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3 09:40:38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第1篇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对策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宏观上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我国是农业大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其中,农村青少年数量达到5861万人,其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青少年是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品质直接决定了将来农村的发展风气和精神面貌,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和秩序。加强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其思想素质、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由于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的存在,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引起重视和关注。

1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现状

当前,由于农村自身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重城轻农和教育人才往经济较发达的城里流动等原因,城乡教育二元化的结构依然十分明显,农村中小学的硬件条件、教学装备、师资队伍素质、学校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总体情况比城镇学校差,这就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学水平总体偏低。目前,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存在许多问题,具有代表的问题主要如下:

1.1容易自卑,理想弱化

自卑心理指的是个体在分析自身时容易夸大自身缺点而忽视优点,这样极容易导致个体在生活中害怕接受新鲜事物,而这些在部分农村青少年身上反映得极为明显。由于现在我国城乡经济、教育、文化、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反差,农村青少年在走出农村时,由于自身有着人际交往单一化的障碍,很难迅速适应城里的生活,那么他们在如此大的悬殊下,极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并开始接受现实的差距,引发“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因此,很多农村青少年没有崇高的理想,更注重现实的利益。

1.2心理脆弱,思想偏激

从发生在农村青少年身上的犯罪案件来分析,农村青少年身上较为明显的特点是偏激化。通常很多农村的孩子在看待周围的人或者事物时,都会表现得较为偏激,他们想要摆脱贫困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渺茫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因而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极为偏激的报复或是攻击,报复他人和社会。

1.3法制观念淡薄,犯罪率上升

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农村青少年往往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不懂法,遇事凭一时的冲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法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调查显示,农村青少年犯罪,几乎占农村犯罪案件总数的一半,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1.4公德意识薄弱

农村青少年由于从小长期生活在较为闭塞的环境中,很多都是延续父母的生活习惯。因而,很多从小生活在农村的青少年即便进入了城市生活之后,很多人也会经常性地随地吐痰或是乱扔垃圾,很少有农村青年会自觉地过低碳生活,或者是自觉爱护环境,再加上前文分析中提到的农村青少年有害怕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因而在进行公德教育的过程中很难达到极为有效的效果。

1.5传统美德缺失

农村青少年在受到当前市场经济的物欲化、利益化的冲击下,大部分农村青少年赡养父母的意识逐渐淡化,很多青少年开始出现一定的叛逆行为,不能正确听取父母的合理建议,或是放弃自己的学业而外出打工。据调查:现在农村青少年对父母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顾正在逐年减少,不孝敬、不赡养父母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缺失而导致的。

2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社会环境失调

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对农村青少年影响很大。目前不良的社会风气、思想文化不利于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养。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国家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农村青少年享受不到健康向上的文学艺术节目。各种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由于缺少监管,未成年人留恋期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2.2学校教育失当

虽然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考试指挥棒一直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应试教育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说起来重要,真正做起来就不重要了。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也影响了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顺利推进。

2.3家庭教育误区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养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些误区,不利于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思想道德、心理品格不重要,溺爱小孩,使小孩好逸恶劳、自私自利、贪图享受。还有一些家长染上了社会恶习,不能对小孩言传身教。还有一些家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青少年,他们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难以形成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3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3.1政府层面

3.1.1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当前,虽然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逐年递增,但由于基数较小,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仍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这样导致了这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的落后,从而影响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对于这些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难有效的开展。首先,政府在农村教育经费上的投入不足导致教学上缺乏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及图书资料等,这些基础设施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较快的掌握道德知识。其次,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欠缺,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宣传栏、宣传橱窗等设施,这样农村青少年的道德知识来源极为有限。此外,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并没有意识到农村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大幅度减少对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经费投入,更有甚者还将本该用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经费另作他用。

3.1.2举办道德楷模选举等活动。对于已经辍学或是非在校的农村青少年,村里可以自行组织采取公评公议的形式开展青少年道德楷模的选举活动,每年可以在村里评选出几位农村青少年道德楷模,在评选过程中通过对村里青少年的孝道、生态伦理道德、闲暇道德以及社会公德等方面进行评议,最终得出评选结果,这样对于激励农村青少年学习道德知识、自觉赡养父母、遵守公德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3.1.3投入资金,利用宣传栏及学习园地等道德宣传阵地。农村青少年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正确的思想道德知识后,才会自觉地将这些知识内化,并开始践行。但是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必须借助宣传平台才能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耳濡目染。政府要投入较为充足的资金,在农村人流聚集较多的地方设置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橱窗以及学习园地等道德宣传阵地。在这些宣传栏中进行先进道德模范事迹以及公共道德的宣传,将这些知识进入农村青少年的身边,让他们经过橱窗时就能够接受这些道德教育,让传统美德在农村得到广泛的发扬,这样,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才能在农村持续深入下去。

3.2学校层面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学校的德育教学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思想品德教学技能和自身素质的不足,容易引起农村孩子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缺乏兴趣而出现大量缺课和逃课等现象的出现,长此以往不利于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现在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商、轻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这样在孩子犯错时就会辱骂或者是体罚学生,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导致农村孩子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2.1关注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面对农村青少年的自卑心理,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更为贫困的地方慰问老弱病残者,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恩意识,让他们每每在生活中遇到不公的待遇时,能够乐观地想到还有比他们生活更艰辛的人,鼓励孩子们更为乐观向上。其次,对于农村青少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必须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如在班级中经常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或是简单的信箱联系,帮助他们及早地发现心理上的问题,做好预防工作,让农村青少年健康乐观地成长。

3.2.2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该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由于农村青少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特殊性,因而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体罚或者辱骂,要从他们的心理问题抓起,尽量去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要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在进行品德教育课时,也可以适当地放一些教育性、激励性的影片,培养他们的正确的理想与坚定的信仰。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3.3家庭层面

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父母在外出务工前,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让父母对孩子的爱能在孩子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如果让孩子在祖父母或其他人的家庭里生活,则要有意识地带领孩子熟悉这个家庭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加深与监护人的关系,让孩子感受监护人的爱,增加孩子内心的安全感,避免因分隔两地而产生生疏感,冷淡了亲情,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增多。

3.4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分析,要充分利用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资源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体可以由县级政府来进行牵头,组织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对农村青少年开展各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譬如可以举办有关孝道知识的学习班,让农村青少年认识到“赡养父母”是自身的责任;再如,也可以开设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的培训班,对农村青少年的父母或是其他监护人进行正确的教育,让他们从中学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与艺术,学会关心和帮助孩子,从而提高监护人的道德教育水平,促进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在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下,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几方面的共同努力,综合各类因素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淼.整合与超越: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公平的制度革新路径探索[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3):62-67.

[2]何玲玲.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15364-15366.

[3]王炳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政府作用[J].前沿,2010(22):61-63.

[4]曹忠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公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41):116-118.

[5]徐韶峰,霍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8.

[6]汪泽洪.浅谈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J].甘肃农业,2006(8):24-25.

[7]刘日帮,钮秀渠.对加强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5):163-164.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第2篇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成因;对策

留守儿童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行户籍制度、义务教育等制度的产物,是我国农民工问题乃至“三农”问题的孪生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建成问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约2000万人;2008年全国妇联调查表明,已经超过了5800万人;而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现已达到6100多万人[1]。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留守儿童的社会关注度逐年提高,留守儿童问题得到很好解决。但是,近年来频发意外死亡甚至自杀事件、女童事件、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安徽9岁留守儿童自缢身亡事件引起了强烈反响,总理春节期间专门来到陕西商洛山区看望慰问留守儿童家庭,白岩松在央视一套“新闻1+1”栏目做了关注留守儿童专题报道,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三留守”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课题组去年对宝鸡市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调查情况,谈谈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相关问题。

一、宝鸡市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基本情况

宝鸡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宝鸡市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研究”(BJSKGH―201311)课题组,对宝鸡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有代表性的岐山、凤翔、扶风和陇县等4县10个乡镇15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了问卷、访谈、跟踪观察等形式的实地走访调查和评估。结果发现:1034名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647名,占62.57%;小学阶段占在校生总数的60.31%,初中阶段上升为64.71%;留守儿童父母亲一方外出打工比例为71.6%,双方比例为28.4%;监护类型以单亲抚养和隔代抚养为主,单亲抚养占61.8%,隔代抚养为29.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52%,非留守儿童41%。可见,宝鸡市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父母外出打工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往、安全、道德行为养成和心理健康水平。

对“遵守校纪”、“课堂违纪”、“参加集体活动”、“考试作弊”、“撒谎”等指标的道德行为问卷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水准和一般少年儿童道德行为水平基本吻合,但留守儿童产生不良道德品行的可能性增加、很容易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对“你和父母电话沟通中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得分排在最后的项目就是“思想道德”,仅占6% 。可见,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远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这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最为典型的是,在与一中学校长访谈交流中发现,该“留守校长”带领着一帮“留守教师”教着一群“留守儿童”的“留守教育”现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总体状况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思想品德、法制意识、身心健康、行为习惯、个性养成等多个方面。

1、思想品德教育弱化,理想信念模糊不清

受经济条件和环境影响,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对基本国情、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一知半解,认为这些离自己遥远,更谈不上理想信念、“三观”“小康”、时事政治等。亲情缺失导致情感淡漠,金钱补偿导致享乐思想侵蚀幼小心灵,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

2、法制宣传教育欠缺,法律意识淡薄不强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接受语文、数学等基础性课程,极少接触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等,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在遇到自身及家人的合法权利遭受侵害时,不能及时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极容易形成不良倾向。

3、心理健康教育缺失,人身安全保障不力

隔代监护甚至无人监护,使得留守儿童自卑孤僻、冷漠抑郁、自私自闭,甚至有被遗弃的想法,畸形思维产生不健康心理。缺乏疏导矫正,极易出现心理疾病,直接影响到日常行为,在学校或者集体生活中容易出现行为失控,有些会选择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自杀,而且易受不法分子的利用,加之一般距离学校较远,在上学途中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就使得留守儿童尤其是女孩子容易受到侵害等事件的发生。

4、行为习惯养成不良,个性自私孤僻冷漠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教育,加之隔代监护人因为体力和知识的原因,加之长期的亲情缺失,性格上孤僻怪异、合作意识差、情感冷漠、缺乏爱心,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使得留守儿童坏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有效的纠正,处事上不能分清好坏是非,容易养成撒谎、脏话、偷盗、打架等道德上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1、家庭经济贫困、家庭教育缺失是基本原因

留守儿童的父母到了城市打工以后,主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一门心思挣钱,思想上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极少且主要关心孩子的温饱和学习成绩,孩子身心健康成为死角。隔代抚养、单亲抚养存在文化背景、认知结构、思维方式、情感依托等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心理摩擦、人格冲突。留守儿童也存在自卑、信任等自身问题。

2、社会环境影响、关爱关心不够是重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基本处于真空和自发的状态,地方政府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农村最基层的集体组织,各级村民组织和社区缺乏有效的帮扶措施;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充斥农村,有“乡村沦陷”之说;社会传媒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负面报道相对较多,正面影响力不足,先入为主的“问题儿童”成了留守儿童的代名词,正确的自我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难以形成。

3、政府制度制约、政策体制缺陷是根本原因

受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以及教育体制的限制,留守儿童无法在城市学校就读,农民工也没能力带着孩子走入城市。只能在农村学校接受较少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使农民工把孩子带到了城市,也付不起高额的就读费用。而打工子弟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缺乏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甚至把留守儿童的思想向不好的方向引导。

4、学校普遍重智育轻德育、强调“素质教育”实为“应试教育”的现实状况是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

“升学率”和 文化课成绩是学校和老师更为关注的要素,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开设与农村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班会也常常被老师占用,一些德育措施更多的则是放任自流。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德育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安排负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的教师。同时,学校缺乏相应的教育机制,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既没有相应的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也没有设置相应的教育机构,更不用说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保障机制[2]。

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1、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优化教养方式,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基础教育的责任,在“情感”上加大暖心力度

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改变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的观念,不要溺爱孩子,改变只注重成绩不重视思想教育的错误观念,积极加强联系沟通,增进亲子感情,改变务工方式,寻找合适的监护人,要认识到父母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这样才能使孩子的思想从根本上健康发展,这也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环节。

2、构建良好社会环境,社会各界唱响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曲,合力发挥社会影响力,营造好氛围

社会环境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要共同构筑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社会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政府服务、儿童自我教育五位一体,互补共生。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鼓励帮助农民返乡创业,使父母双方或一方能留在家里,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好出路和长久之计。

3、发挥政府的管理、监督等主导作用,加大教育投入,调整人口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加大对打工者子女学校的扶持力度

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重视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切身利益,保证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顺利进行。

4、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作用,做好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角

农村中小学校应该更新教育理念,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农村中小学校应该建立并健全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对农村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监测;农村中小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学校应该完善寄宿设施,加强寄宿制管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指导;学校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在承担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时,必须做好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工作,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5、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控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1)加强自我教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会认识自身存在哪些良好的或不良的个性特点,从而自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发展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2)要指导、督促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教育现状,从法律、制度等方面考量,建立健全家庭主“情”、 社会主“唱”、政府主导、学校主角、留守儿童主体的教育机制,形成合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第3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一、引言

近些年以来,农村隔代教育的现象尤为严重,很多未成年的孩子都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教育下成长的,由于过分的溺爱,再加上文化素养相对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对这些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有效开展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而使其成为真正合格的、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人”尤为重要。

二、农村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之所以面临诸多的难题与困境,主要有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三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层面

亲情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确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对于农村的留守学生来说,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普遍不理想,一方面在于学习教育条件不理想,另一方面,隔代教育导致教育意识相对淡薄,甚至认为“x书无用”;再加上隔代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家庭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导致教育环境进一步恶化。但丁曾经说过“道德常常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是智慧却永远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为思想教育的开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2.监护人对“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个体的行为习惯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步养成的,因此,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极难改变 ,留守学生正处于“养成教育”最为关键的时期,而监护人却恰恰忽略了“养成教育”,错失了“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时期,作为家长,本该引导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通过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保养,进而对他们在学校以及社会的表现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影响。总的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而监护人对“养成教育”的忽视错过了留守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最佳时期。

3.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缺乏引导

很多监护人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要么过分的溺爱,要么过分的严格,导致留守学生对家长恐惧心理,更是缺乏信任,这样很容易导致留守学生的心理产生问题,进而影响到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校层面

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学校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但是从目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1.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过于追求升学率,尤为是在考试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导致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2.德育课程落实不到位

德育活动开展不到位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德育课程落实不到位,目前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就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但是在很多农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以及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课时不足,教师水平不够等。

3.德育内容滞后

德育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生活实际脱节严重,从而导致思想道德教育失去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对留守学生而言,也没有吸引力。

(三)社会层面

1.留守学生被视为弱势群体

社会的发展势必导致社会的分层,而社会分层又势必将留守学生及其家长置于弱势群体的位置,从而使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同样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无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的经济状况较以前可能有所改善,但是他们的精神贫困却日益严重,甚至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和排斥,进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进而加大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

2.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不仅仅有正向的消息传播,同样也有负面的报道,一些不健康的、低级的内容对于留守学生而言,都是极大的危害,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对有限,很容易沉浸在一些虚拟的环境中,体验一种虚拟的情感,这样就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农村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重视家庭教育

1.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孩子不仅仅需要良好的生活水平,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与良好的教育,为此,一定要排除各种困难,将孩子带在身边,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要多与孩子沟通,不仅仅要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同时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让子女充分感受到源于父母的爱,这对留守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做好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

2.全面提升高留守学生监护人的认识水平

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要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对于留守学生不能只是“重物质、轻教育”,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要尽可能地为留守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经常与学校的老师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表现,注意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促进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加强学校教育

1.学校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都要充分意识到真正合格的“社会个体”,不仅仅要具有扎实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为此,学校教育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课程的开设要有针对性

留守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学校要立足这些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程和发放的教材,而是要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些恰当的课外读物,设置相关课程,保证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虽然思想品德课程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基地,但是却并非唯一的。为此,各学科的任课教师都要充分挖掘自己所任学科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将其融合到日常的课堂教育活动中去,有效展开思想品德教育。

3.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学校要开展一些有益的艺体活动,尤其是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仅可以及时解留守学生的一些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为全面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另外,学校可定期邀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学者、道德模范或是外出打工的家长来学校做报告,传递正能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4.尽量实施寄宿制度

寄宿制度的实施,便于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留守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是由教师监管的,放学后,原本应该由父母监管的时间却出现了严重的空缺,这样就很容易留下隐患。通过寄宿制度,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学校里,进行统一的管理,既能监督学生的学习,又能较好地照顾留守学生的生活,又便于教师充分利用业余的时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为进一步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如果条件不允许,尚且没有条件实施寄宿制度的话,可以建立留守学生特殊档案,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分类登记与备案,了解并掌握每一个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及时将其反馈给孩子的父母或者是相关监护人,进而和家长一起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具体来说就是一是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二是开办农村留守学生电视专题节目,从题材、报道角度、报道语言和主持风格等方面为农村留守学生量身定做,每天定时播放,让留守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地成长。

四、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农村的留守学生来说,务必要做好思想道德教育,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并非依靠学校的单方面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尽快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辐射教育模式,才能开创农村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伍梅.遵义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J].科技风,2008(20):123-124.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第4篇

(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其中尤以男性居多。因此,在农村中,女性撑起了半边天甚至更多,加强女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夯实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也是当前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当人们接受一种道德观念时,就意味着他劳动的态度和效率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农村,出现了“农业女性化”现象,能否调动农村女性的积极与主动来发展经济事关重大。[1]163-165只有提高农村女性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她们的吃苦耐劳精神,让她们树立起自立、自信、自强的理念以及创新意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广大农村女性才能更好的挑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从人口数量上来讲,农村女性绝对是实现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只有这些农村女性主动把本地的文明整洁与个人家庭的安定联系起来,积极主动地去化解生活中的矛盾,注意村容村貌的整洁,把讲文明,促新风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才能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要想在新农村中实现“管理民主”,就必须在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上,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目前,我国很多的农民并不愿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就使得无法有效监督基层管理;同时,一些农民并不能用理性的、合法的方式来解决政治参与中的问题,甚至还有的人把政治参与当作一种工具来维护自身利益。而在这之中,农村女性更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此,要加强农村女性思想道德教育,让她们逐渐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激发她们对公共事务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她们的自治能力与水平,从而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二)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自然规律使得世界上的任何物种只能保持一定的数量,人口的增长也受着这一规律的制约。人口的增加导致对土地的开发和过度使用,造成森林资源的锐减、水资源的短缺、粮食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最终导致生态恶化的局面难以挽回。如果不控制人类的生育行为,就无法摆脱人类所面对的生态危机。而控制人口的数量和提高人口的质量,这两者是无法分开的。要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女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转变农村地区的传统的价值观、生育观,而这种转变应首先从转变农村女性开始。因此,加强农村女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她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她们落后的生育观,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三)这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途径

我们党和政府一向提倡和重视男女平等,并将此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写入宪法中。但是,要实现这一原则却是任重道远的。在我国农村,很多地区仍然保留着十分浓厚的封建传统思想,由于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存在,以及男女在分工以及教育程度等方面的现实差异,在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常见。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要在农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必须把提高女性自身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因此,要加强农村女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她们建立自信,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让广大女性更有存在感,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农村女性的作用。

二、加强农村女性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提高农村女性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首先提高农村女性的思想政治素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引导广大女性抛弃小农意识、利己思想和落后的生育观,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手段,提高农村女性的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创新适合女性特点的普法形式和渠道,以增强在农村中进行法制教育的实效,提高她们的法律素质;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农村女性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朗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同时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陶冶情操,引导她们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并能从中吸取教训,通过这样多管齐下来不断提高农村女性的心理素质。

(二)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推进农村女性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

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要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就必须首先形成完善的制度。任何一个公民的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所以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不是朝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维护其长期性与连贯性。[3]66-68我们知道,道德它是依靠自制力来实现。这种自律意识是形成良好道德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如果没有社会制度的他律作保障,这种自律意识也难以稳固。因此,要通过农村教育制度的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式来营造一种人人讲道德、践道德、扬道德的良好氛围。其次,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人生的避风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女性的生活核心一直是家庭和家族。她们的活动范围也更多地局限在了家庭内。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男女分工的观念,把女性从家庭束缚中解脱出来,同时建立相亲相爱、平等真诚的家庭关系,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平,形成一家人互帮互助、相互促进的良好家庭氛围。最后,有效利用大众传媒、优秀区域文化的教育功能。媒体、文艺和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的渗透和影响公民的道德建设。受整体生活水平和环境的影响,在农村中,电视和广播是女性接触最多的传播媒介。通过这两种主要的媒介,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以及女性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对鼓舞她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与广播电视相比较而言,农村女性更容易接受的还是区域文化。因为这些与她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来自于她们的生活,也反映着她们的生活。在我国,农村的优秀区域文化具有生动而多样的形式,包括各种地方戏曲、歌舞、民间书画、皮影戏、杂耍、说书以及各种民族工艺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生活化、感性化的方式来强化她们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结合农村女性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第5篇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经济纠纷、矛盾冲突进一步增多,对用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来调整人们的行为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加强法律手段的调整力度。然而农村人们的脑海里普遍存在着朴素的礼教思想,行为是“礼治”多于“法治”。他们虽然接受过普法教育,但由于法律知识的普及受各方面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据调查,现在农村的实际在住人口其实远小于农村的户籍统计人口。因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人进城务工人口逐年增加。农村在住人口减少,并且多为老弱病残者,青壮年在家很少。进城务工人员或者留守农村务农人员,因身体健康程度、文化水平、个人能力以及发展机遇等情况,会产生一定的矛盾纠纷,得不到合理、合法、及时的解决。

二、我国农村的法律普及和应用状况

1.涉农法律规范少

从我国法律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法律表现为城市立法,涉农法律数量和质量均不能适应时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仅有的有关农业的法律,也仅涉及农业生产大方面,没有具体法律规范可执行,导致法律远离农民。有调查资料表明:“在农村有80%多的人能较为准确的说出3到6个法律名称,其中学历较高的和村干部了解的法律知识普遍要高于一般农民。但大部分农民,甚至部分基层干部对法律意识不强。10%的人不能回答,其原因是可能仅止于知道有法律这个东西,但具体是什么,有什么法却说不上来。同时了解稍多一些的也就仅是婚姻法、合同法、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的一点点,像民法、继承法、诉讼法(民事、刑事、行政)等这些重要法律或重要地方法规了解不足”。他们以为只要自己没有杀人放火就不会触犯法律,而不懂得法律不仅调整刑事犯罪关系,也涵盖自身的生活、生产、政治等各方面。深究对法律认识不足的原因:一是宣传力度不够,二是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有些法的内容不相适应,给农民造成一种“法”大而空的感觉,认为它们与自己无关,三是农村长期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调整当地村民社会关系的准则(习惯)在一定程度更能解决农村问题,从而让农民认为法可有可无,甚至让农民对法有排斥心理,不愿意认可法律的调整。

2.对法律信任度不够

经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在农村,有20%的人认为法律不可信,72%的人表示比较信任法律,另有少部分人很信任法律。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大多数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选举流于形式、拉票贿选,无视宪法赋予的参政、议政权利和职责。对村务管理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集体和大局观念。甚至还有纵容村务管理上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独断专行及,拉帮结伙、贿赂干部,官官相护、权钱交易及权色交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法律不如文件等行为或现象发生。分析原因,一部分人认为权大于法。他们觉得政府和法院是一家的,对法院能否秉公执法存在怀疑,并不信任法律。从数据上来看,尽管大多数人是信任法律的,但是在与人发生法律纠纷时,寻求法律帮助的人却并不多,他们要么找人用武力解决(也就是以牙还牙),要么忍气吞声。更有偏僻的农村还存在用村规、家规解决问题。由此不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造成了权力对权利的侵犯,破坏法律规范、滋生腐败。

3.寻求法律解决纠纷的意识不强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纠纷。“私了”是指不经正当程序或官方途径解决纠纷或冲突的一种民间和解行为。在正统的官方词汇中,与“私了”一词相当的概念当是“民间调解”。“民间调解”是国家法所赋予民间社会的一种私权自治,而“私了”一词所隐含的前置逻辑则是对现行国家法律的规避甚至逃避。农民如何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如何看待打官司在解决纠纷方式中的地位,这是衡量农民法律意识水平的一个较为具体和直观的指标。当问及“假如你与他人发生纠纷,你会采取下列那种方式解决”时,有30%的人选择“私了”,有60%的人选择“找村委会或乡镇干部”,仅有10%的人选择“打官司”。这个结果对了解农村现状的人来说,并不奇怪。事实上农民不选择“打官司”在农村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偏远山区,农民之所以大多不选择“打官司”来解决纠纷,确有许多困难。目前农村的司法、执法机构管辖范围较广。例如:处在基层的人民法庭通常要管辖上万乃至数万人口,而同时这些机构工作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少,素质也不怎么高,工作效率低下。这些都是我国基层司法现状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农民觉得打官司成本高。首先,从时间上看,由于打官司有严格的司法程序,办案有最低期限规定,这些自然要耗费较大的时间成本,而作为一名贫困地区的普通农民,他们没有,也不愿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个上面;其次,从金钱上看,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限制,打一场官司所花费的费用是惊人的,诉讼成本太高已是当前中国基层司法现状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以来,即使农民想寻求法律救济,也会被高昂的诉讼费用吓倒。当前农村中流传的“赢了官司输了钱”,能更准确反映农民的这种心态。而寻求干部解决纠纷之所以成为农民的首选,一方面在于干部生活在本乡本土容易寻找,而且,从传统到现实的行政权威,形成了农民的权威依赖心理,使干部成为农民的依托,也易为农民所信任;另一方面,由于法律的“高处不胜寒”,客观上促使农民寻求一种更为简便易行、方便有效的途径来解决纠纷,而找干部解决无疑是最符合要求的。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中国农民解决纠纷的一种习惯。私了方便省时的特性显而易见,故为农民所看重。当然,私了方式的高选择率同时也表明“和为贵”“无讼少讼”等传统观念对农民选择解纷方式的影响。

三、运用法律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手段排解农村纠纷

1.法律手段的运用

第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农村法律体系。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状况,让农业生产、生活法制化,就必须建设更多关于农业和农村方面的法律规范,特别是涉及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征地和被征地、土地承包和流转、合伙经营、村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和养老、农村建房、基层干部选举、计划生育、婚姻家庭、村民自治和农民工权益等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要有具体实施细则。只有让老百姓觉得他们的生产生活是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保障措施下进行,他们就会安心搞建设、谋发展,并会觉得自己在法律上有主人翁地位,从而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并主动捍卫法律实施、打击违法犯罪。第二,送“法”下乡,法律援助,让农民更多的了解法律。一是利用农村党员和村民小组长轮训,组织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农村进行法律讲座、法律咨询等形式开展“送法上门”活动。二是开展律师结对活动。在行政辖区内实行每个律师至少针对一个行政村,由律师事务所与行政村签订服务协议,实行针对服务。三是选派法律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到农村进行法律援助、现场教学和定向实习等,开设“普法大讲堂”,结合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授课,以提升农民法律素质。第三,从乡镇村干部抓起,进一步加强普法力度,提高基层干部法律素质。只有基层干部法律素质提高了,依赖乡镇干部解决纠纷就减少了。一是建立法律培训,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县区负责对农村法制教育骨干培训,乡镇负责对村两委干部及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培训,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全部聘请法律顾问。二是抓好队伍建设,调整充实乡镇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和法制宣传讲师团。落实村级兼职法制宣传干部和法制宣传员,配备农村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给农村建立一支责任到人,任务明确,素质较高的法制宣传队伍。三是抓好阵地建设,加大村民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等农村传统普法阵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农村传统普法阵地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下沉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职能,依托乡镇司法所建立村级法律服务工作室,依托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村级法律援助工作联络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同时,还借助有线电视转播插播,公共汽车车载音、视频,手机或座机来电、等候音乐、乡村广播和横幅等户外户内载体,播放法制宣传内容,延伸拓展普法工作触角,营造农村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第四,简化法律诉讼程序,建立巡回法庭、派出法庭。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敢于打官司、愿意打官司,彻底消除“告状难”现象,并切实保障农民“告状”前有信心,“告状”后有效果。加强对农民的司法保护,依法切实维护农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一要合理设置基层司法机构,降低农民诉讼成本;二要建立高素质农村司法和执法队伍,保证其独立、公正,依法行使职权。三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活动;四要落实村委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建立健全村组干部监督机制,推动村务财务公开;五要落实群众工作,积极、主动排查、调解、处理农村矛盾纠纷,控制事态发展;六要强化执法监督,完备执法监督机制,严肃纠正和查处执法不严、执法违法行为,定期对执法司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

2.思想道德手段的运用

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希望工程”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中,始终贯穿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受到很好的道德教育,逐步地在全农村形成讲道德、实践道德的好风气。第二,探索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机制。把思想教育导向性体现在法律法规和制度中以及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中,把基本道德要求贯穿于乡规民约和人们日常行为规范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第三,探索道德教育与道德监督相结合机制。农村基层行政部门要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道德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奖惩机制,把思想道德监督纳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在道德方面的监督检查作用,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3.法律与思想道德相结合

第一,结合法律调整,辅以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和谐、健康、法治的新农村。在广大农村,按现有新农村建设形势,农民应该存在依法自治需要。但同时以我国农村历史沿革及其特殊性,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其行为调整还需要在一定时期或长期过程中辅以“德治”。从法律制度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平正义,也从思想文化上营造谅解宽容的和谐意识,以和气、和睦及和谐的精神支撑,为法治和谐农村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实社会基础,形成社会进步的凝聚力。第二,没有对道德理念的追求,法律可能成为专制与奴役的工具。“德治”较“法治”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同时法治运行需要道德支撑,道德控制是法治的内在动力。法治的重点是人的外在行为,德治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世界,法治的推行需要依靠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没有较高的道德水准,有了好的法律也不易执行,再严密的法律也有空子可钻。因为正如前面所述,法律规范制定虽有一定的预见性,但为了维持其稳定性,法本身有一个缺陷就是在一定时期会滞后于现实中所发生的新情况。第三,法治是对人民最起码的要求,德治则是高层次的要求。没有德治支持的法治是没有根基的,法治的完善离不开道德制约。法律在实践中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需要面对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延续、提升和发展。道德的自觉约束与法律的强制约束是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转化的,某些道德规范需要适时提升为法律规范,在法律未涉及领域,道德就在其中起到一个补漏的作用,某些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可能束手无策,道德却可以有所作为,人们可以依据道德来评判、谴责一些危害社会的行为。道德不仅可以弥补法律条文的某些空隙或薄弱环节,而且可以深入人的灵魂。以德治国并非代替以法治国,而是要真正强化和实现法治,只有在实行法治的同时实行德治,以道德教育、道德自律和道德建设作为法治的后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依法治国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社会发展才能进入较高层次。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应该把“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

四、结语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第6篇

一、现状扫描

1.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是思想主流。

普遍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备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政治素养;初步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自觉树立人生理想,并注重自身的努力奋斗;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能够遵守国家法律,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高;思想淳朴、积极进取、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是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鲜明的道德品质。

2.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是客观存在。

价值观念混乱,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多数学生认为人生目标是“跳出农门,走向都市”;自我意识膨胀,自私自利行为普遍;文明礼貌意识淡薄,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言谈举止较为粗俗,浪费水电、乱扔垃圾等现象比较普遍;心理品质脆弱,意志力薄弱,抗挫能力差;分辨力较差,自控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导致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如吸烟、喝酒、泡网吧等。

二、原因浅析

1.家庭教育的误区。

不良言行熏染。许多农村学生家长不能做到言传身教,有的经常打牌赌博,有的言行粗鲁,有的家庭不和,有的不尊长辈等,这些都给子女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方法不当。保护过度的“溺爱型”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棍棒加身的“粗暴型”教育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报复心理;自生自灭的“放任型”教育容易使孩子滋生不良习气。

家庭结构失调。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等导致农村“非完整家庭”大量出现。

2.学校教育的失当。

一是“唯智倾向”严重。许多农村中小学还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学校中“重智轻德”现象盛行。“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实指标,美育没指标,劳动教育是附加指标”。

二是德育方式陈旧。不少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陈旧,不能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

三是师德建设不力。部分教师思想境界不高,缺乏奉献精神,过分追求物质待遇和经济利益,无形中影响了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3.社会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无疑是自然人,但更是社会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良风气、腐朽文化的侵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蔓延,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的泛滥,严重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校园周边环境管理不力。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周围遍布着游戏厅、台球室、网吧等,对这些场所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导致不少中小学生迷恋其间,荒废学业,同时这也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德育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不够。农村乡镇一级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基本为空白。

三、对策研究

1、用高尚的师德影响。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使广大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把教育学生做人放到第一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实践党的教育方针,乐业奉献,敬业爱生,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

2、用严格的法纪规范。在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逐步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并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同时广泛开展安全自救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和禁毒、防艾等专项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恶,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用健康的心理引导。加强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学校要针对性的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通“知心信箱”或“倾诉热线”,创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特别对“留守孩子”等弱势学生群体,要开设孩子与父母或监护人交流的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并着重开展磨砺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用良好的氛围感染。加强德育文化建设,积极拓宽校内外德育基地建设,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教育氛围。有关部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整治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净化青少年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政府要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地建设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全社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舆论和社会环境。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第7篇

一、不良表现

当前,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遍使用,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农村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着冲击,一些落后的意识给他们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价值观混乱。多数家长“有钱才是大哥”的金钱价值观,造成学生个人价值取向功利化,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厌学,态度不端正,学业成绩初中学生不如小学生。行为习惯差。课堂上无组织纪律,校园内外学生流言蜚语、举止粗鲁,乱扔垃圾,雪白墙面留着泛黄足迹,平滑课桌伤痕累累。不懂尊重别人、不会感恩,对同学、老师、长辈无礼貌。辨别能力差。抽烟、逃学、赌博、酗酒、上网、早恋屡禁不止。抗挫能力差。生活学习上一旦遇挫便无所适从。

二、追踪溯源

不良社会现象影响。如成人思想上的虚无颓废与现实的物欲横流,使青少年在吃、穿、用、行等方面追风逐势,造成对暴力打杀解决问题的效仿,对吃喝赌玩等享受主义的追求,对为钱财的不择手段尔虞我诈,对损人利己视而不见等不良行为产生。家庭教育的失当。家庭是青少年受教育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其第一任教师,家人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品德的形成。可家长受文化水平、思想素质的限制,对孩子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孩子的溺爱,导致了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自私自利。犯错时的粗暴教育,致使孩子人格自卑和逆反心强,或放任的教育使孩子沾染不良习气。家庭结构失调,导致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孤儿)难以形成健康心理。学校教育拘于形式。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当前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对思想道德教育认识不足,存在着片面的成才观,虽有工作计划,却未贯彻落实。有的校领导说起重要,干来次要,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只停留在文件要求上,以宣传说教为主。有的老师认为是领导的事,是班主任的事, 工作为教学而教学,未把德育融进教学,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当发现学生违纪时,严厉训斥、一吼了之。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被搬到墙上成了装饰品,很少组织学生对照学习。班会课成了训话课,对一些违纪学生没有深入教育引导,忘了班会课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阵地。部分教师言行不讲场合,有的酗酒闹事,参与赌博等,严重损坏为人师表形象,不能言传身教。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师资缺乏、大班办额、超课时跨学科的情况,老师一天既要完成教学常规工作,又要参与学生营养餐改善办食堂,还要迎接检查和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关心较少,与学生、家庭、社会沟通也少。

三、教育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关系到未来的发展。如何正视困难,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一是强化工作措施。协调联动,加强行政措施与执法力度,坚决铲除、取缔对青少年儿童有害的书刊、杂志、影视录像,净化文化市场,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强化宣传教育,协调司法部门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远离黄、赌、毒等是非场所。坚持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联系,把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家长交流,向家庭普及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联系起来,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要树立人人抓德育的全局思想,特别注重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各科知识教育融为一体。建立教师德育教育考核机制,把教师德育教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强化监督落实,确保思想道德工作真正抓落实。监督教师对思想道德工作的实施情况,那些对学生违纪视而不见、说话不注意场合、常酗酒、参与赌博的教师要加强批评教育,限其改正,严重的影响极坏的要给予必要的处分。以整顿校风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把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融为一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生的政治素养会得到提升。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第8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农村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63-02

自从2004年国务院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全社会对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道德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原因。

1 家庭因素

亲情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认为初期投入太大,又不能预测并保证效应,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丁曾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2)监护人忽视 “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的力量是顽强而巨大的,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孔子曰: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从小培养的,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就是这个最佳时期,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祖辈们灌输给学生的价值标准以及他们所提供给孩子的各种榜样,极大地影响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上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良好的品德形成,这就要求家长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注意讲究一些——寓德育于言行中。 如果只把德育教育仅仅当作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事,而不重视或忽视家庭教育,德育工作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3)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

部分监护家长对留守儿童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辈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处于矛盾中;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不尊敬父母等不良恶习。

2 学校因素

(1)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

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放置一边,使德育陷入“写起来首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学校上层管理者很少像关注学生成绩那样关注品德教育,甚至学校的考评上也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为准,出现了“学生的分,老师的命根”的怪圈,只要教出成绩好的学生,那就是优秀教师。这也在教师、学生意识中加深了“重智轻德”的观念。

(2)德育课落实不到位。

德育活动开展不够。在中小学阶段,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便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但在农村很多地方,因为自身学校师资力量、德育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在思想品德课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课时不足、教师水平有限。在有些学校的初一年级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因为考试的成绩不被列入总的排名,使得每到期中期末,都会有一些其它老师来“要课”的现象,更是大大削弱了政治课教学在胚芽观念学生品德教育的作用,即便有的也只是让班主任代代,照本宣科,并没有发挥思想品德课应有的功效。作为主渠道的品德课得不到落实,可想而知在其它环节上存在的问题。除了思想政治课的课时得不到应有的落实外,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下,学校的德育活动开展也很不够。一是缺乏对德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德育活动等同于课外自由活动,认为可有可无,甚至很多学校把“打扫卫生”等同于德育活动,足见德育活动开展的力度。二是由于害怕室外事故的发生,学校开展活动特别是室外、校外活动,基本上贯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尽量不开展。这样使得一些本来可以做的很有意义的活动,几近乎停止。

(3)德育内容滞后。

德育内容存在脱离学生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情况。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詹万生主任介绍,当前的德育教育内容存在着倒挂、脱节、不必要重复以及在中小学衔接不好等方面的问题,“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爱国主义,大学讲文明礼貌”。 “文革”及其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是以政治运动为核心,实行的是“运动战”;现阶段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又不断提出或强调一些新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民族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人口教育等等,实行的是“游击战”,这种局面使学校德育工作者感到“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德育工作难以落实。此外,德育教育还存在“高、大、空”的情况。从调查中了解到,留守儿童只有概念上的道德,其实际内容不了解,缺乏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性。有学生反映:“老师讲得都正确、很崇高、很伟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用不上。”而“死记硬背”的情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尤其突出。小学生懵懂的时候就大肆灌输理论,死记硬背《守则》和《规范》。很多学生也反映即便学校偶尔有活动又不贴近生活实际,使得学生每逢有此类活动便产生不重视或是抵触心理。

3 社会因素

(1)留守儿童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

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是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其在教育系统中同样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家庭中,他们的父母双方不在身边,使其处于教育边缘的地位,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他们与父母缺乏基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在学校中,他们经常受到其它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

(2)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其中而深受其害。电视、网络等对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对象思想成长的需要。互联网创造的是一种虚拟的环境,中小学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使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增加了难度,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生活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大气候,赌博现象普遍存在。“地下六合彩”、“压白板”等各种赌博现象遍布大街小巷,特别是农村,不少全家男女老少,整日混迹于赌场之中,更有甚者,老老小小都亲临赌场,爷辈们坐庄,儿孙们当助手等等。学生在上学路上都能看到一群群围着赌博的人。在调查期间,发现农村里见面的问候语也从“你吃饭了吗?”变为“买马中了没有?或今天出猪还是出的猴?”学校附近的赌场也是比比皆是,里面挤得水泄不通。只要你在农村住上个几天,这些都是可以亲身体会到的。俗话说:“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所有这些促使一些学生也养成了玩赌纸角、火柴等不良行为,使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叫苦不堪。长此以往,学生心理也必将没有净土。

4 三者互动的道德教育机制缺失

从构建德育环境的建设角度来讲,长期以来,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忽视了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这也大大制约了各种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效。学校把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家庭教育的滞后,家庭又埋怨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又责备学校和家庭没有尽到责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一致、相互矛盾及脱节,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及行为上滋生出许多问题。越来越少的家访,“告家长信”代替了家长会,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减少。尤其是在乡村中学,很多家长从来没到过孩子读书的学校,老师也很少进过学生的家门。片面强调学校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价值引导与社会、家庭环境不相适应,甚至完全相反,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也使学校德育实效性差。要解决这个连环扣,就需要各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大人身上都有,这绝不是孩子影响大人的。现在我们不是要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是教会孩子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当好孩子的“过滤器”。因此,在农村引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必行之举。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在现代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本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将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内外中小学道德教育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之一就是: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世界家庭、学校、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n]人民日报,2004-03-23.

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第9篇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分别对小学3?6年级,初中1?3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5份。其中,年龄段为8?16岁,平均年龄l2.6岁;男生412人,女生363人。另外,还对两个山区乡、镇的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经过对比分析,总体状况基本相符。

一、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

1.主观上认同和维护社会公德,但主动性不够,并且在基本公德素养上存在着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淡薄的倾向。《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当前社会提倡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有59.3%的学生表示能够遵守,40%的学生表示基本能做到,说明广大中小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在关于“在公交车上是否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及“是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方面,83.7%的学生表示会主动让座,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一比例呈递减趋势。“有人想吐痰,附近找不到痰盂,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有近80%的学生认为“先吐在废纸上,然后扔掉”。应当肯定的是农村青少年在自觉履行公德方面还是好的,只是在卫生习惯上有些欠缺,同时实际行为与道德观念略有偏差。在“用完东西你会归位吗”这一问题中,82%的学生选择了“会”,但有18%的学生认为“不会”。崇尚传统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意识较强,但家长的观念相对滞后,影响了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行为实践。调查显示84%的中小学生愿意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另外,中小学生的家庭参与意识较强,有52%的孩子对家庭中的事能主动参与并发表意见,有47.3%的孩子希望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愿意以朋友的身份与父母沟通。然而,有12%的中小学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但家长不让做,有20%的中小学生想参与家庭中的事并发表意见,但父母反对。这说明许多父母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较大,习惯用专制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孩子与自己“平起平坐”,或者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这样便影响了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行为实践,长此以往,必将削弱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养成。

2.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生态度的务实性、理性,但有时自我意识膨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生理想。在回答“你努力工作主要是为了什么”时,58%的青少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有35%的青少年是为了“谋生的需要”,或是“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在问到“你所信奉的人生信条是什么”时,32.8%的青少年选择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13%的青少年选择“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而选择“机遇”、“人际关系”、“有个好父母”的分别占10%、7%、3%。但问到“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时,13.7%的青少年回答要当明星,l0%的青少年回答要当企业家。在回答“当国家或集体需要你做出贡献或牺牲时,你采取何种态度”时,“勇于牺牲,敢于奉献”的占14.7%,“在不损害个人的前提下奉献”的占32.4%;在回答“你认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景如何”时,75%的青少年认为“前途光明,充满信心”,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持积极的态度。由于青少年道德规范不够健全,对道德行为的监督还不够严格。在“看到别人作弊,你的想法是什么”的选择中有近59%的学生做出了“自己不作弊要吃亏”的回答,有7%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有机会也会作弊”;“高考要求学生签诚信承诺,你认为有用吗”,选择“作用不大”和“无济于事”的占43%。

3.接受公平竞争。注意团结合作。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青少年更加体会到团队精神对事业成功的积极作用。80%的青少年愿意接受公平竞争,不赞成“竞争可以不择手段”;有95.6%的青少年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的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表示“赞成,很有道理,应该提倡和发扬”;但也有2%的同学认为道理不错,但不切实际,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说明还有部分农村青少年比较自闭,对团队的活动没有信心,不甚积极。

4.社会评价和交往方面表现出农村青少年质朴的人际交往观。对自己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农村青少年态度是坦然的。如“你对自己是一个农村学生自卑吗”,有98%的学生选择了否定答案;“你对自己农村生活状况满意吗”,有70%的同学回答“满意”。对自己的诚信度回答,有近80%的学生回答“非常好”或“比较好”,只有20%对自己的评价较差。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真诚协作关系”的占76%,认为“竞争对手关系”的有19%;“同学向你请教时,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中选择“详细讲解”的占57%,“简单说明”的占38%。这些数据反映出农村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单纯、热心和真诚。

二、影响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原因

1、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中国加入wt0,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更加凸显,精神文明建设让位于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在社会上有着一定的市场,这些都助长了农村青少年的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消极思想的滋生。

2、社会影晌

从社会环境来看,尽管农村相对城市而言有点封闭,但各种不良风气无孔不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等,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场面充斥,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

3、学校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但同时,农村中小学德育存在着远离社会现实的现象。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变得高不可攀,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应试教育”也导致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在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和 老师都把读好书看成是将来有出息的唯一出路,中、小学生和幼儿到城镇择校者不断增加,家长进城租房热、高消费,加重了农民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从而使教育的内容片面化,特别是假期补课风,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体质受到影响,部分家长、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4、家庭影响

当前农村中小学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沉湎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在他们眼中,往往分数代表着一切。调查显示62%的农村家长身体力行不够,个别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低下,对子女的负面影响较大。

三、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国家应该重视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应将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党政干部的政绩评价体系,纳入学校和学生工作评价体系,不断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另外,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建立文体活动基地,使农村青少年开阔视野,接触到新事物,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2、教育内容注意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

农村中小学生身心尚未成熟,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尤为重要。加强中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把学校教育与群众性文明活动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利用本地素材。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3、利用各种法定节日和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和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活动,把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青少年。

4、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1)社会需要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而这个环境需要全体公民共同营造和保护。各级政府应当多为农村学生投入一点,多为他们提供一些能让他们正常娱乐的场所,让他们能够得到与城里的学生同样的关怀和条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