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儿童保健心得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1 10:06:12

儿童保健心得

儿童保健心得第1篇

儿童保健实习心得体会【1】

回顾20xx年的儿保工作,在医院及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儿童保健工作。先将工作总结如下:

1、截止20xx年10月1日掌握辖区内儿童情况:0-7岁儿童 人,0-3岁儿童数 人,新生儿数 人。

2、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 人,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 人,按要求进行4.2.1(0-1岁一年检4次,1-3岁一年检2次,3-7岁一年检一次)免费体检,同时给于发育、心理、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并对体检有问题的儿童及时进行转诊。

3、本年度共有 名新生儿,对其中 名进行了家庭访视,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在喂养,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防等几个发那个面进行指导,并作针对性指导,尤其新生儿脐疝,得到家长的好评及认可。

4、为辖区内儿童提供健康知识咨询,发放联系卡,随时进行电话咨询。并对高危儿童进行电话随访。

5、开展儿童保健针对性健康宣传,如婴儿抚触,疫苗接种,甲流防控等。

6、对辖区内儿童贫血、佝偻病、腹泻、肺炎等常见病及体弱儿专案管理:体弱儿专案管理人数 人,共 人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发现中重度贫血 人,并及时转诊。

7、每天上网查询新生儿数,与妇保医生共同打电话确认是否居住在本辖区,与新生儿家长联系确定产后访视时间,准备上门访视。每年度上报相应的报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儿童保健知识,虚心像兄弟单位儿保岗位的同行学习请教,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儿童保健实习心得体会【2】

一、妇幼保健服务机构与人群

扶沟县辖16个乡、镇、场,411个行政村,总人口744315人。县卫生局辖16个乡、镇、场卫生院,411个村卫生所。全县已婚育龄妇女147645人,7岁以下儿童52582人,5岁以下儿童35364人,3岁以下儿童220xx人,当年出生6411人。

二、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围产期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极大地提高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和新生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大力保障。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大力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县妇幼保健院增设围产期保健门诊、高危妊娠门诊及孕妇学校。当年活产数6411人,产妇总数640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5503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84%;产后访视5669人,产后访视率88.43%;住院分娩6173人,住院分娩率96.29%;新法接生6351人,新法接生率达99.06%;孕产妇死亡3例,孕产妇死亡率46.79/10万。

三、扎实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儿童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另一项重要内容,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倍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当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46941人,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9.2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19350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7.92%。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实查29565人,结果显示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15%,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县妇幼保健院六一儿童节前夕,在县教委大力支持下,在各幼儿园教职员工积极配合下,对城镇所属的7所幼儿园集体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共体检2109人,检出缺点疾病630人,检出率为29.87%。对检出的轻度贫血176人,佝偻病120人,龋齿350人,腹股沟疝9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3人,在保护儿童隐私前提下,提出相应的诊疗处理意见,深得家长的好评。通过群策群力的保健措施实施,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7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32婴儿死亡率58例,婴儿死亡率9.05。

四、积极做好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改善妇女整体健康状况,保护劳动力资源

妇女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国家一直给予相应的保护政策。县、乡医疗保健、计生部门共对79443名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普治,检查率为161.42%,查出妇科病35808人,妇科病率为45.07%。在县妇联大力支持下,县妇幼保健院坚持一年一度的城镇妇女病查治工作, 35月份共普查单位98个,普查人数870人。由于普查的项目全,有乳腺检查、妇科检查、b超检查、阴道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及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妇女患病率达80.00%,查出子宫颈癌3例,属较高水平。经过相应的规范治疗,妇女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五、继续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杜绝计划生育手术死亡的发生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仍是妇幼保健重要内容。县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单位,一直注重对乡级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培训,取得明显效果。当年各项节育手术总数4884例,放取节育器占49.30%,输卵管结扎占2.83%,人工流产率占10.24%,药物流产占20.07%,引产占2.52%,无一例引产死亡发生。

六、做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为全省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自1996年以来,我县一直是省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点。孕产妇死亡监测在全县实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在崔桥乡实施,出生缺陷监测在县医院和保健院实施。多年来县医院妇产科、小儿科、保健院保健科、崔桥卫生院防保站,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甘干奉献,每季度向上级输送宝贵的科研资料,为全省制定切实可行的妇幼卫生工作方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七、实施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我县妇幼卫生工作紧跟时展步伐

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在我县实施以来,极大地提升了全县妇幼保健工作服务能力。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项目信息科学管理、青少年保健门诊及计划生育规范服务培训,以及项目县互访参观学习,使我们大开了眼界,把握住了妇幼卫生发展的时代脉搏。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围产期保健、计划生育服务门诊的规范建立与正常运行,使我县妇幼卫生工作跟上了时展步伐,妇幼保健工作面貌一新,优质规范服务及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县妇女、儿童、男性及青少年受益非浅。

八、实施出生及出生缺陷监测项目,掌握个案信息,锻炼一批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信息质量

20xx年国务院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出生及出生缺陷监测项目,各乡、县直医疗保健单位及时网络直接出生、死亡及缺陷信息,保健院保健科负责终审。自20xx年6月下旬实施以来,截至到11月22日已累计上报6870例,出生缺陷17例,不但及时掌握了个案信息,拓宽妇幼保健服务内涵,而且锻炼一批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信息质量。

九、做好项目信息管理暨年报培训工作,为做好项目及常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扶沟县是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第六周期项目、淮河流域

出生及出生缺陷监测项目、河南省妇幼卫生监测项目,进入9月份以来,国家、淮河流域、省、市相继举办了信息管理及年报培训,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相关信息,我们整合

各项目信息及年报内容,于20xx年9月27日至29日,举办了项目信息管理暨年报培训班。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医疗保健单位、私立接生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的防保站长、妇幼专职、网络直报及季年报人员40人,接受了培训。为做好项目及常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加强妇幼保健建设,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提升妇幼保健及临床医务人员服务能力

妇幼保健的工作方针是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人的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县妇幼保健院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部级督导契机,在XX年年增设孕妇学校、围产期保健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计划生育服务门诊、门诊手术室的基础上,20xx年新增新生儿重症室,并配备了相应的检验、辅助检查设备,扩大服务范围,完善空调、饮水机等服务设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保健需求。制作灯箱广告牌、张贴各种宣传标牌、宣传折页和宣传报架,营造亲情服务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借保健院医疗质量管理年验收机会,加强医护质量、控制感染、急诊救护方面规范管理,病历书写体现良好医患沟通关系,突出知情选择人文关怀、优质服务理念,大大提升了保健院的临床综合服务能力,年创业务收入400万元,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十一、妇幼保健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1、县、乡妇幼保健人员待遇过低,队伍难于稳定,影响工作质量

县、乡妇幼保健人员待遇都低于临床医务人员收入,新农合开展以来距离更加拉大,势必影响妇幼保健人员工作热情,借专业对口、执业需要调入临床,保健队伍难于稳定,培训知识无法进行,影响工作质量。应单列防保人员的工资,由卫生局统一拨付发放。

2、群众对自愿婚检工作认识不足,应加大宣教力度,最好政府买单婚前医学检查费用。

3、县妇幼保健院起步晚,长期处于求生存的困境中,围产期保健、儿童保健等保健工作一直没有能力很好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妇幼保健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希望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政策支持和财政倾斜。

儿童保健实习心得体会【3】

在领导下,圆满的完成了20xx年的儿童保健工作。先将工作总结如下:免费向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 在2011年内掌握辖区内儿童情况:0-7岁儿童2948人,0-3岁儿童数1378人,新生儿163人,0-7岁包括外来儿童3032人,0-3岁包括外来儿童1438人。

2. 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为94.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1342人,覆盖率95.5%。按要求进行4.2.1(0-1岁一年检4次,1-3岁一年检2次,3-7岁一年检一次)免费体检,同时给与发育,心理,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并对体检有问题的儿童,及时进行转诊。

3. 本年度共有135名新生儿,对其中35名进行了家庭访视,使访视率达到95%。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在喂养,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并作针对性指导,尤其新生儿脐疝,得到家长好评及认可。

4. 为辖区内儿童提供健康知识咨询,随时进行电话咨询。并对高危儿童进行电话随访。

5. 开展儿童保健针对性健康宣传,如婴儿抚触,疫苗接种,甲流防控等。

6. 每天上网查询新生儿数,与乡医医生打电话确认是否居住在本辖区,与新生儿家长联系确定产后访视时间,准备上门访视。

儿童保健心得第2篇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社区年1月至年12月参加儿童保健的约386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龄(0-4)岁。

1.2儿童保健方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区配置1名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2)儿保医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每年对社区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3)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教育儿童跟母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儿童营养搭配注意事项,儿童日常卫生指导,意外伤害等。(4)配合上级单位工作,对社区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及电话随访,对社区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和监测。为社区0-4岁的儿童建立4-2-1卡,进行系统化管理。(5)不定期召开儿童健康知识讲座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6)对儿童智力进行早期筛查,对高危儿、出生缺陷儿进行专项管理和综合干预。

2结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建卡率已为100%,母乳喂养率为85.9%,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

3讨论

3.1社区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我们为社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健康知识教育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指导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为100%,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母乳喂养率已达85.9%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

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等疾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对常见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检出人数得到提高,发育异常、高危儿、体弱儿童得到了及时的诊断,每年的智力筛查人数稳定上升,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保证,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说明社区儿童保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儿童保健人手较少,检查仪器设备受到限制,仅能进行简单的身高、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智力筛检等,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估。其次是母乳喂养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尚有不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也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有的母亲即使通过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为了保持产后体形,仍拒绝母乳喂养。因此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宣传重点和方法还有待于改进。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给社区儿童的管理带来了压力。流动人口的住所和联系方式频发更换,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儿童保健心得第3篇

在幼儿园选择一间30m2左右的、光线较暗的、有电源的房间作为检查室,各班儿童集中检查。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聚光手电筒和视网膜检镜进行视力、立体视觉、眼位、眼球运动、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红光反射、屈光间质、屈光状态的检查,筛查方法及诊断参照《儿童眼病筛查》进行。筛查异常者发复查通知书,由幼儿园保健医生通知监护人携复查通知单带孩子到市级中心儿童眼科复查。

1统计学方法

资料来源于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的筛查日志和门诊日志,用Pems3.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保健中心筛查数据表

通过培训,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按照统一标准,开展规范的、专业化的幼儿园学前儿童眼病筛查工作。3年来,市属14个区(县)中有9个区(县)妇幼保健中心在市级中心的技术指导下参与了学前儿童眼病筛查工作,共筛查217184名学前儿童,筛查总异常率为8.69%(18876/217184)。9个区(县)妇幼保健中心中有5个中心开设了眼保健门诊,开设眼保健门诊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筛查异常率为11.79%(9538/80924),与市级中心的筛查异常率(11.99%,4886/407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82,P=0.3013)。另外4个尚未开设眼保健门诊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筛查异常率为7.80%(7452/95507),与市级中心的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234,P=0.0000)。有眼保健门诊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与没有门诊的中心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8931,P=0.000)。

2.2复查情况

筛查异常者由幼儿园保健医生通知监护人携复查通知单带孩子到市级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眼科复查,3年中共11462名儿童到市级中心复查,复查率逐年增加。其中2009年为35.62%(1552/4357),2010年为58.79%(3583/6094),2011年为75.10%(6327/8425),总复查率为60.72%(11462/18876)。

3讨论

定期进行眼病筛查、培训基层儿童眼保健人员、儿童眼病防治知识的卫生宣教是儿童眼保健的基本方式,其中眼病筛查是眼保健的基础。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年龄段儿童眼病筛查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分为新生儿眼病筛查、婴幼儿眼病筛查、学前儿童眼病筛查,每个年龄段筛查出的眼病种类不同〔2〕。我国《托幼机构管理条例》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中均有规定:托儿所、幼儿园要为在园儿童提供五官保健服务,其中明确规定要为儿童进行弱视、屈光不正筛查。这就要求儿童保健工作者要提高眼保健的技术含量,为儿童进行客观的眼病筛查,才能提高筛查工作的有效性,保障眼保健工作的质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的一些基层保健机构和幼儿园开展的在园儿童眼保健工作仅仅为了应付年终检查和考核,不重视异常儿童的复查和随访管理,筛查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很多机构仅为儿童提供主观的视力检查,往往使一些有眼病的儿童被忽略,儿童眼部疾患的漏诊情况不时出现。多年来的小儿眼科临床研究显示:与屈光不正有关的弱视在各类型弱视中居首位〔3〕,只做主观的视力检查则会使一些屈光参差的儿童漏诊。由于儿童弱视治疗的时效性,提高学前儿童眼保健工作的质量尤为重要,单纯的主观视力检查或者只进行筛查而不进行复查和矫治的眼保健工作基本没有意义。视力正常的儿童中也有一部分存在屈光不正的问题,尤其是散光眼。一项正常视力儿童屈光状态调查发现:散光眼所占比例为53.78%,其中轻度散光占44.54%,显著散光占9.24%〔4〕。儿童散光眼除了容易诱发近视状态及日后的近视化外,还包括为克服散光引起的视觉缺陷而导致一些特征性的用眼习惯,如歪头斜眼看电视、低头眼上翻等视觉行为。因此,视力正常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正常眼”,对这部分孩子视力和屈光状态的变化以及对视功能发育的影响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

新时期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是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其中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是这一方针的基础,其目的是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质量;面向基层、面向群体体现了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它是必须坚持、不能偏离的妇幼卫生保健的工作原则。据此,2009年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市级儿童眼病筛查中心,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儿童眼病筛查和眼保健知识培训和宣教,加大儿童眼病筛查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儿童眼病筛查的认知程度,使筛查异常儿童的总体复查率从2009年的35.62%逐年提高至75.10%。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是保健工作最基本的手段,它虽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围绕儿童眼保健需求,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只有石林和五华两个县(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在市级中心眼科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开展了规范的儿童眼病筛查、复查、矫治和视力康复工作,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迄今为止共有9个区(县)中心开始了儿童眼病筛查,其中5个区(县)中心开设了儿童眼保健门诊。有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在市级中心指导下,已经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并获得了2012年度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统计资料显示,开设儿童眼保健门诊的区(县)中心筛查异常率与市级中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82,P=0.3013),没有开设门诊的区(县)中心与开设眼保健门诊的区(县)中心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8931,P=0.000)。

儿童保健心得第4篇

[关键词]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路径

儿童卫生保健属于较为基础的一项工作。针对0~3岁的婴幼儿,其属于体格发育以及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并且此阶段会对终生产生影响。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属于较为基本并且重要的一项内容,属于社区健康服务工作中的关键工作[1-2]。为了探索新路径促进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主要针对我竹村社康中心所辖社区0~36个月儿童,采用“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进行健康管理,最终获得的管理效果极为明显,现将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竹村社康中心所辖社区面积总达5.8平方公里。总人口共约4万人,流动人口占比95%。选取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年龄为0~36个月的儿童实施常规管理,儿童平均年龄为(17.7±2.1)个月。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年龄为0~36个月的儿童针对其实施全程健康管理,儿童平均年龄为(17.6±2.1)个月。两个期间的儿童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儿童均为正常生长发育的健康儿童,排除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的儿童。

1.3方法

2013年2月开始,对本社区流动儿童采取新的儿童健康管理措施,为期一年,具体如下。1.3.1主要参考《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准备实施健康管理具体的健康管理流程、随访流程、管理程序和管理内容、管理技术以及健康档案格式全部按照管理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准确执行[3-4]。1.3.2创建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团队要求社区每一健康服务中心需要安排对应的儿童健康管理人员。可以选择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等人员担当此项职务。有效创建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团队。团队主要由全科医生、产后访视人员以及计免护理人员组成[3]。1.3.3统一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管理进行明确规范针对社区儿童健康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培训,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完成1周的实习后,允许工作人员上岗。每年对所有工作成员进行为期2次的培训。对全科医生以及社区护理人员针对儿童健康管理理念进行不断提高,将最终的管理技能有效提高[5-7]。1.3.4健康管理同计划免疫工作捆绑操作的有效实施同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进行比较,计划免疫工作要提早开展,使儿童家属有一明确认识,因此在对儿童实施接种的当天同时对儿童进行体检。当家长带领儿童于社康中心准备实施免疫接种过程中,社区健康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为儿童准确建立健康档案,在准备对儿童进行接种前,为其进行体检[8]。1.3.5畅通儿童保健双向转诊渠道,实现健康管理的无缝连接针对流动人口儿童,在准备进行预防接种过程中,有效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一经发现异常情况,对儿童进行有效处理或转诊[9]。

1.4评价方法

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流动儿童健康管理情况为研究对照,对2013年2月~2014年1月本社区流动儿童健康管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选择模糊数字评分方法对健康管理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定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针对健康管理满意度越高,并同实施前进行对比[10-11]。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本次研究临床数据分析,以(x±s)形式表示级联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童健康管理率变化情况“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开展,我竹村社区儿童健康管理质量获得显著提高,儿童健康管理人数获得显著增多,流动儿童有效纳入到系统管理范围,在儿童保健技能以及健康管理意识两方面,提高程度明显;在儿童系统管理率以及保健覆盖率两方面,均表现为明显提高。见表1。2.2健康管理评分比较抽取30名儿童家属,通过模糊数字评分方法对健康管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同实施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成功开展,有效保证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医务人员具有的保健意识和全科知识获得了有效强化。能够积极开展进行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此外,儿童家属的思想观念和保健意识也获得了有效转变和提高[13]。对儿童完成体检后,儿保医生可以对儿童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对儿童家属详细介绍儿童当前的发展情况。针对儿童的营养喂养以及日常护理等系列工作均进行详细指导,从而有效确保儿童家属针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获得了显著提高。此外针对社区居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其心中的地位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医患关系获得了有效改善,居民针对社康中心的满意程度获得显著提高[14-15]。项目的顺利开展,保证流动社区儿童能够有效进行社区儿童的健康管理,有效反映出社区健康服务具有的公平性以及方便性,最终有效确保社区儿童的健康安全[16-17]。本次研究中,“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有效应用,我竹村社康中心所辖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质量获得显著提高,儿童健康管理人数获得显著增加,流动儿童有效纳入到系统管理范围,在儿童保健技能以及健康管理意识两方面,提高程度明显;在儿童系统管理率以及保健覆盖率两方面,也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提高。有效证明“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应用价值。总之,有效应用“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开展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最终获得显著应用效果,儿童的健康获得了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孔桂花,丘先,徐志浩,等.深圳市宝安区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9):4824-4826.

[2]孙秀云,张冬梅,梁轩,等.北京市崇文区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社区卫生需求利用情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5):455-457.

[3]钟素亚,张明君,袁相波,等.流动人口社区卫生管理与服务实践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9):2209-2212.

[4]李惠霞,巫云辉,麦艳冰,等.“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8):3297-3299.

[5]施萍,吴静雅,何旖旎,等.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在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1):3730-3732.

[6]张瑞.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问题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4:23-25.

[7]唐琴.6岁以下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服务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1:60-62.

[8]杨栗坤,吴辉,温圆圆.上海市田林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初探[J].当代医学,2010,16(9):373-375.

[9]史俊霞,韦少云,卢明,等.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6):256-258.

[10]马文元,曹建波,于彤.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00.

[11]王丽杰,赵鹏,徐志浩.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3):474-478.

[12]余红,刘丹.绍兴市省外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4):730-732.

[13]周海清,高丹丹,常文虎,等.北京市某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73-376.

[14]许勇刚,解嘉鸿,吴争鸣,等.昆明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站的运行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59-1461.

[15]朱舟娜,张明君.企业流动人口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9):76-78.

[16]贾艳红,刘素青,肖平.2003~2005年北京市朝阳区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状况[J].中国妇幼保健,2011,10(26):1448-1449.

儿童保健心得第5篇

关键词 社区 儿童保健 建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7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76

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1]。通过对民胜社区2008~2010年保健系统管理儿童的结果分析,了解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建议,使今后的工作有所提高。

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1]。通过对民胜社区2008~2010年保健系统管理儿童的结果分析,了解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建议,使今后的工作有所提高。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193人,男97人,女96人;2010年出生68人,2009年出生64人,2008年出生51人,2007年出生10人;常住儿童164人,流动儿童29人。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193人,男97人,女96人;2010年出生68人,2009年出生64人,2008年出生51人,2007年出生10人;常住儿童164人,流动儿童29人。

方法:整理健康档案,检查各项记录,统计分析数据。

方法:整理健康档案,检查各项记录,统计分析数据。

结 果

结 果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得到新生儿访视180人,访视率93.3%,但有23人在新生儿期访视达不到3次;实施母乳喂养126人,母乳喂养率65.3%;接受“4.2.1”体检178人,体检率92.2%,但3岁以后儿童有体检记录的很少;体弱儿专案管理只有2人,这不符合自然情况。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得到新生儿访视180人,访视率93.3%,但有23人在新生儿期访视达不到3次;实施母乳喂养126人,母乳喂养率65.3%;接受“4.2.1”体检178人,体检率92.2%,但3岁以后儿童有体检记录的很少;体弱儿专案管理只有2人,这不符合自然情况。

讨 论

讨 论

建议: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开展系统管理建档,母乳喂养指导,健康体检,新生儿访视,体弱儿专案管理,但还需提高、加强,针对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开展系统管理建档,母乳喂养指导,健康体检,新生儿访视,体弱儿专案管理,但还需提高、加强,针对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提高现有工作成绩: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儿童系统管理模式,做细、做实儿童保健工作。如及时为适龄儿童建立健康档案,便于跟踪管理;将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提前到产前健康教育,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等多个层面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2],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儿童母乳喂养率;配合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切实开展新生儿访视并指导育儿方法;认真做好儿童“4.2.1”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积极指导,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必要时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回到社区后及时进行随访,发挥“双向转诊”优势;做好体弱儿专案管理,做好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改进,提高儿童系统管理质量。

提高现有工作成绩: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儿童系统管理模式,做细、做实儿童保健工作。如及时为适龄儿童建立健康档案,便于跟踪管理;将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提前到产前健康教育,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等多个层面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2],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儿童母乳喂养率;配合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切实开展新生儿访视并指导育儿方法;认真做好儿童“4.2.1”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积极指导,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必要时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回到社区后及时进行随访,发挥“双向转诊”优势;做好体弱儿专案管理,做好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改进,提高儿童系统管理质量。

提高人员工作能力:目前儿保科仅有软尺、体重计、听诊器、卧式身高测量仪等简单仪器设备,有些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需补充仪器设备,扩展服务范围;儿保医生要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长交流沟通,提高工作能力。

提高人员工作能力:目前儿保科仅有软尺、体重计、听诊器、卧式身高测量仪等简单仪器设备,有些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需补充仪器设备,扩展服务范围;儿保医生要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长交流沟通,提高工作能力。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流动儿童住处多为租住,更换频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长留的电话已经更换,不及时通知,容易失去联系;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差,不好沟通;这些情况最终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社区医生要深入到社区,摸清流动儿童底数,了解其去向,保证他们得到优质、连续的儿童保健服务。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流动儿童住处多为租住,更换频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长留的电话已经更换,不及时通知,容易失去联系;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差,不好沟通;这些情况最终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社区医生要深入到社区,摸清流动儿童底数,了解其去向,保证他们得到优质、连续的儿童保健服务。

多方密切配合,搞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工作内容琐碎,跨科别,跨年龄,涉及范围广,周期长,需要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儿童家长、托儿所、学校的支持,共同关注,人人参与,相互配合,促进儿童保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多方密切配合,搞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工作内容琐碎,跨科别,跨年龄,涉及范围广,周期长,需要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儿童家长、托儿所、学校的支持,共同关注,人人参与,相互配合,促进儿童保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是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保健的内容不同,教育的内容就有侧重。比如新生儿期,应注重开展母乳喂养,保温保暖,保证睡眠,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婴幼儿期应注重开展合理养护,辅食添加,早教开发,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大一点儿后应注重开展眼保健、口腔保健,防止意外发生,培养生活能力,加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康教育等。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比如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光碟,开展咨询,出板报,发传单等。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是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保健的内容不同,教育的内容就有侧重。比如新生儿期,应注重开展母乳喂养,保温保暖,保证睡眠,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婴幼儿期应注重开展合理养护,辅食添加,早教开发,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大一点儿后应注重开展眼保健、口腔保健,防止意外发生,培养生活能力,加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康教育等。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比如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光碟,开展咨询,出板报,发传单等。

积极探索,尝试开展特色服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儿童多了,可以为肥胖儿童建立专项健康档案,进行个案分析,了解营养状况和饮食结构,观察体重,及时干预,进行指导,比如指导他们在饮食上要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选择瘦猪肉、牛肉、鸡、鱼、海鲜、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食品,不要吃肥肉、喝油汤,吃鸡鸭不要吃皮,少吃甜食,少吃煎炸食品,宜用蒸、煮、凉拌的方法烹饪食物。指导他们有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

积极探索,尝试开展特色服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儿童多了,可以为肥胖儿童建立专项健康档案,进行个案分析,了解营养状况和饮食结构,观察体重,及时干预,进行指导,比如指导他们在饮食上要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选择瘦猪肉、牛肉、鸡、鱼、海鲜、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食品,不要吃肥肉、喝油汤,吃鸡鸭不要吃皮,少吃甜食,少吃煎炸食品,宜用蒸、煮、凉拌的方法烹饪食物。指导他们有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

关注现代儿童出现的新问题:现在的年轻家长多重视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掌握儿童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根据儿童个体差异,开展儿童心理保健,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与大多数同龄的孩子相比表现为任性、抱怨、行为偏异、过分害羞、攻击倾向、进食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要找出原因,把握时机,及时干预,尽早矫正,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注现代儿童出现的新问题:现在的年轻家长多重视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掌握儿童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根据儿童个体差异,开展儿童心理保健,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与大多数同龄的孩子相比表现为任性、抱怨、行为偏异、过分害羞、攻击倾向、进食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要找出原因,把握时机,及时干预,尽早矫正,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卫生服务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3],因此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通过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并确保安全、方便、有效,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卫生服务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3],因此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通过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并确保安全、方便、有效,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1 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2 徐志浩,曾艳红.广州市颐康园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36-37.

2 徐志浩,曾艳红.广州市颐康园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36-37.

3 王清秀.完善社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4):71-72.

儿童保健心得第6篇

施萍,1957年生,中国-澳大利亚《促进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管理》项目部级专家,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部级继续教育项目--专家带你练,全科医师实用技能培训项目主讲人,中华预防医学会辽宁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和疾病诊治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制定了“儿童保健服务规范”,规范的实施对明确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儿童保健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提高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保障儿童获得基本保健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儿童保健的需求和意识明显增强,医学科学的发展也对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委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自2006年8月开始修订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经多次调研、讨论和征求各地意见,于2009年10月30日定稿。2009年12月17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作为在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的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利用现行社区进行儿童计划免疫的有力条件,承担起全科医生社区儿童健康维护的任务,逐步实现全科医学赋予全科医生连续性、综合性、可及性等服务目标。

范围

本规范所涉及的儿童保健对象为0~6岁儿童。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儿童保健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职责

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是辖区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的技术指导中心,承担对下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工作评估,协助开展儿童保健服务。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考核评估。做好儿童保健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分析、反馈和交流等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建立健全婴儿及≤5岁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和报告制度,开展儿童死亡评审工作。对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开展调查与科学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当地儿童保健工作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开展与机构职责、功能相适应的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技术服务。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基本情况,完成辖区内各项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的收集、上报和反馈;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信息收集、相关监测等工作进行指导和质量控制。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工作评估。

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下,开展或协助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收集和上报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

内容

胎儿保健 动态监测胎儿发育状况,为孕妇提供合理膳食、良好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指导,避免或减少孕期有害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

新生儿保健 新生儿出院前,由助产单位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评估,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开展新生儿访视,访视次数≥2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之内进行,对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访视内容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

建立儿童保健册(表、卡),提供定期健康体检或生长监测服务,做到正确评估和指导。

为儿童提供健康检查,1岁以内婴儿每年4次,1~2岁儿童每年2次,≥3岁儿童每年1次。开展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提供婴幼儿喂养咨询和口腔卫生行为指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

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

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心理行为发育咨询。

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及转诊工作,对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与指导。

开展儿童五官保健服务,重点对龋齿、听力障碍、弱视、屈光不正等疾病进行筛查和防治。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要求

专业机构 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机构必须为卫生行政部门已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

专业人员 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儿童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业务用房

县(市)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 儿童保健管理用房:开展儿童保健群体工作和信息资料管理业务,房屋面积各≥15 m2;儿童保健门诊用房:儿童保健门诊应相对独立分区、流向合理、符合儿童特点;应设立分诊区和候诊区,总面积≥100 m2;儿童健康检查门诊诊室≥2间;专业门诊用房根据所开展的专业需求确定。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当地儿童保健需求、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业务量配置用房,面积参照本规范执行。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儿童保健相关专业门诊,根据业务工作量参照本规范执行。

各专业门诊设施设备 根据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配备必需的基本设备和设施。

评估

儿童保健心得第7篇

关键词:儿童保健;心理行为评估及干预;生长发育;育儿知识

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关注度也在逐渐的增加,人们对待疾病的观念也在由传统的"有病治病"向"无病防病"这一新型理念进行转变和过度[1]。而常规的儿童保健工作内容主要以体检为主,筛查儿童是否有疾病或者是潜在的危险发生,并无法评估儿童的心理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更好的丰富儿童保健工作的内容,提高儿童保健的效果[2]。本文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保健的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儿童保健全程引入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保健的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儿童有123例,女性儿童有77例,患者的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为2.35岁,根据儿童接受保健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儿童100例。两组儿童在年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实验样本间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200例参加儿童保健的儿童分为两组,对照组儿童给予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进行常规的体检,观察组儿童在接受传统以体检为主保健模式的基础上接受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具体的评估和干预方法、内容如下:

对儿童的神经行为进行测定,同时填写婴儿气质量表和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儿童的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方法、断奶方法等科学喂养方法进行指导和讲解,同时告知家长儿童的日常照顾技巧,对防止意外发生等儿童常识也要进行一定的宣教。对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知识问卷调查,主要的内容应该包括睡眠注意、玩具选择、疾病预防以及儿童喂养方法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出现为题以及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均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以供实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实现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数据的录入、统计和分析。其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进行检验,两组均数比较用t分析,如果P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儿童100例,观察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和行为问题发生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100位儿童家长中,掌握科学喂养方法的有98例,知识知晓率为98.0%,掌握日常照顾技巧的有95例,知识知晓率为95.0%,懂得幼儿卫生知识的有97例,知识知晓率为97.0%;对照组100位儿童家长中,掌握科学喂养方法的有82例,知识知晓率为82.0%,掌握日常照顾技巧的有88例,知识知晓率为88.0%,懂得幼儿卫生知识的有89例,知识知晓率为89.0%,观察组儿童科学喂养方法、日常照顾技巧和幼儿卫生知识等知识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传统的以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无法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和研究出一种科学、理想的方法为儿童实施保健服务,使儿童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均得到更好的发展[3-4]。

有关调查和研究显示,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儿童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而传统保健工作并没有包含心理行为评估及干预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儿童保健服务中应该增加常见病防御、早期教育、心智发育以及心理行为评估、干预等各方面内容,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保健护理服务[5]。在实施儿童保健服务的过程中运用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可以为儿童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提供一定的基础,有效的避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是一项非常好的儿童保健护理内容[6]。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出现为题以及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儿童保健的过程中,在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可以提高儿童保健的效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避免儿童出现行为问题,提高家长育儿知识的知晓率。

参考文献:

[1]赵琦,张兆明,廉德花.学龄期儿童意外伤害心理行为评估的对比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325-326.

[2]岑若珠.儿童保健工作中常规引入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的方法及效果[J].医学信息,2013,32(13):2316-2317.

[3]江bb,陈迎建.南通市2387例6~12个月婴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4):174-175.

[4]孙义秀.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09):558-559.

儿童保健心得第8篇

关键词:农村;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母乳喂养;高危儿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73-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了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现目前农村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儿童保健的工作绩效,本文对近年来我县农村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县两个乡镇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参加儿童保健的约483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39名,女2291名,年龄(0-3)岁。

1.2儿童保健方法:农村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各乡卫生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每个村都配置1名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2)儿保医生为本村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每年对本村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3)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教育儿童跟母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儿童营养搭配注意事项,儿童日常卫生指导,意外伤害等。(4)配合上级单位工作,对本村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及电话随访,对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和监测。为0-3岁的儿童建立儿童保健册和儿童保健卡,进行系统化管理。(5)不定期召开儿童健康知识讲座

2 结果

各年的建册率、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0-3岁儿童建册率、建卡率已为99%,母乳喂养率为99%,系统管理率已达90.6%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

3 讨论

3.1 农村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农村儿童保健是对本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我们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健康知识教育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指导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0-3岁儿童建册率、建卡率为99%,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母乳喂养率已达99%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0.6%以上。 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等疾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对常见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检出人数得到提高,发育异常、高危儿、体弱儿童得到了及时的诊断,每年的智力筛查人数稳定上升,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保证,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说明农村儿童保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儿童保健人手较少,检查仪器设备受到限制,仅能进行简单的身高、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智力筛检等,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估。其次是母乳喂养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尚有不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也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因此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宣传重点和方法还有待于改进。

3.2 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成效:针对以上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积极做好产后访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儿童家长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应从产前健康教育做起,扩大健康教育的范围,使整个家庭对母乳喂养加深了解和认同,形成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儿保人员应促进儿童家长的交流沟通,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儿保工作应继续将患有中重度贫血、佝偻病等疾病,和体弱儿童,重度肥胖儿童作为儿童保健的重点之一,为其提供定期的检查。对每一位儿童每年的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整理,归纳总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纵向的评估和横向的比较,从而提出符合本地儿童实际情况的保健干预措施,找准本地儿保工作的重点,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体检筛查出有问题的儿童,应及时转诊进行进一步检查。通过与上级单位合作,增加儿童保健的服务范围,开展血微量元素检测等项目的检测。

总之,加强完善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农民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系统化,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

参考文献

[1] 田爱红.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32~1933.

[2] 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儿童保健心得第9篇

【关键词】 儿童;系统化;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儿童保健的要求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提上了一个新台阶,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做、怎样做好儿童系统保健工作方面,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对此有了明确的要求。

儿童早期是儿童体格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容易发生各种营养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儿童心理行为的问题也往往在这个时期种下根源。营养性疾病如近年来的肥胖儿童的增多,其中城市儿童肥胖高于农村,尤其对幼儿园儿童体检时表现的更为突出。另外,儿童口腔龋齿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都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等心理问题与有直接关系。

随着医学模式向“社会形态-心理-生物医学标准样式”的转变,儿童保健也应在三个水平上进行。①增进性措施,也称一级或基础预防;②防病于未发之前,称二级预防,如新生儿缺陷病的筛查;③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及时彻底治疗疾病、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称三级预防。要做到以上三个水平的保健,要求我们做好儿童系统化保健管理。

1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进行0-6岁儿童的系统化保健管理

1.1 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生后,医院为新生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出院后1周内,村级保健人员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新生儿。了解出生时的基本情况、是否进行预防接种,是否进行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观察产妇居住条件,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大小便情况、睡眠情况、是否出现黄疸、脐部是否感染、口腔发育是否正常等。同时为新生儿测量体温、测量体重、身长,检查囟门大小,听诊心肺是否正常等体格检查,根据新生儿的具体发育情况,做到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护理知识和常见新生儿疾病预防和指导。查验新生儿疾病筛查证明和听力筛查证明,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告知家长到儿童出生的医院做这两项筛查。对于异常情况的儿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1.2 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月后,村级保健人员到产妇家中进行随访。测量体重、身长,进行发育评价,观察新生儿的喂养情况、睡眠情况、大小便情况、黄疸、囟门大小等情况,同时进行发育评估。

1.3 婴幼儿健康管理 村级保健员分别在儿童3、6、8、12、18、24、30、36月龄时到儿童家中随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测量体重、身长,进行发育评价,同时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的添加时间和种类、心理行为发育,疾病预防、口腔保健与龋齿预防、及常见疾病的健康指导。同时建议儿童家长带儿童去附近医院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8个月时进行儿童DDST检查一次。

1.4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村级保健员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保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的测量,视力筛查,口腔检查,心肺检查,腹部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同时对儿童的膳食情况、患病情况等进行询问和指导。建议儿童家长带儿童去附近医院每年血常规检测和肝功能检查。

1.5 健康问题处理 村级保健人员对在儿童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给出科学的建议。

2 对村级保健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1 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村级保健人员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2.2 从事儿童健康管理的村级保健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乡村医生证),并接受县级妇幼保健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同时要有责任心和耐心,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2.3 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村级保健人员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村妇联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2.4 加强宣传,向儿童父母告知具体的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儿童健康服务。

2.5 每次服务后及时做好记录,纳入儿童健康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