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8:13:10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第1篇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心理;护理

男性乳腺癌(MBC)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乳腺癌的0.8%,约占男性癌症的1%[1,2],肿瘤转移早,预后差,目前多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以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的目的[3]。对男性而言,在其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总是感到尴尬和郁闷,导致情绪波动而影响治疗,并对家庭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影响。有研究提示,良好的心理状况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好转[4]我科对2000年-2007年收治的11例MBC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性乳腺癌病人,年56岁~79岁,平均61.6岁; 11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改良根治术9例,保乳根治术1例,单纯乳腺切除1例。11例均行术后化疗,8例行术后放疗,10例EPR阳性行术后内分泌治疗。

1.2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y Scale,HAMA),共14个项目;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共24项;由护士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逐条讲明调查问题,有效问卷以病人清醒配合能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为前提。病人回答后由护士填写,按标准计算评分,评分越高,分别代表焦虑、抑郁程度越高。结果显示本组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

2心理护理

一般男性患者在本病诊断、治疗及康复的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很难接受自己患上了一种“女人病”。一旦确立诊断,会表现出惊讶、焦虑、恐惧或抑郁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正确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持续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正确的疾病治疗信息,使病人能尽快调整角色,积极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适及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5]。本组11例病人通过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明显减少,9例病人减轻了心理负担,6例病人消除了心理障碍。

2.1术前护理

2.1.1男性乳腺癌患者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旦住院后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规律,子女工作忙,无法守在身边,使病人茫然,无助而产生孤独感;其次患者住院后生活琐事往往由医务人员及家人处理,常常感到离不从心,失去独立感而感到悲观。会出现闷闷不乐、食欲减退、失眠、终日忧心忡忡。 对于固执、情绪不稳定、易怒的病人,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使其明确癌症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能够影响病人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6],使病人自觉克服不良个性。同时争取社会支持,消除孤独感 做好单位领导、病人家属及周围人群的工作,动员他们常来医院探望病人,为病人提供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减轻或消除病人不安和孤独感。病人心情好转,食欲增加,每天睡眠6-8小时。

2.1.2乳腺癌诊断明确后,其治疗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在做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时试探性地告诉病人手术的方式、切除的范围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当时病人出现的反应就是一连串提问:我能活多久、手术会不会成功、术后能不能恢复、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等等问题。由此可见病人出现对死亡及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术后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悲观、失望。对此要多与患者交谈,要认真主动、热情地回答患者的每一个疑问,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向患者详细介绍发病原因和目前治疗的新进展及取得的成绩,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谈及治疗和护理时,态度要严肃认真,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告诉患者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破坏人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治疗、护理也可带来不利影响。病人情绪稳定,术前一天睡眠情况良好,手术成功。

2.2术后护理

2.2.1男性乳腺癌患者术后需进行化疗,由于病人对化疗药物缺乏认识和了解,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使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而出现消极负性心理,拒绝治疗。对此,护士要向病人介绍化疗方案及其优越性,列举化疗后康复良好的病例,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根据病情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以减轻药物的毒副反应,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安慰,取得病人家属的密切配合,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顺利度过化疗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康复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重视病人心理因素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引导、教育、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调动自我调节

能力, 消除不良心理 因素对MBC病人预后的不利影响。可以达到缓解疾病,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iordanoS,SharonH.Breastcancerinmen[J].AnnalsofInternalMedicine,2002,137(8):678-687.

[2]VettoWS,JohnMD,JunSY,etal.Stagesatpresentationprognosticfactorsandoutcomeofbreastcancerinmales[J].The American JSurg,1999,177(5):379-383

[3] 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00-664.

[4] 赵耕源,黄择香.医学心理学概论[M].广州:广东高级教育出版社,1991:43.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第2篇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共病 综合医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抑郁障碍正愈来愈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抑郁障碍患者不仅见于专科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也广泛地存在于教育机构,而在综合医院的就诊者中更是屡见不鲜,无论在门诊还是住院部,抑郁障碍和躯体疾病的共存现象正日益普遍,在这里有必要进行探讨。

1 共病的概况

1.1 概念 共病(comorbidity)又称同病、合病、并存病,由1970年美国耶鲁大学Feinstein首次提出,指一个正在研究中的索引病例在其治疗中出现另外一种不同的疾病[1]。1989年Campell精神病学词典的定义为:共病指在同一患者同时存在或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2]。美国全国共病研究机构(NCS)1986年提出终生共病率 (lifetime comorbidity)的概念:即同一个体在生命的不同时间发生的多种疾病,疾病之间可相隔很远,也可很近;还有年共病率(comorbidity in one year)的概念:指同一个体在特定的1年内发生的多种病。现在一般指同一个患者同时或在特定的时间内患有2种或2种以上不同的疾病,且每种疾病都达到了诊断标准,几种疾病之间不互为因果,各自有不同的独立的病理生理机制。

1.2 共病的形式 ①躯体疾病与躯体疾病: 如高血压与糖尿病;②躯体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如冠心病与抑郁障碍;③精神心理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症与抑郁障碍。躯体疾病的共病诊断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和重视,然而躯体疾病与抑郁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共病所受的关注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抑郁障碍漏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屡见不鲜。精神心理疾病的共病由于在综合医院相对较少,在此不做讨论。

1.3 研究共病的意义 一个人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是一种客观存在, 正确及时的共病诊断有利于正确理解患者的症状,防止漏诊,并可以及时全面地进行干预和治疗,以利患者全面康复,并在科研中探讨可能存在的共同病理机制,有利于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2 抑郁障碍的概况

2.1 概念 抑郁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且影响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负性情绪状态(心境,mood)。可分为:非病理性抑郁心境(多在负性生活事件后发生,为抑郁情绪反应,持续时间短于2周,不需医疗干预)和病理性抑郁心境即抑郁障碍(多在易感个体中发生,自发或发生在其他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后,符合抑郁发作标准,持续时间大于2周,需特殊治疗)。这里所说的抑郁障碍即广义的抑郁症,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也包括了其他各种病理性抑郁心境,如反应性抑郁、产后抑郁、老年性抑郁等。由于目前抑郁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主要以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

抑郁障碍是以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滞、意志活动减退并伴有焦虑、食欲减退、失眠乏力等诸多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2.2 临床表现 ①核心症状:心情低落,兴趣缺乏,精力丧失;②心理学症状:自责自罪,精神运动性迟滞,焦虑,记忆力下降,认知歪曲;③躯体症状:睡眠障碍,疲乏无力,食欲、性欲下降,慢性疼痛,躯体不适。

2.3 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CCMD-3 )[3]

2.3.1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中的4项: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

2.3.2 严重标准 ①社会功能受损;②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2.3.3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可存在某些分裂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2.3.4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抑郁,排除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3 躯体疾病与抑郁障碍共病

3.1 概况 在躯体疾病患者中,抑郁障碍的共病率较高。Filipcic' 等[4]通过对2153例门诊患者的调查发现:28.5%的患者合并抑郁障碍,其中女性占64%,男性占36%;轻度抑郁者占52.4%,中度抑郁者占34.3%,重度抑郁者占13.3%;与抑郁共病的哮喘患者占25.3%,慢性阻塞性肺病占26.6%,糖尿病占32.2%,癫疒间占29.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占24.2%。同时在抑郁障碍患者中合并躯体疾病者也较普通人群有很大差异。Taylor等[5]2004年通过对370例抑郁患者和157例非抑郁患者对照的研究发现:抑郁组具有更多的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更多的血管硬化症状。2006年Nuyen等[6]通过回顾性调查发现抑郁障碍患者可与26种疾病共病。

抑郁可能诱发或促发躯体疾病,可能是内科疾病伴随的心理反应,抑郁也可能是躯体疾病的一种直接后果,躯体疾病也可能以抑郁等精神症状表现出来。在躯体疾病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只要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即认为存在共病,即应予以干预。

3.2 脑血管病 自1921年Kraepelin描述了脑卒中和抑郁障碍的联系以来,抑郁障碍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问题已得到普遍认可。Damush等[7]对185例卒中患者的研究发现,27%的患者有抑郁。Sknr等[8]对145例首次卒中并存活的患者分别在3个月和12个月进行调查,一半以上的患者有抑郁障碍,且2个时间点的抑郁障碍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认为许多患者可以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Watkins等[9]应用不同的量表进行调查发现,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54%~60%。目前认为半数以上患者其抑郁发作的严重程度与左侧额叶病灶显著相关,病灶越靠近额极,抑郁就越严重,脑卒中后患者抑郁发生高危期长达2年,而未加治疗的抑郁障碍可持续至少6个月。

3.3 癫疒间 癫疒间是神经科常见病,无论是发作时或发作间歇期抑郁障碍的共病都很常见。 Harden[10]认为与抑郁障碍共病的癫疒间很常见,尤其在颞叶癫疒间和复杂难治性的局部癫疒间中,抗癫疒间的同时应给予抗抑郁治疗。海马硬化被认为是难治性癫疒间的最常见病理机制。 Baxendale等[11]通过对87例海马硬化症患者的研究发现,15%的患者与抑郁障碍共病,在左侧海马硬化者更明显,而且在右侧海马硬化的患者中,合并抑郁障碍者左侧海马体积也缩小。提示两者可能有共同的机制。

3.4 帕金森病 抑郁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伴随疾病,Mimura等[12]认为约有20%~40%的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障碍,其中约一半符合重度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另一半符合心境恶劣和轻度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Holroyd 等[13]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调查发现15%有抑郁障碍,并和低度认知功能、抑郁病史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Golab等[14]通过对8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研究发现,62.35%的患者与抑郁障碍共病,轻度占8.24%,中度占16.47%,重度占22.35%,非常严重者占15.29%;且抑郁程度与女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一些抗帕金森药物运动障碍的副作用呈正相关。目前认为抑郁障碍的共病可能和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中5-羟色胺代谢障碍有关,同时抗帕金森药物如金刚烷胺、溴隐亭、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等也可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

3.5 多发性硬化 Feinstein等[15]研究发现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抑郁障碍发生率为40%~60%,表现为躯体症状、焦虑、阻滞和睡眠障碍等,认为抑郁障碍不仅和疾病所致的身体的残疾和对治疗前景信心不足等有关,而且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病灶和免疫学异常有关,并发现抑郁的出现与左侧额叶、颞叶病变有很大的相关性。Randolph等[16]通过对48例复发缓解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研究也认为,抑郁很常见,且很多的疾病症状是由于抑郁障碍共病的表现。应给予抗抑郁治疗,而非仅仅是免疫治疗。

3.6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40%~50% , 其中达到重度抑郁障碍诊断标准者占10%~20%。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出现轻度抑郁障碍和恶劣心境者占62%,在同时存在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减退老人中,符合痴呆认知功能减退者占90%, 老年期首发的抑郁障碍中,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者占40%。Vilalta-Franch等[17]应用5种不同的诊断系统对49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抑郁障碍的调查,共病率为4.9%~43.7%,不同的方法之间差别较大。

3.7 偏头痛 Sevillano-García等[18]通过对155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研究发现,27.74%的患者有抑郁障碍,且在无先兆的的患者中更常见,女性多,可加重头痛的发作。 Molgat等[19]通过大样本的研究发现,偏头痛和严重抑郁障碍的共病率为17.6%,较其他慢性病常见,并且认为其共病机制不同于发生于老年人的共病。

3.8 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作为心身疾病,发病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情绪低落可使内分泌失调,使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到影响,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而一旦患了糖尿病,心理应激更成为使血糖浓度升高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Li等[20]对18814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发现,糖尿病与严重抑郁障碍的共病率为2%~28.8%,其中亚洲人最低,美洲人最高;当前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1型糖尿病和不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大的共病危险。Khamseh等[21]对206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调查发现,71.8%的患者合并重度抑郁障碍,女性更常见。Nguyen等[22]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障碍者和不合并抑郁障碍者的视网膜血管口径的研究发现,合并抑郁障碍者口径明显减少,从而认为合并抑郁障碍是糖尿病型微血管病变的一个表现,往往血糖控制较差,有更大的血管危险。

3.9 冠心病 Katon等[23]认为各种冠心病均可与抑郁障碍共病,如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重度抑郁障碍的共病率分别为14%~36%、16%~20%、5%~20%。有一项对4000余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在近期发生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重度抑郁障碍的共病率为16%~20%,抑郁障碍共病率为17%~47%。Denollet等[24]通过对176例心肌梗死后1个月患者的调查,发现18%的患者与抑郁障碍共病,21%的患者与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抑郁障碍共病的几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年龄、性别有关;而抑郁障碍的存在也显著增加了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病死率。抑郁障碍的常见主诉为胸痛、胸部不适、心悸、气短、窒息感等,这些症状常易与心血管器质性疾病相混淆,也是导致抑郁障碍误诊的常见原因,故必须认真加以鉴别。

3.10 其他 Gupta等[25]通过对1995年—2002年门诊患者的调查,与酒渣鼻共病的重度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是4.81%,而且与饮酒无关。Cruz Neves等[26]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与重度抑郁障碍的共病率是5.7%~45%,其发生不仅与心理应激等因素有关,更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有关。炎症性肠病与抑郁障碍共病的关系也得到了重视,并且发现不同的疾病类型和疾病的不同时间,共病的发生率也是不同的,其机制不明[27]。

4 小 结

以上的研究显示抑郁障碍的共病现象非常普遍,广泛存在于神经科、内分泌科、消化科、心血管科等,其实在其他科如肿瘤科、妇产科等抑郁障碍共病现象也很常见。以上的研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由于研究者相关知识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样本选择的不同,结果差异也较大。而且对于共病的机制研究较少,这些都有待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Lauren SB, Bernard J. Collier′s encyclopedia (Vol.15) [M]. New York: Macmillan Educational Company, 1992:693. [2] Leifer R. The medical model as ideology [J]. Int J Psychiatry, 1970, 9(1):12-21.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M]. 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114.

[4] Filipcic' I, Popovic' -Grle S, Marcinko D, et al. Screening for depression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omatic illness [J]. Coll Antropol, 2007, 31(1):139-143.

[5] Taylor WD, McQuoid DR, Krishnan KR.Medical comorbidity in late-life depression [J].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4, 19(10):935-943.

[6] Nuyen J, Schellevis FG, Satariano WA, et al. Comorbidity was associated with neurologic and psychiatric diseases: a general practice-based controlled study [J]. J Clin Epidemiol, 2006, 59(12):1274-1284.

[7] Damush TM, Jia H, Ried LD, et al. Case-finding algorithm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 the 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7, Nov. 14. [Epub ahead of print]

[8] Sknér Y, Nilsson GH, Sundquist K, et al. Self-rated health,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general symptoms at 3 and 12 months after a first-ever stroke: a municipality-based study in Sweden [J]. BMC Fam Pract, 2007, 8:61.

[9] Watkins CL, Lightbody CE, Sutton CJ, et al. Evaluation of a single-item screening tool for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a cohort study [J]. Clin Rehabil, 2007, 21(9):846-852.

[10] Harden CL. The co-morbidity of depression and epilepsy: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treatment [J]. Neurology, 2002, 59(6 Suppl 4):S48-S55.

[11] Baxendale SA, Thompson PJ, Duncan JS. Epilepsy & depression: the effects of comorbidity on hippocampal volume--a pilot study [J]. Seizure, 2005, 14(6):435-438.

[12] Mimura M. Depression and apathy in Parkinson disease[J]. Brain Nerve, 2007 59(9):935-942.

[13] Holroyd S, Currie LJ, Wooten GF.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ment of ADL, not motor function in Parkinson disease [J]. Neurology, 2005, 64(12):2134-2135.

[14] Golab M, Honczarenko K. Depression in Parkinson disease: own experience [J]. Neurol Neurochir Pol, 2003, 37 (Suppl 5):165-173.

[15] Feinstein A, Roy P, Lobaugh N, et al. Structural brain abnormalities in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J]. Neurology, 2004, 62(4):586-590.

[16] Randolph JJ, Arnett PA. Depression and fatigue in relapsing-remitting MS: the role of symptomatic variability [J]. Mult Scler, 2005, 11(2):186-190.

[17] Vilalta-Franch J, Lopez-Pousa S, Garre-Olmo J, et al. Clinical heterogeneity of Alzheimer′s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age of onset [J]. Rev Neurol, 2007, 45(2):67-72.

[18] Sevillano-García MD, Manso-Calderón R, Cacabelos-Pérez P. Comorbidity in the migrain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and insomnia[J]. Rev Neurol, 2007, 45(7):400-405.

[19] Molgat CV, Patten SB. Comorbidity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migraine-Canadian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Can J Psychiatry, 2005, 50(13):832-837.

[20] Li C, Ford ES, Strine TW, et al.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U.S. adults with diabetes: findings from the 2006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J]. Diabetes Care, 2007, 31(1):105-107.

[21] Khamseh ME, Baradaran HR, Rajabali H. Depression and diabetes in Iranian patients: a comparative study [J]. Int J Psychiatry Med, 2007, 37(1):81-86.

[22] Nguyen TT, Wong TY, Islam FM, et al. Is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micr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 Depress Anxiety, 2007, Oct. 26 [Epub ahead of print]

[23] Katon WJ, Lin EH, Russo J, et al. Cardiac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major depression [J]. J Gen Intern Med, 2004,19(12):1192-1199.

[24] Denollet J, Strik JJ, Lousberg R, et al. Recognizing increased risk of depressive comorbidit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looking for 4 symptoms of anxiety-depression [J]. Psychother Psychosom, 2006, 75(6):346-352.

[25] Gupta MA, Gupta AK, Chen SJ, et al. Comorbidity of rosacea and depression: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Ambulatory Medical Care Survey and National Hospital Ambulatory Care Survey-Outpatient Department data collected by the U.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from 1995 to 2002 [J]. Br J Dermatol, 2005, 153(6):1176-1181.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第3篇

为提高对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老年性甲亢)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漏诊发生率,收集我院25例老年甲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讨论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内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治疗甲亢患者101例,其中老年性甲亢25例(14.85%),男6例,女19例,年龄60.5~78岁,平均66.4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3月。甲状腺弥漫性肿大2例,结节性肿大5例,甲状腺不大12例,均未见明显突眼症状体征。

1.2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根据症状、体征、TT3、TT4和(或)FT3、FT4、TSH测定确诊为甲亢[1]。

1.3 临床表现及首诊误诊、漏诊情况:13例心悸、气促、胸闷、胸痛,首诊冠心病;4例慢性咳嗽、心悸、气促、双下肢浮肿,首诊肺心病;5例消瘦、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中见未消化食物,首诊肠炎、消化道肿瘤;2例肌无力、周期性麻痹,首诊肌肉疾病;1例气促、胸闷、不明原因休克,首诊急性全心功能不全。

1.4 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均异常,TSH明显下降,T3、T4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血流丰富,呈结节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1.5 治疗及转归:1例甲亢危象合并心衰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24例经常规抗甲亢药物及对症治疗,症状均得到控制,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

2 讨论

甲亢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发病年龄20~50岁,男女比例为1∶4~6。青壮年的甲亢根据典型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易诊断,不易误诊。老年性甲亢,一般指60岁以上老年甲亢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据统计约占甲亢患者的4.7%~17%。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突出某一系统的症状,尤其是心血管和肠胃道症状[2],甚至和成人甲亢表现完全相反,容易误诊和漏诊。老年人甲状腺组织往往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和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解速度也减慢,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性也发生改变。老年的这些生理变化,造成老年性甲亢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其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1)甲状腺多不肿大或轻度肿大,肿大者约占1/2,且多伴有结节。(2)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便秘较多见。很少有食欲亢进、便频、腹泻、怕热、多汗、神经过敏、过度激动等典型甲亢表现。食欲不振约占50%~60%,食欲亢进仅占9.5%。腹泻便频仅占30%,而青壮年甲亢中却占80%。(3)心动过速不明显或仅轻度增加,约40%心率在100次/分以下,11%的心率在80次/分以下。而心房纤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者较多见。约有1/3伴有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纤颤,而青壮年甲亢中伴心房纤颤者仅占5%~10%。心房纤颤多为持续性,且甲亢控制后约2/3不能恢复窦性心律。(4)临床上淡漠型甲亢约占老年人甲亢的20%,很少有突眼,易误诊和漏诊。(5)隐匿型甲亢多见。由于缺乏甲亢的典型表现,常以某一突出症状或合并症为主,从而掩盖了甲亢的本质,以致误诊为其他疾病,6)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摄131Ⅰ率、TT4、FT4意义较大,可轻度升高。TT3常无明显升高,因为,在正常情况下,TT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年龄每增长10岁,TT3平均约减少5 mg/100 ml,所以老年甲亢时增加较少。老年人多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因此慎用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

针对老年性甲亢特点,应特别注意以下情况:(1)老年性甲亢以心脏病型多见,容易并发器质性心脏病。但很少有心动过速,而是出现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多种心律失常;也可呈现心力衰竭的症状;有的表现为频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这是大量甲状腺素的作用使心脏的负荷加重所致。上述症状很像冠心病。因此对具有冠心病标准的老年人,虽无典型或明显的甲亢症状,如有下列情况时应进一步行有关甲亢方面检查:①心绞痛、陈发性心房纤颤和(或)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经扩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②长时间丧失劳动力之后发生心力衰竭;③伴有不可解释的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恶心、腹泻后血脂降低者;④代谢升高交感神经兴奋的征象[3]。(2)COPD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时,易诊断肺心病而漏诊甲亢。故这类患者经积极抗感染,纠正心力衰竭等处理无好转。(3)老年性甲亢未治疗时高甲状腺素导致钾向细胞内转移,还有发现以甲亢时体内肾素活性增加,甲亢合并周围瘫痪时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4]。因此老年性甲亢易出现肌无力、肌肉萎缩、周期性麻痹。这类主要表现者易误诊为肌肉疾病。(4)少数患者表现为神情淡漠、两眼发呆、反应迟钝、嗜睡等神经症状,有时甚至昏迷,易误诊为神经精神性疾病。(5)有的患者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消瘦,很像消化道癌症的症状,常被误诊为胃癌和消化道疾病。这类患者经胃镜、结肠镜、消化道造影未发现易常者。这4类老年患者均应行有关甲亢方面检查。

如果明确了诊断,合理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可取得满意疗效,疗程一般不能少于1年半。由于老年人全身情况较差,合并症突出,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充分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及时控制各种并发症等,让患者顺利渡过难关。患者平时仍应常去医院再作详细检查,特别是心脏方面的检查,以明了是否合并有冠心病。

老年性甲亢的症状表现形式多样,系统问诊、体检,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1 200个国内外最新的内科诊断标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

社,1988.169.

[2]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42.

[3] 刘新民,伍汉文.内分泌系统鉴别诊断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

版社,2004.121.

[4] 肖 谦.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43例临床分析[J].新医

学,1997,28(5):252.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第4篇

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不易察觉的小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酿成大病,这种“疾”的状态,现代医学叫“亚健康”,在中医学中称“未病”;“病”则是有明显表现的、程度较重的病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伤寒论》曰:“上工治未病”;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观点都体现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防治思想。

“亚健康”可分为心理亚健康、躯体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等。“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可以看做是对健康亮出的“黄牌”。在此阶段,如能及时祛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适当调养,人们就可以摆脱“亚健康”状态,恢复健康。否则,疾病就会接踵而至。因此,对“亚健康”状态应防患未然,及早诊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53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年。

1.2 诊断标准

参考刘保延等2对亚健康的定义,确立诊断标准:有持续3个月以上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不适症状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的指征参照文献[],即躯体症状:头晕不爽,两目干涩,神倦乏力,脘腹痞闷,纳谷不香,食欲减退,面色不华,便秘;心理症状:急躁易怒,心中懊恼,或情绪低落,时而郁郁寡欢,焦虑紧张,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兴趣及精力下降;社会表现: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妇女可伴有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表现。

2 治疗方法

2.1 背部走罐 令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根据患者胖瘦选用不同型号的玻璃上罐,一般较胖的可选用4~5号罐,瘦弱者选用3~4号罐,用闪火法拔罐。火罐吸附力的强度以受试者能耐受为度,沿正中督脉及两侧膀胱经走罐,皮肤干燥者可用医用甘油,一般不需要剂亦可直接走罐,以皮肤潮红或皮下瘀血为度,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局部过敏、溃疡及出血倾向者慎用。

2.2 刺络拔罐 在患者背部阳性反应点及肺俞、心俞、隔俞、脾俞、肾俞等穴,用三棱针点刺后拔罐,留罐10分钟,以拔出的血液凝成块为准,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3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痊愈:疲劳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舌脉恢复正常,计20例,占35.71%;显效:疲劳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舌脉恢复正常,计26例,占46.43%;好转:疲劳及伴随症状明显缓解,计7例,占12.5%;无效:疲劳及伴随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计3例,占5.36%。总有效率94.64%。

4 体会

中医认为,“亚健康”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的不平衡状态,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运用针刺补泻手法及拔罐,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调动自身生理机能,调整阴阳、气血、脏腑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背俞穴为脏腑输注于背部的穴位,《灵枢?卫气》:“气在腹者,止于背腧”,说明了背俞穴与脏腑之气有密切的关系,《素问?长刺节论》:“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腧也,刺之迫藏,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说明取背俞穴可以治疗脏腑的疾病。

脏腑有病,可以在相应的背俞穴上有压痛点,或者发现结节条索样变化,尤以心、胆、胃的的病变在相应背俞穴上反应最为明显。《内经》曰:“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就是通过外在腧穴的反应来治疗相应脏腑疾病,在临床上,应用背俞穴治疗脏腑疾病,是常用的方法。由于脏腑相互表里,经络联系密切,虽然脏腑之气各自输注于相应的背俞穴,但由于脏腑间经脉相互络属关系,使气血相互沟通,故背俞穴不仅能治疗相应本脏腑疾病,同时也治疗相表里脏腑疾病。所以采用背俞穴刺络拔罐能够达到调整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刺络拔罐治疗“亚健康”,是一种公认的最自然的极有效的“绿色疗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乌鲁木齐市某口腔医院就诊的189例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36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在45~82岁,平均年龄为(56.23±1.12)岁,病程在1个月~12年,平均病程(3.23±0.92)年。经调查,患者的生活状态、病程长短、就诊次数、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各有不同,且年龄、性别、病症状态存在差异,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对口腔疾病的态度的相关资料,研究口腔疾病对其生活的影响。同时,充分利用临床资料,通过对比观察方式,检查不同治疗、护理方式对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总结他们的心理变化倾向,以得出有效结论。

1.2.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口腔疾病对患者生活有哪些影响,身体影响、工作影响、生活影响的比重如何;口腔疾病是否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使其总处于情绪紧张状态;心理负担是否是"病急乱投医"行为的始作俑者;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影响因素有哪些等。

1.3评价标准 按照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自评表、生活质量测评等三种考核原则,统计分析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态。①正常,无焦虑抑郁:≤60;②存在负面情绪,有轻度焦虑抑郁症状:6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 结果

2.1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况 腔疾病患者心理状况特征不同,症状自评、焦虑抑郁自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较大,见表1。

2.2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特征 向189例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总结问卷调查结果可发现,患者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口腔疾病影响患者咀嚼能力,致使食欲不振;口腔疾病带来口臭、口齿不清等症状,使患者失去自信,对生活不满;口腔疾病引发病痛,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问卷显示,189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受咀嚼能力影响的比重最大,口齿不清影响比重最小,存在恐惧心理的患者最多,有89例,占47.09%,精神病性的患者最少,有13例,占6.88%,见表2。

3 讨论

3.1乌鲁木齐市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特征

3.1.1恐惧心理 口腔属于大脑的一部分,口腔疾病引起的病痛经常被老年人误认为"脑病",心生恐惧,胡乱臆想自己得了可怕的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资料显示,189例患者中,有恐惧心理、曾经有恐惧心理的患者多达116例,占61.38%。由此可见,恐惧心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比疾病本身更大。

3.1.2顽固传统心理 研究中,大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知识并不了解,固执的认为口腔疾病是人"老"了所致,而忽视口腔治疗、护理工作,忽视牙痛、掉牙、龋齿等口腔疾病临床表现[2],拒绝就医,应付治疗。调查中,因不重视口腔疾病诱发中度、中度口腔疾病的患者有65例,占34.39%。

3.1.3多疑、悲观心理 老年人受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其心理情绪是呈复杂变化的,不仅不相信任何事物、感受,还会对其他事物产生过于敏感的情绪。就口腔疾病而言,老年患者经常会不信任先进的医疗、护理服务,多疑、猜忌自己的疾病状态,进而悲观的认为身患疾病非常严重。

3.2影响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

3.2.1口腔功能、能力下降 口腔疾病会诱发牙齿松动、脱落,龋齿、蛀牙等问题出现,进而影响牙齿功能,老年人无法充分咀嚼食物,吸收营养不充分,久而久之,会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胃肠道功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口臭、口齿不清等口腔疾病反应,也会干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给他们的日常交流造成严重影响和障碍,使其逐渐失去自信和与人沟通的勇气。

3.2.2疾病疼痛诱发的心理疾病 生理、身体上的疾病伤害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是巨大的[3],对于老年人而言,疾病疼痛会让他们对生活产生不满情绪,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一旦病痛无法控制、持续蔓延,患者的心理疾病也会逐步加深、造成更大范围、更严重的疾病问题。

3.3改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科学性意见

3.3.1端正服务态度 以和蔼、亲切、耐心的服务态度面对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详细了解其患病经过、原由,根据自身经验,给予患者最中肯的意见,让他们相信医生、护士,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老年人一旦选择采纳医护人员的意见,便会在日后的治疗过程中重拾生活信心,有良好的护患关系作为保障,口腔疾病治疗、护理工作便成功了一大半。

3.3.2积极宣传、开展健康教育 其次,扩大口腔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向老年人讲述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改变他们的陈旧思想和观念,了解防、治工作。同时,由于老年人药物吸收情况、代谢功能、药物耐受力等方面敏感度较高,所以在进行辅助教育工作时,应特殊提及敏感类、药性强药物的使用方法、规范剂量,以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周卫萍,吴蓓蓓,王书梅,等.健康促进学校家长教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9):569-571.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第6篇

老年冠心病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孤独与寂寞、抑郁与焦虑、怀疑、悲观、绝望等类型[2],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述如下:

1 原因

1.1 孤独与寂寞心理:大多数老人,离开亲人来医院,陌生的环境无法适应,家属与子女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常来探视,所以患者产生孤独感,由于生活单调,与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和心里沟通,病人常常易产生寂寞感,有些老年病人住院后体会到退休前后角色的反差,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感,这些变化均可导致性格、行为的改变,这样的老年病人,多表现为固执、自尊心强、沉默寡言。

1.2 焦虑心理: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时间变化无规律,患者对疾病能否治愈产生焦虑心理,尤其是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焦躁的情绪影响睡眠和情绪,会加重病情;由于老年人住院后饮食、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陌生环境难适应,从而精神上产生恐惧和焦虑,此类病人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睡眠不佳、食欲减退,自感病重,整日为疾病的预后焦灼不安。

1.3 怀疑心理: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老年病人常敏感多疑,推测猜想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又怀疑医生、护士甚至家人都在对他有意隐瞒病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疗效持怀疑态度,服药时怀疑所服药物是否对症,怀疑自己的病无法治疗,怀疑辅助检查时结果不可靠,表现情绪低落、态度消极,多疑、烦躁、沉默少语、不思饮食。

1.4 惧怕心理: 老年人由于年老多病,加之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性质不了解,容易自我扩大疾病的严重性,或者心绞痛频繁发作常有濒死感,生命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长期的治疗,惧怕自己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此类患者情绪沮丧、敏感多疑、心事重重、食欲欠佳。

1.5 悲观心理:反复发作的病情,慢性病不甚明显的治疗效果,加之有些老人退休后角色转变,产生老而无用的思想,患者情绪不稳定,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自述躯体不适加重,心绞痛发作频繁,此类病人多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忧郁、束手无策,伤心落泪,食欲欠佳,精神差,失眠、不愿与人交往或交谈、悲观、失望、自卑心理对治疗及疾病的转归表现漠然,不愿接受治疗和护理,消极地等待着“最后的归宿”。

1.6 绝望心理:由于住院时间长,病情常反复发作,心灰意冷,消极等待,心情烦躁加之认为家属、子女、亲友体贴不够,从而丧失了坚持治疗的信心,甚至拒绝治疗,产生绝望心理,表现为沉默寡言、极度消沉、不能配合治疗与护理,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2 心理护理

2.1 孤独与寂寞:护理方法应以热情、关心、帮助为主护士应向患者耐心介绍病区环境和病室患者,减少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分离性焦虑,使患者很快熟悉环境及病友,有意促进病友间融洽的关系,有助于活跃病房空气,调节患者心境,尽快度过孤独陌生感。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有一定的亲和力,在日常护理或晨晚间护理的同时,做一些相关的解释工作,避免患者对治疗产生不必要地恐惧,对患者的生活要多加关心询问,并给予帮助,交谈时语言和蔼可亲,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医护人员所作的一切产生放心感。同时,护士还要鼓励他们的亲人前来探望,使其感到幸福和温暖,用轻松和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通过精心护理,患者孤独感消失,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患者孤独感减轻 。

2.2 焦虑:护理人员以鼓励、关心、爱护、解释等方法为主,鼓励患者坚持按时服药,多向患者用亲切、诚恳的语言,进行解释,讲解与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纠正患者对疾病理解的误区,及时传递治疗效果,并让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和他们交流,以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以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可口饮食使之尽快熟悉环境,减轻其心理负担,正视自己的病情,树立控制病情发展的信心。

2.3 怀疑:护理方法以关心、鼓励、疏导、放松为主。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接触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理解尊重,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面临的困难,耐心分析病情及治疗检查的目的,满足病人了解自身疾病以及有关知识的需要,打消怀疑、消极的情绪,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自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护士以诚恳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耐心的解释、得体的语言赢得患者的信赖,使之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4 恐惧:护士对此心理的患者应采取支持、理解和同情。护士应该多体贴、关心患者并以各种方式与其沟通,通过语言、眼神、表情、姿势等显示对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同情,细心的护理、周到的服务、谨慎的言行可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其情绪稳定,并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例举疾病的可治愈性,从而消除恐惧心理。

2.5 悲观:护理人员应以关心、抚慰、鼓励、疏导、方法为主,多与患者谈心,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自己的病情,主动关心患者生活,并鼓励他们看报、听音乐、丰富生活内容,分散注意力,体贴、爱护、尊重他们,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改变这类患者悲观的心理状态。

2.6 绝望:护理方法以关心、帮助、安慰、鼓励为主。护理人员应该多抽时间以真诚的心、和蔼的态度多与患者谈心,与患者分析病情和预后,做好心理安慰、精神调养和生活指导,并与患者家属诚恳的沟通,为他们分析患者的思想动态,让家属多理解、体贴患者,抽出时间多陪伴患者,给予他们感情上的支持以及心理上的温暖,鼓励患者从失落和绝望的的心态中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

3 小结

护理学在医学临床中占重要位置,而心理护理在护理学中尤其重要。如果只重视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忽视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护理人员要以良好的医德及服务态度对待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善于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寻找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真正发挥药物和精神两方面的作用,使患者在最佳的心境中接受治疗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入心理沟通,使患者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 巩玉秀,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4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第7篇

关键词:妇科癌症患者;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259-01

妇科癌症的治疗除了对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患者的心理干预也十分重要,不容忽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支持状况。妇科癌症患者面临着个人、家庭、社会等诸多问题,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患者康复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影响,对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8例,均为女性,年龄20~71岁,其中宫颈癌22例,子宫内膜癌14例,卵巢癌9例,外阴癌3例。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24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15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9例。

1.2 研究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入院的48例妇科癌症患者,通过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自觉症状、妇科病史、身体状况、自觉症状6个方面的问卷调查,以及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观察患者在确诊为妇科癌症后在心理上的变化,分析患者的基本心理状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促使患者以积极地心态对待疾病,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2 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悲观、失眠、缺乏食欲等症状。其中角色紊乱的38例, 占79.1%;焦虑不堪的45例,占93.8%;抑郁的37例, 占77%;悲观的9例,占18.7%;担心医疗费用的32例,占66.7%。因此表明心理问题是影响妇科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适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施,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平衡。

3 患者的心理问题

3.1 否认患病事实:大部分的癌症患者在被确诊前都认为自己身体并无大碍,一旦确诊都会表现出对患病事实的恐惧和排斥心理,因此,患者首先会怀疑医师的诊断结论,认为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且四处托人求名医咨询,同时通过咨询病友、上网查阅等了解与该病相关的特效药物,希望有转机的希望。患者在内心深处极力排斥自己的患病事实[2]。由于癌症在人们长期的观念中形成了固有认识,认为是绝望的,无法彻底治疗的,能看到生命尽头的,这给患有癌症的患者在心理上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者,心理压力较大,不能接受自己的患病事实,往往出现绝望感、无助感,表现为焦虑、恐惧、失眠、食欲降低等,极需得到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和重视。

3.2 缺乏对疾病的认知:患者大多对手术过程不了解,多数患者会对手术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既担心主刀医师是否有精湛的技术,又担心手术麻醉过程是否安全。需要化疗的患者,在得知化疗后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后,既担心自己能否适应化疗后恶心,呕吐、掉头发等不良反应,又担心化疗后能否控制病情,疾病还会不会复发等问题。

3.3 缺乏治愈信心:在大多数患者的心里,仍然认为癌症是不可治愈的或是治好的希望渺茫,认为凡是确诊为癌症的患者,就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长期的压抑和错综复杂的的心理往往导致患者的绝望。特别是疾病带来痛苦和不适时,患者的心理负担不断加重,思想防线日渐削弱,逐渐感到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时常表现出悲伤流泪,痛苦悲观心理,对自己的治疗渐渐失去了信心。

3.4 担心自身形象受损: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子宫或卵巢是治疗妇科癌症最主要的手段,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的患者术后短期内均有不良心理反应,部分女性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担心手术后因失去子宫而影响夫妻生活,在患者的心里产生了负面影响,手术后患者心里出现自卑感,不敢面对自己的爱人和家庭,担心爱人嫌弃,变得抑郁、不自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3.5 对医疗费用的担忧:妇科癌症的治疗费用包括手术和化疗费用,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特别是一些本身家庭收入来源就相对较少的困难家庭,没有很好的医疗保障,经济状况较差,她们既担心花费了高昂的医疗费用却不能解除病痛的折磨,又担心拖累家中亲人,使自己的亲人背上无力偿还的巨额外债。由于这部分患者的思想顾虑较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影响了治疗的预期效果。

4 护理措施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第8篇

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wto统计,全世界现存恶性肿瘤患者在100万以上[1],故征服肿瘤已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掌握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做好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现对2008.06-2010.06年本院10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其中男性75例,占73.5%,女性27例,占26.5%,年龄30-82岁,文化层次分别为大、中、小学及文盲。疾病种类:肺癌13例,食道癌3例,胃癌25例,肝癌27例,大肠癌20例,乳腺癌9例,淋巴瘤5例。全部病例均经影像学,病理学或(和)细胞学确诊。

2临床心理状态分析

2.1恐惧心理此类患者占55%,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忧心忡忡,失眠多梦。wwW.133229.cOm在得知患上肿瘤后,普遍表现出明显的恐惧和绝望的情绪,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至少是难治之症。同时对肿瘤医院或肿瘤科存在着惧怕、排斥的心理,害怕医院就诊。有的患者害怕治疗带来的毁损性后果,如化疗后脱发等,而不知所措,从而出现恐惧感。

2.2否认心理此类患者占30%,这是许多肿瘤患者得知明确诊断后最初阶段的心理反应[2]。他们怀疑和否认医生做出的诊断,为加强自己的否认想法,会找很多医生反复咨询,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重复做着多项相同的检查,以证实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人都不愿提及自己患的病与肿瘤有关,在人们面前尽量掩饰着内心的痛苦,故意保持平和的神态,给人以假象。

2.3悲观绝望心理此类患者占24%,确诊后,万念俱灰,丧失希望。随着疾病的加重,患者对疾病以至生活失去信心,承受力下降,抱怨自己,感到自己给家庭和他人带来不幸。加之机体长期被疾病折磨,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因而消沉、灰心、情绪低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对一切都不寄希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2.4开朗稳定心理此类患者占9%,为少数,由于其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对疾病有正确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多见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说明文化程度对于肿瘤患者对疾病的自我认识、自我防护和诊治具有较好的配合作用。

3护理措施

3.1鼓励和支持对于悲观绝望和恐惧的病人,精神支持非常重要。如向病人介绍关于癌症治疗的进展信息,让病人了解人类征服癌症的重大突破。向患者介绍一些由于健康的心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奇迹的自愈病例。介绍目前先进的治疗技术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方法。及时用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去感染、影响患者。鼓励患者参加活动,激起患者对生活的热情,积极配合治疗。

3.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患者在长期疾病折磨中,心身均痛苦不堪。所以我们首先要尊重患者的人格,设身处地地从病人角度去感受和理解,多巡视、问候患者,使患者感到温暖,分担病人痛苦,对其体贴照顾,创造有利于倾谈的气氛,找出患者心理障碍的共性和个性,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同时注意仪表和语言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如不在病人面前提及“死亡”、“转移”、“恶化”等刺激性语言[4],加强自身修养,使患者信赖,时时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使其保持舒适。

3.3做好健康教育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耐心为患者解释病情,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检查及治疗过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病因、发展、预后、预防,指导患者健康的生活习惯,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让他们看到希望,树立克服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接受护理同时,对自身的疾病也加深了认识,从而配合治疗。

4护理体会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笔者在护理工作中体会到,患者的心理特征各有不同,心理对策并非一个固定的模式,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待他们,还要注意在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这是肿瘤科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在对以上案例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后,大多数患者明显减轻了心理压力,积极配合了治疗,提高了生存质量,也为做好整体护理工作提供了针对性的依据[5]。由此可见,肿瘤患者的心理明显地影响着肿瘤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所以,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既可减轻病人心理压力,加强其治疗信心,还能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淑兰,唐迅.临床护理学(外科分册)[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4.

[2]王艳荣.恶性肿瘤患者诊断初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3):13.

[3]张卫萍.癌症病人的心理障碍及心理护理[j].山西医学杂志,2004,33(11):993.

极度占有欲的心理疾病第9篇

关键词:传染病发热症状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170-03

传染病患者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散热减少或产热增多或者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临床上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传染病的发热多由感染因素引起:如伤寒、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流感、脊髓灰白质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现对传染科病患者常见的发热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传染病患者发热症状护理作一回顾性总结。

1临床资料

我科3年来共收治2400例传染病患者,男1810例,女590例,年龄6~53岁。其中伤寒57例,占2.37%,手足口病421例,占17.54%,肝炎307例,占12.97%,其他1615例,占67.29%。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问题,经过我们积极的发热症状护理,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发热症状状态接受治疗。

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散热减少或产热增多或者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临床上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传染病的发热多由感染因素引起:如伤寒、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流感、脊髓灰白质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2 护理评估

倾听患者的主诉,询问发热开始的时间、程度、持续时间及其规律性,评估热型。

2.1 发热的一般伴随症状

如不适的皮肤温度、头痛、抽搐、全身肌肉酸痛、昏睡、虚弱、食欲不振、口渴、口唇干裂、皮肤干燥、颊面潮红、出汗增加或冒汗、寒战、皮肤起鸡皮疙瘩、尿量减少且色浓、脉搏快,呼吸急促等。生命体征:包括目前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其变化的规律性。精神状态:如躁动不安、昏昏欲睡、意识混乱的程度。皮肤与血液循环状态:如皮肤的完整性,皮肤有无疹子、皮肤的弹性、湿度、温度颜色等。

2.2 发热的相关因素

最近有无过度疲劳的情况,最近有无接近传染病患者,有无过度暴露于太阳下,是否授受放射线治疗与化学治疗。最近所处环境的卫生、温度、空气如何。是否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利尿剂、中枢神经抑制剂、抗抑郁药、血管收缩剂等。以及服药的间隔时间的最近服药时间,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的特殊性及各种疾病的影响,体温更易变化,因此,需评估他们的室内温度,居住环境,活动程度,对天气冷热的反应及疾病史,以判断他们是否体温调节失常。有无创伤,如外伤感染、手术。最近的饮食清洁度。既往有无白细胞减少。最近是否喝过烈酒或咖啡样饮料。

3护理措施

3.1 饮食与液体的摄取

向病人解释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一方面代谢增加,使各使营养素大量消耗,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另一方面,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吸收,因此,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并注意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病人因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故应依其饮食爱好提供美味可口的饮食,并嘱其少量多餐,以增进食欲。指导患者了解摄取充足液体的重要性。除非有肾脏疾病或心脏疾病的限制。否则应保证每日入水量在300ml左右,防止脱水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同时向患者解释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的原因。对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静脉输液或鼻饲指导病人在天热或运动或增加液体的摄取,防止中暑。若病人有脱水现象,应监测出入水量,并维持出入量的平衡。

3.2 观察发热的症状和体温的变化

让病人了解发热的早期现象,如皮肤发红、头痛、疲劳、食欲不振等。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4次,高热时 4h一次,行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再测一次,直至退热后3d,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测量患者的摄入量和出量。如尿量、体重,了解体液平衡情况,监测病人血尿检验报告值,如白细胞计数、电解质等。

3.3 穿着与舒适方面

评估病人是否穿着过多或被盖过于暖和,指导其正确穿衣或盖被,以利散热。病人寒战时宜给予保暖,预防感冒。注意调节宜温和环境。适宜的室温可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体温上升期,由于寒战,室温应稍高些。环境应舒适、安静,避免噪音,直射光线,污染空气与知觉的刺激。

3.4 注意休息

发热时由于代谢增加,消耗多、进食少,故体质虚弱。休息可使代谢维持在最低的水平。高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

3.5 口腔护理

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内食物残渣利于细菌繁殖,同时由于维生素的缺乏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炎的溃疡,故应协助病人晨起、餐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减轻口腔干裂、口干、口臭等现象。

3.6 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在退热后往往大量出汗,故应随时擦汗,更换汗湿的衣物、被套、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应长期卧床者,还应协助翻身,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7 及时给予病人降温

一般体温超过39℃以上时才给予物理降温,包括面部冷敷全身冷疗。物理降温无效时,还可采用药物降温法,并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4特殊人群发热的护理

一般小儿发热的护理:肛温在38℃~38.5℃,则减少被盖,多喝开水,使用冰枕;肛温在38.6℃~39.5℃,则给予解热镇痛剂,较小幼儿给栓剂;肛温在39.5℃以上,则给予温水擦浴,对3~4 岁儿童效果最佳。一般老年人发热的护理,使用冰袋快速降温,向病人宣教保健知识,如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天热时不过度活动;穿淡色、质量通风的衣服;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补充液体;热时使用冷气或电扇;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同时,应让病人了解发热的危险性,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等。

5结论

传染病的发热并非寄生物成分或其产物直接刺激引起,而是通过后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脊质―内源性致热原所引起,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升高,体温调定点如同一标尺,如体温调定点升高,而实际体温低于此点,则病人出现寒战、发抖,血管收缩,以此使体温升高来适应该调定点。当实际体温高于此点时,导致出汗,血管扩张,喜冷饮或用其他措施促使体温下降以符合该固定点,发热是传染病的突出症状,也是许多传染病的共同特点,各种传染病的发热时间长短不同,程度不同,热型也各具特征,对传染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护理评估中要注意观察。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