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6 09:27:40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第1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精神疾病 青少年儿童 理解关爱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统称。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心理疾病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身心疾病以及重性精神病。比如性人格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心身疾病如哮喘、高血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都是心理疾病。

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为引起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发起创立并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一天,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向大众宣传精神卫生科普知识,促进人们积极地追求精神健康,并向精神疾病患者伸出关爱与援助之手,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心理精神疾病的偏见,并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一、我国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现状分析

人类疾病经历了传染病时代、普通病时代之后,自20世纪末开始进入精神病时代。精神病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或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或可用精神疗法治愈的一组疾病的总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大,有精神疾患的人也日益增多。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指出,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头痛、腹痛、失眠、乏力等疾病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卫生状况非常令人担忧,青少年儿童是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在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卫生部从2000年开始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仅常见的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即达到5.07%左右。据估计,其中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为特征的对立违抗的患病率为8%。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青少年网络成瘾、吸毒、违法犯罪这些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也明显存在。重性抑郁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目前青少年自杀位居全球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16.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等在内的社会因素影响很大。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包括生物因素(遗传或外力致使大脑受损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据江苏省盐城市近期公布的一份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显示,14%的中小学生心理反应有异常现象。其中,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农村学生。长春市精神障碍患者比率临近最高值,平均每十个精神障碍患者中就有三个是青少年,略高于15%~20%的国际平均水平。其中,大多是由于家庭、社会、学校风气在内的诸多因素引发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心理的因素之一。如空气污染、嘈杂声音、居房拥挤、交通乱杂、环境卫生不良、人际关系等增加了心理和躯体应激,对精神卫生产生不良影响。致使青少年儿童长期处于厌烦、紧张状态之中,易患身心疾病、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青少年儿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相当缺乏,美国每四名精神科医生中就有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而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不到三百人。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低、形式化严重。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突发公共事件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还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把儿童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学科学进步,青少年儿童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二、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教育策略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帮助孩子化解心理问题,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营造快乐学习、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班级的学校氛围,引导教育处于超负荷的学习及升学压力的青少年儿童学会调整心态。社会的快速发展,升学、择校等让很多中小学生被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所困,青少年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因不会调整、控制情绪形成烦恼,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便由此产生,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疾病者都不在少数。青少年儿童因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的宣传,组织精防医生走上街头,开展精神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免费心理咨询及义诊活动。学校教育应突出教育学生学会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的能力宣泄和放松、保持心理平衡。学校可通过建立心灵援救网,积极宣传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教师平时要多给予学生爱和尊重,用情感去关爱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充满着温暖,充满着美好。

2.营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充满关爱、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单亲儿童的心理障碍。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的准备时期,从小拥有健康的心理会让人终生受益。但家庭的变故常常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行为发生偏差。单亲儿童会因失落感和痛苦的情感体验,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孩子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不理性的过激行为。

鉴于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困惑,多与孩子加强沟通,努力营造理解关爱、快乐生活、和谐的家庭气氛。学校教育应侧重于教师用爱心软化,用积极演练法辅导具有逆反心理的儿童;用激励自信、指导训练法辅导心理自卑的青少年儿童;用疏导安慰、角色位移法辅导具有妒忌心理的青少年儿童。经常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形式,与家长们交流沟通并建议他们做到: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多关心孩子,千万不要因为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将痛苦带给孩子;家长们要多与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了解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了解他们的困惑,及时给予疏导。通过心理辅导这一新型教育手段,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3.营造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青少年儿童对网络的依赖心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用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有可能诱发心理疾病。青少年儿童如长期处于虚拟状态,会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的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因此,对于青少年儿童学习时间、每天户外玩耍时间、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等,应全程跟踪干预,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对待学习、娱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和科普文化活动。心理协会、精神卫生中心、少年之家共同合作举办心理精神疾患的科普讲座和培训等,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卫生讲座。学校或教育局等组织一支反应快速的专业队伍走进校园,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文艺宣传活动。

4.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环境,减少生活贫困的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压力。下岗职工子女、偏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学校的贫困生这一群体由于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

对此,应采取措施,进行联动宣传,营造声势,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弱势群体,减少歧视。可采取募捐及其他形式的助学方式使其走出贫困阴影,助其顺利地学习及生活,组织心理专家、疏导人员进入社区,举行“理解关爱,邻里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进行扶贫帮困活动。

5.营造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氛围,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对其学习目标、期望值加以正确的引导。有些青少年儿童对学习的追求有急功近利和期望值较高的倾向,当学习结果长期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时,难免会造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时间的流逝,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些学生由于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学习现状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学习,不断给自己加压,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由此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甚至于有的青少年儿童因此而轻生。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明了,有的孩子则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产生自卑心理。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引导青少年儿童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是关键,要让他们懂得客观评价自己、不苛求自己,发扬长处。学校可开展心理危机研讨会,邀请心理专家常来讲课,交流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工作经验,呼吁社会关注生命,降低自杀率,引导家庭开展的生命教育,以便形成家校联教机制,更好地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6.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预防机制。现今溺爱独生子女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从小在过分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因此,培养独生子女学会理解支持他人的习惯,培养换位思考能力尤其重要。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和爱心,这既是交友的必需,也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让独生子女学会倾听和表达。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是很重要的。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社区居民以教育宣传、预防为主,对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干预,加强家、校、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共同良好的预防环境。

7.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青少年儿童对社会快速发展的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趋发复杂化,导致一些青少年儿童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学校班级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为别人给自己的评价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能力与优秀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青少年儿童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青少年儿童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就会一时冲动骂人、打人、讽刺、讥笑。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学习为人之道,形成健康心理素质。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第2篇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08年世界精神卫生日致词

在任何文化中,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导致许多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因素,也可能是这些问题的后果,往往与贫穷、边缘化和社会弱势地位相关。而且,在冲突和灾难中,精神障碍更为多见。

世界各地保健系统在提供精神保健和保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者人权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可利用的资源不足,分配不公平,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大多数患有精神障碍者得不到任何护理。

增加服务应该成为一个优先事项。世界卫生组织本月发起的消除精神保健漏洞行动纲领确认了必要战略,以便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利用成本效益高的措施,加强精神保健。该纲领吁请所有伙伴――政府、多边机构、捐助者、公共卫生组织、精神保健专业人员和消费者团体――携起手来,进行宣传,采取行动,促进加强精神保健。

更广泛地说,我们必须作出更多努力,将精神保健意识纳入保健和社会政策、保健系统规划和初级及二级普通保健工作的所有方面。精神健康对于个人福祉、家庭关系和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能力至关重要。在纪念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可言。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以全国若干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成年人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6%~17%,由此推算中国至少有1亿人患有各种精神障碍疾病,远远超过原先1600万的数字。”

――《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张明圆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作了上述推测

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疾病负担,全国不足两万名精神科医生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精神病患者是弱势群体,没有行为能力,没有经济来源,没有人愿意为他们长期的医疗费“买单”。作为学会,最希望尽快开展一次全国性精神病学流行调查,摸清“家底”,提出对策。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周东丰教授说

数字

据资料显示:中国的精神疾病已经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居于疾病总负担排行榜的榜首,并预计于2020年时上升到疾病总量的14%。

全国第3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更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的重性精神病病人总数高达1600万,而其中以“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人数最多,达到600万人次,这相当于每60户居民中就有一例,且这个数字还正在以每年10万名的速度激增。

国家卫生部的一项调查进一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比例为21.6%~32%;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比例则为16%~25.4%。此外,全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身亡,100万人自杀未遂,另有150万人因为家人或亲友的自杀而产生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

河北省专家报告,近年他们在邯郸、保定、秦皇岛、承德4市抽样调查了2.4万18岁以上人群精神病患病情况,结果全省各类患病率为140.47/‰,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各种原因导致的痴呆患病率达16.8/‰。

四川专家报告,他们从西南地区5所高校中抽取280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调查,结果发现有14.6%存在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偏执、交往障碍、抑郁、情绪波动、躯体症状、过于敏感等,需要心理卫生干预的大学生高达48.5%。

一项在山东农村48个自然村开展的调查显示,农村常见精神病患病率为6.1%,较10年前有所升高。

心里咨询活动高校行

世界知名的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近年来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自己最薄弱的素质是心理素质。面临着来自社会化能力、就业、人际、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在校学生时有因心理问题退学、休学、自杀、凶杀等做出一些反常行为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如2002年的大学生用硫酸伤熊事件,2004年2月马加爵凶杀事件等。曾有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20.23%的人患有心理障碍。南方某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00年对全省28所全日制高校3896名学生进行SCL-90抽样,调查结果表明:40.18%的学生有强迫倾向,34.04%学生人际关系敏感,24.46%的学生存在忧郁倾向,24.5%的学生存在敌对情绪。这些数字让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八城市对2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显示,75%的同学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半数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发展感到迷茫,人际关系,情感问题同样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焦虑、自卑、保守、抑郁、浮躁等心理问题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他们周围。

10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联合,连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安定医院共同举办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咨询活动。

活动现场记者发现前来咨询的学生很多,采访中很多学生表示来参加心理咨询的原因除了好奇还觉得有必要,并认为应该多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当问及是否会觉得怯懦、羞于咨询问题时,大家纷纷表示不会,认为这样很正常,甚至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应该定期举办。很多通过心理咨询的学生表示对自己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和生活都会有一定帮助。在现场除了前来咨询的高校学生,还有部分老师也亲来咨询专家,解读困扰。

在休息空档,记者采访了参加咨询活动的北京安定医院主治医师刘军。刘军表示,前来咨询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一新生,而询问最多的是适应问题。他认为,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以前很少接触社会,对社会现象知之颇少,并且过于理想化,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的矛盾,常使同学产生困惑。当今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为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父母无私的爱,进入大学后便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不能及时进入学习状态,产生了情绪波动。高考成绩增加了许多自信心,然而,许多同学发现大学是人才云集的地方,自己再也不是老师同学关注的焦点,而且近年来激烈的就业压力同样给大学生带来压力。进入大学后,学生们会遇到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这些会使一些同学产生心理上的戒备,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们对友情爱情追寻、渴望,却也迷惑、失落,处理不好就会受到压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而3、4年级的学生的困惑主要来自就业、情感问题和未来的职业取向。大学阶段面临着目标的选择,社会角色与个性意志,理想与现实,自我成熟感与自控能力之间的矛盾,加上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

烈,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应对得不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社会层面的原因、家庭原因和自身处于生理期等原因。当记者问及前来咨询的学生们心理问题是否严重时,刘军欣慰的表示,大部分都属于困惑问题,学生们活跃、有想法只是缺乏一定的经验,所产生的问题还并未上升为障碍问题,同学们应该多加强实践,有问题多与老师、朋友沟通,毕竟心理健康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身心健康状态的反映。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针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适当的做出心理调整,以保持心理平衡,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相反,心理状况差的人,对社会环境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产生种种矛盾与冲突恶化心理问题,至此便阻碍了个人事业的顺利发展,而且也带来了痛苦,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

专家呼吁:心理健康应从儿童抓起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旨在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2008年我国精神卫生宣传以儿童和青少年为重点对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估计,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五分之一有发育、情感或行为方面的问题,八分之一会出现精神疾病。应当重视和维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时发现、矫治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积极应对,不回避、不逃避。心理健康是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迅速成长、自我意识和人格飞跃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关心和帮助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所学校、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10月10日下午,记者就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采访了中华儿童精神医学学组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教授。

不得不高度关注的儿童心理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将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确实令人堪忧。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97~19.57%,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青少年网络成瘾、吸毒、违法犯罪成为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对于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现状问题,郑毅教授介绍说,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儿童青少年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一些威胁儿童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以及营养不良得到较有效的控制。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传统思想和西方媒体信息观念的冲突,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竞争加剧等诸多紧张因素使人群中最敏感和最脆弱部分一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成人的精神疾病根源在儿童,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时期心理健康,到了成人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心理问题,如果刘海洋、马加爵在儿童的时候心理状况很好,那之后就不会出现那些问题。据调查,马加爵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他父母吵架的时候他恨不得把父亲杀了,后来细想不合适,才没有那样做。但正是由于他从小就产生的这种畸形思维,后来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们在世界卫生组织开会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所谓公共卫生问题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这个问题影响面大,第二个是这个问题可以解决,而且解决好了是非常好的结果,这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精神卫生资源的匮乏不容忽视

对于我国精神卫生资源的匮乏问题,采访时郑毅表示,据全世界心理问题患病率总数字基本评估,成人在10%左右,儿童的问题要加一倍即20%。所以儿童心理问题比成人复杂得多,儿童的问题变化也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入。儿童精神科医生的培养要在普通精神科的基础上再学3年才能做儿童精神科医生,也就是说儿童精神问题更复杂。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精神科医师总数约为19130人,平均每10万人中才有一位精神科医师,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每一万人中就有一名精神科医生。美国整个精神科医生的比例,儿童精神科医生占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有四个精神科医生当中就有一个是儿童精神科医生,这就说明儿童精神的重要性,儿童健康的重要性。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多,但是大多数可以预防和治疗,大多数可以治好,是很有希望的,关键是投入。可是我们现在的投入远远不够,全国青少年专科的专职医生还不到200人,而美国有7000多人,美国的全国人口还不如我们国家的儿童人口多,我们儿童人口已经4亿多了。美国的精神科医生和我们国家精神科医生的总数差不多,但是儿童精神科医生相比美国精神科医生少之不能再少。

此外,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的分布还存在着地区差异,多数地区基层精神卫生防治网络缺乏、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不高,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没有得到全面开展。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也证实,中国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仅为30%~40%,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只有50%左右。

像感冒,发烧等躯体疾病一样平常的精神疾病

很多人都认为精神病是疯子,有着非常恐怖的过激行为。郑毅教授解释说这是人们的一种认识误区。实际上精神病种类非常多,而真正的精神分裂症只占精神病的极少部分,大部分都是我们常见的病,特别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这些都是精神疾病,但我们往往回避,不敢面对这些,而且对精神病的认识也非常有限。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在任何原因都没有的情况下同样都可以发生,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客观存在的,是往往由于大脑内物质改变的一种疾病。

郑毅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世界卫生组织开会,到会专家曾经做过一次全世界的评估和调查,大概有80%的患有心理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没有得到合适的诊断和治疗,真正得到治疗的只有20%。在我们整个儿童、青少年当中有将近2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而这些儿童大多数被当成问题儿童,当成坏孩子去处理。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问题就是多动、品行、情绪障碍、社会功能障碍等等,这些疾病80%被忽视了。20%被发现,很多人还是去儿童医院和神经科看。而不敢到精神专科医院看。如近15年来在综合医院进行的最新一次大规模流行病学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18.55%和9.99%,而90%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意识不到而反复就诊于神经科、心血管科或消化科,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这些数字都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

追其根源,郑毅教授坦言,社会歧视和病耻感是影响精神病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开会的时候得到的结论。很多病人、家属、甚至是医生本身都觉得精神病耻辱,很多人会歧视那些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认为他们是异类。事实上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躯体疾病没什么本质区别,也需要长期治疗维持。但是为什么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很正常地去吃药,而精神病人还要藏着躲着,这就是社会上认识的不足,导致了精神疾病没有很好地得到诊断和治疗。一个非常典型的精神疾病转变的例子,就是从小患有多动症的菲尔普斯前不久获得的八块金牌,如果他的多动症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以及很好的治疗,他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成绩。所以我们希望公众能够认识到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与躯体疾病一样,精神疾病同样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应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当出现精神卫生问题和发生心理危机时,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这样我们的精神卫生问题和心理危机才能得到有效干预和治疗。

我们视而不见的儿童心理需要

郑毅教授曾做过一个调查,让一个校长问他们的新学生,喜欢不喜欢上学?60%多的孩子不喜欢上学,很多孩子会把学习和痛苦结合到一起。我们常会在网上、报纸上看到报道大量的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走上了绝望,9岁的孩子跳楼自杀,12岁的孩子割腕……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是最不平静的,最容易波动的,也是最容易冲动的,也更容易出现意外。同样,在一次2400多名儿童的抽样调查,过重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有绝望感受的有67.2%,甚至有9.1%的孩子因为考试或者学习压力而感到绝望……孩子心灵不愉快,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焦虑、紧张、攻击、退缩等反应。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障碍呢?郑毅解释说,有50%的儿童心理障碍来源于家庭,来源他所处的环境、生活,现在影响最大的不再是结核、肝炎问题,而是心理障碍问题,导致儿童不能很好地上学,经常辍学的主要位原因就是心理障碍,而且心理障碍多数由于父母的问题导致的。现在家庭经济状况逐步变好,孩子们生活的环境理应是更具幸福感,因为我们的经济收入、温饱都已不是问题,可是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却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越严重,最痛心的是父母觉得他们是百分之百付出,结果适得其反,越做越违背自然规律,越导致不良的后果。这就说明我们的家长对健康理念的认识有疏漏,对孩子的投入、关心、帮助出了问题,我们的孩子被逼着学这个学那个,违背了孩子的心理需要。所以家庭的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应该科学、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心理需求。

郑毅教授建议,家长应抓好孩子学习的关键期,即由大脑代谢的规律所决定的0~6岁时期。0~6岁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人格健全与否此时便打下雏形,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可塑性会越来越小。此时期正是我们的语言敏感期和社会文化、规则的敏感期,也是大脑突触联系很丰富的时期。而人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而在此期间的人格教育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国有句俗语“3岁看大,7岁看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个时候除了抓学习、懂规矩,更应让孩子在此时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这个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儿童的心理救助信号。孩子经常烦、紧张、焦虑、不高兴、厌学等,不应觉得是毛病,更多的应该考虑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应像普及感冒、发烧的知识一样,孩子出现问题,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这样也可以早期发现、治疗很多问题,而不是很多家长们的视而不见和回避儿童的心理需要。

那么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如何自检呢?郑毅教授答道,只要我们有了高度的精神健康意识,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发现心理障碍问题。可以从两点来发现孩子的精神健康,第一,孩子心理、行为、情绪的表现跟他的年龄不相符;和他的受教育程度不相符;和他所处的环境不相符的时候,就要提示他已有精神问题了。第二,孩子的行为、情绪表现给他自身和周围人带来重复、持续的痛苦,那么他的心理也是有问题了。所以,我们的家长教育孩子目标应使他具有很好的自我改进、调整能力;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发泄和发挥;能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制的发挥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需要……这样的孩子我们家长也就不需要发愁了,因为孩子可以很好的顺应自我。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第3篇

目的 探讨儿童心理卫生现状,旨在为临床儿保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近两年358例儿童就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心理门诊就诊人群以6~12岁为主(63.1%);男、女童就诊比例为1.9∶1;不同年龄儿童就诊原因不同,6岁以前儿童就诊原因前四位依次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咨询、多动症。6~12岁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困难、咨询。13岁以上则是学习困难、多动症、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结论 儿童心理保健医生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特点,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心理卫生 心理门诊 儿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近几年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日益提高,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探讨儿童心理卫生现状,旨在为临床儿保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现将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近两年门诊358例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到本院儿童心理门诊首次就诊儿童358例,其中男235例,女123例。

1.2 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对其给予详细调查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联系方式、母孕期情况、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等。分析总结登记表的项目,疾病诊断参照CCMD-3标准,最终就诊原因按医生诊断归类。根据儿童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分布等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布。

2 结果

2.1 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 就诊儿童358例,其中男235例,女123例,男女比例为1.9∶1。6岁以下就诊儿童104例,6~12岁226例,13岁以上28例,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29.1%、63.1%、7.8%,见表1。表1 就诊儿童年龄、性别分布

2.2 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就诊原因 小于6岁组儿童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咨询、多动症。6~12岁组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困难、咨询。13~17岁组则为学习困难、多动症、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见表2。表2 各种原因就诊儿童年龄分布及构成情况

3 讨论

黄石地区总人口255万,其中市区人口67万。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共接诊儿童358例,据不完全了解,在黄石市市区其他医院因心理问题就诊的儿童也不多,总之,该市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率相对较低。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1]。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状况比较落后、宣传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提示:儿童心理保健医生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要通过传媒、专题讲座、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家长的认识,重视儿童心理保健工作。

通过分析358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资料显示,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1.9∶1,这与国内的报道相一致[2]。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可能与男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因男童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刺激的承受能力较低,而导致更易出现心理异常。

本组结果显示,小于6岁组儿童主要就诊原因依次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咨询、多动症;6~12岁主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困难、咨询,这与张建娜等调查结果相似[3]。同时就诊儿童大部分集中在6~12岁,可能与6周岁以上儿童均处于学龄期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条件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孩子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即带子女前来心理门诊。

通过对358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资料分析,提示我们儿童心理保健医生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特点,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2,17(12):719-720.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第4篇

一、鼓励儿童大胆提出问题,给予孩子充分自由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特有的宝贵品质。科学教育需要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在自由的环境下敢于发问。2008年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专访时就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答道:“……首先要从孩子做起,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他们进入中学、大学后,使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我常讲,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为什么苹果往下落而不是往上落”,科学史上很多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

自由的学问是质疑和批判的,对不同的意见可以进行相互辩论。专制的教育环境下盛行的是对权威的崇拜以及知识的神圣化,很难培养儿童质疑和批判的科学态度。儿童问题意识的诞生不仅来源于自然天性,更在于后期敢于提问、自由提问心理环境的创设。李政道曾说:做学问,要学问;不学问,非学问。《论语》一书记载了2000多年前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对话,大多是学生提出问题,孔子予以作答。这个传统是应该很好保存和发扬的。教师需要细心观察儿童表现,深入体会儿童情感、全面认识儿童发展,想儿童所思,疑儿童所惑,做儿童所为,帮助儿童表达科学疑问。

二、允许儿童出错,引导儿童建构科学的概念

朴素理论是与科学理论、正规的理论相对而言的。“naive”来自法语,有天真、质朴、幼稚、自然等意思。比如儿童直觉认为太阳是围绕地球转动的,这种对天文现象所持有的迷思概念就是一种朴素理论。朴素理论意味着直觉理论,更多存在于年儿童童中,因为随着儿童进入正规的教育机构,他们会接触大量的科学教育。但需要指出的是,接受了科学教育,并不意味着朴素理论就完全转变成了科学理论,如3岁的儿童会怀疑“宝宝是妈妈生的”这个观点,会提出“为什么现在妈妈不能生个宝宝”的疑问。儿童的朴素理论具有预测、解释功能。儿童朴素理论的解释和预测功能可以增加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心,降低事物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伴随着儿童科学学习中存在着泛灵论、人为论等影响下的错误认识。如,太阳为什么发光,孩子可能会回答,因为为了让我们温暖,也为了让植物生长。

儿童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直觉思维、自我中心主义、泛灵论的影响,在探索科学世界的道路上经常犯错。科学探究活动中当儿童显露其朴素理论,语言和行为在成人眼里可能比较荒诞、可笑、幼稚,但这时教师不应批评、漠视、指责、讥笑儿童,而应设法搞清楚儿童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错怪或伤害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证明,错误在儿童的科学探究和概念形成中具有建设性的意义。教师要给予并保护儿童出错的权利,并应把儿童的错误当作了解他概念发展的机会和背景,作为开展下一步活动的前提。

三、培养儿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对死记硬背

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反对守旧、反对因循;就是实践的检验、批判的头脑、理性的思考、自由的讨论.科学精神,是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求真创新精神。当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精神缺失现象仍然广泛而严重地存在着。教育界在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影响下,在本世纪初开始的“做中学”素质教育项目推动下,尽管很多教师意识到动作在图式建构中的作用,懂得应通过亲自操作让儿童获得科学经验,但很少认识到在知识、方法之后最重要的是科学的精神。科学教育在已经异形了的“做中学”外衣掩饰下,教师精心设计实验,让儿童按部就班操作以验证教师给出的结论。相比较死记硬背下的知识灌输,已是历史性进步。但这种教育依然没有走进真正的科学世界,实质是教学手段革新后新传统科学教育模式,为了科学知识而教科学知识的本质没变。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取向是避免儿童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儿童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教育领域的急功近利,是整个社会科学功利主义泛滥的反映。表面科学知识经济繁荣,但国家科学精神根基薄弱,缺乏“为了科学而科学”执着精神的支撑。没有纯粹科学的文化底蕴,我们很难破解钱学森之问。

四、给予激励性评价,激发儿童科学的热情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第5篇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5-0321-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5.001

1 现状

如今全球面临相似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挑战。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报告,我国0~14岁儿童有2.4亿,占总人口数的8%,其中独生子女总数达1亿。任何社会变革都会给人群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的发展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如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实施、城市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学习和生活压力日趋递增 、人口大规模流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儿童入学入托困难、贫富差距加大、家庭结构改变、地缘文化冲突等给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导致儿童青少年发生心理卫生问题日趋突出。虽然威胁儿童健康与生命的传染病、营养不良、寄生虫病等得到有效控制,但与出生缺陷和发育缺陷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却逐年上升。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署报道,北美及许多临近地区的调查资料表明,约5个儿童中就有1人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功能下降,每10个儿童中就有1人符合特殊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1]。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估计,我国17 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我国还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2004年全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28.38万,每年出生儿童2300万,每年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年。这些儿童容易出现各种与发育相关的继发心理行为问题。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一项研究对8644名4~16岁城乡儿童青少年,以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R)》 诊断标准进行调查,发现各种精神与行为障碍达38种,患病率为14.9 %,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为14.2 % ,农村为16.1 %,男性为18.5 %,女性为10.8 %[2]。另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22个城市4~16 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 %[3]。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基本相似,在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3~15 岁儿童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约占15 %。另外,由于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和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数目剧增,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是他们体验最多的情绪问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报道,我国网络过度使用者(Internet overuse)三分之一是儿童青少年(占35.8%),18岁以下的达2869万(17.7%),其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相当惊人。关于儿童虐待与伤害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调查7500名儿童青少年,虐待和伤害总发生率为16.5%,其中男性儿童发生率为19.0%,女性儿童为14.0%,意外伤害成为我国0~14岁儿童第一致死致伤的原因[4]。此外,儿童青少年中的自杀问题也不容忽视。上海市的一项自杀问题的调查表明,对9所2416名10~17岁中小学生进行匿名自评问卷调查,发现有自杀意念者368名(15.23%),有自杀计划者141名(5.84%),自杀未遂者42名(1.74%)[5]。

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面临此况,我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工作无论是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或是防治方面均缺乏足够的准备与投入。造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需求巨大和与服务不足之间的反差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发育和行为仍缺乏足够的理解,亦对儿童发展的历史以及对儿童精神疾病和防治方面进展缺乏足够的认识。鉴于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严重状况和发展趋势,WHO早在20世纪末全球中期规划中就指出,要在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层次对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研究和推广有关防治技术、知识和方法,对促进儿童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进行大规模行为干预规划,包括进一步建立妨碍儿童发展的危险指标,发展学校心理卫生规划。WHO敦促各会员国将心理卫生规划作为整个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予以加强,在制定社会和经济计划时,将心理卫生视为一件大事。WHO已将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全球资源状况列入亚特兰大计划,各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制定所需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政策,以保证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提供及时而系统的服务。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必须加强和重视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干预与研究[2]。

2 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2.1 与学习相关的问题

目前临床门诊最多见的问题是与儿童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引致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多且复杂,但主要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LD)、厌学逃学、拒绝上学(可能与学校恐怖症为连续体)、临界智力等,男多于女。各国ADHD发病率多在3%~8%之间[6],而典型的LD约为2%~4%,但后者发病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存在着差异,并且受所采用的标准、定义和研究方法的影响;如美国报道LD约为6%~15%之间,而我国的发病率似乎低很多[7]。在日本,儿童拒绝上学症被列为是独立于学校恐怖症的疾病,成为日本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青少年社会问题之一,因为从害怕去幼儿园的幼童到青春期后的拒绝上学的青少年人数逐年递增,不去上学的时间在一两天乃至半年以上。近年来,这种状况在我国也日趋多见,症状和行为特征与日本的颇为相似;原因与儿童期的社会适应困难和情绪障碍有关,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诱发或加重症状。在我国,儿童精神科的应对策略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家长咨询指导,针对这类儿童开展的心理治疗或行为干预则十分有限,学校或教育部门开设专门的指导训练则更少见。值得强调的是,矫治这类问题必须有医疗、教育和家庭的协同介入,教育指导则应依据相应的理论架构和操作方法与技巧;在普通学校开设特殊指导班级亦是值得推介的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开展相关认知特征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可为其诊断和矫治干预提供依据。

2.2 儿童情绪障碍

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儿童情绪障碍的报道并不多见,但近几年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成为仅次于学习问题的第二位儿童心理障碍。北美报道4~18岁儿童少年重度抑郁障碍患病率在2%~8%之间[1,8];1999年-2000年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少儿心理门诊量分析显示,情绪障碍占14.1%[8];1999年-2001年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咨询门诊量分析显示,儿童情绪障碍占20.5%[9]。这类问题的早期表现主要以心境不良、退缩、哭泣沮丧、遗尿、学习困难、生活邋遢、睡眠问题、易激惹为特征,个别甚至可发生于婴幼儿期,典型的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恐怖症及强迫症等则多为继发衍生。虽然还不能确定儿童情绪障碍患病率上升的原因,但急速变化的社会家庭变革、母子早期分离、家庭破裂、虐待和忽视、人口迁移、学习竞争压力增加等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由于儿童缺乏家庭支持等保护因素,上述原因使得儿童对各类应激事件的易感倾向更为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非品行障碍性离家出走可能预示着是一种隐匿性抑郁的表现。通常,儿童情绪障碍很少受到关注和治疗干预,在一社区样本内被诊断患有抑郁的青少年中,只有20%接受了治疗[1]。目前许多用于成人抑郁症的药物已用于治疗儿童情绪障碍,尤其是新型5-羟色胺再摄入抑制剂越来越多被推荐使用,其中氟西汀、舍曲林已经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10]。

2.3 品行障碍和青少年违法[1,6]

临床诊断的儿童品行障碍患病率约为2%~6%,对立违拗障碍则更高,多为男童。儿童习惯性偷窃、撒谎、攻击等品行问题总是与行为相关联;部分品行障碍可由ADHD发展而来,且ADHD多合并对立违拗障碍,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顽固、敌意和挑衅行为[1]。有些ADHD儿童的问题行为本身亦可招致家庭暴力管教、学校惩罚和伙伴排斥,从而加重叛逆行为;典型品行障碍则更多的是暴力管教、溺爱放纵、父母离异、忽视、贫穷、待、目睹犯罪所引致。童年期持续性攻击行为和行为模式,往往是成年期人格障碍的先兆,约40%的品行障碍儿童可发展为成人期人格障碍,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障碍[1,6]。品行障碍儿童热衷于许多危险行为,他们是意外伤害、物质依赖、自杀、性病、违法犯罪高风险人群,他们因品行问题引致的多种原因而早亡的比例比普通儿童高出5倍之多。资料表明,这类儿童的矫治、转归要比一般行为问题儿童难得多,因此,对他们实施早期预防和干预十分重要。

2.4 不良习惯及行为偏异

发育行为儿科学将儿童期吮手指、啃咬指甲、夜间磨牙、拔毛癖、摩擦癖、撞头、屏气发作、遗尿、睡眠紊乱、异食癖、过度依赖母亲、电视电脑依赖等界定为不良习惯及行为偏异[1],多由发育落后、分离焦虑、虐待忽视、过度关注和过度干预等因素导致,核心问题与情绪障碍关联,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临床资料表明,早期“难养”气质类型婴幼儿容易引致母亲的养育焦虑或情感排斥,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和父母养育“定势”,从而诱发或加重儿童的这类行为问题[10]。与父母分离和依恋关系损害是导致儿童抑郁和恐怖的易感因素。未及时干预矫治的儿童可能继发为其他类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通过健康教育、父母咨询或养育指导来预防和矫治这类问题颇有成效,如建构安全依恋型亲子关系。

2.5 儿童虐待[8]

指父母、监护人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施以躯体暴力或性暴力,造成儿童躯体和心理的伤害甚至死亡,或对儿童日常照顾、情感需求、生活监护、医疗和教育的忽视(neglect)现象。西方社区样本研究显示,儿童躯体虐待发生率为8.1%~10.7%,待发生率在9%~28%之间。据估计,美国每年约 240万儿童受到虐待,有5000名(1986年报告只有1200例)儿童被虐待致死,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4亿美元[4]。儿童虐待在我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家庭中发生的虐待儿童现象具有隐匿性,被掩盖和漏报情况相当普遍,农村边远地区留守儿童尤其突出。就家庭内而言,施虐者大多是男性成员,70%的躯体虐待和90%的待是由男性造成的;95%以上的躯体虐待及70%左右的待是由家庭成员造成的(如)[4]。相对而言,家庭外成员施虐于较大儿童,且重复发生率低些。家庭施虐多在儿童较小时开始,且反复发生,持续时间长,有时多达十数年。虐待儿童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虐待儿童的家族似乎有重复的特征。虐待往往导致儿童严重的身心伤害,如伤残、死亡、身心发育落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恐怖、人格障碍、自杀、过早、物质依赖、自虐自残等。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受虐儿童较多发展为成人期精神障碍、残忍、攻击倾向和人格障碍[1,10]。所以,通过科学研究揭示我国儿童虐待问题的现况与特征,为预防干预和立法提供依据十分必要。

2.6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11]

儿童ASD成为目前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WHO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设为国际孤独症关爱日。ASD是婴幼儿期发病的一种以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狭小兴趣取向为特征的严重精神障碍。美国疾控中心(CDC)报告每150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患ASD,男女比约为4∶1;智商在70以上的高功能孤独症和Asperger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约占总体患者一半以上。ASD病因未明,遗传研究陆续报道了许多相关的染色体及变异基因,但检测重复率并不高,临床上目前仍缺乏特异的生物学诊断指标和治疗方法。典型孤独症几乎终生难愈,而部分AS则可以回归社会,但始终伴随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困难。虽然近来国内的ASD研究报道较多,但仍缺乏大样本的循证依据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资料,诊疗状况亦良莠不齐,康复治疗多在民间机构实施。高功能ASD,尤其是AS的早期误诊漏诊相当普遍。笔者发现,有些在校AS男童虽然学业成绩尚可,却特别容易出现攻击、强迫性、窥视癖、生活邋遢、羞耻感薄弱、骚扰异性等行为问题,并由此遭多方投诉和开除学籍的案例颇多,青春期后他们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的麻烦更突显。AS未经及时科学的干预矫治,后期可能发展为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重型选择性缄默症、严重的进食障碍、强迫等精神疾病。ASD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最值得提倡的做法。

2.7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

据官方数据显示[12],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总数高达5300万,他们当中出现教养失范、分离焦虑、情绪障碍增多,伴随而来的还有辍学和网络依赖者增多,意外伤害、出走、遭虐待和犯以及品行障碍和青少年违法者增多。流动儿童随打工父母来到城市,因为父母收入低、生活条件较差、居无定所,其教育、卫生保健状况令人担忧。由于看护人健康知识匮乏,保健喂养措施少,儿童健康状况欠佳,对儿童保健服务的利用率也偏低,在获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面比城市固定居住儿童要差得多[13]。

2.8 儿童青少年心身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与内容的变革,肥胖症、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疾病、关节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睡眠障碍等疾病的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而这类儿童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仅以肥胖为例,北京地区6~18岁儿童中代谢综合征单一组分检出率依次为:肥胖占9%,血脂异常占9.8%,高血压占9%,空腹血糖耐受损占2.45%。在儿童肥胖成倍增加的同时,既往儿童期罕见的2型糖尿病已经出现数10倍的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发达地区儿童期主要类型的糖尿病[14]。压力和紧张感是导致儿童贪食和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

2.9 其他

发育评估、学校心理卫生、跨文化比较研究、网络成瘾、青春期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父母养育指导、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研制开发适合于本国文化的心理卫生测评工具等均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3 应考虑的对策

3.1 呼吁立法和加大政府投入

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期心理卫生问题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矫治,可引致当事儿童更严重的精神问题,从长远来看,整个社会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2]。因此,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同时,制定了由国家承担责任的精神卫生法,为精神疾病患者群体提供适合的医疗保健服务。1991年WHO就出台了“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保护和改善心理卫生服务的诸原则”,呼吁各成员国通过立法和施行相关政策来保护和促进这类人群的合法权益。美国国家卫生局2001年出台了《儿童心理健康国家行动议程》,标志着美国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部级战略基本成型。在社会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我国,如今应该加快制定和出台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相关法案和政策,建立更多的儿童精神卫生保健机构与设施。

3.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学研究投入

儿童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我国社会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儿童心理精神卫生需求与专门机构和专门人才的不足成为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应该在大学医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扩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范围与途径,同时加大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如,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调查,探明上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和基线数据;结合我国种族、人口特征实际,从大脑机制、神经生物、神经心理、康复治疗等方面探索与揭示上述问题的相关神经机制;研制开发适合的行为矫治康复方法等。

3.3 开展学校和社区儿童心理卫生服务

从群体心理卫生和预防保健目的而言,应该大力推广和开展学校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学校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着眼于学生群体,主要任务是:(1)维护儿童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3)挖掘和提高个人潜能;(4)早期识别各种一般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5)对问题家庭实施及时的关注、咨询服务和干预;(6)社区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保健机构、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等建立密切的联系,给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信息与帮助;(7)及时转介专业机构[15]。当前服务重点在于改善儿童受教育的环境、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开展心理卫生问题和相关因素的筛查。可考虑通过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全国或区域性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筛查评估网络[16]。

3.4 拓展传统儿科学工作内容[10,17]

我国儿科学和儿童保健体系经过多年的创建与发展,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群,各系统专科分化日趋明细,若干新兴学科分支逐显端倪,并不断延伸辐射和壮大,如生殖医学、围生期保健、神经康复、新生儿急救、优生咨询等,说明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是应社会需求而应运而生。值得强调,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后来形成发展的学科分支,均面临着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为出生和存活的儿童生活质量与优质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合理而科学的卫生保健服务,为成人期的健康奠定基础。这就迫切需要儿科学和儿童保健学体系扩展服务内容与工作范围,实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例如,以小儿神经和儿童保健学科为依托来建构发育和行为儿科学体系,这是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些医学机构陆续开展起较正规的发育行为儿科学工作,至今显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Wolraich ML,Drotar DD,Dworkin PH,et al.DevelopmentalBehavioral Pediatrics:Evidence and practice[M]. Philadelphia :Mosby,Inc.2008:12-15.

[2]静进.重视中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及相关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57-259.

[3]全国22 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 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15.

[4]静进.儿童虐待[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1):701-703.

[5]高鸿云,吴增强,邓伟,等.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1(2):32-37.

[6]钱秋谨,杨莉,王玉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3):323-326.

[7]静进:儿童学习障碍及其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3):1673-1677.

[8]姜季妍,李晓非.儿童少年情绪障碍260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3):229-230.

[9]温盛霖,王玲.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询者临床资料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157-158.

[10]沈晓明,金星明.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

[11]静进.应重视和加强高功能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诊疗工作[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27-429.

[12]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德育,2008,6:34-37.

[13]闫淑娟,陈欣欣,段建华,等.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542-543.

[14]米杰,梁亚军.我国代谢综合症的流行现状和预防对策[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增刊):90-92.

[15]Delphin ME,Rowe M.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ultural Competence fo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J]. Prof Psychol Res Pract,2008,3(2):182-191.

[16]Slep AMS,Heyman RE.Public Health Approaches to Family Maltreatment Prevention:Resetting Family Psychology' s Sights From the Home to the Community[J]. J Fam Psychol,2008,22(3):518-528.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第6篇

【关键词】精神卫生问题患儿心理护理

大量的研究发现,儿童期的精神卫生保健工作将影响人的一生,做好此阶段的心理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几年来,我们从心理护理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1研究对象

1.1研究组共105例,男85例,女20例,来自我中心儿童心理门诊。

1.2对照组共100例,男79例,女21例,选自门诊患儿及“儿童精神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出的阳性儿童。两组儿童,通过自拟的精神卫生量表,筛检出阳性者入组,包括多动、抽动、行为问题、语言障碍、注意障碍、性格问题、饮食障碍、学习困难、智能偏低等。对研究组儿童采取一系列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则单纯药物治疗。

2具体方法

2.1由专家负责,由单独建立患儿心理档案,将患儿父母详细情况(包括一般状况与心理测试后果等)作认真记载,填写“家长教师问卷”,翔实掌握其具体情况,将患儿的IQ后果,艾森克人格测试,学习成绩等入档。

2.2通过患儿“反馈日记”了解其1周以来的行为思想变化,对父母的意见等,发现好的苗头及时表扬,不良倾向或不孕的家教方式及时反馈给其父母,以便进行家庭治疗。

2.3经常与患儿教师取得联系,以电话、书谈等方式将儿童的具体情况与病情介绍给老师,以取得其配合。如个别老师对于患儿的抽动症状误以为“恶作剧”而横加指责,惩罚患儿使之病情恶性循环,经过与教师的沟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从患儿服药前、中、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精神科药物的知识,做好三个阶段的心理护理,及时解除思想顾虑并印制了一些科普知识手册赠给他们,颇受欢迎。

2.5对患儿均作家庭治疗。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此法是解决儿童心理障碍的最佳选择之一。通过帮助他们沟通的技巧,使很多儿童获益匪浅。

2.6充分利用学校开家长会的时机深入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同时,利用传媒,如广播、电视、小报、科普手册、录相等各种形式大力向社会宣传儿童心理卫生常识,收到明显的社会效果。

3结果

经过上述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5项内容均较为满意。

4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对儿童心理问题开展心理护理措施非常必要。同时说明,以护士的知识、情感、技能综合应用,取代单纯执行医嘱的技术服务,以身心结合的整体护理为目标,拓宽护理功能,建立与目标相对应的科学施护方法,创建新的护理社会效果。

根据家长、教师问卷所得结果与本次工作实践证明,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是子女罹患各种心理障碍的危害因素,因此在作心理治疗时要密切结合患儿父母的心理特征,养育方式等因人制宜地给予指导。同时,切记要充分调动患儿家长、教师、医务人员三者的综合力量,作好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正。新晨:

参考文献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第7篇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儿童精神病学迅猛发展,我国儿童精神健康问题检出率高达7.03%~14.89%。虽然多数研究者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COS)发病率是很低的,但是据Burd等的调查,2 ~ 12 岁儿童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小于1 /10 000,但在住院儿童中精神分裂占绝大多数,且当儿童进入13岁以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呈显著性的增长。杨家义、杨坚等对121例儿童精神障碍分析也发现,儿童精神疾病诊断分布中儿童精神分裂症人数(为30.58%)最多。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容忽视。本文以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从总体上把握该研究脉络并进行反思。

一 何谓“儿童精神分裂症”?

1、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精神分裂症可发生于成人和儿童,起病年龄在儿童期(一般来说14岁以下)的精神分裂症成为儿童精神分裂症(COS)。它是儿童精神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据国外报道15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约0.14%~0.34‰。国内文献报道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05%~0.08‰,男女比率相差不多。起病于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起病者显著增多。起病年龄最小者为3岁,一般以12~14岁少年占多数。

2 诊断标准

2.1 症状标准

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以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并与相应年龄行为的活动表现有明显异常和不协调,同时至少有下列症状之一:

(1)思维贫乏,联想散漫或破裂,思维内容离奇,有病理性幻想和妄想。

(2)情感淡漠,孤独退缩,兴趣减少,自绪波动,无故哭笑或焦虑恐惧。

(3)意识清晰情况下,出现有感知障碍、行为紊乱、精神运动兴奋、作态、违拗或迟钝少动。

2.2 严重标准

适应能力明显受损,与大多数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明显异常,包括在家庭、学校各种场合下的人际关系、学习表现、劳动和自助能力的变化和缺陷。

2.3 时间标准

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

2.4 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和发育障碍。

3.1 起病形式

缓慢起病为多,随年龄增长,急性起病逐渐增多。

3.2 早期症状

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主要为情绪、行为改变、睡眠障碍、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等,部分病例早期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3.3 基本症状特征

(1)临床症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年龄小者症状不典型,单调贫乏;青少年患者基本症状逐渐与成人相近似。

(2)情感障碍:大多表现孤僻、退缩、冷淡,与亲人及小伙伴疏远或无故滋长敌对情绪。无故恐惧、焦虑紧张、自绪波动等症状。

(3)言语和思维障碍:年小的病例常表现言语减少、缄默、刻板重复、言语含糊不清、思维内容贫乏。年长患儿可有病理性幻想,内容离奇故怪的妄想内容,并常有被害、罪恶、疑病和非血统妄想。

(4)感知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感知障碍多较生动鲜明,恐怖性和形象性为特征,可有幻视、幻听(言语性或非言语性)、幻想性幻觉以及感知综合障碍(如认为自己变形、变丑等),尤以少年患儿为常见。

(5)运动和行为异常:常表现兴奋不安、行为紊乱、无目的跑动,或呈懒散、无力迟钝、呆板少动,或出现奇特的动作或姿势,常有模仿动作或仪式性刻板动作。少数患儿表现紧张性木僵和兴奋,冲动、伤人和破坏行为。

(6)智能活动障碍:主要见于早年起病的患儿。大多病例一般无明显智能障碍。

4 预后

随访观察结果表明,儿童发病的年龄、病程、治疗早晚、性格等均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有影响。James等人研究表明:儿童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越早, 预后就越差。另外病程逐渐进展并无间歇缓解、治疗晚、病前具有病态性格者,预后不佳。因此,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积极治疗,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二 目前国内儿童精神分裂症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近年来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文献的阅读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研究者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因素的研究,特别是神经生物学因素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研究。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例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神经发育异常、神经营养素-3基因甘氨酸、神经营养素-3基因谷氨酸多态性等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的研究。

2、儿童精神分裂症基本心理过程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以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许多研究者研究了儿童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记忆障碍、注意功能缺陷等具体心理过程,表明认知障碍、记忆障碍、注意功能缺陷等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症状。

3、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特别是抗精神药物治疗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目前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近年来对于治疗特别是在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药物治疗上做了很多研究。除了传统的抗精神药物氯丙嗪、氯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和氯氮平,大量关于其他药物:阿立哌唑、奥氮平、齐拉西酮、利培酮与舒必利、利培酮与奋乃静等药物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都进行了。另外,由于儿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绝大部分患着有明显的复发倾向,且目前无根治的有效措施,控制症状和减少复发仍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且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进行了许多非药物性治疗方法的研究,例如:李春芳、刘松柏、李珏对家庭干预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对照研究表明通过定期干预患儿在家用药,可使复发控制在萌芽状态;黎丽燕等关于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证实药物治疗配合康复技能培训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帮助患者尽早的适应生活,对预防社会功能衰退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心理护理等方法都被证明能促进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第8篇

心理异常行为,是一个比精神疾病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了各种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疾病,也包括了一些尚未达到诊断标准,但偏离了常态下应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各种症状。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道,世界范围内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发生率为17%~22%。也就是说,大约在每5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儿童患心理行为异常。这对家庭幸福及社会和谐与稳定会产生很大影响。但由于多数家长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故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没有去医院诊治;即使有去求医的儿童,也仅是少数患儿在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就诊。这种现象,应引起家长、医务人员及相关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

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主要有:进食障碍、排泄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和严重精神障碍等。医务工作者调查发现,在儿童内科门诊和儿童保健科就诊的患儿,有心理行为偏离和障碍者约占所有病例的1/3,在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中,以注意力缺陷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和各类情绪障碍为主;在儿童保健科就诊的患儿中,语言障碍、学习困难、遗尿症和睡眠问题也是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在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儿童患者中,最多见的疾病是:注意力缺陷障碍、情绪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

当孩子出现心理异常行为时,家长应将其送到儿童精神心理科请医生诊断与治疗。而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容易漏诊或误诊,因为他们缺乏专门培训,对儿童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差。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第9篇

【中图分类号】 B 842.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1-1281-03

【关键词】 情绪障碍;症状和体征;策略,实验性;儿童;青少年

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指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与儿童发育和境遇有关的一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怖、抑郁和强迫[1]。近几年儿童情绪障碍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成为仅次于学习问题的第2位儿童心理障碍,如仅分离焦虑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就达10%。据《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估计,我国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有3 000万。一般的情绪问题在儿童身上具有普遍性,这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尤为凸显。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许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如独生子女政策的深化贯彻、城市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生存竞争加剧、学习和生活压力日趋递增 、人口大规模流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儿童入学入托困难、贫富差距加大、家庭结构改变、地缘文化冲突等使儿童青少年发生以情绪障碍为主的心理行为问题日趋突出[2-3]。然而,多国资料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儿童情绪问题往往被忽视,许多情绪障碍儿童根本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援助,如在一社区样本内被诊断患有抑郁的青少年中,只有20%接受了治疗;甚至有许多养育者或医师认为儿童情绪障碍只是他们发育过程中遇到的一过性轻度紊乱,随着正常生活过程会自然消失[1]。虽然儿童情绪障碍不一定与成人期神经症存在必然的连续性,但事实是,相当部分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可持续至成年时期,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演化为更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和伤残死亡[1-3]。

1 现状

所有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经历过害怕、担心和焦虑的情绪,但真正的情绪障碍则是对儿童成长构成危害且持续较长的负面情绪体验,其中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其次分别为抑郁、强迫和恐怖发作。典型的儿童情绪障碍在DSM-Ⅳ和ICD-10在分类上有所区别,大致可分为焦虑障碍(其中包括ICD-10的分离焦虑、社交焦虑、恐怖性焦虑及同胞竞争焦虑)、躯体化障碍(如癔症)、心境障碍(抑郁障碍)和恐怖症,儿童强迫症更多地被纳入到焦虑障碍,这些分类病症在儿童似乎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往往表现为害怕-焦虑-强迫-恐怖发作-抑郁这样一种连环关系。害怕和焦虑的单独症状可能持续较短,但发展至“障碍”程度则将持续很长时间,如焦虑障碍一般都在数年至数十年以上[1,4]。值得强调,通常发生于儿童的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LD)、品行障碍(CD)、广泛性发育障碍(PDD)、睡眠障碍、抽动症、肥胖、遗尿症等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有的往往是其重要的合并症之一,如抽动症往往合并强迫行为,遗尿和睡眠障碍多合并焦虑障碍,PDD容易合并恐怖发作等[4]。

国外报道4~18岁儿童少年重度抑郁障碍患病率在2%~8%之间;Castello等发现,在800名儿科病人中情绪障碍总患病率为8.9%。忻仁娥等对上海3000多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发现,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66%;湖南地区的流行病调查报道儿童情绪障碍发病率为1.05%,南京儿童精神科门诊中情绪障碍占2.1%。1999-2000年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少儿心理门诊量分析显示,情绪障碍占14.1%;1999-2001年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咨询门诊量分析显示,儿童情绪障碍占20.5%[2]。近年来,发达国家投入于治疗情绪障碍的费用十分巨大,如美国每年用于治疗焦虑症的费用就已超过420亿美元,其中1/3用于国民的精神卫生保健,其他多用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治疗,此外每年还耗资3千多万用于情绪障碍相关的科学实验[5]。

2 主要原因

2.1 生物学因素 研究表明双生子样本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同病率高,焦虑障碍具有生物易感性,约20%患儿一级亲属中有焦虑障碍,女童的焦虑遗传性大于男童,强迫-冲动行为和退缩-抑制行为的遗传影响要大于特定恐怖或分离焦虑,后者多由养育者诱发,如母亲的神经质、家庭功能无效、贫穷等对儿童焦虑障碍的影响更明显。而抑郁的遗传度可达35%~75%,如果家长患有抑郁症,子代在13岁前罹患抑郁的可能性是正常对照组儿童的14倍,家族和双生子研究表明,对于消极情感的易感性具有遗传特性,特定环境刺激和压力促发易感发作,研究发现入组患者的5-羟色胺传递基因(5-HTT)异常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且发生自杀与生活事件压力相关[1,4]。

2.2 社会心理因素[5-6] 在我国,影响儿童情绪问题的主要环境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如父母离异、虐待与忽视、家庭暴力、父母或酒依赖、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父母自身的焦虑情绪、过早被托养或寄宿、目睹或暴力等;(2)社会,如儿童经常处于危险处境、遭遇自然灾害、遭受犯、缺乏健康关怀、文化传媒的负面影响、信任危机、酒与依赖、网络成瘾、目睹犯罪、肥胖或其他健康相关问题等;(3)学校和幼儿园,如父母教师的高期望值、学习压力、睡眠不足、学业失败、教师态度与教学方法、课业繁重、伙伴友谊损害、遭受欺侮、偷窃或其他品行问题、缺乏体育锻炼等;(4)其他,战争和恐怖事件、电视暴力、电子游戏、互联网冲浪等。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农村和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数达到5400万,他们当中出现分离焦虑、养育失范、遭受虐待和忽视的比率相当高,一些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青少年也因父母疏于管教和情感沟通而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1-2,5]。

精神动力学认为焦虑和恐惧是早期创伤性体验深植于潜意识中,通过内心防御和冲突矛盾表现出来。依恋理论认为早期的母子分离体验和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儿童缺乏安全感,易产生分离性焦虑。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的人格形成与塑造受父母影响很大,尤其是母亲的情绪与教养态度。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和恐惧情绪是通过条件反射学习而获得,如有些焦虑特质或神经质的母亲,往往将不良的情绪投射给儿童,从而使儿童出现“潜移默化”的焦虑倾向。认知理论认为儿童的焦虑和抑郁与其消极感知、归因风格和负性信念有关。儿童早期社会应对方式单纯而有限,在新情景中遇到各种应激事件时,往往身处矛盾而无法解决,极易产生情绪波动和焦虑,严重的精神打击更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另外,家长刻板而严苛的教养以及强制压力可使儿童产生持续的焦虑、矛盾与恐惧。临床观察表明,焦虑障碍的儿童多来自父母过度关注或过度干涉的家庭。对后者另一解释是父母焦虑情绪对儿童长期投射的结果[4-6]。

3 表现特征

3.1 焦虑障碍 幼儿期多表现烦躁、好哭泣或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其气质类型多属于“难养育型”。3岁以后易表现害怕、恐惧或预感不祥。如不愿离开父母,纠缠母亲,上幼儿园时显得辗转不宁,惶恐不安、哭泣、喊叫、甚至威胁父母若离开则自杀等。儿童较易出现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时有呕吐、腹泻,或呈营养不良容貌。夜间入睡困难、睡眠不宁、易惊醒、多恶梦或梦魇等。入学后有发作性紧张恐惧,总担心要发生不祥或可怕的事情,经常焦躁不安、唉声叹气、对家庭不满、报怨或发脾气,拒绝上学,即使勉强到校也少与同学老师交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偏差或下降明显。患儿因焦虑、烦躁情绪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和冲突而遭排斥,因此不愿上学,常有旷课、逃学现象发生。常伴有恐怖症状、强迫症状,有时演化为学校恐怖症。还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头晕、头昏、头痛、出汗、恶心、呕吐、腹痛、口干、四肢发冷、腹泻、便秘、尿急、尿频、失眠和多梦等[1,5,7]。

3.2 心境不良和抑郁 情绪低沉,表现为不愉快,悲伤,哭泣,自我评估过低,不愿上学,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想死或企图自杀。也有表现为易激惹、发脾气、违拗、无故离家出走等。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动作迟缓、活动减少、退缩萎靡,严重者可呈类木僵状态;思维迟钝、低声细语、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自责自卑。年龄大的儿童可有罪恶妄想。有些患儿可能表现反向症状,如不听从管教、对抗、冲动、攻击行为或其他违纪不良行为等表现。常诉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昏、疲乏无力、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某些非品行障碍性离家出走恰恰是儿童抑郁症的重要征兆[1,4-5]。

3.3 恐怖症 (1)恐惧反应:儿童对某种物体或情景产生异常强烈持久的恐怖,而某些恐惧对象并不具有真实的危险(如看到猫),却表现出不合乎常理的恐惧反应。儿童常见的恐怖对象有:①黑暗、昆虫、动物、火光、强声、雷电;②社交、与亲人分离、上学、孤独;③细菌、患病、出血、死人等。儿童常有预期性焦虑,经常提心吊胆,害怕恐惧的事情发生。有时明知恐惧对象对自己没有危险,但无法自控,内心痛苦。(2)回避行为:有逃离恐怖现场或回避做可能引起恐怖的事情。如对昆虫恐怖的儿童,看到或听到昆虫的声音立即逃离,甚至怕别人提到虫子。(3)急性焦虑反应: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表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潮红、出汗、心慌、胸闷、血压上升、恶心、四肢震颤或软弱无力,重者可瘫软、晕厥或痉挛,并有饮食和睡眠障碍等。(4)社交恐怖:与他人交往时产生恐怖感,害怕他人的关注和可能引起的尴尬,出现脸红、张口结舌,并设法回避。常表现害怕去社交场合,怕遇见陌生人,回避与家人以外的人接触,不愿上学和参加娱乐活动,不愿接电话,不愿向老师提问,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引起惊恐发作。多发生于青春期,脑子里总想着该怎么走路、该怎么说话、该穿什么衣服等。学校恐怖症与之多为连续体。(5)学校恐怖:为达到不上学目的,早上起床常诉说头痛、腹痛、食欲不佳、无力等,得到父母同情后,则可实现暂不上学,在家期间无任何异常症状;一旦令其上学则会哭泣、吵闹、焦虑不安,并出现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尿频和遗尿等症状。若被强制送到学校,则表现畏缩、低头、不与人打招呼、不敢直视人;上课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老师,怕提问;若被提问,则心慌意乱、站立不答,或口齿不利、结巴重复。在校期间儿童恐惧异常严重,可能不停给家人打电话,哀求哭诉,并强烈要求回家,一旦放学如释重负。病程后期儿童还会通过毁物、攻击父母、自伤等家庭暴力达到不去学校的目的,继而情绪逐渐低落消沉、倦睡。后期可出现某些精神症状,如幻听幻觉、心境不良和抑郁等[4,8]。

3.4 强迫症 分强迫观念和行为。(1)强迫观念:非理性和不自主重复出现的思想、观念、表象、意念和冲动等。如怀疑污染物、得绝症、自己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遭袭击、有人破门而入、自己遗忘等。强迫性回忆一些经历,如回忆扰,则重新开始进行回忆,否则就焦躁不安。强迫性对立表现为矛盾的思维,如担心父母死去,又因此而自我谴责,怕自己伤人或被他人所伤。强迫性穷思竭虑会反复持续地思考某些近乎荒唐的事件。强迫性意向是儿童产生莫明的冲动或内心驱使,即刻要行动起来,但又不能转变为行动,试图用强迫行为抵消强迫观念。(2)强迫行为:是重复的、有目的的、有意图的行为动作或心理活动,以强迫洗手和洗澡多见。可能因对细菌、粪便、唾液、垃圾或可能导致的疾病恐惧和厌恶而反复洗手洗澡,洗完手甚至不敢关水龙头,不用毛巾擦,怕手触物而再被污染,若不小心碰到物体,则必须再洗,有时每天洗手多达几十遍。有的因“洁癖”而影响进食,怕吃带污染的食品。强迫动作还包括触摸、计数、储藏、整理和排序,如不停地整理书包、放置鞋袜、叠衣被、数窗格、数马路电线杆、数地砖、踩地缝走路、强迫开关门、反复检查门窗是否上锁等。有些患儿要求他人,特别是父母重复某些动作或按某种方式回答他的问题等[7]。

3.5 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指儿童遭受严重的创伤性体验后出现的持续性焦虑和无助感状态。多因突发灾难事件、目睹恐怖场景、遭受虐待、战争、强烈应激等所致,表现强烈的恐惧和无助。(1)闯入(intrusions)体验: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当面临类似情绪或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纪念日时,又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2)持续警觉:难于入睡或易惊醒,注意集中困难,激惹性增高,过分的心惊肉跳,坐立不安,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相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3)持续回避: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场所,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反应迟钝。情感麻木,与人疏远,不亲切,对亲人情感变淡,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变窄,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计划,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等。(4)其他:攻击行为、过度饮酒或用药以及故意自伤和自杀等。抑郁、负罪感也常见于灾难幸存儿童,年龄稍大幸存儿童可能会痛苦地思索人生目的与意义。年幼儿童常做创伤事件噩梦,白天可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创伤的回忆,如反复画与创伤事件有关的画题内容,玩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游戏,出现退缩行为和行为,可能表现更频繁的攻击与破坏行为[7-8]。

另外,发育行为儿科学将儿童期吮手指、啃咬指甲、夜间磨牙、拔毛癖、摩擦癖、撞头、摒气发作、遗尿、睡眠紊乱、异食癖、过度依赖母亲、电视计算机依赖等界定为不良习惯及行为偏异,多由发育落后、分离焦虑、虐待忽视、过度关注和过度干预等因素导致,核心问题与情绪障碍关联,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2]。

4 基本对策

4.1 对症综合治疗与干预 (1)查明原因,消除诱因。如家庭和环境因素、学校因素、早期母子分离等。(2)心理支持和相应的心理治疗。治疗者要获得儿童的信任与配合,耐心听取儿童主诉和家长的介绍,有目的谈,改变儿童对病症的认识。常用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放松训练、游戏疗法、音乐疗法、角色扮演、认知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对10岁以上儿童可结合实施认知治疗,包括重现自我、榜样、暴露、角色扮演、放松训练和认知增强训练等。(3)家庭辅导。指导和咨询儿童父母,提高对儿童疾病的认识,了解产生疾病的因素,并要求父母配合医疗,消除家庭环境或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父母自身缺点或不良情绪特征。(4)药物治疗。有关情绪障碍的药物是精神药物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目前许多新型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开始用于儿童情绪障碍的治疗,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入抑制剂(SSRI)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疗效明确、半衰期长,每日仅服一次,且副作用较低。此外,亦可辅以三环类抗抑郁剂或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1,4-5]。

4.2 儿童精神卫生立法和加大政府投入 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期心理卫生问题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地干预矫治,可引致当事儿童更严重的精神问题,从长远来看,整个社会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同时,制定了由国家承担责任的精神卫生法,为精神疾病患者群体提供适合的医疗保健服务。1991年WHO就出台了“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保护和改善心理卫生服务的诸原则”,呼吁各成员国通过立法和施行相关政策来保护和促进这类人群的合法权益。美国国家卫生局2001年就出台了《儿童心理健康国家行动议程》,标志着美国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部级战略基本成型。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我国,如今应该加快制定和出台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相关法案和政策,投入建立更多的儿童精神卫生保健机构与设施。WHO已将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全球资源状况列入亚特兰大计划,各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制定所需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政策,以保证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提供及时而系统的服务。勿庸置疑,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加强和重视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干预与研究[2,5,9]。

4.3 大力开展学校和社区儿童心理卫生服务 从群体心理卫生和预防保健目的而言,应该大力推广和开展学校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学校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着眼于学生群体,主要任务是:(1)维护儿童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3)挖掘和提高个人潜能;(4)早期识别各种一般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5)对问题家庭实施及时的关注、咨询服务和干预;(6)社区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保健机构、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等建立密切的联系,给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信息与帮助;(7)及时转介专业机构。当前服务重点在于改善儿童受教育的环境、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开展心理卫生问题和相关因素的筛查。可考虑通过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全国或区域性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筛查评估网络[2,9]。

5 参考文献

[1] ERIC J, MASH DA.徐浙宁,等,译. 异常儿童心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52-392.

[2] 静进.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5):321-324.

[3] 闫淑娟, 陈欣欣, 段建华,等.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 542-543.

[4] 中根晃.现代儿童强迫.东京:岩崎学术出版社,2005:3-23.

[5] MARK LW,DENNIS DD, PAUL HD,et al.Developmental-behavioral pediatrics: Evidence and practice.Philadelphia USA: Mosby, Inc. 2008:12-15.

[6] 李雪荣.儿童期情绪障碍的治疗进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5): 314-315.

[7] 张建明.儿童情绪障碍.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1):1000-1002.

[8] 静进.儿童青少年厌学和拒绝上学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3):172-17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