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集体经济的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6 16:54:22

集体经济的发展

集体经济的发展第1篇

一、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除宏观层面的经济、政策因素外,在当前地方政府的实践操作层面上,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中的公信力不足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推动,然而今天的农村基层组织却面临公信力极度弱化,进而影响到农村基层组织功能有效发挥的困境。然而追溯历史则不难发现,农村基层组织今天面临的困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制定和执行农村政策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因素的历史累积。其中最为严重的教训当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税征收过程中,因基层干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粗暴作风和大量出现的贪腐、渎职行为在农民心目中埋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印记。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尽管表面上的农村干群关系有所缓解、好转,但农民之前已经形成的“历史记忆”却难以退却。这其中对今天及以后的乡村治理尤为重要的一个“历史记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农村“混混”等黑灰势力介入到农村税费征收事务中而产生的“恶人治村”现象,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思维定势。因此,在农村支部和村委会选举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从未在村两委任职的村民,不论其为人如何正派,思想觉悟如何高,工作能力如何强,一旦当选,便很快被村民视为“异类”,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恶人”。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很多普惠式的国家政策难以落实。也因此,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效果。

(二)思想认识不统一

尽管发展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并在政策层面已经上升为各级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实践,然而调研表明,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方面依然存在严重分歧,从而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构成重要影响。

在干部层面,由于对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历史记忆和改革以来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糊认识:一是无视集体经济的公共服务职能,简单地把当前的村级集体经济与传统上的集体经济相等同,认为集体经济效率低下;二是片面理解党的政策,把集体经济与家庭经营看成完全对立、不能调和的两个方面,认为党目前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私、民营经济,注重民富,再提发展集体经济已经不合时势;三是集体经济组织因与农村党组织、村委会的内在关联,贪污、腐败问题时有出现,认为集体经济越壮大,村干部腐败现象就越多,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就越大;四是无视当前的发展机遇,过度强调发展困难,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经济已受民营、个私经济包围,发展路子少。

在村民层面,同样由于对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历史记忆和改革以来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受益对象的村民却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冷漠,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外部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普通村民对基层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依赖降低,认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大家”的事情;二是认为这一工作的推动及后续的管理都是村干部的事情,并且无法形成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只要不向自己集资摊派,就与个人没有多大的关联。

(三)缺少有效承接上级政府奖补资金的载体

尽管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都肯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是农村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然而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和法律地位,即便是《宪法》,也没有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做出详细规定。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合法的经济行为主体,即其并不具有法人地位。法人地位缺失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而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能依附在其他经营主体上,只能将其资产以入股、承包、租赁等方式参与其他经营主体的经济活动”。因此,在“项目制”的运作模式下,在各级政府的奖补资金向农业和农村投入中,大都有其他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来承担,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这就导致政府部门投入的大量支农资金落入不同名目的各类组织中,尽管他们所代表的组织发展能够给当地农民带来增收致富的效果,但是由于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功能上的根本不同,从而无法产生对全体村民的普惠性效果。因此,在现有法律法规不能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的前提下,村级集体经济难以成为有效承接上级政府奖补资金的载体。

(四)农村宅基地收储工作成效不显著

不论是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还是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都涉及到农户房屋拆迁及宅基地的复垦。从土地法律法规层面看,宅基地在产权上属于村集体所有。因此,从法理上讲,在此过程中将农户的宅基地收归村集体是合乎情理的。为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进行,宿迁市国土资源局在2009年发布的《宿迁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实施细则(试行)》(宿国土资发〔2009〕144号)文件中也明确规定,农村村民因住宅搬迁退出的集 体建设用地由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收购储备。然而在这一政策执行中,由于缺少资金的有效支撑,导致对农户的拆迁补偿太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作为政策的实际执行机构,乡镇政府出于减少矛盾的考虑,往往将被拆迁农户的宅基地复垦后划归为原农户所有。从农户经营的角度,这只能使其耕地变得更加分散。如果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角度,这等于失掉一次历史机遇,因为农村最宝贵的财产——土地,并没有在这一过程中收归到村集体。也因此,土地政策创新并没有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新的载体。

二、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为切入点,逐渐恢复党在农村工作的公信力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因此,在当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将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我党基层建设的重要任务去抓。围绕上述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紧紧抓住中央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重要机遇,以此为切入点,逐渐恢复党在农村工作的公信力。在农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遵照中央指示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在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的原则,积极动员普通农民群众参与,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成农民群众的“出气会”和“牢骚会”,党员干部要做到虚心接收农民群众的批评和提出的建议。唯有经过这样的过程,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方能被真正解决,公信力才能得以恢复。

(二)统一思想认识

针对干部群众中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认识误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一是加强宣传学习。首先使广大干部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这一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未来农村实现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此,还需要对城镇化进行重新认识,因为这涉及要不要进行乡村建设的根本问题。一方面认识到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实际,认识到城镇化的实质推进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条腿走路,不可偏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二是对先进经验进行示范推广和交流学习。让广大干部群众从实践层面切实感受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处,并且主动参与到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去。

(三)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组建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核心的新载体

从国家层面角度,应当将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的法人地位纳入议事日程,这既是在新时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实举措,同时又是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落地生根的根本所在。与此同时,在现有法律法规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应着手考虑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核心进行具有法人资格的载体建设,以有效承接上级奖补资金。一是鼓励村(居)集体兴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为政府、企业、种养大户等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外包、劳务中介、农业生产等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二是组建村级实业公司,鼓励村(居)集体牵头成立实业公司,通过参与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其他经营性服务设施,以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立农产品种养基地等方式,获取持续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  

(四)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储工作

尽管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增长,但相对实际支出而言,仍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况。因此,单纯寄希望于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来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储并意义不大。由于现阶段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储工作与农民集中居住密切关联,因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通过降低农民集中居住的成本,进而推进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储工作。一是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各级各项财政支农基础设施投资,在项目编报时集中向与新农村居住点或配套的基础设施倾斜,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二是各级政府在推进集中居住的进程中,要尽可能停止对那些不切实际的、投向分散居住户投入,在条件尚不成熟时可暂停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为集中居住区建设节约宝贵的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杨殿闯,严苏桐.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径选择——基于江苏省宿迁市的实践.江苏农业科学,2013(09).  

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开放时代,2011(02).

郑有贵.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05).

集体经济的发展第2篇

一、兴十四村发展的主要成就

兴十四村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保证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坚持做精第一产业,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

兴十四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数量与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走上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4年,兴十四村2.4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取得了特大丰收,粮食总产量3265.5万斤,设施农业总收入达到5400万元。同时,现代农业示范带动效果不断增强。吸引了县城乃至辽宁、齐齐哈尔、大庆等地130多户农民来兴十四承包大棚,示范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从事棚室产业,带动周边近2000多人实现就业,带动周边6个村、10000多人,实现年人均增收近6000元,特别是带动了全县乃至周边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二)坚持做大第二产业,农区工业实现产业化

现代化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兴十四村发展产业化大项目奠定了基础,同时靠产业上项目又是拉动人口聚集的重要途径。兴十四村采用高新技术、利用当地资源,狠抓花亭生物植酸酶生产项目、富华科技有限公司有机大米及杂粮生产项目、兴十四村大煎饼加工项目、酶制剂生产项目和富华有机肥厂有机肥生产项目等五项投产项目和玉米深加、300亩连栋智能温室和万栋棚室果蔬供应基地、石头造纸、生物质能源秸秆压块及马铃薯深加工项目等五个招商项目,增强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坚持做活第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兴十四村仓储、旅游等第三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全村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物流仓储产业、旅游培训产业、运输服务行业等产业不断发展、繁荣,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城镇化

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化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2014年,兴十四村按照创建美丽乡村的整体要求,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农村城镇化示范典型,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目前,全村人口已由原来的不到2000人发展到11600多人,按照兴十四村5万人口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了解决新增加人口住房问题,兴十四村把原来的旧房子全部拆迁,在已建村民别墅136栋的基础上,四年来新建公寓楼34栋、52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车库、仓房、商服,同时完善了上水、下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扩建了水源热泵取暖项目,全村住宅全部采用水源热泵取暖并安上太阳能热水器,小城镇建设实现了低碳、节能、环保。建成了兴十四学校高中教学楼、食宿楼,文化宫,幼儿园,医院,计划生育辅导站,五保供养中心和10万只规模生态养鸡场项目。2014年新修筑村内水泥路面30000平方米,新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公益事业配套进一步得到完善,全部实现了城镇化。

(五)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生活实现城市化

2006年以来,兴十四村一直是全国文明村。兴十四村以全国文明村创建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不断丰富创建活动,突出文化惠民,引领社会新风尚,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兴十四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23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7.6万元;全村人工松林面积达到1.5万亩,森里覆盖率达到40%,别墅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兴十四学校全校师生总数达到600多人,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五年一贯制;村民实行退休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村民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医疗、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利用兴十四文化广场、村史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开展兴十四旅游节、篝火晚会、广场舞、扭秧歌、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推动了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兴十四村民集体观念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六)坚持加强组织建设,村务管理实现民主化

兴十四村通过抓好党建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生不变的追求,每个班子成员都做到了严于律己做模范,在各项工作中叫得响、过得硬,说了算,定了干,多大困难都不变,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争当模范先锋,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兴十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经验

兴十四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到了“四个一”,即“一条好思路,一个好支书,一个好支部,一套好制度”。

(一)一个好支书

一个村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带头人。在兴十四村,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就是这个人。首先,他有一心为民的政治素养。“不让一人受穷,不让一户掉队,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是付华廷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也是他的政治追求。40多年来,他带领兴十四村民艰苦创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次,他有以身作则的领导才能。付华廷始终“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干”,对自己“约法三章”,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家属不搞特殊化。多年来,他把自己招商引资奖金和讲课费全都交给了村里,用于村教育、养老等公益事业。第三,他有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多年来的高负荷工作透支着他的身体,他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症等多种严重疾病,但仍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以上。付华廷凭着这种“苦干实干拼命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一个好支部

兴十四村始终坚持强化党组织建设,打造团结干事的党支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五个好”为标准,全力打造团结务实、战斗力强、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领导班子。一是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非常突出。以村党总支书记为代表的全村党员干部,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时时处处争当模范先锋。村党总支成员几十年所有的节假日从未休息过,付海廷、王士明和王振玲等一大批党员干部,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极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困难灾害面前,不当孬种!”这是对兴十四村党员干部的最真实写照!二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非常明显。兴十四村始终注重用“争先创优”活动统领基层组织工作,积极打造学习型、创业型、民主型村班子。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始终做到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定期到村民家中走访,坚持“五不准制度”,坚持组织党员在各自的“服务区”内做好各项工作,坚持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坚持实行村务公开制度,通过村民大会对全村党员、干部实行民主评议,让农民来评价干部、监督干部,进一步提高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父老乡亲对党员和班子非常信赖。兴十四村党总支带领党员干部对自身一切从严要求,为群众始终真心诚意地办实事、办好事,村党员干部和两委班子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村领导班子换届改选,从来不设侯选人,只发给村民一张白纸,村民要选谁凭的是自愿。40多年每次都是原任班子成员当选。兴十四村已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妇联等国家一些部委以及黑龙江省交通厅、省委党校等部门也都把兴十四村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培训基地。

(三)一条好思路

经过多年的集体经济实践和摸索,兴十四村根据本村实际,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以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为保障,依靠高度水利化和机械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集中连片种植,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依靠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进而实现农村新型工业化;依靠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使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依靠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向兴十四村聚集,村集体经济增加对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实现公用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

首先,兴十四村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难以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劳动力、资金、人才、技术、品牌、管理、市场八个要素的整合,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其次,集体经济发展为村集体增加了积累,反哺农村,帮助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民素质提升。第三,使多数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少数农民种地,多数农民不种地。这样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金和土地入股分红以及国家给的“一免两补”的同时,还能通过到企业打工成为产业工人,发展规模种养或到家庭农场、合作社、温室大棚成为农业工人,从事第三产业成为工商业户,实现多渠道、多元化增收。

(四)一套好制度

兴十四村制定了涵盖了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制成手册,发到每个村民手中,定期组织学习,且对全体村民一视同仁。始终坚持村民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把村民按居住地划成10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有责任心的妇女任组长,协助村干部宣传政策法规,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小事就地解决,大事及时解决。对所有村民实行星级化管理,村民自发成立检查小组,对每家每户进行定期检查,落实村规民约,星级评定结果与村民福利挂钩,激励引导村民做文明人,形成了“群众管群众,不让干部操心”的良好局面。村里还组建了治安联防队、安全防火队,有效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了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村里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篮球队;开办了农民书屋、文化大院;每年还开展“孝心少年”、“孝心儿媳”等评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兴十四村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部级文明村。

三、兴十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启示

兴十四村这个始终未分田到户、始终走集体化的老典型,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为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启示一:兴十四村的发展活力能够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立足于集体经济发展现实,始终注重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兴十四村摆脱了农民的狭隘意识,不安于现状、锐意进取,把每一次成功作为新的起点。面对成绩兴十四人没有陶醉和自满,而是不断创新和超越。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兴十四村始终充满活力。反观有些农村,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习惯于“等、靠、要”,村屯面貌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大变化;也有一些资源条件比兴十四村好的村,小富即安,满足于衣食无大忧,缺少进取心和危机感,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广大农村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应该认真学习兴十四村这种不安于现状、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超越自我、争创一流,扎扎实实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集体经济的发展第3篇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帮助农村实现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如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途径做出创新思考,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问题;途径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两极化严重

由于环境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存在两极化,差距过大。一些少数的城中村和沿海村,凭借着先天的良好地理环境,丰厚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家乐旅游行业,帮助了自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然后相反的是,在一些地处内陆,较为偏远,或者村庄隐蔽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没有得到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发展,并且缺乏先进的管理者,不能做到群众领导共同发展,这些都是导致这类弱势农村集体经济常年累月收入低的原因。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两极化严重,一部分少数农村富有,发展非常迅速,另一大部分农村发展缓慢。从全国看来,沿海边农村富有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农村,本地区城镇周边或者内部的农村发展优先于偏远地段农村。通过数据调查显示,比较富裕的农村个数占中国总农村个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2“. 空壳村”现象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是集体田地资源的租赁和发包,获取收入途径较为单一,并且收入不高。然而有部分农村由于缺乏集体资源,导致没有经营性的收入,没有可以吸引外来商家开发的项目,成为了“空壳村”。“空壳村”顾名思义,空有农村集体经济的名号,却没有实际收入,有的农村甚至欠债累累,日常的经营都难以维持下去。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缺乏资源缺乏资金支持,没有能力去改善农民的生活,村中年轻人都会选择出门打工,只剩下老弱病孺留在村里,村干部也留不住,最终陷入集体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

3.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和谐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二者相互和谐发展,统一步伐才能做到长久发展。然而长久发展以来,绝大部分农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不看重统一经济,看重个人经济利益,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不能跟上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出现了“民富村穷”的情况。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村民福利保障等等方面都有关键作用,滞后的集体经济只会拖慢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衰弱的原因

1.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赋予农民个人的集体财产权

我国农村的生产资源都归集体所有,农民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有名义上的所有权,集体财产中有一份,但是这一份集体财产如何体现呢?农民怎样可以通过这一份集体财产获取自身的利益?这是目前农村经济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我国目前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的实际主体模糊,农民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却不能在集体利益中体现出自身的个人利益。虽然国家规定了农民是集体经济的所有者,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农民并没有获得法律赋予的个人权利,由于缺乏相关农民使用权利的机制,导致农民不能够体现出监督查看的职能,也就形成了广泛的“干部经济”,干部说了算,农民不需要参与的现状。长久发展,农民甚至遗忘了自身的这项权利,这项义务,对集体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漠不关心。在农村集体经济主体空有虚名的情况下,农民认为关心集体经济是不需要的,是可有可无的,间接地导致了缺乏农民监督,干部一人做主的情况,只有少数人能得到实惠,集体经济流失严重。

2.农村集体经济内部组织形式和管理缺乏规范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断滞后,形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都是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承担,组织中干部的职能混淆。缺乏有效的管理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农村集体内部组织只会是一片混乱,挪用公款、占用公共资源、低价变卖资源等等恶劣行径都不能公之于众。

3.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目前国家更偏向于对农村个人经济的政策支持,在对农村集体经济上投入较少,农村集体经济在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又没有政府的鼓励支持,只能是举步维艰。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国家规定了集体不可以向承包土地的农民收取租金,这也就取消了农村集体经济获取利益的一条途径。另外在农户税费上的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却让集体经济的收入变得更加单一。想要投资开发的农村集体经济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贷款是难以实现的。内外压力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降低,不能满足日常消耗,只会导致负债累累。

三、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途径

1.加大对农户素质的培养

治标不治本,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农村集体经济最本质的主体就是农户,农户对集体经济漠不关心,有再多的制度规范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首先要在农户的思想上下功夫,加大宣传力度,灌输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农户监督参与的理念。要各级部门和农村干部一起积极宣传,组织培训,让大家意识到想要富农村集体经济不能落后,要积极参与进来。

2.改善管理监督机制

在管理机制上,责任制一定要得到落实,建立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中的项目资源都要落实责任制,该收取的钱财一定要收取,对一些承包了项目却无力经营,项目发展缓慢的农户,要采取收回政策,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加强集体经济利益的收入。在监督上,要建立鼓励农户监督机制,只有在农户监督下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才不会出现资金挪用浪费的现象,才能给农村干部随时敲响警钟。

3.开拓发展新渠道

农村集体经济想要迅速发展,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资源,土地和劳动力。农村应当积极增加土地资源的出租和转让收益,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在比较干旱贫瘠的土地资源上,要积极改良,让土地实现增值,通过创立风景优美的农家乐旅游来发展,风景条件有限制的,可以根据自身当地情况,发展贴合自身的农家乐从而增加农场集体经济的收入;对于有企业入驻的农村,要学会利用企业的资源来发展,围绕企业可以开发新项目,比如在饮食住宿等等项目上都可以进行发展;农村还需要依靠现有集体资源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商进行投资。

4.鼓励农民投股

在农民收入日渐增长的今天,想要集体经济发展可以选择鼓励农民投股发展项目,农村农户人数众多,能够鼓励大部分农户投股支持项目发展,将是一大笔资金支持。只有先开展起来项目才能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5.国家政策支持

政府政策过于偏向对农户个人经济增长,在对集体经济增长方面也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农村集体经济本身收入单一,土地收租和税费都已经取消,在内外部环境压力下,农村集体经济再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总之,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做到多渠道发展,和农村经济必然是要齐头并进的。只有在国家政策支撑的环境下,在发展多渠道收益的环境下,在农户参与监督参与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更迅速的取得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登森.浅谈农村集体的“三资”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09).

集体经济的发展第4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农村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集体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由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过程中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几乎全被“分光”,从而导致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出现“空壳”,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寥寥无几,即使是在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其集体经济也是规模不大、效益不佳,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农村基层组织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目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空缺”,农村基层组织很难拥有“富裕”的资金来为村民办些诸如修建村道、整治河道、修建文化书屋、修建体育设施等实事,也无力发展诸如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和各种救济等多项公益和福利事业,也无力从根本上消除由贫富差距拉大而潜伏着的不稳定因素,不能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农村基层组织不仅使其自身的威信、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降低,而且往往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长此下去甚至还将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农村集体发展滞后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严重匮乏,农村集体经济做不强、做不大;二是基层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在政策和金融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性;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竞争力不强,人才匮乏,管理、设备、技术严重落后。

二、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障碍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缺乏有效性和持续性。在传统集体经济制度下,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农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全统一到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既丧失了私人财产权,也丧失了独立经营权,在这种政策下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农村集体经济实行承包、租赁、合资等经营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得以扩大,农村集体经济有了质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虽然农村集体经济中集体土地所有的产权制度没有发生变化,但农民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鼓励个体经营和私营经营政策下,相当多的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漠不关心,更多的集体经济组织被拍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缺失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很难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最终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越来越少,农村集体经济规模越来越小。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落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因而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处于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有事无钱办”的尴尬境地,集体经济组织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二)现实原因

1、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够。各乡镇往往只强调村干部的带头致富作用而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要素匮乏。贫困地区农村几乎所有的村都把土地及生产资料分给了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缺少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农民也不愿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来,生产要素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村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寻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强。

4、缺乏对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的探索。在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不科学、创业观念淡化、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新任务,要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探索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经济成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兑现为民办事的承诺,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农村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带动大部分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担负起组织、引导、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作用。

(二)以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同时,为适应新形势要对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如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如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用改革的手段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一是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当地整体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二是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把乡镇领导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三是制定扶持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结对帮扶等方面,按照各自职责,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政策环境。

(四)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创新优化经营机制,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寻求适宜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贫困地区农村区位条件差异大,在选择发展路子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改善投资环境,盘活集体土地,兴建加工厂或引进外资兴办企业,发展厂房、商铺、专业批发市场等租赁型物业经济,发展有偿服务业,将现有集体资产进行承包、租赁,或者以现有资产入股,参与民营企业发展,实行集体资产和资本运营的市场化管理;根据当地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型发展,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村集体的服务意识,引导农民围绕本村优势发展经济,组建行业协会,引导农民闯市场。

(五)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关键是要选准、培养出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班人,尤其要选配好“班长”。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班子”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要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要把那些致富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和公道正派的群众发展为党员,培养成干部,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要让政治素质好、年轻有文化的,懂经营、会管理、驾驭市场经济本领强的人进入村班子,要把那些既拥护党的领导又有经济头脑的经济能人培养成为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

(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各级政府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采取有效举措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债务负担;二是增加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税收、用地、用电、综合项目开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三是建立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财政补助制度;四是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监督检查力度;五是坚决制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行为。

(七)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

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农村集体资产管得好,集体经济就会积少成多;管得不好,再强的集体经济也会垮下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资产保值增值,就要明晰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加强对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坚决制止挪占、私分集体资产的现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机制、财务预决算制度、定期审计制度,实行民主理财,坚持和完善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帐目,接受群众监督,形成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

集体经济的发展第5篇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民发展,内在统一性,促进作用,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4-0073-04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衡量指标和最终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发展相对滞后,他们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发展状况标识着中国人的整体发展程度与水平。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因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又成为农民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完善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民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农民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民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关系的扩展丰富、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个体需要的更好满足、工作职业的自主转换等,意即农民的生存发展、本质发展和个性发展。其中,生存发展是前提与基础,本质发展是决定因素,个性发展是重要标志。生存、本质、个性内在地统一于农民发展的过程之中,而发展重点从生存到个性的推移,体现着上升和进步的发展趋势。〔1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促成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般来说,农民发展较好的地区,农村集体经济也发展得较好。

农村集体经济即“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农村生产资料由集体占有、支配和使用,生产经营的成果归集体所有并由集体决定分配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成员共有、民主管理、利益共享”是其基本特征。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农业合作化”、“化”、“家庭联产承包”的历史性变革,实现了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农村集体经济而言的,泛指脱胎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传统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既克服了资本与劳动的分离,保障了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追求,继承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扬弃了旧体制下农村集体经济只重计划而忽视市场的弊端和缺陷,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保证了发展效率。第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特指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基于农民的生产需求有组织地或自发联合而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如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等,它打破了“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单一模式,“产权清晰、市场运作、分配灵活、互惠互利”成为其基本特征。这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创新的组织原则、劳动关系、经营方式、分配制度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我国农民是作为农村集体的成员而存在的,集体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民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集合农民个体的经济组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提高了劳动的组织程度和协作程度,可以突破农民个体活动的局限;与此同时,经济的集体所有形式还可以有效防止不平等、不公平等问题的出现。目前,在发展态势较好的农村,大都是以适宜本地条件的多种实现形式为载体,有效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能,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民发展的良性促进,走出了一条改变农村发展落后、农民生活贫困、农业效益低下的新路子。由此看来,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本身就蕴含着促进农民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形成农民发展的激励机制和促进因素,并创造了农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

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民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是联结农民个体的社会经济组织,它组织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协调着农民个体间的活动,是教育农民、改造农民、发展农民的基本途径,也是农民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有效载体。它对农民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集体经济的发展第6篇

加强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的监督管理,有利于村级集体三资的有效管理,合理分配管理三资,促进增值、增收,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加快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步伐。因此,创新规范“三资”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从制度上规范财务资金管理。村(社区)投资公司要严格按照《晋江市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制定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引导实行财务报账制,由镇(街道)财会服务中心统一核算,接受市、镇(街道)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除此之外,要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大会研究表决,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民主监督,切实发挥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为了促进集体资产良性循环,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和增空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做好集体经济收入的合理分配。

公司年度分红要严格按照集体股份比例及时转入村(社区)集体账户,由村(社区)相关部门对集体资产进行合理管理分配。下一年度发展建设资金再由村(社区)集体按实际需求拨付。对于市、镇(街道)财政下拨的村(社区)集体创收项目奖补资金,归村(社区)集体所有,严禁以股份比例分红形式支付给参与投资集体创收项目的企业或个人,违者按侵占集体资产论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依法制定集体土地征用费分配方案,规范分配程序及分配额。集体土地被征用所获得的土地、青苗等货币补偿收入,除国家规定分配给农(居)民外,必须提取30%以上作为集体积累资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不得平分到户,分光吃净。同时,要健全村级财会服务制度,严格村级工程招投标管理,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加大审计整改力度。规范集体资源,促进集体经济稳定发展。

2政策激励,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制定“扶、让、返、奖”等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建立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采取补助、贴息或者奖励等方法给予集体经济发展大力扶持。晋江市财政专门设立一千万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资金,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大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该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实施贷款贴息优惠政策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对于一些小型项目,可以下放到村管理,由村自行经营管理,带动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利税返还,对于引进的外来资金,用于有关资源的开发,要将资源补偿费全额返还给村里。对于基层组织的服务企业实行的税收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返还。激励奖赏,对于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班子进行绩效考核,对于集体经济前三强的村及领导干部进行奖励,使得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债务化解、集体积累值的增加挂钩,形成内部激励。

3结语

集体经济的发展第7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制;改革;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2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中关村加快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2007年底,农业部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现代产权制度。为更好的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利益,构建有效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体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一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着力改革,通过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等改革,具备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笔者拟从关注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营、发展的角度,浅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界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界定为:农村社区的某些成员为了谋求共同经济利益,按照自愿、公平、民主及互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联合拥有和民主控制的经济组织。①笔者涉及的主要是以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非农产业为主的以股份经济合作社形式存在的集体经济组织。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7年7月1日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专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施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登记、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做了相关的规定,而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以股份经济合作社形式存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脱离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发展为以商服业为主要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不相同。

(一)发展现状

1.确立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主体

通过将集体资产存量折股、量化到人,改变了传统的农村资产归集体所有的单一模式,改革后,农民变成了股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决策权和收益权,突破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为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共同所有、共同管理、共同发展提供了保障,有效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

2.完善了农村双层经营的所有、管理体制

农民变为股东,农民获得了所有权,一方面,在所有权即股权的基础上,农民获得了决策权,通过选举股东代表、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参与决策集体经济发展,有利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另一方面,建立了以股权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机制,保障了农民从集体资产经营中获取经济收益的权利,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新基础和新方式。

3.形成了农村集体资产新的运营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资产量化、折股到户,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平等参与市场、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力量提供了可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制改造,形成了集体资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产权治理结构的雏形,为未来逐步实行委托经营等管理方式,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存在的问题

1.法律地位的确定问题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界定了四类企业法人,即: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改制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着经济发展、社区经费开支、地区稳定的职能,界定为以上四种企业法人都不妥当。同时,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2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显然,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现了经营的统一性和专业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不能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

2.依法登记问题

目前,在海淀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即股份经济合作社,可以在地方政府指定的经济管理机构登记,但不能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民事基本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中对于其注册登记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法律依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位模糊、无法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只能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公司,委托注册的公司进行经营,集体经济组织以双重身份存在、运行,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法人身份在更广阔的区域、市场开展、民事经济活动造成了障碍,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增大。

3.经营管理问题

改制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肩负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维护股东合法权益的责任。在管理中,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从传统的土地、房屋租赁向现代经营管理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升级,集体经济面临着管理决策、收益分配、管理监督等问题,而现实中,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制、分配机制仍然不完善,经营者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必须依靠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完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新的法人类型

确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界定,建议以《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的形式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新的法人类型加以界定,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管辖机构,明晰设立登记、变更等管理流程。

(二)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在具体的经济法规中,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专门的立法规范,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建议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问题做出规定,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经济性质、职能;设立登记的条件、程序;组织机构及各机构的职能运行;利益分配;管理监督等事项。

(三)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良好的制度运行机制是集体经济组织有效运行的保障。一是,应充分发挥组织机构运行的作用。设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经理班子、监事会等机构,各个机构各司其职,形成健康的良性的运行体系,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建立相应的科室,明确科室分工,保证经营管理执行的有效性。二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机构议事规则、财务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资产管理、审计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流程,保证经营管理有据可依,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保障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三是,运行可持续的收益分配机制,要正确处理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与股东分红的关系,保证集体经济组织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改革创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立足实际,着眼于发展,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逐步夯实集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准确定位发展,以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为契机,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抓住科技园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发展规模型、品质型的集体经济。②二是,结合地缘优势,在持有项目的同时,突出抓好经营管理,要着眼于多元化、专业化,建立自己的物业管理团队,针对不同的物业服务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服务,争取打造物业经营管理的优势品牌。三是,注重人员素质的提升。要以经营管理项目为依托,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同时要加强技术性人才的培训,尤其是针对专业服务项目,如会议服务、保洁、秩序维护、绿化养护等方面的培训,为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奠定基础。

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面对迅猛的市场发展形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严峻挑战。建立、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强化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加快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创新,关乎农村社会的稳定,关乎集体经济的新的发展前景,将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注释:

①周晓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9-10.

集体经济的发展第8篇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牧区;探索;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5-0013-02

一、发展壮大农牧区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

农牧区集体经济的发展作为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集体经济发展了,才能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兴办村级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一)巩固农村基层工作政权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神经末稍和前沿战斗堡垒,代表着党的形象。党组织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帮助,基层组织才有威信,才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好,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来保证,就能为村民办实事,党组织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许多层层下达的工作任务才能完成,农村基层干部待遇才能提高,队伍才能稳定。实践中,越是村级集体经济发达的村,就越是各方面工作做得出色,越是村级集体经济贫乏的村导致基层组织软弱,也无权办事,什么事也办不起来,更谈不上解决民生问题。

(二)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往往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比较好的村,而且村上能给村民提供各种福利,如水费、电费、太阳能补贴等,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如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能够承担村里开展各项工作的全部费用,农民负担就大大减轻,客观上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民共同富裕。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资金投入上的保障。如果村集体经济比较发达,就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村镇规划、公用设施改造、居住条件改善就有了启动资金,从而有效提高城市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村上能够热心支持农业,在水利设施、田间道路、机械化作业、设施农业方面等加大投入。这些做法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

村级集体经济不仅能维护村上安定和谐的生活区居住环境,同时还能积极帮扶残疾、五保、因病因灾、致贫等弱势群体。通过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抵制不良风气,维护农村的

和谐稳定。

二、新疆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新疆是一个农牧业大区,经济结构单一,广大农牧区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情况相当普遍,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的广泛推行,农牧区集体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农牧区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集体经济经营领域受到明显制约,大多数地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是靠集体所有的耕地,即通常所说的“机动地”。在那些地少人多的地方,机动地相当有限,因而收入也就有限,集体经济实力自然相当薄弱,甚至还有不少“空壳村”,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问题相当突出。近年来,各地集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税费改革,采取广开增收门路、规范经营管理、强化民主与审计监督、推广先进经验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牧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一)盘活集体资产和水土资源

各乡(镇)、村要立足当地优势资源,从一块地、一片园、一群畜、一套农机具、一片林入手,经营管理好乡村现有集体管理的农场、果园、养殖场、大棚、加工厂等生产经营项目,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找准突破口,选好发展项目,用活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兴办有特色、投资少、见效快的集体经济项目,实现集体经济的滚动式发展。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积极推行一乡一个产业,一个村一个特色,建立和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对农民承包地给予切实指导,提前、产中、产后和信息服务,组织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特色养殖业、林果园艺业和种植业,积极牵头组织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搞好招商引资和市场开拓,凡是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的给与支持,形成贸工农、产加销“贸工农”一条龙服务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示范带动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以工业的思维方式去管理农业,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选树党员科技示范户、党员致富带头户,形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效特色农业的主要实验、示范、培训和推广基地,拓展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实现集体收入增加。

(三)立足当地实际,发展二、三产业

要从实际出发,突出优势资源转换大力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加工运销、建筑建材、劳务输出等短平快项目。抓紧开展劳务创收,抓紧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劳动力转移实施办法,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创收。乡村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治理、农产品加工等,尽可能由乡村集体统一组织进行,努力实现集体经济实力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集体经济的发展第9篇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分析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发展 壮大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识码:A

1村级集体经济的含义

百度百科中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含义的解释是一种生产资料归村民共同所有的一种集体经济,是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村级集体经济能够吸收农村的分散资金,增加国家税收。

2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

2.1政策措施不完善

近年来,很多地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措施,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是,部分政策的规定过于笼统,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在实际推行中难度很大,下级难以将政策落到实处,政策的解读不一致,在基层中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2.2思想观念陈旧

有的落后地区对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不够,对集体经济在农村的地位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部分党员认为农村集体经济就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当前新的形势下,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没有出路的。有的地方政府及时出台明确的政策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很多基层干部不认真动员,甚至故意搅黄本村有可能发展的集体经济。

2.3基础设施差

我国人员多,地势杂,有些村落位于偏僻的山区,不仅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几乎没有,甚至还有债务的负担。这些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难度大。

2.4经营方式落后

我国改革开放并没有多少年,农村的发展也良莠不齐,部分富裕地区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不少地区还是简单的发展模式,发展质量不高。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深远,“小富即安”。很多地区的农民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老旧的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义

3.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而村级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就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路线。

3.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三个代表”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农村就是维护、发展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我国经济能否真正实现复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不是牢固,最关键的就是中国广大农民能不能真正富裕起来。

3.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前提就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小康社会实现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才能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财富,率先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主要的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经济特产。有利于集体增收的办法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尝试。在实行过程中,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尊重群众的意愿,不搞计划经济的那一套。在开发过程中注意环境的保护,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4.1加强政策教育

省级以上的政策对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具有重要的引导、支持、促进作用。政策的支持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首要条件。一切农村生产生活遵循“三农”政策,加大对农村改革的力度,形成农村发展战略布局,形成有各地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宣传最新的政策。

4.2开创特色品牌

特色在市场环境下就是竞争力,我国经济资源丰富,南北差异巨大。这就为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特色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依据,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比如陕北的腰鼓,云南的茶等。开创特色品牌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保障。首先,本身具有丰富烦人资源优势;其次,政府大力提供政策、资金支持,解除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再次,是做好售后服务,保证地区特色的长期发展。

4.3有重点、分层次进行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要对本地区的村级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摸底,划分出“富裕村”、“薄弱村”、“空巢村”等。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发展路线。继续加大对“富裕村”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宣传“富裕村”的品牌优势,打造旅游产业,如汉中的“油菜花”节;把“薄弱村”与“富裕村”进行帮对,带动“薄弱村”的发展,让“薄弱村”为“富裕村”提供资源支持;对于三无的“空巢村”要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村制定一个政策,列出详细的发展计划,集中攻坚,争取能够改变“空巢村”的面貌。在对“空巢村”的攻坚阶段,村领导干部要实行一帮到底的制度,统筹协调资金、人员等合力解决“空巢村”的难题,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4.4加强管理规范

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合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各级政府要对这一现象进行切实的解决,实行大字报公开的方式,将村级领导班子的结构进行精简,对于村级领导班子的职责,明确到个人。

参考文献

[1] 李哲.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