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畜牧业产业规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1 17:48:48

畜牧业产业规划

畜牧业产业规划第1篇

关键词 畜牧产业;畜禽养殖;思路;工作目标;政策措施;贵州威宁;2016―2020年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323-01

为推动威宁县畜牧业科学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认真讨论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威宁县实际,对威宁县2016―2020年畜牧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

1 基本思路

坚持“稳定发展生猪,突出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的思路,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围绕“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建设威宁县现代特色畜牧业。健全畜禽品种繁育体系,深入推进畜禽品种改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完善污染减排政策,构建完善的畜牧业污染控制与管理体系。

2 畜牧业发展情况

2015年末,威宁县大牲畜存栏29.03万头,牛出栏6.89万头;生猪存栏98.52万头,猪出栏89.72万头;羊存栏 49.12万只,羊出栏32.61万只,肉类总产量10.03万t,蛋类总产量0.85万t,水产品总产量352 t,畜牧业总产值达22.92亿元。

3 主要目标

到2020年,稳定生猪生产,保持生猪存出栏各100万头;大力发展牛羊产业,确保牛存栏50万头,出栏15万头;肉羊存栏80万头,出栏40万头,畜牧业总产值逾35亿元。

4 重点工作

4.1推进完善畜牧产业发展体系

4.1.1 畜牧业园区建设。加强畜牧园区建设,以陕桥蛋鸡养殖园区、石门畜牧产业扶贫示范园区、雪山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园区为中心,引进具有带动作用的企业,加快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阳三联乳业、威宁海兴生态畜牧业有限公司、卓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养殖示范场的建设,以中心辐射四周,以点带面,企业带动,提高畜牧产业化发展程度。培育畜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企业,以太给农业公司为先锋,打造有技术的深加工企业群,不断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和养殖户及养殖场的收入。计划每年引进1~2家畜牧科技公司,不断推动全县畜牧业发展[1-4]。

4.1.2 家庭牧场与规模化养殖相结合。根据牲畜养殖的实际,通过建立家庭牧场养殖,提高以户为单位的养殖户养殖水平,以小群体、大规模的方式,形成具有威宁特色的养殖模式。制定农庭牧场的认定标准,加强全县家庭牧场的认定工作,计划到2020年,拟新建家庭牧场350家,规范建设家庭牧场500家。以全县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依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整合养殖资源,支持有能力的家庭牧场扩群增量,进行规模化养殖,力争在2020年发展年出栏肉牛8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40个,年出栏肉羊300只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80个,培育年出栏1 000头以上商品猪的规模化养殖场50个。

4.2 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以牛、羊品种改良为重点,加快建成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稳定和巩固全县45个牛改点,并在45个牛改点的基础上,选择20个牛改点,建设综合品改点。引进优质肉牛冻精,调整肉牛品种结构,满足市场需要。引进优质肉羊品种,建设1~2个优质肉羊品种扩繁场,为全县杂交利用本地肉羊品种提供种羊,推广生猪鲜精输配技术。在现有畜禽品种基础母群的基础上,推广先进、成熟的杂套技术,提高畜禽品种的杂交利用率。按照毕节市的整体规划,努力建成特色畜禽品种繁育中心,即建成威宁黄牛、贵州黑山羊、贵州半细毛羊3个贵州特色畜禽品种繁育中心[5-10]。

4.3 夯实饲草饲料保障体系

利用饲草饲料资源优势和有利生态环境条件,加快人工草地建设与天然草地改良,从而推进草畜配套。每年建设人工种草保留面积333.33 hm2,天然草地改良666.67 hm2。推广冬闲田土种植3.33万hm2,推广种植全株玉米青贮1 333.33 hm2。培育、扶持饲草饲料企业,以卓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典型,加快饲草饲料企业园区建设。按照毕节市的整体规划,努力建设好2个基地,即草食牲畜繁殖基地和南方饲草饲料基地。

4.4 完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

动物保护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依法治疫”的方针,严格按照省、地业务部门的统一布署,认真落实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管力度和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度,加强动物保护体系建设,认真开展检疫、免疫、监测及监督等各项防控。一是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3类工作机构,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防疫人员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动物防疫基础建设,强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强化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四是在推进畜禽标识和

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4.5 强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随着大众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重视度的提高,加强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实现从饲料生产、畜禽养殖、产品加工到畜产品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推广使用高效疫苗、低毒低残留新兽药和安全、无污染饲料添加剂新品种,开展清洁生产、加工,确保动物健康和畜产品安全。因此,进一步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的安全生产体系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

4.6 畜产品加工体系的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猪屠宰程序,并加快促进全县屠宰企业的升级,努力打造由单纯屠宰到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促进威宁县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不断增强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保证肉食品安全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威宁县回族同胞较多,应逐步建成规范化的牛羊清真屠宰场(点),实行集中管理和全过程监督。

5 政策措施

5.1 推进科技进步

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实现山地生态畜牧业技术的引进、研究与推广,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效率。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引进示范农业先进技术,并推动市场化发展的积极作用。依托农广校、职业技术学校及远成网络教育机构等,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家庭农场主等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鼓励基层技术干部带头创办畜禽养殖、饲料生产等相关企业,支持科研院校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参与畜牧业发展,吸引更多农技人才加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队伍中。

5.2 落实优惠政策

将畜禽养殖、定点屠宰场纳入设施农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等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鼓励发展新型框架式畜舍建筑材料,推行养殖场和农田的循环使用。认真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政策,针对畜禽规模养殖的不同兴办主体和建筑性质,简化程序,及时办理养殖用地手续。国土资源、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及时化解用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大型规模养殖场、集中养殖区、畜产品市场、畜牧业产业园区等的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供电、供水、道路、信息等基础设施,实行水电费率优惠。加强污染防治减排项目建设,优化养殖业环保服务。

5.3 完善监测考核

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监测督导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从而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强化责任落实,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理、畜牧业发展等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6 参考文献

[1] 赵英艳.威宁县东风镇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275.

[2] 李富祥.威宁县喀斯特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技,2011(2):380-381.

[3] 许定华.全力打造中国南方生态草地畜牲业强县:来自威宁自治县生态草地畜牧业(种草养畜)的调查报告[J].理论与当代,2008(3):22-24.

[4] 孟祥海,张俊飚,,等.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与环境治理政策综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1):1-8.

[5] 陈瑶,尚杰.中国畜牧业脱钩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101-107.

[6] 孟祥海,程国强,张俊飚,等.中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4(8):2167-2176.

[7] 虞t,张晖,胡浩.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畜牧业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资源科学,2012(3):394-400.

[8] 王国刚,王明利,杨春.中国畜牧业地理集聚特征及其演化机制[J].自然资源学,2014(12):2137-2146.

畜牧业产业规划第2篇

6月16日,夏日炎炎,刚刚收割完小麦的河南濮阳田野里,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正在利用无人直升机对汇源(濮阳)羊业有限公司的羊场进行航拍,这是河南畜牧划设计研究院无数个规划设计场景中的一幕。无人直升机对整个羊场的布局、粪污处理、畜舍布距、生活区和粪污区布距等进行详细拍摄记录,为养殖企业改扩建提供规划设计原始资料。

6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这个现代畜牧业的“引路人”进行了专访。

应运而生的“引路人”

河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早在2010年之前,河南有40%的猪、2/3的牛羊处于散养状态,很多规模养殖场区建设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选址不科学,场区内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不能节约使用,防疫、环保设施不健全;生产设施落后,生产过程组织管理不规范,生产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饲料、兽药生产没有专门的设计机构。这都阻碍着河南畜牧业科学、持续发展。

为转变河南畜牧业发展方式,提升畜牧业标准化水平,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2011年5月,河南省畜牧局决定成立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成立的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有三项职能。”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赖登明说。接着他详细解释道,“一是规划咨询职能,主要是把农牧园区规划、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牧企业发展规划、畜牧工程规划咨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评估咨询;二是工程设计职能,主要是为各种畜禽养殖场、实验动物房、生物制品厂、生物实验室、草场、饲料厂、屠宰场等进行工程设计;三是技术研究和推广职能,主要是研究与推广畜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

经过6年多的发展,在河南各级畜牧部门和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安全化、环保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生猪、肉鸡、蛋鸡、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5.5%、98%、78%和87%。“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小散养殖场户减少272万户,万头以上猪场、5万只以上蛋鸡场、10万只以上肉鸡场、千头以上牛羊养殖场总数达2548家,较2010年增加624家。

发展畜牧业,规划设计先行

河南省栾川县,古称鸾州,因远古时期有形似凤凰的鸾鸟在此栖息而得名。栾川境内高峰深谷、气象万千,形成了“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象。旅游业是栾川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面是畜牧业的综合协调发展。如何在不影响栾川县“绿水青山”的情况下发展生态畜牧业?为此,2015年,栾川县委、县政府委托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栾川县“十三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

“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总要求,在全面掌握栾川县及周边地区农牧业发展现状和综合优势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栾川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总体定位和发展路径,规划了产业空间布局与重点建设项目,创新了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和生态休闲观光畜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科学可行的保障措施。”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学君说。

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和征求多方意见,历时两个月编制了《栾川县“十三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并顺利通过了栾川县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

《栾川县“十三五”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通过构建生态循环、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使养殖业与种植业深度融合,使栾川县畜牧业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该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栾川县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栾川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完善疫病防控体系、保障生态养殖环境、推广健康养殖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畜产品,最终做强现代畜牧业。

该规划分析了栾川县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评估了各乡镇土地可承载猪单位数量,并对可新增猪单位定额进行了分配,确保农牧生态有效循环。规划以创新、绿色、高效、健康为发展理念,对全县畜牧业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废弃物治理、支撑体系、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其实,很多地方的畜牧业都缺少一种战略规划,在这一方面,栾川县已经走在了河南前列。”赖登明笑着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规划院就相当于这个‘谋全局者’。要想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规划设计先行。”

发扬工匠精神,树工程设计样板

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系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14755.1695万元,是全国同行业中投资早、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养殖企业之一。该公司拥有浠水牧业、泰美畜牧、龙王畜牧、金旭爵士、英德畜牧等多个大型生猪养殖基地,生猪产能每年近30万头。

2016年年底,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将钟祥分场年出栏1.5万头商品猪场改扩建为存栏1万头的母猪场,将设计工作委托给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因为该场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马场,仍然实行落后的人工喂料、人工清粪、人工环控等生产工艺,改造难度很大。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们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后,结合现有条件,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设计理念,对老场进行改造提升。

经过精心设计,改造后的猪场,平面规划设计上将原有场区划分为功能明确的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净污不交叉,雨污不混流。生产工艺上将原有落后的人工喂料、人工清粪、人工环控等生产工艺升级改造为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的清粪、喂料、环控方式。猪舍设计方面:在原厂址扩建用地上新建联栋式猪舍,节约建筑用地和建筑成本,并实现节省猪场后期的运行成本。通过此次改扩建,提高了自动化水平、节省了劳动力,实现了猪场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在,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我院的设计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十分认可,这个项目也成为我院在省外的一个宣传窗口,起到了样板工程的作用。”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孙春花说。

钟祥猪场改建设计项目只是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众多设计项目之一。据了解,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截至目前,河南畜牧划设计研究院承接了近1000个农牧业规划设计项目,为河南农牧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发挥了“引路人”的作用。

“通过对项目单位进行科学的引导,疏导项目投资者把资金投向不同的产业,使市场资金向产业优势不强的方向流动,促进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引导企业完善畜牧业服务支撑体系,创新企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推动河南乃至全国畜牧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赖登明说。

走出国门,力争成为“行业标杆”

安哥拉共和国(以下简称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是2014年国务院总理访问安哥拉时提供的贷款建设项目。

2015年1月,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接了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设计项目,负责现代化蛋鸡、肉鸡产业一体化园区设计工作。库茵巴农场的现代化蛋鸡、肉鸡产业一体化园区包括种蛋的孵化、育雏、蛋鸡养殖、肉鸡养殖、配套饲料厂、肉鸡屠宰场、冷库、发电站、办公区等建设内容。该项目占地面积130亩,项目建成后,达到存栏5万只蛋鸡、年出栏并屠宰15万只肉鸡的规模。

经过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大量的调研、论证,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设计项目顺利完成。该项目受到了安哥拉农业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

“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活跃地区经济,传播先进的养殖技术,增加畜产品供给,提高安哥拉人民生活水平,以项目带动农牧开发,为安哥拉农牧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赖登明说。

安哥拉库茵巴综合农场的成功规划设计是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快速发展的见证。经过6年多的发展,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已形成了“院长1名,副院长2名,总师2名”的领导核心和“一室五部”的技术核心团队,管理与技术构架日趋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现在的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已拥有了农业工程咨询乙级资质和农业工程设计乙级资质,设计院畜牧业工程规划设计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农业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和现代创意农业、土地治理、农业园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可再生能源等工程,规划设计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可以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策划、规划和顶层设计。

畜牧业产业规划第3篇

通常在畜牧业发展当中,动物性食品在我们日常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其比例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生活富裕的标志。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畜产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日常的饮食当中,更是用于农业、医药、国防、制造业等各个领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一些发达国家,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将近60%,而目前我国的畜牧业产值还不到40%,为36.6%,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畜牧业在农业系统当中是土地面积效益最高的产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我国过大多数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饲草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尤其是草食畜牧业。土地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畜牧业作为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合理规划和利用畜牧业用地,是促进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2畜牧业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2.1畜牧业用地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目前我国畜牧业用地都没有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地都是各行其是,很多地方更是作为临时用地,同时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不同程度上压缩了畜牧业用地的资源,环境污染和养殖区限制划分,以及随着国家对土地管理要求的逐渐严格,畜牧业用地难的问题也显得尤其突出。

2.2养殖场用地手续不齐全

虽然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但是,很多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规模养殖户在建场时,都未通过合理的程序来办理相应的土地利用手续,很多养殖场都建在农用耕地上。还有很多养殖场是在政府的默许下建的,养殖场土地不具备合法性,土地审批手续不齐全。

3畜牧业用地应遵循的原则

3.1依法用地原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严格规定,严格依法做到畜牧业用地的规划、审批,既做到保障耕地、林地,又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有效利用荒滩地、废旧厂房、学校、闲杂地等土地资源的同时,尽量不占或者少占用耕地。严格按照畜牧业用地的审批程序,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当畜牧业用地期限满了之后,不再继续从事畜禽养殖的,由养殖场负责人将土地使用权负责恢复。

3.2规划相互衔接的原则

畜牧业用地一定要符合当地政府的总体利用规划,要与农业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再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用地的同时,对于不符合畜牧业用地的要积极整改,并统一报国土、畜牧和环保部门备案。

3.3资源循环利用原则

在畜牧养殖用地时,一定要严格规划,对于畜牧养殖产生的粪便处理,要着眼于长远,尽量通过就近消化的方式,通过渔业、林业和农业相互利用,实现畜牧业和环境发展的相互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

4保障畜牧业用地措施

4.1畜牧业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认真合理安排,将畜牧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满足从事畜牧业发展的土地需求。特别是在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当中,一定要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和预留相应的用地,从而更好的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2简化畜牧业用地审批程序

对于畜牧业用地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实行审批原则。具体包括,先由规模化养殖企业提出畜牧业用地申请后,相关乡镇、畜牧、国土和环保部门要尽快给予审核。对于审核符合的,要积极、按时协调,帮助畜牧企业做好用地选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保障土地使用的合法性。

4.3合理利用和保护牧草地

畜牧业产业规划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委、政府〔〕3号文件要求,以“转人、减畜、增收、增绿”为抓手,围绕畜牧业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两转双赢”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

二、主要目标

从年到年,每年减少牧区人口2000-2500人,牧区人口降至1万人。每年压减7-8万头只牲畜,牧业年度牲畜头数控制在90万头只以内,其中大畜增至20万头,牲畜良改比重达到98.2%,母畜比重达93.12%。建设围封集中连片打草600万亩、高产饲草料基地10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80%。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0元。牧区实现“三个100%”、“三个50%”,即100%的牧户通电、100%的牧户接冬羔、100%的牧户划区轮牧,50%的牧户达到三电合一、50%的牧户使用沼气、50%的收入来自产业化。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编制工作,决定成立全新牧区建设规划编制(试点)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五、重点内容

(一)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以为单位,结合畜牧业功能区划,在近三年平均草载畜量的基础上,下调10%确定“十一五”后三年及今后五年牲畜饲养规模,按照分布实现小康目标,计算出2010年和年生态容量,即:当地环境资源能够承载的牧业人口、户数,促进人、草、畜的协调发展。制定规划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建立完善生态恢复良性机制,加快转变草牧利用方式,规范草牧流转行为,集中连片围封草牧,扩大禁牧,严格休牧,推广轮牧,认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紧紧扭住政策、服务、培训、就业四个关键环节,突出抓好牧区人口转移工作,促进生态持续恢复。

(二)做好畜牧业生产工作。按照“两区一带”畜牧业产业布局,支持优势畜产品生产和特色畜牧业发展。一是适度扩大种养规模。坚持以优化开发区为重点,以水为中心,整合投入涉牧资金,加强以围封打草、高产饲料地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等多种方式,集中培育家庭牧、牧民联户、工厂化养殖和养殖小区,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二是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继续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实行以大换小、以良换土,加快推广冬羔育肥、两年三羔、经济杂交和种牛繁育、肉牛育肥等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大力改善牧民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强牧区道路交通、电力能源、信息网络、牧区住宅和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牧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立健全牧区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

六、实施步骤

(一)年3月5日前,各要成立组织机构,全面开展调研等前期工作。各指导单位要深入试点(分)联系指导工作。

(二)年3月6日—3月31日,在有关涉牧单位的指导下,各完成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并报农牧业局。

(三)年4月1日—4月5日,由农牧业局汇总各试点(分)规划,修订完善全新牧区建设规划,提交全新牧区建设规划编制(试点)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七、有关要求

畜牧业产业规划第5篇

关键词畜牧业;存在问题;发展目标;对策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1]。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2]。

3发展对策

3.1 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3]。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3.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二是抓好 “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4]。

3.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4参考文献

[1] 田青松.建原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1(4):26-27.

[2] 夏显力,王劲荣.畜牧业以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及其实施途径[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11-113.

畜牧业产业规划第6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单位特别是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规模较大、产业结构较完整、产业化程度较高、促农增收较明显的产业。今年前5个月,生猪、肉鸡、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9万头、840万只、22万头(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6%,在全省县(市、区)中排第17位,进入畜牧业发展先进县市行列。当前全市畜牧业生产形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畜牧业结构调整日益优化。几年来,我市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猪、牛、羊、禽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畜产品结构更加符合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精深加工畜产品和无公害畜产品比重增加,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竞争力得到增强。

二。畜牧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创:近几年来,我市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并得以迅速发展。龙头企业与广大养殖户之间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和运行机制,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涌现了华懋双汇、万东牧业、九牧牧业、源汇牧业、明军肉鸽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促进畜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畜牧区域化格局逐步形成。全市已形成了四大专业养殖区。即:以枣林、八台、尹集、庙街为主的生猪养殖区;以尚店、杨庄为主的牛羊养殖区;以枣林、八台、尹集、铁山为主的肉鸡养殖区;以杨庄、武功为主的奶牛养殖区。专业养殖区畜禽饲养量占全市各类畜禽饲养总量的50%以上,有的达到80%以上。

四、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金融部门加大了小额贷款的规模和力度,为畜牧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三年共发放养殖贷款3亿多元。在贷款规模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金融部门与各乡镇联合实行了“揽储返贷”,全市用于养殖业的揽储返贷资金达5000多万元。

以上四点是当前我市畜牧业生产形势的主要特点。下面,就如何搞好畜牧业统筹规划和项目的筛选推荐,如何搞好技术指导和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谈几点意见,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做好畜牧产业的统筹规划。一是立足长远,研究制定畜牧整体发展规划。建立畜牧大产业、大发展的目标规划体系,用长远规划指导畜牧业发展。各乡镇都要根据市里的总体规划和当地的资源现状及特点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二是建立市、乡、村三级领导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分解指标,实施专职专责,专项推进。三是建立畜牧业发展的长效推进机制。用长效机制来保证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二、培植大户,规模发展,做好项目筛选和资金投放。要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让那些市场前景好、竞争优势强、辐射作用强的项目早立项、早投产、早出效益。畜牧部门将重点筛选一批现代化大型种畜禽项目、现代化大型养殖项目、大型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参加全国各地的投资贸易洽谈会,力争在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同时,注重利用协会等民间组织引进外地养殖大户来我市发展。对于资金投放,把握好三点:一是畜牧部门向上级争取的贴息贷款和低息贷款,由于数量较大,将主要投向大型畜牧企业,帮助企业扩量提质增效;二是畜牧部门与我市金融部门推出的小额贷款以及政府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将主要投向养殖户,解决农民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快推进专业户、专业村建设;三是注重资金投放后的效益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的不规范问题。

三、科技引导,效益发展,加强技术指导。变被动服务为上门服务,由普通的科技培训向品种改良、科研成果转化及科技推广转变。从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入手,推动畜牧业专业化生产、集约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一是要加快品种的改良步伐。繁育改良工作要有新突破,原创:全市要以引进和推广良种肉牛、奶牛为核心,建立标准化繁育站点10处,使畜禽的改良率达85%以上。提高品种的纯度,提高生产性能,抢先占领科技的制高点和市场销售的经济点。二是要大力开展科技培训。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教宣传,科技下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系列化综合服务,提高科技养殖的意识和能力,增加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三是要大力推广桔秆养殖技术。提高桔秆的利用率,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

四、培育龙头,产业发展,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由常规的抓养殖数量增长向培育龙头、发展市场转变,推进畜产品向商品转化。以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为重点,加快引资、立项,建立具有带动力和辐射力的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研究并抓好牛肉、牛奶产品为主的深加工,带动畜产品的综合开发。同时以畜禽交易市场为依托,组建养殖经销协会,培育经纪人队伍,搞活流通,壮大市场。通过培育龙头,发育市场,建立起龙头、基地、市场、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格局。

畜牧业产业规划第7篇

关键词:畜牧业;存在问题;发展目标;对策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1]。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2]。

3发展对策

3.1 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3]。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3.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二是抓好 “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4]。

3.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4参考文献

[1] 田青松.建原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1(4):26-27.

[2] 夏显力,王劲荣.畜牧业以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及其实施途径[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11-113.

畜牧业产业规划第8篇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规划》用了大篇幅的文字对畜牧业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提及最多的是如何推进畜牧业发展向生态循环型转变。那么,《规划》又给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升级带来了哪些利好呢?

《规划》明确提出应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推进“过腹还田”;积极发展草牧业,支持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等,并要求建设10个类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其中,西北旱作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西北农牧交错带草食畜牧业发展、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畜禽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5个类型的试验示范区与生态循环畜牧业的打造息息相关。

《规划》还对养殖污染综合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草食畜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全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56%和60%。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规划》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送来了政策春风,我们应该趁热打铁,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

第一,应强化生态循环的畜牧业发展理念。相关部门要从近、中、远期规划方面对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予以重视,并加强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在保障养殖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完善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认证和检测制度,推进畜牧业质量安全监管与可追溯体系建设。

第二,应注重新技术、新模式的运用。要因地制宜,大力推行“猪―沼―果”、林下养禽、水禽旱养,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人工种草等生态种养相结合的循环模式,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崛起。

畜牧业产业规划第9篇

一、__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__市畜牧业随着规模化饲养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已成为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据统计,全市牧业总产值2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4%。20__年末生猪存栏77.99万头,年出栏肉猪115.02万头;__存栏4.63万头,其中奶牛存栏9971头;家禽出栏2694万羽。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因为集约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并影响到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全市共有规模生猪养殖专业户7224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272个、养殖小区2个),奶牛规模养殖户376个,肉鸡养殖专业户792个,养殖场130个、饲养小区1个。据调查,全市全年畜禽粪便排泄量约130万吨,利用量约100万吨,利用率为89%;全年畜牧场污水产生量约420万吨,年利用污水130万吨,利用率约31%。这些畜牧场中共有173家畜牧场对排泄物进行综合利用,其主要模式有以下三种:

(一)农牧结合模式。按照种养平衡的方式,充分利用农场周边农田及果园,干粪制成有机肥料,污液储存于储液池中,施肥时以专用管道连通还田。目前,全市共有91家畜牧场采用该模式, 占52.6%。通过该模式的治理,实现了养殖场排泄物合理排放,有利于提高土壤土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二)沼气处理模式。该模式通过预处理池、沼气处理池、氧化塘等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达到养殖污染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此类处理模式投入大,处理效果较好,适合大规模猪场适用。全市共有76家采取了此模式,占43.9%。

(三)生物发酵模式。通过生物酶发酵技,实现畜牧场排泄物“零排放”,以达到排泄物资源化利用。这种生物发酵模式在我市推广不久,全市共有6家畜牧场采取了该模式,占总数的3.5%。

二、制约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发展迅速,效益显著,但是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市的畜牧业经济在实现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区域布局,资金投入,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资源减少和畜牧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制约着我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制约我市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困素有以下几点:

(一)养殖观念落后。养殖户生态养殖意识较低,缺乏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最近几年,农村的养殖业发展迅速,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许多养殖户将畜禽粪便直排到周边环境中,在造成排泄物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二)基础条件薄弱。长期以来,畜牧业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困扰,各项基础设施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地改观,畜禽良繁,动物防疫、畜牧科教等服务体系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加上饲养管理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下,不同程度影响了资源的利用,制约着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

(三)土地制约严重。__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地方,人均只有三分地。土地资源总量少,综合利用率低,对农业生产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并且在此情况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经济人”,不愿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投向农业。如对畜牧业的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划定就日趋严格,使广大畜禽养殖户或工商企业主几乎无法找到畜禽养殖用地发展循环畜牧业。

(四)区域布局欠妥。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加之农民缺乏科学知识,畜牧场建设随意性很强。一些畜牧场周边没有相应的农田、果园、茶园等,粪尿很难就近消化,畜禽排泄物难以大规模有效地利用。

(五)科技推广滞后。在科技研究与推广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畜牧业资源的深度利用不足,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还缺乏结合,传统畜牧业的精华与现代新科技结合不够等等。由于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技术没有全面推广应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从事畜牧业生产劳动人员,素质偏低,使畜牧业新技术难以顺利推广,阻碍了畜牧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资金投入不足。投入不足是我市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有较大投入作后盾,而由于目前各级政府的投入相对不足,生态畜牧业规模企业生产发展主要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农户畜牧业生产虽然可利用“小额贷款”,但要完全满足需求尚有较大差距。由于投入不足,造成畜牧业的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较薄弱,直接影响了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

三、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生态循环畜牧业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发展生态畜牧业要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注重畜牧业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通过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与减轻污染的目的 ,促使畜牧生态系统和经济效益的良性

循环。

(一)强化生态意识,加快观念更新。生态循环畜牧业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要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激发他们建设生态畜牧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畜牧从业人员真正认识到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广泛宣传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基本知识,提高畜牧业主体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畜牧业主体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

(二)抓好功能区划,实现协调发展。要结合农业功能区建设,按照种植业和周边环境的承载量,科学规划畜牧业的布局和规模,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业用地规划,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有效突破畜牧业的用地瓶颈,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要按照畜禽排泄量和外部消纳量相配套的原则,提升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和种植业、渔业、农村能源等产业的有机结合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推进有机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提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推进小区建设,资源集中利用。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是畜牧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畜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已编制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在适养区内规划建设畜牧小区,积极引导中小规模畜禽养殖户入小区发展养殖。加强对小区外散养户改建、扩建畜禽栏舍用地的监管,逐步建立用地申报制度。实施畜禽养殖业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对畜禽排泄物、养殖污水的监管。

(四)依靠科技创新,推广适用技术。加快生态循环型畜牧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要把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发展资源节约型畜牧业和集约化畜牧业,重点推广节地、节水、节料、节药和节能措施,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农牧结合,提升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逐步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农时的农牧结合的科学制度与规范。要根据农作物在不同农时对肥料的需求及土壤地力情况,研究科学使用化肥和有机肥的方法,努力做到既推进农牧结合,又节约肥料资源,既改善土壤地力,又保护生态环境。要研究更加科学有效的畜禽粪便工程处理技术、环保节约型饲料技术、有机肥与化肥复配技术,科学评估农牧结合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影响等,为推进建设生态牧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科技支撑。

(五)优化政策导向,夯实发展基础。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推进建设生态循环型畜牧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出台扶持农牧结合、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要重点培育农牧结合型的新型主体,对实施农牧结合的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组织和种养企业(场户)加大扶持力度。要对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所需的管网设施、沼液肥水贮存池、槽罐运输专用车等加强财政补助。要鼓励种植基地(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使用商品有机肥。凡政府投入资金扶持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生态规模养殖场(小区)、实施低产田改造和沃土工程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茶园改造等项目和各类无公害基地(产品)认定等环节,都要把农牧结合、发展循环畜牧业作为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各类项目提升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