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活动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02 10:46:52

区域活动教案

区域活动教案第1篇

一、师幼互动要“引导教”

案例一: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子豪小朋友来到科学区域中活动,他发现了今天柜子中投放的新材料是几个镜子,他就拿出镜子照了照,接着又摆弄了几下,觉得没有什么好玩的,就放下了手中的镜子准备离开科学区域,我轻轻对他耳语:“子豪,我们到阳光下玩镜子怎么样?”他就高兴地把镜子拿到阳光下照来照去,突然,他发现了镜子能反射太阳光,还能把光斑投射到墙壁或天花板上:“看,太阳的影子照到墙上啦,还会动呢!”兴奋的声音吸引了不少的同伴一起玩起了镜子。过了一会儿,幼儿们的兴奋劲过了,有的幼儿准备放下镜子,我思索片刻,用脸盆装了一盆水端到阳台上,并故作神秘地说:“我们把镜子放到水盆里,看看会发生什么?”子豪小朋友最先把镜子放在水盆里:“哇!天花板上有光斑在动。”“快看,我的这个光斑变成了彩虹啦,真神奇。”“我也来试试!”幼儿们的探索欲望再次被激发了,我打来一盆盆的水让他们动手尝试,“哈,我也发现彩虹了!我成功了!”“奇怪,为什么我的镜子照不出彩虹呢?”他们边探索边讨论,“是啊,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镜子照不出彩虹呢?”顺着幼儿们的问题,我把“球”又抛给了他们,于是他们纷纷寻找原因,“是镜子的问题吗?换个镜子试试。”“把水盆移动一下试试。”“我知道啦,”枋枋小朋友大声说道:“刚才是邹勇把太阳的光线挡住了,所以天花板上的彩虹就不会出现了。”我说:“那大家别把太阳光遮住,再试试看吧。”

反思: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的是幼儿的“无知”和“不足”,因此更强调教师的“教”,区域活动则更强调通过个人的体验和经历来学习,它给了幼儿一个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机会。幼儿不仅能真正做到“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还能在一个相对悠闲的、而不是追求当前学习结果的探究过程中得到满足,从而尽享学习的乐趣。因而,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等,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活动,选择恰当的机会与幼儿共同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从而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二、师幼互动要“慢半拍”

区域活动教案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案例分析方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将某些概念、原理、观念和事实等学习内容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开展教学的方式。因为案例的本质是创设学习情境,所以教学案例应该尽量包括实际状况的各个方面,如遇到的问题、人们的困惑、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1]在教学中,教学案例还提供了师生互动的中介,搭建了原理学习与问题解决之间的桥梁。近些年来,对案例学习的讨论已经从教学领域扩大到课程和教材领域,有些学科已开始将案例和案例学习纳入课程的要求。例如,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应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2](11)可见,新“课标”将使案例学习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用“案例分析”方法编写教材是一个将案例研究的学习方式融入高中地理教材的过程。反过来,这种教材的出现又促进了案例教学的研究和发展。尽管地理教材中使用案例的尝试从基于现行教学大纲的教材编写就已经开始,①如何在教材与案例教学的互动过程中使地理教材的编写不断创新仍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挑战,值得深入探索。目前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制的几套地理实验教材都在探索这个问题方面有所表现,本文作者也在研究的过程中试编了部分教材,积累了一些想法,在这里和大家探讨,所谈观点仅是作者本人的研究心得。

一、利用综合案例体现地理问题的综合性

一般地,为了较深入地认识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措施,我们会从该区域案例比较典型的某个要素、某一方面或某个时期入手,进行诸如区域特点、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若干方面的地理问题分析,以得到某个方面的典型结论。如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人地关系,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对该区域的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的地理状态发展的影响。[3](113)

然而事实上,每一个区域都是一个具有一定发展历史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虽然对没有接触过区域学习的学生来说非常必要用简要的方法来学习区域分析,但单要素、单方面以及片段性的分析始终没法让学生对区域建立起综合的认识、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点。因此,为了让区域案例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就需要注意在案例设置和使用中的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课标中可以综合的几个标准要点

课标中给出的标准要点可以综合在同一区域的案例中形成综合案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必修地理3”以区域学习为主线,并明确提出要“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在实际操作中,从区域含义的学习、到区域分析方法的学习都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进行的。课标中列举的标准要求中,不少标准都冠以“以某区域为例……”,这就要求使用案例。那么,能不能选择同一个区域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以对应课标中所提出的几个不同的标准要求呢?从综合和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需要这样做。而从课标要求的几个方面来看,我们也确实可以这样去设计。如,课标中有关“区域发展阶段”“产业转移”“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标准要点,就可以在同一区域案例上建立起这种综合的关联。

区域发展阶段在理论上被划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3](113)以美国东北部匹兹堡的工业形式为例,该区域在工业化时期表现出这种明显的周期性,而这种周期性对于该区域整个人地关系的发展过程而言,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特殊的时段。将区域的发展放在人类历史的背景上看,可以有更大的周期:从“蛮荒时期”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区域在伴随着人类社会经历着不同发展阶段的同时自身也在同步发展着。在这些不同阶段中,人地关系处在不同的状态:蛮荒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有着更多的限制,人类的活动只能去适应自然环境;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能力已经明显提高,局部状态下已经出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象;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具有了极大的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的能力,生产力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样地,这种人地关系的变化也会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如人们的衣着和食物、人们的居住和交通等方方面面。

在区域的发展阶段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个典型的时期。这既是目前主要存在着的生产力结构形式、人地关系中最现实的两种状态,又是在人地关系上存在着巨大反差的两种形式。课标中有着“以某区域农业为例学习农业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和“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学习其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问题和对策”的两个要求,完全可以和区域发展阶段中的农业社会时期和工业社会时期相对应起来。当然,农业本身有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形态,工业也有从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的不同时期,区域内不同形态、不同时期的农业和工业有着它本身的特点和形成条件,其中不乏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综合地分析区域案例中的农业和工业也是相当有意义的一种学习内容。

另一个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课标要点是“产业迁移”。在课标中,产业迁移和资源的跨流域调配是组合在同一个要求中的。[2](10)相比而言,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主要在工业化社会以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超过了区域内部的提供量的时候提出的、涉及的要素相对较少,而产业迁移(产业转移)涉及的要素相对要多。产业迁移基本可以理解为是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产业部门由其传统分布区迁移到生产条件类似而经济效益更高的地区。这种过程涉及纵横两个因素:纵的因素是该区域的发展,产业形式由低级向较高级再向更高级;横的因素是区域内部或区域与外部其他区域之间的一种关系,案例区域可能接受更高级区域移来的产业、也可能向较低级区域迁出相对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的产业。产业迁移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如,在某些区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粮食生产逐渐为经济作物生产所替代,一方面经济作物生产有更高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有周边区域能承担得了相应的粮食生产。当然,现在最关注的产业迁移,还是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影响的以东亚地区为核心的国际产业迁移。

因此,以区域案例为核心,我们完全可以把有关区域发展阶段、 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产业迁移等因素放在一起来综合地考虑。

(二)合理组合案例框架、选择案例区域

设计综合案例需要注意合理组合案例框架、选择案例区域,以区域的发展历史为主线来综合区域案例中有关发展阶段、农业、工业化和城市以及产业迁移等要点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框架形式。如图1所示,案例的呈现形式是以从“原始社会时期”到“工业社会时期”为主轴进行排列的,把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等几个时期分别作为相对独立的片段去刻画。这样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一幅幅人地关系的历史画卷可以把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发展阶段清晰地表现出来,同时又能比较系统、全面地就重要片段中的地理要素关系进行深入的揭示和分析,从而能顺利地把农业的要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要点单独地提出来。同时又能将产业迁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作用,尤其是在近几十年中的强大作用表现出来。

图1 综合案例设计示意

基于上述考虑,在选择具体的区域案例时,找到能够把以上几个方面课标要求综合在一起的案例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这个区域需要有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类发展历史;另一方面这个区域要在近代和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表现出与国际之间、与周边区域之间以及在区域内部都有明显的差异性。这样的区域案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岛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作为这种综合案例的首选方案。这里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漫长的区域发展历史,很早就有原始人类的活动,随时随处表现出“人·地·水”关系这一本区域所特有的人地关系核心。这里所经历的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典型发展时期在国内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尤其是传统时期的农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商品粮基地和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建设,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近些年的城市化过程,这些都是在国内具有相当典型意义的,而早在明清商品经济萌芽时期的产业迁移就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结构产生过明显的影响,近10多年来产业迁移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三)综合设计的优势和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种案例的综合设计具有传统的案例教学所没有的优势。通过综合案例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地理总体的影响,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区域的发展规律。或者可以说,综合案例的使用让我们对区域发展的认识有了更广的视野,让我们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有了更好的纵深感,总之我们能让学习者从更高的层次来认识区域,能让学习者接触到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区域案例。同时,教师在安排教学时也可以把本乡本土的区域地理学习有机地安排在一起,作为拓展的案例加以学习和分析,这样既学习了乡土地理的内容,又提高了学习运用的能力。

另一方面,综合的区域案例对教学资源的组织和教师的教学安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处理好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将区域发展阶段、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产业迁移等内容综合在一起的案例比起单一功能的案例来说,在内容上、结构上必然会更加庞杂,因此理清区域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是首先要做好的。其次,一个区域案例与一个课标要点相对应的关系被打破后,一个综合案例对应若干课标要点的关系要在案例编写中得以体现,通过有机安排区域案例的各种地理元素,尽可能以各种形式突出课标要点所规定的要求。第三,综合案例需要较为全面而纵深的历史地理内容,这也是在教学资源组织和教师教学安排等方面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形式。

二、利用案例平台创建地理原理和地理事实之间的新关联

(一)现有教材中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的组合方式

在地理教材研制中,很少有人特别去注意地理原理和地理事实表述之间的关系。我国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呈现方式和组织结构有着比较固定的模式。通常整本教材都用编者的口气将地理原理和地理事实“混合”叙述,而不对地理原理和地理事实作明确区分,也不对“客观”(教材编者和读者之外的第三方)的信息与“主观”(教材编者)的表述进行区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之间的关联由编者以一种线性的方式建立起来,即,用某些事实说明某个原理,或用某个原理解释某些事实。学生的活动设计或是用于导入新课,或是用于学生操作等实践,或是用于课后的复习,而很少有活动设计为:要求学生利用课文(可以理解为必学部分)中的某个原理或观点与具体案例之间建立联系。随着教材研制的发展,教材中的栏目增多,一些地理概念或地理事实用专门设计的栏目呈现,不仅使教材看上去更活泼,而且使部分地理事实的呈现独立出来。但这些栏目主要还是为了区别“必学”和“选学”、“重要”和“次重要”、“课文”与“活动”,而不是为了区分地理原理和地理事实。这种组织方法用在专题地理教材中是比较适合的,但在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的教材中使用,则会降低这种教材编写的意义,因为这样做会使它看上去与其他类型的教材没有根本的区别,也为教师使用教材进行案例教学带来困难。

地理原理与地理案例的关系一直是个困扰教材编写者的问题。在用案例分析方法编写教材时,作为教材中的案例,它们所展现的都应是地理事实,是以“客观”(当然是经过编者加工)的面目呈现,而不是将相关原理的表述和编者的观点、解释及分析“混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教材做到一方面是真正在以一种“案例分析”方式组织内容;另一方面,这种编写方式又不会使教师和学生忽略案例学习中地理原理的重要性?如何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案例而又有意识地将具体案例的学习提升到认识一般原理?我们可以尝试从学生活动的设计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的学生活动会设计成“回答案例中提出的问题”的形式,但如果设计不当,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者教材编写者已经在正文中给出解释,学生“照猫画虎”回答;或者教材不提供任何理论依据,学生无从下手。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教材中案例与相应地理原理的呈现方式和相互关系,并用某种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在案例与原理之间建立起关联。笔者认为,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意义,也更加开放,可以真正体现利用教材去学习。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的地理原理,比直接阅读编者的“解读”应该有更好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活动对已经学习过前两个模块的高中学生来说,从难度上看是可行的。

(二)建立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的关联

那么可以建立起什么样的关联和怎么建立关联呢?首先要做的,是将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在以案例分析方式编写的教材中实施“分化”,即用适当的表现方式把案例事实和地理原理明确分开,告诉教师和学生,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原理。要做到这种“分化”有两个前提。一是客观,即,让教师和学生看出这些事实和原理都是“别人”的,而不是教材编者的;二是教材不负责“建立关联”,即,教材编者不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任何的阐述,既不用案例事实去证明原理,也不用地理原理去解释事实。第二步要做的是设计学习活动,而活动的核心就是去建立地理原理与地理事实之间的关系,即,在地理事实与地理原理之间建立关联是学生要做的事,而不是教师或教材编者要做的事,整个案例学习的核心也就是在这种关联的建立过程中。例如,教材中可以分别给出某个区域发展案例事实和相关的原理表述,然后在活动设计中提出如下问题:“试用某国(教材案例中的国家)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事例解释原理中有关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表述”,或者,“根据某某原理(案例教材中已给出)分析,某城市转型与另一个城市(均为教材中给出的材料)有何异同”。学生能否在原理与事实材料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关联,则取决于他(她)是否认真研究了案例,是否理解了原理的含义,也取决于案例学习方法的掌握。至于能建立起什么样的关联,则与教师的水平和学习者的水平有关,因而是个真正的具有开放性的教材。在这种关联的设计中,案例教学、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思维的培养、教材的开放性等课程和教学理念就都在案例教材的平台上综合体现。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材中没有直接呈现为教师所关注的“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确实很重要,但如果教材设计得比较合理,不是过难或过偏,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的案例研究过程是可以接近合理关联的。此外,在教师参考用书中可以给予教师详细的建议和指导。

综上所述,利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材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和格式。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教材中使用案例分析方式时,如何关注地理事物本身的综合性,从而避免仅从形式上使用案例,以及如何把案例学习的特点很好地融合在教材编写中,使教材编写更好地体现案例分析的特征。笔者的目的是希望促进教材编写思路和编写形式多样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培英,杨国栋.案例式环境教育的思考[J].环境教育,200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区域活动教案第3篇

一、确定区域研究课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请专家指导论证,体现游戏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为找准作为实验区研究的切入点,成立了由行政、教研、园长、教师组成的区域课题组,通过对《指南》的深入学习与理解,达成共识: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目的在于幼儿园教育的去“小学化”。《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提法一字不变地在这些文本中给予强调,说明两点:一是重要,二是还没有做到。中山区作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理应成为大连市贯彻国家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典型区域。为准确把握我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做到的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观摩园所游戏活动等方式,了解区域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研究的基础与现状,梳理归纳了活动区游戏、教学游戏、生活游戏三个专题的12个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区域研究课题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实践研究》。为使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既能体现《指南》所倡导的理念,又能结合区域以往与现有研究成果,还能解决当下区域幼儿园三个专题的12个问题,经过研讨形成区域课题实施方案,教育局设置了专项经费,聘请专家对区域暨市区两级试点园制定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指导,参加了市里组织的课题开题论证会,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肯定,结合专家组的意见建议,修改调整与完善,形成确定稿后进入实施阶段。 

二、召开区域试点园课题开题培训会,明确区域课题与试点园研究内容之间的包含关系 

为使区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召开了区域试点园课题开题培训会,让试点园对即将开始的区域课题研究工作达到“三明晰”。一是通过课题实施方案的解读,明晰区域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过程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时间节点。二是通过区域三个专题教研活动方式的解读,明晰各园所在区域专题组的研究专题,做到以区域课题为主线,结合各园所在专题组的研究方向,分析本园已有研究基础与现状,确定符合本园实际的子课题,并将子课题的研究内容涵盖在区域课题范围之内,实现区域课题与试点园研究内容之间的包含关系,形成研究的合力,推进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三是通过对专题循环机制内容的解读,明晰专题循环的目的、意义与方法,辐射与引领,提升区域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 

三、进行三个专题的教研活动,探索教师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有效策略 

通过观摩小中大三个班级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让教师能将《指南》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物化成游戏活动的内容,明确组织与实施的策略有哪些,提升幼儿自主性、创造性进行游戏活动的水平与能力;通过各年龄段分组研讨,让教师增强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意识,提升教师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观察能力;通过小组研讨反馈交流,让教师吸纳其他教师的策略,迁移储备自己,提升教师设计实施游戏活动的实践智慧;通过听取园长子课题实施情况的介绍,了解每所幼儿园课题实施的现状,为本园课题研究找到可借鉴点,从而达到以《指南》为依据,提升区域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质量。 

四、聘请冯晓霞等多名专家进行《指南》解读专题讲座,夯实区域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为引领全区幼儿园更好地解读与贯彻《指南》,把《指南》的教育理念物化成区域幼儿园办园的教育思想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分别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省市多位学前教育专家进行了“指南解读”“活动区游戏组织与实施的策略”等专题讲座与现场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使全区保教人员对《指南》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相融合的实施策略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全区《指南》的推进、课题的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通过剖析活动亮点与问题的现场培训,使园长评价游戏活动的理念得到转变,提高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教师组织活动区游戏的策略在原有经验水平上,得到拓展。 

五、召开试点园课题文献综述汇报,充实区域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 

试点园为选择一个符合园本实际的子课题,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解决方案设计的三个问题:为什么做、做什么、如何做,查阅学习了国内外关于游戏活动的大量文献资料,但此时的资源仅仅是园本资源,仅仅局限于为写方案而用。鉴于此,为试点园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组织召开了课题文献综述汇报,让资源利用、迁移、共享,使试点园在理论上进一步明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持有的理念,拓展和丰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理论研究,充实区域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将专题组的文献资料汇编成册,设置专项经费,印刷分发给幼儿园,为开展游戏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区域活动教案第4篇

趣;观察;材料;投放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115―01

美术区域活动更能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但在区域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幼儿刚开始时兴致勃勃,但过一段时间区域就冷冷清清的情况。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有效性,让区域活动“活”起来呢?下面笔者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观察幼儿的兴趣点,逐次投放操作材料,让区域活动“活”起来

兴趣是幼儿参与任何活动的首要前提,但兴趣是短暂的,易受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幼儿在美术区域中进行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不同的兴趣“点”,然后再根据幼儿的需要逐次投放操作材料以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切不可一次性投放大量的材料,造成幼儿选择的盲目性。

案例:大三班主题活动“花瓶”,是在一个幼儿过生日时生成的。因为幼儿吃完了蛋糕,对包装纸很感兴趣,于是教师就组织幼儿从家中带来了一部分使用过的包装纸。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与幼儿一起欣赏这些包装纸的图案、颜色的搭配、线条的组合等。然后与幼儿将包装纸投放在班级区域中。在活动中一个幼儿说: “这张纸上有好多桃心,看我这样捏起来像一个桃心树。”另一个幼儿说:“我拿来的上面有很多玫瑰花,就是一把花,颜色特别漂亮!”旁边的幼儿听了他们的谈话都聚集过来拿着包装纸相互比较。从幼儿的谈话中,教师了解到幼儿对包装纸做成什么东西比较关注。于是,教师又投放了纸筒,让幼儿将做花、做树的想法表现出来。活动区操作材料的改变及丰富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他们都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

二、捕获幼儿的移情信息,增加操作材料操作难度,让区域活动“活”起来

幼儿对每种操作材料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为自身的能力转换、自身兴趣转移、活动材料变化而转移自身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及时捕捉幼儿的这种移情现象,通过增添操作材料、改变操作材料的性质、作用等,使活动进一步深入,引发新的活动,让美术区域活动“活”起来。

案例:教师依据节日、民俗预设了手工活动“剪窗花”,也投放了一定的必须材料。活动前,教师给幼儿简单介绍了剪窗花的方法,将操作材料“蜡光纸、剪刀”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操作,幼儿兴致很高地参与到活动中。但几天之后,区角没有幼儿到里面活动了,教师检查发现操作材料并没有少,但为什么幼儿的活动兴趣由当初热情转变到现在的冷淡呢?教师从幼儿的作品中找到了答案,幼儿的作品已经由不成形到现在能剪出图形、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对纸质的操作材料已经不感兴趣了……于是教师又找了各种各样的大小不一的塑料纸、糖果纸、布、卡纸、花边剪、剪刀等操作材料投放到区角中。果然,丰富的操作材料再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

三、及时发现操作需求,增添辅助材料,让区域活动“活”起来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因活动的发展情况适时地增添辅助材料,会使活动内容更丰富,幼儿的兴趣更持久。

案例:小班泥工区中,有序地摆设着各色彩泥、垫板。在平时活动中,幼儿就会将其揉团、搓条然后组合成各种图形,这种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有限。于是,小班的教师将豆子、牙签等辅助材料投放到美术区域中,新增的材料立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区域活动再次“活”了起来,幼儿发挥想象制作出了许多新的作品。

四、突出家乡文化,结合本土内容,让区域活动“活”起来

开展以农村资源和废旧物利用为特色的本土化区域美术活动,也会让幼儿的美术区域活动“活”起来。

案例一:在中二班的布艺主题活动中,各种废旧的碎布块在幼儿的手上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布艺品:荷包、绣球、布贴等,活动中幼儿尽情地享受着快乐。

案例二:在本土化泥塑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准备了泥巴、小饮料瓶、造型不一样的塑料瓶等,幼儿在饮料瓶上面塑泥巴,然后用广告色进行涂色、装饰,一个个工艺品呈现在眼前,幼儿积极性特别高,作品栩栩如生,充满了想象力。

区域活动教案第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必修Ⅲ;教学方法;地理分析;学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111-02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由“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一、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设计特点

必修课程的设计特点在结构上显得更加的完整,在教学内容上更加的新颖和充实,使得高中地理课程基础性和时代性更强。

通过对高中地理必修1、2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地理Ⅰ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Ⅱ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Ⅲ核心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正确的把握教材,合理地处理教材提供的案例,在课堂中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主要困惑。本文主要就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学生实际粗略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理念。

学生在前两个模块的地理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一定区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践在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之中。对必修Ⅲ的总体把握,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依据已有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剖,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够确实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

二、在高中地理必修Ⅲ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1.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编排上的减省,学生具备的地理知识的匮乏。“必修Ⅲ”教材编排,主要是依托前两大板块中的“自然地理原理”“人文地理原理”,结合通过具体的区域的案例,分析说明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如在人教版“必修Ⅲ”教材对相关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介绍很少。第一部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第二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第三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用,数字地球的含义)。拿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来说,通过某区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为例,分析该区域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上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避免相应的危害来实现综合治理的保护。

2.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案例选择上过于单调。新课程的实施,教材在编排上各地存在较大差异。人教版地理教材的案例,是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区域,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来分别阐述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来阐述的。这样就显得有些单调,与我国的地大物博的状况不符,那么做为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需要进行调整。

3.以案例为主线的教材,给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准确度提出挑战。人教版地理必修Ⅲ,教材以案例为主。教过程中需要分析案例,这就给对学生的评价造成困难,就某一具体案例来说,学生掌握到的程度,对于问题分析所运用的规律和方法掌握的如何,教师究竟怎么通过案例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具体角度不一。

三、高中地理必修Ⅲ课堂教学方法

就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Ⅲ在现实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对于教学实施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实际,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结合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2.对于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建议从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合理表达、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应首先学会用教材教,而不能单纯的教教材,要开发教材或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的信息和资源,能够结合知识设计新案例、新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和问题研究》。

3.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地理教师需要合作探究,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使学校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

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旅游业的基础,方便的水运为工业提供了廉价的运输。①农业:梯级开发为其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提供了水源、消除了洪涝灾害;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场所。②工业:水电为其提供了动力资源,使工业成本降低、污染下降。③第三产业:梯级开发提供了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④三大产业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森林得到恢复,为木材加工、造纸工业提供原料。

总之,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必修Ⅲ的教法,还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一步步地摸索,以便能够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区域活动教案第6篇

一、综合课程下的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既是地理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综合课程的一部分,要想更好地实现其作用与功能,首先应弄清楚它在综合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区域地理在地理教育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设置的科学和历史与社会两门课程,把地理一分为二。自然地理被纳入科学课程之中,人文地理被纳入历史与社会课程之中。由此,初中地理教育由两门综合课程共同承担,而这两门课程又各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地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学科间而言,综合课程是把分散的学科统整起来,从“分散”走向“统一”,但对地理学科内部而言,则由“统一”走向“分裂”。但考虑到目前的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教学实际,两门课程很可能各自为政,虽鸡犬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那么,如何保证“分裂”后的两部分地理内容之间分而不隔,在突出地理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同时,实现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勿庸置疑,这个重任非区域地理莫属。区域地理是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诠释。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把自然规律、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甚至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区域地理为学生学习人文地理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案例。由此可见,区域地理是沟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桥梁。

2.区域地理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地位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主题一目标2中要求学生“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从而把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区域纳入历史与社会课程之中。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与分科地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空间)之中,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而把区域作为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尺度。因此,综合课程中的区域地理,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把区域地理作为学习综合文科课程的载体,即通过特定的区域认识人们的社会生活;二是把区域地理作为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空间视角,即在认识人们的社会生活时,考虑到空间及空间差异的要素。

二、区域地理内容的四个重要方面及其对教材编写的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区域地理教学出现由传统的具体分区转变到区域地理要素和地理技能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区域要素的学习认识区域的人地关系。区域地理教学的这种变化,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新要求。而“我们生活的时空”,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怎样的,即要让学生认识特定空间和范围下的人地关系。为此,区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说明四个问题:一是这个特定空间位置和范围是什么,即在哪儿的问题;二是这个特定空间下的主角是谁,即区域中人的问题;三是特定空间下“地”的状况,即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四是区域人地关系的突出表现,即区域人文特色。

1.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前提

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区域的位置决定着区域的自然特征并影响着区域的人文特征。认识区域的位置是理解本地、区域、国家和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也是认识区域的基础。在这个世界,有80%的信息涉及位置,其逐步形成对空间的认识。因此,说明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区域的位置既会影响区域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区域的人文活动,体现着区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教材在说明区域时,一般会从区域的位置入手,先告诉学生要探讨的区域在哪儿。教材在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时,不能只停留在确定空间位置这一层次上,还要注意这样的位置会给区域带来什么,能让学生从中看出位置对区域特征的影响,学会联系地看待地理事物。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给出其在世界的位置图;在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中,每讲到一个城市,会给出城市在国家的位置图;在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每讲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区域或城市,都会给出它在中国的位置图。

2.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是基础

虽然自然环境主要属于自然地理的内容,但为什么要在综合文科课程里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科学课中没有涉及区域地理的内容,自然地理的很多规律和原理无法在具体情境中得到检验,学生即使学习了自然地理(自然规律)方面的内容,但无法在具体情境中得以再现,很容易被遗忘;二是如果区域地理在没有涉及区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只讨论区域的人文特色,则会缺失“人—地”关系的一极——地,而且很多基于区域自然环境基础上的人文环境特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区域地理教材应注重突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综合文科课程中的区域地理应强调区域的自然环境。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把科学课里学习的自然规律、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通过区域地理中鲜活、生动的案例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规律。此外,还可以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在区域自然环境基础上凸显其人文特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在PRED系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为以后分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奠定知识基础。教材中研究“地”是为了研究“人”服务。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的特征。教材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时,不用面面俱到,而应根据区域的特征进行选择。可以是多方面的,也可以是某个侧面的,应根据人文活动的特色突出重点方面。

3.区域的人口要素是变量

人口要素是区域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从“人地关系”来看,“人”处于一个主观能动的重要方面,不仅人文环境是人类在地球表层活动的“落实”,而且自然环境也成为人类改造利用的对象。区域中的人或是在适应环境,或是在改造环境,都是区域要素中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生活在某个既定区域的人们,他们的感受往往能反映区域发展的好与坏。因此,区域地理的编写既要见地、见物,更要见人。而且这个“人”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生活的人、具体的人。因此,此处所说的“人”不单纯是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人口数量的变化,而是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生活的感受等诸多丰富多彩的要素。

区域人口数量的状况和变化能反映区域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状况和变化,因此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常常借助这些数据分析区域。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这些数据,只能看出区域人口数量或大或小、或变多或变少,很难真正把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宏观的人口数量基础上,再加一些有关人们生活的细节和人们的感受等方面的微观描述,学生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人口与区域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

4.区域的人文特色是核心

区域的人文特色是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区域地理内容的核心和落脚点,它起着凝聚区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等要素的作用,为上述这些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角度提供依据,是反映区域人地关系的窗口。教材在突出区域的人文特色时,不用面面俱到,而应选择其突出方面作为论点,把其它自然和人文特色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

以上四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衬托。其中,人文特色是区域地理的核心,区域的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等都是为这一核心而服务的。四者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体现的,如区域的位置影响着区域的自然环境,同时,区域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位置特征。教材编写,应根据区域的人文特色决定其它三个要素的分量和地位,而不是均匀用笔,即选择影响或体现区域人文特色的最主要因素作重点说明。

三、区域地理学习最终目标对教材编写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这对区域地理教材编写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有两点:一是教材的编写要始终把人地关系作为区域地理的核心,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所有区域案例背后共同的有价值的东西;二是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经过区域案例的学习要培养的能力。前者主要体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后者主要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两者共同构成区域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缺一不可。

1.人地关系是区域地理的落脚点

区域地理集中体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体现区域的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既包括地对人的影响,也包括人对地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这种关系既有阶段性,也是持续的。教材在说明人地关系时,可从大处着眼,选择小问题作为案例;从小处着手,阐释人地关系中的大问题;通过区域的动态变化,反映区域人地关系的变化。

区域活动教案第7篇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精选典型的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教学活动视屏作为基本的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之中,通过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幼儿园教案的结构和设计要求,解决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学与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二、观摩学习

学校出面与有关幼儿园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例如,建立见习与实习基地,根据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到幼儿园观摩相应的教学活动。当前幼儿园可用来观摩学习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学生通过观摩,了解幼涸耙蝗丈活各环节的安排,还可学习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幼儿园教学名师评选、教学技能大赛以及各个幼儿园的“教学能手范教”“老带新”等活动都可作为学生观摩的机会,争取到现场观摩[2]。

三、校内实训教学

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教学的任务,以配合运用“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方法进行教学。可设置三大典型任务:

一是设计任务,即要求学生学会设计五大领域教育活动方案 (包含自选内容设计和教师指定内容设计及观摩活动录像后的还原教案),撰写说课稿等。每个领域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先由教师讲解设计要点,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设计的原则,再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教案。

二是批改方案任务,即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先由学生互相批改所设计和还原的教案及说课稿,并提出问题。学生修改之后再由教师统一批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是说课试讲任务,即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和说课稿。例如:“教师提出学习任务或项目 (设计或还原活动方案,撰写说课稿,小组选优共同制作活动方案 PPT和教具) ――各组展示活动方案和说课稿的PPT(每组15分钟)――师生共同评析修改 PPT 展示的活动方案和说课稿――教师有效点拨、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理解活动方案和说课稿的结构和撰写要求)。”这一“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有个人任务项目和集体合作任务项目,在完成这一任务和项目的教学中有效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学生能直观形象、自觉主动地理解活动方案设计和说课稿的结构、思路和撰写要求,能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撰写说课稿[3]。

四、校外实训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践教学,由教师、园长对学生的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和评析,最后学生进行反思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深入到每个班级中,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方法,把握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熟悉幼儿教育的规律,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过渡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如何与幼儿平等互动、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学习和生活经验等。这些内容都是身为幼师的基本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五、区域环境布置

将区域环境布置任务与美术教育课程相结合,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园区域环境布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活动室,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美术材料或废旧物品等进行区域环境的创设。通过实践,学生可设置不同类型的区域:超市、图书区、表演区、手工区、自然角等,并进行展示、互评及教师评价与总结,从中找出问题并改进提升,既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主题环境布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共同设计主题活动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并改进,最终形成定稿,再为学生提供活动室,以方案为基础,准备充足、丰富的材料进行环境的创设,包括墙面环境的创设和区域环境的创设。学生可利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来布置,完成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多以理论为指导,突出实践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与课外学习结合、校内与校外实训结合,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紧密联系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强化学生幼儿园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说、教、评等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以后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月晓.“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科教导刊,2015,7.

区域活动教案第8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123―01

“地理3”《区域地理》教材使用已近六年,但还是有不少教师对其认识存在困惑:首先,是质疑它增设的必要性,高考复习内容已经挺多,为何还要增加负担;其次,是内容的编排上缺乏系统性,没有“地理1”和“地理2” 的清晰线索;第三,是内容采用案例方式呈现,一看就懂,该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

鉴于上述认识,在教学中就出现以下情况:对教材增设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案例呈现内容又看似简单易学,导致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重点集中在对教材知识的简单归纳;缺乏系统性的内容编排,使师生对教学整体效果缺乏信心,陷入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困境。

一、对“地理3”的正确认识

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地理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方面阐述人地关系,“地理3”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上,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因此,“地理3”的核心内容是高考的主旋律。

“地理3”选择了地理环境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五个专题进行剖析。不同版本教材采用不同案例呈F五个专题内容,因此“地理3”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然而怎样典型的实例也很难涵盖研究这类问题的所有内容和方法。“地理3”作为范例教学,目的是借助精选案例,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学会分析同类型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地理3”教学的核心是原理教学。

二、“地理3”《区域地理》的教学策略

(一)围绕教学目标,用好案例。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多角度、多层面地灵活选用、组织案例。相同的案例,使用方法与角度不同,其结果迥然而异。在案例选择上,教师可使用教材或教材外的案例,可使用一个案例或多个案例;在使用方法上,可简单浏览理解,也可精读分析;在使用角度上,可关注图表阅读分析、也可侧重文字信息的获取解读;在目标达成上,三维目标兼顾或择其一。

例如专题《地理环境区域发展》,教材案例是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建议在使用方法上,采用精读分析法,在使用角度上,既有对地图信息深入挖掘,也有对文字的精细分析。

(二)解读课标,不拘泥于教材案例

“地理3”引用案例繁多,而高考选材又不同于教材,因此,教师选用教材或教材外的案例进行教学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关键是案例选择应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宗旨。 例如专题《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标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案例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在教学中,我们可选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和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开发与保护,也可采用自编案例,如云贵高原的石漠化和宁夏平原的土地盐碱化。利用教材上没有的案例,只要教学设计能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结合区域特点,发现和分析区域问题的成因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这样既可保证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兴趣。

(三)宏观把握教学重点,微观培养学生能力

区域活动教案第9篇

根据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容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大量使用案例来实施教学,对于现成的案例,需要充实、改进和迁移。除了吃透案例并归纳出方法和规律以外,还要走出案例,在生活中发现新的案例,运用所学加以解决。

一、课标导航

课标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表述,“分析”是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举例”、“结合实例”属于行为条件,“说明”属于行为动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认知内容。

根据本段课程标准行为动词的表述,确定本课标中,农业区位因素属于理解层次要求,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迁移水平层次。所以,表述中的举例、结合实例并不是由老师提供例子,学生对例子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解决这么简单,而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实例,并加以分析阐释。

二、充实案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开篇即是案例: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做出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对农业用地进行合理利用,由图3.3将区位分析的各种要素做出梳理。明显的,在这里案例并没有被充分剖析,也无法具体分析,因为方法的缺失,只好先将方法提纲列出来。后面的活动安排则显得非常必要,表面上是一个活动框题,其实安排了三个案例: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对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的要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迁。

在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与气候区分布案例中,涉及气候资料分析,需要相应的知识铺垫。比如气候要素分析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力求使学生接触完整的思维角度。这些要素条件反映在统计上,最主要的是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而数据的呈现可以是数字,更多的是直观的图表,因此对于地理统计图表的分析能力也是必要的能力,应该得到强化。对于教科书上提及的三个地点,应该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去寻找地理位置,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并训练读图能力。在这里,除了教科书上提供的案例信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实更多的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以提高整个案例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将案例分析得更加透彻,同时运用更多的方法技巧。因此,我们在必修2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教科书上的案例需做足功课,将案例的背景材料、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的地理规律方法等充实进去。这种充实内容有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呈现,有些则仅仅是教师的知识储备。

三、改进案例

在上述学生活动中并不涉及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我国拥有大面积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处于这一气候条件下的学校也是很多的。可否根据学校所在地情况,适当调整?与其直接套用书中的例子,不如修改为本地的素材加以分析,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来建构新的系统的知识。本活动学生经过探究可以明白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在此过程中,学生由对本地的水稻种植业的直观感受而综合归纳出来的规律,对后面第二节专门讨论季风水田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区位条件有着非常好的方法积累。学生意识到农业区位选择还可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从而提供给他们一种地理的思维角度。同样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教科书选用美国中部平原的案例。其实我国东北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同样存在这一形式的农业地域类型,何不干脆由身处该地区的案例来作为教学的素材。又如教科书讲述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时,选用了西欧的乳畜业作为学生活动的案例展开,在此我们可否考虑替换成学校所在地区的大城市周边的乳畜业。很多城市郊区都发展了乳畜业,并形成了乳产品企业,在当地超市销售乳产品,这一生活常识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地理。在学习立体农业时,也可采用其他地区的农业案例,如西南地区用横断山脉的立体农业,重庆湖北选用库区的立体农业,青藏高原的河谷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蔗基鱼塘(广义的立体农业)。

通过对案例的自主选取和加工,学生从生活中所熟知的地理事物归纳出地理的各种规律与方法,其知识建构在已知的客观事物认识上,必然会产生更加牢固的知识网络。而且,学生学习到生活中的地理,反过来也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发现地理。这样不仅符合新课程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迁移案例

我们对教科书案例不断充实、修改,其出发点是因为这些案例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特征,学生知识建构非常有效率。由于这些案例具备非常广的代表性,因此我们要利用分析过程中掌握的一般方法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对地理思维方法的掌握和亲身体验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科书经典案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机会去迁移。新的案例是必需的,可以由老师提示,更提倡学生自己去寻找。这样的案例,有的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锻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可能会不那么典型,从而需要我们对各种干扰因素做出相应的考虑。这时,学生的思维要求非常活跃,要求其完全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活动主体性展现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