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15:45:10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第1篇

我能通过本课程学到什么?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全面掌握商务礼仪知识,塑造职业人士形象;

2、熟悉专业商务礼仪知识的具体运用,推动事业成功;

3、了解商务礼仪中的诸多忌讳,规避人际交往中的尴尬;

4、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实现有效的时间管理;

5、掌握的文件资料管理、处理、档案管理能力。

参加对象:经常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的管理者、活动社交场合的公关人员、希望提升个人修养与交际水平的各界人士

时间:2006年3月18-19日

地点:北京

精彩授教:丁欣:

企业网景特聘高级培训师、北京大学现代工商管理高级总裁研修班特聘培训师。8年知名外企培训经验,中国第一代企业培训讲师。历任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培训讲师,北京九州同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讲师、北京伟利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任职期间,多次与同行参与国内最新培训项目的课件制作,并亲自授课,在培训领域有极深的见地。曾参与设计的课程有《员工职业化培训》、《商务礼仪与职业化形象塑造》《绩效管理》、《变化管理》、《员工激励》等。在几年的培训经历中,丁老师总结了很多现代成功理念,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快乐来源于智慧”、“没有第一,只有动态第一”、“有高山的地方必有低谷”、“一切问题皆因沟通不利”等等。丁老师授课风格灵活幽默,鼓励学员参与,注重实用性。自97年至今,培训人数近万人,并获得学员好评。服务过的客户有:诺基亚、京华时报、中房集团、华洋海事、中科信、柏丽橱俱、山西老万炉业、工化国际物业、卓轮(天津)机械公司、泰士特……

课程内容:第一天:商务礼仪

一.礼仪概论

1.礼仪的起源与定义

2.礼仪的特点与原则

3.成功职业礼仪的影响力

二.“仪容仪表”礼仪

1.着装的TPO原则

2.男士着装(西服、衬衫以及领带的搭配)

3.女士着装(套装的选择)

4.发型发式、面部修饰/化妆

5.皮鞋与袜子的搭配

6.饰物的选择与颜色搭配技巧

三.“商务交往”礼仪

1.访客接待

2.会见礼仪(预约、介绍、握手、互赠名片、迎送)

3.举止礼仪(标准姿势、表情、眼神、手势语)

四.“电话”礼仪

1.电话礼仪的重要性

2.接听电话的礼仪

3.拨打电话的礼仪

4.挂断电话的礼仪

5.正确处理不同的情况

简介:现代商务礼仪体现个人职业素养,对现代职业人士而言,拥有丰富的礼仪知识,以及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交际技巧,往往会令事业如鱼得水。但交际场合中事事合乎礼仪,处处表现得体着实不易。本课程将通过交往礼仪导论、服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国际礼仪等内容,全面展示现代交际礼仪与交往艺术的精华所在,从而为职业人士打造个人交际魅力提供有效的指导。

我能通过本课程学到什么?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全面掌握商务礼仪知识,塑造职业人士形象;

2、熟悉专业商务礼仪知识的具体运用,推动事业成功;

3、了解商务礼仪中的诸多忌讳,规避人际交往中的尴尬;

4、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实现有效的时间管理;

5、掌握的文件资料管理、处理、档案管理能力。

参加对象:经常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的管理者、活动社交场合的公关人员、希望提升个人修养与交际水平的各界人士

时间:2006年3月18-19日

地点:北京

精彩授教:丁欣:

企业网景特聘高级培训师、北京大学现代工商管理高级总裁研修班特聘培训师。8年知名外企培训经验,中国第一代企业培训讲师。历任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培训讲师,北京九州同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讲师、北京伟利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任职期间,多次与同行参与国内最新培训项目的课件制作,并亲自授课,在培训领域有极深的见地。曾参与设计的课程有《员工职业化培训》、《商务礼仪与职业化形象塑造》《绩效管理》、《变化管理》、《员工激励》等。在几年的培训经历中,丁老师总结了很多现代成功理念,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快乐来源于智慧”、“没有第一,只有动态第一”、“有高山的地方必有低谷”、“一切问题皆因沟通不利”等等。丁老师授课风格灵活幽默,鼓励学员参与,注重实用性。自97年至今,培训人数近万人,并获得学员好评。服务过的客户有:诺基亚、京华时报、中房集团、华洋海事、中科信、柏丽橱俱、山西老万炉业、工化国际物业、卓轮(天津)机械公司、泰士特……

课程内容:第一天:商务礼仪

一.礼仪概论

1.礼仪的起源与定义

2.礼仪的特点与原则

3.成功职业礼仪的影响力

二.“仪容仪表”礼仪

1.着装的TPO原则

2.男士着装(西服、衬衫以及领带的搭配)

3.女士着装(套装的选择)

4.发型发式、面部修饰/化妆

5.皮鞋与袜子的搭配

6.饰物的选择与颜色搭配技巧

三.“商务交往”礼仪

1.访客接待

2.会见礼仪(预约、介绍、握手、互赠名片、迎送)

3.举止礼仪(标准姿势、表情、眼神、手势语)

四.“电话”礼仪

1.电话礼仪的重要性

2.接听电话的礼仪

3.拨打电话的礼仪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第2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176-03

一、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现状

1. 目前极少数工科院校中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

人文氛围不足是目前工科院校的普遍现象。大多数高校因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存在着“重智商、轻情商”的现象,即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轻视其情绪、道德、情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属于考查情商高低的主要指标。目前,很少有工科院校开设引导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专门人文课程,也没有开设相关的素质技能课程。卡耐基讲过:“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缔结人脉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开展人际交往,但工科院校的教师很少用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学生为人处世,学生平时得到的也大多属于逻辑推理训练,对如何培养良好的交往品德、如何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少于顾及,在人际交往方面没有机会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这就在无形中阻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得不少工科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较低。他们不懂或不善与人交往,往往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顺畅沟通和深入交流,无法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严重地甚至会形成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2. 已开设的人际交往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工科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安排不太合理,仍体现出重工轻文的倾向。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课时数较少且随意性过大。与专业课程相比,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只不过是一个点缀,甚至在某些工科院校,还战战兢兢地属于被裁减之列。无论是学时数量还是时间安排,专业课程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为满足专业课程的课时数要求,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课时数可以被随意削减,甚至不断被挤占和挪用。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都认为专业课程才是一盘“主菜”,值得好好消化吸收;而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属于“餐后甜点”,可有可无,对其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已开设的人际交往类型课程目标过于功利化。例如,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是众所周知的,但大多数工科院校将《演讲与口才》这门人际交往课程仅仅定位于“演讲学”或者“口才学”,更有甚者将其简化为“普通话”,其教学目标就是为学生的普通话过级做训练。还有不少院校所开的此类课程,目标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的程度,立足于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与提升,而没有站在学生的健康品性、心智培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只突出强调其工具性、实用性和功效性等表面文章,而忽视其深刻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等内涵。

3.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教学资源缺乏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投入效果很难立竿见影,工科院校往往更愿意把经费用在专业建设上,而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课程建设、多媒体资源的配置、图书馆人文资料的购置、第二课堂的开展、学生社团的建设、人文教师队伍构建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短缺,也给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学科研带来诸多不便。[3]当前,工科院校从总体上来说,专业的人文教师仍大量缺乏,人际交往类型课程的授课教师,许多是由在工科院校里没有主体专业的教辅人员担任,并不具备足够的教授条件与资历;同时,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滞后,多为传统的理论讲解,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还没有真正进入课堂。

二、提高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

1. 开设有关人际交往能力的理论与技巧训练课程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把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中。要较好地提高工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必修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大学生社交礼仪》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等。通过对社会人际交际、生活中的个人礼仪、社会公共文明礼仪,以及大学生社会交往中的口语表达、言语交流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正确认识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继而,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例如如何针对不同的社交场景和交往对象,恰如其分地作自我介绍;在现实生活中,机动灵活地与他人进行赞扬、寒暄、道歉和拒绝等口语活动练习;等等。不断训练学生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和对其交往对象心理状态的洞察力,从而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以大学生人际交往类课程为主体,构建人际交往课程体系

要培养工科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仅仅依靠几位人文课教师上上课、再加上实践操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教师统一认识,齐心合力,共同努力,随时注重对工科大学生的正确的教育引导,才能有更明显的效果。学校可以以大学生人际交往类课程为主体,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其教学规律进行深入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人际交往教学课程体系。高校可尝试开设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分化或延伸出来的专业文化课,引导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育中主动承载起人际交往教育的责任。通过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懂得在技术服务中也要体现对人的关怀。[4]当然,高校要注意合理安排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的主渠道畅通。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第3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口语交际 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院校学生必备的良好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本文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出发,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1.师生现状

在传统教学思想和考试制度的长期影响下,中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口语交际在学习和今后就业中的重要性,对加强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中职院校的教师素质有限,缺乏专业的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知识储备,因此,无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而大多数的中职院校的生源都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人际交往能力差。这些孩子进入中职院校的目的是为了学得一门专业技术,拿得文凭,对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这门基础课程兴趣不大。

2.教学现状

首先,中职院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选用统一的教材,即高教出版社发行的基础班《语文》,该套教科书虽然囊括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内容,但缺乏可操作性。中职院校选用的口语训练教材大多是本校自编的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中职院校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师生缺乏提高口语交际技能的意识,将大量的教学与学习时间放在专业技能的培训上,极少进行集中有效的语文口语交际的训练,语文课缺乏科学的管理,口语交际教学效果极差。再者,中职院校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随意性较大。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缺少科学、系统的设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教学。

二.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

1.基础性和专业性相结合

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注重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结合,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培养目标既能熟练掌握日常的人际交往技能,又能具备专业的特定职业的交往技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对特殊专业的学生进行利于求职就业的口语交际训练。

2.针对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语文口语交际这一课程本身具备开放性的特征,教学内容丰富且能够根据学生课上的反应及需求随时做出调整。在中职院校的口语交际课上如果能够做到开放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教学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将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三.提高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

1.强化师生的教学意识

提高中职院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强化师生的教学意识,只有师生共同认识到这门技能课的重要性,师生平等交流,这门实践课才得以真正有效地实施。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积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交际技能的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说普通话,掌握一些日常礼仪,善于倾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2.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目前,最适用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考虑到口语交际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该课程的教案应打破传统的程式化,倾向于框架式或板块式的设计,在开放性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情景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生活、职场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口语交际技能。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第4篇

关键词: 教育技术;网络培训;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053-02

引言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引入,更使我国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应运而生。一方

面,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另一方面,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部分。

一、 中小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主要内容

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2004]9号)(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颁布的有关教师的第一个能力标准。根据《标准》中对中小学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要求,非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意识培训内容

中小学教师除应具有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学教育技术知识的意识外,还应具有将有效信息整合到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意识。教师应认识到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和反思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 知识技能培训内容

教师应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对信息的检索、加工、利用和评价,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中小学教师应能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将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在教学中,营造新型学习环境;能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反思;能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 道德素养培训内容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甄别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资源;能尊重知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坚守网络道德。

培训的具体课程主要有:教育技术学,学习理论,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internet的使用,文字处理,教学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网络道德修养等。

三、 传统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式与不足

传统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式主要是脱产式的集体培训,将所有参训教师集中起来,采用面授的方式开展培训。往往是由各地区的师范院校组织,各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培训。传统的培训方式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

传统教育技术培训的培训内容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往往是受训教师在培训中获取的知识,无法在返校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 培训目标不明确

在《标准》出台之前,由于国家缺乏具体的培训指导文件,各学校往往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发展需求制定培训目标,而这样制定目标的方法极不规范。更有的学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借用其他学校的培训目标。

(三) 评价方法不科学

传统教育技术培训对学员的评价方法主要是考试。在培训结束后,所有受训学员参加统一考试,培训组织机构仅仅根据学员的考试成绩对其进行评价,无法对教师在实践技能和思想意识上的转变进行评价。

四、 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

(一) 相关概念

1、校本培训

所谓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元,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有效性、经常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2、 网络培训

网络培训就是所谓的E-training,指主要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某种技能或内容的学习和教学活动。它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

3、 校本网络培训

校本网络培训方式,是指教师每周抽出一定时间,使用自己或学校的电脑,登陆学校组织建设的培训网站,在帮促者的指导下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学习与交流,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身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最终将它们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它以培训网站为平台,依靠学校自身资源,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将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学校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在校本网络培训中不存在培训教师一称,取而代之的是培训帮促者和管理者,他们是学校内部那些参加过部级或省级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和计算机技术人员。这些教师在学校邀请的专家指导下,负责培训的设计、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培训的具体实施。帮促者是帮助学员完成培训的人,管理者则是培训管理人员与网站维护人员。校本网络培训的受训学员为学校的学科教师,培训性质是全员培训。对受训学员的评价采取动态电子档案评价,由帮促者和管理者共同完成。

(二) 校本网络培训实施流程

笔者以教育技术培训核心内容之一,教学系统设计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详细介绍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流程。这一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六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网络探究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案例的学习。学习目标为:了解信息化教学的概念;了解六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至少能熟练地将六种教学模式中的一种用于实际教学。学习时间为四周,学习最终任务是任选其中一种教学模式,制作一堂信息化教学课的教案并进行实际教学。

图1为培训流程图,下面就帮促者、管理人员和学员在这一培训过程中各自的任务进行分析。

1、 帮促者

帮促者在整个培训中最根本的作用是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培训。学习开始前一周,在教学公告中公告,通知学员做好下一阶段的学习准备,然后进入虚拟教室和资源库上传相关学习资源。本阶段培训开始的前两周,学员属于自主学习期间,帮促者的任务是回复学员的电子邮件或类似的交互信息,解答学员在提问系统中提出的问题。如遇到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可以组织所有学员到讨论区进行专题讨论,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加入讨论行列。第三周,开始对学员提交的信息化教学教案进行初步修改,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学员,并组织学员在专题讨论区中进行讨论,鼓励学员互相修改教案,以帮助学员完善教案。第四周,在学员完善教案后,选择部分较为优秀的教案放入学员成果展示,并对学员即将开始的实际教学提供参考意见。在学员实施教学时,有条件的帮促者可以到堂听课,甚至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作为学习资源供其他学员学习。教学结束后,根据随堂听课的体会和学员的反思日志对学员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并协助管理人员完成对学员该阶段的学习评价。最后,帮促者要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小结,准备下一阶段的培训工作。

2、 学员

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交互,与学习内容交互,与帮促者交互,与其他学员交互,与自己交互,与自己的学生交互,他们就是在不断地交互中小学习、提高。学员登陆网站看到教学公告后,开始关注相关信息。前两周,浏览培训网站中的单元学习信息,下载相关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与帮促者或其他学员进行交互,可以使用电子邮件或其他工具进行单独的交互,也可以在提问系统中提出问题,与所有人进行交互。第三周,选择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参考资源库中提供的相关案例和自己搜寻到的案例,制作一堂信息化教学课的教案并提交。收到帮促者的修改意见后,与帮促者和其他学员讨论,互相帮忙修改,并与自己的学生交互,最终完善教案。第四周,在实施教学前再次与帮促者和其他学员进行交互,听取他们的参考意见,然后实施教学。教学结束后,与自己的学生、帮促者及其他学员进行交互,进行自我反思、自评和互评。最后,完成学习日志,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3、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担负着对整个网站的维护与管理以及对学员的评价工作。管理人员在帮促者的协作下,依据学员提交的教案、实际教学情况、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情况以及学员的反思日志,对学员该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评定意见填入学员档案袋中,留待以后在培训最终评价中使用。

结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国家的一项重点工程,要使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上一个新台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文所提出的校本网络培训方式仅仅只是一种构想,并未具体实施,希望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有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G].2004.

[2]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玉斌.校本培训: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2,(3).

[4]黄淑珍.基于web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2,(11).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第5篇

关键词:企业英语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效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蓬勃与发展,中国的经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中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入中国市场,在中国谋求新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与国际的沟通和交流增多,企业竞争激烈,而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员工的英语能力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

企业英语培训市场需求巨大。然而,近几年企业组织的英语培训效果却没有预想的好,显现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企业支出巨额培训费用,却并没有有效提高员工的英语能力,什么原因呢?

本文将从培训需求、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目前国内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参与企业英语培训将是增强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国内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指对学习者使用语言的需要目标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场合、现有语言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和企业期望达到的培训目的。

不同岗位的员工对英语培训项目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实施英语培训项目之前需要对英语培训的主体结构进行划分。企业英语培训细分可有两种方式:根据员工级别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根据员工所属部门功能分为营销英语、财务英语、人事英语和生产与质量控制英语。

然而,企业培训的功利化性质导致许多企业急于求成,忽视受训员工的自身需求和职位功能,甚至不区分员工原有的语言水平,将所有员工交给培训机构,希望短期内迅速提升员工的使用价值,最快地为企业谋利;而培训机构为了拿到培训项目对企业提前做出承诺,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盲目开大课,企业培训往往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内容分析

企业为员工提供英语培训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完善而有效的企业英语培训应涵盖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培训。

语言技能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企业英语培训有别于传统英语培训, 更强调使用目的语交际的有效性。除了加强语法、词汇、句型等的练习外,更侧重巩固和加强员工在实践和运用中的口头和书面沟通技能,提高在具体的商务工作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知识也是涉外企业员工沟通技能的重要体现。员工要了解外国的一般行为准则、交流方式、文化习俗等,比如体态语等非言语交际方式的文化内涵,以及国外的一般商务礼仪,如用餐、会议、旅游、接触、礼品、谈判和销售等。例如,中国人谈业务总喜欢喝酒抽烟,在饭桌上进行,但是对于美国人,他不会喜欢这样的劝酒行为(除非他喜欢喝酒),若是中方坚持,会让对方反感。

而我们发现,目前的企业英语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方案中很少见到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课程设计;而培训教师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课堂中要么像传统教学一样只注重语法和词汇等知识,要么偏重于商务术语的学习,不能把文化知识融于课堂教学中。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英语的学习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结合各国文化习俗和特征进行相应的文化意识培养和实践是培养企业从业者和管理者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模式分析

目前,企业英语的培训模式主要是企业内部组织的短期培训,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有自己独立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让自己企业中的外籍员工或英语水平较高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英语培训;一种是委托外部英语培训机构,当前值得关注的企业英语培训项目有剑桥商务英语(BEC)培训、LCCIEB 商务英语培训、昂立国际商务英语培训、韦博国际商务英语培训和环球友好商务英语培训。

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组织的语言培训项目成本低,但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学习缺乏激励机制,学员缺少学习动力,为了培训而培训,走到哪里算哪里,所以语言提高效果不明显。外部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由于师资资源、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保证在提高语言沟通技能的同时培养文化意识,他们的做法往往是给企业提供课程方案和框架后,找个老师,找个教材,给学员上几十个课时完成培训,学员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外,课后没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机会,这样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导致对培训师能力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了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的要求。

二、如何有效提高企业英语培训的成效

(一)企业应加强英语培训的管理

企业希望通过培训迅速提升员工的价值,最快地为企业牟利,英语培训自然也不例外。但语言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英语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和练习,而非急行军式的突击能够解决。几个商务术语、会几个句型并不表示能够了解和很好的运用一种语言,急功近利只可能造成浪费。要达到自如而有感染力的交流,必须通过长期的练习和适当的环境的熏陶。若企业希望培训能有好的效果,就一定要帮助学员耐下心来,锤炼内功,引导学员踏踏实实地实践、操练。

企业内部做好培训员工的需求分析,英语培训计划的拟定要考虑每个参加培训员工的岗位需求、自身语言水平,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的培训目标。在课程选择上,不应拘泥于单一教材,而是根据企业实际培训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与模拟,例如,一般管理人员的电话英语、函电英语,采购人员的供应链管理英语,销售人员的市场开拓与分析,高层人员的高级管理沟通英语,出国前工程技术人员的海外强化实战英语等。

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受训者参与互动、交流研讨的积极性。使用监控策略对培训效果和员工的自主学习进程进行适时的监控和评估。督促员工调整自己的计划和进程,符合个人和企业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把员工年终奖金与培训项目挂钩,激励员工自求进步,提高英语学习的动力。

企业要努力形成促进员工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搭建学习平台,给员工提供平等参与、互动沟通、交流共享的学习场所、学习机会和学习工具;营造学习氛围。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使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机制;要培养员工终身学习的习惯;要促进员工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力和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人员整体英语水平,并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二)高校参与企业英语培训的优势

1.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培训内容丰富

企业英语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学员沟通技能,包括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构建一支高素质的英语培训师资队伍是做好企业英语培训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很难保证学员的高素质。此处所指的高素质,不仅指英语语言能力方面,更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等诸多方面。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不仅有英语能力过硬的教师,而且这些老师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对英语文化和商务礼仪有着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在实施企业培训时,高校可以针对不同课程甚至单元话题指定在这一领域有一定见地的老师去上课,在提高语言教学的同时丰富课堂文化内容;同时,高校也可以为企业单独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组织一批有海外工作经验的老师定期给学员介绍外国文化和商务礼仪;再者,企业员工不同岗位的语言需求也不同,高校开设有多样的专业设置,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某一部门员工开展相对应的英语培训,比如营销部门员工对应配备高校营销专业双语老师,财务工作人员也有财务专业双语老师,这种具有感染力的师生组合会使课堂更有针对性,学员更易接受专业语言,企业培训才会更有效果。除了依托高校优秀的师资队伍,高校还可以凭借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相关主题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界精英做演讲和交流,使培训内容更加充实。

2.高校可提供创新的学习模式和多样的学习途径

除参与培训中的课堂学习外,企业员工还应该有其他轻松而灵活的英语学习方式和手段。培训机构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手段单一,只设计了教室课堂活动,而我们知道,如今几乎每个高校都为学员配备了语言实验室,购买和安装了各种语言学习平台,学员可在课后通过平台进行听说训练,实现人机对讲,这种沉浸式的英语教学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使得语言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另外,语言平台上拥有多姿多彩的阅读、音频、视频和电影等网络资源,学员可在工作之余点击欣赏,放松的同时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高校的硬件资源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企业整体学习氛围的形成。

高校为学员所提供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不仅能使企业人才接受专业的英语培训,而且还可以带回来新的信息和新的思想,有利于企业形成整体英语学习氛围,也有助于企业培养员工的文化意识。

3. 校企共创科学的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

企业英语培训的目的是实实在在地提高受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检验培训效果也应该基于岗位工作检验。现在培训机构在完成英语培训后往往模仿托业、博思等职业英语测试,通过试卷和口语测试结果评价员工的学业,这种考核方式不具有针对性,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岗位英语能力。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完全可以针对具体岗位进行考核,教师可根据受训员工的岗位特点变身为不同角色,在受训员工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检验英语的应用能力。通过这种培训评价机制,既可以客观检验培训效果,又可以让受训员工真正感受到英语培训对自己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的明显作用,从而能主动接受并认真完成培训。

良好的培训激励机制有利于培训取得预期效果。高校与企业互相配合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约定受训员工的培训成绩要与其薪酬、晋升及职业生涯结合起来,以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提高培训的效果。

三、结语

美国《商业周刊》进行的调查表明,2009年世界前20名开展高端培训的培训机构中,有19家是依托高校建立的专业培训机构。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可以提供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的培训;软硬件资源丰富,为学员提供了多样的培训模式和途径,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有助于企业学习氛围的形成,弥补了当前企业英语培训市场的缺陷。

企业英语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任何有志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把英语培训作为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服务于经济发展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更新企业英语培训观念基础上探讨更为适合的培训内容、模式、手段和保障措施,协助企业建立起英语培训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第6篇

一、文秘的定义及特点

文秘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多种指代,作为职业,文秘是指从事文书与秘书事务职责的工作岗位;作为具体的工作人员,文秘是指专业从事文字书写与日常事务接待的文职工作人员。在不同的情况下,文秘的指代有所不同,既可以指代文秘岗位,也可以指代文秘工作人员。本文所研究的文秘主要指文秘工作人员,也就是从事文书与日常事务接待的文职工作人员。

文秘的特点有着诸多的表现,其特点主要有:一是职业性。文秘体现出了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尤其是非常专业的文书与秘书职业性,这是文秘的特点之一。二是能力要求的多样性。文秘不仅要求具备书写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体现出了文秘能力要求的多样性特点。三是公共性。文秘开展的工作多从企业的整体角度开展,包括公关工作、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企业对外事务的处理、日常接待等,这些工作都具有很强的公共色彩,体现出了文秘公共性的特点。

二、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文秘的工作效率

通过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文秘掌握良好的行政管理技巧,文秘人员可以将这些行政管理技巧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相比一般的工作人员而言,文秘往往只是简单地被看作文职工作人员,而未能获得相应的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往往使得文秘的工作多以基础性工作为主,不利于文秘工作效率的提高。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文秘工作人员获得多种能力的提升,进而达到提高文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有助于增强文秘的书写能力

在文秘的日常工作中,常常有很多书写任务,由于未能获得多种能力的培养,往往会导致文秘的书写能力降低,书写的内容缺乏实践性。通过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则能够帮助文秘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得到相应的提升,进而增强文秘的书写能力。在文秘行政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文秘可以运用这些通过培养获得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开展相应的书写工作,这样可以很好地将书写内容的实践价值体现出来。

(三)有助于强化文秘的服务意识

由于文秘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只是注重了工作效率和日常工作的完成情况,导致文秘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通过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培养,能够很好地帮助文秘理清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全面地理解服务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一方面培养了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则起到了强化文秘服务意识的重要作用。

三、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开展行政管理知识的培训

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结合文秘的实际情况,开展行政管理知识的培训,从培训的角度来实现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

一是采用课堂式的培训方法为文秘开展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制定专业的行政管理知识培训课件,然后由专人负责相应的培训工作,将行政管理知识通过培训课堂传授给文秘,从而通过这种课堂式的培训方式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在培训结束后,则需要对文秘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对于未通过考核的文秘,则继续开展行政管理能力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文秘通过考核为止,以此来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二是采用轮岗制的培训方法培养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选出一些行政管理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作为培训人员,并制定轮岗培训计划,由这些行政管理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为文秘培训专业的行政管理知识,通过这些专业行政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采用责任制的形式,由这些行政管理人员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负责,并直接列入绩效考核成绩当中,对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中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行政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中未能取得相应的培训效果的行政管理人员则给予处罚,以此来从行政管理知识培训的角度培养文秘行政管理能力。

(二)建立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

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培训培养之外,还可以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培养,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的方式培养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通过建立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可以让文秘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行政管理实践,从而达到培养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目的。

一是为文秘提供行政管理实践岗位,通过技能实践的方式培养文秘行政管理能力。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为文秘提供相应的行政管理实践岗位,文秘在达到一定的要求和能力之后,即可以获得在这些岗位进行行政管理实践的机会。文秘在这些行政管理实践岗位上,可以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行政管理技能开展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并由单位行政管理能力较为突出的人员组成评定小组,负责对文秘行政管理实践岗位上的行政管理表现进行评定,进而分析文秘行政管理技能存在的不足,给予专业性的指导,以此来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二是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技能比拼大赛,为文秘提供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经营生产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技能比拼大赛,在大赛中,分别由文秘担任行政管理人员,然后从提供的基层人员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人员成立比赛小组,以这种比赛小组的形式完成大赛指定的工作任务,并以最终突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小组为比赛胜出者。通过这种行政管理技能比赛的形式,可以让文秘在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下开展行政管理实践工作,根据个人的实际行政管理能力带领所在的小组开展大赛指定的工作任务,从而进行相应的组织、交流以及工作任务分配等,确保小组能够在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运用这种行政管理技能比拼大赛的方式,可以为行政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行政管理实践平台,从而在发挥文秘行政管理技能的同时,帮助文秘更为全面地认识个人行政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与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行政管理经验交流机制

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可以从经验交流的角度进行培养,通过经验交流可以帮助文秘在宽松的经验交流环境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行政管理经验交流机制,让文秘通过经验交流来全面提升行政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一是建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将各种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如成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QQ 群、成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网络平台、建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微信平台等。通过这些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的建立,文秘可以随时加入到这些平台上,通过与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的其他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以此来反馈个人在行政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获得更多的帮助,以此来获得有效的行政管理技能信息,从而实现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是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在文秘所在的单位往往会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针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帮助文秘获得相应的行政管理知识与经验,如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座谈会、行政管理经验演讲比赛、行政管理经验讨论会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让文秘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得到相应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进而更好地提高文秘行政管理能力。

(四)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定位

文秘的职能确定方面,往往只是以文职工作为主,未能非常全面地体现出文秘的职能特色,使得文秘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得到体现。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定位,以此来实现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的目的。

一是赋予文秘一定的行政管理权限。在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在对文秘的具体岗位职能的确定方面,确定文秘的行政管理职能,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文秘可以行使行政管理权限,开展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如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开展具体工作分工、开展专项工作问题整改等。通过赋予文秘一定的行政管理权限,能够让文秘在行使这些管理权限的同时,得到相应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进而来培养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提高文秘的行政管理水平。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第7篇

关键词:商务礼仪;培训;重要性及现状;策略

人们在商务交往中适用的礼仪规范就是商务礼仪,是在商务交往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程序以及方法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商务礼仪就是在商务交往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通过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尊重对方,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交往氛围。商业礼仪主要包括语言、表情、行为以及习惯等。我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崇尚礼仪,礼仪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

一、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1.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之间拥有了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这就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沟通与交流涉及到生活的各方各面。不同的生活环境所涉及的商务礼仪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自己道德审美能力,在交流沟通中得到对方的肯定与认可。

2.现代商务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规范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会活动不断增加,在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商务场合中,商务礼仪尤为重要。一个人礼仪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其自身的素质修养以及企业品牌文化的内涵。在各种商务洽谈活动中,具备较好的商务礼仪可以增加与他人之间的好感,拉近彼此的距离,给双方合作提供了更多的C会。

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加强对外合作。良好的礼仪品质不仅仅是代表个人或者是企业,更是代表了我们民族以及国家的形象。因此,在进行跨国沟通与交流时,商务礼仪更是体现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商务礼仪培训的现状

1.商务礼仪认识不足、培养对象狭窄

虽然经济全球化在不断的发展,但我国诸多企业的服务经营理念还没有及时的更新,跟不上国际发展的潮流,再加上部分企业经营者缺乏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商务礼仪培训也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层面上。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商务礼仪培训主要是对前台接待工作、公关策划以及业务谈判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事技术生产以及研发的工作人员没有必要接受商务礼仪培训。但是随着国际化商务往来的不断深入,这些想法过于保守,逐渐被淘汰。企业员工的言行举止传达了该企业的文化,因此,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过程中,商务礼仪培养的对象应该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但是可以有侧重点。

2.培训内容不够系统

我国诸多企业商务礼仪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组织结构支离破碎,不够系统。商务礼仪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问,它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地域差异、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管理学、交际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各方面的相关内容。在企业进行企业文化、行为规范以及领导技巧培训中加入商务礼仪培训,企业员工经过培训,再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商务礼仪过于注重形式、忽视对其内涵的培养

国内企业的商务培训主要侧重于礼仪形式的培训,而商务礼仪不仅是在形式上进行体现,更多的是通过行为规范来体现企业员工的素质,以此来体现企业的整体形象与素质。商务礼仪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对商务礼仪内涵的培养,商务礼仪内涵主要包括诚信、谦虚、尊重以及大度等。

三、提高商务礼仪能力的对策

1.加强商务礼仪特性培训

商务礼仪具有五个特点,规范性、限定性、可操作性、传承性以及变迁性,企业在进行商务礼仪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五个特点培训。完善企业员工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的规范化行为,制定统一的行为规范标准;通过培训,让企业员工了解每一种商务礼仪所适合的条件,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效力才能够真正起到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商务礼仪培训,编排简单并且容易学的商务礼仪内容,以便于企业员工在实际情况中的操作;积累了人类诸多精神文明的就是商务礼仪,其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养,在快速发展21世纪,我们更不能放弃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商务礼仪文化;商务礼仪不是一成不变的的,它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要根据时展特色不断创新商务礼仪。

2.加强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培养

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商务礼仪培训时,要注重对其思想道德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人们的言行举止以及人为处事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礼仪修养与道德品质直接挂钩。因此,企业想要提高员工的礼仪修养,就要提高其思想道德培养,不断对其进行熏陶。商务礼仪的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文化范围也比较广。不同岗位的员工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不同,企业只有加大对员工对文化知识培养,带领员工了解各地的文化习俗,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不同的商务礼仪。

3.理论联系实际

许多企业只是注重商务礼仪形式上的培养,在培训过程中也只是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工作人员只需要拿本子记一记即可,企业对员工的相关要求也不高,更没有在实践中对员工的培训进行检验。商务礼仪培训不只是要在理论上了解相关内容,而是要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培训效果。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的商务礼仪培训进行实践检验,并邀请相关礼仪工作者、德育专家等进行指导。通过不断的练习培养,是商务礼仪变成自身的行为习惯,使其在人际交流沟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持良好的礼仪规范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礼仪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整体,具备较好的商务礼仪能够体现其较高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以及企业的综合素养,促进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所以个人要不断提升商务礼仪的自我修炼,企业要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员工对商务礼仪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第8篇

关键词:少儿美术培训 公益性质 专业服务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67-01

一、少儿美术培训市场调查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子女教育的认识逐渐提高,加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更愿意增加少儿教育方面的支出。少儿艺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是因其对于儿童性格、综合能力、艺术修养等方面有显著益处。加上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一片火热。我国少儿人口众多,加上已经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未来新出生人口将继续增长,少儿培训机构将迎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少儿受教育的年龄也因此逐渐提前,成为推动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且随着少儿人口增多、家庭教育支出加大,学校方面的艺术教育更无法满足家长及少儿对艺术教育的需求。

二、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开设目的

目前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存在三大严重问题。一,未经相关教育部门批准认可的黑培训多,正规艺术培训学校少。二,培训学校教师滥竽充数的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凤毛麟角。三,培训中采用急功近利、欺诈手法的多,培训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少。少儿艺术培训市场中的产品往往是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体现教学质量的优劣,所以这给了黑培训滋生的空间。因此急需正规、有系统的少儿美术培训的开设。我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组织优秀学生成立了少儿美术培训的教学团队,利用专业服务学院周边社区居民。

三、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内容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开展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让学生、老师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社区服务融合度,将教育资源共享化、最大化,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进行服务活动,特计划开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区群众”等各类公益服务项目。

例如在软陶夏令营开始前期,进行了公开体验课,让小朋友和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体验软陶的乐趣。公开体验课内容以软陶基础训练为主,初步考察小朋友的塑形能力,初步体验软陶制作的乐趣,加强动手能力。后期正式的软陶夏令营的培训内容经过团队的精心设置,培训课程的内容是按照由浅入深的进度开展,符合小朋友的心理需求以及软陶技术要求。

而对前期的培训,工作人员也有工作要求与职责。比如要求:专业技法娴熟;态度耐心、细心,有爱心;具有亲和力;工作人员职责:负责工作室安全与卫生。

公益少儿美术培训项目对于服务对象,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认真、耐心、细致和手眼并用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四、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实践意义

此次公益少儿培训项目具有更多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社会交流与专业融合的需要,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平台。首先,少儿培训项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促使学生自发提升学习和钻研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社区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场所,通过服务活动提高了自己专业技能的实践水平,强化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更深一步理解。

二是对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的作用。大部分服务活动其实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都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从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此外,在服务中,会随时面临不可预期的问题,而通过学习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端正学生的处事应变能力,为以后融入社会解决所面临的更多问题做好准备。同时,充分认识专业服务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增强了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是对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创艺学院、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扩大服务社区的范围。

参考文献: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第9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学生 ;交往意识 人来到世间,得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满足,就会通过交往求得共识,协调发展,交往是一个人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同伴交往是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合作学习目的是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沟通等交往能力,是加强小学生交往意识的培养,改善学生与同伴交往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皮亚杰认为:交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化的根本动因和前提。它可以使儿童从交流、合作与互动中体验到不同的观点,学会从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并协调与他人关系。在与他人交往中,学生初步认识到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结合本学年语文组的校本研修主题,我努力创设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境,为培养学生社会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搭建舞台,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把交往意识的培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1学生的交往现状分析

首先来看看我们学校的两个值得深思的案例:

案例一:四年级一男生,智商高,学习成绩好,但在家因为是独儿,受到家庭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好强、霸道的习惯,结果同学们都远离了他,使他在集体中成为了孤独者。

案例二:五年级一女生自四年级开始来的一年多时间,经常被一女同学为首的几个同班同学罚跪、罚站、追逐、辱骂,但即便这样,她仍然给他们一起“玩耍”,且脸上总显露出“笑容”,从不给老师汇报,不告诉家长实情,班上其他同学也不给老师反映。终于到五年级下期的一个晚上,被其小姨无意中发现“不妙”。在其小姨的耐心引导下,这一女生终于道出了实情:因长期受到同学的欺辱,经常晚上失眠、甚而产生“轻生”念头。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针对本校学生日常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我们学校教育该如何是好?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怎么了?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大部分孩子成了隔代抚养,父母与孩子相处、交流的时间很少,许多父母觉得亏欠了孩子,于是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要求,而忽略了其精神需求。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娇气、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平等交往,有些孩子则变得内向、自闭,不爱与人交往等,喜欢以个人利益为先,争强好胜,不顾别人的情感体验,不愿吃点亏,导致同学之间矛盾重重,而自己又有不被理解的委屈,从而游离于小伙伴之外。孩子们交往意识淡薄,缺乏交往所需的基本技能是学生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如今独生子居多的小学生群体中,培养小学生懂得与人分享快乐、关心别人的习惯、与人合作尤为重要;矫正孩子在处理与伙伴的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顾全大局、缺少忍耐、意志、宽容和责任感等不良习惯迫在眉睫。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有效培养,增强小学生交往的意识,提高小学生的交往能力。

2研究的具体措施

结合校本研修的主题思想,我注重协调发展教与学的各个方面,使自己定的研究工作呈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达到使学生爱交际、能交际、会交际的言语表达目标和敢交往,乐交往,善交往,交往意识在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下逐渐形成。

2.1创设交往情境,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

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训练往往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于,开展起来实效性不强;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设计师与生、生与生的人际交往的情境,使学生 “敢交际”,“会交际”,最后达到“善交际”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创设交往的表演情境:喜欢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对此兴趣浓,我应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分角色表演,训练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增强学生的交往意识。

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哭诉”的情景,让孩子们与同桌合作,扮演“小木偶”和“老木匠”,“小木偶”根据课文中的经历,向老木匠“哭诉”自己遭遇的误会,还可以加入动作和神态,加入自己的理解。这一“哭诉”课文的主要内容明了了,“小木偶”的只有“笑”的表情所带来的无奈感同身受了,孩子们能在“哭诉”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何乐而不为?孩子们要“哭诉”,必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必须要体会其中的情感,不用老师做过多的要求,教学的目标已在“哭诉”中落实,交往意识的培养已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当学生理解了小鸟找寻树朋友时不同的心情后,朗读课文中的几次对话时,我用“惊讶的小鸟在哪里?”“着急的小鸟在哪里?”“焦急的小鸟在哪里?”孩子们亲不自禁地站起来扮演各种不同请改的小鸟,我适时引导孩子们入情入境地读。那伸开双臂做飞翔状的、那表情生动、那情感真挚询问的孩子,谁能说不是一只只深情的小鸟?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找到了感觉,悟出了真情,感受到诚信的可贵。原本童话中难于理解的、抽象的东西,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轻松感悟,创设情境表演和交流,化难为易,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在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对文本的理解和表现时,学生的交往意识得到了强化,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2.1.2设计交往训练的话题:学生交往意识培养的话题在我们的教材中也很容易挖掘,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提炼一些 “采访”“辩论”“演讲”方面的话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交往中来,让学生在情景对话中增强自己的交往能力。

在教学《猫》这一课时,我一开课就说:“我是老舍笔下的那只猫,听说我的主人把我写得很古怪,他把我写成什么样了?我不认识字,哪位可爱的孩子告诉我?”教室里一片哗然,孩子们的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要告诉我“古怪”在哪。我趁机让孩子们读课文,找出老舍介绍猫古怪特点的语句。于是那一堂课,我们在“你的主人说你……”的汇报中,在我幽默而夸张的语言的穿插下,孩子们读懂了猫的特点,读出了老舍对猫的喜爱。课堂内孩子们其乐融融,我也被孩子们的理解能力、独到的见解所感动着,这样的课堂,于师、于生都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这快乐源于创设的教学情景。教学《母鸡》这一课时,我开了一个辩论会,两位“老舍”的辩论,一位是喜欢母鸡的老舍,一位是讨厌母鸡的老舍。孩子们自由选择扮演其中一位,然后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支撑自己辩论的依据。孩子们辩得得多激烈啊!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喜欢母鸡的原因在找“依据”和辩论的过程中清晰了,深深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不管是哪一方,孩子们都有收获,都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情景教学中逐渐浓厚起来。更可喜的是,孩子们礼貌的用语、认真的倾听习惯、迅速打腹稿的能力,对于小学生交往意识的培养的方式是有效的,孩子们喜爱的!

2.2课堂实践引领,强化学生交往意识。

语文学科,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文本,课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们开展交往意识培养的素材,因此我充分利用课堂实践训练,创造性地设计学生交往意识培养的内容。

2.2.1品读经典,学交往。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很适合对学生交往意识的培养,因此我紧扣教材,发掘教材中的交往训练切入点,把语文教学与交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读的训练时,一方面让学生多听会听善听,通过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感受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意识,把人与人之间正确交往的一些技巧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成自己的交往能力。比如我在《尊严》这一课时,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品读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语言,让孩子们体会到哈默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要维护尊严的优秀品质,感受杰克逊大叔的善良,体会维护他人的尊严、对他人的尊重是人际交往中的法宝。不用过多的分析,不用单调的说教,交往的意识已经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2.2.2听听看看,学交往。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故事。根据学生这个心理特点,经常组织学生利用晨读或课堂上挤压一点时间或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收听有较强趣味的关于交往的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相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总之,不拘一格,尽量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人际交往创造好一切条件。布置学生在校外留心大人们的对话,辨析人们人际交往中的“毛病”,学习幽默风趣的对话。另外,我也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并通过故事会、演讲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把看课外书的所得讲述出来,并把这种训练形式扩展到课余观看影视节目,生活见闻之中。我在“语文活动课”中常开展“听进去,说出来”的小活动,努力促成向生活、向身边同学学习交往的方式和方法。

语文教师应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探寻培养学生交往意识的契机,并重视学生交往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的表达技巧、快乐的交际情境、丰富的交际内容,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爱说,有话会说。让学生走出自我,融进社会!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吕型伟.《学生乐园交际你我他》.上海.1994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