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时期教育方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7 15:02:25

新时期教育方针

新时期教育方针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近现代史;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简介]樊学庆,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广东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051―03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党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后,党对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注重通过近现代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党的几代领导人不仅反复强调并提出具体指导原则,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本文试就新时期党在这方面的工作略作论述。

一、通过近现代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期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党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通过近现代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邓小平把“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他多次强调“落后是要受人欺负的”、“落后就不能生存”;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并历数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压迫的事实,指出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

也非常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他指出,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也就很难自觉、牢固地树立起来。

也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尤其要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在不断要求通过近现代史教育提高全民爱国思想的同时,党的几代领导人特别强调要通过近现代史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

邓小平指出,要通过近现代史教育使青年懂得“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强调要用历史的确凿事实教育青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990年初,在山西考察工作时提出青年要学习近现代史,即“要使我们的青年人了解,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奋斗,若干年的比较,才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才能保持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同年5月,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大会上提出,“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1991年,又专门致信主管教育的李铁映、何东昌等同志,提出要教育青少年学习历史,“使他们熟悉我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斗争史,认识今天的人民政权来之不易”,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也要求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首先要培养爱国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两个指导原则

为了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党的几代领导人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原则。

首先,要坚持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邓小平提出,要通过近现代史教育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强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提出,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并将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首要内容。

其次,要坚持热爱祖国和拥护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始新的革命。百年巨变的历史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州”。因此,爱国和爱党是有机的统一的。也正是基于近代历史的发展,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三、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增强爱国意识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贯彻通过近现代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方针,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就把通过近现代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摆到了重要位置。1983年7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指出“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史同时也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的爱国运动史”。新时期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要把重点放在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尤其是要宣传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建设成就、成功的建设经验以及重要的爱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在此基础上,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只有以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和建设成就为基础、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和面向世界,才能建立起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94年8月,中央又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

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强调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与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

1996年,中央又通过新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提出要把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基本国情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人们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2001年,中央又把爱国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号召积极开展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通过近现代史教育提高全民爱国思想的同时,中央尤其强调要在学校,特别是高校中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1983年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中,中央就特别强调要通过近现代史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这一精神,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坚持从爱国主义教育人手,各门课程都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要有非常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1994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又明确提出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重点抓好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把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中央又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入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个人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新时期教育方针第2篇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育方针反映着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教育工作全局的总方向。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这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回顾历史,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核心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正反映了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被确立,教育方针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在《教育法》中加以规定,大大强化了教育方针的导向性。《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既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这一表述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是以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为背景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我国已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象牙塔”式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了解教育方针制定的背景和依据,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提高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新的教育方针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科学性。表述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内涵。这一表述集中反映了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规律,因而是科学的、严谨的、全面的;二是时代性。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相对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言,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表述立足国情,着眼素质教育,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洋溢着时代精神;三是实践性(或称可行性)。教育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较之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方面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更要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拓宽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必将指引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将有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革故鼎新。 全面理解和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是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方针的丰富内涵,自觉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贡献。当前,我们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扩大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关心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是以人为本,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改革创新,增强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改革创新,永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新时期教育方针第3篇

【关键词】教育方针 发展历程 规范完善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方针,这些教育方针对于当时的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回顾和总结6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演变,对于更好地认识教育方针的本质和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发展与演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1949~1956)。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志就已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方针进行了系统、全面、精辟的阐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的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为主要任务。”此外,它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①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之前的教育方针(1956~1966)。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的号召在实际上成为了教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和广大青少年学习成长的行为指南。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鲜明指出了教育的方向与目标。由此,这个思想也成为我国建国几十年来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期间的教育方针(1966~1976)。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简称“五・七”指示)。②该指示尽管不是教育方针的规范表述,但对以后十年“”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办工读学校、强调政治挂帅,反对智育第一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教育方针(1978年至今)。1980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次会议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基本上匡正了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思路。

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法,拓宽了教育发展的视野,为进一步把握教育方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989年11月,在少先队建队40周年之际,邓小平为之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③这就是著名的“四有”人才目标。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总则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描述既与我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既坚持了基本方针的连续性,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别是把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更加有利于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突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途径,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教育方针发展演变对我国教育实践的影响

教育方针在指导教育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实现了教育在不同时期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建国60多年来,教育方针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及时调整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内容,有力地保障了各个阶段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方针也一直在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着调整与改革。教育方针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上述问题已经得以基本解决,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它所承载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与更新。

教育方针的消极影响。首先,在过去一段特殊的时期里,教育方针过分地突出了为政治服务的指导思想,使教育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教育原本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它不能完全实现政治化,否则,教育就无法实现其发展目标,甚至会走上歧路,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其次,教育方针的重点不够突出,操作性差,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虽然方向明确,内容全面,但表述过于宏大、抽象,不易于把握操作、落实。比方说,关于全面发展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发展呢?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在认识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落实起来就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只能依靠各自的领悟和体会。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教育理念的把握上更强调有重点、具体化,如团队精神、创造能力、多元文化教育等,这样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容易把握和操作。再次,在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始终没有给予明确界定,那就是教育主体一直不明确。在已有的表述中,有时称“党的教育方针”,有时又称“国家的教育方针”,有时还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主体始终不清晰、不鲜明,而且往往存在表述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对教育方针全面、准确的学习和理解,也影响了贯彻落实的效果。

教育方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思考与建议

尽快解决教育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如上所述,多年来教育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已经使得“教育方针”自身的定位模糊,这也使教育工作者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时候时常感到无所适从。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将“党的教育方针”摆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国家作为教育方针制定者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不仅无助于党的领导,而且易于将党政混为一体,不利于党的真正领导。

教育方针的内容需要统一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到底是什么?始终没有一个全面、明确、清晰、完整的表述和权威的解释,人们记住的多是以前比较熟悉的那些内容。但这些内容有时在党和政府的一些文件中的提法又不一致,给人造成很大的困惑,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党“十六大”修订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要求就存在明显差别。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这就让人弄不清楚究竟该按照哪个“方针”来具体执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的教育方针。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发展时期,教育方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也包括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具体说来,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按人才培养的规律来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细化、调整教育方针的内容,更加突出时代感、民族性、国际化与现代化,这样,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BSH005。)

注释

①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00页。

新时期教育方针第4篇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 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在1949年12月下旬,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 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文革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 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了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 写信给林彪。信中在讲到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 提出“学生也是这样, 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 即不但学文, 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 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 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 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 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 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新时期教育方针第5篇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以后,在它的指导下,革命根据地的教育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由于革命根据地是处在战争的环境中,所以实行了教育和战争的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对敌斗争需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同时,由于革命根据地是分散在广大的农村,所以指出:“解放区的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推进他们的工作时,应当根据目前的农村特点,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采用适宜的内容和形式。” 这就是说,在革命根据地办教育必须和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行教育和战争结合、教育和农村实际结合的前提下,中共中央提出了干部教育第一,群众教育第二;在干部教育中,现任干部的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的方针。这就使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显示出了与和平建设时期正规教育不同的战时教育的特点。

1944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召开了文教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所作的《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报告中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方针,指出对于文化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第一是团结,第二是批评、教育和改造” 的原则,并且提出了根据农民的需要和自愿兴办民办学校的原则。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 他还指出,党在教育方面的具体任务是:一是有计划地从广大人民中培养各类知识分子;二是从百分之八十的农民中扫除文盲;三是采取适当的坚决步骤,扫除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四是对于旧文化工作者、旧教育工作者采取适当的方法教育他们,使他们获得新观点、新方法,能够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很显然,这些教育任务的提出和实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并且使它更加具体化了。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总结发展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的经验,使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尤其是1948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定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期坚持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把工作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到农村,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以后,解放区的各项工作,包括文化教育工作在内,“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

这一时期,各解放区继承和发扬了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教育的革命传统,继续坚持在职干部教育、兴办干部学校教育,举办中等教育,发展小学教育和群众业余教育,所不同的是政治教育以解放战争、为主要内容。新建立的解放区,则是对旧有学校进行改造,中学以上的学校,以政治教育为主,改造师生的思想,然后动员学生参加或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对小学教育的改造,主要是改造教师思想,废除旧教材,采用解放区自编的新教材。

由于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革命形势和任务跟着有所转变,有些解放区的教育为适应这种变化,就开始向着新型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例如1948年秋,东北地区已接近全部解放,生产建设、支援战争已成为东北解放区的中心任务。为此,东北解放区从长远着想,改变了中学的方针任务,把以政治教育为主的短期政治训练性质的学校,改为以文化教育为主,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正规化学校。同时,为适应当时的迫切需要,还举办各种短期学习班。其他一些解放区甚至更早地开始了这一转变。这就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这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总政策和总任务,也是全国解放战争后期指导实施正规化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概括和具体体现。它说明,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教育,而且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时期也是同样适用的。

四、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

新民主主义教育除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三大基本因素之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指针。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按照党的总方针制订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保证了教育工作的共产主义方向。同时,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建立党的领导机构,在学生和教员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对学校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负有监督和保证的责任,使党的组织很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的指示在教育部门和学校顺利贯彻实施。

2.正确处理了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关系。1941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了文化(包括教育在内)和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实践,证明了这个基本观点的正确性。为党制订的各个阶段的教育方针任务,也都是为当时的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如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服务;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加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自觉地积极地从事生产建设,支援革命战争等等。早在1933年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就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历史事实证明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工作,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发展服务作出了贡献。

3.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又不忽视文化教育。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由于革命斗争迫切需要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掌握革命理论、政策和策略,用以指导革命运动;同时,根据地的干部学校,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学校,招收的学员大都是从旧社会来的带有旧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把他们培养成为革命干部,必须以政治教育为中心,转变他们的思想。所以党对在职干部理论和政治教育十分重视,并注意克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而对文化低的干部,则首先学习文化,然后再学习理论。对中小学也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但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为主。同时,又适当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课教学之中。对群众(主要是农民),由于绝大多数是文盲,所以强调进行扫盲识字教育,同时也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发挥他们参加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以及根据地生产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4.注重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早在1934年,制订的苏维埃教育方针中,就包括“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则。到抗日战争时期,继承和发展了苏区这一优良传统。抗日根据地的学校实行“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师生既用脑劳动,又用手劳动,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地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种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法,既增加了根据地的社会财富,具有经济意义,又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5.正确处理了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的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中,干部教育(包括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是放在第一位的,国民教育放在第二位。这是因为“一切工作包括国民教育工作在内,都要经过干部去做”。“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干部教育,培训了数以百万计的革命干部,他们不仅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骨干力量,而且后来又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历史证明,当时把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的决定,是一个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而在国民教育中,又是成人教育第一,儿童教育第二。这是因为当时农村中的成人,是革命战争与生产任务的首要担负者,他们提高一步,革命战争与生产即可提高一步,对他们的教育较之儿童教育,更有迫切性。

6.正确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发表的《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演说中指出:“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不但要有新式学校,而且要利用旧的村塾加以改造。”在这条方针的指引下,解放区小学、农民业余教育、扫盲运动,就如雨后春笋,蓬蓬勃勃地发展了起来。正规小学、中心小学,由于条件比较好,着重于提高,不正规的民办学校,由于条件较差,着重于普及。两者兼顾,可以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既可打开普及的局面,又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7.发挥了公办与民办国民教育事业的两个积极性。根据地办国民教育,既发挥了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又发挥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说明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既是政府的事业,又是群众的事业。陕甘宁边区初期小学都是公办,发展不普遍。后来,依革命形势发展,小学除公办之外,又允许民办或民办公助。扫除文盲,是发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以民教民。在教育事业中走群众路线,照群众的需要与自愿原则办学,使群众教育得到广泛发展。

五、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随着相应地进行了文化教育的伟大变革,废除了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教育,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教育。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根本变革。随着这种变革,制订了新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改革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立了包括在职干部教育、干部学校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农民业余教育及军队教育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体系。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这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总政策和总任务,也是全国解放战争后期指导实施正规化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概括和具体体现。它说明,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教育,而且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时期也是同样适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了新中国“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老解放区教育,首先是中小学教育,现在应以巩固与提高为主,条件许可时,可适应群众需要做某些发展。巩固与提高的关键是适当解决师资和教材问题。”“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坚决执行维持原有学校,逐步作可能与必要的改善的方针。新区学校安顿以后的主要工作,是有效地在师生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逐步建立革命人生观。

新时期教育方针第6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关于搞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

高校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后备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是民族腾飞的希望,也是国家非常重要的人才战略资源,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是有着许多事情,需要不断的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切都需要人的因素,也就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随着国际间的竞争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是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想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获得竞争的优势,就需要不断提升民族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有许多政治明确,高素质的人才。而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临着这种责无旁贷的义务去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在新形势下面对各种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更应该有力的面对这中新的状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责无旁贷,应切实的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新时期的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让大学生能够在时代的发展面前与时俱进,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奋斗。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努力成为新时期祖国需要的人才。做好了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1.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网络技术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各类信息越来越多。而且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一些西方的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过去一元化简单的价值观念正遭受着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其中不乏大量的糟粕。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物质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化的不断深入,使得目前人们的就业方式和经济分配方式、利益获取等方面等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使得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弱化,故现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面临着新的难题。

2.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一些落后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落后的教育方法和教条主义的教育方式。目前针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停留在枯燥乏味的状态,一味的教条化和表面化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简单的教条主义的宣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仅仅变成了一种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与反感。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认知不够,使大学生的自我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使大学生的自我活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

三、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途径

1.方便灵活的运用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在工作方法上有着一定的针对性。需要应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切实有效的成果。针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群体,需要运用灵活的处理方法。如针对文化思想丰富,有有自己思想的同学,要注重运用理论探讨的方式;针对民主意识强,个人性格较突出的同学,采用自我开发自我教育的方法进行教育;针对情感丰富,性格内敛的同学,需要充分发挥情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育;针对个人主义较强,善于表现的同学,要重点发挥其模范带头的典型效果;针对视野开阔,兴趣爱好广泛,注重精神生活的同学,应注重其形象化的教育等。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锤炼自身能力。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一支政治理论过硬、责任感强、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着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又熟谙现代化教育管理的优秀队伍。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就,人们的民主意识也随之提高,环境的宽松使得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随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自己进行追确的定位,明确自身的教育主导者的地位,去进行对学生的引导。但也需要明确学生是被教育的主体,要想提高教育水平,就必须要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进行合理的自我教育。为学生简历良好的辨识能力和自律能力。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水平成熟起来,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发展、选择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所以说提高队伍的自身素质,才是搞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证。

3.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实际的教育中通过正面的教育和平时潜移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一定的教育和纠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具有着时代性和发展性,它比如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因势利导。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也比较强,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本身的潜力,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才能有效的促成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现代化的培养目标。

四、结语

加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运用灵活的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富于创造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晓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营造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

新时期教育方针第7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 适应性教育 内容 方法

一、大学新生对校园生活不适应产生的影响

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大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的程度也不一样。但是迟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将会给同学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1)学习成绩下降;(2)性格孤僻、不轻易相信他人、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中;(3)丧失人生目标、蹉跎岁月、荒废学业;(4)影响日后的择业和今后的人生发展轨迹;(5)无法排解心理压力、罹患心理疾病、严重者出现自杀现象。

二、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缺陷

由于高校学习生活与中学学习生活的迥异差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开设了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教学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新生日益鲜明的个性特征,目前采取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方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新生的要求,达不到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效果。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和与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了目前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存在着的几点缺陷:(1)适应性教育的系统性不强;(2)适应性教育的课时太少;(3)适应性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4)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太少;(5)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不强;(6)适应性教育对大学生的实际帮助不大。

三、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

目前我校所采取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主要只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专业介绍。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解决大学新生在学习上的不适应和人际交往的不适应。所以应根据这两点不适应来增设相应的教育内容。

1.针对大学新生对学习不适应的情况,在保留已有的专业介绍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两个环节后,还应该增设以下几点内容:(1)对学校的校史介绍以增强大学新生的归属感。(2)对学校发展定位和文化氛围的介绍,以此来增强大学新生对所读学校的崇拜和对自身发展定位的思考。(3)着重对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中激励奖励制度的介绍,通过激励制度的介绍用以激发大学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初期的学习奋斗目标。

2.针对大学新生对人际交往不适应的情况,我们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应该首先从寝室环境这个最基本的管理环节入手。在学校硬件设施允许的范围内,我们的新生宿舍安排应该最大限度的依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宿舍同伴。这样的分配可以缩短寝室成员的磨合期。

四、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方法

在我们所提到的目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缺陷中,主要体现出四大问题:(1)时间太短;(2)系统性不强;(3)针对性不强;(4)教育形式单一。根据这四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方法应以围绕解决这四个问题来进行设计和修正。

1.延长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时间

目前,我校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时间主要为两周,而这两周又以大学生军事训练为主体,仅用两天的时间来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这对于初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与兴奋的大学新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的。只有延长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时间,我们才能将这一教育进行的系统与彻底,达到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的目的。在此,我们建议应当将原本为两周的入学适应教育时间延长到一个学期,将整个大学生活开始的第一学期看作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和教育期。

2.将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环节系统化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里,许多大学生都提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太局限、形式太单一。在很短的时间里以单纯说教的方式灌输给他们很多的规章制度、自我管理理念和专业学习素养,他们很难消化吸收,甚至有些同学对于这一教育环节相当模糊、不知所云。对此我们应当将目前的新生入学适应性的教育环节系统化,环环相扣、节节深入。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第一环节是熟悉(熟悉同学熟悉学校学院的物理环境)――第二环节是认知(认知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第三环节是自省(自省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大学规划)

3.加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

正是因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所以才会让绝大多数新生感受不到入学性教育带给他们的实际帮助。为此我们必须分阶段层层递进的针对新生不适应的状况表现来开展教育,例如针对新生的各类不适应问题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新生在入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一些普遍会产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以案例解读的方式一一展现在大学新生的面前,以达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的效果。

4.丰富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形式

很多新生反应适应性教育对新生的帮助和实际意义不大,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相当单一,基本上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经验主义说教的形式上。这样的形式很容易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自然不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着个性日益鲜明的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妨将时下流行的素质拓展训练同我们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也使得我们的适应性教育丰富多样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案例中认识认知。

五、对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意义

对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研究思考,是期望采取这种新内容新方法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度过适应期,接受大学环境,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发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真实而实际的作用。长期、系统、丰富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内容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当代大学生在适应性教育的环节中(1)增强自信、承担责任;(2)活跃思维、勇于创新;(3)加强沟通、增进情感;(4)主动果断、自制自立;(5)反应敏捷、动作协调;(6)劳逸结合、身心健康;(7)团结协作、集体感强。同时,还能有利于学生五个良好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交往能力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进取精神的培养、发挥潜能的培养;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也能够寓教于乐,将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开展得丰富多彩、增强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信任、达到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2004,7.

[2]侯欣,周晓春,王渭巍.大学新生适应性辅导活动探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1).

新时期教育方针第8篇

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认识到,要想做好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要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上下功夫。

一、在培训内容上提高针对性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培训内容是搞好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要按照《条例》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岗位职责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立足于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知识和能力等素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一是突出教育培训内容的政治性。学习政治理论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前,想要抓好干部的理论培训,就必须根据《条例》规定的相关内容,用最新最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干部的头脑。比如,目前各级都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干部教育培训就要围绕这些方面来开展,否则就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培训就会失去意义。二是要提高教育培训内容的服务性。一方面,干部培训的目的,是要培养干部的战略思维,开阔干部视野,提高干部执政能力,使之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这就要求培训工作必须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否则,培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培训工作涉及面广,既涉及培训对象的选调,又涉及培训经费的开支;既涉及培训队伍的管理,又涉及培训基地的建设,等等。如果没有各级党委的重视,一切也就无从谈起。而培训工作要引起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就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来开展。当前,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就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增强教育培训内容的适用性。根据参训干部的层次、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等情况,按照“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合理设置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对于政治理论培训内容的确定,要坚持与实际相结合,面对现实,贴近生活中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克服贪多求全的弊病,删减一些陈旧、不合时宜的内容,着力在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的掌握及运用上下功夫。对于各种知识和能力培训内容的确定,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对干部的要求和干部自身的岗位、专业、文化程度等特点,做到“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对机关干部,要侧重现代管理、组织人事、公文处理、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等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对农村基层干部,要侧重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对企业干部,要侧重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利用市场的能力。

二、在时间安排上提高针对性

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在时间的安排上,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坚持“三为主”。根据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开办“夜校”建立“夜学”制度,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将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合理确定培训时间。按照培训对象层次的不同,确定培训时间的长短。对领导干部,为不影响正常工作,一般应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对青年干部,应坚持中、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干部,多采取半脱产的形式;对农村干部,采取短期轮训的方法,培训时间尽量避开农忙季节。三是实行弹性学习制度。为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可探索采用学时学分制度。每年推出一定数量的“自选式菜单”课程,由干部根据自身需求挑选,实行个性化培训,满足干部的不同层次需求,把《条例》五年内必须参学参训三个月的要求,采取分段、分散学习的方法,通过累计学时学分的办法抓学习效果的落实,五年内达到规定学分即算完成学习任务。

三、在培训模式上提高针对性

新时期教育方针第9篇

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指导教育事业的根本大法,决定着教育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路线, 是教育不可违抗的指令或法规基础。教育方针坚持的价值取向及精神主旨, 直接决定着国家教育的品质和水平。诉诸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教育方针也无疑应该与时俱进和具备发展、超越的特性。因此, 从理论上研究教育方针的基本内涵、形成原因及社会影响, 对于教育方针的完善和修正具有善意的帮助作用。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基本立足点。

一、教育方针的变化概况及基本内涵教育方针作为国家对于教育活动的政治性指令和政策性要求, 应该是既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教育本质, 又适合国情、能够对教育发展产生科学、合理的定向、定性作用的教育思想和理论, 其价值取向既能够贯穿古今, 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 又能够通向未来, 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 引导教育在理性、文明、进步的制度和文化中活动和发展。综观我国在建国后50 多年中的教育方针, 可以说经历了3 次比较明显的更替与变化, 教育方针的内容也从1958 年“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 ] (P63) , 到“教育要面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 ] (P71) , 再到“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应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以及应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2 ] 。仔细分析教育方针的形成及对现实教育活动的影响, 可见在建国初期, 教育方针为领导人个人深思熟虑、长期思考的结果。教育方针反映了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思想追求、价值取向和文化风格, 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教育要为政治服务,应该是政治的工具; 二是教育要切近社会实际, 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为社会现实服务。而在具体的文字上, 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则表述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观念中, 其基本的思想基础是: 人类社会是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本活动内容, 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全方位的。教育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是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理所当然地应该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应该成为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工具, 着力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为了实现教育为政治服务的目的, 则强调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尤其是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强调学生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 反对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第一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 奠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思想和制度基础, 其思想影响深远而久长。不仅建国初期的教育是在这个思想的主导下进行的, 而且现在的教育仍然没有离开其影响。而在改革开放时期, 基于建国前期教育活动的经验教训, 特别是鉴于建国初期教育方针中政治性内涵过强的弊端, 因而对于教育方针的确定没有像前期那样正规, 即运用中央文件的形式要求全国传达和学习, 而是采用了题词(邓小平的三个面向)这一相对灵活的形式。因为题词既可以视为深思熟虑, 又可以视为有感而发, 一时随想; 既可以视为只是对特定学校的勉励和期望, 又可以视为是对所有教育机构的要求。而且题词中的“三个面向”,不仅适用于教育事业, 也适用于科技、文化及其他事业。显而易见, 该时期的教育方针, 与建国前期的教育方针相比, 对于教育的政治性要求减弱了,对知识本体价值的肯定意味增强了, 没有了对教育具体活动的要求, 为教育制度改革及政策调整提供了一些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时期领导人务实、果断的领导风格, 及其对于传统体制中“人治”弊端的体察, 使其在主政期间对教育采取了开放改革的政策, 其“三个面向”的思想, 既强调开放, 即“面向世界”;又强调改革,即“面向现代化”。其主导决策的“恢复高考制度”举措及推行的“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改革活动,意在建设“好”的教育制度,具有从制度的层面推动教育回归自己本质和规律的意蕴。与前中期的领导人相比,后期的领导人对于教育方针的态度可以说更加开明,他们能够积极地顺应教育发展潮流,尊重教育研究者及主管部门的意见,使该时期的教育方针个人色彩更加弱化,或者说很少个人色彩。这一是与其始终强调的集体领导原则相一致;二则与我国教育已经形成稳定的教育秩序有关。若仔细检阅该时期的教育文件,可见关于教育方针和表述的途径几乎都是正规的会议及会议文件,其内容也主要是对以前领导人教育思想的继承及时代性、科学性取舍,而且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他们对于前期领导人教育思想的继承,使教育方针内容保持了一贯性和连续性。他们对于当代教育研究成果的积极吸收,表明了他们对于教育理论研究的肯定和宽容、对于教育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革新和发展态度。综观我国建国后教育方针的演变和更替过程,可以发现其中有这样一些趋势或规律:一是教育方针基本上都是以国家领导人或政治领袖的教育思想为主旨的,而在建国后的中前期,教育方针一般都是国家领导人的语录或题词,具有“钦定”的特征。二是教育方针持续的核心和主旨是要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强调教育应该完全或无条件地为政治服务。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教育方针的领导人个人思想有越来越淡化的趋势,而一些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研究成果则被教育政策和制度所吸收。四是在现实教育活动越来越回归本质、凸现教育主体性,教育强烈追求自身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教育方针对教育现实活动的规范和主导,有越来越减弱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