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化学工程与艺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8 17:07:56

化学工程与艺术

化学工程与艺术第1篇

1.1绿色化学工程

绿色化学这个词汇已被人们所熟知。绿色化学是通过化学工程与工艺实现的。研究化学工程与工艺不仅能够使人们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且减少消耗资源和环境的污染。许多国内外的公司运用化学工程与工艺,研发符合公司要求的绿色产品。化学工程与工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运用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能够减少催化剂等有害的原料的使用。绿色化学的技术就是在源头上阻止环境污染的产生,从根本上杜绝产生环境污染,并且回收再利用一些废弃物品。

1.2分离工程

物质在一些重力、压力还有温度和电的影响下,通过外力的作用,将物质自发的从无序转变成有序的过程被称为分离工程。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分离工程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使用最多的分离工程方法就是蒸馏法,虽然我国在蒸馏分离法方面的研究已经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但是蒸馏分离方法在蒸馏速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除了改进蒸馏速度外,还要采用最先进的蒸馏设备,采用新型的材料才会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采用新型的吸收剂不仅能够影响蒸馏时间的长短,而且能够提高蒸馏吸收的效率。膜分离技术因其具有节能、高效、易于清理等特点,成为现如今比较流行的分离技术,备受各个国家的科学家关注。膜分离的吸附分离法在气体干燥、废水等污染物的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膜分离重点开发新型吸附剂和实现膜的高效的使用寿命,但是膜分离存在着膜的污染和防治。

1.3SupereriticalFluid,SCF(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具有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的一种流体,在温度和压力临界点之上的无气体液体的相界面。这项技术广泛应用在化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工程中。对质量和工艺的要求较高。开发超临界流体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并且会为企业带来丰富的发展利润。近几年来,超临界水氧化法在环境治疗保护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研究较少,现如今处于研究试验期。

2结语

化学工程与艺术第2篇

【关键词】学科 交叉 综合性民办高校 工艺美术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22-02

学科交叉理论认为,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及健全的人格,有必要从艺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培养,使学生不仅能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根据市场变化,从一个领域转到另一个领域,使学生能触类旁通,灵活应变,有能力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文拟以南宁学院为例,探讨基于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民办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学科交叉与工艺美术

(一)工艺美术专业是交叉学科衍生出来的应用型专业。工艺美术横跨了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涉及人机工学、行为科学、材料、结构、工艺技术、系统工程、包装、广告、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以及围绕工艺设计象征功能的哲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工艺美术专业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和客观规律,着重从文化艺术与工业技术工艺的交叉融合的角度,研究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形式等问题。

(二)时代背景下需要跨界思维审视工艺美术。2012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恢复了工艺美术专业,与有着西方工业文化背景的“设计艺术”概念相比,“工艺美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显得更有自己的“话语权”。2014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指导意见》指出,我们应从保护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认同感、生产形式从手工制作向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转化的角度和跨界的思维审视“工艺美术”,保留并发扬工艺美术在表述中国传统造物文化方面沉淀的丰富内涵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科交叉应用,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思维融入工艺美术当中,让工艺美术更具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能更好地融入市场。

二、学科交叉对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南宁学院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其对现有以及未来要发展的专业按集群的方式进行优化整合与结构调整,明确了专业建设的机电与先进制造业专业集群、信息产业专业群、城市公共服务经营管理专业群等6大专业群。专业群下的工艺美术专业立足南宁市乃至广西的工艺美术行业,依托学校专业集群,以及室内设计技术、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多个学科门类、宽泛的知识点和齐全的设备优势,充分整合学校优质资源,渗透工、文、艺等学科各自教学特色,创新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方法,将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数控技术和金工工艺等在工艺美术专业中交叉应用,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技艺相结合,推动工艺美术技法创新、工艺创新和材料创新,将生产形式从手工制作向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转化,有利于工艺美术专业特色的培育。

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有着广阔的工艺美术市场,其中最具有南宁市本土特色的工艺美术有:宾阳壮锦(中国四大名锦)、南宁红陶、马山刺绣、武鸣福彩绣、民族腰刀、牛角工艺品、桂式家具、竹编等。作为南宁地方高校,培养为南宁本土特色工艺美术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探索培养南宁地方经济社会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日用工艺美术生产、建设、服务一线人才以及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是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选择,对地方经济与工艺美术专业本身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而学科交叉无疑有利于促进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国内高校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一)单科艺术院校工艺美术专业设立相对纯粹和独立。单科艺术院校工艺美术专业设立相对纯粹和独立,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历史积淀,并且更容易吸收具有特殊艺术天分和才能的学生入校培养,其人才培养面向高雅艺术、传统艺术、民族艺术以及艺术管理等领域,培养高、精、尖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以及“艺考热”的不断延续,单科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在悄然改变。

(二)老牌综合性大学工艺美术专业更侧重知识的传授。老牌综合性大学拥有多学科的教育背景,在学分制教育模式不断普及的大环境里,工艺美术类专业学生可以直接修读大学中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面、文化熏陶和素质培养有着充分的优势,对学生更侧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结构,引导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较为广博的文史哲及其他相关知识。但对艺术技能的精湛程度要求则处于次要的位置。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由于工艺美术专业是2012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增设专业,此前的工艺美术相关专业或课程都是依托在艺术设计专业下面的一个方向或者一个模块,使得“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两者在使用时的意义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四、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必然选择

2013年初,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决定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管理,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结构,完善现代化教育体系,南宁学院迅速捕捉到其中的发展机遇,经过慎重的思考与论证,决定走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道路,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首批联盟理事会成员。作为一所新建本科的地方民办高校,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是南宁学院的主要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国内美术、艺术院校将培养拔尖艺术专门人才视为主要目标,但结合当代艺术发展内涵、艺术观念和体系的转变,从时代、社会对艺术人才的现实需求出发,必须认识到:拔尖艺术专门人才固然应该成为美术、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但从整个艺术文化市场人才状况类看,一流的艺术人才位于整个“金字塔”的顶端,只能是有限的少数;而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是市场需求的主体,所以这类人才的培养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必然的选择。

五、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基于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构建工艺美术专业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建设,必须结合地方民办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立足地方工艺美术行业需要,吸收和借鉴全国相关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要求、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以及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开展研究实践,探索符合地方民办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掌握扎实的美术基础、地方特色传统工艺美术技法,创造性思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智能数控技术、金工工艺等。采取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将理论课程教学与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担任实训教学相结合,建立新型师徒关系,实施分段式、递进式教学,创新教学与实践方案,构建符合应用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二)美术基础课程与传统工艺美术造型课程相结合。美术基础课程是工艺美术专业的学习基础,为了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本专业学习的认知规律,将工艺美术史、工艺美术鉴赏、传统工艺美术临摹等课程与美术造型基础课程有机结合,将课程内容相互渗透交叉,强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连续性。

将工艺美术课程模块的主要内容相互衔接与融合,将课程模块化的主要内容转化为学生具备的能力。如在美术基础课程与传统工艺美术造型课程相结合中,将素描课程与工艺美术鉴赏相结合,学生基础造型练习将传统的静物素描转变为对传统工艺美术精品的描摹,既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造型能力,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工艺美术创作的结构、塑造方法、细节处理等知识,为今后的工艺美术学习打下基础。这解决了原有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相对孤立和缺乏关联性,而教学内容又存在重复的问题。

(三)创造性思维课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相结合。创新是工艺美术专业的灵魂,创造性思维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工艺美术创作重要的表现形式,工艺美术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表现能更好地将作者的创意得以成为方案,创造性思维课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因而要将创造性思维课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有机结合。

(四)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与智能控制技术课程相结合。采取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是一个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实践工艺美术的生产形式从手工制作向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工作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工科背景大学的技术和设备,将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如雕刻机、激光机、车床、切割机等智能控制技术机械设备的运用,丰富工艺美术创作的材料和技艺。通过项目化的实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能力,吸收相近学科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学科交叉,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综上所述,许多科学前沿问题和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交叉学科的联合攻关中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南宁学院作为地方民办高校,其学科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是薄弱的,吸收相近学科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对地方民办高校而言极为重要。可将多个学科门类、先进技术与技法、宽泛的知识点相结合,利用工科背景学校设备优势,整合学校学科优质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凸显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聂立家.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2]刘焕阳.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3]夏明忠.地市级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4]韦锦业.跨界广告创意思维研究[J].传媒,2014(10)

[5]潘鲁生.为“工艺美术”正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2)

[6]吴卫.论我国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关系[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

[7]韦锦业.地方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基于艺术设计再认识的分析[J].广西教育,2015(2)

化学工程与艺术第3篇

关键词:艺术工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现状

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目前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形式: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理工等综合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闽江学院等)、师范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存在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院校中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均不尽相同。

实际上,从民国初期的图案教育一直到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主要源于工艺美术教育,长期从属于纯美术(绘画)。现代中国的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期,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阶段。虽然我们曾经在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学习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和教育体系的深层,而仅仅是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新一轮落后,看看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唯有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才能够在实践上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

二、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是一张网,无论是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或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物理、化学、机械等应用学科都与之相互渗透、互为所用。本文作者经过近年来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从理论上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各国对设计教育都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如日本近年来就成立独立的“艺术工科大学”,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课程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的特色十分鲜明。作为国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点是“艺工结合、文理渗透”,新体系、新方法、技术型的一体化特征十分明显。

三、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艺术工学特色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更要瞄准未来服装产业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服装产业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服装产业发展之惯例。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非工程科学型,也非技术管理型,而是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通才复合型。

(2)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零距离”和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即“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3)人才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管理规章,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能够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有机协调,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将原有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压缩合并新建而成的。作为地方性大学闽江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属文学的艺术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又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或曰属于轻工纺织类)。显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无怪乎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都注明该专业可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学生为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艺术工学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服装设计、现场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为主的内容框架,沟通产业论、服装企业管理、商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门知识体系,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

四、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包括:(1)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毕业生正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非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层次(即中专、高职、大本、硕研、博研)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校确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匮乏,所以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现阶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而非以往定位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要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虽然现代高等教育也强调“通才”教育,但高等院校还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专长,有具有较宽泛的基础,即“通才+专才”。

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以服装为主体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是一项技术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专业活动。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在复杂的服装设计、生产和营销工作中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服装市场需求设置“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等课程。

(3)人才素质能力的定位要求。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①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曾有位学者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②科技素质。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正在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美学等各个方面。

因此,理解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掌握科技工作规范,正确运用科技思想方法,具备科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素质教育在方法上应有别于传统的科技知识教育,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③职业道德与修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名牌,我们的服装设计者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与消费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文化正在发生着渗透与融合。今后的服装,一方面要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这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设计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的服装。合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团队成员、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

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为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或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服装产业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艺术工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2)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①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按专业方向分为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和服装工程专业方向,所以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有所区别。如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应以培养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先,服装工程方向则应该以培养服装技术为先。

②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既懂设计又懂技术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在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营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艺工复合型背景的毕业生,既有理工科的缜密周全之思维,又有艺术文科的策划设计之能力,恰好满足了服装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③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二是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是了解服装消费心理与服饰消费文化、掌握服装营销基本技能;四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们从艺术工学人才以及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研究,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等方面,以“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为主要模式,持续不断地深化了“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的学科专业改革实践,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特定复合型式,具有特定的适用范畴。

(1)工程+艺术模式。该模式以工程教育为主,并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特别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如针织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接近生产实际。由于艺术教育拓宽了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得教学、科研内容更具针对性,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更具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研发出来的产品更合理,更市场化,更人性化。

因此,这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纺织、服装工程知识、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知识和纺织品与服装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及服装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扎实纺织及服装工程理论和较强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和服装的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也能进行纺织品及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在纺织、服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学科上进一步深造。

(2)艺术+工程模式。该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并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比较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等。

一定的工程教育让学生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特别关注工程技术进步为各类设计带来的全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创新设计的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艺术创新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环境设计项目策划、制作,环艺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室内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工程施工。

(3)艺工融合模式。该模式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文科与理科渗透为特色,主要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不划分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该类专业本身同时面向艺术类和理工科招生,单从课程模块无法界定哪些属于艺术课程或工程课程,艺工结合和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体现到了培养方案的每一个节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艺术工学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最大化的渗透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及其组织管理工作等。

七、结束语

当艺术工学教育摆脱师傅带徒弟的原始形式后,就开始从经验走向科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经验越来越多地沉淀成科学,艺术工学教育的科学成分越来越多,艺术工学的学科建设也逐步地得到完善。

(1)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2)服装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艺术、艺术+工程、艺工融合等三种模式。

(3)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必将促进我国学科设置与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4)艺术工学学科下的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如果从第一次进入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算起,尚属年轻的学科专业,其学科的科学化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其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有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葛田田.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艺术探索,2007(3):76-77.

[2]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116.

[3]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9-31.

[4]甘应进,陈东生.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西部周刊,2005(12):54-55.

[5]陈东生.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23(增刊):55-56.

[6]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2):6-7.

[7]李伟,唐朝晖.“质量工程”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艺术教育,2008(6):64-65.

[8]李炳训.“和实生物”——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思考[j].艺术教育,2008(7):8-10.

化学工程与艺术第4篇

关 键 词: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创新人才

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在“质量工程”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研究,其目的是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和创新,以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作为本科专业的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其学科属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定位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为其受教育者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特别是如何保证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实施,我们称其为人才培养模式。为探讨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属性、人才特色、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模式等作一分析,以就教于广大同行。

一、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现状

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目前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形式: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理工等综合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闽江学院等)、师范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存在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院校中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均不尽相同。

实际上,从民国初期的图案教育一直到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主要源于工艺美术教育,长期从属于纯美术(绘画)。现代中国的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期,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80年代。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阶段。虽然我们曾经在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学习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和教育体系的深层,而仅仅是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相对落后,看看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唯有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才能够在实践上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

二、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是一张网,无论是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或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物理、化学、机械等应用学科都与之相互渗透、互为所用。笔者经过近年来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从理论上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等)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各国对设计教育都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如日本近年来就成立独立的“艺术工科大学”,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课程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的特色十分鲜明。国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点是“艺工结合、文理渗透”,新体系、新方法、技术型的一体化特征都十分明显。

三、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艺术工学特色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更要瞄准未来服装产业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服装产业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际服装产业发展之惯例。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非工程科学型,也非技术管理型,而是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通才复合型。

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零距离”和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即“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人才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管理规章,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能够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有机协调,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将原有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压缩合并新建而成的。作为地方性大学闽江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属文学的艺术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又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或曰属于轻工纺织类)。显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都注明该专业可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学生为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艺术工学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服装设计、现场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为主的内容框架,沟通产业论、服装企业管理、商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门知识体系,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

四、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都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毕业生正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非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层次(即中专、高职、大本、硕研、博研)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校确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匮乏,所以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现阶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而非以往定位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要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虽然现代高等教育也强调“通才”教育,但高等院校还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专长,又具有较宽泛的基础,即“通才+专才”。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以服装为主体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是一项技术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专业活动。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在复杂的服装设计、生产和营销工作中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服装市场需求设置“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等课程。

人才素质能力的定位要求。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曾有位学者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科技素质。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美学等各个方面。因此,理解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掌握科技工作规范,正确运用科技思想方法,具备科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素质教育在方法上应有别于传统的科技知识教育,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职业道德与修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名牌,服装设计者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文化与消费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文化正在发生着渗透与融合。今后的服装一方面要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培养的学生能设计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的服装。合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团队成员、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高效地开展工作。

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作为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或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服装产业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艺术工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按专业方向分为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和服装工程专业方向,所以,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有所区别。如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应以培养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先,服装工程方向则应该以培养服装技术为先。

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既懂设计又懂技术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在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营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艺工复合型背景的毕业生,既有理工科的缜密周全之思维,又有艺术文科的策划设计之能力,恰好满足了服装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二是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是要了解服装消费心理与服饰消费文化、掌握服装营销基本技能;四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从艺术工学人才以及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研究,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等方面,以“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为主要模式,持续不断地深化了“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的学科专业改革实践,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特定复合型式,具有特定的适用范畴。

1.工程+艺术模式:该模式以工程教育为主,并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特别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如针织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接近生产实际。由于艺术教育拓宽了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得教学、科研内容更具针对性,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更具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研发出来的产品更合理,更市场化,更人性化。

因此,这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纺织、服装工程知识、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知识和纺织品与服装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及服装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扎实纺织及服装工程理论和较强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和服装的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也能进行纺织品及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在纺织、服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学科上进一步深造。

2.艺术+工程模式:该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并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比较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等。

一定的工程教育可提高学生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特别关注工程技术进步为各类设计带来的全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创新设计的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艺术创新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环境设计项目策划、制作,环艺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室内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工程施工等。

3.艺工融合模式:该模式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文科与理科渗透为特色,主要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不划分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该类专业本身同时面向艺术类和理工科招生,单从课程模块无法界定哪些属于艺术课程或工程课程,艺工结合和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可体现到培养方案的每一个节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艺术工学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最大化的渗透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及其组织管理工作等。

结语

1.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2.服装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艺术、艺术+工程、艺工融合三种模式。

3.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必将促进我国学科设置与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葛田田.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艺术探索,2007(3):76-77.

[2]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116.

[3]谢志远.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6):55-57.

[4]甘应进.陈东生,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西部周刊,2005 (12):54-55.

[5]陈东生.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23(增刊):55-56.

[6]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 [J].艺术教育,2005(2):6-7.

[7]李伟,唐朝晖.“质量工程”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艺术教育,2008(6):64-65.

[8]李炳训.“和实生物”——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思考,艺术教育,2008(7):8-10.

化学工程与艺术第5篇

角色向现代“文化产业”角色的骤变是开展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手工业,是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日常物质生活需要而存在,其产品以实用价值为主,其中的艺术价值依附于实用价值而存在。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原有的手工作业产品因其内在的人文因素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审美价值受到人们的强烈追捧。传统手工艺生活必需品逐渐向现代艺术品转变,其产品本身的艺术文化价值被放大,工艺美术从传统“手工业”角色逐渐向“文化产业”角色转变。2008年,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工艺美术行业纳入了国家的文化产业,从此工艺美术实现了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文化产业”的华丽转身,工艺美术人才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客观上促进了工艺美术教育的新一轮大发展。学界能否准确认识这一转变,是趁势而为、顺势而上,抓住高等工艺美术教育发展契机的基础。

二、遵从母体文化的传统和现代文明

的召唤是开展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的核心工艺美术根源于中国的母体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文化结晶,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其发展壮大不能脱离其自有的文化本色。与此同时,工艺美术亦不能仅仅停留于对传统的故步自封,更应该紧跟现代化的节奏,与时俱进,不断吸取多元的现代文明因素去发展壮大自身。1.从传统工艺中吸取养料。古代手工艺的“物”的内核,在独特的美学,简而言之有两大不变的内容:一是超越时代的“材美工巧”———这是手工艺永恒的原则,二是每个时期的审美趣味的映射。超越实用的“工艺美术”不是一般的人工制造物,而是传统精神的凝聚物。尤其是中国的“工艺美术”,它是亚洲这个独特文化国家在地理上的标本(活的、生活的),它是中国独特生活方式的“原型”所在,它复杂地折射了土地、人、生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馈赠”和流转,在纵向的历史和横向的生活片断中传承。也正是这个原因,可供品鉴的“工艺美术”不会消亡,它卷土重来,自会与中国人如影相随。[1]所以,将立足当代的高等工艺美术教育教学首先从学习好传统工艺中汲取养料作为要义自然是毋庸置疑的。2.从现代文明中吸收新信息。工艺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定在继承与传播所谓手工业时代。文明的工艺美术教育,它还包含着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对于传统与现代文化所表现出的广裹性与包容性正日益为世界文化所认同。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必然是一个与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中某些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相诀别的过程。[2]现代文明中现代技术手段的精密、现代工具的灵巧、现代工艺技能的张扬、工作方式及表现形式的多变势必给工艺美术创作带来了有别于以往的优越感。同时,多选的新材料、题材和现代审美经验共同构建的气候无疑给工艺美术赋予更大的现代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把现代工艺技术、现代工具、现代材料、现代审美与文化心理等作为高等工艺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显而易见,而且是转型时代下工艺美术行业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之必需。

三、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架构是开展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的关键

化学工程与艺术第6篇

关键词: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概念;领域;内涵

1 设计艺术学释义

设计艺术横跨了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设计艺术要包容、整合一些以前并无联系的学科。在“设计艺术”这个大学科下,聚集着众多的子学科:人体测量学、解剖学、人机工学、行为科学、材料、结构、工艺技术、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环境学科、包装、广告、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及围绕设计象征功能的哲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1][P41]“现代设计的计划、构思是受到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和消费心理、人机工程学、技术美学、现代技术科学等等因素约束而成的;而传达这种计划和构思的方式,可以从简单的、传统的手工绘图、模型到复杂的电脑设计预想表现,因具体的设计要求而不同;最后的设计应用,则与具体设计所设计的生产方式的技术条件密切相关。”[2][P12]设计艺术涉及的范围宽广,它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设计艺术学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是对人类艺术设计实践和成果进行再认识的理论,是关于设计艺术规律的科学体系。

2 设计艺术学的几种主要研究

2-1 明确设计艺术的概念

设计艺术具有传统制造工艺中的意匠形态与现代产业经济与经济文化领域中的设计形态。涉及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经济领域等多方面。这使得设计艺术的应有的面貌极易被混淆。因此,要从多方面的比对中明晰设计艺术的概念。这些需要仔细剖析的关系有:(1),设计行为中的艺术行为与非艺术行为的关系;(2),设计行为中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关系;(3),设计教育中的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的关系;(4),设计教育中的理论属性与实践属性的关系;(5),设计行为的高技术化趋势与人性化原点的关系;(6),设计行为的试错要求与社会容错功能的对立关系;(7),设计行为的个人性动机与非个人责任的关系;(8),设计文脉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共生关系;(9),设计功能中本土化需求与普世化原则的关系;(10),设计文化中人性化原则与反人性化需求的关系。[3]

2-2 明确设计艺术学研究的领域

对于设计艺术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不断引入,这方面的研究已做得很全面,大致来说,有这样几个领域:(1),设计艺术哲学研究;(2),设计艺术形态学、符号学研究;(3),设计艺术方法学研究;(4),设计决策与设计管理研究;(5),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6),设计艺术过程与表达研究;(7),设计艺术的经济学、价值学研究;(8),设计艺术的文化学、社会学研究;(9),设计艺术的教育研究;(10),设计艺术批评学与设计艺术史学研究。[4]

2-3 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挖掘设计艺术的内涵

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将设计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着重于探索设计物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此来对设计进行指导、进行批评。这一侧重点与文化学、人类学联系紧密,近来又向符号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有所借鉴,从表层的设计行为、设计物,深入到它们背后的“工艺――社会”结构,进而深入到“文化――心理”结构。

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可将设计艺术理解为“造物艺术”,“造物艺术”实际上综合了工艺美术、艺术社会学及现代工业设计。它将艺术视为一个整体,将纯艺术、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视为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中艺术的不同侧重点。如李砚祖教授在《造物之美》中描述艺术的发展过程是“制造――创造――制造”,后一个“制造”即现代设计艺术。从文化角度来挖掘设计艺术的内涵,对正确的理解设计艺术、批评设计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张道一先生曾将设计艺术归纳为这样几点:(1)合着生活的脉搏,渗透于衣食住行用;(2)与科学技术结合,相为表里同步发展;(3)实用与审美统一,再造物中显现理想;(4)物质与精神一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更进而归纳出由基础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层次:资生――安适――美目――怡神。在理论的构建中,这样一条线索是值得关注的。

2-4 以设计方法论指导实践

设计艺术学作为一个学科,其理论与教育的重点之一在于如何服务社会。也就是紧紧扣住设计艺术作为一种产业一种职业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设计艺术视作产品开发与一种营销行为,专注于研究设计艺术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外部的流通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及其工作程序;更注重工作程序、调查结果与分析报告,以市场作为检验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对实践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有专家就写道:“设计应被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应提高到‘一切人为事物’的角度来认识,这就是设计的定义。……她是人类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过渡的方法论。”[1][P2]从方法论的角度锲入,进而引出以系统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以方法论为核心,秉承“形式追随功能”,将“功能”具体化为系统中的众多“子系统”、“子目标”,将“形式”作为系统优化输出的结果。

2-5 设计艺术教育的层次

设计艺术学经历着由技能型学科向理论型学科的转变过程。其教育模式也从以前的传统美术的技能教育转向综合教育,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着重从三个层次来进行教育:“一、技法性的理论;二、创作方法论的理论;三、原理性的理论。”[5]原理性的理论研究基本包括三方面:“设计原理研究(造物艺术论、设计一般理论、设计方法论)、设计历史研究(中国设计艺术史、外国史、现代史)、设计美学研究(艺术审美、设计美学、技术美学、形式美)。”[6]

2-6 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的层次

对于设计艺术学的理论构架而言,其结构层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理论按何种方式展开。现有的主要是这样几种结构:

设计艺术技法――设计艺术方法――设计艺术原理

设计艺术专业知识层面――设计艺术方法层面――设计艺术科学层面――设计艺术哲学层面

设计艺术基础知识――设计艺术实务――设计艺术原理

设计艺术现象――设计艺术原理――设计艺术哲学

3 设计艺术学的学科框架

3-1 设计艺术学的主导方向及主要专业

按照学科方向的设置与实际教学的安排,设计艺术学有这样五大主导方向: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染织服装设计与工艺品设计等。其中具体而言,工业设计包括产品造型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数字艺术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广告设计、书籍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染织服装设计包括染织设计与服装设计;工艺品设计包括金属工艺设计、陶瓷工艺设计、木工艺设计、漆工艺设计、纤维工艺设计与特种工艺设计等。

3-2 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

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应本着从基础到理论、从一般到抽象、从现象到原理的原则,以下的结构应该是较为合适的:

设计艺术基础――设计艺术方法――设计艺术原理――设计艺术哲学

3-3 相关学科

对应着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设计艺术相关学科如下:

设计艺术基础――人类工程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技术学、工艺学、仿生学、材料学、信息科学、符号学、图像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设计艺术方法――价值学、市场学、经济学、管理学、商品学、生态学、运筹学、思维科学等。

设计艺术原理――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民族学、逻辑学、系统科学等。

设计艺术哲学――哲学、美学、艺术学、文化学、人类学、伦理学等。

3-4 相关课程

对应于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设计艺术教学中的相关课程如下:

设计艺术基础――设计基础、设计表达、色彩应用与理论、工艺与材料、造型实践与理论、装饰技巧与理论、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设计艺术方法――设计方法学、市场分析、设计艺术管理、价值工程、设计传播学、系统设计研究等。

设计艺术原理――设计思维研究、设计艺术批评、设计符号学、设计伦理学、中外设计艺术比较、行为科学研究等。

设计艺术哲学――设计艺术哲学、设计艺术美学、设计艺术历史、设计艺术人类学等。

3-5 设计艺术的学科框架

综上所述,设计艺术学的学科框架也就形成了,即以设计艺术的内涵为原点,沿横轴展开是设计艺术的主导方向与主要专业,沿纵轴展开是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以及由此衍生开的相关学科、相关课程的层次。随着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设计艺术学科框架的内容也将更充实、更丰富,更有效的指导设计艺术实践,并最终成功地完成设计艺术学科由应用型学科向理论研究型学科发展的转变过程。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 工业设计学概论[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3] 许平. 作为交叉融合学科的艺术设计及其实在性[C]. 武汉:2003交叉性艺术学科国际会议,2003.

[4] 李砚祖. 设计艺术学的结构与体系 [C]. 武汉:2003交叉性艺术学科国际会议,2003.

[5] 张道一. 应用学科的理论研究[J]. 设计艺术,2001,(3):1~2.

化学工程与艺术第7篇

关键词:茶壶制作工艺;陶艺教学;影响思路

引言

对于陶艺教学体系来说,其不仅需要完善的教学内容,同时也需要与学生具体学习需求相匹配。但是从目前陶艺教学活动开展状况看,由于缺乏合适的教学载体,其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茶壶作为陶艺产品在饮茶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元素,无论茶壶设计理念,还是茶壶具体应用表现,都能展现陶艺技术的具体设计内涵。因此,融入茶壶制作工艺对陶艺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1当前陶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当前我们认识到陶艺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并且逐渐开展了有关陶艺技术教学的相关教育体系,但是由于缺乏对陶艺教学的体系化认知,以至于整个陶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想要完善开展陶艺教学体系,实现其学科价值,需要认清其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为:首先,陶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存在脱节。陶艺是一门技术,因此其在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的技术理论融入,同时也必须体系化开展实践活动。想要实现陶艺教学目的,就必须将陶艺实践教学与陶艺技术理论教学进行融入。但是目前在该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多只是将整个陶艺教学活动停留在技术理论教学状态,忽视了陶艺技术实践理论的全面有效融入。正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脱节,就使得整个陶艺教学实际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其次,忽视陶艺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理念融入,过多强调其技术体系,没有认识到陶艺的文化载体属性。虽然陶艺在生产初期,其是以生活应用为出发点,因此,整个塑造过程中,更多是一种塑造技术的体系化融入。但是随着当前陶艺技术发展程度日益提升,加上陶艺生产理念日益成熟,如今我们在开展陶艺教学活动时,需要认识到其中具有值得被我们继承的文化元素。而只有将这一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实现整个陶艺教学的价值。目前陶艺教学不仅是技术上的传承,其同时更是对陶艺文化内涵的全面有效认知。事实上,无论是陶艺制品生产,还是陶艺制品的具体融入,其整体都是一定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所以,一旦缺失文化内涵的融入,就很难实现其理想教学目标。最后,陶艺教学缺乏实质性载体,学生认知不具体,同时陶艺教学理论体系较为单一,整个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之间缺乏完全有效的融合。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让学生感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陶艺教学,其作为一门应用性技术,因此其需要有相关载体作为铺垫。而当前,多数学校开展陶艺教学都是通过抽象手段和方法具体实施的,因此,无论是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认知效果都不理想。

2茶壶制作工艺的具体内涵

茶壶是整个茶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用于饮茶、泡茶之外,整个茶壶也可以被用来自饮,因此茶壶是对饮茶文化有成熟而体系化的融入。通常情况下,茶壶由四大部分组成,壶盖、壶身和圈足以及壶底这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茶壶基本形态多样,将近200多种,当前使用较多的茶壶,其质地主要为紫砂陶艺茶壶和瓷器茶壶两大类。在整个茶壶质地中,其制作工艺具有一定系统性和体系性。在进行茶壶加工制作时,其通常主要有以下过程:首先,确定此次茶壶加工制作的设计立场及核心,也就是该茶壶主要阐述什么内涵,表达什么理念。通过确定设计需求之后,进而确定茶壶加工设计方案。其次,在结合茶壶制作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揉泥、制坯、印坯、利坯、添釉、上色、画坯从而完成茶壶的陶艺坯胎制造,进而通过烧制技术,从而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茶壶。最后,必须认识到想要实现理想的茶壶加工制作,最重要的就是在整个茶壶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融入完善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只有整个茶壶中能够展现和阐述相应文化内涵,才能最终实现其茶壶加工制作工艺的具体要求。陶艺技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需要和值得被体系化继承的重要元素。当前随着陶艺技术这一传统文化和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陆续开设了陶艺教学体系。

3在陶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用茶壶制作工艺的具体思路

在陶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针对以往整个教学过程中文化内涵缺失,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缺乏传承载体等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将茶壶制作工艺融入到整个陶艺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陶艺教学的理想目标。而将茶壶制作工艺应用到陶艺教学活动时,应该做到:首先,体系化探究茶壶制作工艺的具体流程及规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陶艺技术生产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对于陶艺教学来说,想要实现其教学目标,就不能简单将其当做一门技术,而应该将其当做技术生产与实践应用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开展陶艺教学时,想要完善应用茶壶制作的具体工艺,就需要将整个茶壶制作过程体系化和规范化,通过完善实践应用,从而实现陶艺教学目的。其次,丰富研究茶壶加工制作过程中所融入的文化理念和内涵,从跟本上实现陶艺教学活动的人文素养目的。陶艺教学是以陶艺技术为切入点的教学活动,但是想要深化和升华整个教学活动,则应该注重赋予其中丰富完善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陶艺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往陶艺教学活动开展时,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技术教学上,忽视了整个陶艺中的文化元素和内涵,因此其整体教学效果被大打折扣。通过将茶壶制作工艺融入到陶艺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整个陶艺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最后,完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元素,体系化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当前在开展陶艺教学活动时,要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陶艺艺术的理解和认知,通过引入具体的陶艺加工实践环节,从而增强学生对陶艺教学活动的理解和认知。茶壶制作工艺作为当前陶艺技术与传统茶文化体系化融入的工艺,其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体系化融入了陶艺文化,同时也有着必要的茶文化内涵,因此,要结合茶壶制作工艺,挖掘陶艺技术背后的故事,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对与陶艺教学活动来说,引入茶壶制作工艺不仅能丰富整个陶艺教学活动的内涵,同时也让整个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融入。

4完善探索茶壶制作工艺对陶艺教学开展的具体影响

我国是茶文化大国,在长期以来的饮茶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除了具体的茶叶之外,饮茶的茶壶,描述采茶、饮茶过程的音乐、舞蹈、文学等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传统文化正在经历较大发展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寻找到良好的切入点,那么很容易造成传统文化的失传。与茶文化一样,陶艺技术也是我国极具生产应用历史的具体技术,在几千年的陶艺加工过程中,其也与饮茶和茶文化实现了成熟融合。因此,整个陶艺技术与茶文化的共同点在与茶壶这一饮茶工具。所以选择茶壶做为了解陶艺技术及陶艺文化的重要切入点,极具现实性。因此,茶壶制作工艺能够为陶艺教学体系化开展提供重要切入因素。对于陶艺教学活动来说,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教学,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陶艺技术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更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陶艺文化的核心和内涵,从而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陶艺教学活动的文化传承价值。结合茶壶这一器具的独特特点,因此当前在陶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选择茶壶制作工艺进行切入,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增强陶艺课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丰富陶艺教学的具体文化内涵。通过陶艺教学文化内涵的融入,从而为陶艺教学活动效果的优化和目标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帮助。选择茶壶制作工艺融入到陶艺教学活动中,是实现陶艺文化与茶文化在新时期传承价值目标的主要方法。随着多元文化传播日益加快,如今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传承压力,由于缺乏体系化的文化内涵传承,加上时代化的价值理念日益多样,因此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较大压力。而对于陶艺教学活动来说,如果能够将茶壶制作工艺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有效丰富陶艺教学的教学过程,同时也能为传统文化传播寻找到合适的载体。让学生在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有效认知陶艺文化和茶文化。此外,随着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对陶艺技术、茶文化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如今陶艺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能够有效提升茶壶制作工艺水平,优化茶壶加工制作过程,从而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也实现了对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

5结语

虽然当前我们认识到陶艺教学的价值和重要性,并陆续开展了陶艺教学体系。但是目前在该教学活动开展过程时,由于缺乏成熟的教学理念和完善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活动并不理想。尤其是当前更多教师将陶艺教学当做技术类教学活动,忽视了陶艺教学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随着现阶段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成熟,尤其是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融入借鉴合适的教学元素,推动陶艺教学活动优化。茶壶作为陶艺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将茶壶制作工艺体系化融入到陶艺教学活动中,将为整个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寻找到合适的传承载体,从而丰富陶艺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沛雪立.传统与当代———探讨学院式陶艺教学的当代特征[J].装饰,2006(7):86-87.

[2]毛文青.现代陶艺教学课程设置思考—以钦州坭兴陶艺术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2X):119-120.

[3]王楠楠.对我国现代高校陶艺教学的思考[J].科协论坛,2013(9):27-32.

[4]汪冲云,汪阳坤.论茶文化影响下的瓷制茶壶演变历程[J].农业考古,2015(5):70-76.

化学工程与艺术第8篇

理工类高校普遍比较缺乏人文气息,在此情况下,很多理工类高校非常重视校园人文气息的积淀,但也出现了不少带有功利化的浮躁现象。很多理工类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发生偏斜,忽视全体非艺术类学生的参与而只重视对部分艺术特长生的培训,忽视艺术修养的普及而只重视艺术技能的提高,忽视艺术课堂教学质量而只重视参与各项艺术活动,忽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体悟而只重视活动本身的反响,这些做法违背了公共艺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初衷。其实,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不是进行专业艺术技能训练,而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和谐人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完善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是落实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鼓励“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应当有完善的课程体系,然而,当前很多理工类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大随意性,甚至出现将活动替代课程的情况。从艺术教育的门类来看,集中在美术、音乐、舞蹈方面,对影视、戏曲的鉴赏课程少有开设。从授课方式来看,基本实行教师“满堂灌”的大班教学,很少有一对一的小班教学形式。可见,当前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容乐观。

三,管理体制不规范

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基础薄弱,直接导致其管理体制缺乏应有的规范性。有的理工类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由专业院系管理,也有的由职能部门进行直接管理。从名称来看,有公共艺术教研室、人文素质中心、艺术教育委员会等。从职能来看,有教学职能,有行政职能,还有教学与行政双重职能。专业院系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管理,充分利用艺术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且能发挥艺术类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示范作用。但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也存在自身的弊端,如艺术类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难免会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在教学任务量与科研任务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教师很可能产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冷漠态度与敷衍心理。职能部门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管理,挂靠二级院系,并由校团委、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负责安排与实施公共艺术教育。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活跃高校校园文化,但是,多部门协调,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也会让公共艺术教育的授课老师面对“多头监管”而感到无所适从。

四,师资力量薄弱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很多理工类高校目前难以达到教育部的要求,不少学校根本没有建立专职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水平薄弱,层次不高,不具有稳定性。在艺术专业结构上,多集中于美术、音乐方面,影视、戏曲、艺术设计方面的师资非常欠缺。师资力量的薄弱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完善。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在最短时间内加以解决,就会越发影响其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各项问题的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第一,明确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加强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使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达到两级平衡,首要的问题就是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文精神,积淀大学文化。它区别于专业艺术教育,讲求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的并重。不学习艺术理论,不鉴赏艺术作品,难以“感悟”艺术,何谈发现美、感悟美。不进行艺术实践,不参与艺术活动,难以“体验”艺术,何谈表现美、创造美。公共艺术教育应当是润物无声的,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它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培养与提高个别艺术特长生的艺术技能,而在于完善全体学生的和谐人格。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对全体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所进行的艺术普及教育,作为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的教育对象是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其目标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进而培养具有一定审美品位、人格和谐的创造型人才。

第二,完善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理工类高校必须深化意识,全面落实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切实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在教学形式上,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现有艺术素养水平,相应开设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并采用大班教学与小班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限定性选修课,实行大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普及学生的艺术修养。任意性选修课,采用小班教学,以学生实践为主,重在给爱好艺术且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与技能指导。在课程结构上,除了开设传统的音乐、美术、舞蹈课程外,还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开设书法、影视、戏曲、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及地方民间艺术等综合性艺术课程。且在每个课程门类下,设置不同等级的子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艺术发展需求。

第三,规范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逐步改善与规范目前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多头管理或无序管理状态。实行二级院系或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会在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受所在隶属单位自身条件的制约,必然束缚公共艺术教育自主发展的空间。为切实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建设,首先应由教务处负责组建公共艺术教育的直接教学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归口管理部门和专职教学人员。同时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成立公共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直接挂帅,由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各二级院系负责人直接参与,进行统一领导与协调,全面落实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网络型管理体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必然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从而让全体理工类大学生感受到艺术教育的公平性。高校将公共艺术教育真正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经费支持与设施保障。并确保专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在职称评定、住房、福利、进修培训等方面,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

第四,优化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师资力量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离不开学校与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引进上,要做好学科规划,将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方向拓宽到影视、书法、设计艺术、服装设计等领域,防止过分集中于传统的美术与音乐方向。而且要有一定的激励措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要为专职公共艺术教师队伍提供政策保障,让他们享有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的福利待遇与进修、交流学习机会。并且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投入和设施支持。同时,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评价,督促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教师个人要保持和提升职业幸福感,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优化教学课程设计,不断反思与总结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与规律,钻研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科学方法。

化学工程与艺术第9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 人才培养 现代性 创新

在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缺乏个性和内容类似的课程影响了专业人才能力的提升。建立有本地区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方法,可以使高校设计教育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也只有在各地高校建立起有自身的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才能使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能力有整体性的提高。

传统工艺美术流传到今天,对其保护应采用继承与发展的观念,在保护中有传承、在传承中有转型、在转型中有创新、在创新中有研发。更重要的是,工艺美术人才的能力培养,要从口传心授的培养方法转化为和现代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传统工艺绝技后继有人。

新形势下,对工艺美术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一、实行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双向型教学手段,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设计能力

传统教学是指教授美学理论与美术史论等知识,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既包括课程中开设的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的样式、风格及技法等进行研究和模仿。双向型教学手段的实施是对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双向整合。尝试创办双轨制教学体制模式:一是艺术修养的培养,在课程上体现为初步探索,从视觉认知原理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主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和审美创造力;二是作坊式工艺学习方式,可聘请技艺娴熟的作坊公司技术人员为导师,由导师指导,学生设计样稿并制作,与厂商洽谈订购,以取得一定的经济回报。教学模式和理念是实行双向型教学手段的重要实践环节。

二、以差异性的课程安排为特色,培养工艺美术人才创新能力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应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和时代感,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如果一件工艺美术品脱离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及文化底蕴和地域风格,那么也就缺乏了时代感与艺术性,培养出的工艺美术人才就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没有前途。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并融入教学中,对于工艺美术人才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以差异性的课程安排为特色,对工艺美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并进一步确定重点特色课程的方向。

要发现本地区的民族元素资源,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查询历史,挖掘本地区已有的艺术资源,寻找艺术遗产;二是区域特色产业与工艺美术设计课程结合发展,把本地区的工艺美术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教学宝贵的素材。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与高等教育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将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与现代工艺美术教学模式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场地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就业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教学都是统一模式:在课堂上讲授课程理论,学生毕业后到公司实践技能,社会实践主要依靠学生大四的专业实习来解决。但由于实习周期短,实习生在公司不受重视等,学生很少接触设计运作的关键环节,毕业实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深入生产制作的实践少,有些学院提供的制作车间和工作室有限和不足等,导致学生缺少体验“做工”的感受。学生应充分同社会接轨,按照公司的操作流程完成任务,在实际操作的动手过程中,对工艺美术行业从认知到实践有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握。教学场地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及早感受到公司的运作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其实战能力,缩短学生与公司的距离,以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

工作室模式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对工艺美术的实践与制作,掌握材料的工艺性能与经济成本等一系列相关专业知识,并在操作实践中,使自己的技能更全面、更熟练。我们要从宏观、整体和系统角度把握设计制作问题,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就业能力。

结语

我们的工艺美术教育走到今天,在现代设计教育背景下,需要重视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和研究探索,实行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双向型教学手段,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设计能力,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演绎和转换,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丰富的民族传统工艺展现了各个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使宝贵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得以留存和发展,就应该把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与传统工艺美术技法相结合,寻找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经济文化之间的关联并发现相互转化的可能。

总之,面对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教育模式改革,我们应该把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设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良好的就业能力相结合;把培养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注重挖掘和发展民族地域文化特色,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蒋瑛.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J].浙江工艺美术,2003(3).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张健.关于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的几点思考[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