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职业教育方针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9 10:31:37

职业教育方针

职业教育方针第1篇

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确定,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部门的图书馆,也要围绕此办学方针,创新服务,提高服务效能,不断加强图书馆在职业教育中地位和作用。加强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首先要加强馆藏建设。

1.确立馆藏发展政策

馆藏发展政策是馆员建立馆藏的工作指引,也是规划馆藏以及进行馆内和馆际沟通时的工具。包括馆藏的目的、馆藏选择与淘汰的原则,馆藏的范围与深度,确定选书工作的职责等等。职业学校图书馆确立馆藏发展政策要围绕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来展开,围绕为职业教育服务这个宗旨,按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中长期的馆藏发展策略,文献资源建设要准确性,规范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信息,构建基于学科,专业特点的馆藏资源和服务体系,构建合理的馆藏资源结构,树立资源共享和文献建设新观念,整合资源服务,避免资源重复和冗余。职业学校图书馆不仅要为教育科研服务,还要为技能教育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产业经济服务。

2.建设有自己特色的馆藏,体现职业学校图书馆的特点

职业学校图书馆要构建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藏书体系,这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基础,也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坚强后盾。建设特色馆藏有利于图书馆提高文献质量,使图书馆实现特色服务和特色管理。特色馆藏首先体现在藏书内容和藏书类型上,要针对高职院校“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来组织藏书;以学院重点和特色专业为核心组织藏书,促进学院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本校读者和科研的同时,还要以地方企业和技术人员的文献需求组织藏书。学校人才培养立足于产业部门的需求,满足社会用户对馆藏特色文献的需求,促进学院与地方产业的结合。特色馆藏还特别强调藏书的新颖性,对反映国内外最新的产品信息、新技术、新动态、新成果等信息要注意收藏。

在馆藏类型上,除了图书、报纸、杂志等传统的印刷型资料外,还要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在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不能局限于印刷型和光盘型实体资源的建设,而更应重视和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选择读者使用范围广、利用效率高的数据库资源;建立学科导航数据库;围绕本院校学科和专业,开发本校自己的专题数据库等。

3.设立学科馆员,促进馆藏和学科的和谐发展

学科馆员制度既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也是管理上的一种创新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和专业调整速度的加快,在确定特色藏书之前应作认真的调查研究,采用座谈、问卷等方式定期向读者了解文献的需求情况,加强与读者的沟通。要及时了解学科动态、趋势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设立学科馆员能深入调查了解读者和学科的需求,了解专业建设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为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撑与保障,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的建设特色馆藏。图书馆在服务方面也能更深入的服务各学科,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

4.资源共享共建

职业教育方针第2篇

关键词:高职;特点;语文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75-0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在对学生开展基础性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针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开展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学科研究与技能操作并举的人才。正是因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有的上述使命和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科教育的开展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语文教育专业是高职院校中传授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的科目,是集基础性与应用性于一体的师范性教育科目。如何遵循高职教育特点开展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是理论界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的特点

1、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的高等教育,以培养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特色是显著的。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放在高职院校培养的重心。

2、坚持“职业性”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能力中心”,即注重职业性,应用型,适应度。这一培养模式关注学科的市场需求度,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以及学生能力的开发。在给予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坚持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职业性。

3、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依市场需求而定 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开设与内容选择是具有市场需求的针对性的。这与普通高等院校强调学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较大差别。科目的开设唯有遵循市场需求和配置,才能更好的为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服务,保障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

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需求 所谓“双师型”师资指的是教师即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也需要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这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教师自我进修,自我发展的指导方向。

5、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视 教学实践是高职院校开展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这一环节强调技能训练,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模拟实习的能力培养,强调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6、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共同参与 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和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途径。学校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学科,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大纲等,企业则针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特色等为学生实训提供平台和机会,通过一线工人的经验介绍和实地培训加深学生的课堂所学,并做好接受毕业学生来企工作的准备。

二、高职教育特点在语文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体现

1、针对市场需求,合理开设本专业课程,选择教学内容

语文教育是师范类教育学科,针对各级学校输送合格的语文教师,为社会培养一批语文教学工作者和社会实践者。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语文教育学科教学时,要针对当地或者一定区域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度及侧重面,结合地区语文学科发展的现状,有重点的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师范生基本技能等,尤其是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要一并重视。高职院校应与当地的中小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交流,针对语文学科急需的教师素养,教师技能进行学术讨论和研究,综合出一套适合市场及学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的教育计划,让语文教育专业的开展更能够针对地区实际情况,针对各中小学的人才需求。

2、在注重文学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语文教育是传播文学知识,培养文学素养,树立文学创作意识的学科,语文教育首先要做到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语文,爱上语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习得并掌握语文学科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尤其是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无生上课等,做到让学生理论实践“双达标”。职业能力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适应,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等项目。这些是学生走向社会从事职业,成为合格劳动者,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项目,学校需要通过对课程三维目标的设计,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给予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培养,让学生走向社会能够尽快适应职业的需求,尽早进入角色,发挥作用。

职业教育方针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个性化教育 评价体系 研究

高职院校以培养全能型人才为教育目的,从而针对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展开教学工作。高职院校对教育事业,影响深远,价值最大,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工作,就要结合新时代形式的要求展开教学工作。随着新课改在高职院校的逐步深入,个性化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得到深入推广。

一、个性化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现状

个性化教育,是指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要按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这一主旨,对大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以求大学生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促进全能型人才的发展。针对个性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从转标教学理念、改变人才建设方针和完善教学体系三方面进行说明。

(一)转变教学理念

个性化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运用,首先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转变原有的教学观点和教学理念,尊重学生是教学中心的客观主体地位,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作为指引引导学生的发展,达到学生在个性化的教育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共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者在展开教学工作中,针对学生文化和地区等方面的差异性,应合理制定教学方针,完善教学计划,以便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针对学生的文化和地区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不但有利于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客观上也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在转变教学理念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整体的职业培养和学生多种能力,都会得到共同提高。这既符合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有利于针对现实需要展开学生的教学工作。

(二)改变人才建设方针

个性化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提高。有利于改变高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忽视多种技能综合发展的教学方针,同时也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客观事实。个性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具体应用,有利于教学工作者针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展开相应的教学工作,客观上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人才之路。高职院校在展开相应的个性化教育工作中,应按照学生的特长优势等客观事实,作为人才建设出发点,从而合理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建设方针。

(三)完善教学体系

个性化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国的具体应用,对高职院校本身的教学工作来说,也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创新。针对个性化教学工作,尊重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工作中国,不断完善多种学科的发展和教学,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起到完善扩充作用。

学生在文化和地区等方面的差异,教学工作者在展开个性化教学活动中,需要有针对性对对其展开教学,教学工作可能涉及到相应的地理和文化习俗等,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完善教学体系的客观因素。

二、高职院校展开个性化教育评价的作用

个性化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逐步深入,对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来说,是创新,推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发展。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全能型人才建设的关键措施和有效途径,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会得到广泛推广。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建设全能型人才的要求。个性化教育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个性化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完善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完善个性化教育评价体系,针对大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方针、政策和措施,才能得到具体制定和实施。通过完善高职院校教育评级体系,才有利确保高柱院校个性化教育工作的成功,

三、个性化教育评价的方法

(一)教师评价法

个性化教育的教师评价法,是指教师针对相应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评价。这种方法实施的关键是,教师制定合理的调查问卷,针对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活动组织等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种评价,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合理改变和制定教学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更有利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小组评价法

个性化教育中的小组评价法,是指针对整体依据相应的文化特长等因素进行分组的方式,以便学生通过交流,得到提高,丰富认识,达到个性化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是个性化评价的重要意义。针对个性化小组的划分,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针对组别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针对小组的学习效果及时制定教学措施,完善教学质量。

(三)综合评价法

个性化教育中综合评价法,是指学生口语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反馈教师教师教学效果的方法。个性化教育评价,要求学生口语通过多种形式反映教学情况,以便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变教学计划,并制定相应教学措施。个性化教育的评价方法是确保高职院校合理制定个性化教学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措施。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针对全能型人才建设的教育主旨,需要积极借鉴先进经验,针对实际存在的客观情况进行有效改革,才有利于推动自身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个性化教育评价体系,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借鉴成功院校使用的典型型方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和实施措施,从而确保个性化教育评价体系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效果,切实起到推动建设全能型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方针第4篇

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原因,会涉及到很多的资金核算,如果会计在自身职业道德方面稍有偏颇,严重者容易造成违法犯罪。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针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职业道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1 会计教学中存在着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

1.1 过于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过于的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对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重视。其主要的原因是在课程设置上,只设置了专业知识教育课程,没有设置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使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对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充分的重视,教师没有全面的了解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1]。因此,比较偏重于对学生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没有接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

1.2 对学生的考核重视应试效果,忽视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由于学校针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的考核方式就是应试教育,进而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比较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以应对学校的考评,而学生却忽视了对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另外,对会计专业学生考核的硬性指标就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学生为了考得这个证书,将平时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备考上,对于职业道德素质方面了解的甚少,进而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的观念,影响到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出现很多违法行为的发生,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2]。

2 在教学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分析

2.1 丰富教学内容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案例,使学生了解到,在会计工作中,如果会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将严重的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进而能够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职业道德素质对于自身的影响等等[3]。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应的杂志,在网络上,对于职业道德素质相关方面的案例进行了解,进而弥补课堂时间不足没有对职业道德知识全面了解的缺陷,有助于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2.2 创新教学方法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并且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在对学生讲授一个案例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案例,通过学生探讨案例中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的缺陷,会计人员是否触犯了相应的法律,会计人员面对实际的情况如何处理才是正确的等等,学生经过思考和探讨,能够更加认识到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4]。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对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影响也能够得到更深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平时的寒假和暑假,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在工作中,通过对相应工作内容的处理,了解到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并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2.3 改革评价体系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不能仅仅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考核,还需要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像在平时的课堂上,让学生针对于一项案例发表自身的看法,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而针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可以是面对面的思想教育,也可以是对学生集体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实训的过程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学相结合,并且在实训结束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合理的评价。像在实训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于实训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违反爱岗敬业的批注,这样学生在看到教师的批注之后,就会了解到自身存在着的问题,才能够结合存在着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有助于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实训的过程中,针对于一些实训非常认真的学生,教师在评价该学生实训效果的时候就可以加上具有爱岗敬业的批注,这样可以让学生把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道德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职业教育方针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实用性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在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结合公共基础体育教学,选择适应未来职业所需的体能的教学内容,培养职业心理素质,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为提高劳动效率、社会生产能力服务。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现代职业劳动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提高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健康能力,培养职业实用性体育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新目标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并不排除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功能。但这些并非真正的出发点, 就其实质而言,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重在实用, 最终目标是要通过一些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身体练习, 积极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它既具有一般教育原则的共性, 又具有体育自身特有的个性, 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则是为所学专业、工种所服务, 一是满足不同专业, 工种对学生身体条件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是进行补偿性和对应性的身体锻炼; 三是防止因职业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专门性动作练习。

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高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指根据学生目前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为培养未来职业人员所必备的实用性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加入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内容,可以配合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体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同时,针对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从社会适应性、抗挫折能力、特殊职业身体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

三、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1.紧扣专业特点,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

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性很强,各专业特点分类很多、差异较大,有计算机类,电子工程类,建筑类,机械类,旅游类、教育类,金融、会计类等等。学生今后将从事与这些专业相关的职业,每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紧扣职业劳动的需要,根据各种专业的特点,进行各种实用身体素质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并为将来在各个岗位上干出成绩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2.使体育运动素质在职业体能上得到有效迁移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强度大、节奏快、效率高的方向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虽然普通的体育教育也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但它不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发育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能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就会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职业技术学习的提高大走捷径。因此,针对未来职业劳动技能特点,开展实用性的职业体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四、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施

1.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各种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劳动的需要,及对从业者的体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机械专业针对性的劳动特点通常是大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且上下肢的力量相当重要,耐疲劳能力也是其特点,可见只有全身参与运动才能达到劳动要求,根据这些特点,应该选择轻器械体操练习等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人体的协调能力和力量素质进行重点发展。又如:建筑专业针对性的劳动特点通常需要良好的悬垂、支撑、攀爬和高空平衡能力等基本活动能力,根据这些特点,平衡木、单双杠等器械在针对性的训练中应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支撑、悬重、攀爬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平衡稳定性的发展进行针对性训练。

2.模拟性教学的进行

不同的职业劳动呈现不同的外在形态,对技能的要求各有其特点。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劳动的基本方式来进行研究,通过体育的手段,应用近似劳动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完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建筑行业在职业劳动中通常会有抛接砖块、物体的情况出现,为此,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排球垫球的模拟训练,基本姿势,使用方向的顺序要近似。保持垫球基本姿势进行训练来培养学生们的泥瓦工的劳动能力。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模拟劳动技能进行教学,也可模拟劳动现场来训练,划出劳动临时场地于操场上,让学生站在间距、高度不同的位置上,抛接实心球进行练习;将不同重量的哑铃放于不同的位置,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搬运轻型杠铃,使重物快速移动,学生可以在兴奋的游戏氛围中锻炼身体,同时也增强了劳动能力,强化了劳动意识。

3.适应性教学的进行

任何职业的劳动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旅游、建筑等行业,多种环境的考验是必须能够适应的。体育教学中,要将各种自然条件巧妙与体育手段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利用和锻炼,对学生耐热,耐寒的能力进行培养。如:在冬季进行户外体操、户外长跑等训练,夏季也要将体育活动更多的安排在户外,使学生身体对自然环境更好的耐受力和适应性。

总之,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锻炼,是在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实用性体育教学,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让其走上实习工作岗位后,较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基金项目: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1SB154。

职业教育方针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特点 针对性 体育教学

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的体育课程设置应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增加对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应的职业运动训练,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岗位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状态。

职业性体育就是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据职业教育院校的自身特点而产生的,其注重的是在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与其职业特点相关的局部身体素质、实用体育技能、健身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性体育意识。因此,职业教育院校为适应当前教学形势的发展与要求,应从学生的职业特点出发,进行体育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性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1.职业教育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必要性

1.1 职业教育院校自身的性质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职业教育院校培养的是社会生产劳动一线的职业技术人才,注重的是对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学以致用。因此,职业教育院校体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社会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职业教育院校是学生在校接受就业前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其进行职业病的预防和运动康复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所需的体能、自我健身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

1.2 学生从就业的压力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随着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体能的日益重视,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要求外,更多的考虑企业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对招聘人员的职业体能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职业教育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2.1 坚持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

职业教育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培养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职业教育院校体育课程新的目标体系;要以“终身所从事职业”为主线,把“育体育心”、“未来生活需要与学生专业主体需要”、“增强操作能力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树立“终身体育”、“主动体育”的观点,激励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观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形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2.2 坚持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原则。

职业教育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教育,素质、体能提高,能力、习惯培养,方法、技能的掌握,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紧紧围绕职业特征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出发点,把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主攻方向,逐步形成职业体育教学的特色。

2.3 实行调整教学大纲革新教材内容策略。

为了实现职业教育院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后的工作环境,应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在实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各类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职业教育院校专业特点的体育课教学大纲,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大力推进职业院校体育教材改革,要结合职业院校特点,逐步实现教材的现代化、多样化和娱乐化。由于不同专业技术和职业体能所需身体素质不同,不同职业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与危害不同,因而形成的职业病也不一样。在选编教材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锻炼,使学生身体的发育成长与职业技术和职业体能的发展提高保持同步,教会学生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保健操和生产操的编制方法和原则。

2.4 实行适当延长体育教学年限策略。

目前,大多数职业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的状况是,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三年级即停止体育课。笔者认为应从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在一、二年级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体育基本技能基础后,三年级可增开体育选修课,每周1~2小时,内容应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职业体育教育为主,这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以及毕业后参加工作均有很大的益处。当然,职业教育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大,体形、骨骼、肌肉和内脏等变化较大,心理方面也处在非常敏感的时期。这些特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合理安排早操和课间操、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比例。

3.职业教育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方法

3.1 围绕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现代社会职业门类繁多,分工精细,各具特色。在体育教学中,要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紧扣职业劳动的需要,分析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劳动对从业者有哪些体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重点发展相关的身体素质,可以使学生获得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

3.2 结合劳动技能,进行模拟性教学。

每一种职业劳动,就呈现一定的外在形态,都有特定的技能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研究不同劳动的基本方式,以体育为手段,进行近似劳动技能的教学,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职业教育方针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差异性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37-02

职业教育同其它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更具有职业性特点。从培养的学员本身具有的基础素质到其教育培养的目标,都具有其独特的差异性。传统的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忽视了学员本身的差异性和所学专业的职业特点对英语要求的差异性,采用同一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缺乏对教学实施的个性特征的重视度,使得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成果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本文针对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特点,研究差异性英语教学在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差异性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1 教学的差异性是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差异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二者从培养的对象到教育的目标和上来讲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实施教学的差异性是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不仅要注意教学对象的个体间的差异还要考虑职业教育本身的职业性差异。

1.1 差异性英语教学兼顾了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差异性特点

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同一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性格品质的影响和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造成了影响,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水平。职业教育同其它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学员多是参加中高考之后的落榜生也有来自社会的下岗职工或者就业前培训的人员。可以说来自各个层次,基础相对其他正规院校显得薄弱。学习兴趣和信心不足以及学习方法缺乏,学习效率低等都是职业教育学员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中高考的落榜生大多基础文化课成绩不佳,学员的参差不齐,使职业教育的学生英语基础表现了多层次多等级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英语教学可以兼顾学员间的基础差异性,能够认清并且正视存在于学生中英语学习的差异性,以实现有效的英语教学。

1.2 差异性英语教学表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

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指向性。以服务社会,实现就业为主要教育目标。其教育的结果直面向社会的管理、服务和生产建设等各个职业。同其它普通中高等教育相较而言,职业教育更具有实践性和专门性,直接为社会培养劳动就业的人才。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作为教育内容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目标更要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表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具有不同于其它中高等教育的个性职业特点。因此,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不仅要实现对英语基本知识的教学,还有从社会的职业需要出发,对本职业涉及的领域和岗位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培训和强化。同时,职业教育还要针对社会的需要及时进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相应的英语教学也要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及目标上体现职业特色,随着专业的发展变化而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针对职业特点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方法。

2 职业教育英语差异性教学的特征表现

2.1 教学目标的差异性特征

我国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它中高等教育受重视的程度有所差异。我职业教育中主要以职业技能为主要培养方向,英语基础课程只作为一个辅助的学科,其价值取向上不受重视。从学校到教师,对英语的教学重视度都有待提高。而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英语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成为有专业技术的专门人才,还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为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提高英语学科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英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必须符合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要求,针对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进行英语教学目标的调整。

2.2 教学内容的差异性特征

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进行公告英语知识的传授,还要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实践性的教学,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走向工作岗位能够具有一定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因此,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公共性的基础上还要针对个专业的差异性进行职业领域专业英语知识的传授,实现职业专业技能教育和英语教学的相融合。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要对专业的差异性进行不同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英语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建立有专业特色的应用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实现英语和专业教学的相辅相成。

2.3 教学方法的差异性特征

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方式要符合学生差异性学习倾向的特点,针对全体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的都能得到英语知识的扩展。职业教育的应用性特点也要求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基本语法词汇的知识,更注重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的应用教学要采取多元化的差异性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的实施。

职业教育方针第8篇

现阶段,伴随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工作对铁路职工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使铁路职工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铁路工作,企业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相?P工作人员需要分析当前企业的教育培训现状,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1加强铁路职工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铁路的提速,铁路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例如,在货车管理领域,每辆车有一个运用射频技术设计、制作的标签,只要车辆一通过安装在线路上的AEI设备,就能够捕获到这辆车的车号、车型、厂家等信息,清楚这辆车运行在哪个区间。所以,铁路企业现在需要提升铁路职工的技术水平,进而快速提升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另外,铁路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技能职工,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另外,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铁路企业想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坚持“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这一发展战略。可见,铁路职工教育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铁路实现铁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铁路企业需要创新职工教育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铁路工作的效率。

2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2.1重视程度还不够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铁路企业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生产经营管理上,并没有充分重视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严重影响着职工教育培训的水平;第二,虽然部分企业制度了相应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但由于各个站段的管理人员和中并不重视教育培训工作,导致培训机制和制度并没有切实落实;第三,由于企业在财力和物力方面的投资力度和远期规划不充分,导致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第四,部分铁路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方式仍然采用集体培训方式,不能很好地提升职工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

2.2针对性不强

第一,教育培训对象的针对性不强。由于铁路职工其结构原本就较为复杂,职工的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差异,其中还有部分人并没有真正系统的学习过铁路运输的相关知识。铁路企业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所采用的集中培训方式并没有考虑到职工个体之间的差异,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进而造成职工教育培训效果不佳;第二,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由于教育培训人员对企业职工的实际情况和职工们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不是很了解,导致所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没有办法满足铁路职工的实际需求,影响着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质量。

2.3人力资源流动不畅

第一,铁路拥有庞大的职工队伍,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流动的技工人力资源,未能体现人力资源的价值;第二,各铁路局之间、铁路部门与社会其他行业之间技工人才的流动较为困难;第三,铁路局很少从社会招聘营销和管理等方向的专业人才;第四,铁路企业内部的公开竞争环境差,对职工重使用轻培养的情况,没有形成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严重影响着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3提升铁路职工教育质量的具体对策

3.1提升教育培训重视程度

第一,铁路企业的领导人员需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进而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时,提高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第二,铁路的职工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自觉摒弃不想学习这种消极心态,充分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第三,铁路企业内部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营造学、比、赶、超的良好竞争学习氛围,帮助企业职工建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进而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第四,铁路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使教师授课质量与待遇挂钩,职工培训成绩与考核挂钩,发挥职教人员工作主动性和激发职工学习积极性的外在驱动力,从而切实提高企业职工教育的质量。

3.2提高职工教育的针对性

第一,为了使铁路部门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编制针对性较强的教材,以便提高职工教育的针对性。如培训教材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工种来进行开发,同时,还需要保证教材内容中包含本工种的相关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措施;第二,当教材编写完成后,需要针对培训教材的适用性和实效性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际的反馈情况,不断完善培训教材内容,进而有效提高培训教材的针对性、可接受性、实用性以及适用性,进一步保证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第三,铁路教育培训人员需要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培训效率,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开设网上课堂、岗位培训题库、岗位培训资料等等网络培训平台,进而可以提高职工的学习需求。

3.3提高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铁路企业需要为铁路职工提供合理的膳食,进而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如可以为职工提供牛奶、鸡蛋、鱼类、小米、玉米、菠菜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的食品;第二,铁路企业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以鼓励那些学习优秀的职工。通过激励机制,使管理者和职工重视学习、爱学习、爱钻研业务理论,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工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不学可耻,爱学光荣”的学习氛围;第三,铁路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经常组织职工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职工的学习主动性。

3.4建全职工教育的评价和使用体系

第一,铁路部门需要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进而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第二,铁路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如可以根据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业绩,对职工实施成果量化的考核方案;可以在关键职业和关键岗位设立“首席技师制”,鼓励企业职工成才;第三,铁路部门需要充分做好职工教育教师的引进交流工作,如可以引进一些高技能的培训人才,优化铁路职工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新技能和新技术展示等活动,进而充分利用铁路高技能人才资源,有效提升职工教育教学水平。

职业教育方针第9篇

关键词:陆费逵;职业教育思想;实利主义;职业道德

陆费逵,字伯鸿,祖籍浙江桐乡,因主编《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及创办与经营中华书局而享誉中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1917年1月,他与蔡元培、黄炎培等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并担任议事部议事员。陆费逵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阐释了其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开拓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

在近代中国,对于教育方针的讨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难以形成定论,多种教育救国思潮的出现便表明了这些意见的多歧义性。陆费逵对当时民国教育方针的关注始于1912年4月,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向陆费逵征询教育方针问题,陆费逵就以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作了回答。后来陆费逵读到蔡元培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书》后,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于此间题的理论言说。他认为,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的提法失之偏颇,教育方针的确立不能超轶政治,而应合乎国事与世界潮流,他说:“夫教育方针,当与国是一致,尤当合世界之潮流,非可尽超轶夫政治也。”以此分析为基础,陆费逵指出,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书》一文中所表达的民国教育方针当为军国民、实利、公民道德、世界观、美感五端,仅为世界观与美感教育,对其他三种教育却少有旁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他说:“吾谓蔡君意见,并非兼采五端,而实以世界观及美感二者,为教育方针也。”针对这一点,陆费逵发表了《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一文,全面论述了实利主义的目的与功能。

(一)实利主义可以救国救贫

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腐朽,中国陷入了民穷财尽的边缘,也逐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受到延滞。在此境况下,中国先进分子努力寻找救国救民之道,陆费逵对于近代中国的这一局面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然万事根本,实在乎财,吾国大患,尤在乎贫。”正是由于民穷财尽,才导致了国与民破产的境地以及外族的侵略。他这样说:“国家破产,外侮立乘,国民破产,盗贼愈甚,而皆不免于亡。”立足于这样的基点,陆费逵扛起了“教育救国”的大旗。而在其理念中,实利主义是重要途径之一,“今日教育方针,亟采实利主义,以为对症之药。”

(二)实利主义是沟通“劳心”与“劳力”者的桥梁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劳心”与“劳力”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级,而陆费逵认为,这两大阶级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其桥梁就是实利主义教育,因为凭借实利主义可以使“普通人民具生活之知识技能,俊秀之士备指挥监督之才”。他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属性进行分析后指出:“吾国人之习性,下等社会虽能耐劳而知识缺乏,生活之力遂以薄弱;上等社会文弱优柔,既无耐劳之筋力,又无谋生之能力,”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如果不加以解决,则“恐全国皆游民饿莩矣”。

(三)实利主义可以使人自立,养成高尚人格

在陆费逵看来,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是否自立,要达此目的,他认为非采实利主义为教育方针不可。陆费逵说:“人之维持生活,既为人生第一要事,教育人人使能够维持其生活,或更从而进步之,斯教育之目的达也。”他还认为,人格的养成也依赖于实利主义,“举凡一切为人之德义,实利主义之教育无不含之。”为养成国民高尚人格,他从“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基本理论出发,毫不掩饰地说:“衣食足而后知礼仪,饥寒不免,则道心变成盗心矣。”

陆费逵对实利主义目的与功能的全面阐释,打破了当时人们对实利主义教育的误解,在他以及当时诸多人士的影响下,民国初年,教育宗旨明确规定为实利主义教育,并开办了许多实业学校。可以说,他对实利主义目的与功能的理解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先河。后来的学者曾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近代建立在工业基础上以解决谋生为群众服务需要的教育,先后虽有多种名称,而实质乃是职业教育。”(刘桂林,1997)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在《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论述职业教育思想时,就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以及实利主义的一致性。比照陆费逵的实利主义言说,他的观点属于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则是毫无疑义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对实利主义目的与功能的阐释实际上就是对职业教育目的与功能的全面把握。

二、职业教育当与人才教育、国民教育并重

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陆费逵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与人才教育、国民教育并重的观点,从而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1911年陆费逵在《世界教育状况》序言中提出:“吾国今日,亟宜注意者有三:国民教育,一也;职业教育;二也;人才教育,三也。国民程度之高下,恃国民教育。国民生计之赢绌,恃职业教育。而国势之隆盛,厥惟人才教育。”在这里,陆费逵把三种教育并重,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在解决国民生计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无职业教育,则生活唯艰。”“国民生计之赢绌,恃职业教育。”这是我们在陆费逵的教育论著中看到的第一次使用“职业教育”这一名词,当时陆费逵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只是寥寥几字,对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功能认识也仅仅局限于人民生计上,但他是在构建自己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时把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及人才教育三者相并列而提出这一问题的,触及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彰显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具有浓厚的历史责任感。他在以后的文章中对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作出了更加充分的说明。1914年1月,他发表了《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一文,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应当与国民教育及人才教育并重的观点,并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批评了不重视职业教育的错误观点

民国建立前后,由于重视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在社会上便有人宣讲世界观教育、美育等,对职业教育较少提及。“职业教育在屏除之列”,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则是:“则如惰农之治田,不知耕锄,不知培植,杂五谷于莠稗之中,虽溉之壅之,而卒不能收获也。”针对这一情况,陆费逵进行了批评,他认为这样的错误观点是“以理论言之,未尝无一日之长;以事实言之,则国民自杀之道也”。

(二)指明了职业教育的概念与重要功能

陆费逵在1911年便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名称及其在解决国民生计问题上的重要性,到1914年,他又对职业教育的概念与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释。他说:“职业教育,则以一技之长,可谋生活为主者,所以使中人之资者,各尽所长,以期地无弃利,国富民裕也。”这样陆费逵在阐述职业教育概念的同时,又把职业教育的功能从国民生计上升为地无弃利与国富民裕的高度,是对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升华。

(三)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民族危亡时期的紧迫性

民国初创,各种事业正处于建设之中,国贫民穷是不争的事实,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陆费逵认为在当时的情形下,职业教育是救亡的重要途径之一,他说:“故吾以为今日欲救危亡,第一须有人才,第二须有款项。”款项的筹集,民族的救亡,在陆费逵看来,舍职业教育而别无他途,如果离开职业教育,他预料:“他国之实业,将充斥于吾国。”结果则是“非以教育救亡,直以教育促亡矣”。

陆费逵对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地位的确立,打破了民国初年只重视国民教育的错误观点和做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费逵在对职业教育作了充分肯定的同时,并没否认国民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曾明确地表达过这一点,他说国民教育“特百年树人,为国家长治久安、日进文明之大计,轻视固不可.屏弃百事而仅从事于兹,则尤不可也”。后来,围绕这一问题在中国的讨论较多,科玄论战自不待说,即使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创办的《独立评论》杂志也就教育到底是“致知”与“致用”展开了大规模的讨论,他们后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教育应该是“致用”与“致知”并行而不悖的,两者各有其本身的价值,只不过应该从属于不同部门而已,“致知”由普通学校进行教育,而“致用”则由专门学校来教育。他们这样说:“后者的功用是训练技术人才,而前者是养成‘通人’或‘学者’,两者本当分头兼重,并行不悖。”(君衡,1933)由此可知,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在社会发展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陆费逵的这一论断,毫无疑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表明了他

对于中国教育体系的全面设计。

三、各业当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陆费逵在全面论述职业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否认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他认为各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须对各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一)出版职业界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陆费逵毕生从事出版业,对出版业界的道德状况深有体会,也对出版业界由于道德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感触颇多,因此他特别强调,出版工作者应加强自身人格和道德修养。1922年他发表的《书业商之修养》便表达了这一诉求。他认为,出版工作者的人格可以是高尚的、最宝贵的,也可以是最卑鄙、最龌龊的,判断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良心,良心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后果。他说:“吾人用尽脑筋和心血,出一部有价值的书籍贡献于社会,则社会上的人们,读了此书之后,在无形中所获得的利益非浅;反是,如以诲淫诲盗的书籍贡献于世,则其比提刀杀人还要厉害。”所以,他号召,出版者应心地纯洁、思想高尚,这样才能将最有价值的书籍贡献出来。

(二)著作者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陆费逵认为,不同的书籍给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时对书籍的评价也因时因地而不同,他说:“若书则不同,善恶无定型,优劣无章程。”但有一点陆费逵认为是不可否认的,即书籍必须利人。怎样使书籍利人?著作者毫无疑问承担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夫教育者,国民之根本,著作者,教育之津逮。”因此,陆费逵指出,社会之盛衰、国家之存亡及国民人格之高下都依赖于著作家,著作家的宗旨是:“涵性情,培人格,增知识,造舆论,泯祸乱,促进化。”

(三)实业家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民国初年,由于人们认识到实业的重要性,实业救国与立国的呼声甚高。陆费逵说:“有志实业者,项背相望。”但不可否认的是,成功者少,失败者多,陆费逵把原因归结为实业家修养的缺乏。为提高实业家的修养,从1915年起,他发表了《实业家之修养》、《工商界做人的条件》及《我对于商业人才之意见》等一系列文章,呼吁加强对工商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他曾这样表达过实业家的资格:“以余所见,勤俭也,正直也,和易也,安分也,进取也,常识也,技术也,经验也,节嗜欲也,培精力也,殆无一可以或缺。”此外,陆费逵还在他主持创办的《中华实业界》与《进德季刊》等杂志上,经常刊摘工商实业界成功人士的事迹,介绍工商业者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陆费逵对各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表明了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全面性。职业教育不仅包括职业技术教育,也包含职业道德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陆费逵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论述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他对于社会各业的道德现状及其带来的后果领悟较深,因而能根据不同的职业寻找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步骤。更加重要的是,陆费逵把人格的养成放在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位置,他曾反复申明:“吾今重述教育之本义,曰:培养国民人格,以发展民国精神。”由此而言,陆费逵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提倡国民人格的培养,使职业教育为强国利民服务,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职业教育观。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