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煤矿行业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8 10:21:47

煤矿行业研究

煤矿行业研究第1篇

关键词:煤矿 经营管控 预算 研究

一、煤矿企业全面预算及经营管理的含义

煤矿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是指根据经营生产指标(原煤产量、挖掘进尺等)对经营生产计划和经营费用进行预算和控制,对成本指标进行责任分解,并编制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煤矿经营管理模式现代煤矿企业依据内部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对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工作量收购制,依据核定的材料、配件、电费、设备租赁费及工资等内部市场收购价格,对生产单位的产量进尺和生产服务单位的服务量实行逐级收购。收购费用作为各部门单位的应收入,各单位的材料、配件、电费及工资等费用由产量进尺及工作量确定,材料、配件等由各单位通过煤矿企业内部市场进行购买。生产单位的工资和材料配件费用由实际工作量确定,职工收入取决于本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及个人工作量多少。

煤矿经营管理组织体系为了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内部市场化运行效率,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煤矿企业实行行政管理维度和经营管理维度双重管理。行政管理维度是将企业各职能单位进行划分,由矿长、书记、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等领导分别管理,如矿长负责矿办、企管科、人事科、调研室等部门的管理,总工程师负责总工办、计划科、通风科、地测科等部门的管理,安全矿长负责安监处等部门的管理。经营管理维度是为提高经营管控水平,在现有机构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成立经营管理领导组、经营管理办公室及经营管理组。经营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矿生产成本预算管理,各经营管理组在经营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开展本单位的预算工作,现有机构划分为10个经营管理组,分别为:生产经营管理组、机电经营管理组、供应经营管理组、电力经营管理组、运输经营管理组、通风经营管理组、回收复用经营管理组、经费经营管理组、劳资经营管理组、能源经营管理组,主要从财务预算、生产经营指标、管理经费指标进行矿井的经营计划管理。

煤矿经营管理指标体系在双重维度经营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矿级、经营管理组级、部门级III级经营管理指标体系。依据矿级经营管理指标体系以产量或进尺单价收购各部门单位的工作量,将生产经营费用分解到各经营管理组,各经营管理组根据预算,收购各单位工作量,将成本指标分解至各部门单位。

二、基于预算的煤矿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模型

(一)系统目标

结合企业调研的实际情况,在构建基于全面预算的煤矿经营管控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经营管控数字化原型系统,通过本系统,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1.健全经营计划管理体系,落实企业战略目标建立包括经营目标、经营计划、经营过程控制、经营状况反馈、监控预警、数字化分析在内的整套经营管理数字化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Plan-Do-Check-Act)闭环,战略目标通过经营计划加以固化与量化,计划的执行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成为同一过程,从而促进战略目标实现,提高经营管控水平;

2.全业务经营计划,体现“全面管理”思想覆盖所有经营环节的经营计划体系,超出传统财务预算的范畴,而是覆盖财务、市场、销售、采购、人力资源、后勤保障、工程施工等所有部门的行动计划和预算;实现销售、生产、采购、费用等业务计划及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计划结果的编制、上报、审批与生效。

3.控制资金,降低成本通过多种控制规则进行合同、借款、付款等经营事项的事前、事中过程控制,有效控制资金支出,降低经营成本,控制的结果作为业绩考核依据。

4.监控经营过程,建立标准规范通过经营过程分析与监控,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实现数据的分级共享与监控。建立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口径、统一操作模式、统一数据源的规范的经营管控系统,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为经营分析、控制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流程设计

煤矿企业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是应用网络化平台来辅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精细化管理,贯穿企业的决策管理层、调度层、监控层、生产层,引导企业将预算编制得更为合理化、规范化,为后续预算的执行控制及其分析提供了相应的控制依据、控制标准和相关的对比数据。

(三)功能设计

煤矿企业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功能以预算体系设置模块和年度预算编制模块为核心,还包括系统设置、我的任务、经营过程、经营预警、经营分析、管理看台等模块。其中,系统设置模块实现框架、应用、机构、角色和人员的管理;我的任务模块实现系统的工作流程管理;预算体系设置模块实现组织体系、指标体系等的初始化,支持自定义多级经营计划组织和多级经营指标体系,并进行业务分类;预算编制模块实现经营生产计划和经营费用计划的年度、月度计划编制,支持销售、生产、采购、库存、投资、筹资、资金等全业务经营计划及财务计划的编制,支持多维度、多度量的经营计划审批流程;经营过程模块实现经营过程的资金支付控制和经营过程的数字化反馈;经营预警模块实现对生产和经费使用的监控;经营分析模块是对生产图表、费用图表、部门图表以及经营趋势的预测和分析,管理看台模块实现对系统业务指标数据的综合查询管理。

(四)软件设计

系统采用基于J2EE的B/S4层体系开发实现,应用基于WebServices(即能使得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可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平台构建的面向服务架构(SOA)设计,SOA通过以服务的方式和完备定义的接口能屏蔽服务自身的复杂性和异构性限制,可有效解决分布式环境下系统的开发实现问题。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即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集中式管理,采用HTT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

三.煤矿企业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实现

基于上述研究,课题组进行了面向煤矿企业的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在企业初步实施应用,效果良好。实现矿级经营生产年计划的预算编制、审核及下达功能。

四、结论

通过系统的调研、设计、开发、实施,验证了该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切实提高煤矿企业经营管控水平,实现生产组织最优化,成本消耗最低化,管理程序最简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安全和谐数字化品牌煤矿提供强大支撑。

参考文献:

[1]周光霞.浅谈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管理.经营管理者.2013(1).

[2]张鹤松.煤矿企业生产成本核算.

煤矿行业研究第2篇

[关键词] 计算机; 数据挖掘; 煤矿行业; 半结构数据

数据挖掘在计算机技术中扮演着核心组成部分的角色,它可以深入挖掘计算机的数据库,搜索出使用者所需的各种数据资料。此前,煤矿企业在制定具体的生产模式时只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管理上,忽略了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煤矿生产技术逐渐提高,计算机技术也逐渐深入到了煤矿生产过程中,在这一条件下,数据挖掘技术也引进了煤矿的生产中,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 煤矿企业半结构数据模型的构建

在煤矿企业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把煤矿企业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经过深入细致的筛选后进行应用,如此一来就可以为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商业利益。近几年,将数据挖掘技术与煤矿企业紧密联系起来是一种智能化以及现代化的重要体现[1]。

1.1 半结构化数据的定义

煤矿企业中的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对象一般包括三方面,即①结构化数据;②非结构化数据;③半结构化数据。这三者中,半结构化数据在对计算机的数据筛选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通常情况下,半结构化数据有2个不同的意义,第一个指逻辑层上的结构缺失的数据,第二个含义指物理层上的结构缺失的数据[2]。就拿因特网来举例,它所储存的数据的信息数量非常多,而且数据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如此,但其所储存的超文本标记语言文件上的大量的数据的本身特点都没有进行标准的定义。因特网具有相关功能的特点,而因特网数据往往具备可变以及多样的特点,这就本称为了半结构化数据[3]。

1.2 半结构数据的来源

现今,国内的煤矿企业的半结构化数据一般来自三个渠道,即① 数据存储,当未对所储存的数据进行特定的限制时,它往往会导致计算机中产生超文本标记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以及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等各种文件,这些全部为半结构化数据;② 数据处理,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不同伴随着产生的半结构化数据的也会不同。例如,当通过电子商务或邮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时,两种不同的方法所产生的超文本标记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以及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等信息的结构、性质是不同的;③ 集成数据,由于计算机可以储存的信息的来源非常多,出现的结构、内容各异的信息源的集成在到互相操作控制条件下,通常就无法避免[4]。如此一来,下图图1中的数据库等多个资源库都是半结构化数据。

1.3 半结构化数据的数据模型

由于煤矿产业尤其自身的独特特点,所以其计算机中所储存的半结构化数据也是不同于其他产业的。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中都存在市场价值以及其他特殊的半结构化数据,所有的这些数据都能通过检索而检索出来。半结构化数据的模型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通常包括五种方式,即①基于逻辑的描述形式;②基于树的描述形式;③基于图的描述形式;④基于对象的描述形式;⑤基于关系的描述形式。这五种描述形式的特点各异,都与其他方式有所区别。就拿基于图的描述来举例,在半结构化数据中,显示选择标记有向图较其他四种方式就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基于图的描述的自身特性。OEM是Origin Entrusted Manufacture的缩写,通俗来讲就是贴牌生产的意思。OEM模型可以说是一个经典模型,生产者不会在自己的企业中生产产品,他会凭借自己具有的技术进行设计,之后委托他人代为生产。它一般由对象标识、标记、类型以及值等构成[5]。

2 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具体功能

计算机数据挖掘在最初的应用领域主要是煤矿产业的办公自动化技术,随后它的应用领域才逐渐扩大到现今的范围。最初,该技术的任务是根据企业数据库内已有的各种信息的不同种类开始不同的分类。它的目标一般是把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数据、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此来促进本企业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从最初的应用于煤矿企业至今经过不断的发展后已具备更多的更强大的功能,在煤矿企业中发挥着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今,数据挖掘技术具备五大主要功能,即①预测功能,煤矿企业计算机系统中调用数据挖掘时需提前收集多种与煤矿企业经营相关的信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6]。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再按照信息中所显示的内容向该企业之后的生产、经营提出符合其自身现状特点的预测建议;②联系功能,该功能一般在数据关联分析中使用,它可以对书库库中的数据进行更加细致、更加精确的研究搜索,同时也能把各个数据与其他数据存在的联系明确的标出来,如下图图2所示。通常情况下,对关联分析的具体分析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分析的过程出现失误或疏漏,其得出的结论就不是准确的。除此之外,关联分析也对数据库中的信息利用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聚类功能,将聚类分析法应用于煤矿企业数据挖掘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把数据进行详细具体的分类。它的过程一般是首先了解所有数据、信息的属性,包括其内容、特点等,然后再将类型相同的数据收集到一起。煤矿企业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往往是很复杂、多样的,但也有不少的信息出现雷翔相似的情况,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在对数据进行分类时做到详细具体。聚类分析法主要包括划分法、层次法、基于密度法、基于网格法以及基于模型法等[7];④描述功能,在未对数据库进行挖掘时应首先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此做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使使用者全方位、全面的了解数据,为之后的数据挖掘做好铺垫作用。该功能的全部过程可以成为是概念描述,以使用者全方位了解数据的特点为前提,再更加细致的对被挖掘的对象归类整理,该功能弥补了聚类功能的不足,即对出现相似性的数据进行分类;⑤检测功能,现今,我国绝大部分煤矿企业都根据本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建立了数据库,在对生产过程进行设计时可以借助数据库的协助制定出合理的生产方案。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煤矿企业以来,人们并未停止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并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对其进行完善和提高来满足越来越高的需求。数据挖掘技术不仅应用于生产前和生产中,生产后也可利用该技术对挖掘结果进行偏差检测。这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一项新功能,利用该功能使用者能及时找出信息结果中产生的缺陷,促进企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3 煤矿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将计算机技术引入煤矿生产过程中后,煤矿企业的供电系统得到了完善和健全,也逐步走向了技术化和自动化。电源切换技术在数据挖掘技术下也从当初的速度很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该方法较其他系统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即①维护系统,电源系统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全部的连接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电源系统不完善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低下。人们对煤矿的需求越大,煤矿企业中的供电系统的用电量就会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应将电源的快速切换技术应用于未来的生产过程中来保证各连接设备正常工作;②稳定运行,在高负荷且工作时间很长的情况下,使用的切换装置动作过于缓慢很容易造成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最终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慢速切换过程的多个指标也会发生变化,而整个电能传输也将因为出现的故障变得不稳定,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③防止故障,将电源快速切换技术应用于煤矿企业的系统中,可以从分发挥其多个优点,同时也可以避免产生故障,为煤矿的生产过程提供有力的保障。例如,快速切换技术有节省时间的优势,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电源切换至备用电源,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由于产生的故障而造成的系统停止运行以及最终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电源快速切换技术在高负荷电能生产状态下,通过正确的接线及时转接电源,可以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系统的各项设备的稳定[8];④加强保护,将电源快速切换技术引入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后,煤矿企业的煤矿开采量以及经济效益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除了引入快速切换技术,还应在备用电源上安装合适数量的保护设施,可以切换到不同电压的电源上,更有助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4 总结

计算机技术水平在人们的不断努力研究下会得到更大的提高,计算机技术将成为一项所有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将大大扩大。煤矿企业在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时,需全面考虑其自身企业的各方面特点,要从其自身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建立合理的数据挖掘系统功能,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本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增加本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治斌,姜亚南,郭政慧. 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在煤矿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工矿自动化,2009(09):24-26.

[2] 张治斌,姜亚南,闫俊豪. 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在煤矿安全预警中的应用研究[J]. 煤矿机电,2009(02):77-79.

[3] 刘红宾,杨 前. 煤矿安全数据挖掘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 中州煤炭,2009(11):121-123.

[4] 张金山,辛同军,孙家驹,等. 数据挖掘技术在矿井瓦斯灾害预测中应用探讨[J]. 煤,2010(12):47-49.

[5] 邵良杉,付贵祥. 基于数据挖掘的瓦斯信息识别与决策[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56-58.

[6] 付 华,王雨虹. 基于数据挖掘的瓦斯灾害信息融合模型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01):16-17.

煤矿行业研究第3篇

一、如何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三改一加强”方针

三改是指:改组、改革、改造;一加强是指:加强管理。通过改组能过精华资产、清晰产权,责任明确,优化资源配置,改革组织机构、人事制度、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健全员工培训体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改造,根据企业的实际是状况,逐步进行系统的改造,提高自动化的水平。

通过“三改一加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煤矿企业创新模式的基础,如果没有实现机制的改变,即使进行了企业的创新模式建设,也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这也是某些企业虽然导入了想新的体统管理,但是企业的创新模式管理收益却不大,甚至增加了管理成本的根本原因。

由于现在的煤矿企业大多属于国有企业,机构臃肿、条块分割、人事浮动,各部门的局部利益意识浓,相互沟通困难,人员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在创新模式建设前,必须根据煤矿企业中的实际情况,有所重点的选择进行转换经营机制,更换观念,为推进创新模式管理打下基础,促成煤矿市场的开拓、生产控制、科研技术开发、科学管理的系统集成,促进企业从决策经验到模式管理的科学决策的转换。

二、创新管理模式在国有煤矿企业中的意义

国有煤矿企业在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方面,不断提倡创新精神,激发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鼓励创新行为,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论文格式已经成为了国有煤矿企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管理者的知识以及技能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资源,没有好的管理者就没有好的管理方向。

创新模式管理就是以培养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础的交际取向的教育。它的核心是在全面施行职业道德素质的过程中,迎接新的知识经济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煤矿企业发展中培养管理者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创新是企业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企业素质人才的关键。而目前,煤矿企业中的创新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突出的缺点,经验不足、创新不足,这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是相违背的。那么就要在企业中就要进行深度的创新模式的学习。

创新管理模式具有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对当代的企业管理者或者员工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在企业中全面推行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创新企业管理来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创新的管理模式工作中培养员工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的目的。使员工更加牢固、系统的掌握政治知识同时也提高创新意识。

创新管理模式是企业思想理念,要求在思想指导上,尊重人格自由,尊重自身的发展和调动领导班子和员工的潜力,因此在加强和改进人们在工作上,必须按照当今形势下对员工的培养要求,让员工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体系、内容上开创新的思想局面。对于煤矿企业来讲,思想政治工作是根基,创新能力是关键,他们之间相互相乘,相互使用,形成一个有效整体。所以,煤矿企业的创新管理必须从系统角度出发,把全面提高员工的自身能力作为前进动力。[ LunWenData.Com]

三、如何在国有煤矿企业中施行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假如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必须改变这种守旧的观念。没有管理能力素质高、与时俱进的领导班子,就很难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想要进行深入的创新管理模式就要先改变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有怎样的管理观念就有怎样的管理模式。领导班子的重视度不够,继而导致了员工的对创新观念下降。近几年以来,人们的思想水平发展迅速,如果只停留在当初的培训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员工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创新模式培训工作在国有煤矿企业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还有些人认为这些是“万金油”不需要培训,任何人都可以胜任。这种错误影响下,导致课员工心对待创新这种思想失去兴趣,所以对这类型的培训缺乏原动力,更加没有没有积极主动地进一步思考如何提创新的观念。

国有煤矿企业创新模式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管理工作形式单一,导致员工对其不敢兴趣,有些部门的创新工作还处于“真空”的阶段。使得员工对对于这种管理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这都需要领导班子对员工进行跟深入的企业管理模式理念讲解,使他们从错误中走出来,要使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深入员工的心里,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让工作更加容易融入员工们的生活,让员工更加容易接受。强调创新性,在企业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随着时代的发展需做出更多的创新,才能更加好的在企业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创新管理模式要贴近煤矿企业员工的工作目标。对于员工而言新的管理模式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传统的工作要求,确保了工作效率,不鼓励员工提出与领导班子不同的观点,扼杀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因此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要建设一种与之相应的工作环境。

煤矿行业研究第4篇

[关键词]煤矿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强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72-02

1提升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综合水平

11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及宣传。为增进财务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与实务的了解,使其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发挥出应有的工作可靠性,财务部门应针对各层级的工作人员规划不同财务管理课程,包括新进、资深甚至主管财务管理人员,均可按其所需地参与培训,以确保煤矿企业妥善运用经费及提升预算执行绩效,发挥较高的效益。在此基础上,还应当考虑借助外部专家协助审查,一方面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借助与外部专家的交流学习,导入财务管理新思维,间接获得财务管理技术方法,提升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另外,还应了解先进国家的相关法制内容,并参考国际通用的财务管理准则规范制定。

二是有针对性的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下,身为财务管理人员,其拥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即为智慧资本,可提供数字性信息与分析等,以协助单位附加价值的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重要知识与能力包含“一般能力与财务信息系统的参与建立及使用能力”、“了解财务管理原则与税法及分析资本支出的能力”、“提供新产品成本信息及分析提案的能力”、“提供策略制定所需信息及参与规划的能力”、“评估责任中心合理性及提供决策用信息的能力”、“分摊及掌握成本的能力”以及“资料处理能力”等七种能力。另外,煤矿企业培训人员也应当进行较为系统的规划设计,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教育,以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在内心中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职业道德理念,为开展科学正确的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导。

另外,煤矿企业还应当进行统一规划,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水平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信息系统,二是应用技术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煤矿企业应认真分析本单位的实际需求,并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在建立这一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组织的日常支出、收入及相关数据的特点等。出于方便快捷的考虑,煤矿企业可建立内部运作服务器。

12打造浓厚的科学财务管理文化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文化有利于财务管理信息质量的提升。财务管理文化强的煤矿企业通常会促进员工主动与同事增加互动,故能减低执行信息披露时因压力所产生的虚假信息出现,强财务管理文化影响下的员工也能正视财务管理上面对的问题,且能克服挑战,也较能成功执行工作,所以有较高水平财务管理文化的煤矿企业较能克服财务管理信息披露过程中所面对的阻力。因此,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文化与财务管理信息质量的关系为正相关,也即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文化建设水平越高,财务管理信息质量越佳。若以财务管理信息质量三方面分析时,当煤矿企业拥有较好的财务管理文化,员工将更愿意投入努力来接受挑战,会使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披露意识增强。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文化目前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完善。基本看来,包括如下一些措施。一是完善煤矿企业财务管理规制性制度文化。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煤矿企业并未制定出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很多煤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其需求存在偏离,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因此,企业应当紧密结合煤矿行业外部环境的发展状况,不断创新规制层面的财务管理文化制度体系,为自身提供更好的可遵循的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文化的创新性建设。二是强化煤矿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煤矿企业管理者对本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领导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做出某种不规范,在很多时候,财务管理人员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管理当局的财务管理文化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是规范财务管理行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这样可有效督促煤矿企业管理者在保证自身规范行为的基础上,加强对煤矿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监督规范,从源头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

2重视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控制工作

21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是适时更新财务管理内控作业手册内容,以强化控制机制。为方便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明确执行内控与监办采购的具体准则,并协助业务人员认识经费报支的执行标准,财务部门应汇编成“支出标准及审核作业手册”,并将各项业务的审核程序以系统化图表形式呈现,汇集成“财务管理内控作业流程手册”,内容包括收入、支出、采购、财物、代收及保管等事项的作业流程、内控要项,以方便促成财务管理内控经验的累积及传承,协助财务管理人员轻易上手,发挥工作效率。

二是设立管理机制,以健全财务管理控制。鉴于煤矿企业内控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财务管理弊端发生。因此,财务管理会计部门应制订“健全财务管理秩序与强化财务管理内控实施方案”,从而说明财务管理内控的重要性,并要求煤矿企业应进行财务管理查核,加强出纳、财产等管理人员定期工作轮换,收支尽量通过金融机构办理等。煤矿企业应将方案精神纳入内部各项管理规范,除主管煤矿企业应实施查核外,还应进行决算查账等再查核工作,确保方案能落实执行。

三是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管控工作执行部门。财务管理首先应构建财务管理管控推动及督导小组,负责财务管理管控相关规范的审议、备查及督导落实财务管理管控的执行;其次构建工作分组,负责财务管理管控规划、推动运行及综合财务管理管控推动及督导小组各项行政业务;最后构建了财务管理管控专案小组,由各部门分别组设,负责推动及执行财务管理管控相关工作。

22创新内部控制的执行程序

第一阶段为基础内控。在该阶段导入组织中,人员尚在熟悉和适应阶段。此时内控的重点可放在文件管制和记录管制上,审查组织人员是否“说写做一致”,是否遵循现行书面规定执行作业和填写表单记录,以强化组织人员依标准作业程序的意识和观念为主;当然质量文件和记录是否完整正确,是否需修订检讨也是内控的重点项目之一。

第二阶段为流程内控。该阶段企业内控系统已实施一段期间,作业流程已趋稳定。此时内控的重点应放在内部沟通和产品实现各环节,按照“流程导向”的观点和要求,审查组织内部各项作业流程各部门间的配合是否规范和有效。

第三阶段是流程绩效内控。该阶段组织人员已能熟悉内控系统所要求的运作方式和要求。此时内控的重点应放在量测、分析和改善环节当中,审查各流程是否制订取得绩效的规范性指标,是否依绩效指标和内控发现缺失并分析检讨和跟踪改善。各流程绩效的结果决定内部控制的优先顺序,综合各单位的内控报告和检讨分析,判定只是执行上的问题,还是需要做流程改善的考虑。如果只是执行上的问题;只要加强遵循内控即可;如果要改变流程,则须回归到总体管理系统规划的要求做完整规划。

第四阶段为目标内控。该阶段组织发展已到需要改变的地步。此时内控的重点应放在内控目标实现上,搭配管理责任其他各环节的要求,依据“目标管理”的精神,内控组织和各单位的目标设定是否适当;管理系统是否需配合目标的达成做任何的改变;各单位的目标是否定期分析和检讨等。该阶段的内控已和组织发展相结合,而不单只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内部控制而已,内部控制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尹士谦浅议金融危机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J].中国煤炭,2009(8).

[2]于玉林,李瑞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煤矿行业研究第5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技术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煤矿资源开采

0引言

在煤矿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应用大量煤矿机电技术的同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技术管理。针对煤矿开采的具体过程而言,无论是参与煤矿开采作业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或者是煤矿开采的各方面技术以及开采器械都需要进行严格有序的管理,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率,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煤矿资源的安全生产。

1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煤矿机电技术的相关机电设备比较落后

随着煤矿资源开采量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技术研发工作者将技术创新的目光投向了煤矿机电技术的研发领域。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煤矿机电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调查之后不难发现,煤矿施工和开采工作都面临着非常复杂的作业环境。也正因如此,一部分煤矿机电技术的使用要求比较高,针对于比较复杂的煤矿作业环境而言,依然有一部分技术人员难以掌握煤矿机电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这也是导致煤矿作业常常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煤矿机电技术在经过长时间运用之后的确也需要及时的技术改进与技术创新,但是一部分煤矿开采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改进煤矿机电技术的重要性,依然采用的是较为原始、较为落后的煤矿机电技术,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比较落后的煤矿机电技术也为煤矿开采以及相关的煤矿井下作业活动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一部分煤矿开采企业的相关煤矿机电设备也存在着设备老化或者是设备年久失修甚至是设备损坏等问题,然而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所谓的“生产建设成本”而选择放弃维修煤矿机电设备,或者是对于煤矿机电设备方面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情况虽然说起来非常地耸人听闻,但是实际上此类现象并不算少见。

1.2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操作能力不强

部分煤矿开采企业由于自身规模比较小或者是建设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并不注重对施工建设人员或者是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素质方面的要求。一部分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不高,并且技术操作能力不强,并不能够熟练地掌握煤矿机电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的使用情况。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导致煤矿开采工作人员在自身的专业化素养方面出现问题,都应该得到煤矿开采企业的足够重视。

2改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当中的应用策略

2.1不断增加煤矿机电技术的资金投入的力度

所有的煤矿开采企业应该注意煤矿机电技术的技术改进以及技术创新的力度,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煤矿机电技术,更重要的是也可以保障煤矿开采作业,尤其是煤矿井下开采作业的安全。第一,煤矿开采企业可以不断地加大技术改进以及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投入大量的生产与技术创新资金来帮助煤矿机电技术进行持续的技术革新。第二,煤矿开采企业应聘请煤矿机电技术方面的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组成专业化的技术研究团队,针对煤矿机电技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与创新。第三,煤矿开采企业也应该加大购买新型煤矿机电设备的资金,将本企业内部的一些已经老化或者是已经损坏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翻新处理或者是报废处理。然而针对新购入的煤矿机电设备而言,煤矿开采企业也要选择质量较好的煤矿机电设备,不要为了贪图一时的“节约生产成本”而购买一些价格低廉但是质量一般或者不适用于企业现状的煤矿机电设备,避免日后“遗患无穷”。

2.2全面提高煤矿开采工人对专业化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操作能力

煤矿开采企业应该从参与煤矿开采过程的一些施工技术人员入手,着重分析全面提高煤矿开采工人对专业化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操作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首先是在选拔煤矿开采技术工人这一环节之上,煤矿开采企业需要严格的考察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从业资质,随后选择专业化业务操作能力较强、责任心较强的煤矿开采技术人员。其次,针对于本企业内部的一些煤矿开采技术人员而言,也要探索出一套自成体系的技术人员测评体系,对于一部分专业化技术操作能力不强的技术人员要及时地撤换掉。最后,煤矿开采企业也要定期派遣相关的技术人员参与各种实践技能的培训活动,进而达到全面提高煤矿开采工人对专业化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操作能力的目的。

2.3制定定期检修方案,正确使用煤矿设备

煤矿工作人员在实行安全生产期间通常会进行事后控制工作,因为开采工作之前或进行开采期间进行安全生产控制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此,煤矿管理层人员就一定要合理拟定科学有效的定期检修计划。一方面,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之前尽力避免因设备自带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另一方面更要杜绝由于设备使用错误引发的系列安全事故,发生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反应导致人身安全受到损害等严重后果。可配备大量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这样一来既能提升工作的安全性,又能不断强化开采设备的运转自动化性能,将保护工作与控制工作同时进行。

3结语

随着煤矿开采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煤矿开采量的不断增长,煤矿机电技术以及煤矿机电设备等方面的问题都应该成为煤矿开采企业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调查之后也探索出了关于改进煤矿机电技术对一系列方法与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与创新,不断为煤矿开采作业尤其是煤矿井下开采作业提供技术方面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贾林军.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要点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1(02):16-17.

[2]左影辉.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0(21):104-105.

[3]王吉生,刘爱平.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146-147.

煤矿行业研究第6篇

[关键词]行业现状;采煤技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361-01

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 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90%和 80%以上,2004 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

(1)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1.1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 2004 年产量 19.56 亿吨, 增长 2 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1.2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

1.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些企业开始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

1.4行业整体效益不断增加

在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后,2001 年煤炭行业开始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增长。2002 年后步入快速增长周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4 年全国规模 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达 418 亿元。

(2)煤炭行业主要特点

2.1、煤炭是资源性行业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矿的寿命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煤炭储量。我国大多数煤矿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负担重经济基础差。地区条件不一,煤炭企业发展不平衡性在行业中十分突出。

2.2煤炭是高危行业

因煤矿生产条件所限,从历史上看,在各国工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死亡率是最高的。我国煤矿 95%生产能力是井工开采。高瓦斯和双突矿井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 1/3,90%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性。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多,条件愈来愈复杂。

二、我国采煤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

(1)构建构建集中和高产矿井

构建生产高度集中、可靠、高效率以及高效益的矿井应当大力发展与之相应相适应的煤层地质条件的探测与评价,发展强力、高效、可靠的采煤装备与工艺,构建简单、连续、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同时不断研发煤矿开采过程的监控及科学管理等相互匹配的成套技术,提升煤矿开采水平,从而提升矿井产量。同时,也应当大力展适于大型露天煤矿、特大型露天矿的高产高效工艺,并加大相关开采配套设备的研发。在进行地质条件和技术层次较差的骨干矿井开采时,应当采用集中生产的开采模式,以提升其开采效率,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2)发展各种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

综合机械化采煤在煤矿的开采中据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将综合机械化采煤作为煤矿开采技术的主导发展方向,不断对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升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的适应水平,从而提升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的适用范围和在采煤中所占比重。对于普通机械化采煤应当不断对设备及工艺进行改进,扩大器适应性,提升器单产和应用水平。同时, 也应当注重发展小煤矿采煤的简易机械化,提升各煤层条件下机械化采煤的普及率。

(3)完善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

放顶煤开采具有高产高效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效益。在发展采煤技术过程中,应当不断改进采放工艺,完善各项技术安全措施,在确保采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升煤矿产量。对于急倾斜煤层、薄煤层、不稳定煤层以及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等难采煤层,应当注重采煤方法的创新和采煤工艺的改进,提升其技术经济效果。

三、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方向

(1)深矿井开采技术

煤层开采的技术控制、冲击地压的防护、巷道挖掘布置、矿井瓦斯含量防范、以及井下通风设置等内容是深矿井开采技术的关键。深矿井开采技术需要研究的内容相对较多,一方面需要研究深井周围的地质情况,如深井周围的岩石质地、种类、状态及分布情况。另一方面需要研究深井作业安全问题。为确保深矿井作业安全,深矿井开采技术需要研究深井开采环境变化对瓦斯含量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应当研究井巷道在掘进过程中的支护防护与支护的设置、深井井下冲击地压的防护监控技术以及深井开采过程中防止热害发生的应急预案和有关处理的技术和设备。此外,还应当注重深井开采效率的研究,注重高效高产开采的有关配套设备技术的应用管理,提升煤矿开采效率。

(2)“三下”采煤技术

在采煤过程中应用“三下”采煤技术时,应当对注重对相关数值的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的模拟,同时注重对开采区演示形成原因、过程以及地面沉降产生时间和具体原因的研究,以便对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确保开采区上部岩层的结构安全。“三下”采煤技术的应用,还应当对矿区附近土地表面、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合理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同时注重开采系统的优化和各种煤矿回填技术、房屋加固技术的应用,确保煤矿开采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不会产生影响,保障煤矿开采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应用“三下”采煤技术时,还应当注重对矿区近水体的开采计划以及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制定开采深陷控制、土地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污染控制相关技术方案和措施,确保煤炭开采与开采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

(3)绿色开采技术

煤矿行业研究第7篇

近几年,我国煤矿机械研究和开发技术日益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较国外研究起步晚,造成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急于求成,不可避免的导致我国对于煤矿机械的研究和开发技术缺乏精细化、系统化。伴随着煤矿大型化、集约化发展趋势,其对煤矿机械提出了更高要求,造成我国自行研制的煤矿机械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2]:首先,较国外煤矿机械,我国煤矿机械存在着设备体积笨重、结构复杂、系统繁琐等缺点。煤矿机械设备体积过大,不但不利于机械设备搬运,而且严重影响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尤其是在更换煤矿机械过程中,过于笨重的机械设备和复杂繁琐的结构既增加了设备故障因素,又加重了企业运行负担。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煤矿机械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偏重于煤矿机械设备和煤矿开采总量方面,而忽略了煤矿机械现代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的发展。造成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煤矿机械仍以机械控制或动力控制为主,而在煤矿机械设备现代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控制水平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这不但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制约了煤矿机械自身的发展。第三,我国煤矿资源丰富,但是同时其地理位置复杂多变,煤矿机械缺乏必要的适应性特点,造成在部分煤矿无法有效的应用煤矿机械,从而使得我国煤矿开采机械化水平偏低。煤矿机械质量相对偏低,造成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更新换代频率偏大,增加了煤矿企业生产成本。

2推进煤矿机械发展建议

煤矿机械在煤矿开采中的有效应用,不但能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率,而且对于煤矿开采安全稳定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推进煤矿机械发展势在必行,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3]: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应该重视对煤矿机械的发展,不但在煤矿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而且针对煤矿机械发展中关键技术难点应通过纳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形式给予帮助和解决。其次,在社会层面上,强化与煤矿机械相关各单位间沟通联系,在借鉴国外先进煤矿机械研究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加大对煤矿机械基础理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煤矿机械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在企业自身层面上,应改变陈旧传统的管理和发展理念,将煤矿机械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向着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自身不但在煤矿机械技术研发方面敢于创新,而且在企业整体管理方面解放思想,走出一条具有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企业发展道路,从而实现煤矿机械制造生产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3我国煤矿机械未来发展趋势

煤炭资源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以煤炭资源为代表能源行业发展也应作出相应调整,煤矿机械的发展对煤炭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为适应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要求,其应向着更加智能化、一体化以及安全稳定性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4]:(1)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机械设备智能化发展势在必行。智能化技术不但可以有效的改善煤矿机械设备粗放型发展格局,而且对于煤矿机械运行过程中精确性和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2)传统煤矿开采和运输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点,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随着国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煤矿企业应通过改善煤矿机械能力,将煤矿开采和运输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提高煤矿企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3)机械运行关键指标就是机械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大型煤矿机械设备。煤矿机械设备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煤矿企业开采煤矿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炭机械设备不可避免的出现诸多问题,通过引进预防性维护技术可有效的实现对煤矿机械设备运行的实时监控,并针对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维修,从而确保煤矿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4小结

煤矿行业研究第8篇

随着煤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分析研究该技术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研究意义。有效提高了煤矿作业的劳动效率传统的煤矿作业大多数是以手工为主,而引用机电一体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生产效率明显得到明显提高。

有效提高劳动安全保障传统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都比较差,如潮湿、灰尘大,这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时还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安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领域能够保障工人劳动安全,防止灰尘和潮湿等恶劣环境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

明显增加劳动收入机电一体化运用在煤矿机械中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提高了煤炭产量。这直接受益的是煤矿企业,而煤矿企业效益的提高,煤矿工人的劳动收入也明显上升,改善其生活水平。此外,煤矿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机电一体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煤矿业的发展,在煤矿产业引进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广泛应用在煤矿产业的各个领域。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它们分别是机电一体化在矿井综合采煤方面的应用、矿井运输提升设备的应用和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①应用于矿井综合采煤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电牵引采煤矿机,它具有牵引特性好、反映快捷、结构简单易用、工作效率高和寿命长等良好特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大倾角煤层。②应用于矿井运输提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的另一主要应用是带式输送机和矿井提升机。其中带式输送机因能长距离运送、运行期间安全性能高,并能实现自动化而成为我国煤矿井下原煤矿输送系统的主要运输设备。而矿井提升机其机械结构简单,能实现全数字化交流提升。③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最能强有力的体现出煤矿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就是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这不仅能保证煤矿进行安全生产,还能促进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这也符合了我国规定的矿井必须配备矿井监测控制系统的规定,使工人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生产。

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的研究

国产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特点是:智能化、程序化、信息化,并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如便于操作维护、设备体积小、安全可靠度高等。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与煤矿业能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益,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目前为止,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落后于其他煤矿产业发达的国家,本文特分析了其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趋势。第一,研究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开采技术,特别是在关键装置方面;第二,在产品功能方面增家通信功能,以配合综合自动化的发展需求。第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日后研究重点之一是研究发展煤矿机器人。

结语

煤矿行业研究第9篇

[关键词] 煤矿; 安全设备; 监测设备; 救生设备; 现状; 未来趋势

0 引言

作为防治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重要手段,煤矿安全设备在防止煤矿灾害事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存在煤矿安全设备适应力不强、可靠性差的问题。当遇到一些新的煤矿事故时,缺少控制灾害的专用安全设备。由此可以看出,煤矿安全设备的投入是煤矿得以安全生产的前提,只有大力发展煤矿安全设备,才有可能促进我国煤炭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 煤矿安全设备的分类

虽然煤炭安全开采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关于煤矿安全设备的研究却是近几年才受到重视的。就目前来讲,我国的煤矿安全设备主要分为监测设备和救生设备两大类,其中监测设备可以细分为顶板监测和瓦斯监测;而救生设备则可以细分为避难硐室以及救生舱。

1.1 监测设备

煤矿监测系统是在煤矿生产遥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安全检测是应急救援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借助灾害自动预测系统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监测的主要对象为:矿井煤层厚度的变化情况、矿井顶板岩层的组合方式及空间分布情况、井下瓦斯及水文的地质情况、煤层中所含有的地质异常体(主要包括岩溶陷落、煤层冲刷以及岩浆岩侵入等)地温、煤矿开采工作面的状态等等。

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实现机械化采煤以来,世界煤矿开采业便进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业革命时期”,到了六十年代初期,国外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对矿井内环境参数进行了研究。就早期的监测系统而言,它主要针对煤矿开采的某一个环节,系统的容量非常有限。随着70年代初中小型计算机的问世,再加上先进的数据传输及处理技术在煤矿检测系统中的普遍应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在煤矿监测系统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煤矿监测系统已经逐渐由先前单一的生产监测向综合安全综合监控方向转化,这一新型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已经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但是,对于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世界各国只能算作是处于研究的初级发展阶段,除英国外,世界其它国家的监测参数容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小,尤其是在矿井环境安全监测领域,各国装备的设备数量非常少。因此,在煤矿监测设备研究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世界共同的努力。

1.2 救生设备

作为一个特殊环境下的避难空间,在煤矿安全事故中,救生设备能够起到保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作用。就目前来讲,世界各国采用的救生设备主要有可移动式救生舱和避难硐室两种。移动式救生舱是通过采用吊装、牵引等方式从而实现救生移动的一类设备;而避难硐室是通过在矿井避难路线中直接挖掘洞穴并配备必要避难设施的一类设备。

对于世界上的主要产煤国,它们主要结合电子控制技术、粉尘控制技术、粉尘抑制技术来制造煤矿救生设备,当矿井安全事故发生后,假如煤矿工人不能及时撤离,救生设备则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既能够抵御外面爆炸的冲击,防止旷工吸入外界有毒气体,又能为旷工提供食物、水以及氧气,为被困旷工争取了更长的营救时间。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的矿井救生设备一般不使用电源,这是为防止由于电气原因而造成不安全因素,而南非一些国家则采用铅蓄电池的方式为救生设备供电。

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救生舱以及避难硐室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两项煤矿救生技术,并且已经有了多次救援成功的实践。

2 我国煤矿安全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

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煤矿安全设备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而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先后从国外一些国家引进了几十套煤矿综合监测系统,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有英国的MINOS综合监测系统、美国的SCADA综合监测系统以及法国的CTT40、CTT63综合监测系统。在引进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我国先后独立自主研制出了KJ系列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如KJ4、KJ19、 KJ38、KJ4、KJ66、KJ92、KJ以及KJSO等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煤矿安全设备并没有引起我国足够的重视。

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煤矿安全设备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与世界其它各国之间的差距还很大;从煤矿安全设备产业的角度来看,我国能够生产煤矿安全软硬件的系统还相对滞后,自主研发能力非常有限,能够适合我国煤矿行业特点及需求的专用煤矿安全设备还比较匮乏,不能够满足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需求。

在矿井救生设备方面,我国基本只采用避难硐室一种方式,对于一些大型煤矿救生设备如美国、德国及法国推崇的移动式救生舱的配备率还非常低。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关于移动式救生舱、避难所等避难设备的研究,但是研究还没有形成规模,同国外一些国家相比,国内关于煤矿移动式救生舱的研究起步非常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在救生舱研究方面有着起点高的特点,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将高楼跳生、潜艇等领域内的一些高新技术应用到了煤矿救生舱的研发中来,在一定程度了提高了救生舱的技术含量。于此同时,通过借助我国自身的潜艇、航空领域内的成功经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矿井救生设备研究的进度。从我国成功研制出的矿井安全设备来看,产品的环境适应性以及功能性都高于国外的设备。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依然处于煤矿救生舱的研发初级阶段,在技术引进方面,尚处于技术“组装、仿造、借用”阶段,研制出的煤矿救生舱基本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几十家企业进行煤矿救生舱的研究,部分研究企业已经同美国、法国等国家开展了国际合作,具体实例如下:

(1)北京科技大学承担了国际科技支撑计划,并在煤矿救生舱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2010年6月,北京可以大学相关研究团队在山西煤矿集团巷道内成功完成了68小时5人的安全营救验证试验;

(2)北京科技大学、山西重生矿业有限公司、山西煤矿集团童工研制的煤矿移动式救生舱获得了我国第一个救生舱安全标准许可证;

(3)林州重机煤矿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于2011年2月19日对外公布,他们已经对多斯全资公司进行了增贷,并在经营范围允许范围内增设煤矿安全设备的销售。

(4)黑龙江龙泉煤矿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矿用救生舱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进展。

3 煤矿安全设备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煤矿顶板安全监测系统是未来监测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煤矿安全事故中,水灾火灾事故以及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机理比较单一,针对这两类煤矿安全事故,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市场相对比较成熟。而对于其他类型的事故如“冲击地压事故”以及“顶板事故”的发生机理则相对比较复杂,防治这两类煤矿安全事故需要借助多门学科,并且需要深入的科学研究,因此提供了进入的门槛,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非常少。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广度的不断拓展,“冲击地压事故”以及“顶板事故”的发生次数以及引起的人员伤亡数已经逐渐超过瓦斯事故,他们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及难点。表1是我国2007年至2009年的三大煤矿事故统计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顶板事故位居三大煤炭事故之首。目前,我国年产100万吨以上的煤矿约有1100家,但我国顶板安全监控系统仅有400套左右,现按每个煤矿两个工作面来算,顶板安全监控系统在大中型煤企中的安装率仅为20%。随着我国煤矿的整合,到2020年,我国年产100万吨的煤矿数将达到2500家,由此可以看出,顶板安全监控系统在我国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

3.2 煤矿企业配备移动式救生舱已迫在眉睫

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煤矿的避难所有明确的设置规定,他们均要求移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结合使用。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在加上我国在智利的成功救援实践,给我过大力发展移动式救生舱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新出台的规定明确规定,我国所有煤矿企业必须在2013年以前设置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由于救生舱有着灵活性高的优点,我国势必会加大对煤矿救生舱的研究力度。

4 结语

煤矿安全设备的研发关系我国煤矿开采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必须加大对煤矿安全设备的研究力度,使我国煤矿安全设备赶超国际水平。同时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研究人员继续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我保证我国煤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大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与发展[J].煤炭科学技术,2010,38(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