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技术的功能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7 16:12:17

科学技术的功能

科学技术的功能第1篇

 

关键词:认识功能 生产力功能 社会变革功能 

 

现代科学技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进入了它的巅峰状态。进入20世纪后,科学已经向微观和宏观领域进军,要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要靠理论思维,而且要依赖于最新的复杂技术装备的支持,这就促进了科学的技术化。同时,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现代技术完全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变得愈来愈复杂、愈精密。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高技术就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这就是技术的科学化。 

 

一、认识功能 

 

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这是其功能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因为科学技术首先是人类用以考察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体现: 

第一,科学技术通过构建理论和学科体系使人类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技术通过占有大量观察、实验材料和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出以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原理,揭示并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就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感性层次上升到了理性层次,并不断推动人类认识的快速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增强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因为知识的累积、理论体系的形成使人类逐步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开阔视野并依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预测和预见,提高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进了人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不仅揭示了自然规律,而且揭示了思维规律,从而改变了人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基本方式,提高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效度。同时,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还创造出了新的思维工具和新的思维方式如机器思维等,改变了思维内容,大大延长了人类的思维器官,提高了人类的思维能力,推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二、生产力功能 

 

人类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其中“知识”主要是科学,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人类历史上“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用的根本性、深刻性;第三阶段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了人类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由基础作用上升为主导作用,正在变成影响社会进步的核心领域。与这些科学论断相对应的是科学技术正在全方位地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生产活动的介入越来越直接,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对原有的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都有了革命性的改造,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的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在标志之一。

三、社会变革功能 

 

近代以来的几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把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在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由于其内在特性和高速发展,也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主要通过下述途径实现: 

第一,通过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和手段,特别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累积、技术手段的更新,为社会的全面变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功能第2篇

论文关键词:认识功能 生产力功能 社会变革功能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具有多种功能,但就其实质而言,可以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功能,改造世界又可以分为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社会两项功能。

现代科学技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进入了它的巅峰状态。进入20世纪后,科学已经向微观和宏观领域进军,要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要靠理论思维,而且要依赖于最新的复杂技术装备的支持,这就促进了科学的技术化。同时,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现代技术完全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变得愈来愈复杂、愈精密。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高技术就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这就是技术的科学化。

一、认识功能

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这是其功能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因为科学技术首先是人类用以考察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体现:

第一,科学技术通过构建理论和学科体系使人类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技术通过占有大量观察、实验材料和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出以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原理,揭示并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就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感性层次上升到了理性层次,并不断推动人类认识的快速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增强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因为知识的累积、理论体系的形成使人类逐步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开阔视野并依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预测和预见,提高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进了人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不仅揭示了自然规律,而且揭示了思维规律,从而改变了人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基本方式,提高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效度。同时,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还创造出了新的思维工具和新的思维方式如机器思维等,改变了思维内容,大大延长了人类的思维器官,提高了人类的思维能力,推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二、生产力功能

人类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其中“知识”主要是科学,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人类历史上“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用的根本性、深刻性;第三阶段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了人类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由基础作用上升为主导作用,正在变成影响社会进步的核心领域。与这些科学论断相对应的是科学技术正在全方位地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生产活动的介入越来越直接,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对原有的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都有了革命性的改造,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的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在标志之一。

三、社会变革功能

近代以来的几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把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在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由于其内在特性和高速发展,也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主要通过下述途径实现:

第一,通过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和手段,特别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累积、技术手段的更新,为社会的全面变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变革生产关系。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力结构曾发生过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超过从事畜牧业的人数,第二次是工业劳动人数超过农业劳动人数,第三次是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数超过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数。特别是第三次变革以劳动者素质提高为前提,通过产业调整和降低劳动强度,大大缓解了近代以来十分紧张的阶段对立关系,改革了旧的生产关系,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努力建设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

第三,通过与先进社会意识的结合变革上层建筑。科学技术是历史前进的大杠杆,是社会革命的催化剂,它与先进社会意识是天然的盟友,共同肩负着变革旧的上层建筑的使命。首先,它通过充当政治斗争的思想工具,加速旧的政治制度的灭亡和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其次,它通过改进军事手段、物化为武器装备来改变阶段力量对比,加速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再次,它通过自身的发展和感召力来增强信心、壮大国威、振奋民族精神、扩大政治影响。正因此,一些国家才极力通过夺取和占领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来巩固自己的上层建筑。

第四,通过改进生活基础来变革人类的进化方式。首先,科学技术通过丰富物质生活产品巩固生活基础来转移和提高人类的生活目标;其次,科学技术通过扩展人类的生活范围来增加人类的深层交往,开阔人类的视野;再次,科学技术通过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规范来推动一种新境界的文化生存和生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使人类社会向更加文明健康的状态迈进。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不仅能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不仅能改造自然界,而且能变革社会。

参考文献

[1]苏思毛,陈文龙,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创新论坛,1999(3):12—14

[2]王飞绒,科技人员特征及其激励[J],科技与管,2003(5):121—124

科学技术的功能第3篇

许多人把科技博物馆誉为“新型的学校”。有人说科技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扩展、延伸;也有人将科技博物馆称为课外(或校外)科技活动阵地,理想的“第二课堂”。这些提法不无道理。对界外人士来说,这些提法是可以理解的,这可能是一种善意的比喻。但科技博物馆自己也这样来认识,就值得研究了。不难看出,这类提法的基点,一是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一是认为“教育必须通过课堂形式进行”。学校以外的教育机构,不论其性质、功能,一概冠以“学校”,这些机构的教育行为,充其量只能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扩展、延伸”,因而只能处于“第二”的位置。尽管科技博物馆的教育环境与学校的“课堂”决然不同,然而也必须冠以“课堂”一词,以示其教育作用。这种认识自觉不自觉地在把科技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作比较,由于缺乏自觉性,这种比较是盲目的、模糊的。而这种认识对科技博物馆的各项工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如:有人建议,科技博物馆的展品从内容上要更贴近中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运用现代化手段,补充一些必要的实验、,以便引起学校领导和有关教师的兴趣,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观众。有人多次与学校探讨,能否将有关课程(或其中的一部分)搬到科技博物馆来上。也有人提出,应把观众在科技博物馆学到了多少知识作为对科技博物馆教育效果评估的重要标准。还有人认为,科技博物馆教育最本质的方面在于:一是传播科学知识,二是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能力等等。按照这种思路来设计科技博物馆的展区、展品,开展教育活动,是否符合科技博物馆的初衷?这里有必要将科技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

第一,不同的教育思想。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强制性,它是使人们掌握最基本的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内容多是前人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经验总结,是前人认为后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受教育者通常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状态。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则以吸引为主,主张观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不给观众任何压力。这里为观众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

第二.不同的教育对象。除成人教育外,传统的学校,教育对象的层次是单一的,学生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年龄段,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知识基础、智力发展相差不大。因此可以把学生分成年级,用统一的教材来传授知识。就成人教育而言,尽管教育对象在年龄和知识层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它的教学内容仍是统一的。不同年龄和层次的人们因共同的需要聚在一起,学习一门或几门共同的课程。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对象,则是社会全体成员。它的观众从小学生到教授,知识层次和年龄的跨度极大。因此科技博物馆教育的难度是极大的。它不可能用某一知识层次的展品来满足所有观众的要求,更不能采用“分班上课”的做法,而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不同的教育目的。就传授知识这点来说,学校是把前人发现的科学规律和经验,经过严格的筛选后,按照一定的体系编成教材,由教师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则不以系统地传授基础知识为目的,而主要着眼于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开发智力。科技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但这种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的延续和扩展。

第四,不同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是按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传授的知识不可能全面,由于课时的限制,许多基础知识不得不忍痛割爱;二是传授的知识不可能太“新”。因为高科技的内容从科研到应用需要时间,再编入教材又需要时间。科技博物馆教育的内容,则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限制。•学校和科技博物馆在教育内容上会有重叠,但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内容,多数是在课本之外的。因此能否粗略地说,在教育内容上,学校教育侧重于历史的回顾,科技博物馆的教育更多的是面向未来。

第五,不同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主。尽管一再提倡启发式,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以灌输为主的。因此学校教育是在被动的圈子里让学生争取主动。科技博物馆打破了这种传统教育的常规,它以展品的趣味性来吸引观众,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学习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或是完全出于观众的自愿。在这里,观众是绝对的主人:学什么,不学什么,哪里学得探些,哪里知道就得,一切全由观众自己决定。尽管有以上的区别,在教育功能_匕科技博物馆和学校是完全一致的。科技博物馆以它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而独具特色,但它绝对代替不了学校教育。科技博物馆不可能把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变成展品,并且像教材那样讲深讲透。

因此,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时也借用这些方式搞科普讲座或培训班。学校教育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模式,并在不断改革、完善中、然而它的不少弱点,不是一下子能克服的。科技博物馆正是在这些方面超过了它而独树一帜的。如果完全按照力、学校的方法去办科技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将回到传统教育的道路上去并因此失去光彩。而要求每个学校都办成科技博物馆,既无必要,也是绝对行不通的。因此,科技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无法互相替代,他们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科学技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内涵

科学技术以其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知识、新的学科领域和新技术大量涌现。人类在经历了几干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几百年的工业经济时代之后,正在迎来一个陌生的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将对人类的生产、经营、生活、服务、思维、就业等许多方面带来巨大变化。新的知识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并逐渐构成人们新的消费基础。因此,学习将不再是谋求发展的潜在资本,而会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讨论科技博物馆教育内涵的。

一、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等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的看法。科学思想至少包含这样几个基本点: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中;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由于物质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要不断地深化,这种认识过程是没有穷尽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等。科学思想教育对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刻影响。近些年来,一些城市封建迷信活动泛滥成灾;与此同时,伪科学、反科学活动也很猖撅。这些与现代文明相悖的现象,日益侵蚀人们的思想,愚弄广大群众,腐蚀青少年一代。因此,加强科学思想教育,引导公众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促进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从根本上动摇和拆除迷信、愚昧现象的社会基础。这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关键,也是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是科技博物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二、科学精神

在长期的科学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科学界逐渐形成了一些约束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这就是科学精神。其主要内容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怀疑善于提出问题,特别是在一般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敢于怀疑,才能发现。2.务实通俗地说,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敢讲真话,不弄虚作假。科学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去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因此务实就成为科学精神的基础。3.进取永无休止的进取精神,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本性。4.创新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所以科学必须创新。创新是科学的生命。5.严谨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很严格的。因此科学研究不能有丝毫差错,不能马马乎乎。科学要求严谨。6.公正客观、公平,没有偏向,不凭个人的感情用事。7.合作科学从一开始就是由许多人参与的共同的事业。协作已成为科学家的共同规范。8.奉献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科学精神的最高表现就是献身科学,献身社会。科学精神是个人的、社会的重要的精神财富。它对于促进人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科学方法一般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本文限于篇幅不逐一解释。’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手段和重要工具。掌握了科学方法能更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更透彻地理解这些知识。科学方法作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蕴含着极大的智力价值,一亘变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能获得智力发展‘科学方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才华。与科学知识相比,科一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应性。因此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但科学方法教育一般是要结合科学知识教育来进行的。四、科学知识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通常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经验知识和常识。它们多是对一些客观现象的直观判断,不能提供对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如摩擦生热;冰箱可以冷藏食品;骑自行车上坡很费劲等。另一类是科学知识。它是关于客观世界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或逻辑证明的系统知识。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具有两个根本特性:客观真理性和逻辑系统性。科学知识的作用:1.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是使人们的认识水平逐步接近当代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的捷径。2.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3.促进智力发展。4.提高科学的预见性。现代科学对科学知识的新认识:科学知识体系内部存在一种特殊的球状结构,如同地球由地壳、地慢、地核组成那样。知识结构(从外向里):知识外壳—事实性知识,如电磁现象等,说明“是什么”;知识鳗层—定律性知识,如遗传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等,说明“什么样”;知识内核—原理性知识,如相对论、进化论等,说明“为什么”。人们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系统认识,通常都要遵守从事实性—定律性—原理性的发展过程,人们的探索性思维通常是1从科学知识的外壳部分,通过慢层向内核逼近的。知识浩如烟海,科技博物馆即使空间再大,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全部拿来展出。因此,必须对知识进行选择。一般来说,科技博物馆应该选择这样三类知识:第一类:社会发展急需普及的内容。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计算机和网一络知识;与环境相关的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和生态平衡知识等。第二类:公众提高素养需要的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等。第三类,有必要让公众了解的内容。如一些新的学科领域、科学前沿以及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将产生巨大影响的高技术的有关知识,像混沌现象、虚拟现实技术和克隆技术等。科技博物馆教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这四个方面不是平行关系。提高人的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是使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二有了科学精神,人们就会自觉地按照时代规范处理好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关系。掌握了科学方法,就为人们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提供了一种能力。普及科学知识就是为上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服务的。因此,普及科学知识绝不是科技博物馆教育的唯一的终极目的。

三、科学技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特征

1.科学教育性

科技博物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对公众进行科学教育。它通过各种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体会科学方法,感受科学精神,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公众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开放性

科技博物馆教育的内容,既包含科学技术史,又包含科学前沿和高技术;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普及,又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它不局限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项技术。因此,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科技博物馆教育的对象,是面对社会的全体公众,不局限于某一部分特殊的人群。因此,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对象具有开放性。科技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是丰富多采的,既有科普展览,也有科技培训、学术交流、科学报告,夏(冬)令营;既有自己单独举办的活动,也有和社会其他机构合办的活动。这种多样性构成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放性。科技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是丰富多采的,既有科普展览,也有科技培训、学术交流、科学报告,夏(冬)令营;既有自己单独举办的活动,也有和社会其他机构合办的活动。这种多样性构成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放性。依靠社会力量,开门办馆,立足于人民之中,与社会融为一体,不仅是由于经费短缺,最根本的是科技博物馆的性质决定的。它是由政府主办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教育机构。它的某些展品,甚至某一展区,由相关企业给予支持是常见的。因此科技博物馆的办馆方针就体现了开放性。

3.实践性

科技博物馆的展品,大部分是欢迎观众亲自参与的。这是由于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在实践中诞生的,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的。这种参与型展览,既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又能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科技博物馆还有意识地组织旨在提高观众动手能力的教育活动。这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观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潜移默化地使观众体会到许多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对于提高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科技博物馆教育的实践性还表现在它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在普及知识的同时,注重向观众介绍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仅使观众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使观众感到十分亲切。、

4.进取性

永无休止地发展,是科学技术的本性。自然界的运动是无休止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运动也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这一特点,必须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因此,科技博物馆时刻关注着科学前沿的进展情况,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国际动向。它及时地更新展品,调整展览内容,有时还采用科学报告、知识讲座和临时展览等办法来反映科学技术的新的进步和新的成果,以及科技方面的热点问题。科技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形式,也在随着时代不断推陈出新。这些决定了科技博物馆教育的进取性。

四、研究科学技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

科技博物馆是不同于学校的一种新的社会教育机构。科技博物馆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因此,不应该按照办学校的办法去办科技博物馆,更不应该把科技博物馆办成学校的实验室或“第二课堂”,使科技博物馆成为学校的附庸。科技博物馆应该走自己的路。对观众的要求要进行分析,观众的要求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对不合理的意见要耐心解释和引导,不能为了吸引观众而去迎合、迁就一些不正确的意见,’人云亦云。弄清科技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对于明确科技博物馆的办馆方向极为重要。在对科技博物馆教育效果的评估中,把观众掌握了多少知识,弄清了多少科学原理作为评定成功与失败的重要标准是不妥的。观众在科技博物馆的有效参观时间一般只有一、两个小时。

科学技术的功能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认知、生产力、社会变革、生态调节和经济五个不同的方面描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功能,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发挥的有利作用加以阐述,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动因之——科学技术,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学技术,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研究,得出新的方法;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实际运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实际意义。然而技术对科学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

    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经验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其主要功能包括:

(一)认知功能

    科学技术对人类战胜迷信、愚昧,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都能起到促进作用,这些就是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认知功能的体现。

    首先,科学是自然界本来面目的反映,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现律。成为了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旧的习惯势力,宏扬理性、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教育的内容,并且往往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为全面提高人类智能状况,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创造条件;再次,在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尊重实践、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生产力功能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产阶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逐步成为了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马克思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极其深刻地指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生产力功能。

(三)社会变革功能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变革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且它还是其他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当然,社会制度的变革不可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这里,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在于给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再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日益巩固。

(四)生态调节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使用这些能力,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趋势。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生态调节功能,就是在掌握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过程干预不当所引起后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当然,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生态调节功能的同时,加强社会的改造和管理、严格立法、执法,实行综合治理,才可能有效地解决。

(五)经济功能

    在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以自身的功能为社会服务并影响社会,最主要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科技进步不仅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改变了整个经济生产的产品结构、劳动力结构及资源和资金的配置,从而导致经济结构中最主要部分—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日益高级化。人类历史上无论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还是由劳动力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或者由粗放式到集约式经济形态及其结构的转变,都是由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促成的。

科学技术的功能第5篇

科学技术能够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使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领域不断扩大,能够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通过创新认知和创新实践,从宏观上来说,可以使更宽广的自然界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自由;从微观上来说,可以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入,能够揭示事物更深一层的本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以满足人的需要。现在,人们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不仅可以利用自然界已有的现成资源,而且还可以创造出许多自然界所不能直接提供的新的物质,使人类对劳动对象的利用、开发不断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根据自己的目的,利用科学技术创新,按照自然界物质的属性和规律,对天然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必然使劳动对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人工自然物,从而大量增加新材料、新品种的数量和不断提高它们的质量,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也由单纯的人同自然关系发展成了人同天然自然和人同人工自然的双重关系,从而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经济提供着社会的物质支撑。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每一次经济上新的发展,每一次文明的进步,都主要得益于科学的发现、技术创新的飞跃,得益于技术创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先进生产力。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1)科学技术

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结构优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构建和谐经济环境的本质要求。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一般来讲,产业结构的性质是由技术结构的性质所决定的。2004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总理强调,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体制问题、结构问题、增长方式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产业结构作为一种资源转换器,最终的作用是通过投入生产要素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市场需求特别是最终消费需求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产业结构的变动能使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的配置,而主导产业的更替是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

(2)科学技术促进经济

增长方式的科学转变。一直以来,我国采用的是一种生产能耗高、经济效益低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方式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正面临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失衡状态。克服这种失衡状态的关键是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科学的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否合理,利用是否高效,组合是否优化。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在生产体系中的“新组合”。每一个生产函数都假定一个已知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不同,生产函数也不同,也就是说技术创新能够在生产要素投入合理的基础上,高效组合、利用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利用方法的不断改进和不断创造出更多的新资源,以此来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科学技术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对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和社会道德的提高。道德发展的历史表明,不可能设想在青铜器的奴隶制时代,会有完美的人道主义产生;如果没有近代科技和机器大生产代替手推磨式的生产,也就不会有资本主义文明的道德取代封建文明的道德。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运用,有力地冲击了传统道德观念,为新的道德规范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科学技术的功能第6篇

关键词 科技传播;艺术;科学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050-03

艺术是人类社会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艺术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充实了人生幸福的内涵,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科学事物的创造离不开艺术。艺术追求的是美,而科学追求的是真。艺术是形象思维,反应社会与生活的现实,突出的是事物的个性;而科学是抽象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强调的是事物的共性。正是因槿绱耍有人说,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艺术与科学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需要艺术,并体现着艺术;艺术也体现着科学,且越来越需要科学[ 1 ]。

社会科技意识的提升,可以让公众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增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科研人员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技事业。这些均依赖于科学教育和对科学技术的传播。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它的传播效果,不仅会影响科学技术本身的作用,还会影响其社会价值。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等科学传播作品,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情感因素作用于人的感性认识,让科学知识更易被理解,更易被接受,让公众感性并潜移默化的感受科学方法、科技过程、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艺术在这里发挥出的作用,犹如一粒种子在荒漠中无法生根发芽,自然看不到这粒种子的作用,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种子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后才能盛开出绚丽多姿的花朵[ 2 ]。

1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相生互补

1.1 艺术的3种主要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在我国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艺术主要有3种功能,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典型的艺术形象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艺术的认识功能包含了认识社会的功能和认识科学的功能。事实上,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推动着艺术活动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从简单走向复杂。在这个层面上,在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科学方面,艺术的认识功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艺术的教育作用是以情感人,接受者先被情所动,继而引发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教育。道德、法律、哲学以及科学知识的教育作用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唯独艺术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艺术的审美功能指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塑造各种典型艺术形象,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审美能力[3]。

1.2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物质功能[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R.K.默顿(R.K.Merton)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概念。

科学史学家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讲到,“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我们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且满足我们的需要。”他认为,科学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功能。其社会功能包括了认识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物质功能。

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所以科学研究揭示的是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从古至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科技认识功能的体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拓展人的认识空间的同时,也冲击着人类传统的或者已有的价值观及社会制度体系。核物理学在核能发电领域中的应用,造福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却造就了核武器这个20世纪出现的人类全新武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化。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在组织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无限的益处;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如造成生物的单一性而走向灭绝等。

科技的经济功能体现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就要提高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改善劳动手段、提升管理水平。科技的进步调整并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科技不只为人类带来物质、经济上的利益,更重要的价值是其带来的精神文明的发展。科技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内在要素协调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社会体制建设以及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和信仰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性质、内容和趋势。这些都是科技文化功能的体现。

科技的物质功能指的是,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最直接的利益是物质生活更加丰裕。它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收入得以增加,同时也为人们消费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消费方式[4]。

1.3 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生互补

艺术是人类智慧生成的动力源泉。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相生互补,它们是走向共同繁荣进步的动力源,是人类的创新型思维。这种创新型思维是创造奇迹的心理能力和思维智慧,为人类所独有。艺术的知觉方式为科学思维提供了思维的元素和依据,启迪着科学家的思想,甚至导引他们思维的方向[5]。

科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推动了社会发展[6]。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生产工具、工艺方法、控制手段、劳动者的技能和智力水平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发明、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变革。电脑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样,艺术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的表现形式演绎着对科学的认知。科学研究因艺术思想和表现力的迸发而变得更加活跃、生动。艺术和科学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即相互独立又有交集,它们改变着客观世界,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7]。

科学可以使人认识抽象的真理,艺术则能使人认识形象的真理,艺术的认识功能和科学的文化功能,让公众通过科学传播作品认识科学、理解科学的同时,也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8]。

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科技传播活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必然产生,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科技传播这一重要环节。所以,科技传播与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

2 科技传播――传播科学,让公众觉得“科技有意思”

2.1 什么是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是指利用适当的传播方法、媒介、活动,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的传播普及,促进科学技术的扩散和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分享,激发公众个人、群体、社会组织对科学技术的意识、体验、兴趣、理解、意见的过程[9]。

“科学传播”是一种科学普及理念和现实发展形态。它代表着科学信息在社会中的流传状态由主要是通过科学家自上而下向公众灌输的单向过程,拓展为在科学家、政府、公众、媒介、工商企业以及教育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之间交流与对话的传播活动。

2.2 科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传统的科普往往表现为知识的单身流动过程,从实践操作到理论研究都建立在一个预设前提之上,即科学总是神圣的、科学家总是正确的,需要考虑的总是只是如何更快更好地使更广泛的受众接受来自科学家的教育。这种理解在对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手法以及传受双方关系的认识上都过于简单。

我国《科学素质纲要》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明确界定为“了解必须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10]。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科普需要也在不断地增长。从趋势上看,科技传播正迈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科技教育、O施传播、媒体传播、科普活动成为科技传播的基本渠道。作为重要的科技传播手段,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等科学传播作品能够吸引公众,通过获得实际的感受和体验,帮助他们加深对科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公众对科学的体验和认知,进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

2.3 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

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科技类期刊等这类传统的科技传播形式,常常涉及专业知识与术语,除本专业研究人员外,公众并不知道这些术语的专业背景和内在含义,也很难理解这些术语和知识,这样就阻碍了科技信息的有效对外传播,导致公众无法通畅、有效、便捷地获取科技信息,无法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科技信息,就会形成公众与科学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科技信息便很难发挥实际的社会功用。

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这类近年来流行起来的科技传播形式,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让传播内容由枯燥变生动,由平淡变精彩,直观性强、趣味性强,更具吸引力,能够使公众有兴趣且轻松地接受科技信息,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技术方法,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重视科技的社会价值,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科学技术,在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自觉地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3 “秀”科学,让科学在表演中传播

3.1 全国科学表演大赛

2016年7月23日,第四届全国科学表演大赛表演类作品决赛在克拉玛依市落下帷幕,作为首届“丝绸之路”科学节亮点活动之一,这场囊括科普剧表演和科学秀演出的比赛,将科技与艺术巧妙融合,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沙尘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最常见的自然现象。10个维吾尔族孩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表演中穿插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讲述了家乡从过去的荒凉到如今老百姓与自然斗,用科技改变现状的故事。“我的家在民丰县安迪尔乡,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每年有200多天的沙尘暴天气,我们不怕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家一起种植红枣树,种下安迪尔绿色的希望。”动听的维吾尔族歌曲响起,民丰县安迪尔乡中心小学学生带来的《可爱的安迪尔》开始了青少年组的科普剧表演。可以说,生动有趣的“科学秀”将科传播与艺术表演融合在一起,拓展了科普文化的内涵。丰富的表演形式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教师在科学教育方面有了许多新思路,用科学表演带动科技传播效果会更好。

3.2 福建“小小化学家・科普夏令营”实践活动,科普情景剧引围观

2016年7月6―7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福建闽侯团县委共同合作开展的以“青春建功新福建,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 大学生志愿者们将化学实验以有趣的话剧形式表演了3场妙趣横生的科普情景剧。其中《捉妖记》,更是让小朋友们呼声不断,惊叹连连。

狡猾的大师和他的徒弟利用所谓的“捉妖大法”让普通的手帕像是有保护膜一样烧不坏,神奇的“水碗”加入液体后自动燃烧,白纸血印,大象牙膏等江湖骗术敲诈别人的钱财,让现场的尖叫声此起彼伏。《乞丐与黄金雨》中的乞丐妄想制造黄金雨来发财的白日梦最终也因为贪心落空,以及《柯南破案》中的碘粒现指纹实验也让小朋友们疑惑不解。而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都在化学人哥哥姐姐最后细心的讲解之下揭开面纱。

生动的语言,夸张的舞台动作,美妙的音乐,别具一格的美术设计,让科学在表演,搭建起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传播科学知识,让公众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3.3 大型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

2016年7月,大型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作为国内首档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将“专业性”的科学搬上了“娱乐化”的舞台,为的就是能够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科学的快乐,用更加生动可感的方法探索科学的奥秘。每期节目播出前推出的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就是要通过互动的方式挖掘出科学本身的趣味性,带动全民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让更多的人关注科学。

3.4 国内首档互联网科普秀《耐撕科学姐》

2016年9月2日,光明网联合映客推出了国内首档互联网科普秀《耐撕科学姐》。这期以“与亡灵对话的人”为主题的互联网科普秀不仅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还在微信朋友圈引起了热议。网络直播中,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所长、专业法医学博士邓亚军不仅就具体的案例分享了如何帮助刑警查案,还做了人血确证试验、精斑确证试验。

光明网联合映客创造性地采用“直播+科普”的方式,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结合,把法医的实验室搬到了线上,节目适当稀了知识的“密度”,增强了公众与科学之间的“黏度”。节目让网友走进实验室,与专家时实互动,不仅传播了知识,还激发了网友的科学兴趣,让网友真切地感受到了节目所传达的严谨科学精神,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随着网络直播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一个更加多元立体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4 科技传播与艺术相融合 感受科学的魅力

法国19世纪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艺术教会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人们眼中的世界改变了样子。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生活,道德情操高尚,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对科技传播成功与否的判断,已经由公众是否掌握科学知识,转变为公众是否对科学产生了兴趣,是否主动去探究科学。

在艺术发展史上,艺术发展与异变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包括艺术工具、材料、艺术载体、传播媒介的更新与使用。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份子,艺术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社会经济的作用,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更新了艺术形式的深广性,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范围。艺术源自生活,生活亦离不开艺术,每个领域都可能出现艺术,科技传播领域亦然。

随着科学发展的日益复杂化,科技将进一步加快社会生活的节奏,科学知识在总量上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全方位改变了人的学习、工作、交友、娱乐和消费的方式。如何正确、合理地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成为摆在每一个现代人眼前的问题。当前,科技传播的目标已经由科学知识单向传递转向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进国民对科学特别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创新精神,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全面培养的全人教育。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让科技传播的载体更加多种多样,艺术展现形式更丰富。拥有了艺术魅力的科技传播作品,用艺术表现中的情感因素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进而影响公众的思想、情感乃至行动。艺术与科技传播的融合,让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广泛,让公众感受科学的魅力,让科学方法的应用更合理更正确,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海涛.浅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J].新校园(上旬),2013(9):47-48.

[2]谷霞.漫谈艺术的社会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9-150.

[3]胡国玉.浅析艺术的社会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2):186.

[4]张莉,张萍.试论科技的社会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J].科技信息,2010(23):140,142.

[5]张婷婷.试论艺术的智性价值[J].艺术百家,2015(2):124-129.

[6]刘俊杰.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J].特区经济,2014(12):221-222.

[7]张若滢.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浅析[J].美术界,2013(6):86.

[8]王宏建.略谈艺术的功能[J].美术研究,1983(1):81-88,27-47.

科学技术的功能第7篇

关键词: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

abstract: the logo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reflected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to laws of development of s&t and the law of s&t program itself. from the visual angles of program text, we can see that utility logos takes dominant status in the chinese middle-long-term s&t program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set up .the utility logos came from th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s&t itself and decided by real situation of chinese s&t. china taking utility logos in s&t program is a realism choice, but it is an unsound logos of s&t program and making against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t. we must to do fine-analysis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utility logos of s&t,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introduce more philosophy thought in it.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utilitarianism; logos

近代科学技术从一诞生就受到社会的复杂影响,特别在二战之后,科学逐渐进入大科学阶段,技术在进入第三次革命后,更是呈现非线性的不可控制的发展态势,科学技术应用中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发展已成了各国博弈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人们提出了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科技规划逐渐被各国接受。新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科学技术的计划发展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科技发展成了国家发展的重大事务,因此科技规划在中国显得特别重要。

一、对中国科技规划理念的理解

建国以来,我们一共制定了9次中长期科技规划,分别是:“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86-200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91—1995—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中长期科技规划中,规划理念是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整个规划围绕理念展开。建国以来的每次科技规划都受到规划理念的直接影响,有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反映了具体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们对科技规划自身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规划理念可以使我们对整个中长期科技规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站在哲学的层面进行反思。

首先需要对“理念”(logos)有个理解。古往今来,不同的学科的学者对于其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本文更多的从哲学角度去理解。在柏拉图那里,他把理念理解为独立存在的一般概念,理念是“真实的实在”。[1]今天对理念的理解显然与古希腊时期有所不同,更多侧重于对事物高度概括的理解。“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指引人们从事理论探究和实践运作的航标及鹄的,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务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2】

科技规划理念是指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和规划自身制定与实施的总体原则、指导思想、根本观点、发展目标等。科技规划理念按科学技术作为工具性使用的程度高低可分为:理想性规划理念,现实性规划理念,功利性规划理念。理想性规划理念基本不顾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允许科学自在、自为的发展,很少干涉,对于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加以约束。现实性规划理念指社会对科学技术的索求增加,科学技术自身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必须回应经济与社会的需求,基础科学的发展很少受到干预,应用科学与技术发展有框架而无具体的限制。功利性规划理念比较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性和社会性,科学技术发展受到规定目标的干预,按人为理解科学技术的方向发展多于按科学技术自身规律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在支撑经济、社会、国防等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得到发展。根据社会干预程度的高低进一步可分为强功利性规划理念和弱功利性规划理念。强功利性规划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发展的近期成果,科学技术成为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附属品,科学技术发展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导向,基础科学受到忽视,技术规划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弱功利性规划理念对科学技术发展有明确的导向,基础科学的发展有所侧重,技术规划的比例相对较高,科学技术发展主要为推进经济、社会目标服务。

那么如何理解我国的科技规划理念呢?有必要对相关代表性的论述进行回顾。学界对中国科学的政治性有共识。马惠娣认为新中国第一个科技规划体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政治化倾向。[3] 她在《关于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理论思考》中提出中国科学技术的政治化倾向两个方面:科学上的学术大批判和技术上的与经济脱节。科学技术更多的被作为巩固政治的手段,一切围绕政治这个中心运转。“科学政治化的一大后果,就是把科学等同于技术。在政治高于一切的社会氛围中,科学的重要性只在于技术上的应用。” [4] 龚育之在《一件历史公案和新的研究起点》中记述了文革末期“四人帮”和邓小平之间的一次政治斗争,核心是“毛主席有无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人帮”欲借机整倒邓小平。“在批邓运动中,这个汇报提纲被诬为‘三株大毒草之一’,‘四人帮’发动了对它的激烈的大批判,除了‘右倾翻案风’这个总帽子以外,特别加了两条大罪名——一曰造谣,说汇报提纲造毛主席的谣言,编造了一条毛泽东语录;二曰篡改,说汇报提纲引用的译文篡改了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讲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原文里没有‘首先’两个字。” [5] 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科学技术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从科学技术作为政治的附属品和斗争手段来看,新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采取了功利性理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长期科技规划浸润了很强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色彩。它的理念是功利性的。美国研究中国科技问题专家理查德•萨特密尔(richard p. suttmeier)指出新中国的科技目标实际上还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我们就看到对科学和技术表现出长期的功利主义兴趣和目的。概括的说,这些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通过广泛的传播和推广科学技术,为文化改造服务。” [6] 从建国到现在,历次中长期科技规划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改革开放前的阶段,科技规划体现了“科学与政治的结合”,为政治所用;改革开放后的阶段体现了“科学与经济的结合”,科学技术为经济服务。尽管每个阶段都有注重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容,但总体来看,尤其从科技规划的实施层面看,科学自身的发展一直受到忽视,功利性理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董光壁在其专著《中国进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中指出中国“科学目标的功利偏向”,“对科学的功利要求与科学的自主发展规律相协调,并非总是能做得最好的。” [7]

二、中长期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的文本分析

审视建国以来中长期科技规划理念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中国科技规划的功利性理念色彩非常浓厚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以下的文本分析。

如果笼统的说中长期科技规划有功利性似乎还不够准确,因为我国的科技规划包涵比较多的内容,除了对技术和技术科学的规划外,还有对基础科学的发展规划,对实施科技规划保障体制的规划等等。在改革开放后,科学体制的规划又成为科技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体制都有明显得被作为手段和工具的痕迹。尽管对技术采取功利做法有些合乎逻辑,但在技术与科学联系非常紧密的大科学时代,对技术的强功利性理解导致把科学作为技术来理解而同样采取功利性的做法。分析规划文本,可以看见很多功利性理念的体现。

新中国第一个12年(1956-67)科技规划取得很大成果,奠定了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基础。“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技术体制,并由此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 分析12年科技规划文本,就会清楚看到许多急功近利的表述。如“对于科学的空白部门必须迅速加以填补,原来较有基础的部门必须迅速加以提高和加强,务须迅速摆脱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现象,在十二年内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9] 尽管建国初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热情高涨并抱有良好愿望,但要在短时间内接近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不切实际的。1956-1967年科技规划在制定指导方针时存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和“重点发展,推动全面,加强基础,迎头赶上”的争论。“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少数人曾有不同意见。如有人建议改为‘重点发展,推动全面,加强基础,迎头赶上’,也有人提出了其他修改意见。我们认为‘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是正确的,不应改变。” 【10】争论反映了发展技术科学为主还是基础研究为主的矛盾,一直贯穿到以后科技规划理念中。与时局配合,科技界发动科技大跃进,建国初的政治热情和科学家的良好意愿的结合,取得提前五年完成首次规划的巨大成就。但12年科技规划的社会效果与历史遗产值得深入反思。“总体上来说,‘文化革命’前科技规划的制度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利的。不过,这也确实扩大了国家对科学的控制。” 【11】在当时情况下,科技规划不仅要发展科学技术自身,而且还有巩固政权、建立国民经济基础的功能,其规划的功利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1963-72年的8年科技规划中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工作必须更好地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服务。” [12] 这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非为本身服务,而是巩固政权、服务政治。科学技术作为巩固政权和服务政治的手段,在延安时期究就已如此,当时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是不赞赏脱离实际的高深研究。第一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李富春在1943年批评一些科技工作者脱离实际时说到“但另一方面。自然科学会未闻研究讨论这些问题。自然科学院也未闻研究讨论这些问题,科学副刊也很少解说这些问题,却以很大的篇幅去解说宇宙、地球,这又是什么原因呢?”[13] 徐特立当时给自然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我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无论在高深的学理方面或粗浅的技术方面,总的任务是为着生产,为着解决抗战的物质问题。”[14] 科学技术作为巩固政权、服务政治的手段和工具在当时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成了一个传统一直到建国后。“建国初期的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延安时期的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即强调科技为现实服务。”[15] 虽然这样做短期内取得很大成果,但功利性做法是不利科学长远发展的。“但在实践中,由于过分强调科学的功利性,从长远讲,对于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16]

文革后,在1978-85科技规划的奋斗目标中,提出“在二十世纪内, 我们必须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 在城乡实现电气化, 在工业生产主要部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 使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 国防威力大大加强, 保证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科学技术上,要拥有宏大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包括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技术专家, 拥有最先进的科学实验设备, 使大部分科学技术领域接近、部分领域赶上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某些领域居于领先地位。”[17] 由于文革十年的压抑和急于追上并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迫切愿望,使得规划出现冒进色彩。“《八年规划》是在‘文革’刚刚结束后制定的,这个科技界急于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情绪在新的规划中集中表现出来。规划提出了一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后来发现有些目标不太切呼实际,规划的项目也被调整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八年规划》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冒进’的规划。”【18】之所以出现冒进和盲动,原因很多,但对科学技术期望过高是重要原因,这背后反映了非常强烈的功利性规划理念。

改革开放后,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按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办事得到更大的重视。但在实际的规划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过分看重短期利益的做法使得科技规划更趋功利性。从一个有代表性的比例r&d/gdp的变化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九五科技计划中提出要使这个比例在2000年达到1.5%,然而2000年并没有达到。在十五科技与教育专项规划中提出在2005年达到这个目标,然而实际到2005年只达到1.3%。科技规划不具备法律效力,使得各级政府重视科技的短期效益大于长期效益。实践层面的科技规划比文本层面的科技规划更趋功利。

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功利性理念的强弱。九次科技规划文本中都有专门论述基础科学规划部分,把它与每次科学技术总体规划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中长期科技规划 1956-67年规划 1963-

1972年规划 1978-85年规划 1986-2000年规划 “八五”计划 “九五”计划 “十五”计划 2006-20年规划 “十一五”计划

基础科学比例 14.1% 11.1% 18.6% 15.3% 6.0% 12.4% 17.7% 21.8% 16.9%

备注:国防科学技术未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中基础科学的关注度是总体偏低的。科技规划的技术规划色彩过于浓厚,在某种意义上称其为“中长期技术科学规划”也不为过。这与我国的国情和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有关。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我们习惯把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这是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英语中用“s&t”简称“science and technology”,意义并没有变化。而“科技”则不同,从修辞角度讲,科技立意更多的在技术上。“我认为我们国家当前有个问题, 那就是一说‘科技’时,脑子里只想到技术,没有想到科学。一说科技规划想到的就是技术规划。”【19】过于侧重技术规划,科学技术更多的被作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增加收益的工具看待,注重科学技术的短期效果,科技规划的功利性色彩自然十分浓厚。

此外,文本中随处可见的口号式的语言和行文既降低了科技规划的纯粹性,又带上明显的时代烙印。科技规划功利性色彩还带上特定时代的政治动机的痕迹。由于对科学技术发展采取功利性的倾向,我国科技规划带有比较明显的功利性色彩,科学技术被赋予太多的期望和含义。科学技术更多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而它本身不是发展目的,所以我国科技规划承载了许多超过它原有边界内涵的东西。

三、新中国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的原因与评价

理念的形成与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建国以来中长期科技规划一直体现较强的功利性理念有它非常深刻而复杂的背景原因,不能简单的用好或是不好来下结论。半个世纪以至将来可能继续延续的功利性理念反映了一些客观规律。

首先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关系来理解。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后,科学逐渐从小科学阶段进入大科学阶段,科学研究已不是少数人从事的事业,科学逐渐变成了社会建制的一部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科学之间的融合与分化越来越细致深入。司托克斯建立“巴斯德象限”提出“应用基础研究”概念,认为应重新建立政府与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协约关系。“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所能取得的突破,能导致进一步的纯研究,就像纯研究的突破能导致进一步应用引起的研究一样。这一切符合巴斯德的著名信条:‘不存在纯科学和应用科学,只存在科学和应用科学。’” [20] 这使得科学发展必须和社会利益相联,功利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技术发展也从“小技术”阶段发展到“大技术”阶段和“社会性技术”阶段。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发展应该受到导引的必要性逐渐增加,功利性理念是对这种导引的反映。

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总体是有限的,用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源不是无限的,这是出现科技规划的根本原因。有限的资源该往哪投,怎么投,就涉及到选择标准和加值判断。在“大科学”和“大技术”时代,资源的拥有者——国家、利益集团、民众等都有资助必须获得回应的要求。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发展的纯粹性受到挑战。资助者的功利性要求反映到科技规划中成了功利性理念的源泉。对于长期处于不发达阶段的中国来说,投入科学技术的资源得到回报的要求更为强烈。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成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国家领导人的迫切愿望。这里既有历史积淀形成的民族情绪又有现实科技落后状况造成的外部压力,所以从现实出发,把非常有限的资源主要用到短期内可以看见明显效果的技术规划上是合乎情理的。在建国初特定的国际背景下,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是科学技术最主要的任务,所以科技规划的一开始就带有功利性理念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种功利性理念几乎成了传统,历次规划都带上比较强的功利性理念则需要反思。

其次从中国科技自身特性考虑。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理念与指导方针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 政府意志和国家导向非常明显,是政治家的政治洞见和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意见相互结合的结果,采取“政治家+科学家”的模式。这种结合的好坏依靠当时的环境和对科学发展规律的理解。政治因素的加入既给科技规划带来资源使用上的便利,又是科技规划带上一些政治因素,决策者必须考虑决策的政治风险。这使得科技规划的功利性理念又多了一层保护壳,单靠科技规划自身难以突破功利性理念的束缚。

功利性科技规划取得的技术上突破的短期效果,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明显效果,反过来巩固并加强了功利性理念在科技规划中地位和需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科技规划指导理念的功利性色彩也越来越浓。如果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建设和民族振兴并联考虑,我国经济建设的赶超是个历史过程,那么科技规划的功利性理念也将是个历史过程。

第三,新中国的中长期科技规划采取功利性理念,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相关的。在西方人眼里,功利主义成了目光短浅的代名词,但中国共产党人对其有新的理解。毛泽东对功利主义做了如下理解“我们这种态度是不是功利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90%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21]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革命采取功利主义影响到对科学技术发展采取功利主义,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认为是合理的。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这不能仅仅被视为一个发展经济的口号,而应视之为针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而生成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另一种理论表达方式。”[22] 这使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科学技术当作增加商品和民众福利的工具;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片面追求,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这样“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实际上体现了领导意志和国家意志的干扰,而不是从科学本身需要出发。哈贝马斯在20世纪60年代末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为科学技术成了新的意识形态。我国科技规划正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反映。但马克思原意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不是意识形态。我们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解可能有偏差,造成我国科技规划的功利性理念过强。

既然认为我国科技规划所采取的理念是功利性理念,那么如何评价这种功利性理念呢?我国科技规划采取功利性理念是种现实性选择,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必须指出,我国的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是种不健全的科技规划理念,不利于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尤其不利于基础科学的长远发展。基础科学的长期被忽视和自由探索的限制是我国本土迄今为止诺贝尔奖缺失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尽管我国科技规划取得很大成就,但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原始创新、基础研究等方面缺少重大成果。“中国科学家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研究的快速产出和及时回报,这种绞尽脑汁的研究反而放慢了在高水平科学前沿的发展速度。”[23] 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如经济实力在世界上的地位。

对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的理解要做精细化分析。如果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可以干预科学,但不可过渡” 那就太过简单化了。由于中国的特定语境,政府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政府从干预科学中撤出,我国科学事业会有巨大的进步吗?答案未必,中国的科学共同体未必就能形成很强的自律机制。我国的科学共同体并没有经历一个萌芽、养育、独立的过程,科学的自主性在科学共同体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中国民众的科学信仰很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比较肤浅。所以不能简单对功利性理念说好或是不好,需要精细化的深入分析。

科技规划理念的形成与流变是个客观的过程,要更多的从哲学层次思考。不能就规划研究规划,缺乏理性思维的民族会导致深度创新的缺乏,科技规划理念研究需要引入更多的哲学思维。对待科学技术发展要采取什么态度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最根本问题是按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科学与技术。在大科学时代,丝毫没有功利理念的科学技术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赶超型国家,在人均资源很低和基础科学平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既要利用技术增强综合国力,更要重视基础科学的长期积累。综合分析,我国的中长期科技规划功利性色彩过强,从强功利性规划走向弱功利性规划将是今后科技规划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版,134.

[2] 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58.

[3][4] 马惠娣,关于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理论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6期,13-15.

[5] 龚育之,一件历史公案和新的研究起点-毛泽东科技思想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一期,7.

[6][11] [美] 理查德.p.萨特米尔 著,袁南生等译,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41,231.

[7] 董光壁,《中国进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112.

[8] 胡维佳,“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j],政策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3期,209.

[9][12][17] 中国科学技术部网站:http://gh.most.gov.cn/zcq/lsqk_zcq.jsp

[10] 聂荣臻科技文选[m].国防工业出版社.11.

[13] 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中国科学技术团体[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407.

[14] 徐特立,怎样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j],中国文化,1940,第四期。转引自董光壁,《中国进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8.

[15][16] 杨丽凡,发展科技的指导思想:从延安时期到建国初期[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第一期,30,31.

[18] 胡维佳.中国历次科技规划研究综述[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年增刊:66.

[19] 邹承鲁.纵谈我国科技规划、科技体制与科学家[j].民主与科学.2005(1):5.

[20](美)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m].周春彦,谷春 立译.科学出版社1999.87.

[21] 《毛泽东选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864页.

科学技术的功能第8篇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169-01

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包含广泛的概念,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而存在,也借助开放式教学的电教形式而得到体现。实践表明,随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视野上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功能。在当下针对新课程改革的讨论中,诸多同行也十分关注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问题。那么所谓“合理”又指向什么呢。笔者认为,合理首先在于对其所扮演的功能给予准确定位,然后再根据教学需要给予适度应用。因此,如何根据文科和理科教学的特点,来建构其的合理性则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可知,同行在针对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讨论中,习惯于不分文理学科的内在特征,而是从总括层面进行形式上的探讨。从而,使得讨论结果似乎符合当前教学需要,但又存在着诸多非匹配性。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信息技术的功能定位

这里将英语作为文科代表,而将化学作为理科代表。以下分别针对它们进行功能定位。

(一)针对文科的功能定位

1.展示功能。英语教学以突出必要的知识体系,从而能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读、写、说等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多媒体技术不应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着重起到展示功能。展示的功能主要依靠PPT和视频技术来实现,其定位于弥补难以通过教师语言和传统板书来呈现的知识。

2.深化功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探讨英语教学,其不仅内在要求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潜在释放了建立学生的人文精神。由此,基于上述展示功能便能在内容的外延基础上,激发起学生的人文情怀。实践表明,诸多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时只机械的反映了教材内容,在深化功能上做得远远不够。

(二)针对理科的功能定位

1.细节演示功能。尽管化学教学存在实验环节,但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诸多化学反映细节却难以在实践中观察到。甚至部分中学受到实验条件的制约,诸多实验根本无法开展。为此,信息技术在视频播放和开放式教学的基础上,便能在标准实验条件下向学生展示其中的反应细节。

2.情景演示功能。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依赖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在实践领域却因学生的课程设置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落实。由此,在强化他们感性认识的目标导向下,可以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来传递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不难理解,以上功能定位在本质上仍分别适用于其文理科课程。

二、功能定位下在文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并在以上功能定位下,以下将从两个方面阐述文科教学中的应用。以英语听力教学为考察对象;并以多媒体技术为信息技术代表。

(一)信息技术的一般应用。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建立英语听力多元教学时,应根据目前生的兴趣进行内容的选取。上文提到了“走遍美国”,该片可以通过使学生了解美国风土人情的同时,开展他们的听力训练。但是,这种原声英语片却没有中文字幕,因此,在听力训练初期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段播放的形式,来逐一进行语言讲解与听力练习。具体为:以一段完整的情景对话为单元,通过重复播放以及教师对关键词的中文提示,来启发学生理解对话的梗概。最后,将整个片子进行连贯播放,来建立学生完整的听力训练。同时,也可以有选择的播放英语电影(最好有中文字幕),在电影的选择上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理解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拓展应用。在引致生对英语听力训练兴趣的方面,除了可以采取上文所提到的:播放英文歌曲的MTV,以及英文电影;还可以通过播放生自编、自导的英语情景故事,来引致出他们的兴趣。通过在英语情景故事中的角色扮演,生能在对话的互动中增进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同时,将其拍摄并通过设备播放,又能使他们能看见自己的表演效果,引致出他们的兴趣。

三、功能定位下在理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在以化学为代表的理科教学中,首先应该明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扮演辅助角色,因此在应用节奏、内容选择上须遵循传统教学的整个流程。这里以高中化学的“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为例进行阐述。

(一)信息技术的一般应用。在导课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最近发生的有关新闻事件在引出该主题,然后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反映环境污染的视频。在视频内容的选取中,应结合学校所在区域(城区、郊区、乡镇)的外部环境特征来进行。这样一来,信息技术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空洞与抽象的不足。此时应注意视频播放的时间限制,必要时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来替代(可使时间变的紧凑)。

(二)信息技术的拓展应用。随着针对该内容的课堂教学即将结束,还应深化对该现实问题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设计出几个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如:全球变暖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在讨论之后,又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向学生反映目前我国在抑制使用燃料对环境影响方面的努力。不难看出,这也包含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展现。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将推动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这也是本文立论的价值取向。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本文认为,针对文理科教学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功能定位上存在着不同,文科包括展示功能和深化功能;理科则包括细节演示功能和情景演示功能。从而,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在各科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泰利.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对策与教师素质要求分析[J].中国体卫艺教育, 2008(1).

科学技术的功能第9篇

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在生产力的范围内得到阐述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念的提出,这种叙述方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然而,随着韦伯、卢卡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论著的出版,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技术与科学》一书的出版,现代科学技术的另一个功能--意识形态功能被揭示出来了。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即生产力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其一,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做出了过度的诠释,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把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作用归结为科学技术的革命作用,甚至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技术决定论"。然而海德格尔在《技术之追回》中区分出"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并断言现代技术不再是革命的因素,甚至不再是中性的因素,而是负面的因素。既然现代技术的革命功能受到质疑,也就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建立新的叙述体系来回应这个问题。

其二,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并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围,这一点的影响是如此之深远,甚至连阿尔都塞也把理论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尖锐地对立起来。然而,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既然已经蜕变为意识形态,那就有必要对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负面作出叙述。此外,晚年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理论也暗示我们,由于我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正确的观念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导致了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泛滥。事实上,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中谈论的"世界"并不是原初的生活世界,而是伽利略以来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眼光叙述出来的另一个"世界"。显然,要使历史唯物主义脱离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也必须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的叙述体系。

其三,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基本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然而,从属这一生产方式的生产者又都是有社会意识的,也就是说,社会意识渗透到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中。实际上,生产者既是社会存在的担当者,又是社会意识的担当者,正如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又是意识形态一样。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启示我们,应当避免用机械的,非此即彼的方式来叙述这一基本命题,即不要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抽象地对立起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