与当事人均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立场上,协调方式是独立、公正的。

(3)将产权理论引入审计领域可拓展审计的发展空间,给审计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产权理论既认可物质资本产权,又认可人力资本产权,并将产权博弈引入审计领域,认为审计领域的目的在于实现各相关产权主体的一种均衡状态,即纳什均衡。将审计界定为维护各产权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利益,为日后审计的发展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完善,逐渐淡化了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但并没有淡化相互之间的产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投资者产权的形式由原始产权演变为股权和债权,产权利益的方式由原来的红利方式转化为证券市场上的资本利得方式,而公司财务报表的传递的信息与公司的证券的市场价格成正相关性,仍牵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尽管委托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受托责任关系淡化,审计履行的仍是维护产权的责任。

第4篇

关键词:民间审计;动因;受托责任

1民间审计产生动因的不同理论

1.1人理论

(1)人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理论认为,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经理与股东,债权人的的利益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成本,经理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损害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的行为。审计的出现,就是为了抑制经理的不良动机和行为。此外,审计的动力也并不完全在于约束管理者,正直诚实的经理也希望通过审计来证实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示他们良好的经营成果。

(2)对人理论的简要评价。

由于人理论认为审计的本质在于促进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最大化,是为了解决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而产生的经理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问题,而经理和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问题只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而导致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因此,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看问题角度单一,无法解释企业接受审计需要强制进行这一事实。

1.2产权动因论

(1)产权动因论的基本观点。

产权动因论认为,产权所有者拥有对财务信息的产权。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投资者聘请审计师对财务进行审计的目的在于维护自己对相关信息的知情权,从而维护自己的产权利益。

(2)对产权动因论的简要评价。

产权动因论指出了民间审计是为了维护财产所有者的利益,具有监督的职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此种理论将委托人仅限于产权所有者,忽视了债权人、消费者等与企业的利害关系。因而作为解释民间审计产生动因的理论,产权动因论尚存在不足。

1.3信息论

1.3.1信息论的基本观点

信息论认为,信息的非对称性是民间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推动资本高效活动。审计财务信息可以降低潜在信息非对称性。同时,该理论还指出,委托关系的存在而产正的信息非对称性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而用经济学道德风险模型能够解释审计具有监督职能以及为审计人员需要独立的特征。

1.3.2对信息论的简要评价

信息论看到了信息的非对称性对民间审计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可取性。但该理论忽视了信息的非对称性是由于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如果说受托责任是内在本质的话,信息的非对称性只是这种本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因此,认为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不恰当的。

1.4查错揭弊论

1.4.1查错揭弊论的基本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无论是内部审计、政府审计、还是民间审计,都是为了防止企业出现舞弊,或者说要队舞弊进行审查,就需要对与舞弊有关的被审单位或被审查人员进行审计。同时,这种观点还认为,监督与舞弊应在检查或审计之先,监督与审计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仅有间接关系,更没有因果关系。只有舞弊和审计才有密切的和直接的关系。只要有舞弊,就会有舞弊审计,舞弊是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

1.4.2对查错揭弊论的简要评价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习惯于从民间审计产生的发端——英国南海公司破产事件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明审计的产生是因为所有者认为经营者会舞弊,而非基于监督的需要。

此外,这种观点与保险理论(深口袋理论)尽管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本质上有一点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将审计作为一种积极地防止出现舞弊,以避免企业出现巨大损失的措施,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在假设由于管理者舞弊而使企业发生重大损失后的消极应对措施,是从现象上而非本质上来探讨审计产生的动因。

1.5受托责任论

1.5.1受托责任论的基本观点

受托责任论认为,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就存在于委托者对受托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而审计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的当事人,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便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护机制,从而得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的结论。

1.5.2对受托责任论的简要评价

受托责任论一直是我国审计理论界的主流理论。它透过查弊的现象,指出了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民间审计产生的动因。人理论,产权动因论,信息论,查错揭弊论等虽然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基于由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受托责任的存在,甚至可以将这些理论看作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受托责任论进行的解释。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也受到有力地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责任论。

1.6责任论

1.6.1责任论的基本观点

在责任理论中,责任关系的形成或产生主要基于两个原则:一是“权利委托原则”;二是“有害影响原则”“权利委托原则”与委托人事先拥有的权利或所有权有关。根据这一原则,投资者把资金交给企业,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责任关系,投资者是问责人,拥有问责人的权利,企业是责任人具有责任人的义务。

1.6.2对责任论的简要评价

对受托责任论提出最大挑战的莫过于责任论。根据“责任论”,审计是对一般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此理论把审计建立在一般责任关系的基础之上,拓宽了审计动因论的理论基础。

1.7其他理论

关于民间审计产生的动因,除上述的几种理论外,还有契约论、职业化需求论等观点。在解释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因时,这些理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如,基本精神与人理论一致的契约理论,其最大的不足就是不能解释为什么企业审计需要强制进行;而职业化需求论认为审计产生于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化需求,是一种颠倒了因果关系的观点。

综上所述,关于民间审计产生的动因,理论界是见仁见智。那么,上述哪一种观点更为准确?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结合审计的定义,回顾一下民间审计产生、发展的历程。

2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1英国式审计阶段——产生于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开始出现。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实际上是一种以经济责任为纽带的委托经营,这种委托经营必然要求有来自外部的控制手段,这种独立的外部控制就是民间审计。在股份公司出现早期,其发展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折:1720年南海公司倒闭;1836年、1847年、1857年相继出现了经济危机。缺少外部控制即民间审计是股份公司发展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民间审计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波折中一步步地向前迈进:南海公司倒闭成为民间审计产生的导火索;1836年的经济危机导致1844年和1845年的公司法的出台;1847年的经济危机导致了855年和856年公司法的颁布;1857年的经济危机导致了1862年公司法的推出。H.W.罗宾逊曾在《爱尔兰会计史》中指出,英国民间审计“是由破产催生、由差错和舞弊孕育、与清算共同成长,最后才确立起来的。”此阶段民间审计的目的是差错防弊。

2.2信用审计阶段——发展于美国

1748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委托詹姆斯.帕克对富兰克林——哈尔公司的设备与原材料进行盘存与评价,之后,詹姆斯.帕克向富兰克林提出了一份名为“您与哈尔氏账目一览表”。这件事是美国民间审计发展的起点。美国民间审计师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主要业务是帮助委托人建帐、结帐、转帐和记账,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开始编制审计报告,美国民间审计师事业开始确立。19世纪末,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个人企业向股份公司的转变,英国审计师大量涌入美国,带来了民间审计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详细审计技术并培养了大量的会计师,从而为美国近代民间审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民间审计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早期的美国,随着工业的发展,股份公司的规模不断发展和扩大,审计师日益认识到详细审计得不偿失,因而对重要帐户进行分析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审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易事项的详细审计。这就为现代民间审计的发展带来了新思想、新方法、新范围和新理论,使美国民间审计的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但那时美国审计结构依然不健全,如缺乏强制性规则要求对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1929年的经济萧条时这些问题明显化。

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两大变化的出现对美国民间审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企业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的范围扩大,即企业管理的责任性不再仅仅表象在股东和债权人的关系上,而且表现在与其他许多利害关系者的直接关系上;二是企业日益倾向于从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而非倾向于从银行获取短期贷款,从而导致最重要的会计信息从短期财务状况转向盈利能力。为了保护投资者,美国政府于1933年和1934年先后颁布了《证劵法》和《证劵交易法》,使民间审计具有了强制性。至此,作为法定审计的财务报表审计就应运而生了。随之,美国民间审计的重点也从以保护债权人为目的的资产负责表审计,转向以保护投资者为目的的损益表审计。

从民间审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民间审计产生的过程中,还是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审计因受托关系的存在而产生,又随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受托责任关系是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

3对受托责任论的再思考

作为我国审计理论界的主流理论,受托责任论很好地解释了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如前所述,审计理论界许多关于民间审计产生的动因的理论,如人理论,产权动因论,查错揭弊论等本质上都是基于由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甚至可以将这些理论看作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受托责任论进行的解释。正所谓“大浪淘沙”,受托责任论之所以长期以来为审计理论界的多数学者认同,就是因为它能准确全面地解释民间审计产生的动因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说民间审计因受托关系的存在而产生,并不是说只要存在受托关系,民间审计就会产生;只有当受托关系中的委托人授权或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即审计人对种种责任关系进行检查和评价时,民间审计才得以产生。另外,尽管受托责任论能很好地解释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些变化的影响下,民间审计会不会从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关于民间审计产生的动因的主流理论会不会从受托责任论演变为责任论?这些,或许将成为今后审计理论界所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

[2]崔孟修.审计动因论的修正[J].审计研究,2006,(5).

[3]李若山.八十年代的西方审计理论观[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0,4.

第5篇

关键词:审计动因;产生发展;回顾分析;产权动因审计动因是审计出现在现代人类社会的原因。研究审计动因的目的不仅为了了解审计为何产生,更重要的是研究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审计是一种为满足经济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接下来首先本文将从审计的发展来解说下审计动因。

一、审计的发展阶段

(一)产生于英国——英国式审计。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经济获得了繁荣的发展,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相分离。19世纪三、四十年代相继出现的经济危机给股份公司的早期发展阶段带来了很多次的波折。其中使得股份公司发展受挫的重要原因则是缺少外部控制即民间审计,然而当代审计技术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波折中艰难地向前迈进。《爱尔兰会计史》有提到过(罗宾逊著),英国民间审计“是在破产中产生、并由差错和舞弊孵化孕育、与清算一起成长,慢慢的一步步确立起来。”在此期间民间审计的目的是差错防弊。

(二)发展在美国——信用审计。

1748年,詹姆斯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提交了一份帐表,名为“您与哈尔氏账目一览表”。美国民间审计发展则由此事件引起展开。美国民间审计师在19世纪50年代之前,主要工作是帮助委托人建立以及登记账簿,到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民间审计事业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19世纪末,美国迎来了英国审计师大批加入,其为美国带来了基本审计制度的框架并且帮助美国培养了大量的会计、审计师,由此为美国近代民间审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当今审计阶段——财务报表审计。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经济萧条期间,美国民间审计的发展受到了两大重要事件的深远影响:一是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范围扩大,权利更广;二是越来越多企业发现从证券市场上募集资金远比从银行获取贷款容易得多。为了保护投资者,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这两个法的颁布奠定了财务报表审计的基础。由此以后,美国审计的重心也从以保护债权人为目的的资产负责表审计,过渡到以保护投资者为目的的利润表审计。

二、几种主要的审计动因的回顾分析

(一)理论。

审计动因的理论,是在现代产权经济学家詹森及梅克林所倡导的委托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则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人利益而行动,由此产生了道德风险,也就导致了委托人与人之间成本的出现。与业绩挂钩的报酬结合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是使股东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最佳方法,由此产生了企业所有者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存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的需求,所有者激励和监督管理者的成本则是聘请独立审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核的费用。

(二)保险理论。

针对审计师的诉讼爆炸现象,是出现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重大现象。审计师民事责任不断增大,如果审计失败,投资者可以从审计师那里获得大额的赔偿,保险假说则开始在审计界盛行起来。保险理论则是立足在这个背景之下,为了审计师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分担风险。

风险转移论是保险理论在审计动因获得发展及支持的基础,认为保险费用是风险决策者愿意从自己将要得到的收入中支付的、实现分担风险目的的费用。如果由于审计师因失职等原因而导致审计失败,他们则必须负担起责任,并对由此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分担风险的目的则也由此实现。

(三)信息理论。

信息理论认为,审计的结果可以使信息更加可靠,使市场更具效率,由此减少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潜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审计的本质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提高财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有效程度。信号传递理论与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有关。由于首次发行股票,市场难以从企业过去业绩中对其进行预测,因而企业有较大的空间粉饰报表或进行财务舞弊,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因此,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聘请独立的外部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查和判断,并向公司股东和利害关系人报告。

三、现代审计动因—产权动因

(一)产权动因论的基本观点。

财产所有权是产权动因的根基,其实质是围绕财产而建立和发生的一种排他性的经济关系。每个产权主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他们都尽力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这难免导致冲突。由此各个产权主体会签订契约,用以避免冲突,并且明确各自的产权利益。

(二)产权动因论的理论价值。

审计的委托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产权不受人的侵害,因此聘请审计师证实人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则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审计产生、发展的动因由此就能被产权动因论很好地解释了,并且此理论还能对审计管理制度进行设计与改进。企业审计中委托人的产权、以及人的产权和审计师的产权是产权动因论中三个重要的层次。

(三)产权动因论的逻辑与价值优点。

这个理论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更全面地阐述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各个方面产权利益在契约关系中普遍存在不同的差异性,现有的或可能的利害冲突使得审计产生并普遍存在,并且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不同领域中,因此,在审计领域中引入产权理论,不仅给审计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同时给审计带来新的视角和活力。物质资本产权以及人力资本产权这两样产权都是产权理论中重要的支撑点,同时又将产权博弈引入了审计领域,将审计界定为维护各产权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利益,为日后审计的发展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由于各方的产权利益在契约关系中存在不同差异,在委托关系这一前提下,潜在或可能的产权冲突导致审计产生并且普遍存在,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审计的发展又是产权动因推动的结果,这就要求审计协调好契约各方的产权利益,以提高产权交易的效率,企业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婉,浅析审计需求动因.新财经(理论版).2011(5)

第6篇

【关键词】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审计基本动因

一、引言

1961年,莫茨和夏拉夫共同出版了《审计理论结构》一书,开创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先河,自此之后,众多专家学者便展开了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代表性的有美国会计学会出版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1972年),C·W·尚德尔(美)编著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1978年),之后安德森以及汤姆·李和大卫·费林特也对审计理论结构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后世影响较大。国内对审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对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审计实践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比如对于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问题众说纷纭。

二、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不同观点及其局限性

由于不同学者研究方式、研究背景的差异,审计理论界对逻辑起点也存在多种不同见解。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包括:

1.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莫茨和夏拉夫、尚德尔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审计假设为审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由此推出审计概念,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形成审计规范。

其局限性表现在:首先,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会造成审计理论与社会环境相脱离;其次,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无法证明的现象根据客观规律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它可以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能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2.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安德森为代表。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受到会计研究目标导向的影响,这种观点认为审计目标出发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其他的审计要素都是围绕审计目标展开的,因此,将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其局限性表现在: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的导向,它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主观判断,并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审计目标会随着时间或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审计目标出发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就会缺乏稳定的基础,所以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也是不恰当的。

3.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汤姆·李和大卫·费林特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本质是审计的固有属性,是稳定不变的。只有准确把握了审计本质,才能正确把握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其他审计要素的提出才有基础可言,从而进一步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国内十几年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认识审计本质离不开具体的审计环境,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弄清了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才能进一步认清审计的本质,因此,将审计本质不能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4.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刘明辉教授为代表,在《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一书中有所体现。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环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审计系统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同时,审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一切审计实务存在的基础,也是一切审计理论要素产生的源泉。审计环境是沟通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桥梁。

但是,审计环境是审计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不能决定审计的存在和发展,审计的本质、职能和目标是由审计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另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审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知识和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审计环境,将来还会出现新的审计环境,因此,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所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缺乏足够的稳定性。我们应当重视审计环境对审计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以此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

此外还有二元或多元导向型,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仅为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本质、审计环境中的一种,对于正确、全面研究审计理论是不完善的。因此,他们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二元论、多元论,但是,它违背了了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唯一性,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三、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具有的特征

1.唯一性

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必须从一个切入点入手,这个切入点就是逻辑起点,从这个点出发研究审计的其他相关问题,才能对审计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形成审计理论,并以此指导审计实践,构建审计理论体系。

2.联系性

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与审计理论体系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逻辑严谨、内容完整的理论体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审计也是如此。一方面,逻辑起点联系审计系统与审计环境;另一方面,逻辑起点联系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以逻辑起点产生的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践,自身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3.初始性

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该具有初始性,是审计理论体系中各种复杂要素的基础。逻辑起点的实质内容应表现为审计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规定。对审计理论的研究是以逻辑起点为出发点的,在它的指导下,审计理论研究的其他问题才得以解决。

4.一致性

这里说的一致性是指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应该是一致的。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是历史过程的抽象,因此,逻辑起点应该与历史起点保持一致,而不能超越历史起点。

四、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提议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应将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即维护产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理由如下:

首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有多种不同观点,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两权分离观”和“受托责任观”,但基本动因只有一个,即维护产权。符合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唯一性的要求。其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反映社会环境对审计系统的客观要求,是环境需求与审计本质、基本职能结合的统一与概括。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推动下,形成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进而产生审计基本目标。再次,维护产权这一基本动因是审计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初始的思维规定。正是从这个因素出发,才出现了审计主体与客体,进一步衍生出审计本质、假设及审计目标、审计规范等。产权动因论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制约审计本质、职能和目标的。审计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围绕维护产权这一基本动因展开的。最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又是审计工作的历史起点。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变革追溯到底是为了体现产权结构、反映产权关系、维护产权利益。从这一方面来看,其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是一致的。

审计本质是以审计基本动因为基础的,进一步衍生出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审计准则、审计程序和方法,最终形成审计报告。另一方面,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系统与审计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还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体系的作用表现在,要求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革,与此同时,审计理论通过审计实践的反作用而不断改善环境的状况。因此,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框架就应该将审计基本动因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审计基本理论比较: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72-82.

[2]赵红莉.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新思考[J].财会通讯,2010,(09).

[3]祖建新,石道金.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J].财会通讯,2006(2).

[4]杨蓉.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思考——审计本质目标[J].中国证券期货,2011(6).

第7篇

(一)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动因研究

国内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动因研究可分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理论分析的研究数量很少,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周莉(2010)对国际上主流的审计需求理论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进行了理论分析。她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愿审计动机与审计需求的信号假说相符,但也提出自愿审计需求并不一定是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上市公司传递虚假信号的动机可能导致对低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我国对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实证研究大多基于审计需求假说,从公司内部因素展开分析。杜兴强等(2007)一方面基于审计需求动因认为资产负债率和资产收益率显著影响是否自愿接受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另一方面基于持股角度则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同自愿接受中期审计显著正相关,管理当局持股比例同自愿接受中期审计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的作用则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刘斌等(2008)的研究证实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假说和信号传递假说,其研究显示债务成本越高、盈利越好的公司越愿意进行自愿中报审计。简建辉等(2012)的研究发现公司中期财务报表自愿审计与公司的成长性和公司规模显著相关,且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权性质对公司的自愿审计有一定影响。周莉(2010)和杜兴强等(2007)均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没有来自于中期报告保险需求的自愿审计动机。

(二)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经济后果

研究我国学者一般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层次展开资自愿审计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张天舒等(2010)认为上市公司自愿审计行为降低了盈余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其盈利反应系数。梁丽珍等(2012)发现进行中报自愿审计的上市公司平均绩效高于其他组合,且这些上市公司当年的绩效较前一年有明显增长,但在未来有下降的趋势。上述研究均表明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积极的经济后果。然而,更多研究对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经济后果不持乐观态度。汪晓林(2013)以沪市A股市场上2001年、2005年、2007年、2009年为样本,分析发现证券市场对中报审计公司的反应并不明显,这可能是许多公司不愿进行中报审计的原因之一。刘斌等(2008)认为由于审计合谋的存在,自愿审计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于未审计公司,且由于无法识别自愿审计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投资者只能根据公司管理层传递的信号做出积极的市场反应。陈欣等(2008)的结论表明自愿中报审计的公司有比未审计公司更低的非正常性应计利润,并非因为自愿审计降低了公司中报的盈余管理水平,而是因为高盈余质量公司更倾向于进行中报审计。吴水澎等(2009)的研究也表明,在考虑了上市公司自选择因素之后,自愿审计并没有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简建辉等(2012)发现市场对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行为有一定的正面反应,但这种反应效力不足,且持续力较低。综上所述,现有的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研究结论显示其经济后果大多数为不太显著。

二、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研究总结与展望

国内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从发表刊物上看,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较少,能称之为严谨可靠的学术成果还屈指可数;从成果数量上看,相对于其他领域还比较少;从研究方式来看,规范研究很少而实证研究较多,这其中事件研究法又占了多数。未来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拓展理论基础

现有研究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视角下的审计需求理论展开。从检验结果看,一些公司治理因素被证明是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动因,这支持了成本冲突假说和信号传递这两个假说。鉴于我国的保险市场和相关法律诉讼制度还不完善,现有研究并未对保险假说进行检验。随着我国审计制度的健全,完善审计需求理论的验证可成为一个研究方向。另外,可以考虑将新兴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引入现有研究,因为基于行为学视角的非理性因素也会影响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的自愿审计行为。通过考虑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审计的行为倾向,排除中报审计的内生性因素再分析其经济后果,也可以成为一个研究课题。

(二)扩展研究方法

目前对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研究多为实证研究。在动因研究中多数学者采用了回归分析法,少数学者还考虑了上市公司的自选择因素,采用二阶段回归分析法;在经济后果研究中,多数学者参照经典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的事件研究法,分析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审计的市场反应。但目前国内以统计模型为基础进行的有关实证研究成果存在不少问题。譬如,有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等问题的实证研究成果较为陈旧,形成实证成果的数据来源可能不足并缺乏可靠度。总之,现阶段对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规范研究还相当缺乏,但实证研究成果也能对规范研究的起步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三)探索研究背景

第8篇

(一)企业低碳动因与目标应用

BruceBellingham以奥巴马政府增加经济投资强化低碳审计为例指出,低碳审计关乎环境气候变化必须尽快落实审计活动。卢相君、唐楷基于受托责任理论出发,对英美国家的低碳审计经验进行了归纳分析后,为我国低碳审计目标提出了建议。JennyDawkins从决策有用观理论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低碳审计的动因即经此审计后的信息会更具公信力,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李兆东、鄢璐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以需求为切入点,认为低碳审计的动因从根本上是低碳政策的实施以及碳交易市场审计评价与认证的需要。欧阳弘毅、付敏则从企业的角度通过规范分析,归纳出企业低碳审计的动因主要是实现低碳经营、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增加盈利。吴静归纳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碳审计政策以及我国目前的问题,对我国碳审计目标提出建议:总体目标是保障低碳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体目标则与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的相类似。

(二)低碳审计主体研究应用

目前国内关于碳审计的主体有着较统一的认识,审计主体是审计行为的执行者。钱纯等学者对低碳审计主体展开分析比较,认为现阶段应加强我国碳权交易市场审计主体的队伍建设。刘颖、侯锦川从动态的维度通过分析归纳环境审计与碳审计的关系,指出低碳审计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框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提出有必要将企业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纳入低碳审计主体构成中。王爱国在分析归纳出国外低碳审计研究成果经验,提出我国低碳审计应以政府低碳审计为主导,逐步扩展到内部低碳审计与社会低碳审计,丰富了低碳审计主体范围。陈燕燕、彭兰香通过归纳分析了环境审计与低碳审计二者的关系,指出低碳审计的主体应为独立的审计机构。

(三)在碳审计的内容方面的应用

低碳审计模式可以沿着“将低碳生产流程、节能减碳技术与环境绩效审计、节能减排审计、能源审计相结合”的方向进行探索。袁宏路归纳出企业碳审计的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政策效果审计、企业绩效审计、低碳产品的审计、低碳行为的认证。张薇、伍中信则是从两型社会的角度对低碳审计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应包含合规性、“碳中和”、碳绩效审计三方面的内容。孙圣洁在进行了规范研究后认为企业低碳审计的范围应涵盖: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及治理的审计。钱英莲、樊鹏燕以煤炭企业为背景,对低碳审计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理论建议。杨应杰归纳出低碳审计的两大关键内容:制定碳消费目标程序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审查。

(四)在我国企业碳审计存在问题方面的应用

英国是低碳审计的起源地,王帆在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后认为我国应开展低碳审计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刘惠萍、王爱国对我国低碳审计进行规范研究,对我国低碳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低碳审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分析。何雪峰在总结当前低碳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低碳审计的主要程序和步骤应分为确定审计项目、数据收集与方案确定、实施低碳审计、编制低碳审计报告四部分。综合国内外以规范研究方法进行低碳审计研究的文献,不难看出自2003年“低碳经济”一词提出后,政府、企业等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目前低碳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规范研究依然是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低碳审计理论研究中,一方面是由于政策缺失的需要,亟需构建起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方法论指导低碳审计实务的开展;另一方面由于低碳审计实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可供研究的审计案例较少,使得研究方法仍局限于规范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研究方法并不是孤立、互斥的,在一定情况下是相辅相成的,应该根据所研究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二、低碳审计实证与案例研究方法应用

当前国外低碳审计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研究多集中于实务方面,即具体某领域的低碳审计:Amodeo,Christian以英国土地信托业为对象进行低碳审计研究。FrancesStewart针对公司规模的不同,分别讨论了大型企业及小型企业开展低碳审计的现状。也有学者针对目前的碳审计模式提出自己新的观点,JonathanRiley认为应给予已开展低碳审计的企业以实质性的鼓励。国外不仅是相关学者进行低碳审计理论研究,许多专业机构也致力低碳审计相关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为审计实务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了排放因子等参数值为低碳审计提供了准确的计量依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联合了《温室气体协定书-企业会计和报告准则》详细阐述了低碳审计的五个步骤:确定审计边界、定位碳排放源、选择排放量计算方法、数据收集与汇总、计算并编制排放清单与审计报告。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Canada)制定了《实践指导: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审计业务》为碳鉴证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专业的标准;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更多的服务机构致力于开拓碳鉴证业务,这些机构往往以国际审计鉴证标准中非会计业务审计流程为依据进行低碳审计;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2011年了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第3410号《温室气体排放声明鉴证业务》征求意见稿,这项准则规定了低碳审计的依据以及审计主体在低碳审计过程中应注意与遵循的标准,包括计划的合理性、标准的恰当性等。国内低碳审计实务研究方面,我国香港是最早开展低碳审计活动的地区并了建筑物排放指引等标准,刘少瑜等对香港建筑物排放低碳审计的指引进行了介绍。有学者结合特定行业对企业低碳审计进行案例与实证研究,李飞对半导体企业的低碳审计方法进行了探索,钱英莲、樊鹏燕等学者对某大型煤炭企业的低碳审计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通过低碳审计挖掘煤炭企业的节能减碳潜力。杨渝蓉等学者以“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议定书”为评价标准,从低碳审计的基本流程入手,对某水泥厂应用示例进行计算。以上论述的案例及实证研究方法在低碳审计中的应用有两大特点:其一是所选定的低碳审计研究对象多为污染性较大的工业行业中的某些企业,这是因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企业对降低碳排放更具有实际意义;其二是案例及实证研究方法相较于规范研究方法在低碳审计的应用较少,但其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是两类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随着低碳审计理论研究的日趋成熟与完善,更多的学者会寻求新的方法对低碳审计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是低碳审计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结果。因此实证及案例研究方法仍是未来进行低碳审计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三、结论与展望

目前在碳审计方面的研究仍主要是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为主、案例研究方法辅之,综合国内外低碳审计文献可以发现,低碳审计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关于开展低碳审计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低碳审计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1.学者们关于低碳审计的内涵、动因、主体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2.研究方法仍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与案例研究方法应用较少,缺乏低碳审计实用性研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关于企业低碳审计仍处在探索阶段,缺乏专门的理论框架与准则为其作科学的指导,因此学术研究更侧重于低碳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另一方面现阶段由于低碳审计相关的数据收集与核算较为困难,这也是低碳审计的实证及案例研究方法应用较少的重要原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趋势,开展低碳审计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认为推动低碳审计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系统构建低碳审计理论体系

为促进碳审计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应积极探讨低碳审计理论体系构建模式,建立起国家主导、企业内部审计为基石的低碳审计系统。对此政府应致力于制定有关政策,为低碳审计理论和应用程序提供政策依据,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力量,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推动低碳审计的发展。低碳审计理论体系应涵盖从低碳审计的概念、动因、审计主体与客体到低碳审计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努力构建更为科学全面的低碳审计理论框架,为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开展低碳审计的应用性研究

第9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较为有限。本文梳理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情况,归纳了绩效审计内涵、范围、理论动因、职能目标和评价指标等方相关研究成果,概要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问题与方向,以期为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述评

一、引言

现代政府绩效审计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美等国,它是审计部门独立开展的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监督活动。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对政府责任和工作绩效的广泛关注,促进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推广。受新公共管理理论影响,政府审计工作更注重结果和绩效导向,全社会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信息产生强烈需求促使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迅速发展。据学者早期统计,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绩效审计业务量约占其全部政府审计业务量的85%,[1]加拿大绩效审计量约占其审计项目总数的40%。[2]我国1983年成立国家审计署,开始建立现代化的审计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效益审计理论研究和局部试点工作,但绩效审计由于缺乏经济和政治基础没有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审计主要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为主,仅零星开展了带有一定程度绩效审计性质的绩效审计工作。加入世贸组织后,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公众越发关注公共资金使用的效果,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监督意识。基于此,我国政府开始借鉴和发展国际先进的绩效审计制度。学术界众多学者对绩效审计理论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绩效审计研究概况,剖析了绩效审计的发展脉络,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对政府绩效审计,我国学者习惯使用“绩效审计”,而我国审计实务部门对应称为“效益审计”。许多国家对“绩效审计”另有称法,比如,英国和加拿大分别使用“货币价值审计”和“综合审计”指代绩效审计。综合来看,最普遍的名称仍是“绩效审计”。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审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声明中对绩效审计做出界定:绩效审计是对公共部门管理公共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所做的评价与监督,[3]即惯称的“3E审计”。绩效审计的定义随着审计实践的开展不断变化,内涵不断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89年加拿大学者丹尼斯•普瑞斯波尔提出“5E审计”概念。他在传统“3E审计”基础上加入了环境审计(Envi⁃ronmentAudits)和公平性审计(EquityAu⁃dits)。环境审计是指审查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的保护情况,公平性审计则是指审查政府项目及政府活动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性及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4]针对绩效审计内涵,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戚振东等认为,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问题多样化突显的转型时期,政府绩效审计不应局限于“3E”,应扩展绩效审计维度,开展多样性绩效审计。[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5E”审计和多样性审计更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在要求。理论研究中应更重视和采纳多样性审计的有关定义和内涵。比如,增加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维度等还有待持续深入研究。在传统的“3E”审计中,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实际项目审计表现为如何安排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比重。我国学者余玉苗、何晓东认为,应通过审计对象或项目核心效用进行把握和判断。[6]如果审计对象的核心价值偏重于效率性,则在绩效审计时应以效率性审计为主。若一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重点是改善民生和提升公众满意度,则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应更偏重效果性审计。毫无疑问,“3E”中的三个维度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关系。经济性和效率性制约着效果性的达成:一项公共项目如果存在经济成本偏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其项目的社会效益等目标的实现肯定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公共项目以效果性为目标导向,通过目标管理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管理,其经济性和效率性往往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可见,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内在关联决定了它们之间在某些条件下可达成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进一步明晰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有利于提升绩效审计实务工作水平。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

关于绩效审计的范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应依据每个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使命和特定的审计环境具体决定,难以做出统一界定。我国学者蔡春等认为,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是根据审计目标确定的。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包括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职能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客观和系统的检查。[7]绩效审计目标和绩效审计类型的不同决定了审计范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受托责任观的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及其他公共资源的使用单位对公共资源管理和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状况都应成为绩效审计的范围。除此之外,更多的学者对绩效审计进行了层次和类型的划分。比如,Bates和Hoton将绩效审计评价对象划分为政府整体绩效、部门重点绩效和单独项目绩效三个层次,[8]审计的层次从高到低依次递减。Barzelay按照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的不同,将绩效审计归纳为效率审计、项目效果审计、绩效管理能力审计、绩效信息审计、风险评价、最佳实务评价及一般管理评价7种类型。[9]国内学者周亚荣总结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归纳出四个重点审计方面:一是各级行政部门和单位的经费开支审计;二是由国家财政所投资的公共建设项目审计;三是公共专项资金审计;四是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对我国的援助项目和贷款项目审计。[10]从审计职能发展的角度看,上述四个方面仍然不全面,应增加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政策制度的评价。绩效审计不仅要发挥检查监督作用,更要关注公共领域政治、经济活动的效益提升,面向未来建言献策。综上所述,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研究较多地集中于绩效审计的层次和类型划分。这样的研究有助于界定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也能从横向和纵向的维度将绩效审计进行区分,从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更准确地把握政府绩效审计的应用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配合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优化的需要,将政府绩效审计范围的研究扩展到政府部门职能和使命的履行程度、公共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及时性和可及性等方面内容,使绩效审计范围研究更符合审计实务工作的需要。

四、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动因

理论界对绩效审计产生的动因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绩效审计产生于公共受托责任,政府绩效审计是为了公共部门解除其公共受托责任而产生的。另有众多学者研究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绩效审计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政府绩效审计是配合新公共管理运动需要而发展的,成为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容之一。雷达研究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绩效审计之间的密切联系,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理念引发了对政府绩效和责任履行的高度关注,为绩效审计创造了政治环境和管理环境。[11]陈骏则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影响,认为新公共管理存在一定的误区,对绩效审计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如“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市场导向”容易导致审计过程中过分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结果导向”则可能导致审计工作中重视短期绩效的评价,忽视长期性的绩效指标。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也存在有利的影响。比如,推动政府审计的重点从合规性审计转向绩效审计,健全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机制,形成独立的绩效审计机构等等。[12]王晓梅全面总结了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归纳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动因:政治学理论动因表现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学说,经济学理论动因则是委托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理论构成了绩效审计的行政学理论动因。[13]从近年来的研究趋势看,部分学者将理论动因研究延伸到了政府绩效审计影响因素的研究。赵彩霞、张立民等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证实了制度环境因素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成效具有显著的影响。[14]李素利对问卷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了审计人员的素质、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五方面的因素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工作成效具有积极影响作用。[15]徐相锋、鲍春雷将协同理论与政府绩效管理相结合,从纵向协同、横向协同和内部协同三个方面论述了政府绩效管理中主客体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16]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绩效审计理论动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的研究相对分散,需要提升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理论动因研究对绩效审计实务产生的指导作用相对薄弱,有待于在今后研究中得到加强。

五、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和目标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国际组织绩效手册》对绩效审计职能阐述为有关决策机构和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相比而言,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如谢志华等将政府绩效审计职能划分为两个层面:解除受托责任层面和决策有用层面。[17]现阶段我国绩效审计职能主要以解除政府部门公共受托责任为主。随着今后政府职能不断转型,绩效审计的职能将向决策有用层面转变。吴国萍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对公共资源使用和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有效性至少应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四个方面。[18]王会金、易仁萍则认为,现阶段的绩效审计是为了评价各项投入资源的经济和有效程度,并借以找到提升绩效的途径,实现由查处达到控制和提高的目的。[19]综合来看,以上学者所论述的绩效审计职能和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不断丰富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其职能和目标研究也应得到创新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在传统监督检查职能基础上,逐步向为行政和立法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转变,其作用不仅表现为解除公共受托责任,更应以推动行政问责、提升公共价值和促进管理优化为目标。

六、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相较国外而言,国内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研究相对滞后。在我国目前的审计实务中,实际审计业务往往是受托对公共项目的效益进行审计,进而对政府的绩效做出评价,而不是通过综合性绩效审计对政府的总体绩效做出评价。正因为如此,基于公共财政制度并以公共财政投入的总体效益评价为主,构建绩效评价指标能相对有效地指导绩效审计的实务开展,许多学者也从该角度进行了指标体系的研究。比如,周亚荣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于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各项研究,提出应依据绩效评价对象的不同,从政府总体、政府部门和政府项目三个不同层面分别设置绩效评价指标。[20]白景明则进一步指出,在对政府部门的整体绩效评价时,应首先根据政府部门的职能特点对其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部门分别制定评价指标。[21]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与政府财政预算指标存在一定的对应性,在传统财务合规性审计部分中,可以大力借鉴财务预算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出于效果性审计的需要适当增加非财务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的比重。在指标确定过程中,需要结合政府绩效审计内涵和职能的发展,重点增加服务对象满意度、风险预警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能够持续进行考核的长期性指标内容。在指标的具体设置过程中,应该注重评价指标的动态性、相关性和可操作程度,从而促进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标准化和高效化。

七、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未来方向

首先,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可与绩效评估研究相互借鉴。温美琴等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本身也是一种政府绩效评估行为,是对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单位、公共投资项目等的绩效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和评价。[22]这说明了绩效审计与绩效评估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可以借鉴绩效评估的各项研究成果,达到二者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效果。其次,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导向,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绩效审计实务工作需要。虽然我国绩效审计研究相比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取得不少创新性研究成果。比如,陈宋生从制度变迁理论出发,分析了审计制度变迁的各项影响因素,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供需分析、制度变迁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论证了我国绩效审计的未来发展,为我国从合规性、真实性审计制度向绩效审计制度的转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23]周亚荣从政府治理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在服务型政府的框架下如何有效地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体制。[24]以上学者为代表的创新型研究成果不断增长,值得有关审计部门深入研究和借鉴。第三,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必须与绩效审计实践紧密结合。深圳市和青岛市等地是我国最早开展绩效审计的地区,其政府绩效审计经验居于全国的前列,探索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现代审计方法。深入总结先进地区的有益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同类地区,通过推广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绩效审计实务工作水平,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我国学者仍需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深入分析和研究,融合绩效评估、国家财税与预算体制改革、审计体制改革等关联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系统和综合角度提升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水平。

作者:蒋剑桥 陈凤仪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廖洪,王素梅.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06):7-11.

[2]彭华彰,周铁锐,贺明明.国外效益审计的启示与开展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探索[J].审计研究,2005(01):48-52.

[3]杨树滋,徐玉棣.最高审计机关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J].审计研究,1986(03):5-13.

[4]王光远.管理审计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56.

[5]戚振东,吴清华.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8(02):76-85.

[6]余玉苗,何晓东.核心效用观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框架[J].审计研究,2005(03):23-27.

[7]蔡春,刘学华.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28.

[10]周亚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2):15-21.

[11]雷达.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对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启示[J].审计研究,2004(02):36-42.

[12]陈骏.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机制研究——基于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辩证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03):16-20.

[13]王晓梅.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基础与风险分析[J].审计研究,2007(02):17-20.

[14]赵彩霞,张立民,曹丽梅.制度环境对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0(04):22-28.

[15]李素利.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审计研究,2013(02):27-33.

[16]徐相锋,鲍春雷.协同性政府绩效管理探讨[J].中州学刊,2010(05):15-18.

[17]谢志华,孟丽荣,余应敏.政府绩效审计职能之二维层面:解除受托责任与实现决策有用[J].审计研究,2006(03):23-32.

[18]吴国萍.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5(02):56-58.

[19]王会金,易仁萍.试论政府绩效审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2007(01):47-50.

[20]周亚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2):15-21.

[21]白景明.如何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J].地方财政研究,2005(09):37-41.

[22]温美琴,徐卫华.论我国审计监督机制的完善——基于深圳政府绩效审计实践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6(05):47-5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