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1 17:26:19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第1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东西湖区教育局关于实施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队伍建设工程方案》,积极实施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全面提升我校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我们围绕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密切联系当前的新形势和学校班主任队伍的具体实际,制定了《吴一小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力求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长效性。

一、开展前期调查,了解队伍现状。

学校现有(06—07学年)班主任36人,其中女性班主任占97%,72%的班主任年龄在30—40岁之间,88.8%的班主任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班主任工作平均年限为13年,本科学历为39%,大专学历为58%。获市优秀班主任为2.7%,区优秀班主任为33%,三年内德育论文获得区级奖以上的教师为27.7%。

为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难度、学习需求、身心状况、工作建议,学校根据区教育局安排,组织开展了班主任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中,85%的教师认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于班主任政策不到位(如选聘、培训、考评、待遇等),身体状况亚健康的班主任占56%,96%的班主任最大的困难与烦恼是繁杂琐事多;关于班主任培训,78%的班主任认为,最需培训的内容是班级建设的有效策略,74%是心理健康辅导,最喜欢的培训方式依次是:自身学习、实践、反思,积累经验占56%,有经验的班主任手把手实践占37%,系统地进行岗位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书占30%。班主任的选聘有74%的教师认为应该体现教师意愿。

从整体上看,我校班主任队伍是一支年富力强、处于发展期、学历层次较高的队伍,拥有较大的发展潜能,是深化我校德育改革的优势所在。但也存在着教师性别、学科比例严重失调、教育科研活动不够普遍,部分教师反映负担重、待遇低,有职业倦怠感等不利因素。

二、学习市区文件,明确三个结合。

一是与上级要求相结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通过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职责。

二是与学校办学思想相结合,确保方案的长效性。我们认为班主任队伍是学校践行办学思想、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力量。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方向。为此,我们认真学习了学校的“生本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及“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德育模式,让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队伍建设体现学校特色。

三是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方案的针对性。通过对学校班主任现状的分析及问卷调查的分析,了解学校班主任队伍的基本情况,了解班主任的思想、需求、烦恼、建议,增强方案的针对性,从而使方案在实行中收到实际的效果。

三、制定学校方案,分步组织实施。

明确目标: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初步构建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班主任队伍管理和培养模式,造就一批具有鲜明个性、勤于实践、乐于研究、敢于创新的优秀班主任。

创新机制:确保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方案的长效性。

一是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实施“班主作队伍建设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教科室、工会、少先队大队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是经费保障。确保德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把班主任培训、工作津补贴和奖励部分纳入预算。

三是抓学习、培训。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确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内容和要求。制定班主任专业发展规划,通过举办讲座、骨干培训、开展交流、外出学习等方式,组织开展班主任专业培训,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的“责任和爱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建设策略等专题学习与培训。对德育分管干部、班主任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

四是制度管理。制定一系列班主任工作制度,如《班主任工作月考核制度》、《班主任工作职责》、《家访制度》等,建立每年一度的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制度,每项制度都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有相应的评价考核措施,以保证制度的落实。

五是选聘上岗机制。把对班主任的选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择优选聘班主任。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各项工作的安排先给班主任工作让路,真正把那些有热情、善于管理的骨干教师选聘上来。

六是规范考评机制。对班级的常规管理,包括教室、包干区的卫生状况,班级纪律,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两操”,路队等,依照班级管理量化考核方案, 完善“四个一”制度,即“一日一检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总评”的制度,与班主任当月奖励工资、学期末评优评先挂钩。

七是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的经济待遇,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班主任评优、考核、晋级、福利等方面,首先向班主任倾斜,关心班主任身体和心理健康,使班主任的地位有较大的提高。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第2篇

一、认真选聘班主任,科学配备班主任队伍

学校必须精心选拔教育教学经验足,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有利于班级、学校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坚持把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选聘到班主任队伍中来,并且把是否具备“责任心、爱心”作为班主任聘用的首选条件。还要大胆任用年轻教师、新教师担任班主任,其新观念、新方法和新精神,带来了学生的新面貌,学校的新气象。

二、加强班主任任队伍建设,增强其素质与实效性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一是扎实抓好班主任培训活动。对班主任多开展一些专题培训,如聘请专家讲座、外出观摩学习、实践指导等,给他们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开阔视野,既有校内间班主任的自由交流,传授经验,又有校内与校外的观摩借鉴,从而使班主任专业能力、自身素质也会快速提升。二是拓展班主任工作新思路。鼓励班主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和学习前沿理论,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2.增强科研意识。新时期的班主任应该是“奉献+科学”型的班主任。这个“科学”指的是科研意识,注重教育理论学习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学习研究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要建立完善必要的班主任研修制度,积极探索不同层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

3.重视师德教育。班主任的思想品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德面貌,因此班主任应该成为师德的楷模。学校要经常提醒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发扬民主,关爱学生,尊重家长,消除偏见,能够听取学生的意见,妥善处理学生中的违纪问题,对学生不搞体罚和变相体罚。每学年与班主任签订责任状,建立师德档案,要求班主任做好师德学习笔记,写好心得,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

三、创新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恰当地运用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的政治待遇和精神待遇。在组织发展、干部任用、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从而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运用目标激励的办法不仅能增强班主任的事业凝聚力,引导、激励和规范班主任工作行为,还能激励班主任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及班级建设任务。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领导是提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决策者,决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成败。因而领导一方面要在决策中统一认识,统一行动,通过会议直接宣传教育改革思想和其他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的有效举措;另一方面,深入到班级的具体工作中,了解、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听取广大班主任的意见,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切实可行性。学校管理者也要学会运用情感激励,增强领导的感召力、学校的亲和力,支持并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公平公正的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激励班主任教师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工作。在课时安排、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照顾,尽最大可能的方便班主任开展工作,这将有效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还要充分给予班主任人文关怀,愉悦班主任身心。学校要积极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通过优化人际关系,创设人文情境,使班主任的体力负担和精神负担得到必要的释放。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第3篇

关键词:德育;首位意识;班级管理

“既要低头做事,更要抬头看路”,作为教育者更要如此。这里说的路就是德育工作的地位,必须对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有清醒的认识,德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统一的整体。智育要为德育服务,德育建设必须依靠智育,德育能启思益智,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只谈如何教书、不提如何育人,其结果肯定是书没教好,人没育好。一个完全的失败者,做人失败、做工作失败、做老师更失败。作为教育者必须对国家的教育战略、教育目标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我们老说学习中央8号文件,但包括我自己在内又有几位老师知道8号文件对未成年思想教育提出应把握的原则、主要任务及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这就是典型的只做事,不看路,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做,必然是盲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一,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第二,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思想信念;第三,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品质和文明行为;第四,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8号文件出台之后,总书记以“四个确保”:“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强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认清形势,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教育的合力。作为一般的普通中学,必须给自己有明确的定位,是无限制的增加课时让学生在疲劳中虚度几年时光,浪费大好青春,还是寻找到一条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学有所得的学校发展之路。德育工作办出特色、办出品味是普通中学力所能及的,系列化、科学化的德育活动、浓郁的校园育人氛围、通过严格规范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都是一般学校可以做到的,也是能做好的。

德育是一个整体,德育工作绝不是校长带着几个人就可以做好的事,也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需要大家用心尽力,承担起我们每个人该承担的责任,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观念,千万不要固守我是教书的,教完书走人的老思想,我们是教育者,育人是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学校必须健全德育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育人网络,形成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级有垂直联系又沟通教务、教研、总务的横向联系的德育运行机制,保证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上下左右密切联系、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而在整个德育网络体系当中,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班主任又是班级管理的舵手,是德育思想的最终落实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班主任工作决定着班级的德育质量、是班级德育的主导力量,尽管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核心是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思想水平和实践能力,班主任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离开班主任工作,学校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班主任工作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学校的发展,甚至各位教师的饭碗。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个人成长、职称待遇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以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外在的激励和内在驱动结合促使班主任实现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复杂的社会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都使班级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也加大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为适应学生教育的需要,就必须提升班主任队伍的职业精神、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增强班主任的荣誉感,扩大班主任的影响力,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影响力的扩大需要学校和班主任自身双方的努力。作为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班主任管理的制度规范,科学合理制度的建立绝不是为了给班主任上紧箍咒,而是使班主任工作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以此来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学校必须在以下3个方面加强班主任工作:第一,要为班主任搭建不断发展、提高的平台,通过校本培训、校际交流、外出考察、德育科研、导师引领等多种有效途径并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促使班主任实现专业化发展,并为班主任培训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满足班主任成长提高的内在需求,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管理能力。第二、必须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在学校现有制度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制定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细化班主任工作职责、明确班主任工作常规(包括日、月、学期、教育活动、安全常规)规范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评价突出发展性,强调整体性评价。建立班主任学习制度、班主任研修制度、班主任奖励制度、班主任工作档案,以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考核细则为依据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聘任、奖励、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在表彰奖励、外出培训考察、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调离。第三、细化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使班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第4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道德。

那么什么是道德呢?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不同与法律,没有任何强制性,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中西文化的交汇,开放中的中国,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碰撞,让我国的道德建设问题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悠久,在家庭内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妇,家庭外爱社稷,强国家,利万民 。

当今在我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即我们常说的“五爱”.我国的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我们主要谈一谈与我们有密切关系的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与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其次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有利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是人格升华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内容。职业道德是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一贯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就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内在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以前所受教育,另一方面有赖于职业生涯中的学习和实践。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社会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之一。社会风气的好坏,与职业行为密切相联.职业道德的强化,能够使人非常现实的明了是非,荣辱,善恶的界限,对其个人生活道路的选择,生活理想的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重大作用。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帮助职工树立艰苦创业、敬业爱厂、开拓创新、遵法守信的精神,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已、见利忘义的思想和行为。要鼓励职工立足本职学文化、学科技、学管理,为断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岗位技能和业务能力。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注重抓好当前职工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在为职工办实事好事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职业道德建设的新特点、新方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使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共同理想和职业理想,坚定信念与职业责任感,公民素质与职业素质,文明风尚与文明行业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高职业道德的实效性,从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第5篇

关键词:德育;首位意识;班级管理

“既要低头做事,更要抬头看路”,作为教育者更要如此。这里说的路就是德育工作的地位,必须对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有清醒的认识,德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统一的整体。智育要为德育服务,德育建设必须依靠智育,德育能启思益智,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只谈如何教书、不提如何育人,其结果肯定是书没教好,人没育好。一个完全的失败者,做人失败、做工作失败、做老师更失败。作为教育者必须对国家的教育战略、教育目标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我们老说学习中央8号文件,但包括我自己在内又有几位老师知道8号文件对未成年思想教育提出应把握的原则、主要任务及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这就是典型的只做事,不看路,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做,必然是盲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一,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第二,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思想信念;第三,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品质和文明行为;第四,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8号文件出台之后,胡锦涛总书记以“四个确保”:“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强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认清形势,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教育的合力。作为一般的普通中学,必须给自己有明确的定位,是无限制的增加课时让学生在疲劳中虚度几年时光,浪费大好青春,还是寻找到一条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学有所得的学校发展之路。德育工作办出特色、办出品味是普通中学力所能及的,系列化、科学化的德育活动、浓郁的校园育人氛围、通过严格规范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都是一般学校可以做到的,也是能做好的。

德育是一个整体,德育工作绝不是校长带着几个人就可以做好的事,也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需要大家用心尽力,承担起我们每个人该承担的责任,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观念,千万不要固守我是教书的,教完书走人的老思想,我们是教育者,育人是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学校必须健全德育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育人网络,形成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级有垂直联系又沟通教务、教研、总务的横向联系的德育运行机制,保证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上下左右密切联系、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而在整个德育网络体系当中,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班主任又是班级管理的舵手,是德育思想的最终落实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班主任工作决定着班级的德育质量、是班级德育的主导力量,尽管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核心是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思想水平和实践能力,班主任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离开班主任工作,学校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班主任工作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学校的发展,甚至各位教师的饭碗。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个人成长、职称待遇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以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外在的激励和内在驱动结合促使班主任实现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贴于

复杂的社会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都使班级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也加大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为适应学生教育的需要,就必须提升班主任队伍的职业精神、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增强班主任的荣誉感,扩大班主任的影响力,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影响力的扩大需要学校和班主任自身双方的努力。作为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班主任管理的制度规范,科学合理制度的建立绝不是为了给班主任上紧箍咒,而是使班主任工作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以此来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学校必须在以下3个方面加强班主任工作:第一,要为班主任搭建不断发展、提高的平台,通过校本培训、校际交流、外出考察、德育科研、导师引领等多种有效途径并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促使班主任实现专业化发展,并为班主任培训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满足班主任成长提高的内在需求,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管理能力。第二、必须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在学校现有制度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制定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细化班主任工作职责、明确班主任工作常规(包括日、月、学期、教育活动、安全常规)规范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评价突出发展性,强调整体性评价。建立班主任学习制度、班主任研修制度、班主任奖励制度、班主任工作档案,以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考核细则为依据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聘任、奖励、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在表彰奖励、外出培训考察、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调离。第三、细化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使班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第6篇

摘要:在当前世界进入大平台、大交融、大挑战的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因此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牢牢树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大德育”理念,按照“联动化”、“专业化”、“层次化”、“规范化”、“国际化”的“五化”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一支学习型、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的高水平高校德育工作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3)06-0092-04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德育工作自始至终的主题,党的十报告也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是一种“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1〕,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此,当前在大平台、大交融、大挑战的国际化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进行什么样的德育教育,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其中的关键问题是要建设好一支学习型、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的高素质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以积极应对国际化挑战,切实地做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一、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国际化背景分析

众所周知,国际化通常指的是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度逐步加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沟通交流逐步实现了“无缝对接”,“地球村”时代来临。在国际化背景下,与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一样,高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大平台、大交融、大挑战。

1.世界进入大平台时代

世界各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造就了开放式的国际化大平台,世界变平了〔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摆脱了“自给自足”式的发展模式,走出了封闭、半封闭的小舞台,不断走向世界大舞台,成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中国已经借助且未来也必须借助国际化大平台才能真正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此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所面对的也必然是开放式的国际化大平台,而高校德育工作在国际化大平台下,目光就不能只盯在自己身上,而需要具有广阔的视野;思维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范围和经验做法,而需要拓展新领域,创建新机制,锻造新思想。因此,开放式的国际化大平台,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更具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气魄。

2.世界进入大交融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速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迎来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互动式“大交融时代”。地域、文化、知识、信息、技术等因素都进入了无障碍沟通交流的“快速通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国际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借鉴了世界各国发展模式之长,规避各国发展模式之短,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令世人瞩目的“中国道路”。中国高等教育也在瞬息万变的互动式国际化大交融中不断学习和创新,随着对外合作交流的不断扩大,推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交融。高校德育工作同样也需在互动式国际化大交融中,紧跟世界潮流,“博百家之长为我所用”,不固步自封,不教条主义,不经验主义。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更具时代性、世界性和融合性。

3.世界进入大挑战时代

众所周知,国际化利弊同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一把“双刃剑”。世界各国“零距离”合作,各国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国出现问题会很快蔓延成为世界性灾难;同时彼此竞争的日趋激烈也会造成国际“社会达尔文主义”,强势的一方会更加强势,而弱势的一方则更加边缘化,加剧了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这大挑战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与风险不容小觑,办好世界一流水准的社会主义大学任重而道远。而高校的德育工作受到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的冲击不断加剧,其手段、途径趋于多样化,西方某些敌对势力的渗透也趋向频繁,这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冲撞、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较量,以及对传统价值观念和国家意识的挑战等诸多问题〔3〕,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更加凸显其复杂性与挑战性,这就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更具周密性、前瞻性和灵活性。

二、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理念

高校德育工作者担负着国家、社会和千万家庭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在大平台、大交融、大挑战国际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德育工作队伍,就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牢牢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大德育”的三大理念。

1.牢牢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解决“人”的问题,因此,要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把“人”作为工作的核心,即为了保障每一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切实依靠、关心德育工作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高校德育工作一旦离开了“人”这个核心目标,也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加强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能只是“从上到下”看问题,更要“从下向上”看问题,要多站在普通德育工作者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上的困难与后顾之忧,为他们多搭建平台、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以促进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牢牢树立和坚持“与时俱进”理念

在国际化背景之下,高校的德育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的形势也复杂多变,因此在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上必须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一方面是坚持时间意义上的“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即在工作中及时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研判,不断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束缚,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树立超前意识,力求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另一方面是坚持空间意义上的“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即在工作中要具有开放思维、国际视野、世界眼光,时刻站在世界前沿阵地,善于借鉴世界各国的育人经验,掌握德育工作的主动权,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国际性,更加有效应对国际化背景带来的诸多挑战。

3.牢牢树立和坚持“大德育”理念

高校近些年来招生规模持续扩张,导致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量急剧增加,使得他们在工作时间、精力的安排上捉襟见肘。因此,要保证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得树立和坚持“大德育”理念,积极倡导构建“人人都是育人环境,处处皆是育人场所”〔4〕的缺陷,把高校的各个类别、各个层面、各个岗位的人都融合在一起,坚持“多兵种联合作战”,集中有效力量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建设高校大德育工作队伍,弥补传统意义上“单兵种作战”的缺陷。“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充分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促使广大教职工争作“四个人人”,即“人人作学校主人,当学生朋友;人人为学生尽一份责任,献一分爱心;人人为学校育人环境增砖添瓦;人人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4〕,才能在国际化背景下形成高校“全覆盖德育工作网”,高校的德育工作也才能够保持持久的动力和得到全方位保障。

三、以“五化”要求推进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大德育”、“三大理念”的引导下,努力推进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需要遵循规律、统筹兼顾、多管齐下,需要突出可操作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而言,大平台、大交融、大挑战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可以按照“五化”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构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综合配套机制,锻造学习型、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的高水平高校德育工作队伍。

1.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联动化”

在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组成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员组成,而应当囊括更多的积极力量,形成“全员联动”的高校大德育工作格局。高校大德育格局是指在全校上下和全体教职员工中形成充分认识德育的大地位,科学确立德育的大目标,牢固树立德育的大理念,有效推行德育的大机制,圆满落实德育大任务的有机工作体系和良好工作状态〔5〕。广大教职工都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因此在继续下大气力抓好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即校院两级学生工作党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后勤服务人员队伍“三支队伍”的联动育人力量,积极营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高校教师课堂上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用优良的师德师风和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学生,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更是责无旁贷,思政课一直以来都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同时,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也要担负好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职责;而高校管理人员也要在工作中彰显育人导向,以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教育引导学生;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工作在为学生服务的第一线,同样要用优质的服务和真诚的态度感染教育学生。

2.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专业化”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的德育工作面对的形势更加多变复杂,因此推进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成为一大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对这一工作的满腔热情,更需要面向学习型、复合型的发展目标持续提升综合素质,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以确保在德育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与学历教育力度,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定“三大自信”(即党的十所提出的“坚持道路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坚持制度自信”),逐渐实现由信念上的坚定到行动上的自觉,努力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同时帮助他们完善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不断开阔德育工作者的知识视野,拓宽专业领域,提升知识层次;另一方面要为德育工作者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锻炼平台,以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变能力和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倡导广大德育工作者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工作水平,锻造“专家型”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

3.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层次化”

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结构合理”是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结构合理”包含知识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合理、性别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等诸多方面,因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层次化”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不少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存在“过于年轻化”的问题,因此在推进德育工作队伍“层次化”上需重点优化年龄结构,促进老中青三代合理比例搭配,使他们发挥各自优势,以打造稳健而又充满活力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聘请一批德育工作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老教授担任德育工作顾问,将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良传统传承下来;中年德育工作者是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身体状况又是最佳时期,便于指导年轻的德育工作者,因此,可以考虑吸纳一批教学岗位上的中年教师作为兼职德育工作者充实到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中;年轻的德育工作者可塑性很强,思维比较活跃,应注重对其锻造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4.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规范化”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常态性的工作,因此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构建长效机制。高校德育工作队伍“规范化”建设关键是要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进口关”,育人者德是根本,无论是教学岗位师资力量的引进,还是德育工作岗位人员的招聘,都需要严格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原则,实施道德指标“一票否决制”;二是严把“培养关”,要用长远战略眼光着力建立健全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培养规划,务求实效,去形式化、过场化,重科学化、人本化;三是严把“考核关”,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科学评价方法、易操作的考核标准指标和激励措施,以激励广大德育工作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5.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国际化”

高校德育工作队伍要在国际化背景下赢得德育工作的主动权,就要在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彰显“国际化”,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开放型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一方面,要把现有的高校德育工作者送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或组织考察学习,使其了解国外高校在育人方面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吸收改造创新,打造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德育工作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善于引进那些素质好、有着国外留学经历的毕业生到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中来,以优化高校德育工作人员结构,提升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1〕

张浩.高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探析〔J〕.教育探索,2012,(3):121.

〔2〕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M〕.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

〔3〕蒋广学,刘洁纯.试论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96.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第7篇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011-01

一、引言

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地指出,要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专业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小康社会。

在我国,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点,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幼儿园还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缓解年轻父母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我国中小学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也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由此可见,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根据本人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一体校各个环节的教学研究,就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谈几点思考。

二、关于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青年幼师的比例越来越高,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也越来越高,已经全部达到大专学历或大专以上学历,并且其中本科学历比例较高。在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教育系统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骨干教师与本世纪初期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两支队伍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出均衡布局的发展局面。

建设幼师队伍,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中国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与目的出发,坚持适度超前的幼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幼师的培养力度,整体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德育水平,用最科学最优越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进行培养,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设幼师队伍,需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骨干教师。

建设幼师队伍的基本任务在于加强师德建设与提高专业能力。第一,加强师德教育: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尤其是幼儿园教师,面对刚刚进入学堂的孩子,师德更为重要;表面上看,师德是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是社会和学校对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实际上,它是我国学前教育体系的一种特定需求;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确立以德为重的学前教育理念,才能使幼师将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并贯穿于学前教育工作之中,达到以德育人的良好效果,同时也实现幼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其时代性与时效性。第二,提高专业能力:幼儿园是为孩子们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师德建设的基础上,需要幼儿园教师认真研究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孩子们在日后的小学、中学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我们的幼师队伍,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模式进行幼儿园教学课程设置,加强创新,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学校是幼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监督者,也是对幼师建设的实践者和落实者,因此学校必须针对幼师建设提出一系列的改善与加强措施:

第一,学校应加强学前教育规划,将幼师队伍建设与学前教育计划紧密联系,促成幼师队伍建设与教育计划的共同实施。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对于国家而言,搞好国民的学前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学校必须根据国家整体教育方针,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当前基本国情和当地教育情况的幼儿园教学计划,而我们的幼师队伍,则需要将这些业务计划逐层审核、层层分解,最终促成教育计划的实施。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幼师队伍在对学校学前教育规划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自身也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提升,学校与教师获得双赢的良好效果。

第二,学校应健全幼师管理制度,完善幼师培训机制,强化幼师评价体系。

学校应针对幼儿园建立分层管理制度,建立以园长、业务园长、教研组长、项目组长等逐层管理与负责的机制,明确幼儿园管理干部在学校幼师队伍建设中的责任和作用,促进学校幼师队伍以及整体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幼师这支队伍,一定要根据其资历水平、任职能力等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工作,逐步形成从“青年教师”向“成熟教师”转化,再向“骨干教师”发展的整体发展路线。学校应根据办学宗旨和社会需求,建立起本校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自评与互评体系,同时让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家长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客观评价,按期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考核,奖励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增强幼师队伍的凝聚力。

三、关于提高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我国,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未来。多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家庭逐步开始重视小学教育,比如在某些农村地区会有一部分学生舍近求远到比较出名的城镇学校去读小学,即便是在同一所小学,也会有很多家长和学生为选择名师和班级而费尽心机。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开始意识到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并主动选择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对于学校而言,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小学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呢?根据多年对学校小学教育系统的关注与研究,笔者认为,要更快更好地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首先就是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问题,虽然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也整体提高,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科学,但是小学阶段的教学水平与幼儿园阶段大不相同,它要在继续培养儿童德育发展的同时,尽量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要学到东西,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就是地域差距,我国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以及偏远山区的小学教学条件相差甚远,教师待遇也各不相同,严重制约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小学教师队伍培养,是推进中国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所在。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加强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

第一,重视师德建设,加强教学业务水平。

相比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培养与提高。无论是幼儿园教育还是小学教育,都必须重视师德建设,小学教师自身所具备的道德情操、思想信念和人格魅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因此,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更应加强师德建设,加大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让每一位小学教师都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规范小学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发扬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合理引导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重视师德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应切实加强和改善教师培训工作。当前,部分小学存在忽视教师培训的现象,往往表现在教师业务培训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评职称而进行培训,学校内部或者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较少,这也严重制约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该注重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增强培训实效性,培养教师启发式教学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优化管理制度,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待遇。

在制度方面,学校应该根据本地和学校自身的实际条件,建立适用于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搞好内部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条件上,要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合理确定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努力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福利待遇方面,要全面贯彻和落实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完善教师住房、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

四、关于提高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阶段,中学生面临着学习知识和培养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人生任务,同时还要面对升学压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学阶段,学生能否充分发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各项潜能,为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关键取决于中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学生具有相对比较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对于一些事物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意愿和意见,因此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培养学生。学校要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中学教师队伍,就必须从更高的角度来严格约束和培养中学教师。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以高尚师德对在校中学生高度负责;其次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第三,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不断反思、改进和提高,以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第四,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同他们进行有效地沟通,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作为中学教师队伍的管理机构,学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校方略,抓好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在这里,稳定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思想稳定,其二是人员稳定。对于中学教师,要实现对教师队伍的充分尊重。同时学校也要充分依赖教师来搞好教育事业。学校应认识到教师在办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中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学校应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将培养教师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使整个中学教师队伍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爱岗敬业,在教育事业中享受人生快乐。同时要注意保护教师队伍,从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社会评价等各方面对中学教师这支庞大的教师队伍进行保护,让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给教师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动力,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嘉丽;浅谈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政府的职责[J];新课程(中);2011年06期

[2]陈强;各地多种途径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J];幼儿教育;2011年10期

[3]丁海东;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J];幼儿教育;2010年33期

[4]戴翰林;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5]李志凯;赵俊峰;小学教师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李玉峰;师保国;申继亮;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乔富胜;宋新国;苗丹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第8篇

【关键词】德育辅导员 校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18-02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承担着为国培贤的重任,建设好德育辅导员队伍是时代的要求。填补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短板,建设高效的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发展十分缓慢,与校内专职辅导员发展极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队伍整体功能的发挥。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认识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对校外德育辅导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没有成立校外德育辅导员工作领导小组,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少关注。二是校外德育辅导员被忽视,部分高校没有选聘校外德育辅导员,导致德育工作效果不佳。三是不善于管理,即使有部分高校零星地选聘了一些校外德育辅导员,但是管理不善,导致其育人功能得不到体现。总之,由于认知不足,导致了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步履维艰,停滞不前。

(二)制度缺失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制订校外德育辅导员建设相关制度,造成制度缺失。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缺失,导致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失去制度的保障和引导,队伍建设陷入无依靠、无保障的状态,不利于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管理失范

在对校外德育辅导员的管理上,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管理失范。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校外德育辅导员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处于一种松散、混乱甚至真空的状态。导致校外德育辅导员工作走过场、形式化现象突出,实际效果不明显。

(四)形式陈旧

目前,部分高校虽然聘请了一些校外德育辅导员,但大多只是每个学期到学校做一个专题讲座,就某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讲述。在新媒体流行的今天,这种交流平台单一、形式陈旧的教育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学习和交流的需要。

二、校外德育辅导员的选聘要求

身教重于言传,校外德育辅导员以其在某些方面的突出成就,熏陶学生、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传递正能量,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校外德育辅导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师德品质和热爱教育的诚心。

(一)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

校外德育辅导员的核心工作是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学其道、明其道、信其道。校外德育辅导员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只有宣传好、落实好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良好的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师德是为师之本,是所有教师的核心素质。在选聘校外德育辅导员时,必须要把师德放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让思想端正、品行好、作风正、正能量突出的优秀人才进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良好的师德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增添校外德育辅导员的正能量,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热爱教育事业

教育是爱的事业,同样,也只有热爱教育的人才能做好育人工作。在x聘中,要考察其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否心系教育,情系学生,是否始终关心、关注、关爱学生的成长、成才。防止出现徒有虚名,捞荣誉、走过场等情况出现。

三、完善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校外德育辅导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辅导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辅导员的重要性,认识到当前加强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整合校内与校外资源,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热爱德育工作,真心实意做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人生导师的校外优秀德育辅导员队伍。一是成立工作小组,狠抓落实。各高校要坚持党管人才和加强统筹协调的原则,建立以学校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组织、人事、学工、教务、财务和后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领导小组。通过高层重视和引领,依靠组织的保障,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协调推进校外德育辅导员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营造氛围,凝聚共识。宣传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各高校要通过会议、板报、通知和制度等广泛宣传校外德育辅导员的意义和作用,形成全校高度重视校外德育辅导员建设的共识。总之,要建设好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校外德育辅导员建设工作,才能将之提上日程,放置案头,着手推进。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制度是规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好校外德育辅导员建设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建设,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各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制订《校外德育辅导员管理规定》,对校外德育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各高校均有自己的要求和特点,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以提高德育效果为出发点和归宿。对校外德育辅导员的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等方面标准和要求要有的放矢,做到标准合理、流程规范、衔接紧密、运作协调,充分发挥制度凝聚人才、激励人才、发挥才能的作用。

(三)健全保障机制,激发活力

要让校外德育辅导员持续发挥作用,不断产生育人效果,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提供持续的动力。一是经费保障。经费是活动的基础。各高校要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到专项专用,对他们的差旅费、酬劳等给予适当的补贴。同时,要有科研经费,支持他们开展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二是人员保障。校外德育辅导员因其特殊性,需要专门的人员去组织开展日常管理、专题讲座、学习培训和联络等工作,使整个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正常运作,持续发挥作用。三是激励措施。激励是指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要区别于校内辅导员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充分运用信任激励、职务激励、知识激励、感情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和行为激励等途径,满足校外德育辅导员精神和物质多种需求,激发工作活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其奉献精神。

(四)加强学习培训,释放正能量

传道者首先要学道、明道和信道,学习培训是进步的阶梯。当前,经济社会处于高速发展和快速变化的状态,高校校外德育辅导员需要不断地充电,掌握新方法、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外德育辅导员的学习培训工作,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校外辅导员培训体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释放他们的正能量。一是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统一。因此,校外德育辅导员要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学习新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才能做思想政治的学习者、宣传者、教育者和践行者。二是分散培训。针对校外德育辅导员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散培训。根据校外德育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专业要求和实际需要,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突出灵活性,增强实效性。三是加强师德学习。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校外德育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师德的学习,争当“四有”好教师,增强育人自觉性,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五)优化育人平台,构建新常态

校外德育辅导员与校内专职辅导员不一样。校外德育辅导员平时都在校园外面,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校园内的德育工作只是他们的兼职工作,不能像校内专职辅导员一样经常在学生的身边,平时学生与校外德育辅导员见面的机会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优化育人平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拓创新,构建育人新常态。一是搭建好魍称教āS泄毓ぷ魅嗽币经常了解校外德育辅导员和大学生的情况,组织好、安排好讲座、座谈会等活动,为校外德育辅导员与大学生搭建沟通的平台。二是搭建新媒体平台。当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易班等被广泛应用。各高校要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为校外德育辅导员和大学生交流搭建全天候沟通交流平台,使得育人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德育工作零距离,全天候教育,进一步提升校外德育辅导员育人效果。

总之,校外德育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各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建设好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增添更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娟.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辅导员队伍文化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 2010(5)

[2]朱姿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7)

[3]骆秋含.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青年,2016(09)

[4]赵国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策略刍议――基于国内部分高校的调研与启示[J].江苏高教,2016(1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第9篇

一、落实责任,健全制度

1、几年前,我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低,骨干教师奇缺,学科教学不配套,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都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口号,认识到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教师法》,为教师办实事好事的实际行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薛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在回顾历史,预测未来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目标与任务,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可持续发展勾画了蓝图。

2、我校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考核、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2002年先后出台了《薛窑中学教职工聘任制实施办法》、《薛窑中学结构工资试行办法》、《薛窑中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薛窑中学教职工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还制定了《薛窑中学师资培训计划》,进一步明确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把师训工作的重点从提高学历层次转移到培养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上来,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投入,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健康发展。经过广泛的调研,并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从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留住和引进人才,有利于促进学校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又制定了各年级考核奖惩条例等。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做到了年度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

二、加强师德建设 规范师德行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如何,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全面健康成长。1、师德建设一直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我们制定了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的思想政治素质目标;以厚德笃学、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理想目标;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关爱学生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一支以身定教、博学多能、具有高尚品格和渊博知识、精于业务、创一流教学质量的职业道德水平目标。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