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乡土文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5 17:11:39

农村乡土文学

农村乡土文学第1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农村社会虽然缺少城市社会中设备齐全的各种展馆,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人情,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利用这些资源,学生会感到异常亲切,会大大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而且陶冶了情操。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品读乡土佳作,激发学习兴趣

溧水县位居百里秦淮之源头。溧水自唐代以来雅称为中山。因此,清代形成的溧水八景也被称之为“中山八景”。它们是:琛岭神灯、芝山石燕、观峰耸翠、金井涌泉、龙潭烟雨、洞壁琴音、东庐叠遄、臼湖渔歌等。溧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可谓人文荟萃。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大诗人李白到溧水一带漫游。此时的李白,因得罪李林甫和外戚杨国忠等权贵,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人生正经历着大失意。然而,丹阳湖的美丽风光浸润了他这颗失意的诗心。他提笔即景,一首关于丹阳湖的美丽诗篇便成之于胸中,出之于笔端,传之于后世。这首诗大气而不失细腻,豪放而又清丽缠绵,的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

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家乡的石臼湖竟然与大诗人李白有关,学生惊喜之余,反复吟咏,学生张龙强抑制不住激动,写下了这样一段赏析文字:一个天朗气清,艳阳高照的日子,李白乘扁舟一叶,载酒行吟于湖上。当西天布满了落日的余晖,美丽的丹阳湖水天相接,朦胧间,他仿佛置身于人间天上为一体的奇妙境界。商旅的归帆、渔妇的歌声,让他看到了也感到了劳动的美好和收获的愉快。他想起了自己曾有的抱负,宦海的沉浮,一切是那么虚无缥缈,相比之下,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是那么真实可爱。

我们溧水的无想寺早在南朝时就颇有名气,在吟咏无想山的诗篇中,最为有名的则是北宋大词人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也正是因为周邦彦的这首词,无想山和无想寺的名声才更为大噪。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这首词上阙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无想山初夏景色的优美,对实境的描绘刻画入微,山下的卑湿,引起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怀念,身世相同,深有感慨,从而引发了下阙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漂泊的悲哀。自称为“江南倦客”,曲折地传出了作者流宦他乡的苦楚,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燕子,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安宁。这首词的特点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也都隐约不露,特别是“憔悴江南倦客”是作者自况的真实写照。学生读到此词,如获至宝,工整摘抄之后,吟咏成诵,课后饭余,时而来上几句,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当学习的内容一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那学习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溧水山水风光无限,学生徜徉其间,探寻名人古迹,吟咏文人墨客们留下的诗文,兴致极高。学生归来以游记的形式写成随笔,颇有文采,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溧水的历史,进而让学生更热爱溧水,振兴溧水。

二、收集民俗传说,传承传统文明

寒暑假期间,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假期闲暇时间,多方收集家乡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开学后交上来的收集材料非常丰富,涉及范围广,且多篇有人文思考的深度。比如某学生的《蒸团子》,详细介绍了团子的制作过程,又将过年的热闹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结尾有浓郁的人文气息,表达出他对家乡的一份挚爱之情。另有同学:“嗅一嗅,今年的年味似乎特别香:混杂着煮咸货香,油炸豆腐果香,团子香,还有花香,雨后春泥香,众香齐集,聚出了浓浓的年味”,等等众多对传统的描述和热爱将铭刻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新桥河小白龙救母,不忍离去,频频回望,有了新桥河九九十八湾的传说。赵氏寡妇捐赠出全部家产,建成蒲塘桥;狮子山上贪婪和尚……每一个传说背后,都表达出家乡人对美善的褒扬和对丑恶的贬抑。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挖掘传说背后质朴的传统美德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追求。最底层的也是最质朴的,学生们深深地为此而感动,很多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民间传说不屑一顾了,反而去收集更多的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

三、记录乡村生活,感受纯朴乡情

亲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而农村学子的亲情因生活的艰难而更显纯朴和珍贵。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记录真切的亲情,记录美好的乡村生活,很多生活细节令人难忘,引起共鸣:在村口张望儿子放假归来母亲的背影,突然回家发现饭桌上只有一碗老腌菜……每读到这些,无不勾出记忆,令人热泪盈眶。

纯朴的乡情也令人神往:春天碧绿茶园里的欢声笑语,秋收时节村人的相互帮助,农闲时一日三餐总爱端着饭碗聚在巷口;邻居的热情,村人的善良,乡村的生活总以美好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渗透,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亲近,感受自然风光的秀美,更要用心灵去亲近理解家乡人文精神的美好。与自然对话、与名胜古迹对话、与农村现状对话,在对话思考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见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

农村乡土文学第2篇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一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

农村虽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它充满了淳朴的美,应该让学生走进农村广阔的天地中,让学生感受农村生活之美,教师要做好兴趣的引领和写作冲动的开发。学生作文中冬天的描写多是写雪景,萧索的大地,但现在农村冬天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蔬菜大棚就是农村冬天的又一大特色。冬天,我带领学生参观我们村南边的蔬菜大棚。学生一走进大棚,眼前一亮,棚里绿意盎然,他们大喊:“春天来了。”在大棚里他们看什么都新鲜,不断地向菜农和老师提问题:是怎么种的?如何管理?收入怎样?他们问了个遍。学生们兴奋不已,提笔写冬天就各具特色了。有的写的是《冬天里的“春天”》一看题目就有新意,孩子是这样写的:

我们弯着腰钻进一个黄瓜大棚,里面既湿润又暖和,感觉就象春天一样。只见绿色的黄瓜藤蔓缠绕在竹竿上,藤上结满了黄瓜,嫩绿的黄瓜带着晶莹的露珠,顶端还开着黄色的喇叭形的花,真是美丽极了。原来菜市场里的反季节蔬菜就是这样种出来的啊。

有的同学仔细描写了冬天的黄瓜是如何种植和管理的,大赞现代的科学技术。这次练笔很成功,学生们的选材角度新颖,内容真实。

二 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事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我爱秋天》时,我带领学生观察学校里老师的菜园,有的看到了茄子会说那分明像一个个香蕉,只是颜色不同而已,有的会说那冬瓜像一个个胖娃娃。观察之后,我先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看到了什么?形状像什么?看后有什么感受?然后开始写作。这样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有的孩子就把秋天丰收的菜园描写得栩栩如生。

今天,我们和语文老师一起来到老师的那片菜地儿,啊!那画一样的菜园在我眼前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给这片菜园装点得美不胜收。你看,大大的冬瓜挺着那肥胖的大肚子,像个可爱的大肚娃娃。冬瓜北边是一畦西红柿,每一颗上面都挂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红柿,红的像一盏盏小灯笼。这时,紫盈盈的茄子不时地探出头来,他穿着一身紫色的衣服,到处张望,好像在问:“我美么?”看着茄子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走着走着,又看见了青绿青绿的辣椒,它瘦瘦的身材,像个苗条的淑女,非常可爱……

到了冬天,大雪纷飞,大地银装素裹,带着同学们堆雪人、打雪仗,使得他们精神焕发,热情高涨,心中有说不完的话。然后写《难忘的下雪天》都写出了自己在玩中的感受。乡村的美景变幻无穷,经常带着学生去亲自体会生活,挖掘写作素材,这样使农村学生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三 走进生活,用心观察领悟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三八妇女节时,我让学生每人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令她感动的事,并把他写成文章。学生纷纷表示:没问题,这个简单。第二天看到他们写的作文我也很感动。其中一个孩子写的《我为妈妈捶背》,他是这样写的:

前几天,爸爸出去打工了,妈妈既要忙地里,回家又要照顾生病的奶奶,还要为我的学习操心,累得腰酸背疼。看着妈妈倦容满面的样子,我多么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啊。下学回家,妈妈正在洗衣服,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先在妈妈背上轻轻地捶了几下,说:“妈妈,这几天您太累了,我给您捶捶背吧!” 妈妈对我笑了笑,说:“儿子可真孝顺。”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赶紧让妈妈到椅子上坐下,然后给妈妈捶背。随着我有节奏的捶打,妈妈的愁眉渐渐舒展开了,脸上倦容也一扫而光,还露出了祥和的笑容,一个劲地对我说谢谢。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我大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您节日快乐!我以后会经常为您捶背的。” 妈妈笑着说:“今天给妈妈捶背,我就心满意足了,以后只要你好好读书,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回报。” 听了妈妈的话,我很羞愧。妈妈曾经为我做了很多事,可我连一声“谢谢”都没有给她。如今我为妈妈捶了一会儿背,妈妈却对我说了这么多“谢谢”,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以后我一定要多为妈妈做一些事情,让妈妈好好享受儿子的孝心。

农村乡土文学第3篇

关键词: 乡土文化;农村学校;德育改进;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6076605

根据“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上公布的数据,2000年时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时只剩270万个。[1]也就是说,10年间我国平均每天消失247个村落。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村落的消失势必给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学校是农村思想文化的灵魂高地,在乡土文化传承、创新和改造等方面能发挥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包括德育改进在内的农村学校改进,不仅是提升农村学校德育适切性和实效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审视当前的农村学校德育实际,其对乡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德育价值的隔离、轻视和忽视,是亟需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一、乡土文化离农村德育渐行渐远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农村学生与乡土文化间的隔离。费孝通先生曾生动地描述过百年来新式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的磨合关系。其时,乡村学校不需要开设专门的乡土文化课程,因为学生每时每刻都深深地浸淫在浓浓的乡土文化之中,他们的灵魂刻上了乡土的印记。他们的国家认同、普世情怀,无不以乡土为其源泉,乡土是他们人生的出发点,又是他们精神的归宿。然而,这种和谐的校村关系、德育与乡土文化关系在最近几十年中逐渐变成记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的流失速度也在日益加快,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高考从而将户口关系转移到城市,从而彻底地摆脱农村人身份,一是以打工者的身份进入城市。大学生进城和农民工回家给农村儿童带来了对城市的美好幻想,他们相信在城里有着轻松的工作、舒适的环境、高额的收入,城市成了高尚、先进、文明的代名词。相反,农村是低俗、落后、野蛮收容站。农村儿童开始积极主动地吸纳和模仿城市的一切现象,质疑自身的农民出身、淡化甚至鄙视自身的乡土身份。

如果说农村人进城带动了农村学生主动割裂与乡土文化的关系的话,当今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则让很多农村学生被迫失去了与乡土的情感与道德纽带。最近十几年来,农村适龄人口下降,撤点并校工作正在强力推进,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64所。很多农村儿童需要寄宿到城镇学校。“低龄儿童寄宿,不仅在空间和时间上割断了他们与父母、家庭的联系,也割断了他们与乡土的联系。他们体会不到父母辛勤的劳作,听不到长辈们关于家族、村落的传说,也无法感受到土地、庄稼、丰收甚至自然灾害给村民带来的喜怒哀愁。”[2]

具体到学校内部的教育环节中,农村教育特别是德育并不因所在地不同而附着农村的文化独特性。农村学校除了现代化程度可能跟不上城市学校,学校工厂化、教育流水线化和产品标准化与城市学校没有丝毫的区别。长期以来,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有着相同的德育目标、标准的德育内容和统一的德育活动。在其中,我们只能看到德育的政治统一性,看不到德育的文化独特性。最近十年来,德育和课程改革开始关注到文化的德育功能和德育的文化属性,强调民族文化之于德育的价值,部分地区和学校德育也开始进行地方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然而,学者和教师眼中的民族文化往往是中华传统文化,其德育价值也是在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马克思主义道德本体论中增加本土的鲜活内容。在中华文化的普遍性知识的宏大叙事面前,乡土文化以“组成部分”的地方性知识出现,只是大文化的点缀和附依,丧失了自身的独特德育内涵和价值。可以说,在乡土德育资源开发略显孤零的背后,显现着对乡土文化独有的德育价值的漠视。

二、乡土文化之于农村学校德育的价值

逻辑上,论证乡土文化之于农村学校的德育价值,存在三个重要环节:第一,在学理上,文化与教育、乡土文化与农村德育是否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以“可能”发挥其价值?第二,在内容上,乡土文化是否足以丰富和就地取材,以“方便”发挥其德育价值?第三,在途径上,乡土文化对于农村学校是否具有其德育效能的独特性,教育工作者何以“愿意”发挥其价值?

(一)乡土文化何以“可能”发挥其德育价值

文化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绝非主观的任何组合,而是两者的精神文化本性及其功能的一致性。“德育是文化化的德育,文化是包含德育的文化,文化与德育本性一致,功能上相互承载,它们不可避免地是一种辩证的互动或交互中介关系。”[3]学校德育就是运用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在文化的认可之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当前中国的道德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处在不断变革的社会大环境中,面临着传统文化的割裂、多元文化的碰撞、文化殖民等多重压力。在这种复杂的文化背景中,乡土文化因其无以比拟的民族的和大众的特征,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赋予自身在农村学校德育上的实践优势。

乡土知识和乡土情感是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学校德育,就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出生成长的乡土环境,并培养其热爱乡土的情感和建设乡土的本领。正如台湾学者欧用生所论,乡土文化强调尊重儿童的自身经验、学习方式以及所属的文化与民族,从而帮助个体了解自己、认识乡土,获得积极的乡土认同。同时,儿童在乡土文化的浸染中了解本地区的特色与问题,并通过批判思考和价值澄清,培养服务乡土、贡献社会的热情和技能,并以此为起点,由爱乡而爱国,学会对各民族及文化的尊重与包容。[4]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乡土文化最真实、可感知、可体验,是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俗话说“撒谎瞒不了本乡人”,本土文化的可信度高,学生更乐于接受。在创设德育情境时,如使用高、远、大、全的素材,将很难激活学生的经验系统,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学习到的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而不是“道德知识”,无法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和持续的道德行为。基于乡土文化的学校德育扎根于青少年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道德水平。如安徽省绩溪中学的一位学生在《徽之映像馆——坑口、上庄、屯溪一行》的社会实践论文中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因为走过,所以真实;因为深入过,所以满怀感动与祝福。短短的三站旅行,使我感受到了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为作为一个徽州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愿为绩溪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乡土文化何以“方便”发挥其德育价值

乡土文化是农民群体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所积淀的特定区域文化,是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诉求。乡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它是村规民约的“依托”,是诚信体系的“护栏”,是农业文明的“基石”。这种便利和实用性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西方人从古希腊开始,其文化生活与个人之私人生活分开,同时也就造就了私德与公德两分的境地。而中国文化从儒家兴起之前就融摄礼乐文化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中国古代文化乃直接来自于古代人之实际的劳动经验和政治生活之中。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乡土文化,造成了该文化存在于村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从而为农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提取和整合提供了方便。

当然,乡土文化并不因其草根特点而失去精神和道德价值。历史以来,中国农村讲究诗书耕读,自觉地肯定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价值,而让人的精神贯通其中。文必附于质,质必显于文。农村的日常生活为质,精神文化生活为文。至此,“饮食、衣服、男女居室、劳动生产之活动本身亦皆可自具备一价值而非可鄙贱,亦不只视为一谋身体保存,种族保存之手段工具。”[5]乡土文化按照其负载的事物,至少可以区分为在自然界之农业生产文化、家庭生活之习俗文化、日常生活之礼乐文化,及超越凝练的艺术、文学、等文化。农业生活与其他生活不同,其对人生的最大启示,在于使人在世界上有一实在感。农业按历书活动,使人的行为的精神意义与自然节气的意义交相融摄。各种节日都顺时而定,人们到郊野、水边、登山望月,培养了人们爱祖宗、爱国家,与悠久的儿女之情,这与西方随便定一日子过节是有区别的;农村人的家庭生活讲究夫妇和顺和孝悌之道,一切都围绕血缘和地缘而展开。可能农村人没有英雄崇拜,但一定会崇敬祖宗;农家人讲究“有朋自远方来”,但更练达于“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农村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礼乐文化,凝练于其艺术、文学和之中,并成就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如徽文化、湖湘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不仅成就了各类艺术,也丰富和提升了人的道德精神。如“经世致用”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品格,经历了数代湖湘人的生活体验和传承,深深地影响了近代的湖湘有识之士专注于国家、民族的实事、实功、实效,并成就了巨大的政治抱负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

(三)乡土文化何以“愿意”发挥其德育价值

乡土文化是文化中的常识部分,是一种朴素的生活经验、习惯和习俗,它往往通过故事听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儿童生活的血脉之中。乡土文化的常识性存在方式和故事性传递方式使得学习者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益,这比遥远的英雄故事和纯粹的道德原则或规则宣讲更具有亲近感和说服力。

道德学习与一般的知识学习不一样,前者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学习,后者是关于“是什么”的学习。所谓“应该是什么”,很大程度上被人理解为“历来如此”。乡土文化的家风、古训、礼教等历来都是这样,学习者用不着思考为什么这样,这样做是否值得。“一个生活在礼俗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他每天接受这些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用不着思考的。”[6]乡土文化具有天然的秩序和结构法则,顽固地且自发地左右着人的道德行为,它是道德观念走向理性和逻辑性的天然起点。

乡土文化的常识性道德要素往往通过故事得以传递。故事是范例,“在儿童面前为他们提供一个永久的、优良的范例,是极为必要的”。[7]讲故事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法,“在所有的方法当中,让儿童接受教化、形成礼仪的最简明、最容易、也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他们面前示范那些您要他去做或加以避免的事情。……这种办法诱使他们进行模仿或不模仿的力量,要远胜于任何的说教”。[8]位于杭州湾畔的上海金山区山阳镇,素有“故事之乡”的美称。把山阳的乡土文化通过“山阳故事”引入当地学校的德育互动,学生非常喜欢。乡村故事讲述遥远的过去在他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听故事的儿童却自然地想到自身和现在。外在于儿童自身人和事可以为儿童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点,使儿童在过去和现在、自己和他人联系和比较中辨明关系,辨认差距,并形成自己常识性的道德生活。

三、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策略

(一)明确教育主体的功能与责任

教育理论界和农村教师中不乏先觉之士,早就开始关注和着手于乡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刘铁芳呼吁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是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9],湖北省监利一中尝试从浸染乡土文化起步的爱国教育[10]。但这些努力的效果却大都不理想,或者说不成气候。究其原因很多,之一就是主体不明。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长期以来,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资源开发往往属于教育部门或学校的事情,缺少其他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的参与。第二,乡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往往与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兴趣相关,没有作为农村学校必须的责任和义务。

发挥乡土文化之于农村学校的德育价值,必须从战略上明了两点:首先,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发挥不仅仅是农村学校育人的便利条件,更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11]乡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负有重要责任。其次,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责任,更是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纲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学校的特色办学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必须依托整体环境顺势而为。对于农村学校而言,立足于乡土文化的办学特色不仅能为学校发展获得一种比较优势,更是教育本体价值发挥的重要途径。

(二)把握乡土文化的价值判断与取舍标准

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容易碰到两个瓶颈: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文化的基本态度,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却不一定能分得清。历史上,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容易走极端,要么全盘继承,要么全盘否定。现在我们提出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就必须吸取其先进的成分,何谓先进?许嘉璐认为需要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它是引导人向上的,所谓“向上”,既有物质生活上的提高,也有精神上的逐步走向高尚与崇高,能够激励人,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第二,它需要适合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第三,这种文化是人人能够享受到的。”[12]这三个要素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即让人的精神上更崇高,群体更凝聚,农村学校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时,必须紧紧把握这个基本的价值判断。

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容易碰到的第二个瓶颈是: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如何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如果拒绝多元,这就意味着乡土文化的封闭和凋谢,但如果无条件接纳,则又可能侵吞了乡土文化。实际上,任何地方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与外界文化碰撞后适者生存下来的。同时,任何文化既有体现民族性和地方性之外,又有一些普适性的内容,于人类全体都有用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乡村文化也不例外。如胡适不仅是徽文化思想家的杰出代表,更是世界性的文化名人,我们的教育就不应止于让学生发掘胡适身上的徽文化性格,而更应该让学生看到中西文化碰撞在胡适身上的表现。农村的每个儿童接触的日常范围有限,学校应创造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环境,使儿童在乡村生活中受到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如果道德教育工作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形态,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区分,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在爱自己的文化与道德特色的同时,善待他人的文化和道德信仰。”[13]

(三)实现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教育转换

如前所述,很多农村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并实施了乡土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注重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教育学生。但我们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到由于一些开发者缺少教育学的知识和素养,资源开发和利用有些粗糙,没有发挥好乡土文化在农村道德教育中的应有价值。具体来说,乡土文化实现德育价值转换至少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乡土文化在大众眼中是以生活形态和艺术形态而存在的,一些农村学校的资源开发仍然延续了生活或文化的编排方式,如某学校的调研就是以“名人”、“名山”、“民俗”作为主题的分界线,而校本教材则是用“诗歌、散文、传记、雕刻、建筑”等作为单元标题,这样的编排方式实际上是文学或生活的编排方式,没有尊重不同学段和年龄的心智发展实际。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需要依从教育教学的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编排方法,使学习者由日常生活的经常事到社会生活的政治事,逐渐实现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第二,学校教育区别于乡土文化影响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而后者是随机和潜移默化的。因此,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就不能漫无目的想当然地进行。农村学校需要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设定恰当的教育目标和教学途径,并能进行科学的检测和反馈。

第三,长期以来,教育包办的成分太多,一些学校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往往也是先由教师完成内容上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取优,然后把所谓的精华、真实和优秀的文化传递给学生。我们权且不说教师是否有足够的功底保证自己保留下来的都是优秀的精华,单是这种过滤就让乡土文化逐渐失去了乡土的味道,是没有学生愿意享受这种“高贵的教育”的。恰恰相反的是,教师应该整体呈现文化形态,让学生见识到乡土文化的粗劣成分。我们的每一道德概念与信念,都包含着对相反动机的抑制与克服。教师指导学生在辨别和坚守的过程中,获得道德良知的最大激发以及道德理性的最大生长。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产业化10年消失90万个自然村[EB/OL].(2012-06-07)[2012-10-26]..

[2]万明钢.“文字上移”——渐行渐远的乡村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7):19-20.

[3]郭凤志.德育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

[4]欧用生.乡土教育的理念与设计[C]∥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乡土教育的理念与实施座谈会资料,1994:7-17.

[5]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65.

[6]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7.

[7]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宝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0.

[8]约翰·洛克.教育片论[M].熊春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5.

[9]刘铁芳.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0,(6):13-18.

[10]朱飞,钟瑛.爱国:从浸染乡土文化起步——湖北省监利一中利用乡土资源创特色德育纪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5,(3):10-13.

[1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01).

农村乡土文学第4篇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114―01

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的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接触的写作题材有许多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换句话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善于观察,发现家乡之美

1.善于观察田野风光之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观察、写景的好题材。小麦抽穗、油菜开花、小麦孕果、菜地碧绿、山坡青绿……各具姿态风韵,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各具特色。春天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夏天骄阳似火,热人;秋天硕果累累,金黄一片;冬天寒风刺骨……只要老师能够适时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

2.善于欣赏自然景观之美。让学生欣赏自然景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喜欢的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细致描写。首先要明确写作目标:一是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二是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三是哪处景物是你喜欢的。这样学生就明确了“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

3.善于发现农家新居之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要反映家乡的发展变化,不能说大话、空话,而要采集实实在在的事物,去反映家乡富了、变了,要以小见大。一幢幢新式农家小楼或掩映于青山之中,或镶嵌于阡陌田园之间,厅前小果园、后院依青山,配套一间标准厨房、一栏猪、一沼气池、一冲水式厕所、一卫生澡堂,这就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写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1.亲身体验,积累素材。如今的农村生活条件大多都很好,不少孩子也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也常常不让孩子到田间地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生动。我通过让学生帮家人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麦等一系列劳作,让他们亲自体验劳动的辛苦,感悟“粒粒皆辛苦”背后的艰辛,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学习父母勤劳纯朴的好品质。

2.学农民智慧,选取素材。作文要善于选材,选取有特色的材料,写有特色的作文。“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就概括了栽种的规律;“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大雪勿施肥,冬天大雪时不能给麦苗施肥,因为大雪盖麦有利于麦苗过冬,施肥会加快大雪的融化。这些经过农民长期积累而来的智慧,就要让学生边学边做,边想边记,从亲身感受中,表达赞赏之意。

3.躬身实践,培养兴趣。写劳动,就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不能任其自由“发挥”,造成害怕作文的负面心理。通过让学生亲手做,出力流汗,得到劳动果实,他们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番茄等等,学生会天天盼、天天看,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对这样的素材,学生饶有兴趣,作文才会有物有情。

三、了解乡情,抒发真情实感

1.了解乡情之浓。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像赶农时、互帮抢农活、乡邻间的茶会、修桥筑路、出资出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间的大同小异,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

农村乡土文学第5篇

一、产生原因

1.思想上的偏见。

目前,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乡土教育的认识存在一种偏差。受应式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与其花费时间搞乡土教育,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试题或背诵几篇作文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一些热忱于搞乡土教学的老师常常被视为“疯子”,甚至受到其他人的冷嘲热讽,他们探索乡土教材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2.缺乏统一组织和开发

要进行有效的乡土教学,学校教师必须有权威的教材,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教师、乡土专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研,科学开发乡土教材。既需要大家建言献策、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合理编排,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统一开发。然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思想上认识不够,以致乡土教学大多成为一种无序状态。

3.教师乡土专业知识的不足。

虽然教师的专业素质比较过硬,但在挖掘乡土教材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力不从心,在探索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时就成为他们的拦路虎,使得他们不能把乡土教材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

二.应对措施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乡土教育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督促工作,让教育工作者真正把乡土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动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的弊端就是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学生在认知上的情趣,必须消除他们在实践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现象。当前农村学生学了语文之后,虽然有强烈的表达愿望,但是对于陌生的知识时不知如何应用。乡土教材的有效利用,对于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赋予学习材料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进行效的学习,体验成功,获得愉悦,使之乐学、爱学、富学、美学。乡土教育是传承民族、继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乡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等等,有利于他们爱家、爱乡、爱国热情。

(二)、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联合地方院校、科研机构深层次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保证乡土教材的质量为教师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比如我们可以把务川自治县的人文、历史、地理、景观、矿产等进行搜集整理,科学合理、规范汇编成册。在教学中,我们就能大胆应用、游刃有余、毫无顾忌。其次,要加强对教师课程理论的指导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教师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等基本理论。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倡导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乡土教学的融入要靠教师来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把乡土教学融入到教学的潜在意识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对乡土教材很少利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本实际,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研讨,挖掘与课本知识相关的乡土教学元素,切实发挥教师的潜在性意识。1.人文交流。笔者所在的县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他位于黔渝交汇之处,自古以来是客商往来云聚之地,是我国仡佬之源,素有丹砂古县、中国矿都、野银杏之乡。古时候,皇帝、诸侯、王爷等为了使自己长生不老,远隔万里派客商来务川提炼运输仙丹。仡佬族人民用傩戏、高台舞狮、篾鸡蛋等在东城门迎接八方远道而来的客人。晚上,燃起熊熊篝火,和客人们一起跳舞,一起吃仡乡的油茶,品尝醇香的美酒,聆听仡乡的音乐。至今在民间流传着“仡汉情深何忍别,天涯丹砂话斜阳”之说。如今境内多系喀斯特地貌,集山峻、谷险、洞奇、石美、园阔、泉特、水秀融为一体。有神奇的风动石、石上树;有蜿蜒曲折的洪渡河,两岸山高峡长,林木青葱,河水清澈;有塞北风情的栗园草场和鬼斧神工的石林;有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打“蔑鸡蛋”和民族风味浓郁的仡佬族舞蹈“淘盆打挂子舞”等民间文化。我和学校的老师通力合作,进村入户调查取证,访问老者,搜集素材,进图书室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把这些名人有关的故事汇编成册,印发给学生当成课外读物,他们在课堂上有了鲜活的题材,习作起来得心应手了。

农村乡土文学第6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农民不再安心于在农村种地,无论男女老少,人们疯狂涌进城市,开始了淘金之旅,他们把城市当作人间的天堂,渴望从农民到城市人的华丽转身。特别是随着这几年农村小学的撤并,农村孩子纷纷进入城市小学,一些农民为了方便孩子上学,也迁入城市成为陪读一族,一些富余起来的农民望子成龙,也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教学条件好的市里小学,农村原有的校舍不是废弃就是被变卖,农村人口渐渐稀少,与之密切相关的农村乡土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村小撤并后农村乡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

1. 乡土文化的“苗圃”消失。农村学校是农村文化的“苗圃”,可以说农村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对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播下农村文明的种子,传承农村特色文化,培养农村孩子的乡土文化意识作用巨大。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农村乡土文化就可能面临消失的危险。

2. 乡土文化的“草地”荒漠。现在农村很多乡土文化走入了失传的境地。如,剪纸、绣花、缝衣纳鞋,用土坯垒火炕技术,木匠、瓦匠技术等等,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学,以往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逐步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对于乡村少年儿童而言,乡村学校教育能够开启乡村少年儿童的知识视界,能够引导乡村孩子理解乡村世界,这样乡村文化意蕴才能得到显现,乡村少年儿童才能充满自信地汲取乡村文化的积极因素,抵制现代教育、城市教育当中的消极因素,健康、快乐地成长。乡村文化“草地”荒漠化严重,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庇护和培育”急不可待。

二、导致乡土文化走向失落的原因

1. 乡土文化缺乏有效保护。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但相当多的乡土文化遗存(包括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急功近利的建设性破坏行为仍在大行其道,畅通无阻。乡土文化无法摆脱其弱势文化的地位,要把普及乡土文化保护与延承的教育作为一项全民素质教育内容,常抓不懈。某种程度上讲,失去乡土文化比失去土地更严重,等于是断了农村的“根”。

2. 乡土文化后继无人。农村成了老弱病残的收容所,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越来越多,大学毕业后也往往把呆在农村的父母接近城里,没上大学的也以呆在农村为耻,进入城市为荣,开始进城打工,最后买楼在城里安居。现在农村找对象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在城里买楼,农村年轻人价值观发生变化,他们不愿意学习与传承乡土文化,对农村这块沃土他们已显得有些冷漠。

三、对乡土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1. 编写《乡土文化》教材。编写地方性突出,弘扬乡土文化的乡土教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概况、资源、名胜古迹及自然风光、历史名人、民族风俗等,让乡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使他们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尤为重要。

2. 成立乡土文化展室。现在的孩子对于几十年前的农具及生活用具确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具有历史意义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具,可以将木犁、石磨,木锨,还有喷雾器等等一一收集,还可以拍摄一些有价值的老照片,放在文化展室中,让学生参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热爱乡土文化意识。

农村乡土文学第7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对于农村教师来讲,他们却并非是单纯的受益者,更多的则是在现代化浪潮裹挟下的被动接受者。“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1]。在被动接受现代化语境改变的过程中,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更是让许多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有苦难言,进退两难。在后现代化时代,理性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厘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关键在于把握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当今中国,哪些地方可以成为农村,即农村在哪里呢?其次,农村教师是由哪些人构成的?最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到底应该怎么样呢?唯有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才能明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农村在哪里?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里,还是在百度引擎上搜索“农村”这个关键词,得出的词语释义都是“不同于城镇、城市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传统上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是我国主要的国民居住形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不断地由农村型转化为城市型。在城镇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实际上产生了三种分类:一是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仍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二是位于城市或城镇边缘城郊农村;三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种类型的农村乡土气息浓厚,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方式;第二种类型的农村处于转型期,没有摆脱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同时受城市价值取向的驱动,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城市文化;第三种类型的农村虽然还给自身冠以“村”的名义,但是实际上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城市化,然而在这种新农村中依然还可以闻到传统的乡土文化气息。

简单概括上述三种类型的农村,第一种是尚未现代化的农村,第二种是处在现代化边缘上的农村,第三种则是已经现代化的农村。然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气息一直氤氲在这些农村的上空,只是或浓或淡罢了。对于农村的理解,不能脱离乡土文化这个词语,乡土文化滋生和孕育于农村,是农村的精神象征。笔者认为,对于农村的理解不在于户籍制度,而在于这些地方是否体现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从“乡土文化”的视角探究农村,有利于打破城市取向的霸道农村现代化发展理念,更有利于建立适合且体现我国农村发展的特殊性的乡土语境。总之,农村并不遥远,农村就在“乡土语境”里。

(二)农村教师是哪些人?

随着我国当代农村实际情况的变更,农村的教育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学校可依据农村的三种类型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位于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农村学校;第二类,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第三类,现代化的农村学校。在这三种类型的农村学校中,农村教师的队伍构成也是存在很大差异。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多数来自于当地农村,仅有较少接受过大学教育,少数为城市的支教老师,此类农村学校经常面临师资质量低以及师资匮乏的窘境,且流动性极大;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中的教师队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来自于当地的城郊农村,也有的来自于周边的城市,因为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毕业生通过考试获得了城郊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格;第三类的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前两类农村学校难以企及的,因为这些学校已?达到了城市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也多数来自当地的新农村或者周边市区,多数都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位于尚未现代化的农村,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是非常浓厚,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能够获得现代化资源非常少,因此他们是一个欠缺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处在现代化的边缘上,地域经济条件是有的,他们能够获得的现代化资源较多,然而由于处于转型期的农村,这些学校的农村教师很容易迷失在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浪潮中,而丢失了本应该保持的乡土气息,面临着转型危机。现代化农村的农村学校除了名义上被冠以“村”之外,实际上这类学校的农村教师享受着同城市学校一样的现代化资源,在他们身上却很难再看到乡土文化,原因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行为显示了自身与整个乡土社会的不同,而乡村社会在给他们贴上‘城里人’的标签之后,也不可能同时再把他们视为‘村里人’或者‘自己人’”[2]。因此他们是现代农村中过度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些人――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他们有的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有的面临转型危机,还有的则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

(三)何谓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时展对高质量教师需求的必然选择,农村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城市教师的特殊群体,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就不能单纯按照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来要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队伍更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应建构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发展需求的专业发展理念。例如,对于那些正处于欠缺现代化危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以提供现代化资源支持和增加农村教师现代化培训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对于那些正处于转型危机的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既能够使他们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现代化素质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而对于那些正面临着过度现代化危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则应该建构帮助他们科学利用现代化资源并回归乡土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概言之,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其实都涉及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乡土性,即坚守乡土文化,因为农村学校位于乡土文化中,而农村教师应该成为乡土文化的代言人;二是现代性,即获得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的资源支持,因为农村学校并不是真空的,它们需要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而农村教师更需要利用各种现代化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即是以满足不同类型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目的,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他们既能够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自身运用现代化资源的素质,进而提升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无论是身处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对于处于弱势位置的农村教师而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农村教师来自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农村学校,他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差异很大,所以,应该从乡土语境的视野来探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多元化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众多,不同地域的农村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正应了那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过去十几年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采用刚性标准――即以城市取向来要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忽略了乡土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农村教师现在所面临的诸多危机。时过境迁,在过去刚性的现代化措施的推进下,不同地域的农村教师现代化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结局。现在再来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打破刚性标准,建立弹性理念,鼓励多元化的农村教师发展趋势,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不同于城市之处在于它的乡土文化,农村的每一个人都浸染在乡土文化中,不同地域的农村又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多元化的乡土文化必然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性特征;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三类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所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建构多元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二)乡土化

正如目前央视7套的纪录节目《乡土》所传递的“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理念一样。乡土并不意味着落后,相反,今日的乡土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理论上,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应该是乡土文化的坚守者,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欠缺现代化农村学校中坚守的农村教师,虽然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依然浓厚,但若是他们有机会接触现代化教育,在强势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他们或许也早已抛弃了乡土文化的“土”外衣,而穿上了城市文明的时尚新衣。在转型期和已经现代化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在城市文明的诱使下,他们正在努力摒弃“乡土”带来的烦恼。“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常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3] “乡村教师的话语并不针对乡村生活,而是自身生存环境之外的现代化语境,其在无意中成了学生远离乡村文化土壤的帮凶。”[4]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导致乡土文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城市文明的强势进攻。似乎在人们的头脑中,一提到“农村”、“乡土”等字眼,就会让人联想到贫穷落后,一提到“城市”,就意味着文明和富裕,其实以上种种都是线性的思维在作祟,这也是传统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唆使。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乡土文化,反而,具有乡土性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更适合我国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实际情况。

(三)现代化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提倡从乡土语境中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指出单纯地按照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标准来要求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的,这并非不认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农村教育现代化依然是当务之急,因为城市教育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农村教育的落后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农村教育必然需要先进的现代化资源的各种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明晰现代化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现代化只是帮助农村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工具;现代化并不是舍弃乡土文化,而是利用现代文明中的各种先进资源来更好地保护和坚守乡土文化。经??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最迫切需要提升现代化素质的,因为他们身上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多少带有一些乡野之俗气,缺少一些乡土文明之雅致。笔者坚信,通过提升他们的现代化素质有利于化俗为雅。而其他两种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并不缺乏接触现代化资源的机会,对他们而言,现在更为关键的是让他们重拾对乡土文化的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化资源来弘扬乡土文明。

(四)协同化

在过去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霸道的城市取向标准使得农村教师处于文化冲突之中。也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冲突,面对城市文化的强势诱惑,有的农村教师片面地放弃了乡土文化,奔向城市文化,然而他们在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却遭遇了身份认同危机的尴尬境遇。在当今提倡协同并进精神的时代,农村教师遭遇的文化冲突以及身份认同危机必然引起人们的深刻认识。时至今日,协同发展无外乎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三类农村学校的发展差距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村教师采取不同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而且三种策略必须协同推进;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必然存在文化冲突,二者完全可以协同共生。因此,新时代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协同多元的视角看待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在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来坚守和弘扬最代表中国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只有建构协同化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才能够保证当今时代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适合当地农村学校的发展需求。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

当下的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从乡土语境出发,结合多元化、乡土化、现代化以及协同化等特征于一身。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即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资源,帮助农村教师既坚守和弘扬乡土文化,又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但事实上,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在过去十几年的现代化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了文化冲突、身份认同危机以及价值取向的混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理性,科学定位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迷失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然而,当下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就像一只迷途中的羔羊,在行走的?^程中,迷失了初心,混乱了方向,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陷入了价值取向存在冲突的尴尬境遇。到底是走向城市还是坚守农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农村教师群体在适应国家教育要求和满足乡村社区需要之间产生困惑,在国家控制与乡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冲突。”[5]农村教师在国家要求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乡土文化所需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之间陷入了迷失。

那么,农村教师为什么会迷失呢?笔者认为,农村教师在过去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迷失在了线性的现代化语境中。人们一般将“现代性”理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实,传统的“现代化”所代表的是一种霸道的文化侵略。“现代化”一词从西方学术引进而来,历史上,人们认为西方文化就是进步的,西方文化所代表的一切就是“现代化”,走向西方文明就是走向现代化。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依然没有改变对现代化的线性理解,同样认为,城市文化比乡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人们必须走向城市文化而丢弃乡土文化才能走向现代化。“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相对于农村来说总是意味着‘进步’,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优先指标。城市化意味着地区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的相对集中,意味着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扩散。”[6]在线性思维的现代化语境中,城乡二元割据的现象越来越大,农村教师必然会陷入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之中,更不可避免地陷入身份认同危机之中。“农村教师身份认同低下的事实已向社会发出了身份震惊(identity shock)的信号,究其深层次原因,社会转型导致的农村教师的身份优势正在丧失不可忽视。”[7]在传统的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走向迷失是必然的后果。因为,在城乡二元分割体系下,农村教师“很难通过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去转换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8],而与此同时,在意味着先进和文明的城市文化的高度诱惑下,农村教师很难不陷入价值取向的混乱之中。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

“现代化”一词的出现大约是在17至18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始,人们就提出要走向现代化。而在经历三四百年的发展之后,“现代化”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因为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时代。后现代化时代是一个提倡多元思维的时代,当今,对现代性的理解应超越线性思维的束缚,走向多元思维。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就比乡土文化进步,反而乡土文化有许多城市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地方。毋庸置疑,城市文化有着其不可忽略的进步之处,这是乡土文化无法能比拟的,然而走向现代化是学习其先进之处来弥补乡土文化的不足,并非要将农村变成城市。在后现代化时代,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是可以协同并存的,并且农村学校在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弘扬乡土文化,将农村学校办成特色学校,促使农村教师发展成更具乡土特色的专业教师。在后现代化时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多元化思维,回归理性。

为了避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再次陷入迷失之境,在后现代化时代,我们要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才能回归理性呢?首先,加强在社会上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只是农村要重视乡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整个社会都需要加强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其次,增加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的经费支持力度。我国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现实,这是不能忽视的。然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国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农村教师能乐其师,乐其业。“中央政府在政策层面要督促省级政府制定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尤其是制定农村教师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尤其要大幅度提高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7]再次,增加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在不少农村学校中,有许多农村教师来源于城市,甚至居住于城市,在他们身上很难到找到乡土文化的存在,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使农村教师爱上乡土文化。因为“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的选择、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创新本土文化,及时表达政府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开创先进文明之风气。” [9]最后,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化素质是人人需要具备的,担当农村教育重任的农村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现代化素质,才能说他具有了从事教育的专业技能基础。

农村乡土文学第8篇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农村乡土文学第9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存在困境;策略

在农村幼儿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对乡土课程资源有效的开展和科学运用,不仅能对乡土文化进行弘扬,同时还能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保证幼儿园的顺利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园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程的实施。由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会制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展和利用等因素,导致农村幼儿园在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方面不是很令人满意。

一、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困境分析

1.城市文化的追随以及“离农”的目标导向,使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忽视。由于现阶段城市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城市具有的物质条件以及比较先进的教育方式等都是农村远远不及的。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农村生活也得到较大的改变,电脑等一系列电子媒介已经普遍的在农村得到运用,进一步使城市文化顺利的渗入到农村生活。所以较多的农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离开种地,去大城市生活以及发展。农村文化开始逐渐效仿,甚至追随城市文化,农村教育也在不断的努力让农村孩子能够依托于教师实现梦想,帮助农村孩子去城市生活。

由于“离农”这一目标导向,导致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翻版,课程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都脱离农村的生活实际。农村幼儿园也不例外,教材比较适合城市幼儿园教材,教具上基本脱离农村生活,幼儿的玩具开始被积木、蹦床等代替,传统的民间游戏例如:丢手绢、翻绳等几乎很少有孩子会玩。由此可知,农村幼儿园已经完全脱离具有乡村特色的民间游戏和艺术等内容,孩子也不了解家乡的农作物,对本土文化完全不熟悉,开始向往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农村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没体现乡土课程资源。

2.教育中的集权式管理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进行束缚。对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在省市、区县、乡镇、村等多层级程序化和集权化的管理模式制约背景下,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权利几乎是微乎其微,极易出现消极应对“做作业”的心态,教师开始满足于F状。幼儿教师只利用幼儿园所购买的适合城市幼儿使用的教具对教学任务完成,而教材外的乡土课程资源虽然显得格外有趣,但对固定的教学不会起到直接帮助的作用,开发以及利用他们在教学中不仅费时,同时还费力,进一步导致开始淡出那些满足现状的教师视野。

二、措施分析

1.立足乡土文化,建立适合农村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园本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可以简称为《纲要》,其中已经明确规定应该对社会资源合理运用,积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提高幼儿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应该结合《纲要》的相关要求,农村幼儿园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结合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原本课程。农村的乡土课程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较多的自然资源种类。民间游戏有踢毽子、豆沙包以及玩嘎啦哈等,民间工艺有编草鞋、剪窗花;民间文学以及艺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幼儿教师可以对这些资源稍加选择和利用,就能为农村孩子创造出贴近生活的文本课程。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园本课程,保证当地乡土课程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能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播,加强幼儿对家乡的热爱,改变对家乡的看法,鼓励幼儿从小培养爱学习的品质,在日后能够学有所成,为家乡做贡献。

2.对管理理念积极转变,鼓励幼儿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在动力进行开发和利用。教师属于具有自由意识以及创造性精神的职业群体,教师要对自身职业和发展有最终控制权,才能体现主体精神。所以农村幼儿园应该对原来的科层制管理观念积极改变和创新,把集权型管理变为民主型以及集体型管理方式,把权利下放给教师,保证教师对材料具有决定权,提高教师对幼儿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农村幼儿园教师才能最大限度的园本课程中对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积极的开发和利用,为幼儿园孩子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追求培训实效,加强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能力。现阶段我国农村师资力量相对拉和所比较薄弱,这是我国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要保证在相关政策的支持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和使用,定期对农村教师实施职后培训。农村教师的职后教育比较落后,并且存在较多弊端,导致教师继续教育只是流域形式。培训内容上经常脱离农村实际状况,完全背离教师的真正需求,在教学中涉及的乡土课程资源内容培训几乎很少,导致教师极易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很难实现培训效果。

所以农村地区应该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同时还要对培训实际效果进行加强,在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保证培训内容因地制宜,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加强,如果在时间以及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培训人员可以因地制宜,带领教师实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对教师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好巩固,促进幼儿教师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乡土课程资源能力。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幼儿教师在大班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乡土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这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开发中应该克服各种实际困难,由于我国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农村幼儿教学中属于刚起步阶段,所以存在相对来说比较大的拓展空间,需要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立志. 农村幼儿园本土生物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1:119-122.

[2]杜启明,江芳. 西部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04:71-75.

[3]汪冀.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4: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