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发展策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6 17:11:26

农业发展策划

农业发展策划第1篇

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0万亩、粮食总产超22.0万吨,力争食用菌栽培量超3.5亿袋,蜂群饲养量24万箱,生猪饲养量稳定在150万头左右,家禽饲养量争超1200万羽,发展山地蔬菜3.5万亩、蔬菜商品基地0.5万亩,发展良种茶园2500亩,全市食用菌、蜜蜂、畜禽、蔬菜、茶叶等五大农业主导特色产业总产值争超35亿元,实现农民、农业、农村、经济、生态和谐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巩固提高粮食生产、提升发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农业项目、推进农业创业创新、强化农产品质量源头控制和农业执法管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保护农民权益、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向组织化、基地化、良种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生态、高效、优质、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农业工作水平

今年,全局干部职工要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要增强责任感。现阶段,农业收入占了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的近一半,发展农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以“工业首位”意识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解放农村劳动力,加速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兴工强市”主战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农业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全局干部要树立高度责任感,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二要加强学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各项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正确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现代农业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提高科学创业创新能力,创新用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三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课题调研领导负责制,全面深入开展调研,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正确应对,化解难题。提高服务农业、管理农业的能力,大胆改革创新,促进农业资源、科技、劳动力与组织形式的高效结合,全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二)多措并举,巩固发展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为目标,认真实施好种粮扶持政策,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力引导粮食生产从小农生产向有组织的规模化经营发展,多举措帮助农民种好粮,提高种粮效益。一要促进土地流转。建立市、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将弃耕的零星土地调整为集中成片流转,规范流转程序和手续,减少耕地抛荒。二要支持粮食生产合作化。鼓励互助合作,土地入股,统一生产经营,发展种粮大户,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扩大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三要发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被称为“田保姆”的农技、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组织,通过托管、代管、承包等形式,为农民提供育秧、病虫防治、机耕、机插、机收等“五代”服务,解决“老人农业”种田难。四要提升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加大投入,建设粮食功能区,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土壤肥力,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优良品种、农技,以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装备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五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积极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开展新型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全力提升农机化水平,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三)提升发展特色农业,助推农民增收

当前,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产业化格局初步成形,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优化经营模式,解决规模不大、基地不稳、品牌不强等诸多问题,解决人才、劳力、资金、技术、土地和加工龙头等要素制约。要坚持以工业化和自有知识产权引领特色农业跨越式发展,持续推进农民增收。一要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农业。实施强农兴农示范项目,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精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拓展市场流通。鼓励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领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工商企业融资,加大现代科技和装备的投入,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化、现代化生产,力促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发展。二要加快现代农业主体培育。为优秀人才进入农业搭建平台,加快培养一批“有学历、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大乡村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把市场、企业、农民、基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生产销售成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三要加大自有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白菇、白银耳鸡、白毛乌骨鸡、*白鹅、中华蜜蜂、*乌猪等地方优势品种是*特色农业的精华,是*特色农业新的增长点,要加大开发力度,扩大保种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推进进“土产品”产业化。四要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市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区域发展规划》和《*市生态畜牧小区建设规划》等产业规划的执行,明确主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农业基地和品牌建设四大目标任务,细化食用菌、蜜蜂、畜禽、茶叶、蔬菜等专项规划,围绕建设五大特色产业带的布局要求,开展强乡镇、专业村、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扶持特色产业区域化发展。

(四)开展农业创新,推动农业新发展

进一步激励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开展农业创业创新活动,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一要创新服务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实施责任农技员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经管理、农机管理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要重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同时,要加快推进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粮食、植保、农机等规范化专业合作社,探索多元化服务机制,拓展农村信息化服务,培养网络农民。二要创新农作制度。以发展循环型、生态型高效农业为重点,以争创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为目标,积极试验水旱轮作、间作套种、种养结合、粮菌蔬结合的高效种养模式。要大力示范推广大球盖菇—单季稻轮作、竹荪(大豆)—油菜—稻轮作、金福菇—金针菇轮作等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和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三要创新农业科技。开展科技创新,继续创新应用生猪“零排放”饲养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再生法技术,示范推广以水稻工厂化育秧为重点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以发展设施蔬菜为重点,积极探索基质栽培技术。四要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应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休闲农业,创新应用温氏商品鸡产业化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五要创新农业项目。创新思路,提前谋划,突出重点,充分挖掘农业项目资源,上下对接,人人参与,千思万虑包装项目,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踏蹋实实规范实施项目。大力开展农业产业招商,广开门路招商引资,倾力服务外来企业发展。

(五)强化农业监管执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促进农业有序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从推广单一技术向推广技术与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并重转变。二要强化规划与政策引导。进一步细化落实主导农产品发展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制订扶持政策,消除污染源,推进农业健康发展。三要健全管理机制。健全农业物病虫和动物疫情预测、预报和监测体系,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的检疫和防疫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强化实施“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主体管理机制、“证明商标+企业商标”的母子品牌管理机制、“行业自律+执法检督”的产品质量管理机制,依托蜂业、食用菌、生猪、绿牡丹名茶、蔬菜、种子等产业化协会,构建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帮助生产企业开展质量认证,促进企业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四要强化农业执法。全面开展小农资整治与规范工作,各乡镇农技站要借鉴虎山街道试点经验负责本乡镇农资整治工作,执法大队要加强面上工作指导。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农作物种子、食用菌菌种的生产经营监管,强化兽药、饲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重点排查畜禽养殖中“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物的使用。五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入口关,在农产品市场建立农产品快速检测点,提高抽检密度,实施产地标识制度,引导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认证农产品创建专销网点。

(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事关农村基层基础建设的根本。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制订严格规范的农村财务审计程序,按照省“三年一轮审、必审、离任必审”的原则,在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审计任务的同时,提升审计质量,强化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到位。要对集体经济较强的村开展重点监管,不定期开展指导检查,以点带面规范农村财务健康运转。二要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服务。成立市、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机构,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统一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协议,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土地流转档案,确保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三要努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以强化农民负担监管,防止涉农收费反弹为抓手,年初制订“一事一议”预决算,制订全市农民负担专项考核,年内开展一次对各乡镇(街道)、涉农收费部门的农民负担普查。开展以贯彻中央、省、市涉农补助政策落实情况等的专项检查,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时,完成全市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换届选举,颁发合作社证明书,使农村集体、社员的利益更趋合法。

农业发展策划第2篇

关键词:都市农业发展与规划;城市化与工业化;建议与参考

1 东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与规划的发展背景

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取得农业发展先机,不断总结最新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实现地区农业化现展,需要不断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具体农业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总结地区一般性发展经验,不断制定相应的地区规划发展前景展望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都市农业以其独特的绿色生态性、现代科技性以及规模生产性在不断地引导着地区农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东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性城市,在实现农业产业的不断转型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有效地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土地稀缺性问题的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之下,进一步发展都市农业对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都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首先要明确其基本发展成果,现代都市农业有利于优化城市农业发展格局,有利于改善城市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地增加,有利于不断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因此,制定切实有效的都市农业规划,应当着重以科学标准、可持续标准为基本规划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思想,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思路,积极构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体系格局。

2 如何不断推动东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与规划策略措施

2.1 不断推动现有用地政策改革

发展都市农业,首要的前提性要求就是要不断改革与创新农业用地政策,在现有的基础上,应当对于农业用地进行严格的把控与限制。在都市与乡村结合部应当尽量减少与杜绝违规用地,进一步划定永久性农田范围,将已经划定为永久性田杜绝再进行建设性违规使用。同时,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切实采取多线措施,加强农业土地规划控制力度,可以开辟农田基本保护区试点项目,在根本上起到保护性作用。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面,要始终坚持科学的用地政策,开展规划与建设比例协调一致的项目标准,总结一般性建设经验,统筹安排,科学梳理,从而达到农业产业园不断发展,项目不断推进的良好效果。(注:引自东莞市政府办公室[2013]32号文件)国家对于农业用地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东莞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中的用地政策改革应当以国家农业用地政策为基本前提,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达到符合地区实际发展的优势政策效果。都市农业发展的优良与否,用地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有关部门应当不断统一意见、协调政策,在实际应用中达到政策的不断健全与完善的优势效果。东莞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用地范围,简化现有的用地手续流程办理。

2.2 不断加大财政性政策补贴力度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技术的提升标准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的体现。在财政性政策方面,应当着重以不断推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为政策前提,在农科专项创新资金、农业高级人才培养资金、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等三个方面不断加大现有补贴力度。同时,在现代农机设备技术应用方面,对农业设施、农机装备、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等各个方面设立专项补贴资金。东莞市也可以根据地区发展经验与地区农业实际生产需求,开展农业设备补贴与示范性基地补贴等措施。在东莞市农业产业园建设方面,为了不断推动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当着重加快一些财政性补助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园区基础性设备建设、发展专项奖励资金、乡镇级的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及多种措施的配套资金建设均可以作为农业产业园的财政性补贴范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续的产品销售环节,由于都市农业发展的独特性,应当以实际的农业产品销售市场为基础,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确保农业产品市场稳定。(注:引自东莞市政府办公室[2013]34号文件)东莞市目前可以再市级土地流转示范性政策方面加大补贴力度,将原有市级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奖励补贴增至30万元,科技示范户奖励补贴增至5万至十万元之间。

2.3 不断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土地流转政策方面,东莞市对于土地流转5年以上以及经营规模50亩以上的流转双方进行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在后续推动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全面推动地区土地流转奖励政策的落实与发展,不断推动与扶持地区农业企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注:引自东莞市政府办公室[2013]34号文件)特别是在农合组织的建立过程中,应当加大对农合组织的重视力度与资金投入,积极投入专项资金,创新发展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除此之外,在推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中,还要不断增加现有的农田补贴标准,鼓励与发展地区农业品牌,实行重点奖励措施与政策,对地区农产品品牌要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对于都市农业发展而言,除了基础性措施,还应当积极开展多项发展措施,农业产业转型也可以进行第三产业转型措施,实现产业转型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产业转型需要现代机械化农业设备的支持,东莞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改革开放工业建设前沿阵地的优势,加快引进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产业,对这类企业进行一定的帮助与扶持。

3 东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与规划总结

对于都市农业的最终发展,还可以采取相应的科学配套措施,积极总结国内外先进的农业发展经验,要在不断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地区发展环境、加强土地流转方式的管理与控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农业产业扶持机制与措施等方面不断进行政策与资金支持,同时,还必须要不断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最终促使地区都市农业的不断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健,王薇,华景清,等. 苏州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0(06):629-630.

农业发展策划第3篇

【关键词】 “三农”问题 现状 对策

1 我国“三农”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分散经营模式造成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不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基本上沿用传统的经济劳作方式,生产工具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与现代化和机械化的农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小型分散的农业经营模式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分散经营和小规模经营成本比较高,而且缺乏统一的指导,很难与市场对接。农民对经常变动的市场很难准确地把握,农业市场信息滞后,农民很难改变土地经营高成本的现实,很难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最终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农业效益低下的局面。

农业人口过多、文化素质过低。人多地少是“三农”问题的产生的根源。我国13亿人口中,75%左右的是农村人口,农村的土地资源有限,成为限制农村发展的颈瓶。农村现有的土地资源不能够解决更多农民的就业问题,不管政府如何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采取一些发展农业的措施都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大约8亿多的农民中,多数人的文化水平仅仅是初中程度,甚至更低,文化程度导致农民的劳动技能比较低,农村的产业结构很难改变。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农村有限的土地无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大量剩余的劳动力流向城镇,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限制了劳动力自由的流动。虽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农民流动的自由度加大,但是城乡分割制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主要在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险等方面上城乡之间存在着两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合理的流动,是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永远摆脱不了农村。

现有的土地制度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为了稳定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起初实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虽然土地更变期的延长有利于农民在土地上的精耕细作,但是部分农民由于人口的增加,造成了农民土地短缺与土地剩余的问题,土地制度已经影响到三农问题和城乡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扩大城区,大量征用农业用地。我国的土地市场制度不健全,土地产权不清楚,土地不能自由转让,政府成为土地流转的控制者,根据用地的需要,强征农业用地,农村土地资源大量的流失,农民失去了生存的依靠,致使农村和农民的经济发展更加艰难。

目前农村的管理体制不合理,使得农民不合理负担进一步加重。中央政府曾经三令五申要求地方政府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民税费问题,自从实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以来,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当时从根本上没有解决问题,主要是我国的基层政权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权责不清,政府管理成本太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证经费,通过巧设各种行政费用增加财政收入,这势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农民承担不合理的收费占收入的5%-7%,是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加重。

2 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及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能看出,当今“三农”问题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政策依赖性强, “三农”自身缺少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和调节机制,而政策却大都具有短期效应,难以保证长期目标的实现;二是政策的着力点大都放在了缓解“三农”问题的外部矛盾上,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将是我们长期依赖的主要政策,但还缺少完整的套路,相关政策目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制度化保证;三是缺少立足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的、而又可自我调整和实现的政策蓝图。

2.1 要持久深入地分析“三农”内部的根本性矛盾,力求找出“三农”内部的政策发力点

无论我们转移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给予农业部门多少补贴,都不能代替农村自身的发展,都无法因此而自动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内部仍将滞留以亿计的农业人口,在我国人口达到高峰16亿时,即使农业人口比例降到50%以下,届时仍将有7~8亿农业人口。很显然,农村社会不能坐等现代化,必须有更多的符合各地区实际的农村各产业政策的推动和革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当前的现状是,农业处于高度分散的经营状态,产出效率已达到一种峰值状态,很难再出现任何大的突破;不发达地区的乡村型第二、第三产业如果没有结构性调整和体制突破,同样也面临发展乏力的困境;这些都与农村现代化所要求的产业化经营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而几乎任何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现状的政策构思都会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土地产权制度如何调整才能有效,同时又能满足依赖土地生存的庞大农业人口休养生息的需要?乡村经济制度的变革与人的生存保障不是两个问题,而是同一问题的正反两面。

农村经济具有先天的分散性,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条件、发展机制大不相同,无论何种制度都不能使之实现与城市经济一样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基础薄弱,积累缓慢,投入动机不足将长期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还像发展城市一样来发展农村,把市场看成是万能之手,把经济发展放到至高的位置,那么经济规律自身的不同步性将给农村社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将长期占据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业人口也必将长期承受经济不平等发展的后果。

(1)解除一切可以解除的农业和农民的经济负担,让农村收益完全投入于农村,让农民收益完全自用。减少甚至完全取消农户对地方财政的供养,地方财政不足可通过国家财政转移、非农部门税收和地方政府精简三个方面来解决。让农户具有从毛收入开始的自主支配权,在政策的引导下,最大程度地激发其投资生产经营的动机。

(2)长期坚持以资源投入(如资金、科技)为主的政策性支持,投入力度应依据实际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不能被简单的增长比例所限制。应在乡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再发展教育方面进行大的投入,建立起人力资本培育体系,实现基础教育的平等;应在乡村卫生和医疗保障上进行更大的投入,建立起保障农村人口的生存尊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应在乡村基础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保障公共设施的进步;应加强小城镇规划和研究,使有限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应加强农业科技和农村生产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给“三农”注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

(3)乡村政治制度应该有更大的突破,使之与可能的经济制度的变革相适应。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旦形成就有自动反馈和调整的能力,而政治制度却容易形成官僚化机制,并具有自我固化的特质。为扩大乡村民主和自治能力,我国已普遍实行了村级直选,希望能够提高人民的民主参与水平和发展的积极性,但这还远远不够。且不说村级直选的实效如何,在农村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下,这一制度对提高乡村经济的集约化、一体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对缓解乡村制度矛盾、释放生产力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可以说仅具有象征意义。应考虑实现乡级直选甚至县级直选,给农民以调动经济资源的主动权和实质性的话语权,反向策动基层政权更好地为地方服务,为农户发展服务,而不是为上级服务,为经济指标服务。

农村社会首要的问题是发展,而发展与公平密切相关。公平意味着发展机会的均等,并有权避免贫困,发展应该取决于个体的努力、偏好和能动性,而不是其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民族或性别。公平意味着市场中和市场外的各种制度不会因个人贫富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权利。可以说,在农村不能只就发展谈发展,还应该看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是否具备。经济自主、政治语权、公平合理的公共服务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

2.2 加强政策的科学规划能力,推进政策效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严密而有效的政策推动机制

从历史轨迹上看,我们针对三农问题的对策往往是纲领性的,虽有提纲契领的目标,但又屡屡存在纲举而目不能全张的难题,具体到政策实施层面往往有鞭长莫及之憾。以小城镇建设为例,在宏观性政策指导之下,千军万马各自为战,由于忽视了资源、环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从而出现诸多不合理的现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城镇发展相脱节,小城镇规划成为领导体现政绩的工具,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大城镇规模,用地布局不合理,不讲科学地追求高标准,产业发展不佳、就业不畅,等等,这些正是政策规划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过程脱节的表现。政策缺少自我预期和控制,主动纠偏能力不强,从而出现能量巨大的钟摆效应,当负面能量积聚过多时,才会重新向中心目标回归。

就小城镇建设来说,这是国家为解决农村现代化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政策规划,也是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小城镇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联动和统筹兼顾。就这一政策来说,我们应该争取把这一缓解“三农”压力的重点政策做深做透,充分发挥其政策效力,同时还应确保政策的严肃性,做好政策的实施和评估工作,减少政策扭曲现象。比如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小城镇发展政策:一是如何实现科学规划,如何在实践中依托资源禀赋条件,结合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进行统筹规划,形成既与中心城市衔接配套,又与周边村镇相呼应的综合效益高、整体功能强的城镇网络;二是如何确立并发展主导产业,发展市场潜力大、辐射功能强的小城镇来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提高小城镇对人口聚集的吸引力;三是如何尽早破除城乡壁垒,把城镇与乡村真正紧密地联系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四是如何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广辟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五是如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免除农业人口转移的后顾之忧;等等。

所以,加强对已实施和将实施政策的科学规划,推进政策效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严密而有效的政策推动机制是极为重要的,在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政策的运用水平是提高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的重要保证。

2.3 从宏观的视角寻求建立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政策蓝图

从长期和最终的目标来看,针对“三农”问题,必须有整体化的解决路线,因为“三农”必将在某个时候走到一个可以称之为终点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三农”问题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其他社会问题而不再会是威胁社会安全与发展的障碍。如果那就是最终的改革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尽早地在目标与现状之间建立起一套完整而可能实现的路线图,在这一路线图中,要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上针对“三农”问题和“三农”社会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去发现和实现解决“三农”问题的应对之道,逐步建立起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的政策蓝图。虽然这一过程异常艰难,但必须有个开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彻底解决“三农”、“四农”甚至“五农”问题。

在前期可以借鉴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经验,保证“三农”政策的科学性、完善性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三农”政策蓝图应分解为多级、多类别的政策规划,在级别上应由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组成,全部三级规划均列入“三农”政策蓝图的总体规划。上级规划要能指导、容纳下一级规划,充分发挥上一级规划的导向、制约、调控功能,在给予下一级规划自的同时,要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把下一级规划纳入到上级规划可控制的目标范围之内。在对象和功能上,应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组成,全部分类规划均列入“三农”政策蓝图的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要服从于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之间要有协调和制约机制,不能有功能重叠或冲突,区域规划也同样如此。由此构成二维的政策规划体系,同时,通过政策规划的研究和推进机制,以及评估和监控机制,建立起三维的“三农”政策蓝图的实施体系。

参考文献:

[1]白春鹤,臧建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中外企业家,2013(4):34-35.

[2]马庆凤.浅谈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隐忧[J].经济研究导刊,2013(9):56-57.

农业发展策划第4篇

[关键词]红星农家乐 品牌建设 思路做法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红星农家乐音像宝库》系列VCD是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红星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出版的一套服务“三农”的大型涉农音像出版物,经过十多年的精心耕耘,已累计出版了近一千个品种,形成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培训、农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三大系列,发行两百余万张,遍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由于其“实用、先进、权威”,“看得见、易掌握、有实效”,深受广大农村读者欢迎,被誉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好老师,农民科学致富的好帮手,农村文明生活的好样板”。2005年,红星社因此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单位”。这套音像宝库的许多产品被列入总署农家书屋推荐书目,上目品种数名列音像社第一位,其中维语版还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提名奖。该系列产品不但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有不错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农业类音像制品的一个响亮品牌。现将红星社打造《红星农家乐音像宝库》品牌的思路和做法归纳总结如下,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一、深入市场调研,确立“三农”品牌建设目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红星社是1998年正式成立的,当时音像业十分不景气。作为新成立的音像出版单位,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出版定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红星社开展了大量市场调研,分析了“三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三农”读物的市场需求,分析了我国音像业的竞争状况及走向,分析了各大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与专业发展潜力;认识到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国家十分重视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农村的文明生活都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支持,农村出版物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可是,市场上农业类图书虽多,而音像出版物则少而零散,没有先进、实用、系统的“三农”音像制品。如果能尽快策划出版先进、实用、系统的音像读物,无疑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从长远来看也可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根据市场调研,结合社情,红星社认为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规避市场上竞争过于激烈的一些领域,而将主要精力和有限资源用在“三农”音像制品的出版上,打造“三农”音像制品特色品牌。基于这一思路,红星社提出要以“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开启农民就业新门路,倡导农村文明生活新方式”为出版服务宗旨,以编辑出版先进、实用、权威、全面的“三农”音像品牌出版物为奋斗目标,要求社内各有关部门提升选题策划的战略高度,强化市场覆盖的板块意识,健全编辑营销一体化的长期运作机制,实现文化与经济双丰收。

二、从战略高度与长远效益出发,围绕高品质诉求,做好策划与编辑工作

“三农”音像制品的出版,目的是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选题策划应着眼中国“三农”实际,应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大方向,贴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读者,符合市场需求,才会有生命力与发展壮大的空间,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身的优势,形成自有的品牌。红星社的选题策划具体做法如下:

1. 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出发,策划符合农业发展大方向的选题。“三农”音像读物的出版目的是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服务,要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体现特色,选题策划首先必须把握国家农业发展的政策,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大方向。为了做好这一点,社里组织编辑队伍对国家主管农业的行政部门以及科研、推广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国家有关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研究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分析国家农业重大推广项目,从而确定农业音像读物选题策划的着力点。例如,把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策划实用农业新技术类种植、养殖、加工方面的选题;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优质、安全食品生产方向,策划无公害农业生产类选题。由于把握住农业发展大方向,站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高度上,策划出来的选题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影响力,也就有了高品质。

2. 注重农业生产、农民和农村生活实际,在策划选题时认真细化,体现选题的经济、实用价值。“三农”音像制品要对农业生产、农民和农村生活起到指导和实际帮助的作用,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就必须做到简单易学,实用有效,真正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策划与编辑过程中,按照“三贴近”原则,心里装着农民,眼睛盯着农业,脚步迈向农村,了解农民新期盼,跟踪农村新变化,把握农业新需求。为做好这项工作,红星社编辑策划人员坚持深入农村,与农业科技人员、农民交谈,听取真实意见;利用寒暑假机会,通过农业院校大学生进行农村读者问卷调查,获取农村读者需求资料;参加各种农业会议,掌握各种农业新信息。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细化选题策划工作,争取定位准确,切中市场需求。

农业发展策划第5篇

[摘 要] 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是管理学和社会工作等学科共同关心的话题,但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在对广州市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在分析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特点、面临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社会工作理论为依据,从理念、方法和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了小组工作介入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探索,以期增进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生涯规划 小组工作

一、前言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依据社会环境的变化确定其自身角色,选择职业生涯的发展策略和方法,组织相关资源构建未来的生活方式,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行动通常只是在工业社会中具有意义。

当农民从乡村到城市,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以人力资源竞争为主的工业生产方式时,农民工面临着职业角色的重大转换和严峻考验。农民工职业角色的再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凸显了出来,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增进农民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认知和科学行动能力,帮助农民工适应社会转型和职业角色的再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农民工角色定位。农民工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向城市居民的角色转化,每一种角色都有不同的角色集,表现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他们往返于城乡之间,各种角色集互相交织,影响到了他们的角色定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角色扮演。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中寻找一个符合自身的角色定位,平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角色对于农民工来说不是先赋的,是要通过融合外界资源来获得的,即自致的角色,因此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是农民工角色自致过程中的蓝图。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农民工竞争力提升。农民工从农业到工业及服务业,工种转换的跨度较大,以前积累的关于农业的经验已经不再适用于工业生产,这表现在他们进入城市之后往往处于各种行业的最末端。同时,职业转换也意味着生产投入方式的不同,不同于农业生产中投入的对象主要是土地以及农业生产工具,工业和服务业中投入的对象更多的转移到劳动者自身,特别是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源开发,农民工要改变这种被动性,必然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对社会发展有一个预期,整合各方面资源,以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农民工构建新的生活方式,提升其主动融入城市的能力。农民工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本质上是对其自身的时间和空间的重新安排,表现为其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新的生活方式是与生命发展议题密切相关。农民工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就是将涉及生命发展各阶段的议题相关的各种资源以职业生涯目标为轴心重新组织和搭配。因此,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将有助与改变农民工目前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融合进城市生活之中,实现在城市中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此,笔者专门对广州市农民工进行调查,通过发放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当前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方法和内容,以期有助于农民的职业生涯发展。

二、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

1.样本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的选择与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的选择: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仑头社区务工的农民工。仑头社区处于广州市海珠区新镇的东南部,本地居民5000人左右,在本地务工的外来人口8000人左右,外来人口中90%以上为农民工,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主要分布在15家成规模的工厂中,其次是饮食业,本社区有两家大型的海鲜酒楼,其他如商店服务员、饮食摊、销售等行业也有所分布。

调查方法:本次研究通过问卷和个案访谈的形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以行业为依据划分为加工制造业农民工和服务业农民工。加工制造业农民工主要从上述15家工厂中抽取,首先将这15家工厂分为小型工厂(100人以下,共10家)、中型工厂(100人~500人,共2家)、大型工厂(500人以上,共3家),其中,抽取一家小型工厂的所有农民工,一家中型工厂的一个车间中的所有农民工,由于大型工厂每个车间的人数超过100人,因此在两家大型工厂中各抽取其中的一个工种的所有农民工为调查对象;服务业农民工主要从两家酒楼中各抽取其中三个工种的农民工、所有的饮食摊农民工、社区主街所有商店所雇的所有农民工和一个销售团体的所有农民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1%,调查对象分布见表1,对数据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分析。

(2)基本特征。通过对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在调查对象中,第二代农民工(所谓第二代农民工,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从农业和农村中流出并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第一代农民工而言的,1980年以后出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占70.5%,第一代农民工占29.5%;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56.5%和高中31.5%两个程度;未婚占62%,在婚占36%,其他占2%。

(3)务工情况。样本中农民工首次外出务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20岁之间,占73.9%;完全不务农占73.4%,农忙时回去帮忙的占24.1%;没换过工作的占13.8%,换过2份工作的为最多占27%,接下来依次是3份(16.3%)、1份(16.8%)、4份(9.7%)、5份(7.1%);在打工地同时有兼业的情况较少(14.6%)。

目前工作的就业途径主要集中在用人单位招工(27.6%)和老乡、亲戚朋友介绍(46.4%);月工资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元~1500元之间;对目前工作表示满意的占73.7%。

2.现状和特点

(1)规划不清晰,具有比较浓厚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思维痕迹。调查显示,农民工普遍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在200个有效回答中,认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情况“很清晰”和“比较清晰”的分别占10.5%和23.5%,“模糊”的占66%;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了解程度从清晰到模糊依次占14%、25%和61%。

其中,90.5%的农民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有所考虑,从做这些考虑的时间方面看,五年以下占87.5%,五年以上的12.5%,农民工对未来一段时间是否做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规划的时间长度两者在99%的置信程度下的相关系数为0.449,显示出农民工考虑未来发展时一定程度上具有“年”的情节,并且,从相关访谈中也发现有些部分农民工抱着“明年还不是这样工作”的心态,这说明农民工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考虑中具有比较浓厚的农业生产方式思维的痕迹。

(2)目标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资本的长期积累。调查显示,农民工普遍对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定位不明确。在200个有效回答中,认为职业生涯目标很明确和比明确的分别占7%和26%,模糊的占67%。

农民工理想的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经营(34.5%)、技术(30%)、管理(20.5%)等工作类型上,(见图1);希望成为的社会阶层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主(27%)、个体工商户(25.5%)、专业技术人员(15.5%)等类型上,(见图2)。这些职业类型对于学历普遍较低、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农民工来说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训练,同时,为了成为所期望的社会阶层,更需要有相关方面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

(3)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方法与现实环境脱节,农民工实质性发展比较困难。农民工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达成的策略和方法的自我评价普遍较为模糊。调查显示,在200人中,仅有4%和15%认为职业生涯目标达成的途径和方法“很清晰”和“比清晰”,绝大多数(81%)认为“模糊”。

在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实现的策略上,第一位的策略是自身人力资本的提升,第二位的是社会资本的运用,第三位的是外部环境的发展带动自身的发展(见表2)。相应地,在方法上,期望参加培训以提高自身能力成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实现方法的第一种选择,其次是发展人际关系以求进一步发展,最后是创业(见表3)。

然而,在农民工认为现实的务工环境存在的不足中,关于职业发展资源匮乏的占41.5%,其中,主要是培训机会很少,没有可以参加培训的闲暇时间,培训机构太远,没有指导职业生涯发展的人及缺少对外界的其他行业或工种等的信息等。因此,在人力资本提升渠道缺失的情况下,很多农民工采取第二位的发展策略即通过社会资本的运用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但是,农民工在自身人力资本没有得到提高的情况下,通过社会资本实现的转变也仅仅是从一个工厂到另一个某些条件好一些的工厂的转移,整体上说,没有从根本改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4)实施情况不佳,有意忽略某些方面的满足来换取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农民工在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达成的计划步骤比较模糊且存在行动和规划不相符合的情况,在200个有效回答中,认为很清晰和比清晰地分别占3.5%和22.5%,模糊的占74%,在有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了职业规划的农民工(90.5%)中只有13.1%的农民工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安排工作。

调查显示,农民工认为现在离理想的状态比较远的占90.1%,差距主要表现在自己的目标仍未实现(45 %),安全上存在威胁(18.2%),其他依次是情感方面的需求未得到满足(14.2%),基本生活资料(如衣食住行)的需求未被满足(13.8%),尊重的需求(3.8%),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上看,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在基本需求得到大部分满足的情况下开展的,但作为较高层次的情感需求和尊重的需求的比率比较低,说明了农民工是在有意地忽略需求层次上的一些项目来追求自身的规划目标的实现。

3.影响因素

(1)自身因素。从20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农民工对自我(包括对自身的性格和兴趣、能力和技能等方面)认知越清晰,其职业生涯规划越明晰,同样,对社会(包括政策环境、务工环境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认知程度越高,职业生涯规划也越明晰。农民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认知程度越高,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明晰程度也越高,详见表4、表5。

(2)社会因素。首先,在国家政策方面,在农民工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对各项政策的考虑依次是:关于外出务工人员的政策(如工资政策、权益保护、职业培训)、关于自身和家庭的政策(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就学、失业保险、住房政策)、关于农村的政策(如土地政策、惠农政策),农民工面临着就业和在城市中生活的压力,以及自身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发展的问题,国家关于农民工的政策特别是关于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的政策如土地政策、子女就学、住房政策影响到农民工的远景设计。

其次,在社区政策方面,调查显示,在农民工认为其所在的务工社区对于其职业生涯发展来说存在着许多不足,关于职业培训机构缺位的占42.6%,关于信息资源匮乏的占33.9%,关于子女教育资源不足的占23.5%。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关于职业培训方面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培训机构太远、培训费用比较高、缺乏较长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培训活动,工厂没有专门的职业发展指导人员;在信息方面,则主要是农民工对其他行业、其他工种的信息渠道的缺乏,以及一些工厂所在的郊区位置,并且同类产业分布相对集中使得农民工生活在单一行业的环境中,限制了其对其他行业和工种的接触机会;关于子女教育资源方面,农民工一是认为存在着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制度;另一方面是城市中的教育成本比较高。

再次,社区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对农民工影响最大的是单位老板,然后是单位中的管理人员,最后才是单位中的老乡和社区居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中目标定位为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现象。

三、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小组社会工作在秉承与遵守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守则的基础上,将那些面临相似问题或有相同需求的求助者组建为小组,在小组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活动,让组员彼此分享与支持,以期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提升他们的问题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小组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成长。小组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方法,利用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在群体互动中提升能力,不仅提高专业服务的效率,还提升主要服务的效果。小组社会工作既适合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又适合于各种能力素质发展和提升训练,广泛适用于各种社会工作助人实践服务中。将小组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与方法引入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中,是一种新颖的服务途径与方式,有助于提升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水平。

1.介入的理念

(1)平等尊重理念。小组工作强调小组工作者与组员,以及组员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每一位组员都应受到尊重,这样才能在小组中建立起专业服务服务关系。在为农民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中,小组工作者要平等对待每个农民工组员,不因他们身份、能力及性格的差异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差异而有差别对待,尊重每一位农民工的想法和选择。

(2)积极参与理念。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职业发展轨迹的设计,在小组社会工作中,让农民工积极参与进来,让农民工自身来把握职业发展的方向和职业发展的路线,才能确定正确的职业设计,有助于增强农民工对职业发展的信心,提升农民工在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动性。

(3)互惠互助理念。小组社会工作的核心就是组员之间的互助,注重组员彼此之间经验的分享交流、在情感与行动上的相互支持,在为农民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中重点就是加强农民工组员的之间的彼此了解和相互支持,在互助互惠中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提高与发展。

(4)个别化理念。虽然组员是基于共同的问题和相似的需求来到小组,但每个组员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独特的个人特征和面临不同的社会境况,同时职业规划是根据不同个体应有不同的职业设计。因此在为农民工提供职业生涯服务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位农民工的具体实际情况,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

(5)相信每一位组员都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在为农民工提供职业生涯服务中,不能认为农民工文化素质与技能水平低,从事低层次工作岗位,农民工不会有很大的职业发展,而是要相信农民工有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

2.介入的方法和内容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除了上述提到的具有比较浓厚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思维痕迹之外,在访谈过程中还发现农民工还存在着“年年都一样,没必要规划”,“计划没有变化快,规划了也没用”,“农民工职业发展条件差,规划了也实施不了”的意识,还没有认知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其自身的意义,因此在小组工作中可结合农民工身边的成功案例让他们摒弃对职业规划错误的认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2)在小组活动探索和认识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就是要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优缺点等应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调查发现农民工自我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状况的影响较强,针对农民工自我认知程度的不足的现状,在小组社会工作中,根据“镜中我”原理,开展“他人眼中的我”小组,促使农民工在与他人的互动与沟通中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3)对外界社会环境的分析。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考虑到个人所处的外界环境,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从一个相对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到一个现代工业社会,农民工缺乏对新的外界环境的认知,直接制约了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水平。对社会环境的了分析就是为了了解外界经济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影响农民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利弊因素。在小组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者引导组员共同分析外界环境,比如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政策、工作、发展等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达到对外界环境具体生动的认识。

(4)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就是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小组社会工作能更好地协助农民工树立职业生涯目标,针对农民工职业生涯目标不清晰地现状,农民工组员可在小组中表达自己各个阶段的职业目标,其他组员可对所选择的职业目标进行可行性评估,通过小组的探讨与决策,发现和理清职业规划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的组合和搭配,形成不同的方案,自主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方案。

(5)职业生涯目标实施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职业规划目标的达成需要符合组员自身的策略和具体的实施方法,不同的职业目标需要采取不同策略和方法,依据组员的资源和优势形成策略,并采取与之相符的方法。为协助农民工选择切合的职业实施路线,小组工作者可采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农民工在模拟的情境中和相互之间的探讨中认知自身所选择的职业生涯发展策略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决策帮助每一位组员选择出最优的职业实施方法。

(6)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小组组员可以通过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可以进一步通过组员间的社会网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相互提供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的资源,促进职业生涯规划各个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农民工需具备一定劳动就业方面的政策与法律知识,在小组工作中,在小组工作者的引导下,每一位农民工组员可将自己在打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与彼此分享,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习到务工经验和相关的政策与法律知识。

通过小组社会工作,农民工可以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明确目标,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在小组中找到归属感,得到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促进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助人自助,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双平:职业选择与事业导航――职业生涯规划技术(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周明星 咸桂彩:现代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吕世辰 马至正 张崇康:准市民论纲――中国农户非农产业群体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5]刘 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J].江苏社会科学,2002(06)

[7]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7(07)

[8]刘传江 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05)

[9]郭 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社会流动[J].知识经济,2009(08)

[10]余国扬 李汉东: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社会工作介入.现代乡镇,2006(10)

农业发展策划第6篇

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强调,农产品主产区要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保护好生态,在不影响主体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非农产业。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我国西部地区国家层面的农产品主产区分布较广,在全国“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中,有三区九带分布在西部,即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的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油菜、畜产品和水产品产业带和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的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棉花产业带。本文将立足于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现实情况,对促进西部限制开发区农业发展政策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梳理

我国在2010年底印发了《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其中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中提出了农产品主产区这一概念。时至今日,学界对农产品主产区农业政策的研究成果很少,有关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政策研究成果更是微乎其微。有关农产品的政策措施更多地出现在农业和农产品问题的研究讨论中,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更有效地制定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政策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李慧等学者深入研究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脉络,提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主要体现在:农业支持越来越偏向对生产者的直接补贴,而不是流通环节的间接扶持,有利于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实效;农产品消费者逐步承担起农业补贴支持的成本,实现了农业发展的共同承担;价格,财政补贴和直接补贴并驾齐驱,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1]

有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张铁亮认为,国民对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多重功能尤其是生态功能将日益凸显。为了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就应当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调整,使得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得到加强。同时,应当推行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银代人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这样,在为社会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也能为后代留下碧水蓝天。[2]

在有关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政策方面的研究上,都茂庭认为要同时注意和重视农业经济的质效、农民的增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努力做到这三者的兼顾,实现“三赢”。[3]

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农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自《规划》印发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以便更好地根据地方的不同条件实施不同的政策措施。“十二五”以来,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限制开发区的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农产品连年增收、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的好成绩,农村耕地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这对于保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另外,各级政府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政策扶持及投资力度有所加大,主产区内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趋于完善,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环保力度开始加强,主产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值得重视:

1、政策实施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失衡更加严重

农村税费改革后,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县、乡政府的财政减收,《规划》出台后,基层政府却需要承担保护耕地、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更多的任务,另外,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历史欠账原本较多。综合来看,国家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明显不足。

2、政策缺乏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经济矛盾的化解措施

在《规划》的规定下,西部农产品主产区需要限制开发,保护耕地,不能发展价高利大有污染的工业,并且主产区内的耕地不能转化为工业或商业用地,同时,为了保护耕地,保障粮食生产,主产区地方政府需要承担大量的农业财政补贴和各种配套资金,最终,粮食被运往全国各地,主要被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所消费。农产品在经济落后地区生产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用品在经济发达地区生产,这严重打击了主产区农民生产农产品以及主产区地方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政策缺乏对这部分隐性补贴的对策措施。

3、政策协同效应低,执行成本较高

政策实施需要财政、农业、人口、金融等多部门的参与,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同。特别是,由于现行的体制机制约束,支农惠农的资金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但是,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安排以及计划,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较大,无法使支农惠农资金在分配和利用时实现充分的效率,导致重复建设和多次建设的现象频繁发生。[4]

4、政绩评价标准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政绩评价标准还是以GDP主导,这样的评价标准持续下去将会削弱地方政府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耕地保护、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此外,如果不能尽快建立适合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发展战略的科学的有效的政绩评价体制机制,那么可以遇见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将会大力发展工商业,忽视农业发展,轻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浪费宝贵的耕地资源。这使得主题功能区的规划有可能流于形式而不能实现规划的初衷。[5]

三、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农业政策建议

1、政策目标

西部作为我国比较贫困落后的地区,国家应考虑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适当的政策倾斜,以鼓励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农民发展农业、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政策目标主要有: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适合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同时,完善现有的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2)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在西部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主产区内,鼓励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挥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作用。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多方位引导农产品企业向西部农产品主产区集聚,发挥政策指引作用,支持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体系。

(3)控制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强度。通过政策倾斜,鼓励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加强西部农产品主产区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生态友好的范围内努力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4)加大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加大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做好公路、桥梁、铁路、航运、空运整体建设,确保在各种情况下农产品运输渠道的畅通,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

2、政策内容

(1)财税政策。加大中央财政的纵向支付力度和横向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农业的财税支持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应做好资金配套工作并将支农惠农资金有效地发放到地方基层政府手中创新政策支持机制,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农资价格上涨情况,动态调整补贴标准,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

(2)投资政策。加大西部农产品主产区与附近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间的交通基础建设投资,着力建设大能力运输通道;充分运用多项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向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倾斜,如利用财政返还、投资减免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发展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内的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林业等。此外,当地政府还应当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内开发并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及税收优惠。[6]

(3)产业政策。在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内,突出抓好生产大县以及增产潜力大县的建设工作,优先建立一批农产品生产示范性区县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模范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内产业准入标准,严禁高污染、高耗能以及危害生态的产业进入,同时,完善主产区内产业的退出政策,允许并协助原有的“不合格产业”逐步退出主产区;

(4)土地政策。在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内,探索建立并且实施鼓励农地流转的政策措施,使得农民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可以在自愿的情况下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主产区内应以耕地保护为重点,对农田面积进行总量控制,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基础上的家庭农场股份制,并为合作化的家庭农场提供融资、信息、技术、税收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入股转让来集中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人口政策。在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内部,着力消除落后的户籍制度和层次过低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内的人资部门及社保管理部门应当探索建立就业联络机构,收集劳动力主要流向地,并及时向农民公布就业信息。同时,提供相应的就业教育服务,免费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此外,较为先进的城镇化地区应当增加几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使外来务工人员可以享受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引导人口向城镇化地区转移。[7]

(6)环境政策。加强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内农民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危机意识,大力倡导绿色农业,通过逐步减少对化肥、农药的补贴,增加对有机肥、生态肥的补贴来改变农民的固有生产方式,政策应更多的关注农产品生产大户,或以此为试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低毒农药的采用;探索建立和实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

(7)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加大对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内农业水利灌溉设施、大型农机具等的补贴,增强主产区农业生产抵御气候环境不利变化的能力;提高主产区对“绿箱”政策的利用力度,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检验检疫、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质量安全的政策,加大农业科研投入,研究优良农产品品种,开展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估工作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8]

(8)改革政绩考核标准。探索改革西部农产品主产区旧有的政绩考核标准,将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率、农产品产出量、耕地保护情况、生态环境状况等纳入考量并赋予更高的权重,以鼓励主产区地方政府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慧.中国农业政策补贴的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3):288

[2]张铁亮,周其文,郑顺安.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补偿浅析―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J].生态经济,2012(12):27-29

[3]都茂庭.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1(67):2-10

[4]魏后凯,王业强.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J].经济学动态,2012(11):49-55

农业发展策划第7篇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对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村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必将加快推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人口就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从而激发农村的生产力和农民的创造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上有利于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的平衡。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稳定集体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等也将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切要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服务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奖励和扶助的力度,切实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面向封闭性人口并依赖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制度,切实推动相关的强农惠民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协调,切实帮助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民生问题,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的自然平衡,为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动参与农村的各项改革发展,力争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协调。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20*年全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以及人口计生委等14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人口发[20*]104号)精神,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域的改革发展,主动介入到各项改革试点方案或具体政策措施的酝酿制定过程之中,积极开展其对人口发展特别是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影响的评估,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相关的农村改革发展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相适应、相衔接、相促进,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要重点关注、研究各地制定的鼓励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以及集体林权收益分配等涉及个人和家庭的利益分配的具体政策措施,努力避免简单地按人口数量分配各种集体福利、财政补贴以及置换住房、安排公寓等,力争以家庭作为各种利益分配的主要单位;确需按人口数量分配的,要适当照顾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鼓励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防止发生多生育子女多得利的现象。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以征地面积为主要依据计算和分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对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予以照顾。要积极协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免费公共卫生服务、住院分娩补助、免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危旧房改造等政策措施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予以优先优待。

三、积极推动构建城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发展新格局。

农业发展策划第8篇

[关键词]有机农业;政策;德国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从2004年以后,有机农业面积有明显成长。根据中国2009年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有机产品市场成长率为30%,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都市区,主要作物包括稻米、蔬菜及水果。根据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Organic Agriculture, FiBL)和IFOAM统计资料,在2010年中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在澳大利亚、阿根廷、美国之后,列为第四位。我国有机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有机农业生产成本高、消费者消费观念落后、有机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差、有机农业监管基础薄弱等。在全球有机农业发展历程中,欧盟是最早制定有机农业支持政策的国家(组织),因此欧盟有机农业政策,在全球居领导地位。因此本文以欧盟的代表性国家,德国为例,介绍其有机政策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我国制定有机农业发展政策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有机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德国除了早1989年首度制定有机农业补贴政策外,还加强有机法规、奖励有机农民、成立消费者组织等有机农业行动计划,促使有机农业持续成长,至2010年有机农地面积已占全国农地面积将近10%。

1.德国有机农业补贴政策

德国以联邦农业部所制定的政策内容为原则,各州的农业机关具体制定和执行有机农业补贴政策依。各州所订有机农业补贴金额必须符合德国央联邦农业部所允许的弹性范围之内,以2009年至2010年为例,联邦农业部所定有机农业补贴金额包括四种生产类型,各州应依据该项原则订定上限20%及下限30%的有机农业补贴政策。

巴登-符腾堡州为德国各州中有机农业发展历史最悠久,有机农地面积比率最高的国家,因此本文以该州为主体,总结德国有机农业补贴措施。巴登-符腾堡州的有机农业补贴措施属于“农业环境计划”措施之一,“农业环境计划”则是架构于更大的“农村发展政策”(MEPL计划)之下。德国有机农业补贴计划定有四种生产类型的补贴金额,包括“短期作物”、“蔬菜”、“草原”、以及“多年生作物”四种,其中以多年生作物所获得补贴最高。有机农民除可申请有机农业补贴外,同时也可申领农业环境计划下的其他补贴,如栽种牧草作物、栽种覆盖作物等补贴金。根据统计,2010年有机农民从农业环境计划领到的补贴金平均为每公顷278欧元,较其他常规农业的200欧元高很多,对于奖励农民从事有机农业而言,的确提供了较高的经济诱因。

2.德国有机农业行动计划

德国有机农业行动计划设定的目标为2015年有机农业面积达全国农业面积的15%,内容以“资讯宣导”、“教育训练”以及“研究”为政策重心。资讯宣导及教育训练的对象涵盖各界人员,包括生产者、加工业者、贸易商与行销商、消费者以及学生。主管机关定期评估行动计划的成效,作为制定下一步政策的参考。农业部已于2008年及2009年分别提供7500万及8600万欧元以支持有机行动计划的实行。

在研究方面,主要是提供有机农业专属的国家型研究计划,拟定重点研究领域,并制定有效的技术转移及成果传播措施,使研究得以有效运用于实际生产。

在信息推广方面,重要的措施包括:(1)架构有机农业资讯中心网站:网站资讯主要包括:①有机栽培、蔬果栽培、特殊作物、有机加工生产等生产资讯;②从事有机农业相关工作人员(如生产者、学者、学生)的咨询服务;③设立儿童及青少年专属网页,提供有机农业趣味教学及学校教学使用教材。(2)提升消费者对有机农业之认知:展开各项有机农业资讯推广活动,使消费者对于有机生产有正确的认知,进而改变消费者购物行为。(3)举办与有机农业相关的校园活动及提供教育课程,加强儿童及青少年的有机农业资讯宣导。(4)提供业界及生产者取得有机农业资讯的措施:提供业界充分且正确的有机农业资讯,可提高其对有机农业的兴趣,并可扩增使用有机产品的族群。

在教育训练方面,包括农业学校专门教育与生产者之教育训练,相关措施有:(1)制作学校有机农业教材:制定涵盖各种与有机农业相关议题的材,供农业专门学校及生产者使用,教材类型包括教科书、光碟、讲义以及网路资源,可供农业专门学校师生免费下载。(2)专业咨询人员的培训:为培养足够专业及数量的有机生产咨询服务,在农业领域的大专学院中提供着重实作训练的咨询训练课程、举办研讨会课程供常规农业咨询员、兽医师等人员参加、以及提供咨询训练课程给地方有机生产团体(如产销班)负责人参与,借此将强有机农业咨询系统。(3)提供有机生产资材及有机加工可用原料的教材及教育训练给食品业界:藉由制作完整的有机加工教材及提供训练,加强一般食品业或加工业者对于有机加工技术的知识。(4)提供年轻农民及农业工作者更多有机农业相关资讯:举办周末有机农业教育讲习,邀请年轻的农民及农场中高阶主管参加。(5)设立有机示范农场,提供有机农民之间的交流,并提供有意转型有机农业的农民学习机会,也可开放给一般民众参观。(6)提供农民咨询费用补贴,协助分担农民咨询费用。

二、德国有机农业政策的启示

参考德国有机农业政策的内容,有许多值得我国学习之处。针对我国有机农业政策的制定,相应启示为:

1.应该制定综合性的有机农业促进政策。参考德国政策经验,要制定类似有机农业行动的整合性国家有机农业政策,政策内容应涵盖供给面及需求面。

2.充分发挥补贴措施的作用。从德国政策发展的经验来看,有机农业补贴措施对于促进有机生产的初期发展可发挥相当重要影响,主管机关应研究和制定各种有机农业补贴措施以及协助建立农民及各业界合作交流机制。

3.健全有机农业的法律法规。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和社会运动,已经弥散到全球范围,各国的有机农业政策彼此交融,互相渗透。我国的有机农业政策不能只顾国内情况,而要建立完整且能与国际接轨的有机法规。

农业发展策划第9篇

关键词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0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46-02

城乡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一直都是政府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取得不菲成绩的同时,非耕地类型的建筑用地也在日益增加,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是推行新农村的着重关注点之一[1]。随着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针对新农村建设用地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此次研究的主题就是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途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1 统筹城乡建设中新农村建设概况

1.1 统筹城乡建设整体布局和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从根本和大局上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城乡建设。在集约和节约用地的大前提下,结合各个农村实际的发展需求开展新农村建设,避免建筑用地和农耕地、林业用地的冲突,务必对每一寸土地进行合理利用,缓解人均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1.2 错落有致的整体规划布局概图

整齐的街道排列有序,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结构布局,东西向的街道符合北方农村坐北朝南的习俗,也是布局规划错落有致的的体现。鳞次栉比的院落、干净朴素的农家小院坐落于街道的两旁,进入室内可见房间的面积较大,采光效果极佳,基本符合农村建筑群落设计的要点[2]。

2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与模式

村庄建设规划布局是体现与反应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之举,也是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入,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实现城镇一体化不仅是响应党的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更是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创举。

2.1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

从2004年,我国首发《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政策,首次对城乡建设用地提出了增减政策,即是指在新农村建设推行的工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对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用度,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平衡的挂钩政策。此次意在对农村剩余建设用地的重新“洗牌”和调整布局,做到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力求缓和人均土地资源短缺的现状,解决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矛盾,并随后在全国开展试点,就城乡用地增减政策的实施情况开展详细的调查和反馈[3]。

2.2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模式

目前,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模式有3种:第1种,全村定居型,即把分散的居民合并村庄,把新农村定居于相对中心的位置,是相对于周边较小聚落的农村而言;第2种,城郊合并型,把居住于县城和主干道路的居民接纳到城市的周边区域进行统一安置,这是针对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第3种,拆旧建新模式,是指把主要村落的年久失修或者无人居住的建筑物拆掉,在此基础上建造新的房屋,这样就不必整体的迁移,既合理利用了原有的土地,又不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4]。

3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挂钩,其本质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整体重新规划,缓解人均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3.1 提高了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总要求下,对新农村建设的选址很关键,既要避免工业建筑群,又要与交通主干道相连接,和林业用地相错落分布,这样的布局对居民的居住环境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3.2 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减少新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商业用地,建筑各种公共设施,开设集约环保的新工厂,方便居民就业。这有利于产业合理布局和土地集约化,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3 助推城乡规划建设

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紧张是一大难题。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对于节约出来的土地,或是农耕用地,或者林牧业鱼塘业,集约化农耕,都是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可提高农民的额外收入,使土地规模效益增加。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为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明新的发展方向[5]。

3.4 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作用

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有利必有弊。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中,由于实施过于急切,易损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切身利益。有的新农村模式选址不当,不利于农作物的成长,对农业会有一定的冲击;或者工业用地、交通占地与新农村建设的冲突,造成城镇利益优于农村利益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6]。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知,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政策在根本上对新农村的宅基地建设和规划做出了量化规定,既能对新农村的房屋建设提供合理和充足的建设用地规划,同时也可为城乡统筹规划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设计。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土地资源合理应用,避免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冲突起到实质上的帮助作用。希望可以为以后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规划,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和可行性建议。

5 参考文献

[1] 韩清怀.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思路探析――以人口的流动性与宅基地的区位固定性之矛盾为视点[J].城市发展研究,2010(8):137-140,146.

[2] 杜军,廖和平,唐娜,等.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153-159.

[3] 郭哭成,黄专伟,李何超.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利刃――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9):24-26.

[4] 张宇,欧名豪,张景泉,等.该怎么挂―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9(13):13-1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