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公关意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4 11:34:55

公关意识论文

公关意识论文第1篇

关键词:基层管理;公关意识;企业形象

基层管理者是企业中直接负责日常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管理人员,与广大员工和顾客公众有着最直接、广泛的联系,是企业有效管理与企业形象建立的基础,更是管理层与员工、企业与顾客公众沟通的桥梁——企业基层“公关人员”。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形象的建立,员工对于企业目标和管理决策的理解都要通过基层管理者的工作来实现。企业基础管理的优劣也取决于企业基层管理者的水平。无论企业引进哪种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和模式,不重视基层管理工作,不关心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企业效率和企业执行力就无法实现。如果要真正提升基层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就不能单凭招聘阶段人才的选拔与有限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更要重视基层管理者公关意识的培养。

1公关意识在企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公关意识,即公共关系意识的简称,它是公共关系的原理和公关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内化,包括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协调意识等。基层管理者不断增强自身的公关意识,(1)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公众关系,有效实现基层管理目标。一方面,基层管理者肩负着企业管理层需求与员工需求实现的双重任务,也是二者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基层管理者的公关水平高,就能准确理解企业管理层的任务与要求并圆满完成,也能将基层员工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向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时传递。另一方面,基层管理者难免要经常与顾客公众交往,而当前市场的竞争性要求卖方必须以优质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同买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基层管理者忽视员工的服务意识教育,漠视与顾客的沟通,就容易使顾客不满意甚至引发危机。

(2)基层管理者如果具备较强的公关意识,就能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机整合,使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方向,让高层领导知晓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基层管理者良好的公关意识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它是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要素的综合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让企业得到公众的肯定和支持,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发展机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但企业形象的树立并非独属公关部的任务,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者。企业要把公关思想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环节,开展全员公关,就必须先增强基层管理者的公关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指挥、协调和监督作用。

2企业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公关意识

2.1形象意识

形象是公众对特定组织或某个人的总体印象或综合评价。形象意识指在决策和行为中高度重视声誉和形象,重视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将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基层管理者的形象意识主要涉及到个人、管理者群体以及企业三个层面的形象。

(1)个人形象。对基层管理者个人而言,塑造良好的形象对获得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良好的个人形象使基层管理者更易赢得内外部公众的信任和好评,促进公众对其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关心。基层管理人员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与技巧,更应该遵循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这一公关基本原则,对待公众客观、公正,工作中决策科学,正确处理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这样基层管理人员就能充分展现其人格魅力,发挥其吸引力和凝聚力。

(2)管理者群体形象。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与员工和顾客公众的联系最为紧密。公众对企业管理层的印象往往是通过与某个或某几个基层管理者的直接互动形成的,不可能与每一个管理人员交流后再做出总体评价。因此,基层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不光代表着他个人,也代表着企业管理层的群体形象。

(3)企业形象。所谓企业形象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环境下,公众对企业及其日常行为产生所产生的各种感知、印象、看法、感情和认识评价的综合体现。对企业而言,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转化为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源于企业良好的行为,它离不开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较长时间的投入与积累。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链承上启下的枢纽,是企业执行力的具体实现者,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形象的认识与理解不但影响着广大基层员工的认识,而且会通过其自身行为与基层员工行为进一步影响顾客公众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价,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形象。基层管理人员不但要重视自身的形象塑造,还要教育引导每一位员工自觉重视企业的形象与声誉,时刻注意维护本企业的形象。

2.2公众意识

公众指与特定的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意识就是指企业要自觉地将公众的意愿和利益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积极引导和影响公众,使企业与公众在长远利益上取得统一。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取决于企业行为的好坏和公众需求的状况。为公众服务、让公众满意已成为任何一个企业存在的前提。企业要在竞争中发展,就必须获得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必须真正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自觉维护公众利益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服务,让公众满意。

对于员工,基层管理者一方面要敢于按照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要求他们,身体力行,把规定转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共同遵守,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和创新精神赢得下属信赖,根据上级领导的指导积极引导下属参与管理;因才用人,处理问题公正合理及时果断,有效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不滥用权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了解基层员工的需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支持他们继续学习和创新,以关爱之心帮助员工认识自我,改进不足之处,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对于顾客公众,基层管理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能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并满足消费者随时变化、发展的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要及时关注顾客的特殊需要和困难,尽力帮他们排忧解难,妥善解决顾客的产品和服务问题,加深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

2.3传播沟通意识

传播是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过程。传播沟通意识指企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与沟通方式,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活动的意识。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必须通过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充分了解公众对本企业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因此,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与方式将本企业的目标、工作重点、宗旨、取得的成绩等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传递给公众,进行广泛宣传,让公众对企业及其行为有良好的认知;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时刻关注公众需求、建议与意见的变化,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以监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为企业的科学决策与社会环境发展的趋势预测提供依据。基层管理者肩负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企业与外部公众交流信息的重任,是否具备传播沟通意识关系到企业与公众互动的效果,并会进一步影响公众对企业的评价。传播沟通意识要求基层管理者重视与公众的沟通,不仅要有主动与公众交流的意识,还要追求交流的效果。

(1)对内传播沟通,形成企业内部融洽的工作氛围。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之一,就是沟通企业内部上下之间、成员之间的信息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是基层管理者与其部属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离开了传播沟通,下属无从了解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无法了解员工。基层管理者与员工的传播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传播;基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沟通不足或信息失真造成的。对内传播沟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层级传播和内部媒介进行,如会议、内部刊物、企业网站、内部广播、领导信箱、人际传播等方式,不但把管理层的决议、决定、计划等传播下去,而且要积极与员工交流,倾听员工的心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形成基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融洽的关系,提升员工对管理者、对企业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对外传播沟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也即任何一个企业都要与外界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如消费者、新闻媒体、社区邻居、合作伙伴、政府部门等。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具有现代公关意识的基层管理者,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就应着力运用公关传播手段和方式,与公众建立联系、交流信息,使外部公众了解本企业,获得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效果。

2.4服务意识

公关意识中的服务意识,就是要真心实意地为公众服务,替公众着想,让公众满意,并以此为企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及时调整、改进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服务意识是企业赢得公众长期信赖,密切与公众关系,树立企业形象的关键,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形成自身优势,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基层管理者要做好公众的服务工作,一方面,必须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关注外部公众,尤其要引导员工重视顾客公众的需求与困难,尽力帮他们排忧解难。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细胞。他们每天要与许多顾客打交道,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他们在工作中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蔼可亲的微笑都会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员工在企业生存与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搞好员工关系,基层管理者就要力争了解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员工合理的需求。首先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员工收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使员工及其家属的生活有保障。其次,要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让员工共享有关企业的信息,唤起并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肯定员工价值,使员工产生归属感;通过鼓励员工参加培训、继续教育,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工作的需要。

顾客公众是企业最重要,最不稳定的公众,也是基层管理者经常接触的一类公众。顾客的多少与评价,决定着企业的存亡与兴衰。由于商品的不断增长与同类企业竞争的加剧,顾客真正成为市场的真正主宰,充分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由此,要让顾客满意,有效吸引顾客,基层管理者就必须让员工充分理解“顾客至上”的理念,即除了货真价实、物有所值外,无论在何时,都要真诚服务、细心周到,满足顾客的需求;使员工知晓顾客教育的重要性,使其盲目消费变为自觉消费;还要妥善处理各种纠纷,及时、认真、耐心、诚恳对待顾客投诉。

当然,除了顾客公众,基层管理者还有可能会与媒介公众、社区公众、政府公众产生联系,也要尽可能满足这些公众的需求,正视他们的批评。对于内容属实的批评表示感谢,并迅速查明事件真相及其原因,及时上报企业高层,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失实之处,应诚恳地向他们提供真实情况,澄清事实。

2.5协调意识

协调意识即企业充分认识到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性,千方百计通过调整自身行为,以协调企业与公众的关系,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由于企业与公众在利益和目标追求上总是存在差别,导致企业与公众之间出现矛盾与隔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公众对企业的理解与支持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实现。对于公众的需求,企业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让公众牺牲自己的利益,应该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对环境和公众的适应性,缓解双方矛盾,以较小的代价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基层管理者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善于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使企业内求团结、外求和谐发展。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关系善于运用公关策略,按程序与上级有效协调,对员工之间的矛盾恰当处理,与其他管理者要经常交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与员工开诚布公地讨论建议、意见,从而达成企业内部的共识,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对外部公众,要实事求是地传播企业相关信息,出现危机时,应坦诚说明事实真相,宣传企业的处理措施,引导公众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克非.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纪华强.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谢玉华.公共关系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公关意识论文第2篇

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媒介起到企业与消费者最大的沟通作用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

企业是通过广告直接作用于群众而达到销售目的,广告能否对消费产生影响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影响消费的一些因素和行为: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供求关系、消费者总体的消费能力、消费者普遍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发展变化、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这些因素有些与宏观的经济形势有联系,有些则更重消费者本身的观念和行为,但他们都是影响广告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再让我们来看一下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一、面对不断增加的产品,人们越来越依赖广告来获得关于产品和消费的信息。与广告刚刚开始大量出现的时代相比,现代广告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二、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断有新的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也不断有旧的产品被淘汰,这一方面来自广告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现代广告提出了新的要求;三、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大众媒介为主体的各种传播媒介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接触媒介的途径和机会不断增加,广告对于各种媒介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的消费者发生预期作用的难度越来大;四、经济多元化使社会生活多元化的态势愈加明显,从而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就有了不同的需求的多种消费群体,使得广告群众的构成愈加复杂,但广告是企业必须要做的。

我们把企业信息经过电视制作后向消费者传达,使企业获利,增加对栏目的广告投入,同样我们面临的也是一个日益复杂的观众群体。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消费者抱怨广告干扰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广告在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来讲,广告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些方面: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准;为消费者提供了许多生活情报,可以增长见闻、充实知识,有助于消费者识别商品,起到指导消费的作用,可以增加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机会,可以减少消费者误购产品及滥用产品的可能,可以促进消费者生活合理化,能向消费者介绍许多新的生活方式等等。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观众(读者)接触广告的机会大大提高,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同时在传播同一条广告信息,使得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媒介,各个媒介也有了相对固定的群众,企业选择广告媒介的机会多了,造成广告投入的分流。

所以经济类节目发展一方面要不断吸引更多的观众,给观众造成一定影响,引起企业注意,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不同于其它媒介的展示机会,比如展示内容的限定,展示方式的区别等。

谈到这里,我们可以为经济类节目的公关做一下概念性的界定,经济类节目的公关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它要通过与企业的接触沟通,向企业介绍经济类栏目广告优于其它形式广告的特点,并为企业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它要不断提高节目信息量,吸引更多的观众或成为栏目的忠诚观众。对于企业来说,经济类栏目涉及面广,内容形式较为灵活,能把企业信息分析的更透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依据,对于消费者来说,从经济类栏目中,他了解的信息更全面,在同类商品日益丰富的商品社会中,他们能为自己的选择找到更多的理由。

所以,经济栏目的公关必须从这两方面同时入手,它不仅仅是按照企业的意图来广告,还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共同点,在企业广告信息的同时,吸引观众关注节目,这也就形成了企业、媒介、消费者三者的利益共同体,使三者进行有效沟通。

把与企业的沟通变成参与企业营销策划的行为。经济类节目的公关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运用所掌握地条件,技术等各种因素,为企业做出综合,使企业和我们真正结成利益共同体,谋得长久合作发展。在我接触的客户中,与凌志公司的合作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九七年凌志公司刚到济南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无论从财力、人力来讲,都算不得一个大客户,但该公司所产品隆力纯蛇粉是一个不错的产品,当时我帮他们分析这个产品,隆力奇的产品品质非常好,这决定了一个产品能在市场上长期生存,隆力奇的市场潜力非常大,这是因为从94、95年开始,有许多保健产品如金王纯花粉、太太口服液、田田珍珠口服液都在炒作一个概念:皮肤保养,需要以内养外,虽然这些产品都在短暂的旺销后转入市场衰退期,但这些产品提出的概念已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外病内治的概念被人们初步接受,这为隆力奇纯蛇粉的入市打下了基础。在济南市场大部分内服养颜护肤产品进入衰退期,而消费者在这方面的需求,在没有新的产品介入市场之前,在这个产品领域就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隆力奇来的正是时候,当时这些话可能对凌志公司实际市场操作产生不了多少帮助,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话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信心。在这里我要谈到是客户服务人员在争取客户的广告投入时,一味的强调你们节目效果多么多么的好,费用多么合算并不是你争取到广告的最有力的手段,有时候你要看客户是谁,一些刚刚上市或刚刚到这个市场的产品,你考虑的应该是如何让这个产品生存下来,只有产品或企业有了利润,你才能从他那里不断争取到广告投入,企业死了,广告也就随之终止。做到这点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客户服务的心态问题。对待客户有时候我们急于求成,只希望从客户那里拿到一点半点的广告费,而缺乏对客户中恳的建议。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手里有一笔很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我们有很多的经营或销售上取得了成功的大户,我们经常与客户交流,获取他们成功的经验,有心人不断地总结这样的经验,形成自己对市场、对产品、对企业独到分析见解,这样我们对客户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客户获得更好的市场回报。这也有助于用自己的头脑判断客户类型,什么客户是我们长期培养的,什么客户是争取短期效益的,不同的客户适合在那一类节目中做什么形式的广告。做到了这些,才能使我们栏目对企业的公关上升一个台阶。

[page_break]

与凌志公司的合作是从一种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始起步,开始这个公司在我们栏目的投入很少,每月只有一万多块钱,但我仍然把它做为一个大客户来看待,因为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这个公司的人虽稍显经验不足,但做起事情来非常扎实,从不搞虚假的东西。但真正使我看到这公司能做大,是在97年二次促销行动中。

97年12月份,凌志公司搞了一次“游蛇园,品蛇宴,逛沙家浜”的活动,活动之前,我还在想,这种抽奖旅游活动好多企业都在搞,而且他们大都搞游香港、游新、马、泰,游苏州,逛沙家浜真是显得有点小气了,这样搞能有多大效果?当时活动规模较小,即使没效果,也对企业产生不了多大影响。但当我跟随参观园拍完片子,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因为我看到去参观的消费者看完隆力奇集团的蛇园和车间以及了解了整个企业的情况后,对隆力奇都赞不绝口,而且我了解整个企业的情况,也对隆力奇产品有了新的认识,我认识到这种活动是消费者和企业沟通的最佳机会,而且这种参观活动所取得的口碑效果是无可比拟的。我对凌志公司和隆力奇都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98年4月份,大天力集团骨髓壮骨粉也搞了一次类似这样的参观活动,不过他的规模要比隆力奇组织的这次活动大得多,大天力组织了二百余人的参观团赴石家庄大天力厂家参观,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的拍摄。大天力的这次活动组织的很成功,通过这次活动也使得大天力在竞争中取得了不少优势,当时我受此活动启发,建议凌志公司也搞一次这样大规模参观见证活动,效果肯定会很好,经过反复的论证,策划,98年7月,隆力奇百人游蛇园活动真的实施了。事实证明,隆力奇百人游蛇园的成功举办,是98年隆力奇纯蛇粉泉城热销的导火索。

隆力奇百人游蛇园活动的策划实施我并没有过多的介入,只是在企业实施策划之前,我给他们所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信息:大天力能搞,你们为什么不能搞。营销是有科学性的,它的科学性在于它的可重复性,其它企业成功的范例,我们完全可以搬到另一个相似企业去重复操作。营销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重要,而营销的科学性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企业沟通的好的话题,只要善于总结包含在营销科学性中的规律,善于分析总结同一策划环节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我们就有能力利用其它企业的成功经验,给所服务的客户提供充分的策划素材和建议,这样,我们对企业的公关成功率就越大。

凌志公司组织隆力奇游蛇园活动成功举办以后,给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效益,游蛇园活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99年千人游蛇园使得隆力奇的销售又掀起高潮,凌志公司在我们经济部的广告投入也由97年十几万,到99年的五个月投入上百万,成为部里名符其实的大客户。

客户成长起来了,综合实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我们的合作范畴也越来越宽。换句话说,我们的合作越来越深入,我们甚至已参与到企业的营销行为当中去了。凌志公司连续搞的两次直播活动就是这种合作的有效例论。

99年6月,利德好帮手治疗仪在银座广场做了一次电视直播活动,搞得非常成功,我把活动信息及时反馈到凌志公司并和公司有关人员共同分析了他们所经营的产品──美福乐减肥套盒的市场现状。美福乐产品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市场运作以后,在减肥品竞争中已占据明显优势,但要想压倒所有品牌,掀起美福乐的销售高潮必须有一个导火索,也就是营销中经常说到的亮点,美福乐借助在减肥市场中的舆论优势,完全可以组织一次直播活动,促成旺销势头的形成。我的建议又一次引起了企业的重视,经过我们有直播经验的领导与凌志公司老总及策划人员的讨论,直播活动的方案出台了。从活动的策划到实施,前后不到两周的时间,效率的确很高,我们部里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直接参与了这次活动实施,结果,直播活动的当天,美福乐销售就异常火爆,活动后,美福乐在银座每天的销售上万元,与银座不远的美福乐健康减肥中心日销售连续半个月保持在2万元左右,活动真正起到了理想的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不断与企业进行多方位的信息沟通,不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素材,同时也利于我们对企业公关工作的开展。企业通过这种成功的活动,更加增强了与我们合作的信心。7月31日,凌志公司又委托我们做了一次隆力奇的现场直播活动,同样取得了成功,六、七月份凌志公司在我们部里投入的广告费用每月都在30万元左右,这就是我们应得的回报。

不断给企业提供建议和信息,是我们经济类节目进行业务公关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可能把我们本来的一些很小的客户,培养成大客户,形成节目和企业的良性互利发展,我们节目自然会产生无尽的生命力。但在企业营销策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真正起到的作用是把企业的信息有效的传达给观众,这是我们为企业服务的最根本的工作。

把企业信息转化成消费者乐于接受的电视信号。

公关意识论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 公共领域 公共精神

1998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访问中国时说:“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①在我国社会民主氛围日渐浓厚,公众民主意识日渐高涨的情况下,公众在公共领域中行使话语表达与舆论监督,成为了一种趋势。这个公共领域需要通过具有公共精神的新闻评论进行理性的引导公众意见的表达,协调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以《南方都市报》社论版为例,其新闻评论发挥的公共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尤其表现在政治参与意识,即公民关注公共事务,监督权力运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我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意识而言,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参与意识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公民通过参政、议政、选举、监督、依法维权等一系列活动,对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民主意识、权力意识、法律意识等明显增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公民的平等意识、规范意识和理性意识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②在现实生活中,经济飞速发展使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多元意见的碰撞,都需要新闻评论正确引导公众。

新闻评论担当了培养公民公共精神的重任。如《南方都市报》2010年11月2日的评论《调整收入分配重在还富于民》指出,中国未来的新型发展模式可简短地归并为三点:修养生息、还权于民,还富于民。通过公共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等措施来实现公民收入的合理调整和经济的增长。而公众对中国公共服务的评价与监督正是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再如12月29日的社论《公车改革就是要削减既得利益》,这篇评论的论题关注了公务用车改革的问题,文中提出,公众对于耗费公帑无数的公车意见很大,对于为了治理拥堵而提出的公车改革只有是着眼于削减公车使用中受益群体的利益,那么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这两篇评论的论题都关注当下公众对于政府政策制定以及公共服务问题的意见表达,体现了公众主体的参与意识,对培养公众的公共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表达公民的利益诉求

伴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在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中,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的趋势,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诉求欲望。公民通常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来表达及交流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而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攸关公共利益,与人们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能够被人们所感知或体验的客观发生的社会事实。比如物价问题、房价、就业、社会医疗保险、医药、反腐倡廉等等。这些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往往属于热点问题,也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引导公民理性地应对这些社会问题,就成为新闻评论的重点。在寻求妥善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方面,新闻评论往往发挥着公共精神,找到各方利益的一致点,帮助公民进行理性地表达。

如12月3日的社论《菜价涨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就是针对当前菜价飞涨现象,公众现阶段承受的收入增长乏力和物价上涨太快的双重阻击而评。同月9日的社论《多数家庭买不起房提醒调控勿放松》,作者指出,从居民收入与房价比来看,“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了多数民众的购买能力”、“中国多数家庭买不起房”。文章提醒政府,必须拿出真正有威力的一系列的调控办法与措施,来解决公民购房难的现实问题。14日的《城市治堵追求效率更要求取公平》社论则是根据当前交通拥堵现象治理方案而征求民意的评论。这些评论的论题无一例外都关注着公众现实的利益诉求,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三、合理引导公共舆论

舆论,它是社会群体对某种事件或事态发展所持的大体一致的意见与议论,是一种社会思潮。舆论在任何时候总有正确与错误、全面与片面、唯物与唯心、辩证与僵化之分。“它虽然不具有硬控制的强制作用,但它能与社会的政治力量、法律力量配合,共同发挥调节社会、规范人们行动的作用。有时,舆论甚至可以发挥政治、法律等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特殊的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③一定的社会舆论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新闻评论则是一定的社会舆论的文字表现形式。新闻评论在公共领域中能够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等发表议论,能及时迅速广泛的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意愿,从而合理的引导公共舆论,发挥舆论导向和监督的作用,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如11月11日的社论《有效监督权力重在公民参与》指出,“公民四权”即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公民也越来越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并愿意积极行使“公民四权”。公民是直接利益相关者,公民参与监督公权力的运作过程,既有积极性又是法定权利。12月19日的社论《必须警惕腐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警示腐败已经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危险,起码在某一些人群心中,官员及其亲属享有特权和特殊利益,公职人员生活富奢、动辄身家天文数字,似乎变得司空见惯,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在愤怒之余开始用羡慕的眼光旁观和努力。进而提出,“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从观念上不再回避,是下一步催生和启动权力健康运行之道的必要前提。这时,新闻评论在公共领域对于合理引导公共舆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新闻评论作为人民群众的公共话语平台,是人们思想、观念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表达公民的利益诉求、合理引导公共舆论,树立起了新闻评论的公共精神,这不仅仅是新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125

②刘杰:《执政党与执政文明》,时事出版社,2006:341

③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2

公关意识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梳理了“公民社会”的内涵,指出公民意识的普遍确立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土壤,而网络舆论的发展恰恰为中国公民意识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力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网络舆论展现出的强大力量基于其公开性、互动性、隐蔽性等技术特征,网络舆论带来公民意识的发展、张扬是一种“技术赋予的自由”;由“技术赋予的自由”转换到“自然觉醒的自由”还有赖于长期的政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做公民。

近年来,网络舆论在中国的发展备受瞩目,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天价烟局长案、三鹿奶粉事件、华南虎事件、瓮安事件等,类似事件的出现和解决均和网络舆论密不可分。在互联网上,网民针对关系到自身利益或是自己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浪潮。在针对这些公共问题的讨论中自然渗透着权利、自由、民主、平等等基本价值准则,表达社会公众共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一种广泛的政治参与,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网络舆论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崭新的论域。

公民社会的内涵

“civil society”一词在国内有三种译法,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正如俞可平所言,三种译名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市民社会”是经典译名,源自于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翻译,在言及“civil society”的古典意义时被广泛使用。“民间社会”是台湾学界的译法,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过于边缘化,不具备普遍性。“公民社会”是改革开放后引入的新译名,这是一个褒义的称谓,它强调的是政治学意义即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喜欢使用这一新的译名。不少学者实际上交叉使用“公民社会”和“市民社会”这两种用法,前者强调的是其政治学意义,后者着重于其社会学意义。①本文旨在探讨网络舆论与民主政治参与和发展的关系,故采用“公民社会”的概念。在此将其表述为:“公民在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共同问题和自主从事社会政治活动而自发形成的民间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的主体是公民和他们所结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②

综观公民社会理论的演变,其内涵是随着社会时代和个人理性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完成了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经济社会的分离。究其实质,这种分离趋势正是公民个体权利和自由的凸显和张扬。“公民社会的核心部分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主张,它包含了一组特定的权利和使权利可以实现的社会制度,其中制度是实施权利的保障。”③公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对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放眼当今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滞后,制度性、规范性的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不能急促冒进,但是公民意识,作为公民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土壤迫切需要改良。公民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公民个体主体性的确立,培养公民意识、发展公民文化成为必然要求。

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所谓网络舆论,是在网络空间产生并传播的,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而产生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信念的总和。简而言之,网络舆论就是网络空间的舆论形态。”④互联网为网络舆论主体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他们戴着面具在网络上针砭时弊,对诸多的社会问题发表林林总总的评论,网民正在快速成长为新的话语群体。

网络舆论同时具有公开性、互动性和隐蔽性的特征。网络舆论在网络空间具有公开性,是指网络空间不拒绝任何有意愿加入讨论的主体,为平等自由地就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提供了宽广的平台。网络舆论的互动性首先表现在网民在网络平台的自由互动,能够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流,彼此互动,形成持续的关注和参与,同时还表现在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网络空间,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新闻来源和舆论导向上有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网络舆论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舆论主体、存在空间和舆论形态三个方面。“网络主体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网络舆论处于隐蔽状态。”⑤网络舆论的匿名性,使其摆脱了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巨大社会压力,从而毫不保留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网络舆论的存在空间是虚拟的网络,这种环境下产生的舆论自然具有隐蔽性。只有关注网络舆情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它。再者网络舆论所讨论的许多内容,由于受到价值观或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无法在传统媒体上顺畅地表达,只能在网络上任意表达和呈现,这些潜在的舆论存在样态在网络空间被反复地讨论,时机成熟就会演变成现实舆论。

2008年对于中国和中国网络舆论而言,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2008年被称为“中国年”、“汶川年”、“奥运年”,也被称为“中国网络年”。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年7月的调查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在针对这些公共问题的讨论中自然渗透着权利、自由、民主、平等等基本价值准则,表达社会公众共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一种广泛的政治参与,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如若审慎地思考,网络舆论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内在关联呢?

网络舆论与中国公民社会建构

构建公民社会有赖于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独立的公民社会组织广泛建立和发展;另一个是以权利、自由、平等、协商、理性等价值为核心的公民意识的觉醒。学术界一般认为:公民意识分为两个方面——公民主体意识与公民公共意识。主体意识包括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意识包括法律意识、协商意识、公德意识、爱国意识。网络舆论带来公民意识的发展、张扬是一种“技术赋予的自由”;由“技术赋予的自由”转换到“自然觉醒的自由”还有赖于长期的政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做公民。

技术赋予的自由。在西方国家,大众传媒被认为是民主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这三种权力以外的第四种权力。媒体权力是独立于政治权力的一种存在,构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中国,长期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一直避免谈论敏感的政治话题,甚至沦为政府的“喉舌”,丧失了其核心“批判性”,不能称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然而网络在中国的发展、普及,打破了中国大众传媒的格局,并带来了一场悄悄的革命。在我们不曾知觉的时候,网上突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网民针对那些关系自身利益或是自己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比在现实世界中会更积极发言。在某种程度上恐怕要归功于互联网带来的技术性革命。

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有着太多的官方禁锢与压力,有着太多的文化羁绊与束缚。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在不经意间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互联网的公开性、隐蔽性、互动性等技术特征赋予网民们极大的自由。网络的普及使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成本降到了最低——一台电脑、一根网线,简单的操作知识不再只是“精英”的专利,更多的普通公众能够负担得起,也便有了参与公共问题讨论的资格和路径;参与讨论的公众有着不同的地位、身份、信仰和价值观,一旦进入网络,便躲在一个个ID做成的“面具”背后,巧妙地掩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背景,进行平等地对话;网民戴着ID“面具”进行交流和评论,尤其是进行批判时无须面对巨大的现实压力,无须为自己的言论承担过多的责任,因此更倾向于说真话。有学者在研究民主制度时指出,民主可能生成于移民社会。在一个原有秩序被打破的新社会,面对这样一种既有权威被的“自然状态”,秩序的重建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和平等协商才能够达成,民主在参与和协商中应运而生。网络社会与移民社会类似,民众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背景的束缚,面对一片陌生的领域,唯有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多元化发展方能求生存。网络社会作为一片虚拟的“新大陆”,网民们犹如登上“新大陆”的移民群体,臣民心态为移民心态所替代,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技术特征赋予了民众自由、平等和民主的价值观念,成就了社会公众的公民主体意识,称之为“技术赋予的自由”。

在实践中学习做公民。这种“技术赋予的自由”诚然可贵,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吹来了一阵清凉之风,但其远非一种“自然觉醒的自由”。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能简单地将虚拟世界体现的精神等同于现实世界的文化,这中间存在一个转换的难度。社会公众需要在实践中认知公民意识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自然觉醒的自由”,在实践中学习做公民。许多在网络世界积极参与和组织讨论的人在现实公共生活中却更多扮演沉默者的角色,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网络上的巨人、现实下的侏儒”。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传统表达渠道的不畅才导致网络舆论的发达,正因为现实的不自由,才有了对网络自由的高度关注。中国民众在理论上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切公民权利和自由,但在现实中公民权利和自由往往大打折扣。李泽厚先生“救亡压倒启蒙”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佐证了这一点,轰轰烈烈的“”将《宪法》抛在了一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遭到无情侵犯与剥夺,这种悲剧的根源正在于“臣民意识”余毒未祛,公民意识有待觉醒。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权利、自由、民主等基本价值观,张扬了公民主体意识,我们应该肯定网络在这一点上发挥出的积极作用。借助中国网络大力发展之东风普及公民主体意识,并逐渐扩展阵地,将公民意识渗透到现实社会公共生活中。经由现实社会中的政治实践,公民主体意识方能得到深化和提升,由“技术赋予的自由”转换为“自然觉醒的自由”,最终确立起普遍的公民意识。

深入分析,“技术赋予的自由”仅限于“公民主体意识”的自由,而不必然促进“公民公共意识”的成长。公民公共意识的成长更有赖于长期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公众才能学会做公民。中国民众普遍不具备理性的公共意识,在网络舆论的发展轨迹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观点的碰撞演化为谩骂甚至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缺乏一般公共知识,情感化倾向严重;表达民族情感过于偏激;网络舆论易控等。这其中有客观的禁锢和制约,但更多的是网民缺乏基本的法律、协商、公德意识和理性。譬如时下流行的“人肉搜索”,其中所隐含的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值得我们警戒和反思。然而,面对这些负面影响,不能因噎废食,一味地苛求、斥责、打击,更多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引导网络舆论理性成长上。是不是可以把网络舆论阵地看成是中国公民社会的“试验田”呢?让网民们保持对政治、社会问题关注和讨论的激情,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政治参与实践,学习做公民;与此同时,应该在网络空间宣扬基本的公共意识价值,一步步引导网络舆论趋于理性。

注释:

①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秋季号。

②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公关意识论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42 — 02

当前强调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唤醒和培养,一方面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身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型,它呼唤社会成员以一种新的身份和面貌出现。二则当前我国的大学德育陷入了自身的困境,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和因素,对公民教育课补充作用的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三则放眼全球,公民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真正的社会公民是历史所趋。大学生是国家的一员,具有公民的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性,他们背负着国家、社会的殷切期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同时年轻而充满激情,易于创造成就,也易于出现问题,因此,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唤醒和培养非常必要。

然而,我国当前大学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缺乏专业的学科定位,也缺乏相关教师和教材的配备。为此,一方面要呼吁大学教育对这一内容的重视,另一方面还要探索可实行的公民意识培养途径。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民意识培养的主渠道

从我国大学教育的现实出发,其实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着交叉和重复,因此,公民意识培养完全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主渠道,利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教师和教学内容等现成资源来推进。

1.1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的教材渗透和改革

公民意识培养需要凭借专门的公民教育教材来实现,但是我国高校缺乏这样的教材,同时这类教材的编写工作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此,一直以来公民意识培养主要采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渗透的方式来实现。建国后至今我国共进行了十二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改革,但对公民意识内容的渗透显然还是不足,因此,我们期待在目前的“两课”教材中,多一些关于“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权利”以及“公民责任”的成分和字眼,逐步转变传统的道德说教和义务规范模式。当然这并不是对传统教材的机械排斥,而是尝试可否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更加活泛化于传统教材之中,这样既可使传统教材的内容更加生动活泼,也可使公民课程跳出隐性角色的地位,直接“名正言顺”的被大众所接受。这也是基于我国传统“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而当前的社会转型又急需“公民意识”觉醒的需要,期待公民教育可以“开门见山”的登场,继而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同公民意识培养在包容联系下取得并行不悖的发展。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提高

公民意识培养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教育者对教材内容的接受态度和效果。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公民意识内容缺乏、学生不爱听的局面,必须抓好教师这一环节,如何将枯燥的理论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何实现公民意识内容对传统教材的灵活渗透,如何利用现实的社会问题引发学生有意识的公民责任思考和日后更为积极主动的公民参与和实践?这都是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德育凭借公民教育生动灵活性特点走出自身困境的关键。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教师队伍如果不行,教材再好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枯燥”的东西“讲活”,这一点是推动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也是提高公民意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1.3 教学形式和效果的改进

除教材的改革完善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外,公民意识培养还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来实现,这种互动直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一般包括传统的封闭式课堂和现代的开放式课堂,就开放式课堂教学而言,它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有利方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以及对学生的参与意识、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激发等等,这些特点符合公民意识教育对个体主动性的要求,公民意识教育的根本就是唤醒个体的主体意识和对民主和谐的积极追求。同时在开放的课堂中,仍要利用传统封闭课堂的稳定性和规范性特点,实现二者的融合,以学生为主体,加之多种教学资源手段为补充,应用多媒体语音和图片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采取讨论、学生上讲台讲授、实际参观实践等形式,有效避免传统满堂灌形式下的老师照本宣科和学生死气沉沉。

2.进一步整合其它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除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外,还要进一步整合和探索多种资源,通过多种途径灵活多样地进行。

2.1 使各科教材成为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的辅助载体

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渗透的同时,还要以人文素养的形式渗透到其它各个学科当中,作为一种潜意识和规则引导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接受,进而指导他们用兼具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思维去思考各类问题,将人文关怀拓展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比如,美国就特意注重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公民精神的内容,把自然科学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他们要求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将人文伦理关怀与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相结合。

2.2 将网络资源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软环境之一

网络环境资源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一块亟待开发的广袤之地,网络媒体处于思想舆论阵地的前沿,同时又是大学生接触较为广泛、影响较大的软环境之一,这里可以休闲娱乐,也可以督促知识的交流和进步,利用互联网环境进行公民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是一项寓教于乐的举措。例如:在网上建立“大学生公民社区”、“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并用客观、公正、迅速的社会报道为公众提供全面、透明、迅捷的信息服务,主流上积极引导,激发大学生的社会关注热情和公民责任感;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咨询网”等交流中心,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职业选择,做一个心智健康的好公民。

2.3 将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辅助手段

大学生公民品格既体现为个体的自由发展与权利实现,还包括矛盾和摩擦的避免与减少以及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在大学生生活中,不免要产生一些心理上的误区、无助、矛盾以及对人际关系、就业、恋爱等问题的焦虑和不安,这些成为健全公民品格生成的心理制约因素,普通的心理健康课程往往因为内容落伍又缺乏针对性而无法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所以在高校积极筹建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是一项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措施。美国是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制比较健全的一个国家,它的健全体现在整体咨询过程的人性化和保密性、组织机构的合作和时效性、以及显性和隐形工作方式的互相配合。在美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通过专题讲座、单独咨询、资料分发等形式免费的向全体大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这里甚至会为接受咨询的学生备“心理档案”,以此作为一项长期有效的服务机制,整个过程凸显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成为保障公民品质的重要辅助手段。

2.4发挥校园文化对公民意识培养的隐性作用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要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性建设和精神性建设两个方面,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公民品格的形成。美观、整洁的外在形象,和谐的校园建设布局,蕴含自身特点的标志性建筑,这些都可以唤醒大学生的归属感、集体感以及对自由与和谐的向往,在意识深处产生自豪感,进而激发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谐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可以作为无形的力量来规范、引导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促进大学生公民角色的生成。

校园民主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基础。民主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公平合理的制度规范、公正效率的教学和后勤管理,以及平等自由的生活氛围等。在民主合理的还是专制型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的公民行为体现也会不同。校园环境是他们完成基础教育的系统知识学习后,将要步入社会的一个安全过渡层,因此没有理由不去营建一个民主、自由、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3.探索公民意识的实践形式

实践与意识是一对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矛盾体,实践产生意识,意识指导实践,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促进、循环往复。大学生公民实践活动是形成、巩固和检验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4.1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公民意识践行的重要依托

学校通过支持和引导,组织大学生以社团的方式积极践行公民意识。如:观察实习公检法部门的程序操作,来进一步了解国家各部门的工作运行程序和规则;参与敬老院的护理和打扫工作,树立社会责任感;举办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文艺活动,进一步树立国家意识、公德意识等等。

4.2大学生维权组织是增进公民意识的一个良好途径

维权,是对公民权利的维护,是公民意识的良好开端。以往在学校中,学生总是处于受教育、受管理的地位,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了解和获取。大学除了交给学生知识外,它还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今天生活在校园之中,明朝就将步入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的民主与否,以及大学生对其关注、监督和参与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人步入社会后的公民意识状态。因此,随着民主发展的多元化和公民个体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大学生在校园这片沃土上要学会积极维权,只有争取充分的阳光才能开出更加灿烂的花朵,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公关意识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 新时期 警察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

党的十四大提出新时期这一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入阐述了这一精辟论断。新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的滋生也不可避免。警察面对新时期的一些状况,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是对警察工作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最显著的标志。

警察公共关系的产生有它的时代性和理论性,它是公共关系理论、方法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与特定历时条件下下的公安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和实践的产物。与其说它是一门公共关系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管理科学或者管理艺术。警察公共关系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下,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功能和行为做了规范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时展的要求。警察公共关系包含公安机关以及民警、社会公众和信息传播三大要素。在这三大要素之中,公安机关和民警是主体,社会公众是客体,信息传播是途径和方式,主体对客体产生着支配和指导作用,开展的活动都是针对客体进行的,途径和方式的选择和执行状态,又直接影响到客体接接收主体信息的效果。所以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央13号文件)提出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目前,各级公安机关都需要努力探索、实践新时期和谐警察公共关系的路径。由此可见,和谐警察公共关系,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无论是对实践界还是理论界,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和谐警察公共关系在推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一)丰富构建新时期社会文化,促进新时期社会和谐发展

警察公共关系具有鲜明的警察特点,它是一种行业文化,是公共关系基本原理、方法与警务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民警思想意识、文化素质、民主意识、职业道德、价值准则及警营文化氛围、公安民警形象、警察精神等。警察精神作为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凝聚着外层行为文化、中层管理文化以及内在精神文化。这三者构成了构建和和谐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弘扬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甘于奉献的核心精神体系,才能形成优秀的精神品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仅和谐警察精神文化,同时也能丰富社会文化,促进全社会的和谐。

(二)丰富构建新时期社会文化,促进和谐奋进的警营

要促使整个社会走向全面和谐,就要保证社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和谐。公安机关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警察公共关系有自己独有的一套价值体系和标准规范,运用相应的形式,诸如:关爱、激励、提高、促进、尊重和理解等方式来促进民警在警务工作中的自我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从而激发广大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成献身和无悔于公安事业的职业理想和精神追求,以一种核心的精神品质和高尚的职业理想来促进公安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形成和谐的警营氛围。

(三)丰富构建新时期社会文化,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

警察是人民大众的保护伞,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对于和谐警民关系,做好警务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良好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还能塑造良好的公安形象,提升人民大众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肯定和信任,促进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一种“警爱民、民拥警”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极大影响。

二、新时期要求下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不足

轰动全国的杨佳袭警案案发后,从中反映了警察公共关系的建设的不足。事件导致警方在这次事件中陷入了一场公共关系的危机之中。

形象塑造是公共关系塑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警察的形象塑造对警察公共关系塑造影响重大。人民大众对警察的评价和态度,突出体现在对待警察处理社会事件的过程中表现的言论和立场。“杨佳袭警案”的发生并不是偶然,它足以引起公安机关和全社会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反映出我国警察公共公共关系建设存在的许多不足。

(一)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修养欠缺,实践意识有待提高

1.服务意识淡薄

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代表,一部分警察有着先天的优越感,在面对人民大众时颐指气使,对待群众报案简单应付甚至敷衍了事,对待群众事务推诿拖拉,展开警务工作时蛮横无理,与群众对话时言语刻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使人民大众有苦不敢言说,有难不敢求助,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下降,警察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反之,当警务工作需要人民群众的配合和协助时,大多数群众也选择拒绝或回避,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此种现象,在基层组织表现尤为突出。

2.沟通意识淡薄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作为公权力的实施者,在和谐的警民关系时需要警民之间的互动沟通,民警应当积极主动的加强与公众的联系,主动沟通,了解公众的思想状态,注意与群众感情的联络与培养。随着警民之间关系的拉近,相互的信任和合作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实现警民合作的良性互动。

3.职责意识淡薄

作为法律的执行者首先应当是法律的遵守者,这是警察最应该认识到的一点。特别是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规定办事,坚决保证程序合法。当前,人民大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随着我国的法治建设在不断的加强,因而对警察的执法过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二)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认识不足,警民关系需要重新界定

警民关系常被形容成“鱼水”关系,实际上导致了公众在警务工作中成为了被动的追随者。然而警察和公众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是单纯的机械相加,也不是单纯的谁依赖于谁。这种共生共荣的关系体现在二者之间一旦缺失其中一方,突出表现为警察丧失工作对象和协作伙伴,人民大众丧失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所以,在“鱼离不开水,水可以离开鱼”这个“鱼水”关系的理念指导下,警察在警务工作中唱独角戏,公众也容易消极抵抗或者直接对抗。充分调动人民大众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警务工作中来,是新时期和谐我国警察公共关系的路径探析需要努力的方向。

当前,有不少学者将警民关系定位为“伙伴”关系,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说法。这既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平等,又反映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在促进二者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对我国的警务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三)警察公共关系的精髓理解不够,服务与暴力之间需要平衡

当前,在部分警察办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刑讯逼供的现象,同样,暴力袭警案件也时有发生。这是近代来我国警务工作中比较凸显的情况。由于制度的缺失,部分警察在遭遇自身人身财产安全遭受侵害时,无法果断地使用强制手段,遭到公众的伤害时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警察防范意识、应急处理能力也存在明显缺陷。在有的案件中,警察甚至已经成为伤亡惨重的绝对的受害者。刑讯逼供现象和暴力袭警案件的存在,向警务工作提出了挑战,在刑讯逼供让警察的形象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暴力袭警的又对警察的权威造成挑战。警察公共关系在努力的寻找平衡这二者的关键,在服务与暴力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

三、新时期和谐警察公共关系的路径

(一)抓好理论研究和学习,提高警察公共关系的理论水平

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前提。行为的实现直接反应着思想认识的高低,工作的落实,直接体现了思想认识的程度。理论武装和实现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警的思想认识水平、决定着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成败。目前,虽然公共关系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发展,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还有一部分人对此认识相当局限。公共关系绝对不是简单的“三陪”,同样,警察公共关系也绝对不是庸俗的“关系”,只有在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下,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警察公共关系,才能应对好新时期社会新形势下面临的巨大挑战。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暴力机构,在新时期仅仅依靠强制和惩罚来行政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警察的公共关系就是警务工作的一剂良药,是警民关系和谐的润滑剂。解决好思想上认识的不足,就必须抓好警察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学习。

(二)抓好与大众媒体的关系,服务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都应当了解和重视大众传媒的舆论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大众传媒,与大众传媒开展多形式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大众传媒为警务工作服务,消除大众传媒对公安机关和民警形象的负面报道和宣传影响。大众传媒可以将公安系统和社会联系起来,又能引导、控制和代表舆论,无论是塑造还是诋毁,都能够创造舆论环境。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特别是对公安机关和民警形象的影响日益凸显,它能够教育公众的过程中,逐渐的改变公众的认识和对公安系统的态度,不仅能够给予公安机关和民警社会地位,同时也能监督、制约公安机关和民警行使权力。所以,媒体作用的发挥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抓好公安文化建设,注重“形象危机事件”的公关

公关意识论文第7篇

关键词:公民社会网络舆论公民意识主体意识

近年来,网络舆论在中国的发展备受瞩目,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天价烟局长案、三鹿奶粉事件、华南虎事件、瓮安事件等,类似事件的出现和解决均和网络舆论密不可分。在互联网上,网民针对关系到自身利益或是自己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浪潮。在针对这些公共问题的讨论中自然渗透着权利、自由、民主、平等等基本价值准则,表达社会公众共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一种广泛的政治参与,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网络舆论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崭新的论域。

公民社会的内涵

“civil society”一词在国内有三种译法,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正如俞可平所言,三种译名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市民社会”是经典译名,源自于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翻译,在言及“civil society”的古典意义时被广泛使用。“民间社会”是台湾学界的译法,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过于边缘化,不具备普遍性。“公民社会”是改革开放后引入的新译名,这是一个褒义的称谓,它强调的是政治学意义即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喜欢使用这一新的译名。不少学者实际上交叉使用“公民社会”和“市民社会”这两种用法,前者强调的是其政治学意义,后者着重于其社会学意义。①本文旨在探讨网络舆论与民主政治参与和发展的关系,故采用“公民社会”的概念。在此将其表述为:“公民在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共同问题和自主从事社会政治活动而自发形成的民间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的主体是公民和他们所结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②

综观公民社会理论的演变,其内涵是随着社会时代和个人理性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完成了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经济社会的分离。究其实质,这种分离趋势正是公民个体权利和自由的凸显和张扬。“公民社会的核心部分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主张,它包含了一组特定的权利和使权利可以实现的社会制度,其中制度是实施权利的保障。”③公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对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放眼当今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滞后,制度性、规范性的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不能急促冒进,但是公民意识,作为公民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土壤迫切需要改良。公民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公民个体主体性的确立,培养公民意识、发展公民文化成为必然要求。

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所谓网络舆论,是在网络空间产生并传播的,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而产生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信念的总和。简而言之,网络舆论就是网络空间的舆论形态。”④互联网为网络舆论主体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他们戴着面具在网络上针砭时弊,对诸多的社会问题发表林林总总的评论,网民正在快速成长为新的话语群体。

网络舆论同时具有公开性、互动性和隐蔽性的特征。网络舆论在网络空间具有公开性,是指网络空间不拒绝任何有意愿加入讨论的主体,为平等自由地就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提供了宽广的平台。网络舆论的互动性首先表现在网民在网络平台的自由互动,能够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流,彼此互动,形成持续的关注和参与,同时还表现在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网络空间,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新闻来源和舆论导向上有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网络舆论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舆论主体、存在空间和舆论形态三个方面。“网络主体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网络舆论处于隐蔽状态。”⑤网络舆论的匿名性,使其摆脱了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巨大社会压力,从而毫不保留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网络舆论的存在空间是虚拟的网络,这种环境下产生的舆论自然具有隐蔽性。只有关注网络舆情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它。再者网络舆论所讨论的许多内容,由于受到价值观或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无法在传统媒体上顺畅地表达,只能在网络上任意表达和呈现,这些潜在的舆论存在样态在网络空间被反复地讨论,时机成熟就会演变成现实舆论。

2008年对于中国和中国网络舆论而言,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2008年被称为“中国年”、“汶川年”、“奥运年”,也被称为“中国网络年”。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年7月的调查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在针对这些公共问题的讨论中自然渗透着权利、自由、民主、平等等基本价值准则,表达社会公众共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一种广泛的政治参与,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如若审慎地思考,网络舆论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内在关联呢?

网络舆论与中国公民社会建构

构建公民社会有赖于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独立的公民社会组织广泛建立和发展;另一个是以权利、自由、平等、协商、理性等价值为核心的公民意识的觉醒。学术界一般认为:公民意识分为两个方面――公民主体意识与公民公共意识。主体意识包括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意识包括法律意识、协商意识、公德意识、爱国意识。网络舆论带来公民意识的发展、张扬是一种“技术赋予的自由”;由“技术赋予的自由”转换到“自然觉醒的自由”还有赖于长期的政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做公民。

技术赋予的自由。在西方国家,大众传媒被认为是民主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这三种权力以外的第四种权力。媒体权力是独立于政治权力的一种存在,构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中国,长期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一直避免谈论敏感的政治话题,甚至沦为政府的“喉舌”,丧失了其核心“批判性”,不能称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然而网络在中国的发展、普及,打破了中国大众传媒的格局,并带来了一场悄悄的革命。在我们不曾知觉的时候,网上突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网民针对那些关系自身利益或是自己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比在现实世界中会更积极发言。在某种程度上恐怕要归功于互联网带来的技术性革命。

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有着太多的官方禁锢与压力,有着太多的文化羁绊与束缚。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在不经意间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互联网的公开性、隐蔽性、互动性等技术特征赋予网民们极大的自由。网络的普及使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成本降到了最低――一台电脑、一根网线,简单的操作知识不再只是“精英”的专利,更多的普通公众能够负担得起,也便有了参与公共问题讨论的资格和路径;参与讨论的公众有着不同的地位、身份、信仰和价值观,一旦进入网络,便躲在一个个ID做成的“面具”背后,巧妙地掩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背景,进行平等地对话;网民戴着ID“面具”进行交流和评论,尤其是进行批判时无须面对巨大的现实压力,无须为自己的言论承担过多的责任,因此更倾向于说真话。有学者在研究民主制度时指出,民主可能生成于移民社会。在一个原有秩序被打破的新社会,面对这样一种既有权威被的“自然状态”,秩序的重建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和平等协商才能够达成,民主在参与和协商中应运而生。网络社会与移民社会类似,民众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背景的束缚,面对一片陌生的领域,唯有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多元化发展方能求生存。网络社会作为一片虚拟的“新大陆”,网民们犹如登上“新大陆”的移民群体,臣民心态为移民心态所替代,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技术特征赋予了民众自由、平等和民主的价值观念,成就了社会公众的公民主体意识,称之为“技术赋予的自由”。

在实践中学习做公民。这种“技术赋予的自由”诚然可贵,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吹来了一阵清凉之风,但其远非一种“自然觉醒的自由”。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能简单地将虚拟世界体现的精神等同于现实世界的文化,这中间存在一个转换的难度。社会公众需要在实践中认知公民意识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自然觉醒的自由”,在实践中学习做公民。许多在网络世界积极参与和组织讨论的人在现实公共生活中却更多扮演沉默者的角色,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网络上的巨人、现实下的侏儒”。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传统表达渠道的不畅才导致网络舆论的发达,正因为现实的不自由,才有了对网络自由的高度关注。中国民众在理论上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切公民权利和自由,但在现实中公民权利和自由往往大打折扣。李泽厚先生“救亡压倒启蒙”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佐证了这一点,轰轰烈烈的“”将《宪法》抛在了一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遭到无情侵犯与剥夺,这种悲剧的根源正在于“臣民意识”余毒未祛,公民意识有待觉醒。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权利、自由、民主等基本价值观,张扬了公民主体意识,我们应该肯定网络在这一点上发挥出的积极作用。借助中国网络大力发展之东风普及公民主体意识,并逐渐扩展阵地,将公民意识渗透到现实社会公共生活中。经由现实社会中的政治实践,公民主体意识方能得到深化和提升,由“技术赋予的自由”转换为“自然觉醒的自由”,最终确立起普遍的公民意识。

深入分析,“技术赋予的自由”仅限于“公民主体意识”的自由,而不必然促进“公民公共意识”的成长。公民公共意识的成长更有赖于长期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公众才能学会做公民。中国民众普遍不具备理性的公共意识,在网络舆论的发展轨迹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观点的碰撞演化为谩骂甚至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缺乏一般公共知识,情感化倾向严重;表达民族情感过于偏激;网络舆论易控等。这其中有客观的禁锢和制约,但更多的是网民缺乏基本的法律、协商、公德意识和理性。譬如时下流行的“人肉搜索”,其中所隐含的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值得我们警戒和反思。然而,面对这些负面影响,不能因噎废食,一味地苛求、斥责、打击,更多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引导网络舆论理性成长上。是不是可以把网络舆论阵地看成是中国公民社会的“试验田”呢?让网民们保持对政治、社会问题关注和讨论的激情,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政治参与实践,学习做公民;与此同时,应该在网络空间宣扬基本的公共意识价值,一步步引导网络舆论趋于理性。

注释:

①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秋季号。

②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③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④⑤林凌、赵亚涛:《论网络舆论的基本特征》,《东方论坛》,2007(5)。

公关意识论文第8篇

主流传统媒体一直承担对社会公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价值导向、舆论引导的职责和功能。传统媒体时代,主流传统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引领力也非常显著,政府掌握着话语权。在“微时代”,“微媒介”对主流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众更多开始从微博、微信中传播、获取信息,对主流传统媒体的关注度、信任度、认同感逐渐降低。主流传统媒体在时间性上相对滞后,主流传统媒体依靠记者进行采访、报道,而在“微时代”,人人都是报道者、评论者,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微博上传身边的事件,有许多人仅仅为了求得关注,在报道中歪曲事实或者刻意强调某些内容混淆视听。公众看到这些信息后就会在微博、微信中进行广泛的评论,这时主流传统媒介表现得明显被动,等到主流传统媒介还原事实后,这些虚假消息已经对某些人或群体造成了严重伤害,而公众对这条消息已经不关注了。例如:2013年网上误传的北京大妈讹诈外国人,即使后来还原了事实真相,也对这位北京大妈的生活和精神造成了严重伤害。在现行体制内,主流传统媒介受到严格管理,的信息都受到层层把关,经常“报喜不报忧”,在一些民生、敏感话题等方面上往往是“失语”状态,甚至限制公众发言,公众开始逐渐对其失去信任。

二、“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工作的途径

1.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微博已经成为公众传播、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是公众舆论主要的集散地,政府要想做好网络舆论工作,引导公众舆论,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微博这一媒介来建设政府微博的新阵地。当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也开通了政府微博,但在利用度上却很欠缺。许多政府微博更新信息不及时,对于公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反映的程度不够,并且一旦政府或者官员出现失误、不端行为,在面对公众的质疑方面,通常采取草草了事,甚至限制、删除公众提问、评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里的形象。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微博是要更好地反映民意,集民之所需、集民之所想,充分尊重民众的观点,使民众真正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让广大民众更踊跃地参与其中,在微博中更多地去反映民生问题,宣传政府颁布的新方针、政策,抛弃那些官话、空话、套话,在面对公众对敏感问题质疑方面,不应该限制公众发言,而是要将公众反映出来的主要看法、问题给予全面解答,消除公众的疑惑。在获取信息方面也不应被动接受,要经常关注民众微博,针对民众的焦点问题应及时给与解答、解决,针对网络谣言应及时揭露、批判,防止民众上当,稳定民心。

2.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就是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解释与大众的生活相结合,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加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在“微时代”,公众所创造出的“微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这种“微文化”既包含积极健康的思想信息,也有腐朽、不良的信息,要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微文化”,使“微文化”健康发展,增强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就必须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契合度。在主流意识形态解释上要生活化、通俗化,公众的知识水平层次、认识能力不同,在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开发解释上要考虑整体大众的接受能力。生活化、通俗化就是要求主流意识形态与公众日常生活相结合,与我国社会的传统道德相结合,做到简单而有内涵。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话语简单但是其中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要使公众理解相对比较困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反映了公众生活,体现了传统道德,在宣传上更容易被接受。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政治素养、道德规范,就会实现网络舆论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下的健康、快速发展。

公关意识论文第9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

中图分类号:D6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73-01

一、文献综述

笔者在CNKI上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公共知识分子”为关键词键入,限定时间为2013年以后,共搜索到论文6篇,其中除去与本文研究无关的三篇,得到剩下的三篇作为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的文章来源。分别是赵军辉在2013年第8期《新闻研究导刊》媒介观察栏目中发表的文章《媒介知识分子的角色探讨》、陈晓玉在2013年第5期的《传媒E时代》中发表的文章《公共知识分子的微博意见领袖特征与作用》、蒋琳在2013年15期《新闻界》上发表的《网络知识分子:公共性与媒介化生存―从微博名人约架谈起》。

综上所述,以前对于网络公共知识分子的研究均局限于微博或者是单一的方面,大多指向其在网络中的作用,并未指出可能或者已经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二、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意义

哈贝马斯提出:“一种新的硬性范畴产生了,即传媒力量……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网络知识分子如何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利用好媒介,在参与公共事务的时候能够体现出真正地公共性的实质是值得我们一起去探讨的。

(二)现实意义

分析网络公共知识的特征,了解现有传播现状之下他们的话语影响力和局限能够让广大的网络用户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中,不随意盲从也不随意批判,能够更加自主独立地看待公共事务,也能更加理性地理解网络公共知识分子的话语力量,督促网络公共知识分子在公共事务的讨论中更好地发挥其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

三、网络公共知识分子的特征

(一)热心于公共事务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公共知识分子通常对于公共事务有着不同于一般网络用户的参与热情,他们通常在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比一般的公众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更能为公众谏言,更敢于问责,追求事件的真相。

(二)拥有专业知识,受过高等教育

活跃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公共知识分子通常在现实中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他们往往都受过高等教育,在现实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因此他们更能感召更过的公众。

(三)积极践行言行,充当公众的领头羊

网络公共知识分子除了在言论上要领先于公众之外,并且通常也会将自己的言论践行,例如崔永元除了发表言论,每次参与两会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平时也不断地行动。

(四)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网络公共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往往比较独立,他们对于公共事务通常能有更多的见解,他们甚至能够看到媒体没有看到的方面,履行监督媒体的义务。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公共知识分子的话语影响力

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中,网络公共知识分子通常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在事件发生之前,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来进行提醒,引起相关权力部门的注意。在公共事件发生时,他们能够对事件发表有深度的见解和看法,并且能够追问事件的真相,同时带领广大网民开展广泛的讨论与非制度化的参与。最后在事件发生之后,他们能够发出反思之声,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公共知识分子的负面影响

网络公共知识分子由于自己固有的意识形态,因而可能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选择与公众的利益背道而驰,甚至他们会受到一些利益集团的“裹挟”。在一些事件发生的时候不能理性地看待,而是发表极端言论,挑起个体和阶层之间的冲突。而有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行动和自己的言行不一致,使得有的公众效仿,另外有一部分公众又因为他们的言行不一致而对其他的公共知识分子形成不好的刻板印象。

参考文献:

[1]赵君辉.媒介知识分子的角色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3(08).

[2]陈晓玉.公共知识分子的微博意见领袖特征和作用[J].传媒E时代,2013(5).

[3]蒋琳.网络知识分子:公共性与媒介化生存――从名人微博约架谈起[J].新闻界,2013(1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