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7 17:41:39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1篇

关键字:和谐社会;文化载体

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党执政能力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要任务,也是全体民众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内容,是三者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对人的思想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现状

进入20世纪,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逐渐认识到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比较自觉地运用这一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中央也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十五大报告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的高度,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1999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较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要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和各种群众性活动中心,要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运用好文化载体,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

运用好文化载体,关键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文化自身的内容是庞杂的,对人的影响是多想复杂的。把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要发掘文化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赋予其时代的意义,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渗透到文化中,从而使文化对人产生积极影响。为此就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文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要处理好人与社会要和谐的问题,而且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自身要和谐发展,只有把三个和谐相处,和谐发展都处理好了,才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理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广泛进行思想教育,用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和启迪人们,也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自己、规范自己、从而培养出更多以社会进步为己任、献身人民幸福、献身祖国富强的新人。所有这些,都是有助于人的发展、有助于社会进步的事业,有助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都是迈向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步骤。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的活动形式;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文化载体,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以文化为载体,在很大意义上讲,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去,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包括开会、谈话、理论教育、党组织及群众团体组织活动等传统的载体,也包括近几年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的管理、文化建设、大众传媒、活动等新载体。

文化载体的这种多样性为新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注重借助多种多样的文化载体,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使其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更大的积极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在促进社会和谐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载体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人、影响人,就必须对人们具有吸引力;第二,提高人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两方面内在地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符合这个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根本目的。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考

文化建设的性质最终是由思想建设的内容所决定的。因而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确保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服务。

我们应积极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文化载体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文化领域已基本形成包括演出市场、影视市场、娱乐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等。迅速发展的我国的文化市场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由于文化市场发展迅速而发育不健全,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的调整还不到位,管理不善等,我国的文化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有的文化出版单位放弃社会责任,制作和传播格调低下甚至有些有害的东西;少数人为了牟取暴利,进行非法出版、盗版、制黄贩黄活动;一些娱乐场所屡禁不止等。这些问题所害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干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需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促进我国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大力扶持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好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市场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文化市场体系。但总的来看,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健全,文化市场的建设仍不理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一是对那些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文化项目,有关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倾斜,让更多的弘扬时代主旋律、健康文明、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占领市场,给人们提供高品位的精神产品和高格调的文化娱乐服务;并加强对娱乐文化市场的控制,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和措施;还应注意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选择文明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消费,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上述各项措施对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我国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一个健康的文化市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文华载体的积极运用,因而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毫无疑问也是运用好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加强文化建设,使个体和各种群体文化处于良性互动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文化载体的前提,也是运用好文化载体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有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和工作者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积极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协调互动,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2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Social work philosophy and methods in the rol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o Suzhi

(Hena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8)

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换挡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时期,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矛盾急剧恶化。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上负面事件的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带来了高校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的急剧转型,社会上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正能量及负能量相互碰撞,也迫使他们理想信念的多样性、多变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动摇,一些负能量的思想潮流在逐步蔓延,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大学生的质疑。由此引发的大学生认知行为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都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新的措施来解决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近期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为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充分表明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和重要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就是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担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社会工作是一种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人的活动。引入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的不足。

(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社会环境的转变。目前,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带动了科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据调查学生接受的知识信息碎片85%来自于微信、QQ信息、电视、广播,而网络上尤其是微博、论坛上这些所谓的网络“大V”、“舆论领袖”、“公知”等一些人几乎成了美国在华“第五纵队”的代名词,他们大肆宣扬中国的负面新闻,意图通过他们所控制的某些新闻媒体及网络搞乱中国人的价值观来瓦解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从而导致中国人民信仰缺失、思想混乱、人心动荡、社会稳定受到威胁,进而打断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进程。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大学生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意识形态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出现了部分同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世界观理念模糊,价值观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意识太差,没有责任心、社会适应能力太差、羡慕贪污犯的生活。“恨爹不成刚,恨妈不成玉”是部分同学内心真实的写照。

2.教育对象的转变。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70%的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烙下21世纪的鲜明的印记。一方面是具有独立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另一方具有虚荣自满、贪图享乐、自私自利;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太差、分子等缺点。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在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强行的灌输给学生,更不能权威性的干涉学生的行为,需要他们自己对自我认知能力作出判断。另外,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学生综合素质急剧下降。这些原因都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问题。目前,现有的工作方法又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社会工作的兴起,以及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及价值观和专业的工作方法应用,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二)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理论与现实脱节。现在的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强调塑造一个“完美的人”,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同学们智商都没有,审美观也随着社会的阅历加深而提高,但是道德观及价值观在却在日益消减,“官二代”、“富二代”“土豪”一直是同学们膜拜的对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辅导员及两课教师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不够透彻,对学生学习的专业过于乐观,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科学,造成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厌恶及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反感。而将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及工作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种新的尝试,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

2.目前高校两课教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具体表现在,缺乏以生为本的尊重理念好尊重意识。(1)辅导老师霸权主义式不接地气的说教让同学们听着口不服心不服。 (2)班委以开班会批斗会为主,上纲上线。(3)同学们之间没有友情,落井下石者居多。 (4)两课教师的权威性迫使学生压抑心中的不满与困惑。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和手段加大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其效果自然不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在进行融合的时候,在教学中就必须运用社会工作在实务活动的方法,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服务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的更新的主要方向。

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提供新的动力和新的视角是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是伴随着犯罪、贪腐、吸毒等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和帮助人的工作。社会工作最核心工作理念是“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在实务中主要是帮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估,提升自我潜能,发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自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自己在生活中、解决工作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的三大核心工作原则 “平等与尊重原则”、“助人自助原则”、 “接纳原则”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借鉴“助人自助”理念尊重大学生的的主体地位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核心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及自我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是通过挖掘学生的自身的潜能力,依靠学生自身的能量解决自己在生活、学习及与同学们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协助学生提高自我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提升对事物有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力,这是对“助大学生自助”工作理念的落实,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根本要求,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延伸的有力保障。

(二)强调“平等与尊重”理念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要尊重学生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的能力,社会工作“平等与尊重”的工作理念,能改变了原有教育者的霸权、权威、专制、控制的工作方法,更要凸显新型工作模式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社会工作者的眼里,每一位同学们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他们之间是平等。每一位同学无论他(她)处于多么困弱的状态,还是他(她)有多少的缺点和问题,他(她)都是人,有着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价值,因此他(她)的价值和尊严都应该得到尊重。社会工作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朋友,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社会工作在塑造学生独立人格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有服务社会的信念,协助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热爱学习。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运用“接纳原则”理念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力

社会工作的“接纳原则”,是保持尊重和宽容。在社会工作实务中首先从内心真诚对待所有的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采取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其次,接纳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因为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伦理道德等对他们采取歧视或者是拒绝提供专业服务。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一种一贯和统一的原则或立场。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辅导员老师和政治理论课的两课教师承担,这两种教育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固化了,他们的教育目的是以他们观念模式来驯化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当学生出现伦理道德问题的时候,辅导员老师和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很难做到对学生的接纳。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就能显示出自己的专业优势了。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有机融合模式

高校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以权威性的灌输概念,强迫大学生无条件的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采用集中控制手段,习惯于代替大学生做决定,强迫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随着学生获取的信息量的增加,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教育要求。引入社会工作工作方法,对于解决前面所提到的问题有很好的帮助。

(一)个案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将个案工作的工作方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学生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的工作技巧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目的在于协助学生认识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社会资源,完善自我,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在学生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协助学生提高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自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进一步改进。因此个案工作工作方法的运用,能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单一性,增强工作方法的灵活性,使其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小组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将小组工作的工作方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团体性协助作,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工作者的协作和小组动力过程,使参加小组的学生获得行为的改变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并达到小组工作的预期目标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的工作方法不同,个案强调的是个体,小组工作强调的集体力量,小组成员之间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成长。小组工作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爱好及不同的能力可以组建不同的思想政治社团。如;充分利用学校,学院,专业QQ群网络信息平台建立思想政治家园及时普及的基础知识;利用艺术系喜欢表演的个性,成立思想政治艺术团,征集廉政漫画、自编廉政短剧,用通俗精炼的语言阐述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大学生在参加小组活动中,借助小组力量挖掘自己的潜力,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与他人和睦相处,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现在的班级活动和集体活动,小组工作更具人性化,这样更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三)社区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将社区工作的工作方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社区工作是一种宏观的工作方法,以社区为主体,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在社区展开工作,通过社会工作者对社区居民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使社区居民认识的危害,劝导家人远离腐败贪污,还社区居民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学校就是一个“大社区”,同学们每天生活在这个“大社区”,非常容易受到校园里各种环境的影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安全、和谐、温暖的学习环境。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是现代高校通用管理模式,学生在学校与外界联系的非常少,从学生的发展趋势上看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社区可以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组织社会调研、组织思想政治大讲堂、廉政知识宣传、思想政治演出等活动,听取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个体对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树立廉洁奉公的典型并进行大力宣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及社会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其廉洁意识进一步提高,同时学会在活动中用双眼去观察社会百态,用大脑去思考国情、民情,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活动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进“社会工作”方法与理念,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真正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才能使大学生享受社会、高校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武琪涵,林顺利.运用社会工作理念提高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实效[J].学理论北京:2010(28).

[2]屈艳红,王冬.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创新[J].工作教育,2009(18).

[3]李向军.社会工作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 念更新的新视角[J].青年探索,2011(1).

[4]付栩飞.社会工作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的支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3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58-02

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我们必须吸纳新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社会工作是一门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专业,它是研究和倡导社会进步,通过解决人的实际困难而推动社会进步并造福人类社会的专业。在该学科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其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其根本理念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这一理念根植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对人的尊重,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坚持人有自我改变、成长和不断进步的能力[1]。由此引申出社会工作的三个基本理念是:

(一)助人自助的理念。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潜能,社会工作者通过帮助正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弱势群体中人等对象,动员社会资源对他们进行援助,激发被助者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走出困境。

(二)尊重和平等的理念。社会工作要求尊重当事人,帮助者和案主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人格上的地位是一样的。

(三)服务的理念。“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服务性的,其基本任务只能是对有困难、有需求者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以便正常生活和发展。”

同时,作为应用性社会科学,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一套因时因事而异的工作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其基本的基本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实施技术,它们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当然,我们在这里只介绍最基本的方法,它们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行政的方法。这些专业的方法以及实施的具体技术可以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准备现在及未来的生活,从而达成健康人格和学校教育的目的。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的这些理念以及方法,可以为我们借鉴和吸收,都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二、专业社会工作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有利武器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施体现,在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取得巨大的成绩。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出现一些新问题:

挑战之一:传统的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上下级关系,教师往往被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权威,而学生则必须接受这种权威的教育,学生的反馈意见和需求往往被忽视,学生的一些不同意见往往被压制。信息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尤其是互联网的使用,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受体,而是受体和主体的统一,因为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的权威性和以前相比已大打折扣。

挑战之二:教育方式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具有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典型示范、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等多种科学的教育方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主要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要途径。客观地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在强调集中、统一和控制的年代,思想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都比较单一,灌输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青年学生中的宣传、教育和贯彻,抵制了各种不良思想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广泛,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和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图文并茂的网络相比已难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挑战之三:教育内容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但是,多年来,在理论教育中,始终存在着用理论解释理论、用理论证明理论的空洞说教的现象,缺乏用理论解释社会现实和国际国内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内容,缺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中国社会矛盾、解释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内容。对所有的被教育者,用同一种理论去灌输,缺乏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内容的教育。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4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社会工作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

“方法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按照主体活动的目的和客观对象的规律建立起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方向、途径、策略手段、工具和操作程序的总和。”①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都是做人的工作,但方法上却存在许多不同。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社会工作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它们都以服务为宗旨。目前社会工作主要的三大专业方法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是教育者为了把反映特定阶级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转化为被教育者个体的经验、品质、评价和行为习惯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对于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方法有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形象教育法、榜样教育法、心理咨询法和隐性教育法。

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引入社会工作方法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却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科学性和专业性不强及教学方法落后单一。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仍然抱着陈旧的教育观念,一提起思想教育就大讲特讲政治理论,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受教育者,缺少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与交流,始终扮演着教师中心的角色。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工作理念指导下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身的缺陷,为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创造条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 借鉴社会工作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3.1 借鉴个案工作中和谐信任的关系技巧

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和案主之间是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充分调动案主的积极性。“关系是个案工作助人的核心要义,如果工作者不能同案主建立起信任关系,就不可能帮助他。与案主建立和保持好工作关系也需要技巧。它包括真诚和有同理心地回应技巧,及表明尊(下转第60页)(上接第53页)重案主的技巧。”③个案工作中非常强调关系的重要性,工作者如果不能和案主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就不可能完成社会工作的目标。和谐信任的关系需要工作者对案主真诚和尊重案主,使案主充分信任社会工作者,并与社会工作者形成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多种方法中没有提及与受教育者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忽略了与受教育者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总是一味地宣传政治理论和大讲道理,存在着众多“盲点”区,久而久之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会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怀疑其所说的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终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注重与受教育者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 借鉴小组工作的互动模式

“互动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和场论,它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互动模式既关注个人也关注环境,要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小组被看作是一个互助的系统,在小组中成员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实现自己潜能和建立信心的资源。”④小组工做的的互动模式注重小组成员通过互动、互助来解决问题,发挥了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了小组资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多个、十几个甚至几百个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没有注重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互动,更没有注重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尝试把受教育者分成互动的小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指导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受教育者在小组中积极配合和互动,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3 借鉴社区工作的地区发展模式

“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⑤地区发展模式是社区工作的重要模式,这个模式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动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这种模式培养了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政治素质,有利于社区问题的解决和居民思想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可以依托良好的社区环境,依托良好的地区居民素质,充分发挥居民的能力和潜能,促进地区发展的同时也提高居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到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注释

①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29-02

科学发展观是党提出的关于新时期的发展总思路,科学发展观彰显了新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党执政理念的一次大的突破。在现如今生活中人们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物质至上,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发展,这种种行为都是错误思想在作怪,在新时期下科学发展观显得尤其重要。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首先要让人们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地理解,然后在科学发展观的协调下进行人类活动,而思想的传达需要教育发挥它的传播功能,特别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和社会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执政理念,只有将它全面地介绍给人民才会起到实际功能,才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传播的思想才能符合新时期的时代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观看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目的不明确,导致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目性常常会出现只抓表面、普遍性的问题,没有对事情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为人民追求真理,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工作目的。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形成全民教育,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误以为只是党务干部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快全民教育的步伐,使其呈现网络式布局,干部、群众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限度,导致人民群众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与他所处的家庭,单位,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关联。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只是人民群众,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民群众的逆反心理。在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也要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培养,俗话说“打铁者不硬,怎能锻造出好钢”,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则会受到打击,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于形式化。一些地区会出现大环境稍微宽松一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松懈的情况,当大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重视时则会狠抓一段时间,这样的现象很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当今出现了很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代不协调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差异性,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还是简单的“一刀切”,不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异于“纸上谈兵”。忽视思想工作的开展与环境的结合,不仅使思想工作难以达到效果,严重者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沦为形式化,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十分不利。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就是保证社会秩序稳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还是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保障,并且对调动人们群众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统筹兼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整个时代的步伐相统一,不应该出现思想落后于时代或者思想超前于时代情况的出现,要实现思想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生产力思想的引导下,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社会才会有发展其中领域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是各项建设的中心。但是在发展中不应该仅仅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到其他工作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组成的,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紧抓精神文明,邓小平也在早期说过“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现在社会物欲横流,精神文明教育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认识到: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实现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追求,应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但是在建设初期我国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精神发展不协调现象,一些地区出现了重视经济发展忽略思想的现象,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目标出现了一些偏差。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要克服经济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协调现象的出现,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教育提供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又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它在社会管理、社会协调方面的积极作用。党中央要加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实现整体和谐。

(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人学导向

以前在对人的理解上缺乏相应的自然属性和实践属性,过去过度强调集体利益的合理性,出现了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它忽视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能动性,忽视了人的本质的多样化,使人们在被教育的基础上忘记了被教育者也会是教育者。人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统一,作为被教育者,他需要社会的改造,具有被动性,但是作为教育者他对被教育者具有作用力,具有主动性。教育者只有在被教育者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将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到。

1.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因为有了人的参加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活动。认识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把人看成社会生活的主体,对人的正确认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的正确认识是社会中存在的人的渴望,满足人的正确渴望可以使群众的信心和力量得到最大化的迸发,有利于社会活动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发展的需要。

2.以人为基础,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了利益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也是没有意义和效果的。人是社会存在物,但是人具有独特性,人生活在社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实现这些需要就是人的利益的实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政策的评价,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更多的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利益有关。因此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人民的利益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相联系,如果离开人们的利益空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异于“空中楼阁”不仅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甚至会让人民产生抵触心理。

3.以人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走群众路线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要深入群众当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只有对群众的生活和思想在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制定正确的教育方案。走群众路线不是一个形式,而是要真真切切地深入到群众中去,近年来出现了很多诋毁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这与有心人诋毁脱不开关系,但是与没有深入群众将思想进行深入宣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树立科学效益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在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众望,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产生战争时期的辉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批评越来越多,现如今随着物欲横流和精神缺失现象的时有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众矢之的。

客观来说,将一切社会问题归罪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正确的,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着失职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国家的应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有:首先,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赋予的期望值增加,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不到的领域会过度在意。其次,是因为投入不足,这既包括经济投入也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再次,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效益的重视程度不足,有的地区只是简简单单开会,传达文件,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没有任何效益的。

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效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它效益的产生通常是隐性的,是一种长期,潜在的效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因此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提高它的效益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它的能量。

三、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条件下提出的执政纲领,是在对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下提出来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改革的需要,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它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预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玉花,陈洪连.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目的――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韩毅.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韦廷柒.当前我国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特点;要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人们对任何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感知与评判,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是这一实践结果的有效性。人们对实践活动的追求,其落脚点也正在于实践活动结果的效用上。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的实际运作对其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否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素质。(2)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效益,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升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3)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

二、实效性的特点

(一)内在效果与外在效果的有机统一。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可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效果与外在效果的有机统一。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仅体现在其目标要求能顺利内化社会个体的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而且体现在能够外化为符合道德要求和政治价值的行为。

(二)个体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即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又能够通过个体道德行为辅射和推动家庭、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公民文化发育。

(三)低成本与高效益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低成本与高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是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考虑的一个基本问题。节俭意识的培养和社会对效率的要求,一方面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运行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内蕴着对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追求。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最少的人员、时间及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

三、实效性的要素

(一)观念。观念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看法和作用工程的评价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但需用更新自身的观念,还要着力引导和实现教育客体的观念创新。受不同环境的影响,人们对事物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行为模式,这些观念性的因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场”,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产生重要影响。如有的人简单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同于社会控制过程,在资源紧缺、技术落后的年代,有效的社会控制可以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但是在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较为丰富、人们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开放社会,单一的社会控制过程,一方面会导致人们的反感,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力;另一方面可能加剧社会矛盾。

(二)结构。对于要素的合理安排,可以使得整体的管理达到最优。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实际上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的结构模式。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工作借以展开的媒介和工作开展的制度、机制和资源要素,以及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转介和外化三个基本阶段。根据系统论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结构整体,也是一个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但体现在要素结合的科学性、合理性,还体现在结构运行过程的完整有效。

(三)功能。结构性要素塑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具有的教育、引导、保障功能;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资源的调集能力和社会控制能力;包括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敬畏和保障。过去,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简单地等同于社会控制和“不出乱子”,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忽视社会群体的利益而失去动力,作用难以发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之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以实现以下社会功能:社会稳定、社会协调、社会调控、社会规范、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满意、社会公益、良性社会抗逆等功能。

(四)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方式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内在联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方法依据。当前我国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变革进一步深化、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利益群体日趋分化、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矛盾逐渐增多,社会信息传播技术发达,人们思想过程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增强。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教育和工作方法,针对不同利益的价值需求的社会群体,采取有效方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如传统的灌输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在构建理论高地和武装人们头脑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条化的灌输过程在现有条件下已很难为社会群体接受。因此,及时创新工作方法、赋予灌输理论以新的内涵就显得极为主要。

参考文献

[1] 谢四平.强化知行合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5(9).

[2] 田延光.切实重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3(6).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定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义

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中指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努力奋斗。”张蔚萍教授2009年11月19日在河海大学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历史回顾”学术报告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是对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荆惠民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认为,“一般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是专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认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政治取向、政策主张而进行的宣传、动员、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及其科学理论。”袁礼周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基础》中给出的定义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教育人民群众,解决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问题,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孙其昂教授在《思想政治工作学概论》中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定政党或社会团体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采用多种手段对人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邱伟光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给出的定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这个观点更多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教育内容。王礼湛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有组织地定向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的教育工程。”陆庆壬老师在他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陈秉公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张耀灿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定义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性以及社会的需求,特性主要是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实践性。王勤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塑造人们的品德,进而指导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秦在东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中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社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为实现其特定的政治目标,通过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应的物质载体,对所辖区域内的民众施加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意识形态影响,使之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杨生平老师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本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郑永廷教授在论文中指出:“我们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作如下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主体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多属性、多因素的特殊活动。”这个观点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变性、多属性、实践性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涉及不深。苏振芳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定义为: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这个观点与张耀灿教授的定义比较接近,但强调了更多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定义的特点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是也有共鸣之处。权威观点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袁礼周、孙其昂、张耀灿、郑永廷、陈秉公、王勤、秦在东和邱伟光等学者都直接指明这一特点,而陆庆壬和苏振芳老师则用了“社会行为”一词,二者大体相差无几;第二,以内容解释概念的倾向,以陈秉公和邱伟光老师为代表,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的具体内容;第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特性,张耀灿和郑永廷老师都指出了这一特点。

近年来关于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的称谓逐渐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研究会一直继续下去,就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在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时,学术界仍然存在一些分歧,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和磋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观点也有着相通之处,学者专家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7-28.

[2].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3]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8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是我国高校工作中一项根本性的、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布实施;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印发;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颁布;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印发。这一系列重要的文件成为指导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理论来源。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严格按照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文件和要求,积极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育人工作,为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持续推进,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这些都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不断深入创新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现状

截至2015年5月,我省共有本、专科高校共计131所。各高校严格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落实相关文件要求,扎实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组织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省各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整体上可以分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路径。理论教育主要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来承担,实践教育主要由高校党务和政工干部、高校辅导员来组织开展。

1.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进行。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方案,当前本科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问题研究》五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科大学生开设了以上五门课程的前三门课程。针对研究生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也已经形成专门的设置方案。 同时,在我省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硕士点的高校已有13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学科支持和人才保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各高校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在组织保障和教师配备上加强落实,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随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的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

1.2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主要是以高校辅导员、高校党务和政工干部为主体来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工作。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我省各高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从大学生来到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就担负着光荣的教育、指引、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光荣使命。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强、事务性强、工作领域广,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方方面面的整体性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势的深刻发展变化,也对高校辅导员、党务和政工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

2提升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路径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环境、内容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问题洞察力、积极研究和开展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我们认为,当前我们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2.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能力建设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能力建设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要求各高校必须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当前,我省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由党务和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等构成。近年来,随着我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迅速扩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体年轻化趋势显著,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活力。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一些青年教师的成长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标准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些专职辅导员还缺乏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这些都对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当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学习力度。(1)依托省级党校和教育部设置在我省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资源,建立制度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轮训制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使培训工作常态化。(2)依托我省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和大别山干部学院,及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规范化学习轮训。(3)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政工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向基层实践学习的能力,提升知识和能力储备。

2.2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常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形式,我们发现,我省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中,课内实践教学多于课外实践教学,而且课外实践教学多流于形式,很难有效的开展。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课外实践教学开展起来需要解决大量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从而使课外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在学习完理论课的基层之上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开展的是否成功,直接会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各高校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充分利用我省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2)将大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专业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担任实习阶段指导老师的教学制度,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应当积极和本校团委、院系密切联系,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联合运行机制,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2.3引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互联网在他们的生活世界里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领域。网络在带给大学生们便捷的资讯信息和生活服务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信息,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有着消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开发、建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网络建设,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热点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牢牢把握网络宣传思想的主阵地。

2.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成长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是应对当代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应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现实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光荣任务。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自身的成长、社会的需求、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生导航,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绝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点一滴,积极引导,更需要广大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社会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殷切希望。

2.5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性,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新要求,它不仅包括高校内部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创新,还要求高校间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创新。对于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性,应当在现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党务和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协同性,互为合力,形成互补机制,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发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路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整体理论和实践水平。对于高校间的协同性,则要求处于同一地区间或者同类型院校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积极加强沟通、学习、交流,共同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交流新经验,以达到高校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共同提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性,有助于高校内部和高校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内部化;专业化;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朝着更加专业和科学的方向不断发展,不论是在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相关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在更加精确、系统和现代的教育内部化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概念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科专业性和学科科学发展要求建立起来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学科建设、相关学术研究以及教育实践工作中主动地构建自身专业学科知识架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发展和自我建设。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部化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要将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与教育本身、教育主体和客体等进行有机融合,在学科建设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促使教育相关内容组成统一有机的系统,构建专业的、科学的、独立的知识架构体系和教育活动体系。根据上述概念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基础和立足点,不论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建设、相关的学术研究活动还是教育实践活动,都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主要的活动对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当中,理清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立足的点,从而更好地确定教育主题和教育理论。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核心是要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政治思想实践发展活动,具有独立、自足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具有很强烈的专业色彩,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概念和特征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内部化,一个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内部化,还有一个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的内部化。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部化就是建设自身的学科、研究自身学科的问题以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的学科认识体系

当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部化倾向十分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在学科建设自觉性上十分欠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科建设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要从学科发展的规律、学科建设的态度和学科建设应当遵循的理念等方面采取措施,这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构建的学科认知体系。为了在学科建设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培养和建设自身扎实的专业素养,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定位、内涵、特点和学科价值等等。要做到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培养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情感认同,只有在情感和心理上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能够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到坚定。其次,要自觉培养自身的学科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行自身的学科职业伦理建设,这样才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育过程中做到爱岗奉献、积极努力,从职业认同和职业理想方面坚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念”。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判断出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学科发展路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有序进行。

(二)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是指在思想政治的认知、理解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研究内容进行探讨,要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核认知当中,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科学探索体系。而这一科学探索体系的建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敬业的科学研究精神,这样才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相关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科学精神树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求真精神。求真精神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社会发展现实相贴近,教育内容要能够将社会当前真实的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进行客观地展示,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其次,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精神,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重要保证。严密的论证方式、理性的内容分析以及知识的真理性探究等等,这些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理性精神。另外,探索精神作为科学研究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重要精神之一,学科的科学研究、内容规律的探索以及理论和实际的实践联系等等,都需要科学探索精神。通过以求真精神、理性精神和探索精神为主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树立,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工作的科学性。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意识培养

社会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重要实践基础,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工作,需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意识的培养,要注重对社会的分析、认知、理解和提炼,将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深入到社会体系当中,同时也要将社会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研究的内容当中。具体来说,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意识,就要对社会进行仔细观察、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以及注重社会发展的改造方向等等,从多个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使之具有社会关怀性、社会解读能力和改变社会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要立足于社会发展,同时也要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事件、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和批判,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成功的重要体现。

(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

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需要以一定的边界为限,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化必须要对边界有着较为明确的限定和认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边界意识的构建,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条件。边界意识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在思想上坚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应具有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从业要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意识的重要体现。其次,在教育活动中以及学术研究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思想政治学科进行区分,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专业化。另外,不论是在学科建设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对所谓的边界进行研究,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倾向性提出来的,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措施。需要从多个角度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逻辑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4(2):16-21.

[2]叶方兴,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4(9):162-167.

[3]刘基,闫立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思与重构[J].求实,2011(12):93-97.

[4]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从工作研究到科学研究的转型———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部化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14-19.

[5]李萍.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与组织化[J].科学中国人,2016(5):24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