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农村互联网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9 18:34:12

农业农村互联网

农业农村互联网第1篇

国家出台了“互联网+农业”战略后,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借助线上交易的发展,农村物流也搭上了快速发展的顺风车。传统物流企业和互联网零售企业在加大对农村市场开拓力度的同时,也纷纷布局农村物流体系,由此使得农村物流既呈现出现代物流的共性,又保留农村地区物流的特性。“互联网+农业”时代,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是既有国家政策扶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等优势,又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才不足等劣势。如何借助互联网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发挥政策优势做大做强农村物流体系,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让农民在“互联网+农业”时代背景下获得最大收益,是农村物流不得不审视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1.“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含义和特点    

1.1“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含义    

传统上,农村物流是指农村地区的进行的一系列简单的物流管理活动,以农业的生产为中心。据此可知,农村物流首要的任务为农业生产活动所服务的,其次才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农村物流的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概念,它是新型的、围绕农村地区发生的,以满足农民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的科学规范的物流管理活动。农产品的输出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输入是主要的农民生产活动,它的核心是农产品物流。

1.2“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特点  

“互联网+农业”下的农村物流既有传统农村物流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特性,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1.2.1分散性与城市的密集生产生活状态不同,农村生产、生活大都是分散的。农村家庭有的依交通要道布局,有的依地势、地形布局,星罗棋布。在一些地势复杂的偏远山区,农户散落户于不同的山头,地势的复杂性和门户的散落性给生活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2.2季节性    

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四季节气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因此,农村物流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在春种时节,主要进行化肥、种子、农药、农机等大宗货物的运输,而在秋季,需要搬运、加工和储存大量的农产品。在非农忙时节,农村物流需求则变得相对有限,供需差异较大。要想满足农产品的这一季节特性,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需要更多科学技术的指导。  

1.2.3非对称性    

与城市的各种商品物流频繁交换不同,传统农村物流以农产品为中心,重农产品输出而轻消费品输入,农村物流输入与输出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享受性消费越来越被重视。据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农村网络消费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服装鞋包、家装家饰、食品保健,分别实现网络零售额170.23,  85.43,  106.98亿元,均高于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可见,依托网络消费平台农村物流又出现了新的挑战性和非对称险。

2,“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现状

2.1国家政策扶持自“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国家接连发布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支持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2.2农村电子商务内生性因素逐渐强大    

到2017年6月,中国网民已高达7.51亿。其中农村互联网用户占31.4%,人数多达2亿3000万。

2.3农村物流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京东于2015年初率先推出先锋配送计划,以免费加盟模式在全国试点成立京东配送站。加盟者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自己提供配送车辆,京东就为其提供包括电脑、打印机、一体机和海报在内的办公设备和一定的资金补贴。随后又出台京东帮服务店计划,为网民提供物流配送、商品换新、货到付款、上门取件等相关服务构建,解决大家电“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3,“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3.1物流配送体系仍不完善

3.1.1农村地区交通设施仍不完善    

相比于城市较为完善的交通设施,农村地区仍显得不完备。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基建上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村民利用国家“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不断改善村内交通环境,农村落后地区产品“走出去”和消费品“引进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1.2物流配送站点医乏    

物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配送站点缺乏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很多农村落后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压根没有物流集散中心,农产品的输出主要依靠中间商和政府大规模采购,而中间商以营利为目的,不合理收费现象严重,加之缺乏资金,往往规模较小,整体上不能形成物流体系。

3.1.3冷链物流仍然医乏    

针对农村地区的生鲜商品,运输、销售需要借助冷链物流环节才能实现。所谓冷链物流,就是指依据自身特性需要冷藏、冷冻的产品,例如海鲜、乳制品、蔬菜鲜果等,从产品的生产或采集到产品的储存、运输,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提供保鲜服务的物流体系。冷链物流具有的优势显而易见。

3.2物流信息不对称    

3.2.1部分地区网络依然不畅    

随着国家“村村通”等工程的实施,特别是近两年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行,东部沿海除个别地区外,基本实现了网络覆盖,这进一步刺激了农村网民基数和电商规模的扩大。    

3.2.2缺乏必要的物流信息更新平台    

现代物流以物流大数据为依托,在信息及时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互通有无和成本控制。  

3.3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紧缺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得人才者更容易得天下,相反的,没有人才的经济是难以做大做强的。农村物流企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契机下发展的更强大,经济发展的更长远,必须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而懂管理、会经营的物流人才的短缺无疑会限制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4、基于“互联网+农业”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4.1“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村物流前景仍然广阔    

习总书记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而电商脱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商脱贫就是要借助互联网资源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这篇文章,依托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借助国家资本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带动农民整体脱贫。

4.2不断完善农村物流配套体系  

4.2.1筑牢农村物流配套设施底子    

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配套设施,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多方参与共建机制。

4.2.2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破解农村地区鲜活产品的线上营销难题,扩大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关键在于构架线下农村地区冷链物流体系。

4.3搭建线下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    

以政府为主导,或者以政府鼓励、企业主导模式搭建一个多方参与的线下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即借助现代物联网等手段整合与产品生产有关的地域、上地、种植过程、运输等资源,让这些产品信息都展现在公众视野,便于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农产品有更详细、直观的认识。

4.4不断培育农村互联网人才和物流人才    

4.4.1推进农村“互联网+物流”人才的职业教育工作    

当前我国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还主要受经费的制约,为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对农村互联网人才和物流人才培育倾斜资金和政策,培养一批能够适应“互联网+农业”时代农村地区迫切需求的综合性、专业性人才队伍。

4.4.2提高现有农村落后地区物流从业者的业务技能    

加强对农村落后地区物流从业者的技能培训,鼓励富有实践经验的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现身说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懂理论、会经营、实践的新型农村物流人员。  

4.4.2为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提供激励    

培养、引导更多懂物流、会科技、能创新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支持、引导物流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自愿到农村指导服务,鼓励他们积极的创业,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学以致用,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农业农村互联网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小微企业;集群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04

所谓农村小微企业,主要是在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其注册地在乡镇、农村地区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式作坊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文件)提出包括现代农业、创业创新等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我国农村小微企业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农村小微企业是破解“三农”问题,打造精准扶贫强力驱动器的有效手段。农村小微企业可以提高人们的就业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农村小微企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村小微企业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社会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农村小微企业还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为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推动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驱动下,利用“互联网+”技术,破解“三农”问题,完成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我国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量的小微企业孕育而生,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当前,我国农村小微企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产业层次低,多以种养殖、粗加工为主

农村小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生态区位优势特点,如适宜气候、土壤条件,以家庭为单位,发展特色生态种养殖产业,进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往往存在跟风现象,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不能在深耕产业链,集群发展。

1.2 农村小微企业管理制度欠缺,融资困难

农村小微企业多是家庭作坊、个体工商户,一般多依赖本土优势资源如农业资源进行种养殖、初步粗加工,附加值低,产品结构单一;大多数农村小微企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缺少技术和财务管理、融资等知识,没有可以抵押的资产,在融资渠道和担保体系上存在天然的缺陷。

1.3 人员素质较低,人才短缺

农村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多是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当地有经济头脑和掌握一定种养殖技术的农民、退伍军人和少数大学生、企业白领等。农村小微企业员工多是创办者家人和当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也缺少业务、技能培训,很难吸引到懂技术、会管理、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加入。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缺少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如网页制作、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等。

1.4 信息不对称造成“销售难”

淘宝、京东等农村市场的拓展,我国加快了农村网店、农业网站的建设和发展,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网站更新内容不及时、不能吸引访客兴趣导致网店、网站等不能发挥作用。同时,农村小微企业扎堆种植农产品,集中在收获季节上市,供应相对集中,而销售能力有限,虽然有网站、网店的销售,但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销售难”。

1.5 缺乏发展电商的基础条件

农村小微企业经营者的知识背景,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欠发达限制了农村物流,网站、网店等信息资源交易平台难以发挥作用,交易安全因素,农产品交易不规范,农村电商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制约了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1.6 市场占有率低,抗风险能力差

农村小微企业大都规模小、投资少,重复建设多,导致农村小微企业间争抢市场,且农村小微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立品牌,导致农村小微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缺少资金,管理机制欠缺,人才短缺,销售难,农村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2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电商的必要性

2.1 “互联网+”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借助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结合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的进入农村,可以重塑农村供应链体系,缩短流通环节,打通信息壁垒,为农村、城镇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驱动农业“跨越发展”、助力农民“弯道超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2.2 “互联网+”现代农业可在农村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返乡创业农民创办小微企业23.7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5.5万家,休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147.9万家,农民创业创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3 “互联网+”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创设农村小微企业,能够带动信息、技术、物质、资金、人才等流向农村,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稳定经济增长。如为农村群众代购、代销的形式,解决农村买、卖难的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2.4 农村电商带动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引进淘宝、京东等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积极普及农村电商知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激发广大农村创业者的电商创业热情,探索如何结合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农资平台和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3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

3.1 服务升级,发挥政府综合服务职能

政府应多办法、多渠道提供多方位服务,一是落实针对农校小微企业发展电商的税收、土地、政府采购、工商注册等优惠政策,为农村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二是加强银行、农村小微企业沟通,为农村小微企业打开融资通道。三是充分发挥政校企联动效应,聘请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根据当地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方向,开展农村小微企业培训。四是加大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电商奠定基础。

3.2 “一村一品”,明确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新方向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一个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或因为龙头企业带动,或培育市场主体,或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一村一品”。农村小微企业可以选择和打造茶叶、蔬菜、水果、黑山猪等特色种养业,建立产业基地。通过成立指导中心,研究院,开发一些新品种,同时对农民进行一些培训,将整个产业链进行延展,借助本地优势逐步提升品质,通过各种媒体,打造国际的知名度,提高综合的实力。

3.3 依托农村特色,发展农村小微企业集群

农村小微企业以本地资源为切入口,依靠本地资源型禀赋,延长产业价值链,以“一村一品”的空间聚集发展模式,根植地域特色,促进农村小微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催生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品牌效应。一是要充分发掘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二是重视种子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效应;三是加大对集群的资金投入力度。

3.4 苦练内功,努力发展农村小微企业自身

农村小微企业发展需要学习互联网经营理念,定位准确,找准目标客户群体,充分了解需求,逐步打造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首先,认清电子商务是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新守旧观念,转变经营理念。其次,农村小微企业开发具有天然地域特色的特色产品,准确定位,通过电商渠道,推广宣传,逐渐扩展知名度,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第三,通过网络培训、实地考察、创业培训等形式,特别是创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掌握农村电商和小微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第四,农村小微企业还应积极主动寻求国家在技术、资源、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还有来自京东、淘宝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第三方企业的支持。第五,科学制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规章制度,规范经营,增强企业活力。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微企业要发展,应以当地特色自热和人文资源为纽带,打造“一村一品”,培育和引进种子企业和龙头企业,在政府的税收、土地、融资、创业扶持等多方位服务下,逐步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农村小微企业集群。发展农村小微企业,是政府、市场、企业自身等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在“互联网+”、双创驱动的背景下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农村微型企业的成长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蒋祝仙.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局与破解[J].农业经济,2016,(2):30.32.

[2]周鹏.我国农村微型企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18948.18949.

[3]任晓鸿.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策略探讨[J].农业经济,2016,(2):126.128.

[4]赵君,蔡翔,赵书松.农村小微企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发展因素与管理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5,(1):73.78.

农业农村互联网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技能偏向;农村流动人口;就业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7)02-0107-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702011

收稿日期:2016-06-28;修日期:2016-10-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研究”(14CTQ019);江苏省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江苏协同推进城乡信息消费相关问题研究”(14SZB02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移动信息服务使用行为协同演进研究”(14TQB004)。

作者简介:王子敏,经济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一、前言

关于技术应用与就业的关系,特别是新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对于劳动力就业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影响,历来是众多研究的兴趣点。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是近些年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中国互联网自从1994年正式接入全球网络开始,从基本的交流和沟通工具,不断发展衍化,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式。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使得他们不仅仅要面对城市中工作与社会融合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于技术进步层面的冲击。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互联网通信速度和质量也不断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与应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互联网已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与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1]。

在此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在不断融入城市经济社会生活过程中,必然受到快速普及的互联网的影响。首先,就业是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立足的根本,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是朝着有利于增加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角度发展,还是不利的角度发展,这是社会所关心的首要问题。其次,就是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问题,流动人口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稳定性是否会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冲击。从就业层次而言,农村流动人口在信息社会的冲击下,是否只能从事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劳动;从就业稳定性而言,由于高流动性是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的重要特征[2],但稳定的就业却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合的重要基础,没有稳定的就业就会导致人口的高流动和效率损失,那么互联网的普及对于这种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是什么?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二、文献综述

技术发展对就业影响的技能偏向(skill bias)效应,是指技术的采用对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产生技能溢价(skill premium)。学界已经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早期的学者如贝克曼(Bekman)等、卡茨(Katz)和克鲁格(Krueger)、阿西莫格鲁(Acemoglu)等,提出了一系列经典理论模型,以及对于模型的一系列改进,认为技术发展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就业,即存在对高技能劳动者的技能偏向这一基本结论[3-7]。近期对该问题的研究仍然在继续,如阿尔梅达(Almeida)对东亚8个国家企业层面数据的研究,认为技术进步存在技术偏向,特别是在中等收入国家,技术的采用极大提升了技能型劳动需求[8]。同时也有研究者对于以往研究结论提出了修正,如戈尔丁(Goldin)和卡茨认为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效应,并不一定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有些技术进步可能对高技能劳动者是替代的[9];博德里(Beaudry)等、芬克(Funk)和沃格尔(Vogel)从内生性角度提出了修正,认为技术的内生性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信度[10-11]。国内研究方面,王俊和胡雍认为我国制造业并非全部都存在技能偏向技术进步 [12];陆雪琴和文雁兵利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度量的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具有“溢价逆转”效应[13]。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众多研究开始关注以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技能偏向效应。如大卫(David)等认为ICT对从事日常性工作的劳动者是替代关系,对于从事问题解决、复杂性沟通以及信息密集型任务的劳动者而言是互补的[14];科宁(Koning)和歌德布勒姆(Gelderblom)认为ICT能显著提升员工绩效,但年纪较大的员工由于采用ICT技术的能力较低,相对于年轻员工而言,更容易受到ICT技术的冲击[15]; 迈克尔斯(Michaels)等对美国、日本以及9个欧洲国家1980―2004年数据的分析,发现采用ICT技术程度增长越迅速的行业,对于劳动者的需求从中等学历劳动者向高学历劳动者的转换速度越快,认为ICT技术的采用导致了上述现象[16]。

也有研究开始专门从互联网的角度,研究互联网技术的采用所导致的技能偏向效应。如阿塔索伊(Atasoy)基于美国1999―2007年的郡(county)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采用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认为互联网的采用显著提升了就业率,且互联网是存在技能偏向的,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的就业[17];阿克曼(Akerman)等人通过对2001―2007年挪威公司层面数据的研究,认为宽带的采用是存在技术偏向的,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不利于低技能劳动者,原因在于宽带对于高技能型劳动者的非日常性工作是互补的,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生产率,而对于低技能劳动者而言,互联网是对他们日常性工作的替代[18];贝尔塔基(Bertschek)和尼泊尔(Niebel)分析了2014年2143家德国公司中,员工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劳动产出的影响,认为公司里高速移动互联网使用率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19]。

国内相关研究方面,如宁光杰和林子亮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和2012年的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技术进步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偏向,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组织变革都提高了中国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力比例,降低了低技能劳动者比例,并且信息技术应用导致了收入差距扩大[20];邵文波和李坤望的研究,认为信息技术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偏向性,认为团队合作程度越高的行业,信息技术造成的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越大[21];杨蕙馨和李春梅认为中国信息产业中的技术进步为技能偏向型,信息产业中的技术进步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并增加两种技能类型劳动力的工资差距[22]。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基本认可技术的应用是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而不利于低技能劳动者的。但笔者认为对于低技能劳动者而言,技术的采用是否必然是不利的,技术的采用是否存在有利于低技能劳动者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农村流动人口整体上往往被打上低技能劳动者的标签,在互联网及其应用迅速普及的大环境下,如果存在互联网的技能偏向效应,那么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总量、就业质量是否必然会受到不利影响,这便是本文的研究工作。下面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理论和实证模型对该问题进一步分析。

三、研究假设

假设流动人口就业分成两个方面:流动人口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其中,就业数量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就业率,就业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方面,是就业人口占流动人口劳动力总人口的比例,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衡量,即社会所需要的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如果流动人口平均工作时间越长,那么代表社会对于流动人口的需求越大,就业率应当越高,反之越低。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一方面是流尤丝诘木鸵挡愦危涉及流动人口就业岗位的收入层次、社会地位、工作舒适性等,假设就业层次越高,相应的其就业质量越高;另一方面涉及就业的稳定性,工作岗位是否有利于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合等,就业越稳定,就业质量越高。

1.互联网、技能偏向与就业数量

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对于就业数量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采用促使高技能劳动者边际产出的增加,因而企业增加对于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部分低技能劳动者的劳动被替代,因而企业降低了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由于农村流动人口整体上技能水平偏低,因而互联网的应用,所导致的替代效应,使得社会对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劳动需求降低,即此时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的直接后果是不利于流动人口的就业。另一方面,由于高技能劳动者比例的增加,使得企业整体劳动生产率提升,企业利润增加,因而企业生产规模扩张,但由于企业生产中,部分低技能劳动不能被技术替代,因而企业规模的扩张导致对于不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需求的增加,类似于收入效应。这种技能偏向效应对于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即通过先影响企业利润和产出,进而影响到劳动力需求,此时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效应的间接后果是有利于流动人口就业的。因而上述关系可以表示为:

互联网

Wingdings`C@ 高技能偏向

Wingdings`C@ 替代效应

Wingdings`C@ 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需求减少

互联网

Wingdings`C@ 高技能偏向

Wingdings`C@ 收入效应

Wingdings`C@ 不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需求增加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跨省流动人口逐年减少,流动人口工资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企业用工成本近些年迅速增长,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机器代替人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企业生产和管理沟通的方式,使得企业强化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因而企业对于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者数量的需求比例将大幅度减少;而不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者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不会随着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大幅度提升,因而对这类劳动者需求的增加对于企业收益贡献不大,而同时,伴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低素质的劳动力比例不断降低,且由于最低工资水平的不断落实和工人工资整体水平的不断上升,企业使用劳动力的成本却会大幅度上升,因而总体来看,伴随着企业扩张,企业对于不可替代的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扩张弹性会较小,因而做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伴随着互联网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升,技能偏向会导致企业对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数量需求降低。

2.互联网、技能偏向与就业质量

一方面,从就业层次角度而言,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的技能偏向,使得高技能劳动者获得技能溢价,这种技能溢价效应,使得具备互联网技能的劳动者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劳动回报,对于更高收入的预期,作为一种正向激励,使劳动者有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能和整体素质,进而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回报,获得更高的就业层次;另一方面,技能溢价的存在,使得相对于那些没有掌握互联网技能的劳动者而言,掌握了互联网技能的劳动者获得了相对满意的工作,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稳定性,稳定的工作带来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需要,对当地社会的融入又反过来增加了工作的稳定性,因而技能偏向通过提升就业稳定性提升了就业质量。基于上述论证,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所产生的技能溢价会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质量。

四、模型设定

1.理论模型

令劳动者的劳动要素由两个方面构成:K和L。其中,K主要用于衡量劳动者工作过程中的技能水平高低,在同样的劳动时间中,高技能的劳动者能够创造更多的产出,因而能够获得更高的就业质量;L表示劳动者的劳动时间,L越大代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工作时间越长,说明社会对于劳动力有着旺盛的需求,劳动者的就业率越高,因而用L表征劳动者的就业数量。两种类型的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产出。

设劳动者的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Y为劳动者的产出,则:

其中A为全要素生产率;D为虚拟变量,当劳动者具备互联网使用技能时,取值为1,当劳动者不具备互联网技能时,取值为0;β1和β3表示互联网的技能偏向系数,如果β1或β3>0则表明互联网是相应的要素互补型的,反之如果β1或β3

由式(1)对劳动技能要素K求偏导,得到劳动技能要素K的边际产出:

如果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劳动者的工资w应当等于其边际产出,则由式(2)和式(3)可得:

因而要证明互联网的技能偏向效应,只需要分别计算式(6)和式(7)即可,只要式(7)中lnK和lnL的系数显著大于在式(6)中的系数,则互联网的技能偏向系数是要素互补型的,反之则是替代型的。

2.计量模型

式(6)和式(7)建立了劳动力要素投入与工资之间的理论关系,但在实际中,劳动者并不是同质的,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外部环境、工作条件等都是不同的,因而为了准确计算技能偏向系数β1和β3,需要在式(6)和式(7)中加入控制变量,得到计量模型:

五、模型计算

1.数据与变量

(1)数据来源。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了监测流动人口情况,每年进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在2013年的调查中对于流动人口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就业和收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和无锡市、福建省泉州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共计8个地市的流动人口,选取了其中户籍为农村户籍的样本,共计14929份,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所需要的数据。

(2)变量x取。①因变量:工资的对数lnw,采用被调查对象的月收入对数值。

②自变量:劳动技能对数lnK,采用被调查者的学历和连续工作时间的对数表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高低是一个隐性变量,内化于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显示出来,但很难由直观和科学的可量化指标进行测度,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因而选取了学历和连续工作时间两个指标进行表示。在进行计算时分别用上述两个指标作为劳动技能的指标,分别对计量模型进行计算,以便于进行对比分析。其中,

学历的高低反映了劳动者的聪明程度和知识的丰富程度,高学历的劳动者一般被认为是具有高技能的劳动者,反之低学历劳动者一般被认为是低技能劳动者。

在流动人口动态监测

数据中,劳动者学历从“未上过学”到研究生共分成了8个等级,学历为“未上过学”的给其赋值为1,学历每提高一个等级,赋值加1。

劳动者在同一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时间的长短,反映了劳动者对该工作的熟练程度,工作时间越长,认为该劳动者资历越深,越能适应该岗位的工作要求,反之,连续工作时间越短,则认为该劳动者是个新手,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越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中统计了劳动者何年何月开始从事目前工作的,因而可以计算出截至调查时劳动者连续从事本工作的月数。

劳动时间对数lnL,取劳动者上月平均每周工作小时数的对数。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统计了劳动者上月平均每周工作天数和平均每天工作小时数,利用上述两个数据相乘,得到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小时数。

互联网技能变量(D),当被调查对象报告现有工作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找到的,或者被调查对象报告在休闲时主要“上网/玩游戏”时,认为被调查对象能够掌握互联网技术,具备使用互联网解决工作和生活需要的能力,因此变量D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③

控制变量:由于劳动者工资水平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社保状况以及社会融合意愿五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其中除年龄变量外,其余变量均设为取值为0和1的虚拟变量。性别为男性时,性别变量取值为1,女性为0;婚姻状况为未婚时取0,

其他情况(初婚、再婚、离婚、丧偶)取1;当被调查对象拥有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保或医保时,社保变量取值为1,否则取0;当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有在当地的定居意愿时,社会融合变量取1,否则取0。

2.计量结果与分析

(1)互联网与就业数量。

表1第(2)列中lnL的系数为0160,5%水平下显著,即式(8)中待估计的系数β2为0160,第(3)列中lnL的系数为0065,5%水平下显著,即式(9)中待估计的系数β2+β3为0065,上述两个系数均显著大于零,直观的结论就是劳动时间与劳动者的工资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根据式(8)与式(9)的关系即可以计算出互联网对于劳动时间的技能偏向效应β3,数值为-0095,在5%水平下显著。即认为互联网在农村流动人口中的应用,存在显著的技能偏向,能够显著降低社会对于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需求,这与众多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即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低技能劳动者是替代的,劳动时间长度的减少,意味着同样的工作,只需要更少的劳动者即可,因而会导致流动人口就业需求的降低。

根据表(1)第(4)、(5)列中的数据,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用“劳动者在本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作为劳动者劳动技能高低的变量后,计算出技能偏向效应β3的数值为-0099,在5%水平下显著,认为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会降低流动人口的劳动时间,减少流动人口就业数量,不利于流动人口就业,研究假设1得到证实。上述结论从低技能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角度,进一步确认了现有研究中认为的技能偏向效应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不利影响。

(2)互联网与就业质量。

表1第(2)列中lnK的系数为-0101,10%水平下显著,即式(8)中待估计的系数β0为-0101,第(3)列中lnK的系数为-0258,5%水平下显著,即式(9)中待估计的系数β0+β1为-0258,根据式(8)和式(9)的关系可以计算出互联网技能偏向系数β1为-0157,但是在5%水平下并不显著,即认为并不存在显著的互联网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技能偏向效应,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的高低没有显著性影响。

同理,表1第(5)、(6)列中用“诙者在本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作为劳动者劳动技能高低的变量后,得出技能偏向系数β1为0040,且在5%水平下是显著的,即认为存在技能偏向效应,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增加社会对于劳动者劳动技能水平的需求。

对比上述两个结论,可以发现结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一个指标是流动人口的学历,另一个指标是流动人口的连续工作时间的长短。一方面,由于学历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想象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在外出打工很多年后,再继续深造拿到初中或者更高的学历;另一方面,由于样本选择问题,本文研究中选取的是具有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而户籍与学历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各个地区对于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有着落户的政策优惠,因而一旦一个人从高中学历努力变为大学学历,那么可能其户籍也就会变为城市户籍,因而由于高学历样本的流出,导致研究所选择的样本中学历水平始终整体上难以提升。因而基于上述两方面考虑,虽然用学历代表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常用的方法,但在本文研究中,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用劳动者的资历,即在本工作上连续工作的时间长短代表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高低,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此时,计算出的β1显著为正,即互联网技能的掌握,对于就业稳定性而言,能够使得流动人口在现有工作岗位上有着更长的工作时间,即可以认为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对于劳动者而言也是存在显著的技能偏向,使得流动人口增强其现有工作的稳定性,由于我国流动人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口的高流动性,因而互联网的采用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而研究假设2得到部分证明,即互联网技能偏向能够从工作稳定性的角度,提升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但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加之就业层次很难进行量化,很难明确地说一个职业层次高于另外一个职业,因而对于研究假设2没能从工作层次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的技能偏向效应对于就业质量的影响。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1.研究结论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定研究假设,从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角度建立理论模型以及计量模型,基于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互联网的技能偏向效应以及这种效应对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从就业数量来看,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效应,显著降低了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时间需求,不利于流动人口就业;另一方面,从就业质量来看,互联网导致的技能偏向,能够显著增加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有利于流动人口就业。

2.政策建议

(1)不断提升流动人口信息素养。多种渠道在提升流动人口信息消费能力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特别是高速移动互联网在流动人口中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互联网作为消费和休闲娱乐手段在农村流动人口中的普及,促进互联网作为生产工具和一种工作技能在农村流动人口中的推广,以此逐步提升互联网在流动人口中的普及,使互联网成为流动人口的一项生活技能和生产技能。

(2)以互联网为手段,推动流动人口就业稳定与社会融合的双赢。促进流动人口通过网络参与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强化互联网在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提升流动人口通过网络检索、匹配工作岗位的能力和意愿,降低流动人口就业搜索成本;社会融合中,强化互联网渠道的影响,加强城市居民在流动人口互联网技能提升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3)推动流动人口技能多元化,减少互联网的替代效应。多渠道促进流动人口的再教育,以企业再培训、社会化培训以及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提升流动人口的就业技能水平,促进重复性、可替代劳动供给的减少;同时,推动流动人口以互联网为学习手段,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市场为动力,强化收入在劳动力要素配置中的导向作用,降低人口的流动成本和障碍,使流动人口能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主动提升自我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何晶. 互联网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基于广州市的个案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 2014(5): 209-216.

[2]田明. 进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及其解释[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5): 69-80.

[3]BEKMAN E, BOUND J, MACHIN S. Implications of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13(4): 1245-1279.

[4]KATZ L F, KRUEGER A B. Computing inequality: have computers changed the labor marke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13(4):1169-1213.

[5]ACEMOGLU D. 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s?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4): 1055-1089.

[6]ACEMOGLU D. Technical change, inequality, and the labor market[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2, 40(1): 7-72.

[7]ACEMOGLU D, AUTOR D. Skills, tasks and technologie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ment and earnings[J].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2011(4): 1043-1171.

[8]ALMEIDA R. Opennes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ast Asia: have they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skills?[R], 2010.

[9]GOLDIN C, KATZ L F. The origins of technologyskill complementarit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113(3): 693-732.

[10]BEAUDRY P, DOMS M, LEWIS E. Endogenous skill bias in technology adoption: citylevel evidence from the IT revolution[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6.

[11]FUNK P, VOGEL T. Endogenous skill bias[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04, 28(11): 2155-2193.

[12]王俊,胡雍. 中国制造业技能偏向技术进步的测度与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1): 82-96.

[13]陆雪琴,文雁兵. 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结构与溢价逆转――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3(10): 18-30.

[14]DAVID H, FRANK L, RICHARD J M. The skill content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 118(4):1279-1333.

[15]KONING J, GELDERBLOM A. ICT and older workers: no unwrinkled relationshi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06, 27(5): 467-490.

[16]MICHAELS G, NATRAJ A, VAN REENEN J. Has ICT polarized skill demand? evidence from eleven countries over twentyfive year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4, 96(1): 60-77.

[17]ATASOY H. The effects of broadband internet expansion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J]. 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 2013, 66(2): 315-345.

[18]AKERMAN A, GAARDER I, MOGSTAD M. The skill complementarity of broadband internet[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5.

[19]BERTSCHEK I, NIEBEL T. Mobile and more productive? firmlevel evidence on the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mobile internet use[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16, 40(9):888-898

[20]宁光杰,林子亮. 信息技术应用、企业组织变革与劳动力技能需求变化[J]. 经济研究, 2014(8): 79-92.

农业农村互联网第4篇

一、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背景

自从2013年至今,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直接转变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格局,为大多数用户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目前金融市场已经触及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但是互联网金融应用于农民市场仍旧空缺。长期以来,金融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国务院2015年7月4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发展思路,该思路的提出为农村金融改革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据统计,到2017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7.5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54.3%,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超过2.01亿。移动电话普及率在95%以上,手机网银规模超过5亿户。结合数据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农村互联网发展已经呈现出一个非常好的势头,农村网民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已为我国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互联网将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初,全国存在的2000多家的p2p平?_当中,仅有不到50家是针对农村的平台,这和农村市场需求非常不符。显然,虽然,农村网络金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情景,但是真正实现互联网走入进农村金融市场,使农业或者农户体验到农村互联网金融带来便利体验的却非常少。

二、农村互联网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的建立

经过多年实践和总结,田东县将金融改革与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和扶贫开发工作有效结合,有效推进各金融机构向纵深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的农村金融改革典范――“田东模式”。田东模式的六大金融服务体系经验概括为:一是构建了组织体系、支付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农业保险体系、担保体系和村级金融服务等六大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发挥农村产权改革的优势和聚集效应,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管理制度等;三是推广金融与扶贫相结合、金融有效供需相结合、城乡一体化等结合经验做法;四是金融改革促发展;五是打造农村金融各项改革“升级版”。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通过农村互联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不断发展,广西田东县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发展定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建设机构、信用、支付、保险、担保和村级服务组织等六大金融服务体系,农户贷款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地成绩,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贷款难的问题,金融资源集聚和投放量大幅增长,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力度不断加大,金融支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农村群众金融知识明显提升,广大农户融资难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三、农村互联网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的应用

(一)融入以综合信息服务为金融服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服务和传统的金融服务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兼具“快”、“准”、“优”的特征,它们会将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在农村金融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来金融服务的基础之上,借助大数据以及云技术支撑,加强信息进行电子化平台的建设,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和服务之间的联通。通过改变支付的方式,可以实现实体企业、电商平台和服务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还需要借助网络支付等方式,帮助农村企业掌握线上支付技能,推进农村金融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将包含ATM、POS机、CRS等多种金融支付方式有效整合,开发农村移动端,优化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等服务,普及第三方技术为农村企业带来更多便利。通过使用快捷、智能化以及立体化的支付结算方式,更好地突进金融事务的发展。同时,做好农村实体进行O2O网点的覆盖建设并结合整体的情况做好线下的引导。通过在农村原有网点的从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建设,发展社区互联网金融机构,在物理网点和线上网点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加大物理网点的智能化建设力度,帮助农村民营企业线管人员及时了解相关业务,确保将金融服务和创新科技有机整合。

(二)融入以客户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模式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抛弃传统坐商思维,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将客户放在核心地位引导,并结合农村竞争分析不断深入探讨,不断提升自身经融机构的竞争力,从而使金融服务模式在实践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第一,要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对于各行各业而言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结合金融竞争的特征,全面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农村人的网购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大数据方式分析研究,为农村企业量身打造合适的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村民营企业的需求。第二,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拓展民营企业业务。利用互联网,我们便于更加全面地去理解知识的内容,进而做出更加更高级的业务,实施掌握农业产业链中的资金信息,物流信息、交易信息等多方面的内容,继而对相关企业的信用加以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地提升企业或者是个人的信用额度,并在更大范围内拓展业务,和农村民营企业建立起产业链,最终达到实现业务拓展的效果。

(三)融合金融安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模式

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对农村的发展在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风险同在。目前,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仍旧存在着信贷风险、金融政策风险、计提风险以及系统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通过改革和实践,笔者认为需要融入以下三种方式进行金融环境服务升级:为了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可以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的软环境和农村金融实际状况这一外环境进行引导,完善金融结构的安全环境。

农业农村互联网第5篇

1.顺应新常态

长久以来,作为服务地方“三农”事业的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坚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量丰、质优、普惠的金融服务。当前农信社服务的“三农”市场正显现出一系列发展新常态:

首先是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入农村市场,农村金融服务将不断多样化。一方面农村市场已被互联网企业锁定。如:阿里已经进驻黑龙江,拟构建农村电商,为进一步提供金融服务提供基础。另一方面部分银行已开始了农村电商项目。

其次城镇化加速推进,带来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持续转化。

再次新农村建设引领,带来农村地区全面发展的时代机遇。当前,黑龙江省持续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新农村。

最后是农业发展提速,带来了经营主体和生产方式的全新升级。在国家和地方政策鼓励下,黑龙江本地专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成长迅速。

如何在新常态中抢抓机遇、谋求跨越,就意味着需要顺应新常态、开拓新思路、践行新方法。结合当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手机、计算机、移动终端等设备在农村加速普及的大环境,农村信用社充分融入“互联网+”理念的金融服务才能够更科学、高效、精准地满足农村地区、涉农主体的金融新需求,才能够切实将普惠金融深入引向黑龙江“三农”发展事业。

2.后发优势明显

黑龙江农信社自2003年迈出深化改革步伐,在地处东北部、服务三农、二级架构等特有背景下,日益体现出后发赶超优势。同时,在大力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清晰战略导向下,“互联网+农信社”这一领先理念与传统机构的巧妙融合在黑龙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体制建设方面,农信社特有的二级法人体系,近年来,大力打造“小银行+大平台”发展战略。其中,省联社引导各行社始终以“三农”、小微、社区为市场定位,努力发展各行社成为现代化精品小银行。省联社自身以加速提升信息科技的支撑服务水平为第一驱动,促进系统资源整合,进一步丰富面向各行社的资金、业务、风控、协调等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大平台”的综合支撑能力。

黑龙江农信社的金融产品、信贷产品在近年来,经历了市场的检验,被广大客户所认可。由于已经在黑龙江经营多年,黑龙江联社的营销优势是其他机构不能达到的。黑龙江农信充分发挥二级法人灵活、快捷等特点,在营销手段上充分实现了多样化和本地化,尤其是工作人员熟悉当地优势,在产品营销中具有良好的人脉资源。

3.市场定位要准确

农信社应牢固坚持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始终姓“农”。“三农”是农信社的生存发展基石,农信社根在农村、情在农民、命在农业,一生都与“农”字打交道。农信社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始终传承信合文明,发扬吃苦耐劳、一心为农的敬业精神,坚持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在支持农业生产资金上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争取工作的主动性,消除“惜贷、恐贷”的思想,简化放贷程序,为农民提供及时、方便的金融服务。发挥信贷杠杆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重点突破,带动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

4.服务方式要创新

农信社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深度整合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拓展服务渠道,从以往前后台分离、集约化管理模式中跳脱出来,逐步转向一体化运营,将客户营销、产品定制、风险管控、财务处理等集中到IT层面统一设计。同时也应认识到,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仍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农信社实体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认知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物理网点分布广泛等优势,利用已建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任,与互联网银行相结合,从而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积极尝试推进以金融便利店、村头服务点为方向的渠道建设,立足遍布城乡的物理网络,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设立金融便利店,确保广大客户享受到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大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

5.服务客户要精准。当前,客户越来越要求服务的个性化和集成化,如何满足每一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农信社需要思考的问题。农信社要积极探索“人工网点+电子银行+客户经理”的“三位一体”网络建设服务模式,通过立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客户链条,网点设计应更贴近客户、更温馨、更人性化,人工客户服务要更温馨,对不同客户区别对待,差异服务,对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不同信贷产品,同时提高效率和质量,做到方便、快捷、高效,以此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要通过精准定位客户的偏好,推送包括金融产品在内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打好“亲情牌”和“感情牌”,真正做到每一位员工带着感情去服务。

总之,互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金融业,并且出现了大量新的金融组织形式,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及产品迅猛发展,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农信系统作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的中坚力量,既要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又要努力抓住这次机遇,完善自己的服务,多样化自身的服务方式,优化管理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别是非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经营,对传统银行业已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这些冲击面前,农信系统理应提高认识,积极应对,提升自己、完善服务,稳住客户将是农信系统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庆全.浅析当前农信社应对互联网金融对策[J].山西信合,2015.12.

农业农村互联网第6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应对措施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在我国的不断普及,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在蓬勃发展。以阿里、腾讯、百度和人人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与利润增长方式,对现有金融技术的挑战和延续。在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相继竞争下,农村商业银行要把握时展的趋势,推进服务创新和战略转型的新一轮改革,推出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以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形式不断渗透到金融服务领域,与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对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更加广阔的服务平台,使得传统金融业务的透明度更高,金融服务更加便捷,交易成本大大减少,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此境遇下,以网点为主要服务渠道的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少,对风险的预估能力也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几点措施

(一)完善电子支付业务解决方案,巩固支付业务的主导地位

人们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网上购物及其它费用的快捷支付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第三方支付将是主要的支付手段之一。农村商业银行要充分分析第三方支付对自身经营的影响,并加以积极应对,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零售业务渠道。首先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凭借第三方支付公司规范化的客户管理及支付服务,降低经营成本;其次适时接入第二代支付系统,加强支付的安全认证,并大力推广“超级网银”电子支付业务,以综合支付为前提,针对不同的支付行业和消费人群,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二)促进开放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传统银行仅依靠单一的行业是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想获得客户的青睐,一方面要对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流畅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科学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与客户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另一方面可考虑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建立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理财、P2P信贷和融资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支付宝的手机转账现已经与120多家银行合作,实现2小时快速到账,转账到跨行卡不用输入收款方的开户行信息,简化了转账操作,且提供了单笔/每天5万元的免费转账额度,该额度基本上能满足普通用户日常转账需要。支付宝手机转账业务的推出对传统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农村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第二代支付系统,实现与各商业银行网银快捷的资金往来,并推出全方位快捷的移动支付服务,降低客户跨行转账的费用及提高转账的效率。利用自身在理财和资金管理业务方面的优势,巩固60多年来建立的客户关系,提高目前客户的黏性和发掘更优质的客户,以为后续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出积累丰富的客户资源。

(四)重视对数据的积累、保护和挖掘

农村商业银行要对自身的数据仓库进行完善,在监管许可情况下加强与外界行政部门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数据共享和交流,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数据优势,实现对数据多层次的积累和运用;加强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农村商业银行洞察客户、预测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要加快银行数据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挖掘,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对产品进行创造和更新,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五)重视互联网金融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金融是集金融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新学科,农村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员工知识结构单一,需挖掘既要熟悉信息技术基本原理、互联网程序设计,又需懂得金融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要培养一支能灵活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开展金融营销,具备引导客户、培育客户和留住客户的专业化队伍。加大对现有专业化人才多学科的培训,培养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对农村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农村信用社为顺应金融市场化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使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更加完善。互联网技术引发了农村商业银行新一轮的革命,针对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农村商业银行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扩充。以客户为中心,推动金融创新,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尝试开发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新兴金融产品,为人们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最终改变价值的增长方式,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仇远文王,乐风,孟庆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生态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09-25

农业农村互联网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广西;农村家族企业

一、广西农村家族企业的调研概况

本次实地调研的农村家族企业主要分布于广西南宁、桂林、北海、凭祥等八个地级市下的乡、镇地区,涉及养殖业、种植业、建材业、食品等行业,其基本特点主要有三个:第一,农村家族企业的资本或股份主要归一个家族中的家族成员所有;第二,家族企业的经营权由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家族掌握;第三,企业中的主要管理、领导职务由家族成员担任。

二、互联网背景下,广西农村家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销售渠道传统、单一

被调研的农村家族企业中51.7%的农村家族企业采用间接销售的方式进行商业贸易,45%采用直接销售,2.7%采用网上销售的方式。可见,农村家族企业销售渠道较为传统、单一。根据企业负责人反映,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可分为两种:(1)为了避免积货,产品大多都是客户看样品后下订单才生产,因此生产的货物都是签有合同,生产完马上发货;(2)有些产品像海鲜、大米等到收获季节就有人上门直接收购,不用担心能否销售出去的问题。因此农村家族企业很少选择互联网作为销售平台,仍以直接销售、间接销售作为主要销售渠道。

2.产品附加值低

农村家族企I的产品以资源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生产能力基本依附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同时,初加工工程中以粗加工方式为主,程序简单。另外,大部分农村家族企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因此,农村家族企业的产品多为原材料产品或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

3.销售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

被调研的广西农村家族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可分为四大部分:仅广西区内、国内、国外、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分别占比95.06%,2.47%,0.62%,1.85%。同时,销往区外市场的地区集中在广东、福建、湖南这三个地区,其中广西与广东、湖南两地毗邻。

从销售市场划分来看,广西农村家族企业的销售市场较集中于区内;从区外销售来看,销售地区仅局限于毗邻广西地区的两三个省。由此看来,广西农村家族企业销售市场的地域局限性很大。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产品属性的影响

对于钢材、木材、石材产品,其体积大,物流成本高,网上销售往往需要企业支付运费,则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其次,消费者更偏向于现场通过手的触感用经验来确定天然产品的质量,货比三家;最后,因产品的特殊性,买卖双方往往形成的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细节需要双方面对面商讨、确认。故钢材、木材、石材等大型原材料或初级加工材料,企业一般不会选择网上销售的方式。对于海产品、淡水产品,往往有散户直接上门收购或商家直接购买,且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企业也不会“多此一举”选择网上销售。

2.建设电商平台成本高,人才制约是关键

对于农村家族企业,建设电商平台成本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建设成本,其主要是选择自行建立商务网站的企业需要承担的,一般包括设备费、通信费、信息费和软件开发成本等;二是运行维护成本,包括网站的设计分类、商品的推荐等;三是人力成本,其贯穿电商平台从建成、使用到维护整个过程,不管是网站的建设、运营都需要专业性的人才,这都会产生相应的人力及管理成本。

而电商人才往往成为关键性制约因素。尽管农村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会接受一定的互联网知识的熏陶,掌握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但是电商平台的建设需要有对互联网技术知识进行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意识的专业性人才。目前,农村家族企业中这一类人才还较为缺乏。

3.冷链不完善,物流成本高

花卉、柑橘、猪肉、海鲜等生鲜产品具有易损坏、腐烂变质的特点,故其对保鲜技术和运输设备的要求高,而现有的冷链无法很好满足该需求。同时多环节的收费,高涨的油价等多种因素促使国内物流运输成本节节攀升,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

4.政策宣传、落实力度不够

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家族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基层员工对互联网+农业政策处于初步了解或者不了解程度,即使少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互联网去开展业务,其也表示对政策享有度不高。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政策并未深入人心,参与度低,政策落实存在一定问题。

四、互联网背景下,广西农村家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互联网+自动化,打造智能生产模式

从生产环节入手,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结合,制定产品品质标准并严格执行,通过自动化技术集成相关生产技术模型,形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的智能生产系统,有机结合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打造智能生产模式。

2.互联网+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名牌效应

整合农村家族企业产品、人力、技术资源,建立企业大数据平台,将孤立的一个个企业联结成一片,以创造集聚效应。将当地的农村家族企业资源汇总,打造一个属于全村、全镇的电商平台。农村家族企业可在平台上设立自己的店铺,销售产品。如此一来,企业资源形成互补,减少了人才、技术或资金等短板劣势,节约了成本;同时,企业成片更有利于打造当地特色产品,扩大对外知名度。

3.互联网+信息服务,搭建交流平台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成果满足家族企业生产、销售等信息需求,促进资源信息和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同时打造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企业信息资源,集聚服务资源,完善运行机制,形成企业售后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4.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打造优质冷链物流

减少收费环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交通、通信等部门的协调联系,保证交的通便捷和信息传输的畅通;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运输导航系统,建设现代化的仓储设施,改善制冷保鲜技术水平,在现有的物流基础上,整合创新,打造绿色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配送体系。

5.完善教育体系,加大支持力度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新意识转变、新模式应用需要强大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为此加大对电商教育的投入,校内督促夯实理论知识,校外鼓励实习实践,力争培养理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开设免费线上、线下培训课程,普及互联网知识和电商技能;建立服务站点,提供互联网技术、人才知识帮助,让出现困境的企业得以快速解决问题。

6.加大“互联网+”宣传,落实优惠政策

政府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宣传和科普,引导当地村民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家族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加大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减少企业土地使用等行政审批,提高企业增值税的起征点,助力农村家族企业的发展,添加其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天君.论我国家族企业的概念及类型[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06):63-68.

[2]苗雨君.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途径[J].改革与战略,2012,(06):178-181.

农业农村互联网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职设计教育;文创产业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因此“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也决定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职业院校的重要历史职责。

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参与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成为“乡村合伙人”为例,研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文创产业的意义与参与对新农村建设实施智力输出的实践。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是和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建设的协会。该协会以湖北创新与发展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助推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中国为宗旨。乡村文创产业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如何以文创产业为抓手,将一、二、三产有效融合,充分整合资源,真正带动农民致富,产业增值,农村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回望过去,一些工商资本的直接入侵与主导,导致形成一些乡村发展的穿衣戴帽的追潮之举。[1]一些现代化的建筑放在农村山清水秀的地方显得格格不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艺术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就具有以下的意义。

1 高职设计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文创产业的意义

第一,高职艺术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创产业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存在服务的片面性和服务的缺失。[2]具体为高职院校服务于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少;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多,服务于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少。

第二,目前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遭遇瓶颈。一是农村环境差,早期对农业建设的漠视导致其环境的脆弱。要么规划无序,要么粗暴开发,不可持续发展。二是由于农村教育及人口的空心化,导致其智力资源严重不足。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的蔓延导致民众拥有大量对农村环境及物品的需求而真正新农村建设应该惠及所有农民,只有这种针对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实现该目标。农村教育水平和生活观念落后不利于农民掌握技能。而地方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为新农村发展输送实用型人才是其重要的职能。高职设计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地可以对新农村进行智力输出,帮新农村“用情怀说话,替农民办事”。探索一条解决当今乡村社会秩序重建与乡村产业发展并进的路子。

第三,高职设计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创产业可以引发高职学生创业的新天地。学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可以进行产品包装,品牌建设和推广以及网络营销等项目。

2 高职设计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创产业的实践

我们本着“四位一体”现代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即群众为本、产业为用、生态为体、文化为魂服务新农村。具体思路和方法是: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合作,与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签订协议,以罗田县张家冲示范基地为支撑搭建二个服务平台:一是文创设计创意服务平台。学院以项目为依托,组建由专业负责人和专业骨干为核心的创意服务组织,成立若干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团队,通过区域性文创服务,实施文创人员入户工程,开展创意服务。二是人才支撑服务平台。高职艺术教育要向新农村输送合格人才。所谓合格人才,是指“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建设人才。培养这些合格人才,必须创新机制体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质量。培养和造就出有创意、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学院在搭建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服务平台过程中,在专业的建设和课程改造中下功夫。尤其是把部分项目课程的方向和触角伸向服务“三农”中去。比如项目课程《景观及乡舍建设》、《品牌策划与推广》、《淘宝网店运营与管理》等。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走进新农村的建设。

2.1 《商业景观设计项目》实施大纲

《商业景观设计项目》课程是本课程是景观专业大三学生上学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此项目课程根据项目改革,主要上课内容是针对罗田张家冲乡村的改造设计进行。通过此项目要求学生学会了解和分析乡居环景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涉及的条件:区域文化、便利交通设施、构成人口、消费趋势、经营模式等,对乡居环景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态势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了解乡居建设中的功能形式及分类,掌握乡居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考虑农村环境的功能性和空间的特性;处理好农村、农民、农业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完成本项目,应达到如下具体的要求:了解乡居设计的原则和面临的现状、乡居设计过程中对乡土元素的整理和运用。掌握设计分析能力和手绘表达能力、掌握用sketchup效果图制作、文本和展板的排版能力。对设计方案表现,总平面图、断面图分析及效果图能进行扩初细化,对景观设计的尺寸的感知及控制能力逐步加强,CAD的更加熟练掌握与应用等。

2.2 实施过程及最终效果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湖北省重点建设的美丽乡村――张家冲,其中一个餐饮空间进行改造。在这个案例中,原有的场地建筑风格明显有自己的特色。室外景观规划自然,道路上没有太多设计,需对道路和景观结合自然条件进行功能划分和道路分级处理。建筑舍内比较破旧、物品堆放杂乱。拥有大量的乡土元素确没有通过设计达到应有的效果,需进行整理。

具体来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风貌,秉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室内尽量少的拆除墙体,空间的分隔以农民家具、白天等软装进行空间区域的限定,以保证室内空间的灵活可变同时也能更好地留存原有结构,体现历史感。通过从周围场地的田间小径元素进行提炼而来的曲线元素结合乡土元素铺装和少硬质景观的做法,不仅能体现其与环境的联系,同时也可以体现包容的文化。

在农村结构简单的建筑和空旷庭院中加入设计,摒弃原来设计中的现代元素和偏离乡土的材质。在乡村,简单才是美学,留白也是一种美的设计,突出的形式感和设计感在这显得格外多余,自然的原生态的才具有亲和力。因此,回归原始,坚持“少即是多”的设计原理,深入乡土设计主题,从朴实出发,回归自然。

2.3 在“乡村合伙人”平台中,高职设计教育对新农村进行智力输出

一些见识过城市繁华,有一些文化知识和经商头脑、组织意识的中青年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主人,他们熟悉热爱农村。他们愿意将自己在城市中的原始积累带回家乡。他们的参与一定程度上成了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也要看见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缺陷,他们或眼界有限,或资金不足,或缺乏审美或缺乏运营头脑和经验。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对他们进行智力输出。

在乡村文创产业的发展中,要注意发动群众和引入社会力量。一些建立好的民宿、餐饮要成立由村民组成的监管部门,同时高职艺术教育可以提供社会力量对村民做培训。因为村民要参与到民宿或者餐饮的经营和管理中来,必须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具体可以进行如下智力输出:对村民进行烹饪、茶道、服务礼仪、传统仪式、插花、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培训。让村民掌握民宿或餐饮的经营方法,让他们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可以真正成为新农村的主人。

在罗田张家冲,农民最擅长的还是农业生产,可是农民在农业销售、最大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方面力量薄弱。高职艺术教育以《品牌文化建设与推广》《淘宝网店运营与管理》等项目课程为载体,用当地特色农产品比如板栗、红米、竹子、茶叶等为具体案例,教师带领学生做线上和线下运营,以文化创意为突破口进行品牌管理。让农民在有限的耕地条件下获取最大的利益。

总之,高职艺术教育通过选择若干适用性项目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探索和积累新农村建设适用人才培养的经验,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村建设进行智力输出,加大地方高职艺术院校培养新农村建设文创人才的力度。在以上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工作的开展中,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会越来越有地位、有作为、有贡献。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互联网第9篇

一、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阻碍

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商务的规模扩大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逐渐兴起。但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阻碍。

第一、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农村互联网金融存在着供给不足、农民实际有效需求不足与难以满足并存的问题。供给不足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服务水平等方面实力较弱。二是农村互联网金融普及度低。三是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较脆弱,农村互联网金融机构良莠不齐。从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侧来看,一方面,随着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及村镇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逐渐上升,但目前针对“三农”的理财产品缺乏,针对“三农”的贷款发放不足。另一方面,受传统意识、习惯以及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影响,部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难以信任,拒绝接受互联网金融。

第二、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条件相对缺乏。首先,互联网金融直接依托互联网技术及设备,而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终端设备缺乏,直接导致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低普及率。其次,农村地区的大数据残缺,不利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客户、实现精准经营。再者,农村地区的征信系统缺失,农村居民的信用意识较薄弱,其贷款需求难以满足。此外,农村互联网金融人才缺乏,致力于农村网络金融理论研究、产品研究的研究人员较少。

二、互联网金融助推农村普惠金融的途径

在农村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进程中,专门针对“三农”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不断出现,而一般性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在农村地区获得快速发展。专门针对“三农”的主要的市场主体包括:传统农产品龙头企业,涉农电商平台,涉农网络金融借贷平台、涉农网络保险公司等。与此同时,并非专门针对“三农”的一般互联网金融机构,如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普及起了关键性作用。

(一)传统农产品龙头企业主动互联网化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些传统的农业龙头企业综合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凭借其客户与资源的积累,建立起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如中国农业巨头新希望推出的希望金融,致力于为集团的上下游产业链提供金融配套服务。希望金融通过与厦门银行合作,为农户、经销商等提供支付、借贷、保险、理财等服务。

(二)电商平台开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

主要代表电商为阿里巴巴、京东。2014年,阿里巴巴开启农村互联网金融试点工作,通过在农村设立站点与服务中心、开展网络代购等业务,试图培养农村居民的网络消费习惯。2016年,蚂蚁金服专门建立了农村金融事业部,将为“三农”提供全方面金融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为“三农”提供服务

一些专注“三农”领域的网络贷款、网络众筹平台不断出现,致力于为农业领域提供借贷服务。目前,为“三农”提供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随着互联网监管的逐步完善,网络贷款、网络众筹平台正面临严峻的淘汰与竞争机制。

(四)互联网保险机构推出针对“三农”的保险产品

农业互联网保险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为“三农”提供多样化、场景化的创新性产品。2015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互联网+”“三农”保险行动计划,整合国家农业大数据开发中心、农业信息化基地等,为农业互联网保险创造更优质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目光转移到“互联网+三农+保险”上来。中国第一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安信保险,由传统线下保险公司转变为互联网保险,其服务范围由上海扩展至全国。随着越来越多农业互联网保险机构的上线,“三农”将得到更多保障,从而获得更稳定的发展。

(五)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提供新型支付服务

近年来,人民银行致力于提高农村地区的新型支付服务的覆盖率。商业银行联合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开展“助农取款服务点+移动支付便民服务点”模式的试点工作,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实现了新农保、新农合、电视费、固话费、手机费缴费等便民服务的覆盖。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接受网络消费,从而加入电子支付的队伍。

三、互联网金融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偏远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鼓励农村居民购买智能手机等移动客户端,为进一步扩张互联网金融空间界限做铺垫政府与商业银行要共同努力,使金融深入基层,让更多农村居民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系统

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及实际状况,依托大数据技术,为农民提供更多互联网场景式服务。同时要培养农村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主动深入农村群众,借金融与互联网工具解决农村居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难题。

(三)完善农村征信系统

要通过建立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中心、地方性征信系统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补充的农户信用体系,来推动农村信用借贷的发展,使缺乏抵押品的农户可以享受消费贷款、生产贷款等。此外,也要完善失信惩治制度,对违约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制约。

(四)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和教育

当前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水平、对电子产品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操作技能水平较低。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加大农村及偏远城镇地区的宣传力度,开展一系列优惠、教育活动等,使互联网金融逐步渗透到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