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发展状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6 17:11:25

农业发展状况

农业发展状况第1篇

    一方面,“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0.32%,农村劳动力过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但同时,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可见我国农民收入仍然偏低,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邓小平在1975年8月就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农业要现代化,才能适应工业的现代化。工业越发达,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这就要求工业支援农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专门强调了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个主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农村信用社在小额贷款业务中的优势地位

    2.1农信社发展小额贷款的环境优势

    一方面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实力雄厚的全国性大银行或者逐步撤离或者不愿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1]。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政策的管制,使得非正式的金融组织难以进入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基本上是处于垄断者的地位,使其在刚进入小额信贷市场时就具备了别的金融机构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2]。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向前发展,农村金融市场领域必将会吸引新的竞争者,农村信用社在当前条件下率先进入小额信贷领域可以占尽“天时”和“地利”。

    2.2农村信用社在业务经营方面具有的优势

    由于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城乡,离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农村工商户近,使其天然的具有交易成本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在向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农村工商户提供小额贷款时占得了先机[3]。然而那些大型的商业银行和新兴商业银行因为还没有健全的网络体系或与农村金融市场接近的组织机构体系等,要进人农村小额贷款市场,相对来说困难较大。这导致了农村信用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市场的主要供给者。

    2.3农信社在资金和政策上的优势

    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在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过程中,实行区别对待,一直对农村信用社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存款准备金政策方面给予了农村信用社一定的照顾。比如,人民银行只要求农信社执行15.5%的存款准备金政策,而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将国内其他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到21.5%,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到达了18.5%,对于A类地区的农信社的政策就更加的倾斜了,他们执行12%存款准备金政策。虽然近两年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在上调,但农信社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比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低2.5个百分点,A类地区更是低将近5.5个百分点[4]。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对农信社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力。近年来,为了强化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银行面向国内40多家商业银行发行了大量央行专项票据,但这项政策并没有将农村信用社列为发行对象。三是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支农再贷款,使农村信用社正常的信贷活动得到了有效地保证,资金“断链”的风险被基本上消除了。从国家货币经济政策层面看,农村信用社受到了特殊的“照顾”,这一点是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所望尘莫及的,由于存在种种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活动基本上不会出现政策性因素导致的流动性问题。从现实情况层面来看,近年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对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影响几乎为零,甚至还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5]。

    3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

    3.1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运作模式

    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的运行模式是比较简单的。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信贷人员对申请发放贷款的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并以农户的家庭经济情况,主要是其从事的经营活动等内容为依据,建立起农户的贷款档案。第二步,成立以农村信用社人员和农户代表为主的农户信用评定小组,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扬民主,更好地了解农户的基本情况,评定小组也积极邀请村官参与其中,评定小组通过调查讨论,根据农户的个人品质、生产经营活动、还款记录、偿还能力、经营能力等具体指标,对农户的信用程度进行评定。一般分为一般、较好、优秀三个档次。第三步,颁发贷款证。在信用评定小组完成了对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后,农村信用社严格依据对农户所评定的结果,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贷款证(见图1基本操作程序)[6]。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所以,只要农户贷出的金额不超出贷款证上核定的贷款限额,农户在需要贷款时可以携带贷款证随时到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证可以循环使用,真正做到了贷款像存款一样的方便[7]。

    3.2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资金的来源渠道

    像大多数金融机构一样,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信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吸收的社会存款。农村信用社本身网点多,分布广,以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全省共有机构网点5564个,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个网点,每一个较大的村都设有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末,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存款超8000亿元,连续七年稳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信用社有着政策倾斜,例如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使农村信用社相比较其他金融机构具有政策上的优势。2011年,人民银行新增支农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期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1094亿元,年累计发放额1708亿元,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创历史最高水平,对于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发展状况第2篇

一、信贷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性粮食储备贷款方式发生变化,主体业务呈萎缩态势。至2011年9月,永州农发行系统共有粮油收购企业22家,贷款余额15_48亿元,较2oo9年同期下降2.73亿元,下降率为17.2%;较2O10下降4.86亿元,下降率为22-32%,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收购贷款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央储备粮企业。2011年9月末,5家中央储备粮企业贷款余额为3.14亿元,较20o9年年末下降0.76亿元,降幅为l8.72%;较2010年年末下降1.69亿元,降幅为35.o6%。国家粮食储备贷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储粮公司改变对下辖的国家粮食储备库资金供应方式,将20o9年以前一直沿用的按辖区由当地农发行分贷分还,改变为由中储粮总公司统贷统还。这种资金供应方式改变给基层农发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了基层农发传统业务的做大,增大了商业性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资产质量。二是影响了基层农发行财务收入及效益指标的完成。三是由于国储库的部分粮食库存不是当地农发行贷款资金形成的,加大了基层行对库存监管的难度。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贷款发展迅速,贷款集中度较高。到20l1年9月,永州农发行系统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1.69亿元,占全系统贷款总额的50.78%,其中2010年较20o9年增加3.1亿元,增长8%;2011年1-9月比年初增加5.5亿元,增长12%。该行共有9个基层营业机构,其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比超过50%的有6个,其中宁远支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全部贷款86%,新田支行占72%,江永支行占63%。这些营业机构业务发展不平衡,贷款结构不够合理。这种发展态势容易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面对政策性粮油贷款拓展资源缺少时,业务发展过多依重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容易走入发展“死角”。其二,单一贷款品种比重过大,单一贷款客户贷款额远远超过一个营业机构贷款总额3O%以内的最高控制幅度,信贷风险相对集中。

(三)信贷业务营销缺乏科学规划,客户营销后维护难度不断加大。当前在业务营销当中,缺乏科学规划,对区域性信贷业务布局没有合理的统筹安排,容易出现“闻风而动”,“一哄而起”,贷后对客户维护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重营销,轻维护,客户维护意识淡薄。缺乏扩大客户群体,提高增量份额,是农发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的意识,缺少对高端黄金客户要重点维护,一般客户要基本维护,限制客户要监督维护的“一企一策”维护认识。二是重营销、轻管理。缺乏将管理渗透到企业整个生产流程,树立管理好企业也是维护好企业的意识,以至于造成部分客户不顾农发行管理的有关规定,盲目扩张,挤占挪用流动资金。三是重营销.,轻效益。不注重信贷质量和效益的和谐性,缺乏将农发行核心客户放在首位,将黄金客户、优质客户等同于一般客户维护,没有计算客户维护成本,导致客户维护高能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对农发行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四)办贷程序要求高,手续繁杂,贷款审批流程制约办贷效率。农发行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时间较短,与商业银行相比无论从制度完善程度还是经验上都有很大差距。一是目前我行制度规定办理信贷程序要求高,手续繁杂、业务流程太长、层层审批、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不能快速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特别是对存量客户的续贷,成功审批一笔贷款一般需要I一2个月时间甚至更长。二是在对待风险防控上,手段僵化。将原有的封闭管理意识和做法运用到商业性贷款的管理上,陷入层层增加报表分析,层层重复手续来防范信贷风险的怪圈中。三是不能正确处理主业(信贷)与副业(如保险等)的关系。如对保险业务实行捆绑销售,加上评估费、咨询费、企业抵押品的评估过户费等,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四是结算业务种类、服务手段、网银业务、银行卡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永州分行营业部一家优良的美元结算制药企业就是因为农发行信贷程序繁杂,贷后管理繁锁,美元结算服务方式落后等原因,在贷款到期前归还了所有中长期、短期贷款290o万元,转投到其他商业银行融资。四是贷款审批流程耗时耗力。农发行CM20o6系统贷款发放流程是由调查人员发起,经客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信贷管理部门依次审核、签批后,最后提请行领导签批。在日常工作中,贷款操作经常是到了最后的环节才发现有问题,于是需逐一按原流程退回,重新上报。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造成贷款审批效率低下,企业、基层行埋怨多,农发行形象受损。同时,CM20o6系统贷款流程在省级分行时牵涉的处室太多,相关人员都是兼走系统流程,一旦请假、出差导致流程不能在正常工作日内通过,有的甚至一拖半月之久。

二、对策与建议

(一)贯彻落实中央2005、2006年1号文件和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以粮油信贷为主体的业务不能弱化。要坚持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继续发展以粮油储备、购销、加工为主体的信贷业务,并作为农发行立行兴行的基础。一是针对基层行粮食类政策性贷款减少的状况,建议农发行总行与中储粮总公司协商改变贷款方式,由统贷统还改为按辖区内由当地农发行分贷分还。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基层行主营传统业务的份量,增加了利润来源,另一方面能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库存及信贷资金得到基层农发行的及时有效监管,避免了中储粮总公司统贷统还造成的资金链过长带来的信贷风险。二是基层农发行在做到“保收购、保优质企业、不保劣质企业”的原则上,要围绕粮食产业链发展粮食信贷业务,顺应粮食产业新的变化,重点发展粮食贸工一体化、乃至于贸工农一体化的优质大客户群体,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择优扶持”的原则,做大做强传统业务。

(二)客户营销上要做到区域规划,统筹安排,精心抓大,逐步放小。客户营销要坚持择优扶持的政策导向。以执行政策为前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防范风险为核心,实施优质客户战略,对黄金客户重点支持,优质客户积极支持,一般客户适度支持,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予支持。二级分行要对区域内业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对不同县域制定不同的粮油储备、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信贷业务发展规划、不搞“一哄而起”,如:对具备粮油储备、加工条件和优势的县区就以政策性主体业务为业务发展出发点;对已占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一定份额的县区就以农业产业化为业务发展的增长点。在精心抓大方面,要与市、县(区)两级政府衔接,争取营销企业有利润、银行有稳定收息来源的大项目,着重支持惠及面广的道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与土地整理、储备相关的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在逐步放小上,对已准入的资产质量较优、发展前景较好、经营业绩较高、偿债能力较强、银企关系协调的中小企业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培育,将其从小蚂蚁培育成大象,这类中小企业成长后往往是农发行较为稳定的盈利及低息存款的来源,是农发行潜在的优质客户资源。这种扶弱变强的经营理念,符合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宗旨。当然,对于超过风险预警标准,对农发行信贷资金存在隐患的中小企业应坚决的予以退出。但不能一概而论,给予全部退出,这就有孛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宗旨。

农业发展状况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对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也凸显出来,土地耕地的占用滥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显得尤为迫切。1990年,西方部分国家提出了基于生态发展理念建立的新型发展模式,其中以产业发展、工业发展为模式展开的循环经济理念因其既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科学发展观,又兼顾了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效应而得到广泛关注。由此,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对策研究这一课题被提出,研究农业生产、自然和经济如何达到和谐统一成为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方向。鄱阳湖作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在生态农业探索进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本文主要运用优劣势对比分析,辅以经济生态区周边县市德安县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经济数据,分析德安县农业发展规划制度下的优势点,客观地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具有交叉融合性。同时对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现状和历史进行客观分析,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概念和新型农业的理念进行阐述和分析,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论证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化农业的不足和对策,以期促进区域循环发展、可持续良性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2.研究意义本课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着重选取较为代表性的德安县农业产值数据,根据现有观察到数据及其对策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响应“中部崛起”的号召和“生态兴省”的目标,为农村经济、生态提供新思路。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农业发展历史

鄱阳湖地区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鄱阳湖地区稻属植物从野生到驯化的演化过程已经完成。春秋战国时期,政策的影响加上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力得以提高,在当时已有不小的影响力。秦朝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铁犁牛耕的推广和农具的进步,湖区农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随着北民南迁运动的兴起,南方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湖区成为主要粮食供应地之一。唐代开元盛世和宋代的经济重心的南移,耕地扩张,品种改进,作物种类多样化。明清时期,农业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小农经济达到鼎盛,农业稳定发展,湖区农业逐渐向近代农业转型。历经军阀割据,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后,湖区农业遭受重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湖区发展。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组织科技人员对鄱阳湖进行研究并开展山江湖工程。整改成功后,通过发展“四水一牧”(水稻、水产、水禽、水草和畜牧业)产业,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农业发展现状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农业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其中农业又在农、林、牧、副、渔五大生产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稳定,整体而言有所涨势,形成粮食作物生产为主,油料作物和蔬果生产为辅,同时引入棉花和糖料作物种植的农业生产格局。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稳步发展,现代机械科技的不断推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得以不断建设,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大发展方向。本文以德安县为例。201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5193万元,多种经营产值23611万元。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县市农业产值状况对照,其农业产值不尽相同,但比例构成基本一致,且多以经济作物为主。其中粮食作物产量达产值为11582万元,粮食产量44410万元,油料产量5838万元,棉花产量6337万元,糖料产量470万元,蔬菜产量28017万元,水果产量5386万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特点。德安县在2013年中,粮食作物产量达到47804吨,其中谷物产量为46477吨,占粮食作物比重为97.22%;蔬菜产量为37285.8吨,占主要农作物的比重34.56%;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7097吨、10960吨,分别占主要农作物比例6.6%、10.1%。在2014年中,粮食作物产量达到50061吨,同比去年增长4.72%,其中谷物产量为48021吨,依旧占粮食作物比重95.92%;蔬菜产量为38247吨,同比去年增长2.58%,占主要农作物的比重33.08%;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8944吨、111595吨,分别占主要农作物比例7.7%、10.3%。其别的是瓜果同比去年增长49.67%,油料同比去年增长26.03%,说明德安县逐渐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瓜果种植的面积产量逐年增大。经济作物种植中以油料为主,棉花和糖料作物的分布较为零散不均,产量相对较少,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和客观经济条件的提升,蔬果种植也日益发展扩大。总体而言,随着现代技术的引进和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粮食作物及其他作物的单产也在增加,生产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地域状况的多样化而促进了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着农业效率的提升。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优劣势因素分析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因素

1.经济优势因素分析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德安县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网络。德安县面积达863平方公里,占有0.56%的全省面积。利用现有京九铁路、长江航运的优势,东西连接上海、重庆,南北连接北京、香港,且可利用水、陆两路出海,京九线穿城而过,近年建设的合九线(九江至合肥)、武九线(九江至武汉),即将修建的铜九线(铜陵至九江)、九景衢(九江至景德镇、衢州)等几条线路相互沟通,形成骨架状的交通网络,使德安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主要经济区密切连接。公路网络发达,福银高速公路(至南昌1小时,至九江0.5小时),加上穿城而过的105国道,途经的316国道,即将投入使用的昌九城际铁路将令德安成为环鄱阳湖经济圈及昌九工业走廊的中心城市,为促进德安县生态经济区农业生产与市场要素流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自然优势因素分析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德安县干流博阳河全长93公里,县内占79.7公里,流域达863.0平方公里,34条支流,其中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7条支流的流域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水面346.7公顷。充足优质的资源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也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德安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1.自然限制性因素分析土壤的酸碱度(PH值)是作物种植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土壤PH值在6.5时,作物对于各种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是最高的,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较多的重金属元素使该地区土壤呈偏碱或微酸,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但总体而言,一系列良好的土壤条件令德安县成为长江中下游的要成矿带中最为瞩目的地区之一。土壤呈偏碱或微酸,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偏碱微酸的土壤将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生态环境制约德安县地处江南低山丘陵地区,雨水丰富,降水集中,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扩大毁林造地、湿地开荒等行为进一步破坏了该地的生态平衡。水土流失直接导致了德安县种植区域的部分土地退化,直接导致土壤内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出。另一方面,起伏的地形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展开;此外,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类型还不够丰富,其适应复杂地形的能力较差,进口农业机械的价格令普通农民难以承受等也是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3.科技限制性因素分析(1)水资源工程不健全完善的水资源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安全保障。水资源工程开发主要是指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它不仅在农作物生长因水分亏缺而产生障碍时能够及时的予以灌溉补给,确保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使其正常生长;而且当发生暴雨或雨量偏大等原因出现田间积水从而使作物根系因浸泡发育受阻时,能及时地予以排涝,以促使其正常生长环境的恢复。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水资源,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设和完善水利检测预警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检测好水位的状况,以为旱涝情况做好预警和必要的准备,科学监测好水资源的质量数量;2.保护好鄱阳湖水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我调控和修复作用,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的良好循环利用,建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在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从事第一产业“低收益性”,加之外部因素的推动(沿海地区大量劳动力来满足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的长时间流失,使得目前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的现象。缺乏足够科学素养的广大农民也很难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该有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德安县的实际发展情况,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1.育人。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需要培养人才的相应能力,如培育管理人员,则着重培养其经营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开设进修课程,对人才进行系统的培训。2.引人。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福利,吸引高端人才。德安县政府应该积极带头,如开展高端人才招聘会,建立高端人才信息库,为其提供更完善和全面的保障,同时采用更有吸引力的措施,进一步激励高层次人才的引进。3.留人。为人才提供更明确的发展路径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留住人才。4.加强监管,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从而推动德安县人才的素质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德安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华.江西古代农业发展史略[J].古今农业,1995(04).

[2]秦岭.中国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研究与展望[J].考古学研究,2012(01).

农业发展状况第4篇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调查全县农业科技发展状况的活动方案》要求,县政府对全县农业科技发展状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农业科技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县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了全县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全县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等项工作,始终把推动全县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使全县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并步入全省农业科技进步先进先列。

一是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普及率高。按照良种良法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政、技、物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针对全县农业技术需求,引进了具有国际专利的尖端技术产品——硫包膜缓(控)释bb肥,全县推广应用面积达1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年化验土样8000个,配方施肥面积每村100亩;引进生物防螟技术,全县年推广应用80万亩;引进主要用于蔬菜、花生等农作物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全县推广应用面积10万亩以上;引进黄牛冷配技术,至如今,基本实现了这一先进技术在我县的普及应用。据统计,目前,全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综合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其中,机械旋耕、施肥起垅、复式作业应用面积已上升至30%,玉米精量点播普及率已达85%以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普及率近100%。

二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幅度大。我县主要采取送科技下乡、冬春农闲季节科技培训、农业信息平台服务、专家电视讲座、发放农业技术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平均每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次、开展冬春科技培训近20场、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农业技术普及的电视讲座6场、发放农业技术资料50万份、利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每年为农民提供全面丰富的农业适时技术信息达5000余条。通过以上措施,培养起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农民科技骨干,这些科技骨干在各自所在的乡镇村屯发挥科技带头人的作用,有力、有效地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基本上达到了“四会”,即:良种会应用、施肥全配方、生防会操作、化控会应用,全县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热情愈来愈高涨,促进了全县农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全县农业科技开展情况

全县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施玉米高产课题项目,全县玉米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我县是农业生产大县,玉米在县域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不断提高我县玉米产量和生产水平,我县连续5年实施了玉米高产课题项目,取得了玉米产量的连续增长,,不但实现了一年恢复灾前水平,而且玉米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40万吨,在全国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今年,在确保课题项目顺利实施上,我们在春播前及时召开了全县课题项目落实工作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指标分解和责任落实,明确了承担任务乡镇及部门间的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在全县突出抓了“三区、两方、一田”建设,核心区面积亩;示范区面积16万亩;辐射区面积达150万亩。在弓棚子镇弓棚子村抓了千亩方,在肖家乡白面铺抓了百亩方。在三岔河镇东九号村抓了高产攻关田

(二)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作用。

几年来,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我们狠抓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不断丰富了平台功能,使平台集自动语音查询信息、农业专家答疑、远程教育培训、子系统智能触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方便了农民查询信息。在春季备耕、播种阶段及秋季农产品销售阶段发挥了很好的信息服务、信息咨询功能。

(三)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搞好专家大院建设

几年来,不断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选派了三批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队伍已达52人,在扩大特派员队伍规模的同时,我们注重从完善制度、加强引导、强化服务三方面提高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效果。目前,下派的科技特派员共承办领办各类项目40多个,幅射带动全县6万余农户。

截止目前,我县已建设部级专家大院1个,即永平乡玉米新品种示范与推广专家大院;省级专家大院1个,即弓棚子苜蓿草产业化示范专家大院;市级专家大院4个,即扶余玉米大豆科技专家大院、玉米超标准良种化工程专家大院、四粒红花生专家大院和利民种业优质玉米品种研繁项目专家大院。

(四)加大防震减灾的科技投入,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在二中院内建设强震动数字化监测站一处,在永平农科站院内建设打宏观数字化地下水观测井一眼,对地下水温水位等异常变化进行自动化观测,并通过地震监测仪把数据直接传输到国家和省地震系统数据库,有效提高了我县防震减灾预警和防范能力。

上述科技工作成绩的取得,应该肯定地说是,与科技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不开的。自以来,县科技局连续5年被省科技厅评为“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可 以说我们县的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和活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农业科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在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上显得力不从心、不如人意。我县恢复县制之后科技三项经费一直为零,,县人大视察我县科技工作之后向县政府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问题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财政状况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自以来每年都拨出三项经费8万元。但仍属于杯水车薪,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二是农业信息平台满足不了“三农”需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科技与信息需求越来越迫切,信息平台功能建设跟不上农民日益增长对科技信息的需求。

三、今后农业科技工作的安排与设想

在总结全县农业科技工作基础上,我们对下一步工作初步做了统筹安排,着力抓好三项建设:

一要继续抓好玉米大项目建设。玉米大项目的实施明年是最后一年,今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我们要按照玉米大项目的实施方案加大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措施的实施,切实保障春订各项指标的全面达标,为明年该项目的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加强项目引导和服务,激发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热情,推进项目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效果。

三要搞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我们为了提高平台服务功能,向省信息产业厅申报了平台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得到省、市信息产业部门高度重视,但由于某种原因,项目最后被搁置下来。今年我们准备继续向上级申请项目建设资金,把平台功能提高上去。

农业发展状况第5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为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总站抽调职工深入村屯农户,针对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上等水平,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名列前茅。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73万千瓦,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6%,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9,651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7,512台,拥有配套农具19,975台,水稻育秧大中棚20,000栋,水稻插秧机5,713台,播种机3,129台,联合收获机1,389台。现已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合作社6个,水田农机作业协会18个。水稻生产普遍应用机械播种、大中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旱田也是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水、旱田均采用机械整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调研表明,制约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存在误区。

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农户对大型农机具整地、播种、收获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灾能力、节种节肥、减少粮食损失、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等作用认识不足不全。

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盲目地攀比,购置农机具随意性大,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机具小而全、品牌杂的混乱局面。全县水稻插秧机5713台,最佳作业期满负荷作业可机插114万亩,而实际机插只有80.5万亩,水稻插秧机利用率为71%。水稻收获机1,389台,可完成机收作业156万亩,而实际机收97.1万亩,收获机利用率为62%。拖拉机可进行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可进行各种作业70天,而实际全县拖拉机平均作业只有30天左右,拖拉机利用率只有43%。

第二,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机装备中,大、小型机车配置不合理,小型多而大型偏少。全县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仅有12台,80-100马力才64台,一万七千多台拖拉机几乎都是中小型。在秋季深松整地、深翻整地作业中,只有100马力以上拖拉机才能达到理想作业效果,能够达到标准深度。我县每年需要深松、深翻整地14万亩左右,现有大马力拖拉机满足不了作业需要。小型机具作业达不到标准作业、作业质量不规范,不能进行联合作业,重复进地,造成土地板结,耗油增多,浪费能源。机多具少,机具配套比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全县拖拉机保有量17163台,配套农具19975台(套),机具配套比为1:1.2,比较合理的机具配套比应该为1:3。农具相对的不足影响了农机效率的发挥,造成了农机资源的浪费。

第三,乡镇农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发挥不明显。

乡镇农机服务中心设置地在农村,面对农民,本该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农机服务机构,但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没有资金设备等投入,对人员培训少,没有办公地点、维修设施,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维修服务能力差,致使绝大部分服务中心有名无实,已基本失去了应有的服务功能,不能发挥正常的服务作用。

第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局面尴尬,教育培训工作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机安全管理缺少刚性政策、法规支持,使工作经常出现尴尬局面。比如,农机安全检车没有上路权,为工作正常开展带来极大不便。又如,农用机车已达到报费时限而仍在作业,因为对此没有强制处罚规定,致使农机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农机教育、培训由于近年的投入减少,缺少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农机作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好。

全县20xx、20xx年两年分别在清河镇、祥顺镇、乌鸦泡镇、三站乡四个乡镇建立6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国家共补贴项目资金240万元。由农机大户出资牵头,其他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合作社。目标是通过装备大型机械,集中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带动、辐射周边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从调研结果看,合作社自经营以来,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营情况不好。其原因主要是,组建初始,由于分散农户每家都有较多耕地,自耕自种,效益可观,不愿拿出耕地入股,合作社就没有耕地股,合作社大型机具,无活可干,年作业量很少,直接影响收入,只靠对外零星作业来维持经营。

三、对策及建议

第一、对农民认识不高的问题,通过帮助农民分析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使他们提高认识,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要借助媒体作 用进行宣传。利用电视渠道,通过编辑播放通俗易懂的节目向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进一步真正认识农机。

二是要强化自身作用进行宣传。农机人要时刻把宣传农机化为己任,做到工作时间专门宣传,业余时间随地宣传,走亲访友顺便宣传,来人咨询借机宣传。

三是要调动乡、村干部作用进行宣传。乡(镇)和村直接面对农户,做农民工作既便利又有效,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宣传农机化,具有事半功倍的便利条件。

第二,对于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大型偏少的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大型机车的补贴力度,提高单台补贴额度,增加补贴机车数量,鼓励和吸引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针对机、具配套比偏低的状况,立足帮助农户制定可行计划,对利用率低的机、具通过组合或买卖等方式调剂余缺,按生产实际需要达到合理配置。

第三,对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功能瘫患的问题,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资金、项目、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使乡、镇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尽快得以恢复、发展、壮大,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农业发展状况第6篇

[关键词]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对策

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湖南省支付的农业保险赔款已经累计达到了34.5亿元,其中有900万户次的参保群众受益。2014年湖南市场原保费总收入587.73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全省农业保障的保费金额以及理赔金额分别为15.12亿元和7.15亿元,相比于2009年保费金额提高了82%,理赔金额提高了61%。当前,湖南省的农业保险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这为农户合法利益以及农业生产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在农业保险试点方面,湖南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农业保险种类多、工作量大以及涉及面广,同时处于一个试点阶段,湖南省在这方面依旧存在低水平、低效率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若要促进湖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首要条件便是对当前全省农业保险的现况以及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强化全省农业保险市场体系建设,为省内农业保险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湖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保险规模大幅增长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保险业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了很大提升。2008年,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资金补贴额度达到了6.96亿元,其中中央以及省内补贴分别为3.72亿元以及2.53亿元,相比于2007年,中央补贴提高了53%,省内补贴提高了28%。在一系列惠农政策和商业保障的有力支持下,湖南农业保险呈现出许多优势,最突出的方面是增加了保险品种和提高补偿金额。新增保险品种为油菜与奶牛;对奶牛、母猪、水稻、油菜、棉花保险额度分别为4000元(每头)、1000元(每头)、240元(每亩/季)、150元(每亩)、300元(每亩)。目前湖南省理赔资金逐年增加,保险保障作用逐步体现。2009-2013年,湖南省累计支付保险赔款34.5亿元,年均增长12.7%,受益农户900万户次。理赔的农产品范围包括了玉米、水稻、棉花、油菜等主要省内农产品,湖南省已经成为国内补贴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其覆盖范围包含了省内所有县市区。另外,保费补贴不断增长,保险放大作用也明显增强。

(二)险种更加丰富

湖南省在成为国内首批的农业保险试点以来,其保险品种以及保险范围都在不断扩大。2010年,试点县市个数已从几个增加到一百四十多个,参保农户数量平均2000多万户,承保价值达到300多亿元/年。2012年,省内的保险种类已经包含了玉米、水稻、棉花、油菜等诸多农产品。同时,扩大承保规模,将承保面由去年的70%提高到2012年播种面积的80%[63]。同时在水稻的保额上有所提升,从而让其几乎能够覆盖直接物化成本,符合农户需求,提升对农户的保险保障水平。

(三)保险金额及保费补贴比较稳定

湖南省的保险金额根据投保对象的价值来进行衡定,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购买价格,二是在卖出前累计养育成本,比如农作物的养育成本包含化肥、农药、灌溉、耕地和地膜;养殖业的养育成本则包括主要为食物。2015年,湖南省由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理赔品种有10个,包括:水稻、棉花、油菜、玉米、甘蔗、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公益林、商品林等保险。保险金额及保险费率也已确定。如水稻保险,每季每亩苗期保险金额为240元,分蘖拔节期为280元,成熟期为320元,保险费率5%,即每亩保费16元;棉花每亩苗期保险金额为150元,蕾铃期为250元,吐絮期为300元,保险费率8%,即每亩保费24元;油菜保险每亩苗期保险金额为90元,蕾薹期为110元,成熟期为150元,保险费率6%,即每亩保费9元;能繁母猪保险每头保险金额为1000元,保险费率6%,即每头保费60元;育肥猪保险金额500元(可向上浮动)、保险费率6%(可向下浮动),按市场机制运作;公益林保险每亩保险金额为400元,保险费率4‰,即每亩保费1.6元;商品林保险保险金额、保险费率由承保公司和林农自行确定,按市场机制运作。2014年,湖南省内的10大农业保险金额以及保费补贴比例已经出台,如,油菜、奶牛等农产品保险,其保险费用由中央以及省政府各补贴四成,市县两级补贴在一成以上,剩下则由农户以及相关组织支付。

(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湖南省农业保险种类已经从最初的水稻、棉花、母猪(具有繁殖能力)三类,扩展到了棉花、玉米、甘蔗等诸多品种,省内的试点也从56个提升到了123个,在自然灾害后,农业保险能为受灾的农民提供相应的资金,同时也大大缓解了政府救灾压力,这也就使得农民相比于前几年其参保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能够确保农业能够具有更高的抗风险水平。尤其是对那些非常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的产品,其农业保险的作用也就更为突出。农业保险的深入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农户抵御自然灾害水平,其辐射以及带动作用还能够提高保险机构的品牌影响,从而促进与农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发展,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办的地区,农民对其他相关的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参保意识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二、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一)灾害损失的赔付较低

注:数据来源:湖南省保监局统计公报图12007-2013年湖南省农业保险总体概况(单位:亿元)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在2009-2013的五年里,农业保险的平均赔偿率为36.51%,最高时候可达42%。而在这五年里,其他保险业务的平均赔偿率为79.06%,最高时候可达60.68%。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说明湖南省的农业保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财政补贴占理赔金额比例偏高

注:数据来源:湖南省保监局统计公报图2显示,湖南省在2007-2011的五年里,农业保险的赔偿金额中大部分为政府的财政补贴,最多的时候甚至占到全年赔偿金额的77.36%,比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平均高出11.20%,这说明湖南省的农业保险普遍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保险公司未能起到分担风险的主要作用。

(三)巨灾保险支持力度不够

农业巨灾具有波及范围大、不可预见等特点,因此农业保险比一般的保险业务风险更高、损失更大。为了减少巨灾风险带来的高额损失,保险公司一般采用再保险来分散风险或一系列的方式增加保险的购买成本,例如设置更高的赔偿起点、降低赔偿比例、提高保险费率等。但是这一系列措施也将间接阻碍农业保险的发展,丧失了其本身应起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业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受灾面积最广、灾害种类最多、受灾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带来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全国所有省份中,湖南省更是几个主要受灾省份之一,从湖南省减灾委员会的历年数据来看,湖南省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霜冻、冰雹等40多种,特别是干旱、洪涝在近几年里频频发生。在过去的几年中,湖南省平均每年的受灾损失高达150亿元。这给湖南省农业保险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四)农民参保意愿不强烈当前,国内的农业保险模式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高额的保险费和费率不能满足农民的廉价需求。由于农业保险本身存在的风险大,商业保险公司又只能通过提高保险费率才能降低自身的风险,以达到盈利的目的。国外研究表明,欧美地区农业保险费率是一般保险费率的几十倍,就湖南省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省的农业经济落后,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目前,湖南省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在扣除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后,农民手中的剩余资金勉强能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和学习需求,完全无法支付高额的费用来购买农业保险,即使有政府的财政补贴,也难以调动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三、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一)加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力度

1.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作为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是属于一种政策性的保险。政府需要根据地区的特征从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补贴制度。从湖南地区的农业保险补贴工作情况,仍然需要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补贴的范围。纳入湖南省农业保险补贴范围的农作物不够宽泛,补贴不能完全覆盖到湖南省各地区的所有农民。政府在制定相关的补贴政策时,应充分结合国内农业实际情况。那些对湖南省农业生产发展、推动湖南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农业保险项目,同时,农业保险公司又不是很愿意经营的,应考虑先将其纳入湖南省的补贴范围内。还有一些地区的“特色农业”也应该鼓励。除此之外,对于自然灾害较重的地区,易受病虫害的地区,应该考虑扩大该地区的农保补贴范围,提高农保补贴的比例。2.开发多种农业保险补贴方式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主要体现在湖南省政府对其发展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拨付专项资金、税费减免或者其他措施来实现。例如湖南省水稻农业补贴方式是中央与湖南省分别占据40%以及25%,而市(州)补贴则必须高于上一年金额,县(市、区)则需要基于市州补贴额度上补足10%,省直管县(市)新增扩面部分为县(市)财政补贴10%,湘西自治州以及非省直管县(区)扩面部分由市(州)、县(区)承当的须在10%以上。剩下的则为农户以及相关的龙头企业、组织进行支付。湖南省能够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通过对保险系统的全面、分散补贴,从而促进农业保险的蓬勃发展,提升农户收入水平。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社会通货膨胀因素造成了各项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要适当的提高赔偿的标准和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达到减小农户支出、保障收入的目的。

(二)不断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能力与防灾水平

1.建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专项基金,提高防灾水平自古以来,湖南便出现了诸多自然灾难,而在所有灾难中,发生最为频繁、影响最大的是水灾、旱灾、冰灾、虫灾。各种灾害的频发给湖南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农业特大自然灾害和巨灾损失难以避免。目前湖南省的农业保险经营情况是基本保本,前提是这几年基本没有发生巨灾。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若自然灾害的规模较大,则必然会造成农业保险出现极大的亏损。这就使得构建具有一定财政支撑的灾难保险制度是极为必要。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的大小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稳定性有着根本的影响,只有保险公司稳定才能不断提供农业保险产品,保障农民的利益。因此,应该建立一个风险管理专项资金来提高防灾水平,资金可以通过政府划拨、公司自身投入和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获取。2.完善农业保险的协调与监管机制,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协调,建立有力的配套服务体系。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复杂性体现在业务的各个环节之中,还体现在与之相关的各个部门的沟通方面。有关农业保险的相关制度、扶持政策是否能够及时落实到位,往往取决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是否顺畅。二是加强监管,防范经营风险。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性农险的承保、理赔、再保、财务等基础环节的现场检查。督促公司完善大面积理赔预案,规范农村服务网点的经营,严肃查处基层保险机构过多使用行政手段、强制承保、拖赔拒赔等侵害农户利益的行为。建立农业保险项目的风险评价预警和绩效评价机制,完善承办机构农险经营报告制度,创新农险监管方式。

(三)加强农业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参保意愿

湖南省的水稻、柑橘、茶叶等农产品在国内均居前列。而近年来全省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了其产业化进程。虽然这些农产品在产量方面较高,但其加工转化能力较为低下,有八成的农产品还是以鲜销为主,相比于产量的全国前列,全省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农业产值的比例则在国内平均水平之下。而在近些年来,全省已经在逐渐改变这种状况,湖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水产品、棉麻、竹木、粮食、畜禽等加工为主体,其他特色农产品加工为辅的产业体系。湖南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是全国最大的种植业生产基地之一,但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大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收益。因此,湖南省应因地制宜,发挥其有利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地理、地形优势,改革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加快农业生产科技化转变,推进全省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市场化转变。当前,保险业需要从分散农民转变为规模化的行业,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了生产以及流通领域,从纯粹的农产品生产扩大到生产加工,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的受益水平。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组织或者行业的大企业帮助农民打理,从实际上保障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以达到提高参保率。还可以对投保的主体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形成“农户买保险—收益有保障———银行放贷———农户再次买保险”的良性循环。

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全省经济发展的主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当然,这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农户收入、确保农户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对湖南省甚至全国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杜芳 单位:保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湖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unan.gov.cn/zwgk/tjsj/ndsj/201212/t20121210_697976.html

[2]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跨世纪减灾规划.2011-12-16.

[3]周琦.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农业发展状况第7篇

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对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支柱的高效化产业,是以产前、产中与产后紧密结合、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综合化农业,是面向国内外市场和高度商品化的农业,是由科学文化素质高的农业生产者经营管理的现代企业化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为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舞台,也为农业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应从以下三方面满足其需求。

(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专门人才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的新型农业生产者,需要能研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新技术且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和市场意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只有突出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进行全面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和实践技能锻炼,适应具有多产业融合、多技术集成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适应科学化、商品化、可持续化和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特点,才能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担负起为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

(二)提供农业发展新技术

与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相比,现代农业是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和应用。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需要新技术的应用作为支撑。目前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难以保持,水资源短缺,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只有依靠新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现代农业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农产品出口还存在着绿色壁垒,这就要求把农业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过程和加工、贮藏过程,按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生产和管理,发展有机农业,保护耕地质量,减少资源过度使用或破坏,使农业维持良性循环。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担负着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任,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的发展理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强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研究。

(三)提供对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培训服务

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和带头致富的人员,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榜样和示范效应。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汇集了信息、人才和培训等多种资源,在对农村人才进行培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能力。因此,应创新培训体制机制,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挥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主力军作用。

二、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

本研究调查了4所农业高等职业院校(A、B、C、D)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现状。

(一)农科专业发展呈现下降趋势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规模也迅速扩大,但农科专业的数量在4所学校所占比例都呈现下降趋势,见表1。从4所院校的不同专业学生数量分布(表1)可看出:除B院校非农专业为新增专业,学生数量少于农科专业学生数量外,C、D院校农科专业数量都多于非农专业数量,但农科专业学生数量却远远少于非农科专业学生数量。足够数量的农科专业,但不能招来足够数量的学生,这势必会增加农科专业培养学生的教学成本,最终也只能加速农科专业的萎缩。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施

农业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需求,推行与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程度地带动了学院的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形成的结合学校特点的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有:教、学、做融合教学模式,学校教学与岗位标准合一教学模式,“讲、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在教学评价方面也做出了相应改革,加大了对实践内容的考核,专业课程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打破了一张考卷“定乾坤”的传统做法。

(三)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教师素质的提高。随着学院办学法规模的迅猛发展,4所院校教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35岁以下年轻教师所占比例大,初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高,见表2。35岁以下年轻教师所占比例A64.48%,B52.10%,C48.31%,D39.16%;初级职称所占比例A49.15%,B28.48%,C36.15%,D26.63%。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的中年教师是专业骨干,是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农业高职学院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应是建立以老带新、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和农村实践锻炼提高的培养机制,实行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年轻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农科类专业学生就业优势显现

通过对4所院校的2008、2009两年就业率情况调查,农科专业就业率分别为86.23%、95.76%,平均就业率为91.51%,分别高于同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率(2008平均就业率为83.5%)。非农专业两年分别为83.37%、76.35%,平均为79.75%,低于同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见表3。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农业技术专门人才需求增加,农科类专业学生大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给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五)服务“三农”过程中出现

“一厢情愿”现象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是农业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农业院校在实践中结合地域特点,根据社会和农业发展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例如,为地方发展提供的农业新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服务,为提高农民素质、农村干部管理水平和农村技术人员技术更新的多种形式的培训服务,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开展多项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合作企业员工培训等,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职能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然而,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机制不健全,学校“一头热”,企业或农户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等现象,农业职业院校的服务职能不能有效地发挥,反过来也影响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不新,缺乏发展平台

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就是培养新型农业专门人才的大本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搭建多种平台,开拓多条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一些农业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缺乏新意,不能扎实做好校企合作,不能把教学、科研和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应有的平台。忽视了学生未来岗位的需要,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低下和学校发展空间的萎缩。

(二)在专业结构中,服务“三农”的特点不突出

农业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应突出“农”字,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核心,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优势,设立相关产业链上的专业点,构建专业体系。一些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还没有突出“农”特色,农科类专业萎缩,整个专业结构缺乏衔接性和系统性,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服务职能难以发挥。

(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容落实不到位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推行学习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些农业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不能体现以“服务为宗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不能根据工作岗位特点合理安排,教师教学方法保守落后,实验条件不足,教师上课缺乏实践性,教学活动缺乏开放性,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走进农业生产一线,缺乏对农业发展需求的了解,传授的技能缺乏职业性。学生接融不到生产实际,缺乏对实践技能的锻炼和掌握。所以,所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一些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只是徒有虚名,纸上谈兵。

(四)教师队伍结构不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然而,“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在很多学校还普遍存在着,这导致了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不强,不足以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专门人才的使命和重任。高等农业职业院校要制定优惠政策,要“请进来”,把能工巧匠和企业专业人员请到学校任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还要“走出去”,把高学历、年轻、实践技能弱的教师送进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实践教学能力,进而形成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相协调的,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农业发展状况第8篇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应按五大要求推进

(一)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精神要求加速推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要求。随着实践的深入,农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发展不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为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彻底突破“小农”思想的禁锢,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板块经济,尽快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绩要求加速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以人为本的现实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年以来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体系发育完善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关方面和“三农”工作者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三)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镇,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不断变化,这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集约利用土地和加速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机遇,将有利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壮大板块基地规模,突破行政区划和地域界限,加快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格局,不断提高板块农业的覆盖面,把特色优势、规模优势转变成市场竞争优势。

(四)用和谐发展、全面进步要求加速推进。和谐发展、全面进步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设板块基地,发展板块经济,推进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建设集中连片的专业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强大龙头企业(合作社),高起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业走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提高板块基地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振农民积极投身农业的信心,达到城乡差距缩小和农村居民生活状况改善的目的,从而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目标。

(五)用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目标要求推进。又好又快、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就是要大力发展板块经济,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因时、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根据各地特点,以项目引导、协议共建、产业服务为手段,逐步扩大板块基地规模;根据市场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以板块为抓手,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着力培植龙头、创建品牌,促进农业上档升级;根据各级政府的农业投入能力状况,筹措建设资金,避免经济发展畸重畸轻,确保板块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长时期内既能又好又快发展,又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遵循五大原则

根据党的全会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我认为,今后一个时期要遵循五大原则加大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逐步实现强农富民兴省的宏伟目标。

(一)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在自然资源方面,地处长江中游,光照充足,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土壤肥沃,农业条件十分优越,自古就有“熟、天下足”之说。多年来,粮食、棉花、油料、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肉类等产品产量大多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淡水鱼产量及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建设板块基地,发展壮大板块经济。在政策资源方面,除政办发〔〕77号文件、发〔〕12号文件已有政策规定之外,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了新的政策文件。一是发〔〕17号文件,二是发〔〕21号文件,三是发〔〕1号文件,四是发〔〕27号文件,五是发〔〕1号文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资源,加速推进板块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发挥比较优势原则。人多地少是的基本省情。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多的优势,在扩大内需、满足国内省内需求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通过发展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企业。要重点支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的生产,培育其规模、质量、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彰显特色优势农业。要着力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合理分工,相互协作,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农业优势互补。

(三)集中规模推进原则。集中规模推进就是要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土地置换集并,统一开发,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建设板块基地、加工园区,引导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促成生产条件相似的地区实行跨行政区域的生产基地连接和标准化生产,形成大板块经济区和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县市围绕某一农业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业专业大县和农产品加工强县建设。

(四)质量效益优先原则。质量是板块基地的生命,效益是产业化经营的灵魂。在智力保证上,要制定完善培养、吸引农业人才的政策,创造农村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农业规模经营者、农户和职业农民的培训,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靠科技教育进步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在生产组织上,要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提高优良品种的集中度,建设引领现代农业的精品园区、设施园区和生态园区,提升种养业生态环保功能。尽可能避免“谷贱伤农”、“猪贱伤农”等类事件的循环发生,使农产品价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并保持适度增长,使农业劳动者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

(五)维护农业生态安全原则。农业生态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包括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农业环境、保护种质资源、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保障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等内容。维护生态安全,是“三农”建设应有的内涵要求,它意味着“三农”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不能以过度占用农业资源以及破坏植被、污染侵蚀水源、土壤、大气等为代价,必须突出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功能。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产出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要保护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要保护森林,开展森林资源监测;要保护其他的农业资源,包括大气、湿地、动植物物种等。

三、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五点建议

从目前情况看,转变我省农业发展方式仍需坚定实施人才强农、科教兴农、产业富农战略,着力做好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的工作。为此,特提以下五点具体建议:

(一)按现代农业新内涵要求构建有我省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手段是集约化,模式是产业化。现代农业是个动态概念,是农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功能和定位亦在不断丰富之中。几千年形成的农业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到现在发展为“大农业”。所谓“大农业”,就不仅是种植、养殖,还包括产前产后。如产前的农药、化肥、种子等的生产,产后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实际上贯穿了一二三产业。二产,如农产品加工、农机制造等;三产,如“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物流业等。讲农业只是一产业,已不符合发展了的现实情况。尽管官方统计口径没有调整,仍按传统方法计量农业,但这种依靠市场机制配置的商品农业,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和前些年计划经济的农业,确实有着根本的区别。要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和资源特点,构建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也就是“板块基地+板块经济+产业化经营”或“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服务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体化高效产业链。

(二)让农业发展建立在牢固服务基础之上。按自然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农业发展规律要求抓农业发展,求农业进步,把为“三农”发展服务的“三大体系”打牢固。在今后三年内,把“三大体系”建设当作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一样来打。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精心谋划全省县乡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三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一个一个地部署落实,一个一个的拿下,使功能健全的“三大体系”网络有效服务覆盖到每一个乡村、农户、农产品市场及其加工企业。

(三)形成科学的农业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省、市(州)、县三级党委、政府只设置一个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党委而言叫农综委(农村工作综合协调委员会),对政府而言叫农业厅或农业局,统一行使“三农”工作综合协调和行政管理职能,避免政出多门,降低行政成本,力争比江苏等省的这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先进一些。

农业发展状况第9篇

1 四川藏区农业的发展现状

四川省藏族聚居区指四川省境内的藏族人口聚居区,位于川、藏、青、甘、滇五省结合部,地处东经9726~10427,北纬 2757~3421,面积 24.97 万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 51.49%,居住此处的藏族人口数量仅次于西藏。行政区划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18 个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13 个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木里县),共计 32 个县级行政区域,519 个乡镇(其中,建制镇 61 个)[1]。

1.1 阿坝州农业现状

阿坝州紧紧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深入落实中央和省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生态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迅猛,生产基地加速向高半山区、高 寒 牧 区 延 伸 ,特 色 产 业 不 断 壮 大 、效 益 显 著 提升[2]。2014 年,阿坝州农业增加值 11.56 亿元、林业增加值 27.05 亿元、牧业增加值 22.95 亿元。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 7.985 万 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37 万 hm2,总产量达 16.48 万 t;蔬菜播种面积 1.79 万 hm2,总产量达 63.21 万 t。特色产业基地扩面提质,新增农(林)业基地面积 3 467hm2,特色水果产量 15.34 万 t,其中,苹果产量 6.76 万t。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 26 个,全年出栏生猪 38.86万头,年末存栏 33.71 万头;出栏牛 38.10 万头,年末存栏 175.64 万头。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发展家庭农(牧)场 51 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 13 家、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 7 家。建成了一批省级地理标志、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增三品一标25 个、名优商标 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居全省前列[3]。

1.2 甘孜州农业现状

甘孜州依托特色优势资源,以酒、肉、茶、菌、果、蔬、水、药八类产品为龙头,在建基地、育企业、出产品、跑市场、创品牌上下足功夫,有力地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4]。2014 年,甘 孜 州 农 业 增 加 值 达 到 20.10 亿 元 、林 业 增 加 值2.38 亿元、牧业增加值 27.39 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 8.42 万 hm2,其中,粮食、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分别达到 7.13 万hm2、6 675 hm2,粮食总产量达到 24.22 万 t,蔬菜(含食用菌)产量达到 20.93 万 t。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20 667 hm2、特色林业产业基地 22 667 hm2,水果产量达 14 089 t,其中,苹果产量 7 842 t,核桃产量 3 941 t。全年出栏生猪 21.66 万头,年末存栏 28.68 万头;出栏牛 46.00 万头,年末存栏 235.47 万头;出栏羊 26.47万只,年末存栏 104.50 万只;出栏家禽 17.63 万羽。扶持龙头企业 67 家,新增新型经营主体 4 740 个。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 154 个,获得地理标志商标 4 件[3]。

1.3 木里县农业现状

木里县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大力推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 展 ,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不 断 增强[5]。2014 年,木里县农业增加值 23 053 万元、林业增加值 3 526 万元、牧业增加值 23 640 万元、渔业增加值 506 万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5 891 hm2,产量49 771 t;蔬菜(含食用菌)产量 40 063 t;水果产量8 000 t,其中,苹果产量 4 723 t。木里皱皮柑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产品;康坞 4 号、康坞2 号核桃分别荣获大凉山优质核桃金奖和银奖,木里县荣获四川省核桃之乡称号,核桃产量 3 071 t。木里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扎实推 进 省(州)畜牧业重点县建设,鼓励发展一批畜禽规模养殖户。2014 年,出栏生猪 11.36 万头,年末存栏 15.44万头;出栏牛 2.15 万头,年末存栏 11.61 万头;出栏羊8.82 万只,年末存栏 21.09 万只[3]。

2 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交通条件差,制约农业生产及产品销售

四川藏区尽管位邻云南、西藏、青海等省份(自治区),但到成都、重庆、昆明、西安等大城市的出境通道少,且路况较差,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通村道路等级多在 4 级以下,路窄、弯道多、错车道少,只能通过 20 t 以下的车辆。村以下机耕便民道建设严重滞后,仍有很大一部分农牧民的出行难问题未得到解决,阿坝州仍有 1 000 余个村民小组(寨)、20 多万农村人口的交通运输问题尚未解决,生产、生活运输仍靠原始的人背马驮。已建成的机耕便民道技术等级低,95%以上为简易路面,过载能力低,断头路较多,缺乏联结性。

2.2 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投入缺口大

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州、县财政极为有限,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四川藏区耕地分布零散,坡度较大,海拔跨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防灾设施和灌溉设施严重缺乏。以阿坝州为例,在州内 81 733hm2耕地中,旱地占 97.6%,中低产地占 82%(其中,瘠薄型占 49.1%),坡度在 6以下的耕地仅占 12.5%,且 基 本 上 分 布 在 草 地 县 ;坡 度 为 6~25 的 耕 地 占45.7%;坡度在 25以上的耕地占 41.8%。46.2%的耕地缺乏氮素,26.5%的耕地缺乏磷,30.4%的耕地缺钾,近 50%的耕地缺硼,耕地地力等级基本在六级以下。整个藏区中低产田土比重大,保灌面积小,仅占耕地面积的 20%以下。基本上,四川藏区农业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2.3 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人才不足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四川藏区由于受交通、贫困、师资力量、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农牧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只能达到初中或小学文化水平,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盲的存在。由于农业劳动者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而且大量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转为非农就业,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接受新科技、新技术的能力受到局限,制约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本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较少,从事农技推广的基层农技人员少,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短缺和人才不足是长期制约四川藏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集聚资金和人才政策措施还有待完善[6]。

2.4 农产品生产者市场营销意识淡薄

一是市场意识淡薄。四川藏区大多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往往是盲目跟风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判断。二是包装意识不强。由于不注重包装,从而导致产品吸引力减弱。三是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农产品通常没有注册商标,而且农产品品牌促销的力度不够,不擅长进行或者不进行广告宣传,导致营销效果不十分理想。四是价格定位不准。农产品经营企业不注重市场调查与预测,在定价中主观性较强,客观上削弱了农产品价格对市场的开拓能力[7]。

2.5 属于全国生态脆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制约了农牧业发展

在《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四川藏区属于第 6 类生态脆弱区,即西南山地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性表现为地形起伏大、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土层发育不全、土壤瘠薄、植被稀疏,受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区域生态退化明显。四川藏区是生态屏障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区域,山地要素灾害频发,对区域自身及邻近区域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8]。四川藏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其农业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制约了其农牧业发展。

3 促进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四川藏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首先讲保护,其次才能谈发展,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同样必须讲究保护生态环境,以生态保护为发展红线。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同时,要注意适度规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畜牧养殖业,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避免过度养殖放牧出现草原荒漠化。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宜林则林。要利用半农半牧的特点,发展猪沼果模式的农牧结合型循环经济和深度加工型循环经济,即重点加大以动物性(畜牧业、水产业)产品为主的加工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以植物性(种植业、林业)产品为主的加工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开发力度。发展其他类型的循环经济,主要是农渔、农林、牧渔、牧林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要特别注重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充分利用四川藏区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干净的土地,减少或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尽量施用生物农药,禁用高毒高残农药,防止土壤污染,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四川藏区特色生态农业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抓住外部机遇,实现差异化发展。例如,木里县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下优质农产品产业;丹巴县利用超法国波尔多的生态条件,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汶川、理县、茂县依托距离成都较近的优势,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水果产业;国道 318 线附近县域依托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的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在红原、若尔盖、理塘等高原县,适度发展畜牧产业与高原粮油、中藏药材产业等。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更要突出产业特色,融入地方独特文化。例如,泸定的红樱桃将泸定的红色文化融入进来,丹巴的葡萄酒庄将丹巴独特的嘉绒藏族建筑结合进来,道孚、炉霍、甘孜等地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藏族文化为特色,藏家乐、牧家乐要体现地地道道的藏族风格。在开发农产品的时候,要瞄准国内外市场,分析市场需求及来源,错开市场交易高峰,发展错季节农产品生产,如成都市场需求的秋淡蔬菜、提前或延后的水果,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需求的夏季叶菜、中低温食用菌和野生林下农产品。

3.3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

根据四川藏区各区域资源禀赋,结合生态农业的产业特点、市场定位、产品特色、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建设项目等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尽量将特色效益产业布局在最适宜的生态区,以节约生产成本,生产出高品质、高效益的农产品[9]。立足四川藏区生态特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在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发展潜力,推动特色优势资源优质高效转化,在主导产业布局、建设重点、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根据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等综合加以考虑,加快和优先扶持优势重点产业发展。

3.4 提质增效,精品化发展

围绕四川藏区特色优势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生产方式,做强做精,重在质量、重在特色、重在形成精品[10]。通过做大做强川藏高原、圣洁甘孜等品牌,将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的转变,加强区域大品牌与小品牌结合,鼓励县域、企业、合作社在大品牌下创建自己独特的品牌,如丹巴康定红葡萄酒、木里康邬核桃、金川雪梨、小金苹果等。要鼓励县域根据本地产业情况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业大县等品牌,提高县域产业的知名度;鼓励州域、县域面向国家、省申报产业示范县、产业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示范县、美丽乡村等称号,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园区、合作社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