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1:23:22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第1篇

为了带动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提高全省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早在2005年,山东省就制定了《山东省名牌发展规划》,正式颁布了《山东名牌农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此后,随着山东农业品牌战略的稳步推进,农业品牌发展工作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在此推动下,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章丘大葱、胶东海产品等一大批知名品牌破土而出。农业品牌建设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山东省至少已有500多家企业生产的600多个农产品获得了“山东名牌产品”称号,品牌效益已经显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山东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明显地域优势和特色的名牌农产品,但却缺乏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这是山东农产品大而不强的原因所在。 一、面对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仙东省名牌发展规划》确定了8项措施以确保品牌战略的实施。在这8项措施中,科技创新是主要手段。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品牌培育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品牌战略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争取在各个优势产业都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进而实现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的跨越。农业品牌培育工作在名牌战略实施之初就已经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品牌培育工作已成为山东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农业名牌的培育上,山东省锁定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作为发展目标:即以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为主。大力推进名牌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以发展优质、无公害的名特优新品种为重点,创建品牌农业特色基地;强化苹果、桃、梨、核桃、板栗等鲜果的生产管理,提高质量,扩大出口;加快水产良种的繁育推广,发展生态型、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逐步形成了扇贝、海带及珍稀海产品的强势地位。。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却是一个品牌小省,到目前为止,全省一共只有12个地理商标,在数量上不到浙江的l/3,也不如河南等省份多,其销售量不到全国l,20的市场份额。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二、山东农业品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品牌意识淡薄,国际市场的拓展及其出口贸易的增长不尽理想 (1)传统观念尚未彻底消除,农民品牌意识较为淡薄。由于受到目前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的影响,部分农民的小农经济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不少人都习惯了粗放式经营,尚未形成精品农业、效益农业的观念,创品牌、树形象的动力明显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不少农民市场理念淡薄,缺乏挺进国际市场的创新精神与品牌意识,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深受影响。 (2)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缺乏J必要的统筹协调。首先,品牌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领导,各地争抢申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品牌建设的快速推进。其次,品牌建设的重点不突出,效益不理想。尤其是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少之又少。这与山东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适应,致使国际市场的拓展及其出口贸易的增长受到严重制约。 2.农业技术刨新相对滞后。农业品牌的内在品质与国际竞争力不过硬,难以顺利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1)多数农民技术创新能力十分有限,农业品牌及其整个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内在品质难以根本提高。由于多数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不理想,其技术操作与创新能力都十分有限。结果,严重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晶牌及其整个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内在品质的根本性改观。 (2)农业品牌内在品质的相对不足。严重影响了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及其绿色贸易壁垒的突破和出口贸易的增长。自2004年以来,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的壁垒日益增加,质量标准不断提升,由于内在品质不过硬,农产品出口屡遭封杀,山东不少出口企业和农民由此蒙受了惨重损失。 3.品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突出。 富有强劲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的培育不理想 (1)农业品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产地生产环境尚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许多农业品牌基地建设起步较晚,交通、通讯、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等配套设施都不尽人意,对肥残、药残和动植物催生剂、添加剂的控制还未完全到位。由此,严重破坏了基地土壤结构、污染了地表甚至地下水源。影响了产地生产环境的根本性改观。 (2)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突出,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现代农业品牌培育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由于失去了高水平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作用,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现代农业品牌培育体系自然难以充分完善,高效率的农业品牌培育机制难以建立起来并高效运转。久而久之,品牌培育力度严重欠缺,富有强劲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难以破土而出。 4.品牌建设的资金投入不理想,整个农业品牌的申报与认证工作有待加强 (1)由于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不够,致使一些品牌建设难以如期完成。在农业d&牌建设中,不仅各级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十分有限,而且不少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和多数农户家庭的投入也很不理想。这不仅影响了基地建设的推进和龙头企业的发展,而且还延缓了山东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历史进程,进而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和农业品牌建设的正常推进。 (2)品牌申报与认证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到位,国际合作起步迟缓。其一,各级政府对农业品牌申报与认证工作的支持还十分有限,一些地市县乡还未建立起严格而便捷的品牌申报与认证制度。其次,农业品牌的申报、培育与奖励基金还相对有限,财力物力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5.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现有的农业经营机制尚不适应农业知名品牌的培育及其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 #p#分页标题#e# (1)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对国际市场的反应不甚灵敏。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时间较长,农业结构调整机制不甚健全,种植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依然尚存。有的农民习惯于小生产方式,对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的反应缺乏必要的灵敏性,农业品牌的培育受到了严重影响。 (2)现有的农业经营机制不健全,尚不适应农业知名品牌的培育及其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由于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处于相对分散状态,农业经营机制极不健全。结果,各市县乡村之间的利益关系难以顺利协调,无法在全省范围内打破区际界限,集中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化经营与制度创新,推动农业知名品牌的培育及其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 三、发展山东农业品牌的对策思路 1.加强领导与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品牌意识,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强势农业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战略 (1)加强对农业品牌建设的统一领导与宏观管理,重点扶持知名农产品品牌的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加快农业品牌的培育及其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必须尽快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农业品牌建设及其农产品出口工作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内部协调与宏观管理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要加强引导,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全方位提升山东农业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努力构建强势农业品牌。 (2)大力加强农业品牌的宣传推介工作,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铸造农业品牌的强势地位 首先,各级农业部门都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协调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当地农业品牌,扩大山东农业名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进一步加大市场推介力度,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最后,大力加强品牌文化建设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铸造农业品牌的强势地位。由此,尽快打造一批富有影响的地理标志,全力铸造山东农业品牌的强势地位,推动国际市场的全面拓展。 (3)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名牌意识 当今世界,品牌是农产品进人市场的“准人证”,是打入国际市场的“绿卡”。因此,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名牌意识。为此,各级政府、龙头企业和各种协会组织、农业合作社、技术服务单位等都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创农业名牌的企业和协会组织给予大力支持,全方位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名牌意识。 (4)培育品牌发展载体,以强势农业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首先,要培育品牌发展载体,制定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是争创名牌农产品的主体,各地市都要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综合措施,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作为强势农业品牌发展的载体,加强日常指导与督查,确保山东强势农业品牌的成功构建。 其次,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体系。面对国外的贸易壁垒。 各级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合作,形成共同推进农产品出口的合力。应对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还必须从市场准入、出口补贴以及卫生与食品检验等方面对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系统设计,建立合理的关税升级制度,尽快构建起农产品市场准人体系。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山东农业品牌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在市场经济下,农业品牌的打造,关键就在农业品牌即农产品的品质、形象与市场竞争力上。其中,品质是核心,品质不过硬,其社会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必然下降。为此,必须通过一系列倾斜政策,鼓励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相互合作,加快强势农业品牌的培育与发展。同时,大力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与培训工作,全力提高山东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以此推动强势农业品牌的培育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加大农业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努力打造强势农业品牌 首先,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增加农技推广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技推广项目,并使该项资金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 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农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民间组织投资于农业技术研究开发领域,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体系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第三,要尽快形成一个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充分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市场运行手段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一个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主体激励机制;由此掀起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浪潮,为强势农业品牌的培育和出口贸易的增长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加强农业品牌基地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尽快建立强势农业品牌培育体系 (1)加强农业品牌基地建设,净化农业生产环境 农产品品牌生产基地关系到农业品牌培育的成败与否。要培育出富有竞争力的强势农业品牌,首先就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生产基地,以确保高质量农产品的充足供给。在创办品牌生产基地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净化农业生产环境。 (2)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 首先,要支持创新农业组织形式,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在此,要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公司与农户相结合的现代农业运营模式。其次,政府要从多方面着手,打造一批巨型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其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促进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跨越。#p#分页标题#e# (3)加强农业品牌的培育与管理工作,构建起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强势农业品牌培育体系 首先,在推进品牌建设上,一要建立企业营销组织机构,以此来推动品牌建设与维护;二要加强研发工作,促进品牌知识含量的不断提高;三要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大力推介山东农业品牌。’其次,各级政府都要更新观念,帮助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对于有市场、有效益,能够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龙头企业,不管是何种所有制,都要扶持鼓励其发展,并从财政、税收、信贷、科技、市场信息、农田水利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搞好农业品牌的申报与认证工作 (1)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业品牌申报、培育与奖励基金 现阶段,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龙头企业申报、培育农业品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其投资动力,必须全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农业品牌申报、培育与奖励基金。各级专项基金十分有限,必须专款专用,严格把关,充分发挥其补贴与激励效应。 (2)强化特色产业培育,带动山东品牌农产品的申报和认证 为了让农业形成特色,让特色形成品牌,让品牌形成效益,要紧紧围绕着培育果蔬、海产品、油料作物三大主导产业和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的目标定位,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山东特色农产品的集聚。通过建立国家生态示范区、果蔬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等活动,带动品牌农产品的申报和认证。 (3)强化注册与认证,提升品牌农业的内在质量 在推进品牌建设过程中,要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开展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严防农业品牌被国外抢注现象的发生。要鼓励企业参与部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搞好优质农产品的申报初选工作。通过无公害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省农业,使山东农业快速向标准化、质量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5.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经营机制的创新,集中优势资深为强势农业品牌的培育创造条件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质、高效、高产农业 首先,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面对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新形势,必须深入研究国际农业结构的变动规律,积极推进山东农业结构调整及其经营机制的创新。其一,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坚持农林牧渔结构并重、重点发展品牌的原则,确保农林牧渔业的相互协调。其二,适度调减种植业中的谷物种植面积,提高名牌水果、蔬菜的种植比重,加快品牌园艺农产品的发展。其三,在畜牧业结构上,以出口为导向,在优先发展品牌畜牧产品的基础上,各类家禽家畜要比例协调,相互促进。 其次,调整农产品的品种与品质结构,发展高质、高效、高产农业。目前,要尽快建立以质量为首要目标的科研准则,推进以动植物制种为中心的生物技术革命,引进和推广适应本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质动植物品种,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加快经营机制的创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首先,要健全政策体系,推动经营机制的创新。为了加快强势农业品牌的培育,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规划、管理、服务、监督功能,加强财政、信贷和法规制度的支持力度,加快整个经营机制的创新,力争把产业化经营纳入市场化、法制化的轨道。 其次。立足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打造农业一批优势产业集群。要立足海水养殖、食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强势农业品牌的构建与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 (3)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强势农业品牌的培育及其出口贸易的增长 面对日趋高筑的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必须树立精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观念,在全省范围内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强势农业品牌的选拔与培育,强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以此带动出口贸易的增长,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6.加快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搞好农业环境监溯工作。为强势农业品牌的培育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1)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 首先,要及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农业资源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其次,禁止向农田、草场、林地、渔业水域及灌溉渠道排放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应当对用于灌溉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要定期组织监测,防止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污染现象的发生。 第三,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积极采取农业生物技术措施,及时回收农膜等有害废弃物,防止、减少农田污染事故发生。在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中,要严禁剧毒农药和各种添加剂和催生剂的滥用,杜绝食品污染现象的发生。 (2)搞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为强势农业品牌的培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首先,省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等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拟定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其次,农业环境监督检查应实行监察员制度,提高环境质量的国际认可度,为农业品牌的培育及其国际市场的开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p#分页标题#e#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造假行为,全力维护山东农业品牌的国际声誉。在此,首先必须加强农产品的品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加大打假保牌力度;其次,坚决根除仿冒造假行为,强化监督管理,对品牌农产品质量进行跟踪监测,全力维护山东农业晶牌的国际声誉,为山东农业出口贸易的稳定持续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社会与市场环境。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第2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问题与对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跨境电商的商业模式随之兴起,带动了农村企业的发展,将其市场从国内拓展至国际,使得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因此能够获取农村卖家的商品信息,大大有利于农村企业的做大做强。在其发展过程中,品牌化是农村企业成长发展必须重视的关键点。在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农村跨境电商在国家乡村振兴利好的政策支持下,要加快品牌化的转型。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重要性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农村跨境电商进行品牌培育有利于提升农村企业形象,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产品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这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是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大力发展农村跨境电商经济,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是助力乡村振兴、提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和必由之路。近年来,在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引导和扶持下,跨境电商经济在助农增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农村跨境电商应抓住机会坚持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开辟国际市场,延伸产业链,整合优化品牌的资源配置,增强品牌的黏性,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和互联网的传播,加速农村特色品牌出海,从而带动农产品国际化,打造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二、当前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存在的问题

1.品牌培育意识薄弱,知识产权缺乏有力保护当前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惯性束缚,品牌培育意识较为薄弱,只关注产品的销量,对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品牌知名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和自主创新能力,导致产品生产经营受制于人。此外,有些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尽管已经建立了自主品牌,但对品牌的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容易使其合法权益在受到侵犯时难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经营成果,使其品牌长期处于弱势地位。2.品牌推广与维护不足,品牌效应不明显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品牌效应已经成为农村跨境电商发展不可或缺的国际竞争力。然而不少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企业并未真正重视品牌的推广与维护,品牌作用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国际市场销路难以打开,品牌效力难以发挥,加之同类同质产品较多,竞争压力较大。二是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只注重短期效益,在进行跨境产品销售时往往容易做出损坏品牌形象的行为,从而影响商品的成交率。3.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不健全,品牌质量参差不齐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然而当前农村跨境电商主要的出口商品——“农产品”却普遍存在质量标准与国际认证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导致品牌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管理主体不清晰,参与标准体系建设的部门较多,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二是标准体系的配套技术、标准并不完善,仅对农产品的技术指标进行了要求,却没有规范相应的检验方法,使得农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三是标准体系针对性不强,对跨境电商的发展缺乏适应性,很难配合农村跨境电商进行品牌的培育。4.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品牌培育缺乏足够资金支持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农村跨境电商在品牌培育过程中难以获得足够资金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营利性机构需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其资金需要在安全的范围内灵活流动,但由于农业弱质产业的特点造成的高风险、低收益导致农村跨境电商进行贷款融资时困难重重。再加上农村当前的信用环境并未得到较好的建设,其进行金融活动时需要进行烦琐的抵押程序,开展金融业务的成本较高,审批周期较长,使得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提升整体水平。5.农产品跨境物流冷链发展缓慢,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农产品不同于常规商品,在进行跨境交易时要保证物流的时效性和运输质量,做到全过程“无断链”。因此,需要依靠冷链物流,从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到其运输、销售,都应当被“无断链”的体系建设覆盖,进而实现产品物流一体化。然而,目前在物流行业中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尚未完备,冷链的集中度较低,部分运输中缺乏预冷环节,运输效率低下,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国际物流条件的不足导致农产品在进行冷链运输时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已经成为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瓶颈之一。6.农村跨境电商品牌营销人才严重欠缺人才是发展的生产力。农村跨境电商进行品牌培育时,需要既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又熟悉国际市场营销以及品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地区跨境电商领域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导致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的培育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培训条件不够完善,农民接触跨境电商的时间相对较短,无法充分理解和掌握电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使得网络营销和品牌运营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低。再加上农村跨境电商很难留住电商人才,人才流动频繁。没有专业人才的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和品牌的培育都陷入了难题。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措施

1.提高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品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农村跨境电商而言,在跨境经营过程中应当重点强化品牌意识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注册商标专利,打造品牌,把握主动权。同时,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学习品牌文化与知识产权的规则,了解与跨境电商销售侵权的相关案例,从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也能够在自身知识产权被侵犯时进行有力的法律反击,维护企业的利益。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应当有效发挥自身作用,在信息检索、法律援助、搭建资金支持通道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和品牌的培育。2.落实品牌推广与维护,提高品牌竞争力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是延长农村产品品牌生命周期、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通常可以通过提高网络搜索中品牌关键词的排名,获取更多互联网搜索流量,在网络上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也可以开通企业公众号以及微博、抖音账号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产品的推广,还可以通过邀请红人明星参与助农活动,在其公众平台进行品牌的联合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或者通过网红明星直播带货的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品牌文化口碑维护,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做好数据分析,在第一时间处理负面舆情,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扩大正向推广,维护好品牌形象。只有彻底落实好品牌的推广与维护,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农村品牌形象,取得较好的品牌效应。3.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控制品牌质量农产品标准化是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与建设的基础,通过农产品标准化规定才能全面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因此,在培育农村跨境电商品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基于乡村振兴政策,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健全质量标准与国际认证体系,对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此过程中,应当精简标准体系建设部门,明确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充分发挥标准控制质量的作用。应当进一步加强其配套技术和标准开发,使所有农产品具有质量标准,规范农产品市场。除此之外,应当加强质量标准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细化农村跨境电商相关信息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标准与体系,将其控制效果最大化发挥。4.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品牌培育资金支持培育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因此,需要全面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品牌培育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以及跨境电商的市场。为此,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不断拓展金融业务,简化贷款手续、提升服务水平,为农村跨境电商提供小额信贷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确保其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信用贷款,并在跨境结算时能够享受针对性的“即时到账”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品牌培育资金到位,政府应当进行专项资金扶持,为其构建安全、高效、通畅的融资渠道,必要时可以通过立法手段对农村跨境电商资金投入进行保障。5.加快冷链物流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物流运输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跨境电商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冷链物流配送走进农村合作社与个体经营户,重点应关注以下方面:一是针对跨境电商经营进行政策倾斜,使越来越多的农产地加入电商发展;二是给予其适当的流通便利,重点加大对农产品预冷、农产品加工、储存以及生鲜类型农产品的运输、配送全过程中所需设施的支持力度,以此保证综合质量;三是需要加快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设,缩短运输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提高冷链物流集散、运输的效率,尽可能地保障质量问题;四是需要对冷链物流中的农产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落实风险监测与源头追溯,从而打造高价值的跨境电商品牌。6.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过程中,专业人才不可或缺。因此,需要将跨境电商经营与品牌培育纳入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计划之中,通过举行知识下乡活动使当地农民能够免费接受高质量的跨境电商教育。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对农业大户、网店店主等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其网络营销、品牌推广与维护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使其具备实战经验以便应对跨境电商品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建立有吸引力的奖励机制,鼓励农村大学生毕业回村开展跨境电商经营活动,让农村大学生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农村跨境电商培育品牌时只有贴合国家乡村振兴各项相关政策,积极提高经营者品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品牌推广和维护,提升品牌竞争力、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控制品牌质量、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品牌培育资金支持、加快冷链物流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以及加强专业人才培育,才能够加强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的培育力度。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渐落实,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化建设必然会取得突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曾展发.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河南农业[J].2018,29(35):43,49.

[2]孙炳权,王爱花.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7,37(18):151+70.

[3]黄冬梅,汤天啊.浙江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互联网+品牌化”战略实施对策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1):74-76.

[4]任昭曈,张思瑾,籍砚宁,程梦舒,王浩迪.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研究——以河北省乐亭县为例[J].河北企业,2021,32(08):20-22.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第3篇

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该文件是新世纪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尽管全文没有提到“品牌”二字,但从字里行间看,中央已经开始部署,为区域农产品的品牌化奠定了规模基础。比如:要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等等。

2005年的一号文件,聚焦“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部署,该文件写道: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2006年的一号文件,则聚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质增效”战略。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该文件指出: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品一标”。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总体要求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其中,对于农业品牌化,该文件指出: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注册品牌。此时,在一号文件中,除了“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品牌化已开始出现“农产品注册商标、知名品牌”等。

在2008年到2010年之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连续提到“三品一标”。其中,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在该文件中,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名牌农产品培育在同一工作内容下出现,已显现出三者关联越来越紧密。

随着农业品牌化的深入,2008年4月,农业部颁发《关于加强品牌农产品监管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说明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即“三品一标一名牌”为主题的农业品牌建设,已从无序竞争、探索开拓阶段进入到规范管理、认证监督阶段,也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日趋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

再来看2009年和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前者提出“推动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后者则提出“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注册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商标富农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支持鼓励以特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截至当年年底,累计核准注册农产品商标95万件、地理标志1040件。

2011年的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并未过多涉及农产品。到了2012年,一号文件直接聚焦农产品,主要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尤其对于市场流通环节,该文件对加强流通设施建设、创新流通方式、完善市场调控,作出了具体部署,还要求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会品牌。这一举措为众多农产品品牌提供了展现舞台和市场流通渠道。

2013年的一号文件,为现代农业发展按下快捷键。该文件提出了“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的要求,并要求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首次被提出,同时提出的还有“适度规模经营”,彰显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倾向。

201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号文件一年一年,支农惠农政策一年一年加强。同时,也要保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否则农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第二部分占据了33条中的8条,是一号文件8个部分中篇幅最大的,可见对其重视程度,目的就是保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015年的一号文件中,有两个首次,十分值得关注:首次提出要把追求产量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首次提及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部分,该文件则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和措施,此前火爆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写进一号文件。目前我农产品数量上供大于求,质量上难以满足广大民众需求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出在农业供给侧方面。农业转型升级从农业供给侧入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是“三农”问题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根据民众的需求,调整农业供给是今后农业供需平衡的重要方向。此外,“发展新理念”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同时该文件还强调“农业绿色发展”,并提出“产业融合作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手段”。

在农业品牌化方面,2016年一号文件作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部署,强调要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对于农产品“接二连三”,文件也明确指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第4篇

一、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全省“两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的要求,紧密联系工商行政管理和开发区的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服务,扩大宣传,积极引导农村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进入快车道。

二、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目标要求

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是增强一个地区农业、农村和农产品商标品牌竞争力的客观、现实需要。培育农产品商标品牌要紧密结合我区农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农产品产业和品种优势,紧密结合我区自然、人文、地域优势,力争从2008年起3年内,使区内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全部实现品牌经营。未注册商标的要注册商标,不是市、省著名商标的要争创著名商标。2008年湾里、得胜和金石滩三个工商所分别至少培育一个农业品牌,努力实现“一所一品”建设目标。培育农产品商标品牌的基本范围是:

(一)农村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包括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企业,农村经纪人企业等,如:大连东金绿星果菜专业合作社、大连宜恩大樱桃农业合作社。

(二)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业,包括当地主导产业、生态农业等,如开商牌系列产品、大连大圣山庄的系列农产品、大连东金绿星果菜专业合作社的菜果、大连宜恩大樱桃农业合作社的大樱桃、英歌石樱桃、松岚樱桃、金石滩樱桃、金石滩葡萄沟葡萄、金石滩裙带菜等商品商标和上述农业组织的服务商标。

(三)具有竞争力、带动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原种场、产业示范基地,特别是以品牌商标为主导,实行“订单农业”或产品化经营,能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企业。

三、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的扶持引导

(一)分局商广处、工商学会等部门要加强与有关媒体的联系,充分利用开发区电视台、《大连开放先导区》报等媒体,广泛传播市场经济和品牌战略理念,大力宣传品牌兴农、品牌助农、品牌富农的典型事例,促进农户和农业生产组织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自觉树立品牌兴农意识,努力培育自己的农产品商标品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二)商广处、湾里工商所、得胜工商所和金石滩工商所要加强同辖区街道、乡(镇)以及农业生产组织的联系,将市局编制的《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知识宣传册》逐村宣传到户,广泛宣传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优惠政策,在农业企业和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湾里工商所、得胜工商所、金石滩工商所和企业、农户结成品牌培育责任单位,努力实现“一所一品”或“一所多品”,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为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创造有力条件。

(三)要强化对商标印制企业和农业、农户商标使用的监督管理。商广处、监管处、公平交易处、消保处、市场处、合同处、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和各基层工商所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市场监督,大力保护涉农商标专用权,及时了解掌握农产品商标品牌的维权案件,保护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农产品商标品牌培育工作健康发展。

四、加强对新注册的农业企业的跟踪服务

分局注册登记处注意收集涉农产品企业(经济组织)的信息,在企业申请核名时开展跟踪服务,全心全意、认真细致地解决涉农产品企业(经济组织)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帮助企业和农户尽早注册商标,正确使用商标。各工商所要对负责培育的品牌建立跟踪指导档案,主动帮助企业或农户总结发展经验,建立品牌管理制度,交流品牌信息,条件成熟后,做好向分局推荐和申报工作,并有计划、有目标地指导帮助他们申请省、市著名商标。要深入挖潜农产品产业优势,努力创建具有地域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商标品牌,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开发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第5篇

一、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一)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应通过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创建吐鲁番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指导当地企业及广大农户创出自己的牌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走出吐鲁番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路子,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另外,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着,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果蔬品牌的建设速度。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一)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资源。如果将这些农产品资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是一件难完成的事情。

(二)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长远来看,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三)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农产品品牌营销取得实效,为促进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销售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而且,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的 不断增强,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销量和价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数量需求,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由于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市场上的普通农产品区分开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实现品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做好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

(一)加强商标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发挥企业和政府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积极培育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通过规模经营,产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健全质量检测,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在加强商标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着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把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驰名商标,做成一批全国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营销专家讲座、品牌商标论坛和法律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分认识品牌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者注册商标保护企业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促进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严格按标准生产引导企业和农民增强主体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质量工作,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的葡萄、哈密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带动地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原产地证明商标,加强品牌管理,努力营销拓展市场,提高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产品占有率和整体规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全面提升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实力。

(三)提升品牌层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品牌化进程名牌产品和着名商标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吐鲁番地区要充分发挥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认证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的进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农产品营销,通过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将特定消费群体从众多消费者中区分开来,使相关的宣传、促销等品牌营销策略更好更顺利地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工作不可能由分散的农户负责,需要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四)增强农产品生产者品牌意识,加快营销渠道的建设由于吐鲁番地区农业生产者自身素质的原因,产品的品牌意识总体不强。这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维护、推广工作。因此,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提高素质,使他们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农民有了品牌意识,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对农产品的种植,筛选,加工、销售各环节加以关注,长期下去产品的的质量和品牌形象自然会提高,就会形成了自己的无形价值。随着各种农产品信息网站的建成,农业市场信息在各大网站、电视、期刊、报纸、广播等传媒上进行广泛传播,农民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中间渠道。同时,现代大型连锁经营超市的涌现,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有了很好的途径。与各大农产品专业网站和连锁超市展开合作,有利于占有市场的有利地位,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吐鲁番地区应着力培养农产品营销主体,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革农产品交易方式,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的超市经营和连锁经营,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套系统,通过渠道创新来促进农产品品牌营销。

五、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策略在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资源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吐鲁番地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建立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主导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品牌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市场和资源中,继续品牌集中的趋势,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在吐鲁番地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客观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创新农业企业,坚持以“品牌营销”战略,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下,快速提升农业产品扩展能力,促进吐鲁番地区农业整体上水平。品牌是产品身份的重要标志,是进军国内外市场、吸引消费者最为有效的通行证。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

(一)进行科学规划正确引领农产品品牌建设吐鲁番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专注于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一要搞好规划布局农业,科学规划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吐鲁番市以加强培育葡萄、葡萄干和葡萄酒产品品牌为主,兼顾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托克逊县以培育特色林果品牌为主,兼顾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品牌;鄯善县以培育哈密瓜、葡萄酒和设施农业农产品品牌为主,兼顾发展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品牌创建要分步分层推动,建立梯次推进的品牌培育机制。以现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为第一梯次,向全国品牌进军,加快提升拓展;以现有新疆名牌产品、着名商标、新疆农业名牌产品为第二梯次,向地理标志、中国农业名牌进军,实现重点突破;以现有商标为第三梯次,向新疆着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进军,大力培育发展;以现有优势特色产品为第四梯次,向注册商标、新疆农业名牌产品进军,加大创建力度;三要加强引导扶持,引导支持企业按产业带培育品牌,跨区域整合农产品品牌,力争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主打品牌,做到培育“优”,扶持“强”,防止“乱”,突出“好”,使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之间相互促进,上拉下推,共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品牌培育工作,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力强的吐鲁番地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名牌,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吐鲁番地区特色农业大区面积的增加。发挥吐鲁番地区农业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品牌管理,不断提高民族品牌推荐 报告机制和自治区级品牌评价管理方法,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品牌识别和评价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以品牌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品牌动态管理机制。政府要引导支持企业培育、创建和整合品牌,坚决防止品牌杂乱和无序竞争。以确保产品质量为关键,挑选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重点培育扶持,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发展农产品品牌。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把握层次,梯次推进,加快形成“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品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对品牌农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帮助农产品品牌建设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管,做好品牌农产品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坚持扶优与打假相结合,严厉打击假冒品牌农产品商标和标识的违法活动,确保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定期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测,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消费者投诉和擅自扩大、转让、冒用品牌农产品称号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坚决杜绝砸牌子现象,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制度,确保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各环节、各阶段都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严禁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抓好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强化对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运、保鲜、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出疆检验检疫,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安全。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第6篇

一、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一)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应通过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创建吐鲁番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指导当地企业及广大农户创出自己的牌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走出吐鲁番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路子,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另外,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着,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果蔬品牌的建设速度。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一)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资源。如果将这些农产品资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是一件难完成的事情。

(二)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长远来看,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三)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农产品品牌营销取得实效,为促进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销售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而且,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销量和价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数量需求,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由于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市场上的普通农产品区分开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实现品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做好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

(一)加强商标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发挥企业和政府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积极培育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通过规模经营,产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健全质量检测,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在加强商标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着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把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驰名商标,做成一批全国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营销专家讲座、品牌商标论坛和法律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分认识品牌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者注册商标保护企业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促进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严格按标准生产引导企业和农民增强主体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质量工作,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的葡萄、哈密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带动地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原产地证明商标,加强品牌管理,努力营销拓展市场,提高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产品占有率和整体规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全面提升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实力。

(三)提升品牌层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品牌化进程名牌产品和着名商标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吐鲁番地区要充分发挥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认证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的进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农产品营销,通过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将特定消费群体从众多消费者中区分开来,使相关的宣传、促销等品牌营销策略更好更顺利地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工作不可能由分散的农户负责,需要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四)增强农产品生产者品牌意识,加快营销渠道的建设由于吐鲁番地区农业生产者自身素质的原因,产品的品牌意识总体不强。这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维护、推广工作。因此,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提高素质,使他们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农民有了品牌意识,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对农产品的种植,筛选,加工、销售各环节加以关注,长期下去产品的的质量和品牌形象自然会提高,就会形成了自己的无形价值。随着各种农产品信息网站的建成,农业市场信息在各大网站、电视、期刊、报纸、广播等传媒上进行广泛传播,农民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中间渠道。同时,现代大型连锁经营超市的涌现,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有了很好的途径。与各大农产品专业网站和连锁超市展开合作,有利于占有市场的有利地位,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吐鲁番地区应着力培养农产品营销主体,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革农产品交易方式,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的超市经营和连锁经营,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套系统,通过渠道创新来促进农产品品牌营销。

五、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策略在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资源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吐鲁番地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建立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主导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品牌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市场和资源中,继续品牌集中的趋势,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在吐鲁番地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客观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创新农业企业,坚持以“品牌营销”战略,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下,快速提升农业产品扩展能力,促进吐鲁番地区农业整体上水平。品牌是产品身份的重要标志,是进军国内外市场、吸引消费者最为有效的通行证。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

(一)进行科学规划正确引领农产品品牌建设吐鲁番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专注于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一要搞好规划布局农业,科学规划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吐鲁番市以加强培育葡萄、葡萄干和葡萄酒产品品牌为主,兼顾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托克逊县以培育特色林果品牌为主,兼顾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品牌;鄯善县以培育哈密瓜、葡萄酒和设施农业农产品品牌为主,兼顾发展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品牌创建要分步分层推动,建立梯次推进的品牌培育机制。以现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为第一梯次,向全国品牌进军,加快提升拓展;以现有新疆名牌产品、着名商标、新疆农业名牌产品为第二梯次,向地理标志、中国农业名牌进军,实现重点突破;以现有商标为第三梯次,向新疆着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进军,大力培育发展;以现有优势特色产品为第四梯次,向注册商标、新疆农业名牌产品进军,加大创建力度;三要加强引导扶持,引导支持企业按产业带培育品牌,跨区域整合农产品品牌,力争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主打品牌,做到培育“优”,扶持“强”,防止“乱”,突出“好”,使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之间相互促进,上拉下推,共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品牌培育工作,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力强的吐鲁番地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名牌,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吐鲁番地区特色农业大区面积的增加。发挥吐鲁番地区农业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品牌管理,不断提高民族品牌推荐报告机制和自治区级品牌评价管理方法,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品牌识别和评价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以品牌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品牌动态管理机制。政府要引导支持企业培育、创建和整合品牌,坚决防止品牌杂乱和无序竞争。以确保产品质量为关键,挑选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重点培育扶持,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发展农产品品牌。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把握层次,梯次推进,加快形成“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品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对品牌农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帮助农产品品牌建设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管,做好品牌农产品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坚持扶优与打假相结合,严厉打击假冒品牌农产品商标和标识的违法活动,确保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定期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测,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消费者投诉和擅自扩大、转让、冒用品牌农产品称号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坚决杜绝砸牌子现象,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制度,确保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各环节、各阶段都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严禁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抓好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强化对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运、保鲜、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出疆检验检疫,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安全。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第7篇

1、抓基地建设,促农业规模化,培育“十佳农产品生产基地”

在“集约经营”上找突破,以“示范基地”为依托,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培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加大扶持,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发展符合产业布局的农产品规模基地;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标准农田、优质园地,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园区;加强政策协调和技术指导,鼓励工商资本进入特色基地建设,形成企业化规模经营。

2、抓专业生产,促特色农业发展,培育“十佳农业特色村”

在“区域特色”上下功夫,按照产业布局,调整农业结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逐步形成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按照“一乡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挖掘内在潜力,培育本土优势主导产业,引导农业从小而杂、小而弱向特色块状集聚转变。

3、抓品牌建设,促名牌农产品发展,培育“十佳名牌农产品”

在“品牌效应”上做文章,树立“创品牌难、毁品牌易”的责任和风险意识,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规范品牌包装,加大市场打假力度;整合品牌资源,避免各自为战;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品牌宣传,广泛参加农博会、推介会、名优品评比等各种活动;围绕主导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应用好产地编码,强化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4、抓科技创新,促农业科技集成应用,培育“十佳科技兴农标兵”

在“科技兴农”上抓深度,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实施“种子(苗)工程”、沃土工程,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气化、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等生态循环型生产技术。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推广水稻机插机收、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等农机化技术,提升农机在主导产业关键生产环节的应用水平。大力开发、利用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建立仓储保鲜场(库)。

5、抓农副产品营销,促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十佳农副产品销售、配送企业(农户)”

在“市场份额”上抓延伸,做好产前信息服务和产后市场服务,增强优质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力度。借助推介会、展示展销会等载体,拓展销售空间。规范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城、农产品放心店、专卖店等,健全农产品市场网络。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运销专业大户等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和个人,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重视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业,稳定产销合作关系,推进农工贸一体化。

6、抓农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促农业产业化,培育“十佳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以“产业发展”为基点,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效益农业。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7、抓合作社建设,促农业组织化,培育“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专业合作”为契机,按“五个一”标准进一步规范现有合作社。淡化数量考核,重点发展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优势农产品、与社员利益联系紧密、具有营销功能的规范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社市场主体意识,发挥合作社引导生产、联结市场、塑造品牌、指导服务的作用,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带动一方产业的骨干力量。

8、抓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促农业功能拓展,培育“十佳农业观光点、农家乐村(点)”

在“功能拓展”上求提升,发挥特色基地优势,结合旅游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生态、高效为出发点,以特色基地、特色农产品为依托,避免纯粹“饭庄经济”,突破一、二、三产界限,采取农业园区型、休闲体验型、科普教育型、资源景观型、特色产品型、“农家乐”型等模式,强化生态性、趣味性、文化性。同时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休闲观光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9、抓“走出去”农业,促“外向型”农业发展,培育“十佳外出农业创业能手”

“以区外农业”为推动,培育“十大外出农业创业能手”,引导和鼓励农民“走出去”,跨区域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走出去”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达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维权的目的,同时为外出农民与当地政府沟通联系牵线搭桥,落实扶持政策,给予资金支持,促进“走出去”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第8篇

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农产品品牌对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品牌是现代农业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衡量现代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全县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推进品牌大县建设的要求,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强势推进,品牌农业在全县农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全县已建成市级以上品牌农产品61只,其中省级以上28只,有力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但是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我县农产品品牌仍存在小而散的情况,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精品名牌缺乏,制约着我县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牌对于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突出经济转型、致力科学发展”工作主题,坚持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农产品品牌,整合做大做强一批同类农产品品牌,全面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业支撑。

(二)主要目标。以做大做强品牌为目标,努力提高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到2015年,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机制基本建立。全县培育50个左右(其中新培育20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省名牌、省著名商标、省名牌农产品等),培育和建成一批以品牌农产品为主的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在粮食和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茶叶、竹笋、干鲜果等七大主导产业中,形成产业集聚高、特色明显、有一定技术领先优势的十大品牌农产品,品牌农产品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三、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

(一)夯实农产品品牌创建基础。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有效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建设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各种模式的规模基地和示范园区。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利益共同体,大力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实现品牌化经营,提高产品规模效益和市场化水平。支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安全化管理。支持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取得“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质认证和QS、ISO9001、HACCP、GAP等质量管理认证。

(二)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坚持“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同一商标”的导向,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产品建设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种养大户等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主体增强商标意识,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出口国积极申报注册商标,取得商标国际保护,避免出口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培育发展区域品牌。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农业产业集群基础上促进企业和品牌的合理布局,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对有明显的产品特色和地方优势的农产品,做好证明商标的培育和推广运用工作。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行业协会等加强协作,对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农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做到成熟一个推荐申报一个。实现培育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建设一个农业区域品牌、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群众。

(四)加强品牌认定的指导和服务。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行业协会申报各类农产品品牌的认定,包括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等。按照认定的程序和要求,积极地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四、优化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配套服务

(一)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推介。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报导、形象推介、广告宣传等,扩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展销会、农博会、推介会等公共平台打响农产品品牌。进一步举办好每年一次的全县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开展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包装评选活动,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重视产品的外观包装。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专卖店、专销柜、放心店建设,不断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二)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增强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建立市场监控体系,防止出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强合作,共亨有关信息,积极开展多部门的联合打假活动,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保护执法联动机制,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维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品牌建设服务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为品牌创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认证咨询、品牌推介等服务,建立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办好县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全方位开展农产品产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研究等工作,提高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引导企业、基地、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支持品牌企业组建产销联盟,协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形成互利共赢格局。

(四)积极引导品牌整合。鼓励同类农产品进行品牌整合,小品牌整合成大品牌,促进品牌做大做强,改变品牌小而散的状况。今后,在县内同类产品中,原则上支持重点品牌,在政策上引导品牌整合。

(五)完善保障机制。有关资源要素保障方面对农产品品牌企业给予倾斜。在农业基地建设、区域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进步等项目安排实施中,要积极扶持鼓励农产品品牌建设。在用地、人才、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第9篇

根据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品牌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品牌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州实际,现就推进我州农业品牌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认识培育农业品牌的重要意义

培育农业品牌是我州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部份。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有利于促进涉农企业与其所在生产组织体系连接,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用工商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信誉管理的载体和约束机制,促进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的实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竟争力的迫切要求。培育农业品牌是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各县要进一步认识培育农业品牌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农业品牌工作,努力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明显竟争优势的名优品牌农产品,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切实推进农业品牌工作

(一)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品牌经营主体

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是农业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

1、开展扶持龙头企业行动,积极扶强、扶大、扶优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县要积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

2、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各县要加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力度,鼓励农业经营主体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对取得认证的,给予扶持和奖励。

3、开展名优品牌推荐认定,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形象。品牌农产品认定工作是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支持做大做强名牌农产品和保护知名品牌的重要措施。各县要积极开展品牌农产品推荐认定工作,每年要争取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创建。

4、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品牌的营销推介是将品牌优势转变市场优势实现品牌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政府部门为农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农博会、农产品营销对接会等形式,搭建农业品牌平台,大力宣传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农产品市场,不断提高我州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5、实施农业标化,夯实农业品牌化基础。

质量是品牌农产品的根本,是品牌农业不可动摇的根基,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各县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努力实现“有标可依”。

(二)具体工作

1、开展农业品牌发展基本情况调查

各县要认真调查收集本地已有农业品牌的各称、涵盖品种、持有单位等基本信息要素,填写《农业品牌发展现状调查表》(见附件)报送我局。

2、组织参加全国第八届农交会品牌产品评选

今年10月18日—22日国家农业部将在郑州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并开展评优活动,我州拟推荐组织龙头企业、优秀品牌农产品、特色优势农产品参展,扩大品牌宣传,提升市场知名度。请各县做好优质涉农企业、优秀品牌农产品推荐工作,搞好参加评选活动的申报、审核与材料汇总报送工作。

3、农业品牌工作业务知识培训

培育农业品牌是农业局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学习掌握相关专业业务知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州将择机组织参加农业部举办的农业品牌专题培训,请各县确定1—2名负责人,报送我局农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