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4 10:03:56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第1篇

【关键词】综合高中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综合高中是融普通高中与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办学形式,是一种先进的高中教育模式,学生既学高中文化又学技术技能,三年后参加对口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数、外三科+专业课(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综合高中机电类、电子类专业中,电工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课程之一,电工基础不但具有原理多以及理论性强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实践能力要求强以及计算题量大等特点。

一、与初中物理进行有机衔接

从综合高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比较差,在学习习惯与方法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电工基础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兴趣。同时还要在对相关初中物理知识进行复习的前提下,对新课程内容进行安排,做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到新的电工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无形中增强学生学习电工知识的信心。

二、与实际应用进行有效结合

在对《电工基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完成两项任务,其中一项是为将来电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打基础;另一种则是要解决好在学习电工知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应用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对电路进行分析的正确方法,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想将这两项任务完成,就一定要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结合实际应用,在为学生讲解习题时,要尽量将所讲的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电路联系在一起,在为学生讲解理论问题时,要尽量将所讲的内容与平时所接触的电学现象结合来。

三、将概念图合理应用于电工基础教学

要想完成电工基础教学任务,概念图是其最好的教学助手。所谓有意义的学习,其实就是将新概念在原有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所以,在讲课之前,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在传统电工基础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用对电路进行正弦交流的常用解法,首先,对电路求解交流电路进行问题的提出;其次,按部就班,对求解方法进行讲述,通过对数学相量的利用进行计算与求解;再次,对不同电路进行举例、求解,最后总结。

此外,对用Inspiration7.5软件予以充分应用,以此做好课前电工教学设计,同时从学生对原有电工规律的认识出发,从简到繁、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尤其是要注重新概念与原有知识的同化与联系。作为学习的一种策略,概念图可以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意义学习以及创造性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以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就学生而言,概念图可以帮助他们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同时建立知识网络,对知识结构进行浓缩,最终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把握。对老师而言,概念图是其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见,概念就是理工科的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忽视掌握基本概念,尤其是无法形成一种概念性网络,也无法对其进行深入性掌握。

四、加强练习与巩固

由于电工基础课程具有非常多的公式与概念,计算题的量也比较大,像:复杂直流电路、简单直流电路以及电磁感应等,这些都要求学生能对相关解题公式进行熟练掌握与运用。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能够主动自主学习,因此一定要注重对学习方法指导的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安排习题课,尽可能的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的题型,多巩固、多练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五、加强实践

从根本上说,电工基础实践性非常强,实习教学是电工基础学习与实践的关键性纽带。实习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电工专业技能,为今后学习与工作打基础;而且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老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学生学习电工知识的主要目标就是,将其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训练有素的技术性人才[1]。电工基础训练是综合高中机电类、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学生今后工作时所必须掌握的必备技能。依照电工维修内容深、过于抽象以及知识面广等特点,本人认为电工知识指导老师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尽可能的将学生学习电工知识的兴趣激发出来,此外,还要注重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管理予以加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电工学习环境。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第2篇

分层教学法在中专电工基础教学中应用优势较为明显,由于学生在进行电工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进行统一教学,势必影响到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将分层教学策略应用于电工基础教学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相应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对学生合理分层

教师在对学生分层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状态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将学生分成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数量大致相等。教师可以将在电工基础学习中,实践能力较强、专业技术过硬的学习分成第一个层次,即:优秀组。而针对于一些实践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的学生分成一个层次,即:提高组。针对于一些实践能力较弱,并且专业技术一般的学生分成一个层次,即:基础组。教师通过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分完组之后,开始进行分层教学。

2.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由于电工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相关电工技术的理论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了电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进行三相电路基本知识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三个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①优秀组:针对于优秀组的学生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应为:学生在学习三相电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再次进行提高,通过为学生布置扩展性的学习任务,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②提高组。针对于提高组的学生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应为学生在掌握三相电路基本知识的同时,思维扩展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师可以为提高组学生布置难度不高的扩展性学习任务,进而满足提高组学生的学习需求。③基础组:基础组学生由于在学习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类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无法对三相电路知识进行快速的掌握。因此,教师在进行关于三相电路知识的教学中,针对于基础组的学生应该以最为基本的知识为主,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增强基础组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基础组学生电工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

3.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中专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由于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不同,像基础组的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的理解,加之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速度,影响到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而针对于优秀组的学生,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很快就能消化,进而耽误了优秀组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层。例如,在进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实验课的教学中,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教师应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按照教师的要求将线路接好,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反复进行实验,以加深学生对于实验的印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针对于提高组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要求学生按照学生的指导自主的进行实验。而针对于优秀组的学生,教师应该增加实验的难度,教师可以临时改变某个参数,应要求学生按图自行接线,以满足优秀组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中专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到符合自身学习能力的知识,进而提高了整体学习的学习效果。

4.对学生的考核进行分层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第3篇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电工基础课程;有效衔接;研究

对于中职阶段的电工专业教学来说,电工基础是电工技能的基本点,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物理知识往往会发挥重要的教学作用。这是由于物理本身是电工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学生对物理教学课程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成果。但是就当前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来说,部分教师不善于将物理教学和电工基础课程实现有机结合,合理选择知识点进行讲解,导致课程进展缓慢,教学质量不高。因此,研究物理教学与电工课程的有效衔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意义重大。

一、电工基础课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

物理与机电工程基础课程的有效衔接,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同时还能降低学生在进行电工基础知识学习时的难度,是实现教学双赢的重要举措。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其所涵盖和涉及的物理知识是十分广泛的,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电路理论与电路实际操作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例如,直流与交流电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实现电路优化设计,保证电工操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在电工维修操作中也涉及大量的物理知识,例如,针对电气仪表的维修操作,学生通过物理课程中的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参数等进行学习就能在维修工作中进行准确的故障判断。此外,在电工实践操作过程中也涉及大量的物理知识点的运用,这主要是指对相关电子器件的原理进行熟练掌握。在实现两个课程的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尤其是物理知识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引用时,教师应当注重物理知识的简化,重点将其运用在电工电路连接以及故障测试等方面的教学中。

二、实现物理教学与电工基础教学有效融合的措施

1.加强学科概念教学

要实现物理与电工基础课程的有效衔接,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当加强学科概念教学。首先,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可运用类比方式来进行物理概念的引入。物理与电工基础课程中的重合部分,而且其涉及的概念较为抽象,运用类比方式来进行概念讲解能实现教学成果的显著提升。例如,在对电动势概念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将其与抽水机进行类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概念进行理解。其次,教师可采用实验的方式来展开相关的概念教学。这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尽量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概念掌握。例如,在“电动势”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其还涉及非静电力的知识,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是物理和电工基础课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可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导入,可采用就电源两端的电压是否相等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实验,引导学生对两端电压不一致的情况进行解释,从而引出电动势概念。

2.运用情景创建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当明确绪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问题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例如,“家用电路中的电线数量”“室外的架空线所设置的电线根数为什么存在区别”以及“带电操作中如何避免触电情况”等问题的提出就是通过情景创设来吸引学生。之后,教师可通过自感现象的实验操作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其次,教师还应当注重直观教学方式的运用,例如,在“电容与电感”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就相关的元件进行展示,然后要求学生在电路板中找到相关的元件,并就元件型号进行记录。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相关元器件的掌握,同时还能就其在实际运用中的电路情况进行掌握。

3.积极寻求教学与课程衔接的突破口

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物理知识基础较差,在物理课程中的电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困难。而且其内容是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积极寻求教学突破口以及课程衔接的突破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相关概念教学时,教师应当加强对相关概念的分析,并积极将其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教学。例如,在电场与电场强度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要求学生掌握电场性质方面,避免过早的强化定量计算,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担。其次,物理口诀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记忆和理解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加强物理口诀的运用。例如,在对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判别教学时,教师就可将抽象的理解性知识总结为“串反并同”这一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另外,由于电工基础课程较为抽象与复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工作的循序渐进。例如,混联电路的支路一般较多,教师在就相关例题进行讲解时,应当首先就支路分支较少的混联电路进行分析,之后再将其上升至支路较多的混联电路。在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到实现电路简化的方式。

4.注重实验操作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物理课程本身属于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物理课程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相互衔接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而物理电学知识作为电工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实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还能加强学生对电学理论的深入理解。所以,教师在就物理课程中的电学知识部分进行教学时,应当积极制定实验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加深学习,实现物理课程与电工基础的有效结合。例如,在就“电动势”这一章内容进行学习时,课程改革后添加了非静电力内容,虽然加强了与电力基础课程的联系,但是也让学生面临更重的学习难题,教师可利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中职阶段学生大都认为电源两极电压不会发生改变,教师可通过具体的实验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压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知识求知欲,进而引出“电动势”的知识概念。另外,在就电源内阻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制定专门的实验来进行教学,其主要是利用直流电源与干电池来就相同的灯泡进行供电,形成对比实验1与2。学生能在实验中直观地观察实验1中的灯泡不发亮,而实验2中的灯泡发亮。然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就该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究,让学生分别就直流电源与电池的实际内阻值进行测定,以此来明确具体的知识点。

5.在课程中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

就电工基础课程与物理课程而言,将涉及大量的数学计算,所以教师为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就应当加强数学知识的教学,而该课程中涉及重要的数学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一次函数、三角函数以及复数等方面内容。例如,教师在就物理“欧姆定律”内容进行教学时,学生在进行电阻值计算时,通常会涉及一次函数斜率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就电阻图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切实实现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相互联系。但是中职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基础可能相比普通初中学生的基础较差,难以快速地进行正余弦函数图像的绘制。所以,为方便学生进行电阻计算,教师还应当注重五点绘图法的教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电工课程的实际案例的列举也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物理课程与电工基础课程的有效衔接。物理与电气工程基础都是电工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实现两种课程的有机结合,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作为教师应当首先明确两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积极从兴趣培养、动手能力锻炼、实物教学以及教学内容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教学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立,王建晖.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有效教学探讨[J].职业时空,2012,05:110-111.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第4篇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 工学一体化 改革创新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090-02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所差别,职业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技能的提高,也就是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普通教育则更加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理论知识可以传授,而对于技能来说则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和锻炼来掌握。由于人们对技工类学校的认知不够,导致职业学校中招收的学生通常文化基础较差,因此,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普遍较低。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手动操作的基本技能,他能够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并且在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涯中都能够得以运用[1]。

1 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电子电工类专业是职业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技术类专业,电工基础课程是电子专业入门的基础学科,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教材内容涉及面较广,是学生拥有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关键课程。由于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所以,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实习和实训环节就特别重要。传统的电工基础教学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对于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理论知识会更加复杂和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越来越困难,甚至会对学习赶到厌倦。为了让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必须要突破原有的教学观念,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将电工基础的教学课程与电子电工实验室有效结合起来,实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电子实验来验证教学内容中的理论,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教材内容中的理论知识,因此,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

2 “工学一体化”教学目标设计

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将电路的基本规律当作一个独立的教学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需要在电子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的基本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系统性地掌握电路的基本规律。教师在教学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操作的规范性还需要考虑到课程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保证课程的质量,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课程的设计当中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充分地柔和在加以提炼,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覆盖,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突出对学生们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设计中除了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进行有效的合作,将大家的力量聚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更大成功。

3 “工学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模式

在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知识的组织模式是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师首先需要熟练地掌握整个教材的全部内容,然后需要对于电工基础知识中的所有的知识点要有针对性的教学办法,全盘掌握然后再逐个击破不仅可以从容的把握教学进度做到心中有数,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增添一些趣味性内容,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以欧姆定律的教学案例来对“工学一体化”教学进行说明[2]。

3.1 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对欧姆定律进行学习时,首先要熟练的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了解它们的符号和单位,然后利用实验室的电流表、电压表以及万能用表让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练习,学生对于最基本的电压、电流、电阻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最终能够根据各种电路图正确的将实体零件组装成实用电路之后才算是能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2 学生在试验中的具体分工

一个实验是需要几个同学进行合作才能很好完成,因此,教师在上课过车中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将实验的内容进行细化,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工。一个实验小组中,有的学生负责准备和检测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仪器,有的学生负责记录和分析实验中电路的各种数据,有的学生负责按照电路图对实验器材进行组装和连接,并且确保电路能够正常的运行[3]。教师通过将实验人物细化并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4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存在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当然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老师的教导也有很大关系。在对电工基础“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的参考因素还是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实验的规范性等方面,另外学生在操作实验的熟练程度以及操作时间等都与“工学一体化”的评价效果有所关联。不管测评小组运用什么方式对“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效果进行测定,其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从而让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理想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宗旨还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其目的也是为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适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实践当中也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模式的培养下不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有了极大地提高,而且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在逐渐地增强。

参考文献

[1] 黄凯峰.高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4-96.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第5篇

关键词:《电工基础》理论课;中职;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致使学生对其失去兴趣。随着课程教育的改革,逐渐重视实践教学,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采用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然后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操作中,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呢?以下三方面做了简要地论述。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电工专业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该课程的教学,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工基础理论,然后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熟练、灵活应用,从而确保电工作业的安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作为电工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者,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实、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所掌握,从而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

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仅要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不断学习进修或大量阅读电工方面的书籍,了解电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及时与有经验的人士进行探讨,不断创新电工技术,然后将与电工相关的知识介绍给学生,调动学生对电工知识的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以最新的思想了解电工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然后通过在不断实践思考、探索知识,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电工基础知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时间操作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时,就会主动地学习。教师在电工基础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进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那么就应该创新教学方法,采用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对电工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互动教学方法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工技术的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应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方位、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电工基础理论课程的课堂上推动互动式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认真设计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从而确保课堂讲解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激发学生提出的更多具有创新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并深入理解教材的教学内容。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展开讨论,然后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归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在进行讨论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推理,以致最后得出大家一致认可的答案。这一讨论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电工基础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互动式的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分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验与理论知识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动手才能够深化理论知识。如果教师仅从理论知识教学出发,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并准确应用理论知识;若单从实验教学出发,那么学生不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就很难进行实验,也就难以探讨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实验课的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深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然后通过实验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以实验教学向学生讲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结构和原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电工基础理论知识。

电工基础理论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与试验教学相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雨.浅探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J].文理导航,2011(07).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第6篇

一、高职生的物理现状分析

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牢固,物理科目几乎是所有高职学生的学习短板,他们的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较弱,这必将影响高职学生对电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目前的高职学校中,很多学校对物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学校甚至干脆把物理科目从高职学校的课堂完全剔除。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会影响到高职学生对电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薄弱和学校物理课程的不被重视使学生产生了知识学习的短板,学生的新知识无法建立在原有知识之上,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和结构。虽然说中职电工是物理学的一门实践性分支学科,是为蓝领储备后备人才的专业,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高职物理需要建立在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论基础之上,学生不仅要懂得相关的实践性操作,更要懂得相关实践操作的理论支撑。学生在中职电工的实践过程中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算是很好地掌握了电工的知识。物理知识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的缺失将会影响学生中职电工知识的结构,这样的学习就像“塔无基,水无源”,难以稳固和长久,作为中职教师要重视把物理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学习电工,对电工进行实践,这样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和轻松。

二、搭建物理与电工互通的桥梁

基于物理在中职电工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中职物理与电工学习之间必须搭建一座互通的桥梁。只有这样,中职电工才能在原有的物理基础知识的结构上重新建立起来,让学生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符合知识建构的规律。(1)中职学校应该重视物理和中职电工之间的联系,在中职开设一定的物理课,帮助学生消除初中学习时物理学习的短板,让学生在掌握原先学习的物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尤其是物理科目中的力学和电学的部分一定要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课时,并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设置一定的测评方式,通过有效的测评方式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2)教师要意识到中职电工和物理教学的紧密联系。在中职电工的学习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物理知识一定要重视起来,在教学中可以多花一些课时量,帮助学生把基础打牢,对相关的物理知识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概念掌握的阶段,而应该和具体实际操作相结合,不是仅停留于初中时期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把物理的相关知识和电工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学习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迁移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第7篇

论文摘要:对口单招是职业学校学生继续深造的重要途径,而《电工基础》则是电子机电专业学生对口单招考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文章旨在对提高该课程复习教学的效率进行探讨,从复习教学的重要地位、要关注的问题、复习课结构安排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工基础》复习教学的重要意义

古语曰:“温故而知新。”这就强调了复习的重要作用。在对口单招中,《电工基础》课程的复习更是重中之重。

1.《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它既依赖数学知识,又要以物理为基础,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门难学的课程。

2.近年来的对口高考《电工基础》试题十分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理解知识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考前复习中完成整个《电工基础》书本知识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的吸收与运用就成了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搞好《电工基础》复习教学不容忽视的要点

《电工基础》复习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不仅是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就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的。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鼎力配合,有效整合课堂时间与其它学习时间。因此,搞好《电工基础》复习教学教师应关注并做好以下几点:

1.帮学生做好心理调适,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影响很大,所以要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调适。不同时期,学生表现出来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复习初期,学生满怀激情,充满信心,努力约束自己的言行,对自己提出了较高要求。保护和延长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第一阶段心理调适的主要任务。到了中期,学生进入了学习上的“高原状态”,学习热情有所减退,疲劳感不断加剧。这个阶段要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到了后期,高考临近,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焦虑、烦躁、不安的心态表现出来。这时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放下包袱,让他们轻装上阵。

至于课堂教学,如果能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明确方向,确立目标,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教学方法不能拘泥于“填鸭式”的讲课,还应有自学、习题、辅导、讨论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习题课时,组织学生分组出题,分组答题,在竞争中点评习题,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可以引进幻灯、投影、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2.教学上要求要“分槽喂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实行“因材施教”。实施因材施教,尽可能做到使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致,使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求。实施因材施教需要教师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复习要求,安排不同的练习,并进行分类指导。对低层次的学生首先要求把基础知识弄懂,取得进步后就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对高层次的学生则给予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接触灵活性强的内容。具体到课堂上,可以将不同难度的题目安排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

3.注意教学的反馈性,巩固解题能力。每个单元复习结束都应安排测验,在测验中才能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每次测验都要进行分析、讲评、总结,而不是单单对答案。测验要根据教材重点精心设计题目。测验要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不断开拓学生思路,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另外,建立错题档案是很成功的尝试,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学生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分析,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可以针对容易混淆、经常出错的问题组织编写试题组进行系统训练,实施“快节奏、强校正”的教学模式。

4.教学方略上,一定要强调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构建好整个《电工基础》的知识网络。教师要在吃透考纲的基础上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排查,让学生对每个概念、规律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确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在复习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炒冷饭”,要注意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例如,在第三章中,教材上先讲叠加原理,再讲电源变换。笔者认为,先讲电源变换后,在叠加原理中可以出现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的电路,而教材中只有两个电压源共同作用的电路。

三、行之有效的《电工基础》复习课结构安排策略

对口单招《电工基础》总复习课的结构可以按如下思路安排:明确复习目标——形成知识体系——分析典型例题——概括思路方法——巩固练习提高。

1.明确复习目标。教师要依据大纲、教材、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来确定复习内容。应尽量选择指导作用大、适应范围广、使用价值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制定出能切合教学班群体和个体实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复习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及评价作用。

2.形成知识体系。复习应遵从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建立知识之间本质上的联系,形成较严格的知识体系。复习教学内容的系统可以重新组合,不必受教材体系的约束。教师应以新的体系来组织复习教材,学生应对每部分的电工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做出具有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图。必定对每部分知识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头脑里已经形成知识网络,为电工学科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分析典型例题。学生形成了知识结构后,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的过程不仅要有像概念、规律这样的陈述性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程序。掌握程序性知识,则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关键。现在的教材着力于陈述性知识的表述,对于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思维活动过程所用的步骤一般来说是强调不够的。如果单单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学科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所以,在复习课中,必须强化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意识,要结合具体问题讲授程序的全过程。讲授中选择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典型例题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性,这是总复习的综合性、系统性决定的;二是通过这种题目的讲解能让学生掌握具有代表性的思路、方法、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时,解题思路要清晰,解题步骤要合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技巧。

4.概括思路方法。概括思路方法就是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求解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和规律。例如,在求复杂直流电路中某支路电流时,有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六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明.新编电工学题解[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第8篇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较为抽象。所以教师要适当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电工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工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有部分教师没有认真研究电工基础教学大纲,因此他们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太明确。然而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活动要围绕着教学大纲来进行,他们往往会给学生讲解难度较大的问题,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2)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效率,课堂氛围变得沉闷。(3)不合理的教学进度。每个学期学校教务处会针对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学时,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师会缩短讲课的时间,完成学校所安排的教学任务。(4)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岗位需求。有很多职业学校一直沿用旧版教材,没有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来适当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时代相脱节,让学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5)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教学。许多职业学校缺乏实践的平台,因此只能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上,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创新

1.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既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有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但是他们的思维较为敏捷,为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发挥他们自身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

电工基础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来选择教学方法。在授课中,教师经常会用到以下几种方法:

(1)竞争式教学。所谓竞争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借助对抗性的活动来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通过竞赛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且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运用竞争式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2)合作式教学。每位学生都存在差异,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差异性特点,让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般在电工基础实验课上,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式教学,让学生相互合作完成每次实验操作。

(3)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像、视频等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实际电工基础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曲线或者电路图等。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亲自画曲线和电路图,这就浪费掉一大半时间。然而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节省了时间,还使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更多的信息传授给学生。

三、电工基础教学手段的创新

1.科学地归纳知识

电工基础这门学科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物理量,比如:磁场的相关内容、电磁感应的相关内容。所以,教师要归纳知识,让学生准确地掌握相关的内容。本文以“磁阻、磁动势、磁场强度”为例,这些物理量的概念并不相同,并且由于这些概念较为抽象,因此学生在记忆这些概念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要进行归纳,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概念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记忆。

2.适当加入生活元素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加入一些生活元素,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电工基础这门学科中的很多理论都已经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假如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学生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3.巧妙安排实验

电工基础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此同时,实验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教师而言,要转变学生对实验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趣味性。在以前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会按照老师的思路来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方法约束了学生的思维。为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设计实验步骤,主动记录实验数据,主动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创新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时候,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性,让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杨蓉.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知识窗:教师版,2015(01).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第9篇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它在整个维修电工专业的教学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能学好此课程的学生并不多,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原因有三:一是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三是现在的职技校学生厌学心理普遍,自主学习能力差。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在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教材处理

维修电工中级工考证对电子技术基础的要求分为两部分:一是读电子线路图的理论要求为单管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反馈的概念、类型、原理;振荡电路的概念、类型、原理;功放电路的类型、原理;稳压电路原理;晶闸管、单结晶体管的结构与参数;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技能要求为能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符号;能分析简单电路图的结构、分析工作原理;能绘制简单的波形图,等等。二是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排故的理论要求为RC阻容放大电路、晶体管稳压电路、RC桥式振荡电路等的结构与原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结构与原理;各种简单电子线路的调试方法;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原理、调试方法;故障现象的分析与排除故障的方法。技能要求为晶闸管、单结晶体管的识别与测试;各种简单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电子线路中简单故障的排除。

根据维修电工中级工考证对电子技术基础的要求,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重在培养实际能力的原则,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整合,对各种器件和集成电路内部构造及原理方面的内容进行删减,把重点放在如何使用元件上。对于各种公式不做推导,简化计算。为此,笔者将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整合为晶体管模块、放大电路模块、RC桥式振荡电路模块、电源电路模块、功放电路模块、晶闸管电路模块六个模块进行教学。

二、教室教学

教室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电子技术基础中的二极管基础知识、三极管基础知识、负反馈基础知识、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础知识、整流基础知识、集成稳压器基础知识、晶闸管基础知识的最佳教学方式就是教室教学。为了提高教室教学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应尽可能多样化,根据具体知识点和学生的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类比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提问教学法、总结教学法等。比如在讲解PN结知识点时,就适宜采用Flas教学法(自由电子用黑色圆圈表示,空穴用红色圆圈表示,黑色圆圈和红色圆圈像小蝌蚪游动,相遇时消失形成PN结);比如讲解二极管管脚判别知识点时,就适宜采用演示教学方法(教师一边讲解判别方法,一边用万用表演示);比如讲解整流电路时,就适宜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例如:市电提供的电压通常是220伏的交流电,而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基本上是3~5伏的直流电,这是怎样实现的呢?首先要从高电压得到低电压,必须用到的电路就是变压器电路,经过变压之后的电仍是交流电,要想得到直流,就需要用到整流电路。

三、PROTEUS仿真教学

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分析电路工作过程和元件参数对电路的影响,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如果采用PROTEUS仿真教学会取得不错的效果。PROTEUS仿真软件提供了各种丰富的分立元件,各元器件选择范围广,可随时调整和修改元器件参数,不会像实际操作那样多次地把元件焊下而损坏器件和印刷电路板,可分析各元件参数对电路的作用与影响,使电路调试变得快捷方便,非常接近实际操作的效果。PROTEUS仿真软件还提供了各种丰富的调试测量工具,如各种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等,可测量电路中的各点电压、电流,波形等。

例如在讲解静态工作点知识点时,笔者用PROTEUS仿真软件画出单管放大电路,不加直流电压(没有静态工作点),在输入端加入低频交流小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没有波形输出);加入直流电压,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有放大的波形输出)。通过对比,学生立即明白了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并且改变基极电阻,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输出波形从截止失真不失真饱和失真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元件参数变化对电路的影响。

再如,讲解电容滤波知识点时,笔者用PROTEUS仿真软件画出桥式整流电路,用示波器观察整流输出波形;加上滤波电容,再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通过对比,学生马上就明白了电容的作用。改变电容大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学生就能够加深对此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PROTEUS仿真软件是一个很好的实用工具,使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演示,深入浅出地分析各种电路的特性,讲解各种元件参数改变对电路的影响。从而学生上课容易听懂,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习兴趣,为电子实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室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书本既有知识的理论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探索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加强实验、理论够用策略,充分发挥电子实验室的功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验来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验,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单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功放电路、RC桥式振荡电路、稳压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晶闸管调光电路在实验室中进行。例如在讲解单管放大电路时,笔者先让学生在实验室自己动手连接一个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然后用万用表测出静态工作点的电压,并记录下来,再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并记录下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之后,笔者再结合放大原理,分析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便很容易听懂并理解放大原理,掌握知识要点。

五、评价方式

学生学得好不好,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采用期末考试这一种形式。然而,这种狭隘的考试评价法只是考查学生死记硬背课堂笔记和书本内容的能力,考试的结果只是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者。一个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能够体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并能暴露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学习。

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从理论知识的考查、实践能力的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的四种方式及其各自所占的比例如下:口头提问(10%)、书面作业(10%)、课堂练习(10%)、实验(30%)、期末考试(40%)。

六、结束语

从学生的实训和考证情况来看,本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该课程今后的教学中还应积极思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廖芳.电子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第4版[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