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7:29:18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问题 解决式 教学策略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含义和意义

在初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过程中,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而展开,将问题的提出作为学习的开始,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学习的终结,所以,问题是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线索,问题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因为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基础,那么问题的质量就显的十分重要了,因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好的问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一旦问题选择失误,就很有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应该蕴涵丰富的知识点和科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关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实际应用和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构架的构建,同时问题结局的过程是学生全程参与的过程,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初中问题解决式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将知识更加灵活的运用,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

二、初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理解错误

问题是问题解决式教学中重要的线索,其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在实现问题解决式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问题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够落实教学目标。然而,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师队伍中,绝大部分教师错误的理解问题解决式教学,其将问题解决式教学简单地理解为练习式教学,也就是说简单和单纯进行模仿,以此来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实际上,问题解决式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解决某一类具体的问题,而是要以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桥梁,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体验知识并获得更多未知的知识,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2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

在初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只注重问题的结果讨论,轻视或者忽略问题解决的过程。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是现在初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中基本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初中数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首先创设问题情景,进而提出实际性的问题,然后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小组交流,交换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最后得出最终的结果。从表面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经历里整个思考讨论过程,但是实际上在对最终结果汇报的过程中,教师的处理方式却存在着差异,教师一般比较注重自己所期望的结果,而忽视那些不重要的结论,这样就会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思考。

三、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

3.1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切当的问题情景,以此来展开教学。未知的事物、思维动机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创设问题情景的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创设的情境应该同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真实感,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向未知探索的欲望。在创设问题中,通常情况下有通过演示实验,利用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生活中自然现象以及通过意想不到的错误等等来创设问题情景。

3.2指导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主客两个角度去指导学生。就客观方面而言,就是知识本身的特征,简单说就是数学本身的语言系统,以基本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运用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想象来解决那些相当复杂的问题,遇到具体的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对于同种语言符号具有不同含义,就应该采用随机应变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主观方面就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参差不齐,性格也存在差异,因此指导的方式和方法也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以便以后更加规范的指导学生的问题。

3.3合理评价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学评价一般分为两种: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威力达到某一教学目标而对问题解决过程不断进行的评价;终极性评价就是对某一教学活动的终极结果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因为形成性评价能够随时的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一旦出现错误或偏差时,就能够及时进行指导和更正,因此也就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知识串联起来,然后套用类似的方法和策略,这样不仅不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会严重的阻碍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应该合理评价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这样能够对学生积极思考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让学生更乐意投入到分析讨论问题中,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总结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一直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目前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世界各也都积极在研究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现在我国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仍然存在亟需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初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新的教学策略,以便未来更好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课题组,綦明男,李红婷;“问题解决教学”形式的数学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00年10期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第2篇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结构;特点

【作者简介】顾大权,男,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杨欣,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1.引言

中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深入,已逐渐深入到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其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人才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综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似乎教师、学生疲于各种考试的现象已有所改变,但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心理阴影成为教师常见的精神状态,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进程。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解放教师就要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的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对话组织者”。[1]教师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数学课堂管理上最突出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育管理策略的理论,努力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培养与塑造出一批富有全球视野、尊重生命、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管理行家、教学专家和名师;将有助于遏止甚嚣尘上的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真正的可能,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同时也让教师享受自主的尊严和职业的幸福。

也唯有真正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学习与成长打下基础,引领学生主动地学习和自我发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与方法

A.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从现实问题和现状入手,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充分调查和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管理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益形成的原因,并寻求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通过对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并对这些访谈进行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笔者从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着手展开了调查。

B.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有关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将下发103份教师调查问卷,400份学生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数学课堂管理的现状,以及数学课堂管理的特点,比较分析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张家港地区参加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103名初中数学教师为被试,比较不同数学教师管理策略的差异,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7.1%。以张家港地区参加了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400名初中生为被试,了解初中生评价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发展特点,收回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C.研究工具

a.自编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共23题,包括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9,NFI=0.809,RFI=0.863,CFI=0.841,IFI=0.846,TLI=0.816,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13,分半信度为0.902。

b.自编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包括环境体验、民主体验、师生互动体验、教学体验四纬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74,NFI=0.862,RFI=0.841,CFI=0.902,IFI=0.903,TLI=0.887,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27,分半信度为0.871。

3.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特点的比较分析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状况

a.总体状况

为考察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100名被试在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总体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

b.性别差异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诸因素和总问卷的均值和标准差如图1所示。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

图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图2初中数学课堂管理

策略的性别差异 策略的学历差异

c.学历差异

以学历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量变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

d.教龄差异

以教龄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在有效教学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和10-20年之间的教师。

B.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差异比较

a.总体概况

为考察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370名被试在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2。

表2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总体状况

由表2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

b.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男女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均值和标准差(N=370)

从表3中,不难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

c.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不难看出,不同年级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不显著。

4.总讨论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结构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概念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诸多概念,乍看之下,大量的信息往往使人不知所措,难以把握其重点,而这也在削弱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面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到有助于提升我国初中数学课堂管理效率的核心因素集合。在理论层面,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B.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特点

a.总体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学业韧性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虽然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得分总体较为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学课堂管理策略中的环境因素(M=4.27)明显高于有效教学(M=3.97),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具体教学方式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初中数学课堂强调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呼唤数学教师的效益意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1]。

b.性别差异

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这一情况表明,男教师可能在平时数学课堂上更注意对教学环境的把握,喜欢强调师生互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不同性别教师的性格因素有关。

c.学历差异

从图2中可以看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非常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造成这一个效果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学历教师接受的教育不一样,导致他们教育的知识、能力、动机和认知方式等不同。非常明显的是,研究生学历的初中数学教师他们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上的环境,采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数学课堂,更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并注重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教育培训。

d.教龄差异

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可见,初中数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会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数学课堂环境控制是一项需要经验积累的工作。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10-20教龄的教师多数是中年教师,在他们的性格因素中控制性和主导性更加强烈,所以他们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相对较差。而教龄10年以下的年轻教师,由于他们与学生年龄层更加接近,彼此认同感会更强烈,所以他们对学生更加民主,喜欢与学生交流。那些教龄达到20年以上的教师,因为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性格更加平和,在对待学生时,可以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学生,并与他们产生互动。

C.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特点

a.总体特征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张家港地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表明目前我市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满意程度较高,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市初中数学教育质量较高的事实。

b.性别差异

下转第112页

上接第088页

通过表3,我们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相较于女生,男生可能对数学课更具好感。

D.建议

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对学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本人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培养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a.形成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

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课堂教学监控以人的本性、需要、追求及基本存在状态为本,以人的方式实现人的发展[3]。而初中数学教师以人为本的信念是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及其学习的真实状态,更好地以智启智、以情激情,使课堂形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教学“生态环境”。[4]

b.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新要求,而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重中之重[5]。结合本研究,本人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以期抛砖引玉。第一,重视继续教育的作用。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另一面是终身学习。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进入大专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品质;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不应是固守于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除了侧重数学外,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第二,进行教育科研。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能凭经验去上课,应在理论指导下去教书育人,应善于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归纳、总结出有意义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第三,善于创新。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性较强的初中数学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能站在时展的前沿,具备超前于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对未来时代的气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使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1]陈东.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控策略[J]中小学教育.2008

[2]丛晓波.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J]教学科学研究.2003

[3]袁彩楚.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辽宁教育研究.2004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第3篇

【论文关键词】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之的化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存在较大差异,高一新生在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笔者希望一方面能简单地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分析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希望这一研究能为学生全面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并能对完善教育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近几年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变化较大,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差别也较大。笔者在高一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高新生在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笔者希望一方面能简单地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分析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希望此研究能让高一的化学老师们重视初中高中化学课程衔接问题,关注学生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高中新生平稳地渡过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转化的这一过程,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

一、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由于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要想做好要做好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实施衔接的工作还应对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做到知自知彼,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对高一新生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及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珠海市第一中学,2009年高一级学生,总人数为382人。发出调查问卷382份,回收问卷370份,为有效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使用的是“学习方法运用能力’量表。内容说明: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是重点学校学生,但是学生对学习方法运用只达到一般水平;高一学生在学习方法运用上与初中相差不大,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简答题中突出的主要问题有:高一化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课堂容量加大、教师讲课进度快,而且枯燥的理论知识增多。高一化学教材内容较简单,但是配套的习题较难,看完教材还是不会做习题。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能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希望多讲解题技巧,还希望老师多总结整理知识要点,归纳重点难点。

(二)有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初中及高一化学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可以看出近年来高中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访谈中教师们分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主要的特点是记忆性的知识较多,灵活度不够;解题针对性较强,思维训练不足,知识不系统,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高一化学应重点培养学生:1、观察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归纳总结的能力4、记忆型学习向运用型学习转变。

二、人教版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内容衔接特点

笔者从课程的组织,教材内容的编排设计角度对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在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衔接上,充分体现了教材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三者合的原则。

但是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教材过于注重“三序结合”将难点分散编排,使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整合,难以形成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2、形象思维的训练不够;3、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些脱节,教材中示范性计算例题太少,但练习题中对计算方法、计算技巧要求较高。现在总结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高一需要补充的内容,如表3所示。 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表3初高中化学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补充的内容

三、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实施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综合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和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一这一特殊转折性的学年,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原则,笔者结合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几点适用于高一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上好绪言课,重视学生心理衔接

初中的化学课堂给学生的印象是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要让学生延续这一美好的印象,高中的第一节化学课就尤为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高一第一节课化学课,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老师的信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信心。

(二)展示学科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的魅力也充分体现在了化学实验上。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功能,应计好课堂上每个实验。精彩的化学实验就像一位不会说活的老师,默默无闻地把科学原理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有的实验按照教材操作效果不尽人意,就需要设法改进实验,增强实验效果,使其更具说服力,还能展示教师智慧、增加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化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化学史讲故事。通过化学发展史的线索,使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力求反映最新的化学观念和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揭示学科规律,渗透学习策略教学

有效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学会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化学学习策略有多种,笔者在教学过程会有意识地渗透化学学习策略的教学。

1.归纳总结学习策略实施

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归纳总结知识点。例如,归纳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用表格比较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等。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第4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有效课堂 教学调节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71

初中地理教学的提问反馈主要存在于理答环节,在传统地理教学提问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的问题答案多于问题本身,忽视问题的探究性过程,且教学提问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学生很少提出问题。

有效性提问立足于地理教学目标,增设相关提问类型,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功能。有效性提问还具备教学的反馈与调节功能。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与拓展,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并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实现有效理答。

传统初中地理教学的提问类型多为记忆型提问,观察型提问以及理解型提问。此三种提问类型均为低层次提问类型,主要考查学生的书面知识记忆,以及学生观察直观材料的能力,缺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应用型提问、探究型提问、评价型提问类型,无法锻炼学生分析、解决与评价地理事物的综合性能力,且提问的次数较多,随意性较强,使得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提问普遍缺乏目的性与策略性。

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前,首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新课的备课工作,熟读教材,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掌握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以教材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直接讲述知识的教学方式去引入新课,这种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锻炼。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不但能够很好地活跃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所带来的昼夜长短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来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给地球自然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许多学生在进行初中地理学习时,往往会认为初中地理知识点过多,而且许多知识记忆性较强,离自己的生活实际较远,导致许多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感,缺乏初中地理学习的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较远,产生了知识与应用的脱节。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进行初中地理学习时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点记忆不强,常常出现记不清、记不全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初中地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初中地理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将初中地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构建探究式教学情境,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教学时,则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构建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情境,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除了地震给人们带来严重影响,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影响呢?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对自然资源、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资源的影响,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程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17

随着初中地理课程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初中地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新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旧的地理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及地理学科的教学理念,改变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研读和分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境,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去实施和展开课程教学内容,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策略。在性质上,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对于改进课程教学问题,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初中学生在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积累和储备,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除了包含很多的地理理论知识之外,还涉及有关地理运算以及推理的内容,对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和障碍,因此根据初中地理的教学实际选择科学、合理的地理教学策略,对于改进课程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初中地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在课程教学氛围的创设和营造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地理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注重教学氛围的转变和营造,激发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氛围之内,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之下,更好的进行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挖掘,提升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情,拉近学生和学科学习以及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迅速的集中学习精力,融入课堂教学环境,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以更加主动、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课程教学过程,从而更加积极的和教师进行配合和互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认为营造教学氛围是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一种浪费,从而使得地理课程教学呈现出一种枯燥僵化的状态,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在压抑的教学氛围之内,逐步丧失进行地理课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进而影响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因此针对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应该及时的扭转和加深自身对于教学氛围营造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认识到良好教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的作用,进而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创设。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播放相关的地理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教学氛围的影响和感染之下,更好更快的投入到地理课程学习状态中。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消除自身对于教师的畏惧心理,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改进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融洽的地理课程教学环境。

其次,加强地理学科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注重地理知识点的传递和消化过程,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之中,并且以现实生活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对自身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验证和补充,进而在生活和地理课程学习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学习关系,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使地理知识从理论和书本中跳脱出来,走进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和生活,更好的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提升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从学科属性上来看,地理学科不仅有着极强的理论性,同时还具有生活性和实用性,但是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于地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分析,让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进行机械式的背诵和记忆,割裂了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地理理论和实用性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被限制在狭小的框架之内,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和梳理,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将教材内容灵活化、实用化,彻底改变学生对于地理课程教学的认知和理解,凸显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元素,提升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第6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0引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针对平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进行归纳总结,探讨新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从而寻求教学效果的理想化。如何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吸收率、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最高达成率,达到促进教学工作、减负增效、高校教学之目的,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时效的目标是极其值得研究的问题。这篇文章以初中地理教学为切入点,对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针对地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对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并且对以后课堂教学策略的模式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以后的地理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实施方案,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效果达到完美的效果。

1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对于我们来说是必要的。首先这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不应该只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应该收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其次这是中学发展的需要,只有实现课程教学研究策略的重大飞跃,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然后这是教师提高的途径,教学策略的不断突破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应该不断与时俱进,增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促进老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最后这是学生学习的需要,目前学生学习时间长、负担重、效率低、压力大,厌学情绪浓,这与尊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格格不入,因而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则显得更加必要。

2初中地理课堂低效的现象与原因

2.1老师的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虽然当下正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生的课程压力依然很大,如果老师不能很好的备课授课,极易使学生失去上课的兴趣。有的老师对教材认识不足,教学时考虑不周密,对于一些地理现象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做出解释,仅仅依靠那些空乏的定义来进行解读,这就极大的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老师片面拘泥于教材,不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没有有效的教学策略激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地理而言,这是一门需要“行走”的课程,需要老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亲近大自然,去真正领略这些地理现象,才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上课为了赶进度、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交流时,大多是选择成绩好的来回答,表扬能力好的学生,后进学生往往被冷落、忽视,这也是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2.2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不足:

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学生们关注的依然是成绩的好坏,对于学生们而言,他们依然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认为地理是副科,所以用大量的时间来复习主科,仅仅在快要考试的时候来突击地理这些副科,有的同学还在上地理课时做其他科目的作业,使得课堂效率大大降低;有的学生认为地理这种学科属于背诵的学科,不需要理解,因此对一些知识掌握不到位,即使当时记住了,过一阵子也就忘了,这就使得课堂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3高效教学策略模式研究

3.1老师改善教学思维模式:

老师应该认真的备课,根据课本教材,对于知识进行深化探讨,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相应的问题:一是从生活导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二是从情境导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之中,再提出问题,引入教学。情境的创设务求真实,可以虚拟,不要创设虚假的情境。教学策略上多采用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一堂课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分步展开教学,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这样会使得学生自主性提高,课堂活动不断丰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讲课过程中,要对学生以启发式教育,不要急于告诉学生们答案,让他们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有利于他们对于知识的记忆,也有利于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

3.2学生要有自觉学习的意识:

学生应该抛弃传统的偏科现象,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是经过教育部的研究决定的,都是对我们的成长有所帮助的,就比如地理这门学科,它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各种奇异的地理现象,带领我们领略斑斓的世界,同时也对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带领我们领略自然地奥妙。因此,学生应该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从主观上接受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课下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查询,通过咨询老师,询问同学等方式学到更多的知识。

4结束语

通过融合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理论,在对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以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在生源基础不好的情况下,教学要能把握学生认知心理规律,因材施教,要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减少教学的讲授量,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要有选择性地讲授,不能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学到终身有用的知识,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的知识,还应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寻找学生生活情景的切入点,并对教材中的具体情节作适当的调整、改编,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问题来导学,从而拓宽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于以后的地理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2:128.

[2]蔡春芳.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2,28:45.

[3]黄启杰.浅谈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5,06:29.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第7篇

关键词:初中阶段;课堂教学;英语教学;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63-01初中是小学与高中的过度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各界人士更加重视我国初中课堂教学工作,由于初中英语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外国文化,对学生具有重要作用,且学生主要借助在学校英语课堂的时间来学习英语知识,因此,应该更加完善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下面就进行具体分析。

1.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的使用流于形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工作能够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英语课堂教学能够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但是现阶段,在初中英语实际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不能够真正结合教材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造成教学方法流于形式,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模式,注重学习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忽视英语知识[1]。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初中英语课程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讨论,因此,当教材内容不需要讨论时就使得该方法流于形式,还会造成课堂时间浪费的情况。

1.2教学过程中缺少教师的主导。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这一事实[2]。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更多时间是教师讲课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的后期发展。

1.3英语教学中未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占据着主体地位,但是现阶段,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未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度仍然不高,这样不能够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由于学生未显示出自身主体地位在,在英语课堂知R讲授过程中,英语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哪方面英语知识掌握较差,采用何种方式学生学习效果更好,造成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1.4英语教学评价工作有待完善。除上述问题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教师忽视英语教学评价工作这一问题,初中英语教师通常会认为课堂时间有限,而为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才能使课堂时间发挥最大作用,因此忽略了英语教学评价工作本就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英语教学评价工作有待完善这一问题。

2.解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更加明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发展,下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四点解决策略。

2.1结合课程内容,合理使用教学方法。虽然目前所提出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率更高,但是在使用教学方法时,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将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合理结合,根据教材中所出现的内容选择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合理调整课堂结构,对一些重要性相对较低的内容一带而过即可,重点探究教材主要内容,避免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例如,当初中英语教师讲授到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适当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并让学生对英语课文中出现的生活情景进行合理想象与分析,在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该方面内容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练习情况,加强监督,保证学生能够高效的利用课堂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做好备课工作,合理引导学生。备课工作是更好开展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为了保证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引导学生,教师就要做好课前备课工作,其中课前备课工作应该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是一般学生未掌握的词语;二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句型语法;三是该项内容能够与哪些内容进行联系,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掌握此方面知识。

例如,在"School life"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提前做好备课工作,找到学生一些不理解词义的词汇,像"biscuit"、"attention"等,做好课堂中讲解该类词汇的备课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

2.3调动学生积极性,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由于英语的特殊条件以及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展现自身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通过做课堂游戏、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

例如,在"Teenage problem"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查找一些与青年学生存在问题的相关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所找到的视频,并让学生根据视频和自身情况进行发言,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理解"Teenage problem"一课知识。

2.4做好英语教学评价工作。除上述策略外,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英语教学评价工作,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发现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和学习状态方面的问题[3]。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采取动态评价机制,通过该机制准确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为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其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为学生日后英语学习做出贡献。

3.总结

总之,初中英语知识对学生后期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几点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初中英语教师提供有用的借鉴,使初中英语教师能够根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初中英语知识,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颜妮娜.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改进策略[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5(12)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第8篇

关键字:初中生 青春期 常见问题 辅导对策

前言

青春期是指个体12至16岁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大多都处于初中教育阶段。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对自身的身心变化大多适应不良,加之家庭教育的弱化、学校教育的局限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大多数初中生都存在着青春期的困扰,并由此诱发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加强对初中生青春期的教育和指导,认真地分析初中生青春期的常见问题,并悉心地加以辅导,让初中生对自身身心的变化有正确地认识,促使初中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一、初中生青春期常见问题

(一)初中生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

1、负面情绪。初中生在青春期时,情绪强烈、多变、失衡,初中生难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初中生由于生理急剧变化,加上学业压力、情感挫折、家庭矛盾等因素,常会产生郁抑、焦虑、烦恼和孤独等负性情绪,如果这些负性情绪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就将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初中生产生自杀心理和行为。

2、人格冲突。初中生在青春期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他们在心理的发展上出现了许多矛盾,不能很好地整合人格,从而产生了人格冲突的问题。比如大多数初中生都会出现反抗和依赖、勇敢和怯弱、闭锁和开放、高傲和自卑并存的矛盾现象,这就是初中生人格冲突的表现。

3、性心理问题。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性发育日益成熟,但是由于他们对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缺乏了解,因此经常会产生性困惑、性价值观混乱和性保健意识薄弱等问题。性心理在引发初中生犯罪或自杀的因素中占了较大的比重。

(二)初中生青春期常见行为问题

1、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是一个“大人”了,因此觉得自己理应有“大人”的行为,加之家庭成员和社会成人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极易产生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并以此为傲。

2、早恋行为

初中生性意识的出现导他们脱离集体,喜欢单独和异性在一起,开始早恋,甚至产生。如果对此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3、网络成瘾

现在社会上网络游戏泛滥,加上社会环境不负责任的宣传和引导,初中生极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等,导致初中生网路成瘾。网路成瘾对初中生的危害极大,如果不加以治止,就会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

4、逃课、打架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以后,内心对新生事物极度渴望,加之自控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因此常常逃课出去游戏、娱乐等。同时,初中生在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极易暴躁,又没有良好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打架是男子汉行为,是一种义气之举等,因此常常出现打架斗殴的不良行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二、初中生青春期常见问题的辅导对策

初中生出现的种种青春期问题,如果不善加教育和辅导,就将严重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初中生进行必要的青春期辅导。青春期辅导的对策和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

教师在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时,应该给他们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让他们对青春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有正确的认识。青春期知识讲座的内容,应该以性知识和性心理知识为重,为初中生开展必要的性心理辅导,因为性问题在青春期对初中生的影响最大。性心理辅导的重心是教师向初中生讲授科学的性心理知识以及正确的性价值观和伦理观。辅导应该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老师来开展,辅导方式最好是以讲座的形式。应该强调的是,教师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不是要向初中生灌输青春期知识,也不是对初中生进行说教,而应该以启发和引导初中生科学地对待青春期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为主。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开放式、参与式和探讨式的讲座方式,对初中生进行适当的辅导。

(二)开展课堂集体讨论

教师开展初中生青春期知识讲座是面向全体初中生的正面引导,并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初中生的具体情况,尤其是针对初中生共同关心的普遍存在的青春期问题,教师可以以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辅导,课堂讨论既可以提供给初中生一个共同分担青春期问题与困惑的机会,又可以提供给初中生一个分享同伴经验的机会,还避免了来自教师的压力以及出现尴尬的情况。比如,关于早恋问题,如果教师以开展讲座的方式来进行辅导,效果就可能因为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大打折扣。但是同伴效应却非常有效,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课堂讨论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开展与青春期知识有关的活动

教师对初中生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和青春期问题讨论主要解决的是初中生对青春期知识和问题的认识以及态度问题,如果能设计一系列与青春期知识有关的活动,让青春期有关的知识和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中去,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情境短剧等都是很好的活动方式。

(四)开展针对初中生个人的个别辅导

许多青春期的初中生对性问题非常敏感,同时又心存压力和顾忌,因此,讲座、课堂讨论和活动等团体辅导需要与针对初中生个人的个别咨询相结合。个别咨询可以采取师生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师生电话咨询和通信咨询的形式。初中生在面临困惑的时候,尤其是面临情感问题的时候,不愿意向父母讲,也不愿意和任课老师讲,却特别信赖心理辅导老师,他们通过书信、电话,或在咨询室里向心理辅导老师宣泄出自己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初中生在父母、教师或同学那里不仅找不到接纳感,还会添上新麻烦,担心会被当做异类,所以涉及到一些敏感的问题他们都不会公开讨论,而喜欢接受心理辅导老师的个别咨询或辅导。青春期常见的男生的以及女生的未婚先孕等敏感问题因具有极度的私密性,应该采用个别咨询。

三、结语

初中生在青春期时生理与心理发展是否健康,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初中生青春期的教育和指导,认真地分析初中生青春期的常见问题,并悉心地加以辅导,让初中生对自身身心的变化有正确地认识,促使初中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参考文献:

[1] 樊轶华.初中生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及辅导的有效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0,(4):182-183.

[2] 文华.中学生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30):12-14.

[3] 王长虹,李晏,苏林雁等.青春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2):958-961.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和对策第9篇

关键词: 问题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运用

前言:初中物理教学注重物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根据问题化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加强对问题化教学应用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

一、问题化教学法概述

目前而言,较为常见的问题化教学模式有乔纳森(David H. Jonassen,2000)的“面向问题的设计理论”和麦克卡锡(Mc Car-thy,1980)的 4MAT 设计理论。乔纳森的“面向问题的设计理论”,较为细致地划分和分析了各类良构/劣构问题解决的特性以及教学设计模式,为问题解决流程中的问题特性提供了参考。而麦克卡锡(Mc Car-thy,1980)的 4MAT 设计理论则认为学习差异就是基于个体感知和加工经验信息方式的,倡导用各类学习风格理论来培养学习者。就本研究而言,主要是依据这两个理论,提出对初中物理教学有帮助的问题化教学方式。

二、 问题化教学法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化教学由于理论性较强,而且不同的问题化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模式,要运用好问题化教学模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对其概念和特性有一个深入了解;第二,要全面了解学习者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技能掌握能力。对于不同的层面的学习者可以适当地采取不用的教学策略,以便做到因材施教;第三,用心做好每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教学设计很重要,有了完整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内容和方法的掌握,教学评价也同等重要,通过对课堂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才能够更好地认识教师的上课质量,迅速找到问题所在,及时改正。

三、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化教学设计分析

(一)学生特征分析

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初始能力、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学生的学习风格。充分认识学生的初始能力,能够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掌握学生的一般特征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姓名、年龄、学习动机等,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分析主要是由学生对课程掌握的方式来定,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不同。特别是面对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更加需要对他们进行全面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讲也可以称之为学习目标分析,即学生通过学习行为所能达到的一个目标。根据布卢姆(B.S.Bloom)的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初中物理教学的理论学习主要是根据教材上的要求,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对物理相关概念、原理的了解等。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操作也可以制定教学目标,某一节课学生需要练习何种技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需要进行目标设定。

(三)教学问题分析问题分析

是问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此环节的设计将会直接影响前后的关联。根据乔纳森(David H. Jonassen,2000)“面向问题的设计理论”和麦克卡锡(Mc Carthy,1980)的4MAT设计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第一,认识问题。从教学目标中充分认识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问题化方式来进行教学,达到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提出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征分析结果,有序列地提出问题,循序渐进,诱导学生进入设定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学生的学习氛围。第三,解决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和完成目标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第四,修改问题。通过解决办法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问题的修改,将问题设计得更加合理。

(四)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

根据问题化的类型和学习目标的设定,布置相对应的教学环境。物理教学是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练习的结合,所以在设计环境和组合资源的时候需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剖析。如介绍“浮力”原理的时候,就需要用到相关的实验器材,加上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材料,就会使得实验变得直观易懂。

(五)教学策略设计不同的问题化类型需要设计不同的学习策略。一般而言,常见的问题化教学方式有讲授式、协作式和探究式。讲授式问题化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根据课程内容,一般是关于意义和概念类的良构问题,学生只需要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听课,学习到概念的规则,就能够完成相关的培训。协作式问题化教学主要是以兴趣小组为单位,通过竞争、讨论、合作等放心解决问题。探究式问题化教学主要是针对学习中遇到的劣构问题,这些问题用常规的概念、规则是无法简单解决的,需要进行公示的转换或者概念的深化,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解决。针对不同的问题化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1.讲授式问题化教学策略。

讲授式以教师为主体,一般而言,学生只需要上课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懂得利用相关的公式或规则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也是良构问题化教学的一般策略。

2.协作式问题化教学策略。

协作式问题化教学的问题介于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之间,相对于讲授式的问题化教学,协作式相对灵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在实验操作练习中,由几位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对特定的某个实验进行学习和练习,相互竞争和讨论,得出最好的实验结果。

3.探究式问题化教学策略。

探究式问题化教学需要解决“如何”的问题,比协作式问题化教学更为深入、更为复杂,对学生的要求也就更高。探究式问题化教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第一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抛出问题,第二步是学生认识问题的含义,第三步是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第四步是制定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第五步是实施方案,第六步是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的来说,探究式问题化教学主要是针对劣构问题,问题和解决方式都比较复杂,一般而言不会一步到位就能解决问题。

四、 结语

初中教学的问题化教学设计研究有助于提高物理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使得初中物理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灵活,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