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外国文学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23 04:09:37

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第1篇

(一)教学对象性格特点和知识接受习惯的改变对外国文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年龄层大多集中在90后、00后,他们的性格特点体现为有主见、有思想,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接受信息较快,但缺乏耐心,面对名著如林的外国文学作品,绝大多数学生存在阅读量不足的现象。而文学作品阅读的多少与好坏,又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学好外国文学,更影响文学课的教学效果。面对这样的状况,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单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亟需改革。另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面前,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性强。世俗化、功利化的情况在大学漫延,使外国文学蕴含的人文精神倍受冷落,受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社会影响,高校文科生中出现了学文学的不读外国文学名著、文学专业的没文学气质的怪现象。

(二)外国文学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内容都增加了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的难度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它较其它文学类课程而言,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有两层障碍,一层是文化上的间隔,一层是时空上的间隔,这使得曾经的外国文学经典成为一座座让人仰望的文学高峰令学生望而却步,面对外国文学经典著作,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部分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惯而放弃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甚至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亲自体味文本,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导致外国文学课堂出现讲授与接受衔接不好的尴尬局面。

(三)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的外国文学课面临着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在有限的学时期间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实现高校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无疑给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转换和改变提出了要求。

二、改变教学模式,渗透人文知识

为提升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对外国名著望而生畏的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找到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症结,对症下药。

(一)以人文知识促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外国文学所以难,难在理解上。在课程讲授时可以将人文知识渗透到文本的解说中来,例如:在讲解绪论“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时,可以插入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与古希腊雕塑等艺术作品,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异国文化的冲击力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消除学生在文学理解上的文化障碍,增他们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家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但这部名著的政治色彩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它的时代意义、体会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技巧。针对这一问题,在作品讲授中可将1830年前后法国的社会人文融入到作品的讲解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小说而不是爱情小说。

(二)以人文知识促美育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拓宽视野要想使外国文学这门传统学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精神价值和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美育和德育作用,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手段就是将人文知识渗入到教学中去。因为人文知识蕴涵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其中也囊括了许多美学观点,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挖掘作品的内在美,使学生对作品的文学性的赏鉴和批评更具理论深度,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美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古希腊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在讲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把现实主义之前的古典主义画家弗郎索瓦•布歇的组画《蓬帕杜夫人像》与现实主义画风倡导者库尔贝的《浴女》进行比较,通过对古典画作与现实主义画作艺术效果的强烈对比,提升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特点以及作品在那个时代的重大意义,充分掌握现实主义的艺术源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借用现代媒体技术,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日新月益,外国文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课程讲授时恰当运用网络及其他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能够达到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的教学效果。课下借用网络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文本的阅读,课上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选取适量的图片、音乐和截取影视片断,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能够在课堂讲授中创建一种“情境”,外国文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间隔无法让学生进入文学故事本身,但“情境”的创设,可以发挥发多媒体优势,把学生带入到作品文本中去,例如: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高老头居住的公寓环境描写”章节内容时,我们播放电影故事《高老头》中的片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巴尔扎克对高老头所住公寓白描的文学语言以画面的形、声、言、行展现出来,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巴尔扎克艺术特点的了解。当然,我们在注意增强外国文学课程文学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课程质量的提升。毕竟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和解说本身就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部分。但文艺方法的融入应当突破陈旧的社会学的批评模式,摆脱将文学史冠以各种“主义”。而应将新的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与外国文学教学融为一体。尝试将原型研究法、符号研究法、形式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等多种理论方法运用到外国文学文本的阐释和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多样性。例如:在讲授希腊文学史时可以在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明白那个时期出现的诸多文学原型(如“俄底浦斯情结”)是如何成为文学传统而被后人继承下来的,它们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从这个源头走出来的神话等文学原型是怎样作为文学传统并影响整个欧美文学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评价古希腊文化时所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摇篮与武库”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三、结语

外国文学教学第2篇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著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著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著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著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著《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著《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著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著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著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著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著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著加我”、“我”加原著、原著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著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著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著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著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著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著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著影视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著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著、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著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著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著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著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著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著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著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著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著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著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著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著影视和原著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著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著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著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4名著影视对照原著,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教师要立足于经典文本,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片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对比的方法提出一些灵活有趣的或悬念性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回归。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上下两卷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但前苏联1957年版电影《堂•吉诃德》对原著作了较多删改,如电影一开始有堂•吉诃德拜见心爱姑娘的细节、堂•吉诃德和侍从出村时遇到的一条沟被摔倒等,在原著中却没有;堂•吉诃德出道后干的第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与大风车搏斗,但电影中与大风车搏斗是堂•吉诃德游侠生涯的最后一次战斗;桑丘在作海岛总督期间曾审判过一个案件,顾客拿布让裁缝做帽子,裁缝按要求做了五顶小得只能戴在手指头上的帽子。在学生观看几个电影片段后提出一些问题:如原著中与大风车的搏斗是堂•吉诃德骑士生涯的首次还是最后一次战斗?堂•吉诃德见过自己的心上人么等。在课堂上我请同学们当法官来裁定帽子一案,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把帽子卖了赔顾客钱,有的说顾客和裁缝都有一定道理案子没法判等。我趁机告诉雪深桑丘的判决很有意思,究竟如何宣判请他们自己从原著中找答案。有的同学在课下找答案过程中喜欢上了它,还写了读书笔记并和同学讨论。教学中可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作家作品设计讨论课,鉴于课时限制,这种讨论也可以在课外专门组织,就某一两部电影和原著在主题精神、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得失进行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通过不同思想的撞击能更好地加深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如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诸多版本中只有费雯•丽和苏菲版更好些,但仍然都没有传达出原著精神主旨,原因何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开篇对伏盖公寓周围的环境长篇累牍的描绘,读者无法在脑海中把这幅图绘制出来,但电影却生动、直观地展示出伏盖公寓阴森、肮脏的环境,原因何在?对于这些问题,提示学生先阅读原著和电影对照,然后组织课堂发言、讨论分析、随堂小作业等形式,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证明很受学生欢迎,他们思想活跃,讨论热烈。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让他们从文学和影视的艺术特性方面分析,使他们在影视改编、影视鉴赏等专业知识方面得以实践。课时有限,我们可以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上下功夫,如院系或学校可以在学生中组织影视文化社团,由专业老师作指导,每周五周六晚上用一些较大的多媒体教室免费放送一些优秀的电影并形成定制。名著影视要占一定的比例,尽量和教学大体同步,这样课余文化就和课堂教学能够互动,有效节约课时,还有利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加强安全。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实践。

外国文学教学第3篇

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的革新,首先应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变革之上。在以往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我们多半都从社会学的批评方法视角来诠释文学史的发展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现象。对于文学史的讲解,常常从政治的视角去评析外国文学的演变及沿革史。当然,外国文学的产生与嬗变必然要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紧密勾连,但文学作为文化的派生物,更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西方文学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与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政治现象单纯连结,而是必然有着它自身的特征,从某一层面上讲,资产阶级革命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西方文学的某些特征并推动了它的发展与完善。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这便要求我们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在描述外国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时,要紧紧抓住全球化背景,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深入诠释外国文学的发生与发展问题。不能像以往那样,单纯从政治入手,把外国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纳入单纯的政治轨道,从而犯了将文学视作政治的附属物看待的错误。明确了外国文学的多元化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善于从文化的视角阐释问题,例如,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最为核心的问题的“文艺真实反映现实”论,其实这种思想的最早源头是在西方。早在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就曾明确提出过文艺的“模仿说”,并认为,文艺不仅能够反映个别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能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一主张到了文艺复兴的莎士比亚那里又进一步得到了高扬。莎士比亚在进行文艺创作时,提出了“举起镜子照现实”的口号,主张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到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期,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更立志自己要做“法国现实的书记”,他的融汇了近百部作品的《人间喜剧》即是一部真实记录法国社会现实的“书记”。据此可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完全可以看做是西方现实主义文艺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如此,在做具体讲解时,我们便应该将其纳入全球化这一语境中进行审视并做客观把握。

二.教学思路的革新

全球化语境下,外国文学教学思路的革新亦成为一种必要。全球化的观念的建构需要我们实现思维方式的开放性与多元化,需要以开放的视角,从比较文学的角度,通过在外国文学中融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拓宽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视域。对我们这些外国文学的研究者而言,置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之下的外国文学的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应该包括外国作家、作品的研究,更应该包括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新的学科当中,必须要有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维度的存在。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亦会发现,中外文学之间不仅存在着作家、作品的具体影响,同时更有着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的相互影响。例如,我国“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学时期出现的很多作家,如老舍、冰心、郁达夫、巴金等,他们在具体的创作中,都或多或少地从某些外国作家那里汲取了养料,并将其融入自身的创作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创作。老舍的《老张的哲学》在作品的总体构思上,便借鉴了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匹克维克先生外传》中按照人物的行踪进行材料的组织的架构模式,同时,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上,更借鉴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性。冰心的散文《繁星》是典型的泰戈尔的《飞鸟》的影响之作。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文学会在一种闭关自守的封闭环境下谋求发展,将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纳入外国文学的教学中,用全球性的视域关照各民族文学,不仅可以为世界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世界文学研究与教学的领域。世界文学是各民族文学的融合,是各民族文学长期交流的产物,世界文学为比较文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客观性的基本特征,它用国际的角度、宽容的态度,打破时空界限、国家民族界限、文化体系界限,甚至是学科的界限”。对于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而言,其首要目标即是要确立世界文学的观念,促进多元化文化语境中民族文学的发展和创新。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讲授外国文学,必然离不开对东西方文学的分析和概括,但同时也必须注意文学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逻辑。

外国文学教学第4篇

文学是本专业学生需掌握的重要一块,而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在学习、研究外国文学的过程中树立的正确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将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内容的设计,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通过跨学科重新整合外国文学的教学资源,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全新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及时把本学科教学改革与实践引入教学,恰当处理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化,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具体学习内容中每章都有学习要求,每节都有学习提要和思考题,每章每节结束都有图表总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握本章本节的内容。详细的学习辅导内容,不但有利于对本课程形成架构的认识和定位,对课程的了解更加深刻透彻,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大胆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注意本学科跨文化、跨学科的交叉特点,注意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文学与自然科学等的联系,对外国文学现象进行跨文化研究、异质文化比较,在跨学科平台整合历史文化、绘画建筑、音乐歌剧、科学考古等知识。特别注意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好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达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再者,在教学内容中,注意寻找契合点,培养学生的德育。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现代爱情观和古代观的比较,突出生命的意义,加强学生珍惜生命教育;如《伊利亚特》、《罗兰之歌》、《羊脂球》等加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

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创建讲、视、听、读、写、做、编、演于一体的全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1创建开放性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智力,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课堂听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学习状况,本课程以情境、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为基础,创建了讲、视、听、读、写、做、编、演于一体的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图文并茂,绘声绘影,形成外国文学史的视听化教学。讲:学生讲课,培养学生学术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课后的“作业与思考题”进行自学、尝试备课,并作好讲课准备,然后让这些学生登台讲解,师生一起品评。视:观看电影改编和美术作品,外国文学视听化。充分利用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电影改编视听资源将传统文字外国文学史教学变为视听外国文学史。听:欣赏音乐歌剧作品,回响外国文学天籁。充分利用西方音乐和歌剧改编视听资源,改变传统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外国文学音乐殿堂的氛围。读:阅读经典名著,把握外国文学精髓。按照外国文学史的演化规律,系统阅读外国文学3000年的经典名著,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写:撰写外国文学论文,增强研究水平。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撰写外国文学论文,为深入研究打下学术基础,为写作毕业论准备。做:制作多媒体作品,提高信息素养。学以致用,人人动手,将课程内容用新媒体技术表现出来,制作多媒体教学作品,课堂展示,协作学习。编:改编外国文学名著,重新诠释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编剧,抓住外国文学原著的关键元素,进行戏剧改编的再创造,突出原著跨时代的母题意义和全人类性的普遍现象。演:演出外国文学课堂剧,与外国文学人物生活在一起。人人参与演出,展示才艺,体验角色,使外国文学充满现实生活感。

2.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1)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提倡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研究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浏览网络信息,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这种学习既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设计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讲授中世纪文学,根据学生对骑士和骑士文学的兴趣,将骑士文学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研究。

2.3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归纳教学法和角色扮演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使用多媒体资源呈现情境,导入教学,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章节提要和图表总结。

2.4进行创意性的即兴表演课堂剧

在期初时列出外国文学名著目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也可以学生自编、自演、自导剧目来体会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内涵。分成协作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实践汇报演出。

3改革考试方法,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改革传统考试方法,实行过程性评价和最终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考核形式。过程性评价(平时作业)占学期总评成绩的50%。内容包括学生课程小论文、阅读文学原著感想、多媒体作品、改编外国文学剧本、课堂剧演出、课程实践汇报、学习体会、演剧体会等。最终性评价(期末考试)以传统考试方法进行,占学期总评成绩的50%。闭卷考试分AB卷,增加主观题。

外国文学教学第5篇

一、外国文学教学的前瞻与意义

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韦勒克·沃伦认为世界文学除歌德赋予的涵义外,还指全球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或指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他较早认识到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他这样界定比较文学: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

从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外国文学教学在多年来经过无数学者的考证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都采取以史为纲,伴以代表作家作品评析的方式。

二、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外国文学教学第6篇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突出这个特点,而就文学自身的性质来看,阅读、接受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外国文学课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我们应该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积极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至于在具体教学中应如何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应该结合具体贴切的作品去慢慢渗透,如荷马史诗中英雄们的个体本位意识(以阿喀琉斯为代表)、集体意识(以郝克托尔为代表)、古希腊悲剧中主人公们敢于和命运抗争的拼搏精神、哈姆雷特对人性的深层思考等等,在这些作品的教学赏析中,都可以适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实际上,在西方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都是与伦理、道德紧紧相连的。因此,外国文学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会起到补充作用。

    而目前,在高职有限的教学计划中,以政治教育取代人格教化和道德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从教育的功能讲,真正的人文教育有别于政治课的理性说教,不是以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去要求学生,而是通过心灵的潜移默化去修正学生的品行;不是让学生听别人说这“不准”那“不能”,而是学会让心灵告诉自己是非美丑,并择善而从。一个是以“堵漏”去禁绝,一个是以“疏导”去启真。因此,外国文学中的人文教育的作用是政治教育无法替代的。外国文学教学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去讲“纯文学”,去培养“精英人才”、“学术人才”。现在的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弱,而在欣赏外国文学相关作品如《浮士德》、《老人与海》等类似作品时,我们可以适当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在欣赏《李尔王》、《高老头》时,我们应辩证分析看待李尔王和高老头对子女的爱,并与当今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啃老族”联系起来,来反思一些实际问题:如何看待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如何回报父母等。通过这种联想思维,从而把德育、伦理等人文素质渗透到教学中,使外国文学的学习跳出狭隘的理论层面,从而具有实际意义。

    其实学习文学本身就不应该在纯文学氧吧里去呼吸,有时它也会像技能型学科那样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然外国文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承担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注意调动、运用多种手段、方法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对我们老师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抓住学生们的心,让他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让他们功利的心进入文学意境中去接受洗礼,是我们教师当务之急。一、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已经是最后一学年了,而在此之前的初高中、高职前两年学习阶段,学生对外国文学接触较少,不像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那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异质文化的差异往往成为他们理解外国文学的阻碍,再加之社会因素,急功近利、浮躁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而再结合到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很大差异。

    因此,我们培养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远比教师自己个人详细的讲授来的更为重要,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走进外国文学的殿堂,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我们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要经常、较多、自觉、有意识地将比较文学的方法使用其中,而不是将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作为两门独立学科鲜明地割裂开来,涉及到相关作品时,将中外文学作品个案进行详尽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赏析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他们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的方法将中西文学乃至中西文化的差异彰显出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这也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如讲授《美狄亚》时,可把它与中国诗经中的《氓》进行比较,同是写古代社会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同是弃妇形象,由于两人身处于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因而命运抉择也截然不同。

    类似于这样的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在课后有兴趣去读原着,并在阅读过程中善于用比较的眼光看待问题,视野得以开阔。二、教学手段应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多媒体教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以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画面和视听效果来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将外国文学的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以图文、影像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很难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这时只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中世纪文学进行比较后才能让学生直观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而比较作品则需要很长时间复述,效果不一定很明显,这时利用教学课件显示,让学生看到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陶器的生动自然,中世纪圣父、圣母、圣子题材的单一,颜色的暗淡、忧郁,文艺复兴时期各大家笔下人物线条的优美,脸部表情的生动,人物关系的和谐。

外国文学教学第7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部编版教材

一.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外国文学作品虽然一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因为外国文学在中考中处于边缘地位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也有一些困难。因为外国文学作品是翻译过来的,不同出版社的翻译水准不一,有些低水平的翻译导致语言晦涩难懂。而且学生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普遍薄弱,缺少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如何改进初中阶段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1.添加背景知识

外国文学作品是翻译过来的,如果学生对其文化背景,地域,时代等不够了解,就很难理解作品的内容,更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加入外国文学作品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主流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主旨。例如新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海燕》。我国很多学生并不认为海燕这种海鸟有什么特殊之处,而在俄语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所以在高尔基的笔下,海燕是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的勇敢形象。这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属于某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将背景介绍清楚。又例如新教材九下中的《变色龙》,创作于各种社会矛盾激烈交织,沙皇统治下的封建社会正在走向末路的重大变革时期。但统治者仍在挣扎,任用两面派官员,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等。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后,就不难理解契诃夫为什么会刻画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察形象,也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讽刺、揭露的是那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

2.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社会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华民族是讲人情,所以中国文化更重“情”,情感制约着人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机制。而西方文化更重“理”,强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和思考社会、自我、自然,强调对事物作较为理论的、冷静的、抽象的把握。“情”与“理”的冲突,导致了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来理解某些外国文学作品的价值观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教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的创设与该国相应的文化知识的情景,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如七年级下册中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写的是失败的英雄斯科特带领其他四个队友在归途中悲壮牺牲的故事。特别是其中奥茨为了不成为朋友们的负担,在一个暴风雪的早晨理智的做出了决定:“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其他人都知道他在做最后的道别,却也是因为“理”而没有去阻止他。这里需要教师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加以讲解,才可以使学生消除隔阂更好的理解这一行为。还有本文的标题,全军覆没的悲剧却要用“伟大”来形容,所以一定要结合西方文化思想,从古希腊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讲起,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样讲解的文章才可以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又比如九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中冷漠的亲情,以中国重“情”的传统观念来看,菲利普夫妇的因为于勒没钱了而不认亲兄弟的行为让人难以置信,但当学生了解了西方重“理”的传统以后,就很好理解以钱为真理的菲利普夫妇会做这样冷漠的决定了。

3.进行对比阅读

每一个民族文学都有其自身的优点,通过与中国文学的对比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民族文学的优点。可以通过同题材文章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相似的文章题材的对比中,让学生先读我国的文章,再读类似的外国文章,既可以降低阅读和理解难度,更可以在对比之中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某些方面的优点。例如新教材六下的《别了,语文课》和七下的《最后一课》,所写题材都是关于不能再学习母语的,但前者是因为自身原因要移民所以不能再学了,后者则是因为祖国战争失利后失去了学习母语的权利。按教材的安排,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以把前一年学过的《别了,语文课》拿来作比较阅读,从立意等角度进行对比阅读教学。也可以通过不同文章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相似的人物形象的对比中,体会到中外文学作品各自的优势。比如六年级下册的《青山不老》和七年级上册的《植树的牧羊人》,所写的都是致力于植树造林的人物。《青山不老》重在强调“以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植树的牧羊人》的重点则在于,天天和树打交道的牧羊人,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通过同题材文章和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阅读,可以促进学生阅读与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并可以使他们从更易接受多元文化。

三.如何过渡到整本书阅读

1.外国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借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提到的“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就可以得出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的意义。首先,可以大幅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读不同国家的整本的书“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读完整本外国文学作品,不但可以练习总分重点章节的精读,也可以练习速读。第三,更是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读整本外国文学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成就感,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提高很有帮助。

2.以理解内容为目标制定阅读策略

外国文学教学第8篇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凡是延伸人体的东西,都属于媒介[2]。信息论有关科学实验证明,人类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及记忆保持能力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了两个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们的各种感官与信息获得的关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得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来自嗅觉,2%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他的另一个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2小时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觉信息的70%,视觉信息的72%,视听结合信息的85%,72小时后人们就只能记住听觉信息的10%,视觉信息的20%,视听结合信息65%。显然,具体形象感知的东西较抽象感知的东西更容易被识记,且保持长久,综合性刺激可以产生最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能交互处理、存贮、传递文字、图形、影视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教学的普遍运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让学生对未知的外国文学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不同媒体作用于人体的不同感官,能使其不同的感官得到延伸,打破了学生感觉器官的平衡,并以多媒体的综合性、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经典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充满异国情调文化艺术的接受程度,大大优化了课堂的效率。正如雅斯贝尔斯(K.Jaspers)②说:“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心灵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自由地生长,并启动其自由的天性。”当下网络时代新媒介传播技术带来的新媒介视域,极大地改变着高校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呈现出师生教与学过程中同步、平等、协助和共同参与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介独特解读条件和优势,以多元方式对经典保持敞开阅读,在教、学、做统一中以人本教育观为核心,以尊重主体为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旨趣,以平等对话为路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从关注学生阅读经典到观照学生整体人的和谐发展。笔者基于近年新媒介视域下的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实践,将传统的教师讲授、文本、课件、电子图书、影音资料、播放设备及网络平台融于一体,形成一个转换灵活、信息畅通、容量大而效果突出的立体课堂,这种多维立体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艺术通感,可以变抽象为形象,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拓宽视野、启人心智。

二、经典对话的复调:阅读文本与媒介素养培养的诗性之旅

(一)经典朝圣路上教师的媒介引领

当下社会是一个符号的社会,人们对于符号的敏感度有利于将枯燥的书本内容转换为利于人们接受的多媒体符号信息。然而现在人们常常按着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来关注媒体中的内容,由于某些内容包含着潜在的意识形态符号,用一种虚假满足的大众文化产品让人们逐渐失去批判性思维。所以,人们要突破媒介这一层控制,在大量的信息中选择真正传播文化信息的内容,就需要加强对媒介素养的培养。在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互动性的链条。前提是教师对内容正确地理解以及学生能够很好地吸收,依然需要媒介素养知识。首先,学生作为课堂传播活动的接收载体,在对课堂内容的吸收中有选择性心理,只选取他们感兴趣的、便于接受的信息,很少主动地寻求对知识的追求;其次,由于学生在使用和认识多媒体信息的时候存在差异,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理解各种信息中所包含的内涵型符号,基于这种情况,学生自身媒介素养的能力就显得很是重要了。在新媒介视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适应并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应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气场,使学生自由发展认知、操作、情感方面的潜能,从而实现对自己整个生命本真的开发。由于多媒体技术信息容量大,可以使单纯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文字、图像、声音相结合的立体信息,方便调用资料,节省板书时间,以便教师将重点放置在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上。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的强大支持与多方共享的情况下,变得丰富多样,如演示型、表演型、讨论型、导航型、复合型等。作为教学内容“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第一线,这就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外国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为例,老师既是一个台前幕后的指导者,媒介操作引导者,也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对话组织者。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要求完成一次利用多媒体方式呈现外国文学内容的作业。形式上教师鼓励学生自导自演,以讲台为舞台,将经典以朗诵、话剧、PPT演示等形式展现出来;实际上学生们在请教老师后,表现十分认真又活跃,积极翻阅经典,浏览、筛选大量网页资料,选取经典的精彩章节主动演绎,不自觉地进入了学生对经典的自主学习,最后再加上学生互相点评和老师总结、启发、升华,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经典过程中形成入门、演绎、总结及启悟的完整系统,学生自觉地提升了媒介素养的培养意识和认知操作能力。

(二)敞开的门:多媒体教学的经典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容量大而授课时数少,这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走出的效率困境,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恰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承载丰富的容量,加之学生对外国文化从好奇到学习探究兴趣的提高再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师生共同精选制作教学课件:平等与共享师生作为有着完整人格的主体相遇,在价值上是完全平等的,他们之间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而且包括情感、精神、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外国文学教学经典对话中则很大程度地体现了老师和学生间的平等性、对话性和共享性。同学们自己在制作课件时,在组合队员、搜集资料、筛选资料、总结归纳、自作课件、课件讲解及上传QQ群分享感受等,犹如一个外国文学经典学习知识链,不仅加深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师生的互动交流,提高了自学能力,增强了自身的文学修养,最重要的是还体验了许多“分享”带来的精神呼应和递进。

2.经典朗诵与片段表演:涵泳与升华一般的阅读是视觉获取信息,朗诵在一般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听觉感受———声音。朗诵,让人通过声音系统去感受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情感、思想及生命存亡的意义。朗诵是入境到化境的升华。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像拜伦、雪莱、海涅、普希金等浪漫主义诗歌经典作品进行配乐朗诵与表演的参与性活动是多媒体课件无法代替的。外国的教学内容有许多非常优美的诗歌,在课堂上运用配乐诗朗诵,同时呈现其文字内容,将诗与音乐结合,能给学生更高的审美享受,也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感情基调。霍特—瑞恩哈特—温斯顿出版公司的贾尼丝•特里比•理查兹强调说:“研究表明,当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最明显。”“教师们可以随时从电视上录下这些节目用于教学,他们还可以选用配套的书籍和电脑练习。”如今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电视的延伸,教师可以从网络上轻易地下载这些视频资料运用到教学当中。这不仅让课本内容本身得到了很好地展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而且还达到了很好的互动和教育效果。一个同学在她的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到:“在我朗读的《哀希腊》中看到了爱琴海。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在海边炽热的阳光下只须借得几分云霭,立即凉意爽然。有一些简朴的房子,静静地围护着一个远古的海,每一朵浪花都如此真实的拍打在我心上,仿佛听到了海的呼吸。张开双手让海风来拥抱我,这个拥抱里有此时我对爱琴海、对希腊的喜爱与感动。我看到了希腊一如既往的神圣与庄严,此时我又想到了我们国家的敦煌石窟、圆明园……”表演是从模仿到间离的触摸,是一种由外而内汲取和由内而外的爆发。理解文本,从文字符号中获取信息,与文本达成思想共识,产生情感共鸣,这是由外而内的汲取;将作品思想、人物的灵魂、作者的精神注入内心,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表现出来。表演更具有立体性。在表演中,达到作品人物形象和参与者融合统一。如结合莎士比亚戏剧可以组织和举办“莎士比亚戏剧台词朗诵表演会”,让学生直接走进剧场,走进文本。一个参加演出莎剧的同学在班群留言:“我们怀揣着一颗充满期许的心走向感知生命的莎剧舞台,演出的那一刻,我们自己深深感知与感动,当自己与剧中角色融为一体的时候,泪与笑都在传递着无法言表的艺术生命与真实生命的交融。”

3.观摩经典:自觉与发现外国文学经典有许多作品极具崇高与美的艺术价值,因此,为使世人更好地感悟经典,共享传承经典,很多名篇被制作成电影或歌剧、音乐剧、话剧等,有的甚至多次被翻拍。由于小说、戏剧本身与影视艺术在表现手法、审美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再加上编剧在视听创作时又对其进行了改编,所以,导致一些经典无法体现原著厚重的文化含量和艺术价值。如司汤达在《红与黑》中非常善于从心理的角度来塑造人物,运用内心独白、心理分析等,多方面地剖析于连行为的动机和矛盾性格。在观摩这些经典时,老师适时的给予解说和引导,就能走出一些影视忽略心理细节展示误区,真正回归经典文本。美国著名学者萨洛蒙得出一个结论:“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断,不具备推论性,而从阅读中获得的意义往往和我们原来储存的知识相关,所以具有较强的推论性。”换句话说,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电视在培养深层次的、具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不如文字。仅在理性思维的培养方面,电视已经用一种“他想”代替了“我想”,不利于学生产生更多创新思维。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描写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言行,虽然给予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无限想象,但记忆如果依托一定的声画会更加深刻。同时,文本描写对人物形象的无限想象和影视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有限表现的矛盾为影视作品与文学文本比较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着眼点,据此将文学文本放在视觉艺术下与影视作品进行比较,在辨析中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需表达的思想内容外,还可以与影视作品的导演、编剧所传递的原著内容思想进行比较,探讨二者表达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获得自觉与发现。

三、多维视角,经典对话中提高媒介素养

大学生的阅读量在近十年来出现了大幅下降趋势,其中不可避免的一点便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大力冲击。看电视、上网的人数大幅度增长,2010年6月底,网民数量超4亿人;2010年底,网民数达到4.57亿人,普及率攀升至34.3%。这一冲击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的阅读量下降。因此,多维视角解读经典文学,是新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复合型大学生人才的要求。首先,多媒体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觉使用媒介的过程,必然会提高学生使用多媒体的技能。其次,在比较中发现多元解读,会让学生有意识地寻找产生不同的原因,从寻找相关书籍、文献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种媒介艺术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影响。在回归文本的同时也会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即如何正确地判断媒介所传播的价值观,正确地解读媒介信息的意义。

外国文学教学第9篇

21世纪70年代西方首先发生了关于“经典”问题的论争,随后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那么什么是经典呢?“经典,按现代汉语辞典中的释义,是指权威性的著作。在英语中,classic作为形容词指最优秀的、杰出的、传统的、不朽的、典型的等,作为名词指杰作、名著、第一流的作家和著作、古典作品等。按这种词义来说文学的经典机制,可概括为是以文学中的杰作、名著为范本,以之来引导、评价整个文学活动的一种秩序和规则。”[2]由此可见,经典的形成常常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检验,经过若干时代的阅读、阐释、淘汰之后存留下来的。在经典的形成过程中,熔铸了人类历史文明和文化的精华。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新媒介手段的产生无疑对经典文本构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在大众文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网络成为重要媒介的今天,经典有没有生存空间呢?“在后现代,文学经典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在人类文化中,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有传统文学经典的存在。这是人类社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自身需要。……物质生产需要前代留下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同样也需要前代留下的精神生产力,而文学经典就是这种精神生产力的遗产。因而,文学经典的存在是不能被解构的,人类世代的活动构成历史,在文学活动时代延续中又确立了文学经典的地位。文学经典是人类自身繁殖生产和再生产、延续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文学表现,即人类存在的必然性活动在意识形态上、在文学领域的表现,是现时代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从人类存在来看,在后现代社会,我们也不能割裂文化遗产、文学经典。”[3]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学经典依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我们必须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从读者的体验讲,经典是那些能够启蒙益智,陶冶情操的书;能够使人在精神上变得成熟和深邃的书;能够使人或惊奇或震惊或愉悦的书……”[4]。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和平台,更应该重视文学经典的讲授。

二、网络时代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对策

1.应擅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新的时代,新的媒介,要求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网络时代虽然给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带来了冲击,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过去只有受过比较高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有关文学、哲学、历史的知识,而现在这些所谓只有精英人才才能掌握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为广大百姓所了解。比如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开播及其很高的收视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外国文学经典教学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共享资源。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自学都有了更宽广的空间。首先,网络为经典文学的讲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库。在讲解一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片、影视片断等,这不仅可以使授课更具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网络可以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网络为师生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多种方式交流,经济而且便捷。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教学网站,在网站里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教学课件、电子讲义,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和学生在网站上进行交流,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网站展开讨论。

2.改善教学方法

在近几年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同行们感叹现在学生不爱听外国文学史课,但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学生还是喜欢这门课的。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注意从以下三方面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增加生动性。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也是文化的产物。我们平时所说的日常话语形式往往是回顾性的,它强化现实,代表的是现在和过去,而文学常常打破现实中的东西,表达的是一种希望。文学作为人学,它也是人类发展长河中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淀,所以文学是与人生相连的。基于此,教师在文学课的讲授中就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充满激情,以情感去感染学生,和学生形成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条式的讲授。只有教师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课才能生动、传神,从而激发学生想自己阅读作品的兴趣和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