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3 17:05:54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第1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高职教育;教学发展

本研究受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740)资助。

早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第四条就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育部颁发的各项纲要和意见中均明确指出:继续积极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高职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创新,只有充分了解专业、行业现状和跟踪专业前沿,才能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围绕着建设高职课程体系必须符合院校的定位和特色,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大家分享。

1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尚不成熟[1],主要体现在通识教育、校内、校外实践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通识教育仍然是普及概念而不是能力培养的基础。例如:课程质量尚难以达到沟通文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陶冶的效果;教学内容仍然存在着“概论”或“漫谈”的倾向,与应用能力培养关联不大;一些方法课、技术课,但仍流于技术的使用介绍而非应用,增加的量化知识分散而教条,难以具备“通”的学识和能力。总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功利性明显,真正围绕着应用能力去设计课程体系的意识还比较缺乏[1]。

其次,传统的课程模式没有取得根本突破[1]。受传统本科学科教育的影响,高职专业教育仍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化,而其自身内涵建设欠缺,造成了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艰巨性。目前高职教育虽然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和“应用能力”培养关联不大。

2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几个相关问题探析

2.1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统一于院校的“定位”和“特色”

课程体系要以教育目标为前提,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过程至少需要三个步骤:首先明确高职的“定位”和“特色”;进而制定符合高职“定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最后研究论证高职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和配套管理制度。下面将以下例子谈一些感受。

例一,较早些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应用”的内涵容易与“使用”相联系和混淆,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应用包含了“谁把什么应用于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样一个过程,而“使用”给人的直观感受简单些,经常指使用了什么工具,没有强调“应对、应变、呼应”的意思。因而两者代表的实施过程是不同的,要应用好,首先就要分析问题之所在,然后思考用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解决的过程伴随着操作的选择、准备、开始、实施、控制、结束、总结、回馈、提升这整个过程,而“使用”往往只明确地表示实施环节的正确性、熟练性、准确性,因此应用和使用两者内涵存在很大的区别:应用包含了使用,而比使用有着更多的思考力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很多高职课程体系尚不能完成对人才“应变”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了熟练的操作工,这可以从一个现象看出:如果前者目标达到了,高职生则具备了一些简单的应用研究能力,即使由于其素质的欠缺,尚达不到本科学生的分析研究水平,但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和继续学习的基础,从中国传统人才发展观念看,其选择继续升入本科学习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是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会选择直接就业,而没有成为本科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暗示着课程体系或者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环节出现了问题。

第二个例子,“特色”是保证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突出“行业性”和“地域性”就是形成高校特色的两种途径,但两种途径所对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向是不同的:如果要突出院校的行业特色,就要先从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提炼出行业所需高级人才的重要素质,进而设置课程体系;如果要反映出院校地域特色,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就需要先开发出反映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进而配合以合适的教学形式,形成培养具有地域特色人才的课程体系。

综上可以看出,只有在明确的发展目标定位和特色定位之下,才能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

2.2 “反求诸己”是高职院校面对发展“定位”的困境,走出自身“特色”所需要的态度

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生源质量不稳定,社会对其的肯定和普遍认知程度不高,造成了优秀的学生不选择它求学,优秀的教师不选择其工作。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其他限制高职院校发展的因素,例如很多高职的在校老师、学生也没有建立起对学校深刻的热爱、投入和归属感。总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好的师生资源上,对目前高职的发展更多地是纠结、迷惘,甚至麻木。

各种不利的现象阻碍着高职发展,介于此,高职院校所能做的最有效的反应就是反求诸己!——“本校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如何最大的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走出特色之路?”、“学校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如何取得社会的认可?”、“如何调动起在校师生的热情?”、“如何赢得教育市场的竞争?”、“如何真正负担起国家、社会和人才赋予的责任?”这些问题恐怕只有通过高职院校自己深刻的反思,才能形成有效、有益于全社会的答案。

2.3 学生群体特点和受教育需求是明确高职教育“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公认的功能有满足学生、社会和学科的需求,其中要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就需要重视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高校学生处于轻熟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尚缺乏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因此迷茫、无助、纠结、迟疑是青年学生的普遍状态,高职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明显,且不得不注意地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基础修养的缺失,而本科学生大多可以克服不利于学习的一些问题,也正因如此,高职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自信力和较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而本科学生则具备基本的自信和摸索能力,这是两种院校学生的重要区别。如果没有向高职学生说明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开始全面的知识教授和技能培养,就好比让学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难免有不得其要,不知其门而入的感觉,久而久之形成死记硬背、敷衍考核的学习状态,高职教育只会离人才培养的初衷越来越远,舍本而逐末,高职教育目标很难真正的落实,不仅不能成为青年人成才的重要阶段,还会进一步损伤其自信心和上进心。

高职学生受教育的需求是什么?笔者的感受是,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清楚自己在高职阶段的学习目标和需求,也不知道这一阶段在人生中的作用和意义,这又是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的显著不同(大部分本科生在这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也存在不确定性和错误,但总体要好些)。作为高职教育者,首先需要识别出高职学生真正的求学需求,帮他们设计出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向,以此引导其求学需求,给学生拆上理想的翅膀,甚至帮其指明飞翔的方向,通过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持续辅导,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由于学生学习所需的基本修养缺失,高职教育必须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基础教育尚未完成的任务,同时又要完成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使学生具备就业或者升学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高职教育担当了更多的教育任务,也使得高职教育在学生人生中尤为重要,是决定他们下一步何去何从的重要分水岭,完成此责任好比逆水行舟,首先需要排除施教的阻力,才能进而瞄准前行的方向。

2.4 学生群体特点和受教育需求是明确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校生源质量不能仅从其入学成绩来考虑,大多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大多学生对“高考成绩”的认识尚存在偏差,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使学生选择高职院校求学多出于“无奈”,这种偏颇认识和消极的态度必然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

从消极的角度考虑,高职教育需要及时地、有效地扭转这些错误的认识和不利于教育实施的各种心态,以保证教育质量;从积极的角度考虑,高职教育需要正确区别学生的“不足”和“特点”(“特点”有时会被误解为“缺点”,例如:趋向于本地就业,这个就是特点,而不是缺点,不能认为其“志向不远大”),选取学生的显著“特点”作为教育的起点(也是突破点),因势利导,因才施教,形成自身教育“特色”,高职院校才能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从和学生的接触中,大概可以总结出高职学生具备的一些特点,列举出两点如下:

① 地域性显著。高职学生生源多集中于高校本地或者周边一些地市,学生的地域性显著,对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发展、人文社会、人情世故等有着更深刻、更熟悉、更亲切、更直观的认识,有时其认识和理解(更有其对家乡故地的热爱),比学校老师更全面和深刻。

② 就业地域意向明确。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一部分高职学生会选择继续学习(例如:升本、出国等),一部分则选择就业,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这些选择就业的学生中,多选择回到家乡或者在家乡附近地市就业,或者选择有家人工作的地区工作。这种意向在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中不是很明显,只有生源地比较发达、或者有特殊原因的学生回家乡地工作的意愿比较强烈。

除以上列举的两点,高职学生还有很多“特点”,比如:可塑空间大、处事灵活、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高等,这些特点都可以好好利用,转化为“优点”和“特色”,在转化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课程等教学资源必然会形成有效的教育系统,比如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生的特色?课程体系设置是否能满足学生特色能力增长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加强学生的特长和特点?

举个很具体的例子,比如针对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高职院校可以给予集体活动更多的设计和关注,可以通过学分、荣誉、网络监督和控制,运用项目管理等多种方法,把学生活动设置成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通过科学设置活动内容,融合多种教学目标,如:制作一个新型机器模型、设计一个校园趣味活动、解决一个产学研结合项目、加深一个概念的理解等,既锻炼了学生团体活动能力,又达到了传统教育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目标。

长此以往地针对学生特色加强培养,形成师生都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不仅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对教师的发展方向也有引领作用。只有植根于师生自身性格特征的“特色”,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经得住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3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发展定位和特色的重要环节,成功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土壤,也是教师发挥所长、提升发展平台,目前在高职教育层面,由于大部分院校定位尚不清晰,特色亦不明显,大多数课程知识体系可能还处于未知状态,只有用研究的方式才可能获得这些课程知识,否则就会陷入到常见的“技能 + 理论”的状态[1]。在此过程中,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脚踏实地、无微不至的从学生、自身、社会、学科发展等多角度积极思索并参与讨论,群策群力,才能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第2篇

关键词:特色课程;特色课程体系;特色课程建设

中国音乐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等音乐学府。自1964年建院伊始,学院就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音乐学院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学院在本科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根据中国音乐学院办学定位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了一批能够引领民族音乐发展方向、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特质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是对现有学院总体课程体系的有益建构和补充。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音乐学院已经形成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具有鲜明学院特色、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一、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及思路

王光祈先生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一书中,将世界音乐体系划分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三大体系。各个体系有与之相应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中国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借鉴自欧洲音乐教育体系。经过百余年的实践反思,如何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成为当前中国音乐教育实现体系创新的迫切任务。从课程性质来看,高等音乐学院课程大体包括理论类、技能类和实践类三种类型。从授课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和研讨课。

从专业设置角度看,目前国内高校音乐类设置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三个专业分别包括若干专业方向。如音乐学专业有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声学、乐器学、音乐艺术管理、录音与扩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有作曲、电子作曲、和声学、复调、配器、视唱练耳等。音乐表演有民族声乐演唱、歌剧演唱与表演、中国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钢琴、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等。与专业设置相应,各专业及方向都有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课程体系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的宏观课程体系。特色课程体系严格遵循逻辑性的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课程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由基础到专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逻辑地组成一个体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了课程设置的基本顺序。从课程性质来看,中国音乐学院“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是包含特色理论课程、特色技能课程和特色实践课程。特色理论课程包括中国音乐史、传统音乐、中国乐理、五声调式和声、作曲等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课程。特色技能课程包括民族声乐、民族乐器、工尺谱、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民族室内乐等演奏演唱技能。特色实践课程包括各类音乐会、专业演出等课程。其色理论类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特色技能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特色实践课程是要求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的舞台演出、毕业设计(论文)、作品等,进一步巩固、提高和锻炼专业能力。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是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新建专业课程为主要任务,以培育优势创新为重点,以模块化课程为试验点,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建设一批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深度融合,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民族音乐教育特色,引领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课程。以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增加特色课程模块,构建包含专业主干、特色课程、学科基础、人文社科自然、实践、讲座为内容的总体课程结构。一方面,推动和激励专业教师在将课程建设与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相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不断积累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经验和成果。分“搭建特色课程体系框架、完善特色课程结构、充实特色课程内容”三个阶段,加强引导、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逐步实施。

从操作层面来看,特色课程可以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同维度予以划分。特色课程的建设可以是理论层面、操作层面或实践层面的课程。从课程开发的主体及权限来看,特色课程可以是学院教师自主开发设计的与民族音乐教育紧密结合的课程,也可以是采纳校外的相对成熟的课程。从课程设计来看,特色课程可以是既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自由发展,更要重点强调和考虑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课程。从层次上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学院层面特色课程和系部层面特色课程。从类型上划分,可以划分为专业骨干类特色课程和学科基础类特色课程。从课程属性上划分,可以划分为理论类特色课程和实践类特色课程。从修读方式上划分,可以划分为必修特色课程和选修特色课程。设置必修特色课程的最低要求,鼓励开设大量选修特色课。以最低6学分为限,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门,4学分。

二、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获得的成果

多年来,中国音乐学院特色理论、特色技能和特色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受西方音乐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较大,音乐专业基本上是沿用和照搬西方经典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学院在建院近五十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引领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民族音乐风格作品的创作与民族音乐表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引领着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方向。由民族声乐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目前,正在逐渐形成更具特色的中国声乐学派。中国乐器演奏专业已成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的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和学术基地,成为学院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史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专家学者荟萃,学术优势明显,科研成果累累。黎英海教授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张肖虎教授的“五声性调式和声手法”、李西安教授的“中国民族曲式”(与军驰合作)、樊祖荫教授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杜亚雄教授的“中国乐理”等均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奠基之作,对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近年来学院新建的音乐教育、艺术管理、钢琴、管弦、指挥、音乐科技等专业也都在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优势与成果大部分已经成功纳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为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总结提炼、充分利用学院形成的传统优势和产生的研究成果,发挥专家学者汇集和科研学术成果众多的作用,不断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是未来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不断巩固课程体系中的传统优势课程,如中国乐器、五声性和声、民族配器、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这门课程含民歌、戏曲、说唱、民族器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内容,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四大部类,其中民间音乐是其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础课程针对全院各系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是传统音乐系列课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希望达到如下目的:(1)通过对汉族民歌与歌舞、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五种传统音乐门类的主要类别、主要艺术风格的介绍,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况。(2)通过对各类别经典曲目的模唱和听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格。(3)通过课堂教学示例,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分析方法。本课程有助于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的形成,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修订,在各专业建立了以特色课程模块为载体的特色课程群。如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宗教音乐、工尺谱常识与演唱、数字音频技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民族管弦乐法、中国戏曲音乐模唱与模写、世界音乐、民族乐器;民族声乐专业方向的曲艺、豫剧、京剧、昆曲;美声方向的中国歌剧表演赏析导读;民族器乐方向的乐种学、民族乐器声学概论;管弦乐器演奏方向的新作品视奏、中国作品演奏;钢琴演奏方向的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钢琴伴奏艺术、民族声乐钢琴伴奏;艺术管理方向的艺术管理学、艺术市场营销学、音乐鉴赏与批评;音乐教育方向的中国音乐教学法、器乐组合演奏与教学、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与教学;音乐声学专业方向的音乐声学概论;乐器学方向的乐器学概论等。以工尺谱常识与演唱为例,这门课程的先修要求是具备初步的民间音乐基础和乐理视唱基础,采取集体授课方式。工尺谱是西方乐谱传入中国以前,流传使用最广、影响较大的汉族传统谱式,其所运用的符号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音无定高、拍无定值”,“大字”记录框架、“啊(e)口”彰显风格等文化特点,是西方谱式所不具备的。本课程以通行的工尺谱为主要对象,介绍工尺谱的谱字(音高)、板眼(节拍)、谱式、腔格(装饰音)、调门(调高)等主要内容,结合演唱和做题实践,一学期内达到视谱即唱的水准。

“实践出真知”,艺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艺术实践和科学研究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理论教学协调融合的,具有音乐学院特色的,“全程化、层次化、全方位”的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展每年一次的“艺术实践周”活动,发挥“艺术实践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艺术实践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细化实践教学方案配套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建立院内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基地,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

一是立足探索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的规律和本质。在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践行创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并在课程中予以实践,进一步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基础性的探索与贡献。

二是立足凸显学院总体办学特色。特色立校,更要特色兴校。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中国音乐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确定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设置,并努力在形成自身的办学理念和风格的基础上,办出特色,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三是借鉴国内外民族音乐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理解特色课程模块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避免保守、僵化的思想,力戒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故步自封、不求进取的观念,以开放、融通、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秉承“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原则,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以广阔的胸襟与气魄,深入研究国内外音乐院校、综合艺术学院、综合大学艺术院系以及研究机构在民族音乐研究和探索中的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内外民族音乐研究的一切优秀成果,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皆为我用”,将其吸收和充实到特色课程的体系中来,把最新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呈现到课堂上来,使学生能够在本科阶段即学会以国际视野和横纵比较的方法思考和看待问题。

四是积极引导、注重特色课程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课程需要配备有与之相匹配的师资队伍,使之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上与特色课程的培育相呼应。特色课程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教育师资成长,积淀学院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在学院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招聘和留用能够讲授特色课程模块课程的专业教师。(2)在学科科研建设与研究生计划中,主动招收和培养能够讲授特色课程的博士和博士后,以学科科研建设带动师资培养。(3)在现有专业教师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予以培训和扶持。

五是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发与教材建设。特色课程建设是系统庞大的工程。特色课程建设具有长远性、规划性与灵活性的特点,需要逐渐完善课程教学目标,有效搭建评价体系,逐渐规范过程管理,进而完成整个特色课程的建设工作。以特色课程建设项目招标制的方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学院层面规划的特色课程,同时,鼓励教师自我研究、自我开发和自我建设。另外,在新开课和开新课的资格审核中予以特别支持,使之能够优先开课,甚至可以采用边试边讲等激励措施。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和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特色课程的设计最终要落实到教材的编写上。需要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特色课程教材建设的自身特色,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教学相结合。

六是加大投入,加强特色课程的管理。从教学科研立项、教学经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投入比例。成立特色课程建设的专门领导机构,加强特色课程过程的建设与管理,全面负责课程的建设、指导、实施、评价及资源的整合,切实理顺课程实施的流程,形成动态性、常态化的课程实施与过程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光祈. 东方民族之音乐[M]. 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15.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崔雅. 对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设置特色课程的思考[J]. 陕西教育·高教,2012(12).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第3篇

[关键词]理论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 跨学科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21-02

课程体系的具体模式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杨贤玉和柯宁立在《地方高校特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下简称《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模块学说”是目前国内许多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并分别从“3模块说”“4模块说”“5模块说”的角度,将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涉及到的课程分成相应的板块。然而,有学者在2008年针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8所接受教育部教学评估高校的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了统计,反映出不少问题。有87.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另有70.6%的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感到不满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社会对毕业生的容纳度,因此,它绝不仅仅是课程名称,学分和学时的问题,这其中还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生的市场定位。

吉林市是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战略城市。发展旅游业、振兴工业、开发新型产业,无疑是吉林市的经济发展要点。目前,吉林市各高校的英语专业教育整体上分为师范方向和应用方向。在培养学生语言基础能力方面,这两个方向的课程安排基本一致。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课程设置各有侧重。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应该尝试与吉林市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类型相挂钩。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的便利条件和机会,又可以有的放矢地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

一、平行四边形形态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偏重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却常常忽视。而无论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何种工作,在就业市场日益萎靡的情况下,学历基础上的真实能力越来越成为新的录用标准。杨贤玉和柯宁立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平行四边形形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实践课程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阐释。笔者认为,这种平行四边形形态体系也同样适用于吉林地区的高校英语专业。在这一体系下,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占有同样大的比重。这种对实践课程以及实践能力的强化早已经在农业、林业等专业课程设置中予以实行。在英语专业的平行四边形课程体系之下,首先,实践课程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完整的教学周数和学分。其次,实践课程体系与课内教学内容要有紧密的联系。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开设在前一个学期,实践课程开设在下一个学期。应用英语方向的许多专业课程都适合这种模式,比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英语翻译等;师范方向的教法课也同样适合这种模式。再次,每学期都开设独立的实践课程。为方便学生适应,可以逐渐递增课程周数。在传统模式下,学生在大四的一年中经常是疲惫不堪,要同时忙毕业实习,找工作,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和这一年的课业,这样过度集中的安排常常导致学生顾此失彼。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将他们的毕业实习分化到每个学期中,就很容易的缓解了这种情况。另外,不同科目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应该合理穿插,紧密结合,从而可以保证着两类课程的延续性,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践课程体系,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同样可以分为课内构建和课外构建。可以由课内完成的课程,比如语音强化;前面提到的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则既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模拟活动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与校外单位合作,即通过让学生参加“实战”来完成。这里,“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十大休闲城市之一”的身份成为吉林市提供“实战”机会最大的优势。理论上,一座旅游城市的整体旅游行业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讲解和交流的能力。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市多数的旅游业从业人员都只能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酒店作为旅游业的一个主体,从高层的管理人员,到基本的酒店服务人员,都应该排除语言障碍,具备为客人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沟通能力;在各个景点的建设方面,中文和英文的注释都必不可少,且要准确易懂。然而,就吉林市各大景点的现状来看,被外国游客误解或无法理解的英文注释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现状,都为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实战”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因此,我们客观上应该保证学生通过第二种方式进行实践的学习周数。这种分化到每一个学期中的实践课能够让学生学一门课,就夯实一科,因此,效果会比四年一次的实习更及时、更充分。

二、跨学科选修课

把跨学科选修课列为一项硬性规定是一些高校研究生教育已经在实施的做法。然而,在本科教育中引入这种方法也同样是值得我们考虑的。单单英语专业知识及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组合容易培养出有知识而无文化的“伪人才”。除了本专业设置的文化,文学课程,相关专业的一些课程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中国文学,文化课程;历史专业的中国,外国历史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科学方法论课程等,都能够传授给学生全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的看待、比较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因此也更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在西方文化全方位浸入的今天,是具有相当大现实意义的。经济学科、法学科,这样的学科与文科联系紧密,同样可以成为英语专业学生跨学科课程的首选。依据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讲,这些专业课程的选择都可以对他们以后更高的学业追求以及就业产生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在宏观上,跨学科选修课的意义同样重大,可以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教育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如上所述,振兴工业、开发新型产业,现在和将来都是吉林市的经济发展要点。如果说吉林市是一只雄鹰,那么人才就是这只雄鹰那巨大的翅膀。在经济全球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人才既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据笔者所知,本市的中国石油设计人员就需要具有达到托福考试水平的英语能力。除了人才引进,我们更应该加强地方院校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为新型产业基地的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在这个层面上,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就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跨越文科和理科结合而成的跨学科课程选择,可以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肥沃的土壤,是符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提供给他们机会,以充分发挥他们理工科的潜力,让他们在英语语言专业的基础上,能够挖掘发展另外一个专业。这就大大避免了人才的浪费,是高等教育对个人、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举例来说,吉林市的电力学院、化工学院都是试行开展这种课程体系建设的理想院校。

笔者认为,作为地方高校,所谓“特色”就是以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点,为努力拓宽学生素质培养的半径而实施的行之有效的举措。在所有高校,甚至全社会都在抱怨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人才培养观念,调整、构建具有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培养迎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是高校教育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弻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三种形态及其设计[J].大学教育科学,2007(1):23-27.

[2]谈宏慧.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设置[J].教育探索,2007(11):22-23.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第4篇

[关键词]控制工程;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65-0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沈航)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作为教学研究型定位的高等学校,我校的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多年来,沈航自动化学院基础教研室承担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我校机械、飞行器与动力和材料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自动化类技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诸多领域(如航空航天)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其密切相关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改革,以适应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该课程涉及数学、力学、电学和测试技术等多门相关课程,以系统的动态过程为研究对象,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同时该课程知识又能运用于有明显实践应用性的广泛领域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是很紧密,难以跟上航空航天工程中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了突出该门课程的航空航天特色,加强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我校开展了具有航空特色的控制工程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改革与实践。通过将控制理论知识与航空航天专业特点相结合,以期使学生在掌握自动控制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于其在航空航天各领域(如飞行控制系统、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火箭/导弹控制系统及其他航空航天运载器的机电控制系统等)中的应用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初步掌握航空航天类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一、具有专业特色控制类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

在国内,控制类课程一直在各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江南大学王艳针对电气信息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1]华东理工大学孙京浩等人针对该校过程控制工程国家精品课全方面探讨了课程创新教学改革实践和经验体会。[2]此外,北航的陈殿生等人,江苏科大的袁明新等人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李建刚等人还分别对机械控制工程、机电控制工程和控制工程等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进行了有益探讨并提出了多项措施。[3]面向航空特色的课程建设成果主要体现于国内几所航空类院校。昌航谢小林等对“复合材料”专业的航空特色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了研究。[4]南航刘海春等对航空特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5]此外,昌航罗军明等对金属材料工程和普通化学等专业具有航空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等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实践。[6]

综上,在自动化核心课程建设方面,整体上国内高校偏重于理论教学。在具有航空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几所航空类学校已陆续在多门课程上开展研究和实践尝试,但在控制工程类课程建设上仅有初步尝试(将发动机控制部分引入)[7],且信息获取方式十分有限,还远不能全面反映航空航天控制领域的整体应用实践情况,有待结合我校的特色进行深入发掘、研究和探索。

二、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建设方案

(一)突出航空航天特色的课程内容优化

1.课程大纲的修订

课程大纲是控制工程基础的纲领性规范文件,以突显航空航天特色为指导理念,明确目的,对课程大纲的制订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出基础与综合的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经典与航空航天控制工程前沿的有效过渡。充分结合主讲教师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按学术专长分工,制订可涵盖航空航天领域典型控制系统和控制问题的内容优化方向和范围。大纲制订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控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具备初步的在航空航天控制系统设计领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性实践能力。

2.构建航空航天控制系统设计案例库

本文所提出的案例驱动教学,其本质是将理论教学与航空航天控制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工程案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的工程案例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启发引导型、认知辅助型和综合设计型。

其中,对于启发引导型案例(起到“线”的作用),引入一个系统的大案例置于课程绪论中,充当引领作用,阐述学习的意义和本质和激发兴趣,解析某个航空航天控制系统的构成和控制问题描述,阐述解决思路,并提供解决路径(教材其余各章节)。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大案例始终贯穿全课程内容,其作为一个大线索,可一方面起到使上下文知识点逻辑紧密的作用,始终反映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还可使学生最终实现一个典型航空航天控制系统设计的完整学习过程。

对于认知辅助型案例(起到“点”和“面”的作用),认知型案例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一些“小型或局部性”航空航天控制工程案例(如飞行控制系统、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和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来诠释知识点。这些案例可在教学的具体章节中夯实学生对某单独知识点的学习、消化和掌握,也可持续体现课程的应用实践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逐步了解和认识航空航天控制系统涉及的各个具体领域,扩大知识面,提高特色素养。

(二)突出航空航天特色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是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现有的教学中,实验(6学时)教学只是在授课期间穿插两三次实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仍然比较模糊,未能达到实验教学目的。为此,我们拟对控制工程基础的实验内容进行部分调整,构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涵盖基础理论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两个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基础理论实验

学生学会利用控制方法去设计系统,这是本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教学的难点。现有控制工程基础的实验多是分析验证性实验,缺少设计性实验。由于其只是单纯的系统性能仿真或是稳定性分析(零极点分布、奈奎斯特判据),往往2~3学时的实验学生很快就做完了。学生仅学会了对某些单知识点的初步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控制系统设计思维,当然也不会设计稍微复杂的系统。作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教学和应用软件,Matlab功能已十分强大,应充分利用其更多的实用功能。为此,学校拟在现有基础上,安排设计更加综合的基础理论实验案例,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高级设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同时提升其使用控制系统分析工具的水平。

2.综合性设计实验

实验过程是从预习开始到完成实验报告的一个完整过程。长期以来,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实验结果轻视实验过程的倾向。实验前一些学生已经把前面同学的实验程序抄录在手,实验过程中常出现不认真观察实验的现象。为改变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拟增加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综合性控制系统设计实验,全面考查学生对系统的分析和综合设计能力,考查建模、稳定性、时域分析、校正设计等具体内容。通过设计性实验来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学生需要自己动脑和互相配合,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航空航天工程实际的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

三、结论

本课程改革在教学和实践环节提出了一套带有航空航天特色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案例分析、基础仿真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相结合的多层次体系。经过精心设计与选择案例和实验内容,将航空航天特色科学地纳入各个教学环节,可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到课堂与实践教学环节中,并不断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提升学生对航空航天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艳.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J].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49-51.

[2] 孙京诰,罗健旭,刘漫丹,等. 过程控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特色建设探讨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2):15-18.

[3] 陈殿生,王田苗,黄宇. 机电控制工程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7-10.

[4] 谢小林,梁红波,范红青,等. 复合材料专业方向航空特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6):143-144.

[5] 刘海春,翁晓光,邢丽冬. 基于航空特色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4):35-39.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第5篇

关键词:西部特色;人才培养;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6-0054-03

1引言

世纪之交,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教育资源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之一,而且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为创建西部特色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青海大学作为西部地区的地方性综合大学,建校已有近50年的历史。随着西部开发、西部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高校计算机改革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青海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自1996年开始开课,至今已11年,经历了调整、改革、充实、提高等各方面的发展历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诸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始终围绕零起点教学,教学效果不太显著,学生满意程度不够,加之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初步形成,促使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从内容到形式正在发生着变革。为进一步确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适合青海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明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基于西部特色人才培养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2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历程

青海大学自2000年以来,实施了清华大学对我校进行的对口支援计划,在清华大学专家组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全面的改革,建立了适合新形势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确定了面向应用、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强化了网络技术及计算机安全技术等内容,同时开设面向实践的“程序设计语言C”、“数据库应用基础”等课程。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逐步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教学等方式,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时数的安排。

目前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被确定为青海省省级重点建设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充分考虑青海省的经济建设与发展特点及生源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青海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在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网和网络化学习平台,弥补了教学经费紧张、教师资源缺乏等具体困难,支持研究型学习、协作式学习、注重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满足学生对课堂教学以外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问卷调查的开展

问卷调查可为教学活动、教学改革提供重要数据,就问卷调查表反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为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向、改革思路提供参考。在清华大学专家组的帮助下,于2007年3月组织开展了全校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问卷调查,以充分了解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及对计算机教育的认识。被调查学生中,其中青海生源占38%,非青海生源占62%。参加调查的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要求,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着现实的、重大的指导意义。

4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内容的设置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现阶段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充分考虑西部经济、教育的特点及青海大学的实际情况,本着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制定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未来几年的建设规划,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基于西部特色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4.1课程设置

根据青海大学的学科设置情况,将各学科分为两大类:文科类和理工类,其中文科类包括经管、社科和外语,大农科和各工科专业归为理工类。基于这两个大类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如表3-1所示。

4.2必修课程的设置

4.2.1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很多院校都处在积极的改革与尝试中,处于摸索阶段。根据我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同时由于我校新生报到较晚,入学后还要先进行军事训练,实际教学周数只有12周时间,因此课时设置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由于课时减少,讲授内容需要调整,初步定为以办公自动化环境软件为主线,并重点强化原课程中的网络基础知识,即可保证教学质量,也可以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4.2.2 “VB程序设计”是针对文科类学生新增的课程,由于文科学生缺少初步的、基本的程序设计与信息处理的概念。其次,从培养文科学生初步编程能力和基本理解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出发,特开设此课程。

4.2.3 “计算机应用基础”。原先讲授的内容为Visual FoxPro,这个小型数据库平台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市场需求,因此调整为讲解SQL Server大型数据库系统,以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此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为数据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应用,为驾驭信息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4.2.4 “C程序设计”。保留了以前的课程,但是计划用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加强师资培训,逐步将此课程调整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Java)”。

4.2.5 “软件技术基础”。是针对工科类学生新增设的一门课程,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面,主要讲授的内容为数据库知识、网络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数据结构知识。

4.3选修课程的设置

4.3.1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此课程属于工科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具有专业方向的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现在我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开设此课程,但是都由各系自己开设,教学质量等不一致,且目前学校也没有专业实验室;同时,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也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增加此选修课程,同时建立相关实验室,可优化资源,做到学、统一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4.3.2 “网页设计”。是集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受大学生普遍欢迎的计算机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有机会考取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网页设计工程师”证书,有利于西部学生的就业,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全省高校“网页设计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3.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和VC++)”。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这是一门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鉴于目前的师资状况,先开设选修课程,主要介绍两种不同平台环境下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与方法。

4.3.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知识是大学生的必备知识,本课程侧重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4.3.5 “微机维护技术”。结合青海的实际情况开设此课程,主要讲授微机的日常维护、常用工具软件等。

5结束语

作为青海省内唯一一所以工、农、医、商四大学科为主干,其他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综合大学,其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基于西部特色人才培养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已经搭建。但要真正走出具有西部特色、自身特色的新路子,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包括制定科学的建设计划,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促使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使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al course system based on the training model which have west region character

Wangxiaoqing JinxinLangboLizhiyongXueyuanyuanqijunMarongYuhaiyu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Application ,Qinghai University810016)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al course system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nomic. From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based on the chance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to building the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al course system which have the west region character.

Keyword: west region character; training;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al course system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第6篇

我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数十年之久,虽然其存在时间与传统的平面设计和服装设计等设计专业相比时间较晚,但历经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时间,得益于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高校已成为开设最为广泛的专业门类之一。伴随着专业扩展而来的是市场需求的急速扩容,在每个省份中城市建设的不断前行带动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立与开设,但由于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匀速常态化发展,市场数十年的膨胀也逐渐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因此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也将随之顺势的变化。其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必将伴随市场的新常态化而产生必要的整体优化调整,这也是由本专业自身的高度应用性属性而决定的。

由于我国各省份、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加之各地域间不同的市场需求,传统优势各有区分,因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各地区高校间的具体专业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教学重点上各有侧重。有很多高校也会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而制定具体专业的教学重点:如应用型、研究应用型与研究型之分。对于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未来的发展之路仍然会与市场的实际情况密不可分。如何在新常态经济下走出适合区域高校自身特点的专业建设之路,则更应该依据专业所在省份自身的区域性特点从而制定符合所在区域的专业课题体系与教学侧重点。

突显地域特色

海南省地处我国华南地区,自身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无论是环境气候、植被种类,还是民族风情、经济产业结构等均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从突出地域特色角度来说,应该借助海南本土的独特地域特色,比如海南独有的黎族少数民族建筑装饰风格。针对黎族浓郁的建筑形制与装饰手法,将其进行课程分解,从大二下学期开始逐步融入专业必修课程中。例如黎族建筑外观设计,均可以在讲授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与海南地域民族特色进行结合。这样不仅能使课程具有自身特点,作业成果展示效果的变化也会立竿见影的显示出来。在教学内容上,既注重传统知识点的讲解,又增添了新的环节,学生能够在触手可及的环境中感受地域特色明显的设计课程所带来的直观效应,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中应用这些本土元素,感受来源本土应用本土的转化效果,会更加提高学生毕业后在海南本地工作的实际竞争力。如果说学生的毕业前景有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牢牢把握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打造,将会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条件。

海南地域环境中拥有众多可以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有利元素,尤其可以作用在对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当中。例如酒店设计课程,海南地域内的五星度假酒店在全国处于领军位置,其中对于海南传统少数民族黎族的装饰艺术手法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将诸多成功的案例结合进入酒店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使黎族元素不仅作为一个点,更加是一条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串联起来的主线。这种连贯的结合,不仅会使课程内容高度的贴合实际,而且非常便于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例如,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环艺班43名学生就在2015年5月的专业考察课程中,选择了黎族传统村落――三亚古城――三亚亚龙湾希尔顿酒店――保亭槟榔谷,这样一条以黎族为主的考察路线。这其中也兼顾了酒店的考察,为下一学期进行酒店设计课程进行了前期的预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前已经对即将设计的对象具备了直观的第一印象。相信这种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与课程考察结合的方法会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突显地域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中必要的支撑模式。

服务区域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即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进行的设计服务,本身即带有高度的服务特质,并在市场划分中从属于第三产业。因而,欲对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需要在突显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明确服务区域建设的定位。既从本土挖掘地域特色元素构建课程体系变革,又从教学内容整体上向服务海南本地区市场需求倾斜,从而搭建完整的优化体系。

海南省的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产业二者均为海南的支柱产业,其市场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服务型行业的走向定位,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旅游产业对于地域特色元素设计应用、地产行业对于区域性特色功能设计,均有着明显区别于内陆地区的刚性需求。这些,正给予了海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明确走向――即突出海南地域特色。将极具海南本土文化特征的元素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嫁接本土同类素材,进行生动的案例演示,结合便利的考察条件,充分发掘本土教育服务本土区域建设的能动性,既带活了专业课程教学,又对当地建设发展起到地方高校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更加令学生受益于这种地域特色性专业教育,对本地化的就业起到巨大的促动作用。

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角度看,植入海南地域特色教学元素,明确服务区域建设目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整体教学优化的推动作用将会是极为明显的。比如模型设计课程,无论从黎族特色旅游景点设计还是特色地产建筑外观设计制作,都能够引发学生极大的实践兴趣,并极大的贴近生活环境。从制作过程的材料收集、素材整理、案例考察和应用分析等,均可以最大化的接近实战,并有更高的机率将设计成果推向市场。具体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增设较多的、灵活的例如综合设计等专题设计课程,及时的根据海南市场大的动向与需求,进行课程重点的调节。当然,这也需要任课教师具有较强的市场敏锐度与相当的实践能力。不过,致力于本土地域特色发掘的方向,已经天然的为教师提供了绝佳的实践经验积累的地域便利,也为指导学生大四阶段的实习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高度丰富的经验,并具有极高的本土接受价值。

结语

海南近年来不断加大了对本土黎族传统文化等区域性特色人文类项目的科研投入与关注力度,形成了一系列此类领域的科研成果。这些都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优化提供了必须的先决条件以及重要的理论基础。海南地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所在地域,将地域特色元素进行应用推广势在必行。提高教学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最大化的挖掘本土应用价值,那么突显地域特色也必将成为海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作者简介:张 引,男,吉林长春人,硕士,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本论文为以下科研项目成果:

2015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突显地域特色、服务区域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研究。项目编号:Hnjg2015-29 。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第7篇

关键词:特色课程 多元化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08-01

成人高校办学多元化从微观层面解释就是内部培养模式多元化、专业结构多元化、课程体系多元化、学科体系多元化等。其中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成人高校特色课建设是多元化课程体系层面的建设。多元化的特色课程为成人学生学习提供了按需选择的机会,有利于促进成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一、课程多元化是个性化教学的保障

成人学生来自各行各业,知识文化基础差异、学习目标差异、个人发展差异等诸多个性化的差异,对成人高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多元化需求。成人高校学生选课体制必须灵活,符合因人而异需求的特点,要打破专业中每个学员一样的教学内容,即要保障各个专业中学生必须掌握该专业的必备知识、同时在专业中每个学生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要得以满足。这就必须重构符合成人学生知识、技能、修养提高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模块化设置,如分成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选修知识模块,其中专业知识模块中又分设不同的方向,每个模块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课程模块组合体现不同的培养方向,从顶层课程设置制度层面保障个性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在多元化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利用灵活的学分选课体系,采用“拼图”的方式,组建多元课程模块,使同一个专业的学生能选择不同课程个性化的学习。同时在课程特色创建中,同一门课程中也可以组建模块,同一课程的各模块可有多种学习组合方式,使学生学习不拘泥于课程本身和课程的前后续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和发展。

二、以多元化特色课程建设推动个性化教学发展

1.公共基础课特色创建

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的必要课程。

对于各个专业学生都要接受的课程,应符合成人教育特点和需求,把握大纲要领,有效整合课程内容,创建特色,为成人高校学生量身定制基础课程。该部分课程的特色应该体现在学习群体的共性上,反映成人学习的动机、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法制思想的教育、成人素质素养的提升上。

公共基础课主要有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如在社会科学类中建立成人《入学教育》特色课,从学生入学之初进行法制校规宣讲、专业入门教育、学习对工作促进的励志教育等符合成人特点的个性化入学教育特色。又如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特色课程,将法律和思想道德修养知识重组有机结合体现成人法制道德教育个性需求。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中如《计算机基础》课程要建立基础技能讲练模块,突出案例教学和学做合一的特色,学生今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重点学习相应模块,个性化的安排课程进程。

2.专业特色课程创建

挖掘各专业的特色,建立专业特色课程。各专业再以特色课程为基础,形成专业系列特色。每门专业特色课要体现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理论体系要完整,突出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特色,创建出符合成人专业学习的核心课程体系,利于学生在入学初依据个性发展有目的选读专业。

依据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需求,同一专业也可设置不同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每个模块课程组合特色要鲜明,体现理论基础和应用导向。如在应用艺术类专业中可设置广告设计方向模块,室内艺术设计方向模块,不同方向的模块中有共同课程,也有不同课程,每个模块的课程体现不同的就业方向,创建不同的课程特色,供学生个性化的选读。

成人教育更注重实践,学习和应用的对接,鉴于此大力开拓专业课中的个性化实训特色课程,以课程教学内容为指导建立相应的专业实训室,利用实验室场景教学、实操教学,提高各种职业背景的学生的个性实训需求。

3.技能、休闲类特色选修课程创建

选修课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受教育程度,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选修课程中开发一批技能、休闲类特色选修课,设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特长技能、探究能力、陶冶情操。如开发创建调酒、美甲特色选修课,为相关专业爱好者提供技能培训,又如饮食文化、音乐赏析等特色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修养提升、人文素质熏陶的教育机会。

三、多元化特色课程教学中的个别化教学策略

多元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尊重不同类型的学生差异存在,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运用个别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对每一个学生给予适时、有效的指导,为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不同的各类成人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 满足成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第8篇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科学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行业背景和内在规律,是一门科学。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本身,既要考量海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培养应适应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所以,设置必须科学。

2.3创新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需要创造,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以前瞻眼光,瞄准未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前景明朗,充满活力。

2.4适应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再好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专业特色建设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适应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提升。

2.5协调性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与国家及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要求相协调,其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相协调,再次是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优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协调,最后是与学院的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相协调。

3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培养目标问题

解读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蓝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既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突出,专业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3.2师资队伍问题

海洋大学的师资队伍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的重任。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均设置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内容。承担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人数少,年龄偏大,教学任务较重,亟需调整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师。

3.3资源共享问题

海洋科学的迅速崛起,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海洋大学的教育资源则明显身单力薄。图书馆、科研成果、期刊、网络等资源共享问题直接影响到蓝色课程体系建设。试想海洋大学建设一个系统、全面、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实现各海洋大学间的教育资源共享,而且利于蓝色课程体系建设。

3.4教材建设问题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蓝色教材。就目前而言,蓝色教材是缺乏的,加强蓝色教材选用及编写工作乃当前要务。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部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编写具有海洋和渔业特色的蓝色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支撑蓝色课程体系。

3.5课程设置问题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这些课程包括通识课(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集中实践四大模块,既有蓝色课程,又有非蓝色课程。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设置蓝色课程,并处理好蓝色课程之间及与非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难的。

4蓝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4.1蓝色课程设置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模式。在蓝色课程群设置上,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蓝色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但相互衔接合理,优势互补,益于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设置的蓝色课程有: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村社会学、渔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渔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蓝色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占整个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的15%~20%。

4.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体系的定义,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系统。第一系统,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包括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课程;第二系统,为专业基础课系统:包括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第三系统,为专业课系统: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三个系统的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蓝色课程体系。

4.3蓝色课程体系应用

构建的蓝色课程体系已经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应用。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明确了专业对培养目标、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凸显差别优势。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蓝色人才,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实施应用效果,有必要对蓝色课程群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蓝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论证听证,使之更加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设蓝色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蓝色实践环节,补强蓝色课程体系。

5结语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第9篇

关键词 特色高校本科教育;课程群关联模型;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077-02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对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高等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与课程群的建设中取得大量成果。有学者针对“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研究[1]。有学者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为对象,对其课程群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2]。有学者提出一个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结构模式,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上区分了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必须考虑的因素,优化划分为5个基本环节[3]。有学者以软件工程专业为对象,展开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的研究[4]。有学者针对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5]。

综合文献分析,目前针对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基本都是以某一专业或者独立学科为对象,而针对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对象,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1 特色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学

特色高等院校以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为重点,来培养学生具备某一特色领域的技术专长。比如交通类的包括航空航天类高等院校、铁道类院校以及船舶类院校,还有其他的农业类、林业类、矿业以及海洋类等多个类别的特色高等院校。为满足多种不同行业需求,特色高等院校在各国高等教育中都占有较重的比例,而其他综合类大学,也都具备在某一方面的特色,因此,特色高等教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上海海洋大学以海洋水产生命、海洋渔业、海洋工程以及食品等为发展重点,突出以海洋为特色,学校办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向海洋行业的人才发展需要。本文以海洋类特色高等教育教学为入手点,展开对课程群体系与模型建设的研究。

2 基于特色基础课程的课程群分析

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对象,在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之前,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分析归类。在海洋类特色高等工科院校中,流体力学是重要的特色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其他相应课程必备的基础。本文以工程流体力学为对象,作为共享基础,采用层次式递推方法研究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以工程流体力学为底层共享关联对象,以专业为中层,构建以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工程学院和食品工程学院三个二级学院课程为顶层的课程关联模型。

依托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在分析整理课程教材、实验教材以及实践教材的基础上,顶层课程分析与归类内容包括:

1)海洋工程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以及机械原理等。

2)食品工程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制冷空调自动化、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传热学、自动化控制理论及系统、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概论以及建筑环境学等。

3)海洋科学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流体力学实验、海洋科学导论、气象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数值计算方法、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鱼类学、海洋渔业技术学、海洋调查方法以及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等。

3 基于特色基础课程的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述分析的层次结构,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特色课程,以专业为中转层,构建课程群关联模型,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能够使得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培养目标依托课程群来实现,理清课程之间的脉络,使得课程之间的联系性更加紧密,交互性与融会贯通性更强。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点、学科架构的能力。在分析特色高等教育院校的特征后,本文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共享基础层,以相应专业为中层,以二级学院开设课程为顶层的层次化方式,构建了课程群关联模型,较好地梳理了课程结构体系,使得学生更容易了解掌握课程关系。以海洋类特色高等教育院校为例,基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采用上述方法,构建了以工程、海洋与食品学院的课程群关联模型,实施后的效果良好。本文提出的模式方法,为其他特色高等教育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提供了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61-64.

[2]陆凤仪,徐格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1):18-20.

[3]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139-14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