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15:45:04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第1篇

(一)美国社会科的总体设计。社会科是一门提高学生公民素质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整合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法律、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神学和社会学,以及一些来自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适当内容,为学生提供相互联系而又系统的学习机会。社会科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年轻人发展他们的能力,使得他们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上,作为一个存在着多元文化差异的国家的公民,能够为公众的利益,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美国社会科的横向设计。从横向上来说,美国社会科有三个基本目标:公民教育、历史与社会科学教育、反思与问题解决教育”。根据美国社会科的课程标准,具体来说,公民教育主要是为了“鼓励年轻人接受美国核心的价值观,使年轻人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历史与社会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在公民教育的前提下给学生介绍更多的坚实知识、有效的方法和理性地作出抉择的能力”。反思与问题解决教育则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民主社会成为很好的思考者”。这三个基本目标看似杂乱无章,仔细揣摩却不难发现,其中确是有递进关系的:先认同主流价值观——达到身份认同后——习得知识与培养能力——参与生活——学会反思。

(三)美国社会科的纵向设计。从纵向上来讲,美国社会科也有其三维目标,三个目标的维度也就是知识、技能、价值观。具体来说,公民教育的知识主要介绍了《宪法》、《权利法案》和地方、州、联邦各个层次所实行的行政程序;技能主要阐述了理性决策的过程、谈判与妥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高效地合作;价值观主要指明了与民主决策相关的价值观以及那些共同支撑地方、州和联邦政府运转的价值观等等。

二、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内容组织

美国社会科的内容组织涵盖十大主题,主题之间具有阶段性和递进性。其内容安排上主要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的,宏观是微观的骨架,而微观是宏观的血肉,二者分列整齐,相得益彰。透过社会科政治学内容的设计来看,其内容设计不仅逻辑性强,且极富可操作性。

(一)美国社会科的十大主题。《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提出必须渗透在幼儿园至十二年级社会科教学中的十条主线:①文化;②时间、连续性和变化;③人、场所、环境;④个体发展与认同;⑤个体、群体和公共机构;⑥权力、权力机构和统治;⑦生产、分配和消费;⑧科学、技术和社会;⑨全球间的联系;⑩公民的观念和实践。由于这些主题要在各年级段得到不同水平的综合实施,这就保证了学习内容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同时又分出了阶段性。

(二)美国社会科的内容安排。就其政治学内容的安排来看,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微观政治”的方式,主要关注政治系统中的个体。它围绕两个主题展开:(1)个体的角色,即个体公民如何影响政治系统;(2)态度和信仰,即个体公民的态度和信仰及其如何形成。第二类为“宏观政治”的方式,主要关注政治系统的全面运行。它围绕三个主题展开:(l)政府和行政程序;(2)政治系统的比较;(3)政治理论。这样的设计已极具模块化,微观政治是宏观政治的血肉,而宏观政治是微观政治的骨架,将这种模块按照学段进行教材编排就显得顺理成章。

(三)美国社会科中的政治学内容安排。美国社会科包含的政治学内容有以下十个方面:①公民,主要涉及公民的理想、权利和责任、作用、行为、品德等内容。②民主,主要涉及民主的价值、准则、运作等内容。③政府,主要涉及政府的性质、职能、权力、责任、限制、组织、运作等内容。④国际政治,主要涉及国家关系、制度比较、战争与和平等内容。⑤合作,主要涉及交往、合作、团体归属、解决分歧与冲突等内容。⑥国家,主要涉及祖国、国家概念、社会制度等内容。⑦革命、英雄等内容。⑧社会问题和政策。⑨技术的作用。⑩政治理论的。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公民是政治学内容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社会科把公民置于社会的话语系统进行阐释,并把社会的规章施加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上。公民对其身份有了基本认同后,其应知晓每个社会都会建立一套权力机构来进行决策,并且社会成员也应该学会民主的运作方式,因为良好的民主运作方式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政治系统,从而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社会成员还需要知道,所有的政府都要得到被统治者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个政府最终会被。

三、美国社会科给我国思想政治课带来的启示

我国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是,“使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比美国社会科的三个基本目标,我国思政课的课程标准有以下特点。

(一)我国的课程标准设计较为笼统。课程标准设计虽然也是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写的,但是其没有将目标进行分类探讨,则很难寻找其内在逻辑关系。比如,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的确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指引,如果过多地强调主流价值观,则会导致课程设计缺乏基本的逻辑性。事实上,学生除了需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外,也需要习得各类社会科学的基本常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二)我国课程标准设计的目标指向不明确。美国的课标形成了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框架体系,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设计。而我国的课程标准却很难看出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框架体系,似有非有,若隐若现。我国的课程标准也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如在分类目标中谈到的知识目标是: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技能目标是: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价值观目标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与美国社会科相比,我国的三维目标虽然整齐有序,但三者的逻辑关系并不是非常清楚。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第2篇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它得以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他的内容创新上。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诸组

成要素、诸方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断调整、生成和发展的实践及其过程。本文拟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和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规律和特征。同时,对新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做一初步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性生成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作用于客体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识形态体系,它由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组成。从结构上划分,它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内容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创新发展经历了六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初创和形成时期(1921年一1935年)。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对工人群众进行启蒙教育,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等,其主要内容是思想教育。第二个时期是成熟时期(1935年一1945年)。由于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鼓舞全民族的抗日斗志,除思想教育外,这一时期已经有了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三个时期是发展时期(1945年-1957年)。这一时期跨越了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两个阶段。围绕党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了重大调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和建立初期,面对即将成为执政党和已经成为执政党,党开展了拒腐防腐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围绕经济建设来开展。第四个时期是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1957年-1978年)。阶级斗争扩大化,使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偏离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假、大、空”,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第五个时期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重新发展时期(1978年-1989年)。这一时期思想理论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变方式,自觉服务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大局,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过程中,重新获得了生机。这一时期的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第六个时期是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89年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一步系统化,内容研究和创新空前活跃。回顾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性生成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发展历程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毕业论文不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指导,尤其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中国化了的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内容。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展开,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发展。第三,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引领思想文化思潮,建构时代精神。第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扣时代主题,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特点,可以发现一条规律,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在坚持用党的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大创新。在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式方法、内容结构等发生了根本变化。事实表明,用这三大理论成果指导、教育广大成员,凝聚力就强,革命和建设就取得成功;党的理论创新如果停止,教条主义盛行,或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空洞无物,苍白无力,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用党的理论新成果创新内容,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成为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也是党的优势所在,这个优良传统必须坚持。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党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坚持用党的新理论、新成果指导创新,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第二,理论是现实的反映,党的新理论往往是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概括、升华和反映,因此,必须及时汲纳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来,武装群众,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内在品质、发展要求、实践指向等要求它必须不断创新,党的理论创新是指导和推动它的重要动力。

二、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新时期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现实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使命和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内容,表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首先,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和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党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理论,是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在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它抓住了思想灵魂,突出了时代主题,把握了理论的精髓,打牢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又是时代的理论诉求,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用它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发挥理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其次,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现实的需要。硕士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融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功能。第一,保证和导向功能。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保证了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性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支撑和凝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平台,把各阶层、各群体人们凝聚起来,整合形成强大合力和向心力;作为一种价值评判体系,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肯定、褒奖和倡导作用,从而鼓励和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第三,建构和引领功能。建设和谐社会就要科学地认识和回答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探索、引领、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第四,调节和协调功能。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带来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的解决,必然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说服人、调节和协调社会思想关系的功能。第五,评判和教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教育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第六,促进和动力功能。它能产生精神动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新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和载体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功能,决定了它的内容必须创新。

再次,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作用于社会成员,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目的性、实践性。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置换它的主题,创新他的内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它必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引领文化建设,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领域、文化领域的指导和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特定语境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与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生了必然的联系和契合,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位和肩负的使命,这就是与和谐文化一起,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最后,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要求。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首先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它的指引下,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中国共产党人郑重地将它写在自己的旗帜上;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人民在百年前进道路上的第三次飞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建了邓小平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将它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新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党又提出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新论断,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内容。

三、新时期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具体地说,就是要突出核心内容,优化内容结构;拓宽覆盖面,完善内容体系;坚持内容创新,把握四个基本原则。

(一)突出核心内容,优化内容结构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诸内容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体系结构。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诸方面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

1.思想教育是先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思想教育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的教育,解决的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问题。因此,用思想教育作先导,就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内容,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它是创新的旗帜和灵魂。在新时期就是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为此,要继续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编写,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体现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要处理好一元和多样性、先进性和层次性、广泛性的关系。

2.政治教育是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内容。政治教育是进行政治理想、信念、立场、观点、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是解决社会成员对一定阶级、国家、民族的态度、认同感问题。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是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主题,抓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个精髓。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是核心,决定着其他教育内容的性质、方向和效果,因此,无论内容如何创新,不能淡化政治,降低要求,只有突出核心,才能使内容体系主次分明,结构合理。

3.道德教育是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道德教育主要是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医学论文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道德内容创新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通过道德教育,进一步明确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社会风尚。

4.心理教育是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性内容。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新时期心理教育要着重强调和培养和谐思维和和谐心理,要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力求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人们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总之,新时期要全面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扬时代旗帜,摒弃不合时宦的内容和做法。核心价值体系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容,强调了它的重点和取向。这里,突出核心内容有两层含义:一是突出每一个组成方面中的核心内容,其它衍生内容围绕中心有层次地展开;二是突出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和谐文化中的核心作用,抓住了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主题、精髓和思想基础,也就避免了主次不清,内容混乱的问题,优化了内容结构,形成一个有核心、结构合理的内容体系。

(二)拓宽覆盖面,完善内容体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和研究中,近年来存在着内容覆盖面窄化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研究较多地集中在高校、部队、党政机关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拓宽覆盖面,完善内容体系。拓宽覆盖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随着就业方式、组织形式的变化,出现了更多的“社会人”,教育对象成分越来越复杂,除继续做好农民、工人、干部、学生、军人等的思想工作以外,还要加强新的社会群体的教育内容的研究,如探索对受聘外企的人员、个体户、私企主、自由职业者、中介组织工作者等的教育内容。二是对困难人群,如下岗职工、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孤寡残疾人员的关心、爱护与帮助,研究对他们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三是加强民主与法制、稳定与团结、经济与社会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生态与环境方面的教育内容。四是力求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内容需要。五是研究适合不同载体、不同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适合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和谐社区建设、和谐家庭建设以及志愿服务等的内容,及时把他们的经验和实践升华成理论,用研究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

(三)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

是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和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生动表现坚持内容创新,最根本的就是要紧紧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在内容创新中把握好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继承国内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不断创新,特别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创新。二是坚持创新的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指向只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要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情况,探索新规律、增强主动性、创造性,把握主动权。三是明确创新的目的。创新的目的就是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要注重实效,要在思想上、文风上改进,反对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急功近利思想,以清新的内容深入人心。四是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创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这是凝聚各种力量的力的汇合点、联系的纽带和中介,只有它才能把各种因素调动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以它为动力。

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一个恒久而又全新的事业,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立足现实,着眼现实,不断创新,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焕发活力;只有不断创新内容,才能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才不致是一句空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深化拓展创新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5,(19):7—11.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第3篇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高校法治观教育是形成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需要。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师生认识不足、教育内容失衡、教育形式单一以及教育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为此,高校应该提高师生对法治观教育的认识,完善法治观教育内容,拓展法治观教育形式和方法,建立健全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从而构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有效框架。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缺失;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90-03

收稿日期:2014-10-29

作者简介:蒙晓旺(1988—),男,广西平南人,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象征着民族的希望。但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加速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判断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出现,更显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缺失。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法治观,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要求,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形成健全人格及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逻辑

大学生是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特殊群体,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使命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

(一)完善人格是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合理诉求

青年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有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讲话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1]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法治观念也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重视。大学生有其自己的理想,有其自我成长的需要,更有完善其人格的必然追求,因此,为达到其立意高远和修好公德的重要目标,法治型人格培育成为其必要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适应倡导法治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更是承担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从法治与人格的角度进行考察,法治型人格是指能够适应法治建设需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一种理想的人格类型[2]。作为社会的栋梁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也有义务加强其法治观教育,将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和公仆意识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区别他人的法治思想,以清除人情关系思想、特权思想和权力思想对大学生法治思想的束缚,从而促使其学会自省和做到自律。这不仅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追求公平正义和依法实施法律行为的要求,而且是完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

(二)提升社会责任感是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要求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根本动力。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3];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公报指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可见,党和国家对法治的重视性。而这不仅是对于普通公民的要求,更是对广大青年学子们提出的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世界形势,大学生应该了解法的渊源、法的理念、法的价值等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封建传统法治思想和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区别,增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责任感。同时,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也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这对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并不断地提升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梳理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缺失,是加强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部分高校和师生对法治观教育认识不足

当前,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主要存在教师和学生对法治观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法治观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一部分,本课程是将以往“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减为一门,并对其内容进行整合,对大学生不仅要进行法治教育,也要进行以往以法律知识普及为主的法律教育,教育内容较为庞杂[4]。但是,目前高校给教师安排的法治观教育部分的课时一般为3个学时,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的十二分之一。面对如此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越来越少的教学时间,教师讲课要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导致很多教师会有选择地讲授,只向学生讲授一些基本概念或忽略不讲,更有甚者,认为法治观教育对学生用处不大或与学生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学生的讲述也难以有效开展。而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他们大多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又由于理论的枯燥,这就势必引起一些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法治知识的吸收。有学者对某高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调查发现,61%的大学生对法治观知识知道一些,但对其内容了解不全面,学习不深入,70%的学生对法律的学习不感兴趣[5]。除此之外,当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是学分较低的一门课,这一情况又使很多学生为了自身利益,对法治观教育选择直接放弃或放在次要位置,由此带来的是学生法治思想观念的淡薄和法治认识上的缺失。

(二)高校法治观教育内容失衡

法治内容的学习是大学生进行法治实践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追求,也是大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导向。依据20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的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方面的基本内容[6]。这五个方面强调社会责任和服从与服务意识,而且更多地是强调对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介绍与学习,却忽略了大学生法治信仰、法治价值和法治主体意识的培养。在内容设计上以法律教育代替法治教育,或存在着重“思想道德”内容、轻“法律基础”内容的倾向[7]。而且注重社会本位,轻视个体需求,不能完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而导致大学生法治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法治观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虽然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善,增加了很多法律的词源、历史发展和法治理念等,以及法治与道德之间进一步融合的内容,但在总体上仍然缺乏教育和引导学生法治观教育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同步的内容。

(三)高校法治观教育形式与方法单一

高校是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培养法治观的主战场和根据地。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外实践活动为辅。教学的形式仍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有学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又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视频和案例分析[8],这种单一的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基本的情感交流。除此之外,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课堂条件设备等原因,法学专业所特有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教学方式得不到应用[9]。生硬刻板的授课形式不仅扼杀大学生法治情感的培养,而且会导致大学生难以适应法治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另外,在课外的实践活动教育中,由于大多高校都是采取几个班一起上课的形式,要组织一起实地旁听或参与法庭法治活动几乎难以实现。而校园法治宣传活动、法治讲座和法治社团的缺失,让许多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法治教育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这样的情况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四)高校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缺失

建立高校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是依据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出来的重要任务。纵观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建设长效机制的认识。首先,高校在规章制度上没有足够重视法治观教育,在法治教育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在人、财、物、场所等方面不能给予很好的保障[10]。认为法治观教育是法学专业的专利,而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则放在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或以道德教育代替法治教育。其次,缺乏法治观教育课教师长期考评机制。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由非法学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部分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宝贵的司法实践经历,对学生的教授只能停留在法律的条条框框上,缺少应有的深入分析和相应培训或制定相应工作规范的制度。最后,缺乏对法治型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由于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知识轻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问题,对大学生社团则采取自由放任、不支持的态度,使大学生社团缺乏指导[11]。另外,社团的活动和场地申请缺乏必要经费的支持,导致许多有益的法治宣讲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三、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构建途径

法治不仅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广大高校教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效果。

(一)端正态度,提高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而法治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需要在人脑中反映,必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认同过程。高校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主体,应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学校要加强支持法治观教育教学工作力度和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治观教学学时,以保证大学生对法治观教育有基本的认识。教师作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引领者,理应提高法治观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视度,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遵循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规律,讲清讲透法治观的一些基本内涵、基本价值和基本特征,让大学生真正了解法治观念、法治价值的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小班授课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认识法治观教育在我国依法治国及建设法治型国家的重要性。此外,要降低学分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采取与其他课程相同学分或在大学生评优与奖学金评定方面,采取基础课与专业课看齐的形式,让大学生端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

(二)与时俱进,完善法治观教育的内容

完善的法治观内容是大学生法治情感培养的基础。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又与其他群体法治教育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大学生法治观内容除了有党和国家法治建设的要求外,还必须坚持以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和法治主体意识为目标。为此,应该增加法治理念、法治渊源、法治特征等内容的讲授。在内容的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为理念,坚持遵循“三贴近”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贴近,同时又要体现学生的需求。另外,法治观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我国法治建设的特征,因此,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不能落后于时展要求,应该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热点问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热点,从中引申出社会法治现实与大学生法治行为的关系,使大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法治精神。

(三)互通合作,拓宽法治观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有效的形式与方法是增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面对大学生思想复杂、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应该采取多元化教学形式,综合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互动。通过互联网创建法治情境或典型法治案列的形式,让学生与教师参与其中,既可以创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又可以克服大班教学而导致无法实地观摩的缺失。大学生校园法治型社团是大学生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鼓励大学生参与或建设法治型社团、法治型讲座及活动,通过法治认知与法治情感体验,能够更真挚、更鲜活地激发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觉醒,形成明确的法治导向,最终形成正确的法治行为。

(四)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是用来规范法治观教育的,一套健全有效的法治观教育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是法治观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法治观教育效果得到切实提高的重要保证。第一,学校应该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探索建立一些新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法治观教育工作的落实。在制度上确保法治观教育课时、工作人员、场所等得到必要支持,明确区分法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异同。第二,规范法治课教师的考评与培训机制。把教师教学评定和学生评定相结合,提高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定期举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活动,及时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关注社会最新法治活动的获取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进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司法工作人员现场给学生讲授法治常识,以提高学生对法治的认识。第三,加强学校法治型社团的指导。由于大学生社团大多属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服务的性质,要让社团真正服务于学生,必须由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指导。同时,还需学校在制度规章上给予支持,比如,社团宗旨需要符合国家与大学生需求,社团经费的比例必须明确。唯有如此,才能发挥社团真正作用,才能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参考文献:

[1]罗容海.做“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新青年[N].光明日报,2014-05-08.

[2]张德广.法治教育中法治型人格的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01,(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

[4]杨京.试论大学法律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2012,299-302.

[5]钟佩霖.艺术类大学生的法治观培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

[6]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4.

[7]李婧.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8]莫良元.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9]舒国兵.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学教育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20).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第4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换句话说,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发挥到极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把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使得追求核心价值层位国民的自觉行动,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思想工作的工作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的本质要求

(一)科学性要求

要实现理论的科学性,需要建立规律性的实践性理论,总结经验,并分析当前的内外局势,进而确立价值原则和行为规范,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这一方面是对原有的理论体系的巩固,另一方面也是加强理论体系科学性的硬性要求,更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二)先进性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是一个具有先进性内涵的有机整体。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与核心价值,一直是也始终是马克思在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代表着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是时代精神的主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在这个主义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自然是必不可少,也是符合核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的。

(三)根本利益要求

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就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性内在本质,抓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中心内容,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系,是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系,这个体系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自然也要是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其领导体系一样,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这种内在的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最主要内容――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深厚的利益基础和鲜明的理论本质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也要包含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以人为本。在这种思想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就具有了非常明确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基础,一方面要从思想工作上领导人民,另一方面要从思想工作上服务人民,既是领导者又是工作人员,既是倡导者又是拥护者。

(四)实践性要求

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新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原则。因而,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还要体现时实践的诉求,保证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可以说是起到桥梁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的内容体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内容创新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发展规律,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其内容提下如下:

(一)将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认同感

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它开展的程度、方向、效果等,直接影响到其他相关工作的程度、方向和效果。之所以要进行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加强人民对国家政治体系的政治认同度,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要建立起相应的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加强理论教育,多开展实践教育主题活动,全面开展政治教育工作。

(二)重点把握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人民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内容是受到思想教育工作引导的,以引导人民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为根本目标,在教育中过程中,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培养。具体来讲,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的情况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加强对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使人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认识到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和发展势。

(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

人民的道德素质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所在。因此,我们需要在工作内容创新过程中,引导人民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并用实际行动体现道德行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道德教育工作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坚持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不动摇,另一方面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四)全面开展人民群众的心理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水平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素质才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提升全民的幸福感。因此,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国民整体的心理素质一起,构成了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心理教育工作内容。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将会伴随思想工作甚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内容,其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结语:

本文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所进行的内容创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本质要求与内容体系,以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做出有益思考 。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第5篇

关键词:专题式教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37-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与外交、党建、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其内容丰富,体系庞大,通过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当代的大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加深大学生对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其树立坚定的社会理想与信念。并且伴随着国内外形势政策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体系还在不断地进行补充和调整,教学难度较大,同时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而可对“概论”课程个别章节进行专题式教学方法的尝试,使之能够更好地符合教学规律,更好地调动教师教学主体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

专题式教学,主要是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整合,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专题制定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概论课”中实行专题式教学,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我们就以“概论”课第九章为例,探讨专题式教学在“概论”课教学实践中的成效与路径。

1 “概论”课第九章实行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概论”课所采用的是由高教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根据此教材的内容设置,第九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通过本章的学习,力图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政治理念的设计与政治制度的形成)、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方向以及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通过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比较,从而增进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现实合理性与历史进步性的认同,坚定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信心,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主建设、法治建设的实践中去。按照教材的结构设计,第九章共有三个小节,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从教学内容来看,这一章的,理论性、思想性较强,主要涉及到现代政治文明的一般理论,包括国体、政体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政党制度、民主选举、权力监督与法治建设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其中还关联着中西民主政治制度与实践比较,又相当的理论深度。并且,源自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热门话题是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关注焦点,因而结合学生思想动态的实际,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架构与实践逻辑,增进他们对现实政治的认同当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就需要充分地将相关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联系与区别,其中涉及到重大的立场、观点与方法问题,务必通过教师的全面深入的阐述,以强大的理论说服力、思想感召力和现实震撼力来回应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让他们既认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大潮流、大趋势的进程之中,又客观看待当前政治建设实践中的成就与不足,以免陷于盲目的西方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崇拜之中。

从教材体例来看,这一章基本上循着“基本政治制度架构——法治建设——政体改革”的思路展开,这样的结构设计和内容安排有其相当的逻辑性和合理性,条理性和层次性较强,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当代中国政治的重大领域和重要论题。但是,其知识点的分布却相对分散,全部三节内容每一节都涉及到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因而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就却常会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难,并影响教学的效果。尤其是相关知识点的前后重复出现势必会导致讲解中的混乱甚至于重点的不明确(如第一节的“人民当家作主”与第三节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的逻辑承接;第一节的“依法治国”与第二节的“建设法治国家”在内容上的密切关联),如果不对相关内容作出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颠来倒去的重复啰嗦,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陷入概念的迷阵之中,无所适从。

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问题讲解清楚,要让实践状况更为醒目,就需要对第九章的教学内容实行更为集中的专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设计系列专题,整合原有的教学内容,讲清楚、讲透彻理论以便凸显思想的魅力、摆明现实的状况并指出未来努力方向以便导引学生客观公允地评价当代中国政治。

2 “概论”课第九章实行专题式教学的总体思路

如前所述,“概论”课第九章涉及到现代民主理论与民主法治建设实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一个理论性与现实性都很强的章节,需要精心筹划、合理安排讲解思路。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45-02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涌现、文明冲突加剧,导致高职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深入探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引导高职学生对社会现实与发展高度关注,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用生态发展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并有信心和能力去解决问题。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依据与必然性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主要依据与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结构中的精神因素,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能动反作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究其本质属意识形态的教育。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局面,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注重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总结,进行理论创新,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思想轨迹。长期以来,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始终以不同的内容和要义贯穿于不同的时期与时代背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同样,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该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发展完善和求实创新。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党的十强调全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可见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全体社会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的核心,发挥着主导作用,必然要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目标决定内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投入生产一线。所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与社会发展接轨、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完善,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对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审视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亟需完善

一般说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本科院校有着较明显区别,应该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普遍滞后于国际与国内的l展形势,缺少相应的针对性与必要的前瞻性,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相脱节。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期,“90后”大学生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精神生活的失调相对严重,表现出理想信念模糊、生态道德缺失等,而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难以做到“以生为本”,让教育流于形式,变成了被动说教。而只靠“大道理”的说教往往达不到效果,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让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假、大、空”的误解。唯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关注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就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内容设计理想化,缺乏层次性,一般说来,对于不同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目标不相同,其要求应该不同,内容设计要有差别,做到因材施教。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本科院校无论是教材还是其它的日常生活教育,基本上没有区别,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存在过高、过急的理想化要求,外加片面强调政治功能,这些都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没有达到最优化状态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构成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形成了相应的体系结构。而这些结构关系中,不同的内容又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在不同时期与时代背景下,有政治主导型、思想主导型、道德主导型等。结构的不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为了科学有效地实施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必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进行最优化,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从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没有达到最优化,虽然突出了其核心内容―― 政治教育,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其它内容在体系结构中相应地位却不明确,主次关系显得不清楚,尤其是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相应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回应。

三、建构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目标:以生为本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人才在道德品性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则是围绕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目标与要求来展开,是目标的具体细化;同时,充分考虑高职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二者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统一系统,主要受当前社会要求的特殊与综合性、教育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性、教育对象的层次与差异性所决定。教育目标决定着教育内容,具体的内容又体现着教育的目标。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思想的涌入、生态危机的爆发等,这些都影响着高职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到核心位置,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和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尊重和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教育目标的设定要充分结合现实社会背景与学生的实际,切莫过于理想化和模式化。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计才能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如果内容选择适当,方法注重多样化,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具有实效。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理论为指导,通过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态文明思想。说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其本质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务必用马克思生态思想主导高职学生思想阵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夯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课中增加生态观教育相关内容,让学生逐步转变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自然观;改变传统的思维、生产和消费方式,明确生态德道准则,更好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理念,将祖国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的保障。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领域:生态伦理教育

把生态伦理教育引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既是社会环境不断恶化的迫切需要,更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管何时,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了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另外,让生态伦理理论与意识、基本规范等教育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管理中,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引导他们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生命,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P注现实问题,提升时效性,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锐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辩证关系[J].理论与实践,2002(2)

【基金项目】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校级教改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研究”(XJJG201501)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第7篇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却迥然有别。依法治国说明法已不再是治国理政的工具,而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概而言之,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理念,二是人权保障理念,三是法律平等理念,四是法律至上理念,五是程序正当理念,六是权力监督与制约理念。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党的十七大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党的十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确立,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以法治国”法治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突破了“以法治国”法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将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升华发展为体现现代法治内在要求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正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执法为民理念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萌芽于公元前1000余年,它是在殷商天道观发生动摇的基础上不断形成的。从先秦时期的重民思想,到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经过历朝历代的演绎发展,终于形成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立足现世,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关注人生;在天人合一的关系中,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德主刑辅,注重教化。二是摆脱神判,注重证据。三是宽仁慎刑,爱惜民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立法中所体现的温情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一是矜恤老幼妇残。二是限制刑讯。三是控制死刑的决定权。四是罪疑惟轻,律法断罪。五是则天行刑,顺天行赦。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视野广阔,内涵丰富,显示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法律文化领域中的先进性,成为中华法系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重公权轻私权。二是重国家轻个人。三是重义务轻权利。四是重宗法尚家族。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受到冲击,其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为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新思潮所取代。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等内容。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体现在执法目的上就是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执法标准上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本,在执法方式上充分依靠人民。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人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其内容、范围和实现程度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法治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方式。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概而言之,就是要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特定群体权利。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执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政治文明和法治进步的表现。文明执法的具体内涵包括:执法理念文明,执法制度文明、执法行为文明、执法形象文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执法为民思想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精华,摒弃了其所固有的消极因素,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公平正义理念对西方法律文化中程序正义思想的吸收和借鉴

程序正义一般是指具有正当性的法律程序。其内容具体包括:任何人不能担任自己案件的法官,听取双方的陈述,裁判者要给出一个理由。程序正义有助于实现实体正义,且本身亦具有独立价值。程序正义是西方法律文化中很有价值的思想,这一思想曾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程序正义理念有两大基本理论渊源:一是英国的自然正义。二是美国的正当程序。著名的“米兰达规则”即是西方法律文化中程序正义理念的典型代表。西方法律文化素以注重程序而闻名,尽管在近代司法改革中,诉讼程序的繁琐、复杂和僵化成为改革的重点,但程序正义的理念一直被保留下来。具有西方法律文化传统的国家形成了系统相当完备的程序正义理论,依赖程序成为外国法系的鲜明特征。这一点也正是外国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个重大区别。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缺乏程序正义的理念。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宗法血亲基础上的亲情社会,其社会文化心理是注重伦理亲情,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伦理秩序中的结果公平,而忽视程序公正。因此,为实现传统法理念向现代法理念的转变,推进现代法治社会历史进程,就必须牢固树立程序正义的理念。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第8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性生成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作用于客体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识形态体系,它由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组成。从结构上划分,它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内容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特点,可以发现这么一条规律,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在坚持用党的理论做指导的同时,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大创新。在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式方法、内容结构等发生了根本变化。事实表明,用这三大理论成果指导、教育广大成员,凝聚力就强,革命和建设就取得成功;而党的理论创新如果停止,教条主义盛行,或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空洞无物、苍白无力,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用党的理论新成果创新内容,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成为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也是党的优势所在,而这个优良传统就必须坚持。

二、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新时期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和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党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理论,是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在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它抓住了思想灵魂,突出了时代主题,把握了理论的精髓,打牢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又是时代的理论诉求,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用它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发挥理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二)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现实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和谐共融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功能。第一,保证和导向功能。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保证了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性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支撑和凝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平台,把各阶层、各群体人们凝聚起来,整合形成强大合力和向心力;作为一种价值评判体系,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肯定、褒奖和倡导作用,从而鼓励和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第三,建构和引领功能。建设和谐社会就要科学地认识和回答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探索、引领、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第四,调节和协调功能。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带来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的解决,必然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说服人、调节和协调社会思想关系的功能。第五,评判和教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教育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第六,促进和动力功能。它能产生精神动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新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和载体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功能,决定了它的内容必须创新。

(三)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作用于社会成员,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目的性、实践性。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置换它的主题,创新他的内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它必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引领文化建设,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领域、文化领域的指导和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特定语境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与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生了必然的联系和契合,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位和肩负的使命,这就是与和谐文化一起,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四)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要求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首先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它的指引下,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中国共产党人郑重地将它写在自己的旗帜上;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人民在百年前进道路上的第三次飞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建了邓小平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将它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新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党又提出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新论断,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内容。

三、新时期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突出核心内容,优化内容结构

1.思想教育是先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思想教育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的教育,解决的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问题。因此,用思想教育作先导,就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内容,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它是创新的旗帜和灵魂。在新时期就是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为此,要继续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编写,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体现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要处理好一元和多样性、先进性和层次性、广泛性的关系。

2.政治教育是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内容。政治教育是进行政治理想、信念、立场、观点、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是解决社会成员对一定阶级、国家、民族的态度、认同感问题。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是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主题,抓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个精髓。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是核心,决定着其他教育内容的性质、方向和效果,因此,无论内容如何创新,不能淡化政治,降低要求,只有突出核心,才能使内容体系主次分明,结构合理。

3.道德教育是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道德教育主要是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道德内容创新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通过道德教育,进一步明确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社会风尚。

4.心理教育是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性内容。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新时期心理教育要着重强调和培养和谐思维和和谐心理,要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力求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人们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总之,新时期要全面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扬时代旗帜,摒弃不合时宜的内容和做法。核心价值体系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容,强调了它的重点和取向。这里,突出核心内容有两层含义:一是突出每一个组成方面中的核心内容,其他衍生内容围绕中心有层次地展开;二是突出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和谐文化中的核心作用,抓住了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主题、精髓和思想基础,也就避免了主次不清,内容混乱的问题,优化了内容结构,形成一个有核心、结构合理的内容体系。

(二)拓宽覆盖面,完善内容体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和研究中,近年来存在着内容覆盖面窄化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研究较多地集中在高校、部队、党政机关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拓宽覆盖面,完善内容体系。拓宽覆盖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随着就业方式、组织形式的变化,出现了更多的“社会人”,教育对象成分越来越复杂,除继续做好农民、工人、干部、学生、军人等的思想工作以外,还要加强新的社会群体的教育内容的研究,如探索对受聘外企的人员、个体户、私企主、自由职业者、中介组织工作者等的教育内容。二是对困难人群,如下岗职工、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孤寡残疾人员的关心、爱护与帮助,研究对他们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三是加强民主与法制、稳定与团结、经济与社会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生态与环境方面的教育内容。四是力求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内容需要。五是研究适合不同载体、不同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适合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和谐社区建设、和谐家庭建设以及志愿服务等的内容,及时把他们的经验和实践升华成理论,用研究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

(三)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

是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和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生动表现,坚持内容创新,最根本的就是要紧紧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在内容创新中把握好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继承国内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不断创新,特别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创新。二是坚持创新的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指向只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要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情况,探索新规律、增强主动性、创造性,把握主动权。三是明确创新的目的。创新的目的就是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要注重实效,要在思想上、文风上改进,反对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急功近利思想,以清新的内容深入人心。四是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创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这是凝聚各种力量的力的会合点、联系的纽带和中介,只有它才能把各种因素调动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以它为动力。

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一个恒久而又全新的事业,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立足现实,着眼现实,不断创新,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焕发活力;只有不断创新内容,才能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才不是一句空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深化拓展创新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5,(19)7-11.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第9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法治理念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首先应当使大学生理解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则是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在校大学生首先是社会公民,其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事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实现。不仅如此,大学生还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等国家机关的后备力量,其是否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全社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命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2007年12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在法律思想史上第一次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界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宝库。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让大学生充分理解“三个至上”关系的实质是三者的统一性,这是法治理念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防止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和迷茫。强调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三者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标志,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人民利益至上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宪法法律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和探索执政规律的重要成果。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三个至上”高度统一实际上也是党在执政过程中所追求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法律效果是首要的基本标准,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是最终的根本标准。这不仅与我们党过去一贯倡导的“法律至上观”不矛盾,而且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升华,赋予了新的内涵,融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否则既抽象又空洞,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里说的基本法律知识并非要求让学生掌握我国所有的法律法规,事实上即使法学专业的学生也不可能做到。而是要求学生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全面了解,并概括掌握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等。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才能融会贯通,从而产生认同感。

(二)形成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适应经济社会的这一变化。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法治经济,其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将不能完全依赖于信任关系,仅仅靠道德维系远远不够。“迄今为止,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梅因的结论表明,以道德为特征的传统法律关系正在向以契约为特征的现代法律关系转变,并由此强调了现代社会人们主体地位的平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使他们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学法、懂法、不违法,依法,用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当然,学法与用法并非机械地了解掌握法律,法治社会并不要求所有社会公民都成为法律家。对于一个普通公民或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法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事实上,人们对具体法律的不了解并不影响他们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即便在法律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人们大多也是通过法律代理关系等途径寻求司法救济的。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求高校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的人。

法治社会要求社会公民特别是大学生具有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应该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法治应当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共和国的公民们所独具的发现“真”,求取“善”,崇尚“美”的事业。0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治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依感。法律的表现形式在很多场合是一种强制,但在一个具有法治理念与法律信仰的人心中所反映的不应当是强制而是一种安定。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提到的“人民都应当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所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做奴役,法律勿宁是拯救。”因此,法治信仰应当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组成部分。

(三)培养基本法治理念

培养大学生基本的法治理念,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法律观。一是法律价值观。法律价值观居于法律观念的核心地位,它实际上涉及到法的本质和作用问题。市场的经济利益多元化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的法律价值观形成冲击。学校有责任要通过法律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引导,使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自觉抵制各种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阶级性的思潮,维护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的权威性。二是法律平等观。尽管“公民在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但它远远超出了资产阶级法学家们的局限性,其进步性、合理性决定了它对社会主义法的适用上同样重要,而且法律平等观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思想基础,现行宪法所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早已深人人心,但我们应当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法律平等观的本质属性,平等观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均贫富”。法律平等观有利于人们主体性意识的提高和增强。三是权利义务观。权利与义务贯穿整个法律教育的全过程,实际上整个法律都是围绕权利义务展开的。权利义务观蕴涵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它能够正确指引人们生活目标和前进方向,它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方针。权利义务观既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和要求,也包括对他人权利的认同与尊重,当主体意识到自己权利的珍重与宝贵时,便能体会到他人权利的不可或缺,当主体的权利得到保护和维护时,便能真切地感受到尊重他人权利的必要性。合同法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凸显了这种法律之美。

大学生正确的法律观的形成,意味着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法律精神,意味着他们能够将法律的强制内化为自觉行动,意味着他们对法律的接受不是出于畏惧,而是出于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的必由之路。

二、“05方案”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

(一)“05方案”实施后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通常被称为“05方案”)对“98方案”的“两课”进行了整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原“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新课程。这一改革旨在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一重大调整使得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产生了困惑:一是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让人一时难以适应。许多教师认为此种整合并不能做到两者的真正有机融合,即使教育部统编教材在内容上也仍显“两张皮”。二是在教师的安排上出现困难。因为在课程改革前的两门课程中,“法律基础”课一般都是由法学专业课教师或者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来承担的,两门课合并之后特别是“法律基础”部分所占分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设置法学专业院校的法学专业课教师一门心思教自己的专业课,未设置法学专业院校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大多也不愿意承担此门课的教学任务。据资料显示,目前在该门课上承担教学任务的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已经寥寥无几。有学者对网上公布的2006年至2008年间高校申报“基础课”精品课程和部级团队的9所高校师资配备情况统计,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人数只占全体教师人数的17.1%。据笔者所知,许多高校原来承担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少来自政工干部队伍,一些教师甚至连政治教育专业的背景都不具备。笔者曾经撰文表达过此种担忧,认为这一举措到底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法律教育课的地位,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也有学者提出,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法治课教师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宜分开,让以前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分别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治教育部分。这种思路岂不又回到了课程改革前的状态?我们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05方案”的改革目的,实不可取。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下的法治理念教育分析

有学者对“05方案”将原“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提出批评,认为教育部门不能正确理解法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地位,使法律基础部分内容减少,法治教育的地位未有效凸显。0其实,“05方案”本旨不在于弱化了法律教育功能,教育部门及其改革专家显然是意识到了法律与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功能上的共性,并试图在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寻找法律与道德的接合点,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转贴于  的确,法律与道德都调整人们的行为,都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孰轻孰重,古今中外思想家们争论不休,至今未能平息。争论的焦点是两者是否有必然联系,历史上争论最大的是自然法学派与实证法学派之争,自然法学派认为“恶法非法”,实证法学派认为“恶法亦法”。德国学者耶林甚至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称之为法理学的哈恩角,那些试图征服这一“险地”的法理学家们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可见要真正理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而“基础课”试图将两者有机融合,对此问题却又不能回避。我国高校“基础课”现有的教师显然不能承受此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法哲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难题。“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是法哲学的局部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法哲学的全局问题。”亦即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而难解的法理学问题。

不过“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道德是最高层次的法律”在法理学上是没有分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具有同构性,也具有明显的区别。法律与道德都是根由于实现的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两者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应。但是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治理或者生活实现其价值观念所用的手段上是不同的,法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道德调整人们的内心世界。法律包含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例如,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讲诚信,合同法中的权利义务理念不仅适用合同领域,甚至可以扩张解释到整个社会,包括政治生活。每一个人享有了社会福利,就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对大学时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际上就是进行了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对法律的界人是广泛的、普通的,法律成为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表现。旧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不重要,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对人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使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我们不能企求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做到,我们同样不能要求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达到道德高尚而完美的精神境界。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恰恰是被法律化了的、包含在法律规范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改革新构想

从“05方案”课程设置来看,“基础课”法律教育部分所占课时的确有限。一些教师抱怨该课程“法律基础”的讲授只能走马观花,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再加上教师法学素养的缺乏,有的教师甚至有的院校干脆放弃“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复归“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模式。此种自动放弃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阵地的做法极为不妥。笔者认为,虽然课程改革后给法治理念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应当转变观念,克服困难,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法律教育新途径。

1 改革课程结构,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取代法律基础内容

建议国家教育部门将“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调整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将该课程名称直接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笔者认为,即便在现有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为适应新形势,各高校也可以大胆改革课程结构,在“基础课”有限的课时中集中安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以取代目前教材面面俱到、提纲挈领式的,且结构层次不合理甚至错误的法律基础内容。要不失时机地通过主渠道、主阵地将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启发思维,变被动为主动。这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一是基于中学与大学的教学衔接考虑。因为在现有的中学政治课程中已经包含了法律常识的内容(我国中学能否改变应试教育则另当别论)。而在“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内容实际上不过是稍加深入的法律常识,内容有低级重复之嫌。二是在目前立法膨胀、法律出台过于频繁、社会可知性差的背景下,对法律的系统讲述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事实上,即便原来单独开设的“法律基础”课也做不到对法律的系统讲解。况且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我国法律框架中的基本法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对必要的法律知识的掌握可以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第二课堂弥补。三是在大学阶段集中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应当引导大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让具有法律素养的教师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过程

按照上述分析,“基础课”必然涉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重大法理问题,现有师资队伍远远不能胜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门课的教学高不可攀。一方面,“作为社会规范的思想道德和法律,不仅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社会活动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而且作为思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部分的内容,也在服务于修身养性的的主旨下有机地衔接起来,使思想道德与法律统一为一体,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该课程虽然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业务能力,但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由具备基本法学素养特别是法理素养的教师来承担,笔者认为,做到这一点是有可能的。据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615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有115个法律硕士点,开展各种形式法学教育的单位总计有927个;年招生约11万余人,在校生70多万人,其中本科45万;2008年招收法学硕士生13 192人,法律硕士8 705人,两者合计在校生规模近6万人;2009年招收法学博士生约1 000人,在校法学博士生近3 000人。2008年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的招生规模都比2005年翻了大约一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快、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大国。据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晨光教授估计,即使假设我国法律职业界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似乎也不可能容纳所有的法科毕业生,法学院系一半以上的法科毕业生将无缘从事法律职业。可见吸纳法科学生特别是法理学专业研究生加盟该队伍并无困难。另一方面,针对现有教师不能胜任问题,高校在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的同时应当及时安排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进修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掌握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重点内容的法理学基本技能,以使他们不辜负其所承担的重任。另外,要特别重视“基础课”教师队伍的稳定,不能使该岗位沦为通向法学专业道路的中转站。

3 处理好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取得实效

第一,要处理好课程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前面所论及的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两者不能偏废,应当确立教学过程的“法德双治”的思想。过度追求法治的效果可能导致法律对道德的疏漏或者淹没,道德在繁琐、刻板的法律条文和严格、细密的论证要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我国政治历史上法家思想有过失败的教训,即使在法治比较完善的现代西方国家人们也在反思这一问题。美国学者霍华德在其《不可理喻:法律正在美国窒息》一书中指出:美国人沉缅于力求完善一个属于法律而不属于人民的政府,结果创造了一个专门对付人民的属于法律的政府。法律的规定本来是为了使美国人过得更安全、待遇更公平,现在却成了人民的敌人。0而如果只强调德治就会走向人治,尤其在我国,人治的弊端根深蒂固,给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危害甚至灾难极其深重。但道德的法律化将是道德发展的一个有益方向,“那些被视为社会交往的基本必要的道德正义原则,在一切社会中都被赋予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约束力的增强,当然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

第二,要处理好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以及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与专业教育关系中,要贯彻邓小平“两手抓”的方针,“基础课”不是培养法律人才,专业教育也不是培养不具备良好品德的人才,事实上,一个不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人才在现代社会将难以生存。在处理与素质教育关系中,应当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特别要关注目前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自我调适能力差等个性特征。按照马克思关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能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在处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关系中,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和社会责任感,要发挥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形成多渠道共同育人的良性机制,要关爱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力,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