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1 11:29:24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第1篇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放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也不断增加,对环境和农民自身的健康均带来一定隐患和威胁。鉴于此,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以及治理措施已经成为业内人士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阶段,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我国七大水系中,水质较好的是珠江和长江,其中海河的污染最严重。在我国26个国控重点湖泊中,只有1个满足二类水质,满足三类水质的有5个。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药、化肥以及除草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加之任意排放农业废弃物以及在乡镇企业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致使部分农村地区的水质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对农产品的品质以及农民的健康状况、农业生产等均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首先,在诸多污染源中,由禽畜养殖造成的污染现象较严重,且污染面也比较大。在很多农村地区,禽畜养殖呈现出一种无序分散的状况,且养殖数量通常比较多,产生的粪便、尿液,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到河沟等处,致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影响到农民饮用水的质量。

其次,化肥以及农药等造成的污染。我国的化肥施用量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化肥的利用率却不高,化肥的大量流失致使农田土壤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并进一步影响到湖泊以及海洋的富营养化,成为最主要的水体面污染源。据统计,我国单位面积的农药用量非常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且其中有80%以上流失到水体以及空气和土壤中。

再次,农民生活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也不容小觑。近年来,农村人口越发集中,小城镇以及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非常大,与此同时,生活污水的来源也不断增多,包括人的粪便、厨房污水、家庭清洁污水等,此类水污染较为分散,给治理带来了困难。在农村地区,几乎普遍缺少污水处理设施,使农村河流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

最后,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其流入到农田、河沟等处,致使周边水环境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加之随意排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除此之外,由于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不断向小城镇转移,使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不断加剧。

2 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

2.1 农业生产带来的水环境污染的治理策略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防治不可一蹴而就,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社会、经济以及技术和环境等。鉴于我国农村水环境恶化的现象已经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治理,使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在具体对农村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宜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并考量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为使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状况得到有效治理,政府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状况逐步得到缓解。

2.2 农业生产带来的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和技术

2.2.1 倡导生态农业。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农村面源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为此,宜提倡循环经济理念,使农业清洁生产得以有效实现。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农村水环境污染。在具体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一定要合理施用氮肥,并适度增加有机复合肥以及生物肥料的用量,应用生物防止病虫害技术,使化肥以及农药的总体用量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生态平衡施肥技术以及生态防治技术,使水、肥的利用效率逐步得到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并完善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使农业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满足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农村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2.2 推广一体化发展模式。这里所说的一体化发展,主要是使集约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得到同步推广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宜致力于生态养殖小区的建设以及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宜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使得治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状况逐步得到缓解,并使得禽畜的粪便逐渐减量,降低其对水资源的危害,将沼渣以及沼液有效转化为有机肥料,从而使农村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3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措施和技术

2.3.1 集中处理模式。在人口总数比较多且产生的污水量比较大的村镇,比较适宜集中处理模式。通过管网将污水有效收集起来,建设并完善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使相关污水可以进行有效排放或者回收利用。在此过程中,活性污泥法以及SBR等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2.3.2 分散处理模式。现阶段,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式处理的技术主要有以下种类:土地处理系统以及高效藻类塘技术、厌氧沼气池技术等,以上技术的应用效果均较好。其中土地处理系统是现阶段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净化技术。在高效藻类塘处理系统的应用中,可将藻菌共生生物体当作净化手段,使污染物得以被有效去除。采用该种方法,不仅效果好,且实施成本较低廉。选择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以及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厌氧沼气池技术,其具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可以实现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结合,使污水中的相关物质经过处理后有效转化为生活

用能。

2.4 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的措施

目前,要想对县镇企业水污染进行有效防治,首要的一点就是对乡镇企业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布局,同时应使清洁生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在对乡镇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以及布局调整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污染治理,使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水平逐渐得到显著提升。为此,可以参照以下思路:一是对乡镇企业进行适度引导,使其向工业园区集中,以此对污染进行集中控制;二是参照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标准,使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以及生产技术升级换代的速度得到提高,并充分发挥节能减排技术的作用。对城镇污水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水对农村水环境造成的污染的状况得以缓解。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第2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0.概述

我国的农业生产事业,相对于过去有了质的飞越,随着经济腾飞,农业生产越来越倾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尤其是在大规模喷洒农业、化肥及污水等垃圾处理不当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对土地、空气、水资源和生态平衡都产生了影响,对此应从农药、化肥本身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严格把控,建立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尤其迎从新认识科学化的施肥和喷洒农药技术的重要性,按大自然生态原理与农业技术结合产生有机农产品,科学有效的对农业土地及水资源保护等,这些措施是实施都可以阻止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

1.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虽然没有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那么直接,但多种环境状态都遭到了破坏,分别是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下面分为三点进行分析:

(1)土地资源污染,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这样的数据没能一直维持,因为在2009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退耕、沙漠化和灾化的发生让我国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在2008年末时只剩下了约18.3亿亩,所以我国的耕地人均面积并不富裕,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用土地的污染愈演愈烈,现代耕种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但这样长期使用农化产品的危害就是土壤结构被改变, 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 让本身肥沃土壤的产力每况愈下,然后为了提升产力,再次施加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如此形成大量恶性循环,最后将导致土地彻底不能继续耕种的后果。

(2)水资源污染,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配在全世界一直处在下游位置,而农耕所用的恰恰又是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就是对未来的下一代最不负责的体现,对于农用水资源的污染,化肥、农药、排污和农膜都榜上有名,化肥的使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按播种面积计算,我国化肥使用量40.0 t/km2,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规定的22.5t/km2的上限”[1]这样的用量直接将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会被带进河流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药同样带来的污染同样可怕,由于机械化大面积喷洒,导致农药必须用更大的量才能覆盖到农耕作物上,这样多余的农药会被各种渠道带入到水体河流中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业生产的排污并不是指有毒有害物排放,而是畜牧和家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壳蛋、血水甚至尸体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其造成这些污物与水源溶解发酵变质,让河水变成了死水臭水。再有就是蔬菜大棚的广泛运用,让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水果蔬菜,但使用后的农膜确实实实在在的白色垃圾,由于其特殊化学构造器不容易降解,不能焚毁都让这种白色垃圾,无法回收结果污染了水资源。

(3)空气资源的污染,空气作物我们每时每刻生存的必须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北方地区大面积雾霾就是空气污染的最有利证据,雾霾虽然不是农业生存污染空气导致的主要原因,但是空气的质量是有众多因素积聚而成的,所以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也应予同样的重视。农业生产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秸秆的焚烧,如今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以前靠秸秆生活或者喂牛养羊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电器化所替代,所以导致大量的秸秆被废弃和焚毁,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气体,会随着风向漂浮到空气中,甚至形成了可吸入颗粒物。还有一项污染就是农药的喷洒,刚才我们提到过多的喷洒农药一部分会落到河流里,另一部分就会漂浮于空气中进入云层,如果其中的氮元素堆积过多就会产生温室气体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

以上几点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危害到环境的几种主要内容和现状。

2.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从上面的现状来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在“海、路、空”三方面都已经被染指,如果要治疗这种环境污染情况可以分为两方面入手

2.1建立法规改变思想

尽快设立相应的法律来约束环境污染行为,现状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还应当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污染的防治法案,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义务,这样可以从法律角度对污染人或单位进行约束作用。还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农业生产者较弱的法律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应当在农村的中小学校里开始普及环境保护常识和知识,还应经常性的的对乡镇尤其是农村的农业生产者宣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当下及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这项对策应配合指定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实施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各地的政府部门要首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落后思想,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改进方法的学习,从而带动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者更快的接触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方式,而且政府还要“疏堵”同时进行,对当地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制定有关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奖惩制度,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2.2改变现有技术

学习先进经验 首先要对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污染土地和水源的主要是农业、化肥和农副产品排污造成的,对于大规模的农药和化肥进行疏导,走生态农业道路,全面的有效的推广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新技术,对农药、化肥的制剂进行全面的升级,让专用型肥、复混型肥、生物型肥等等新型肥料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药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购买高效新型的防虫农药,脱离原来的“以多靠量”的喷洒模式,对于污染水资源的污水直接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的行为要坚决禁止,在处罚这样行为的同时,建设污水回收管道沟渠,将污物汇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的污水处理,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可以由政府补贴农户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备,以保障水体质量。最后,对于垃圾和农作物副产品的焚烧上,也应当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垃圾回收和分类,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将可降解与不可降解回收或再利用,对于需要焚烧处理的可以回收用作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

总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治理要遵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争取早日走上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道路。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以及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除了农民和生产者,政府及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认识和意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都把工作重点设定在了农业生产中的经济建设,而忽略了保护环境是一项关于生存状态和造福子孙的必要性,所以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可循环性的农业生产经济利益链是今后这项工作的发展方向。■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第3篇

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环境恶化的城市已有很大改观。我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如果农村的环境不好,乡镇农村的环境污染没有解决,也就基本上没有解决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的客观分析,找到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四点成因,并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使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控制进而得到及时有力的治理。

一、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现状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此外,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体废弃物、承受了大量工业污染的转移,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延伸到了食品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四条成因

1、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但却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 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要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创建美好生态家园,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由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着重从几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倡导生态文明,营造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逐步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对村民、企业经营者和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教育,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畅通投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中央、省、市的专项资金投入,重点解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保护,采用多种措施确保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引导村民建设居民小区,逐步实现农民向社区集中,以便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

三是强化源头管理,整治生活垃圾污染。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坚持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处理,从源头杜绝污染问题。对乡镇生活垃圾采取“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处理模式,提高垃圾收集覆盖率和集中处理率,对不具备条件的偏远乡镇生活垃圾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处理生活污水。扎实开展城乡综合环境治理,以生态创建为载体,有效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四是引进先进理念,科学发展畜禽养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集中建设集畜禽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养殖场,提高畜禽养殖规模,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废物综合利用双赢的目标。划定禁养区和非禁养区,扶持规模养殖场,控制小型养殖场,走农业加工业、种植加养殖的循环经济之路。

五是提倡标本兼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强化乡镇企业的监督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严密监控,对新建企业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整治农村河沟池塘污染,保护村庄现有水源,发挥河沟池塘的自然环境净化能力。

六是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把环境保护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等的环境监测。坚持“执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七是坚持疏堵结合,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清除农村卫生死角,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开展以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为主题的“三化”活动。组织成立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对村庄环境整治进行长效管理,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健全环保责任制,实行环境保护辖区首长负责制,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书目: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建议洋淀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14 期杨志新, 冯圣东, 刘树庆;

2、《隔、锌、铅单元素及其复合污染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关系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期 ;

3、《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对策》 医学动物防治, 2003, 19期 连彦峰, 刘树庆;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第4篇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药、化肥的污染。很多农村地区大量使用高毒、高效的农药和除草剂,造成农药残留、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长期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和物理性质恶化,土壤大幅度板结,化肥中的氮元素进入大气后,导致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同时,化肥还造成水源污染,威胁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饮水安全。

二是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我国农村大量作物秸秆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仍然采用就地焚烧的方法。秸秆焚烧既是一种能源浪费,又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另外,烟雾还刺激人的眼睛和喉咙,使人流泪、喉痛,严重时还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三是禽畜养殖业造成的污染。目前,只有20%的养殖业的污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80%左右的养殖场则直接外排畜禽粪便。集约化养殖场粪便乱排乱放现象普遍,严重污染环境。不经发酵处理的粪便直接施肥,许多有害病菌和寄生虫会对土壤和作物造成危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如何对农村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呢?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大力宣传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要加大监管力度,保障环境安全,充分行使执法职能,认真履行督促职责,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行为,下大气力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二,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要完善农村环保机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环保机构要向乡镇、村延伸,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形成各有关部门和乡镇以及村组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秸秆利用、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第三,积极开展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活动,出台支持创建活动的奖励办法,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优美宜居的环境中生活。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第5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对策;湖北

中图分类号x5;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278-09

1研究背景

1.1政策背景

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82—1986年,中央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2011年,中央又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了农业、农村和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的重要性[1-4]。同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分别下发了湖北省委、政府1号文件,制定了《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要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wWw.133229.COM

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湖北是农业大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农村土地污染问题突出。全省农村地区水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农村生态环境频遭破坏等现象在农村依然存在,这都成为制约湖北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解决好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实现全省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

1.2研究范围

1.2.1农村环境。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农村自然要素的总称。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乡村等。

1.2.2农村环境保护。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农村自然生态保护等。

1.2.3农村环境污染。指由于农村社会成员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乡镇企业生产以及农村商业经营中的不当行为,导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等。包括水质(地表水、地下水)变差、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对农村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理念,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目标,以“规划共绘,设施共建,责任共担,环境共保,资源共享”为原则,按照建设全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湖北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湖北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4研究目标

通过对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力争使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农村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农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2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

2.1是实现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6年,以不足全国2%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国8.4%的稻谷、6.3%的棉花、10.3%的油料、5.4%的猪肉和18.0%的淡水水产品,并为全国5.2%的乡村人口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空间。但是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通过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常规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地保护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2.2是促进全省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保障

湖北是农业大省,但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526.67 m2,居全国第21位,而且耕地总量呈下降之势。湖北又是水稻种植大省,水资源消耗大。湖北水资源分布不均,给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带来困难。据有关数据统计,湖北水资源总量1 027.8亿m3,只占全国的3.5%,列全国第10位。同时,生产化肥、农药所需的石油、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较低,对外依存度较高。湖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承担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压力很大,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粮食增产方式,以土壤肥力、水资源、化肥、农药的大量消耗来确保粮食安全,不但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从根本得到解决,而且会破坏农村的自然资源。因此,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研究,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化肥、农药的消耗和需求,既是缓解资源紧缺矛盾、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有效措施,又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2.3是减轻全省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据资料显示,2005年,湖北被列为全国15个农业面源污染高风险省市之一,全省农村地区氨氮排放量为4.74万t,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2.09倍;化学需氧量排放24.28万t,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1.40倍;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9.09万t和3.31万t。全省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排放指标已经超过全省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仅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16%的第一产业地区,却排放了超过全省50%以上污染物。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强植被保护和动、植物疫情防治,能有效地支持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3湖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全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多次整治,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乡镇企业污染监管力度,积极防治土壤污染,大力开展农村生态水系整治与修复等工作上,使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7—2010年,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湖北发改委采取实地踏勘、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专程到荆州、襄樊、咸宁、潜江、丹江口市(区)等地,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选择荆州沙市区皇屯村等11个乡镇村等进行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总的来说相对滞后,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农村土地污染严重

据资料显示,全国农业每年的化肥施用量超过4 000万t,但其利用率只有30%~40%,其余60%~70%进入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理化性状变劣,肥力下降,使农业环境遭到污染。全国农药生产能力约76.7万t/年,其中约有80%农药直接进入农村环境,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农药生产大国。化肥、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提高耕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棉花生产中超过50%[5]。化肥、农药的利用率较低,在耕地中的残留又成为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农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以及城市转移的污染等,严重污染和毁损了农村土地。在调研中发现,全省农村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问题。

3.1.1化肥、农药污染严重。一是为追求农作物高产的短期经济效益,过量施用化肥现象普遍存在。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化肥施用量达4 766万t,其中氮肥施用量达2 200万t,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而湖北的化肥平均施用量也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 kg/hm2,年化肥施用量为283.6万t,其利用率仅为30%左右。据估算,湖北省每年流失的化肥约24.6万t。如沙市区皇屯村,该村平均每户耕地为0.60 hm2,平均化肥施用量为1 891.5 kg/hm2,远远高于全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水平(400.5 kg/hm2)。木桥村也存在该现象,该村每季施用碳铵超过1 125.0 kg/hm2,磷肥超过750.0 kg/hm2。二是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害虫抗药性愈来愈强,导致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病虫害防治成本也逐年提高。由于农药过量使用,致使农村耕地、水体、农产品等污染加剧。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药年使用量在4.3万~4.8万t之间,单位面积使用量已达4.5 kg/hm2。目前,全省农药使用量随着田间害虫耐药性增强而上升,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仅化学除草剂用量已达到每年0.78万t,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已达每年250多t,未来还将呈发展趋势。

3.1.2大量废弃农用地膜处理不当。一是全省农用地膜的推广使用,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农膜生产量达176万t,农膜残留量高达45万t。近几年,湖北的设施农业发展较快,大棚农业逐步成为各地市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农用地膜广泛推广并大量使用。但是大棚农业的副产品地膜的回收和处理却相对滞后,随着地膜的使用量和覆盖面积逐年增加,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给农村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二是农用地膜的残留,降低了耕地的渗透性,减少了土壤的含水量,影响了耕地的抗旱能力。在地膜处理中,没有认识到农膜残留的危害,只处理大块残膜而忽视了小块薄膜。

3.1.3城市部分垃圾向农村转移,填埋处理无规划。一是城市固体垃圾向农村转移严重破坏了农村环境。农村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原材料产地,农村耗竭地力和其他资源为城市提供初级农产品,城市生活生产废弃物向农村输出,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据统计,每年有约90%的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填埋或堆放在郊外农村。2006年,我国垃圾填埋量31 384万t,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污染了周围的水质、土壤和大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二是城市污物无序排放,污染农村土壤和水体。由于目前城市污物处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全省垃圾还没有完全做到分类收集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垃圾中有用物回收率更低,90%的城市垃圾采用运往郊区农村进行填埋、堆放和焚烧等方式处理,造成对城市周边农村耕地的侵占、污染和毁损。

3.2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

调研发现,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改善湖北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大农产品与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退耕还林、沼气、坡改梯等工程,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农村水体污染的压力。但是全省农村地区水污染不断加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

3.2.1农村水体污染严重,农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一是目前全省境内湖泊、水库、河流、鱼池等水体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除长江、汉江外,主要水体水质恶化逐步加剧。全省11个省控湖泊中,水质符合功能区划标准的湖泊仅占26.7%,处于富营养状态的占46.2%。全省100 km以上40余条河流中,由于水量小而沿河城镇迅速发展,大量工业、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大多数河流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目前,除鄂东北黄冈地区污染较轻,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污染。二是近5年来全省境内湖泊、水库、河流、鱼池等水质污染程度不断恶化。据统计,武汉、黄石、鄂州、荆州、襄樊、十堰、荆门7市内湖和11条纳污河渠的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水质绝大部分为ⅴ类。水质状况与2004年相比,ⅱ、ⅲ类水质的湖泊减少了14.2%,ⅴ类水质的湖泊增加了14.3%。

3.2.2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无序,养殖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目前,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系统、可靠的基础性资料,使全省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制订、流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流域水环境容量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可靠的数据源,致使全省农村县城以下生活污水处理不足3%,97%的污水则随意直排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二是畜禽养殖业超规模迅猛发展,造成水污染。目前,全省农村由于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直接排入农业环境,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和盐渍化。据统计,全省畜禽养殖的排放物占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总量的36%,同时,由于化肥生产的发展,种地者用化肥取代了畜禽粪肥,大量畜禽粪便未加无害化处理就排入附近河渠或渗入地下,污染地表水、地下水[6]。如老河口市2007年畜禽存栏量肉牛9.23万头,猪3.34万头,肉鸡325.61万只。将60只鸡折算成1头猪、1头牛折算成5头猪,按标猪废水日排放强度1.2 m3/(百头·d),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17.9 g/(头·d),氨氮排放量3.6 g/(头·d)测算,老河口市2007年畜禽养殖业废水排放量达372.41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66.66 t,氨氮排放量达13.41 t,这些排放物都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污染农村水体。三是水产养殖业超规模发展,带来的农村水污染。据统计,全省水产养殖的排放物占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总量的30%。由于水体污染源的扩散,使原有水体丧失使用功能。湖北是淡水水产品生产第一大省,总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水质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发展。

3.2.3污水大量灌溉且严重威胁耕地、地下水和农产品质量。一是乡镇企业盲目发展,生产废水未经处理无序排放,污染农村水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也逐年增加[7],许多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化工、冶炼、矿产、建材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河沟、水库和农田,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如咸宁市八把刀村位于咸宁市赤壁镇东南部,调研发现该村没有任何工业企业,但是城市企业污染的转嫁仍对村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长江支流陆水河流经该村,在陆水河上游的一家大型纸厂每天向河里排放大量污水,以致陆水河受到严重污染。二是大量农田因污水灌溉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菌、有害物、重金属等污染。调研中发现,由于农村农业灌溉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水资源掠夺式使用等,已导致全省农业灌溉用水面临枯竭、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给污灌区的饮水及食物安全造成危害。

3.3大气污染严重

3.3.1部分地区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造成大气污染。据调查,农村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秸秆、薪材和煤等[8]。农村农作物秸秆类型较多,随着农作物单产提高,秸秆总量迅速增加,而直接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大幅度减少。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农作物秸秆产生约6.5万t,但有40%未被有效利用,多数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严重,不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带来大量烟尘,污染环境。如在荆门沙洋县荆南村调研发现,由于该村工业不发达,68%的村民仍以农作物秸秆为生活能源,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秸秆随意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每到夏收、秋收时节,大量剩余秸秆被焚烧,或被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有关数据显示,湖北每年夏、秋2季秸秆产生量大,空气污染最严重。在江汉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70%~80%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农作物收割后不待秸秆彻底干燥即进行焚烧处理,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浓烟弥散在空气中,导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仅严重污染农村空气,而且还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如2010年5月29—30日,沪渝高速公路荆州丫角段因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使能见度降低为20~50 m以内,沪渝高速被迫关闭3 h;同日,二广高速荆门段因焚烧秸秆发生交通追尾事故。

3.3.2垃圾处理工艺落后,污染空气质量。据统计,湖北农村地区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610万t,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居住分散,由于距离垃圾收集设施远而不愿将垃圾送入垃圾桶中,仍按传统习惯就近倒在房前屋后、庭院旁边或沟渠之中。如玻璃瓶、饮料罐和不可降解的薄膜塑料袋随处可见,且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其处理方式为“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这种现象既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又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垃圾呈现出3个明显特点:一是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使用和丢弃已习以为常;二是垃圾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不仅是生活垃圾,农村的建筑垃圾量也在迅猛增加;三是垃圾来源多极化,除农村自产的垃圾外,城市垃圾也在向农村转移,且有扩大之势。例如桂花镇位于咸宁市南大门,明星村则紧挨镇中心,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较平坦。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265户,原有的池塘既可养鱼又可供周围的居民饮用,但现在池塘已经被垃圾填满,恶臭弥漫、蚊蝇孳生,空气质量差。

3.3.3农村乡镇企业环保处理设施落后,废气、烟尘等污染农村环境。目前,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能耗高、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特点,多数企业没有相应的环保处理措施,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导致污染治理难度大,乡镇企业每年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量排放量较大,直接污染严重,对农村群众健康危害大。例如咸宁咸安区桂花镇明星村现有21个采石厂、1个电石厂、1个茶砖厂、1个胶板厂,工厂排放出大量烟尘,严重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

3.4生态环境频遭破坏

生态环境的稳定是一个地区稳定发展的基础。当前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局部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功能失调,生态调节作用减弱,各类自然灾害频发。

3.4.1耕地面积锐减,生态功能退化。由于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厂房、住宅、交通道路等建设,大量耕地被占用,再加上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荒地等,使湖北原有的湿地面积缩小,打破了自然生态平衡,影响了蓄洪、湖水自净、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湖北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为506.67 m2,不仅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还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最低警戒线。目前,湖北省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城市扩展、工业建厂、居住地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流失后的潜在性生态功能退化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例如处于典型丘陵地带的木桥村,坡度在15~25°之间,土地的使用率达到100%,许多坡度较大的旱地也常年连续耕种,遇到雨水季节,土壤因受雨水浸泡而变得松软,经常发生水土流失。

3.4.2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影响生态环境平衡。资源与生态密不可分,资源枯竭会引发生态危机。湖北省境内沉积地层完备,各种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铁、铜、石膏、岩盐、汞、镍等储量大,水力资源居

4.1.3部分基层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监管不力。一是部分基层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二是“兼”多“专”少。在调研发现,乡镇环保员大部分是兼职,专职的比例很小,由此导致环保人员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环保工作上,同时农村基层还存在环保人员变动快、业务不精等问题。乡镇环保工作人员变动过快,使刚刚启动的乡镇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4.2农村环境治理体系滞后

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而建立的,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重视不够,已建立的农村环境保护体制也不够完善。湖北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也是如此。

4.2.1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匮乏,管理职能交叉。一是湖北农村地区环保管理机构还普遍匮乏。据统计,目前大多数村镇政府没有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县级环保部门基本上没有在其所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农村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属于空白。极少数乡镇设有环境监督部门,由于工作人员配备少、经费不足,难以支付行政管理开支、履行环保职能。二是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据调查,目前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存在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的缺陷,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部门较多,有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且各自为政,部门之间“责、权、利”不统一,有利则相互争权,无利则相互推诿,造成“管理重合”和“管理真空”现象,损害了规章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加上农村环境治理范围大,相关部门职能分割,致使农村环境管理协作难、漏洞多,从而导致农村基层监管工作困难,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4.2.2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滞后。一是环境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方面重视不够,导致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监管力量难以覆盖广大农村地区,难以适应管理要求,难以遏制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二是农村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滞后、不配套。国家虽然也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但就整体而言,农村环境的现实与需要的法规不配套,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滞后,现有的涉及到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对损害环境的民事赔偿无法律依据可循,一些重要农村环境保护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农村垃圾无害化治理及污染的防治等都无法可依。

4.2.3缺乏实用性强、可操作的治理技术。一是农村环境治理措施和模式缺乏。目前国家针对城市和大型企业污染制定了许多相关治理办法和措施,还设立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供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相关治理办法、措施及政策。二是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滞后。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本沿用城市和大的工矿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末端治理法。末端治理适用于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单一点源污染的防治,而在农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中,会受到农村治污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规模小以及折旧率高等客观因素限制,不能起到有效控制污染的作用。

4.3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使治理无保障

农村环保属于公益性事业,投资回报率小,周期长。长期以来国家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企业和城市,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而湖北地方财政实力不充足,大部分乡镇财政比较紧缺,难以支持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求。社会闲散资金由于没有适宜的政策引导,还无法顺畅流入农村环保事业中,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进程。

4.3.1资金来源缺位且投入不足。一是用于农村环境治理资金严重不足。实际经验证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1.5%可以基本控制污染,达到2%~3%可以逐步改善环境[10]。实际上中央财政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负担普遍较重,用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严重缺口,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市(县)农村环保投入均为空白。二是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不够。许多乡镇村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全,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场所。

4.3.2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市场机制引导。一是农村环境治理融资渠道不畅。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实质上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目前全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主要是政府投入、机构扶持和企业投入3种方式,其中乡镇企业自身投入是主要的,但大部分乡镇企业几乎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环保建设,这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难以治理的直接原因。二是缺乏市场机制引导。目前政府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有限,优惠扶持政策少,贷款授信程度低,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尚未建立起市场引导和激励机制,银行、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缺乏政府正确引导,参与农村环境治理融资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4.3.3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一是由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导致农业环保支出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意味着资金的投入,1979年以来,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虽然有所缩小,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农业税被取消,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增长较快,但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定价偏低,而销往农村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上涨,一度缩小了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重新扩大,削弱了农业的积累能力,从而导致用于农业环保支出的资金严重不足。二是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在利益和价值关系上,农民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改变贫困是农民目前最大的渴望和利益,但农村环保投资回报率小、周期长,制约了农民对环保资金的投入。

4.4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构,人为地将公民分为“农村”和“城市”2个部分。在这种“二元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村环境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由此造成的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导致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成为产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成因。

4.4.1户籍制度加剧了农村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居民分成2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如,1953年修改的《劳动保险条例》详细规定了城市国营企业职工所享有的各项劳保待遇,而农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虽然我国农村正在组织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农村一直沿袭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农村人口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大大高于城市,加剧了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4.4.2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异产生不对等污染源。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异导致无形的污染在城乡之间发生和损害农村环境的原因。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10 493元,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 255元,二者之比为3.22[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非货币性收入,包括城镇人口享受的公费医疗及各种实物性补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6倍[12]。城乡收入差异必然导致消费水准的悬殊,最终会影响到农村环境。一方面是资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是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而城市没有因为其污染转移行为而得到适当的经济处罚,农村因资源过度开发、污染转移而产生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得不到有效补偿,而且还要用贫困、健康的损害来替城市承担后果。

4.4.3城乡承接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获取自然资源产生的利益不对等。资源的消费往往伴随与资源开发总量相应的污染物的产生,资源消耗量越大,排放的污染物越多。农村对于城市来说是作为原料输入地而存在,支撑国家工业化、城市化需要的资源主要来自农村,农村耗竭地力和其他资源来供养城市,还为城市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一方面将矿产资源及自然资源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农村地力衰竭、生态退化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城市人均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远远高于农村,城市作为资源消费方,并没有支付和其资源消费量等比例的环境污染费用。农村相对来说较少使用资源和产生环境污染,却承接了城市转移的生活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农民把自己应享有的环境及资源使用权无偿过渡给城市居民。农民的环境资源使用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仅影响了农民生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3]。

4.5农村环保技术滞后使治理难度增大

农村环境问题治理难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环保技术落后,现有的污染防治技术跟不上实际需要。目前,农村普遍粗放耕作,农家肥减少,施肥、施药的配套技术和器械也不完备,严重缺乏技术指导,不仅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还直接污染了土壤和环境,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病虫害的天敌种群数量锐减,生态食物链受到破坏,导致农作物发生病虫害严重。

4.5.1农村环境问题研究部门和力量薄弱。农村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污染源分散、种类繁多,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全省各级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政府、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目前,国家和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虽然成立研究机构,但科研力量薄弱,对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基础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研究不够,由此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停滞不前。

4.5.2农村生产和种植技术落后。农民根深蒂固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难以根治。同时,农民长期沿用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又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导致土壤有害物质残留严重。

4.5.3技术推广应用不深入。农业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不够,可应用推广的实用技术少,从事农村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人员严重不足,导致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多套用解决城市污染的末端治理法,难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及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等问题。

5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问题也引发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要达到城乡经济发展、生活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点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重点,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14]。

5.1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必须强化农民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提高其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资源的自觉性,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环境资源价值论。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宣传,尤其要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培训。

5.1.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一是要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通过从宣传《环保法》入手,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法规的认识。二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科教片等形式,逐步让农民树立农业资源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劳动经营者对农业科技知识、技能、管理方法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要转变工作职能,增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从法制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做到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有制度、有投入、有考核、有人负责抓落实。

5.1.2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科技和环保素质。一是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要从小培养环境保护的环保意识。二是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模式。如组织新闻媒体和教学单位下乡普及环保知识,采取图片、宣传册、多媒体等宣传教育形式,重点是乡镇和村一级要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农民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帮助农民群众熟悉和掌握相关环保常识。使广大农村群众和各级基层干部了解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同时组织力量编写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技术简易手册,以提高农村群众、各级基层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文化、科技、环保素质水平。

5.1.3转变工作方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方法。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纳入基层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对照新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分年度目标,精心组织各种全面性和专项性相结合的教育和督查活动,并培育一批有说服力、有推广意义的镇、村、组和农户典型;在编制村镇规划时,融入环保知识和加强生态保护等内容,建立完善实用的污染防治和废物综合利用示范技术体系,为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力支撑。二是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切实把环境保护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创先评优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和预算保障的重点。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15]。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灵活高效、协调有力的联席会议制度。

5.2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和规划编制工作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环境规划,是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之一,它可以解决乡镇企业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防止城镇污染向农村蔓延、扩散,保护农业和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2.1结合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制订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分步骤、分阶段抓落实,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各级应成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机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队伍建设,乡镇应明确主要领导主抓此项工作,配备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村级明确专人负责环保管理,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达标,使生活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面源、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乡镇组织领导、村组织具体负责、服务队定岗定位、群众参与监督”的管理体制。制订和完善农村环保法律规章,如制订和实施农村环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专项管理制度,制订防治城市企业污染转嫁农村的管理办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办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垃圾无害化治理及污染的防治办法、农业废弃物堆存处置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制度等。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测站点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真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2.2因地制宜,认真编制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环保管理体系。一是认真编制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完善管理体系。要结合“两型”社会建设,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编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规划编制要强调系统性和实用性,要和农村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供水、供电、交通等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相适应。二是要有效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以规划先行、靠规划调控、按规划执行,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从规划入手解决布局性和结构性污染问题。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互动的高度出发,务求小城镇环保规划和农村环保规划共同修编、衔接融合、相得益彰,形成城乡一体化环保规划体系。

5.2.3上下结合,加大管理力度,建立环境管理政府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领导逐级负责制。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逐级分解任务,落实具体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村镇行政负责人为首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本辖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基层应配备专职环保人员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全村环境监督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要制订奖惩办法,建立健全奖励约束机制,对保护环境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把环境整治工作与年终考核、平时考核相结合,逐步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农村环保的执行力。乡镇特别是行政村要制订村规民约、责任制度、保洁执法、奖惩办法等制度。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划分,建立集成管理体制和联合执法制度,推行重点环境问题市级挂牌督察、督办的方法,促使污染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对超标排污、违法偷排企业从重从快实施处罚,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巡查、联查、督查和抽查,切实提高农村环境监管的质量和水平。

5.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融资机制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改革步伐,将公共投资重点向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并引导乡镇企业向环境保护投资。同时要引导其他方面的资金进入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坚持 “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以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资金保障。

5.3.1改革财政、金融对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农村环保投入、补贴和配套。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建设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国家必须突破“二元”体制束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真正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导向。二是完善农村环境质量资金扶持、补偿、奖励、补助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部门责任、落实资金用途、加强资金监管。同时还要拓宽农村环保治理投融资渠道。

5.3.2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环保投入和支出平衡。一是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加快农产品价格改革步伐,消除农产品的地区分割,促进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的形成;增加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促进农资工业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改进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及时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逐步缩小和消除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增加政府对农业和支农产业及机构的投资,使农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大体持平。二是使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在资金投放上,要重点支持有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的产业和采用环保工程的农业产业。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兴办农业生态重点工程,兴办废物利用的环保产业等,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5.3.3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市场对农村环保工作资金的配置作用。一是建立多结构多层次投资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涉及到农业、工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仅靠涉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各级政府要协调建设、农林、水利、卫生等涉农部门整合财力,扶持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把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把单项建设变为综合建设,发挥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二是建立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机制。鼓励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建立开发基金、农民自筹资金、引进外资等多种筹资形式。除了国家财政投入、省财政补贴、地方财政配套外,还应出台税收、信贷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农民、社会资本、国际、国内金融组织等参与农村环保事业,对积极主动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在项目立项、银行贷款、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同时还要建立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机制。

5.4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农村环境技术支撑能力

农村生态环境脆弱而复杂,全省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差别较大,总体上是山区优于平原。目前还有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理清发展思路,找准环境问题的切入点,不断提高环保科技含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保科技支撑[16]。

5.4.1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力度,促进农村环保科技创新。一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构建新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使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生力军。鼓励支持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促进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各级政府作为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应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加快优质品种的引进和示范,大力开发无公害优质品种,在农产品集中产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开发一些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使农村环境治理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5.4.2推进农村环保科技攻关与推广工作,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一是推广实施生态农业技术,预防和解决农村污染。研究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和方法,对生活垃圾、粪便进行及时清理、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制订农村养殖废弃物处理方案,完善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处理集成和工业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办法;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防污治污试点示范推广工作,改革农业生产方式。二是研发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产品,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缓解农村环境压力。同时,优化农村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促进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5.4.3建立健全市场运作机制,鼓励农村组织兴办农业环保企业,实行有偿服务。一是建立多元农村发展组织形式。积极培育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的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培育社区合作型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统购统销;大力扶持龙头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培育以资金、劳动力、生产要素入股的股份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吸纳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或产品入股,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探索建立农民工工会和农民协会,从组织和制度上赋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话语权和维权平台,更有效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二是筹建农村协会组织。研究探讨成立“农村安全用水协会”,实行农村用水有偿服务,由其负责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工作,承担农村安全饮水、水源保护、用水管理、节水管理、污水治理、沟渠河塘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制订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实行有偿服务制度,鼓励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环保产业化市场经营活动。

5.5探索新生产模式,提高农村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针对目前全省农业生产状况,积极推广新型施肥方式、改进灌溉制度、发展生态农业、合理种植、推广复合肥、防止水土流失等是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强对乡镇企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管理和治理,这些将对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5.1加大治理力度,做好农业环境调查和监测工作。一是研究制订与国家相配套的农村环境污染措施和办法。如制订《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办法》《农村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等,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定期开展农业环境质量调查,正确评价农村环境基本要素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二是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制订农业灌溉污水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规章制度。建立农村废弃污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系统,加强农村生态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并举,做好农村水资源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倡导农村垃圾处理、水污染处理集中管理和收费制度,将交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费用规定为广大群众应尽的义务,专款专用,明确责任和义务,从源头上杜绝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

5.5.2依法加强农村环境和乡镇企业的环保监督管理,控制 “三废”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一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农村环保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制度。各级环保、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努力加快推进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建设一批绿色水产品基地;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建设一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实施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试点;开展河道整治及生态河道建设,定期对河道清淤;杜绝乡镇企业“三废”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积极创建生态村镇,努力提高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

5.5.3建立农村农业发展和生产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并且对减少农业污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建设包括2个方面。首先是面上生态农业,如农田改造、滩涂开发、土地合理利用、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植物合理布局、立体种植等。其次是点上生态农业,主要指生态村建设、清洁养殖、综合利用秸秆,如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制炭、秸秆厌氧制沼气[15]、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以及农牧林结合的生态农业等。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和经验。实施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有机肥多施的耕地保护措施,积极推广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农膜残留量,提倡农牧结合,清洁养殖,综合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走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二是加快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促进农户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一场一厂”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模式、发展“畜禽—沼—果(草、渔)”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同时结合各地实际,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林业、畜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走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农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整理

6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j].求实,2006(5):3-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30(1).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8-01-31(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9-02-03(1).

[5] 章力建,朱立志.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4-7.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第6篇

关键词:农业面源;水环境;污染;治理

1引言

面源污染相对点源污染又可被称为非点源污染。根据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的定义,面源污染是指污染物以微量、分散、广域的形式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顾名思义,农业面源污染就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过程所形成的面源污染,它是所有面源污染重是最为严重且分布最广的污染。大部分农业污染都是面源污染,还有一小部分污染属于点源污染。本论文重点研究的是农业面源污染,并只考虑进入水体以内的水质污染,专指由于降雨冲击与淋溶作用,以降雨为载体,在地表径流及地下渗漏过程将污染物带入水体而导致的受纳水体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1)隐蔽性、分散性。点源污染很集中,与之相反,面源污染具有隐蔽并分散的特性。由于一些自然条件状况的不同,面源污染会显示时间上的不均与性及空间异质性,这些自然条件包括污染范围内天气、湿度、地形地貌、温度、土地利用情况等。(2)不确定性、随机性。农业面源污染还具有不确定性及随机性的特点,对进入污染系统中的面源污染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课题。如进行农作物生产时,进入受纳水体的的过量化肥含量与温度、降雨密度、大小、湿度及土地类型等自然条件有密切关联。(3)空间异质性、不易监测性。由于在污染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物一般不只一种,且这些污染物之间会相互交叉污染,再加上自然条件如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会对污染物的流向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面源污染一旦发生,很难对其中的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定量检测,即农业污染具有不易监测性。当然理论上,农业面源污染是可以进行监测和识别的,只是监测成本和识别成本非常高。随着科技的进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应用到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识别中,如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受污水体进行模型模拟并提供数据支持。结合高新技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动态监测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3农业面源水污染防治技术

3.1生态拦截技术

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农业面源污染物是通过雨水径流进入受纳水域的。若建立生物拦截系统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可高效率拦截氮、磷等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这种技术也称为生态拦截技术,它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最有效且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这项技术主要通过宽广的生物隔离带来实现,如加拿大的“草地-树木过滤带系统”就是通过生物隔离带控制氮磷进入水体,并且效果很显著,污染物含量大大减少。在我国,杨林章等根据太湖的实际情况提出用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共同组成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该系统通过减缓水流流速促进水体中含有的颗粒进行沉降,从而有助系统中的植物部分对由沟底、水体及沟壁中出来的养分进行拦截和吸收,最终实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验显示该系统对污染水体中的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0.2%和48.1%。目前为止,高效利用氮磷的机制还不清晰;农田生态沟渠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尚不成熟;水生经济植物品种的筛选工作还没开展;很多防治技术还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试用,如空间配置技术、浮床植物残体的再利用技术及浮床植物的肥药管理技术等。未来,这些方面都可成为科研者的研究重点,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2生活垃圾及农业废物处理技术

作为我国农村主要的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及生活垃圾等还有其独特的资源价值。现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就将资源化农村固体废弃物当成重点的研究项目。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粪便已经成为需优先处理的污染源,特别是发达区域或环境容量差的区域。畜禽粪便在传统的中国农业中是优质的农家肥,作为中国农业数千年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可以给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目前,农肥化是畜禽粪便资源化的主要途径,其中的固体部分经发酵后成为优质有机肥,然后通过还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而目前液体部分主要通过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或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或与其它的固体废弃物进行联合发酵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处理,但目前沼液的安全处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农村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目前的资源化率比较低,部分地区尤其在我国的东部地区采用焚烧的方式已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主要还是采用部分还田或全量还田的方式。由于成分和来源复杂,目前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是“村收集−镇转运−县集中处理”。大部分生活垃圾被集中焚烧或填埋处理,很少的一部分与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一起进行了堆肥处理。其中,如何减少高温堆肥过程中氮的损失是目前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3.3农业用肥改进控制N、P流失率

通过施加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控制N、P的流失。由于低廉的成本、良好的吸附性和生物亲和性,生物质炭受到科研者的重视,用于控制农田营养盐释放。姬红利等人将坡耕地土壤及滇池设施农业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土壤消毒剂和土壤改良剂来研究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解吸过滤液过程中TP和TDP值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径流雨水中TP及TDP值在投加改良剂后明显降低,能有效控制P的流失问题。但其经济性及环境风险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4农业面源水污染治理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的一系列特性,如污染源多样性及随时性等,使它对我国农业及农村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支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补贴等经济激励手段;重建农业技术宣传等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朱小曼.浅析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6(16):70+142.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第7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 污水整治 防治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房屋建筑数量与规模都相应的迅速发展以及扩张,这就促使了生活城市污水管制问题的严峻化。传统污水管制机构有政府投资进行管制,国有事业单位营运,以往的传统体制建设已经严重制约了现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针对于目前所面临的环境整治现状,落实了“十一五”文件精神,其内容包括环保基础设施的重新构建与运营模式在其产业化与市场化的变革,鼓动激励所有制经济各类主体的积极参与、经营、投资;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协调的融资、投资、运行的新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从而进一步实现投资主体企业化与元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开放式的运营建设格局。

一、污水处理市场化、产业化是政府环境管制面临的新问题

由于污水治理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也推动了环境污染建设普及推广。以往传统运营管理模式由政府投资、管理,国有企事业单位运营的污水行业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整治行业垄断化已经打破,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运营市场化。政府对该行业的管制也面临些新的难题。

(一)设施闲置现象普遍,不能正常运转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4年年底,在我国600多座城市所建立的709处污水处理厂,计划日污水处理大概4500万吨。但根据国家环保局所提供的数据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组的调查资料显示,能够进行正常运转的污水厂仅有三分之一, 另外三分之一为低负荷运转,还有三分之一设备存留严重问题,设备运行效率根部达不到要求,甚至达不到运行条件。基础设备的容量设计要考虑到高峰值的需求,设施在平常均由闲置现象发生,污水处理行业以下的富余能力属于正常范围,我国目前污水处理能力闲置显然过高,浪费严重。

(二)设施排放污染物超标,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厂设施由于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运转,有些污水处理设施甚至将未经处理的污水原样排出,还有的污水处厂处理污水采用隐瞒实情,隐瞒其未达指标的排污情况,致使本该清洁污水的有效途径,变成了“二次污染源”。另外,一些企业污水排放也严重超标,致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转严重超负荷,排放水质就不能达标,个别设施甚至全系统瘫痪。一些违法企业也借机将工业污水排人管网而排放。

二、完善政府环境管理政策

(一)转变环境管制理念和政府职能

现行污水厂治理市场化与产业化的加剧,动用常规的管理手段。同时政府由事务过于繁重,在政府对污水厂的管理方面就不能实施直接、全面到位的管理措施,而无力顾及宏观政策和新形势下的建设部署。而新形势下,政府应该从直接管理和运营中抽身出来, 形成“针对性管理、全面”的形势观念。通过政策指引扶持、信息服务、技术支持、资金投资来促进保障污水整治行业的发展。

市场化的形势下,实现投资者与运营项目的排污、治污的之间的联系桥梁是合同的签订。政府应以合同手段去约束,制约管理,进而加大管理力度。政府管制必须演化出适应契约环境下的监管模式。首先持有合同,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威管理者,就能掌握主动权,利用政府职能多方经营主体进行协商决策,但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不能滥用职能随意更改合同;另外经营主体应与政府共同承担责任与履行义务。政府的管理目标需要通过与被管理方互相合作、互相配合的方式实现。而目前,政府的信用程度决定了公立事业的存在,政府履行合同及承诺是建立政府信用的基础前提,同样政府单方面违约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治理、整治污水中作出正确部署,为现行污水处理厂和运营主体的积极参与、环境管理等方面作出为之有效的举措。

(二)完善质量约束及监督机制

鉴于污水处理行业的特殊性与专业等特点,除了通过国家立法、政策、相关文件精神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规范,还应用现代信息产业的科学技术以及通讯设备施行并构建有效的上下级监督系统,用来增强污水业务、服务的社会公开度。 逐步引导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合理规范、约束和监督等。另外,国家治理污水行业是一项关系到公共安全建设的重点行业,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加强安全监管措施与构建一套应急保障制度,其制度用处是规避突发或未知事情对社会所造成的重大危害。

另外,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污染处理服务质量。公众是环境质量的直接消费者,政府有责任培养公民自觉保护环境的能力。

此外,还应增加公开性和透明性。公开选择中标企业选择的过程及相关条件,让公众了解竞争过程及竞争机制的合理性公开企业的运行成本,为公众了解企业成本和确定定价提供依据,公开企业排污的水质状况让公众了解企业污染处理的效果以及履行法律责任的情况,使公众能实际参与到污染处理服务质量的维

护和改善之中。

(三)完善质量责任体系

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质污染不符合规范,达不到相应质量目标,必必然要受到法律约束以及法律制裁。其中因素众多,有的是运营企业的原因,还有就是人为因素,还有的就是政府管制因素,因此必须要落实到各方的责任与履行社会公共义务。

以监督直管的政府职责为主,当排水水质不能达到质量指标时,此事应由运营单位承担行政责任。当污染处理设施对污染物处理不达标时,排污者人为造成影响时,即间接排污者违反预处理的规定和要求造成时,间接排污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另外,在民事责任方面,确定排污民事责任的一般原则是“个体污染者承担”。一般情况下, 应由污染设施运营者对设施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后果承担民事负责。但是,由于污染处理设施处理的污染物都是其他排污者产生而交由其处理的并且污染处理设施承担的是一种受委托管理的业务。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主要由污染处理企业和政府组成的风险承担共同体。当工业或者非生活污染的排污群体,如若超过污染处理设施的排放指标与预处理标准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污染物,导致污水处理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者超标排放,并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排污者应该与污染处理企业承担连带责任。当污染处理设施由于资金缺乏或政府原因,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应用,同样政府与水质污染处理企业主体应该共同承担责任。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第8篇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246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经济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大自然正遭遇巨大的破坏,尤其是现代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尤为突出,这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自然生态的保护。

1 目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村生活废水排放与固体废弃物增多

随着自来水在农村范围的普及,农民日常生活用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一些日常农业生产与生活废水都是直接排入到附近的农田与河流中,这给土地和水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固体材料的使用量增加,日常生活用品的直接丢弃与垃圾的天然堆放,对附近水质的影响也加重。

1.2 畜禽业发展造成的污染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肉类与蛋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使得农村畜禽业的发展迅速。很多农村在养殖畜禽上呈现分散状态,畜禽数量多、种类繁,圈养地点多且不定,并且畜禽生活粪便也是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大气污染与环境污染,还会引起地表水质的富营养化。而在一些养殖规模较大的乡村,这类问题更加突出,养殖场管理人员经常将粪便随意乱倒,畜禽废水直接排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导致环境恶化。

1.3 农业化肥使用与农药大量使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化肥的使用量也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化肥的实际利用率却不高,造成大量化肥流失并进入自然水中,使水环境受到污染,化肥的大量流失会使农田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进一步扩散到河流湖泊中,成为水体污染的主体。而在农药使用方面,随着农作物害虫抗药基因的增强,造成农药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农药的喷洒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农药的实际使用率却低于20%,大部分农药挥发到空气与土壤中,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危害。

2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2.1 农村生活污水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

对于人口较密集的农村群体,在生活废水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上可以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通过构建类似城市排水系统的方法利用管网将污水收集起来,并建立设施完善的污水处理场,污水经过具体处理后,实现循环再利用或者保证水排放达到标准。而对于无法集中处理的农村,可以推广使用高效藻类塘技术与厌氧沼气池的技术,实现废水的集中处理,高效藻类塘处理能够净化大量富营养化水质;而厌氧沼气作为我国农村最经济、最有效的污染处理方法,能够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与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2.2 在农业生产中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对于农村大型畜禽养殖业生产而言,实现畜禽养殖的集约化发展与生态农业的建设,针对农村分散养殖的情况,推广生态养殖的理念,比如利用畜禽粪便为果树提供养料。对于大型养殖场,可以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大型畜禽养殖涉及到温度、光照等能源的使用,可以利用畜禽粪便再生能源的方式,为养殖场提供必须的能源,一方面降低了粪便对水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使资源、能源得到有效利用。

对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应提倡循环经济与农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预防农业生产对水环境产生的危害,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要合理使用有机化肥,尽可能使用生物肥料来替代有机肥料,提高化肥的使用率。在农业病害的防治上,通过生态平衡施肥与生态养殖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建立生态养殖系统,实现功能循环,比如在畜禽养殖农村,可以利用家禽农田放养的方式,对农业病害进行生态控制,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使农村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2.3 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措施

对于乡镇企业水污染的有效防治,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乡镇企业建设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并完善其污水处理功能,同时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中,要重视生产废水的污染治理工作,使企业污水排放始终达到标准。为此,可以参照以下设计思路:一是要对乡镇企业适度引导,使生产企业集中在同一工业园区,实现污水的统一处理与排放;二是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划的标准,加快乡镇企业技术更新速度与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采取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使乡镇生产废水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2.4 完善污水治理运行管理机制

农村污水治理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运行资金缺乏等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是实现污水治理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也是避免污染处理设施闲置、无人管理的关键手段。实行统一的污水管理时,要以政府为指导力量,基层干部实现分村实施的方法,确保机制运行的有效性,考虑到目前农村经济状况,短期内污水处理资金仍然以政府补助为主,但可以对较大污染的处理实行收费制,确保污染处理经费的充足。

2.5 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还是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造成的,因此相关乡镇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农民充分了解到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普及生态养殖、生态农业。这样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又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要重视水环境的污染处理与预防工作,改善当前农村水环境现状,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升农民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构建并不断完善农村水环境管理体系,使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逐步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冯欣,师晓春.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05).

[2]许亚.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北京农业,2011(12).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第9篇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现状;治理对策;浙江湖州;南浔区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27-01

水乃生命之源,生存之基,生产之要,生态之魂。良好的水环境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广泛使用农药等使各类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水资源处于匮乏状态,使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遭受破坏、水产品产量下降。因此,水环境污染已经直接或间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

根据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以及市委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努力实现全区水环境治理近期“洁”、中期“清”、长期“净”的目标任务,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建设,将南浔建设成“美丽南浔” 和“小康社会”,必须上下一心,全力开展水环境治理。

1 水环境污染现状

1.1 工业污染

主要是由于“制革、印染、造纸、化工”四大行业,“小木业、小塑料、小活性炭、小褪色”四小行业,喷水织机、毛纺、砖瓦窑等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两高一低”企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的随意排放,严重影响水环境。

1.2 农业面源污染

一是种植业。大量、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肥缺乏,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残留农药超标而影响水环境。二是养殖业。禁养区、村庄及周边区域生猪养殖场和重点违规生猪养殖场,水源地保护区、工业平台及城镇规划区内温室龟鳖养殖场,主要道路与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旅游度假区、景区及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生猪和温室龟鳖养殖场等产生的污染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三是秸秆露天焚烧。部分农户直接在田间焚烧秸秆,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而且产生大气污染,也是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经雨水作用影响水环境。

1.3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丢弃威胁着水环境安全,由于生活排污涉及千家万户,面广量大,治理难度大。

1.4 其他有害气体经雨水作用而形成污水

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产生有害气体;建筑工地、施工场所渣土运输车辆等上路行驶,产生灰尘等有害气体;其他如油烟机的烟油排放、燃放烟花爆竹等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如此各种因素都会形成污水而影响水环境。

2 治理对策

2.1 控制污染源

一是工业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淘汰、关停低小散企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2]。改变招商引资过程中“重发展、轻保护,重当前、轻长远,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严禁有污染企业的审批、落地、投产。二是农业方面。要稳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行农牧相结合的种植模式,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种技术,推进种植业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化技术。对生猪、温室龟鳖养殖,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通过“双控双减”,在全区建设若干个相对集中的重点养殖基地,以抓工业生产的理念抓生猪、温室龟鳖养殖业,大力推行集约化生产。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对生猪、温室龟鳖养殖业进行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和管理,使生猪、温室龟鳖养殖业排泄物得到有效处理,进而改善水环境[3-4]。三是生活方面。加快推进污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排污管网普及率和污水处理能力,提高管网的纳污能力,做好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作,进而使污染源得到有效处理,确保污水截得住、送得出、处理得了。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生活垃圾日清日运,确保垃圾全部处理好。四是其他方面。控制机动车拥有量,提高油品质量,淘汰老旧车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建筑工地、施工场所渣土运输车辆等上路行驶,尽可能冲洗车辆、道路清扫及洒水。同时加强对油烟机的技术改造、限时限地燃放烟花爆竹等。

2.2 加强宣传

通过农民信箱、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电子显示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多种平台、媒介,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好的做法与经验,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宣传力度,“进村居(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支持水环境治理工作,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

2.3 确保水资源安全

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威胁水质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应急管理,确保饮用水水源的绝对安全。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4 创新机制体制

一是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对治水的投资力度,并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吸引外资、民资参与水环境整治项目和环保公益事业。二是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监督检查机制。纪委的监督检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检查,新闻媒体的监督检查,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也可以聘请义务监督员对污水整治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四是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河长负责制,积极开展全流域河道长效管理。严格从队伍建设、责任制落实、经费保障等方面抓好。成立专业队,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根据专业队的规模,承包若干个村或若干条河道进行长效管理。对河岸、河堤、河坡、河面,清除各种垃圾、水葫芦及漂浮物,确保河道整洁、美化、绿化。

2.5 严格执法

坚持违法行为“零容忍”,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执法行动,环保、水利、农业、经发、国土、公安等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职责,加强对水环境治理的指导管理和执法监督,严肃查处水环境污染案(事)件,对造成严重影响的,将依法从严从重惩处。

3 结语

通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水环境治理一定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水污染防治能力明显增强,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水环境承载力更加适应和协调。

4 参考文献

[1] 余进祥,刘娅菲,钟晓兰,等.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主导因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4):125-128.

[2] 曹娴,王国成.EM技术在工业废水治理上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111-11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