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09:21:12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第1篇

关键词:依法治国;党校教育;法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112

随着我国党校教育的深入开展,领导干部的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素养。党的十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了建设法治强国的目标。随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提出,领导干部对法治有了更加本质的认识,要求领导干部在执政理念和方式及行为准则上更加贴近依法治国的要求。现阶段,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去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等。随着时展,党校法治教育不能照搬以往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应该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党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为前提

领导干部在形成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之前一定要先形成法律理念,因为理念对思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法律理念是指在依法治国前提下的与此相关的观念、信念、价值观的总和,它对立法、守法、用法起着指导和调节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和领导干部,培养其法律理念是进行依法治国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要形成强大的法律信仰,要使公民从内心对法律的效力和解决问题的效果产生信仰,尊重法律,切实地将法律当做法治国家的灵魂和支撑。法律信仰是形成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的重要前提,是领导干部重要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形成法治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

近些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政治与经济健康的发展,但是各级政府干部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时候与人民的期待和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还存在着差距。极少数领导干部经常无视法律的存在,坚持个人主义和特权主义,利用非法律手段参与政治和经济事务的管理,甚至干涉正常的司法活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诋毁了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领导干部没有形成法律信仰,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效力和功能价值。因此,党校法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领导干部形成法律信仰,能够是领导干部通过法治思维充分发挥其执政作用。在党校法治教育中要帮助领导干部树立起以人为本、以法为尊的价值观念,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能够自觉运用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体系当做行为规范,能够运用法律头脑和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前进,自觉拥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权威,做遵守法律的领头人。

二、党校法治教育要以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为基础

领导干部法律思维形成的标志是指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能够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国家的尊严、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能够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标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够不断地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深刻把握执政规律,在执政能力能够做到高级自觉性。同时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结合的强弱直接影响党的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党校的法治教育中,法治思维具有一定的特征:首先,法治思维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众人的意志和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规则性思维强调了普遍性要优于特殊性,同样的法治思维要求运用法律规则来处理事务,要求众人服从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底线。其次,法治思维要求执行者具有权利义务思维,要求执行者要站在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法治思维是一种程序性思维,要求处理事务的过程中要符合公开透明的规则和程序,以保证在程序规则上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平正义。

领导干部通过党校法治教育的培训,能够做到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和进一步培养法律思维的能力。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说通过党校的法治教育学校首先要做到依法行政,自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拥护法律制度的权威,保证做到公平正义。另外,领导干部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法律和行为规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坚决守法护法,不搞特权和专制。最后,领导干部要带头普法学法,努力弘扬我国的法治建设。

三、党校法治教育要以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为内容

党校法治教育要明确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结合起来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法制性的平台,党校的法治教育在扩展其广度的同时还有赋予法治教育的内涵,从而进行深度地法治推广。党校法治教育要以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为内容,一是注重党校法治教育的总体设计,注重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确定工作制度保障,形成法治教育的常态化,同时要形成失效理念,避免培训的形式化和过程化。二是优化党校法治教育的内容,注重其时代性的提高,着重介绍当前的相关法治领域的发展趋势,扩充领导干部的发散式思维。三是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针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要注重导向型、参与型和渗透型课程的设计。四是强化党校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党校专制法学教师的作用,加大教师的政治意识和发展意识的培养,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可以建设专门的法律顾问团,发挥将其作为领导干部助手的作用。

总之,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是必然性的要求。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得到社会重视和推行的潮流中,我国党校法治教育应该要与时俱进,通过法治教育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促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有效结合。因此,我国党校的法治教育必须严抓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师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建设法治强国。

参考文献:

[1] 赵越.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高探析[J].沈阳干部学刊,2013(4):37-38.

[2] 曹丰汉.党校如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J].福州党校学报,2015(4):72-75.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格;多元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08-02

创新型国家建设,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关键在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寻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途径,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培养创新人才应当牢牢抓住创新人格这个根基。人的品德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优化创新人才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等创新人格。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的价值根本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牢固树立起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在创新活动中自觉地去选择、实现最能为社会奉献的价值目标,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把服务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幸福作为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有了这种道德责任和理想信念,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的需求,从而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和项目。

华罗庚曾经说过,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创新的道路遍布荆棘,只有具有坚定的意志,始终对自己充满自信并善于控制自己的人,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面对种种失败的可能性和意想不到的重重艰难险阻。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对人的创造属性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使人生充满创造的欲望,树立起积极进取,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培养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

2.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开启创新活动大门的密码和钥匙,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综合作用的过程,代表着有价值的能开拓意识全新领域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内在包含着对人类创造精神的高度肯定,在培养、塑造、开启大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敏捷性和跳跃性、怀疑性和批判性等创造性思维个体本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通过马克思“三观”教育、唯物辩证法方法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提升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是对知识技能的获取和综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更新与完善、发明与创造。科学的世界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不同实践和理论的差异中去寻找问题,充分拓展思维空间,发现新问题,创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路径和方法;唯物辩证法有利于创新人才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重组,能自由灵活地驾驭创新思维为创新目标的实现服务,从而形成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更代表着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灌输并使之内化,培养高校学生的求变求新思维,促使其不断运用聚合、发散等思维方式进行创造,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每个个体都具备创新的潜能,但是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激发创新潜能,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对诱导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境和条件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一种厚德博学、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文化。通过学校的引导,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学术道德,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利用校内广播、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创新的意义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营造一种群体创造性活动的大氛围,充分激发个体创新潜能;关注时事,反映学术前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式,通过其自身改革和创新,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力发挥提供更

大的空间。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途径

1.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涵盖了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方面,内在地蕴含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受到个体哲学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制约和影响,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而加强世界观、方法论教育,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的形势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政治教育跟不上,就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即使培养出了优秀人才,由于自身思想不可靠、政治立场不坚定,也不可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服务。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心态的调适,培养大学生积极、自信、竞争、合作、坚持、忍耐等良好的心态,从而为支撑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与困难和挫折做斗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通过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培养创新意识,规范创新行为,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2.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大力推行启发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创新探究能力主要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创新探究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要努力创设一种活泼而宽容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看法都是有价值的,敢于各抒己见,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做适当的梳理和总结,为创新思维创造条件。要引导学生对知道的东西进行反思、追问和审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大胆反思、质疑、批判,勇于提出新的理论、创造新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深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把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取代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双向互动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可转化性。

(2)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指实际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性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力的培养环节,它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激发其创新灵感,因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一般来说,大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是比较强的,可是要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社会实践属于综合性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缺乏在艰苦复杂环境中磨炼、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

3. 构建适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激励机制

(1)改革考试方式,激励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考试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对教学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包括对教学过程的激励作用和对教学价值的导向作用。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试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命题形式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二是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简单化,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这种考试方式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的创新,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考试方式的创新。只有改革考试方式,才能激励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

(2)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科学的评价会促进人的创造力形成,不良的评价和测量会挫伤人的创造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系统广泛地搜集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学生行为和思想变化,进行价值上的考查、判断、评估,以确定其社会价值。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多以考试为手段,侧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学生能力和思维方式以及创新素质的形成过程,这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摒弃现存的各种制约、干扰和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评价考核标准和办法,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构建起适应培养学生创造力需要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符合时展要求的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同时,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欲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学书,周希贤.思想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2]周希贤.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德能冲突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刚,周希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08).

[4]冯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第3篇

【关键词】依法治国 法律思维 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6-01

一、依法治国与培养学生法律思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提出依法治国,指出依法治国不仅要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更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1]由“法制”走向“法治”,中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以法来治理国家的应有之义,一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和法治理论。这些是法律制定者和研究者的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这些就是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应有义务了。

深层次来看,弘扬法治精神以及建设法治文化的根本前提就是公民具有法律思维,具有规则意识。需要认识清楚的一个事实是,法律思维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的养成需要从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开始,到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甚至是一种终生教育。但是培养法律思维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学生阶段,其中以高等教育阶段尤为重要。高等教育之前,学生接触社会面较窄,具有基本的生活规则意识即可;但是在高等教育之后学生逐渐走入社会,接触形形的社会规则,只有培养其良好的法律思维才能保证其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能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现阶段学生法律思维的欠缺

对于高等教育之前的学生说法律,基本上只能是一个代名词,甚至是一个形而上的词。很难有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能够对法律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但是基本的规则,他们是熟悉的。这些基本的社会规则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法律规则。因为法律规则是最基本的道德规则,学生基本上都需要受到较强的德育,德育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道德规则教育的过程,潜移默化的也就含有一定的法律思维的培养。

但是现阶段,我国学生的法律思维明显欠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不遵守规则。[2]不遵守校级校规,缺课逃课,考试作弊的大有人在;就遵守社会规则而言,乱闯红灯、随意插队等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以大欺小、打架斗殴、伤害抢劫等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者更成为社会公共话题,曾经出现的一群初二女生在厕所故意伤害一名女生,造成其重伤;复旦大学黄洋投毒室友致其死亡;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所有民众将视线聚焦到这样一群不遵守规则,不遵守法律的特殊人群身上。学生上述违反规则的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法律思维欠缺。

三、依法治国视域下培养学生法律思维

1.以依法治国带动法律思维培养。依法治国的提出,是树立以法律治理国家的基本治国方式。[3]这是树立全国民众对法律的尊重、信仰,在他们的心中建立法律的权威地位。这恰恰就是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良好契机。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当社会的民众皆以法律为尊,以法律来办事,诸事讲求法律,那么学生自小长成的过程中,家长的法律思维会影响孩子,老师的法律思维会影响学生,逐渐的学生的法律思维就得以建立。更为重要的是以媒体为传播手段,促进“依法治国”治国方式的宣传,通过大规模的媒体宣传:标语、横幅、栏目,将法律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如此也是一种树立法律思维的方式。

2.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分阶段、分年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法律思维培养。小学阶段,是启蒙阶段,主要以教导基本的社会规则为主。比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校级校规等,这里面就包含了基本的法律思维。初高中阶段,主要以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树立青少年维权意识为培养方向。青少年阶段心理变化巨大,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煽动,同时也极有可能因为自身分辨能力薄弱违法犯罪。所以此阶段应以大量的法律启蒙课程和鲜活的事实案例,通过正反面典型给予学生直观的法律印象,知道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高等教育阶段,须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课程设置要求,通过开设《思想品德与法律修养课程》提供学生基本的法律常识;开设法律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修;对于法学院学生,强化法律实训课的开设,让学生切实走进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直接地接触法律,了解法律,锻炼法律思维;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模拟法庭等法律活动,以活动的形式培养法律思维。

四、结语

依法治国的提出是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重要契机,通过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合作将更为有利于综合培养其法律思维。且法律思维的培养需分阶段、分年龄区别对待;培养过程中需善于利用法律实训、法律案例等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得见、触摸得到的事实来实际培养其法律思维。

参考文献:

[1]赵娜. 依法治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J]. 人力资源管理,2015,09:149-150.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思维;法治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15-03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

研究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首先要弄清法治思维的内涵。对此,学界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法治思维即法律思维,指从事法治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是法律人(特别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法律所体现的正义标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1]。强调主体的特殊性,是“法律人”的特定思维方式。也有学者联系法律思维来解释法治思维,提出法治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是一种社会思维,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理念、视角和思路。认为法律思维强调法律职业的具体法律方法,侧重的是法律方法论对职业思维的影响。法治思维与法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思维”的内涵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也有不同[2]。2015年修订版教材将法治思维解释为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3]。理解法治思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法治思维的主体应该是普通主体,不限于“法律人”,应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在内的所有人;二是法治思维不同于法律思维。法律思维相对于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等,是法律职业者的具体法律方法,强调法律、法理、证据、程序在思维中的重要意义,而法治思维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的,比法律思维更宽泛,不仅强调重法律、重程序,还要关注到法律与权力、权利的关系,考虑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三是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需要经过培养才能形成。

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就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法律至上、权利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观念,当自己的理想目标、行为方式、思想感情、利益关系和权利诉求等与法律的价值、规则或要求发生冲突时,能够习惯性地把法律放在第一位,首先考虑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做出符合法律的选择,按法律的指引实施自己的行为。

二、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既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外在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外在需要

党的十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无论是法治政府还是法治社会建设,都离不开具有合格法律素质的人。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他们的法律素质将决定法治政府的建设速度,其余的大学生走向社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大学生所占社会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法律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核心即培养其形成法治思维方式,法治国家是否建成最终是看政府决策者和广大公民是否普遍接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否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因为,思维方式决定行为选择,法治思维既是法律知识的内化,又是法律行为选择的指导,是外化为法律行为的动因,离开法法治思维方式的养成,就会出现知行的脱节,很难做到依法行事,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就无从谈起。十指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法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因此,为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其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养成。

(二)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内在需要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法律素质毫无疑问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备的、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也就是说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学习法律知识,接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方式,依法办事。而从目前对大学生的走访调查及对其涉法行为的观察来看,存在着严重的法治思维方面的缺失。

一是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法律知识是形成法治思维的基础,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总体来看不太理想。大一新生通过以往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积累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形成了日常生活必须的规则意识,但过于简单、零散、碎片化。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相对系统的法治教育,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课时所限、一些大学生对法律不感兴趣、对于要求课外阅读书目等任务完成质量不高等原因,学生还是没有掌握与大学生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必要法律知识,知识储备量不足,有的同学遇到法律问题时甚至不能依法做出正确判断。

二是用法能力不强。从大学生的法律行为来看,大学生的用法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对于权利行使、权利维护、权利救济等的途径、程序了解不够。如:认为某些法规制度不合理、判决处罚不公正,却不知道如何通过合法途径提出意见或建议,有些同学私下里发牢骚,甚至在网上谩骂攻击;当权利受到公权力侵害时,往往惧怕忍让屈服,有的采取过激行为报复社会,等等。

三是法治理念淡薄、信念不坚定。一些大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并没有真正地认同和接受,不相信法律,改变不了“权大于法”的旧观念,遇事总是希望通过“拉关系”“找熟人”“请客送礼”的方式解决。有些大学生法治观念摇摆不定,课堂上接受的法治理念往往回到现实生活中就发生动摇,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锻炼才能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

(三)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具有可行性

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相对于已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来说可行性更大。大学生从年龄上来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从社会阅历上来看,大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社会,受社会浸染较少,还没接受社会上的一些潜规则、不良风气,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好比是在一页白纸上做画,这显然要比在涂有颜色的画布上容易的多。另外,大学生没有生活、工作的压力,受社会力量的钳制较少。种种客观现实表明,这一时期是培养一种新思维方式的理想时期。

三、高校在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课时有限,导致学生法律专业知识缺乏。目前,高校非法律专业学生接受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及相关选修课,由于高校法制教育被归类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法律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所占比例很小,仅有3章的内容,占教学内容的1/3。因章节和课时有限,只能高度概括地介绍我国法律的基本框架、基本原理和各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导致学生法律知识积累太少。

2.法治思维养成教育缺失。法治思维养成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基础上的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解释和理论传授。一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恰恰是忽视了这一必备的实践环节,将素质培养简化为传授知识,导致学生知行脱节,对法治思维的理解仅停留在知识层面。

3.法治思维养成教育缺乏长期性。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两次课就能完成的,法治思维养成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实践才能潜移默化地逐步形成。目前多数高校的法治思维教育都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及相关选修课来完成的,时间短、课时少,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基本是不可能的。

4.没有形成合力,缺乏系统性。目前高校的法治思维养成教育多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主渠道来进行,学校、团委、学生处等相关部门虽然也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但多是各司其职,教育内容零散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教育效果不佳。

5.校园法治文化环境不理想。环境在思维方式养成中处于重要地位,它的影响力有时会超过课堂教学。好的校园法治环境会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坏的校园法治环境会消解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理论产生质疑和不屑。而目前一些学校还存在法律制度不规范、制度执行不严格公正、不当处理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济等一系列问题,如奖学金的分配暗箱操作、转系或进学生会需要找关系、对学生的处罚主观随意等等,这样的法治环境严重影响大学生对法律的接受和信任,影响法治思维的形成。

四、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路径

培养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需要在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强化课堂教学,努力优化校园法治环境,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切身体会潜移默化地转变思维方式。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筑高校法治教育体系

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法治教育,从总体上加强统筹规划,构建一个由校领导负责,以课堂教育为主体,学生工作处、团委、社团、后勤服务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全方位法治教育体系,打破以往各自为战、教育内容或重复或缺乏衔接配合的局面,部门之间形成合力,提高法治教育效果。

(二)强化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在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过程中,课堂教学还是应该起主导作用的。为更好发挥这一主渠道作用,需大力加强课堂教学建设。

1.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一般说来,知识越丰富,主体所具备的概念体系越复杂和完善,相应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也就越复杂和完整,任何思维方式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其出发点和基本要素。”[4]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离不开必要的法律及法理知识体系。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不容乐观,大一新生尤其是理科生的法律知识储备很有限,亟需补上这一课,这就要求大学期间,除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必修课之外,还应该开设大量法律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有机会接受更丰富、更系统的法律知识。除此之外,学校应通过法律知识竞赛、讲座等形式,利用入学教育、就业规划指导、党团活动等机会,贯穿大学4年,不失时机地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大学生自身也应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主动观看法治节目、学习法律知识。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2.促进知识向观念转化,培育形成法治思维。法律知识是法治思维形成的前提,而法治理念则是法治思维形成的基础。法治思维依据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更重要是法治理念。由知识向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化是法治思维形成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不是自发完成的,需要系统的教育和引导。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法理的阐释,讲清法治与人治的区别,讲清法律、权力、权利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法治思维就是要做到法律至上、权利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程序正当。而要让大学生真正理解、认同和接受这些理念,并习惯性地以此做为法律行为选择的指导,必须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借助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和感悟中接受新观念。参与法律实践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形成的关键。法治思维是在丰富的法治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脱离生动的法治建设实践活动,难以养成法治思维方式。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参与各种法律活动,经常地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形成法治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参与立法讨论、参与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监督国家工作人员及学校领导依法行使职权、旁听审判、讨论分析热点案件等等,锻炼法治思维。

(三)优化校园法治文化环境

环境熏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重要作用,法治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养成具有重要影响。法治文化环境可以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宏观上来看,指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大环境,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微观上看,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小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创设和重组,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行为发生直接影响和作用的小环境,如学校、企业、社区、家庭等[5]。由于环境对人的巨大塑造作用,使得创设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而小环境具有可控性和有序性等特点,针对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这一教育内容来说,营造一个健康优化的校园法治环境就显得尤为关键。

1.高校要大力加强和贯彻实施依法治校。党的十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高校领导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治校理政的意识和能力,做到依法行使权力,不越权、不,培育积极主动地接受制约和监督的思维方式。学校管理中,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实行民主管理,依法处理学校一切事务。首先,依法制定并严格贯彻实施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在此过程中,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创建,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赋予和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这些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将成为学校治理和运行的依据,学校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及学生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这就意味着学校管理方的权力也是受这些法律制度限制和约束的。学校切忌利用自身的权力优势,在学生违纪处理、奖学金发放、学籍管理等学生管理过程中漠视规章制度,暗箱操作,侵犯学生权利。严格贯彻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法律制度的权威,认识到权力的有限,看到法律制度对权利的有效保护,不知不觉中认同法律至上、权利制约,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法治思维。其次,在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做到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意味着违反程序规定的行为和主张,即使符合实体法的规定,也同样被否定。”[6]注重程序公正,是为让主体感受法律的价值。程序公正了,主体真正感受到法律的价值,才能从内心接受,才能以法律为行为导向。所以,高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方式、步骤、时限等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如,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做出处理,是否在调查取证时注意回避,是否事先告知规则的内容,等等。只有做到这一切,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才能认同和接受。最后,加强学校对学生的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是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受到校内外非法侵害,尤其是公权利的侵害时,学生会感到很无助、很脆弱,这时如果能及时得到学校相关法律部门的法律援助,就能够让大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坚定其法治信念,有利于其法治思维方式的形成。

2.大力加强与依法治校相适应的法治文化建设和宣传。高校不仅要在实践中做到依法治校,而且要利用学校法学教育和研究的优势,加强法治文化营造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报、校内电子屏、网络等载体,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和讨论,大力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形成校园内从上到下人人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局面,促使学生增长法律知识,引导和培育学生的法治理念,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培养大学生形成法治思维。

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尤其是社会的法治环境的净化。高校法治教育也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为法治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法治思维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建森.法律思维与现代政府管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03).

〔2〕蒋传光.法律思维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J].东方法学,2012,(05).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8.

〔4〕陈中立,等.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35.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途径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十报告首次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执政。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公民,即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具备完善的法治思维,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那么,怎样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

研究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首先要弄清法治思维的内涵。对此,学界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法治思维即法律思维,也有学者联系法律思维来解释法治思维,提出法治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是一种社会思维,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理念、视角和思路。2015年修订版教材将法治思维解释为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理解法治思维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法治思维的主体是普通主体,应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在内的所有人;二是法治思维不同于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的具体法律方法,强调法律、法理、证据、程序在思维中的重要意义,而法治思维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的,比法律思维更宽泛,不仅强调重法律、重程序,还要关注到法律与权力、权利的关系,考虑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三是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需要经过培养才能形成。综上简言之,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二、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新时期如何进行依法治国作了重要部署。高校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高等院校大学生法治思维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积极的促进总用,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也要坚定自身的法治信仰,以法律规范作为个人社会行为、学生生活的指南,以法治精神作为个人社会活动的底线,增强自身履行法制的主动性,做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倡导者,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其次,有利于践行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就是要加强法治实践育人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在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中,形成大学生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增强大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R。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大学教育总体规划,贯穿始终,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全体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培育校园法治文化等。

再次,有利于高等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需要。当前,高等院校的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高等院校大学制度建设。大学生是高等院校事务的管理主体之一,推进依法治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需要高等院校积极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法兼修,用良好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公平公正观、科学与理性并存的民主法治观。

最后,有利于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是当代大学生在面临法律事务时能够良好解决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没有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就难以从法律的视角来观察、分析、判断这些问题,难以使这些问题在法律的轨道上得到解决。良好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效率在很多时候就是事情解决成败的关键。法律思维方式是法治思维的深层次部分,是实现法治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社会民众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由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法治。

三、法治思维的四个层次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创造性思维;途径策略

一、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1.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所谓创造性思维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革新能力,从而富有探索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在现有条件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寻找新规律、总结新理论、创造新方法等。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灵感来源,更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思想政治授课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哲学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通过独立分析和思考,以政治思维从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将其解决。创造性思维具体包括求异性思维、探索性思维以及开创性思维。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国家、社会对于人才创造性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创造性能力已经成为优质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思想政治的授课过程中,由于知识的深度、广度较之小学政治而言具有明显的不同,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的授课实践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于辅助教学开展、提升学生素质以及开发学生情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在初中思想政治授课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确保受教育者的教学主体地位,增强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在初中思想政治授课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抒发,通过主动的发现与探索,完成知识的获取过程;

第三,在初中思想政治授课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受教育者逻辑思维的完善,促进学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进而提升自身素质。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速度方面,并将其视为教学的核心任务。而事实并非如此,忽视了创造性的教育,对于课堂教学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低年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明显高于高年级,并且在年级高度与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感兴趣程度之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第二,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思想政治课程可有可无”的想法,认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对于总成绩并无太大益处,而数学、物理、化学等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第三,许多学生喜欢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而比较排斥课上教学,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与自我知识储备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分析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提供依据。依据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几点措施策略:

1.从教学内容入手,培养创造性思维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依托于教材进行开展,教材是经过诸多思想政治学家多年的积累和总结,将实践经验中的精髓部分升华为理论,从而形成的集知识与经验于一体,融理论与情感为一身的教学资料。思想政治教材中既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蕴含丰富的情感哲理,是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的完美结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大都是源自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精髓,可谓是“内心情感的结晶”。例如,在粤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珍爱生命》一课,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将两幅具有对比性的图画附于黑板,一幅描绘的是“万里晴空之上,大雁翱翔、马儿吃草……”,另一幅描绘的是“天空乌云密布,土地干裂、马儿无处觅食……”。教师可以为学生给予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上述两幅图画各自代表什么内涵,通过“什么”式的提问,促使学生自发性的调动思维。

2.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主要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之外,还要为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而对于问题的解决过程,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可以将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融入课堂教学,从而为课堂教学创造出接近实际的、有利于课程开展的教学情景,进而使学生在情景的作用下自发开展创造。例如,在粤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诚实守信》一课,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韩红创作的一首歌——《天亮了》,并在歌曲播放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在某个秋天,一对夫妻携孩子去游玩,在乘坐缆车的过程中,由于缆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并且没有合法的许可证,造成了悲惨事故……”。曲终,同学仍沉浸在歌曲的情节之中,进而,教师进行提问“你认为诚信对于一个人是否重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哪些方面”,通过提问,将学生从歌曲情境中逐渐过渡到课堂教学环节,同时,利用情景和问题的双重作用,使学生深入思考,更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3.改革作业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则是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课后布置作业的时间,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巩固和完善。例如,在粤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走进中学》一课,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设计“班徽、班训”的课后作业,对于易于实践的设计可以选择将设计的成果以实物的形式上交作业,对于较为复杂的设计可以采用设计图画的形式上交作业,如此,既延续了情感体验式教学,又丰富了作业布置形式。更加重要的是,通过此种作业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智,更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4.敢于大胆质疑,培养创造性思维

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在质疑的思考中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达到更好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在上述第二点建议当中的自由发言阶段,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而,对于他人的见解未必会是完全的赞同或者完全的反对。因此,在自由发言阶段,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对他人的见解提出质疑,并相应阐述自我观点,且为之寻求依据作为支撑。通过大胆的质疑-反质疑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更深层次的调动创造性思维。

四、结论

初中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初中教育的重要教育环节。本文针对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策略:从教学内容入手,培养创造性思维;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改革作业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敢于大胆质疑,培养创造性思维。文章的策略建议对于实际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第7篇

关键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养;重要性

“法”是我国治国之根本,其对于保证我国公民的基本生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法治思维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为百姓提供优质的服务。从我国当前的领导干部结构来看,部分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还较欠缺,这一问题在基层领导干部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为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与执政能力,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领导干部是国家政府权利的主要执行者,领导干部在执政、行政过程中的法治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它直接体现官与民的利害关系。因此,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一)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

“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其是决定百姓权利、义务的根本,更是促进我国社会进步的动力。法治是“法”在我国社会生活当中的直接体现,其能够让“法”变得具象化,成为现实生活当中切实存在的东西,为百姓的社会生活提供帮助与约束。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之根本,也是我国政府一直所奉行的治国理念,领导干部作为政府在各地区、各部门所任命的管理者,其在社会性质上代表的就是我国政府。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会直接影响其职能范围内各项活动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秩序,所以说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是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对公权利的制约

对公权力是国家政府所赋予领导干部的权利,这是领导干部代表国家政府的重要象征。在实际工作当中,领导干部的对公权力的使用是否科学、得当,会直接影响其职权范围内各项事务的实施效果。从我国当前的领导干部执政水平来看,部分领导干部在法治思维上有所缺失,这直接导致他们无法正确把握对公权力使用尺度,以至于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越权和的情况出现。法治思维的存在,能够在客观上对领导干部予以震慑,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所为自己带来的惩罚,进一步约束他们的对公权力使用,从而提高领导干部对公权力的使用正确性。

二、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策略

法治思维在领导干部的思维与执行力中重要重要的地位,因此,领导干部应该要重视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科学的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笔者觉得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学习进修,进行系统性法治思维培养

学习进修是实现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其由各地区行政管理单位来组织开展进修学习,在不影响领导干部基础工作事务的基础上予以展开,通过讲座的方式来对领导干部进行法治教育和法治思维的培养,以实现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的提升。在这一环节当中,组织领导干部进行法治思维的上级单位,要注意做好三方面工作的控制:(1)确保领导干部的参与性,保证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能够接受法治思维的教育,杜绝形式主义的出现;(2)做好进修结果考核,保证每一位领导干部在接受法治教育后,都能够在法治思维水平上达到一定的标准,为法治思维的全面落实创造条件;(3)保证法治进修内容与国家法治内容的一致性,避免因为信息滞后等情况的出现,而影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正确形成,为法治思维的构建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二)定期考核,实现法治思维的硬性要求

从我国当前的领导干部素质及法治思维实际水平来看,我们必须要通过硬性手段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对他们法治思维的培养。为此,我们要在组织领导干部进行法治思维进修的基础上,定期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予以考核,考核方式可以通过“理论”、“实践”的双项指标模式予以展开。(1)理论考核。领导干部每个月都要上交一份思想报告,对自己的法治思维水平进行描述,展示自己的进步,反省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参加上级部门所组织的法治思维考核,通过笔试论述的方式来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进行掌握;(2)实践考核。实践考核可以通过每年一次的法治思维实践竞赛来予以完成,通过领导干部对实践事务的处理效果,来掌握他们的法治思维处理事务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采取不定期实践测试的模式,在领导干部不知情的情况通过对特定事务环境的构建,来考察领导干部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法治思维处理事务能力。

(三)鼓励自修,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积极性

鼓励自修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生活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素质领导干部都已经认识到自己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自我约束的前提下,就已经通过不断的学习,来督促自己的进步,实现对自己法治思维的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自修的宣传力度,并在此基础上为领导干部提供一些书籍、报刊等法治思维类型的资料,以鼓励的方式来促动领导干部进行法治思维的自修,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自我法治思维构建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真正的实现自我提高,为自己职能发挥提供支持,也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法治思维作为法制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其对于提升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与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需要在充分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状态的基础上,开展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法”在我国社会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以法治的思维去处理和解决自己的工作事物,为我国法制社会的形成提供动力支持。(作者单位:中共娄底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02:77-96.

[2] 汤建.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D].扬州大学,2013.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第8篇

作者:吴家豪 单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从现在社会的情况来看,法律这张蜘蛛网是越来越广。原来一些不是法律的问题,已经逐步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越来越多的摩擦冲突,都是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的。所以适应现代法律生活是适应社会的前提。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经验方面有所欠缺,在社会摩擦冲突中容易处于弱势地位。法律具有公平性。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可以弥补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育,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现代法律生活。有助于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校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高校已经进人一个高速发展期。目前大部分学校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是目前依法治校在一些学校出现了进展不顺的情况。其原因集中在推动依法治校的力量较为单一,而且是自上而下的。学校是管理主体,而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构成学校法律关系的主体。随着法律的不断渗透,学校的许多方面已经纳人法律的调整范围。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原来一直被视为是一个与法律无涉的领域。但是,最近一些年来,这方面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体罚或以污辱人格的方式惩诫学生,甚至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数及名次,已被认为是侵犯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的法律问题。可以说,大学生通过举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一方面保护了大学生自己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促使学校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提高遵法等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育,有助于推动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有助千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我国能否步入法治社会,关键要看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即使国家制定了各种法律制度,人们了解国家法律规定,但如果人们仍然是按照道德的、政治的或其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理解法律制度,解决法律问题,法治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从目前情况来看,法律思维未能深人人心是阻碍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高层次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而且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寄托着中国法治之路的希望。可以说,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如何,能否按法律思维思考、分析和解决涉法性问题,将关系到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大学生由于年龄、社会经验等因素,在法律思维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甚至不自觉的形成一些已经触犯法律的行为。如某内地大学生到香港城市大学攻读研究生,为考取高分,试图以金钱贿赂老师索取考试答案。这是法律思维的缺失。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是必须的。课堂法律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主渠道知法是守法和用法的基础。法律思维的培育是以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的。这种法律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法律教育。目前系统的法律教育主要在学校开展。当前大学都设置了法律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该课程中明确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育的教学目标。而该教学目标需要课堂教学来达到。如果没有课堂上的法律教育,那么大学生就在法律知识方面有所缺失。此外,目前课堂法律教育除了讲授法律知识外,还讲授法律方法等法律内容。这些对于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和教育都是有帮助的。如果可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扶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教学实效性,那么大学生法律思维将会得到加强。所以说,课堂法律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其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育其法律思维的摇篮。校园文化的法律气息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健全规范的校园制度和依法行事的老师同学都会有利于整个学校法律思维的良性发展。而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则会导致整个学校法律思维恶性循环。工作无法有序开展,人际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在法律思维方面缺失后的反映。学生由此会增加对学校的不满意度,甚至会怀疑法律本身。因此,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根本途径马克思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任法律思维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来源于生活。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根本目标是完善大学生现代人的人格构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这些根本目标都离不开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目前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就是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让大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就是一所没有围场的学校。在真实社会中遇到的问题,基本都与法律有关。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到许多社会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有许多,如道德思维、政治思维和法律思维等。这些思维的选择可以驭使大学生进行优先选择。每一次选择都能强化该选择的思维模式。如果大学生具备较完备的法律思维,那么大学生法律思维就会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强化,从而树立法律信仰。如果大学生优先选择道德思维等,那么说明大学生法律思维还不完备,需要再强化法律思维的培养和教育。所以说,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根本途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中,中国共产党再次强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和大学生个人法律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守法不只需要知法,更需要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以个人情感和理性为基础的。这种对法律的情感和理性大多是建立受惠于法律的基础上。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真正受益于法治,莫过于加强其法律思维的培育,使其形成信仰法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第9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思维;原则;路径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5年1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它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还是薄弱环节,更多的是强调教学过程是知识传承的过程,对理论知识大多不敢批判和怀疑,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面相似,差别只是在掌握知识的多少,思维呈现单向化趋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胆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自身存在问题的内在要求。

一、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德育基础,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素质的要求,必须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有较强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很有必要。

(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迎接国际竞争挑战的必然选择。21世纪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传播、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柱的知识经济的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要通过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来具体实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高等学校中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应该确立正确的学科教育观念和内容体系,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探索出新办法、新理念、新形象、新观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和时代的迫切需要。

(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的训练,鼓励养成学生想问、敢问、善问的习惯,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能够质疑问难,进行自主、自由的思考,能够通过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初步尝试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学无止境,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以创新思维训练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潜能,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增强科研意识,勇于探索创新,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己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两种关系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要根据大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确定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创新思维训练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训练。实践表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思维能力既不能靠教师“灌”进去,也不能靠学生“背”出来,而是要靠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综合的练习,最终内化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民主气氛,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独立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焦点,做多维度的思考,以寻求创新的见解。

2.层次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按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特征(直觉思维——经验型的抽象思维——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辨证思维)分层次有区别地培养。要遵循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层次性过程。

3.整体性原则。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功能为目标,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各项指标的功能,又要注意其相互联系性和综合功能。

4.量力性原则。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以目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智力水平为基础,也要接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循序渐进,通过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迁移性、广阔性、自觉性、批判性、顿悟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来达到创新思维之境界。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创新思维训练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

1.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创新型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相互渗透,拓宽学习渠道,丰富感性材料,扩大知识经验,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培养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与延伸,也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创新不单纯依赖于人的智力,更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比如,远大的成就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等都对创新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可见,在创新思维训练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的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思维训练是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为根本,以理论和社会实践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和创新思维教学的要求,创新思维训练首先从专业和思想上武装教师要牢记“学术无禁区。教学有规矩,宣传有纪律”,不要给学生留下说一套做一套的印象,专业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过硬、知识面广、处理好教学中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的关系。要根据青年大学生充满热情和好奇,对时代热点问题和现实矛盾感兴趣的特点设置 教学内容,以此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具体做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学中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务实创新思维基础。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阶梯,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更是创新思维的沃土。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努力实现。在传授新知识中,学生是第一次接受新内容,教师要抓住此时学生赶新鲜的时机,让学生通过感官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充分理解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在理解的过程中掌握、记忆,有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进行复习课教学时,教师要将一单元、一章节的知识点一一点出,并将这些知识点用内外联系的方法建立网络,使学生产生联想,便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创新思维是各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就发散思维而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它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征。就聚合思维而言,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集起来,向着同一方面得出一个共同的思维。它是一种利用已有的知识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培养聚合思维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抽象、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训练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兴趣具备倾向性,没有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没有创新思维。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加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转移和发展,其次要对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相应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即按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充分反映思想理论课的博大精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提高,使学生产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逐步形成思维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灵活采用演讲、辩论会、讨论对话、专题论坛等方法使学生全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常用教学方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锤炼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性能力。实践活动是人的认识事物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的必然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创新思维训练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际,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变思想政治抽象理论为具体形象的事例。同样,学生也要在教师的协作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运用相关的学习策略,如积极参与、敢于质疑、大胆求证、善于讨论交流、自学探究、追求真理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