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08 17:21:56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第1篇

由于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数学与经济这个交叉专业没有统一的名称,有的叫“数经班”,有的叫“经数班”,每个学校的开设课程、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和培养目标都差不多。

什么是数学专业

在大学,很多专业并不像我们高中时想的那样。比如数学,一提起来,大部分同学肯定很头疼,觉得就是好多复杂的公式定理的应用和复杂的运算。而大学里有所不同,专业学数学的人关注的是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比如,什么是求导?为什么可以求导?为什么需要求导?什么情况下不能求导?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由一个个严谨的证明组成的。

说得武断一点,让一个数学专业的学生证明一个复杂的公式或者定理为什么成立,他可能很快就证出了;但是如果让他求解一道很复杂的数学题,其中要用到这个公式或定理,那他可能需要好好想一会儿。

一句话概括,数学专业是研究数学这种基本工具的――它的来历、它的适用范围,而其他专业的人只要会使用这种工具就行了。联想高中时期,学物理、学化学都要用到数学知识,这一点也是不难理解的吧。

为什么学数学

说起为什么学数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到学了数学今后可以做什么。

一种很容易想到的回答是做研究。有些同学天生爱好数学,一心钻研,毕业之后继续深造,然后成为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研究者。其他同学可能会觉得:“我不想一辈子做数学研究,所以我肯定不会报考数学学院。”这种想法是不是合理呢?是不是只有打算在数学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才会去报考数学学院呢?答案是否定的。

数学学院毕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数学本身,还学到了另外两样东西:思维方式和一件工具。

思维方式,是指数学专业的学习可以使人锻炼出清晰的逻辑思维,这点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非常有用。掌握了清晰逻辑思维的人,很容易在复杂的情况下看清问题的本质所在。

再说说工具。2009年6月1日,法航447航班在飞行三个小时后突然失联。事发一个月,搜救队寻回了50具尸体和640件碎片,但是飞机的黑匣子和其余部分一直未能找到。两年以后,在美国一些科学咨询公司的数学家的帮助下,利用恰当的算法,大大缩小了搜寻范围,终于在接近4000米的海底,找到了黑匣子,确定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同理,当今社会,在经济、金融、物理、计算机等方面碰到的问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需要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的。很多对数学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经济、金融、统计、物理等,研究生导师也特别喜欢招逻辑思维强的数学专业出身的学生。

经济就是和钱有关的专业吗

相比数学,经济可能就显得不那么神秘,毕竟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时常提到的话题。这里我主要回答一下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经济就是和钱有关的专业吗?

很多人都觉得学了经济就会经常和钱打交道,其实不然,在经济学院只有个别专业,如金融学,才是直接研究“钱”的专业。经济学本身是一个研究“选择”的专业,是一个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佳分配的专业。

一个国家拥有一定的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资本(货币工厂机器等),如何最合理地分配这些资源,使得国家的经济能够又快又好地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就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从家庭角度来看,人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工作,将家里的资产拿去投资,比如出租房子、用钱购买股票获利等,使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由经济学发展出来的许多专业,例如国际贸易专业、财政学专业,都是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各个具体方面而诞生的。

经济学院的毕业生好找工作吗

四川大学的经济学院在整个学校中就业率一直是数一数二的,去向多是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这些行业待遇一般不错,但有得必有失,工作也特别辛苦,经常是不分昼夜的。并且,在世界经济或者国内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经济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也会最先受到影响。

当经济遇见数学之招生篇

川大数学经济创新班的招生方式有两种,不同的年份使用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在高考填志愿时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经济创新班)”专业供填报。第二种是在大一新生中选拔,新生报到那几天,学校广场会有“数经班”的报名点,无论什么专业的新生都可以报名并参加考试,经选拔后成立班级。

当经济遇见数学之管理模式和课程篇

大一大二的时候,“数经班”学生的一切学习、生活、学生工作都由数学学院负责,和数学学院的同学住在一起,课程也以数学学院的学习为主,与此同时,还要上不少经济类专业课。总的来说,这段时间“数经班”学生的课业量是其他专业学生的一倍多。

到了大三,就会转入经济学院,一切学生事务都由经济学院管理。

这时候,数学方面的专业课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由原先的基础课程转变为金融、统计等应用方向的课程,难度没有降低,但是应用性增强了,从某些方面来说比纯逻辑的基础课程更为有趣。

经济方面的专业课则延续大一大二的节奏,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继续开设计量经济学、中级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基础课程。在应用方面,则开设不同方向的专业课,如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供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为研究生阶段选择专业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当经济遇见数学之毕业去向篇

从数学经济创新班的创立思路中就可以看出,进入这个专业是为了给今后经济方向的研究打下更好的基础,使学生在今后的研究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在川大“数经班”的毕业生中,继续深造的学生占到了50%。这个比例在一般高校的毕业生中算是很高的。

在读研的同学中,学数学的约占10%, 其他的可以说是什么方向都有,如金融、金融工程、保险精算、国际贸易、财政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等。这样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得益于本科阶段扎实的数理、经济学基础。

除了继续深造的同学,还有大约一半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在被称作“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整个“数经班”的就业率达到了90%(包括继续深造的人数),就业方向基本上集中在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一般需要从基层做起,从事数据管理等工作。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第2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结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引言

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问题,即就业的结构效应,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长期重要的目标。对于两者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在其提出的“奥肯定律”中作了阐释。其内容是:失业率和实际GDP之间存在一种相当稳定的交替关系。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便低于潜在GDP2%。但是,从宏观数据上来看,近几年我国高达10%左右的经济增速并没有带来所有地区的高就业和高收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反而在下降。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存在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但部分地区的实证数据却显示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非一致性。江苏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其经济增长速度由改革开放前30年以低于全国平均速度的水平提升到1978年以来的30多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使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迅速崛起。为更全面认识江苏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1978年以来的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就业结构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探讨。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分析

就业结构又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经常需要考察的就业结构是按三大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探讨的,但是在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框架下,还需要进一步考察按照城乡二元结构来探讨的就业结构①。

(一)就业的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又有利于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也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与全国一样,江苏经济呈现出了持续高速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9.24 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8604.30亿元,除个别年份外,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20%之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7.33%②。其中,从最新数据来看,2012年上半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253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与周边省份相比较,上半年江苏大部分经济指标的增速居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前列;与全国比较,江苏经济增长率比全国的7.8%高出2.1个百分点③。从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如图1),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27.57%下降到2011年的6.3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W”型曲线变化趋势,基本呈现稳中上升态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19.84% 上升到2011年的42.21%,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31%④,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江苏省第三产业基本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图1 历年江苏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布图

1978-2011年期间,江苏省城乡人口增加近2064.47万人,从业人员数从1978年的2777.72万人到2011年的4758.23万人,增加1980.51万人。如图2,就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来看,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变化呈现先上升后微幅下降到稳定增长的趋势,具体来看,从1978年的19.60%上升到1988年的35.70%,此后虽有小幅微降,但仍然保持在30%左右,从2001年开始逐步缓慢上升一直达到2011年的42.40%,但与同一时期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相比明显较低;从第二产业吸收的就业人数来看,从1978年的544.57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017.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05%,但90年代以来增长率下降并一度出现负增长,而同时期的第二产业产值则快速增长。以上数据表明,江苏第二产业增加值并未有效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由此可见,正在向资本密集化方向发展是第二产业的明显特征,这一点可以从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⑤远大于其他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中得到证实(如表1)。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1978年的10.70%上升到2011年的36.10%,平均每年增长3.75个百分点,这一增长速度高于同时期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长速度;从绝对数来看,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296.09万人增加到1717.7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5.47%,这一增长速度同样高于同时期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以上数据充分表明,江苏省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点。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江苏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除1988-1990年呈微幅增加外在整个考察期呈现显著的下降态势,从1978年的69.70%下降到2011年的21.50%,平均每年下降3.63个百分点。

图2 历年江苏从业人员三大产业结构分布图⑥

综上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就业人口在产业间的转移不再以传统的先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而是呈现出同时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并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基本特点。

表1 三大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二)就业的城乡结构演变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江苏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及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也对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图3可知,城镇就业人口快速增长,从1978年的583.1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869.51万人,年均增长率5%远远超过了从业人数的增长率1.64%,平均每年增加69.28万人,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大大缓解了全省的就业压力。相应地,城镇就业人数在全省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1978年仅仅约为1/5,1990年超过1/3,2000年超过2/5,到2011年达到60.31%,年均增长率达3.25%。农村就业人员则从1978年的2194.60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1888.72万人,平均每年减少9.33万人。相应地,农村就业人数在全省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79.01%下降到2011年的39.69%,年均下降率达2%,2002年以后呈加速下降态势。

以上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乡就业结构变化显著,说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流向城镇劳动力的增加,就业人口在城乡间的分布正不断得以调整、优化。

图3 历年江苏从业人员城乡人数及结构分布图

(三)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分析

经过数据测算,在改革开放以来到90年代之间,江苏省经济增长率和就业人数增长率同向变动,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增长,也体现了在此阶段,经济增长仍然属于粗放型的补充劳动力增长模式,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显示出二者之间存在非一致性特征。通过计算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弹性⑦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促进江苏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的路径

从上述分析的结果来看,江苏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在长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据此提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选择就业增长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鉴于江苏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资本短缺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应选择就业增长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工业化进程中,既要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也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结构;既要发展资产规模大、集中度高、资本有机构成高的特大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从而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也要重视资本规模小、高度分散、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优惠的财税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必要的条件。不同的经济区域要注重结合自身优势来发展,苏南发达地区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苏北欠发达地区应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集约程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从产业结构来看,服务业经营范围广,业务门路多,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应加快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提升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升级服务业结构。要继续鼓励传统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旅游、餐饮、商贸流通、家政等创业成本低、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行业发展;同时积极拓展社区服务、教育培训、设计咨询、健康和养老服务、农村服务、海洋服务和其他新兴产业等作为加快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采用非正规就业等灵活就业方式促进再就业。此外,加速发展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从所有制结构来看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政府要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着力激活民间资本,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生产经营领域投资创业,推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大力引导和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一人创业、多人就业的乘数效应。

(三)坚持城乡统筹的就业发展方向。统筹城乡就业,将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二元经济就业的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打破城乡壁垒,拆除或削弱农民非农就业的“进入障碍”,为剩余劳动力加快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供大容量载体。鼓励各类非政府、非盈利的组织,包括城乡公共卫生机构以及社区服务组织等,扩大吸纳就业的渠道。调整就业方式,积极探讨弹性就业制、一工分做制等就业方式的可能性。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加强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和创业培训,改善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改进失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注释:

①本部分所有数据来源为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且按照当年价格计算。

②从t1到t2的年均增长率计算方法为:V=[(Vt2/Vt1)1/t2-t1-1]*100%。

③/system/2012/07/21

④此处年均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同上。

⑤某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该产业占GDP的比重除以该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实质上反映了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之比。若比值大于1,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

⑥1990年开始从业人员在《江苏统计年鉴》中为推算数。

⑦就业弹性系数是研究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数量关系的函数,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就业弹性系数的经济函义: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其计算公式为: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除以经济增长率。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郭存芝,杜延军,李春吉.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Eviews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邵夫林,潘志昂,杨道建,等.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偏离研究[J].特区经济,2012,7.

[4]王忠平,史常亮.江苏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

[5]徐现祥,舒元.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世界经济[M].复旦大学出版社.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第3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就业格局;卡斯特经-纬度空间扩张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4-0050-004

中原经济区涵盖5省30个市,人口1.79亿(侯永志, 刘云中,2013),区域就业格局决定地区繁荣或衰落。实际上,地区就业格局早已引起了学界关注。如Blanchard等(1992)、Carlino等(2002)发现美国地区就业呈现经济繁荣时劳动力流入,衰退时流出;Giuliano等(2007)发现Los Angeles region from 1980, 1990 and 2000, we identify employment,洛杉矶主要就业区呈现内部稳定、向外扩散趋势,需要用动态模型进行刻画。此外Holm和Qstergaard (2013)、Mameli 等(2014)、Dutsch和Struck(2014)等都通过描述、计量等方法揭示就业格局演变。国内学者大多仍沿传统就业转移主线研究就业转移,但也有学者关注就业格局。如殷李松、卓翔芝(2010)采用生物系统论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东部正遭遇“就业难与招工荒”并存;蔡P(2013)从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两大群体角度,揭示了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风险;牟宇峰(2014)运用产业格局分析法研究发现长三角核心区的就业格局正向多中心演变;罗奎等(2014)采用地理加权回归发现中国地级市就业以大城市为主导、快速增长并向周边扩散。虽然文献研究成果丰富,但至今没有文献对中原经济区的就业格局展开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综合地理统计、核密度分析其格局演变,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1.全局空间就业格局研究方法:核密度分析制图法

核密度分析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目的是对给定数据x1,x2……xn,估计出概率密度函数:

[^][p(x)]=K()(1)

式(1)中:h为带宽(步长),主要是为了控制核密度估计的平滑程度, 一般可由软件自动选择。n为观测值个数,K(u)为核密度函数,其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均匀核、二次核、三角核、三权核等,ARCGIS软件中以Silverman(1986)描述的二次核函数为基础。其公式如下:

k(u)=(1-u2)I(|u|?1)(2)

2. 识别局部空间就业格局特征的空间计量法:卡斯特经-纬度空间扩张模型

对空间就业格局,来自解释变量的低阶近邻效应将高于高阶近邻,局部空间就业格局特征难以从全局就业格局中推导出来。对此要采用局部空间计量扩张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卡斯特经-纬度空间扩张模型,从解释变量沿经度方向(南至北)与纬度方向(东至西)在近邻域上分解空间依赖或外部效应,模型形式如下:

Li=α+Pi+β0+PiZXi βxi+PiZYi βyi+εi(3)

ε~N(0,σ2In)(4)

式(3)、(4)中i代表地市,L代表就业,P代表人口,ZX代表经度,ZY代表纬度,参数β0、常数项α代表非扩张变量影响,βxi、βyi则代表解释变量在经-纬度空间中对就业的扩张效应,βxi为沿经度(由南至北)的扩张效应,即北上效应,若为负,则是南下效应,βyi代表沿纬度(由西至东)扩张效应,即东进效应,若为负,则是西进效应,ε为正态分布。 [2]

(二) 数据来源

本文最小统计单元为地级市,2000年就业数据来自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2003),2013年就业数据来自省级统计2014年鉴,地区面积数据来自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数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2012);经纬度数据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二、实证分析

(一) 中原经济区全局空间就业格局演变分析

对全局空间就业格局演变,采用核密度分析法(搜索半径100公里)估值就业密度,形成平滑的空间曲面。栅格色越深说明就业密度越高。若出现2个以上核单元形成深色的圆形或带状区域,则表明出现了区域性就业聚集。对核单元,色彩加深核在成长,反之衰减。[3]

面向正北方位,中原经济区全局空间就业格局为:①2000年为“背空”就业格局,南阳、信阳、运城与三门、阜阳、邢台与邯郸、亳州至淮南连成就业带,开封与周口为空心,历经13年,至2013年仍为“背空”格局,不过,2013年相比2000年各地级的就业核有所成长。②各单元就业核分散成长,除初始的3个中型就业聚集中心,即邢台―邯郸、郑州、漯河―周口―驻马店,并未形成区域性的大型就业集聚中心。③无论是核单元,还是3个中型就业中心成长十分缓慢, 2000年为314.42人/平方公里,2013年为384.13人/平方公里,年复合增长率为1.37%。由此可见,13年来中原各市单元就业核成长缓慢,成长差异微小,没有出现大的就业中心。

(二)中原经济区局域空间就业格局演变分析

1.实证结果

卡斯特经-纬度空间扩张模型中,均以就业为因变量、人口为解释变量,借助MATLAB估计模型得到基准模型为:

式(5)、(6)中参数含义为:①常数项代表是否累积了充足资本保持就业的增长。②人口前的系数项为非扩张的就业效应,由区域内的资源禀赋状况引起。正号为增溢,表明人口增长有相应资本深化,引起就业增长,反之亦然。③为人口沿经纬度方向对就业的扩张效应。经度方向从南至北,正号为北上效应,负号为南下效应;纬度方向从西至东,正号为东进效应,负号则为西进效应。若大量地级市扩张效应同向,表明受到共同干扰,并且对增长的核单元不利,因为资本资源充裕,劳动力被吸出不利于经济成长,反之亦然。[4]

2.实证分析

(1)中原经济区局域空间就业格局基准效应演变

式(5)表明2000年中原地区就人口而言:①资本广化能为就业提供支撑(214.3293);②受资本深化制约,就业存在衰减(-1.7467),不过影响不显著;③人口沿经度方向对就业的基准扩张效应为负,即存在南下效应(0.0072),不过不显著;④人口沿纬度方向对就业的基准扩张效应为正,即存在东进效应(0.0053)且显著。由此中原在2000年受到东部经济的强大干扰,以及不显著的南部经济的干扰,使中原各市就业核的增长缓慢且无法进行核聚集,没有出现大的就业中心,只有邢台-邯郸、郑州、漯河―周口―驻马店3个中型就业中心。

式(6)表明2013年中原地区就人口而言:①资本广化不能为就业提供支撑(-9.3254),这是至2013年累计资本投资慢于人口增长引起;②得益于资本深化,就业存在增溢(0.4476)但不显著,资本投资快于人口增长,但仍显不足;③人口沿经度方向对就业的基准扩张效应为正,存在北上效应(0.0155),0.1水平下显著;④人口沿纬度方向对就业的基准扩张效应为负,存在西进效应(0.0443)且显著。由此至2013年,西部经济圈的强大干扰,以及北部经济圈的显著干扰,使中原各市就业核的增长依旧缓慢且无法进行核聚集,从2000年至2013年的13年后,还是邢台-邯郸、郑州、漯河―周口―驻马店3个中型就业中心,当然有所成长。

(2)中原经济区各地市核单元的就业格局效应演变

表1表明,①2000年中原各地市就业格局为南下与东进,东进为主,南下不显著,南下差异不大,东进分化严重。②2013年则演变为北上与西进,均显者,其中西进略强于北上,北上差异小一些,西进差异大一些。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中原经济区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局就业格局演变表现为:2000年至2013年均为“背空”就业格局;除2000年初始的3个中型就业聚集中心外,至2013年未形成大型就业聚集中心;总体上全局就业成长缓慢,年均复合增长1.37%。②局域基准效应表现为:其一,2013年资本广化不能为就业提供支撑(-9.3254),这是至2013年累计资本投资慢于人口增长引起;其二,2013得益于资本深化,就业存在增溢(0.4476)但不显著,资本投资快于人口增长,但仍显不足。③局域地市效应表现为:中原各市2000年存在显著的东进效应和不明显的南下效应,2013年则存在显著、势均的北上、西进效应。政策上,中原经济区应加强地区协同合作来改善就业格局。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创建中原经济区地区人力资源协同合作开发平台。中原经济区很难有一个城市能主导本区的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在此情况下中原经济区应创建地区就业协同合作开发平台,这种平台提供:①本区人力资源培训;②各分支平台的培训资源共享;③各平台人力资源库的人才共享与交流;④就业协同合作开发机构总部委员会负责人由各分支平台分支机构轮流担任,以加强各区间的平等合作;⑤制定就业协同合作开发机构总部委员会平台章程,对内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合作,共同提升人才的经济产出效率。

(二)创建中原经济区地区合作招商银行。中原经济区2013年资本广化不能为就业提供支撑(-9.3254),这是累计资本投资慢于人口增长引起。因此中原经济区要创建地区合作招商银行,共同招商引资,“同一声音说话”,以此防止恶性招商引资导致的被动接受不合理的附加条件,同时利于制定因地制宜的招商引资政策,使各地产业形成互补态势。[5]

(三)创建中原经济区资本投资评估与风险预警平台。中原经济区2013年得益于资本深化,就业存在增溢(0.4476),资本投资快于人口增长,但仍显不足。因此中原经济区要创建资本投资评估与风险预警平台,一方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降低资金投融资风险,确保资本使用效率在提升基础上充分激发其带来的就业溢出效应。

(四)创建中原经济区农村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并以治理“农村空心化”为首要目标。中原经济区各地市“农村空心化”是共同难题,对此要创造中原经济区农村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做到:第一,通过拓展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第二,发挥政府在稳定农村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导向作用。第三,优化农村劳动力创业和就业环境,激发劳动力资源流向农村就业市场。第四,针对农业基础整体薄弱、农业新型企业或农业劳动者抗风险能力有限的实际,应积极推进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保护农村劳动者扎根农村就业和创业的积极性。第五,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搭建劳动者青睐的就业和创业平台。

(五)构建中原经济区信息共享平台。为确保中原经济区上述平台的高效率运转,加强各地市间的即时信息对接连通,增强沟通协调的实时性,中原经济区应借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实施广播、电视、用电村村通的有益经验,逐步实现网络信息村村通,特别是在农产品集散地建立农业信息中心,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信息融通;最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通过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宜居乡村等专项工程,让更多的劳动就业者和创业者青睐农村就业市场,实现劳动资源的良性流动和合理布局。[6]

参考文献:

[1]田刚,庄晋财,王建华,孙华平.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联动发展中利益分配的实现机制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98-103.

[2]卢文泽,彭佑元.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R&D绩效评价研究――基于两阶段序列DEA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05):47-51.

[3]吴海兵,李华,王建平.FDI对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72-76.

[4]赵慧卿,周国富.中国劳动市场一体化测度与利益评估[J].经济经纬,2012,(04):136-140.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第4篇

关键词: 麦可思数据 就业价值取向 对策建议

一、基于麦可思数据①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对麦可思从2010届到2015届,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就业五年的大数据跟踪,我们共分析了本校14647名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通过对就业情况多维度的统计分析,了解本校学生就业率情况、就业去向与专业相关度情况、月收入水平情况、就业去向和分布情况,通过以上数据梳理,重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及特点。

1.就业随经济发展呈有规律起伏,就业价值观是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按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博士提出的定律,国家经济好坏对大学生就业率有着直接影响。经济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更多高素质就业者,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就业岗位数增加,理论上说必将对就业率的提升有所帮助。反之,经济增长速度变慢或者呈负增长,导致社会各行业就业率下降。

图1 南京晓庄学院非失业率统计表(2009―2015年)

通过近几年对本校大学生非失业率统计表的对比,从大趋势上看,就业率总体上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断攀升,呈上行趋势。但追究细节,并不尽然。从图1中发现,我校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就业率都处于低位,究其原因是2009年经济危机,社会整体经济状况不佳,整体失业率提高,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明显。2010年以后,经济状况开始回暖,2011年~2013年这三年的就业率处于高位稳定。有一点值得一提,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2013年的就业率不降反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社会经济状况、就业环境只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方面,而大学生面对困难及时调整自我,其中就业价值观的转变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样,2015年江苏省毕业生人数激增1.1万,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大学生就业率不降反升,充分说明毕业生认清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转变观念的结果。

另外,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包括就业制度在内的在不同经济社会形态下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就业“统包分配”,过渡到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阶,毕业生就业时有了一些灵活性的选择空间,个人价值和经济利益被看重,就业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众化形成,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价值观变化已经渗透到就业价值观之中,价值观更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因此,就业率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总体上就业率随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就业价值观对就业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2.就业意向趋向于务实,就业目标多元化。

所谓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指毕业生作为知识的使用者,能够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否用到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因此,问卷中是由毕业生回答自己的受雇全职工作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子是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受雇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相关及无关)的毕业生人数③。

图2 南京晓庄学院就业去向与专业相关度百分比柱状图(2009年~2015年)

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几年,工作去向与专业相关度的百分比总体呈下行趋势。但在2010年时,就业去向与专业相关度突然降低很多。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2009年经济危机,社会总体经济情况不好,导致就业难,毕业生慌不衤罚以“先找到一份工作再说”为前提,放弃等待专业对口的工作。

而总体下行趋势说明,越来越多大学生愿意选择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图标反映出的价值取向的特点说明,大学生就业意向趋向于务实,就业目标更加多元化。毕业生就业目标趋于现实主义,更加理性务实,同时,基于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学生将追求经济利益作为择业时的主要标准,他们越来越少关注专业相关,更多的是在现实中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即哪个工作有前途又有“钱途”就选哪个),以及关注是否符合个人兴趣及特长(高考选择专业时很多是由家长选择,并非个人兴趣所在)。而社会需要与贡献则是毕业生最不为重视的因素。

但是在2015年,我校专业相关度数据转为上升。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狠抓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分制体系中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初见成效。专业建设和专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有一定成果。

3.就业的功利主义色彩渐浓,薪水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这个统计表中,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月度现金收入。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实际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④。

图3 南京晓庄学院月收入平均值统计表(2009年~2015年)

图4 南京晓庄学院月收入分布图(2010年-2013年)

从上面图3中可以看出,本校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平均值呈逐年递增状态,说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说明毕业生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成本日益增高。结合图4月收入分布图不难发现,2010年薪水主要集中在1500~2000元这一档,2011年薪水集中区域上浮至2000~3000元档,到了2012年集中在2500~3000元档。到了2013年,薪水集中区域仍然保持在2500~3000元的水平,同时,薪水在3500~4000档的比例高达16.2%,为历年最高。

尽管本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不断增长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因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但薪资水平并不能完全替代就业质量,反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功利主义色彩日渐浓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更加务实理性,特别是在工作选择标准上,主要标准以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为主。一方面是基于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以成败论英雄,以金钱多少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价值观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体现。有研究表明,多数学生认为薪酬待遇是比较重要的因素,部分学生受到社会、家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把收入看做择业的第一标准,从而将自己的择业范围只局限于高收入的行业。在这样的心态下工作,即使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社会地位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也会遭遇一定的挫折⑤。

4.就业观趋于理性,就业去向更多元。

图5 南京晓庄学院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2010年-2013年)

图6 南京晓庄学院2015届毕业生去向分布⑥

根据麦可思统计的近四年的数据结合图6中2015届就业去向数据,不难发现特点之一是大学生毕业半年去向仍以受雇全职或受雇半职工作为主;而比例占据第二位的毕业去向是读研和留学。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对严峻就业形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希望通过考研、出国留学等方式缓解就业难。另一方面反映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及时就业。

特点之二是创业人数总体比例偏少。尽管目前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目前大学生的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全社会鼓励创业、扶持创业的环境及氛围还需要进一步形成,高校创业教育重视和投入程度不够,学生创业实战能力不强等。

图7 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分布图

图8 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⑦

另外,在受雇工作的毕业生群体中,通过图7图8可以看到,毕业生中在一般企业工作的占了近八成,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就业人数占将近一半,说明我校毕业生的定位比较准确,能够认清就业形势,不盲目迷信大企业,就业观趋于理性。排在第二位的是政府及科研机构及其他事业单位。统计近四年中基本比例都在21%~22%之间,只有2013年突然上涨至27%。究其原因,主要是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毕业生认清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扎堆考公务员、村官和事业单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稳定且有一定收入保障的工作。

二、对策建议

1.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是优化创新创业课程结构,通过邀请创业成功者或者企业家进行授课、在实践中增加实践环节等方式,向成功企业家学习,是学习创业的捷径,创业精神需要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的培养。二是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举办创业模拟比赛、创业孵化园、成功校友论坛等,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创新实践、勇于创业,吸引各大高校校友聚合抱团合作创业。三是调节国家政策,政策的调节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减免费用、放宽经营场所限制等益处,提供创业资助政策及各种实践的机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性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值得学习借鉴。如黄淮学院提出,首先提倡以应用技术开发和转化为依托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不再只是简单的开个门店、培训机构中介、物流快递点等这些普通的营销形式,而是提倡指导学生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定位的高品质创业,其别注重应用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其次以创新教育为主,提出岗位创新和自主创业并重。最后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创新是创业的灵魂,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更提出岗位创新的新概念,在已有工作中发挥创新精神。学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即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

2.要建立多渠道就业观念。

高校在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同时,更加要鼓励新型灵活的就业方式。现在“90后”毕业生中出现的一种值得借鉴和引导的方式――隐性就业。这种隐性就业的方式相对灵活,常见方式有开网店、全职做家教开补习小班等,他们的工作不再限于毕业后投奔企事业单位,方向也不再限于考研、考公务员。这些“90后”“隐族”们能够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目的是自由和快乐。尽管有专家认为,“隐性就业”是当前大学生应对就业难的权宜之计。但笔者作为一线就业指导人员,认为可以对毕业生的“隐性就业”加以引导和帮助。例如,引导开补习班的、当私教的,在积累几年经验后自主创业,扩展其业务规模;再如将网店、网络等工作发展壮大,使之形成新兴职业。在引导就业的同时,提醒同学们不能以隐性就业为最终目标,关键是引导和帮助他们将这类“隐性的”、不稳定的就业逐步发展成“显性的”、长久的就业模式。在当前社会市场能提供的岗位很少的情况下,以此正价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办法。

3.提升就业指导理念,将就业指导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

数据分析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功利化倾向日益凸显。完善就业指导方式,提升就业理念则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中之重。将就业指导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就是很好的方式之一。如利用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平台,将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融入其中。专业课老师可以在课程中谈及本专业未来就业方向,该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的作用。这个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工作前景如何,增强就业与专业相关度,强化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就业质量。再如,在思修课中可以谈及就业中的爱岗敬业、业道德、操守、基本职业素养等。因为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毕业生的爱岗敬业远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4.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理想信念及价值观教育。

对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教育,最直接的一定是就业指导课堂。在就业指导课上不仅谈及就业形势严峻,如何应对就业的方法、面试求职技巧,更要谈梦想、谈理想和让学生明白不仅仅是为了钱和生存而工作,更要找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的方向。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拥有的资源进行职业选择。而不是教学生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功利主义价值为上,引导学生找工作时,不以薪水高低作为取舍工作的唯一标准、首要标准,注重工作中个人的收获与成长,重视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培训等软实力,将眼光放长远。

注释:

①本文数据2009~2013年引用的是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麦可思数据调查2010届―2013届)。2014年数据缺失,2015年引用的是南京晓庄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编制).

②麦可思对全体毕业生邮箱发送问卷进行调查,所得数据为被调查邮箱数。被调查邮箱数=有效邮箱数-退订邮箱数,有效邮箱数=初步清理后的有效邮箱数-调查中发现的错误邮箱数.

③2012届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④2013届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⑤刘润泽,本科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况研究――以金融学专业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5(30),160-161.

⑥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14.

⑦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27.

参考文献:

[1]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年―2013年).

[2]南京晓庄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

[3]吴蔚.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探究.思想理论教育,2014(02):91-94.

[4]李阳.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

[5]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2):123-125.

[6]黄俊会.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3):67-68.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第5篇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

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门,比2012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 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第6篇

论文关键词:凯恩斯,通论,就业理论,写作思路

一、严密的内在逻辑:开拓性地构建了完整的就业理论

在经济发展史和经济学说史上,人们面临过多少次经济危机而无能为力,人们面对着多少失业者而无可奈何,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以及危机来临时的大规模失业,经济学家们一直没有开出有效的处方。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给了凯恩斯千载难逢的研究范本,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此后经济学界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凯恩斯主义,甚至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并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一个流行的研究主题。《通论》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以应对经济危机为主要使命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被学术界比较一致地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开拓性著作。而笔者认为,我们在看到《通论》开拓性地构建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学术价值的同时,还要看到《通论》开拓性地构建了完整的就业理论。《通论》主要包括了六大理论:有效需求理论、就业理论、三大心理规律、乘数原理、工资与物价理论和危机理论。通观《通论》,透过其严密的内在逻辑,笔者认为,有效需求理论是《通论》的逻辑起点,就业理论是其核心理论,而其它四大理论是以就业理论为核心展开,并最终回归到就业理论,《通论》所构建的就业理论是非常完整的,而且是开拓性的。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这六大理论之间的关系:

首先,凯恩斯在《通论》开篇就批判了“经典学派”为代表的萨伊对充分就业所做出的假设,指出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着“自愿失业”、“摩擦失业”,而且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他认为,这种未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影响需求的因素又是三大心理规律,因此《通论》对三大心理规律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如何使就业达到充分状态。

其次,凯恩斯在描述边际消费倾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乘数理论,认为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便能够增加收入、产量和扩大就业量。

再次,凯恩斯的工资理论解释了工资的变动可以调节就业量的变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总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物价理论描述了货币数量对物价的影响,凯恩斯认为在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数量的增加不会引起物价的上涨或者只会引起物价小幅的上涨。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可以通过“半通货膨胀”政策以增加就业,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最后,凯恩斯在其危机理论中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而要使经济走出萧条走向繁荣就不能使用高利息率,而只能采取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低利息率政策,才能增加就业量,促使经济走出萧条,最终促进经济全面复苏。

二、四大理论支点:严密构建完整的就业理论

(一)三大心理规律:未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初始原因

凯恩斯的《通论》是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它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理

论,他认为,他批驳了以往的“经典学派”萨伊定律对于充分就业均衡所作的错误假设,指出现实经济生活中不仅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而且还存在“非自愿失业”。这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是通常存在的,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又是三大心理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未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初始原因是三大心理规律。

“有效需求”就是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即“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点之值”。有效需求表现为收入的消费,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随之增加,而且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因此经常引起需求不足。这是造成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为此,就需要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借此扩大就业量。而需求包括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的需求,于是凯恩斯转向了三大心理规律的分析。

对于消费物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对投资物的需求,则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因此凯恩斯提出了“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灵活偏好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描述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每一收入的增加用于消费的部分是越来越少,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用曲线来表示就是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它表明投资量和利率之间的反相变动关系,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反之亦然。而灵活偏好指的是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牺牲以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它可以同时满足三类不同的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对消费物的消费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不断减少,对投资物的消费是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而不断下降,而由于灵活偏好,使得人们宁愿把货币持有在身边而不去消费。因此,凯恩斯的结论是:增加收入,降低利息率,扩大投资,以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这也是本文笔者所论述的一方面:三大心理规律的描述是为了解决就业理论中使就业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凯恩斯的危机理论认为危机的发生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

(二)发挥投资乘数作用:实现充分就业的基本手段

投资乘数理论是凯恩斯在边际消费倾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投资乘数是指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总量带来的影响,当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数倍。边际消费倾向于乘数之间的关系是: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的值也越大。“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于1,那么投资量很小的变化就会引起就业量很大的变化,同时,只要增加很小的投资就能达到充分的就业,反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趋近于零,那么投资量很小的变化不会引起就业量较大的变化,所以要想形成充分就业的局面,需要投资的大量增加”。因此,凯恩斯在《通论》中实际上是把投资乘数理论作为与总投资量和总就业量之间的一个桥梁,由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就业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而要使就业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就要千方百计增加投资,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增加收入,扩大总需求,增加就业量。因此,凯恩斯在《通论》中有非常鲜明的观点:应对经济危机的最基本方法就是千方百计增加投资,通过投资乘数作用,可以使经济走出萧条,走向复苏,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三)工资与物价:影响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

《通论》中一个基本观点是:工资与物价是影响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凯恩斯主张,应对经济危机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调整工资与物价来实现充分就业。

传统的古典学派代表庇古在《失业论》中认为,工资的变动可以调节就业量,即降低货币工资可以刺激总需求,进而增加产量和就业量。但凯恩斯却认为,工资的变动对调节就业量并非是良策,因为传统的古典学派忽视了降低工资增加就业量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在总需求增加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工资的下降可以从企业和工人两方面来看,从企业方面看,工资下降,使得企业成本降低,从而扩大生产量,增加产品供给;从工人方面看,工资的下降使得一部分工人用于消费减少了,这样企业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就不能被消费者全部消费掉,导致产品的积压,即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三者不变),工资的下降不会促进就业量的增加。所以,较大的生产量和就业量的增加要在总需求增加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因此,凯恩斯的工资理论解释了工资的变动在调节就业量上是有条件的。

凯恩斯的物价理论描述的是货币数量对物价的影响,而货币数量对物价的影响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是否处于充分就业。凯恩斯经过分析后认为:当就业小于充分就业状态时,此时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失业和闲置资源,产出低于整个经济能够达到的水平,可以说货币数量增加,物价不受影响。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生产扩大,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和劳动力逐渐减少,生产达到了瓶颈状态。这时货币数量的增加,一部分使物价上涨,一部分还可以促使产出和就业增加。这也就是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情况。当就业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社会上已没有闲置的资源和劳动力,商品的短期供给曲线逐渐趋近于零,这时“如果(以货币衡量的)有效需求继续增加,货币工资必定随工资品价格的上升而作同比例的上升”,这时就是真正的通货膨胀。因此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在就业达到非充分就业状态之前,增加货币量,降低利息率,可以通过“半通货膨胀”政策增加就业,使就业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应对经济危机:实现充分就业是核心目标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我们历来习惯用利息率上涨来解释危机现象,利息率的上升虽然有时会使事态变化,甚至引起危机,但我认为危机的起因不在于利息率的上升,而在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危机发生在繁荣后期,按凯恩斯的解释,是由于人们对资本物的未来作了过分乐观的估计,甚至资本物逐渐增加,生产成本逐步提高,利息率上升,也不能阻止投资的增加。当失望来临时,人们对未来收益骤然失去信心,灵活偏好大增,利息率上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加上利息率上涨,会使投资量减退得异常厉害。投资下降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总就业的大幅度降低。而经济危机又有周期性,一般在3~5年,这是由于一方面资本边际效率的提高,要以资本物恢复稀少为前提;另一方面是由于存货的原因。因此凯恩斯在政策上提出经济要走出衰退,需要的是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降低利息率,这样才能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量,使得就业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因此,尽管凯恩斯在《通论》中形成了自己的三大心理规律理论、乘数理论、工资物价理论和经济危机,也提出了调节人们心理预期、调节工资与物价、增加投资等一系列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措施,但《通论》贯穿了凯恩斯的基本思想:应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各种对策措施,都要围绕和服务于一个核心目标——实现充分就业。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第7篇

在我国步入网络时代之后,商品与服务模式的交易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网络交易日益频繁,利用网络交易模式既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优化营销效果。网络经济凭借自身快捷、高效的优势,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本文主要针对大数据时代网络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网络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越来越多,这些活动产生了非常庞大的数据集,对这些数据集的科学处理和应用就是大数据。大数据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传统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大数据的概念,以及大数据对网络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是原先就存在与物理学、天文学以及金融界等各个领域,只是几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社会当中体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能量,逐渐引起了相关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美国在2013年就启动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并且在其上面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他们已经意识到,大数据在这信息发达的时代,必将产生巨大的作用。我国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把大数据进行产业化发展。一时之间各大学术刊物都纷纷发表了大数据探究性文章,大数据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大数据,简要的说就是通过普通软件无法在有效时间内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大规模数据信息。这里所说的大规模通常超过了100TB,并且是高速、实时的数据流。大数据一般具有数据规模大、种类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四个特征。

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经济是社会经济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主要是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消费活动的经济现象。在互联网经济中,商品的生产、消费,和主体的经济行为包括信息的获取,市场发展方向的预测、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等过程都依赖与互联网。互联网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效率高。在互联网经济中,交易双方的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易过程也无需等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成本低。消费者可以通过透明的交易平台进行商品的选择,而卖方减少了实体店资金的投入,降低了应运成本。

3、风险大。一方面存在着信誉风险,网络平台的审核机制存在一定的漏洞,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造成了信誉风险的形成。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网络安全,为客户的个人信息以及资金造成一定的威胁。

4、覆盖广。因为互联网经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到了广大青年消费者的青睐,消费群体覆盖面较为广泛。

5、发展快。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也得以迅猛的发展。

三、大数据与互联网经济的关系

大数据的来源,主要依赖于消费群体通过网上交易留下的信息,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比如网页的浏览、网购等活动。大数据技术就是在这庞大的数据集内提取出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判断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社会的发展方向,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以科学的指导意见。大数据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就在于大数据信息的含量和价值。根据IDC和相关部门对大数据调查的结构,大数据蕴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对消费群体进行详细的划分,根据划分结果对每一类群体采取相应的商业行为。2、运用大数据,分析出消费者最新的消费动向,对商品的满意程度,以及对商品新功能的期望等等,利用这些分析结果为厂家提供科学生产的指导意见。3、提高大数据研究成果产业化,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4、有利于企业对于商业模式和商品服务的创新。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较,传统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生产、营销的效果来看生产方向的对错,而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经济模式,是通过对以后将会产生的营销效果的预测来指导生产。大数据在数据分析和预测方面的功能使传统商业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存在,为企业的生产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进行有的放矢地投资和生产,避免了盲目生产带来产品滞销的危险。另外网上交易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大数据依赖云计算技术,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数据资源,降低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顺畅了供需渠道,提高了网络交易的效率。但由于大数据所要求的软硬件环境以及监管机制等都越来越严格,这便对网络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大数据虽然可以完善信息的传递模式,但是在信息监管机制的影响下,差异性供给主体或者需求主体可能会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取更多信息,加剧了信息的不平等性,继而引发恶性竞争,为此,政府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调控,规范各方交易,构建出完善的竞争格局,保证网络经济行为可以有序的发展。且就我国的情况来看,还缺乏网络经济发展的法律监管体系,无法促进网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虚拟经济的风险更大,为此,必须要做好立法监管工作,制定出能够规范和引导网络交易的法律体系,从支付和交易环节来保证网络经济的有序发展。

四、结语

总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的经营模式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网络的发展有带动了人们网上活动频率的增加。网上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如何利用网络数据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精准的判断,将是企业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将来,大数据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都会得到良好的解决,届时大数据将会发挥出巨大的魅力,推动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莉莉.基于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3).

[2]陈小云.消费者参与社交网络营销因素的实证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3]王扬,苗杰.试论网络经济下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第8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人才结构 湖北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是一个动态适应的过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发展高等教育,就要将教育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仅是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空间表现,还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1湖北省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现状

湖北省是经济强省,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在中部地区居领先地位。据湖北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湖北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投资、消费保持稳定,财政收入增收加快,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由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年经济总产值在逐年增加。但是在三次产业的构成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有小幅的波动,但整体发展趋势相对平稳;第三产业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发展速度较快,三次产业的比重整体呈现“二三一”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是经济结构改善的重要标志。

2湖北省从业人员结构现状

湖北省是人口大省,据湖北省统计局2016年6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约4300f人。近年来,湖北省全社会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构成如表2所示。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自2010年以来,湖北省全社会从业人员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就业人员的主力正在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就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市场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湖北省人才供需现状

从产业结构现状可以看出,湖北省经济正在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向转型,需要大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区域人才结构优化是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内在要求。

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依据《2015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为421539人,与2014年基本持平。其中博士毕业生2862人,硕士毕业生30488人,本科毕业生209672人,高职高专毕业生178517人。湖北省是毕业生就业最集中的省份,近六成的毕业生选择留鄂就业。

社会经济的发展,既需要高层次的适应高科技发展要求的高精尖人才,同样也需要具备一般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根据人社部2015年《就业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比例为3.7%,对本科生的需求比例为43.1%,对专科生的需求比例为53.2%。2015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第二产业,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则集中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专科生的就业则向第二和第三产业靠拢。整体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方向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面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对偏低。由表2可以得知,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却在不断增加,因此人才供需矛盾凸显。

4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近年来湖北经济结构调整幅度较大。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人才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目前湖北省高等教育人才供给和湖北产业结构对人才的内在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

第一,结构方面。面向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等专业开办院校较少。对于传统专业,一般开办时间较长,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建设经验丰富,但是对于专业或行业人才需求市场的调研不足,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对接,导致毕业生供需失衡;对于结合时代背景产生的专业,比如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物联网、大数据,快递等新兴专业。一方面由于就业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专业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毕业以后无业可就,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开办新专业院校较少,人才供应不足导致企业招不到相应的专业人才。

第二,规模方面。近年来整体生源数量在减少,学校为了完成招生指标招生计划常常被打乱,导致有些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了计划指标,而有些专业的录取人数却少的无法开班。尽管各高校每年都会制定各个专业的招生计划,但是仍然存在有的专业人满为患,而有的专业无人问津的现象,各专业生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常常发生。

5对策及建议

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一个地区的产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进而带动该地区人才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合理的人才供给又可以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要解决人才供需的矛盾,需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在专业调研上下功夫。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催生了很多新的行业和新的就业岗位,新技术的产生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不论是新专业还是传统专业,专业调研必须落到实处,这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第9篇

1.我校在拓办金融数学方向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西部地方院校开设金融数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贵州仅有普通金融专业招生方向,一般设在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相关人才的培养才起步不久,加之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定位不同,使得在课程建设方面可借鉴的方法与经验较少。民族地方院校对金融数学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不能照搬其他高校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的经验,也不能按照经济类培养模式发展,所以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探讨、修改的地方。我校数学专业在拓办金融数学方向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立足黔东南,对比东部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发现至少还有以下方面问题急需解决。

1.1金融数学课程体系还要继续完善,特别是基础课程设置。

金融数学方向不但要学习数学类专业课,还要学习金融方向的相关核心课程,除此之外,还应学习交叉课程,但由于我院金融数学方向是在原有师范类数学专业基础上形成并开设的,因此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可以胜任,但是金融数学方向的相关基础课程学习不精细、理解不全面,关于数学与金融的联系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教学中往往只是单纯进行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及金融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开设的基础课程顺序方面,没有充分考虑课程间的联系,在授课内容上没有深层次地挖掘二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造成了金融与数学的脱节,失去了金融数学专业方向应有的特色。课程体系方面是按照数学、金融两个方向分别开设的,形成先集中上数学基础课,后集中学习金融基础课的不合理顺序,使得本应相互联系的课程,不能相互促进。此外,也没有深思学生考取必要证书(如:会计证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的相关课程开设顺序,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无法较深入地理解金融数学方向的数学应服务于金融。另外,对金融数学基础课程设置更多是借鉴东部院校,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形成符合民族地区院校的金融数学人才培养模式。

1.2实验教学设置不足。

金融数学与金融的区分就在于数学的应用,主要是应用数学分析金融问题,提出经济发展的模型,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求解模型,从而正确处理数据并预测经济走向,这也是金融数学方向的特色所在[1]。目前,我院金融数学方向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不多,且课时量较少,没有完善的相关实习、实训基地,加上相关数学软件的教学、使用能力不足,使得学生只是懂理论,没有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也没有实际经验,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2]。

1.3教学手段单一、呆板。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大多数院校教学方法单一。当然,金融数学方向也不例外,特别是对新开设的专业,且由于我院教师多为数学背景出身,对金融数学背景了解不全面、不充分,使得教学中严格按照课本知识讲解,多使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还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理念。其次没有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没有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特别是最新发生的经济案例,还无法及时应用到教学中,在考试时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代替分析性的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差,从而难以适应市场对该类型人才的需求。

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2.1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在金融数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中,构造有利于学生能力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做到既体现数学专业办学特色、突出侧重金融领域应用的特点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又注重学生应用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课程[5]。我院在现有金融数学方向开设课程基础上,增开财务软件、统计软件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提高学生考取会计证书的比率,增加西方经济学、运筹学等核心课程课时,调整西方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课程开设时间,将会计学、金融学等课程调整为金融核心课程。改数学建模为经济数学模型等。同时开展模拟实验教学模式,设置模拟实验讨论小组。

2.2通过引进和本校教师自修金融相关课程学习,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另外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就我校而言,可采取如下措施:

2.2.1就我校教师队伍现状,必须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提高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具备一定数量的有较高业务能力的专业教师是搞好金融数学教学的一个先决条件[3]。通过引进国内该专业优秀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学队伍和科研队伍。另外,利用我校现有教师队伍,通过教师间相互融合、互助和引进等方式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我系教师都是数学专业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经济金融专业训练,所以必须借助与我校有帮助关系的东部高校,引进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材等,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加以改进。同时邀请其在金融数学方向优秀教师到我校讲学,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国内访学。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东部院校的联系,缩小与先进教学、科研水平的差距。

2.2.2可以尝试校企、校银联合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与证券公司、银行、金融软件公司、金融信息公司等金融企业开展合作,借鉴和使用其经典经济案例,提高教师、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同时便于接触最新经济学理念,以便在教学中以金融行业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紧密联系实际。同时聘请金融界优秀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并积极邀请其加入专业教学团队。这样有助于扩大学生接触身边实际经济案件的机会,也有助于逐渐建立我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

2.3合理优化课程内容,选择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改革现有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其工作重点应该放在不同内容的整合与优化、组织模式研究等环节上。

2.3.1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多引入和加强金融背景及思想。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数学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与传统数学教学的不同,在保证理论教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重组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凸显经济金融背景,可通过经济金融案例引入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方法及这些方法在经济金融中的应用[4]。如可考虑,在数学分析的教学中,介绍导数在经济边际分析的应用,并可求解利润最大化问题;介绍Lagrange乘数法在带约束最优价格模型中的应用;利用定积分计算复利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