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02 15:57:30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第1篇

【关键词】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83

我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发地区,据统计,2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达4%左右,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占9~10%。在美国,20~80岁人群中,患有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者占到了7%左右,中度患者也达到了6.5%。美国,每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而花费的医疗金额超过了300多亿美元。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的病变呈不可逆性的发展,使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大气道功能检查多正常,随着病程的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受限成为不可逆。当病变累及大气道时,机体通气出现明显障碍,最大通气量减少[1],此时机体开始出现缺氧和CO2潴留,最终引起Ⅱ型呼吸衰竭。2009年4月-2011年5月本科分别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和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法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进行治疗和对照分析,比较出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本科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100例,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65~85岁,平均(76±3.2)岁,患者病龄最短10年,最长25年,平均(16±3)年。100例患者均符合CMA关于COPD诊治指南中断标准[2]且排除对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值有影响的疾病和其他因素。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一般治疗: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吸氧,给氧浓度28%~30%,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一定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痰不易咳出者给予祛痰药。无创呼吸机治疗法:采用呼吸机对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为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设置参数如下:通气模式: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备用呼吸频率16~20次/min,吸气压力(IPAP)自8 cm H2O始逐渐增加,如患者无不适, 上调速度为2 cm H2O/5 min,在30 min内升至14~24 cm H2O;呼气压(EPAP)2~6 cm H2O,FiO2以维持SaO2在90%左右为合适的FiO2,多数情况下

1.2.2 对照组 一般治疗: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吸氧,给氧浓度28%~30%,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一定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痰不易咳出者给予祛痰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血液酸碱度、血氧分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呼吸道不良症状均消失,血气恢复正常,能正常生活。有效:患者呼吸道不良症状有所缓解,血气值好转。无效:患者呼吸道不良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血液酸碱度、血氧分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的数据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酸碱度、血氧分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的数据结果(x±s)

组别 时间 血液

酸碱度 血氧分压值(mm Hg) 二氧化碳分压值(mm Hg)

实验组 治疗前 7.25±0.03 48±9 63±11

治疗后 7.35±0.04 72±10 48±10

对照组 治疗前 7.28±0.03 49±10 64±11

治疗后 7.34±0.03 64±11 61±12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分别经过常规治疗法与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法后对比可见,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血气改善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数据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数据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n=50) 16(32) 24(48) 10(20) 40(80)

对照组(n=50) 7(14) 22(44) 21(42) 29(58)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分别经常规治疗法与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法后对比可见,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其效果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病变不可逆性发展的严重肺部慢性疾病,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不明,可能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所致[3]。COPD合并Ⅱ型呼衰采用呼吸机对患者行面罩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且运用呼吸机对患者吸入氧浓度和呼吸频率进行个体化调节,减少患者呼吸做功从而能够使患者呼吸肌得到更好的休息与恢复[4]。呼吸机设置为为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模式,氧流量控制在3~6 ml/min,每天使用时间10~20 h、次数2~4次、使用4~6 d、呼吸机呼吸压力均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节,使患者SaO2保持在90%以上,直至患者病情稳定[5]。

本组试验调查显示,采用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治疗显著率达到32%;而单纯的常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其治疗显著率仅为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与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源性心脏病[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 顾同进,殷民德,郑松柏.现代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134.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第2篇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呼吸道感染;治疗

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导致呼吸道出现炎症反应,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两种类型,老年人出现该病的几率较高[1]。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其机体系统和器官的机能都会逐渐衰退,抵抗力明显减弱。临床对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案并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病情常会出现反复、加重,长期治疗耐药性也会明显增加[2]。本次研究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6.9±1.2)岁;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时间1-8年,平均患病时间(3.1±0.6)年;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56.7±1.1)岁;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时间1-9年,平均患病时间(3.2±0.7)年。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自然指标组间比较P值大于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用药方案静脉滴注氧氟沙星,每次0.2g,每天两次,计划治疗两个星期。

1.2.2治疗组用药方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每次0.2g,每天两次,计划治疗两个星期。

1.3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呼吸道功能恢复时间、持续用药总时间、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呼吸道感染病情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痊愈:临床症状表现已经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相关细菌完全消除,影像学表现完全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影像学表现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有效: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影像学表现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表现没有任何改变,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好转,或病情严重发展[3]。

1.5数据处理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剂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呼吸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持续用药总时间对照组患者采用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后(11.74±2.18)d呼吸道功能恢复正常,持续用药接受治疗(14.63±2.29)d;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后(7.61±1.55)d呼吸道功能恢复正常,持续用药接受治疗(10.97±2.06)d。两组患者呼吸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持续用药总时间等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治疗后,8例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达到痊愈标准,10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治疗仍然无效,该组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72.3%;治疗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14例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达到痊愈标准,19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治疗仍然无效,该组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1.5%。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2.3呼吸道感染病情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停止应用氧氟沙星治疗后,有10例呼吸道感染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21.3%;治疗组患者停止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有2例呼吸道感染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4.3%。两组呼吸道感染病情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左氧氟沙星是临床新一代的氟喹诺酮类抗菌类药物,实验室相关体外抗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药物对临床上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都可以产生非常理想的抗菌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直接作用于分裂细胞,对RNA和蛋白质产生抑制作用,还能够作用于非分裂细胞,使其存活能力完全丧失,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所产生的实际抗菌活性与右旋体比较要强出8-12倍左右,与临床上常用的氧氟沙星比较要强出2倍以上[4]。临床对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案并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病情常会出现反复、加重,长期治疗耐药性也会明显增加。近年来临床已经将左氧氟沙星广泛应用于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左氧氟沙星的组织渗透性相对较高,且在肺泡巨嗜细胞和气道上皮分泌物中药物浓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血清浓度,是目前对各种病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理想药物[5]。

参考文献

[1]游选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60.

[2]吴陈英.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4):3344-3344.

[3]左克,李生勇.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分析[J].右江医学,2011,39(6):733-735.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第3篇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63.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c)-04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急性发作常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使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已逐渐增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来我院的56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61~79岁,平均68.9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58~78,平均66.8岁。两组患者主要表现均为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诊断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1]诊断标准,并依据血气分析做出呼吸衰竭的诊断。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病疾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呼吸兴奋、支气管扩张,以平喘、祛痰、激素、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1.2.2 试验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应用美国伟康公司BiPAP vision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疗法,选用合适的国产硅胶膜口鼻面罩,通气模式设为同步/时间(S/T);备用呼吸频率为13~18 次/min;吸气压(IPAP)为8~12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压(EPAP)为3~6 cm H2O;吸入氧浓度(FiO2)为30%~60%;氧流量为4~8 L/min;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调节参数,若患者病情稳定后则根据血氧饱和度情况逐渐下调参数。BiPAP呼吸机通气时间:每天1~3次,每次3~6 h。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R)、心率(HR)、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变化。

1.4 疗效标准

有效: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改善,意识精神好转,动脉血气分析示pH值正常,辅助呼吸肌动度减轻,呼吸频率及心率较前减慢,PaCO2和PaO2恢复至稳定期水平,SpO2增加[2]。无效:血气分析无改善,或出现意识障碍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数据以(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比较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有27例经过NIPPV和综合治疗后好转出院,仅1例患者因心衰加重应用NIPPV无效,改用经鼻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与通气前比较,#P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继而出现PaO2下降及PaCO2升高致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但需要行气管切开或插管,给患者造成痛苦和创伤,难以被患者及家属接受,且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989年有研究指出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以来[3],NIPPV在临床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NIPPV一方面可通过正压通气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减少呼吸肌做功;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外源性PEEP来对抗内源性PEEP(PEEPi),防止气道过早闭塞,增加二氧化碳排出,改善氧合[4]。合理的操作方法是使用NIPPV的关键,操作中要避免漏气,首先从低压力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辅助吸气压,并采用有利于降低PaCO2的方法,从而提高NIPPV的效果[5]。临床观察结果表明NIPPV纠正缺O2及CO2潴留,但其通气效果不如机械通气稳定,如出现以下情况:①治疗后2 h内呼吸困难无缓解,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指标无改善或恶化;②出现呕吐、上消化道出血;③气道分泌物增多,排痰困难;④出现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等,应及时终止正压通气,改用气管插管通气,以免延误治疗时机[6]。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

[2]郭万库.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070-1071.

[3]Ambresino N.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Eur Reapir J,1996,9(6):795-807.

[4]杜春华,成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08-1009.

[5]秦影,范铁岩.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12):26-27.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第4篇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慢阻肺;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五大疾病之一, 它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几乎所有COPD患者的肺泡壁被破坏, 由于小气道失去了肺泡对其的牵引支持作用, 造成细支气管管道塌陷、气流阻力增加, 使肺脏过度膨胀, 影响了肺脏正常的通气/血流比值[1]。随着综合康复在医学各个科室(神经、骨科)的开展应用, 综合康复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也出现在了呼吸内科, 并且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台山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 对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资料整理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其中男性50例, 女性48例, 年龄为58 ~76岁, 平均年龄为65.3岁, 疾病分期:急性加重期44例, 稳定期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 观察组为49例,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25例, 急性期加重期患者22例, 稳定期27例;对照组为49例, 男性26例, 女性23例, 急性期加重期患者22例, 稳定期2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吸烟史、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一般资料做统计学处理, 无统计学意义(P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炎、止咳、化痰、平喘及吸氧等常规处理, 但观察组患者给予上述常规治疗度过急性期后, 另外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有:①宣传康复教育:向患者宣教呼吸的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基本知识, 并向患者介绍目前的疾病情况, 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了解, 向患者宣教康复治疗需要自我的管理控制力、自我督查力。②呼吸的训练:采用高效的腹式—缩唇呼吸方式, 其可有效的改善呼吸功能, 从而可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一般常采用呼气时间:吸气时间=2:1的腹式—缩唇呼吸, 训练时间为10~15 min/次, 不同的患者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训练期间可以休息2~3次/d;呼气肌和吸气肌的训练, 选择一个容积为800~1000 ml的气囊, 先用力深吸气后, 在用力将肺内的气体全部吹到气囊内, 这样的动作重复3~5次, 且每日训练3~4次, 呼吸体操的训练可以提高呼吸肌的工作效率, 提高患者的换气功能, 改善患者缺氧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是综合康复治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③耐力训练:对不同的体质病人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类型, 如太极拳、散步、体操、爬楼梯、慢跑、骑自行车等方式, 运动强度应该达到每个患者预计最高心率的60~90%为宜, 这样可增加机体潜在的储备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④营养支持: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补充、合适的营养素比例, 一般按蛋白质:脂肪:糖类=1:1:3配比作为COPD患者的食谱结构, 这样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问题,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从而可以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综合康复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起着不可被替代的作用。COPD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 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 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失望、焦虑、抑郁等问题, 所以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疾病, 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且能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护理,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共同治疗4周。

1. 3 评价指标 ①肺功能的测定:应用德国的JAEGER大型组合式多功能分功能测量仪, 分别测量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100%)、最大呼气中断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②6 min步行测定: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 让患者在不引起胸闷、气短症状的情况下行走, 测量6 min后行走的最长距离, 休息10 min后再重复1次, 取两次距离的平均值作为记录结果。

1. 4 统计学处理 依据统计学SPSS17.0软件来分析数据,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的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分析, (P

2 结果

治疗前的对照组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VC、FEV1%、MMEF、PEF)、6 min步行距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较治疗后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均稍有提高, 做统计学分析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提高, 做统计学处理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即观察组经常规对症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后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我国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 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重, 所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患者呈桶状胸, 膈肌位置下降, 活动范围受限, 所以该病患者的呼吸常常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这样虽然解决了患者的呼吸困难, 但增加了机体的耗氧量, 它由正常的2%提高到50%, 大大加重了心脏、肺脏的工作负荷。该类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 会逐渐的出现膈肌疲劳, 出现由于长期低氧造成的肺动脉痉挛和收缩, 即产生了肺动脉高压[3]。COPD患者通过做呼吸操可延长呼气时间, 增大呼气阻力, 从而防止小气道过早的陷闭, 消除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从而增加肺活量及肺泡通气量, 改善吸入其它分布不均和和低氧。有效的运动训练、局部肌肉训练、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改善呼吸肌的功能、促进呼吸肌的协调性, 缩唇腹式呼吸和阻力呼吸的训练可以增加肺脏的潮气量, 减少功能残气量, 减少机体做功, 避免呼吸肌疲劳, 并提高咳嗽能力, 增加排痰作用。而综合康复治疗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的产生机制, 制定出来的综合性多学科的治疗方法, 可以从疾病的病理生理、病理心理上给予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 使患者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呼吸功能, 恢复患者的生理、社会功能。本资料中, 通过对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提高[4], 做统计学处理后, 得出两指标的(P

参考文献

[1] 马桂荣.综合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3,15(2):309~311.

[2] 于碧磐,卢冬梅,雪梅等.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康复, 2010,25(3):214~215.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第5篇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支原体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中图分类号] S8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72-01

在冬季,气候比较恶劣,气温较低,因此,鸡就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共有三个方面原因共同造成了鸡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一是传染性因素,包括:支原体、大肠杆菌(气囊炎)、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鼻炎、禽流感、肺病毒等。二是非传染性因素,包括:①环境因素:如果鸡舍中白天和黑夜的温度超过了5℃,那么鸡就很容易患上感冒疾病;密度大、空气质量不好——氨气含量超标、烟尘大等。②应激反应:疫苗反应、捕捉、转群等。③营养方面: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等。三是人为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免疫方法,不恰当的免疫时间间隔,疫苗质量不合格,鸡舍内没有做到合理科学的消毒以及饲养员养殖方法不规范等原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从环境因素上的通风保湿这个方面来对鸡的呼吸系统疾病做一个系统的阐述分析。

一、通风和保温问题

一般情况下,养鸡户不能够充分处理好通风和保温这两个方面因素的关系,通常的养殖户大多注意鸡舍的保温,而忘记了鸡舍的通风问题。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为:第一,因为一旦鸡舍的昼夜温度超过5℃,鸡舍内的鸡就易感染上感冒等疾病,所以养殖户就很注意鸡舍的保温;第二,鸡的一些生理特点会错误的引导养殖户,使得养殖户无法处理好通风和保温二者之间的关系。

1.耐氧力强。鸡的呼吸系统是由喙——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气囊组成的,鸡进行呼吸的时候,气体经过鸡的喉和气管等进入肺脏和气囊,当气体经过肺腔后,肺腔中的二氧化碳会经过与吸入的气体交换到达鸡的前气囊,因为在呼气前前气囊中的二氧化碳就已经被排出,后气囊中的空气就会被挤入到肺腔中进行气血交换这一过程,气血交换之后得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又会被挤入前气囊,这就是鸡的整个呼吸过程。与其他动物的呼吸系统不同,鸡不论是在呼气的时候,还是在吸气的时候都能够进行气血交换这一过程,因此,鸡具有非常强大的耐氧能力。

2.耗氧量大。在所有的动物中,相同单位体重的鸡耗氧量是最大的。从上面的两个方面因素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虽然说鸡在动物中耐氧能力比较强,但是它的单位体积耗氧量也是最大的,因此在鸡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对氧气的需求量是很高的,需要提供很多的氧气。同时,如果鸡舍内不注重通风处理,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鸡会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如果呼吸系统疾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引起鸡的肠道系统疾病,继而引起鸡的病毒性疾病。另一方面,鸡舍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能够过高,如果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5%,而氨气的浓度超过了20ppm,就会对鸡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这一现象并不严重造成的影响就是鸡的性成熟较晚,鸡的患病率较高,严重的话会导致鸡舍内的鸡患上肿头、腹水疾病。这些都是鸡舍内没有做到合理通风所造成的影响。

二、如何科学合理的通风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够做到鸡舍的合理通风:首先,鸡舍的通风要勤,晚上也要对鸡舍进行通风,不能够关上鸡舍;其次,每次通风的时间要短,特别是在晚上,每次的通风时间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了;再次,必须做到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并不能只打开天窗;而且,必须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向鸡舍内的鸡,尽量使得冷空气从鸡舍的两侧或者是鸡舍的上面吹向鸡,也可以设置挡风板来阻挡冷空气;也可以在鸡舍通风之前给鸡舍适当提高点温度,或者是在通风口设置一些热温板,进而增加温度;最后,必须及时清理鸡舍的鸡粪,保证鸡舍的清洁。

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1.预防。一般来说,预防鸡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一共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对鸡进行疫苗的接种。接种疫苗所预防的疾病主要有禽流感传喉等疾病;而那些由于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疾病,接种疫苗并不能够很好的预防,因此,我们不建议接种疫苗来预防这种气囊炎。第二种预防方法是药物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预防,比如说使用土霉素钙预混剂和吉他霉素预混剂来对鸡的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预防。

2.治疗对于已发生呼吸疾病的鸡群有以下几点措施。养殖户必须根据鸡的患病症状来确定鸡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这种疾病症状主要有干咳和湿咳,所谓的干咳是指鸡咳嗽的时候没有痰液只是咳嗽,这时就需要解决鸡的咳嗽问题,因为鸡咳嗽的时候会带动气流,进而破坏鸡的呼吸道系统的粘膜等,这也会导致一些细菌的感染入侵;而湿咳就是指鸡正常的呼噜,但是它会产生一定的痰液,这个时候就不必做镇咳处理,必须稀释鸡的痰液,让鸡能够把痰液咳出来,避免呼吸困难,进而导致鸡的窒息而亡。通常使用的痰液的稀释剂有氧化铵以及禾丰生产的“康诺”等药剂,这些药剂的效果都比较明显,效果较好。但是如果鸡的症状比较严重,就应该使用氨茶碱来治疗鸡的哮喘疾病等。可以根据不同细菌病毒的感染能状况来决定使用哪种消炎药物来治疗鸡的病原体感染疾病;治疗鸡的呼吸道系统疾病的药物有抗病毒类型的,主要有一些抗病毒中药,其他的还有向安乃近这些解热镇痛之类的药物。适当的喂食鸡舍内鸡一些维生素A,可以大大减少鸡的呼吸系统疾病,修复鸡的呼吸系统的细胞损伤,修复鸡的呼吸道粘膜。在对鸡的呼吸道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时,要有一个合适的用药时间。因为向支原体和衣原体这样的病原体并没有细胞壁,导致很少的药物能够将其杀死,而且它们通常会有两种遗传物质。同时,这些病菌生长在细胞外,就像鸡的气囊,在气囊上并没有细胞,也就没有了毛细血管,因此药物很难将病菌杀死。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鸡的呼吸道疾病治疗困难的问题。我们建议使用喷雾治疗外加一定的饮水方法进行鸡的疾病治疗,并且维持足够的治疗疗程,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而述,养殖户要想做好养鸡生产,就必须秉承着“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理念来进行生产过程。必须做好鸡的病毒预防工作,接种相应的疫苗。同时,要做到合理的保暖工作,给鸡营造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如果,鸡的呼吸道疾病已经发生了,就应该尽量找出致病原因,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减少疾病在鸡舍中的蔓延,提高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狄淑英.鸡群顽固性呼吸道病的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09(05)

[2]王世玉.多病原呼吸道综合征的用药原则及最佳给药途径[J].北方牧业,2009(14)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第6篇

关键词: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中医;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缩写为COPD,该病症状表现为咳嗽、胸口闷、呼吸困难等。COPD 属于呼吸系统性疾病,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1]。导致患者出现COPD 疾病的原因包括支气管哮喘、长期吸烟以及气道高反应,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患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针对COPD 稳定期呼吸肌疲劳,通常采用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以及氧疗等西医治疗方法,而对于中医治疗方法的运用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医方法对COPD 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我院针对39 例COPD 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经过有效统计发现该治疗方法效果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有78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其中女性28 例,男性50 例,年龄44~79 岁,平均年龄(65.3±4.5)岁。按照患者到我院进行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 例,两组患者在就诊时间、病症表现以及身高体重等临床资料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结合氧疗,然后采用呼吸机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设定患者呼吸时间为1∶3 或者是1∶2,进行3 次/d,治疗坚持10~15min/次。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行中医方法治疗。采用中药配方进行治疗,配方包括柴胡10g、麦冬12g、人参15g、升麻10g、白术12g、茯苓15g、山药15g,加上20g 桑寄生。加水煎熬,1 剂/d。配合姜灸方法治疗,首先取足三里穴位、肺腧穴位、气海穴位以及关元穴位进行姜灸,然后选取膻中穴位、肾腧穴位、脾腧穴位以及定喘穴位4 个穴位进行姜灸,在姜灸过程中每个穴位确保4~5 壮,1 次/d。完成姜灸,给予虚喘膏穴位贴,敷贴经过姜灸的穴位。该虚喘膏采用含有细辛、山药、补骨脂、党参、黄芪、白术以及黄精等药材,将该药方研磨成粉末状,配置成虚喘膏,将其敷贴在隔姜灸穴位上,贴1 次/d,持续3~6h/次,2 个月为1 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t 检验,以P

1.4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

①无效:患者哮喘、咳嗽症状以及咳痰情况均没有出现好转,或者病症加重。②有效:咳痰、咳嗽以及哮喘症状出现改善,基本能生活自理。③显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相关病症得到显著改善。④治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哮喘症状、咳嗽症状以及咳痰症状彻底消失。

二、结 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 显著优于对照组(61.54%),详细数据如表1 所示。

三、讨 论

3.1 疾病及病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疾病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疾病多发人群为老年群体。COPD 疾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通常因为身体营养不良造成呼吸肌组织出现异常,从而出现一系列病症,比如咳嗽、咳痰。所以,治疗COPD 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一个关键就是帮助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促进身体吸收更多营养。COPD 患者通常因气道阻塞、低氧血症导致机体出现呼吸肌疲劳,进而出现呼吸气短症状。COPD 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呼吸肌疲劳。呼吸肌组织在超负荷情况下,收缩力逐渐下降,从而出现呼吸肌疲劳情况。

3.2 中医方法分析

COPD 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身体消瘦、腹胀、气短、呼吸困难、咳痰等病症。医学研究者认为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脾主肌、呼吸肌有一定联系,所以采用中医配方治疗因脾气虚出现的血瘀痰凝等病症[3]。该中药配方中含有人参,能滋补元气,改善膈肌收缩力,消除病症。采用麦冬配合人参能起到控制因过氧化物、氧自由基而产生的一些特殊物质,改善膈肌疲劳。结合隔姜灸治疗能帮助益气健脾,纳气补肾。针灸方当中,增强腧穴的作用,选取穴位为足三里、气海、膻中、脾俞。以上穴位均有健脾益气,补肺利气,补肾纳气的功效。虚喘膏组方中有健脾益气,补肺益肾,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分。腧穴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有放大作用。药物经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利用的同时,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调而产生效应,同时达到增加药物与穴位的功效。

我院将78 例COPD 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基本西医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的对照组。中医方法治疗可以调节患者体内营养状态,提高身体抵抗力。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2.3%,治愈11例,显效23 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1.54%,治愈3 例,显效5 例。中医综合治疗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治愈优势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且方法简便,治疗费用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采用中医方法结合西医方法治疗,疗效显著。中药配方治疗可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病症,改善新陈代谢,提高患者消化吸收功能,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症状,从根本上改善病症,促进疾病治愈。

参考文献:

[1]陈卓.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3,11:87-88.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第7篇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稳定期COPD;慢性呼吸衰竭;6 min步行实验;血气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9-002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reatment of COPD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in stable stage.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51 cases with stable COPD combined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from Dec 2012 to Dec 2014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All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using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after discharge. Blood gas index, 6MWT, nearly half the number of hospitalizations, and the lung function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PaCO2 of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H, PaO2, 6MWT were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nearly half the number of hospitalizations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

[Key words]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Stable COPD;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6MWT; Blood gas analysi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患者病情持续进展,可能需要长期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者,有呼吸中枢反应低、呼吸肌疲劳等情况,导致CO2体内潴留,而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提高夜间中枢反应性,难以纠正呼吸肌疲劳情况[1]。无创通气技术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2]。我们将该方法用于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51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均因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而在我院进行治疗,痊愈后出院,进入稳定期,并仍然合并有慢性呼吸衰竭。排除标准: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合并肺大泡者;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以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无法佩戴面罩的患者。根据出院后患者是否接受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购置有家用呼吸机,可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51~79岁,平均(61.6±8.1)岁;24例患者出院后未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53~78岁,平均(60.9±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无创通气相关知识教育以及操作方法。在监护下,佩戴面罩,面罩长度要保证硅胶垫上缘接触鼻根部,下缘在下颌骨骨体部,宽度保证硅胶垫在口裂外缘;佩戴固定后能插入1~2个指头为宜。设置潮气量,潮气量达到或者超过预期潮气量,最低SpO2保证在95%以上,单纯正压通气不能达标者,可联合吸氧。起始压力IPAP 10 cmH2O,EPAP 4 cmH2O。初次使用,医护人员要在旁边观察,逐渐上调压力。调整压力时遵循首先保证潮气量,适当上调呼吸压力,保证呼吸机动用评分1分及以下。呼吸机动用评分方法:胸肌乳突肌无明显收缩为1分;胸锁乳突肌有收缩,但无三凹征为2分;出现三凹征,但是无胸腹矛盾运动为3分;有三凹征,伴胸腹矛盾运动为4分。一般初始压力范围IPAP 16~26 cmH2O,EPAP在4~8 cmH2O。所有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均行睡眠呼吸监测。一般情况好者行PSG检查,不满足条件者进行睡眠初筛仪检查。所有患者在晨起及夜间睡前检查血气。合并有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在PSG监测下手动压力滴定CPAP/双水平呼吸(BiPAP)或者自动CPAP,然后BiPAP治疗。IPAP参照上述方法调节,EPAP依照滴定压力下调2~4 cmH2O。患者回家后,多在晚上佩戴无创呼吸机,不间断进行无创通气,根据病情,调节每天使用时间。

1.3 并发症防治

呼吸机检测到60 L/min以上的漏气,导致人机不协调,影响潮气量计算,要经常检查面罩与患者连接部位是否有漏气,调整面罩位置,固定带张力,保持漏气在40 L/min以下。部分患者因张口呼吸出现严重腹胀,分析腹胀与无创通气的关系,告知患者尽量闭口呼吸,必要时使用胃肠动力药,或放置鼻胃管引流减压。部分患者会因为面罩压迫,轻度压迫较常见,一般不需要处理,对于压迫感强烈者,调整面罩位置以及固定带张力。必要时可以使用皮肤护肤贴保护。

1.4 评价指标

患者在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检查及随访动脉血气(PaCO2、PaO2)(ABL90 睿逸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指标(FVC、FEV1)(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肺功能检测仪S-980AI)以及6 min步行实验(six-minutes walk test,6MWT),选择平直坚硬的场地,记录患者行走6 min的最大距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H及PaO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随访6MWT以及6个月内住院次数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6MWT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近6个月内住院次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肺功能比较

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FVC及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及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COPD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发展为慢性呼吸衰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严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肌肌群负荷增加,呼吸肌疲劳,睡眠相关气体交换紊乱[3-5]。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睡眠时中枢动力下降,潮气量下降,PaCO2增加,单纯的氧疗不能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的情况,并且不恰当氧疗还会导致患者PaCO2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

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是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辅助的人工通气方式[6-9]。与传统正压通气的差异主要是患者与通气机的连接上。传统的正压通气需要借助气管插管,或者需要气管切开等操作,建立人工气道,这种侵入性人工气道的操作必然造成一些相关的并发症,破坏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损伤上呼吸道,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率。无创正压通气使用面/鼻罩代替气管插管/切开等,患者感觉更舒适,减少侵入性操作相关并发症,较少使用镇静剂[10-12]。无创通气技术可用于多种场所,可以在家庭使用。在国外,无创正压通气已经用于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家庭治疗,在我国关于无创正压通气用于家庭治疗的研究结果存在分歧。

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是患者出院后在家庭进行的无创通气治疗,能够缓解慢性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改善血气指标,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的恶化[13-20]。在本研究中,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显著改善,PaO2显著升高,PaCO2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6MWT是目前评价COPD患者活动耐量的常用方法。长期家庭无创通气能够改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困难情况,因此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6MW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并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半年内住院次数显著少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对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血气指标、6MWT,减少住院次数,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可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道斌,黄清平. 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15,20(7):1305-1308.

[2] 蒋燕红,卢月飞,王建华,等. 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及药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2015,26(17):2399-2401.

[3] 季勇,陈宇清,周新. 适应性支持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J].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5):343-347.

[4] 乔吉艳. 不同给氧通气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4):2138-2140.

[5] 汪利华,何玉萍. 无创通气联合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重度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效果观察[J]. 海峡药学,2015,27(7):117-119.

[6] 王淑琴. 家庭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3):89-90.

[7] 赵贵清,曹红梅.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15):101.

[8] 陈莉,王凤英.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3):3172-3173.

[9] 罗晓.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5,36(12):2525-2526.

[10] 刘洁.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装备,2015,12(5):104-107.

[11] 徐月清,王晓玲,方红伟.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J]. 农垦医学,2015,37(2):133-135.

[12] 飞,安福成,台娜. 无创性目标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II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1):89-91.

[13] 刘姣艳. 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疗效的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2):166-167.

[14] 曹在新.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6):96-97.

[15] 孔维香.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合并肺大泡的疗效观察[J]. 实用老年医学,2014,28(10):836-838.

[16] 刘忠强,王丽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5, 53(3):89-91.

[17] 李成玉,夏晓东,方益峰. 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9):19-22.

[18] 赵红涛.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2):35-36.

[19] 劳锦波,刘晖,曾韵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4):183-185.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第8篇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型呼吸衰竭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70-02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几年中空气中PM2.5的值也是不断的攀升,这就大大提高了人们患有肺病的几乎。空气中可吸入污染物的增多以及吸烟等等都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肺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的疾病。这种疾病虽然不会致命,但是会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劳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引起病人的呼吸衰竭,在这种情况下也很容易引起死亡。因此,采用较好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实验对象及其方法

1.1 临床资料的选取。临床资料的选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选取比较好的临床资料可以给我们的实验减轻很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好的临床资料还有助于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在特殊的治疗肺病的医院中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30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的患者,同时要保证他们所患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的程度以及时间的长短大致相同,这样有助于以后实验的开展。然后对这3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按照中华医学会关于呼吸病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的初始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记录发现3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基本情况没有太大的差异,既可以认为2组实验材料是基本相同的,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符合进行实验的标准。

1.2 实验方式的设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首先是对于对照组的处理,对于对照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患者只是采取常规的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患者在采取常规的治疗的时候再加上无创呼吸机治疗。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的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测试。在对治疗情况进行记录的时候主要是对病人在呼吸能力和血气指标等方面进行记录。

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并根据情况确定治疗的的方法和所需要使用的药物,最后再确定治疗的效果。在对实验进行记录以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单因素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有效率在80%,而对照组的有效率率仅在40%。通过统计学中的X2检验,两者在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并发症,对于这种疾病如果采用传统的常规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医药费比较昂贵使患者很难承受,并且治疗效果也不是很好。而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这类疾病不仅操作简单并且费用也较低患者容易接受,治疗效果也比较的好。所以采取无创的呼吸机治疗方法对慢性肺部疾病进行治疗开创了治疗肺病的一种新的方式。

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失败的时候,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的驱动降低无法触动呼吸机或者肺部感染太严重并且并发症太多等原因造成的。同时在临床的研究中发现:正确引导患者正确的使用无创呼吸机以及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时候注意气道的顺畅等等都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4 结论

通过对无创呼吸机对肺疾病的治疗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肺疾病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改善病人血液中的含氧量,通过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的成功率达到了80%以上。这也就说明了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可以使病人在承受最小痛苦的情况下,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体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31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2(3):63-66

[2] 朱燕辉,黄丽霞,丘敏梅.喉罩与口鼻罩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9,5(8):1283-1284

[3] 李恒利.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55例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0,7(11):30-31

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第9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1.07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 以气流受限为其主要特征, 病程进展缓慢, 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等, COPD急性发作时, 患者的肺功能会恶化, 甚至发展为呼吸衰竭[1]。随着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 这种无创通气方式的临床疗效显著, 逐渐被人们了解。本次研究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与传统常规治疗对比,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6例,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3例。其中观察男13例, 女10例, 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59.2±6.1)岁, 病程5~19年, 平均病程(13.5±2.1)年。对照组男14例, 女9例, 年龄43~77岁, 平均年龄(60.3±5.6)岁, 病程6~18年, 平均病程(12.3±2.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平喘、止咳、祛痰、抗感染、抗炎、呼吸兴奋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等, 降低肺动脉高压, 同时使患者保持营养支持和呼吸畅通, 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经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为患者佩戴合适的鼻罩, 患者自主呼吸, 氧流量设定为2~4 L/min, 浓度32%, 逐渐增加吸气压:由7 cm H2O(1 cm H2O=0.098 kPa)增加至13~25 cm H2O;逐渐增加呼气压:由3 cm H2O增加至5 cm H2O;3次/d, 每次3 h。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 根据患者实际临床变化调整氧流量及呼吸机各项参数。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 包括:心率、呼吸频率、PaCO2、PaO2及pH值。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对比:①观察组:心率(114± 12)次/min, 呼吸频率(27±4)次/min, PaCO2(85.3±18.7)mm Hg

(1 mm Hg=0.133 kPa) , PaO2(54.90±3.24)mm Hg, pH值(7.33± 0.03);②对照组:心率(117±10)次/min, 呼吸频率(25± 5)次/min, PaCO2(83.7±19.4)mm Hg, PaO2(56.20±2.94)mm Hg, pH值(7.26±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对比:①观察组:心率(102±10)次/min, 呼吸频率(20±6)次/min, PaCO2(65.7±13.4)mm Hg,

PaO2(76.30±5.36)mm Hg, pH值(7.47±0.02);②对照组:心率(112± 11)次/min, 呼吸频率(23±4)次/min, PaCO2(74.6±12.3)mm Hg, PaO2(67.40±7.62)mm Hg, pH值(7.36±0.04)。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疾病逐步发展导致的, 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 该病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2]。

COPD伴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是药物支持性治疗, 但在帮助患者改善通气状况方面效果较差, 仍需要辅呼吸的支持[3]。气管内插管的传统方法可以改善通气效果, 但同时也会对患者的气道造成损伤, 且插管时间延长, 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病率, 患者疾病加重, 反而给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4]。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通过鼻罩连接患者与呼吸机, 避免了经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流程, 患者自主呼吸, 保持其道畅通, 提供一定压力水平, 抵抗小气道塌陷[5]。直接通气具有无创性、感染率低、患者损伤少、并发症少、操作便利、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快速帮助患者改善气血、血氧指标, 减轻患者的呼吸苦难。

综上所述,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可有效缓解、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优化气血及呼吸指标,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鸿, 龚鸿裕, 杨志伟, 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效果观察.医药前沿, 2013, 5(11):65-68.

[2] 林榜素, 胡容, 胡明才, 等.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医学综述, 2012, 18(1):151-153.

[3] 赵祥玲.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4, 9(8):72-71.

[4] 陈俊, 顾建华, 丁明.早期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实用老年医学, 2013, 27(1):53-5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