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1-30 20:17:58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第1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就业观;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社会资本是一个跨学科概念,由经济学家格林洛瑞(Glen Loury)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80年发表《社会资本随笔》,首次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三十多年来,一大批学者对社会资本开展了广泛研究,布尔迪厄、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等主要从集体层面研究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罗纳德・博特(Ronald・Burt)、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ortes)、林南、边燕杰等主要从个体角度探讨社会资本的投资和功用,均取得丰硕成果。一般认为社会资本是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人们所能动用的为自己或组织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源,其核心要素是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能够接触到并动员的结构性的资源,这种资源不直接为个体占有,而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体更好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资本不会因使用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社会资本难以观察和度量;社会资本不容易通过外部干预而形成;全国和区域性政府机构强烈影响着个人追求长期发展目标所需要的社会资本的类型和范围。[1]

对于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关联性,人们关注较早,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大社会资本理论也都源于此。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弱关系理论,认为个体弱社会关系网络能够提供具有价值和帮助作用的求职信息[2],通过弱关系力量可能得到工作机会[3];随后林南提出社会资源理论,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了弱关系理论[4];边燕杰基于中国国情提出强关系理论,认为社会资本不仅仅能传递职业信息,而且能帮助求职者得到雇佣方及其决策者的照顾和偏好,强社会关系可以有效影响决策者,从而让求职者获得更好的职业地位[5]。我国人情传统浓厚,研究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具有特殊意义。张应强(2012)认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阶层结构性问题,就业难易程度与个人及其家庭的社会资本密切相关。[6]围绕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陈成文(2004)[7]、姜继红(2007)[8]、管静娟(2007)[9]、乔志宏(2011)[10]、苏丽锋(2013)[11]等学者主要从就业机会、求职形式、就业质量等方面开展实证研究,部分研究涉及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如郑洁 (2004)指出,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水平越高,选择企业就业的意愿越强,期望的月薪起点越高,求职信心也越强[12];闫凤桥(2008)认为,家庭和个人社会资本广泛度越高,毕业生对工作满意的几率越高[13];尉建文(2009)提出,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入企”意愿越高[14];高耀(2012)指出,低收入家庭的高校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更大[15]。现有文献缺乏对社会资本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专题实证研究。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就业观是社会资本影响就业结果的前提和关键环节,了解社会资本对就业观的影响,对于理解就业观形成机理、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质量等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拟通过实证调研和回归分析,深入探讨和验证假设:社会资本存量显著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变量界定与操作化

自变量为社会资本,它是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高校毕业生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声誉。因变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它是高校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根本看法和总体态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个体接触、参与求职就业相关实践经验的观念化。控制变量为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为确保变量测量指标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本文采取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将初步设计的所有变量指标以及研究假设、研究背景材料,用通信的方式分别寄给国内有经验的7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专家进行函询调查(专家间不存在横向讨论),然后收集、归纳专家们的答复意见,再将综合修改后的意见反馈给专家们,来回反复四次,最后专家们对变量测量指标设计形成了较为理想的一致看法。在指标提出初期和专家反馈过程中,笔者还组织部分专家(不包括7位函询专家)进行座谈讨论,对变量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发挥了一定作用。社会资本测量指标最终操作化为三个方面10个子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括进入高校学习前的城乡背景、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状况与年收入等;在高校学习期间积累的社会资本,包括大学期间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资本自评项,测量个体自我感受到的社会关系广泛度。就业观测量指标操作化为四个部分17个子项:就业条件观,包括就业形势与指导服务认知、就业政策认知与评价、母校与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就业价值观,包括就业目的、工作类型取向、择业决策首虑因素、就业质量期待;就业目标观,包括单位性质取向、期望月薪、就业地域取向;就业伦理观,包括就业诚信态度、求职正当竞争态度、就业自主性、就业代价观。

・教师与学生・社会资本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实证研究

2.分析工具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因变量之分为虚拟分类变量、二元分类变量特点,相应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就业政策认知与评价、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母校及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就业伦理观(4个)等9个模型为线性回归,其他模型为二元逻辑斯蒂回归。表2、表3、表4、表5中的38个回归模型的综合Sig.值均小于0.05,模型总体有效。

3.数据来源与分布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专项调查数据。调查对象为毕业一年的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我们在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库中,按照一定比例,分别从不同学历毕业生样本人群中,依据身份证号码的后四位编号随机抽取样本个案。调查采用面访问卷调查法于2014年6-8月进行。具体实施中,先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被调查者进行初步沟通,再约请被调查者当面填写调查问卷。部分被抽样本个案不能接受调查的,按照同伴推动抽样法(RDS),由被调查者推荐同质(如性别、学历、就业地等均需相同)、有限(不超过3个)样本接受调查。调查最后有效样本为1030个,其中男性487人,占47.3%,女性543人,占52.7%;独生子女379人,占36.8%,非独生子女644人,占62.5%,系统缺失7人,占0.7%。具体分布见表1。

三、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观的回归结果分析

1.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条件观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有8个操作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条件观,总量达15项次,就业条件观的7个操作项均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条件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

具体而言,从就业形势认知来看,参加志愿服务、父亲职业与就业形势严峻取向显著正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就业形势乐观取向显著负相关,城镇背景、社会关系广泛与就业形势严峻取向显著负相关。在严峻取向回归模型中,父亲体制内从业的幂值为2.433,这意味着该值每提高一个单位,毕业生严峻取向就提高1.433倍。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有更深切的实际体会;父亲在体制内国有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工作,传递给子女更多的是体制内单位就业形势与期望;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就业要求与期望往往也越高:这三类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自然更严峻更不乐观。而城镇生源、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或者由于对城镇就业有充足的认知和体验,或者由于有足够的求职资源与渠道,他们对就业充满信心,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

从就业政策、就业指导服务认知与评价来看,城镇背景与就业政策认知显著正相关,参加社团组织与就业政策评价、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等显著正相关,母亲职业与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显著负相关,父母亲年收入与就业政策认知、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母校就业指导服务评价等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广泛与就业政策认知、就业指导服务认知显著正相关。大学期间参加过社团组织的毕业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就业指导服务,能以服务提供者的身份换位思考和体验,能更客观更正面地认知和评价就业政策、就业服务,他们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认知程度更高,对就业政策、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更满意;而母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对政府公共就业指导服务评价趋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毕业生不太关心就业政策与服务,相关认知不足,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评价趋低;求职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希望也更有条件用足用好就业政策与服务,他们更关注就业政策与服务,相应的认知更高,这符合人们的经验常识。

2.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价值观

社会资本有8个操作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总量达27项次,就业价值观的18个操作项有15项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价值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绝大部分验证(见表3)。

从就业目的、工作类型和择业决策首虑因素来看,城镇背景与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个人发展机会等显著负相关,参加志愿服务、父亲职业与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显著正相关,社会关系广泛与就业目的、有挑战性的工作显著正相关,与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显著负相关。城镇生源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择业决策时也不首要考虑个人发展机会,而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父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求职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却更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其就业目的趋向于发展型(注重个体兴趣爱好和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从就业质量期待来看,城镇背景与工作条件环境好显著正相关,与有合适的组织文化显著负相关,城镇生源毕业生更看重工作条件环境,不注重组织文化。在工作条件环境模型中,城镇背景的幂值高达2.149。担任学生干部与劳动报酬高、工作条件环境好、工作稳定性高、晋升培训机会多、行业岗位好、地理位置好、社会声望高等显著正相关,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加重视上述指标。在劳动报酬高模型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幂值高达2.006。参加志愿服务与晋升培训机会多、有合适的组织文化显著正相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年收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期待,父母亲年收入与组织文化合适显著正相关,父亲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保障健全指标显著正相关,而母亲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保障健全、晋升培训机会多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广泛与工作稳定性高、社会保障健全、晋升培训机会多、人职匹配度高、成就感及价值实现等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越广泛,毕业生越不重视上述指标。

3.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目标观

表4显示,社会资本有7个操作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目标观,总量达13项次,就业目标观的9个操作项有7项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目标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绝大部分验证。

具体而言,从就业单位性质取向来看,城镇背景、社会关系广泛与非国有企业显著负相关,担任学生干部与自主创业显著负相关,参加社团组织与政府机构显著负相关,父亲职业与事业单位显著正相关,父母亲年收入与事业单位显著负相关,与非国有企业、自主创业显著正相关。城镇生源、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不倾向于到私营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就业,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参加过社团组织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到政府机构就业,父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到事业单位就业,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毕业生不倾向于到事业单位就业,更倾向于选择到非国有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就业地域来看,城镇背景与大城市选项显著负相关,母亲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广泛度与大城市选项显著正相关,担任学生干部与中小型省会城市显著正相关,父母亲年收入与内地中小城市显著负相关。城镇生源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就业,而母亲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广泛度高的毕业生更可能选择到大城市就业;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到中小型省会城市就业,父母亲年收入高的毕业生不倾向于选择到内地中小城市就业。

表4社会资本影响就业目标观的回归结果

4.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伦理观

母亲职业与就业诚信态度、求职正当竞争态度显著正相关,社会关系广泛度与求职正当竞争态度、就业自主性显著负相关。母亲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更赞同诚信就业、正当竞争求职,反对诋毁求职竞争对手和拉关系走后门。社会关系越广泛,毕业生越不赞同正当竞争求职,更赞同拉关系走后门,求职就业决策时越不自主。作为女性,母亲更赞同诚信就业、正当竞争,体制内从业的母亲更有规则意识,在家庭中更有话语权,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她们的诚信就业、正当竞争态度必然潜移默化正向影响其子女也形成相应的态度。社会资源丰富的毕业生更期望发挥资源优势达成就业愿望,求职中拉关系走后门就在所难免,他们也更倾向于听取和尊重他人尤其是关系人的意见,而不是自己的意见,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更可能“啃老”吃救济。就业伦理观的4个操作项有3项受到社会资本的显著影响(见表5),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伦理观的研究假设得到了绝大部分验证。

四、实证结论的就业观教育意义

1.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社会资本测量维度存量不同,毕业生就业观差异显著,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应区分不同毕业生群体,采取个性化的指导策略,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实效。实证结论显示,与农村生源相比,城镇生源毕业生更了解就创业政策,能更乐观地看待就业形势,但他们过于关注与就业相关以及由就业带来的外在条件与好处,对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组织文化、发挥才能、发展机会等因素并不重视。高校应注重引导存在类似倾向的城镇生源毕业生树立和强化职业理想,把当下工作条件环境选择与长远职业生涯发展、个人工作生活需要与国家民族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艰苦奋斗意识、生涯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回归结果显示,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愿选择到中小型省会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就业,尤其重视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环境、工作稳定性等就业质量指标,不愿意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学生干部又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当前我国正建设创新型国家,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理应带头创业,成为创新创业的弄潮儿。高校应在改善条件、营造氛围、鼓励广大青年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的同时,切实引导学生干部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积极投身创业,引领和带动更多毕业生创新创业。

2.创新就业指导的活动载体。就业指导的体验性、实践性极强,其实施成效离不开活动载体、实践平台及各方教育合力的助推。实证结论显示,参加社团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与收入状况均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观。父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就业指导老师,他们对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不可小觑;大学时代是个体步入职业社会的过渡期,更是个体就业观形成的关键期,毕业生在社团或志愿服务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积累就业服务实践经验,从而形成更科学的就业观。高校应充分挖掘社团组织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的就业指导功能,通过打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就业能力素质提高的各类活动品牌,组建职业发展类社团组织等,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前接触用人单位,了解社会需求,体验求职就业过程,改善能力素质结构;应创新开发家长资源,通过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家长学校等方式,有效利用网络QQ、微信、报告会、座谈会、咨询会等渠道向家长介绍就业形势政策、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求职渠道、就业信息等,与家长商讨就业方略,合力引导和促进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及时就业。

3.引导毕业生辩证看待和有效开发使用社会资本。实证研究从整体上已经证实社会资本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在具体子项上,社会关系广泛度也显著影响其就业观。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等级制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结构性资源,具有信息流动、施加影响、社会信用和强化等功能和作用[16],既能直接增强行动效果,也影响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看法和态度。高校应通过各类教育和实践渠道,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掌握社会资本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升社交能力,积极参与各类有益交往,利用学缘、业缘、血缘、地缘等积累社会资源,主动开发同学、校友、亲友、同乡等社会关系,为自身求职及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拓展空间。同时,还应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社会资本在求职就业中的作用,既清楚和重视其积极作用,有效开发和使用社会资本,也清醒知道其消极影响,不迷信不依赖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 [美]A.奥斯特罗姆.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概念[M]//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31.

[2] Granovetter,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6):1360-1380.

[3] Granovetter,M. 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1-22.

[4] [16]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8-31,18-20.

[5] 边燕杰.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J].国外社会学,1998(2):50-65.

[6] 张应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后续效应[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2(3):37-54.

[7] 陈成文,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4):29-32.

[8] 姜继红,汪庆尧.社会资本与就业行为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70-74.

[9] 管静娟.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青年探索,2007(2):30-33.

[10] 乔志宏,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4):24-28.

[11] 苏丽锋,孟大虎.强关系还是弱关系: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资本利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155-162.

[12]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13] 阎凤桥,毛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8(4):56-65.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第2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重德育 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45

新课改实施以来,思想品德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教学模式由教师讲解到课堂引导再到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学习方式走过了被动学习到引导学习再到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这种教学和学习模式的转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但静下心来思考,笔者们的思想品德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它更注重学生的品行培养。而在课改和应试教育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压力下,思想品德教师往往只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的掌握和答题技巧的提高,忽视了落实“德育为先”的神圣使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知识和方法,轻德育和实践;”的现象。二是教师对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不够,学生按教材学教材,导致学习内容滞后,无法面对新的社会生活。三是思想品德资料时下泛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是照搬资料根本不去思考,更不必说去感悟和体验。四是学案导学上的问题,是教师已为学生预设好了的学习轨道,学生很难超越这个轨道,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另外,学生的课业辅导过重,思想品德开卷考试下学校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认识不够,使思想品德课程逐渐被忽视,被边缘化。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去体验、感悟、探究、践行,这样既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浓厚学生兴趣,这样的思品教学才会更有生命力。

如何回归生活?

1 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课堂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世界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本源,是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应重视学生身边与其密切相关的事例,更要努力将书本外,课堂外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如:笔者在教学陕西人教版《勤劳节俭伴我行》时,让学生拍摄收集同学们扔馒头倒饭菜的图片以及农忙季节农民挥汗如雨的抢割庄稼的照片课上进行展示播放,让学生谈感受。这样设计教学,学生自然受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教育。

2 拓宽课堂外延,过好课程生活

对于学生来说,受教育的历程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要努力寻找教材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如:笔者教学课标“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时,就可以让学生思考父母为自己已经付出的和将要付出的,小时候的父母多么年轻,现在已经显老,将来父母更会怎样?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因抚养我们成人,为了我们更幸福而日渐衰老。从而应心怀感恩,将这份感恩的心化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孝敬父母的行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希望你做的事情应该努力做好,父母最不愿意看到你做的事尽量不做,让父母放心;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回报父母;以及从精神上关心父母等等。

3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还原社会生活

教材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无法把最新的社会生活和不同环境下学生最鲜活的生活经验都容纳进来。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丰富教材。教学时应把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现实生活中新的、典型的现象展示给学生,对于那些落后于实践甚至背离了生活的内容,可适当删减、替换。如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当前我国教育、科技的发展现状等内容在教学时应向学生展示最新的数据和概况,而不应该再让学生只看课本上的资料。

再例如:笔者教学陕人教版“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第三的组合漫画时,将问题设计如下:①请你仔细观察这组漫画中的内容,并用生动的语言讲给同学们听听。②要使天平保持平衡,你有哪些方法?③对上述方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各抒己见)④通过以上的讨论,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和大自然相处?⑤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能做些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探讨,使学生不仅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而且初步树立了“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

4 重视实践活动,回归社会生活

陶行知曾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德育教育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中。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因根据课标内容组织开展一定的社会活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从活动中亲自感受和体验,从活动中获取知识,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如教学中笔者组织本年级学生举行拔河比赛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组织野炊增强自立能力;调查“周边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完“热心公益活动”后笔者组织学生义务清除校园卫生死角、义务打扫社区卫生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虽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付出了一定的精力和汗水,甚至金钱,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活动才能真正体会到团结的力量、热心公益活动收获的是喜悦。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第3篇

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而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轻视实践,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新的课标提出:让小学思品课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生活的教育,即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并在学习、体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新的道德认识,从而达到知、行统一。因此,小学思品课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生活,真正学会生活——真诚热爱生活,自主创造生活,健康享用生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以生活为本

我利用《我们自己作主》这一课的教材,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对人对事要公平、公正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课堂教学时,要抓住班干部选举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自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也有责任和义务选好班干部。教学的过程中,一个问题的讨论,同学们的发言,让我感怀。让学生来讨论下列的一些问题:如果现在我们重新选举班干部,你会选谁?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讨论热烈,有赞成选学习好的,有同意选人缘好的,有选跟自己关系好的,有选号召力强的……等等。这些都是意料中的回答。但在讨论发言中,有学生提出了一个令我都感动的建议,就是要选平时在班集体中不太守纪律的同学当班干部。我请他说出理由。他的理由既有理也有据:不太守纪律的同学并不是喜欢影响班集体,而是约束自己的能力弱点,如果我们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管理别人,多给点机会让他们尝试管理别人的乐处和难处,他们就能在管理中体会到,一个人不要别人管是多好的啊,班集体的荣誉是要靠大家来争取和保持的,一个人可以影响到班集体荣誉,可以影响到班上每一同学的情绪,可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尊严。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纪律要求。还有的学生说,这几个不太守纪律的同学,也有很多的优点,只要他们改正了缺点,我们班的纪律就更好了。从学生的讨论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班上不守纪律同学的宽容和鼓励,看到了他们对自己同伴的爱护和信任;看到了他们热爱班集体、维护班集体、关心班集体的优良品质;看到了他们对人对事的公平和公正的美好心灵;看到了我们教育意义所在。

通过教学,我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让有缺点的同学从讨论中获得改正自己不足的勇气和毅力,获得自信,从老师的鼓励中获得进步的动力。

二、深入实践,升华知识

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没有知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实践行动的知识,不是牢固的知识,而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先导,而道德行为更离不开社会实践。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我利用学校旁边农民在养淡水鱼,组织学生参观,向农民技术人员打听养鱼的一些知识,其中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我们衣食住行的来之不易,深切体会到爱惜、珍惜生活资料的重要,养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品质。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们的家里都有农田,他们在家里都能够见到这些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多同学还能帮助家里做很多农活。从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学生很清楚,但操作学生却没经历,于是在作业中,我常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特长等,有的学生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种地,以及父母亲对他介绍种地的一些知识和栽陪的技术,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插秧的过程,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去采野果的经历等等。并把品德与社会课中结合讲解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记录,做为班上学生交流讨论的资料。总之我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在教学中,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三、走进生活,快乐享受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第4篇

[关键词]校友意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128 ― 02

一、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校园文化就是基于学校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学者提出应从校园精神风貌、校园风气(包括学风和校风等),校园内所保持的自己的传统特点和特色,学校的校舍建筑的修建、环境的布置,以及对它们的鉴赏和维护等四个方面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1〕还有学者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概括:广义的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文化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高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校园生活、人际关系、精神面貌、价值取向、舆论风气为主要内容,以课外文化活动为基本形态,是在高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狭义的校园文化则仅指精神文化,是指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群体文化。〔2〕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政治、经济的发展。同理,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熏陶大学生、塑造大学生、振奋大学生,从而培养出明理实学、立德修身的优秀人才,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品质,反映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其可以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就是校园建筑、校园绿化、雕塑画像等可以反映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外部标志;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学风、教风、校风等建设水平,综合反映教职员工、学生的理想信念、目标追求、价值观念以及职业理想、职业行为、人际关系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沉淀的缺失

高校都有着悠久历史,拥有丰富的校史资源,是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历史沉淀是在一代代学生和教职工的努力下积累起来的,但是由于经过一系列的时代变迁和校友的零落分散,这些丰富的资源因缺乏妥善的保护和必要的积累,有的已荡然无存。没有历史沉淀的校园文化是空洞与抽象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保护学校的历史资源,也要为历史资源的传承做好规划。

(二)大学精神的失落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大学精神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的办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校友文化建设等,引导高校和学生“应该怎么做”、“要做些什么”,最终内化为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但现如今,大学成为多种实利的探求场所,成了职业训练所和文凭批发站,成了为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机关。大学因而失去了独立性,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和机构,不再担负人文教化的文化使命。大学的自由精神、超越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也就逐渐丧失。”〔3〕

(三)感恩意识的缺乏

近年来,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感恩行动缺位的现象屡见不鲜,频频见诸于各大媒体和报端。大学生思想观念、人生观、道德观、生活方式等发生扭曲,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和实用化,感恩意识弱化。当他们走出校园后,很难对母校心怀感恩之情,很难实现从一个校园人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的成功转变。实际上,这既是传统高等教育中“短板效应”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警醒、重视和反思的薄弱环节。

三、校友意识的形成及内涵

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物质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校友意识就是校友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校友在接受校园文化熏陶、学校教育培养等长期过程形成的与校友、与母校之间产生的情感维系、价值认同、服务回馈等意识,是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它对校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传承着爱国精神、体现着爱校情怀、凝聚着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友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母校的情感依恋

大学经历是对个人影响比较深远的部分,大学生在校园内学习、成长,接受精神的洗礼和感召,接受知识的教诲和科学的启迪,久而久之形成了对母校的特殊情感,对母校的同学、老师、教学楼甚至一草一木都有归属感、依恋感,在离开母校后然后保持对母校的关注和关心,仍然愿意响应母校的号召。

(二)对母校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校友在观念上形成的对高校价值的认可和共享,以高校传播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最终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是校友对高校价值规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自愿服从的态度。健康的价值认同,对校友的学习、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对母校的服务意识

校友在母校学习和工作期间,受到母校关怀帮助、教育培养后心怀感激,希望在精神和物质上回馈母校,为母校提供力所能及的献计献策、捐资助学、授业解惑等服务和帮助,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支持母校发展建设,体现着校友对母校的强烈的感恩意识和回馈母校的奉献意识。

四、校友意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

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校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意识和传承意识,能从多维度保证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1.校友意识汇聚校友资源

校友对高校的反哺意识能凝聚校友资源。作为高校建立与社会联系桥梁和纽带的校友,他们的年龄、地域、职业等方面分布广泛。随着校友的事业成功,他们会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可以各取所长充分利用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资源,为母校建设和发展提供物质、人际、科技等方面的各种支持,不仅能为包括建筑环境、绿化环境等的环境文化以及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和后勤保障设施等设施文化提供保障,还能使高校迅速把握社会对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等需求,调整办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获得综合性支持。

2.校友意识汇聚校友经济

校友经济是以校友为中心点,校友、母校与社会之间所产生的经济交流,给母校、校友以及社会带来客观收益的经济活动。在美国,校友意识这种特殊情感成为校友以各种不同形式关注和参与到母校各项工作中来的内在动因,校友捐赠已成为美国高校尤其私立高校非常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成为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经济社会加速改革的进程中,校友有望成为高校筹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校友可以利用他们的社会影响和人际关系,为高校筹资拓展渠道,牵线搭桥,成为高校筹资的重要中介,而部分有实力的校友将可能直接成为高校投资主体的组成部分,直接通过捐赠、合作建设等方式对高校投资,而这些资金将成为校园建筑、绿化、雕塑、实验室等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建设体现高校特色的文化景点和文化装饰。

(二)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1.校友意识可以传承爱国精神

校友意识的培养是传承爱国精神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内容。高校培育了一届届品德高尚、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的优秀校友,校友的成才之路、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意义、感染力和影响力。

“大学像一切组织体,不可能一成不变;变的是发展的契机,但成长的钥匙却在变中保有不变。所有文化的成长都是承续与变迁的结合。”〔4〕不少高校在抗战烽火中走过来,有着厚厚的抗战历史记忆以及战功赫赫的爱国将领、革命先烈等杰出校友,更多的校友是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人士,他们通过经济、文化等各种途径,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并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通过高校抗战时期的办学经历、历史事件、革命先烈的事迹以及优秀校友的成功案例、先进事迹来感召大学生,完善学校的历史沉淀,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和坚强意志,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校友意识体现爱校情怀

人具有社会属性,其发展离不开由血缘、地缘和人缘等组成的社会关系,并从中寻求其社会归宿。“社会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在人际互动和群体中,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背后的力量,情感在人类事件中拥有核心的位置。”〔5〕爱校之情是校友情怀的根本。母校是校友的精神家园,校园时光是一生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了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了良好思维方式,储备了知识技能,母校的辛勤培养成就了很多校友的幸福人生和伟大事业,校友对母校的爱就源自于母校的培育之情、以及母校无微不至的点滴关怀,母校成为广大校友寻根情结的归宿之一,这也就决定了校友们不管身在何处,都非常关心母校的发展,时刻愿意以某种方式回报母校。而校友的外在声誉及他们对学校的支持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凝聚更多师生的合力,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爱校意识。

3.校友意识凝聚文化魅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这种魅力是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6〕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勉励广大华侨华人大力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引发舆论强烈关注。集美校友总会正是秉承“弘扬嘉庚精神,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积极把同一校主、同一校训、同一校歌的校友团结起来,为校友、为母校、为社会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将嘉庚精神不断传承下去。这种嘉庚精神正凝聚着集美大学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和代表。

文化是高校的血脉和灵魂,也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的高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如嘉庚精神一样的文化,校友意识引发的文化认同能够凝聚文化的精气,通过无数校友的努力将校园文化不断传承和发扬。

〔参 考 文 献〕

〔1〕胡景钟.试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J〕.复旦教育,1993,(03).

〔2〕潘道兰.建设校园文化,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05).

〔3〕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6,(07).

〔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2.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第5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孝道教育 缺失 回归

一、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现状

孝道即以“孝”为做人之“道”,是人们行孝的原则。《孝经》里面有句话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古之孝道不仅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忠于君主,而且要成就自我,方是光宗耀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古代孝道强调居则事其敬,就是要顺从听命于父母。在现代社会,子女的个人独立性增强,不易接受传统的规范,因此,传统孝道教育中“愚孝”、“盲孝”的成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被淘汰。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现代孝道,是建立在父子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是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是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的伦理保障,更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因而现代孝道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和超越。黄坚厚指出现代生活孝的内涵包括:爱护自己,使父母无忧,不辱其亲,尊敬父母,向父母进谏和奉养父母六项[3]。杨国枢认为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赡养、顺从和悦亲等内容[4]。笔者结合前人总结得出现代“孝道”应包含尊敬父母、赡养父母、精神上愉悦父母。所以,本文所说的孝道教育是从这些方面入手的,而家庭作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的场所,应该首先担负起孝道教育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孝道缺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07年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数据显示,仅有5.2%的被调查者“主动照料过父母的生活起居”,13.3%的被调查者经常“帮父母做家务”,24.8%的被调查者经常“关心父母身体健康”[5]。很多现代子女缺少对父母生活上的照料和关爱,可想而知,对父母精神上的关怀和宽慰的子女少之又少。子女孝道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孝道教育的忽视。很多子女肤浅地认为孝道就是赡养父母,等父母老了给钱养老就是孝,生活中却忤逆不尊重父母,缺乏对亲情和爱心的理解。而很多父母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对孝道没有全面理解,也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孝道教育。子女对父母良苦用心的培养感觉到理所当然,并用学习成绩向父母提出相应的物质交换,而父母也没有拒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相当支持这种行为,觉得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使得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也有子女对缺乏文化知识的父母产生歧视的心理和抗拒行为,埋怨父母不能给自己良好的生活条件,不顾家庭经济状况与同学进行攀比,而父母却对此觉得愧对孩子,支持孩子的任何需求。种种现象表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孝道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二、孝道教育缺失的家庭原因分析

(一)家长重分数教育,生活上骄纵子女。

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一从学校放学,问的往往是“今天有没有考试啊?考了多少分啊?”等类似问题,而很少关注孩子学习以外的学校生活状况。父母对子女过分教育或期待过高,把孩子送到补习班继续学习,减少了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时间,自然也缩短了家庭教育的时间。父母往往以物质鼓励孩子在学校取得的好成绩,甚至有家长在孩子取得高分时不惜代价给孩子买贵重礼物以表奖励。这种物质交换的行为不但无法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反而觉得自己获得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造成孩子对亲情的淡漠。在很多“421”结构的家庭中,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生活上极度关注和溺爱孩子,恨不得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导致很多孩子在生活上无法自理,性格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言语上对家人恶语相加,观念上认为家人的付出理所应当。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无法理解父母深刻的爱,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没有家庭责任感,孝道观念在家长的溺爱中消失殆尽。因而,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孝道教育的有效进行的。

(二)家长自身没有发挥榜样效应。

很多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对待长辈的态度。例如,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呵斥年迈的父母,冷落独自在家的双亲,向老人理所当然地索要钱财,不给老人赡养费,对生病卧床的老人不理不睬甚至嫌弃等,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许有朝一日,这些行为都将重演在父母自己身上,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做好孝敬长辈的榜样。有些父母一有空就出去打麻将打牌,对家中老人和孩子不管不问,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关爱,等到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许他自己也不懂得如何经营家庭,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因为他自己是受害者,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孝道,因为他没有从自己父母身上学到如何孝顺父母。这种不良家风的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重演,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幸福和睦,更对社会养老问题和社会和谐造成不良影响。

(三)家庭教育没有及时巩固和补充学校孝道教育。

晏阳初说:“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更形密切,因为学校教育是有限制的,家庭教育是无限制的。”[6]可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学校教育有巩固和补充的作用。“学校里讲公民教育,有一项是‘不要骂人’,说得学生明白这是一种坏习惯,孰知一跑回家,不是听见父亲骂母亲,就是母亲骂他们自己,或者母亲和邻居相骂,骂忘了形也把他们夹在里面骂起来了。在学校里所得的一点好教训,就无形中在家里打消了”[6]。所以说,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学校里的孝道教育如果在家中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说父母根本无视孝道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那么日积月累,孩子的孝道观念自然会变得淡漠。譬如,学校的德育老师跟学生说父母很辛苦,回家帮父母倒水洗脚以感恩父母的辛劳,结果孩子回到家后,父母并没有支持孩子这样做,而是让孩子抓紧时间学习。这样一次两次之后,孩子也不会主动提出类似的想法。其实这些家常的行为正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孝道教育的方式,也是及时巩固和补充孩子在学校学习孝道的一种实践性方式,因为学校的口头教育始终无法代替家庭实践教育。家庭教育如果不及时巩固和补充学校的孝道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就得不到真正的情感内化,则很容易出现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家庭教育危机。

三、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孝道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重智观念,增强孝道教育意识。

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不仅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利于孩子孝道观念的培养。把孩子致力于培养成“考高分达人”不一定是件好事,如果孩子仅仅只会考试和学习,而生活不会自理,过分依赖父母,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的意识,减少孩子在培训班的时间,增加在家陪伴教导孩子的时间。父母应对孩子理智地施爱,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孝道教育的第一步。父母应有意识地指导和训练孩子做一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分担父母的忧虑,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等等。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他们为家庭、为子女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让孩子学会有节制地生活并能够体会父母无私的爱。久而久之,孩子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及对父母尽孝的愿望。

(二)树立榜样,营造和谐家庭。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成员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7]家庭教育不仅是言传而已,身教更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与成人一起生活,很容易学习和模仿父母的言行,所以父母要做孝敬长辈的榜样,才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对父母的言行。尤其对于小孩子,他们常常难以理解大道理,而是更喜欢看着父母怎样做事。如果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对家里的老年人尊敬爱戴,耐心照顾老人的起居,经常抽空陪伴老人,孩子耳濡目染,就会逐渐养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了身教的影响大于言传。父母要处理好自己与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只有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才会有健康的人格,才会理解父母的辛劳,体会亲情的温暖,并内化为自我人格,在行动上践行孝道。所以,孝道教育中,父母要身体力行,发挥自身的榜样效应,着力营造和谐家庭,才能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形成浓厚的孝亲观念,才会让良好的家风得以传承,才会让“老有所依”、“养儿防老”得以回归。

(三)让孩子及时行孝,营造实践环境。

家庭教育要提供给孩子实践学校孝道教育的机会,学校老师教育孩子回家要给父母洗脚等孝敬父母的行为,父母就应该给予鼓励支持,并在言语和行为上对孩子表示肯定,孩子在欣然接受的同时有温暖的亲情体验,这种实践的行动和情感的内化是学校孝道教育无法实现的,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加以巩固。父母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为自己分担家务,让孩子意识到这些行为都是孝顺父母的表现;父母应告诉孩子自己的生日并希望孩子能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让孩子在父母脸上看到幸福的笑容同时感到自己对父母的重要;孩子生日的那天父母要告诉他出生时的艰难与痛苦,让孩子明白父母对自己养育的艰辛历程并学会感恩父母。亲情的维系必须在家庭生活的种种细节中去联结,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孩子们的教育应从具体的、形象的问题入手”[8],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也从具体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让孩子在实践中逐渐内化为对父母深刻的情感,从而转化为对父母尽孝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生.礼记・孝经[M].成美兰译著.上海:中华书局,2007:221.

[2]谭树辉.传世文化经典儿童读本:弟子规[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4.

[3]黄坚厚.现代生活孝的实践:中国人的心理[M].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89:25-38.

[4]杨国枢.中国人之孝道观的概念分析:中国人的心理[M].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89:46.

[5]张莉.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6]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22.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第6篇

论文关键词:孔子  孝道思想  启示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 ,分析 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再结合当今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ff-a4~’l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 中践履孝道。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一、孝与孝道的内涵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③保育《汉语大词典》中孝: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l2]《孝经》中载:“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围炉夜话》:“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笔者认为,孝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孔子说:“所谓道,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一种妙用;所谓孝,是人实践道而达到的最高德行。道包容天地,生育万物,形成万象,赋予事物的个性和生命,这功德最实在;但并不因此将万物据为私有,充当储藏万物的府库,不做万物的主管,不寻求人们的理会、了解,不占有任何东西,这就叫做道。道用在人身上,则叫做孝。所谓孝,就是敬奉父母的意思。” 

二、孔子论孝的重要性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百姓的一切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又说: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即孔子说,仁是所有道德的根源,而孝是众德之根本。还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问万事万物中人是最贵重的,而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_3瑚进而强调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孝非常重要,不孝是不可以的。他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那 强调不孝行为罪大恶极。孝是美好的,不孝是可耻的。那么是否人人都有条件行孝呢?他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 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 白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孔子进一步强调,普通人通过天时地利、谨身节用也能行孝,不可能无条件行孝。 

三、孔子论孝与父母、自然和国家 

孔子认为,孝必须落实到 日常生活之中,于是他论述了在处理与父母、与自然、乃至与国家时孝如何体现。 

1.孔子论孝与父母 

(1)让父母无忧。父母是子女的生命之源。《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瑚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亲回答说:“思而啮指。”孔子评价道:“曾参之孝,精感万里。”这从侧面说明了无论儿女走到哪里,父母就牵挂到哪里。所以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父母在,人们不能到处跑,即使不得已也要说明去向,尽量减少父母 的担忧。孔子还说:“父母 唯其疾之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子女要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让父母得以慰籍和荣耀,这是孝的最终归宿。

(2)善待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jl 意思是如果子女的孝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这要求我们对待父母不仅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不能只满足给其吃穿。孔子还要求人们做地道的孝子,“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所谓:“生事受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孔子不愧是圣人,他不仅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还教导人们怎样对待活着的父母和死去的父母。 

(3)了解、帮助父母。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要了解父母,知道父母的年龄,为父母的年高而高兴,为父母 日近大去之日而悲伤。我们不仅要了解父母,而且要为父母出谋划策,帮助父母。他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3]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教导人们不要一味的顺从父母,当父母有错时,做子女的应尽力劝谏,即使父母不接受,也不要对父母大吼大叫。 

(4)对待丧事。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即说,生前要礼待父母,父母死后要按礼的规矩安葬父母。还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傣,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嘲 6]即说父母死了,我们要痛苦,要悲伤,吃好穿好也高兴不起来,悲痛无以言表。 

2.孔子论孝与自然 

孔子提倡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并上升到道德中“孝”的高度。他说:“伐—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这个伟大的圣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要爱护 自然的论断,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应该从圣人的理论中得到启示,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地球。 

3.孔子论孝与国家 

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嘲 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嫌弃天下人的父母,敬重 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轻慢天下所有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是的,一个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别人的父母,如果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让  怀天下呢?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3] 又说:“君子之教孝也,非家至而 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睇,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还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睇,故顺可移于长。”嘲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教民要从孝开始,孝悌之道可以移于治国之道。只要人人孝,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父母,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兄长,才可以忠于君王。总之,只有实行孝道方能实现天下太平。孔子这一观点,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但它同时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它启发我们要人人拥有爱 tl,,人人奉献爱心,以共建美好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孝是全孝、大孝,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孝。所以,孔子主张要舍小爱为大爱,舍小孝为大孝。适当的时候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乐于奉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因为孔子心怀天下,所以将爱心和责任推及他人和社会。 

四、孔子孝道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1.正视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天地之间正气的凝结,是天地的精华,宇宙中万事万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然而当今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的商品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关爱和责任逐渐淡化。现代人物质欲求的日益膨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他们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甚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寿命的延长,我已步人老龄化社会,明日的老人可能拥有百万财富,但精神上能倍感寂寞,更需要子女的慰藉当代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和希望,所找们必须注重孝道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懂得敬爱父母和关爱人。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人陡,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希望。 

2.家庭应重视对成员的孝道教育,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它是一个人最初接受育的场所,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很多教育家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过论述,如颜之推、载、朱熹、王阳明等,因此孝道教育应通过家庭在一个人幼年就开始,通过日常生活来丰富幼儿有关孝的知识、增进孝的感、磨炼孝的意志,巩固孝的行为。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有很多功的经验,我们的家庭孝道教育应加以批判吸收。

3.学校要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 

孝道教育应从小进行,尤其是学校应把孝道教育纳入学德育之中。学校在德育课中应有针对生地开设孝道及孝道关的课程,同时应把孝道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之中,通过各科学来培养学生的孝道。同时,学校应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践活动,把孝道教育落实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鼓励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孝道。 

4.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把孝道教育传播于全社会 

社会也应注重孝道教育。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孝的典型并对不孝之人予以曝光、谴责和鞭挞,把孝道教育传于千家万户,培养全社会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社舆论氛围。让每一个人认识到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不孝可耻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5.青少年应当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 

首先,青少年在远离父母时,必须加强 自身的修养。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要在人生的征途中走上迷途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发愤学习或勤奋工作,抓青春时光,不浪费一分一秒,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或良好的业绩报父母。从而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籍,让父母为自己的子女感到自豪。其三,经常与父母沟通,尽力消除父母的担忧。青少年假使远离父母千里之遥,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会牵挂他们。所以,不要以学习或工作忙为借口忘了远方的父母。即使不能家看看,也要经常打电话或发信息,及时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彻底安心。其四,如回到家中,做子女的要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珍惜父母的劳动,不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尽量节省开支,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的压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行孝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事情。很难设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能够主动地爱别人、主动地帮助别人、能够有效地融入集体而为社会所接纳。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后代少些冷漠、多些爱心,有了敬爱之心,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心和爱护别人,才能自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必须让后代体验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使他们完成爱亲人、爱家、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的使命,使f也1门尽到从小家到天下的责任。我们自己也应义不容辞地爱父母,主动地爱别人和帮助别人,热爱 自然和国家,为全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孝心,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从孔子孝及孝道教育的思想中不正好可以获得这些宝贵的启示吗?

参考文献 : 

[1]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514.

[2]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4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196

[3]注受宽.孝经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王永彬.围炉夜[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4.

[5]李殿元,王定璋,杜国志,注译.论语外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李申.论语精粹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em3.济南:齐鲁出版社,2004.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第7篇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意识;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1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最起码的社会公德,是培养年轻一代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许多小学生感恩意识却出现缺失:在享受别人给予自己快乐时,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感恩意识淡漠。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2利用课堂教学培养感恩意识

课堂教学是感恩意识培养的主渠道,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学科,挖掘教材中的感恩素材,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意识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唤醒。如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中《我从哪里来》、《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可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情景再现,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小学教材《语文》中朱自清的《背影》演绎了父慈子爱式的天然感情,通过学习,让“父亲拿着橘子,迈着蹒跚的步伐爬上月台”的情景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激起涟漪,心灵的触动揭开了他们内心对父亲隐隐的疼爱,唤醒对父亲的感激。“孟母三迁”的故事经过了几千年的涤荡传承下来,只因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当今社会,父母陪读的现象十分普遍,“孟母三迁”是给学生感恩意识的最好激发和唤醒。《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秋天的怀念》、《钓鱼的启示》等文章都是极好的感恩文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渗透,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从而感恩教师、同学,感恩祖国、社会和自然。

3 利用校园文化培养感恩意识

以往学校的德育教育常常是以一些学生摸不着、看不到的大人物、大事迹为榜样开展教育活动,给学生养成的是茫远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与快慰,而校园文化恰恰能填补这一空白。校园文化是把学生、教师、家长调动起来,使大家参与在特色活动中,使大家都能体验到其中的价值,形成彼此共识的一种文化,学生能参与之中,有切身体会。因此,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例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的主题活动。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可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卡片,在卡片上写上一句祝福语,一句感激话,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在端午节、重阳节,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感恩”为主题的节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歌舞等,将文化艺术融入“感

恩”活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感悟人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节、国庆节,可创办“感恩”板报,让无声的墙壁显生机,展魅力,使学生直观感受感恩教育的魅力以及感恩带来的快乐,增加对父母、老师、祖国、社会、自然深深的热爱之情。

4 利用家庭氛围培养感恩意识

培养感恩意识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家长要言传身教,要从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开始。首先,大人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父母应成为孩子孝敬长辈的表率,家长要用自己的言行打动孩子的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的种子。其次,要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孝敬父母的机会,让孩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生日,为长辈献上一首歌,说一名祝福的话,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再次,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苦与乐,父母要平等地与孩子谈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例如,当父母劳动一天,辛苦了,可以让孩子帮倒杯水,甚至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

5 利用社会实践培养感恩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品质。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日及节日开展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农村、街道,走进机关、走向敬老院。如:在每年的清明节带领小学生祭扫烈士墓,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他人的教育,使学生能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学会关心照顾别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品质;通过活动让小学生切实体会到集体生活,只有互相关心,才是幸福的,在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6 注意教育策略,提升教育效果

6.1 充分挖掘感恩教育资源

6.1.1 利用有特殊意义的重大节日,集中开展感恩教育,如三八节、母亲节、教师节、清明节等。

6.1.2 用先进典型和身边可亲可学的楷模,广泛深入开展活动。

6.1.3 发挥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让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感恩的榜样。

6.1.4 重视学校与家庭的统一协调,及时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6.1.5 以少队部为龙头,以课堂、校园互动中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从而会从心底感激父母、老师、社会,树立起感恩情怀,这样感恩教育便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6.2 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亲情观察、体验、回报活动,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父母对自己的爱,体验父母的良苦用心,组织学生进行“今天我当家”、“我和父母换角色”等活动,从说一句令父母感动的话,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做起,并在班会上汇报,老师对孩子们的做法予以及时肯定;二是开展“我为社会出份力”活动,组织学生定期打扫街道卫生,清除小广告,组织学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写信,学生从中体会到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帮助,不但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爱;也可带领学生为革命老前辈扫墓,让孩子体会到幸为主阵地,以班主任、家长为主力军,以科任老师为同盟军,以上题班队会等为主要形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抓感恩教育一要有针对性,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逐步展开;二要注意持久性,坚持长期抓、抓长期,并与学校礼仪教育等结合起来,使感恩教育成为学校的常规教育。

感恩教育的方法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力争行之有效并有活力。

总之,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感恩意识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教育新模式,是一种寻求道德观念、促进人性回归的有效途径,使人最终成为“人”,达到以人为本、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人的效果。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第8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活动拓展;校园;家庭;社会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拓展。但是,当前小学品德课堂中的课后拓展设计常常显得内容空洞,目标过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教师在设计拓展内容时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能力,从而对活动目标的定位不准确,设计内容过于理想化,拓展游离了学生生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教师在设计课后拓展活动时,内容一定要立足学生的生活,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维度中寻找生活与品德拓展活动的结合点,适当控制难度,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并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取得成功。

一、将活动内容融入校园生活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同时学校也提供了学生道德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所需要的同伴关系和集体生活环境,学生的道德行为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我们在设计课后拓展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利用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班队课、晨间谈话等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相处中,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冲突发展到极端就是暴力。目前中小学中的校园暴力不容轻视。辱骂、殴打、勒索、抢劫,这些暴行在校园里并不罕见,它们给受害学生带来的创伤是深刻而长久的。当暴力行为发生后,它的实施者和承受者都是受害人,他们都需要帮助,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在教学《做好朋友吧》一课时,笔者结合学生的平时情况,请学生进行情景再现表演,列举了学生之间的一些小矛盾,由于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情,学生参与讨论十分积极,大家共同出谋划策,最终得出:当冲突发生后要先学会冷静,并且要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在教学拓展中,笔者设计了“冲突回收站”表格。

学生通过回忆填写自己与哪些同学或者哪些人发生过冲突,当时是怎么做的,现在你能不能做得更好,然后让学生找到冲突对象面对面沟通交流。如果他们的冲突化解了就给对方贴上一张笑脸;如果发生冲突的对象不在现场,学生可以把自己打算怎么解决说给同学听,同学认为这样做可以化解冲突的,就奖励笑脸给自己;而从来没有和别人发生过冲突的学生,就直接把笑脸奖章奖励给自己。根据笑脸的数量,最终评选出班级的“好人缘”奖。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净化了心灵,获得了友谊,更真切地懂得了与他人相处的方法。

又如,在教学了《快乐地成长》一课后,让学生制作一份“成长档案”,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小小遗憾”,从中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并再次感受教师的辛勤培育和同学的真诚帮助,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将活动内容延伸到家庭生活

虽然学校教育在整个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第一学校”还是家庭。因此,家庭是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巩固和检测的场所。我们在设计课外拓展活动时,尤其要重视家庭生活的实践。

例如,在教学《敬老节》一课中,在感受父母的爱之后,学生大有感触,接下去让学生谈谈:你打算如何孝敬你的爸爸妈妈呢?学生积极回答要孝敬父母,好好学习,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教学到此结束,那么这节课的收获可能只是使学生知道“感谢爸爸妈妈我们能做什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缺乏实际指导,没有完成提升生活的目标。教师可以在总结了学生的发言之后,安排课后拓展活动:要求每位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且能够坚持每天去做,并以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家庭生活表现。

两周后,教师回收表格,根据家长的反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比。从中,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真切的体会和认识,教师和家长之间也建立了联系。这一拓展得到家庭教育的配合,我们的教育效果才会提高。当然,学生的行为可能会出现反复,但每一次反复都不是原地的返回,在螺旋式循环的过程中,学生的收益是实实在在的。

三、将活动内容链接到社会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品德与社会教学不能只限于校园,而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教师要善于把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观点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环保问题》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已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为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落实在自己的言行上,笔者将学生带到室外的马路上、公园里、河道边,让他们亲身感受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让小学生开展相应的行为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总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着眼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并落实有效的课后拓展,把学生带到更为广阔的课外世界,延伸到社会、生活,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才能真正将活动融入生活,对学生的生活起到指导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莹.品德常态课使用生活资源的教学策略.小学德育,2008.

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第9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知识、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活动促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的体验。在活动中学会了分享、尊重与合作,从而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因此,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呈现方式。没有了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失去了意义。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呢?

一、呈现儿童生活领域,回归儿童生活世界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性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儿童生活为背景,让学生了解生活,适应生活,热爱生活,最终创新生活,让自己具备现代生活能力的人。

例如:《超市小调查》,在活动前,组织学生到超市调查、访问,了解一些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还让学生从书籍、网上收集资料,从而为下一步,写调查报告做好了准备。

二、研究课程特点,建构多样活动形式

1.亲身经历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亲自感受,从而直接获得经验,真实感受自然和社会。目的使学生从直接感受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例如:在低年级我设计的《我们的学校》,带领小朋友在校园里四处走走,看看,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了解自己的学校,感受校园的美,体验学校生活。《找春天》:老师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寻找春天;然后组织学生说春天,画春天,写春天;最后在班里举行展示会。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2.角色扮演

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以一种新的身份来从事活动,互换视角使学生获得新的认识。例如:《我的一家》,请学生扮演一家人是如何生活的。有的小组扮演: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晚饭后又辅导孩子功课,一家人其乐融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辛劳,也感受到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也有的小组扮演:爸爸、妈妈一回到家就吵架,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的麻烦,也给自己的幼小的心灵烙下了伤痕,自己渴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幸福的家庭对自己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3.合作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合作交流的过程。它能够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个人行为与群体要求协调起来。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形成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我们的小菜园》。六人一组,大家分工合作。在活动中,有一些力气活,如翻地、整地,需要男同学做,男同学们特卖力,女同学在一旁加油鼓劲;有些活儿,如播种一些细活,就由女同学来操作。活动中,男女同学得到了很好在调节分工,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4.自主探究

保证学生个人或小组有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机会,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接触、了解自然和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积极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了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情绪,获得探究问题的初步经验,激发了学生对自然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兴趣。例如:在《让鸡蛋浮起来》的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手自我探究以下几个问题:①把鸡蛋放入水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②往水里加糖、小石子、沙鸡蛋会不会浮起来?③加上盐以后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学生积极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自行设计实验表格,将研究结果归类。

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可以让各种形式综合运用,如:学习三年级上学期《我爱我家》这个活动主题,我围绕家庭生活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方案:讨论家是什么?介绍你自己的家?画画:画一幅跟父母在一起快乐生活的图画。采访:说说自己与父母的相处。家访:看看在家里参加了哪些家务劳动?情景演示:我学会了接待客人。实践活动:我是这样对待客人的!实力大比拼:家务事落两手。给父母的信:想与父母说的话写一写。本次活动,我充分发挥了学校、社会、家庭等课程资源的作用,通过采访、考察、绘画、演示、服务等诸多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超越于教科书,亲身感受一个真实、感性的、生动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景,拓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时间和空间,培养的学生以家庭的珍存,以亲人的关爱以及家庭责任感。活动其间,教师对学生进进有效引导,充当活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活动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一直在动太的活动中,因此,这次主题活动真正让这生“活”起来了。

三、有效指导活动,给予全面合理的评价

活动后,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作出全面积极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关心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