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营销理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29 11:10:29

文化营销理论

文化营销理论第1篇

一、全球营销大势所趋

“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衡量企业(业绩)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国际市场占有率。成功的企业通常依靠在全球各地找到市场而获胜。”通用电气公司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JackWelch)这样说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市场,顾客也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消费者,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的,是没有国界的。所以企业只有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财富》杂志以营业收入为标准排序的2001年前500家最大的服务和制造公司中,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虽然具有最高的市场价值,但其营业收入却排在第16位,利润则排在第129位。一个国家的“外部市场”的潜量是如此的巨大!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市场吸纳着全世界市场约为25%的产品和服务,由此可以考虑到,其余75%的市场存在于美国之外。对日本公司来说,尽管其本国市场的美元价值在西方国家排在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日本以外的市场要占世界市场潜量的85%。因此,走向全球,谋求更大的发展和发挥最大的潜能才是根本!“不能抓住全球机遇的公司可能最终会丧失其国内的市场,因为更强更具竞争力的全球竞争者会将他们挤出跑道。”

全球营销是指为了实现公司整体目标而集中组织资源,选择、开发国内与国外营销机会的过程。全球营销是一般国际营销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淡化了国家的界限,模糊了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强调各主要职能的全球分工与整合,倾向于使用标准化的策略来服务于全球的目标顾客。

二、跨文化管理,全球营销之必须

实行全球营销,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而全球的目标顾客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包括交流沟通的第一要素的语言不同、所处国家的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导致的民族感情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以及和家庭构成等不同,从而导致购买模式、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且这些就是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就是千差万别的,何况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呢?而这一切主要缘于各国的文化环境不同。

实行全球营销,跨国经营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诸多差异之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的跨文化差异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现实背景。一般的说,跨国经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全系统、全过程的。在跨国经营企业内部,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东道国和所在国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经理职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差距越大,所需求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在跨文化管理中,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哲学是至关重要的。

伴随着全球营销的发展,经济学家将文化因素引入了消费者行为模型,强调了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主流的购买行为模型将文化定义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科特勒认为文化因素将对消费者行为产生最广泛最深刻的影响。主流的消费者行为模型,如恩格尔—考莱特模型对文化变量的重要性给予了证明。在EKD模型中,环境影响、个体差异和心理过程是塑造消费者行为的三个核心力量,对这三个力量影响下的因素分析表明,大多数因素是直接或间接的文化范围的变量,如社会阶层、家庭、动机、态度、价值、生活方式以及学习。因此,他们得出文化因素在分析消费者行为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华纳曾指出:“在跨文化管理中,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某个特定的文化中有效的办法在另一个文化里可能没有效果。”因此,进行跨文化管理是实行全球营销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

三、冲突管理,跨文化管理的核心

跨文化管理又称交叉文化管理,就是在跨国经营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其研究的是在跨文化条件下任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独特文化,从而形成卓越有效的管理过程。,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公司目标,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

(一)跨文化冲突的特征

在进行全球营销时,跨国公司由于加入了另一种文化的观念,势必会造成文化冲突(Cultureshock)。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的特征有:1、非线性不同质的文化像不同的水域,几片或多片水域的冲突与交融,常常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因而具有非线性特征。2、间接性文化冲突一般都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等精神领域中进行,其结果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表现出来。3、内在性文化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因此,文化的冲突往往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冲突上。比如,对于美国人而言,任何超过50年的建筑物都可以作为国家历史圣地,因此,许多美国人并不为拆掉这样的建筑而代之以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而感到丝毫遗憾。而在欧洲,人们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圣地而感到自豪。这样冲突就发生了。1990年6月,麦当劳想在巴黎一家有180年历史而且毕加索和其他一些著名艺术家曾经驻足过的建筑物中设立一个餐馆,尽管他拥有位于香格里拉大街的建筑物某些特许权,但巴黎市民宣称城市的历史纪念地不容侵犯,麦当劳最后屈服了。4、交融性。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始终相伴而行。跨文化管理的任务在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共同的能体现各种文化精髓的东西,这样才能在各种文化环境中生存。

(二)跨文化冲突的表现

跨文化冲突表现在国际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某些特定的管理职能对文化更加敏感些,主要表现在员工激励、协调组织、领导职权和人力资源决策等方面。

在激励方面,工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但各个国家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对工资的态度和政策不同。当美国的海外经理给东道国墨西哥的工人长工资时,却适得其反,墨西哥的工人减少了工作时间而去享受闲暇。这是因为美国人和墨西哥人对诸如工作这样的基本概念所持的态度因文化不同而不同。美国文化中人们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热情,而墨西哥人对工作的态度则是,工作仅是为了维持所期望的生活水平而采取的方法,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在协调组织方面,跨文化冲突从日本企业进军马来西亚的企业的苦衷可见一斑。在马来西亚时常发生工人“集体歇斯底里”的情况。因为区区小事,一个工人大喊大叫便会引发整个车间的骚动,造成停工。由于多数工人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还不习惯城市工厂的现代化劳动管理。这种心理压力增多就会发生歇斯底里现象。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能请当地的巫师来驱邪加以解决。

在领导职权方面,中意合资企业迪玛公司陷入困境也是由于跨文化的冲突。这家拥有丝绸处理高新技术的企业市场前景是相当广阔的。但企业的中方董事长耐不住“大家长”脾气,对企业的产供销直接干预,甚至将企业从银行的贷款放在老厂的帐户上,终于将外方总经理气回国,企业陷入困境。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微软公司的原则是,需要人力时立即到市场上去找现成的,最短时间就能担当某个最具体的工作;培训5%的人员,另外的95%靠自学和在职“实习”;公司业务成长而员工没能“跟着成长”,就会被淘汰。其前任总经理吴士宏则主张帮助员工“跟着企业成长”,在中国市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策略。由于不能克服这种跨文化的冲突吴士宏辞职了。

四、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跨文化管理的观念

首先承认并理解差异的客观存在,克服狭隘主义的思想,重视他国语言、文化、经济、法律等的学习和了解。当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到具有不同文化的东道国工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反映了特有文化的语言、价值观念、思维形式等因素在跨文化管理中会形成障碍,产生矛盾,从而影响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理解文化差异是发展跨国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公司派去的管理人员的行为。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克服措施。因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互相传授和学习来克服则比较容易改变;因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解决,但需较长的时间;人们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较难改变。只有把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

其次把文化的差异看成是一种优势而不只是一种劣势,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发展创造契机。西方有谚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文化给企业开展国际运营带来了机遇,但更多的却是巨大的挑战。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总经理门胁轰二先生曾说:“我们企业内部的矛盾颇多,但这也正是本田好的一面。我们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时,总是喜欢挑选一些与我们想法不同的合作者,这使我们经常发生意见的碰撞,这样不同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创造出本田新的企业文化。”在广州本田看来,矛盾和冲突的正确对待,不仅不会形成障碍,反而会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创新的源泉。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管理,实行全员跨文化管理。这是因为:1、跨文化管理的客体是人,即企业的所有人员。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而这种新型的文化只有根植于企业所有成员之中,通过企业成员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才能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否则跨文化管理则流于形式。2、实施跨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人,即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跨国公司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在跨国公司的资源转移中,除资本外就是经营管理人员的流动性最强。由于跨文化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涉及到人,因此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中要强调对人的管理,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同时要加强对公司所有成员的文化管理,让新型文化真正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跨国公司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1、本土化策略。要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的管理。通常跨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就必须雇用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职员。这主要是因为当地雇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项法规,而且和当地的消费者容易达成共识,雇用当地雇员无疑方便了跨国企业在当地拓展市场、站稳脚跟。“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在任用管理人员方面,主要考虑的是该雇员的工作能力及与岗位的匹配度,选用最适合该岗位的职员。但其缺点也是致命的。由于公司的各个成员都只重视自我的发展,无法形成一个集体价值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对个体来说缺少长久的凝集力。全球营销种产品的快速创新和多样化,以及人类种族之间的空前交往和融合,“多向交叉文化”策略己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采用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具体运用中,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避免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的巨大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1)尽量选用拥有当地国籍的母国入;(2)选用具有母国国籍的外国入;(3)选用到母国留学、工作的当地外国入;(4)选用到当地留学、工作的母国入等。

2、文化相容策略。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为补充,同时运行于公司的操作中,充分发挥跨文化的优势。一种文化的存在可以充分地弥补另外一种文化的许多不足及其比较单调的单一性。美国肯德基公司在中国经营的巨大成功可谓是运用跨文化优势,实现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典范。(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摩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由于失去了主体文化那种对不同国籍的人所具有的强烈影响力,使得不问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在同一公司中和睦共处,即使发生意见分歧,也很容易通过双方的努力得到妥协和协调。

3、文化创新策略。文化创新策略即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国外分公司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融合,从而在母公司和当地文化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新型的国外分公司企业文化,以这种新型文化作为国外分公司的管理基础。这种新型文化既保留着强烈的母公司企业文化特点,又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相适应,既不同于母公司企业文化,又不同于当地企业文化,是两种文化的有机整合。因为要从全世界角度来衡量一国或一地区文化的优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中间存在一个价值标准的问题,只有将两种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既含有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又能适应国外文化环境,从而体现跨国企业竞争优势。

4、文化规避策略。这是当母国的文化与东道国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母国的文化虽然在整个于公司的运作中占了主体,可又无法忽视或冷落东道国文化存在的时候,由母公司派到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就必须特别注意在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进行规避,不要在这些“敏感地带”造成彼此文化的冲突。特别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

5、文化渗透策略。文化渗透是个需要长时间观察和培育的过程。跨国公司派往东道国工作的管理人员,基于其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的巨大不同,井不试图在短时间内迫使当地员工服从母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是凭借母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所形成的文化优势,对于公司的当地员工进行逐步的文化渗透,使母国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东道国员工逐渐适应了这种母国文化并慢慢地成为该文化的执行者和维护者。

6、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跨国公司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全球营销时,由于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而跨国公司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由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完全不同于母国的东道国的经营环境。这时跨国公司所采用的人事管理策略通常是借助比较中性的,与母国的文化己达成一定程度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控制管理。用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发生直接的冲突。如欧洲的跨国公司想要在加拿大等美洲地区设立子公司,就可以先把子公司的海外总部设在思想和管理比较国际化的美国,然后通过在美国的总部对在美洲的所有子公司实行统一的管理。而美国的跨国公司想在南美洲设立子公司,就可以先把子公司的海外总部设在与国际思想和经济模式较为接近的巴西,然后通过巴西的子公司总部对南美洲其他的子公司实行统一的管理。这种借助第三国文化对母国管理人员所不了解的东道国子公司进行管理可以避免资金和时间的无谓浪费,使子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活动可以迅速有效地取得成果。

7、占领式策略。占领式策略是一种比较偏激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是全球营销企业在进行国外直接投资时,直接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行注入国外的分公司,对国外分公司的当地文化进行消灭,国外分公司只保留母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强弱文化对比悬殊,并且当地消费者能对母公司的文化完全接受的情况下采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模式采用得非常少。

总之,全球营销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应在充分了解本企业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从而使不同的文化达到最佳的结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五、跨文化培训,一个有效的途径

在进行全球营销时很多公司都偏重于员工的纯技术培训,却忽视了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而跨文化培训恰恰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来讲,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

文化营销理论第2篇

一、跨文化市场营销中的文化界定在跨文化市场营销中,文化应界定为人们之间以及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特定模式,它是社会生活的总和,包括一般行为、信仰、价值观、语言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工作态度等要素,其功能是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执行标准以及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这样可减少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提高可预测性,从而促进社会成员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文化因素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需要文化的沉淀,一个企业的经济决策需要文化的渗透,一个家庭的建立需要文化的包容。不容置疑,文化对营销领域的影响更为深远和巨大。

1.沟通方式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沟通方式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是构成一种文化的关键因素,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表达了文化的思想特征。人们在交流和表达意图时,只有30% 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剩余的70% 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的途径体现的,非语言行为包括表情、眼神、姿势、衣着、空间距离等。

在跨文化市场营销中,无论是企业内部沟通方式,还是企业外部营销网和生意伙伴的沟通方式都对跨国营销影响非常大。文化对于沟通和信息反应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对时间持有非线性观念的文化提供分散的信息而且没有清晰的结论。对时间有线性观念的文化更趋向于使用直接指出观察者的可靠信息来源,并提供合理的论据和可视化信息。沟通方式在信息收集、传递、接收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沟通中,要讲究语言,使之成为说服的艺术,特别是在广告宣传上务必讲究语言艺术性和效果,使语言表述成为说服的艺术。其次,注重语言与非语言文化交际的作用。熟谙目标市场的语言及非语言文化交际(如面部表情、眼神的传递、四肢的摆位、空间距离的远近等) 是跨文化营销策略制胜的法宝。

2.价值观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形态:农业社会寻求温饱的价值观;工业社会寻求物质成功的价值观;福利社会寻求自我表现的价值观。在现代价值体系中,工业社会兴起时独领风骚的价值观即经济成就、经济增长、经济理性已被环保意识所取代,这也是人类社会的长期追求。一项民意测验表明,46% 的美国人声称他们是根据生产商或产品的环保声誉做出购买选择的,53% 的美国人出于对环境的考虑而放弃了某种产品的购买,更有高达76% 的美国人声称自己是环境保护主义者。在跨文化市场营销中,企业要面临市场国不同的价值观念。全球化的思考、本地化的运作,是对跨文化营销理念的最佳阐释。价值观的不同对跨文化营销者是一个信号,它召唤着营销人把目光放得更远、更宽。

文化营销理论第3篇

[关键词] 文化 品牌营销 跨文化品牌营销

当企业的品牌营销活动从一国市场扩展至多国市场时,就面临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将导致国内市场行之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效用减弱甚至丧失。因此,对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而言,需要重视品牌营销中的跨文化因素。

一、跨文化品牌营销的内涵

基于文化的层次性,跨文化品牌营销可以分为跨民族文化品牌营销、跨国家文化品牌营销、跨地区文化品牌营销、跨行业文化品牌营销等多种类型。本文所研究的跨文化品牌营销是基于国别层面的一般性跨文化品牌营销,不涉及其他跨文化品牌营销问题。所讨论的文化环境主要是一国的主要文化元素而不涉及各种亚文化体系。

根据以上界定,跨文化品牌营销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环境中所进行的品牌营销活动,它强调对交易双方的文化差异管理,积极处理和应对各种跨文化冲突,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从品牌营销的流程出发,跨文化品牌营销强调在品牌市场调查、品牌定位、品牌宣传与推广、品牌保护与创新等环节中考虑多元文化的影响,将文化因素与品牌营销策略有效结合进行整体性的品牌营销运作,提升品牌营销跨文化适应能力。从横向上看,跨文化品牌营销理论由品牌营销的文化环境理论、跨文化品牌营销管理理论和品牌营销组合要素的文化理论组成。品牌营销的文化环境理论侧重于文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的影响,企业应将文化作为可以改造的对象和工具,使文化的营销价值得到真正体现;跨文化品牌营销管理理论不仅强调品牌营销战略制定与决策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或改变,而且涉及如何处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从事营销活动所产生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品牌营销组合要素的文化理论主要考察跨文化要素在品牌营销组合中的含量和融合。从纵向上看,跨文化品牌营销理论包括跨文化品牌营销的进入、渗透、扩展、结合、巩固和融合等阶段和过程。

二、跨文化品牌营销的模式

跨文化品牌营销模式是指在跨文化品牌营销过程中形成的一定时期内稳定使用的、由不同要素所构成的、适合跨文化品牌营销要求的基本样式。根据企业跨文化品牌营销过程中母国与东道国文化差异的大小和企业自身文化融合能力的强弱,跨文化品牌营销模式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母国取向模式

在企业跨文化品牌营销活动中,以母国文化为主导,在不同文化环境的市场上不对品牌营销策略做大的调整。此模式坚持母国品牌营销的文化取向,在国际市场上沿袭母国品牌营销战略与决策。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母国的文化资源,使企业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对异质文化的忽略往往容易导致品牌营销决策的失误,风险较高。因此,此模式较适合于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差异较小,开展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弱时采用,它往往在企业开展跨国营销的初级阶段被使用得较多。

2.目标市场取向模式

目标市场文化取向模式表现在企业从事跨文化品牌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以目标市场的文化取向为主导,充分尊重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根据文化差异对品牌营销策略作出具体调整,以此适应目标市场文化环境对品牌营销活动的要求。此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克服国际市场上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满足不同文化需求的消费者的需要,品牌营销的成功率较高。其缺点体现在品牌营销的发展速度较慢,成本较高。因此,这种模式适合于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差异较大,母国开展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弱时采用,往往在企业开展跨国营销的中级阶段使用得较多。因为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经过初期阶段的发展, 虽然文化融合能力较弱, 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跨文化品牌营销实力,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能够对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别做出反应和调整, 并能根据目标市场的偏好和习惯, 较为灵活地处理营销活动。

3.统一市场取向模式

统一市场取向模式是指企业在开展跨文化品牌营销时, 把世界看成一个由多个类似文化市场组成的大市场, 在不同的国家市场组合中寻求具有同质文化特质的细分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竞争优势和最佳市场的一种品牌营销模式。此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地占有世界市场,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和品牌占有率。其缺点是需要花费企业较大的精力、时间和成本去寻找具有同质文化特征的细分市场,增加了企业品牌营销的进入难度。因此,该模式主要适合于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小, 母国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强时采用,并且在企业开展跨国营销的高级阶段使用得较多。因为这个阶段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强, 有能力在文化差异小的国家市场组合中寻求同质的细分市场, 并尽可能采用标准化的品牌营销策略。

4.多元文化整合模式

多元文化整合模式指企业通过对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的融合与协调,使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学习达到最优化,形成文化协同竞争效应,使品牌营销策略中的文化元素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和包容性。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发挥两国文化的整体协同效应,品牌营销的成功率较高。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两国文化进行融合的难度较大,需要的时间较长和成本较高。这种模式适用于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较大,母国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强时采取,一般在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高级阶段使用得较多。因为它要求企业要具有“全球思考,地区行动”的战略思维, 要求母国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 既要具有全球战略思维, 又要顾及地区文化特征差异, 力图实现全球化与本地化之间的真正平衡。

参考文献:

[1](美)保罗・A・郝比格.跨文化市场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2]戴亦一.品牌营销[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年

文化营销理论第4篇

摘要:而在现代企业里,企业文化对营销的作用日益明显,烟草行业已经进入现代企业行列,初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完全适用了,应该结合现代营销管理理论,对管理方式加以持续改进,特别是融入文化管理成分,才能保证管理方式与时代的同步,尤其是企业文化对于营销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将在现在企业中有更加突出的表现。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营销管理中,来提高管理中的控制力和员工执行力,是创建现代企业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壮大烟草行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营销管理;实践

1、相关定义

1.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这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人文氛围,是一种企业气质、企业性格,也就是企业文化。

1.2营销工作管理

营销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或组织目标,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的交换关系,而对设计项目的分析、规划、实施和控制。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 即对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性质进行有效的调解。在营销管理实践中,企业通常需要预先设定一个预期的市场需求水平,然而,实际的市场需求水平可能与预期的市场需求水平并不一致。这就需要企业营销管理者针对不同的需求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管理对策,进而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何种企业文化就将打造出何种性格的销售体制,何种企业文化的就将打造出何种性格的营销队伍,何种企业文化就将打造出何种营销发展方向。

2、企业文化与营销工作的关系

2.1企业文化对营销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在企业创业期、上升期还是稳定期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在“企业法律”的基础之上再升华的结果。就目前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而言,商业企业的“法律”――即工作规范、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相关管理文件都已经相对健全了,企业文化也正处于一个升华时期,因此,将企业文化应用于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对于我国烟草的发展,历史是悠久的,最早可追溯至明朝,而对于烟草行业而言,正式组建公司2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工商分离、网络建设、协同营销等诸多重大举措的开展,行业内规范化程度日渐加强,工、商企业也逐步跨入现代企业行列,此时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正是号准了行业发展的脉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营销管理的创新发展。

2.2企业文化对营销管理工作的执行意义

企业文化在营销管理过程中的凝聚作用,烟草企业创建企业文化,就是要凝聚二十四年来,新老烟草人的心路和历程,将新老员工的思想团结到一处,一切为企业,一切为行业发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将全体职工抱团,才能将全部的力量集中于营销创新,从而使行业发展向更好的层次迈进。在营销管理过程中,首重人心的凝聚,即企业必须将全体职工的人心凝聚在一起,形成向心力,在此基础之上开展的营销管理工作才能够产生效果。

2.3企业文化对营销管理工作的发展意义

2.3.1文化在营销管理中的带动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树立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并将其有效的运用到营销管理中,亦是至关重要的,家电行业中的海尔就是典型的成功范例。对于烟草企业而言,自成立至今,历史二十余年,经过了无数的洗礼,几经大乱大治发展到今天,个中历史难以一一回味琢磨,但是有一点始终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始终坚持着“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的要求,这是整个烟草行业的“行业文化”,是我们每个商业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型企业文化的本源,是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内容,是始终带领着我们大步向前的源动力,只有将这一源动力充分应用于营销管理中,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带动行业进步,最终实现“两个至上”的要求。

2.4.2文化对营销管理的改良作用

文化是一种具有亲合力的东西,是相对的、柔性的标准,而营销管理中的制度和标准,是绝对的、刚性的法则,基于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思想,在营销管理过程中,绝对的刚性会造成员工压力过大,这是企业在“法治”阶段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长期按部就班的工作会造成员工的平常心态,使其只安于现状,满足于程式化的操作过程,难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甚至于扼杀了许多创造性的思维,这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是极度不利的。必须做到刚柔并济,将企业文化和营销管理充分予以结合,去各自之长而互不各自之短,以人性化的方式来实现烟草商业企业营销水平的提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因此,在刚性的环境中,融入文化氛围,使刚与柔充分融合,做到刚柔并济,这就大大缓解了纯刚性带来的弊端,都是也弥补了文化柔性所带来的管理不力,做到了两者兼顾。

2.4.3文化在营销管理中的融合作用

文化是具有高度亲和力的,自古以来,征服中原大地,建立起强大政权的少数民族王朝,在文化上,最终都被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征服,辽、金、元、清的历史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以武力征服天下,却最终都融入到中华文明之中。目前,正在大力提升卷烟销售网络的建设工作,而卷烟营销工作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体现为对外,必须按照行业内“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的要求,去维护国家利益、维护零售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维护国家是根本,维护零售客户、消费者利益是保障,只有更好的满足零售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

2.5营销管理工作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的意识效果

从诸多现代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个企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其管理过程的转变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大致都要经历“人治”、“法治”、“自治”三个时期,在“人治”时期,企业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实行人管人的管理方式最直接也最有效;当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就必须进入“法治”阶段,即以严格的企业“法律”――相关的制度、规定、流程和标准,进行管理;而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企业历史的延长,员工在对企业“法律”的执行已经不需要以“他律”去控制,而是成为员工自身的行为,即成为一种本能性的反应时,那么就进入了“自治”阶段――就是员工的高度自律。■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美国)韦恩?蒙迪著 谢晓非 译 出版时间2011年7月1日

文化营销理论第5篇

[关键词] 同仁堂 跨国营销进入模式 营销策略启示

一、百年老店同仁堂跨文化经营实践

同仁堂的海外营销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三个发展过程。

首先,早期自发阶段。北京同仁堂的产品很早就在日本、东南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无论从产品的销售规模,还是企业的影响力来说都不很理想。产品出口地域局限,销售量小,影响力有限。早期营销主要秉承产品营销观念,继承了创办者乐氏家族“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理念,这实际上就是产品标准化的基调,对所有顾客,无论国内国外,一律提供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的产品。

其次,探索阶段。自1993年以来,同仁堂成立集团公司获得独资进出口,直接开展门诊服务和全方位的营销权,并首先在香港登陆。在此期间,同仁堂在跨文化营销中采取“保存传统精华,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策略,其实质是在注重传统产品观念基础上揉入了现代营销观念,为同仁堂中成药进一步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次,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北京同仁堂与香港和计中药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利用“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及多年从事中药生产的优势及和计中药投资有限公司熟悉国际市场的运作方式和国际市场销售的优势,在香港建立国际研发和营销中心,按国际GMP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按照国际惯例积极开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二、同仁堂海外营销进入战略

首先,立足香港市场,逐步扩大影响力。对民族特色产品实施跨文化营销,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与自身文化差异最小的地区开设分店,以独资形式在当地立足,既可以进入市场,又能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和信息,为下一步的远距离扩张做准备。同仁堂海外发展道路首先在香港开设分店,打开同仁堂通向“世界贸易之窗”的通道。香港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因此,同仁堂将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定在香港是非常合理的,也为同仁堂进入东南亚市场和欧美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强强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借船出海。与和计黄埔这样的企业合作,对于同仁堂来说真正称得上优势互补。正是这次合作,使同仁堂成功地打入了欧美市场。对于同仁堂这样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企业,要真正从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上走向国际化才能更好地实施跨文化营销。从短期来看,与和计中药的合作,将可以充分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商贸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全力进军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从长期来看,以香港为基地,与和计中药的联手,将使同仁堂这家百年老店在国际市场上规避市场风险,树立国际品牌,全面了解世界不同文化、消费心理和行为,为下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直接出口。自从获得独资进出口经营权后,同仁堂集团公司下属的进出口公司就承担着集团公司的产品出口任务。每年参加“广交会”或其他类似出易会是其重要的业务方式。同仁堂的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知名度较高,保证了相当数量的出口额。

三、同仁堂跨国营销战略及启示解析

首先,现有产品必须要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从产品的特性来看,并非所有的民族特色产品都可以实施跨文化营销,论证民族特色是否能克服文化差异是首要工作。北京同仁堂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同度,特别是在大中华文化圈。因此,同仁堂有理由认为其产品具备跨文化营销的可行性,至少是文化差异不大的目标市场完全具备营销的条件。要想进入欧美市场,除了要让个别患者药到病除,心服口服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权威的国际认证(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从法律和科学的高度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扫清障碍,增强目标市场文化认同感。

其次,注重产品文化营销。民族特色产品同样有必要采取标准化战略,并具备可行性。民族特色产品必须保证在全球市场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否则会被认为不是正宗的。同仁堂的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国外消费者对此早已认同。如果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为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偏好而改变产品的某些特征(口感、名称、包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一般的消费心理是购买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正宗货,因此同仁堂的标准化战略是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的。同仁堂在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办的独资分店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北京同仁堂”风格,无论是店堂装饰、匾额,还是产品陈列都几乎是北京总店的不同规模的“克隆”。这完全符合营销标准化的战略。从经营效果来看也是相当不错。同仁堂香港分店开业当天就出现了排队买药、排队候诊的可喜场面。

最后,采取循序渐进的总体进入战略。文化差异越小,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差异也越小,目标市场实施跨文化营销难度相对较小,成功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北京同仁堂的跨文化营销实践,首先选择的是以“大中华文化圈”为中心的东亚、东南亚市场,以合资及独资形式最先进入在文化上与中国大陆最接近的香港,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以相近文化进入战略作为前奏,积累跨文化营销经验,然后用相异文化进入战略快速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可能会更利于加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同仁堂跨文化营销的成功,除了其强大的实力和良好的经营以外,准确的市场选择是成功的基本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文化营销理论第6篇

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只认为实物商品才是营销对象,在世界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今天,现在的产品与服务很难分离,服务因素在竞争中己取代产品价格成为竞争的新焦点,企业的大量利润来自于服务。服务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质量的竞争。

基于此,服务营销理论的出现正是在传统市场营销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在传统市场营销组合4Ps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服务过程”、“有形展示”,演变为服务营销的战略组合:7Ps。在这里本文从现代企业的营销管理角度研究企业的服务和产品的营销管理体系。

营销管理战略大体上包括客户需求管理、品牌忠诚度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因此对应的营销管理战略就可分为营销信息管理系统(MIMS)、客户的关系营销(CRM)、实际质量高于期望质量、CI设计等。本文接下来就会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现代企业的营销管理战略体系构建。

二、现代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建构

1.客户需求管理——建立营销信息管理系统(MIMS)。营销信息管理系统(Marketing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简称MIMS)是一个由计算机系统、营销数据库和市场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内部会计系统、营销情报系统、营销调研系统和统计分析系统。内部会计系统包括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反映公司的业绩状态;营销情报系统和营销调研系统是两个数据库,包括了各类商业情报信息和市场调研结果;统计分析系统是对以上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供决策。MIMS的结构如下图。

在MIMS中,数据库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数据大部分是与消费者有关的数据(还有一部分竞争者数据),可以称之为消费者数据库(CustomerDatabase,简称CD).简言之,消费者数据库系统(CDS)就是以数据库的形式收集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各种资料,以便给营销者呈现出客户的“基本状态”,方便进行消费者分析,把握消费者需求及其变化,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不过数据库营销的费用和成本较为昂贵,它要求在个体消费者和市场调查方面的信息收集上投入巨额资金。另外信息也需要经常更新,最重要的是要随时更新客户信息,保持最新的地址、电话等,否则原有的客户数据库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这些信息在以每年20%的速度变更。同时,一些关键性信息或许难以得到。这就要求在软件上有高投入,同时数据库需要有来自多层次消费者的综合信息,必须要有擅长数据采集和开发的人员。

2.品牌忠诚度管理——注重对客户的关系营销(CIM)。品牌忠诚度是消费者通过信息沟通及产品的直接使用经验,识别、接受并信任某个品牌的承诺,并转化为最终购买和重复购买行为的程度。追求高的品牌忠诚度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简直是生命线。所以,一旦有客户转移购买那就意味着企业提供的实际质量远达不到客户事先的期望质量或者是实际质量,长时间未能适应客户期望质量的变化。这种转移客户返回购买的机率很小。

现代企业品牌忠诚度的测算与以下几个变量有关:(1)转移购买率(T)=产品或者服务购买总人数;(2)满意度(S);(3)投诉率(C)。品牌忠诚度(P)可表示为他们的函数:P=f(T,S,C)。一个稳定且高于90%的品牌忠诚度意味着企业与目标客户形成了有效沟通,并为他们提供了满意的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重视对客户的关系营销。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简称CRM)是RM的具体理论。有效的CRM中的数据采集的基本步骤为:

(1)定义商业问题(Definebusinessproblem);(2)建立营销数据库(Buildmarketingdatabase);(3)研究数据(exploredata);(4)为建模准备数据(Preparedataformodeling);(5)建立模型(Buildmodel);(6)评价模型(Evaluatemode);(7)展开模型获得结果(Deploymodelandresults)。我们在收集客户信息时要注意,交换数据和交易数据、人口统计数据、心理记录数据(活动、兴趣、意见等)以及联络背景数据等都是我们要着重收集的客户信息。可以购买信息,通过专门出售消费者详细资料的公司来获取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是地址、电话之类,甚至包括客户喜欢什么车、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乃至其房屋贷款等等。

3.全面可感知的质量管理——实际质量高于期望质量。客户需求和企业行为的多因素作用的综合形成了期望质量,同时企业的技术质量与职能质量组合提供了实际质量。企业形象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改变着客户对真实质量的认识,如果形象好,它会形成一把“保护伞”,当技术或职能质量偶尔出现小问题时,由于形象因素的作用,对企业影响不会那么大。但如果问题经常发生,“保护伞”的功效也会逐渐消失。并且,客户固化了感知质量与期望质量的差距,更会使企业形象变差客户真正感受到的质量是全面可感知质量,它并不是由技术质量和职能质量水平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期望质量和实际质量之间的差距。

因此,这里所说的全面可感知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要使实际质量等于或高于客户期望质量。往往存在的现象是:在强势的营销传播下,客户形成了较高的期望质量,而实际质量却不能与之吻合。这样的错误不能归因于服务本身,而是在于运营商未对期望质量和实际质量进行全面的、整合的管理。一方面,企业应对每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尽可能提高技术和职能质量。如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培训水平。另一方面,各质量环节应当整合起来,技术质量与职能质量要整合,技术与职能质量形成的形象也要与营销传播的形象相一致,决不许下兑现不了的承诺。

4.企业文化管理——CI设计的导入与内部营销。当企业根据CD的需求信息设计了产品,培训了一线服务员工,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营销组合策略,却在实施中发现效果总不能尽如人意,甚至失败,这时问题很可能出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上。

“人心齐,泰山移”。如果一个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种共识,没有或者不能执行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使有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形象设计(CI设计)。CI设计包括理念识别设计(MI)、视觉识别设计(VI)和行为识别设计(BI)。其中MI就是希望是组织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为一个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VI是使企业对内对外展现统一的区别与竟争对手的视觉形象;BI是对企业一切活动的规范。企业的MI是通过BI与VI的作用而体现出来的,决不应该是几句口号而己,而应做到实处。成功CI设计不在于设计本身,而在于它的成功实施。如果视觉和行为识别能落实,企业的整体形象或品牌形象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从国际大型现代企业成功的经验看,我国现代企业必须要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企业发展规划。

三、结论

中国现代企业方兴未艾,各个产业正在加速成长。各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和壮大。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的号角己经吹响,国际优秀的企业己整装待发,意欲在中国市场上开辟新天地。我国现代企业必须认识到,拥有目前的市场并不意味着必然占有市场。加入WTO以后的竞争要求其具有开拓市场、巩固市场、创造市场的能力。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并主要集中到存量用户市场的竞争上。

文化营销理论第7篇

1.1提升电费回收率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客户欠缴电费、电费难以及时收缴现象屡见不鲜,使电力企业遭受严重经济损失。营销管理实现信息化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行网络营销可在技术层面为电力企业有效避免电费欠缴提供支持。其一,连接抄表机与计算机网络,在开展数据核算以及汇总时可使用计算机,摒弃传统人脑计算法,可极大程度上提升数据核算速度,使电费收缴拥有数据基础;其二,电力企业可建立电费结算信息网络系统,标明客户具体缴费情况,并与银行网络联接,客户在缴纳电费时可选择网上转账法,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可提升电力企业回收电费的效率。

1.2减少营运成本

当前电力企业已经转变了市场化经营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结构的大力调整,电力供求紧张的局面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当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因此电力企业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可简化流通环节,进而节省运营成本,使客户实现网上购电,不仅减少人力成本还能节省办公费用。同时,当前客户需求逐渐多样化,使用网络营销可为客户提供多样选择,提升服务质量。

2基于信息化实现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的对策

2.1创新营销理念

电力企业开展营销改革需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符,以客户为中心,在网络上开展企业与客户间的有效互动,实现互动营销。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需要调整营销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类型多样的服务,将网络营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升供电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可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主要平台,为客户构建多维营业厅,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同时还要保证客户界面的人性化与个性化,不仅可以重塑企业形象,还可强化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2.2建立健全企业营销信息网络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工作重点之一为管理营销信息。营销信息在企业内部属于机密文件,若遭泄露则不仅会导致电力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使客户失去对企业的信任,影响企业形象,进而流失客户。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企业营销信息网络,并开展权限管理,制定营销计划并确保其科学性与可行性,不仅便利了客户,也能促使信息安全性得到增强。

2.3应用现代化技术整理网络营销信息

电力企业要制定网络营销管理方案并保证其科学性与完善性,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现代化技术对网络营销信息进行整理可提升营销工作效率,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对电力企业而言,营销网络系统是重点

由于电力营销网络包括外部网与局域网,故电力营销人员需充分使用技术手段以保证网络营销系统更加完善。可在建立营销网络主页时凸显其特色,同时在设置网络业务服务时保证其类型的多样化,优化企业形象,提升服务的便捷性。

(2)充分联合电信系统、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充分提升网络营销的宽度,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3)构建营销安全管理系统,并要保证兼顾所有网络环节。

采用现代化专业化的方式做好信息与数据的保密工作,提升客户信任度,同时为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提供帮助。可建设网络安全系统,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多层面网络例如用户层、系统层、数据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的网络安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增强信息数据安全性。

(4)加强建设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队伍。

基于信息化开展电力营销的管理创新,离不开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电力企业需定时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提升业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强化其应用实践操作技能,从根本上提升营销管理水平。优化薪酬管理制度并采取奖惩措施,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工作效率,使电力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拥有持久的人力资源支撑,提升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管理的标准化与科学化。

2.4开展技术、管理、服务、文化创新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获胜,就一定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在企业内部可开发利用新技术,构建电力营销体系,使其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企业外部则可经由现代化信息网络,保证营销服务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搭建与政府、客户沟通的桥梁,实现信息共享。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

(1)技术创新。

企业要充分实现管理目标就一定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而该工作的重点在于逐渐贴近并充分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要与电力营销业务自身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此外,电力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时一定处于主体地位。

(2)管理创新。

在电力企业的传统变革中无法快速有效地提升企业效能,而通过现代信息化方式难度将大幅度降低。建设信息系统时主要采用的方法与策略应为自上而下再上下结合,深入分析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系统的核心流程并进行重组优化。归根结底,信息系统只是一种重要工具,其主要作用仍在于顺利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与创新。在实施信息化时主要应用管理软件与IT技术,进而优化完善业务流程,改变和创新传统管理模式。

(3)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要基于技术创新,充分利用手持终端与互联网的便利性及优势,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全方位营销。可构建依托因特网的电力网上营业厅,使客户在享受服务时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

(4)文化创新。

电力企业开展文化创新就是要对传统落后的用电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优化,将客户作为所有工作的中心,为客户提供多渠道、多维、立体以及全方位的服务。

3结语

文化营销理论第8篇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供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精细化管理是一道必须要迈过的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以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

二、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营销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为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精”是精确,是高水平的工作标准要求;“细”是细节,是管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质是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发展。

从我们地方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看,员工总量有余,而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安全生产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安全意识达不到安全生产状况的需要,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而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则是影响供电企业深化管理、加快发展的主要问题。客观上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全员管理意识,想得周到,做得细致,才能不断地推动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向前发展。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整体执行能力。

要做强企业,推进企业节约和谐发展,必须做到规范企业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高效到位,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效益。离开企业团队的协作配合,没有较强的执行力,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强化执行力建设,必然要提高企业整体的执行能力。

(三)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市场竞争力。

目前全国电力市场正在逐步建立,电力体制改革将不断深化,对供电企业来说,在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面前,需要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从生产和营销各环节的细微之处入手,通过全过程、全员、全部要素的控制,建设资源节约型供电企业,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供电企业开展精细化营销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企业形象。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供电企业要在能源市场上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要树立以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努力饯行“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

(1)提高电能质量。如果商品没有好的质量,供电企业实现优质服务及树立企业形象更无从谈起。所以,电能质量的好坏是对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前提条件。(2)追求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中不仅包括直接面对客户的营业窗口,还包括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故障抢修等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关系到服务质量。(3)提升企业形象。引导广大电力职工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完善各项便民措施,给客户发自内心的真诚服务,多渠道地提高客户对电能的认识和对供电企业的了解,不断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形象。

(二)精细化管理要重点抓好班组管理。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班组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首先减负增责,一是优化班组的工作流程,二是精简工作内容,突出主要责任。其次,供电企业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班组,详细了解班组的实际工作情况,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代替手工报表、台账、记录;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班组作业流程进行跟踪研究,优化作业流程,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再次,供电企业还要制定长期的职工培训计划,对班组长进行以提高沟通能力、班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同时,对生产岗位一线员工,按照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中等职业技术水平考试和岗位综合能力评价。

(三)开拓用电市场。

(1)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终端客户用电效率,提高电力系统设备利用率,落实电力节能减排等,做到节约用电、合理用电、经济用电,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抓住重点建设项目,实现新的用电增长点,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加大对电能安全、洁净、便利、经济等优势的宣传。(3)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是平衡电力供需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转移用电负荷,提高电能使用效率,是电力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电网建设。

电能质量是电力营销的基础保证。要以用电需求为基础,适度超前发展电网,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要求。

充分利用市政建设、电网建设和业扩工程等契机,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做好配电网络和设备治理的整体规划,例如,近年城网改造和户表轮换,改善了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五)利用价格政策。

(1)加强用电业务管理,正确划分用电性质。以业扩工作为营业工作的龙头,保证电价分类准确、电量收费正确无误,做好各专业之间基础资料的衔接工作,严格执行电价政策。(2)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实行分时电价移峰填谷,鼓励督促大工业用户利用分时电价的优惠政策发展生产。(3)采用有效手段,保证电费回收。加大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依靠各级政府、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回收电费。

(六)提高营销管理。

(1)以利润为中心,推进企业管理进程。在营销工作中量化经济指标,提高供售电量、降低线损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2)加强绩效考核,完善并推广考核机制,推进管理创新。通过实施分级管理,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完善考核体系的同时,要使各专业与之有机的结合起来,带动公司各层次考核机制的完善。

(七)引进高新技术。

在营销系统推广新技术、新概念,提高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在推广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以先进实用为准则。要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做到决策科学化、缴费银行化、管理集中化和考核制度化。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进营销管理现代化进程。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运用现代精细化管理替代粗放式的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建立起适应买方市场需要的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实现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营销理论第9篇

企业经营是为了获取最大抑或满意利润,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单向的扭曲的唯利是图、有意识地实施败德行为的现象屡有发生。如此,我们就不得不关注:败德行为何以发生?如何弱化?企业行为能否以及怎样伦理化?

所谓败德行为就是指行为主体在发动和介入经营活动时有意识地违悖道德原则,以求达到自我利润或效用极大化目的。败德行为程度不同地体现在对社会责任、消费者利益以及竞争对手权益等等方面的侵害,并在侵害他方权益的同时获取期望效用。在此,有必要明晰的是,败德主体实施败德行为并不是无成本的行为,败德行为作为一种盈利手段,同样既具成本也具收益。

第一,从经济层面分析,体现为败德主体成本及收益与社会成本及收益,前者是指败德主体在实际操作败德行为过程之前所分析得出的预期投入的成本及由此引致的预期收益;后者是指因败德主体实施败德行为而有可能引致的社会总成本(包括败德主体个体成本及败德行为对社会引致的额外成本,如对环境的污染及由此而引致的整治成本、对顾客造成的伤害成本和其他成本等)和社会总收益(包括败德主体个体收益在内的对社会的总效用)。败德主体在实施败德行为前,一般都要有意或无意地进行预期分析,只有当预期的败德主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败德主体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时,即预期自我纯收益大于社会纯收益时,败德行为才有可能发生。换言之,败德行为必然具有“非帕累托改变”性质(即一方受益必然引致他方受损)。

第二,从心理层面分析。其一是自然人角度。任何人从事败德行为,都会附生一定强度的心理成本,这种心理成本本质上归因为道德尺度的内控作用。心理成本是一种无形成本,它不表现为显在的货币量度,但也是人的效用函数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与心理成本对应的是心理收益,如果说心理成本体现为一种负疚感、羞耻感,那么心理收益就体现为一种满足感、荣誉感。心理成本及收益与行为人所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并有可能随着人文环境的变迁或强化或弱化。抽象掉其约束,单从道德约束来看,心理成本不同于有形成本的边际递增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边际递减,即边际心理成本将随着败德行为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个结论有助于解释罪犯多为惯犯的现象,也有助于解释败德行为一般初期表现为胆颤心惊、中期表现为不动声色、后期则表现为镇定自若等现象。其二是法人(组织)角度。人们普遍注意到一种现象:因法人(组织)实施败德行为而给个体带来的心理成本在大多情况下体现得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法人(组织)不同于自然人,法人(组织)败德行为也有别于自然人。(1)法人(组织)心理成本与个体心理成本。就法人(组织)本身而言是没有或曰不能体现心理成本,法人(组织)心理成本只有通过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个体才能体现出来。自然人心理成本是通过自身直接体现,法人(组织)心理成本则只有通过自然人作为中介才有得以间接体现。法人(组织)心理成本是众多个体的公共心理成本,尽管有可能产生公共心理成本的个体增强效应(即公共心理成本对个体作用的力度等较自然人要强),但大概率事件是发生个体弱化效应(即公共心理成本对个体作用的力度等较自然人要弱)。(2)决策者心理成本与操作者心理成本。决策者与操作者对企业败德行为承担的责任不同,其心理成本也有别。许多事实上的败德行为,只有决策者知晓而操作者则有可能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决策者而言,决策者较操作者心理成本与收益体现得更为强烈,具有与自然人个体大致同等的心理成本,只不过决策者经常可以借“为企业利益着想”等等之名来为自己开脱责任以降低心理成本;就操作者而言,操作者则大都没有或仅有较为微弱的心理成本感觉,法人(组织)败德行为的心理成本在操作者身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经济层面而非心理层面,也即只要能给操作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货币收益或非货币收益,一般都会选择执行法人(组织)制定的败德行为计划。

第三,从战略层面,体现为短期成本及收益与长期成本及收益。不过,战略层面的成本及收益依然是从经济与心理层面分析,所以就不另加论述。

经济层面的收益与成本、心理层面的收益与成本之间具有替代性和补偿性。所以行为主体在实施败德行为时,即使遭受着良心的责备,心理成本很高,但诱人的经济收益则有可能弱化心理成本,驱动败德行为的发生。特别是当计划制定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体时,败德行为发生的概率将更大。可以得出结论,败德行为不是行为主体的糊涂之举,而是理性之为。

当然,败德行为作为一种盈利手段,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效用的,只有具备一定的前提约束条件,才为它提供了存在可能性及由可能性走向现实性的保证。

第一,信息不对称性。任何人的行为都依赖着信息的收集、整理。每个人都拥有着程度不同的他人所不知晓的私有信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直接间接相关着他人的行为,所以,收集他人信息和隐匿自我信息的程度就制约着行为的发生及演进。用博弈论的语言讲,所有人都是博弈中的局中人,要想博弈解有利于自我方,就必须首先进行信息的收集及反收集、隐匿与反隐匿。信息的不对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为“隐匿行动的不对称”,其二为“隐匿信息的不对称”。“隐匿行动的不对称”是指在两个行为人(包括法人。下同)处于某种交易关系的情况下,其中一行为人的行为有可能会影响到另一行为人从该交易中所获取的收益,但该方的行为很难得到有效的监控,这就使行为人拥有一个自我调控的努力区域。如企业行为对社会公众、企业营销人员的努力程度对企业等都有个行动信息不对称的盲区。如此,就使社会对企业、企业对营销人员的监控存在着局限性。

“隐匿信息的不对称”是指由于每方都具有他方所不完全知晓的信息,当双方从事交易行为时,其中掌握有信息的一方就制控着另一方的决策行为。拥有信息方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而对所具信息作改编、扩充、优化或扭曲加工,从而将经过精密加工的信息提供给另一方,达到诱导对方决策行为朝着为我方向转化的目的。商品生产商拥有所产商品的有关信息,一方面有可能对有益于已的信息加以不断放大、强化以诱惑顾客,如在家电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夸大其词或概念游戏的商品广告。各家冰箱厂商都在其广告中强调自己独具特色的“纳米材料”、“直冷性”、“杀菌性”、“保鲜性”、“全钢性”等,DVD厂商强调自身的“超强兼容性”、“超强解错性”等;另一方面又对有损于已的信息尽可能加以隐匿、弱化以取信于甚至是骗信于顾客,如英特尔公司的CPU事件、近年连续发生的日本厂商事件等。企业还有可能通过隐匿成本、利润率等信息,搞欺诈性定价和促销,如名为“让利于民”、“跳楼大甩卖”实为“处理存货”等。

第二,素质不全面性。素质是个整体概念,我们将人的素质抽象为道德素质和智识素质的统一体。道德素质和智识素质既有可能对称发展,又有可能残缺体现。道德素质愈高,败德心理成本体现得愈强,内在导控就愈倾向道德行为;道德素质愈低,败德心理成本就相对体现得愈弱,内在导控就愈倾向败德行为。古人曾将人划分为君子、庸人和小人三类,认为君子为二维素质均高的人,庸人为道德素质高但智识素质低的人,小人则为道德素质低但智识素质高的人。这种区分对我们有借鉴意义。正是由于人的素质呈残缺性,也就为败德行为的发生增加了概率。再观现实就更可知晓,行为主体实施败德行为有的为单向行为,有的则为直接相关着顾客(顾客人)的双向行为,如项目招标中的暗箱操作、采购过程中的回扣现象等。单向行为的败德行为主要受控于行为主体的道德素质,其道德素质愈高,败德行为发生的概率就愈小;双向行为的败德行为则同时受控于交易双方,有时会发生顾客主动发出某种隐喻信息,暗示行为主体实施败德行为,有时是行为主体主动实施败德行为,顾客或是不加拒绝或是稍加拒绝但最终承纳。实际上,许多败德行为都与顾客或顾客人的道德素质有关。如明知商品的使用利已而损人但由于价格便宜而购买等,再如购买盗版的光盘、磁带、书等。

第三,市场不完善性。市场的完善化程度直接决定着败德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隐性激励。外部性内部化程度和隐性激励均是市场完善化程度的增函数。外部性内部化既包括收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也包括成本的外部性内部化。相对于败德行为主体来讲,外部性内部化是指社会收益=行为主体收益、社会成本=行为主体成本。市场完善化程度的刻画体现为市场制度制订和运作的完善性,完善的制度从外在层面发挥着强制性作用,规控着败德行为所引致的社会成本全部甚至超额内部化到行为主体自身,使之实施败德行为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有可能亏本破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外在强制力量的程序化运作,就导引着企业构建对败德行为引致后果的确定性预期,自动地矫正自我的经济行为。

隐性激励是市场完善程度的另一项重要指示器,主要是指反映行为主体在现在从事的某种短期行为对其将来的非货币化的无形价值(如声誉等)及无形价值转化为有形价值影响的隐性市场机制。有很多行为主体似乎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任何败德或道德行为均有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之分。大多败德行为主体更多的依然是关注短期效应,只重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期效应与长期利益问题。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甚至认为没有必要考虑战略问题,而有一些较大型企业也时有可能有意识地忽视战略问题。其实,不是企业不重视战略问题,而是在目前的市场约束下,还没有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隐性激励机制。隐性激励的体现依赖着市场的完善度,市场愈是完善,行为绩效就越能体现为对行为主体无形价值的提高或降低。反之,就引致隐性激励标尺对行为人的行为绩效不能及时而准确地作出相应的体现。在完善的市场中,企业计划和实施败德行为的暴露,就有可能迅速完整地折射到企业在市场中的评价尺度,并由此导致企业信誉度下降,引发顾客在购买过程中或其他商业行为中对该企业实行“用脚投票”,企业将因此而丢失市场或缩小市场占有率进而或是划更大的成本重新塑造企业形象或是彻底退出市场。同样,对道德行为的企业来讲,完善的市场将使非货币化的隐性激励机制运作强劲,促动顾客对其“用手投票”,还有利于进一步拓广市场,从而使企业身价倍增和发展壮大。在不完善的市场,情况又怎样呢?隐性激励机制运作效用弱化,不能适时地(存在着时滞)、准确地(经常存在着扭曲)对企业经营活动作出敏感的反应。因此,企业经营活动与其市场中的无形价值的相关性非常的微弱,败德行为及道德行为均对其运作绩效影响甚小。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中,企业选择败德行为较道德行为收益更大且成本更小。无疑,市场的不完善性,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失为企业实施败德行为的正向激励。

概括地讲,信息不对称性、素质不全面性及市场不完善性是产生企业营销非伦理现象的三维必要约束,缺一不可。只要其中的任一维约束不存在,或信息是对称的、或素质是全面的、或市场是完善的,即使其他两维约束存在,败德行为也难于发生。只有当三维约束同时存在,相互作用,才有可能引致败德行为的发生。由于社会发展的阶段局限性,这三维约束总是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所以说,营销非伦理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过,不能据此推出,必然发生的东西就可以不加控制地存在。事实上,企业行为伦理化的要求已愈来愈强,重建企业行为伦理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追求。营销非伦理现象为什么会走向企业行为伦理化呢?最关键的还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及市场机制的运作和完善。尽管我们在前面分析过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性必然导致外部性内部化受阻和隐性激励机制弱化,但是,市场的不完善性并不是绝对的不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变迁,市场的不完善性体现受到限制,特别是趋利动机引致众多企业纷纷进入同一产业甚至同一产品业的情况下,就必然引发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必然引致信息的外泄和传播,使败德行为的信息约束软化,并由此促动外部性的内部化和隐性激励,也即使败德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内化到企业自身。同时强化着隐性激励,提高着道德行为企业的无形价值和降低着败德行为企业的无形价值。如国内众多彩电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一部分产品生产者声誉提高,引致更大的收益,也使得一部分生产厂商声誉下降,引致更大的损失。所以说,企业要求得生存乃至发展,在市场机制运作中,必须主动地或是被动地抛弃传统的败德行为观念,使营销走向伦理化

那么,企业行为伦理化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呢?企业行为伦理化主要是指行为主体在观念中和现实中都逐渐有意识地以适应时展的道德原则作为自我发动和介入经营活动的指向。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逐渐受到重视。用经济学语言讲就是,行为主体主观上希望自己生产或营销的商品及经营活动本身对社会引致的是外部经济效应而不是外部不经济。诸如商品的环境意识及环境保护特色、对社会的正确的文化导向及消费导向、有益于公众素质的全面和完善等等,要求营销商品及经营活动不对社会产生误导及对环境和精神方面的引致污染作用。

第二,顾客权益逐渐受到关注。行为主体主观上希望自己生产或营销的商品及经营活动对顾客不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不有意识地隐匿有关信息,不采取非道德的手段生产和将那些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给顾客。而应该尽可能的给予顾客放心、安心地购买和方便地使用商品。作为营销商,将逐渐超越败德行为走向“实在营销”,进而走向更高阶段的“参与行销”。“实在营销”本质上是指尽可能正确、可靠地告诉顾客产品及市场信息,“参与行销”则更进一步致力于厂商与顾客融为一体而非仅是产品销售的一种行为(参见托马斯·柯林斯等,P40)。

第三,竞争对手逐渐受到尊重。竞争不是尽可能的置对方于死地,而是在协作过程中体现竞争和在竞争过程中贯注协作。在营销操作中,不是主观上有意识地扬已贬他,而是较为客观地展现自我优势和劣势,平等和客观地有关其他竞争厂商产品的信息,为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创造一个信息真实的氛围。这样在尊重竞争对手的新层面共同创新和完善产品,使竞争的推进和深入于社会、自我、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皆体现为帕累托改进。

当然,企业行为伦理化还包括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原材料供应商、资本金供应商(银行等)的交往也应贯注伦理化原则等,但归结一点就是,行为主体必须从观念上进行彻底的反思,从“损人利己”的败德行为观逐渐转化为“双利双赢”的道德行为观,行为主体计划和实施经营活动必须逐渐在主观上以行为的外部经济效应作为贯注营销过程始终的准则。

现在的问题是,败德行为现象客观存在着,怎样尽可能的使经营活动由非伦理走向伦理化呢?一方面确实离不开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的牵引,另一方面还必须借助一只“看得见的手”的规控。对于“看不见的手”的牵引,我们已有初步论述,在此,主要讨论一下“看得见的手”的规控问题。

第一,外在导控。市场完善与否及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就是市场规则制订的全面及完善程度以及运作机制是否有以及有多大的效率。政府制订和实施一系列有助于败德行为或道德行为外部性内部化的规则,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企业家市场,以求隐性激励尽可能的发挥其激励约束功能,激励行为主体自我激励。这样,通过社会强制性力量使败德行为引致的对社会、公众的损害尽最大可能由社会及公众承担转化为行为主体的内部成本,同时反映到其市场价值评价,从而使行为主体不但当下的经营活动无利可图,而且作用着其未来的生存概率。外在导控一方面制限着败德行为的发生和扩展,另一方面也激励着道德行为的推行,使道德行为的收益外部性内部化,而且提高行为主体的市场无形价值,为其今后的发展建立着良好的预期。外在导控的意义还在于,只要外在强制性导控持续贯彻,就有可能定型化为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就有可能驱使人的行为由被动适应性转化为主动自觉性,进而内化到人的观念系统积淀成一种内在的观念导向,这样就有可能使对败德行为的强制约束转化为对道德行为的主动选择。

第二,内在修养。尽管外在导控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弱败德行为的选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败德行为的基础。如此,在一定约束下的败德行为的压制,将有可能在另一约束下死灰复燃,再度负面影响着社会。因而,从行为人的内心切除败德行为的种子就具有更为彻底的意义。内在修养的主旨是指行为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事实告诉我们,在高道德素质贯注其中的行为,一般都不会发生败德行为,并且与外在约束的变更不相关。问题是,如何提高道德素质呢?最主要的还是激励机制,激励营销操作者主动地提高道德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来源于隐性激励,使得道德素质高的人(或法人)其行为能够转化为无形价值,满足着行为人的目标函数,并促其主动地将个体目标函数契合着社会目标函数。

应该说,单从外在导控或单从内在修养层面都不能很好地起到消减败德行为的效果,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生物本性,这种生物本性就规控着人尽可能的行机会主义之为,在如此背景中强调内在修养,就会显得相对软弱无力,但一味强调外在导控,则又有可能引发心理抵触,促动隐匿行为或隐匿信息现象的发生。只有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方有可能营造出适宜于企业行为伦理重建的氛围,最终达到消减或弱化败德行为的目的。

有必要说明的是,企业行为伦理化只是经营活动的准则,企业行为伦理化并不必然导致营销外部经济效应,它也有可能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只是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的概率要小得多。虽然不能从经营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效应的结果反推出经营活动是败德行为,但败德行为与道德行为对外部不经济效应结果的处理还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简单地讲,前者处理问题的主旨更多的是为自己败德行为辩护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后者则更多的是为对方着想以尽可能减少对方的损失。

主要参考文献:

[1]里德里克·纽威尔(1997).21世纪行销大趋势[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2]理查德·A·斯皮内洛(1995).世纪道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托马斯·柯林斯,斯坦·瑞普(1994).超行销赢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