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2 09:06:56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第1篇

“易创计划”是易才集团推出的一项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公益扶持活动,旨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培育创业氛围,优化创业环境,并争取实现一个大学生创业企业IPO。

今年是“易创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本次创业大赛是易创计划的重要子项目,最终有11支参赛队伍入围决赛。

“中国劳动学会企业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

6月20日,由中国劳动学会主办、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中国劳动学会企业工作座谈会”在湖北宜昌市顺利召开。中国劳动学会华福周会长、姚洪杰副会长、管林根副会长、韩兵秘书长、赵越副秘书长等领导及三十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特殊劳动关系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和交流,深入分析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用工形式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特殊劳动关系的方法和突进,为政府有关部门建章立制提供咨询建议。

规制劳务派遣课题研讨会取得重要成果

为了加强劳务派遣规范研究,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劳动学会劳务经济与境内劳务派遣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劳务派遣标准研究”工作。并于2012年7月在云南召开规制劳务派遣标准制定课题研讨会,本次会议主要针对《劳务派遣单位基本要求》和《劳务派遣服务要求》两份草案进行广泛的意见征求及相关问题研讨。本次研讨会代表性广,既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工会、企业代表,又有劳务派遣机构和协会组织。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第2篇

关键词:大学区;名师工作室;优质资源;共享;教育均衡

一、名师工作室诞生的背景

教育的不均衡性体现为教育在全国各地有着差别,就是在一个市、一个区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各种教育资源不均衡,由来已久,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高考制度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性,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

陕西省西安市从2012年在城四区试点“大学区管理制”,2013年3月在全市实施。在区县域中小学中,以一所优质学校为龙头,联合3~5所同一办学层次的学校组成一个大学区。大学区内实行“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学活动、统一组织备课、师培训、统一质量检测、统一评价激励”,让所有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学区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估措施,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施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指导与帮扶,以及教育设施设备、师资和生源的均衡分配,从而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

二、西电实验小学大学区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成立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实验小学大学区名师工作室基于上述背景,在2012年3月成立。由三所学校组成:陕西省西安市西电实验小学、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劳动路小学。“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为三所学校英语教研组长,以及教学成果显著的中青年教师。大学区教学管理以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示范辐射力量,带动学区英语教师成长为目标,稳步推进学区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在完善大学区大教研组管理和建设,促进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扶持和提升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结合自己学区的实际情况,以品牌活动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大学区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区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和效果,名师引领、全员参与、互相提高,使教育教学工作落到了实处,受到了专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和大力推广。

三、具体做法

1.加强相关政策的学习,领会吃透精神

认真研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确保方向明确;认真学习、领会西安市教育局推进大学区建设的文件精神,明确任务,有一个清晰的理念,作为建设的指南;收集、整理相关材料,研究相应的建设思路和举措,尤其学习和借鉴友好学校的经验。

2.强化调查调研,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学目标

加强实际调研,了解了西电实验小学学区各成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各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学生生源状况、教学管理等做翔实的了解,做到心里有底。

3.工作室机构建设逐渐得到完善,工作室管理机制基本理顺

确定了工作室成员教师名单,进一步明确了各人工作职责,不断摸索尝试工作室的活动管理和运作机制。

4.积极协调,多途径抓教师队伍建设

(1)把学区英语教师交流作为工作重点,对学区老师做了更细致的了解,为做好均衡调配打基础。交流以相互听课、学区赛教、座谈会、外出观摩为主要活动,增加教师的互相了解,互相认识。一年多来,派出三所学校英语老师参加了各级各类观摩课、培训课13次;“名师工作室”8次亲临学区授课现场,直接掌握研讨情况,带动教研组老师开展议课评课,及时进行指导交流。“名师工作室”的生动实践,有效拉动了整个学区教师的快速成长。

(2)学习优秀经验,在交流中增加与外校教师同行、专家和教授的了解和沟通。英语名师工作室老师于2012年10月前往山西省太原市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这次观摩研讨会上,四位老师听取了观摩课17节,参与专家报告两场,参观了大学基地,并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了一场交流讨论。通过认真地参加这次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老师的眼界得到了扩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3)着力培养年轻教师,让人人成就“名师”。学区各英语组针对新上岗教师采取措施,积极辅导,做好传帮带工作。本着“发挥老年优势、引导中年骨干、培养青年教师”的原则,大学区英语工作室开展了“搭档小组集体备课系列活动”,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改变创新,由老、中、青结合成三人备课小组,“老带青、青促老”,使更多的年轻教师切实体验备课的基本原则、规范过程、操作方法,以“互帮互助”的形式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有7位英语老师被相继评为“第十大学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5.设立共同研究课题,鼓励学区老师进行自我发展规划

西电实验小学英语组、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英语组积极开展浸入式英语课程教学研究。劳动路小学英语组也相继开展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研究”的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并于2013年6月顺利完成市级小课题结题工作,并再次申请了新课题。2012年11月,西电实验小学英语组与劳动路小学英语组参与研究了“新课标形势下小学英语网络作业形式探究”的“十二五”规划课题。经国家相关部门严格审核,双双被中国教育学会英语专业教学委员会授予“部级英语十二五规划课题陕西省首批实验基地”。

6.建设学生特色英语活动形式,以活动促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学习、探索、设计,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英语活动,形成学区的品牌活动是我们一个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设想和目标,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突出亮点。大学区首届和第二届英语口语大赛经过初赛到决赛,取得了完满成功,受到一致好评。活动是由学区长陆锁英校长提议,亲自指导,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侯西科校长、劳动路小学张晓丽校长协调组织,学区各学校英语组全体老师共同参与的结晶。此次活动先由三所成员校进行班级、年级选拔,经校级初赛后进入学区级决赛。比赛形式有儿歌、故事、演讲、歌曲、小品剧等。此活动加强了学区英语特色建设,锻炼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学区间校际交流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此外,工作室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竞赛活动,李阿妮老师获第六届奥林匹克杯作文大赛全国优秀奥林匹克作文教练员称号。劳动路小学在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省级选拔赛中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组织单位”。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在第九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全国总评选活动中荣获儿童A组朗诵类银奖和英语类铜奖,姚艳敏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劳动路小学在第五届、第六届奥林匹克作文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三位英语教师获指导类一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7.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省、市区教研活动,拓展视野

2012年10月,马玲老师受莲湖区教育局推荐参加西安市第二届基础教育资源专家评审。2012年,马玲老师参加莲湖区第三届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英语学科一等奖;李明明老师教学论文《i+1英语浸入式教学探索》获西安市教科所一等奖;刘清老师、郭晓茜老师、刘磊老师、张筱宜老师的论文获“第八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论文大赛”二等奖;李阿妮老师教学课件《My home》获西安市优秀资源课件二等奖。2013年5月,马玲、郭晓茜老师荣获“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一等奖,刘清老师获得全国二等奖。郭晓茜老师获陕西省最佳语音语调单项奖,马玲老师的论文获全国一等奖,另有5位老师的论文获得了二等奖,2位老师的论文获得了三等奖。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论文大赛中,有9位老师的教案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在西安市教育学会主办的“2012年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征集活动中,9位老师获一、二、三等奖。

8.继续办好英语浸入式教学,推出优秀教师的精品课程

2012年3月“浸入式英语”课题组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在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举行。2012年4月,英语浸入式课题组专家康叶钦博士来到大兴新区小学指导英语教学工作。2012年11月,浸入式英语课题组总负责人前往大兴新区小学进行听课指导,听取了浸入式语音课综合课程,受到专家一致好评。2012年12月,劳动路小学与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马庞寨小学的联谊活动中李阿妮老师进行了词汇展示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3年3月在西电实验小学成功举行浸入式英语教学观摩活动,2013年5月在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成功举行浸入式英语教学观摩活动,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探索浸入式教学研究提升的途径和方法。2013年5月,刘清老师代表本大学区参加莲湖区小学英语教改研讨课观摩活动并做示范课,受到与会老师和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9.研究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教育的衔接,提供指导办法

2012年10月,西电实验小学为一年级新生印制了《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对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背景、教材的使用、对老师的意见要求、家长对英语学习的认识等情况做了了解和沟通,为更全面细致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9月,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英语组为各年级学生印制《英语听读情况反馈表》,让学生回家后将听读内容、听读时间予以记录,做好学生在家的听读监督。11月,劳动路小学针对高段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词汇过关测评卷,及时了解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反思分析,调整教学方法。各成员校英语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予以深层剖析和讨论,并于课后进行及时的反思。

10.携手国际志愿者,加快国际化教育教学步伐,提升办学品位

2012年6月,美国的大学生志愿者Ten-zen和Mesa来到了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2013年5月新西兰Mark Taylor,2013年9月美国加州Anna和丹麦Sara来到西电实验小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英语老师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了良好的友谊。此外,劳动路小学聘请来自加纳的 Bobby老师讲授英语课,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聘请拥有TEFL资格证书的Tanya Blank老师全面讲授浸入式英语课,接受加拿大浸入式英语课题组专家访问及美国杨百翰大学参观交流团访问,全面提高了英语教学品质。

在担任英语组教研组长,组建大学区英语名师工作室的过程中,我们以西安市大学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名校引领示范作用,开拓名师工作室在教育均衡中前沿阵地作用,实现名校和薄弱学校优质课堂教学和品牌活动资源的共享,不仅提升名校英语教学,同时带动薄弱学校同步发展,实现校际教育教学、特色活动的共建共享,使大学区内所有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第3篇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口学会、中国劳动学会共同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6月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口学会、中国劳动学会三个主办单位的主要领导,有来自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发展规划与信息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等政府部门的领导,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多达5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人民日报》、《中国人口报》、《人口与经济》、《人口研究》、《中国劳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等国内著名报刊的领导和代表。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河清教授主持,中国劳动学会华福周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翟振武教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王谦司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表达对“第二届全国‘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的祝福和期待。

学术研讨于上午9:15正式开始,上午是大会主题发言,分上下半场,上半场由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和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主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莫荣研究员以“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为题,指出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结构性矛盾突出并解读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当前劳动力供需矛盾的相关政策。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建民教授在“人口红利的终结与经济增长的减速”主题演讲中强调应对我国经济增长减速需要制度创新,特别是社会制度的改革,他认为很多就业问题的产生可能其实并不在于就业政策,而在于整个社会制度安排有问题,如果宏观的社会制度问题不解决,仅仅从具体政策层面去解决,那也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彻底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杨宜勇研究员提出人口红利的终结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王桂新教授在“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动向的考察”主题演讲中对我国人口迁移规模/强度、区域模式、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动向做出了判断。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教授以“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研究:人口流动受益者的责任重构”为题,指出人口流动受益者与责任者的受益和责任应该相匹配,中央政府、城市政府、企业、市民、流动人口各尽其责,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大会主题发言下半场由中国劳动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郑真真研究员在“ICPD20年全球人口形势变化及对中国的启示”演讲中提出人口变化的滞后效应和长期效应,另外,她认为人口本身不是问题,不能敏锐及时地意识到人口变化及其影响才是问题。西安思源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段兴民教授和西安思源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王莉娜老师共同做了“基于复杂系统的公共就业服务多元化体制创新研究”的演讲,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角度来构建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合作模式,运用复杂系统适应性理论剖析了该模式的运作并为该模式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建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王谦司长以“城市化健康发展应重点关注的人口问题”为题,总结了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适应大规模人口流动迁移需要,推进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谭琳教授在“她们缘何要求与男性同龄退休?”的发言中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女性与男性在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方面相差无几,但是十年来女性实际退休年龄下降,性别差距不断拉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女性职业发展机会和退休生活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建议男女退休应有一个相同的上限和下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童玉芬教授探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超大城市的人口增长问题,分析了超大城市人口增长的机制、中国超大城市人口增长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6月8日下午是大会专题论坛,分别是“人口与发展”专题论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专题论坛、“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专题论坛,共有38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专题发言。下面按照分论坛主题对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如下综述。

一、“人口与发展”专题论坛

该论坛学者们发言的内容主要围绕生育政策、生育意愿、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人口、城市化等相关问题。关于生育政策问题,陈友华教授在“机构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计划生育新去向”的发言中,认为人口计生部门被拆解,本身就表明中国强制性计划生育历史的终结,中国也因此逐渐向后计划生育时代过渡。庄国波教授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认为多年来关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中两种对立观点的争论双方观点都有一定的依据,有些问题的产生是公共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与政策本身并无直接的关系。周长洪教授在“影响家庭幸福感的因素”发言中指出,根据六普数据我国家庭呈现规模微型化、结构扁平化、类型特殊化以及老人家庭空巢化的典型特征,这表明家庭发展存在着极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家庭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在逐步削弱,由此他认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应更多的考虑微观家庭的状况。孙晓明教授以“农村中老年女性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机制研究”为题,建议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女性更年期生殖健康服务。关于生育意愿问题,张建武教授在“广东‘80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言中指出广东“80后”传统的生育观念依然存在,生育意愿出现内部失调,对于开放二胎生育呼声较为强烈。关于少数民族人口问题,马正亮教授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变化趋势,艾尼瓦尔·尼吉木教授介绍了新疆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动,徐世英教授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蔡果兰教授介绍了新疆各地区人口与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匹配模式。关于城镇化和流动人口问题,朱宇教授在“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意愿的代际延续和变化”的发言中指出,尽管较之第一代流动人口而言,新生代流动人口在个人特征上已发生了有利于其在城镇定居的较为显著的变化,但其在城镇的定居意愿很大程度上仍延续了第一代流动人口的特点,整体上仍未发生从循环流动向在城镇定居的根本性转变。张力教授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多元统计口径给出了更加准确的界定,亓昕教授以对建筑工群体的考察为例介绍了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现状与困境。刘德鑫教授则介绍了对新型城镇化远郊农村的“上楼”问题的访谈情况。

二、“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专题论坛

该论坛专家学者们就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养老意愿、养老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人口老龄化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背景,苏杨研究员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经济影响和应对策略”的发言中从宏观层面论证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任远教授在“适应人口流动性推动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发言中指出分户籍、分地区、分城乡的碎片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安排和人口流动性的日益增强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建立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乃至国家整体性的社会保障计划,使不同社会保障项目能够成为有机衔接的整体:褚福灵教授在“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探讨”的发言中提出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两个方案即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方案:傅志明教授在“从过度保障到弹性保障:欧盟劳动者保障模式的变迁与启示”的发言中认为要建立弹性保障制度,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市场与社会保障的边界,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仇雨临教授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转型与发展路径”为题,提出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转型的方向、路径以及实现转型的条件。关于社会保险以及公共服务方面问题,吕学静教授在“我国失能老人专业照护的缺失与应对”的发言中,触及了社会保障面临的新问题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护理的需求并提出了五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杨成钢教授对未来十年四川省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测算,并对养老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差异进行分析:胡苏云教授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对医疗保障制度费用上涨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表明医疗技术进步对医疗费用上涨的影响更大;黄健元教授以江苏省为例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平衡基本养老基金进行了研究:肖严华副研究员以社会保障缴费率为切入点来探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刘娟副教授在社会保险法的框架下提出了生育保险个体利益的帕累托改进三条路径;张启新副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健康福利便利站”的案例,提出社区养老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

三、“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专题论坛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第4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技教育;研究性学习;整合;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如何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观,把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整合起来实施?我们试根据家乡慈溪传统产业――草编工艺为校本资源,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编织》,其中一个教材内容就是“悠悠草编情”。教材将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全面整合。使学生在单纯的劳技课编织教育走向对“慈溪长河草编工艺、草编工艺的发展、草编从传统的草帽编织走向了多元工艺品编织、草编成为当地比较重要的经济来源”等角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

教学活动要追求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选择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期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记得几年前把草编工艺编入校本课程时,是以劳动技术教育界定的。重在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草编工艺,了解家乡草编的历史。因此,我们确定的“悠悠草编情”教学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家乡草编的历史,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欣赏草编工艺品,激起动手的愿望。

(3)通过学习,学会简单的草编编织方法,会编织简单的草编工艺品。

最近两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倡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小主题开展实践研究。为此,我们的对校本教材“悠悠草编情”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也随之向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的方向发展。我们确定的目标是:

(1)了解家乡草编的历史,激发学生研究草编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够围绕草编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尝试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类、分析、筛选、整理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目标的确定中校本教材“悠悠草编情”的教学已经指向了综合实践发展了。

二、在教学过程的落实中,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

传统的劳技教育以讲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情感为主要目标的。课的结构为:“讲解―示范―模仿一练习”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除了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情感外,还有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会如何收集、处理、应用信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的意识。课的结构一般模式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_确立主题―制订计划―方法指导一活动实施―展示交流―评价反思―拓展延伸”。

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前的“悠悠草编情”教学简案:

(一)激趣课题

1.欣赏各种草编工艺品

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用什么编的吗?

2.揭题:“悠悠草编情”

(二)讲解示范

1.介绍家乡慈溪的草编历史

2.出示简单的草编工艺

师:你是不是也想做―个呢?

(三)小试牛刀

(四)分工合作,动手制作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六)课堂小结和课后延伸

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后的“悠悠草编情”教学简案:

第一阶段:主题确定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欣赏各种草编工艺品。

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关于草编,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想了解哪些内容,想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筛选问题,确立小主题

4确定课题,成立研究小组

第二阶段:制定并修改课题计划

附:课题研究计划样张:

第三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及实践阶段

1.汇报交流

2.指导分类,明白类别

3.整理筛选,方法指导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汇报阶段

相比之下,前者从劳技教育观,把草编视作一门技能课程,通过逐一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学会简单的草编制作。而后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引领下,突破了单一的技能课程的束缚,增加了学习、探究方法的教育,在情景的创设中激发学生研究草编的兴趣,开展有关草编的历史、草编的设计、草编的创新、草编的流程等课题的调查研究,初步学会收集资料、整理筛选资料。

三、在成果展示和评价中,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

科学评价手段是诱发学生创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催化剂。为此,在以前的课堂上,我们的评价主要以学生作品为主,展示的也主要是学生通过合作制作的草编工艺品,主要考虑学生的在设计和制作中的创新性。我们经常设立了“小能手奖”“小创新奖”“美工奖”等奖项,为学生的创新制作提供展示的舞台。

劳动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两大指定领域,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让原本单纯以劳技教育为主的《草编》校本课程注入新的教学元素,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并加以实施,极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技能。

参考文献:

[1]吴筱泉.行动与智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第5篇

一、校外教师队伍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校外教师职业心理成熟度低

校外教育教师职业心理成熟是指校外教育教师热爱校外教育工作、勤于校外教育工作的心理认同过程。调查表明,校外教师们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随着教龄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支持他们从事校外教师工作的是教师良心与教师责任。这种现象对树立校外教师职业的专业形象不利。校外教师职业心理成熟度低的重要表现就在于他们没有把校外教师职业当成一个能实现自我的职业。

有学者认为校外教师职业有三种存在状态,即“生存型――无奈的苦捱”“享受型――吃苦也是享乐”“发展型――创造的幸福”。这三种状态虽然不能截然分开,但显示出一种由低到高的提升。从目前校外教师队伍状况看,“发展型”校外教师最为需要,但其所占比例最小。校外教师是一种专业人员,校外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如果校外教师们都是在苦捱教师生涯,成为非常崇高但也非常悲壮的“蜡烛”,那么校外教师职业的价值就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因此,在校外教师成长中,激发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内在尊严与快乐,帮助他们形成成熟的职业心理十分重要。

2.校外教育能力初步形成后进步缓慢

从事校外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具备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组织教学与管理、与学生交往以及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基本能力。从事校外教学工作一段时间后,校外教师的教育能力大多能发展到比较成熟的状态。但这些能力形成后,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大多数教师虽然能够承担各种教学任务,但是缺乏创新、按部就班、安于现状、缺乏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坐吃老本。约2/3的教师表示在新的媒体出现后才考虑自己教育技能的培训,约1/5的教师表示原有的技能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时才接受培训,约1/10的教师表示自己本身技能不过关时才接受培训。同时,教师们面对当今快速的教育变革,虽然表示非常渴望在各方面取得进步,但不知道自己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尽管也参加了一些在职培训,但是回到现实中觉得效果不大,还是感到盲目。可见,在校外教育能力发展上,校外教师们一是缺少了初为人师时的热情,二是对校外教育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因此,如何帮助校外教师在教育能力上取得不断的进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是校外教师成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3.校外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

通过调查表明,无论是校外教师自身还是校外教育机构的领导们都认为校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校外教师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只停留在局部、个体水平上,而没有那种整体的用于解决校外教育实际问题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大部分校外教师在观念上对校外教育科研能力还是表示认可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校外教师们表示自己“没有时间与精力搞科研,也不知道怎样搞科研”“希望校外教育科研部门拿出素质教育的可操作的校外教学模式,校外教师们进行操作就行了”。可见,他们还是把校外教育科研与校外教学对立起来了,把科研看得很神秘,没有明确校外教师的教育科研定位。

4.校外教师团结合作能力差

团结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这已经得到了广大校外教师的认可,有的校外教师表示原意与别人合作,有的校外教师有与别人合作的愉快经历。但是我们在实际中发现,校外教师之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竞争大于合作,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较少;养成了独立工作的习惯,不习惯与别人合作;劳动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不愿与别人合作。因此,如何帮助校外教师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打破校外教学环境的僵化局面,促进校外教师之间的合作,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成长,是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校外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

校外教师职业的专业形象没有树立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校外教师没有把自己当成专业教师,没有对自己的工作经常反思,只是把校外的教学当成了一种重复性劳动,而忽略了校外教学的创造性。由于校外教学机构的教师数量有限及应试教育的压力,校外教师很难把校外教师职业当成自己毕生经营的事业。

2.社会对校外教师的评价不客观

校外教育是全国都关注的教育事业,而校外教师更是家长、学生经常评价的对象。现在,由于学生受社会影响大,有一些本来不应该由校外教师承担的问题也压在了校外教师的身上,校外教师职业似乎成了“费力不讨好的差事”。面对现在校外教育的现状,校外教师受到了社会、家长、学生的指责,如教师没有实行素质教育、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种不公平的、不客观的评价使校外教师们感到自己的劳动很辛苦却不被理解,产生一种心理的疲劳感,这种疲劳感很难使校外教师顾及自身的成长需要。此外,园丁、蜡烛、人梯等这些比喻也对校外教师成长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尽管这些比喻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校外教师敬业守制、默默奉献,但是这些比喻却忽略了校外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虽然是一种崇高的奉献,但也是一种悲壮的牺牲;园丁的价值体现在花上,而校外教师的价值似乎也只有从校外学生身上体现;而人梯似乎是让校外教师为学生做嫁衣。校外教师对这些隐喻有意无意的认同也使校外教师缺乏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3.教育改革步伐大,校外教师应接不暇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步伐比较大,特别是今年山东全省一盘棋,从小学到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这样的形势下,校外教师原有的知识、观念、技能与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他们渴望自己能在教育改革中游刃有余,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一些力不从心。

4.身体严重疲劳,无暇顾及自身的提高与进步

尽管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已经下达,但是由于校外教育机构的特殊性,中小型城市的校外教师们只能是忙于奔波,如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奔波于全市招生;为了完成定额,教的班数太多;每班年龄相差比较大,教课难度加大;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应付各种类型的家长。在这种情况下,校外教师自由支配的用于提高自己的时间很少,甚至有些校外教师连正常休息时间都不能完全保证,他们感到的只有一个字“累”。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使广大校外教师没有时间去反思自己、提高自己,也就很难使校外教师感到快乐与自由,生理上的疲劳产生心理上的疲劳也就不足为奇。

5.教学环境相对闭塞,教师之间的交流少

校外教师由于受校外机构特殊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个体分散性,有缺乏交流、故步自封、因循不前的一面。而且,在校外教师成长中,也非常强调校外教师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随着校外教师从教经验的增多,大多数校外教师养成了独立工作的习惯。虽然大多数校外机构都提倡“相互观摩”“教师考核”等,事实上确实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由于校外教师繁重的责任与压力,这些“相互观摩”“教师考核”都流于形式。此外,校外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机会很少,普通校外教师很难有机会去外面参加一些交流与研讨。

三、校外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对策

1.树立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

校外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与时代进步要求相适应的先进理念,不能成为一名现代意义上的教师。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世界趋势,综观世界各国的教育观念,校外教师同样要树立教育意识、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发展意识等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

校外教师要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意识到自身优劣关涉青少年一生的成长发展;要具有课程意识,所有知识、大纲、教材,都需要经过教师的工作才能实现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就是课程;要具有学生意识,把每一个学生看成不同的主体,为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挥创造空间与舞台;要具有发展意识,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新思想、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提高、获得自身幸福的需要。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学生。首先,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群体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根据校外教学机构的各自状况,校外教师之间的交流、观摩等应像向校内教师一样,以制度的形式定下来,规范化、制度化。其次,树立正确的竞争观,以开放的灵性容纳不同的看法,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体学习气氛。

2.在交流沟通中成长发展

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任何人的奋斗成功,都需要与他人的协同合作与交流。在交流沟通中学会合作,是21世纪社会人必备的一项基本品质。作为校外教师,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要想使自己的课更为精彩,学会与他人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很多种,比如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之间的交流。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研究教材、组织教学上更胜一筹。通过听老教师的课,积极思考老教师对课本内容的处理,认真学习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提高自己驾驭课本、组织教学的能力。青年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上更有优势,在交流的同时,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对话,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而且来自对方的反馈往往也会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发出自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校外教育的交流也有很多形式,每年全国各种类型的校外教育研讨会很多,普通校外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研讨会,也就很少有与外界交流学习的机会,只能从参会领导的传达中感受别人的教学,这样使他们对别人好的教学方法、方式的体会大打折扣。有机会一定要让校外教师亲自走出去看一看、听一听,参加培训,或者请教育教研专家学者来讲课,通过交流、聆听寻找差距,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不断成长。

3.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载体和传递者,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教师工作的重心要从“教”转到促进学生的“学”上。形势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参加科研活动,有效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师参加科研活动本身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教育科研活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从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开展科研活动对于提高教师的学习自觉性、调查研究能力、分析思考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水平和教育行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第6篇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所谓劳动与技术教育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创造教学条件,去选择组织和传递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经验的过程。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设计的依据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设计要以国家课改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1.综合性。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指定性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应充分体现综合性。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发展学生综合学习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实践性。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规律,这是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以学生亲身参加劳动实践、从事实际操作活动为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突出教学实践的设计,注重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要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使整个教学设计以操作训练为主,在操作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体悟。以操作训练为主线,这也是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设计区别于其他学科设计的最重要的标志。

3.可行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要立足学生实际,注意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和基本教学环节(诸如准备器材、导入新课、讲解演示、学生实践操作、总结评价、布置作业、整理器材等)加以具体分析,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拓展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参与和经历劳动过程,进行愉快的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追求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基本程序

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采用诸如参观、故事、实物展示等布置学习任务。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实践范围,诱发探究动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进入探究状态,在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基础上,归纳出问题之所在。

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了问题之后,学生就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在开放的情境中,教师要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和思路点拨,促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沟通,以科学的态度从不同角度认识自我,形成多种形式的“作品”。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3.表达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之后所取得的“作品”(实物或有关材料)进行交流、研讨,与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

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基本模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主题。这与一般程序大致相同。

2.激趣导入。可以由实物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亦可由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还可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感受和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环节。

3.启发探索。教师集中或小组合作进行,安排活动时间,提供活动相关资料和工具,通过引导确定活动具体内容、开展形式、实施进程、方式方法等。

4.实践体验。活动实施阶段,多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进行,具体方式可以是个人、小组、集体活动等。有些活动可以采取师生或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校外指导者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教师主要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方法、资料、工具等辅指导。

5.总结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倡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

6.拓展提升。提出一些活动后进一步思考、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水平。

这6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灵活安排的,但不论如何,整个过程都应体现学生是课程实施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程理念。这个模式的重点在于突出了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性质,但也没有忽略教师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参与和促进的作用。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为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优质服务的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激发、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实物”作品,诱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2.正确处理好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突出对技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指导。

3.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技术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公正”、“合理”的评价,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都能成为活动的受益者。

5.根据中小学生的性别差异控制好学生的劳动强度,做好劳动保护。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安全。

6.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新的资源,尤其要注意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第7篇

关键词:活动教学 领悟 感悟 交流探究 操练

品德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与活动型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新课程倡导的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说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在“内容标准”部分增加“教学活动建议”,以建议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

一、品德课活动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界定,小学德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这些活动主要以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为主,并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德育课堂始终充盈着欢乐的气氛,寓教于乐。

二、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

根据活动教学的方式与内容的不同,在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体验领悟式

体验是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情景模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都是体验类活动。所谓体验领悟,是指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学习者更多地发挥主动精神,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时,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里主动帮爸爸妈妈干一些事,比如打扫卫生、做简单的早点等,并写下自己的劳动体验。上课时,通过学生常接触的场景,将过去能做的、做过的劳动生动地表现出来,意在调动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回忆自己参加劳动的情景,着重谈谈当时劳动的过程。通过这些积累,再让学生认识学校的岗位,进而扩展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使学生明确完成好一项劳动,也要有一个好习惯。接着模拟“三・一班劳动展示会”,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参与到情境中去,展示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成果,抒发自身的情感。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劳动的感受更加明确起来,对劳动者的劳动发自内心地尊重、感激,进而明白了劳动是人生美好的品德。

(二)自主感悟式

活动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因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开展活动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看看谁的主意妙”这个环节时,我通过展示不同的教室布置示意图引起学生改善教室环境的兴趣,进而针对自己班级平时教室板报、墙报、卫生等方面问题,引导他们出出主意。在环境的创设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我觉得教室的黑板报应该出得有条有理,不能全画画,也要写上字。”“我想同学们用过的东西应该放回原位,不要到处乱放。”“桌凳要摆放的整整齐齐,乱了要及时整理”……不一会,学生就说出了许多改善意见,他们从主观上明白教室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让它变得更美,而不是用一些不好的习惯去破坏它。这种自主感悟式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真切体会,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自主感悟式活动主要包括情景模式、讨论、辩论等。

(三)交流探讨式

交流探讨活动包括讨论、评价、报告会、展览、广播、写标语、辩论等。在教学《我们的合作》时,其中有“谁的功劳大”这样一个故事,通过阅读,我让学生谈谈故事中探子、军师、将军和士兵、樵夫、说客各自做了什么贡献,“如果少了其中一种人,赵国能不能免于灾难?能不能说他们中某一位功劳最大?”在处理这个板块时,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然后紧扣“谁的功劳大”这一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通过争辩,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在合作中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对合作有新的理解、新的想法。

学会交流,是与人沟通的前提条件,擅长交流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因而在教学中,交流成为了师生间及生生间互相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

(四)设疑探究式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行为冲突、思想矛盾、真实的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探究式学习。观察、调查、搜集、整理、辩论会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中“学校中的规则”这一环节时,针对“该不该守规矩”学生展开激烈辩论,有的支持“遵守规矩真麻烦!”有的支持“自己的一点小麻烦,换来的是大家的方便。”对于这两种观点,我始终处于中立状态,让学生充分抒发自己的观点。虽然在短暂的课堂辩论会上未有结果,但每一次的这种设疑探究式学习都给学生留下了一些思考,激发了他们探索的热情。课后,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还可以查阅资料、向学者求教等获得正确理解。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五)操练活动式

操练式活动以儿童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为主,如课标中列举到的演练、竞赛、绘制、办报等形式。在教学《我的同学很棒》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好剪刀、纸、彩笔等工具,上课时学生开始制作卡片,卡片内容是“我的同桌真棒”,卡片上不出现同桌的名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最后,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这个活动在动手操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现平时观察中的积累,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所以我们的课堂教育应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扣住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把学生的道德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课堂教学中任何一次活动我们都不能将其一概归为某种活动类型,因为,课堂可能往往既是体验领悟式活动,又有交流探讨式活动的成分,或者几种活动兼而有之。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状况合理地组织,合理地指导,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清平.放眼生命的成长:第三章.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第8篇

一、“亲子农场”活动挖掘的背景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城市化”倾向逐渐加剧,人们的生活环境离自然越来越远,孩子们在室内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多,而在野外实践的时间相对减少。因此,我园建构的“亲子农场”不仅给孩子们一个主动观察与发现、付出与收获的自由空间,而且为孩子们、家长们搭建了合作、交流、分享、成长的平台。

二、“亲子农场”活动中挖掘的生活化教育价值

1.目标价值

(1)依托农场实践活动,实现五大领域教育目标有机整合。

在农场实践活动中,语言、社会、健康、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育目标得以充分体现,孩子们:倾听、表达、交流――语言目标;关注、协作、关心、尊重――社会目标;身体强健、协调能力增强――健康目标;观察、感知、探究――科学目标;积累丰富经验、集聚创作灵感与素材――艺术目标。并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自然有机整合。

(2)利用农场实践活动,建构幼儿阶梯式发展目标。

2.活动价值

(1)亲历农场实践活动,实现从实践知识、经验、技能实践的回归。孩子们在亲历松土、播种、浇水、除草、采摘、收获等实践活动中,不仅丰富了生活中的知识与经验,而且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生活即教育的教育价值。

(2)充分利用农场资源、拓展区域活动。利用农场相关资源,开展系列区域活动。如美工区的系列创意活动;科学区的探究活动,表演区的劳作模仿活动等。

(3)同乐分享活动,促进情感及态度的发展。农场成果不仅是幼儿劳作价值的直观感受,更有分享过程的情感价值,如用收获的蔬菜进行全园午餐分享活动;给儿童村孩子的捐赠活动;面对社会的买卖、交易活动等。这些方式的分享,为幼儿、家长及社会搭建了互动的平台,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的完善发展与升华。

(4)延伸农场实践活动内容,生成活动课程。在农场实践活动中,与植物共生的蚯蚓、蝴蝶、蜗牛等小动物以及土、石、水等环境物质,都深深吸引着孩子,有着孩子发现探索不完的奥秘,随机利用,随机生成出相关探究教育内容。

3.教研价值

在与幼儿、家长互动的农场实践活动中,自然生成实效性的问题,在不断思考、交流与研讨后生成指导策略。如:从“怎样有效去指导幼儿观察与探索”的问题研讨,生成“3-6岁幼儿观察与探索指导策略”;从“怎样与教育目标深层次有机整合”的问题研讨,生成“3-6岁幼儿亲子农场学习与发展预设目标”。形成“实践问题指导策略实践”的研讨模式,实现“以研促学、以研促教”的教研价值。

劳动教育研讨交流第9篇

关键词:劳动实践;综合能力

我校占地面积约10亩,校园里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大桥相伴,古樟辉映,校园面积宽阔,环境舒适优雅。2009年,我校被确定为桂林市、资源县教育局劳动实践基地,学校通过基地实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育人之路。

一、以基地为依托,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搭建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实际,确立了《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劳动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合理组织并采用多种活动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一)采取分级管理模式,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基地菜园18块菜地都分配到每个班级,每个班分为4个小组,轮流管理。为了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基地的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等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要求学生每次劳动后都要写日记,并做好观察、记录蔬菜生长过程,及时总结经验。

(二)开展行动研究,上好研究课

我严格做到: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认真听取学生意见,积极进行总结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概括出研究结果,形成教学反思,引发新的问题,使研究具有动态性,突出指导性。从沙地整理的要求、栽种时要成线、对称、品种种植成片、完工后工具收集摆放等方面加以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一次菜地负责人在几次喷药后发现没有效果,蔬菜一天天枯萎下去。我知道后,随即组织学生观察、探索,终于弄清是蜗牛在作怪,于是学生就去找消灭蜗牛的药剂。虽有但很难买到,于是又另想他法,最后根据蜗牛的生活习性,利用早晚的时间捉了几天,使蔬菜长势逐渐好转。

二、加强过程指导,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熔炉

小学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小学生能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不要把上课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劳动实践基地的创建,更便于学生在种植、观察、体验、交流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在蔬菜基地中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对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综合能力的培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当“菜农”,种植各种花卉、蔬菜、果树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播种、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期管理、种子收藏等生长全过程的栽培管理技术。教师可组织学生从播种、发芽、开花到结果长达5个月的亲历种植、观察过程,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延伸到劳动实践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品味劳动成果的喜悦,使“劳技”教学真正拥有自己的一片实践空间,实现教学资源互补之目的。

例如,在进行地瓜“翻秧”的教学实践时,开始学生们争论不休,因为有的学生说不用翻秧,有的说必须翻秧,否则就会影响产量。为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我让学生多咨询农民再下结论。几天后,学生进行交流后才知道:原来在水分充足的情况,茎节处有次生根生成,次生根能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造成红薯产量低,在这种情况下,红薯藤蔓就要经常翻动。而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要少翻动或不翻动红薯藤蔓,让茎节处的次生根生成,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和养分,这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生存。学生在了解到正确的知识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翻秧实践。

(二)形成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