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旅游文化打造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7 09:28:26

旅游文化打造

旅游文化打造第1篇

作者/李东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集安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文化兴市”发展战略并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文化现象,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对城市现代化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集安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部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十大边疆重镇和中国书法之乡等众多称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着力围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做文章,并将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激活了旅游市场,引进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去年,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是2005年的8倍,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12.9%。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差异性旅游文化品牌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人文历史,为集安旅游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0多年前,朝鲜民族迁都集安留下了大量历史遗迹,2004年7月1日,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朝鲜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共43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42处在集安境内,集安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朝鲜遗迹被评为4A级景区。集安洞沟朝鲜古墓区拥有近万座古墓,是目前所知全国数量最多的古墓群。此外还有碑刻、石柱、彩色古墓壁画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朝鲜遗迹在文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为深入挖掘朝鲜文化,全面增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按照“整合资源、促进发展、优化管理”的原则,组建了集安市朝鲜文化旅游管理开发委员会,负责全市旅游政策研究、产业规划、项目建设、市场监管、宣传促销、环境营造和公共服务等。同时,组建了集安市文化旅游发展协会,下设13个行业分会,发展会员300多人,营造了全市上下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浓厚氛围。2007年,根据朝鲜历史和墓葬壁画记载,集安与上海边玉宽艺术团联合投资1000多万元共同筹划、设计、编排的以展示朝鲜文化为主,融歌舞、杂技、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音舞诗画《梦萦朝鲜》,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根据朝鲜时期建筑特点,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朝鲜王家园林项目,其中一期豆谷离宫项目已开始内部装修;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按照“黑白灰、素淡雅、精秀美”的小城风格设计理念,对全市居民楼和公共建筑外墙进行了整体改造。编撰出版了《集安风物传说》、《朝鲜风情书画集》、《历代诗人咏集安》、《集安市旅游》、《集安史话》等一批全面反映朝鲜文化风情的书籍。

深入挖掘边境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精品旅游线路

集安作为吉林省对朝三大边境口岸城市之一,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如何利用好这一有利位置打好边境牌,成为旅游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鸭绿江是部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集安境内拦江建有云峰和老虎哨两座大型水电站,形成了云峰湖和老虎哨两大界湖景区。中朝共同合作开发的望江楼电站和长川电站,已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集安境内鸭绿江水面开阔,水流平稳,两岸青山耸立,风光秀美,有“游一江之水,观两国风光”之说,别有一番情趣。优美的边境风光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组合,对国内外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近年来,集安沿鸭绿江旅游线路,累计投资10多亿元,开发建设了云峰湖3A级景区及十里滨水、老虎哨、绿江源、羊鱼港码头等有特色、有效益的旅游精品项目,开设了老虎哨和云峰湖游船游艇和漂流线路,打造了以云峰湖、绿江源和老虎哨为三个节点的鸭绿江集安段黄金旅游观光精品线路,增强了旅游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同时,为深入挖掘边境文化旅游资源,积极争取开通赴朝旅游项目,于2010年赴朝进行了实地踏查,与朝鲜签订了集安至满浦一日游协议书,有望短期内开通集安赴朝鲜旅游线路,推动集安甚至全省旅游事业快速发展。

深入挖掘餐饮文化资源,树立富有特色的餐饮品牌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城里人喜欢品尝一下农家菜、感受一下乡土气息。如何提高农民经营意识和整体素质,规范行业管理,培育独特的乡村旅游文化,成为市政府重点研究课题。为做精乡村游品牌,集安市政府出台了“在市区控制性发展,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具有地域特色;在市郊合理性规划,以农民发展为主,要具有民俗特色;在偏远位置选择性发展,以临近山水为主,要具有生态特色”的指导政策,避免了重复、低水平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以果树村、长川村、上活龙村、秋皮村、地沟村为代表的田园采摘度假区12个,扶持发展农家饭庄120余家。同时,为充分展示朝鲜族民俗特色,在集安经济开发区朝鲜古迹景区附近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了一处占地75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集餐饮娱乐、水果采摘于一体的太王民俗村。经过精心培育,农家乐旅游得到规范,服务质量和品位档次明显提升,已成为当地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品牌。

集安原生态自然环境较好,可食用的野生菌、菜、果、中药材资源丰富,种、养、栽、繁基地多。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因此餐饮文化的底蕴也较为深厚。一是位于鸭绿江边,游客可品尝到鸭绿江鱼等特色水产品。二是老岭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培育了许多野生特产资源,可发展长白山“山珍”餐饮。三是朝鲜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朝鲜特色烧烤等深得游客的青睐。四是农家特色的民俗餐饮以其生态、健康的特点,在餐饮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全市规划建设了鸭绿江鱼宴一条街、朝鲜烧烤一条街、朝鲜火盆一条街。朝鲜特色餐饮、朝族烧烤、高丽火盆、鸭绿江鱼宴及绿色山珍系列旅游特色饮食,已成为集安特色的餐饮品牌。

旅游文化打造第2篇

[关键词] 昆仑文化 旅游产业 发展极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和青藏铁路的开通,旅游业正迎来一个“青藏热”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揭开青海神秘的面纱,探究中华民族之根——昆仑山,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昆仑文化。而格尔木市背靠昆仑山,身居万宝汇集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自然形成了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昆仑文化旅游区。这为昆仑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为打造以格尔木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发展极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掘昆仑文化,打造格尔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极,是树立青海旅游品牌,发掘和推动格尔木丰富的文化资源的重大决策,也是提升青海文化品位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之一。

一、昆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的逻辑关系

1.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含义

发展极的概念最初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1955年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一些地方的聚集,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且具有一定规模后,使自身迅速增长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通过发展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区域的共同发展。其理论实质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尽可能地把稀缺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地区,即发展极地区;然后应用市场机制的传导,通过其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不断增强对所在部门和地区发生支配影响,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WWw.133229.coM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着力打造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昆仑文化旅游区,促进格尔木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格尔木周边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发挥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重大作用。

2.昆仑文化和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关系分析

格尔木旅游产业和昆仑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分别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旅游业)来分析这个问题。

(1)昆仑文化将成为众多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有了闲暇时间和收入的情况下,个人要成为旅游者还须有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旅游者出游目的主要是“乐生”的需要,出于了解异地文化的动机,希望寻求一种新的体验的需求。而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产业正是基于旅游者的这种动机和需求进行打造的。目前昆仑文化已渗透到青海旅游业的各个方而,它强烈地吸引着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旅游者,同时到格尔木进行昆仑文化旅游不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观光和探奇,更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它能使旅游者了解到青藏独特的文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当然也有利于格尔木地区把昆仑文化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从而促进各族、各区域优秀文化的共同繁荣;同时也带动格尔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昆仑文化是格尔木旅游资源的魅力源泉。格尔木旅游资源是一种永久和无限的知识资源,它和昆仑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从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旅游资源来看,大多具有永久价值。如昆仑山中万壑纵横、雪峰连绵、冰川漫漫、异兽出没,蕴藏着无尽的壮美、神秘和富饶,也孕育了丰富的昆仑文化。其次,从格尔木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稍加开发便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就会有众多的游客来欣赏它、感悟它。昆仑旅游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感官愉悦的观光旅游层次上的审美需要,更是一种满足高层次的增长知识的求知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开发具有文化品位、能够满足旅游者文化需求的旅游产品。

(3)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打造将使昆仑文化得以保护和发展。“昆仑文化”对域外旅游者有着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冲击力,而“昆仑文化”也必须在发展中得到保护,通过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打造不仅使“昆仑文化”得以张扬和外显,更为“昆仑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也将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同时格尔木旅游产业借助昆仑文化也得到品味提升,两者相互作用,促使昆仑文化保持连续性与个性化。

二、以昆仑文化为背景,打造格尔木为中心旅游产业发展极的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

格尔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地缘优势十分突出,具有特殊的交通枢纽和独特的战略地位。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尔木)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格尔木已经初步形成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多种形式的十字立体交通网络。格尔木更是西南边防的战略支撑点,是内地通向西藏的重要门户和大型“旱码头”,每年90%以上的进出西藏的物资需要从这里中转。这使格尔木地区拥有了打造昆仑文化旅游区的地缘优势。

2.广博的昆仑文化

昆仑文化有丰富的载体和深厚的底蕴,它们从不同的层面揭示昆仑文化,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昆仑文化是以昆仑山为主脉的青海地域文化 ,顺应自然力,可以把自然山水人格化。因为昆仑文化具有天上人间,人间天上,天人合一,包容时空的真髓要义。具有地理意义上的昆仑、神话意义上的昆仑和文化人格意义上的三位一体。可以实现神话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巧妙连结。是一种神奇、神秘、神圣的文化。既有的和潜在的丰富的昆仑文化为打造格尔木为中心旅游产业发展极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

格尔木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进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开辟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昆仑山道教寻祖、察尔汗盐湖观光、胡杨林自然风景、蒙古族草原风情、玉珠峰登山探险等十余条具有青藏高原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昆仑文化旅游线路,相继建成了昆仑山口、玉虚峰、西王母瑶池、昆仑神泉、万丈盐桥、胡杨林、昆仑文化碑林等景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通车,旅游业的发展将会锦上添花。

4.政府的重视支持

格尔木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同样也决定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格尔木的发展,关注发展以昆仑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产业发展极的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更为格尔木带来了发展良机,首批十大标志性工程仅在格尔木安排了三项,政府一直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初步完善了城市交通、通讯、环保、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同时,以提高文化内涵和品位为着力点,不断塑造格尔木的优美形象和特色,增强聚集和辐射功能,为格尔木这颗青藏高原上的明珠发掘昆仑文化,打造旅游产业发展极提供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以昆仑文化为媒介,打造格尔木为中心旅游产业发展极的途径

1.充分发掘昆仑文化

“巍巍昆仑,神州脊梁。百仙会聚,诸宝珍藏。青藏高原,气象万千。江河源头,民族发祥”。简短的几句话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昆仑文化的庞大系统及有形载体和无形底蕴。这就要求我们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全民办旅游并举的办法,采取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去充分发掘昆仑文化。逐步拓展重点投入,培育新的增长点、新的卖点,集中力量推出昆仑文化的艺术精品,把各个增长点的旅游精品连在一起,组成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线,形成旅游网络和特色文化带、旅游产业带,从而为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打造建立基础。

2.开发多元特色旅游产品

格尔木地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神话文化、奇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自然风光。为格尔木地区旅游业发展多元特色旅游产品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昆仑文化多元特色旅游产品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具有差异性和多层次性的产品。它将有效的改变观光旅游和“门票经济”的低水平重复格局,实现由初级向高级转变,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品链条。

要改变目前旅游开发的一元化就要实现格尔木旅游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有机整合。从广度看,要改变资源组合广度狭窄的局面,切实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组合起来。从深度看,要切实改善资源组合,增强旅游项目的内涵,增强各个旅游产品的刺激性、娱乐性、教育性和参与性。实现旅游精品战略,大众旅游与高价旅游并举,突出绝品高价旅游。着力打造知名度大、特色性强、进入性好、逗留期长、回头率高的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多项旅游内容的特色旅游热线。做到以精品、绝品带动普品。最终形成观光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增强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消费水平。

3.树立创新务实观念

目前,以昆仑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的开发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目前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由于格尔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大。因此,存在着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为此,应当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的同时,探索以昆仑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市场化发展特殊路径,综合运用政府职能及市场机制,解决旅游市场的市场失灵问题,促进其快速发展。由于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格尔木地区极易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进而造成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在开发中,应树立创新务实的新观念。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

4.面向市场实现制度创新

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格尔木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解决格尔木旅游企业及旅游企业集团中依然存在的“领导一言堂”、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增值缓慢等传统弊病。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业要实现高效持续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于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提高可持续性、均衡性和集中度,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间优化配置。就要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主导地位,而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在产业管理方面,格尔木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非政府主管部门的“过多干预”,而是政府部门应当行使自身应有的产业管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格尔木地区旅游产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

5.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格尔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方面可以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动内需,加速格尔木经济增长。二是可以采用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方式,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向社会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三是向外资进入格尔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为此,格尔木地区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如发行旅游建设债券、旅游企业债券、旅游建设投资基金等)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参考文献:

[1]视觉青海 ./dl/zrdl/17.htm

[2]王伟章:走进昆仑文化[j].雪莲,2005年,1(30):91-96.

旅游文化打造第3篇

[关键词] 昆仑文化 旅游产业 发展极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和青藏铁路的开通,旅游业正迎来一个“青藏热”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揭开青海神秘的面纱,探究中华民族之根——昆仑山,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昆仑文化。而格尔木市背靠昆仑山,身居万宝汇集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自然形成了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昆仑文化旅游区。这为昆仑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为打造以格尔木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发展极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掘昆仑文化,打造格尔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极,是树立青海旅游品牌,发掘和推动格尔木丰富的文化资源的重大决策,也是提升青海文化品位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之一。

一、昆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的逻辑关系

1.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含义

发展极的概念最初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1955年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一些地方的聚集,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且具有一定规模后,使自身迅速增长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通过发展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区域的共同发展。其理论实质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尽可能地把稀缺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地区,即发展极地区;然后应用市场机制的传导,通过其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不断增强对所在部门和地区发生支配影响,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着力打造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昆仑文化旅游区,促进格尔木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格尔木周边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发挥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重大作用。

2.昆仑文化和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关系分析

格尔木旅游产业和昆仑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分别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旅游业)来分析这个问题。

(1)昆仑文化将成为众多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有了闲暇时间和收入的情况下,个人要成为旅游者还须有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旅游者出游目的主要是“乐生”的需要,出于了解异地文化的动机,希望寻求一种新的体验的需求。而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产业正是基于旅游者的这种动机和需求进行打造的。目前昆仑文化已渗透到青海旅游业的各个方而,它强烈地吸引着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旅游者,同时到格尔木进行昆仑文化旅游不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观光和探奇,更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它能使旅游者了解到青藏独特的文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当然也有利于格尔木地区把昆仑文化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从而促进各族、各区域优秀文化的共同繁荣;同时也带动格尔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昆仑文化是格尔木旅游资源的魅力源泉。格尔木旅游资源是一种永久和无限的知识资源,它和昆仑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从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旅游资源来看,大多具有永久价值。如昆仑山中万壑纵横、雪峰连绵、冰川漫漫、异兽出没,蕴藏着无尽的壮美、神秘和富饶,也孕育了丰富的昆仑文化。其次,从格尔木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稍加开发便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就会有众多的游客来欣赏它、感悟它。昆仑旅游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感官愉悦的观光旅游层次上的审美需要,更是一种满足高层次的增长知识的求知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开发具有文化品位、能够满足旅游者文化需求的旅游产品。

(3)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打造将使昆仑文化得以保护和发展。“昆仑文化”对域外旅游者有着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冲击力,而“昆仑文化”也必须在发展中得到保护,通过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打造不仅使“昆仑文化”得以张扬和外显,更为“昆仑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也将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同时格尔木旅游产业借助昆仑文化也得到品味提升,两者相互作用,促使昆仑文化保持连续性与个性化。

二、以昆仑文化为背景,打造格尔木为中心旅游产业发展极的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

格尔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地缘优势十分突出,具有特殊的交通枢纽和独特的战略地位。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尔木)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格尔木已经初步形成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多种形式的十字立体交通网络。格尔木更是西南边防的战略支撑点,是内地通向西藏的重要门户和大型“旱码头”,每年90%以上的进出西藏的物资需要从这里中转。这使格尔木地区拥有了打造昆仑文化旅游区的地缘优势。

2.广博的昆仑文化

昆仑文化有丰富的载体和深厚的底蕴,它们从不同的层面揭示昆仑文化,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昆仑文化是以昆仑山为主脉的青海地域文化 ,顺应自然力,可以把自然山水人格化。因为昆仑文化具有天上人间,人间天上,天人合一,包容时空的真髓要义。具有地理意义上的昆仑、神话意义上的昆仑和文化人格意义上的三位一体。可以实现神话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巧妙连结。是一种神奇、神秘、神圣的文化。既有的和潜在的丰富的昆仑文化为打造格尔木为中心旅游产业发展极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

格尔木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进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开辟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昆仑山道教寻祖、察尔汗盐湖观光、胡杨林自然风景、蒙古族草原风情、玉珠峰登山探险等十余条具有青藏高原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昆仑文化旅游线路,相继建成了昆仑山口、玉虚峰、西王母瑶池、昆仑神泉、万丈盐桥、胡杨林、昆仑文化碑林等景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通车,旅游业的发展将会锦上添花。

4.政府的重视支持

格尔木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同样也决定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格尔木的发展,关注发展以昆仑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产业发展极的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更为格尔木带来了发展良机,首批十大标志性工程仅在格尔木安排了三项,政府一直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初步完善了城市交通、通讯、环保、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同时,以提高文化内涵和品位为着力点,不断塑造格尔木的优美形象和特色,增强聚集和辐射功能,为格尔木这颗青藏高原上的明珠发掘昆仑文化,打造旅游产业发展极提供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以昆仑文化为媒介,打造格尔木为中心旅游产业发展极的途径

1.充分发掘昆仑文化

“巍巍昆仑,神州脊梁。百仙会聚,诸宝珍藏。青藏高原,气象万千。江河源头,民族发祥”。简短的几句话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昆仑文化的庞大系统及有形载体和无形底蕴。这就要求我们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全民办旅游并举的办法,采取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去充分发掘昆仑文化。逐步拓展重点投入,培育新的增长点、新的卖点,集中力量推出昆仑文化的艺术精品,把各个增长点的旅游精品连在一起,组成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线,形成旅游网络和特色文化带、旅游产业带,从而为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打造建立基础。

2.开发多元特色旅游产品

格尔木地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神话文化、奇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自然风光。为格尔木地区旅游业发展多元特色旅游产品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昆仑文化多元特色旅游产品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具有差异性和多层次性的产品。它将有效的改变观光旅游和“门票经济”的低水平重复格局,实现由初级向高级转变,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品链条。

要改变目前旅游开发的一元化就要实现格尔木旅游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有机整合。从广度看,要改变资源组合广度狭窄的局面,切实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组合起来。从深度看,要切实改善资源组合,增强旅游项目的内涵,增强各个旅游产品的刺激性、娱乐性、教育性和参与性。实现旅游精品战略,大众旅游与高价旅游并举,突出绝品高价旅游。着力打造知名度大、特色性强、进入性好、逗留期长、回头率高的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多项旅游内容的特色旅游热线。做到以精品、绝品带动普品。最终形成观光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增强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消费水平。

3.树立创新务实观念

目前,以昆仑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的开发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目前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由于格尔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大。因此,存在着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为此,应当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的同时,探索以昆仑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市场化发展特殊路径,综合运用政府职能及市场机制,解决旅游市场的市场失灵问题,促进其快速发展。由于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格尔木地区极易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进而造成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在开发中,应树立创新务实的新观念。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

4.面向市场实现制度创新

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格尔木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解决格尔木旅游企业及旅游企业集团中依然存在的“领导一言堂”、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增值缓慢等传统弊病。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业要实现高效持续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于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提高可持续性、均衡性和集中度,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间优化配置。就要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主导地位,而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在产业管理方面,格尔木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非政府主管部门的“过多干预”,而是政府部门应当行使自身应有的产业管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格尔木地区旅游产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

5.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格尔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方面可以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动内需,加速格尔木经济增长。二是可以采用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方式,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向社会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三是向外资进入格尔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为此,格尔木地区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如发行旅游建设债券、旅游企业债券、旅游建设投资基金等)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参考文献:

[1]视觉青海 ./dl/zrdl/17.htm

[2]王伟章:走进昆仑文化[j].雪莲,2005年,1(30):91-96.

旅游文化打造第4篇

 

【摘要】 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文化被放在重要位置,并被赋予崇高的使命。要提升我区城市文化品位,形成梯次明显、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着重从打造自然景观文化、塑造人文景观文化、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培育文化产业等方面入手。本文从整体构建旅游城镇、开发旅游商品市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层面考量打造生态旅游品牌,还应该增强职能部门行政的“软实力”。

【关键词】 城市文化  生态旅游  幸福连云

 

2006年11月10日,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了这样一席话:“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质坚强。文化,承载了推动国家进步的厚望。从改革开放之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再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其重要性愈渐凸显。

    在21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文化被放在重要位置,并被赋予崇高的使命――这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提升国家软实力,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         连云区城市文化现场透视与展望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城市建设包括了城市的市政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不管是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城市的政治建设以及市政基础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建设中应该时刻体现一个城市的灵魂。举世闻名的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北京的故宫等折射出深邃的民族文化。云南的丽江,走进那座城市,随处可见的民族风情建筑都体现了这个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而城市建设的内容,也是这个城市文化的体现。深圳当年的“文化荒漠”,再到如今的文化经济蓬勃发展,都表明了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走进一个城市,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城市的街道、标志性建筑等基础建设。因此,在规划建设中,一定要彰显一个城市的文化。海州近几年古楼群建筑就较好的呈现出地域特色。再来看看我们古老的连云,标志性的建筑师什么?古老的被大拆迁之风席卷,现代的也只是照葫芦画瓢不伦不类,缺乏整体与和谐。全区没有一个像样的市民广场,没有一个较大容量的影视院,各单位搞大型集会仍蜷缩在二十年前建成的碱厂俱乐部、港务局礼堂、军分区礼堂这几个狭窄的仅可使用的公共场所,所以,在市委、市政府将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广泛宣传重视的高度的时候,也就迎来了我区城市文化建设大飞跃的契机,各级各部门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注重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建设和维护。注重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

城市文化包涵了自然景观文化、人文景观文化、理念和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要提升我区城市文化品位,形成梯次明显、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我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打造自然景观文化。要依托连云自然禀赋,发挥山水生态优势,规划建设宜依山形、顺水势,形成“山水相间、城林交融、组团布局,共为一体”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连岛、墟沟、西墅、高公岛沿海岸应突出生态、文化、休闲、娱乐、旅游等主题景观,打造城市的“连云新外滩”;宿城、高公岛、云山等应依托山的优势,借助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和园林示范市等活动,搞好各风景区、城市干道及铁路沿线的绿化景观建设,保护控制好保驾山、皇窝、悟道庵、云山等山体风貌,城郊采取封山育林、项目造林、“四旁”植树、庭院栽花种草等方式,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分布均匀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面积庞大的“环城绿化圈”。

    二是塑造人文景观文化。塑造城市人文景观文化,必须首先把握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脉络,赋城市灵魂于城市景观之中,给城市形象以生机与活力。在建筑布局、单体设计等人文景观上,要充分结合地形,因地就势,灵活布局,建筑风格应体现怀化山水、人文和时代特色,创建亲切宜人的多种空间,将建筑、绿化、小品融为一体,做到自然、人文景观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构建城市与自然共融,人与城市共融的城市风貌。如连云新城城市中央区建筑,要更多地体现开放的、现代化的特色,建设一批星级酒店、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建筑;对于公共文化设施、商业步行街以及住宅小区等建筑,要尽可能地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形成具有浓厚民俗风情的建筑风格;在城市主要广场、道路节点上,要精心规划,创设一批反映怀化历史沿革、名人古迹的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通过独具匠心的规划设计,打造一批城市地标建筑和传承历史文脉,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三是加快文化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我区城市文化设施严重欠缺,应规划筹建具有山、海特色的博物馆、能容纳千人以上锻炼的市民体育馆、大型的市民文化广场、展示东部城区风范的城市雕塑等标志性建筑。区委区政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统筹规划,面向群众,讲求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长远规划并逐步落实建设区体育中心、区级图书馆,音乐会展中心、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等一批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城市文化设施。

    四是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加快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城、园林示范市以及全国卫生城市等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对怀化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使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最后,要强化以成人市民为主的全体市民的文化素质,因为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城市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市民这个城市的主体,只有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才能增强我区城市的软实力。

二、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的考量

1.整体构建旅游城镇。城镇是旅游者的主要产出地、集散中心和接待中心,也是旅游经济的辐射中心和旅游业的管理中心。要切实加强旅游城镇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城镇品牌和形象,把连云区建成观光、度假、商务、会展旅游于一体的有影响的海滨旅游区,努力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黄金海岸区域。连岛镇、高公岛乡等要高起点、高水平搞好规划建设,突出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城市功能,形成独特风格。加快建设宿城景区一体化建设,尽快完善法起寺并对外开放。要建设一批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建设要做到与景区景点建设相协调,注重完善旅游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更强的旅游区。持续诠释旅游文化内涵,丰富全市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内容。

2.开发旅游商品市场。按照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大区域间旅游产业要素整合,充分挖掘客源市场潜力。加强市内各旅游景区的协作联合,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我市旅游业的整体效益。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的合作与互动,联合开发一批跨行政区划的精品线路。加强与国内外各景区间的合作,主动建立无障碍旅游线,旨在克服地域障碍、交通障碍、规划障碍、信息障碍,实现跨行政区域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的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积极开发具有连云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努力提高旅游购物的收入比重。建设免税海产品一条街,为购物旅游发展提供新的载体。

3.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优化以高等级公路、航空为主体的快速旅游通道,积极发展铁路和海运交通,要尽快构建我区至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快捷、安全、高效旅游交通网络。近期重点需加快市内旅游区之间的快速连接通道建设,尽快打通与周边城市的出入快捷旅游通道,形成跨区域的旅游干线网络。加快连云港客运码头建设,开通连云港至上海、台湾、香港、大连、韩国等海上客运航线。积极发展景区间的穿梭旅游巴土和旅游出租及包车业务,不断增加与更新旅游车船交通工具,提高车船档次和质量,组建连云区旅游车船公司。调整已有宾馆饭店的布局和档次结构,加强旅游宾馆饭店的建设和管理,在加快高档宾馆建设和现有宾馆的评星工作,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并着力开发建设家庭旅馆等服务设施,以满足各种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

三、增强职能部门行政的“软实力”

1.创新旅游管理体制。一是政府制定和完善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及规章,并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利益。二是发挥政府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的主导作用,创新旅游管理体制,革除旅游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实现旅游与风景的合一管理,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环境。三是旅游部门牵头负责城市旅游整体形象的设计和宣传,努力提高连云港旅游的知名度。

2.筹措旅游发展资金 。一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发展旅游业;二是积极实行对外、对内开放,吸引外部资金投入旅游业;三是采取旅游资源开发权及经营权有偿出让等方式,大力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四是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旅游业的投入。

3.提升旅游服务品位。坚持依法治旅,建立和完善行业管理制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认真执行国务院颁发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旅游质量投诉处理机构和旅游执法机构,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旅游专项治理和各项管理工作,推动旅游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旅游企业整体素质。旅游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需的安全设备设施,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狠抓旅游队伍建设,建立宾馆、餐馆、导游等服务行业人员的上岗资格认证和后续教育培训制度。

旅游文化打造第5篇

[关键词] 贵州;旅游资源;现状;文化旅游

一、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一个旅游气候适宜,岩溶地貌发育较好,民族风情古朴浓郁的省区。贵州是山地王国,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展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是民俗之都,千百年来繁衍生息了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各少数民族在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等等方面,无不蕴藏着异彩纷呈的人文文化。贵州是避暑胜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紫外线辐射较低,空气含氧量高,素有“天然大氧吧”美称。贵州是红色旅游的热土,在全省有68个县市区留下了红军的足迹、红军的故事。“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是我党我军历史的光辉一页,遵义名城、赤水河、乌江峡谷、娄山关等历史遗迹是长征文化的亮点。贵州被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尽管贵州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公园省”之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和邻省云南、四川相比却有很大差距。近些年这种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2006年,贵州省旅游接待人数超过4700万人次,创收387亿元;同期四川省旅游接待人数超过1.66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79.57亿元(据乐途旅游网);2006年云南省旅游接待人数超过7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99.78亿元(据云南省旅游局2007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相关报道)。

贵州省旅游业的相对滞后,是造成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得贵州省虽抱着一个金饭碗,却不得不过着穷日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贵州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呢?

二、制约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策略

(一)交通状况。贵州是岩溶山区,92.5%的面积为大山和丘陵,地形崎岖,是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的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高原山区省份,交通状况十分落后。进入21世纪,贵州还有相当部分的乡未通公路,村所在地未通公路的更多,且已通公路的路况也较差,难以行车,常常是雨天满路泥,晴天一路尘,致使一些具有较高旅游观赏价值的资源得不到开发。

(二)旅游配套设施。贵州旅游设施简单,公共设施、通讯设施建设薄弱,娱乐设施建设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严重制约了旅游顾客的“游兴”,降低了旅游经济效益。在贵州,旅游车辆过于陈旧、舒适感差,旅游路途辛劳,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薄弱,如厕难、打电话难、洗澡难等问题普遍存在,旅游景区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部分景区对旅客的最基本“食、住、行”要求都难以满足,造成游客除了必要的旅途花费和游览时间外,不愿多滞留景区。

(三)旅游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各省中,贵州省经济相对落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旅游从业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相对贫乏,这是贵州省实现旅游网络信息化的主要不利因素;另外,有些部门对建立旅游网络信息化在认识上、管理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贵州旅游成为全国专业旅游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滞后的省份。旅游业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滞后,已经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贵州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专业水平差,缺乏高层次的研究和管理人员。特别是缺乏旅游导游人才,旅游规划人才,旅游营销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及会展人才。

(五)旅游纪念品。旅游产品是旅游业收入的一大经济来源,世界许多著名的旅游区旅游纪念品收入都占了其旅游总收入的相当比例。贵州旅游纪念品虽然具有一定民族和地方特色,但品种少、大同小异、品位低、质量差;产品制作工艺粗糙、档次低并且少有收藏价值,由此造成旅游纪念品收入占整个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较轻。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1.大力发展交通,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首先,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旅游交通建设,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建贵州至各周边省区的出省高等级公路,改造贵州省内各主要公路干道,提高公路的等级,修通至各风景区的上等级公路,在较短时间达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努力争取国家投资增加修建改造铁路和航空港口。

其次,应加强旅游景区建设及路、水、电、通讯配套建设,全面提高旅游景区综合服务功能。强化旅游接待的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意识,把旅游景区公路改造为生态公路,做好停车场的安全服务工作;改善宾馆、酒店、景区的硬件和管理服务,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加强通讯邮电设施的建设,使景区景点内无通讯盲区,通邮方便快捷。

2.加大投入,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省、市政府应当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将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公益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以及组织重大旅游促销活动等。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在机场、火车站、主要旅游景区(点)和商业街区,设置公益性旅游咨询站或者旅游信息多媒体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询。

3.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为贵州旅游界造就一批文化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管理、导游及服务人才,促进贵州旅游全面发展和进步。

4.加强对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对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应重点研究、开发独具贵州民族特色的产品,引进国外高科技的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工艺,并多渠道引进资金,全方位共同开发、研制、生产高品位、上档次、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促使贵州旅游纪念品迈上一个新台阶。

但是,仅仅是以上这些硬、软件设施的改善,还不足以令贵州从四川、云南诸省旅游的重重包围中冲出来,要想使贵州成为一个真正的旅游大省,就必须从文化入手,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文化旅游。而贵州旅游文化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少数民族文化、长征文化、喀斯特地质文化和生态文化、国酒文化和屯堡文化。

三、打造具有贵州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

(一)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任何一个景点都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景观,它必然会折射出这样或那样的文化特征,我们应该尽力挖掘旅游景点深深积淀的文化底蕴,将之反馈给游客,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1.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艺术的百花园。

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的“飞歌”、“游方歌”、“古歌”、“酒歌”,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侗族的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黔南、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而且注意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苗族、侗族所跳的芦笙舞动作潇洒风格纯朴、舞姿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总之,贵州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转贴于  贵州的民间工艺品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贵州的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贵州,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随处可见。干栏式吊脚楼、石板房、土司庄园、大船廊、木鼓房、芦笙堂、妹妹棚、鼓楼、跑马道等,从多侧面、多层次反映了贵州各族人民的社会文化和创造才能。

这些民族民俗文化,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亟待我们去挖掘、加工、整理、保护、延续,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

2.红色旅游文化。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从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的6年间,红军在贵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如黎平会议会址、乌江渡口、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中的各渡口等等。红军的革命史迹,使贵州美丽的山河倍添光彩。这些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贵州不可多得的红军长征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其他旅游景点不可比拟的唯一性,为贵州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难得的优势条件。“红色旅游”一定要重点抓好以遵义为龙头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充分利用《长征》等影视片的影响,既打出贵州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同时又能更好地进行革命教育宣传。

3.喀斯特地质文化和生态文化。贵州有黄果树大瀑布,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洞的国家地质公园织金洞,有迷幻诡异、富丽堂皇的水洞龙宫,有地球同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有被誉为地球上一道完美伤疤的马岭河大峡谷和锥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兴义万峰林。此外,还有位于丹霞地貌上世界最大的侏罗纪公园,赤水国家森林公园,桫椤自然保护区,还有石英砂岩地貌上的武陵山脉最高峰——梵净山以及施秉云台山等数不胜数的自然景观。

4.屯堡文化。屯堡是明代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的历史遗存,它所演绎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明代古风,江淮余韵”,而其具体表现却又是丰富多彩的。

史载,明洪武年间,30万明军调北征南,进入云贵。亦守亦屯,驻军即为屯军,驻居之地名为屯堡,散处各地,家口随之。以后,朱元璋又迁徙江南富户和良家子弟近20万人进入云贵,附籍屯堡,进一步壮大了屯堡的势力。

由于时代、地理环境和这个移民群体自身的文化渊源等诸多方面的原因,600多年来,屯堡人始终固守明代江南的习俗不变,与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每个走近它的人都感到格外新奇,成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和旅游者探究的对象。学者们把它称之为“屯堡文化”,并不断掀起研究热潮。

建筑方面,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木、石雕花工艺被广泛运用在房屋的屋基、天井、楼廊、垂花门罩、风窗、隔扇门等关键部位,图案采用了江南常见的人物、动物、花草纹饰,并寄托了美好的希望。娱乐方面,屯堡人的活动主要有地戏、花灯和唱山歌。地戏可以说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和寄托。屯堡人尊崇儒、道、释之教义,以儒教为主,释、道为辅,坚持忠君报国、忠教传家、仁义待人、尊老爱幼的儒家道统。

语言方面,屯堡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圆子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衣饰方面,屯堡妇女坚持古朴健俏的“凤阳汉装”,穿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起翘的绣花鞋,头上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饮食习俗方面,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窝丝糖等。

总之,屯堡文化是一种个性鲜明、内涵深邃的地方文化。它是江南文化在贵州高原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其中的许多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5.国酒文化。中国作为世界三大酒文化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厚的酒文化,茅台酒就是其中的一支奇葩。香飘四海的茅台酒,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尊于当代,在中国酒文化史上辉映了两千多年,是我国名酒之冠,享有“国酒”、“外交酒”、“政治酒”的美誉。它是中国酒文化的卓越典范,世界酒文化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途经赤水河一带,取得当地一种名叫“枸酱”之美酒,并献给汉武帝,饮后赞为“甘美之”。到了宋代,茅台一带已能生产大曲酒类的“凤曲法酒”,并以其酒质佳美而载入宋书《名酒记》。清乾隆年间,贵州开赤水河河运,川盐入黔,茅台为重要码头,“秦商云聚”,商业繁荣,酒业从此而臻臻日上。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技压群雄,独占鳌头,一举夺得金奖,从此跻身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列,并以其超凡的工艺和上乘的品质一举成为唯一进入国际上流社会的中国商品,享誉海内外。茅台酒还在中国革命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经过茅台时以酒为药,解乏疗伤;建国后被多次用于外交和重大庆典、国宴之中,茅台酒与酒厂倍受历届国家领导人关心,使得茅台酒身满殊荣,被誉为国酒。在长期的酿酒和饮酒过程中,茅台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酒文化。茅台的酒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各式各样的酒具,妙趣横生的酒令,字珠句玉的酒诗、酒谜、酒联等比比皆是,这为发展以酒文化为主的工业旅游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贵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是打造旅游品牌的重要措施。“好酒也怕巷子深”,只有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有重点地宣传包装,深入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科技内涵,才能打造出贵州的旅游品牌。电视是目前最重要的宣传手段,可以组织全国型的大型活动,特别是一些演出活动,在要宣传介绍的旅游景区(点)举行,通过电视向公众传播,比如大型民族歌舞节目“多彩贵州风”2006年曾连续3个月在中国15个城市巡演,取得了非常轰动的效果,成为贵州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品牌;也可以制作专门的旅游宣传片;电视台可以搞旅游专栏活动,贵州电视台的“穿越喀斯特”就是一个创新;把贵州代表性旅游景点制作成公益性广告,在电视中长期持续播出;以旅游景点为背景的电视剧,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摄影、绘画、文学、歌曲、电影都是非常重要的宣传方式。云南省之所以成为旅游大户,与它的强大的对外宣传力度是密不可分的,一部《云南映象》、一句“沧桑洱海、风花雪月”、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就深深地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眼球,我们贵州也可以借鉴和吸收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幼瑛.神奇的喀斯特王国[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2]廖善友.贵州旅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3]梁玉华.贵州旅游商品开发探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3).

旅游文化打造第6篇

一、现有的娄底文化品牌有力促进了娄底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娄底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着力打造鲜活的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娄底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基础。

具有“青春娄底・湘中之光”形象的广场文化活动品牌已成为娄底的一张精美名片。地处娄底城区中心地带的娄星广场,成为省内“人气最旺、环境最美、秩序最优、活动最好”的文化广场,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湖南省唯一的“群星奖――服务奖”,为娄底增添了魅力无限的文化色彩。除此之外,各县市都建成方便群众进行活动的广场。

全省独特的书画艺术“娄底现象”品牌为娄底能增添艺术色彩。现在,娄底的书画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新人辈出,举办画展的人接连不断,大都崭露头角,既有国际级部级艺术大师,又有后起新秀,涌现出了大批精品力作,许多书画美术作品响誉国内外,形成了省内独特的“娄底文化现象”。走马街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群众书画艺术之乡”称号。著名写意花鸟画家王憨山蜚声海内外,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并选入中学美术教材。

“梅山文化”品牌增添娄底文化底蕴的厚度与神秘。娄底市新化县被国家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梅山文化之乡”、“蚩尤故里文化之乡”、“梅山文化研究基地”、“蚩尤文化研究基地”、冷水江市被命名为“梅山傩戏之乡”。第四届中国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新化举办以后,影响深远,增加了娄底梅山文化学术研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国内外梅山文化学术研究团体接踵而来,为娄底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生机。

深受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乡间侯府、古建筑文化研究”的品牌显示娄底文化的博大精深。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是幸存的最完整的侯府,是最大的“侯府园林”。富厚堂依侯府规模建造,总面积4万余平方米,构成了富厚堂以堂为主的园林风格,富厚堂现是部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以来,双峰县分别举办了第一、二届富厚学术大讲堂;娄底市、双峰县人民政府等单位在富厚堂举行双峰国际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首届曾国藩文化旅游节;在富厚堂举办了“第四届中国现存藏书楼学术研讨会”,增加了富厚堂的知名度,为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极好的展示平台。

专业艺术团体和民间职业艺术团体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文艺演出品牌彰显娄底的青春艺术。娄底市的5个专业艺术团体每年都要生产、演出自己创作,排练的剧目15个-20个,有不少剧(节)目参加部级比赛、评奖活动、省市“五个一工程”评奖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大型现代花鼓戏《村官是个堂客们》,先后获湖南省首届艺术节金奖、中国第一届映山红艺术节开幕式剧目金奖第一名、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并冲剌国家“五个一工程”大奖和国家最高奖“华表奖”。2006年,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教材,今年将与潇湘电影制片厂合拍成电影,另外,130余个专业艺术团体和民间艺术团体的稳定发展,为娄底市发展艺术生产力和文化产业、旅游业奠定了坚定的艺术表演基础。

二、亟待发展的娄底文化品牌将为旅游业注入活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喻学才,1997)。打造娄底鲜活的特色文化品牌,是加速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旅游对文化的要求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满足旅游者的行、吃、住、游、购、娱的需求。

(一)打造精品戏剧和民俗表演品牌,让游客流连忘返,用戏剧和民俗表演增强景点品味,增强宣传力度,增加旅游人员

娄底市的主要文化特征是荆楚文化和梅山文化。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在出土的文物看,娄底市的东北部即双峰县、娄星区和涟源市的一部分,以荆楚文化即耕读文化和曾国藩的“八本”文化为主要特征;在西南部,即新化县、冷水江市和涟源市的一部分,以苗瑶文化即梅山文化,以崇武尚德为主要特征,但这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泾渭分明,而是水融、相互浸透。因此,娄底市的各个县市区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艺术特色,有着鲜明的区域性色彩,能排演一批又一批大中小的山歌剧、湘剧、花鼓戏等地方戏剧精品供游客团体选演,而且还能编创一批具有梅山风格的梅山山歌(梅山山歌还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资江号子、山歌对唱、男女对唱等小节目,形成游客喜爱、影响很好的效应,用以增强景点品味,增强宣传力度,增加游客。

(二)打造娄底文艺人演出并被拍摄的电影品牌,达到使游客非看不可、不看深感遗憾的地步

2008年9月,《村官是个堂客们》、《马东的假期》二部电影同时在水车镇开拍,就像到过广西桂林旅游的人必看漓江渔火《印象・刘三姐》,到过江西庐山旅游的人一定要看电影《庐山恋》一样,娄底有了自己的风光、歌舞、戏剧电影,也应当大力宣扬并设置一个专门电影院来放映《村官是个堂客们》,既扩大娄底的知名度,又增加文化产业收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这样的电影品牌应该做到精、响、多。

(三)打造娄底书画艺术品牌,用书画艺术提升旅游品位

应该充分利用娄底的书画艺术队伍这一资源,将娄底的名画、名摄影、名剪纸、名版画、名烙画印制成精美的画册,与文物、文房四宝、旅游工艺美术品、图书、室内装饰品在娄底市区内设立文化步行街,并在新化县的水车镇、梅山龙宫、双峰县的富厚堂,永丰镇的闹市区等地设置旅游、文化一条街或展销室(店),将娄底印制精美的书画艺术品和特色文化产品摆放于此,陈列销售。

(四)打造娄底民俗民风民情展示(表演)区,为旅游区增强文化色彩

现在,人们外出旅游,不单是看山看水看洞看景,还想看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表演,秀美风光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外壳,文化表演民俗展示才是其内核。应该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大量吸收外地及境外游客。为了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含量,增加来娄底的旅游人数,充分显示娄底的文化品位,应在新化县水车镇、梅山龙宫、大熊山、曾国藩故居等游客(学者)较为密集的地区设立民俗文化村,组建多个民俗文化表演艺术团或梅山武术团,让“村民”一起与游客融为一体,开展点燃一堆火(即篝火晚会),舞起一条龙(即草龙,用“万岁藤”做龙衣、用稻草做龙筋),耍活一根棍、一把刀(即梅山武术),喊响一个号子(即资江号子)的活动。把饮食、表演、联欢、购物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国内外独具娄底地域特色的梅山文化产业和旅游业。

(五)打造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品牌,做大做强有娄底传统特色的文化产业区,增强娄底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双峰县荷叶镇有曾国藩兄弟庄园九处十堂(即黄金白玉、富厚万谊、敦德奖善、文星有恒等),是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属罕见。秋瑾、蔡畅、向警予、唐群英等中华女杰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因而享有“国藩故里,湘军摇篮,巾帼土壤,女杰之乡”的美誉。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典型的晚清建筑文化风格,继承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恢复曾国藩兄弟庄园以及按照统一设计建设好旅游沿线的民居,使其品牌化、鲜明化、魅力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应该按照“整体风貌、传统格局、绿色家园”相结合的原则,依托荷叶镇的历史文化优势,建设好荷叶镇传统晚清风格建筑特色文化区,让文化丰富景点,让文化吸引游客,让文化使人回味。

(六)打造具有湘色的宗教文化品牌,增加宗教旅游特色

娄底市现有宗教旅游景点多处,这些景点都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市区内宗教旅游点就有多处。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渐起,传统祭祀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爱乡、倡导忠孝、追慕先德、发扬祖业、共勉向善、团结族群、消除内耗、增进亲情等多种优良功能和作用及道德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各地民间祭祀活动名目繁多,屡有举办,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着特殊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三、发挥文化品牌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品牌与文化品牌的产业化,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支持和保障,才能寻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打造娄底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只有更加自觉地认识文化建设的任务,才能主动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和旅游业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一体两翼”、“一车双轮”,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但同时也要看到,两者的价值目标、机构性质、运行机制、效益诉求、管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必须正确的区分,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娄底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既具优势又十分必要。要打造具有娄底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湖南乃至全国旅游重点区域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扶优扶强扶重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做大一批项目,培育壮大骨干和龙头企业,打造代表娄底的文化产品品牌和文化产业群,推动娄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逐步形成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的环境

娄底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视野,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导,也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此,作为责任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在文化投入、文化人才、文化税收、社会捐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紧紧抓住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也就要求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行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并加强与外资的合作,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对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某些政策壁垒行为,要予以破除,使文化产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三)文化产业重在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涉及政策、经费、领导决策等各个环节,要在每个环节上予以落实

旅游文化打造第7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品牌;对策思考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南下北上的主要信道。下辖咸安区、赤壁市、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嘉鱼县等六个市县,人口280万,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咸宁市生态环境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1+8”城市圈成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配套试验区,为咸宁市旅游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一、咸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1.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全市旅游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围绕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与环境建设,在“精、新、创、优”上下功夫,发展势头良好。九宫山、赤壁古战场、龙佑赤壁温泉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赤壁镇被授予湖北省旅游十佳名镇称号;汀泗桥镇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刘家桥、太乙村、王明、牌合、官桥、沧湖等被授予咸宁市首批特色旅游村。全市2008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60.75万人次,门票收入3865.7万元,旅游总收入20.41亿元。其中今年“十一”旅游市场火爆,接待游客60.3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7.7%;实现收入1803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6%;门票收入918.13,同比增长60.3%.赤壁古战场二期开发项目于2007年6月份动工建设,已投入资金6596万元。目前我市建设以“温泉”为主的酒店,已有碧桂园温泉、温泉谷等温泉景点。龙佑温泉二期工程于2008年年初开工,目前已投入资金2000万元,高尔夫练习场已于10月份正式对外试营业。

2.旅游行业管理日益规范

近几年,咸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的规章制度,如出台了《咸宁市“一日游”管理办法》,赤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赤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决定》、《关于加强旅游投资建议管理的规定》、等规章、规定,在旅行社执行《湖北省旅游管理条例》等系列旅游法规,依法依规处理游客投诉和质量纠纷,游客投诉满意率达100%;通过每年定期组织公安、工商、卫生、技监等部门对旅游市场的视食品卫生、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等进行集中检查与整治,净化旅游环境;大力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市旅游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80%,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60%,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旅游经营管理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通过开展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重新配置,我市已构筑起包括景区、旅行社、餐饮、交通、娱乐在内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观赤壁、游陆水、登九宫、探溶洞、浴温泉、赏桂竹”的休闲度假式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共有饭店宾馆200余家,其中星级饭店39家,从事旅游餐饮服务经营的企业1321家,初步形成了包容各种风味、各种菜式的餐饮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一批名、优、特的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消费网点,拥有旅行社38家,赤壁市开通旅游专线路线2条,旅游营运公汽、出租车460余辆,旅游船艇60余艘,水陆交通便利。2003年,赤壁市顺利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

(二)问题与不足

1.管理体制不顺。旅游主管部门职能薄弱,旅游企业权限条块分割,行业缺乏凝聚力,组织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旅游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竞争力不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开发程度不平衡,地方特色不够突出,景区档次整体偏低,从而市场竞争力不足。

3.宣传力度不够。城市规模小,本身旅游资源信息的向外扩散就有限制,加上宣传手段单一,外界了解这个景区的机会就更小,城市旅游氛围不浓。

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受经济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从业人员服务态度偏低,责任心不强,同时从业人员流动大,大量人才流失,旅游工作开展困难。

5.旅游城市功能不突出。缺乏城市功能整体定位,城市形象特色不鲜明。城区景观不丰富,吃、住、行、娱、购缺乏地方特色。

二、 咸宁市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的机遇

1.经济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进入提速发展阶段。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9.19亿元(按同口径计算),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81.89亿元,均增长3.6% ;第二产业153.67亿元,年均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23.63亿元,均增长10.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由“九五”末的30.1:37:32.9调整为2008年的25.3:38.6:36.1。第三产业比重比“九五”末期提高2.2个百分点。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我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也有了显着的改变,居民旅游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我市居民更加注重“形神兼备”的品牌,即品牌的精神层面更为重要,“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应是它的价值、文化、个性”,这些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2.政策机遇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化品牌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十七大”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湖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省委、省政府建设武汉“1+8”城市圈战略,以及对部分县市实行扩权管理,给我市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湖北咸宁首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集中全力,办一流节会,并以此为契机,高起点、大手笔推进咸宁旅游经济发展,“如今温泉文化旅游已逐渐成为我市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品牌,是时候告诉全世界了――我们就是中国温泉之都”。

3.国内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机遇

国内经济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旅游消费正日益走向成熟。国内旅游需求逐步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旅游产品开发也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在传统观光旅游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探险旅游等专项旅游项目也逐渐成为时尚。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内旅游者的重要选择。我市旅游资源种类众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陆水湖风景区是开展休闲度假、水上娱乐的理想场所;三国古战场适宜开发军事文化等特种旅游项目;沧湖农业开发区是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玄素洞是探幽猎奇、抒怀怡神的绝好去处。这些资源组合适合开发度假旅游产品,适应了当前国内外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

沿海地区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一大批生产型企业投资将把重点转向内地,我市地处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两个国家“两型社会”实验区连接段,承接转移的便利性很大,同时结合我市的优势条件及发展空间的延续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市旅游招商引资提供了很大的平台。

(二)面临的挑战

1.周边旅游市场的挑战

咸宁市旅游市场的威胁主要是同周边地带旅游景区的竞争。从赤壁市所处的周边地区来看,洞庭湖与洪湖风景区以秀美的自然风光著称,江南三大名楼与庐山为王牌景区,同时钟祥明显陵和白鹿洞书院也吸引了一部分游客,而荆州古城作为我国三国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旅游区,有30多处三国遗迹和文化景点,闻名中外,咸宁市是否会被笼罩在这些名胜古迹的阴影下,能否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在众多的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那就要看咸宁市能否发挥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挖掘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2.入境旅游下滑的挑战

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8年1-10月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0.67%和-3.82%,尤其是6-10月份以来,入境人数和收入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双下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全球失业率还有可能进一步攀高,居民收入增长率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这将直接导致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和消费的缩减。我市旅游业发展处于对外旅游起步的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恶化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3.国内旅游 “三降一短”的挑战

尽管刺激国内旅游拉动内需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股市、楼市、车市持续低迷、就业压力增大、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的情况下,国内旅游市场将有可能出现出游动机下降、出游频次下降、出游费用下降、出游行程缩短的“三降一短”格局,这无疑将会使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旅游的发展面临困难。所谓“唇寒而齿亡”,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低迷将直接影响我市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体制、机制的挑战

我市的旅游企业,缺乏灵活的经营机制、自我约束机制,风险意识、自我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尤其企业规模偏小,经营分散是普遍的现象。同时我市旅游业信息不灵敏、反映不迅速、管理无方、实力弱小,这些是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5.人才短缺的挑战

参与市场竞争需要有一大批精通市场经济规则、国际旅游业务、旅游管理的精兵强将,而这正是我市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受金融危机等的影响,我市旅游业人才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流失,人才是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市旅游业人才的流逝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直接的损失,因此,鼓励人才竞争,造就人才不断涌现的氛围,是我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对打造咸宁文化旅游品牌的对策与思考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品牌的品位

一个旅游度假地的竞争能力取决于旅游市场、本身的开发环境,旅游品牌最基本的形象就是“安全、文明、舒适”,因此要注重景区内景观质量、环境质量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加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宗教习俗、革命遗址、古建筑等资源除注意保留其原汁原味外,还应做必要的包装,突出特点和特色,设计产品时要考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针对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来设计旅游品牌。旅游景区环境是旅游竞争力重要保证,因此景区要有良好的治安秩序和爽心悦目的文化卫生环境,并提升服务质量,为旅游品牌树立起崭新的形象。

(二)突出特色,打造三国温泉文化品牌

旅游品牌是产品质量本身重要性的必然反映,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要集中全力形成突破性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全国知名企业,打造温泉谷旅游生态新城,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通过突出材料质感和肌理,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融合三国赤壁古文化和温泉文化因素的雕刻古玩产品,形成以三国赤壁、温泉谷为主导景点的旅游格局。

(三)构建旅游品牌网络,扩大宣传力度

网络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与传统品牌相比,它能突破传统媒介的局限,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宣传范围。我市旅游企业应利用搜索引擎注册、交换连接、网络社区营销和网络广告等网络推广方法,构建品牌网络体系,确立文化旅游名城的网络形象,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改变管理体制,减少政府干预

改革旅游企业的所有权体制,改变投资主体不明确的现状,实行独立法人制,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旅游企业集团,从而增强旅游企业的自主性。实施独立法人制首先要实现政企分开,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减少政府行为的直接干预,这样,旅游企业的经营更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有利于企业的自主发展。

(五)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塑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我市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科教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支撑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同时,实行人才的开放政策,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为旅游集群培养和输送不同层次旅游人才。另一方面依托辖区内的高等院校――咸宁学院,引导企业与该高校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大力输送具有先进知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先进理念、经验的管理人才,以保证旅游人才的需要。

四、结语

在旅游消费日益精英化的今天,旅游品牌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旅游市场竞争逐渐热化,粗放的旅游开发、低水平的旅游管理和滞后的旅游品牌营销理念,已经难以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也无法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这就迫切地要求旅游企业由目前片面强调开发速度和开发数量向品牌塑造和品牌营销转变。因此,咸宁市就要根据其内涵和特色高起点规划,大起点投入,高品位建设,整体性开发,使之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特色突出、内涵丰富、景色优美的品牌景点,并以三国赤壁和九宫山等景点为龙头,以时尚的生态旅游、特色的文化旅游、体验的探险旅游和温馨的乡村旅游为主体,以温泉为中心的城郊环城游憩圈、以九宫山为中心的山地度假与健身休闲旅游圈和以三国赤壁为中心的三国文化观光休闲旅游圈为三翼,共同打造咸宁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陈海强:青海旅游品牌研究,中国经贸[J],2009.8

[2]谭小军,黄勋:旅游品牌营销研究评论推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2007年第6期

[3]杨伟鸣:温泉,来一次酣畅的喷涌,湖北日报[N],2009.10

[4]咸宁社会经济年报[M],2008

[5]梁磊:旅游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探析,知识经济[J],2009.7

[6]咸宁统计年鉴[ M],2009

旅游文化打造第8篇

在1月9~10日召开的“20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工作会议” 上,自治区旅游局局长穆扎帕尔・米吉提满怀喜悦地告诉大家:2007年新疆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3.84万人次,创汇1.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96%和26.48%;接待国内游客212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2.92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了27.99%和29.35%。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21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5.27亿元人民币。无论境内、境外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都有大幅增长。

新疆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用数字说明了新疆发展旅游业的实力和潜力:截至2007年底,全区有旅行社426家,旅游星级饭店403家(五星级8家),旅游股份公司7家,优秀旅游城市13座;新疆共有景区1437处,其中被评为国家3A级、4A级、5A级的景区数量分别达到59家、12家、3家,其中喀纳斯、天山天池、葡萄沟为5A级景区,为新疆旅游业建设中国乃至世界级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旅游发展格局目前在新疆已经形成,通过重点打造喀纳斯、天山天池、那拉提草原、赛里木湖等重点景区,景区建设和景区形象同步提升,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2007年9月初在乌鲁木齐举办的“2007中西南亚区域经济合作高层论坛暨上合组织国家优先合作领域研讨会”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强调说,中、西、南亚地区以其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历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区域内各国经济具有显著的互补性,只有扩大区域合作交流,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新疆地处亚洲中心位置,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相连的重要通道,因此新疆是复兴丝绸之路的核心。

2007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包括邵琪伟、莫里娜・卡门在内的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的官员专程赴新疆参加系列庆祝活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肯定地说,经过多年努力,新疆旅游开发和建设成效显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旅游景区脱颖而出,旅游业已经成为新疆自治区重要的支柱产业,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的整体规划和景区开发,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随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尤其是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亚欧大陆桥为依托的新丝绸之路轮廓,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世界区域经济格局中。新疆与中亚多国毗邻,借助“亚洲地理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与中亚国家联手开发向西延伸丝绸之路旅游资源,整合和连接完整的中亚旅游资源链条,已成为新疆旅游产业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加大对国内市场旅游宣传促销的同时,新疆旅游部门瞄准国际市场,有针对性地大力拓展出入境市场。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旅游局的领导多次亲自带队组团远赴中西亚地区、欧洲各国,对阿联酋、卡塔尔、伊朗、土耳其和瑞典、挪威、德国等国进行旅游促销,举行“新疆综合文化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图片展”、“中国新疆旅游推介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国旅游部门此前对中、西亚地区旅游市场知之甚少,通过丝绸之路这条世界各国人民熟悉的、源远流长的商贸、文化、情感纽带,打开中东旅游客源市场,可吸引更多的中、西亚游客来新疆。

旅游文化打造第9篇

1、纪信故乡,忠义之邦

(1)文化渊源。“大汉从这里走来”。西充的忠义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西汉初期。当时楚汉相争,刘邦手下有一名将军,名为纪信,在高祖身陷重围时,他舍身救主,引开追兵,最后护得刘邦逃离而自己却被投下油锅。这位纪信将军便是西充人士,他作为“兴汉第一人”,对汉朝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都有很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他舍己护主的忠义精神代代流传,已成为了西充精神。

(2)具体规划。目前,纪信的故里———西充县紫岩乡,并没有开发出相关的景区。慕汉将军之名而来的游客只能在县城里的纪信广场上看到有关纪信将军的浮雕,或者在晋城西外木角乡黄桷桠黄桷树下,站在汉将军的功德碑前予以凭吊。首先,可以在纪信将军当年的出生地塑其雕像,修复其府邸,可供游人凭吊。其次,可以在每年固定时间开展纪念将军的一系列活动,如“纪信替死演艺活动”,形成西充人民的特殊风俗习惯,这样可使独具魅力的西充吸引来世界的目光。

2、民盟之路,张澜故居

(1)名人效应。西充山水孕育了一代伟人:民盟创始人———张澜,他的一生就如他的字“表方”:表里如一,方正做人。他的一生为官清廉,为民请命,两袖清风,朴素节俭。现在他的故里莲池乡仍保留了他当年简朴的居所,且近几年来,中央播专款来开发张澜故居,西充花巨资以打造民盟之源,在人们共同努力下,张澜故居可谓是“名景结合名人,山水结合文化,”并将于明年初完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申报。

(2)相关建议。在如此极力打造之下,照理说前来参观的人应当络绎不绝,但事实上该故居远不如小平故居旺盛的人气。本文所探索出的原因如下:其一,张澜故居的核心景区是最近四年才大力打造出来的,建成时短,名气还没有打出来;其二,故居位置偏远,交通不太便利;其三,还未深入结合名人文化,形成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具体解决办法如下:首先,宣传工作应当做到位,可以把新闻媒体用作传播的载体,把各大网站作为宣传的工具,以扩大张澜故居的知名度;抑或是跻身于红色旅游之列,多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升故居的内涵地位。其次,交通问题,该故居位于莲池乡,离县城较远,且去往该地的公路大多狭窄而蜿蜒曲折,如若此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故居必将人气大增。最后,在打造独特魅力方面,可以结合张澜节俭朴素的品格,并将其作为又一西充精神,在中小学各大校园内大力推崇节俭之风,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在各大企业与单位多多宣扬廉政思想,开设一项廉政评估项目,以此鼓励西充人民传承勤劳节俭的张澜精神。

(二)传承充国传说,扬我灵山秀水

(1)现状及设想。正如有人所描述的“西充县化凤山北连秦甘,南襟巴蜀,九条渠象溪左绕,虹溪右旋。春柏华茂宛若游龙,秋华荣曜翩如惊凤。物华天宝有凤栖之形,地杰人灵成龙盘之势。”此山是来西充来观赏的游客的必游之地。作为西充县城内的一大景点,化凤山仅以它怡人的风景就吸引了大批游子。但其实化凤山的魅力远超于此。该山在西充儿女的眼中是母亲般的形象,因为在西充,世代流传着一个关于此山的神奇传说,这让我们更加热爱它。如果这个传说能更加广泛的为人所知,或许化凤山的美名将会更加广为传颂,前来观览它的游人更会多不胜数。

(2)相关传说及意义。据民间相传,唐代一位阴阳家离开中原,用了10余年时间,翻秦岭,沿巴山,撵龙捕脉来到九条渠山脉,探得宝地穴位,便在这里造屋农耕,繁衍后代。果然子孙兴旺发达,富贵荣华。后来,县城有位财主妄占其墓穴,便带家丁趁拂晓去抄阴阳家的坟穴。谁知刚到坟冢,突然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如注,财主正欲挥锄,墓穴中却飞出一对凤凰,顿时雨过天晴,霞光万道,凤凰起舞。所以人们后来叫此山为化凤山,由此而得名。如果我们为化凤山打上这一层神秘色彩,且将这个传说广为讲述并世代传承,让更多的人知道西充有这样一座神奇的山,保佑着这一方水土,孕育着代代能人,或许将会有更多的四方游客怀着敬畏之心来瞻仰它。

(三)关注旅游文化,投以资金支持。

据悉,如今的旅游者,大部分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欣赏了,他们更希望能深入到旅游的人文环境中去。发展旅游文化,让旅游者通过游览大好河山,领略历史文明及灿烂文化,不仅可以让旅游者感受到观赏的乐趣,同时,还受到了中华传统精神品格的熏陶。正如学者所言“对内,可增强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对外,可以增进彼此了解,消除文化隔阂。可以说,旅游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人类创造一个和平的生存空间。”因此,西充若想在名胜古迹云集的中国旅游业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倾注大量的心血来打造旅游文化,与之对应的便是相关资金的投入。在发展旅游业上,应当合理安排资金用度,不过于奢华,也不要吝惜投入。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办法,结合文化创意与经济效益为一体,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提高西充知名度。

二、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